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今日科技论文范文

今日科技论文精选(九篇)

今日科技论文

第1篇:今日科技论文范文

随着今年全国经济形势的好转、铁路改革的深化和机车车辆产品市场需求的扩大,我厂今年的经营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基本上实现了扭亏的目标。但工厂的资金仍然很紧张,很多技改、大修项目欠帐太多,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活动很难组织。使我们科协工作受到很大限制。尤其是去年九月,工厂为了增加销售额,把我们科协的科技咨询业务全部上收到工厂销售部,使我们技协本来就不高的经济收入更陷入困境。如果没有我们自己的经济实体,我们的工资都成问题。这就迫使我们必须下力量加强实体建设,调整我们内部的核算分配机制,在基本保证我们自己工资的前提下,尽量筹积一部分活动经费,力所能及地开展科协的活动。今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 、发展经济实体,落实经济责任制,巩固科协经济基础。

今年初,我们对办公室内部机构和作用进行了调整,并相应制定了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和职能作用考核办法。打破了过去的统算统分,形成了按经济效益和职能作用独立的考核机制。明确了各部门工作的指标和目标,并实行独立核算。一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科协自己创办的机械加工厂在去年股份制改造的基础上,实现了经理和骨干的新老交替。使企业在年轻化、产品化、规模化方面有了新的进展。经济效益得到巩固。科技楼自年初施行独立承包以来,充分挖掘内部潜力,不断寻求新得经济增长点,调整资产和人才的合理配置。经营和管理有了很大提高。不但承担起科技楼所有消耗费用和办公室一半在职职工的工资,还自费更新了一部捷达汽车。增加了科协的自有资产。办公室本部在搞好科协活动的同时,注意资金的合理利用和投资收益的回收。有效的保证了科协的经济来源。弥补了失去厂内科技咨询业务收入的损失。为科协的生存和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和了有利的保障。

二 、围绕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开展科协活动。

我们对办公室内部机构的调整和独立考核机制的实施,使办公室本部的职能作用突出出来。使我们可以拿出更多的精力,投入科协活动的开展。今年,我们围绕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在科普宣传、科技论文评选、科技讲座、科技培训以及丰富科技人员业余文化生活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5 配合社会形势和工厂中心工作,开展政治与科普宣传教育。今年我们的科普橱窗共出刊八期。(160个版面)

5 春节前,我们与厂报社联合,搞了一期集知识性、科技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科技知识竞赛活动。主要内容是一年来厂报上刊载的工厂科技信息、科技动态以及与铁路机车车辆行业有关的科普知识。全厂职工踊跃参加,共收到答卷846份,由于大家认真查阅有关资料,答卷的正确率很高。有124人获奖。

5 今年三月,我们还组织全厂科技人员参加了中国科协举办的科学知识答题活动。我们作为一个分赛区,把中国科普研究所出的科学知识竞赛题转载在厂报上。还买了80本《当代科学知识》发至各科协分会供大家参考。此次活动得到广泛参与,共收到答卷1860份。(全部报到中国科协科学知识竞赛组委会)经验卷,95分以上的就有951份。我们为随机抽取的120名参赛者发了奖。此次活动获中国科协科学知识竞赛组委会组织奖。

5 今年上半年,我们组织了科技论文评选活动。对征集来自科技一线的40篇科技论文,组成了包括总师、副总师在内的专家评审组进行了认真的评审。最后以打分的办法评出一等论文二篇,(各奖1000元);二等论文四篇,(各奖800元);三等论文六篇,(各奖500元);四等论文八篇,(各奖100元)。并将入选论文编辑成科技论文集印刷1000册,用于厂内外科技交流。我们还从中优选四篇推荐参加第四届**工业企业优秀科技论文评选。其中两篇获三等奖,两篇获鼓励奖。

5 5月16日,协助**市技协在我厂工人文化宫举办了由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袁正光教授主讲的科技报告会。各单位参加报告会的有600多人,其中我厂职工有近500人参加。

5 今年9月中旬至11月中旬,我厂科协配合教育处,举办了工厂中层领导干部微机基础知识普及培训班。以适应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的要求,提高其掌握、运用微机进行办公的能力。这次参加培训的共有196人,按不同的基础分为A、B、C三个班,每周半天脱产学习,有考核,有考试。大家感到收获很大。

5 在“**科技周”活动中,我们组织科协、技协骨干50多人,参观了中国科技馆、观看了穹幕电影《梦想成真》并游览了居庸关长城。

5 评选厂级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26名,并又科协出资组织他们赴张家界、三峡参观旅游。

5 今年,我们出资两万多元给全厂1400多名科协、技协会员每人购买了一本由我们总公司编辑出版的《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新技术》,做为日常学习的科普资料。也为我们下一步组织科普知识竞赛打下基础。

5 今年我们还在全厂科技人员中,组织了业余飞标比赛。先给各分会配置了120个标盘,让大家练习、选拔,然后进行分组预、决赛。共有近千人兴致勃勃地参加了这项活动。

三、配合厂工会开展“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

今年四月份,厂工会下发文件,决定在全厂职工中开展以“技术比赛”、“创一新”和“征三绝”(绝活、绝技、绝招)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我们科技协办公室做为组织成员之一,积极配合这项活动的开展。

第2篇:今日科技论文范文

1988年,在中科院化学所一间简陋的实验室里,我遇到刚刚回国一年的留美学者白春礼。在昏暗的灯光下,计算机屏幕明亮地显示着卵磷脂分子表面神奇的“景观”。

在纳米(1米的十亿分之一)世界里,他研制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素描般勾勒出物质表面如山川似大海“跌宕起伏”的神奇世界。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诞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原子和分子世界,研究物质机理的手段,也为我们提供了感知科学、表达先进技术的契机。

在长期的接触与采访中,我不但记录了我国第一台扫描隧道显微镜的诞生过程,也在白春礼身边陆续熟悉、熟知了同样让我激动不已、感慨万千的留学生们。

时光荏苒,1993年,当我也作为留学人员回到魂牵梦绕的祖国时,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报道改革开放后较早期归国的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在《科技日报》同仁及当时的总编辑张飙的支持、指导下,我以《名家风采》为题陆续担纲报道了一大批取得了非凡业绩的留学人员。他们中有:

在7平方米住房里创业的实验岩石专家张毅刚,有崇尚实力赶跟“大师”拼拳脚功夫的信息工程专家杨义先;有把自己的生命变做清泉回报社会的植物病毒学家陈剑平。有坚信团结就是力量的材料工程专家李建保;有运筹帷幄的管理工程学专家席酉民;有“恋家”情节的经济生态学家盛承发;有把假日留给科研,对家人心怀愧疚的岩石力学专家谢和平;有永无止境的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专家郑南宁;有服从“需求”填补师资空白最后由教师成为管理科学专家的陈玉祥;还有把当时的这一批留学生定格为奋争的一代、艰辛的一代、奉献的一代、有所作为的一代的国情研究专家胡鞍钢……

他们中还有……

人生之路有很多岔口,重要的是看你如何选择。在同样的困难面前。他们选择了克服,在同样的生存环境下,他们选择了奉献;在同样的荣誉面前,他们完成了不同的人生誓言。他们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开拓者、铺路石。

面对今天动辄数百万、上千万“安家费”的海归人才,我们不能不对那些靠自己“打工”以“家产”换回科研器材的改革开放后较早期回国的科学家,深深地鞠上一躬。

如果说,《二泉映月》只能跪着听的话,他们所开创的事业就应该仰着看!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今天,他们已不再年轻,但他们脸上的笑容依然灿烂。

2008年3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在中国科学院2008年工作会议上,我又见到了白春礼、冯长根、杨卫、樊代明、朱日祥、郭雷、李建保等人,并就今后的目标与任务,如何实现“强国梦”采访了已是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的白春礼、浙江大学校长的杨卫、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的冯长根。

今天,他们已不仅仅是学科的带头人、学术的领军人物,而是“科教兴国”大计的实施者,“人才强国”战略的推动者。

今天,他们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任务更艰巨了,但他们永远是实现中国强国梦不弯的脊梁!

扫描隧道显微学专家 白春礼

1988年底,中科院化学所副研究员白春礼利用我国自行研制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世界上首次观测到卵磷脂生物膜表面,这些微小的物质表面变化万端,跌宕起伏,呈现出一种自然之美,一种奇妙、令人们赞叹不已的美(如图)!

――摘编自1989年2月1日、3月15日《科技日报》

1987年白春礼结束了在美国的学习和工作,带着崭新的纳米技术和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归心似箭地回到祖国。8年过去了,在他和国内同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纳米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国际这一领域有影响的专家和国内当之无愧的学术带头人。

荣誉和奖励鞭策白春礼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脚步更加急迫。他把走向世界作为自己这一代科学家的历史责任。

――摘编自1995年3月12日《科技日报》

现任职务: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4~1996年

固体力学专家 杨卫

看杨卫的简历,便惊叹他的优秀,很想听他谈些成功秘诀或是做人道理之类的东西,但他却只津津乐道一些极见性情的小故事。

他说自己最爱看电影,除了恐怖片,什么都爱看,不追求品位。他还是个金庸迷。书里面的历史,文化内涵很深,又饱含人生哲理。杨卫的艺术品位其实是俗中见雅的。

和杨卫谈多了,便于散淡中见着了凝重。问他当初回国想过报效祖国吗,他说:“暗暗的。”问他今后打算,他说:“就想在国际固体力学领域说上话。”随便聊起社会问题,他冒出一句:“牢骚都是议论出来的。”细想想,极深刻。四十而不惑。或许杨卫因此才有了这份大智若愚的幽默。

――摘编自1995年3月5日《科技日报》

现任职务: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工程力学专家 冯长根

1983年底,冯长根在博士论文的靡页留下一行深情的文字:“本论文献给我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然后带着英国利兹大学的博士文凭回到祖国,做了北京理工大学力学工程系的一名普通教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这一代就是要缩短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冯长根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很自然地成为上世纪80年代青年的楷模,学术上的成就又使他堪为科技界的一颗“明星”。

冯长根把“名气”和成就的消长看得淡然平常。他认为低谷不过是冲向另一个高峰之前能量蓄积的阶段。42岁的冯长根说这是个走向人生成熟的年龄,成熟的责任在于必须从高层次考虑学科的发展,培养更多高水平的人才。

――摘编自1995年5月21日《科技日报》

现任职务: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欧美同学会常务副会长,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常委。

自动控制理论专家 郭雷

打中一只鸟,也许只是一次好运气,自动控制理论通过对其信息反馈规律,优化的选择研究使好运气重复出现,实现“百发百中”。

33岁的郭雷成为一名控制理论专家也是一次纯属偶然的“好运气”。9岁就下地干农活,帮父母挣工分的郭雷希望将来坐在家里一按电钮,地里的水泵就自动浇水。他懵懵懂懂选中了一个现代科学最热门的自动控制专业。回国后,郭雷先后解决了自校正调节器的稳定性与收敛性理论建立了自校正调节器对数律,在时变参数估计问题研究中提出了“条件激励”新思想。这些成果在国际自动控制理论领域受到广泛重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被国际著名专家誉为“随机适应控制领域国际上的学术带头入之一”。――摘编自1994年月25日《科技日报》

现任职务,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常委。

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家 王志新

王志新从不轻易赞同别人的观点,这在学术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他相信,“大

疑则大悟”。自从1993年成为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他的成绩就不断在“大疑大悟”中积累起来。

可以“大悟”的人不多。需要知识的铺垫,需要艰苦的思考过程,需要有创造性,更需要对事业全身心的投入。王志新最感兴趣的是蛋白质空间结构的预测,这是现在分子生物学中尚未解决的两大难题之一。目前,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完成之后,很可能在国际上这一前沿领域处于领先。对于将来,他蛮有信心:要成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

――摘编自1995年3月26日《科技日报》

现任职务: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中央委员。

大气动力学家 穆穆

穆穆将近代数学中的工具与方法用于对大气运动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国外专家评价他的工作“具有很高的创造性”,是“相当一段时间内第一个有价值的贡献”。

学数学的研究大气,穆穆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更需付出艰辛的劳动。他说:“现代搞数值天气预报,离不开玩儿数学和计算机。”他用一个“玩”字把艰深枯燥的科学研究说得轻松洒脱,乐趣无穷,更把对科学的挚爱溢于言表。

穆穆爱科学,也爱文学。在多梦的年龄,曾为当文学家还是科学家而苦恼。

穆穆内在有一种艺术的潜质,他说:“科学探索的本质是真,而揭示科学与自然内在规律的和谐,则是对美的追求”。他以特别的心灵体验,从科学中感悟到艺术的魅力。――摘编自1995年4月9日《科技日报》

现任职务: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胃癌血清诊断专家 樊代明

“一定要做好医生,名医生。”樊代明的这个誓言划定了他人生的轨迹,也浇铸了他生命的内核。

艰苦的努力换来的是优异的成绩,他建立的胃癌血清学诊断方法把胃癌的诊断率从过去的40%提高到70%,在人类征服不治之症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他说战胜自己就从“热被窝”开始。他对自己还有很多“清规戒律”,甚至对学生也不留情面。他认为,读读书,搞搞实验,那真是幸福的;追求享受,成大器者不多。“成了名”的樊代明还在不断地寻求新的超越,他想的是怎么解决剩下30%的诊断问题,他的目光永远盯着前人没有做过的事。

――摘编自1996年10月20日《科技日报》

现任职务:中国人民第四军医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计算数学专家 袁亚湘

“我是农民。”初次见面,袁亚湘用这句话做开场白。

34岁的袁亚湘在计算数学领域小有成就,但他始终以近乎顽皮的童心看待名誉、地位、金钱,不愿在与外部环境的苟合中失去真纯。袁亚湘却并不以为科学家有什么与众不同。他说,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一样,他不过恰好是科研工作者。兢兢业业工作是做人的本分。丰富业余生活是人性的需要。他喜欢读历史、哲学书,喜欢聊天、打桥牌,星期天带女儿出去玩,更是他最愉快的“责任”。

袁亚湘以一种散淡、自由的天性,坦诚、自然的品格,既传统又现代的文化心理,承担社会责任又不失自我的价值取向,展示着年轻一代科学家的风采。

――摘编自1994年11月20日《科技日报》

现任职务: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其中1999年1月~2007年2月任副院长)、科学与工程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地球物理学家 朱日祥

朱日祥的目标是“成为国际一流”。朱日祥在固体地球物理和地质学领域开展了多层次的研究,建立了极性转换场期间地球磁场以偶极分子量为主的理论模型,在地磁学科前沿领域中成为学科带头人。突破,需要面对艰苦。野外的考察他躲过了野兽的追赶,也侥幸从翻倒的车中爬出来。除了西北,他已经跑遍了全国。他说9月想去罗布泊,那是个充满死亡威胁的地方。朱日样无法改变自己的想法,他已经被他从事的事业吸引了。39岁的朱日样生于山西北部偏远的山区,从一个贫穷的用水泥袋做作业本的农家孩子成长为年轻的科学家,他说,无论干什么,都不要去抱怨别人,尽自己全力去做,到时候上帝会恩赐于你。

――摘编自1995年7月2日《科技日报》

现任职务: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秘书长

机器翻译专家 陈肇雄

这两年,陈肇雄真忙。他说自己是一脚登山,一脚赶海,只恨分身无术。陈肇雄醉心“山”与“海”间的跨越,是因为他早就悟到,科学技术产业化大有作为。

1991年12月,他带领课题组潜心钻研数年研制成功的“智能型英汉机译系统”在香港“91国际电脑软件展览会”上初次亮相便引起轰动。接着借香港权智公司的合作投资很快开发成功世界上第一部袖珍翻译机――快译通EC863A,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机译成果产业化。到1994年底,没花国家一分钱,从5人发展到150人的科智公司,已经拥有资产8000多万。“只想为国家多做点事”的陈肇雄无心留意眼前的名利,他早已把目光投向中国计算机技术的未来。

――摘编自1995年2月5日《科技日报》

现任职务:2008年1月当选为湖南省副省长。原任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董事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

白春礼:搭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建设创新型国家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科学家作为重要的参与者,促进了中国发展的进程,也有力地证实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

今天,随着中国进一步发展壮大,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不少著名外籍科学家积极开展与中国科技合作,中国科学家也频繁往来于国际重要实验室,中国学者搭建起国际科技合作的桥梁,将触角伸向国际科技发展的前沿。

现在,中科院已在德、美,法、英等近20个科技发达国家,建立了82个不同类型的中外联合研究机构,中国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已进入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局面,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在世界科技发展进程中,重大科技成果的国际间合作,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共同发展的桥梁与纽带。

杨卫:提高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转变

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中国实现强国梦的先决条件。美国为什么是一个超级大国7首先他是一个教育大国,也是教育强国,而我们中国现在只是科技大国,教育大国,还不是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中国世界级的人才还凤毛麟角,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更多的实践、更大的勇气来推动我们的教育改革,建立世界上一流的大学。

要建一流大学要有:大楼、大师和大学精神。“大楼”是指大学的校园和学科硬件环境,“这是筑巢引凤的基础,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大师”就是要有世界级学术泰斗、学术领袖、学术权威以及各层次的教师人才。“大学精神”包括人文理念、教育理念,科学精神和管理理念。也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具有的,教育界普遍认可的,全社会熟知的学科包容度和学研融合的育人环境。

浙江大学今天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让学校在国际上有影响,就是要出人才,写论文,出成果。中国要在世界科技界加强总体显示度,这是中国走向教育强国的前提条件。冯长根:自主创新,实现科技大国到科技强国的转变

中国要走向世界,实现从科技大国到科技强国的转变,首先要强大起来,强大的前提条件就是要自主创新,建立一支庞大的科研队伍,这是历史赋予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第3篇:今日科技论文范文

1、加强理论学习,深入贯彻国家、自治区、自治州科技大会精神

今年,我局进一步加强了干部政治理论学习教育力度,根据上级的安排部署开展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学习实践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十七届二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党章》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等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开展了“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加快发展,树立党员干部新形象”大讨论活动,认真学习了《姜英同志的》、王乐泉书记在自治区党委七届五次会议上的讲话、科技厅厅长张晓雷在自治州科技大会上的讲话、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内容,组织干部职工上天山网收看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25场次,撰写3篇,召开座谈会3次。通过政治理论学习使党员干部职工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有所提高,思想道德观念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强化了公仆意识和为民服务意识。

在3月9日自治区召开的科技工作年总结会议上,博湖县获得2006—2008年度自治区科技工作年先进集体,奖励1万元。 中国教育查字典语文网 chazidian.com

在5月28日召开的自治州科技大会上,博湖县获得自治州2006—2008年度党政领导目标责任制考核良好县荣誉称号,奖励1万元,荣获自治州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受到自治州人民政府的表彰,奖励1万元。

2、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局党支部今年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如制定了严格的考勤制度、学习制度、分工负责制度等。实行了政务财务公开,做到重大事情集体讨论,杜绝独断专行,民主风气日渐浓厚,在博湖科技信息网站上公开了项目申报程序、表格等,增加了办事的透明度,有利于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更好地开展工作。

我局领导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工作,按照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积极完成了统计、文体、信息、挡案、保密、安全生产、民族团结、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平安建设、普法等各项工作任务,并按要求完成县委、县人民政府交付的各项工作任务。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有了很大转变,积极踊跃为四川灾区捐款共计2200元。

第4篇:今日科技论文范文

    汉代儒家普遍对天文历法感兴趣,并有所研究,这不仅有其政治方面的原因,也与儒家讲“天人合一”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汉代儒家中,对天文学颇有研究的,至少有扬雄、桓谭、刘歆、贾逵等。

    西汉时期,天文学上有所谓浑、盖之争。关于宇宙的结构,中国古代早就有天圆地方之说。西汉初,有《周髀算经》提出所谓“天似盖笠,地法覆盘,天地各中高外下”的盖天说;另有一种盖天说则认为“天员如张盖,地方如棊局”,“天形南高而北下,……天之居如倚盖”,也就是说,天有所倾斜地盖着地平面;并且认为,“天旁转如推磨而左行,日月右行,随天左转,故日月实东行,而天牵之以西没”;与此同时,浑天说也已出现,这就是后来张衡在《浑天仪注》中所说的“天如鸡子,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行。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又中分之,则半覆地上,半绕地下”。[ ]然而,在西汉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是盖天说。

    天文学上的浑、盖之争引起了当时儒家的注意。两汉之际,桓谭与扬雄就浑、盖问题曾多次交锋。桓谭(约公元前23~公元56年),字君山,沛国相(今安徽淮北市)人。他“博学多通,徧习五经,皆诂训大义,不为章句,能文章,尤好古学,数从刘歆、扬雄辨析疑异”[ ];着作有《新论》。桓谭对天文学也颇有研究。他曾经在主管刻漏时,发现刻漏的度数随着环境的燥、湿、寒、温的变化而不同,因而在昏、明、昼、夜的各个时候,刻漏的度数是不同的。所以,他在白天还参照了晷影,在晚上还参照了星宿,从而得到了正确的时间。[ ]此外,在宇宙结构问题上,他反对盖天说,主张浑天说。

    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年),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他博学多才,在语言学、文学和哲学方面较为突出。曾摹仿《周易》作《太玄》,仿《论语》作《法言》。

    扬雄重视对自然的研究,他曾经说:“通天、地、人曰儒;通天地而不通人曰技。”[ ]扬雄认为,儒家学者应当“通天地”,就是要研究自然,并进一步“通人”。显然,在他看来,儒家也包容科学,而不是排斥科技,不是轻视科技。

    扬雄对天文学很有兴趣。在宇宙结构问题上,他起初相信盖天说,后来因多次受到主张浑天说的桓谭的责难而发生了改变,接受了浑天说,[ ]而且,还提出“难盖天八事”:[ ]

    其一云,“日之东行,循黄道。昼夜中规,牵牛距北极南百一十度,东井距北极南七十度,并百八十度。周三径一,二十八宿周天当五百四十度,今三百六十度,何也?”

    其二曰,“春、秋分之日正出在卯,入在酉,而昼漏五十刻。即天盖转,夜当倍昼。今夜亦五十刻,何也?”

    其三曰,“日入而星见,日出而不见。即斗下见日六月,不见日六月。北斗亦当见六月,不见六月。今夜常见,何也?”

    其四曰,“以盖图视天河,起斗而东入狼弧间,曲如轮。今视天河直如绳,何也?”

    其五曰,“周天二十八宿,以盖图视天,星见者当少,不见者当多。今见与不见等,何出入无冬夏,而两宿十四星当见,不以日长短故见有多少,何也?”

    其六曰,“天至高也,地至卑也。日托天而旋,可谓至高矣。纵人目可夺,水与影不可夺也。今从高山上,以水望日,日出水下,影上行,何也?”

    其七曰,“视物,近则大,远则小。今日与北斗,近我而小,远我而大,何也?”

    其八曰,“视盖橑与车辐间,近杠毂即密,益远益疏。今北极为天杠毂,二十八宿为天橑辐,以星度度天,南方次地星间当数倍。今交密,何也?”

    在汉代天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桓谭对于盖天说的责难以及扬雄的“难盖天八事”,实际上促进了浑天说的发展,对于后来浑天说取代盖天说的地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汉初的历法基本上是沿用秦以来的颛顼历。颛顼历是一种古四分历,以365 1/4日为回归年长度,29 499/950日为朔望月长度,十九年七闰。汉武帝时,公孙卿、壶遂、司马迁等受命议造汉历;最后,在18种改历方案中选定了邓平所造的八十一分律历,称太初历。太初历以365 385/1539日为回归年长度,29 43/81日为朔望月长度。西汉末年,刘歆修订太初历而更名为三统历。

    刘歆(?~公元23年),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沛(今江苏沛县)人。他集六艺群书,撰为《七略》,包括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西汉末年,他建议将《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皆立于学官,移书责备太常博士,遭今文经学家的反对。王莽执政时,刘歆任国师,后因谋诛王莽,事泄而自杀。

    《三统历》的主要内容是运用“三统”解释历法。[ ]刘歆说:“三统者,天施、地化、人事之纪也。”《周易》乾之初九,音律黄钟律长九寸,为天统;坤之初六,林钟律长六寸,为地统;八卦,太簇律长八寸,为人统。刘歆的《三统历》采用太初历的日法八十一,并说:“太极中央元气,故为黄钟,其实一龠,以其长自乘,故八十一为日法。”

    至于一个朔望月的日数,刘歆根据《周易?系辞上传》所谓“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仂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仂而后挂”,说:“元始有象一也,春秋二也,三统三也,四时四也,合而为十,成五体。以五乘十,大衍之数也,而道据其一,其余四十九,所当用也,故蓍以为数,以象两两之,又以象三三之,又以象四四之,有归奇象闰十九,及所据一加之,因以再仂两之,是为月法之实。”用算式表达:

    {[(1+2+3+4)×5-1]×2×3×4+19+1}×2=2,392

    2,392÷81=29 43/81 日

    这就一个朔望月的日数。按照十九年七闰,所以,

    (19×12+7)×29 43/81÷19=562120/1539=365 385/1539日

    这就是一回归年的日数。

    刘歆又根据《周易?系辞上传》所谓“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说:“并终数为十九,《易》穷则变,故为闰法”;“日法乘闰法,是为统岁”,即:

    (9+10)×81=1,539年=562,120日

    “三统,是为元岁”,即:

    1,539×3=4,617年

    由于干支记日法60日为一周期,一统的日数562,120除以60,余数为40,所以,若以甲子日为元,一统后为甲辰,二统后为甲申,三统后才又到甲子,因而三统为一元。刘歆说:“历数三统,天以甲子,地以甲辰,人以甲申。”

    在这一基础上,刘歆根据《周易?系辞上传》所谓“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说:“阴阳比类,交错相成,故九六之变登降于六体。三微而成着,三着而成象,二象十有八变而成卦,四营而成易,为七十二,参三统两四时相乘之数也。……以阳九九之,为六百四十八,以阴六六之,为四百三十二,凡一千八十,……八之,为八千六百四十,……又八之,为六万九千一百二十,天地再之,为十三万八千二百四十,然后大成。”用算式表达:

    {[(3×3)×(2×4)×(9+6)]×8×8}×2=138,240

    接着,“以乘章岁,为二百六十二万六千五百六十,而与日月会。三会为七百八十七万九千六百八十,而与三统会。三统二千三百六十三万九千四十,而复与太极上元”。用算式表达:

    138,240×19×3×3=23,639,040年

    “太极上元”实际上是5,120元的大周期。

    《三统历》在运用“三统”解释历法时,还涉及历法理论,有节气、朔望、月食及五星等的常数和运算推步方法,还有基本恒星的距度。与以往的历法相比,《三统历》包含了不少新的内容。它提出了所谓“朔不得中,是为闰月”的设置闰月的方法,即以没有中气(二十四节气中,从冬至起,奇数的为中气,如大寒、雨水、春分、谷雨等十二节气)的月份为闰月。《三统历》还提出以135个朔望月为交食周期,其间有23次月食,并且给出了月食发生的月份的推算方法。此外,《三统历》所测的五星行度和会合周期的精度都较前有明显提高。《三统历》在中国古代历法的发展中具有很高的地位,被认为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完整的天文学着作”,“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的雏形”。[ ]

    三统历施行一百多年后,“历稍后天”[ ]。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三统历“失天益远”,于是,章帝“召治历编欣、李梵等综校其状”,并下诏改行四分历。在修订东汉四分历的过程中,任左中郎将的贾逵与治历者进行了多次的讨论。因此,东汉四分历实际上是贾逵会同编欣、李梵等人集体讨论修订的。

    贾逵(公元30~101年),字景伯,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刘歆弟子贾徽之子,东汉重要的经学家,撰有《左氏传解诂》、《国语解诂》等。建初元年(公元76年),汉章帝诏贾逵指出《左氏传》大义长于《公羊》、《谷梁》二传者。于是,贾逵摘出了明显义长者三十事,受到嘉许。后来,汉章帝又“诏诸儒各选高才生,受《左氏》、《谷梁春秋》、《古文尚书》、《毛诗》,由是四经遂行于世”[ ]。

    贾逵在天文学上颇有造诣。他所参与修订的东汉四分历比以往各家历法有了显着的进步。[ ]另外根据《续汉书?律历志中》中的“贾逵论历”,贾逵在天文学上的贡献还可归结为三点:其一,明确否定了冬至日在牵牛初度的说法,确定冬至日在斗二十一度四分度之一。这为后来岁差(冬至点逐年西移)的发现作了准备。其二,主张用黄道坐标测算日月运行的轨道,认为以赤道坐标测算会出现误差。该建议被采纳,永元十五年(公元103年)七月,“诏书造太史黄道铜仪”。其三,认为当时史官“推合朔、弦、望、月食加时,率多不中,在于不知月行迟疾意”,明确提出月行速度有迟疾;并且还认为,月行迟疾“乃由月所行道有远近出入所生,率一月移故所疾处三度,九岁九道一复”。

    除了以上所述之外,还有儒家学者蔡邕、陆绩对天文学也颇有研究。蔡邕(公元132~192年),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东汉经学家。东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奏求正定“六经”文字,并自书册于碑,镌刻立于太学门外;史称“熹平石经”。蔡邕曾于东汉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受诏与刘洪一起补续《律历志》。他认为,在宣夜、盖天和浑天三家中,“宣夜之学,绝无师法。《周髀》术数具存,考验天状,多有违失。惟浑天近得其情”[ ]。他还试图根据史官所用铜仪,推断其中的道理。陆绩(公元187~219年),字公纪,吴郡吴县(今属江苏)人。博学多识,星历算术无不应览。着作有《周易注》、《太玄注》。陆绩也极力推崇浑天说,造浑象,着有《浑天图》,试图推断浑天之意。

    注释:

    [ ]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 ]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第175页。

    [ ]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2页。

    [ ] 以上参见《晋书?天文志上》。

    [ ] 《后汉书?桓谭冯衍列传》。

    [ ] 桓谭在《新论?离事》中说:“余前为郎,典刻漏,燥湿寒温辄异度,故有昏明昼夜。昼日参以晷景,夜分参以星宿,则得其正。”

    [ ] 扬雄:《法言?君子篇》。

    [ ] 参见桓谭:《新论?离事》。

    [ ] 以下引自《隋书?天文志上》。

    [ ] 见《汉书?律历志上、下》。

    [ ] 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第三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30页。

    [ ] 《续汉书?律历志中》。

    [ ] 《后汉书?郑范陈贾张列传》。

第5篇:今日科技论文范文

关键词 企业;机械设备;全过程控制;措施;探究

中图分类号 TH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21-0175-01

由于当今工程项目基本实现机械化施工,因此,使工程机械设备得到广泛运用,工程机械的管理工作进展如何将对企业和工程项目构成直接影响,对于一些企业单位来说,机械设备是其中重要的资产之一,也是一个企业正常运营的根本所在,机械设备对于企业的发展前程起到决定性作用,由于设备结构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得更加复杂化,给机械设备的全过程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当今一些企业中,仍然存在着机械设备管理不利的问题,对于企业单位来说,要想保证自身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本身的机械管理工作。

1 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的主要理论依据

对于企业的生产运营来说,机械管理是其中的根本,机械管理是一项既漫长而又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又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机械管理工作涉及的方面有很多,主要涉及到经济管理、机械设备的技术管理和组织管理等方面,这一工作环节通常都具备一定的技术性、综合性与随机性。机械管理理论主要精力了四个阶段,即:前苏联计划预修制、美国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后勤工程学,随之英国又开发了新型的设备综合工程学,最后日本开发全员生产维修制。

1)前苏联计划预修制。前苏联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主要已计划预修制为主体,主要以设备磨损规律为主要依据而制定的机械管理理论,在这种机械管理理论中,按照机械设备的磨损严重程度,通常将机械设备的零件磨损分为三个进阶过程,即:磨损、渐进磨损以及加剧磨损。在这种理论认为机械的磨损严重程度主要和磨损的实践之间成正比关系,该种模式组要依据固定机械设备磨损状况,采取相应地减少机械设备的磨损措施。然而这并不是十分完美的,由于这种理念过于的重视机械的预防工作,致使机械在运转过程中没有注重机械的保护,从而造成了机械设备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保护。

2)美国后勤工程学理论。该种机械管理理论最早出现于上世纪中后期,主要是从美国的军事机械后勤保障发展而来的,所谓后勤工程学主要就是以设备周期经济化的实现为主要目的,并有效地将机械设备的管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实现了理论实践相结合,并通过对机械设备进行充分的运行功能研究等方式制定系统性的机械设备优化管理措施,使机械设备得到有效的维护与管理,同时重视设备管理技术的培训。

3)英国设备综合工程学理论。该理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左右,由著名的英国Dennis Backus先生提出的,在提出后,受到欧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视,并对他提出的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后逐渐得到了应用和推广,最后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项目,其主要含义为:为了保证周期性经济得到有效地提高,对固定资产中相应的工程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更全面的研究,以设备的使用全国成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科学项目,该科学项目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重视设备的经济性。

4)日本全员生产维修。该体制的出现是由日本机械管理部门经过对美国后勤工程学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后所得来的,同时还吸收了英国与前苏联相关的技术综合起来的新的机械管理体制,这种日志的主要追求思想在于机械综合使用效率的提高,并对机械设备管理的全过程有所重视。这种机械设备管理体制自推出以来已经在日本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这种体制已经在日本大范围的得到了应用,大约日本67%以上的企业单位已经能够将这种机械设备管理体制运用的炉火纯青,在这67%的企业中,机械设备的维修费用降低了40% ,基本实现了机械设备管理的经济化,另外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大约提高50%的使用率。正因为如此,当今世界各国已经逐渐的引进了该体制,尤其在欧美国家和地区,对该体制的运用水平已经与日本不相上下。

2 企业机械设备全过程控制的主要概念

所谓企业机械设备的全过程控制主要是以后期工程学为基本理论依据,对设备从正式投入使用到老化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相应的管理,同时运用横向协调的方式对机械设备终生各环节之间的协调能力进行整合,从而实现机械设备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化,同时以最大程度上节约机械设备周期费用的开支,所谓机械设备的周期性费用主要是指机械设备的购置费用、维修养护费用以及后期处理产生的费用等。使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化,还能有效地实现机械设备管理的经济化。

3 企业机械设备全过程控制的具体实施办法

企业机械设备的全过程控制工作既是一中管理手段又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中必备的一种科学项目,其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1)对机械设备的前期管理加以重视。设备前期管理工作实际上是企业设备全程管理的主要根源,要想使机械设备得到更高的全过程控制,就必须对机械设备的前期管理工作提高重视度,该环节中的主要任务是提出合理的管理计划、管理计划的论证和审核工作、采购招标工作以及机械设备的安装工作。

2)完善设备的管理程序。流程管理是当今企业机械设备全过程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主要讲究设备管理流程的控制,制定合理的机械设备日常管理计划和机械突发故障的解除工作流程。

3)引进现代机械设备管理先进手段。主要引进当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机械设备进行全过程控制,对企业中各机械设备的规模、出厂日期、运作性能等各方面进行存档。开发先进的网络信息管理技术是实现当今机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途径。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设备是一个企业正常运营和发展的根本所在,是一个企业固定资产中重要的部分之一,企业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企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应重视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然而管理与维护是一项集漫长而又兼具的系统性工程,这就需要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的相关人员长期不懈的努力,同时还要对机械设备的管理方法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究与创新,同时还要求企业各级人员对机械管理工作提高重视度,只有上下一心共同参与到机械设备的维护工作中,才能保证机械设备管理工作能够更好的展开。

参考文献

[1]刘熹,裴军慧,赵蕾.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分析研究[J].工业设计,2011,10.

[2]范昭.浅谈企业机械设备全过程管理[J].价值工程,2011,28.

[3]范文敏.谈施工企业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陕西建筑,2009,01.

第6篇:今日科技论文范文

“壁灯照亮两公里长的隧道。电瓶车轻盈地行进。背后不到1000米,就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核反应堆群。从核电站铀棒爆发出无数不受羁绊的粒子,飞进我们的身体又穿出。对于它们,人体感受不到,花岗岩也等于是虚空。”(摘自《科技日报》2012年5月9日《捕获变身的“中微子”——科学家发现中微子第三种振荡模式的日日夜夜》一文,作者高博、李大庆、刘传书)

这是一段对中微子一个侧面的描述,当然,作为人类目前所认知的最小的物质,中微子还有其他更为复杂的特点。但是这寥寥几句,让读者非常形象地“看”到了中微子。科技报道中如何能够写出可读性,这是科技记者坐在键盘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给尖端科技穿上通俗的“外衣”

现在,人们感到陌生和费解的常常是尖端科技,比如中微子。中微子是比中子还要微小的物质,为了发现和证实中微子,全世界的科学家花费了几十年的功夫。科学家认为通过震荡能发现中微子,而中微子有3种震荡方式。国外的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两种震荡方式,“至今唯有第三种,还在和全世界的物理学家们捉迷藏”,而中国物理学家在大亚湾核电站旁的小山里完成的“中微子第三种振荡的确认,引起了物理学界的兴奋,许多人认为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最重要的实验物理学成果。大亚湾畔这条狭长的山洞,已被看做通向物理学重大问题——正反物质不对称之谜的一条关键通道。”

如此深奥的物理学基础理论成果,如何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并通过记者的笔,对这一尖端的科学问题有所理解,最终能够将这一深奥的物理学基础理论普及到广大读者。对高新技术项目的报道,特别是对科学基础理论的报道,并不是专业术语写得越多、理论表述越深奥越显得记者水平高。而是一定要深入浅出,学科学家和科普作家的本领,把深奥的理论讲解得通俗易懂。

比如,陈景润讲数学,小学生听了都连连点头。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给记者讲“散裂中子源”项目,非常深入浅出,记者物理学基础很差,也听得很明白。后来,记者关于这个项目的报道也写得通俗易懂,准确明白。

不久前,记者见到了美籍著名物理学家朱经武。朱先生曾任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及物理学教授,现任德州超导中心创始主任。朱先生讲今年是发现高温超导也就是液态氮高温超导2S周年纪念。这使我联想起2S年前,在刚刚发现液态氮高温超导时,我夜以继日地泡在中国超导前沿之一的中国科技大学,对其超导项目组跟进采访。后来,写出了长篇通讯刊登在《科技日报》。

当时,我作为一个刚刚从《安徽日报》调到《科技日报》的记者,对超导体研究的概念基本一窍不通。但是,我在中国科技大学的超导项目组里,感受到了一群中国科学家科技攻关的激情,也大致了解了“钇钡铜氧”等超导材料的发现对超导科学产生的巨大推动。于是,我以自己能看得懂的通俗笔法写超导原理、超导材料、超导竞赛、超导前景。甚至在通俗易懂的基础上,尝试以文学语言描述中国科学家在全世界超导研发中取得的领先成果。当年5月《人民日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版面,以头条位置刊发了我采写的超导科技散文《春天里,中国发生的故事》。

准确是形象化的基石

这里引用一段对火星探索的描述:近期研究的例证,却只为“火星是否存在生命”这架天平的其中一侧加重了些砝码。人们辗转数年发现,NASA曾经的一纸新闻稿的结论还在生效:“有机模块的生命形式可能一直存在于火星上,只是未被发现而已。”

那么好,现在请期待那辆正飞赴红色星球的“好奇”号火星车,据称它的灵敏度是此前火星轨道器的100倍到1000倍。无论你跟NASA怎么话不投机,技术的提升能留给你在天平两侧摇摆的空间,只会越来越小。(摘自《科技日报》2012年5月2日《人类与火星生命擦肩而过30年》一文,作者张梦然)

对火星的探索,近年来国外科学家取得了较大进展。把对火星是否有生命的争论描述成一架“天平”并得出“技术的提升能留给你在天平两侧摇摆的空间,只会越来越小”的结论,比较形象地向读者传递了关于火星争论的信息。文章标题就是一句形象化的描述“人类与火星生命擦肩而过30年”。对科技项目进行形象化的描述,是科技报道增强可读性的重要手段。

形象化的描述毕竟不是科学概念的描述,只能求“神似”,而不能代替科学概念的准确描述。否则,就容易流于庸俗化,甚至堕入违背科学的炒作。比如,十年前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黄绍良教授及博士后研究员何志旭成功建立了人胚胎干细胞系,许多媒体纷纷前去报道。不料,当我去采访时,黄绍良教授及博士后研究员何志旭对记者非常抵触。后来才知道,某些媒体记者把“干细胞”的科研成果,当成“马上就可以应用”的成果进行炒作。更加令人感到不安的是,有的媒体竟然报道这项科研成果的应用可以让人长生不老。他说,科学的发展,让人延年益寿是可能的,长生不老却是违背科学规律的无稽之谈。

科技报道要注意形象化,但不能为了追求形象化而忽略了准确性、科学性。科学性、准确性是科技报道首要遵循的原则,在科学、准确的前提下,可在表述和文字上尽量形象化,提高报道的可读性。当“形象化”与准确性发生冲突时,首要的就是保证科技报道的准确性,没有准确性的所谓形象化报道,会沦为庸俗的炒作。

今天的某些媒体,对记者的科学素质要求并不高、更不坚持科技报道中必须严格遵循的科学精神,只是一味地强调“吸引眼球”“点击率”“发行量”“收视率”,结果就不可避免地出现炒作、以讹传讹、伪科学、巫医神汉……其根源,还在于科技报道的科学性、严谨性、权威性、可读性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

第7篇:今日科技论文范文

摘要:林笑峰先生于1979年9月17日在《体育报》发表了《世界体育科学化的动向和我们的新使命》一文,指出了科学体育的内涵和中国体育的发展方向,其中用科学指导研究如何使人体更加完美健康、竞技与体育同步进行等思想对中国体育发展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科学体育;全民健身;林笑峰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12-0013-03

Inspirations from the Developments of World Physical Education Scientization and Our New Mission

YU Wen-qian,WANG Yue-hua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

Abstract: In the article titled Developments of World physical education Scientization and Our New Mission, published on the Sports Journal on September 17, 1979, Mr. LIN Xiao-feng pointed out the connotations of scientific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sports in China, in which ideas such as scientifically guiding researches on human body perfection and synchronization of competition and physical education have a realistic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scientific physical education;nationwide fitness;LIN Xiao-feng

林笑峰先生于1979年9月17日在《体育报》上发表了《世界体育科学化的动向和我们的新使命》(以下简称“林文”),在中国首次提出了科学体育的相关问题,论述了世界体育科学化的动向和我们的新使命,它让更多的人知道了什么是竞技和中国建国后30年所说的体育都做了些什么,今后应怎么做,从而引发了体育概念、体育科学属性、体育功能的第一次大讨论,活跃了我国体育理论界的学术气氛,揭开了中国科学体育发展的新篇章。30年后再读这篇论文,仍能强烈地感受到这位被称为“体质派和真义体育派”带头人对科学体育内涵的独到见解,对学问孜孜以求、永不言弃的执着精神,以及从知性认识角度思考增强民族体质的一种情愫。这篇论文的思想对今后中国体育发展仍具有现实意义。

1科学体育的内涵

“竞技(sport)不是体育(physical education),体育不是竞技”,“林文”在开篇直接指出了体育和竞技的区别。文革刚过,这种提法无异是对新中国30年体育发展丰功伟绩的大挑战,引发新中国体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大地震”。因为在此之前,人们一直认为运动、竞技、体育无区别,竞技就是体育。从此,拉开了中国体育界真正研究体育、研究竞技的序幕。

“林文”第一次提出了科学体育的问题,包括科学体育的兴起和发展、科学体育的内容、倡导我国应努力发展科学体育。科学体育中明确体育是解决增强民族体质、研究人体的发展问题,科学体育指导思想是研究如何使人体更加完美健康。“林文”提出的科学体育相关问题,在当时使人们大开眼界,耳目一新,如文中出现“人体工程建设”、“运动处方”、“价值阈”、“锻炼点数”等等后来被广泛应用的新名词。

2“林文”引发30年中国人体育观的形成与变化

体育观是人们对体育的基本认识和看法,它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思维支撑,它指导和决定体育理念和体育精神。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越快,综合国力越强,人们的文明程度与文化生活水平也就越高,对体育的认识和看法也就越深刻,对体育的参与意识也越强。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竞技体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30年来体育观的形成和发展却与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

在1979年9月17日前,多数国人并不知道世界上还有sport一词,只知道体育,而且大部分人所理解的体育就是sport的主要内容。当时人们形成的应该说是sport观。而“林文”的发表,阐述了科学体育及其内容。随后70年代末80年代初和90年代初在中国体育界展开了两场关于什么是体育、体育的科学属性、体育功能等问题的空前大讨论[2-8],随后也是讨论不断。经过讨论,中国人体育视野扩大了,如出现了大体育、小体育、广义体育、狭义体育、快乐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等等。关于什么是体育,虽然学者们目前观点也不一致,但学术界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促使国家相关部门为了规范此领域的标准,达到一个相对的共识,1995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明确现代体育由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3个部分组成。大体育观也好,小体育观也好,体育的整体观是很清晰的。

改革开放30年来,按照体育法中规定的内容及学者观点,可以归纳为5个最主要的体育观:大体育观、真义体育观、人文体育观、非本质主义体育观、科学体育观等。大体育观把体育放在文化范畴内来认识,研究体育的角度从生物学、教育学到心理学、社会学及生物、心理、社会三者结合的角度,认为体育具有多功能性,举国体制就是大体育观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真义体育观强调对人的生物学改造,坚持生物学评价标准,以“体”为本位,立足点是教育,是增强人民体质的国民身体教育;人文体育观是在大体育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立足点是人文精神,充分肯定人的地位和作用,肯定人生的价值,强调体育对人的关怀及对人在身心各方面均衡发展的贡献;非本质主义体育观认为,“身体性”是找出体育的本质,它是建构在后现代哲学观基础上的一种理论;科学体育观是对于体育的科学精神、科学认识、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科学体育观是一种理性力量,不是从体育本身出发,强调是对体育的态度。每一种体育观都体现了时代的鲜明特征和随时展对于体育认识的加深。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体育的发展,人们对体育观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刻,未来体育观的发展方向还应该是在人文体育观的倡导下,围绕大体育观下的两条主线,即竞技体育观和如何开展大众体育的问题。

3“林文”对体育发展方向的远见卓识

“林文”提出了中国未来体育发展方向:“我们可以不削弱sport来解决中华民族身体发展问题,再建一栋科学体育的研究大楼是值得的。”[1]细细品味林先生的观点,他说不削弱sport来解决中华民族身体发展问题,实质上就是要两条腿走路,既要进行训练和竞赛,玩好sport,又要建科学体育的大楼,解决民族体质的问题,这实际就是现在提出的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同步进行。

国务院1995年6月20日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国家体委1995年7月6日的《奥运争光计划纲要》都从不同方面提出体育发展的问题。随后1995年8月29日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明确体育由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三大部分组成,这三大方面决定了中国体育的整体水平。全民健身和奥运争光得到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和保障。

30年前,林先生指出我们可以不削弱sport来解决中华民族身体发展问题,30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竞技体育不但没有削弱而且大大的加强了,并取得今天骄人的战绩。但是再建一栋科学体育研究大楼的工程却有些迟缓,像“林文”指出我国男学生身体素质相关指标普遍低于日本这一现象并未得到解决。虽说国家相继出台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程”,但在落实时总是不到位,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没有根本性的改善。

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二者协调发展,就是平衡发展。这就要求政府领导部门必须从全局利益出发,对现有的体育机制进行改革,在统一管理上,形成两套人马,配套的人力、财力、物力等投入均等,各司其职,各行其事,才能比翼起飞[9]。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举国体制的优势,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的优势。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并行,整体推进。

4“林文”留下的现实思考

第一,应重视真义体育观。

科学体育的一个方面说的就是真义体育,真义体育可以追溯到1917年“二十八画生”的《体育之研究》一文,当时文中提出“何为体育之真义”,1952年毛泽东主席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指导思想,1953年他又强调:“体育是关系六亿人民健康的大事”,1954年批示国家体委文件“改善人民的健康状况,增强人民体质是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林文”思考的也是如何更好地全心全意为增强人民体质服务,以及怎样从增强人民体质这一体育根本任务去体现真正的体育内涵。中国从“东亚病夫”到成为“东亚雄狮”,得益于强健的人民体质和民族体质。真义体育正是“强民强种”改善民族体质的重要手段。为了中华民族的强盛,为了中国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今天更应重视真义体育观。

第二,能否从学术角度重新审视“全民健身”的提法?

在《畅行真义体育――林笑峰先生访谈录》一文中,林先生曾对“全民健身”提法有疑虑,林先生认为这种提法有不确定性,会有各种不同解释和不同的认识和做法[10]。这种担忧现在看来是有一定道理的。正如林先生担忧的那样,全民健身可以解释为全体人民强健身体,强健身体不等于完善人体,更不等于人体工程建设。人体工程建设是体育过程的体现,是身体教育过程的体现。如果只考虑强健身体,那真体现出陈独秀1917年在《新青年》第1卷第2号发表的《今日之教育方针》所引用的“兽性主义”,文中说“日本福泽谕吉有言:教育儿童,十岁以前当以兽性主义;十岁以后,方以人性主义。”又说“兽性之特长何谓:曰意志顽很,善斗不屈也;曰体魄强健,力抗自然也;曰信赖本能,不依他为活也;曰顺性率真,不饰伪自文也。”他所主张的“兽性主义”,实际就是倡导强身健体、好勇斗很、恢宏国力,免受西方列强欺辱。单纯意义的“全民健身”,就符合了“兽性主义”,而“远离人性主义”。这和我们今天所说的健康观和人文体育观是背道而驰的。因此能否从学术角度重新审视“全民健身”的提法,把“两个主义”结合起来,变成“全民健身教育”?

第三,人的需要合理性是体育发展的前提。

人是理想的存在物和现实的存在物的统一体,也是说人既不满足外部世界的现实,也不满足于自己的现实,而是力图超越现实,追求高于现实的理想。这就决定了人类既要追求传统的人性关怀,又要追求更高层次的感性需求。体育作为大众文化领域中提升人的价值和促使人全面发展的一种“利润”,人们会考虑这种“利润”的“额度”是多大,这种感性需求是否合理,长远效应如何?这些考虑是普通人体育观的一个表现。当然人们对体育的需要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这种需求的合理性体现在感性化、大众化、娱乐化和多元化上,我们作为专业人士就要考虑“满足人的发展的需要”才是当代体育的合理选择。作为人类改造自身和提升自身,规范和引导人类改造自身和提升自我价值活动的体育,必须满足人需要的合理性,不断提升人的需求,才能更好的发展。

回顾中国体育发展60年历程,面对改革开放31年的今天形势,拜读林先生30年前发表的论文,有无限的感慨,强烈地感受到当年此文引起的震撼,切身见证到此文对我国体育发展的真知灼见。事实证明,深化体育改革,最终体现的仍是“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并行,二者不可偏废,这恰是林先生的主张,中国体育发展不能没有sport,也不能没有科学健身之路。这就是《世界体育科学化的动向和我们的新使命》一文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启示。

参考文献:

[1] 林笑峰. 世界体育科学化的动向和我们的新使命[N]. 体育报,1979-09-17.

[2] 林笑峰. 自然体育和现代体育科学化[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3,17(1):54-55.

[3] 吴翼鉴. 关于“体育”概念讨论的意义何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3,17(2):52-55.

[4] 林笑峰. 健身与体育[J]. 体育学刊,1995,2(2):15.

[5] 黄震. 释体育说竞技[J]. 体育学刊,1995,2(1):32-33.

[6] 曹湘君. 关于体育运动概念的规范化问题[J]. 体育科学,1982,2(4):31-34.

[7] 朱显伟. 关于体育的概念和名词的使用[J]. 体育科学,1984,4(4):6-9.

[8] 王则珊. 体育理论基本概念的新阐析[J]. 体育与科学,1990,11(3):10-12.

[9] 吴翼鉴. 各司其职比翼齐飞[J]. 体育学刊,2007,14(4):17-18.

第8篇:今日科技论文范文

我为什么会想到讲这个题目,因为大家都会问我:你做的是什么?这有什么用?那我通常的回答是:没什么用的。下面就讲不下去了,经常是这样的。所以,我今天就想讲一讲,科学到底有什么用?还有像中微子这样的研究,看起来非常深奥,看起来跟我们的日常生活离得非常远,到底有什么用呢?

中国的历史,四大发明主要还是靠技术。那么在中国的传统当中,其实是没有科学的。四大发明的火药,我们就没有发展出化学;指南针也没有发展出物理,所以在整个中国的历史当中,没有科学的传统。反过来看西方,他们有古希腊,所以有几何学、逻辑学,所以通过逻辑推理推演,他们发展出一整套的科学体系,所以科学在中国,应该说是不太有历史的,是西方的舶来品。

实际上中国真正的科学教育起缘,是从1905年中国废除了科举制度后,西方的正式的科学教育才真正地引入了中国,普通的百姓可以去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等等。

那时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鸦片战争以来的痛苦,使得国家的教育体系要改变掉,要把科学真正地引入进来。其实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中国并不是没有向西方学习,我们打开了大门,引进了大量西方的技术,买了他们的枪炮。当年的北洋舰队,实际上是亚洲最强的舰队,吨位远远超过日本,但还是在甲午战争中失败。为什么?我们学的都是人家的技术,认为这个东西有用。我们没有在一八六几年的时候,就把西方的科学引进到中国来。在那个时候我们所有的科学名词,很多的都是从日本来的,因为日本在明治维新的时候,打开了大门,不仅仅是买人的枪、买人家的炮,同时引进了科学,他们整个的科学体系比我们早建立了几十年。

大家从这个历史可以看到,缺乏科学,只是看这个东西有没有用,急功近利的话,最终得到的只是皮毛。所以从根本上来说,科学应该是主干,技术是长在主干上,发展出来的枝叶,所以没有科学,只去做技术,或者经常地去问,这东西有没有用,最终其实什么也得不到。

所以这是今天我要讲的,科学有什么用?第一个观点就是科学是技术之本,是一切的本源,所以发展科学是我们要做的一件最根本的事情。

科学的第二个用处,其实是文明的一部分。在教科书里,我们很少看到有中国人的名字;在国际上,各种各样的科学发明,中国是很缺席的。西方国家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也是文明的一个标志,古希腊的时候,就把这个科学建立在文明的体系里面。这就像中国,一旦经济发展了,有一点点经济基础,就会发展艺术、音乐、文学……那么科学实际上也应该是文明的一部分,就是我的经济有了一定的基础以后,应该去探究,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来的?应该经常地去仰望天空,知道这个宇宙是怎么回事,这是我们对世界的根本追求,使得我们永远有一个动力追求科学的真理,追求宇宙的根本构成,知道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一个世界,知道我们为什么来,将来还会发展到什么地方。

第三个就是科学实际上教给我们一个科学的方法论。根本的方法论其实是两部分,一部分是逻辑推理,所以由古希腊以后,给了我们一整套所谓推理的方法。科学的第二个主要的部分是归纳,从培根以来实证科学使得西方的科学建立在归纳推理和实验的这两个根本支柱上面。应该说这些科学的方法都是从西方来,中国在自己的文明发展历史上,这些东西不在我们的血液里面,没有真正地体会到。所以科学的方法论,在我们的社会上实际上是很缺乏的。

所以你们看一看,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现象,比如说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大师,说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有很多人相信的。但是很少人真的去用科学的方法问一下:这个东西是不是真的很合理,或者这个事情是不是真的有证据支持。所以整个社会,在很多方面缺乏一个科学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在这方面,如果能够更多地让百姓,让青年人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整个社会会走得更好。

大家都知道,科学最终会发展出各种各样的技术,所以今天的量子论也好,相对论也好,都会成为日常生活所用到的。各种各样的技术和用途,使得我们的生活,在今天能够有这么发达。但是科学的主要目的,不在这第四点,而在前面的三点。我们应该把科学真正地融合在整个社会发展的根基当中,使得科学成为国家文明的一部分。

第9篇:今日科技论文范文

关键词 大学 教育模式 管理方式 教育特点

中图分类号:G535.7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次次的科技革命广泛而又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体现了它的综合国力、竞争潜力以及国际地位。然而,科技水平的提高、科技人员的培养扎根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在思想、文化方面,日本曾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通过对中日两国大学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将会对我国大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1教学模式的比较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和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很多大学通过实行“灌输式”大课堂的方式来提高教学效率,满足大学扩招后的教学现状。长此以往形成了现在的教师为了完成工作计划,学生为了完成毕业要求的不理想的教育现状。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走出校园的学生们往往无法适应灵活多变的社会工作,不会独立思考创新,接受的教育模式禁锢了他们的头脑,以至于形成现如今社会上出现“用人单位无才可求,学生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局面。

那么日本的大学是如何开展教育的呢?在日本的大学里特别强调“讨论班”。无论是在本科教育中,还是在硕士和博士的研究生教育中,讨论班是非常重要的,基本上不上大课。即使上专业大课,教授讲完后学生也要分成小组参加由研究生助教主持的讨论班,每个班人数都控制在十几个人,以保证人人参与讨论。学生只有在读书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批判性、创造性和思考力才可应对讨论会。

以上日本的这种讨论式开放性教育模式的主要优点在于能够带动讨论会上每一位参加人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在提出自己观点和主张成立的背后也涵盖了在探究这一观点是否成立所需依据的论证过程。所以目前日本种类繁多的发明专利以及科技攻关能力能够走在世界前沿与这种先进的教育模式还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

2办学理念的比较

日本崇尚务实主义教育,重视教育的实际价值及其实用性,强调社会及人生的实际意义。尤其重视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为此,日本政府制定了《大学设置基准》。修订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强调大学要适应科技进步和知识更新的改革,达到优质化、个性化、特色化。中国也重视教育、重视教育改革。也有一些务虚性的教育活动,教育经费也没能很好的利用。因此,学习和借鉴包括日本在内的许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对于做好中国的高等教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3管理模式的比较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学在官府”,“以吏为师”的办学传统,学校自产生之日起就被统治者作为政治教化的工具,儒家文化被奉为经典处于垄断地位,形成官学一体的管理传统。至清末民族危机的关头,大学堂处于“办学救国”之需得以兴建。

对于现有中国高校的治理模式,可以按照创立大学初始建设资金来源、学校主要运行经费来源和学校管理班子的任命来自何方等三个维度进行划分(见表1)。

可见,在高等教育领域,无论是精英阶段还是大众化阶段乃至普及化阶段,高等学校都同时受到政府的控制和市场力量的支配。

从中日公立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来看,具有很多的共性,都面临着政府、市场、高等学校三者之间的力量重构关系;从改革的思路上来看,晒是一致的。但是,中国现代大学的发展和管理传统与中国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而日本的办学模式促进了高等教育机构性质的重大改革,给日本高等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促进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重新构建,从而实现高等学校身份的重新确认和政府、市场、高等学校三个要素体系达到新的平衡。

4结语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发现中日两国在大学教育模式、办学理念以及管理模式上有很多的不同之处。当今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通过此番比较,要敢于肯定和发展我们的优势,找出自己的不足,并积极借鉴别国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扬长弃短,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与管理工作健康而有效地发展。

作者简介:李妮娜(1980-),女,陕西西安人,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从事日语语言与日本文化研究。

参考文献

[1] 徐金凤.中日教育模式的发展及差异[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7(12):90-92.

[2] 袁沛清.日本博览[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