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软交换技术范文

软交换技术精选(九篇)

软交换技术

第1篇:软交换技术范文

关键词:通信技术;软交换技术;

中图分类号:TS80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对于传输通信网络来讲,NGN指下一代智能光网络;对移动网来说,NGN指3G和后3G;对数据网来讲,NGN指下一代因特网和IPV6;对电话网来说,NGN指软交换体系。

软交换的根本意义就是将呼叫掌控性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划分开来,经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掌控性能,包含呼叫选路管理掌控、连接掌控(建立/拆除会话)和信令互通,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掌控的分离,为掌控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软交换主要提供连接掌控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呼叫掌控带宽管理、信令、安全性和呼叫详细记录等功能。与此同时,软交换还将网络资源、网络能力封装起来,通过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相连,从而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快速提供新业务。

软交换处于网络掌控层,经过与媒体多层网的相互交通,接受处理中的呼叫有关信息,指示网关完成呼叫。其主要任务是在各点之间建立关系,这些关系可以是简单的呼叫,也可以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处理。软交换技术主要用于处理实时业务,如话音业务、视频业务、多媒体业务等,此外还提供一些基本补充业务,与传统交换呼叫掌控和基本业务的提供非常类似。

1软交换网络的核心技术思想

在之前的电话网当中,使用者接入模块、中继模块、交换矩阵、掌控模块都全部聚集在一个硬件设备当中,每个性能模块相互间运用内部总线连接。交换机提供的服务与硬件、软件及业务应用绑定在一起,开放性差。软交换网络将传统交换机的功能模块分离出来,分别形成接入网关、中继网关、分组承载网、软交换设备等独立的网络部件和单元,各部件独立发展,构成开放的网络架构,实现了业务与呼叫分离、掌控与承载分离,这种结构使业务独立于网络,业务的提供更加灵活。

2软交换网络的网络架构

软交换网络的基本特点是分层、构件化。软交换在纵向上依次可分为接入层、承载层、掌控层和业务/应用层。

(1)接入层。为用户接入软交换网络提供各种接入手段,并将信息转成能够在IP承载网上传递的格式。

(2)承载层。采用分组技术,负责将软交换网络内各类信息流传送至目的地。

(3)掌控层。提供呼叫掌控和承载掌控功能,其核心技术就是软交换技术。

(4)业务/应用层。用来提供各类业务。软交换网络的基本构件包括软交换、接入设备、中继网关、信令网关、媒体资源服务器、业务服务器等,另外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分组承载网。

3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的应用思考

软交换作为下一代交换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已被电信运营商广泛应用。今后,各电信运营商的交换网将以软交换为主进行建设。在电力行业,国网公司在“十一五”规划中已明确提出软交换是未来重点关注的新技术之一,许多网省公司也将软交换列入发展规划。山西省在电力行业率先启动了软交换建设,建设了覆盖全省11个地市的软交换网络。浙江电力、广东电力目前也开始进行软交换试点应用。目前,进行软交换技术在西北电网的应用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3.1网络建设初期

在网络建设初期,软交换提供的业务量比较小,网络规模也就相对较小。软交换需要独立设点,逐步由点到面,扩展网络容量。可以在西北电网中心汇接局设置一套软交换设备,配合综合接入设备IAD或媒体接入网关AMG和智能终端等,覆盖本地用户,提供话音和多媒体业务;设置一套通用媒体网关UMG,连接西北电力行政交换专网汇接中心及公网,实现与电话交换网络的互通。

3.2网络建设中期

在网络建设中期,随着业务的发展,业务需求增加,网络规模扩大,网络中软交换节点数逐步增加。软交换所掌控的包交换网与电路交换网所占用户面极其接近甚至略胜一筹时,原有的电路交换网逐步退到边缘,数据网用户不断增加。这时,可在陕、甘、青、宁、新各省(区)电力公司设置通用媒体网关UMG设备,通用媒体网关设备主要做为中继媒体网关来使用,连接各省运营商和电力电话交换网络,实现电力电话交换专网的汇接覆盖,开展VOIP长途业务。随着用户和网络容量增加,可考虑在网内再增加1套软交换设备,实现双归属组网,提升网络容量和可靠性,增加业务层系统,提供更丰富的业务,并完善网络运营管理功能。

3.3网络建设后期

网络建设后期,在陕、甘、青、宁、新各省(区)设置软交换设备,与西北公司的软交换设备通过SIP—T、BICC协议互连互通。各区域之间的业务通过IP承载网就可以互连互通,通用媒体网关主要作为用户媒体网关来使用,以带用户为主,中继网关的功能减弱,主要是连接各省运营商和电力电话交换网络。

4软交换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传统通信网络的交换、传输等领域引入了计算机网络设备,某些传统的通信业务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例如IP电话、IP视频业务等。通信网与计算机网的界限已越来越模糊。如今,电力通信业务已从调度电话、低速率远动通道扩展到高速、数字化、大容量的用户业务,例如计算机局域网、变电站无人值守监控、会议电视等。电力通信网则有载波网、光纤网、微波网等多种网络形式,各种网络都有自己的交换设备、复接设备等,电力通信网的结构日趋复杂化,为保证不断增长的电力信息传输服务的要求,整个电力通信网的管理也越来越复杂。在电力通信网中引入软交换技术,可以整合资源、方便管理,还能更方便地开展新业务,满足电力系统通信的新需求。

4.1实现电力通信网中的电话网与计算机网络的互通。软交换可以提供支持多种信令协议的接口,可以很好的实现电话网和计算机网之间的信令互通及不同网关的互操作问题。计算机网可以更方便地对电话网进行管理和支持,电话网也可以和计算机网络配合,更好地提供服务。

4.2目前,电力通信网中传输的信息不仅是语音和数据,还包括视频业务甚至多媒体业务。软交换技术不但能很好地支持语音业务,利用新的网络设施可以提供各种增值业务和补充业务,而且软交换提供了开放式的应用程序接口(API),非常便于提供新业务。例如,基于软交换的电力系统呼叫中心(也称客户服务中心)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更短的周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好地树立电力系统的形象。

4.3电力通信网中存在多种传输介质,如载波、光纤、微波等,且各自独立,都各有自己的一套设备。若引进了软交换技术,在一台交换服务器上可对多种介质的信息进行交换,这不但在经济上避免了设备的浪费,而且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在管理上也更方便,只需对一个设备进行维护就可实现整个网络的信息交换。

5结束语

传输通信网络科技是不断更新和变化的,之前较为保守的电路交换网正在逐渐向下一代网络改变、迈进,软交换必将成为下一代网络的重要性科技,它的出现,在网络开放性及可编程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这预示着网络的发展趋势,这将为网络提供很大的推动力量,不单单是在公用通信网,在各个领域中的专网也都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软交换仅仅是网络改革的开端,今后会有许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来解决,软交换技术仍然处于不断完善及改革之中,它将为传输通信技术带来一个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软交换技术范文

[关键词] 软交换技术 概念 必然性 问题

一、软交换技术的概念

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的控制功能实体,为下一代网络(NGN)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提供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现阶段的软交换至少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点:集成分组网和电路交换网;具备汇接局和端局能力;呼叫控制与媒体层和业务层分离。软交换设备与各种媒体网关、终端、应用服务器、其他软交换设备间采用标准协议相互通信。简单的看,软交换是实现传统程控交换机的“呼叫控制”功能的实体,但传统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和业务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业务所需要的呼叫控制功能不同,这要求软交换提供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各种业务的基本呼叫控制。

二、软交换的必然性

交换机在传统的交换网络中普遍被应用,给用户提供的各项业务和控制都是由交换机来实现的。在每个接点都来完成交换机的功能和其提供的业务,并且提供的业务都是采用依靠交换机和信令来实现的,因此在对开放的每项业务进行详细规范时必须在交换机的技术标准和信令标准中进行。如果要增加新的业务,首要问题就是对标准进行修订,然后在改造交换机,因此,没提供一项新的业务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完成。为了使用户对新业务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公共的业务平台――智能网在网络中出现了。智能网(IN)是在通信网上快速、经济、方便、有效地生成和提供智能业务的网络体系结构。它是在原有通信网络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新业务而设置的附加网络结构,它的最大特点是将网络的交换功能与控制功能分开。由于在原有通信网络中采用智能网技术可向用户提供业务特性强、功能全面、灵活多变的移动新业务,具有很大市场需求,因此,智能网已逐步成为现代通信提供新业务的首选解决方案。智能网的目标是为所有通信网络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新业务,包括PSTN、ISDN、PLMN、Internet等,智能化是通信网络的发展方向。智能网的设计思想是分开呼叫连接和业务提供。呼叫连接由交换机来完成,业务提供则是由智能网来完成,这种方法有利于增强业务能力的提高以及新业务提供时间的减少。

图1 软交换的体系结构

软件换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以下是对其各层的功能进行分析: (1)边缘接入层:各类用户接连至网络是通过各种接入手段来实现的,并将信息格式转换成为能够在网络上传递的消息格式;(2)核心交换层:采用分组技术,提供一个高可靠性的,提供QOS证和大容量的统一的综合传送平台;(3)网络控制层:实现呼叫控制,其核心技术就是软交换技术,完成基本的实时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4)业务管理层:在呼叫建立的基础上提供额外的增值服务,以及运营支撑。

这种网络拓扑结构与现有网络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可以使用基于包的承载传送,例如IP、ATM,克服了TDM网络中容量不足的缺点。(2)具有开放式端点的拓扑结构,既能良好的传送话音,也能支持数据业务。(3)将网络的承载部分与控制部分相分离,允许二者分别演进,有效地打破了单块集成交换的结构。(4)在各单元之间使用开放的接口,允许运营者为其网络的每一部分购买最理想的产品。

为了适应软交换业务承载,IP网的拓扑设计要求更倾向于可靠性。在实际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几点:(1)对于链路考虑冗余,单节点采用双链路上联,一主一备,设置成不等值的。当主链路坏了,可以采用链路倒换功能,快速切换到备份链路上来;(2)在节点内,考虑双路由设备设计,负载分担,当某一个设备宕机了,可以快速切换到另一设备上;(3)骨干网核心层设计,采用双平面设计思路,链路采用全网状连接。边缘层还是采用双归属方式。

三、软交换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厂家推出的软交换的解决方案来分析,目前软交换存在的问题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型网络的组网和运营经验在国际上还不存在。经过长期的运营积累,传统的电信网在网络组织方面起经验已经相当的成熟了。但是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比较成熟的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组织的经验;第二,协议还没有兼容性,标准还处在发展阶段。在技术标准的选用以及协议的兼容性方面不同厂家的软交换还是很难做到相互兼容。各种协议也处在发展阶段,还需要根据业务的需要来确定协议的选项;第三, API没有成熟的产品。标准的API接口的采用为网路运营商提供新的业务开创了没有的前景,但是产品还处在探索和研发的过程中;第四,业务开发问题。软交换体系的一个优势就是标准、开放的API接口能够快速、灵活地提供丰富的业务,但是目前厂家提供的业务都比较集中在基本上,而对于什么样的业务才是运营商的杀手业务,这个问题是运营商和设备商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第五,网路安全和网络Qos问题。对于网络安全问题,目前还没有较完善的方法来对其进行解决,增强系统的安全性主要是通过网络设备来进行,而且采用加密的方式来解决用户数据的安全问题。网络Qos问题是业界研究的热点,并且处理它的办法也不多,可以通过MPLS LSP的建立来解决,但是从现行技术来看,不可能实现动态的LSP的建立,MPLS LSP的通道可以通过静态的方式建立,而未来软交换话务疏通要求MPLS LSP全网状的连接,会严重制约着MPLS流量工程的实现。解决Qos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其实上述问题的存在并不是说明软交换技术的应用受到了阻碍,从另一个角度考虑,这样能够使得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对这些问题能够很深入的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直到完善为止。

参考文献:

[1] 步冬静:软交换技术及其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前景[J].安徽电力, 2006,(04)

第3篇:软交换技术范文

【关键词】通信技术;软交换技术;应用;软件设计与实现

引言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人们对通信要求也不再仅仅是基本的语音通信业务和简单的WWW浏览和收发E-mail,人们需要的是能够随时、随地、灵活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因此要求电信运营商能够灵活地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电信业务,而基于由不同通信网络提供不同业务的运营模式难以满足用户“灵活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的需求,只有构建一个”全业务网络――即能够同时承载和疏通语音、数据、多媒体业务的网络”才能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对通信业务的需求。电话网和数据网均存在一定的先天缺陷、无法通过简单地改造而成为一个“全业务网”,因此,为了能够实现在同一个网络上同时提供语音、数据以及多媒体业务,即通信业务的融合,产生了软交换(softswitch)技术。

1.软交换基本原理及功能特点简述

1.1 软交换的基本原理

软交换技术采用了电话交换机的先进体系结构,并采用IP网中的IP包来承载话音、数据以及多媒体流等多种信息。软交换技术是一个分布式的软件系统,可以在基于各种不同技术、协议和设备的网络之间提供无缝的互操作性,其基本设计原理是设法创建一个具有很好的伸缩性、接口标准性、业务开放性等特点的分布式软件系统,它独立于特定的底层硬件操作系统,并能够很好地处理各种业务所需要的同步通信协议,在一个理想的位置上把该架构推向摩尔曲线轨道。并且它应该有能力支持下列基本要求:

(1)独立于协议和设备的呼叫设备的呼叫处理和同步会晤管理应用的开发。

(2)在其软交换网络中能够安全地执行多个第三方应用而不存在由恶意或错误行为的应用所引起的任何有害影响。

(3)第三方硬件销售商能增加支持新设备和协议的能力。

(4)业务和应用提供者能增加支持全系统范围的策略能力而不会危害其性能和安全。

(5)有能力进行同步通信控制,以支持包括帐单、网络管理和其他运行支持系统的各种各样的后营业室系统。

(6)支持运行时间捆绑或有助于结构改善的同步通信控制网络的动态拓扑。从小到大的网络可伸缩性和支持彻底的故障恢复能力。

1.2 软交换的主要功能

(1)媒体网关接入功能

该功能可以认为是一种适配功能,它可以连接各种媒体网关,如PSTN/ISDN、IP中继媒体网关、ATM媒体网关、用户媒体网关、无线媒体网关、数据媒体网关等,完成H.248协议功能。同时还可以直接与H.323终端和SIP客户端终端进行连接,提供相应业务。

(2)呼叫控制和处理功能

呼叫控制功能是软交换的重要功能之一,软交换设备可以为基本呼叫的建立、维持和释放提供控制功能,包括呼叫请求的处理、连接控制、智能呼叫触发检出和资源控制等,可以说是整个网络的灵魂。

(3)业务提供功能

由于软交换在从以电路交换为基础的传统电信网向以分组交换为基础的IP网络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软交换应能够提供PSTN/ISDN交换机提供的全部业务,包括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还应该可以与现有智能网配合提供现有智能网提供的业务;可以提供可编程的、逻辑化控制的、开放的应用编程接口(API)协议,实现与外部应用平台的互连,提供各种增值服务。

(4)业务交换功能

软交换设备与网关设备共同完成智能网中的SSP设备功能,从而使得软交换网络的用户可以 享有原智能网的所有业务。

(5)协议功能

软交换是一个开放的、多协议的实体,采用标准协议与各种媒体网关、终端和网络进行通信。这些协议包括:

1)媒体控制协议:H.248/Megaco、MGCP等。

2)呼叫控制协议:ISUP、TUP、BICC等。

3)传输控制协议:SCTP、UDP、TCP等。

4)业务应用协议:PARLAY、INAP等。

5)维护管理协议:SNMP、CORBA、COPS等。

(6)互通功能

1)通过信令网关及中继网关实现与PSTN和无线市话网络的互通。

2)采用SIP、SIP-T或BICC协议与其他软交换设备互通。

3)通过信令网关实现分组网与现用No.7信令网的互通。

4)通过信令网关与现有智能网互通。

5)通过H.323协议实现与现有H.323体系的IP电话网互通。

6)通过网间接口软交换设备及接口网关设备实现不同运营商之间网络互通。

(7)资源管理功能

软交换设备可以对系统中的各种资源进行集中管理,通过对当前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来决定此次呼叫请求是否进行接续。

(8)操作维护功能

主要包括业务统计、业务量测量与记录告警和安全管理等功能。

(9)计费功能

软交换设备应具有采集详细话单及复式计次的功能,并能按需求将话单传送到相应的计费中心。

此外,软交换还应该具有网间接口局功能、认证与授权功能、地址解析及路由功能、话音处理功能和与移动业务相关的功能等。

1.3 软交换的特点

软交换的主要特点包括:开放的业务生成接口;业务与呼叫控制分离;与网络分离;业务与接入方式分离;快速提供新业务。

第4篇:软交换技术范文

软交换技术在移动通信中有很强的功能,如:控制、协议等,其可连接不同级别正在演进的网络,辅助移动网络的资源规划,还能自主认证移动通信,在移动通信中落实软交换的基础性。结合软交换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分析软交换技术的功能和特点,如下:

1.1软交换技术的功能

软交换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功能有:(1)适配功能,连接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媒体,还能连接不同通信层次的网关,保障移动通信能够适应各种类型的配置。(2)控制功能,其为软交换中最为根本的技术,有目的的控制移动通信中的功能。(3)业务功能,软交换技术拓宽了移动通信的业务范围,支持移动通信的配置分布及完整性。(4)支持移动通信协议的互通应用,实践兼容性的协议运行。

1.2软交换技术的特点

软交换技术的特点比较明显,其在移动通信中具有改造的特性,推进了移动通信网络的改造应用。软交换技术在移动通信中表现出的优势有:(1)成本低,利用控制中心即可实现多样化的任务应用,借助协议维持通信的速度。(2)安全性高,软交换技术中引入了MSCPool,提升移动通信可靠性,落实移动通信中的业务。(3)及时性,软交换技术适用于复杂的移动通信内,其可在短时间内拓宽移动通信中的新业务,不会出现较长的时间周期。

2软交换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软交换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始终保持积极性的状态,现代移动通信朝向成熟化的方向发展,促使软交换技术在应用中面临着一系列的压力。结合移动通信的现状,分析软交换技术的应用。

2.1数据业务中的应用

移动通信中包含了大量的数据业务,软交换技术能够优化移动通信中的数据业务,为移动通信数据提供可靠的业务支持。软交换技术在数据业务中的应用表现有:(1)基本数据业务,软交换技术在基本数据业务中,可以为用户提供接入的条件,控制接入点的数据,保障移动通信在用户群体中保持高效率的数据传输能力。(2)电信数据业务,是指用户所需要的数据业务,软交换技术确保了电信数据的完整性,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3)补充数据业务,软交换技术在补充数据业务中,主要是维持补充与基础业务的一致性,强化移动通信的稳定性,提高补充业务的改进速度。

2.22G核心网的应用

软交换技术在2G核心网中,负责关口、汇接等内容,基于软交换技术的2G核心网,构建出分布式的框架结构,而且实现了统一的运行和维护。例如:2G核心网中的MSC-SERVER,MSC-SERVER是软交换节点,确保2G核心网中的呼叫、控制等业务都能在MSC-SERVER上进行,提高2G核心网的承载能力。如果2G核心网覆盖在城市区域内时,还要配合MGW的应用,软交换技术连接了城市的中心网络与边缘网,由此完善了分布式的2G核心网,通过软交换技术弥补传统组网的缺陷,推进了2G核心网的成熟化发展。2.33G网络中的应用软交换技术在3G网络中,属于一项核心的技术,全面应用在移动网络的3G制式中。3G网络的层次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实际差别体现在无线接入方面,在3G网络演进的过程中,不同的3G只是可以在软交换技术的作用下,同时使用一个核心网,如:WCDMA、TD-SCDMA。软交换技术为了达到3G网络应用的业务目的,遵循3G网络的版本发展,参与网络框架的设计,拓宽3G网络的应用范围。以3G网络中的R99为例,分析软交换技术的应用。软交换技术在R99网络中,分解了R99的网关部分,加强了网关运行的控制力度,而且软交换技术在R99中提供了协议接口,支持R99的演进,推进3G网络的积极发展。

3移动通信中软交换技术的发展

软交换技术在移动通信中具有高价值的应用水平,同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目前,4G网络服务已经投入应用,深化了软交换技术的应用,软交换技术在4G移动网络中,朝向成熟化的方向发展,重点研究软交换技术的具体应用,推进移动网络的发展。软交换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发展,需要遵循移动通信本身的发展原则,顺应通信网络的演进,确保软交换技术的应用标准,实现规范化的软交换处理,规避现行软交换技术中潜在的通信风险,保障软交换技术的稳定性。软交换技术在未来发展中,应该将重点放在效率与质量两个方面,为移动通信提供更多的服务,全面应用到软交换技术中,完善移动通信的结构,优化移动通信运行的环境,体现软交换技术的实践性发展,符合移动通信的基本需求。

4结束语

第5篇:软交换技术范文

[关键词]软交换技术;通信工程;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V448.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378-01

引言

软件换技术,一方面能够实现业务和呼叫功能的分离,另一方面能够使标准接口和业务层实现有效连接,使得通信工程网络中能够增加全新的业务协议。与此同时,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来看,软件换技术,还能够在IP 协议、ATM 协议处理系统当中应用,应用在各类操作系统当中,具备方便、可靠的优势。所以,为了促进通信工程事业的发展,本课题针对“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具备一定的价值意义。

1.软交换的优势

作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 软交换实质是实现硬件软件化, 其自身具有特殊优势。正是因为软件换所承载的业务能够真正独立于网络, 从而灵活有效地实现为用户提供多种多媒体业务, 不用去关心其所承载业务的网络形式以及终端类型。在节省运营商成本的同时, 解决并适应各类复杂协议并存的局面。通过软交换技术的实现, 可以将传统的交换设备接入到软交换网络中, 并且能够很好地继承传统电信业务, 实现两者间的无缝结合。它的实现一方面可以降低运营商的投入成本、加大业务生成能力, 一方面可以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业务选择、实现更广泛的业务应用, 同时软交换也可以为网络运行带来更高的可靠性。

软交换采用的是标准的开放式接口, 可以非常容易地实现与不同网关、交换机、网络节点的通信, 兼容性强、互操作性好。利用软交技术换进行电信网的组网建设, 不仅可以节约投入成本, 而且通过软交换转移、处理对以往交换机来说比较复杂的业务也变得更加容易, 同时, 进行大规模网络升级, 提供实时的、综合的、基于策略的网络管理模式, 向用户提供多媒体业务和移动业务等综合业务平台等工作也相对变得简单易行。

2.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软交换技术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在通信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面将对软交换技术在固化网、移动长途网以及下一代通信网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涉及的具体应用内容如下:

2.1 在固化网中的应用

将软交换技术应用到通信工程中的固化网当中,首先需对端局进行软交换改造,此类改造方法对本地网络的形态要求较低,同时由于改造过程中能够合理地控制速度,所以发生风险的情况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但同r,此类改造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施工难度增加,并使支撑系统结构受到变化。此外,还包括汇接局先行的软交换改造方案,此类方案能够将用户的介入模式直接忽略,并将固网交换局的介入方式重点关注,如此便使得端局存在的差异性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2 在移动长途网中的应用

在移动长途网当中,软交换技术也具备广泛的应用价值。对于软交换设备TMSC Server 来说,通常基于每一个大区的中心城市设置,并且TMSC Server 是成对呈现的,两个服务器能够互相提供备份服务,在配置上也完全一致。由于考虑到以移动为基础的软交换长途网能够和以传统为基础的移动通信网之间实现有效连接,基于省区范围内进行了诸多中继媒体网关的部署,中继媒体网管连接至可以直接抵达省内交换机的电路当中,如此便能够确保承载网与传输中断过程对业务产生的影响降低到最低化;与此同时,TMG 与省区的TMSC1 之间进行了过桥电路(1个)的设置。对于TMG 设备来说,具备SG 功能。采取IP 承载网的广域网模式,把汇接移动交换中心服务器之间连接在一起,同时将TMG/SG 和相匹配的汇接移动交换中心服务器连接在一起,便能够形成有效的网状结构连接方式。

2.3 在下一代通信网络中的应用

软交换技术在下一代通信网络中的应用体现在两大方面,即:

(1)功能层面。对于软交换技术来说,使媒体网关的接入得到有效实现,此类功能充当于一个适配器,将各类网关协议相互连接起来,进一步使数据的转换得到有效实现。在软交换技术应用的条件下,能够确保呼叫功能不会对本地支撑系统产生较大的依赖。此外,还能够在对传统的交换技术进行改造的条件下,使业务类型更多、更广地提供出来。并且,在软交换技术的应用下,使各类网络的互联互通以及资源分配得到有效实现。

(2)位置层面。对于软交换技术来说,作为下一代通信技术,和传统模式下的电路交换技术比较,具备多方面的优势,在成本上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并且平台相对开放。传统模式下,产商将软件、硬件以及网络配置完全垄断,但是软交换技术则消除了这个壁垒,确保用户能够多渠道购置自身所热衷的组件,然后进行网络的构建。总体而言,软交换技术具备开放性及可编程的特点,在语音以及视频等媒体业务处理上,能够发挥显著的技术优势。

3.软交换技术的发展方向分析

在上述分析中,认识到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优势显著,这也使得软交换技术具备很好的应用前景。总结起来,软交换技术的主要应用前景方向为:

3.1 朝业务进一步分离方向发展

对于传统的交换技术来说,应用分层处理方法,大部分业务是依靠业务层完成的。要想使呼叫控制层与业务层之间实现有效分离,便需要把软交换当中的全部储存业务放置业务层服务器中,从而使业务能够得到有效分离。由于软交换技术具备很广泛的应用前景及价值,所以朝业务进一步分离方向发展也是必然趋势。

3.2 朝呼叫协议统一方向发展

软交换技术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能够充分展现选择SIP 协议的功能。对于SIP 协议来说,具备简单以及可扩展性强等优势,并且在实用价值上也非常高。在通信工程呼叫控制协议中,不少研究者认为可以将SIP 协议应用到其中,从而使通信工程更具发展前景。

3.3 朝兼容性方向发展

对于软件换技术来说,在接入方式方面,具备很高的兼容性,并且未来软交换技术会朝向更为强大兼容性方向发展。对于接入兼容性管问题来说,属于传统交换网络的主要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媒体网关很难从业务中得到分离,进一步难以实现接入兼容。不少学者认为,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软交换技术能够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实现多接入兼容,从而使软交换技术更具发展前景。

4.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软交换技术的优势突出,并且在通信工程中具备很广的应用前景,能够应用到通信工程的在固化网、移动长途网以及下一代通信网络当中,并使下一代通信网络的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从软交换技术的发展方向来看,势必朝向业务进一步分离方向、呼叫协议统一方向以及兼容性增强方向发展。相信软交换技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在通信工程的应用价值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并且在其他领域也能够展现有效的应用价值,从而为相关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6篇:软交换技术范文

【关键词】 软交换技术 网络分组 电力行业

软交换技术成立于上个实际80年代,直到1999年软交换论坛的成立标志着软交换技术正式推广的开始。软交换技术的发展总共分为5个部分:一是网络架构部分;二是业务应用部分;三是设备控制模块;四是网络管理;五是SIP协议。在软交换技术包含的5个部分里,业务应用是我国企业关注软交换技术最多的领域,软交换技术相比较之前的硬交换具有显著优势。它不需要依附硬件条件,完全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管理控制,通过软交换平台的搭建来沟通信息,信息系统的控制起到关键性作用。软交换技术对于电力行业来说意义重大,电力系统的各个业务模块以及公司的管理方面都需要软交换技术支撑。

一、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

1.1电力通信网现状

电力通信网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而应运而生的,它为电力调度、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远动、计算机通信、生产管理等提供多种信息通道并进行信息交换。它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被人们合称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三大支柱。电力通信网提供的业务也从最初的语音、窄带数据专线等逐渐发展到语音、数据、视频等多种业务。各种业务所需要的通道模式各不相同,可以分为E1专线通道和IP数据通道两大类。所以软交换系统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主要有行政电话、调度电话、数据传输保护以及视频多媒体业务等。

1.2软交换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软交换技术主要由行政调度控制中心应用和各营业所、变电站的应用为主。首先介绍在供电部门的行政调度控制中心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行政调度控制中心的通信中心机房设置软交换核心服务器,如哈里斯SW9000,主要实现软交换业务及呼叫处理,网关注册管理等功能。注册容量由License确定,最大可达100,000个;

(2)支持视频电话功能:各点可配置标准SIP视频话机,实现行政调度控制中心、营业所和变电站的语音视频通话,并支持音频会议功能;

(3)程控交换机接入:软交换技术的维护管理方式可由Web方式实现配置、维护和管理,传输通道的设置主要有两个,分别为2M连接通信中心与各营业所/变电站,配置网桥或者路由器,实现由IP网传输;通信中心软交换设备和各营业所、变电站设备均接入电力系统内部IP数据网。

各营业所/变电站应用部分有以下几个部分:(1)模拟话机接入功能:各营业所/变电站分别配置哈里斯AD1000综合接入网关,提供8/16/32端口的普通模拟话机接入,实现语音通话;(2)视频话机接入功能:各营业所/变电站可配置标准SIP视频话机,实现视频通信。

二、软交换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2.1电力系统自动化现状

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而言,是一种建立在电力能源管理的基础之上的。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的理念开始不断被人们所接受。为了能够更加安全、高效、智能化的对电力资源进行管理。因此,在电力系统中实现自动化的管理方式,从而进一步加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进程。目前的电力系统一般根据电力能源的不同而区分于不同种类,也根据制造的来源进行分类,所以尽管电力系统整体是比较大的,可是管理系统针对于已经分类的电力系统也会有所不同,所以,针对于所对应管理的电力系统也会有不同的自动化管理系统,主要分为电网自动化系统、火力发电站的自动化系统以及水力发电站的自动化系统。

2.2软交换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软交换技术,依然利用了软交换的理念,将呼叫控制和媒体处理进行了有效的分割。硬件控制部分,作为呼叫控制部分。这部分主要是指令的发出,并通过计算机的核心控制进行解码交换。媒体处理则是电力系统自动化中软交换技术的核心,将呼叫指令进行解码并进行传输,从而实现对远程端硬件的控制。因此,软交换技术实际上是通过一种分离理念,然后让工作更加便捷高效。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采用软交换技术,通过将呼叫控制与媒体处理进行有效的分离,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资源高效利用。利用软交换技术的理念和思想,在控制层对整个系统进行有效控制。

三、软交换技术在电力调度交换网中的应用

3.1电力调度交换网现状

电力系统调度交换网是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网络之一,电网的发展对调度电话的数量、功能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度交换组网是电力通信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调度联网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E1接口直接联网,其优点是技术成熟稳定,但也存在系统利用率低、信令统一困难、联网投资大、路由设置复杂等缺点。软交换基于IP网络的通信平台,是语音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它弥补了PSTN电话的缺陷,可以实现语音、视频和数据的相互融合,实现多媒体新业务,使网络更加优化、安全、可靠。

第7篇:软交换技术范文

【关键词】网络;软交换技术

对传输网而言,NGN指下一代智能光网络;对移动网而言,NGN指3G和后3G;对数据网而言,NGN指下一代因特网和IPV6;对电话网而言,NGN指软交换体系。

软交换的基本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包括呼叫选路管理控制连接控制(建立/拆除会话)和信令互通,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软交换主要提供连接控制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呼叫控制带宽管理、信令、安全性和呼叫详细记录等功能。与此同时,软交换还将网络资源、网络能力封装起来,通过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相连,从而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快速提供新业务。

软交换位于网络控制层,通过与媒体层网关的交互,接收处理中的呼叫相关信息,指示网关完成呼叫。其主要任务是在各点之间建立关系,这些关系可以是简单的呼叫,也可以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处理。软交换技术主要用于处理实时业务,如话音业务、视频业务、多媒体业务等,此外还提供一些基本补充业务,与传统交换呼叫控制和基本业务的提供非常类似。

1.软交换网络的核心技术思想

在传统的电话网中,用户接入模块、中继模块、交换矩阵、控制模块都集中在一台硬件设备中,各功能模块之间采用内部总线连接。交换机提供的服务与硬件、软件及业务应用绑定在一起,开放性差。软交换网络将传统交换机的功能模块分离出来,分别形成接入网关、中继网关、分组承载网、软交换设备等独立的网络部件和单元,各部件独立发展,构成开放的网络架构,实现了业务与呼叫分离、控制与承载分离,这种结构使业务独立于网络,业务的提供更加灵活。

2.软交换网络的网络架构

软交换网络的基本特点是分层、构件化。软交换在纵向上依次可分为接入层、承载层、控制层和业务/应用层。

(1)接入层。为用户接入软交换网络提供各种接入手段,并将信息转成能够在IP承载网上传递的格式。

(2)承载层。采用分组技术,负责将软交换网络内各类信息流传送至目的地。

(3)控制层。提供呼叫控制和承载控制功能,其核心技术就是软交换技术。

(4)业务/应用层。用来提供各类业务。软交换网络的基本构件包括软交换、接入设备、中继网关、信令网关、媒体资源服务器、业务服务器等,另外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分组承载网。

3.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的应用思考

软交换作为下一代交换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已被电信运营商广泛应用。今后,各电信运营商的交换网将以软交换为主进行建设。在电力行业,国网公司在“十一五”规划中已明确提出软交换是未来重点关注的新技术之一,许多网省公司也将软交换列入发展规划。山西省在电力行业率先启动了软交换建设,建设了覆盖全省11个地市的软交换网络。浙江电力、广东电力目前也开始进行软交换试点应用。

3.1网络建设初期

在网络建设初期,软交换提供的业务量比较小,网络规模也就相对较小。软交换需要独立设点,逐步由点到面,扩展网络容量。可以在西北电网中心汇接局设置一套软交换设备,配合综合接入设备IAD或媒体接入网关AMG和智能终端等,覆盖本地用户,提供话音和多媒体业务;设置一套通用媒体网关UMG,连接西北电力行政交换专网汇接中心及公网,实现与电话交换网络的互通。

3.2网络建设中期

在网络建设中期,随着业务的发展,业务需求增加,网络规模扩大,网络中软交换节点数逐步增加。软交换所控制的包交换网与电路交换网所占用户面极其接近甚至略胜一筹时,原有的电路交换网逐步退到边缘,数据网用户不断增加。这时,可在各省(区)电力公司设置通用媒体网关UMG设备,通用媒体网关设备主要做为中继媒体网关来使用,连接各省运营商和电力电话交换网络,实现电力电话交换专网的汇接覆盖,开展VOIP长途业务。随着用户和网络容量增加,可考虑在网内再增加1套软交换设备,实现双归属组网,提升网络容量和可靠性,增加业务层系统,提供更丰富的业务,并完善网络运营管理功能。

3.3网络建设后期

网络建设后期,在各省(区)设置软交换设备,与公司的软交换设备通过SIP—T、BICC协议互连互通。各区域之间的业务通过IP承载网就可以互连互通,通用媒体网关主要作为用户媒体网关来使用,以带用户为主,中继网关的功能减弱,主要是连接各省运营商和电力电话交换网络。

4.软交换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传统通信网络的交换、传输等领域引入了计算机网络设备,某些传统的通信业务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例如IP电话、IP视频业务等。通信网与计算机网的界限已越来越模糊。如今,电力通信业务已从调度电话、低速率远动通道扩展到高速、数字化、大容量的用户业务,例如计算机局域网、变电站无人值守监控、会议电视等。电力通信网则有载波网、光纤网、微波网等多种网络形式,各种网络都有自己的交换设备、复接设备等,电力通信网的结构日趋复杂化,为保证不断增长的电力信息传输服务的要求,整个电力通信网的管理也越来越复杂。在电力通信网中引入软交换技术,可以整合资源、方便管理,还能更方便地开展新业务,满足电力系统通信的新需求。

(1)实现电力通信网中的电话网与计算机网络的互通。软交换可以提供支持多种信令协议的接口,可以很好的实现电话网和计算机网之间的信令互通及不同网关的互操作问题。计算机网可以更方便地对电话网进行管理和支持,电话网也可以和计算机网络配合,更好地提供服务。

(2)目前,电力通信网中传输的信息不仅是语音和数据,还包括视频业务甚至多媒体业务。软交换技术不但能很好地支持语音业务,利用新的网络设施可以提供各种增值业务和补充业务,而且软交换提供了开放式的应用程序接口(API),非常便于提供新业务。例如,基于软交换的电力系统呼叫中心(也称客户服务中心)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更短的周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好地树立电力系统的形象。

(3)电力通信网中存在多种传输介质,如载波、光纤、微波等,且各自独立,都各有自己的一套设备。若引进了软交换技术,在一台交换服务器上可对多种介质的信息进行交换,这不但在经济上避免了设备的浪费,而且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在管理上也更方便,只需对一个设备进行维护就可实现整个网络的信息交换。

5.结语

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传统的电路交换网向下一代网络的演进已势不可挡,软交换将是下一代网络的关键性技术,它的出现,在网络开放性和可编程方面迈出了第一步,代表了网络发展的方向,将为网络的演进作出巨大贡献,不仅是在公用通信网,在各类专网包括电力专用通信网中都有应用前途,但软交换只是网络革命的前奏,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软交换技术仍在不断地完善、发展中。

【参考文献】

第8篇:软交换技术范文

关键词:通信工程;软交换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 S972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通信及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工程也将面临着系统的升级换代问题。鉴于通信工程在我国信息技术时代的重要性,所以加大对软交换技本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将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软交换技术的概述

软交换,有时候也称为呼叫、呼叫服务器或媒体网关控制器。软交换的功能是以媒体网关控制器为基础,采用开放式应用程序接口,允许在交换机制中灵活引入新业务。软交换技术是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技术。

软交换技术的产生是为了构建一个“全业务网”,即在同一个网上实现语音、数据、多媒体视频流业务的融合;并且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将呼叫控制和业务功能在功能实体上进行了分离,但目前各厂家提供的软交换系统与上述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还需要经历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二、软交换技术特点

1、采用软交换技术可以对多种不同的网络呼叫处理系统予以支持,比如说IP协议、ATM和PSTN等。

2、软交换技术可以在多个不同的操作系统上进行运行,而且运行起来更加的方便、可靠。

3、采用软交换技术,可是使通信更加的灵活和高效。而且可以在同—个通信网中进行更多种服务。

4、软交换技术可以通过接入—个开放性的数据管理系统接口,然后就能够重新利用智能业务,实现所谓的开放功能。

三、软交换技术基本设计原理

软交换技术基本设计原理是设法创建一个具有很好的伸缩性、业务开放性等特点的分布式软件系统,它独立于特定的底层硬件/ 操作系统,并能够很好的处理各种业务所需要的同步通信协议。它支持以下基本要求:

在其软交换网络中可以安全地执行一个或多个第三方应用,且不会存在由恶意或错误行为的应用引起的有害影响。

第三方硬件销售商有增加支持新设备和协议的能力。

支持运行时间捆绑或有助于结构改善的同步通信控制网络的动态拓扑。

可以进行由小到大的网络伸缩并支持故障的恢复能力。

业务和应用提供者在不危害其性能和安全的条件下有增加支持全系统范畴的策略能力。

具有高效灵活性。

可方便的在各种商用计算机和操作系统上运行。

具有可编程的后营业室特性。

四、软交换网络的网络架构

软交换网络的基本特点是分层化和构件化。软交换在纵向上依次可分为接入层、承载层、控制层和业务/应用层。接入层为用户软交换网络提供各种接入手段,并将信息转成能够在IP承载网上传递的格式。承载层采用分组技术,负责将软交换网络内各类信息流传送至目的地。控制层是提供呼叫控制和承载控制功能,其核心技术就是软交换技术。业务/应用层是用来提供各类业务。软交换网络的基本构件包括软交换、接入设备、中继网关、信令网关、媒体资源服务器、业务服务器等, 另外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就是组承载网。

五、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1、软交换技术在固定电话网的应用。将软交换技术应用在固定电话网络时,由于演进速度较缓慢,带来的风险也不大,但工程实施有一些难度,对支撑系统也有一定影响。若使用汇接局先行的软交换改造,工程实施难度较高,对支撑系统影响大以及软交换无法为整个本地网用户提供完整的业务等缺点。

软交换技术在移动电话网的应用。基于移动通信的软交换体系与基于固定通信的软交换体系在网络接口、接口的协议以及业务等方面有着相同的之处,但是二者也有着不同之处,如在业务的处理、特定设备的功能特点以及所适应的网络协议方面。(1)软交换技术在移动长途网的应用。在每个大区的中心城市部署若干对软交换设备TMSC Server,每对TMSC Server 配置完全相同且互为备份。在省会城市均部署若干中继媒体网关 TMG,TMG 设置到省内交换机( 包括MSC、GMSC、TMSC2) 的直达电路,以便能够实现基于移动的软交换长途网与基于传统的移动通信网的连接。为了避免承载网和传输中断对业务的影响,TMG 还与本省TMSC1 间设置了过桥电路。TMG 设备兼有SG 功能。各TMSC 服务器之间及TMG/SG 与其归属的TMSC Server 之间通过IP 承载网的广域网方式相连,各TMG/SG 之间通过IP 承载网以网状网方式相连,各省TMG/SG 与本省MSC、GMSC、TMSC1/2、HSTP 之间通过TDM 电路相连。(2)在移动本地网络中软交换技术的具体应用。MSC服务器不仅仅能够实现相应的口令接受功能,还具有MSC在所有业务控制层上的业务处理能力,而且它还能够很好的控制MCW,这样就可以汇聚、映射以及相互交换媒体信息流,但是这个功能要通过扩展的H.248协议来完成。MCW主要要负责接入网和核心网之间媒体的转换和承载的转换。按“大容量、少局所”的原则,MSC Server独立于本地网之外的设置,MGW按需要分散设置在各个本地网,一个MSC Server控制多个MGW,一个MSG Server/MGW同时支持2G/3G用户接入,因此2G/3G在本地网实现了融合。原CSM交换网络的HLR,SCP,SMS等网络设备则被重用。软交换在每个本地网的单独设置。因此,软交换技术除了可以疏通异网话务,还兼有本地IP话务落地的功能。这项技术的应用范围是很广的,可以在通信工程中得到更多应用。

运用前景

如今电力通信业务已从调度电话、低速率远动通道扩展到高速、数字化、大容量的用户业务。电力通信网则有载波网、光纤网、微波网等多种网络形式,各种网络都有自己的交换设备、复接设备等,电力通信网的结构日趋复杂化,为保证不断增长的电力信息传输服务的要求,整个电力通信网的管理也越来越复杂。在电力通信网中引入软交换技术,可以整合资源、方便管理,还能更方便地开展新业务,满足电力系统通信的新需求。

1、实现电力通信网中的电话网与计算机网络的互通。软交换可以提供支持多种信令协议的接口,可以很好的实现电话网和计算机网之间的信令互通及不同网关的互操作问题。计算机网可以更方便地对电话网进行管理和支持,电话网也可以和计算机网络配合,更好地提供服务。

2、提供各种增值业务和补充业务。目前,电力通信网中传输的信息不仅是语音和数据,还包括视频业务甚至多媒体业务。软交换技术不但能很好地支持语音业务,还能利用新的网络设施提供各种增值业务和补充业务,而且软交换提供了开放式的应用程序接口也非常便于提供新业务。基于软交换的电力系统呼叫中心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更短的周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好地树立电力系统的形象。

3、实现整个网络的信息交换。电力通信网中存在载波、光纤、微波等多种传输介质,且各自独立都各有自己的一套设备。引进了软交换技术后在一台交换服务器上可对多种介质的信息进行交换,这不但在经济上避免了设备的浪费,而且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在管理上也更方便,只需对一个设备进行维护就可实现整个网络的信息交换。

以软交换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不是一个孤立的网络,从现有的网络向NGN的发展演化中,不可避免的要实现与现有多个网络,包括软交换网络的互连互通。因此,软交换技术在通信网络中的工程实现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试验证明,采用传统电路交换的成功经验——信令网的应用,软交换技术可以适当提高QOS。但是,软交换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广泛应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信令网的优化,信令的规范化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陈建亚.软交换与下一代网络[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赵学军.软交换技术与应用[M].人民邮电出版社

[3]赵慧玲.以软交换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8.

[4]陈建亚.可编程交换技[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9

第9篇:软交换技术范文

关键词:NGN 安全性 IP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a)-0049-01

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导致民航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发展是越来越迅猛,目前民航空管系统的传输网传输的业务主要有语音业务、数据业务以及多媒体业务。传输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程控交换网络又有ATM网络还有自己内部的SDH光传输网。种类繁多的承载网络和各种各样的业务在平时的管理和维护时有多种的不方便,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出了建设民航空管系统软交换网络的方案。软交换技术的优越性可以解决多业务平台之间的矛盾可以使语音和数据业务有机的结合起来。

同时,软交换网络必须解决好自身的安全问题如灵活的接入和安全防护之间矛盾;IP网络自身的防范安全,否则广泛推广和应用是不可能实现的。

1 软交换技术

程控交换机被广泛的使用在上一代的电路交换网络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种新的网络交换设想被提出来,软交换技术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伴随着IP技术的成熟充分利用网络及其路由架构将程控交换机进行变换,分成呼叫控制与媒体处理两部分。呼叫控制是运行于通用硬件平台上的纯软件,媒体处理将TDM转换为基于分组交换的媒体流。

2 开展的业务

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以及多年来的信息交流,目前民航空管软交换业务的主要应用在以下几方面:

1)普通语音通信业务。通信网络语音的ip化是趋势,现在的部分电话使用NGN技术,不就的将来将全面实现语音电话IP化,只要通网络的地方就可以开通电话

2)管制热线业务。现在的管制热线业务实际上是传统的程控交换渔业业务的备份,在不久的将来结合着大带宽技术的成熟用机调度的专线的语音通信可以实现可视化的新局面。

3)多媒体应用业务。随着软交换网络的建立办公大楼之间的视频通话和办公会议会有新的发展,各种新的基于软交换的一体式应用软件的使用大大办公效率。各种新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广泛的使用在NGN的平台上,如智能门禁,智能安防,一体化办公等等。

3 存在的问题

目前软交换技术在其他通信领域已广泛的应用,但因为自身的缺陷依然存在,对于民航空管系统而言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3.1 认证机制繁琐

随着民航空管系统内部的用户的增加,用户的管理和认证成为复杂的事情,当每一个设备要入网进行注册时,都要像软交换发送注册信息,只有认证合法化,设备才能正常运行。用户越多,分布的地点越分散,软交换系统的认证方式就不能提供有效便捷的服务了,因为他设计初期适应的环境是集中的用户。

3.2 IP网络对语音的影响

传统的程控交换网络中,每一个话路是独享一个时隙的,换句话说语音服务质量是有保障的。软交换是在IP网络上承载语音信号,在IP网络中语音信号是打包发送的,在极端情况下其他的信息可能大量占用带宽,可能出现的NGN系统访问变慢或者中断,这样想要保证语音信号实时化的传输是不可能的。

3.3 网间互通问题

软交换不断成熟,各大电信运营商广泛使用。作为专网用户要考虑软交换的可用性和经济性。一方面只选用一家供应商的设备构建NGN依赖性太大风险较高,另一方面网络结构不应太复杂,网内设备也不应由过多的供应商来提供。

一般是采用两家的设备作为保证,互联互通的问题出现了,不但要考虑民航空管专网间设备的互通问题,各个厂家间的互通问题和匹配问题应提前考虑。

4 安全性讨论

民航空管系统的工作特殊性,决定着承载着通信工作的软交换系统必须确保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从设计的初期到现在应用的情况,软交换系统是已经发展成一个复杂开发的庞大系统。硬件和软件的不断模块化,带来的副作用就是收到的安全威胁不断增加。

民航空管系统有着及其严格的安全要求。现有程控交换网能否安全平滑的向软交换网升级,该系统的安全性问题必须解决,下面结合作者的工作经验对NGN安全性问题进行探讨。

4.1 业务安全

业务安全的首要前提是接入设备的安全认证,现阶段可行的认证方案是设备向软交换发送的认证信息中要包含设备的MAC地址信息。MAC地址可以唯一的标识接入设备,同时可以使用加密技术防止MAC地址被窃取,这样有效的管理接入设备。

4.2 信息安全

首先对用户的数据流进行隔离防止用户的信息被非法用户截取在企业内部网络中可以采用VLAN技术对不同业务用户的数据流进行隔离,在企业的多个网络中 可以采用MPLSVPN进行企业多个网络的互联建立一个临时安全的连接达到与专用网络类似的安全性能可以对不同用户不同业务网之间的路由信息进行隔离。

4.3 网络安全

软交换内部核心网络,其实可以使用常用的网络安全维护手段进行管理,可以使用流量控制和防病毒网关。同时一线维护人员可以使用安全日志管理等技术

5 结语

民航空管系统软交换系统可以实现民航通信网中数据语音和多媒体的融合。有利于智能多媒体等新业务的开展,要在民航空管系统中广泛使用,首先一定解决好软交换的安全问题,本文从IP网络和本单位业务等几个方面,讨论了软交换系统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其安全性一些想法,希望能对软交换在民航系统推广起到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 黄本雄,黄荣哲;软交换的内涵与发展趋势[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2(5).

[2] 聂衡,叶华.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软交换技术[J].信息网络,2002(1).

[3] 李瑞峰.软交换技术发展现状[J].邮电设计技术,2004(5).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