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赵州桥教案范文

赵州桥教案精选(九篇)

赵州桥教案

第1篇:赵州桥教案范文

关键词: 聋校语文课堂 多媒体 《赵州桥》 运用策略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感知的基础上的。随着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师信息技术考核与培训的进行,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它的运用适应聋生的认知规律,为聋校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起着越来越明显的支撑作用,在聋校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能够培养聋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使教学达到最优化,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下面,我从全日制聋校语文实验教材第14册第13课《赵州桥》的教学出发,谈谈多媒体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激发聋生求知兴趣,强化主体参与

随着科技的进步,教育的发展,一支粉笔、一本书的语文课堂教学手段已不适应聋生认知规律的需要。“填鸭”式语文教学方式和新的教学大纲要求不相适应,远离聋生的求知心理。在日益发展的多元的信息社会中,聋校高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好新。这就要求从事聋校语文教学的工作者顺应聋孩子们的心理需求,在教学中借助电脑、视频展台、投影仪等先进电教设备,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实施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聋校语文教学工作,让课堂成为促使愉悦乐学的、积极参与的地方。如我在上《赵州桥》一课时,由于聋生事先对赵州桥没有感性认识,因此不能很好地理解其设计上的独创性及作用。为了让聋生了解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和它雄伟、坚固、美观等特点,我通过播放赵州桥的录像导入,为聋生提供了一个形象生动、直观感性的赵州桥认识材料,“百闻不如一见”,在观看录像的同时,我用手语介绍赵州桥,使得聋生多种感官都参与感知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聋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头脑中建立对赵州桥形象的感知,适应聋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讲到文章的精彩之处第三自然段时,为了能让聋生通过作者精心描绘的赵州桥栏板上雕刻着的精美图案,继而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我首先播放了一段石栏板上形态各异的龙的精美雕刻的视频,再运用电脑制作的精美幻灯片,依次将三种不同姿态的“龙”投影到大屏幕上,这时聋生宛如一个个游客,穿越时空来到了河北省赵县的┖由希抚摸这些精美的石板雕刻,聋生的注意力被吸引到了“龙”的世界里,个个拍手称绝,真正感悟到赵州桥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极大地调动了聋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聋生完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突破教材重点难点,精讲多练

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关键在于抓住重点,精讲多练,少讲精练,突破难点,上课时将聋生的注意力调整到高度集中的最佳状态上来,提高他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力是依赖于人的大脑皮层活动的。人们在注意某种事物时,大脑皮层是对当前所注意的对象进行分析综合的主要区域,它具有高度兴奋性,优势兴奋中心的兴奋性越高,注意也就越集中。直观形象生动的多媒体动画,会使聋生对所学的内容兴趣横生;将复杂的文字介绍简化在生动的动画过程中、有利于聋生思想的集中,思维能力的发展,为加深理解课文内容而创造有利条件。如在《赵州桥》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突出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让聋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独创性,我设计了一个Flas,通过一个没有小桥洞的拱桥,在受到洪水的冲击时,承受不住而被冲垮,和赵州桥设计创举相比较。赵州桥大桥洞,以及顶上左右两边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看完这个动画以后,提出问题,启发思考,放手让聋生讨论理解;为什么一个孔的桥会倒,赵州桥不会?我把问题交还给聋生,让他们自己回答。当问题留给聋生时,他们从刚才精彩的动画中回过神来,顿时议论纷纷,各抒己见,在讨论结束后,由4个学习小组各推选一位学生代表发言,同学们都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讨论精彩纷呈。动画视觉的冲击力给同学们直观的经验感受,这样有效节省了讲授时间,以节省的时间让聋生去思考、去讨论,从而很轻松地形成共识的答案,明白设计小桥洞的道理:“这种设计,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电教设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采用多种其他的教学形式来弥补多媒体教学过于直观、欠缺思考的缺点。比如我在《赵州桥》教学过程中解决“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一关键问题时,安排开展生生之间的多边活动,使聋生有更多讨论、交流和表达的机会,培养聋生的合作能力和集体创新意识,训练聋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聋生通过讨论、归纳,总结出:在古时候,科学文化不发达的情况下李春能设计出这样的桥梁,确实是一个创举。

三、培养聋生自主创新精神,注重课堂教学整体效能

语文教学目标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通过电化教学培养聋生的创新精神和操作能力,但也不能局限于电化教学设备。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或者通过聋生自主探究。例如在教学《赵州桥》时,我课前布置聋生写生一两幅建设在身边的桥梁,再通过网络收集部分我国的一些著名的桥梁的图片。聋生在写生、收集、整理有关桥梁的图片的时候,已经在脑中悄悄建构桥梁的形状,准备相关桥梁的知识。在教学拓展训练的时候,鼓励聋生给同学们谈谈自己收集的桥梁的知识,这个过程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提升,聋生自主参与了资料的收集整理的过程,有话可说,课堂交流非常热烈。罗杰斯曾说:“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它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只要为学生创造了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学生就能在这个舞台上主动发现、积极探究和自主创造。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也融入到聋生中去,适时加以补充和点拨。

一位教育家说:“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对听力缺失的聋生来说,开放他们的双手,让他们动手参与操作的过程,即让聋生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使聋生学得生动活泼,而且对所学知识能理解得更深刻。让聋生真正动起来,将会把他们带入一个新的“情境”,使他们在求知欲的驱使下饶有兴趣地学习,促使思维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发展聋生的思维,培养聋生的创新意识。如我在《赵州桥》课文学习之后,指导聋生按照课文的介绍,用泥巴制作一个赵州桥的模型,组织聋生做了赵州桥在遭受发大水时四个小桥孔有什么作用,桥体承受冲击的之类测试试验。这样既加深了聋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内化,又培养了聋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总之,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巧用多媒体能提高聋校语文课堂教学实效,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现代化教学理念,提高应用电教设备技能,让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为提高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参考文献:

[1]杨世俊.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原则.中国现代教辅装备,2007,(2)(总48).

[2]杨梅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11).

第2篇:赵州桥教案范文

在课堂提出问题之后,教师的脑海里常常会闪现出这样的想法:“哪些同学举手了?”“谁能回答出我的问题?” “有人在走神,是不是要用提问来‘敲打敲打’他?”所以叫起来回答问题的往往是班里的活跃分子,或者是时常走神的调皮大王。久而久之,课堂活跃的同学永远是固定的那几位,在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某些同学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更多的同学易形成“不举手、不走神,就很安全”的心态。教师这样的提问习惯,对不举手的同学来说是无效的,他们不参与课堂互动,存在思考的惰性。这样的提问习惯阻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然而,课堂时间有限,学生人数较多,人均“点击率”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也不能为了扩大发言面积,而一味地以提问贯穿课堂始终。那么如何摒弃“无效提问”呢?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提问的效率,我作了如下思考。

首先,转变思路,明确提问的功能和目的。我们常说“问答问答”,一般情况下,提问,往往是为了要一个答案。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转变思路:教师的提问,有时并不是为了回答。如果我们仅仅是想要一个答案,那么那些举手的同学完全可以满足我们的需要。这样的答案,我们要不得,我们的学生,更加要不得。因为,这样的答案反应的不是班级所有同学的水平,而且,一部分同学易养成“望天收”“等喂食”等不思考光等教师报答案、记笔记的坏习惯。教师的提问,不是与少数同学的“唱和”“共鸣”,而应该是“调动每一个、关心每一个” ,需要引起全班同学的思考,并且引导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课堂,这才是提问的作用。

其次,师生一起构建“普遍提问”模式。“普遍提问” 模式,就是面向全班所有同学提问的模式,范围普遍,“点击率”高。在这个模式下,每位同学都需要认识到,教师提出的问题是面向全班的,是每一位同学都需要思考的。无论是否举手,每个人都有被点到回答的可能性,不要有侥幸心理。为了更好地应答,必须在老师提问后迅速思考以准备回答问题、参与课堂。经过一定时期的训练,建立相应的奖惩措施,转变学生的观念,那么每一位学生的思维都能“动”起来。

再者,师生共同践行“普遍提问”模式。

“普遍提问”模式,需要形成条件反射。教师与学生需要达成共识,“普遍提问”的目的不是为了看你“被老师抓住了”的惶惶不安,也不是希望看到你回答不出问题的窘迫无助,而是希望你和其他同学一样有平等地展示自己的机会。把这一模式根植于学生内心,形成条件反射,让学生知道,“普遍提问”不是教师对学生的“埋伏”,而是期许。学生不必忧虑 “老师为什么点我”,只要有 “下一次我要准备好”的信念。这是一种期待,对这个模式的期待,这种期待,会提前转变学生走神或懒于思考的行为,让他们集中注意力以应对随时到来的提问。

“普遍提问”模式,需要进行有序架构。运用“普遍提问”模式时,问题设置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可以顺着文本思路,将较难的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小问题,进行有序的架构,便于学生思考、参与。在师生对话过程中,可以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为下一个问题铺路。

请看我教授《中国石拱桥》的一个片段:

师:请找出体现赵州桥历史悠久的句子,张子睿。

张子睿: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师:这句话中,哪些词语具体体现赵州桥历史悠久,陈昱苏?

陈昱苏:“修建于公元605年”可以看出距离现在年代久远。

师:的确,修建于隋朝,距今有多久远,郭新萍?

郭新萍:1300多年。

师:再看课文,是1300多年吗,何杰琼?

何杰琼:应该是1400多年。距离作者写作时是1300多年,距离我们今天已经1400多年了。

师:1400多年了,跨越时间之长,可见其历史悠久。这句话还体现了赵州桥的什么特点,芦安然?

芦安然:结构坚固。

师:哪个词语体现“结构坚固”?

芦安然:“雄姿”。

师:很好,“雄姿”的意思是,胡嘉茵?

胡嘉茵:雄伟的姿态,雄健的姿态。

师:雄健的姿态,可见赵州桥形式优美。你从这个词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张紫桑

张紫桑涸廾馈⒕叹。

师:为什么?

张紫桑阂丫1400多年了,赵州桥依然保持原来的姿态,真是坚固啊,让人惊叹!

师:跨越历史,历经沧桑,依然屹立不倒,为什么赵州桥如此坚固,黄宇辰?

黄宇辰:因为它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师:好的,我们接下来该研读哪一部分,沈晨?

沈晨:第5小节,了解赵州桥设计构造的特点。

第3篇:赵州桥教案范文

问题一:传统的质量观形成的教学模式仍在课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教育主管部门因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被迫加大教学质量的考核权重,唯质量是问。教育主管部门向学校要成绩,学校向老师要成绩,评优晋级又要考核成绩。受这种评价机制制约,所以课堂教学目的的应试性,师生双边活动的单向性依然没有改变,可谓应试教育扎扎实实。

问题二:校本研训存在形式,针对性、实效性差。

不少农村学校开展研究课,常常简单化地将其与教师的“做课”捆绑在一起,不断地磨课,让学生热闹起来,让课堂热闹起来,师生种种良好表现带有表演性。校本研训一结束,常态课涛声依旧,甚至传统色彩更加浓厚。

问题三:师资不足,教师能力、素质参差不齐,缺少引领。

考调使不少农村优秀教师涌向城市,人事调配与上派制度使不安于现状的成熟教师各显神通走向条件更好的学校。这些正常合理制度流向,导致农村学校师资严重不足。教师能力、素质参差不齐,教学科研缺少引领,新招教师不得不独立登上讲台。他们没有教学经验,更谈不上教学技巧,教学中出现盲然性,根本无法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问题四:家长的人才观、教育价值观滞后。

农村家庭的孩子绝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年轻的父母为了养家糊口,为了过得更好,选择把孩子留给年迈的父辈,离家外出打工。年长的祖辈们有的文化很低,不能正确引导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求把孩子混大。

问题五:校园文化重形式轻内涵。

学校重视硬件设施的投入,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但学校领导因事务繁多,难以坚持走进课堂,难以关注课堂教学,课堂文化建设薄弱。

一、看看,我们都教了什么?

案例1:某班学习《狐狸和乌鸦》。分析完课文后,老师说:“学完这篇课文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大家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看谁说的与别人不一样”。学生纷纷发言。其中一位学生说:“你想得到一样东西,如果直接向人家要,人家可能不给,你得想办法和他绕圈子,骗他高兴,让他自己送上门来……”。老师说:“你的想法有道理,能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真聪明!”

案例2:在一节课上,二年级学生正在学习《带着尺子去钓鱼》一文。文中说,在丹麦,钓到22厘米以下的鱼必须放生,否则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课堂上,教师问学生:“他们会受到怎样严厉的惩罚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围绕“严厉的惩罚”大胆想象:“把钓鱼人丢到海里”!“没收他所有的钱”!,“让他坐牢20年”!“判他无期徒刑”……直到说出他们所知道的最严厉的惩罚“枪毙”。

语文课的价值之一是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思想,让学生有正确的价值取向。《狐狸和乌鸦》是一则寓言,对这则寓言的传统解读是“爱听奉承活就容易上当”。作品中的狐狸是作为反面形象出现的。学生个人体验出“可以动脑筋不择手段地把自己喜欢的东西从别人那里骗过来”,这就充分说明误解了课文的价值取向,老师应立即指出其错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同样《带着尺子去钓鱼》这节课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孩子知道,公民要遵守法律。但学生的回答恰恰是随心所欲,草菅人命,完全与教学目标相悖。

二、看看,我们是怎么教的

案例一:三年级学生学习《赵州桥》一课,老师问学生:“课文中哪些地方让我们知道赵州桥很坚固”?学生通过阅读,很快答出“1400年”。老师接着举例子:“我今年30岁”,“这位同学今年8岁”,以“30、8”这两个数据试图理解1400年的久远。试想:在古代没有任何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但赵州桥却保存如此之久远,如果仅仅只用“30、8”这两个数据能让学生体会1400年的久远吗?能让学生领会赵州桥的坚固吗?

案例一:仍然是《赵州桥》这一课,老师提问:“为什么赵州桥美观呢?”然后课件出示雕刻“龙”精美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说出雕刻的各种式样。接着进入下一个环节,让学生背诵该自然段,最终导致大部分学生不能正常理解背诵。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只有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中,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既丰富了词汇,语感也得到熏陶;同时也达成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读出自豪的感情。可教者却恰恰把这一重要过程忽略了,抛弃了阅读教学应遵循的最基本的认知规律:读。

案例二:在三年级一节数学课上,老师讲解长方形的周长。首先通过简单推理,得出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然后老师一声令下:背诵该周长的公式。个人背、同桌背、小组背、集体背,整堂课都在训练学生记忆,学生俨然成了记忆的机器。

数学课的价值之一是让学生获得思维方式,领略数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索规律、结论,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才能形成理解性记忆。数学老师绝不能急功近利,只关注眼前的知识教学,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封闭的小圈子里。训练学生记忆公式,这只是知识的位移,技能的训练和应试的准备。扼杀学生的思维发展,最终导致思维僵化。

有老师经常这样讲:这些题我都讲了的,可学生就是做不来,现在的学生笨呀!把“不会做”责任一骨脑儿推给学生。为什么老师就不审视自己,在自身上查找原因呢?一堂课的优劣,教学质量的高低与老师的视野、知识水平、驾驭课标与教材的能力有相当关系。为什么我们就不试着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呢?

三、难道我们不会这么教吗?

案例一:在五年级一节数学课上,学生学习小数乘法。在练习巩固这一环节,老师让程度最差的学生板演,让程度中等的孩子纠正错误,让程度最好的孩子解说原因及算理。这样做的目的是老师让差生暴露思维过程,让中等生巩固思维过程,让优等生提炼思维过程,这样做几乎覆盖了班里所有类型的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真正达成了“因材施教”。

案例二:在小学一年级一节数学课上,老师出示一副主题图,让学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3+5=8 5+3=8)。在学生已理解了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算的基础上,老师延伸拓展,要求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学生积极踊跃,文思敏捷,不但编出了加法应用题,有学生甚至在加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减法问题(8-3=5 8-5=3)。是呀,口语交际并不是语文课的专利!看看,我们的数学课运用得多好,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以后解决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成功的语文课,绝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一个故事,明白一个道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语言习得,形成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获得审美情趣。

第4篇:赵州桥教案范文

目前在语文课堂提问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有武断否定的现象:“不对!”“错了!”因为学生的回答与教师教案中的答案有一定的距离,于是乎就出现了上述情况。这就是典型的“重结果轻过程”的表现,它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评述性口语的巧妙运用是改变这种现状的途径之一。

语文课堂教学中常见的评述方式有:

一、引发。针对学生回答中的错误或疏漏之处,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自己否定错误的说法,或弥补疏漏之处。例如:

①师:《中国石拱桥》为什么要举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例子,举一个例子不是更简练吗?

生:我认为中国石拱桥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个是外观美丽,一个是结构坚固。举赵州桥突出中国石拱桥的结构巧妙、坚固,举卢沟桥突出中国石拱桥的美观。

师:你的意思是说赵州桥的结构好,卢沟桥的外形好。反过来就是说,赵州桥外观不太好,卢沟桥又不太结实。

生:我不是这个意思。这两座桥的结构、外观都好。举赵州桥是因为它是独拱桥,而举卢沟桥是因为它是联拱石桥。

这例中,学生先前的回答显然是错误的。对此,教师没有武断地加以否定,而是循循善诱,最后使学生感悟到了自己的错误所在,进而加以纠正。这样,既使学生懂得了《中国石拱桥》举例的典型性,又感到老师的可敬可亲。

二、换述。在学生以某种表达方式说了一句话后,教师随即特地更换一种表达方式再说一遍,说法有变而原意不变。例如:

②师:那么,什么叫“绝伦”呢?

生:“绝伦”就是最好的。

师:再仔细想想。

生:“绝伦”就是不同一般的。

生:“绝伦”就是没有同类。

师:也就是说,在同类的事物中,没有能够和它相比的。

这句中,用了“也就是说”导出另一种表达方式,而后者归纳总结了学生对“绝伦”这个词的全面正确的理解。

换述常用的标志性词语有“也就是说”,“换句话说”,“也可以说”,“或者说”等等。

三、反复。针对学生的回答,将它或其中的词语再重复说一遍。例如:

③师:请在“一个……皇帝”中间加一串修饰语。

生:一个愚蠢的、昏庸的、专横的、爱慕虚荣的皇帝。

师:好!“一个愚蠢的、昏庸的、专横的、爱慕虚荣的皇帝。”好!加得好!

师:看来在“皇帝”的前面可以加的词语很多很多……

这里,教师先后将学生的回答重复一遍,同时还将“好”、“很多”作了反复。

四、顶释。当学生说了一句概括性较强的话后,教师用顶真的形式导出第二句,加以补充和解释。例如:

④生:晋祠的水多清静柔。

师:晋祠的水真多,多得随处可见;晋祠的水真清,清得如碧玉一般;晋祠的水真静,静得人们能听得见叮咚的响声;晋祠的水真柔,柔的像飘带一样。

这例中,四个分句的后句第一个词“多”、“清”、“静”、“柔”分别与前句“多”、“清”、“静”、“柔”构成顶真关系,而“多得随处可见”、“清得如碧玉一般”、“静得人们能听得见叮咚的响声”、“柔得像飘带一样”是对“多清静柔”的最恰当、最生动、最形象的解释。

概括起来说,评述性口语具有如下作用:

(一)激励作用。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自尊心逐渐增强,他们开始更多地关心自己,并对自己的语言和行动进行评价,对别人的反映也敏感起来。而评述性口语能起到激励作用,如上面例①,显而易见,教师的引发显得豁达、平易,既尊重学生,又信任学生,它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二)助述作用。

从学生思维的特点看,中学生思维发展正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的时期,这时形成内部言语的速度快于外部言语的速度,即想得快了,但又一时找不到相应的语句表述出来,以致造成讲话时“嗯”“啊”“这个”“那个”等语流中断的语病。这时,最需要的是教师能随即扶一把,给学生的口语以疏导,助其“述”,使其“达”。教师的评述性口语,特别是提示、换述、顶释,能起到这个作用。

(三)解难作用。

从教材来说,有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问题;从学生实际看,一个班几十名学生,原有水平参差不齐,瞬间思维能力强弱不一,听课注意力集中程度不同。评述性口语能够把话说得详尽,说得显豁,说得舒缓。这样,理解较慢的能跟上思路,理解较难的能化难为易,理解肤浅的能加深领会。

(四)强调作用。

从听课的效果来说,凡是重要的内容,教师均需强调,便于学生引起注意,加深印象。这里教师的评述性口语,特别是反复、顶释起到这个作用。例如:

⑤师:现在来评说荆轲这个历史人物。请大家踊跃发言。

生:从课文中不难看出,荆轲的思想是为国分忧,报仇雪耻,报效太子。这三者在荆轲看来是统一的,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雪“燕国见凌之耻”。行刺已告失败,面对死亡的威胁,他毫无惧色,大声宣称他的目的是活捉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可见他刺秦王的目的非常明确。

师:好,概括得不错。其思想是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

⑥生:这里的水真绿。

师:绿得成了一大片无瑕的翡翠。

这类反复和顶释的方式,既承接了学生的答语,又强调了教学的重点,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第5篇:赵州桥教案范文

元朝大德六年(1302)二月二十三日,江浙等处儒学提举赵孟\正在杭州任上,书写了这篇赞美家乡吴兴(湖州)的旧作《吴兴赋卷》。署款:“吾年廿余作此赋,今四十有九矣。学无日益之功,援笔之余,深以自愧而己”。

《吴兴赋》是赵孟\早年的名篇,他对此文颇为得意,手订《松雪斋文集》,开卷即为《吴兴赋》。文章从吴兴的“势雄乎楚越”的山川形势写起,历数各个朝代“风流互映”的名士显宦,描述丰富的“土地之所生”,极言家乡的富庶之状,最后叙写因兴文教而致“家有诗书之声,户习廉耻之道”的文明隆盛,落笔于“以仁义为化,礼乐为政”的题旨。

二十多岁作此文时,正是南宋社屋将倾之际,皇室王孙赵孟\以什么心情写出这篇清丽美文已无从深究了。而年近半百,入仕新朝十余年后重写此文,鲈鱼莼菜的思乡情节跃然纸上。在重写《吴兴赋》前后,他还与画家陈琳合作《吴兴山水图》,为钱重鼎绘《水村图》,都是出于同样的心境。有论者认为,《吴兴赋》“温润闲雅”、“秀妍飘逸”的书法面貌,据说与赵孟\笃信佛教,审美观趋向平和、清恬淡雅有关,也和他寄人篱下,想通过闲雅的超然之态获得精神解脱有一定联系。

《吴兴赋》寄托了赵孟\对“山水清远”的家乡的一往情深。700年后,我们可以通过湖州博物馆新近推出的“吴兴赋――湖州历史与人文陈列”,走进古代湖州,感受赵孟\眼中的家乡,心中的梦镜。

山水清远 历史悠长

北宋文豪坡在《墨妙亭记》中说:“吴兴自东晋为善地,号为山水清远”。湖州地处浙江北部,东邻上海,南接杭州,西依天目山,北濒太湖,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得名的城市。这里气候温润,山水相依,天目为源,苕溪汇流,太湖是根,至东部平原生发出纵横交错的水网。既可以领略东部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情,又可以感受西部竹乡林海草甸的风韵。

一走进展厅,“天目山地景观”和“下渚湖湿地景观”就把人们带到了清山秀水中。在丘陵,野猪、岩羊、金钱豹、梅花鹿在林间逡巡,顽皮的猴子在树上窥视;在江南最大的一块湿地,白鹭游荡,鸳鸯漂游,黄雀站在芦苇枝头……在展墙的投影照片中,可以看到安吉大竹海――全国面积最大的竹子博览园,“苕花浮雪”――芦苇绵绵不绝的苕溪由此得名,莫干山――莫邪、干将在此铸成举世无双的雌雄双剑,还有西塞山凡漾湖――那可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飞”描绘的画面啊。这山这水,曾使历代文豪鲍照、白居易、杜牧、颜真卿、皎然、张志和、苏轼、司马光等人赞不绝口,也是赵孟\在《吴兴山水清远图记》所流连的:“春秋佳日,小舟溯流,城南众山环周。如翠玉琢削,空浮水上,与舡低昂。洞庭诸山苍然可见,是其最清远处耶!”

穿过灯柱上记载湖州大事的“时光隧道”,走入“历史概览”单元,十分钟内就可以思接千载,了解湖州历史的几千年。

自然条件的优越,使湖州早早就成为古人生息的福地。这里是浙江最早有人类居住的地区,也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的重地。公元前248年,“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楚国春申君在这里置菰城县,是为湖州建制之始。秦末,“西楚霸王”项羽在东、西苕溪合流的北面筑“项王城”,北出反秦,他死后,被后世招魂于故里湖州,尊为“苍弁山神”和“弁山王”。自秦置乌程县,三国孙吴设吴兴郡,隋代始称湖州,两千年来这里一直是浙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赵孟\在《吴兴赋》中回顾了湖州的历史和名人:“神禹之所底定,泰伯之所奄宅。自汉而下,往往开国,洎晋城之揽秀据实,沿流千雉,面势作邑。是故历代慎牧,必抡大才,选有识。前有王、谢、周、虞,后有何、柳、颜、苏,风浪互映,治行同符,皆所以宣上德意,俾民欢娱”。这里是大禹治水、泰伯建吴国时所开辟,王羲之、王献之、谢安、颜真卿、苏轼等历代名公先后治理,教化一方,厚重的历史怎能不让赵孟\自豪?

走过展区中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的石犁、木桨、稻种、玉琮,在春秋战国的青铜剑、戈、矛、镞前,你能感觉吴越争霸的硝烟;看到织里项王桥的图片,悬想少年英雄项羽骑着乌骓马绝尘而去;而近代湖州古城的模型,双溪汇流、四水抱城的“水晶宫“城市格局,又使人恍然领悟“吴兴城阙水云中,画舫青帘处处通。溪上玉楼楼上月,清光合作水晶宫”(唐杨汉公诗)的景象了。

鱼米丝茶 富擅东南

作为“吴越古邑”、“东南望郡”,湖州一直是江东重镇。汉晋以来,湖州“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至唐宋时已成为“东南奥区,国之仓廪”,所以才有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明代,湖州成为“丝绸之府”。正是以农桑渔茶多业经营为特点的农耕经济,湖丝、湖镜为亮点的工商经济,构成了古代富庶湖州的经济命脉。

治水兴利是湖州走向富庶的重要保障,集中体现在塘浦吁田系统的建设上,涝则排水太湖,旱则引湖水灌田,就这样,湖州成了半个“天下粮仓”。湖州人又通过对水网洼地的利用改造,形成了塘基种桑、桑育蚕、蚕沙养鱼、塘泥肥桑的循环经济系统,湖州又成为“鱼都”。形成了《吴兴赋》中描绘的“鱼米之乡”的景象:“涂泥膏腴亩钟之田,宿麦再收,粳稻所便,玉粒长腰,照_及箱,转输旁郡,常无凶年”,“鲂鲤鲦,针头白小,鲈鳜脍馀,鼋鼍龟鳖。有蛟龙焉,长鱼如人,喷浪生风,一举百钧。渔师来同,罔罟,罩汕是工,鸣榔鼓(木世)。隐然商宫,巨细不遗,喁喁,日亦无穷”。

展览中的“淡水鱼合成景观”可以加深对“鱼米之乡”的印象,几艘小渔船停在滚动的菱湖景色的幕布前,船上堆放着鱼篓、虾篓、鳝篓,湖里游荡着鱼儿的身影,凸显出鱼都的鱼趣。

考古发现表明,湖州钱山漾是中国丝绸的发祥地之一,这里发现的4000多年前的丝织物,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家蚕丝织品之一。而湖州丝绸声名鹊起还是在两宋以后。明清时,南浔辑里村的辑里丝以“细、圆、白、韧”名扬天下。以辑里丝为代表的湖丝是当时宫廷织造和苏杭丝织业的首选。

在展厅中,可以看到唐代彩条纹绫、宋代牡丹纹绫、清代辑里丝以及用它为原料的龙袍凤衣,看到古代蚕房的复原场景、清代辑里丝车、清代织机、民国时期湖州绸业公会供奉的祖师爷神龛,看到赵孟\夫人管道升的刺绣观音像、清末苏绣大师沈寿的刺绣作品,看到近代国内最大的生丝集散地南浔以及新市、菱湖、双林等古镇的图片,感受湖州这座“丝绸之府”昔日的繁华。

湖州有着丰富的茶叶资源,汉魏以来就形成了悠久的茶礼传统。至中唐,颜真卿、陆羽等文人聚首湖州,大加倡导,茶圣陆羽在这里写成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湖州长兴顾渚山紫笋茶成为朝廷贡品,湖州因此被称为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

展区内“三癸茶会”的雕塑引人注目――唐大历八年(773)由陆羽发起,湖州刺史颜真卿出资,在湖州抒山建茶亭三癸亭,此后颜真卿、陆羽、皎然等人频频聚会,品茶赋诗,调琴奕棋,将茶艺推向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当你看到三国时青瓷“茶”字瓮――我国最早刻有“茶”字的器皿,唐代的银茶具、宋代吉州窑黑釉茶盏,以及形形的明清茶具,并对宋元以来湖州饮茶风俗有所了解的话,自然会觉得“茶礼之邦”名不虚传。

宋代的湖州镜以商业广告铭文著称,湖州是当时中国铸镜的两大中心之一。宋代石家镜、李家镜、符家镜、万家镜,明代薛家镜……当上百面古铜镜呈现眼前时,会让人对富庶湖州的发达的商品经济有个侧面的了解。

儒雅人生 书香笔韵

赵孟\《吴兴赋》在盛赞故乡山水之美和物产之丰后,落笔到文教之盛,他写道:“衣食滋殖,容容bb,既乐且庶,匪教伊慢。于是有|绅先生,明先圣之道以道之,建学校,立庠序……当是之时,家有诗书之声,户习廉耻之道,辟雍取法,列郡观效,诚不朽之盛事已!”让我们随着赵孟\去体会湖州的“湖风”、“书香”、“笔韵”吧。

古代湖州人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据说请末时湖州尚有各式桥梁近900座,往往是隔河两边街,河中舟楫如梭,两岸石桥相通。湖州人就在这水边桥畔过着精致而闲适的生活。

富人有富人的精致。宋明墓出土的金银器:金帔坠、裹银漆盒、龙泉窑鱼耳炉、水晶璧、白玉带钩、青花大盘、剔红漆盒……,应该是大户人家才有的东西。在“清代市井人家景观”里,落地长窗、雕花栏杆的房内,摆着一堂红木嵌螺钿家具,墙上挂着名家书画,桌案上摆着德化窑白瓷觚、康熙青花罐、雍正粉彩花插、五彩人物开光帽筒,透着清末士绅豪商的富足与优雅。

百姓有百姓的闲适。“鱼巷口的早市景观”更贴近市井百姓的生活,近景是水巷、河埠,远景是古桥、水上人家,幻影成像的人物、地道的湖州话对白,再现了古代湖州的经典风情。清代竹制菜幢、九子攒盒、鼻烟壶、刻人物铜脚炉以及竹摇篮、带扁担竹拷篮、六角形提梁漆盒,显示了水乡小民的小康生活。

在中国藏书史上,弹丸之地的湖州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开浙江收聚之先声”的南朝沈约,到“中国最后一座私家藏书楼”嘉业堂的主人刘承干,1500年间,藏书名家名楼迭出,藏书、刻书、印书活动绵延不绝。

湖州的藏书文化形成于两宋时期。南宋时,叶梦得、陈振孙、周密的藏书规模足与皇家媲美。元代时,赵孟\藏书数万卷。明代“湖学之盛,东南鲜伦”,清代“学校人才之盛,称于历代”,藏书、刻书文化进入鼎盛时期。你可以看到明代湖州织里晟舍书船模型,当年这种小船往来于太湖沿岸,连接着刻家与藏家;看到晟舍古镇凌家、闵家的套色刻本;看到刘氏嘉业堂、求恕斋,陆氏守先阁等著名藏书家的刻本。而历代藏书家、藏书楼的画像、照片,更使人悠然神往,恍然若失。

湖州教育之盛也是海内罕见的。据统计,从唐代到清末,湖州历代共出进士1496人、状元16人。像唐代诗人孟郊、北宋词人张先、赵孟\、明代水利专家潘季驯,都是其中一员。展厅里,一组清代状元的试卷、小金榜引人注目,新市状元桥、妙西陆状元墓、小西街状元厅、南浔董氏四进士祠的图片让人怀想,而明代读书人携带的 “金榜题名”等吉语铜镜、清代木考篮、清代科举考场夹带,带给人的更多是对逝去的科举时代的好奇了。

在湖州古代历史上,文人多,状元多,画家多,是一个显著特色。湖州书画家群体代代不绝,举其佼佼者,有曹不兴、赵孟\、吴昌硕这样的顶级大师,也有颜真卿、坡等名家流连湖州。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先后任吴兴太守,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在湖州永欣寺住了40年。唐代颜真卿写下了《湖州帖》,宋代米芾写下了《苕溪诗帖》。而湖州本地的文化名人中名气最大的非赵孟\莫属。展厅中有颜真卿《湖州帖》、米芾《苕溪诗帖》、张先《十咏图》等名迹,都是复制品,而赵孟\的《吴兴赋》、《道场山诗帖》,他的夫人管道升的《水竹图》、外孙王蒙的《青卞山居图》也是复制品,不免有些遗憾。再一想,也就释然了,这些名迹历来都是皇帝或巨公豪商所占有,现在也是国家的“文化财”,它们早已名标后世,并非湖州一地所私有。倒是一件湖州博物馆新近收来的赵孟\所书《归取来辞》,是镇馆之宝,值得一看再看。

第6篇:赵州桥教案范文

【关键词】直观形象;运用质疑;趣味语言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成功的教学是必须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动机与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它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智力发挥。兴趣浓,学生就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有效;反之,则沉闷,事倍功半。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思维发展状况,充分调动和引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习,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儿童大都处于8岁到13岁这个年龄段,思想发展正处于想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要借于形象。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实物、图片、投影、录像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创造逼真的情景进行教学,来激发学生兴趣。如教学《赵州桥》一课,课始,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几幅“赵州桥”图,学生边看图教师边富有感情地描述:“在我国河北省赵县的河上有一座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的石拱桥――赵州桥,这是一座古老而又坚固的石拱桥。1300多年来,它经受风吹雨打、洪水冲击、地震摇撼、车辆重压等种种考验,仍毅力不倒。”通过教师的描述,激起了学生的疑问,学生睁着好奇的眼睛,纷纷举手提问:“为什么赵州桥经历了1300多年的历史还能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呢?”教师在学生亢奋的状态下,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从书中去寻找答案。学生围绕这个问题饶有兴趣地与文本对话,深刻体会到了赵州桥在设计上的独创性和设计者李春的聪明才智。

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也能够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情绪,促使他们以旺盛的精力、积极的态度主动在情境中沉思,在情境中领悟真谛。例如,《翠鸟》一文第三自然段是写翠鸟行动的敏捷,这一段学生较难理解。

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从哪些地方看出翠鸟行动的敏捷?”学生很快找出“难以逃脱”“锐利”“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等词句,但不一定能找出“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样的关键句子。此时,通过演示翠鸟钓鱼的情景,使学生如身临其境,看到翠鸟活了、飞了,动作是那么敏捷。教师顺势提问:“苇杆的摇晃和水波的荡漾持续的时间长吗?翠鸟到哪里去了?”学生茅塞顿开,理解了句子的含义。再反复朗读课文,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精炼。

二、运用直观形象,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直观形象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从家庭、幼儿园到学校,学习成了他们主要的活动,为了使他们尽快地将游戏、玩耍兴趣转变为学习兴趣,就需要运用直观形象,积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中,集中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我便将这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制成多媒体教具,利用计算机边演示边学习:苍耳是怎样挂住动物的皮毛去传播种子的;蒲公英的种子怎样利用风来进行传播。电教手段具有形、色、光、画的独特效果,鲜明的表现力和直观的形象性,最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教学内容之中。

三、运用质疑,激发学习兴趣

思考和质疑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质疑是动脑思考的结果,也是学生创造的起点。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诚实的孩子》一文,在讲到第三自然段时,有个细心的小女孩提了个问题:“为什么姑妈问花瓶是谁打碎的时候,表兄妹回答‘不是我,句末用的是感叹号,而列宁回答‘不是我’却用的是句号呢?”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马上做了个小实验,指着一块本来破碎的玻璃问一学生:“是你打碎的?”学生不假思索地无忧无虑地说:“不是我!”这时,学生明白了文中感叹号表示表妹没有打碎的语气十分肯定,列宁的回答用句号,表明了他撒谎,语气不十分肯定。这时,学生感受到了自己提问与自我解决问题的乐趣。于是,纷纷举手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共同讨论并得出了较满意的答案。又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巧问:老奶奶为什么焦急呢?为什么又耐心呢?让学生对这矛盾着的词语产生质疑,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达到要学生“跳一跳”才能真正理解的目的,这样也就容易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可见,在教学中,教师鼓励质疑,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能大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运用趣味语言,激发学习兴趣

清新别致、形象生动的语言,能提高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尽量声音柔和亲切,创设师生心理相容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老师既是师长,也是最可亲近,可以与之交心的朋友,不要动不动就训斥学生。语言要多样化,注重鼓励性,努力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表扬优点,忽略缺点,不能总是平淡无味,多采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而不是简单乏味的“好,真棒”等词语。例如,可以从学生的声音方面,表扬学生的声音动听,像百灵鸟一样清脆,或者表扬学生的动作像猴子一样敏捷等,经常和学生开点适当的小玩笑。

第7篇:赵州桥教案范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一种创造性劳动,生动的教学语言、巧妙的教学设计、精湛的教学图式,无不闪烁着教学的艺术亮点.而成功的课堂教学创境设疑,不仅是老师创造性劳动的结晶,也是学生自主探索、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笔者根据新课标精神,对课堂创境设疑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探索的做法与体会总结出来,以供同行参考.

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并且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创设情境,首先是创设问题情境.为什么呢?因为问题是新的学习要求和已有的知识能力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是激发人的积极思维最直接的因素.在教学中如果没有对问题的探究,就不可能有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不可能有学生的独立思考与相互之间的思维的启迪,学生的思想和能力就得不到真正的磨炼与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根据教材的特点,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背景紧密联系,选择内容编成问题,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迫切性.这就是所谓的创设问题情境,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途径是:引入新概念、新方法之前先创设一个或数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学生运用旧知识已不能顺利地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引发学生原来的认知与新问题需求之间的冲突,从而产生学习新知识的迫切愿望.教师要抓住学生学习探求新知识的迫切心理来设计问题,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如在学习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24.1.2“垂直于弦的直径”一课时,笔者是这样创设情境,启迪思维的:

多媒体显示:隋代李春建造的赵州桥。

提出问题:观察图象并思考问题:你知道赵州桥吗?它是一千三百多年前我国隋代建造的石拱桥,是我国古代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它的主桥是圆弧形,它的跨度(弧所对的弦的长)为37.4m,拱高(弧的中点与弦的距离)为7.2m,你能求出赵州桥主桥的半径吗?

(教学说明:赵州桥问题充分体现了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关系,了解我国古代人民勤劳与智慧,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用到本课所探究的知识,这样较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启学生思维,成功地引入了新课.)

问题一提出,学生就象烧沸的一锅开水,蠢蠢欲动,纷纷讨论交流.让他们感到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从而迫切要求学习新知识.正当学生困惑不解时,笔者适时从赵州桥问题引导学生对圆的轴对称性、垂径定理及其推论进行探索.

师生共同探究学习圆的轴对称性、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进而运用新学的知识来解决赵州桥问题,让学生试着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地画出几何图形,并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解答,这样很好地做到了前后呼应,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本节课教学也水到渠成.

因此,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内容,面对现实生活,选取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背景,将数学问题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中,在情境营造的过程中伴随着教学情境的生成,从而打开学生的思维闸门,引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问题牵引,促进思维

数学教学不仅应当重视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探求新知,而且要注意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问题牵引,在联系数学知识中起到了桥梁、纽带的作用.新课标指出:“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经验的教师都很善于通过问题牵引进行课堂教学的.从知识的迁移规律来看,这样做是很有道理的.这是因为如果教师直接提出新知识、新概念,学生会感到突然,不易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教师采用诱发的手段,在新知识的衔接上做些文章,使学生在新问题或新情境中应用知识,产生预期的变化,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这样,有利于学生从容应对数学问题,标新立异,促进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如学习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24.3“正多边形和圆(一)”这一课时,笔者是这样进行问题牵引,促进思维的:

先用课件展示一些美丽的图案,让学生欣赏.

问题牵引: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美丽图案,你能从这些图案中找出正多边形来吗?(笔者引导学生回忆、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你还可以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鼓励学生踊跃发言)

接着又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图案,你们知道正多边形和圆有什么关系吗?(展示课件:在圆中依次出现几条相等的弦,学生会想到弧相等,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只要把一个圆分成相等的一些弧,就可以作出这个圆的内接正多边形.)

提出第二个问题是为了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将所学圆的知识与正多边形联系起来,让学生积极探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接下来,提出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求新知:

[问题1]将一个圆分成五等份,依次连接各分点得到一个五边形,这个五边形是正五边形吗?如果是,请证明这个结论.

教师利用课件演示作右图,让学生观察、分析,并引导学生从正多边形的定义入手证明.

[问题2]如果将圆 n等分,依次连接各分点得到一个n边形,这个n边形一定是正n边形吗?

(将结论由特殊推广到一般,并教给学生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问题3]各边相等的圆内接多边形是正多边形吗?各角相等的圆内接多边形是正多边形吗?如果是,请说明为什么;如果不是,请举出反例.

学生积极讨论,思考回答,教师讲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教给学生学会举反例,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因此,运用问题牵引,用活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增强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等思维品质,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三、鼓励质疑,发展思维

古人云:“疑是思之初,学之端.”疑问是除旧布新的桥梁,是认识深化的阶梯,是创造发明的先导.通过疑问,才能推进思维的积极发展,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智慧水平.教师不仅要创设问题情境,而且还要启发学生提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创设学生提出问题的环境,让学生想问、敢问、善问.质疑问难,本身就蕴含思维的火花,也是创新的起点.只要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抓住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在学生感到困惑时创设一种让学生提问的机会,投石兴浪,激疑促思.

如在学习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20.1.1“平均数”一课时,笔者是这样鼓励质疑,发展思维.

展示问题:某市三个效县的人数及人均耕地面积如下表:

这个效县的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精确到0.01公顷)

(学生分组讨论,并把所发现的问题发表出来.)

经过一番讨论,激烈争辩,有一个小组抢先把讨论结果公布出来:我们组讨论的结果是,这个市效县的人均耕地面积为x=■=0.18(公顷).这个结果一公布,马上引起其他组的反对,纷纷提出质疑.有的认为这是运用算术平均数,不能很准确地表达出某些数据的“平均水平”,有的认为这个市的三个郊县中,由于各效县的人数不同,各效县的人均耕地面积对该市效县的人均耕地面积的影响也不同,因此这个市效县的人均耕地面积不能是三个效县人均耕地面积.在笔者的引导下,达成了这样的共识:A县耕地总面积为0.15×15,B县为0.21×7,C县为0.18×10,将三个县的耕地面积总和除以这个县的人数总和15+7+10,才是这个市效县的人均耕地面积,即:

x=■≈0.17(公顷).

由此,笔者引导学生分析: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与错误算式的对比,让学生谈谈对错误原因的认识,从而引出关键,即0.15,0.21,0.18这三个数据的地位并非等同,从而得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通过本例使学生发现算术平均数不能很准确地表达某些数据的“平均水平”,这与他们原有的认知发生矛盾,从而引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也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加权平均数”的意义所在.

第8篇:赵州桥教案范文

一 赵光涛生平简介

赵光涛(1901--1967),字光耀,1901年7月出生于徐州市一个珠宝商家庭。父亲早逝,家业败落,靠外婆家资助于1910年起在徐州坝子街小学读书。1917年毕业于江苏省立徐州第七师范附属小学,经老师推荐到江苏省立无锡第三师范读书。

在无锡求学的5年,正值“五四”运动前后,赵光涛阅读了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以及马克思、克鲁泡特金等人的著作和《新青年》、《新潮》等报刊,接受了各种进步思想。为了读书,他发起组织《邮传阅会》;为了致力改造,他发起组织“自我改造社”。“五四”运动爆发后,他作为无锡市学生联合会的成员,积极参加学生运动,组织学生罢课游行,并亲自到北京,联络各学校徐州籍学生组织同乡会,营救被关押的学生。1920年以后,赵光涛与在南京和徐州学习的几位徐州籍学生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小组,互相通信、交流学习心得。他多次到上海,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编译所等取得联系,结识了杨贤江、郑太璞、张闻天、邵力子等文化名人。他撰写的《偶像的打破》、《德漠拉克西的学校》、《克鲁泡特金只算半截子革命》、《徐州的劳动界》等文章,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发表。

1922年,赵光涛在无锡师范毕业,到砀山县师范学校任教。1923年又考取江苏省立扬州第五师范数理专修科,继续攻读学业。1924年,赵光涛向往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在上海加入了中国国民党。1925年,在扬州参加“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声援上海工人、学生的斗争。同年,赵光涛从扬州师范毕业,到徐州第十中学任理化教员兼图书馆主任。1926年7月,孙中山北伐令,赵光涛赶到上海联系,又和曹寅甫一起回徐州,与共产党人张继超、刘桂贞、陈享州等人组成铜山县一区(徐州市区)国民党党部,拥护北伐。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右派改组了一区党部,赵光涛被迫离开徐州,到南京民众教育馆任编辑部主任。1928年他重新加入国民党,任南京市第二区党部委员、南京市党部文艺宣传委员会委员,1930年兼任南京市通俗教育馆馆长。

赵光涛利用民教馆的阵地、党部文委的身份,做了大量的社会教育工作。他创作的剧本《天韵楼上》、《龙潭夜月》、《凤信之死》、《吻》、《红灯笼》等,大部分刊登在民教馆编辑出版的《民众教育》上,赵光涛有时还亲自登台演出。他参加了“南国社”,接待过袁牧之、向培良等进步人士领导的剧社,演出过田汉等人的进步话剧。这些活动,对南京早期进步戏剧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1931年8月,江苏省教育厅决定筹办徐州民众教育馆。赵光涛被委任为筹备处主任。赵光涛聘请徐毓生、孔庆波、石晓钟、杨汝熊、郭影秋、薛暮桥、李可染、陈向平、凌静等20余人担任各部主任、总干事,该馆于1932年5月正式开放。“一二八”事变发生后,赵光涛深感国家之危机,提出民教馆以“公民训练、语文教学、生计指导”为三大任务。公民训练要注重集团的组织、集团的行动、养成公民集体的思想、集团的生活习惯;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扫除文盲,还要注重对民族意识的呼唤,国家观念的陶冶,自然与社会知识的灌输;生计指导要改善农民生计,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向华北进犯,赵光涛代表江苏社会教育界人士到北平慰问长城内外抗战将士。1936年西安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合作逐步形成,赵光涛兴奋地说:“共产党伸出右手来拉我们,我们要伸出左手向他们靠拢;分手并不是孙中山先生的意愿,这次合作,才是旧友重逢”。他指导民教馆工作一切以抗日宣传为中心,亲自谱写抗日歌曲,把民教馆的刊物《教育新路》改为《火线周刊》,组织抗日宣传队,在民校教唱抗日歌曲,举办抗日图片展览,演出宣传抗日的戏剧。还参加了第五战区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担任组织部副部长,并推荐共产党人郭影秋担任组织部总干事,把原来邳县八义集办师资训练所和农民生活学校使用的100多支步枪、3000多发子弹、两挺手提式机枪等武器交给郭影秋。这些武器在抗日游击战争中发挥了作用。

1938年5月徐州沦陷后,赵光涛到淮阴任江苏省政府秘书。以后辗转屯溪、溧阳,在江苏省江南行署任第三科科长,负责社会教育。1940年元旦,在溧阳三丫桥接待新四军时,演出队演出了由他创作的抗日剧《秦淮酒家》。当年9月,他到重庆,任教育部电化教育委员会秘书、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总干事,兼任国立社会教育院电化教育专修科讲师、中华教育电影编导委员。1945年中华电化教育学社成立于重庆,赵光涛等19人任理事。

抗战胜利后赵光涛到镇江,任江苏省教育厅第三科科长。1946年3月,他回徐州复任民众教育馆馆长,曾参加徐州市参议会竞选,被选为副参议长。赵光涛认为电化教育是最现代化的教育工具,要求去美国学习。经教育部推荐,1947年由中国农业教育电影公司资助,他去美国学习、参观。在美国,赵光涛先参观了农村设施,学习小麦、棉花作物的种植、加工和检验,农业技术的推广以及水土保持等。然后到俄亥俄大学随美国教育电影知名人士戴尔和泰拉西教授学习,并考察了胶片公司和电影公司;在加拿大,他到渥太华参观国立教育电影馆以及电影、幻灯片制造厂,学习了电影行政管理及制作技术并参观了一些大学的教育电影部、广播电台,探讨了电化教育的方法与手段。1948年3月回国后,赵光涛任中国农业教育电影公司业务部副主任,写过有关畜牧技术的电影脚本,与卫生部合作译制了一部卫生急救的教育影片。还在南京、徐州等地作专题讲座,介绍美国电化教育的现状以及推广农业新技术的先进经验。1948年7月,他的著作《电化教育概论》在商务印刷出版社出版。

徐州解放前夕,赵光涛在新陆师范学校任教导主任。1953年在煤炭部干部学校任图书管理员。“文化大革命”期间,赵光涛因拒绝提供有关人民大学校长郭影秋所谓叛徒的证明材料,受到迫害,于1967年12月逝世。

二 赵光涛的电化教育思想与主要贡献

赵光涛是中国早期电化教育的理论倡导者与实践领导者。

1 编著《电化教育概论》一书

赵光涛编著的《电化教育概论》一书在各种版本的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年表中均占据一席之地。对于电化教 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来说,保存至今的《电化教育概论》是非常宝贵的遗产。

上世纪三十年代,在美国大规模进行媒体对比实验之时,我国就已经开始研究基于现代媒体的教学设计。孙明经专门撰文《教育电影之摄制》,探讨媒体材料的制作;舒新城在《电化教育讲话》一书中,专设一章讨论教育电影制片与放映问题;谷剑尘在《教育电影》一书中以大量篇幅专门探讨教育电影的材料来源以及教育电影的设置和实施问题。这其中赵光涛的《电化教育概论》最为全面。该书论述了教育电影的内容、各国电化教育概况以及我国电化教育实施情况等,总结了我国电教事业和专业发展情况。从电影与无线电播音的演进历史出发,在介绍国外发展概况的基础上,探讨中国的电影教育与播音教育具体实施方法,着重介绍了电化教育行政和电化教育事业的推行。以下图1至图3是这本著作的自序和目录。

针对每一个场景,著作中均进行影片中“景”的呈现与字幕说明,甚至还以图片的形式将所要讲述的内容鲜活生动地呈现给读者。从这本著作的行文当中,我们可以品读到赵光涛先生论述问题的透彻与细致、对他人的尊重与关切以及唤醒民众、救民众于水深火热状态中的拳拳之心。

2 对电化教育进行教育定位

上世纪,“电化教育”经历了三次改名之争,之所以有改名之争主要源于人们对“技术”的不同理解。“……给技术下一个一劳永逸的、为一切时代所接受的、非历史的定义是不可能的。”在此,我们主要介绍赵光涛参与其中的第一次改名之争。

第一次改名之争发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当时的中国电化教育理论研究进入了新阶段。如何认识电化教育的本质引起了早期电化教育研究者的思索和探讨。在这次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和冲突。赵光涛和舒新城等学者认同并继续了电化教育的教育定位。赵光涛认为,“电化教育为现今教育学上较新之名词,乃电影教育与播音教育之统称。凡以电影、电播或电视为工具而完成其教育之目的者,谓之电化教育。欧美所谓视听教育者乃电化教育之别称。”他把电化教育更多地定位为教育领域的一部分,或把它当作教育学的新名词,或把它当作一种新的教育方法。

正如叶澜教授在《为了教育学科“明天”的反思――“教育学科元研究”丛书序》中所指出的那样,“犹如人一样,学科的成熟应以‘自我意识’的形成为标志。学科缺乏自我意识,其发展就不可能从‘自在’走向‘自为’”,对于“电化教育”的不同理解和阐述恰恰说明该领域自身的探索、成长并逐渐走向成熟。

3 从人类文化的视野认识电化教育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电影作为当时较为先进的媒体,具有跨地域、跨种族、跨语言文字的交流特性。电影进入教育领域,并不单单起到辅助教育的作用。赵光涛、孙明经等电化教育先驱在四十年代就多次提及,电化教育的宗旨之一就是培养独立的世界公民,并消除战争,争取和平。当然这与中国处于刚刚经过抗战磨砺的历史时期是分不开的。

赵光涛从人类文化与和平的角度认识电化教育。他认为电影等媒体技术起初是为教育的,但因娱乐成分增加和企业化运用,所以教育意向减弱。电影等媒体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工具,“对于各科教材固有关系,对于各项教育亦各有关系”之后,他特别论述了新媒体的四个价值:“一是辅助各科教程,二是增加学习效率,三是促进国际文化,四是配合国防国策。”

他在文中谈道,回顾人类历史,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大多以战争(如十字军东征)的形式进行,现在则不同,电影与播音可以增进理解,消除偏见,解决冲突和障碍,“创造人类社会的新概念”。就此可见赵光涛先生眼光的独特与长远。

4 提出电影教学法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美国努力“证明”技术的同时,我国研究者结合国情需要,将视野投向救国救民和民族建设,更多地探讨如何改进媒体材料以符合本土需求,如何更好地推广应用媒体材料并以此来改进中国教育。在媒体制作方面,我国主要探讨如何制作针对普通民众特别是文盲的媒体材料,以及如何应用媒体材料体现和宣传民族精神;在推广应用方面,着重探讨巡回施教问题和教学法的问题。孙明经、赵光涛、舒新城进一步丰富了电影教学设计程序,虽然这些并不成熟的探讨仅仅是经验性质的总结,但是对于当时的社会却产生了巨大影响。

1946年6月,赵光涛在全国性的电化教育刊物《电影与播音》(1947年,《电影与播音》杂志改名为《影音》月刊)上发表《电影教学法》一文,影响颇为深远。赵光涛认为,使用电影教学时,施教者应注意:(1)选择影片,“注意何者为教室电影片,何者为社会电影片,教室电影应密切与教学进度配合……社会教育片应配合当地人民之生活环境及经验”;(2)试映影片,检查有无损毁,“并将其内容划分出几个单位,以便施教时易于处理”;(3)搜集参考资料,“务必将影片之内容及意义,整个了然于胸中”;(4)说明书与教学方案,将“放映节目列表说明”,以期“引起其向学之兴趣”,教学方案为施教准绳,亦须于事前编定。对于受教者设施方面,赵光涛指出要布置合理的性所、调剂观众精神、进行审慎的讲解说明、插播广告以吸引观众等等,他特别强调要提示观众对教育电影要有正确观念,并引用了陈果夫在任江苏省政府主席时,为镇江民教馆教育电影场题的一首宣传教育电影的歌,认为(教育电影)是启发民众正确观念之最好题材。那么,如何更好地进行电影教学?“看教育电影不可当戏看,应该当书看。好书看不厌,电影看不倦,教育力量更无限。消遣我烦闷,增长我知识,补充我不易得到的经验。我看过教育电影要向人宣传,一传十,十传百千万,不必人人花本钱。民众教育,教育民众,大家要负责。我负责,你负责,电影教育能普及。”赵光涛指出,“普通教学法,原有三段五段之说,电影教学过程,自亦不能例外”,利用电影进行教学需经历以下步骤:

(1)引起动机。刺激观众一般旧观念,对于教学题材有强烈之求知欲。

(2)讲映影片。影片放映时,随书面之转移,逐一讲解,务使观众了然于胸中。

(3)问题复习。影片映完之后,为加深观众之记忆,对于片中重要之点,逐一说明,最好用灯片,将重要各点加以映出,施教者代观众自问自答,以便将己学习之事物,重新温习整理一遍。

(4)介绍参考材料。在电影映完后,除予以复习之机会外,并应介绍其他有关于本片之参考材料,以期观众由本片之所得,而继续得更有丰富之知识。

(5)临时增加讲材。

影片映完之后,除关于本片之题材讲话,如有其他节目,如公民训练、平剧、名曲、滑稽等等。

由此可见,曾在徐州民教馆工作过的赵光涛,确实为民众教育进行了丰富的实践尝试并做了非常中肯的理论总结。

5 筹建省立徐州民众教育馆

1931年8月,江苏省教育厅派赵光涛去徐州筹建民众教育馆,1932年5月该馆正式开放。该馆设有民众图书馆、民众医院、民众运动场、民众草堂、革亭、茶园和农场实验基 地等,是江苏北部设备最完备的民众教育馆。该馆设有教导部、生计部、研究辅导部、电教管理处(有无线广播电台、民众电影院、巡回电影放映队;摄影机、幻灯机各一部,自拍了《水灾》、《公园职工》、《上海风光》等无声片)等部门。

作为一名乡村建设工作者,赵光涛响应时代要求,强调农村崩溃的原因,归纳起来就是“国际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榨”,乡建工作只有“随时随处”在“反帝”和“反封建”原则下去努力进行才是“正道”。他组织当地人民积极开展了各种工作。在此,我们仅简要介绍该馆在电化教育方面所做出的主要贡献。

1937年8月,江苏省民众教育馆召开省民众教育联合会年会,一致决议,以抗日宣传为主要任务。江苏省民众教育馆组成施教队,到江宁东山镇民教馆及附近乡村,每晚放映宣传抗日的幻灯片和电影,广播抗日战况;东山镇民教馆还邀请了由郑君里、应云卫带队的演剧队,露天演出《放下你的鞭子》、《三江好》、《秋阳》等抗日剧目。举办国难展览;绘制抗日标语、壁画;组成抗日宣传队,利用各种机会宣讲抗日;把馆办刊物《教育新路》改成《火线周刊》:先后邀请洪深带队的救亡演剧二队和荣高棠带队的北京学生流亡剧团到徐州演出。

1938年10月,李宗仁到徐州建立第五战区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委派赵光涛兼任组织部副部长。赵光涛推荐郭影秋(中共党员)任组织部总干事,当地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

另外,馆办的农民生活学校,有校舍42间,农场32亩。学制4年,由省教育厅发毕业证书,相当于乡村师范资格。学校除了教授中学课程外,还传授农业生产科技知识,并进行军事体育训练。学生62人,来自农村,毕业后回农村。同时,馆外建立的坝子街、下淀乡、石桥乡等直属的民众教育实施区,工作范围有140里,村庄22个,参加训练受教育的民众达2452人。农民生活学校和民众教育实验区培养出的爱国激情高昂、思想先进、技术过硬的学生对当地人民的思想、生活均产生了巨大影响,为社会进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6 筹建徐州第一座无线广播电台

1934年11月,赵光涛筹建徐州第一座无线广播电台。发射功率60瓦,每天播音1~2小时,主要用于对民众进行教育,也播一些救亡歌曲。

三 几点启示

1 现代教学媒体要与传统教学媒体有效结合

赵光涛很早就论述了现代教育媒体与传统教育媒体结合的必要性。他指出:“教育影片虽为一种新的教育工具,但究不能废除教科书而代之,因教科书对各科之联系配合较有系统而教学时亦较有弹性,对受教者亦有催使认识、了解、把握之余地。”这为当今学人正确认识现代教育媒体与传统教育媒体的关系指出了方向。

2 强调教学方案的重要性

赵光涛曾经指出,“教学如作战,而方案则为作战计划……”随后便论述教学方案对于教师的五大功用。实践经验极其丰富的赵光涛将教学方案提升到“作战计划”这一高度,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并给予足够重视的。尤其是以各种教学媒体作为手段设计的教学,因为在短时间内呈现的内容相对来说更多,所以更应该对于教学方案给予充分的重视。

3 教材的选用要适应于受教者的心理与生理特点

教材为学习的“目的物”,为使学者充分获得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教者对于儿童青年与成人均应适应其心理与生理的条件慎重的选用教材,务使教材内容及分量之配合。当前中小学的教材种类繁多,各个地区、各个学校的受教育者的程度参差不齐,各有特点,因此每一个地区、学校在选用教材时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心理与生理特点。

4 受教者树立正确的观念尤为重要

“是以施教者对受教者观念上错误的改正,更较教学方法之改善为重要,故电影教学之完成,一方面要施教者有充分之准备与研究,一方面对于受教者一般观众,应临时予以详细之指示,并对设备亦务求合乎教育场所之要求。”这是赵光涛在论述电影教学时着重强调的一点。毫无疑问,这对当今的学校领导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要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势必要求他们率先成为先进教育观念的拥有者和积极实践者。

5 将电化教育更多的服务于“当下”

赵光涛及其为电化教育所做的各种努力时时处处体现出一位教育家情系民众、服务社会的精神。诚然,这或许是时代的需要。作为教育事业的先头兵,当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师生也应该将自己所学应用于社会、国家最需要的地方,结合当下社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施展自己的才华,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继而增强研究、学习的兴趣。

第9篇:赵州桥教案范文

赵老师的课堂轻松愉快、灵动扎实,被同行誉为“形散而神不散”,是一种“漫画式”的教学风格。他有什么教学秘诀吗?且听记者一一道来。

简单教学是一种境界

轻松愉快的课堂从何而来?赵志祥开门见山地告诉记者:“简简单单教语文,老师学生都快乐。”

对于有的老师在课堂上习惯“深挖洞”“玩深沉”,让学生回答非常高深的问题的现象,赵志祥非常反感。他说:“对待教学,老师要求得肤浅一点,孩子们往往就表现得深刻一点!”而在其《享受语文》一稿中,他也提出语文教学要“淡化课文内容分析”、“降低要求”。所谓降低要求,不是没有要求,而是要“防止对文本进行逐句逐字的分析,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避免学生因为老师的过于“认真”而扼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赵老师在备课时,不仅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吃透教材,还做到了依据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结构,在向学生提问前都会先问问自己:我提出的这个问题学生能否接受?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会不会太难?这是简单教学的第一步,经过这一步,赵志祥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并在教学时融入真情实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的这座桥梁架构简单,没有繁杂的设计,学生易于接受。

即便是在《伯牙绝弦》这样的文言文教学中,赵老师也没有细致地对课文进行逐词逐句的分析,而是以“绝”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深挖文本内涵。通过让学生用“绝”字组词,提炼出“绝望、绝技、绝唱”三个词语。接着进行深层次地追问:哪里看出绝技?哪里看出绝望?哪里看出绝唱?在赵老师的指引下,学生最终品读出了伯牙有弹琴的绝技,钟子期有听琴的绝技,后来,伯牙因子期之死感到知音难觅而绝望断琴,遂使那高山流水之音成为绝唱。从头至尾,赵老师都没有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文言文讲解,也没有让学生进行逐词逐句的古文翻译,而是以极具张力的问题启发诱导学生展开思考,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里、韵味十足的朗读背诵中记住了全文,理解了文意,还感受到了文本传递的思想情感。

赵老师的语文课跳出了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呈现出了跳跃式的教学风格,让课堂处处充满惊喜。然而,简单教学不是随意教学,更不是随便教学,它是一种指导思想,更是一种教学境界。简单教学,源于赵老师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的深刻反思和不懈努力,折射出他对语文教学本质的准确把握,以及他那种败而不馁的精神。

在30年的教学生涯中,一次赛课的失败,赵志祥至今仍记忆犹新。当时,师从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他,凭借突出的教学成绩,时常参加语文课教学比赛。在一次比赛中,他执教《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因为把握不准教学时间,导致没有把课文的最后一段教完。他从讲台下来,当场遭到于永正劈头盖脸一顿臭骂:文章最后一段是课文最精彩、最高潮的部分,你却没有把它上完?语文课怎么能这样上呢?面对老师一连串的责问,赵志祥哑口无言,心里充满挫败感。之后,经过不断地总结和反思,他找到了失败的原因:之所以没有把课文上完,是因为自己没有把握好上课的时间,而之所以没有把握好时间,是因为对教材认识不足,以及没有很好地处理教材,进行恰当地取舍。在经过深刻的反思和多次努力修正后,赵志祥学会了对教材进行取舍,并把有限的时间放在课文教学的关键处。再次上课,赵志祥成功了,还得到了于永正高度的评价。此后,他渐渐悟出了简单教学的真谛,使他的语文教学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赵志祥的教学做到了简洁而不简单。说简洁是指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不枝不蔓,无花拳绣腿;说不简单是指课堂教学效率高,体现在字词句和思维的训练得到了落实。”于永正这样评价他的语文教学。

“一点儿”让语文教学变简单

在《课改十年,语文课该怎么上》一文中,赵志祥用“语文课,该回家了”的形象语言,呼吁语文课要回归本真,回归简单。他认为,语文教学要变简单,须做到七个“一点儿”,即“环节简单一点儿”“课件简明一点儿”“教材简化一点儿”“视野开阔一点儿”“底蕴厚重一点儿”“情感荡漾一点儿”。

赵志祥的七个“一点儿”语文教学主张看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富,要做到七个“一点儿”,关键在于教师。“你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这是为师的本钱。方法是什么?读书。”赵志祥爱读书,并坚信开卷有益,《四书五经》、《相似论》、《教育学》,儿童文学、绘本小说、武侠小说等,都有所涉猎,从中收获的知识和心得体会,为他的语文教学奠定了丰厚的人文底蕴。他认为教师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做到“视野开阔一点儿”“底蕴厚重一点儿”,给学生以更丰富的知识享受。

在多媒体教学手段广泛应用的今天,许多教师把课件做得花哨不实用,而赵志祥则提倡“课件简明一点儿”:“不能因为课件的使用而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应该用在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以促进其对文本的深入感悟上。”《赵州桥》一课的结尾是“挖掘历史价值、培养概括能力”,如何达到这个教学目标?赵老师在授课时的做法是通过展示现代各种不同的桥梁图片,与赵州桥进行对比,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赵州桥是因其为拱形而成为历史的创举这一结论。

文章不是无情物,在教授语文课时,赵志祥还主张师生要“情感荡漾一点儿”。“文本中有情感不代表教学中就有情感。”赵志祥说,“要让文本的情感得到应有的开发,教师要狠抓学生的朗读,并且发挥朗读的示范作用,通过教师自身的情感‘荡漾’继而激发学生情感的‘荡漾’。”在情感荡漾的情境中,学生既能深刻体会文本的感情,又能很好地提升自己的感悟能力,一举两得。

在课堂上又怎么做到情感荡漾呢?还要做到“心态天真一点儿”,只有天真才能进入学生的世界,鼓荡学生的感情。所以,他主张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且示范要到位,作为教师,要以真挚的情感引导学生读书,呈现出来的“读”应该是饱含深情、全神贯注、多元感悟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读得自然、读出节奏、读出意趣。同时他又强调淡化朗读的技巧,要求学生朗读时尽量避免“声嘶力竭”,引导学生把语调放低,声音放缓,倡导“拖声”,鼓励学生朗读出自己对作者和作品的情感态度的理解。在教学《荷叶圆圆》一课时,赵老师是这样进行朗读教学的:

师:最后一个小伙伴——小鱼儿,谁来介绍?

生:(多数学生站起来)我来!

师:(抚摸一个调皮的学生的头)就请你吧!

生:“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大幅度地挥动着手臂)哗——哗——(笑声)

师:嗬——主动上台,好潇洒呀!不过,你这“哗——哗——”的两朵水花太大,可不像小鱼儿,倒像一条大鲨鱼!我好怕哦!(笑声)你能把大鲨鱼变成小鱼儿吗?

生:(手掌轻柔地翻动)哗,哗,哗。(笑声、掌声)

师:哎——!这就是小鱼儿了!

“哎呀,真了不起!”“你非常善于联想!”“太棒了!”课堂上,赵老师不经意的一句鼓励话,或幽默、或深情、或富于童趣,总能将学生的学习情绪调适到最佳状态,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积极心理。“教学是师生双边的事,不研究学生是上不好课的,因此,教师的心态要天真一点儿,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这就是赵志祥理解的“心态天真一点儿”。

赵老师的“天真”还表现在爱看儿童书籍、喜欢看动画片上,《喜羊羊和灰太狼》《樱桃小丸子》《猫和老鼠》等都是他的挚爱。也许正是因为这样,赵老师不仅拥有一颗童心,还善于在教学时使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学生感觉十分亲切!

赵老师的教学语言不但富于童趣,而且还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语气、语调,让平淡的教学设计鲜活起来,让苍白的语言丰富起来,让那些即使已经疲惫不堪的孩子在他的课堂上兴奋起来。这点在赵老师在执教《趣味楹联》一课中得以充分体现。

师:再来一个。(出示趣联: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咩;水牛喝水,水淹水牛鼻,哞。)谁敢读?有点难度哦!

生: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咩(miē)。(众笑)

师:啊?羊怎么叫啊?一起叫。

生:咩——(笑声)……师:这样吧,女生读“小绵羊”,男生读“老水牛”。

(女生读上联很好,男生读下联的“哞”字时,闭着嘴,发出“mōu”的声音较小)

师:谁来评评,刚才谁读得好。

生:女生读得好。

师:我倒觉得男生读的好。你们看看句子,水淹水牛鼻,哎哟,老水牛啊,水淹着你们鼻子了声音能出得来吗?(生笑)

师:那我们女同学再来一次——

接下来女生上联的诵读完全掌握了“碰头”该有的语音高低,让情境从朗读中再现,赵老师没有一句“应该怎样读”,学生却学会了读书的方法,语气自然把握,对文句的情感语调拿捏准确。

在赵老师的课堂上,从“导入”“结尾”的首尾呼应到词语的处理;从指导学生朗读到激励方法的运用,既贴切、自然,又富有情趣;从教法的设计到教学语言乃至教态,赵志祥的表现都是那么地“儿童化”。我们或许难以想象,在课堂上的这位老师已经是个年过半百的男人了。

简单的智慧,源于丰富的教学实践。赵老师的“简单教语文”不是粗制滥造,更不是任性随意,而是一种极致的简约。看似简单,实则丰厚。在简单教学中,教师可以教得轻松,学生亦学得快乐,这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