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论科学发展观范文

论科学发展观精选(九篇)

论科学发展观

第1篇:论科学发展观范文

科学统筹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关系版权所有

军队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革命化是灵魂,集中体现着我军的政治本色,是保持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正确方向的旗帜;现代化是中心,是解决军队建设主要矛盾、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潮流和打赢现代战争的迫切需要,是革命化正规化建设的实践基础;正规化是重要保证,是军队建设走向高级阶段的客观要求。“三化”之间相互依存、紧密联系。各个方面的工作只有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军队建设才能顺利发展;也只有各方面共同进步,才有军队建设总体水平的提高。我军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政治可以冲击一切”的“左”的倾向,也出现过“单纯军事观点”的错误倾向,都对军队建设造成了严重破坏。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认真总结吸取经验教训,充分认识军队“三化”建设的系统性辩证性特征,把“三化”建设放在军队建设的大系统中辩证思考,各就其位,各显其能,各得其所,不断提高军队建设的整体水平。

军队“三化”建设协调发展,首先,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军事实践、武装官兵头脑,强化军魂意识,抵制错误思潮,不断加强各级党组织的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我军永不变质。要培育官兵坚强的革命意志和旺盛的战斗精神,为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其次,始终坚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军队建设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中心、服务中心、突出中心、保证中心。现代化是一个由科技进步牵引和推动的发展过程,核心是提高作战能力。信息化具有军队现代化的本质规定性。所以,要以信息化为主导,以提高作战能力为标准,实施科技强军战略,扎实开展军事训练,加速武器装备发展,积极推进整体转型,全面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提高部队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再次,大力加强正规化建设,把依法从严治军真正落到实处。加强军事法制建设,维护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严格按照条令条例管理教育部队,推动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的正规化。

科学统筹信息化建设和机械化建设的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和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发展,战争形态正在从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信息化已经成为军队建设的方向,没有信息能力的军队将被未来战争所淘汰。发达国家军队都加快了信息化建设步伐,以谋求战略主动权和竞争优势。我军现在总体上还处于机械化半机械化发展阶段,面临双重历史任务。形势逼人,时不我待。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和实质,科学统筹信息化建设与机械化建设的关系,认真研究军队信息化建设的规律和特点,明确并解决好发展目标、建设思路和途径方法等重大问题。

要自主创新地探索我军信息化建设的特殊规律。军队建设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先机械化后信息化。然而,一般规律并不排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跨越或缩短某些发展阶段,提高军队建设起点,同时推进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使军队的火力、机动力和信息力协调发展。如果我们按部就班地在完成机械化后再进行信息化建设,就难以赶上发达国家军队的建设步伐。而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也为我军加速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双重历史任务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技术条件。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在建设过程中,要防止把机械化与信息化对立起来、割裂开来、半斤八两地平均用力,而是坚持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努力推进两者的复合式发展。

要用综合集成方法搞建设。军队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技术复杂、投资巨大的系统工程,信息化战争的突出特点是一体化联合作战。综合集成的思想适应了信息化军队和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已成为许多国家军队建设的基本方法。在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筹划和宏观指导上,要优化结构,调整布局,突出重点,集约使用力量和资源,防止和克服条块分割、自成体系、重复建设等问题,形成纵向衔接、横向联动、协调发展的一体化建设格局。在具体建设实践中,要以一体化联合作战为牵引,综合集成各种作战信息系统,构建高效的作战体系,按照“建战一体、点面结合、人装互动”的要求,把信息化建设过程作为实战准备的过程,着力提高部队在未来信息化战场上的战斗力;通过点上的聚力攻关和大胆实践,为面上部队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科学统筹部队整体建设和官兵全面发展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我党我军历来非常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民利,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就实行三大民主、坚持官兵一致原则。推进部队整体建设和促进官兵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官兵素质是军队现代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我军履行历史使命、完成各项任务的决定性因素。人才是建军治军之本,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是实现我军现代化、赢得未来战争胜利的根本大计。所以,必须抓住人才建设这个关键,为部队全面建设打牢坚实基础。

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核心是提高综合素质,这是推进部队整体建设的基础工程。只有遵循人才成长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全面培养教育,坚持集中育和正确引导个性发展相结合,才能有效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科学文化知识是综合素质的基础,不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高素质和全面发展就无从谈起。创新精神是综合素质的核心和最高要求。要营造有利于官兵创新素质提高的良好环境,充分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引导官兵积极参加部队建设和改革。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官兵综合素质。把依托国民教育、军队院校教育、部队各种培训基地教育、换岗锻炼培养等结合起来;把脱产学习和在职学习结合起来;把依靠传统教育渠道和运用诸如网络等远程教育结合起来,多途径多渠道地为官兵学习成才、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科学统筹军队内部诸种结构的关系版权所有

新形势新任务不仅要求推进军队发展,更重要的是坚持科学发展。我军现在总体上还是一支陆战近战型、社会多能型武装力量,这种状况若不改变,势必严重制约和影响军队从机械化向信息化的整体转型。可见,影响我军协调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是结构问题。抓住了它就抓住了重点,就找到了军队建设的新突破口,就找到了部队战斗力生成的新增长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军队建设协调发展,必须进一步优化结构,理顺关系,加强体系建设,提高整体效能。

结构决定功能。结构影响发展速度和质量。不同的碳分子结构,有的是松软的石墨,有的是坚硬的金刚。同质量的官兵,不同的排列组合,战斗力迥异。世界上有的发达国家军队,数量少、规模小,但是结构好、质量高、发展快。这些经验可资借鉴。科学合理的结构是军队建设协调发展的前提。推动军队结构优化和升级,关键是加强质量建设,走精兵之路。贯彻“精兵、合成、高效”的原则,在压缩总体规模同时,把着力点放在调整结构,理顺关系,构建体系,提高效能上,使军队内部结构相互协调,功能相互补充。比如:优化军兵种结构,减少装备技术落后的一般部队,加强高技术军兵种和应急机动作战力量建设,提升军兵种高技术含量;优化官兵编配结构,改善官兵编配比例;完善领导指挥体制,减少指挥层次,健全作战体系,强化指挥功能,提高作战体系的联合化信息化水平;剥离军队承担的社会职能,深化改革,压缩精简机关、非作战单位和非作战人员,扩大生活保障社会化的范围和程度;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从信息化条件下部队战斗力生成的人才需求出发,重点建设好“五支人才”队伍,大力培养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总之,要坚持科技强军战略,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军队内部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使我军建设真正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不断提高我军履行历史使命的能力和本领。

科学统筹当前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

第2篇:论科学发展观范文

人们深受此观念的影响,认为所谓的社会发展也必然是循环、轮回的,受此观念支配的人们自然把历史上曾出现的某时段视为定可再求的理想,而不认为未来必定越来越好。循环、轮回也意味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命运,一种也许只有直觉才能把握的内在力量支配着的命运。最后,“自然主义发展观”强调社会的发展应是“天人合一”甚至是“顺天”的。它强调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必须尊重最高本体的运行规律,做到天人和谐,这在中国古代的思想中尤其明显,即便是在西方的社会发展理论中,也曾多次出现过“大一统”的学说(其主要代表便是斯多葛学派)。大一统的前提是人人皆为自然之子,都秉有一份自然本性。人是自然这个大宇宙中的小宇宙,是大宇宙神圣火焰飞溅出来的一朵火花。这些理论都崇尚自然法则,承认自然的客观性及其发展变化,并把它引入发展理论。这样一来,“自然主义发展观”使人们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树立了朴素的生态意识,对自然也常常是倍加呵护。

二、传统工业文明与物本主义发展观

自然主义发展观所引发的问题几乎微弱到可视而不见,从而导致人类在那个阶段缺乏对发展问题进行认真严肃思考,直到工业文明开始之后,发展观问题才真正提上议事日程。由农业经济时代转变为工业经济时代,是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的一次伟大的变革。在这个阶段,发展主要体现在对“物”的关注上。早在20世纪20至40年代,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之一的法兰克福学派就提出了不同于“农业文明观”的“工业文明观”,他们主张应当以工业产品的量的增长作为衡量是否发展的唯一标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被理论化与逻辑化,并得以迅速传播且得到普适性认可。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认为,“经济增长”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指针性尺度并非肇始于法兰克福学派鼎盛时期,工业革命较早的英国最先以此作为价值尺度,随之18世纪的法国、19世纪的美国无一不步其后尘;发达国家走过的轨迹和由此取得的成就,似乎使人们达成了一种“工业文明共识”,只要经济发展,其他一切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就都会顺势得以解决;再次是二战后新独立的民族国家,基于追赶的压力,迫切希望国力强大,并且普遍性认为“经济决定政治”,因而也把发展的核心等同于经济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工业文明时代的发展观是一种经济主义发展观,同时也是“物本主义”的发展观。这种“以物为本”发展模式的主要表征为:一是在众多社会子系统中,经济子系统的增长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处于不可动摇的基础性地位,高投入、高产量、高消费是其主要特质,过度放大经济在整个社会发展理论体系中的作用。二是这种发展观把第二产业取代第一产业与工业现代化程度作为社会是否发展的指示器,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国民生产总值是否增加和企业经济利润是否增长,人的主体性、物质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协调、社会公平等这些问题在整个社会发展系统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三是这种发展观把人看作是无论在本体论或认识论层面相对于自然界都具有绝对优先的地位,这种发展观所秉持的自然哲学是:自然是无“内在价值”的,它只具备工具性价值,自然作为人的目的性生存,可被人类粗暴简单地征服与利用、无偿掠夺与宰割。由于“物本主义”发展观把发展着眼于经济的增长与扩张上,因此,这种发展观实际上是以GDP为核心来进行构建的。不是说“科学的”发展观不重视GDP,问题是在“物本主义”发展观视域下的GDP考评本身也是存在先天缺陷的。在传统GDP那里,“好”的与“坏”的GDP不问是非的全部统计在国民财富之中,无法准确看到实实在在的真正推进社会与人进步的GDP数据;在传统GDP那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不证自明、为我而“客观存在”、“无需付费”的财富,资源的耗竭与生态的退化不但没有从GDP报表中体现出来,而且因“生态补偿”等方案的实施扩大了GDP数字;在传统GDP那里,看得见的、能进行价格化或货币化的劳务得到了统计,而某些对社会或许有更大贡献的劳务或服务却因为无法量化被摒除在GDP统计之外。因此,传统GDP无法真正反映生态成本、社会成本,无法反映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经济增长的效率、效益和质量,无法反映经济发展的科技贡献率,无法反映社会财富的总积累,无法衡量社会分配和社会公正,无法反映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人文发展、生态发展的匹配程度,相反却助长了一些部门和地区为追求高数量的GDP而不惜破坏环境、耗竭资源、漠视社会公平与公正的行为。相对于农业社会自然主义发展观,工业文明时代以来的大部分国家秉持的都是以物质财富与产品数量增加、拉抬消费情势为目标的物本主义发展观。在这里,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被短视地归结为经济增长。这种发展观导致出现了诸如分配不平等、道德伦理危机、生态危机全面爆发等问题,使人们感觉到“经济发展了,我们的幸福指数却下降了”,“经济增长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却每况愈下了”,等等。我们并不是否认经济发展、物质生产在整个社会发展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马克思指出:“最文明的民族也同最不发达的未开化的民族一样,必须先保证自己有食物,然后才能去照顾其他事情。”“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因此,传统发展观在某一特定时空阶段具有某种历史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合理性”是可持续的,因为人类社会的终极价值取向并不是物质本身,而是人、社会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发展。而物本主义发展观把人的价值异化为物的价值,把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为物质性关系,把“物”当作决定人的命运的终极因素,发展的根本动力反而是作为手段的“物”。人成了手段而不是目的,这是这种发展观的致命性缺陷。

三、发展观的新革命:

第3篇:论科学发展观范文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广告业的发展也在日趋上升进步,广告对人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有意义,广告业的发展快慢反映当时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状况。广告是人们生活的反映,所以研究广告业的发展状况是非常有必要的。广告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起步阶段和起飞阶段。首先,处在起步阶段的广告业发展是小心翼翼的,广告业的整体呈现一元化。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的广告企业不超过十家,像传统的媒体电视、报纸、广播根本就不经营广告。这个时期的广告业是粗放式的和依附性的发展生存。这个阶段的产业政策和当时的广告产业发展是呈现正相关的。其次,改革阶段。在经历了上面的阶段之后,广告进入到了改革阶段。此时的广告业不再是简单的一元化,而是横向竖向多元化发展。纵观以上广告业发展阶段的分析,我们当今的广告业面临怎样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从而能够进行突破。

二、广告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快速协调地发展广告行业,就要建立自己的科学发展观,才能纠正广告行业内出现的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才能够解决问题应对挑战。美国著名学者布莱克在他的著作《现代化的动力》中这样说“思维方式处于现代化进程的核心地位。”广告业的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广告人才在广告中占有核心地位,只有发展人、发展好人,以人为本,广告也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首先,广告的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立论前提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广告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建立了基础和前提。正所谓“观念指导行动,理论指导实践”。在20世纪40年代后,人们意识到“发展问题就是经济问题”。在这一阶段,经济生活得到了普遍发展,但是发展的结果并不是令人很满意,尤其是社会的结构、政治体制都没有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相反,这样的结果却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我们一定要注意到发展的本质问题,而不是盲目地发展经济,得到一时的效益。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在《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一书中指出:“发展不单纯是一个经济现象。从最终意义上说,发展不仅仅包括人们生活的物质和经济方面,还包括其他更广阔的方面。因此,应该把发展看为包括整个经济和社会体制的重组和重整在内的多维活动过程。”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的矛盾也日益增多,像城乡收入水平的差距,就业和社会的保障问题,教育、文化、环境等等问题的加剧,“十五”计划虽然进一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但是在各地实践中还是把经济增长,特别是GDP的增长放在发展的核心地位,客观上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重视不够。这些问题的表现有很多方面,他们只是片面地理解了“发展才是硬道理”,认为“增长才是硬道理”,他们不重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是以增长发展为中心,重视物质建设,忽视精神文明的建设,只考虑眼前的利益,不考虑长远利益的发展。认为在中国20年的经济发展中,中国已经失去了两笔昂贵的社会代价:一是源于体制根源的社会结构性腐败;二是环境资源的严重透支。陆学艺认为社会发展至少滞后经济发展五年。除此之外,我们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主要靠投入来增长的,从经济效益和经济质量上来看,我国每单位能源消费所产生的GDP只有发达国家的1/10左右,也就是说,如果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来使用每年消费的能源,所产生的GDP能超过我们现在的至少八九倍或者十几倍。其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部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目标,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社会的发展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人的发展也就是发展的核心。要想发展好就要全面发展人的素质,努力提高人们的素质教育。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论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本质。以人为本,根本意思就是说以人为中心,把人放在第一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始终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为人民谋取幸福。全面发展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文化发展、政治发展、人的发展等等。社会的发展需要经济、政治、文化共同发展,这样社会才能全面发展。所谓的协调发展就是要将发展中的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坚持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和系统论的观点。协调发展就是在整体上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促进城乡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和动力。科学合理地进行发展,整合资源,加强环境保护,达到可持续发展。新时期的广告发展观的提出有它自己的科学基础。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正因为这种发展观与之前的不同,所以称之为广告的科学发展观。广告的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主要是社会发展的进一步要求及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广告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永恒发展的观点、主体性理论、系统论、普遍联系的观点和公正的理论,这些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根据的。

三、广告的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意义

第4篇:论科学发展观范文

1.1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教育发展的总政策。

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科学发展观既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同时又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由于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新世纪新阶段整个国家发展的总政策,因而它也必然成为指导国家教育发展的总政策。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目标与方向,它要求教育的发展要更加努力适应并紧紧服务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发展对于以人为本的发展显然具有特殊的意义。教育的发展既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与要素,同时又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深入认识与理解科学发展观,我们能更深入地认识与理解教育良好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社会的全面发展固然包含教育发展于其中,它是指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及其他各项事业的共同发展;社会的协调发展既指社会各项事业的和谐共进,也指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能够互动与平衡。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样寓含教育的发展。没有教育的发展,我们无法想象社会的协调发展。即使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也决不只是指经济的共同发展,同时也指教育的共同发展。在向现代化行进的过程中,经济发展离不开教育发展的支撑。在某种意义上,教育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特有的“协调”作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一种层面上看,是指应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人与自然能否和谐发展,关键在于人如何认识自然,如何对待自然。所以,人对自然的认识能力,把握能力,甚至人对自然的情感与态度对能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构成这种决定性作用的重要要素无疑还在于教育。从更深入的层次上看,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人能否运用自己的理智、情感与能力去维系并开拓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核心在于能否真正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从这里我们也能更深入地认识教育发展的深刻的价值与作用。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理解科学发展观是怎样内在地蕴含着对教育发展的需求与期盼。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使得新世纪新阶段的教育发展有着新的政策指引。

1.2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是对“科教兴国”战略的进一步肯定与坚持,它使教育事业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得以巩固与加强。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曾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并以此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国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积极作用与重大意义正在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印证与显现。现在,当我们秉承科学发展观,重温“科教兴国”战略,我们会深刻地认识到二者之间的息息相通、紧密相关。我们之所以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无疑是基于对社会发展的科学认识与判断,是科学地、深入地洞悉社会发展的趋势与需求而作出的战略调整与理性回应。“科教兴国”战略体现了一种科学发展观,它将科学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一种应有的且是前所未有的高度。它驱动着科学与教育的发展,同时又因科教的发展而大力推进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是在一种更高的立意上对“科教兴国”战略的肯定与坚持。之所以如此认识,是因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乃是指以人的发展为本,以人的幸福为本。一切发展都需要通过人的发展,也都是为着人的发展,而发展的一切成果(包括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又都是为了惠及于人,让广大人民享用。谈论人的发展,无疑不能脱离教育的发展。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而也是教育的竞争。我们曾是在强调提高人的素质对国家振兴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而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而今,我们在更深刻地认识到以人为本的发展对于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而提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方能兴国,而国家之繁荣昌盛,又是为着惠及于人,使人民幸福安康。所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的包含“科教兴国”战略在内的一系列良好国策的继续肯定与坚持,同时又是对治国安邦的基本国策的新的整合与升华。所以,贯彻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是需要更深入地理解“科教兴国”战略,并进一步坚持实施这一战略。换言之,继续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2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2.1全面认识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科学发展观包含丰富的教育意蕴。学者们普遍认为,科学发展观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涵,进一步说明了现代社会中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更加明确了教育与整个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进而突出了教育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以科学发展观来重新认识教育的作用,会发现教育的职能已大为拓展。有学者指出,教育不仅仅是扩大生产资源的手段,而且是促进社会公平、和谐,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核心和最终目的。教育是培育人的事业,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基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工作,就要求我们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2.2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确立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教育发展观,是推动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前提。有学者指出,在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体系中,以人为本是其本质和核心,全面发展是其重要目的,协调发展是其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是其重要体现。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以人为本和五个统筹的要求,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建立了一个新的参照系和评价标准。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的关键和核心是按照教育规律发展教育。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有学者认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强化素质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要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大原则下,深化与素质教育相关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另有学者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人民为本。教育发展必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教育需要,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树立全面、协调的教育发展观。有学者指出,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必须处理好教育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特别是处理好教育发展中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关系,实现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协调统一。当前,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四个重要的关系:一是教育的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二是教育的区域发展与整体发展的关系;三是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发展的关系;四是教育与经济和社会的关系。

树立可持续的教育发展观。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其自身也要实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关键领域。有学者指出,应坚持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这是教育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应坚持全面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这是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2.3把握教育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机遇,也是促进教育更加科学和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把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支柱。与此同时,在教育发展中,要树立发展意识、创新意识,用发展的观念来谋划战略、规划未来;用发展的观念来解决教育发展中出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发展速度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必须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2.4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政府转变观念和职能。

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理念和原则,需要通过政策、制度和资源配置得以落实,政府无疑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学者指出,决策和管理正是发展观的反映。因此,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落实,政府将起关键性的作用。发展观的偏差通常与政绩观的扭曲相关联,转变政府观念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转变政绩观。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建立公共行政和公共财政制度,更多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保证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防范市场失灵,保证教育公平,是政府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

2.5以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政策创新。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教育政策选择的根本依据。有学者认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为教育政策选择奠定了价值基础。科学发展观还指明了我国教育政策选择的目的和方法,即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明确了我国教育政策选择的基本原则,即协调发展。

还有学者认为,科学的教育政策作为教育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支柱,其本质是通过教育资源、权利、责任的合理调配,促使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的。科学的教育政策除其本身所具有的目的性、可操作性、规范性、理论性等一般特征外,还有前瞻性、相关性、权变性、人本性等特定的内涵。个人与社会、近期与长期、数量与质量、公平与效率,这四种关系不可分割、环环相扣,共同体现于教育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之中。

第5篇:论科学发展观范文

关键词地铁建设以人为本协调可持续发展科技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与新的时代特点和当前中国国情相结合,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极具有时代特性。而地铁虽然在1863年就诞生了,但并没得到普遍的发展,直到今天才重获新生,并大大推动了城市快速、健康的发展,因为地铁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命脉。地铁建设与科学发展观密切契合,必将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1地铁热现象

目前.我国众多城市出现地铁热现象,其出发点大多数都是为了解决城市发展中的交通堵塞问题,也有些是认为地铁是城市现代化的一个标志。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确,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难题有很多方案可供选择,例如轻轨、有轨电车、市郊铁路等其他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地铁建设是城市干线交通建设投资最大的选择方案,所以并不是任何城市都可进行地铁建设的,除地理环境条件外,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地铁每公里投资概算要4-8亿元人民币,再加上地铁日后的运行成本,直到今天,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的少数城市建有地铁,而且从全球范围看,城市地铁的商业化营利模式至今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所以,各大城市进行地铁建设必须坚持可行、可为、可持续的原则,除了解决城市的交通难题,它不应该掺杂其他的“功利”性目的。

地铁建设解决的不仅仅是城市交通问题,更重要的是为未来的资源考虑。国外有“地铁经济”的说法,国内的“地铁经济”现象也已凸现出来。比如南京地铁2号线的规划到2008年左右才能通车,但老百姓已经产生了强烈的房价上涨预期,进而拉动了现在房价的上涨,以天弘山庄为例,均价已经从3年前的2000元/m2多涨到了现在的4000元/m2以上,几乎翻了一番。北京地铁复八线的开通,同样也拉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这也是我国大多数城市建地铁的另一个出发点。但是国家对地铁项目的审批有着严格的限制,许多城市地铁项目被冻结,这是以国内地铁建设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的。地铁是高造价、高成本运营的地下交通,建得起,不一定运营得起,因此地铁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例如,上海地铁2号线总投资额达到120亿元,每公里的造价上升达6.3亿元人民币。2号线2000年投入营运,2001年票务收入为1.47亿元,2002年票务收入达到2.25亿元,但离实现真正盈利还很遥远,如此高额的投资,在经济不发达的城市是无论如何也负担不起的。如果非要不顾客观实际去建设,不但产生不了“地铁经济”效益,而相反会拖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后脚。

2003年1月,国务院“暂缓审议”地铁立项如“一瓢冷水”为各地的地铁热降了温。但是,这样的降温只具有短期的作用。从长期来看,要避免我国城市建设中地铁热现象,就必须立足于改革现有的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并且,必须在决定启动庞大的地铁建造计划前进行严肃、科学的可行性评估,使国内地铁建设真正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地铁建设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面对国内地铁热现象,如何实现地铁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呢?笔者认为应从下面三方面人手。

2.1地铁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最根本的原则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最大多数的人成为社会发展成果的支配者与享用者,是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要求经济、社会的整个运行与发展始终围绕人来展开,以人为本取代以物为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实现人与物的统一。另一方面,还必须基于“一切为了人”的原则基础之上,确立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利益的理念。

地铁建设也如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地铁热现象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我国大中城市开始走上了迅速发展的道路,但是地铁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避免任何“功利”性倾向,争创业绩,地铁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例如,在地铁选线上,线路的走向,起点、终点的选位都尊重乘客至上,方便乘客,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的方针。并且要求做到地下线、地面线和上部建筑相协调,特别在换乘方式上尽量实现多线同一站台换乘,少数节点换乘使乘客换乘方便。地铁不仅以乘客至上,而且对员工也做到了这一点。几年前,莫斯科地铁继圣彼得堡地铁之后,开始对机车组采用计算机班前控制系统。该系统使莫斯科地铁公司建立起“司机健康”资料库。计算机汇集每一位患者健康状况的信息,甚至在本人还没觉察到时,莫斯科地铁公司就可通过此系统了解到该司机的疾患。再比如地铁文化、地铁传媒的发展,在大力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也使乘客乘坐地铁更加舒适,充实了人们乘坐地铁的旅程,同时也对人们的生活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些都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紧密契合,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2地铁轨道网规划要具科学性

地铁轨道网布局对地铁的建设费用、运营效率等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地铁轨道网布局主要是车站和线路位置的选择问题。从理论上讲,应是建设费用及运营费用最小,乘客的出行时间最短,换乘次数最少。一个成功的地铁轨道网规划应既符合国情,又具城市特色。

(1)地铁轨道网规划要与城市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应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远景客流预测分析,正确把握土地利用与交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处理好现状需求满足型和现行投资的关系,合理选择轨道网布局,以能适应城市的将来发展。

(2)地铁线路走向应与城市交通中的主客流方向相一致。建设地铁最终要解决的是现有地面交通拥挤、人们出行时间过长及乘车难等问题。因此,地铁线路规划应重点研究城市人口规模、现有路网客流分布及未来出现的新的客流集中的线路,确定主干线路和次干线路,使地铁轨道网的规划线路走向沿城市交通的主客流方向布设,以最大限度地覆盖规划年度的客流分布区域。

(3)地铁线路走向应尽可能经过大型客流集散点,如主要工业区、大型住宅区、商业网点、文化中心、公交枢纽、机场、火车站、码头、长途汽车站等,并应力争多设换乘点,尽量使城市内任意起终点问的乘客只要换乘一次即可到达目的地,以节省旅客出行时间。

(4)地铁线路网要与城市其他公共交通网衔接配合好,组建大型换乘中心,使之成为城市发展的副中心和地区发展核心,加速客流运输,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5)地铁线路经过中心城区时,宜以地下隧道为主,以减少拆迁、噪音、振动及与城市其他交通之间的干扰。在城市边缘处,根据情况适时适地考虑高架、地面、地下的各种方式,以尽量降低建设成本。

(6)地铁线路规划要考虑城市的自然、人文、地理等制约条件,选择较好的地形、地质条件,注意历史文物保护,减少对重要地面建筑和地下构筑物的影响。这有利于施工和降低建设成本。

总之,地铁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必须科学化,既要坚持以人为本,又要考虑到城市当前和未来的整体发展,使城市及地铁建设都能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3地铁建设要符合生态城市发展的要求

现代城市建设进入21世纪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这就要求城市有更高的文化品味,处理好现代化和文化内涵的关系,而地铁在此也闪耀着它的光芒。地铁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提高了人们的城市化水平,使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加快生态城市的建设。

生态城市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就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城市。城市建设的主要矛盾是发展与环境的矛盾,除了城市经济发展难题外,比较突出的就是城市交通问题,而且交通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生态城市要求降低城市噪音和空气污染,地铁建设为解决这一矛盾首当其冲。因为,兴建地铁是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充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空间形态的可持续发展,不但能够解决地面交通拥挤问题,还大大提高了城市地面景观的宜人度。城市建设占用的资源是土地,而土地是在短时间内不可逆转、不可再生的资源。地铁建设正是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减少对地面土地及建筑物的破坏,并充分考虑到了城市的环境保护,采取防噪、降噪、减震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促进城市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从以上三方面来看,地铁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城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这一宗旨,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3小结

通过前面内容的论述,我们可以明晰:地铁建设虽然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但是,实际建设过程中定会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我们要从国内外地铁建设成功案例中取其长,避其短,加速我国地铁建设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1)地铁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原则。地铁建设的指导原则和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有些城市只看到了地铁建设能缓解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纷纷申报待批,甚至私建地铁,并没有做到因地制宜,更没有充分考虑本城市是否适合建地铁,有没有经济实力修建和运营地铁,因此也就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2)地铁建设必须和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地铁建设属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系统,隶属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很大程度上就是建设现代化大都市。但是我们必须明确,地铁建设只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参考面,并不是现代化城市必须修建地铁,地铁只是多种现代化城市交通运输方式中的一种。

(3)地铁建设必须走设备国产化道路。我国地铁建设项目初期阶段大量利用国外贷款,其附加条件是必须购买贷款国的技术设备,这样大大提高了造价,同时也给以后地铁运营和设备维修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说,地铁建设必须要走设备国产化道路这也是我国轨道交通的长远之计。

本文对地铁建设与科学发展观之契合加以探讨,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地铁建设的考证,促进地铁能够在我国得到快速、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同时,也通过地铁建设这一实证来说明,中国开始进入了城市现代化建设阶段,不仅地铁工程,其它工程建设也都必须与科学发展观密切相契合,促使中国社会真正走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毛保华等编著.城市轨道交通.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第6篇:论科学发展观范文

关键词:自由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契合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8-0037-02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党和国家的执政新理念。不少学者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但很少有人研究国外学者的发展理论对我国发展观形成的影响。笔者认为,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思想,摒弃了以往“以物为中心”的传统发展观,具有浓厚的伦理氛围,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发展观。

一、自由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阿马蒂亚・森摒弃传统的狭隘发展观,认为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长、个人收入的提高、工业化、技术进步以及社会现代化等仅仅是在发展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的各种手段或工具,而并不等于发展本身。阿马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强调发展可以看做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同时还认为自由既是发展的首要目标,又是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自由应当是一种实质的自由,即享受人们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的可行能力。按照阿马蒂亚・森自由发展观的观点,能力就是一种自由:能过有价值生活的实质自由。自由作为“目的-手段”的统一 ,本身具有建构性作用和工具性作用:(1)自由作为发展的首要目的具有建构性作用。阿马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所讲的自由是一种具有“实质意义”的自由,所突出的是享受人们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的可行能力。更具体地说,“实质自由包括免受困苦--诸如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的疾病、过早死亡之类--基本的可行能力,以及能够识字算数、享受政治参与等等的自由”。[1]由此可见,实质自由本身就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对发展具有建构性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 ,自由本身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2)自由作为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也发挥着工具性作用。通过实现这些工具性自由,能够帮助人们按自己的意愿过有价值的生活。上述以自由为中心的自由发展观思想,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自由既是人生活追求的目的,又是实现人自由的手段,或者说是工具。它集中体现了一个良性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协调发展的鲜明特征,而这也是一个社会所要追求的发展状态和发展方向。

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在认真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全面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的有益成果和深刻分析传统发展观弊端的基础上,2003年10月,我国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被高度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样,才能始终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生存需求;调控人口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维持、扩大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集中关注科技进步对于发展瓶颈的突破等。

三、自由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契合

阿马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之间存在一些理论上的契合,二者均属于那种“以人为中心”的理性发展观,它们之间的理论契合主要表现在:

1.都倡导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阿马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的出发点是对人的权利的关注,它的中心是以人的自由看待发展,它强调要以个人实质性自由的获取来看待发展,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的实质性自由。可见二者的共同价值取向都是要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发展的终极目标,都坚持发展要以人为本。

2.都注重发展要具有全面性

全面发展,就是要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和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阿马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论证了发展是涉及经济、政治、社会、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综合过程 ,阐述了人的实质自由是发展的最终目的、重要手段的重要思想 ,指出发展意味着消除贫困、人身束缚、各种歧视压迫、缺乏法制权力和社会保障的状况,从而提高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的能力。[2]从上可看出,阿马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注重发展的全面性,特别注重人的发展的全面性,也就是给予人充分的自由,因为发展是对自由的各种可能性的承诺、发挥和实现,而自由是发展的前提、目标和手段,它最终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科学发展观也提出要坚持全面发展,认为发展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多方面的发展。可见二者的首要表征就是要注重发展的全面性。

3.都强调发展要注重协调性

强调发展协调性,其实质是要努力实现速度、结构和效益相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投资、消费和出口相协调,国家、区域和城乡发展相协调,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阿马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认为,发展不应该仅仅指社会经济的增长,也不仅仅是社会经济层面的问题,而应从社会的伦理层面--全体社会成员的主观能动方面和福利方面的实现看待发展,这个价值目标与标准就是自由。[3]这就说明阿马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是立足于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然后着重强调发展要注重协调性,特别要注意人的自由和经济发展的协调。而科学发展观认为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见二者的共有之义就是要注重发展的协调性。

4.都认为发展要兼具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主要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倡导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维护世界物种的多样性,确保资源、环境和生态的永序利用。它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阿马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就是要使所有的人享有更多自由,全面地提高其可行能力,并将这种能力充分地运用于各个领域--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领域,并且要保持子孙后代的发展权利,这属于一种典型可持续的发展观。而科学发展观也同样倡导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可见二者的共同追求就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阿马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是克服了传统的“以物为中心”的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新发展观。他强调要以个人实质性自由的获取来看待发展,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的实质性自由,而不仅仅是GDP的增长。它为我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对解决我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与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印)阿马蒂亚・森著,任颐、于真译.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0

第7篇:论科学发展观范文

[摘 要]科学发展观是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新的阶段性重大成果。,科学发展观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创新和飞跃。它的提出有深刻的背景和重大的战略意义。深入贯彻落实这一理论将深刻影响中国未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1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深刻背景和重大意义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理论成果。纵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和丰富的过程。我们今天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就提出了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如何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更加认真的研究和探索。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和“发展才是硬道理”等一系列论断,关于“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一系列论断、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地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论断,十七大上又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丰富发展与完善,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不断形成、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种种变化,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我国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阶段:一是从21世纪开始,我国已由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总值达到小康水平相比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从人均收入水平看,我国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一个国家经济总量如果达到这一水平,将是一个剧烈转型阶段。处于这一阶段,有两种前途,如果对各方面出现的新机遇、新矛盾利用得好、解决得好,经济社会就会继续快速发展,否则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出现某种倒退或逆转。三是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我国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一阶段是完善阶段,但实际是攻坚阶段、决战阶段。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基于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众所周知:“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人均资源少,又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些都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为此,在我国办任何事情都要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还要进一步看到,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许多矛盾更加突出,有的已经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障碍,其中,如人口多,这是考虑一切发展问题的出发点。人口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改善民生的任务特别繁重。劳动力与社会压力的矛盾,资源相对不足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的矛盾、城乡及地区与地区之间差距进一步拉大与经济协调和社会稳定的矛盾;经济高速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等,都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必须正视和解决的突出矛盾。这是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事实依据。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解决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突出问题的必由之路。科学发展观既是我国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其一,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这是一个世界奇迹。但与此同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立足点。其二,资源相对不足是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我国正处于资源消耗强度较高的工业化阶段,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问题还相当突出。其三,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长期因素。城乡差距仍在扩大,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根本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经济发展不平衡,生产力水平多层次,制约着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2 正确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与改革开放的关系 (1)改革开放的实践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基础,可以说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的实践促使科学发展观理论逐步的形成、发展并逐步的完善。可以说离开了改革开放的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凝结几代共产党人共同的思想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形成、趋于成熟都是来自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2)科学发展观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规定改革开放的方向,明确新时期改革实践的目标,科学发展观调节改革开放的过程,还验证改革开放的成果。 3 各级领导干部如何牢固树立,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统筹兼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在领导和管理经济社会工作中,切实做到把握全局、统筹兼顾。第一,努力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正确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深刻认识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长期的历史任务。第二,正确把握宏观调控各项目标。要统筹考虑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第三,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在继续加强和改进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第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为人民谋利益。第五,抓紧研究制定统筹兼顾的政策和规划。合理调整与完善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加强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体制、制度、机制和法制建设。要加强宣传舆论引导,在全国形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良好氛围与环境。

第8篇:论科学发展观范文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最新的理论武器。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二是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三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笔者认为,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特别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中包含着丰富和深刻的生态价值观。

科学发展观必然包含一种生态价值观,因为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需要构建一种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关系。“与传统价值观那种把自然视为‘聚宝盆’和‘垃圾场’的观念相反,生态价值观把地球看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惟一家园。它以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为出发点和归宿,主张以适度消费观取代过度消费观;以尊重和爱护自然代替对自然的占有和征服行为;在肯定人类对自然的权利和利益的同时,要求人类对自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1]因此,生态价值观一旦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将走向和谐统一,从而达到既满足人们的需求又顺应自然的目标。

概括起来,科学发展观所包含的生态价值观至少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对自然界的义务的环境保护价值观。环境保护价值观现在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它肯定我们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环境是值得保护的,这不仅是对自然价值的承认,也是人类对自然界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因为人类的生存脱离不了自然界为我们提供的物质基础,我们向自然界提出了维持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我们相应地就要承担保护自然的义务。即使从功利的角度出发,如果我们再不采取保护自然的措施,我们就将无法继续在地球上生存下去。然而,作为生态价值观的环境保护价值观,并不是因为人类自身的利益而保护自然,而是从整个生态系统的目的和自然自身的目的出发,自觉地采取保护环境的措施。这个前提就是承认自然界自身固有的价值和人类对自然界的义务。不仅如此,环境保护价值观还包含着人对环境的忧患意识和担当意识。

(2)强调对未来后代的责任的关怀未来价值观。关怀未来价值观承认赋予子孙后代以权利的合理性,确认当代人和未来人之间存在着道德问题,当代人对后代负有责任和义务。我们有很好的理由相信未来后代将要存在,他们也会有我们现在可理解的和可预计的重要的利益。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将权利赋予未来后代。因此,关心当代人及其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平等地考虑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需要和社会需要,就是我们对未来后代的责任。在自然环境问题上,当代人与未来人存在生态道德关系。当代人需要克服急功近利不顾自然环境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需要从后代人对自然资源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考虑当前对资源和能源的利用和分配。

(3)强调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价值观。自然价值观有三种,人类中心主义的,生命中心主义的和生态中心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价值观只承认自然对于人类的工具价值,不承认自然本身具有内在价值。后两种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价值观,它认为自然具有内在价值,自然事物本身就是目的,无需借助其他尺度来加以衡量。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试图通过批判和超越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的传统价值观,对价值概念重新界定并将价值扩展到整个自然界和生态系统,从而开阔了我们的思维,丰富了我们的价值思想。它有利于重新认识和评价人与自然的关系。

(4)强调人与自然关系上平等的环境平等观。环境平等观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关系,将环境平等的范围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自从史怀泽、利奥波德主张把道德权利从人类社会扩展到所有生命和自然界的其他实体开始,直至现代环境伦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罗尔斯顿、纳什、辛格等人,从肯定自然的“内在价值”出发,进而确定了“自然权力”的存在,充分论证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关系。只要人承认,自然也是价值主体和权利主体,那他就不得不承认人与自然之间是平等关系。人绝对不是自然的主宰者或中心。人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5)强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观。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对其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它强调的是发展能力的代际平等。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宣言》对其进一步阐述为“人类应享有以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3]对可持续发展观作了进一步完善。虽然,有人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中心定义的,因而不是一个理想的理论导向。但是,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人与自然、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我们从生态价值观的视角将可持续发展观看作是一种和谐发展观。它是兼顾经济、环境和社会,以经济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三者统一即“人—自然—社会”系统可持续为基础的和谐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最直接的要求和发展模式。

总之,科学发展观包含一种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

[1]裴广川,林灿玲,陆显禄.环境伦理学.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XX年.第313页

第9篇:论科学发展观范文

摘要:教师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其工作与教育紧密相连,所以高校教师的发展就不只是个人如何选择的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和时代的需要。学习科学发展观,重点在于改变我们的思想观念,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和解决问题。重点论述了科学发展观对高校教师全面发展的重要指导作用,以及如何在工作中贯彻和落实,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校教师;全面发展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9020402

高校教师的全面发展涵盖了多个层面、多个领域的内容,既包括了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娴熟、能力的提高,也涵盖了态度的转变、情意的发展。教师个人是否发展表面上是个私人的问题,但是由于职业的特殊性使其意义不同。在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处于主导性一方,教师个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教师具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不但会影响到自己,而且还会在有意无意之间影响到学生,这就对我们高校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校学习科学发展观必须结合其工作的特殊性入手,解决思想上存在的困惑,为促进高校教师的全面发展指明方向。1 教师的科学发展必须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核心1.1 要以教师自身状况为基础,制定合理目标科学发展教师在规划个人发展时,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来确定发展方向,而不能脱离“人”这个基础。如果无视客观存在而盲目从事,不但目标实现不了,还会在个人心理上产生伤害,郁闷而痛苦,难以体会到“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这种发展观不能说是“科学”的。所以每个人要科学发展,不但要掌握外界的环境条件,还要充分的了解自己。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而实际上是最难把握的,对自我的认识是容易走极端的。要么自我感觉良好,会自负自大,制定遥不可及的目标;要么就会自信不足,自贬自卑,对前途无信心,更别谈发展了。所以要正确的认识自己还是需要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外界环境和氛围,在同事的帮助,领导的鼓励,组织的信任下,不断的学习进步,实现科学的发展。当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在科学发展观学习和落实过程中就应该努力的为教师创造这样的和谐氛围,为他们的持续发展提供条件和机会。1.2 教师的工作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改变教育观念教师的发展表现在工作中就是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教书是育人的手段,育人是教书的目的。所以教师个人的全面发展必然与学生是紧密相连的。落实“以人为本”,就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把人文关怀纳入具体的教学过程,热爱教学,尊重和了解学生。如讲课中教师要了解所授班级学生的情况,考生的来源、已开过的课程、班风学气怎样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去教学,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听懂、学会并且会用于实践,而不能是一味地去埋怨“学生水平”如何。有了这样的教学理念,我们的一切教育活动才能“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教师在教学中少讽刺和打击学生,多肯定和激励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发现学生的潜能和特长,不断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点燃学生创新的思维之火,所以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单表现在是否能把教学内容讲清楚,而且还应有对学生的态度和教学的方法上。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思考,不做真理的代言人,给学生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让知识成为学生思考的果实,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育人”的目的。这本身也是教师教学水平由“教”走向了“导”的一个大发展。2 教师的科学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2.1 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师在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关系,偏重于哪个方面都不能说是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教学能力强科研能力弱,说明教师对自己专业领域深入思考不够,研究上难以上新高度,教学水平提高就慢,容易老生常谈。反之一味的忙于科研而忽略教学,文章发表无数,在课堂上却连专业理论也表达不清,课堂内容不饱满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教学方法不灵活,自顾自说等现象,本身就是自身的缺陷,不适合做教师这个职业,也难以说是个好老师。所以身为高校教师,我们就应该正确的处理好教书与科研的关系,注重自身能力的全面、持续发展,在思想上重视,在行动上落实,才能无愧于自己的职业和社会予以我们的地位和尊重。在工作中以教学为基础,勤思考多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用科研的成果丰富教学的内容,实现教学和科研的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所以只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教师才能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2.2 注重自我修养的提高和专业学习的全面发展研究表面,学生的学习不但和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关,而且和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有关。教师的人格魅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潜在因素,同样不容忽视。教师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它表现在精通与知新的方面。精通,就是对所教学科,要掌握其基本理论,了解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和社会作用,掌握重点、难点。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知新,就是要学习新知识,讲课要有新意。所以,作为教师的全面发展,还要注重自我修养的不断提高,学习一些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实践探索,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和人格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方法上多研究,多与学生交流和沟通,才能在教学中实现育人的目的。这也是教师修养和综合素质科学发展的一个表现。3 教育理念的改变是教师科学发展的体现,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有重要的作用3.1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校风校纪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工作,而校园文化中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虽有历史原因,但多是不同时期的积累,可能会在某个时间点成为导火索而点燃而影响全局,深思一下就会知道这并不是偶然发生的。所以和谐校园的建设首先应该从我们观念的改变抓起,时刻想着一线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管理工作中,教师教书时时刻想着“以学生为本”,管理人员在制定相关制度和管理中时刻想着“以教师、学生为本”,增强服务意识,就会处处为师生着想,执行起来必定会好落实且有力度、受欢迎;学生管理人员有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态度,平时多了解关心学生,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和生活,特别是部分家庭比较困难的同学,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大家的关心,必定会真正建立起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尊师爱校。自然就会逐渐形成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一些原本困难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3.2 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和谐是校园文化的一个反映,而和谐关系的形成向来都是取决于双方的态度和行动的,教师应是主动的位置。如果教师能够在在教学和管理中有“以学生为本”思想,就会在具体的教学中表现出来,尊重和帮助学生。爱心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尊重是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教师用民主、平等去激发学生的自尊、自强与自重。给学生以一定的思考空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快乐的学习。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发展自己。这样师生感情会逐渐融洽好转,我们在教学中才能真正实现与学生的良好互动,使得教学过程不止是知识的传递,而且是感情的交流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让教师感受到教书的乐趣所在,课堂其乐融融,何乐而不为?

4 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必须要有自觉性和坚定性4.1 自觉性是促进教师发展的基础教师个人的全面发展无论表现在教学上还是科研上都需要自己主动的去想、去计划并落实,这就要有自觉性。在对待工作和学生的问题上同样,督导检查只是外在的促进因素,关键还在于教师自我的严格要求。特别是教师师德的形成,是由外部的他律逐步转化为内在的自律。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特殊,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有自觉性,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和修养的提高,通过言传身教去影响学生,通过自身的品行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进步,这样才无愧于老师的称呼。自觉性还表现在高校教师要有主动学习的态度和习惯。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需要一桶水,而且必须是新鲜的活水。这“活水”就是来自于主动学习。对于教师而言这种学习是多方面的,首先要建立广博的知识视野、合理的知识结构,要善于打破学科界限,触类旁通,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让自己即有宏观上的思想脉络把握,又有具体的方法措施,注重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在学习思考中解决问题。其次要多向同行学习优秀的教学方法,以身作则,不断学习,用自己对科学知识的不断追求,潜移默化地感染身边的学生。要改变“好为人师”的观念,善于向不同学科不同行业的人学习。最后教师应该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教学方法武装自己,努力追求教育方式方法的现代化和高效率。4.2 坚定性是实现教师发展的保证在教师实现全面发展的具体实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各种困难和误解、猜疑甚至是陷害和诽谤之类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要有的坚定性。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有思想觉悟的提高,才能面对困难不动摇,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去想办法解决问题。这个过程肯定是曲折的,不顺的。因此,高校教师在自我要求上要以自觉性为前提,以坚定性为支撑,善于思考,勤于行动,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严于律己,防微杜渐,持之以恒,这既是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也是“为人师表”的职业要求。综上所述,作为高校教师,肩负时代和社会所赋予的重任,就必须围绕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积极投身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去,真正做一名学生的好朋友、家长的好参谋、学校的好员工、社会的好老师,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学校肯定、社会认同,实现自我的全面科学发展和人生价值。参考文献[1]陆为群.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0).[2]刘川生.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N].中国教育报,2007108.[3]朱仁宝.以新的视角审视教师职业道德[J].人民教育,2005,(6).[4]敬枫蓉.高校师德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