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热爱生命教案范文

热爱生命教案精选(九篇)

热爱生命教案

第1篇:热爱生命教案范文

关键词:“养植”活动;生命教育;幼儿园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大自然以无比宽广和慈爱的胸怀,无时无刻不在向幼儿献出妙趣横生的礼物,引导幼儿发现自然的变化与奇妙。“养植”活动的开展不仅符合幼儿的天性,使幼儿通过参与饲养活动更加了解动物,进而真正去感受、了解生命,同时又可以通过播种、管理、收获植物等活动,体会到生命的神奇与美好,学会尊重、爱惜生命。

一、“养植”活动是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契机

生命教育就是让人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和唯一性,从而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幼儿园教育要让幼儿学会接受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树立积极、健康、正确的生命观。幼儿通过参加“养植”活动,不仅了解了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外形特征等,还能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感受到自己的行为与动植物生命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去感受生命、了解生命、珍惜生命。

二、“养植”活动带领幼儿“走进生命”

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离不开幼儿园开展的“养植”活动,“养植”活动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走进动植物的生命,通过尊重一草一木的生命,感知生命、尊敬生命,发现生命的脆弱,学会珍惜生命。

1.体验种植的快乐――感悟生命的多彩,学会珍惜生命

幼儿通过亲自播种、浇水、施肥、除草,直到收获,体验一切力所能及的活动,从而培养了热爱劳动、热爱生命的品质。

案例1:给向日葵间苗。给拥挤的向日葵间苗时,部分幼儿会将多余的向日葵苗拔掉后随手一扔,甚至践踏在脚下。有些幼儿则小心翼翼地把苗放在空地上,生怕幼苗受伤。活动结束后,个别幼儿问:“老师,的向日葵不要了吗?好可怜啊,他们离开泥土会死掉的。”我很欣慰地告诉幼儿:“我们可以把的苗重新栽种到旁边的空地上,这样他们又可以活过来了。”

幼儿听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们不再担心那些被的幼苗会失去生命。教师让幼儿将“遗弃”的幼苗再次种回土里是让幼儿明白所有的植物都是有生命的,引导幼儿要从小珍惜、爱护生命。这也是“养植”活动对幼儿生命教育意义的体现。

2.发现饲养的乐趣――体会生命的意义,尊重生命的价值

引导幼儿感受生命、了解生命、珍惜生命是当今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幼儿园开展的饲养活动能让幼儿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真正认识生命、尊重生命,饲养活动是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

案例2:教室里迎来了可爱的蚕宝宝,幼儿被蚕宝宝深深地吸引了。他们总是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去观察蚕宝宝。有几个幼儿不小心把蚕宝宝给捏烂了,一旁的幼儿惊叫道:“你能不能轻点呀,蚕宝宝头上流出绿色的血,一动也不动了。”一条可爱的蚕宝宝就这样死去了。

这件事对幼儿的心灵触动很大,他们深刻地体会到小动物的生命是很脆弱的,也明白以后应该更加细心地照顾蚕宝宝,在饲养过程中不能以牺牲蚕宝宝的生命为代价而频繁观察。幼儿园开展饲养活动就是要培养幼儿爱护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三、“养植”活动是幼儿生命教育的“活教材”

“养植”活动引领幼儿走进大自然,通过与动植物的直接接|和探究活动,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生命的珍贵,明白动植物孕育与生存的艰难。如“种子发芽实验”“蚕的一生”“小蝌蚪变青蛙”等,都是幼儿生命教育的活教材。

案例3:饲养小蝌蚪的活动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饲养过程中,幼儿对生命周期有了一定的了解。小蝌蚪的变化是最明显的,从“卵―小蝌蚪―长出前腿―长出后腿―尾巴不见了―变成青蛙”这个过程中,幼儿不再只是从书本上了解这些知识,而是在平时的观察中真真切切地发现了生命的变化。通过照顾小蝌蚪,不仅培养了幼儿的爱心和责任心,也让幼儿感受到神奇的生命历程,从而学会珍惜生命、爱护生命。

四、“养植”活动对幼儿生命教育的非凡价值

“养植”活动已成为许多幼儿园重要的课程内容。自然角成了各个幼儿园的特色,为幼儿接触自然、了解动物、感受生命提供了资源。幼儿园通过开展“养植”活动帮助幼儿了解生命、发现生命、亲近大自然,引导幼儿热爱生命,培养幼儿爱护生命、尊重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爱惜生命”,真正付诸行动就要从日常生活做起,从爱护生命做起。

参考文献:

[1]虞永平.幸福・经验・幼儿园课程[J].幼儿教育,2010(34).

第2篇:热爱生命教案范文

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意识形态领域宣传的主要途径,为当代大学生传播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高校的教学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论述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只有对生命教育进行有机渗透,才能构建生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体系。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命教育;重要性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所以教育应从尊重生命开始。轰动全国的复旦投毒案,主犯林森浩2015年12月11日,这个同学眼中的学霸,父母的骄傲。学术知识过人,人生必修课却惨遭挂科,最后甚至对他人的生命于不顾,触犯了法律,这样的悲剧之所以会发生在高校中较优秀的学子中,是值得我们每一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反思的,这是生命教育缺失的表现。我们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对其生命的尊重,对世界观的教育,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这其中要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为什么要融入生命教育

1.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大高校校园内部,不断有自杀、暴力、残害动物、投毒等等案件出现,而且最近几年出现频率渐多,从马加爵到药家鑫,再到复旦投毒案的林森浩,为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生命教育在高校的重要性,成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不可忽略的环节,提醒我们要加强重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培养其健全的人格。我们应把学生视为积极的、主动的生命载体,让他们学习知识、认识自己、了解社会的进化成长过程中,实实在在地、真真切切地感受健康,感悟生命,不能讳疾忌医,应居安惧危,让他们感受真实的世界、真实的社会和真实的生命。

2.大学阶段是进行生命教育的关键时期

步入大学的殿堂,年满十八周岁,都是成年人了,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基本保持平衡。在认知方面,绝大部分大学生能正确处理好个人和他人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并对自己的未来有很好的规划,但也会有部分学生思想偏激,出现一些不良心理倾向,比如:自我意识过强,抗挫折力差,自控力弱,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存在攀比和叛逆等心理,导致高校种种漠视和践踏生命的行为屡屡发生。从大学生身心发展来看,他们已经具备了进行生命教育的物质条件,更有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为了这些未来的栋梁能更好的发挥作用,撑起我们伟大的中国梦,须将生命教育融入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中。

3.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进行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学科教育

要实现人的生命的总体生成,需要借助各门学科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这其中,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基础性的又是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分为思想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渗透生命教育,把德育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悟、体验生命的意义,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健康的生命情感,提高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形成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这不仅是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也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融入生命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首先,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自身的生命意识。生命教育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的,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是项长期、连续的过程。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要融汇生命教育于本学科教学之中,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生命意识:自爱才能传递爱,只有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有真正的热爱,才能将对生命的理解和热爱通过讲授等形式传递给学生。捕捉生命教育的契合点,充分利用好马克思理论每一次课的课堂教学和实践课教学,将生命教育的观念融贯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挖掘生命教育的内容。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本身并没有那门科目或单独的章节是讲生命的,也没有专门讨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部分。但是,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教材的许多内容都是旨在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努力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作为教师要结合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内容中的生命教育资源,引导学生感受生命意义,探索生命的真谛,使我们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透射出生命的气息,尊重生命。这就需要我们改变传统教学环节中侧重知识,忽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与锤炼。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每本教材中都有关于生命教育的素材,抓住教材中蕴涵的生命教育资源并结合时事热点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大学生审视生命的意义。比如,在学习《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一章中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知识时,我给学生讲了十年前的马加爵因5角钱和同学发生口角而杀害同寝室友的案例,及两年前轰动全国的复旦投毒案,让学生在被案例吸引的同时,明白一个道理,珍惜同学情,合理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及个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自我身心的发展,遇事不要冲动,尊重自己的生命同时也尊重他人的生命,能够安然活着是多么幸福的事情,我们要学会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及遇到的每一个人。生命是独一无二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去轻视和践踏别人的生存权,让学生学会经营生命,通过思政课的教育让当代大学生真正认识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深刻涵义,懂得尊重生命。

参考文献:

第3篇:热爱生命教案范文

一、挖掘思想品德课程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

思想品德新课程要求教育要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理解生理、心理发展的历程,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意义,树立负责任的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的主阵地,教材中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教育资源,七到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提供了大量进行生命教育的素材。

1.初中一年级:下册5.1《珍爱生命》的内容,包括《生命世界美丽神奇》《生命需要彼此尊重》《珍爱生命、善待生命》三个部分,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人类应学会与地球上其他生命和谐相处,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6.1《直面挫折》与6.2《磨砺意志》教会学生从容面对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7.2《特殊保护》和7.3《自我保护》可向学生传授各种生存的知识、遇到生存危机的处理方法,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8.1《勿为小恶》、8.2《严守法律》、8.3《拒绝诱惑》使学生懂得学会拒绝不良诱惑,面对不法侵害,要依靠智慧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上册第二单元《认识自我》、第三单元《学会交往》要教会学生悦纳自己,学会与人相处,正确处理好与父母、老师、同学关系,学会主动沟通,化解矛盾。

2.初中二年级:3.1《理解与宽容》和3.3《竞争与合作》使学生懂得宽容他人,善待他人,换位思考,理解至上,公平是相对的,理智面对社会的不公平,维护正义,做负责任的公民。5.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使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6.2《维护人格尊严》让学生了解法律对公民人格尊严保护的规定,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别人的人格也不容侵犯。6.3《保护个人隐私》要求学生学会保护个人隐私,培养尊重他人隐私的责任感,减少因个人隐私事件而引发的人身伤害事件。

3.初中三年级虽然侧重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教育,也可适当渗透一些生命教育内容。如《认识国策、理解国策》单元,通过学习了解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从总体上看,生态资源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但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教育学生要了解国情、国策,敬畏自然和生命,增强环保意识和循环利用资源的意识,落实环保行动。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生命教育的实效

1.情景教学法与生命教育

专家指出,如果生命教育以灌输为主,就无法真正触及到学生的心灵。思想品德课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情景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懂得生命的价值与内涵,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实现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笔者以粤教版教材为例,通过系列的教学内容设计,来反思生命教育行为。

[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七年级3.1《我和父母》

生命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尊敬父母,理解父母、体会父母的情感,使学生拥有感恩之心。

教学要求:

环节一:让学生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天平,天平的左托盘上写父母为自己做的事,右边写自己为父母做的事。请同学们思考这天平能否平衡?

环节二:情景体验剧:晓明放学回到家中,母亲一个人在家煮饭。晓明看了一眼母亲后便走进书房,打开电脑玩起游戏,半个小时过去,母亲提醒他该学习了,晓明说:“别管我,我会完成作业的”。又过了半个小时,母亲喊他出来吃饭,晓明假装没听见,母亲耐着性子又叫了他几次,可仍不见动静。母亲急了,冲进去强行关掉电脑。分组讨论,假如你是小明,你应该怎么做?假如你是母亲,应该怎么做?

环节三:让学生写出自己最喜欢的四个亲人的名字,然后一次划掉一个(意为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每划掉一个就来谈谈自己的感受。课上到最后,学生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学生们普遍表达了“感恩”的心声,有的说,亲人时刻伴随在身边,但我从来没有为他们做些什么;有的说,亲人是我的支柱和靠山,我不能失去他们;还有的说,感谢生命,珍惜拥有的一切。

2.多媒体教学与生命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的原理和概念,要让他们理解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仅凭教师的讲解往往难达到很好效果。现代教育技术以其新颖的手段和丰富的信息量可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复杂事物简单化,并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效率与教学效果,增强了生命教育的渗透力[2]。

[教学设计二]

教学内容:九年级3.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命教育的目标:我们不仅要关注人类的生命,也要把关爱生命、善待生命扩展到整个自然领域,关注生态危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教学要求:

环节一:多媒体展示反映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国情的图片,通过多媒体师生共同归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情。

环节二:请同学们思考面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情,我国应该怎样改变这种状况呢?

环节三:多媒体放映一组关于校园的浪费现象。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对于环保、低碳的方式我们怎么做?

3.联系时事热点,激发生命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想品德课与时政热点有效结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时政热点中的生命教育素材进行教学。如近几年出现的几宗重大校车事故、同伴互相施救溺水死亡事故、北京摔童事件、长春杀婴案、杭州的“最美妈妈”吴菊萍,黑龙江“最美老师”张丽莉等时事热点,引导学生去思考、辨析生命历程中的种种困惑,走好自己的人生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适时地引用一些时事材料,可使学生兴趣大增,思维活跃,从而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触及生命教育的灵魂,激发生命的意识。

[教学设计三]

教学内容:七年级6.1《直面挫折》

直面挫折

生命教育的目标:当前青少年的耐挫力很弱,要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做好直面挫折的心理准备,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逆境,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教学要求:

环节一:请同学们观看《千手观音》《尼克胡哲》的事迹,思考他们的事迹给了你什么启示?引导:挫折带来的不同结果完全取决于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

环节二:多媒体播放近几年中学生自杀事件,思考为什么这样的悲剧总是不断上演?归纳:他们之所以自杀,因为自己不懂得生命的宝贵、害怕面对挫折,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总会以自残、报复等过激行为进行自我否定,轻生念头都是一时苦闷或瞬间冲动产生的。

4.案例教学法与生命教育

案例式教学法在中学思想品德课堂上比较常见,特别是在法律知识的教学中显得特别重要。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组织学生分析案例,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即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又能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3]。在思想品德课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时,完全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四]

教学内容:八年级7.3《维护消费权》

生命教育的目标: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消费者享有的合法权利和维权途径,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要求:分析案例,探讨如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

案例: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播出新闻:胶囊生产企业使用皮革废料制造药用胶囊,并流入国内医药市场,这些毒胶囊铬含量超标高达90倍。大名鼎鼎的修正药业也在被曝光之列。“修正药业,专注皮鞋30年。”这是网友给修正药业拟的新广告语。同时,网友对“百变星君”皮鞋的调侃热情空前高涨。“想吃果冻了,舔下皮鞋;想喝老酸奶了,舔下皮鞋;感冒要吃药了,还是舔下皮鞋。盘点近十年来的食品安全事件,苏丹红鸭蛋、三聚氰胺奶、地沟油、瘦肉精、皮革奶、毒胶囊、漂白大米、染色馒头、毒豆芽、避孕药鱼、塑化剂酒、镉大米等等,请指出问题食品的生产销售商损害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作为消费者应如何增强防范意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是多渠道的,并非只限于学校内,限于某个学科中,只有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生命教育的有机统一,才能真正保证生命教育的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鲁文:《新课标下的生命教育》,《改革与开放》2011年第10期。

第4篇:热爱生命教案范文

朱小辉自杀的背后,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平台——网络自杀群体。这个圈子里的人,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渴望死亡。朱小辉和刘黎共同加入了QQ群“最后的呼唤”,数位群友年龄都在20岁左右,试图自杀的主要原因,都是感情上遭遇挫折。

对于这一个案,专家们的分析是:儿童式的思维方式是以自我为中心,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儿童的天真会慢慢消失,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并不会完全改变。有的人甚至会保持一辈子。处在这种思维方式下的人容易把爱当成一种交换,一旦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便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采取一些过激行为,因为感情遭遇挫折而放弃生命便不足为奇了。

近年来,青少年因不能承受挫折或学习压力而出走、自我伤害、伤人伤己、虐待动物案件时有报道,“高跟鞋踩猫事件”,清华学子“伤熊事件”、马加爵案、药家鑫案一次又一次刺激着人们的神经,这些都毫无疑问的暴露出了当代青少年生命价值观的偏差和缺失,也暴露出现代教育中对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缺失。

生命价值观教育是教育青少年懂得在生活实践中如何正确对待个体生命及个体生命的价值,如何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体与客体关系的一种活动。生命教育是引导个体了解,体会和实践“爱惜自己,尊重他人”的价值的教育活动。

目的就是要帮助青少年了解人生的价值,进而珍惜生命和人生、热爱生命和人生,能够尊重自己、他人、环境及自然,并使自我得到充分发展,做对社会有用、有意义的人。

一、青少年生命价值观缺失的主要原因

1、少数青少年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有些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比较消极,生活没有激情,学习缺乏动力,又缺乏坚强意志和拼搏精神,一遇挫折便悲观失望、无所适从。他们常常把世界看得过于简单,这些青少年以有限的生命经历与经验,并不能真正认识与理解生命本身,不能意识到生命的价值,活着的意义,更不清楚结束生命的后果,因而不懂得珍惜生命、失去生活追求。

2、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随着社会发展变化速度加快,竞争压力增大,社会上自杀等自我伤害事件发生率增高。由于青少年抗干扰能力低,极易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这些无疑会给青少年健康成长带来负面效应。

3、学习困难和压力增大

随着学习竞争压力的增大,而现有独生子女大多是在大人们百依百顺的优越条件下长大,娇惯、任性,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的现象十分普遍,自我意识高涨,稍遇挫折就难以承受。加之,目前,学校教育中只重教书、考分和升学率,忽视德育和挫折教育。长此以往,难免要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4、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

还有少部分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不平衡,心理年龄较生理年龄要低,情绪不稳定,冲动任性,自我克制能力差,容易产生情绪紧张和行动失调。

5、青少年学生意外事故发生率增大

青少年学生中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淡薄,是造成青少年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够,自我安全防范能力缺乏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各类意外伤亡事故的最大隐患。

6、学校教育中对生命教育匮乏,尤其是死亡教育

主要表现为一是正面的,理性的教育几乎不存在;二是学校教育中存在着一种“扭曲”的生死教育,主要体现为以所谓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对死亡的“蔑视”教育;三是学校教育中对媒体等所揭示的各种死亡现象,缺乏有效的应急措施;四是学校教育更多的是停留在常识教育范围。

二、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1、开展情感教育

用亲情,温情和友情去温暖青少年的情感世界,滋润他们的心田,让他们学会爱。

学校德育要以人为本,就是要教会学生去爱,爱祖国、爱党、爱人民,爱自己的亲人、朋友、老师,爱自己、爱社会、爱生活。要教育青少年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理解,学会宽容、礼让。教会青少年学生在自我尊重的同时,学会对生命的敬畏、欣赏,热爱;教会青少年学生感激生活,感谢父母辛苦的付出,从情感上关心他们的需要。

2、开展生命教育

让青少年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组成,特点、规律、价值和真谛,教育青少年学生要尊重生命,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对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负责,要赋予生命以崇高的价值,学会珍惜。教师要使青少年学生慢慢体会到:生命是美丽而脆弱的,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失去了就无法挽回,任何一种不负责任的伤害念头和行为,都是对生命的亵渎。

3、开展挫折教育

磨炼青少年的意志品质,使青少年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告诉青少年人生道路上布满荆棘,我们会遇到坎坷,要学会面对,正视困难,正视挫折与失败,要经得起批评,经得起委屈。甚至中伤与误会。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采用正确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品质。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引导青少年培养广泛的活动兴趣,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形成健康的情绪状态。心理健康的学生大多能主动地、直接地从事各种活动,具有广泛的活动兴趣,能真正从事对自己有意义的活动(工作、理想、目标等)。一个学生所参与的活动越多,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心理健康的学生对他人、社会都能表现出同情、亲密和爱心。

三、构建立体的生命价值观教育网络体系

1、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合力的支持系统

生命价值观教育是一项学校,家庭和社会积极互动的系统工程,构建立体的生命价值观教育网络,学校,家庭,社会都必须有意识地形成良好的生命价值观教育氛围,构建三方合力的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支持系统,使各种教育形式在教育内容上保持适当的平衡和一致,给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一个全方位的良性教育空间。

第5篇:热爱生命教案范文

1.小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和目的。

生命教育贯穿一个人发展的始终,它主要强调生命的主体性,通过各类形式的活动来强化生命的重要性。从教育角度而言,生命教育主要通过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引导其热爱生命和尊重生命。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是安全教育内容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在遇到挫折时,敢于面对问题,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和如何利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2.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原则。

开展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生命安全教育的基础在于对生命的尊重。语文教师在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时,必须热爱和关怀学生,结合小学生发展特点和自身需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第二,遵循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案例,并联系实际生活中学生可能遇到的生命安全威胁,不断提升小学生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并贯穿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最后,遵循学生个体差异性原则。由于每个小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语文教师不仅需要面对全体学生,还应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生命安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需要,尽量开展形式丰富的生命安全教育,以照顾全体,并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

1.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入案例对小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

案例教学是小学语文的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通俗易懂。比如,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我国的实事,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汶川大地震中人们努力求生、与命运抗衡的一幕,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在选取视频的时候,必须考虑小学生的特点,不宜出现血淋淋的一面,主要突出正面内容,即地震中的人们如何在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与生命抗衡,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一段视频的播放作为整堂课的引入部分,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自然地引入到《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告诉学生们生命的价值,达到生命安全教育的目的。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生命安全的重要性。

阅读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之一。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增强对事物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语文教师可以在阅读课中,贯穿生命安全教育,引领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提高对生命的认识。如,在学习《生命生命》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仔细阅读,然后体会文章的主旨;可以采取个别提问式进行生命安全教育:读完这篇课文,你觉得生命是什么?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组织,然后语文教师整合学生的答案,提出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在有限的生命中发挥出自身的价值,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此外,语文教师还可以进行对比式教学,让学生通过阅读两篇关于生命安全的文章,对比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也同时达到生命安全教育的目的。

3.习作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

写作作为培养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充分利用写作来了解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很多写作素材源于生活。因此,语文教师在教授完有关生命安全的课文之后,可以让学生写关于生命安全的话题,内容和形式由学生自己定,这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其发散思维。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事例来描述自己对生命的见解和感受。小学生视野范围比较狭小,教师可以先通过举例来引导学生,给学生做示范。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生命,升华对生命的认识。

第6篇:热爱生命教案范文

最近我读了肖川教授教育随笔系列中的《教育:让生命更美好》一书,我受益匪浅。这本书凸显了教育在生命中的重要意蕴,更是透露出浓浓的人文情怀,阅读过程中让我深深地懂得了:教育是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面而完善的发展,教育是对生命个体人格与心灵的唤醒,教育倡导的是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是教会学生学习和生活。我借本次学校读书沙龙活动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同时把我的一些浅显的感悟与大家分享一下。

生命教育,最通俗地说,就是“为了生命的教育”,它是教育哲学层次上的概念,是价值论意义上的范畴。它首先是教育的价值追求,是对于“为何而教”的回答。教育要让每一个人都幸福而有尊严地生活着。肖川教授所倡导的生命教育包含六大理念“关注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成全生命”,就是力图从个体生命的根基上确立起精神的脊梁,使我国国民形成健全、独立、自由之人格。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个体的生命质量与生命尊严受到空前关注,使得关涉个体发展的教育承载着诸多期盼和重托,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备受关注。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教师?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课程,什么样的课堂,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在这些难解的宏大命题下,还有无数具体细微的话题,正急切地等待着我们作出回答。这个回答,不应该是空洞乏味的阐释、晦涩艰深的教条,也不应该是坐而论道的清谈,更不应该是不负责任的敷衍、喋喋不休的抱怨。它必须来自于教育者自觉探索的行动,来自于鲜活的教育实践,来自于生动的一线课堂,更来自于每一个生命成长的过程和体验。作为教师首先是一个教育者。肖川教授认为作为教育者,需要勇敢、坚毅和严谨:怯不从教,懈不从教,苟且不从教;更需要明确的是为何而教。作为现时代的教育者,只有确立“为幸福人生而教,为自由社会而教”才是教育正当的价值追求。

肖教授的教育随笔《教育:让生命更美好》深入浅出、结合形象生动的案例从形而上的哲学阐释了生命教育的内涵。肖川教授倡导“生命教育”,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真正做到“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承担生命。”教会学生拥有欣赏生命的态度,所有的教师都对此负有责任。开展生命教育,我们教师自己必须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崇敬生命、热爱生命,关注自我的幸福体验,关注自我的生命质量,关注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用丰富的生命实践去锻炼学生,尊重、正视每一个生命,让学生在生命发展过程中享有完整的、发展的、愉悦的、健康的生命。我们教师要努力地创设情境,带给学生更多的感动,更多温暖的关怀,让学生形成一个积极的、光明的内心世界。

这篇文章的序言中肖川老师列举了这样几个例子。其一,他上学时,班上有名瘦小、单薄的女孩,她的同桌说她身上有味道,于是,班上其他学生都嘲笑她,侮辱她,她的老师和家长对此事也置若罔闻。其二,湘潭一初中女生遭歹徒强暴,先后转三次学,仍然摆脱不了其他学生的讥讽羞辱。其三,2005年桂林一中年女子欲跳楼,围观者簇拥在楼下看热闹甚至有的人还在底下喊“快跳啊!”看了这些案例,让人心情沉重。曾经我以为这是远离我们的个案,可无独有偶。近年来学校欺凌事件时有发生,我们周围也有类似的现象。肖川老师在书中说,出现这些现象是我们的文化中缺乏博爱的精神元素。我们的社会中弥漫着对强者的仇恨和对弱者的歧视,充满着对特权的追逐和眼热,而对于公平与正义的吁求和呼唤是那样的稀缺和微弱。有鉴于此,在我们的教育中着力培植生命意识,高扬生命情怀,对于我们文化和国民性的改造,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肖川教授在理解“教育”的关键词部分,谈了“有效教学、课堂互动”。“有效教学”,对教师来说,意味着精神享受,意味着尊严的获得与提升,意味着生命价值的实现。而对学生来说,意味着智力的愉悦、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和道德的升华。在强调有效教学的同时,要注重“课堂互动,”因为“课堂互动”是实现学生知识建构的重要形式和过程。我们教师必须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鼓励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努力适应学生的思想认识规律,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尊重学生,就要充分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欣赏学生,呵护学生的创造潜能,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切勿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当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时,我们动之以情;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我们晓之以理。给学生一个笑容,他将还你一份喜悦;给学生一份尊重,他将还你一个奇迹。

肖川教授说:“我所能想到的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事情,莫过于受过良好的教育。因为,只有良好的教育才能使我们秉有渊深的学识,清明的才智,通达的性情,宽广的胸怀和高贵的教养。什么是好教育。肖川老师说:“好教育包括重视人格的培养,重视人类核心价值的浸染,重视理智训练,重视充分和得体的自我表达。好教育还包括教育过程中始终充满礼貌,尊严,秩序,温暖和热情——如果学生处于一种充满支持和鼓励的学习氛围中,他们就更愿意挑战有难度的任务并尝试各种各样的学习策略。”

肖川教授作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教授,他的随笔中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阐释了深刻的教育哲理。虽然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形而上的哲学思辨对于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来说比较难懂,但书中一个个真实的案列却时时能够触动我们的心灵,点燃我们思想的火花。

第7篇:热爱生命教案范文

一、教育学生热爱、尊重、珍惜生命

如今,许多学生的生命意识淡漠,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与珍惜。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如通过学习《生命只有一次》让学生明白:认识生命的珍贵与美好,形成积极健康的生命意识和人生态度,珍惜自己的生命,关爱别人的生命。知道生命只有一次,它是不可逆转的,因此要珍惜生命。懂得自己的成长凝结着许许多多人的心血与关怀,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懂得回报,懂得感恩。

二、培养学生会学习、会生存、会生活

生存是人的本能,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提升生存意志,增强生存本领,确立正确生存意识,掌握生存规律的教育。有生命就有希望,有希望才能有追求,追求才能更好的生存,体会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生存的意义就是能让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拥有实力,去让社会选拔和考验,学习就是为了生存,学无止境,这就诠释了世间的旧事物,总是不断的被新事物所代替。

如学习《昂起头来真美》,让学生了解自信是自己给自己的,不是别人给的,只有相信自己,别人才会相信你。无论你相貌如何,只要昂起头来,自信会让你变得更加可爱和美丽。帮助学生找自信,使学生体会到:只要你认真看待自己,就会发现一个“自信的我”。

三、帮助学生获得生活常识和技能,树立正确生活观念,追求幸福生活

教育学生懂得人不仅要活着,还要追求有质量的生活、幸福的生活。生活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获得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确立生活目标、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生活观念、追求幸福生活的教育。学会与他人合作,有利于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同时我们不仅要适应生活,更要努力创造幸福生活,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学会学习、树立理想都是我们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如《张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懂得想象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能力,每个人都可以展开充分的想象。想象是创造发明的前提,只要敢想,人类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实现。在生活中,从小要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不挑吃穿,爱惜粮食,不与别人攀比,体谅家长困难,关心父母,学会感恩,团结同学,为集体争光添彩。

四、“生命教育”滋润学生成长,心中绽放爱的花朵

“生命教育”,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家人”,是生命文化与生命智慧的教育,它如春雨一般滋润着学生,叩响着学生的心扉。

有一天,我正在上语文课,学生专心致志地听我讲课。忽然,有个同学大声报告说:“杨老师,小玲在玩小鸟!”我很诧异,全班学生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小玲,我注视着她,厉声喊道:“站起来。”只见小玲涨红着脸,怯懦着缓缓站了起来,就像做了小偷一样胆怯。“你在干什么?”“我……我……我捡了一只小鸟……”又有学生插言:“老师,是她在回家的路上,发现一只小鸟折断翅膀掉到水沟上,就把它拾回来了。”我慌然大悟,上下打量着她:只见她头发有点蓬乱,脸上还有水珠,裤脚湿了一大片,我无语了。于是我快步走到她的位置看个究竟。原来她用一堆碎纸给小鸟做了一个窝,让受伤的小鸟躺在里面,小鸟正瑟瑟发抖。我被感动了,走上讲台,高兴地对同学们说:“小玲是一个多有爱心的孩子啊!”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第二天,小玲因为救小鸟,脸上起了一些小红包,奇痒难忍,但她没有后悔,满脸是璀璨的笑容,对着我呵呵直笑。后来,小鸟没救活,她满脸愁容,好像很伤心的样子。这是一个多好的孩子啊。

根这件事,我随机在语文课堂教育学生:生命是珍贵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哪怕是一只小鸟,一棵小树,还是一朵小花……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做生命的守护神。

“三生教育”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引导儿童健康成长的平台,我利用好三生教材,用心上好三年级的三生教育课,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善待生命、学会生存、享受生活。珍爱生命的意识已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第8篇:热爱生命教案范文

为迎接建党100周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引导中小学生认知红色文化、革命传统,培养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朴素感情,增强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志向,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二、活动对象

全区中小学在校学生

三、活动内容

(一)加强革命传统美德教育

1,通过推进文明校园、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广泛掀起学习革命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热潮。感受忘我奉献、艰苦创业、团结拼搏的高尚品质和爱国主义情怀,不断加强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

2.通过开展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美德少年”等活动,大力发扬和继承中华优秀革命传统,培养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乐观向上、谦虚谨慎、排除万难的精神和品质。

3.通过深入开展“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活动等推进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谦虚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言行合一的礼仪规范。

4,通过广泛开展综合实践教育活动,加深学生对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感悟,传承红色基因。激励和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

(二)重视系列节日教育

1.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感思老师、感恩长辈”等关爱师长的道德实践活动。

2、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七夕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一学党史、知党思跟党走”系列教育活动。积极挖掘革命传统中的德育元素,培育学生民族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

3·利用六一儿童节、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家公祭日、国庆节为契机,引导广大师生缅怀革命先烈,了解党和祖国的发展史,不断增进爱党、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感

(三)抓好传统经典诵读教育

1,构建红色经典诵读体系。各学校要制定诵读计划,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原则,在各年级开展不同的红色文化教学内容;组织教师读《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有的人》《可爱的中国》等红色经典,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构建诵读体系。

2.搭建红色经典诵读平台。丰富诵读形式,开展“诵红色经典、写红色经典、唱红色经典、演红色经典、展红色经典”等活动,即:每日开展“诵读红色经典十分钟”活动;每星期开展一次“书写红色经典十分钟”活动;每月的黑板报和调窗要有一定的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每年举行一次红色经典情景剧展演活动等

3、深化红色经典诵读活动。借助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等载体,围绕忠于党、为人民、不怕牺牲、不怕吃苦等话题,以诗文朗诵、快板、课本剧等新颖活泼的形式,把红色经典美文、红色经典诗词表现出来。成立兴趣小组,将传统体育项目、绘画、书法、剪纸等国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革命传统、热爱诵读

(四)开展地方名人民俗教育

1,加强革命传统文化挖掘整理工作。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将地方革命先驱先烈的英雄故事、革命文化遗迹等资源有效整合,推进地方革命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校园。

2.培育地方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利用重大革命历史纪念活动、重要革命历史遗迹、革命历史博物陈列馆等载体,进一步促进中小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工作。将革命传统教育与民间体育、泥塑、剪纸等结合开展教育活动

四、活动要求

1.精心组织,大力宣传。各学校要细化活动方案,明确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指导思想、方法步骤、具体要求等。通过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宣传橱窗、校园网络平台等形式,大力宣传革命传统文化和活动开展情况,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第9篇:热爱生命教案范文

【关键词】小学 小学生 生命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6-0098-01

一 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与呼求

科技的进步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社会生活的变化过于急剧,人们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不断加深,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使得小学生所处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毋庸置疑,当今的小学生已经处于身体与精神的重压之下,身心健康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小学必须针对小学生群体开展生命教育,促使小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从而健康成长。

二 开展小学生命教育的策略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处于尚未成型、容易塑造的重要阶段,且年龄尚小,珍爱生命的意识较单薄,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弱势群体,所以对他们进行生命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1.对小学生进行知识传授

知识传授是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环节。小学要结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有系统性、针对性、目的性地向他们传授有关珍爱生命的知识与文化。(1)学校可以安排专门的教育时间,为学生开设“珍爱生命”的课程,运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案例、故事或漫画让小学生知道爱惜生命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学校要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深入挖掘各学科教材中所隐含的关于生命的教育因素。(3)可以通过班会课、写周记或日记的方式让小学生讨论对于生命的看法,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生命教育。

2.对小学生进行文化熏陶

古今中外,有不少伟人都深入阐释过关于生命的看法,他们对生命意义、价值和生活态度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形成了生命教育的深厚文化底蕴。学校要充分运用这些重要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创设珍爱生命的文化氛围。(1)为小学生推荐有关生命的图书,并指导他们阅读,让学生从真人真事中获得一定感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2)组织小学生动手搜集、整理中外伟人阐述生命的名言名句,了解这些伟人对待人生的态度和事迹,从中获得启发。(3)组织小学生观看有关生命科学的录像资料、电影电视,让他们了解生命起源、生命成长等科学知识,端正他们对生命的态度。

3.为小学生创设珍爱生命的环境氛围

小学生只有身处于与教育内容相吻合的环境氛围中,教育教学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学校要为小学生创设珍爱生命的环境氛围,促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1)学校可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向家庭成员进行采访,询问家庭成员对待生命的看法,从而间接影响小学生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观念。(2)学校要引导学生深入社会,观察社区橱窗中张贴的关于珍爱生命的宣传,了解当今社会保护人民生命的措施和做法,自觉热爱生命。(3)在学校和班集体中积极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关爱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充满爱的环境中体会到生命的美好,从而健康成长。

4.加强生命教育师资的培训

在开展生命教育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不容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生命教育的效果。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教师是小学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任务。(1)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利用多种教育培训基地,努力培养具有专业生命知识的教师,对他们进行生命意义的教育,通过他们为小学生传授专业的生命知识。(2)对其他相关教师进行培训,要求各学科的教师也应该具有与生命教育相关的知识。可以通过知识讲座、专家指导、学习进修、座谈等方式来提升各学科教师的素养,使他们能够胜任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教学。(3)完善教师评价制度,不单纯以班级成绩来评价教师的业绩,还要看其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效果,激发他们进行生命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结束语

生命教育作为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对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社会的要求,是时代的呼声。学校要采取多重措施促使小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进而提升生命质量。当然,开展生命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方能见到明显成效。

参考文献

[1]许世平.生命教育及层次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