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手绘学习计划范文

手绘学习计划精选(九篇)

手绘学习计划

第1篇:手绘学习计划范文

论文摘要:古建筑测绘是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中一次多学科综合实践教学环节。本文结合实践,阐明了建筑规划专业中古建筑浏绘的重要性,分析了古建筑测绘教学模式的现状及问题。重点研究了古建筑测绘教学的方法和实践,详细介绍了多媒体教学、双导师负责制、断浏绘技术的引进、实习教学中建立实习基地和高年级负责制教学的经验和方法,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考核方法。

古建筑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遗产,又是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的一种载体。古建筑测绘是保护、发掘、整理和利用古代优秀建筑遗产的基础环节,为建筑遗产保护提供科学记录的档案,使保护工作科学、有效地进行,同时又为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史教学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为继承发扬传统建筑文化、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创作提供借鉴。古建筑测绘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个学习和研究的过程。通过古建筑测绘,会给予人们以艺术的滋养和传统的熏陶。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学专业创办于1960年,到目前为止己招收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学生24届,园林专业本科学生6届,为国家培养出2000余名建筑学及相关专业的专业人才,其中绝大部分成为安徽省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和设计单位的骨干技术力量,已经成为培养安徽省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及园林景观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主要基地,并在全国产生一定的影响。

古建筑测绘是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中一次多学科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古建筑测绘的学习,增强对中国建筑传统经验的感性认识,深刻理解、巩固和灵活运用中国建筑史、城市建设史、建筑测量、投影与制图、建筑设计基础、计算机制图等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并进一步加深和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优秀建筑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论修养,培养建筑空间概念、尺度感和设计思维能力,提高制图表现包括计算机制图水平、审美能力和分析研究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亲手把建筑实物按比例制成工程图纸与数据资料、掌握测绘方法、加深对建筑造型与营造方法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建筑空间概念和设计思维能力,提高图纸表现力,为学习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奠定基础。这些图纸与资料为发掘、整理、研究和保护、维修、开发中国古代建筑遗产,为继承传统并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创作,为中国建筑史的教学等方面,提供丰富而翔实的基础资料。

古建筑测绘是测绘学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建筑遗产记录、监测以及保护工程实施等方面的直接应用,从技术上可归人侧绘学的分支中的工程测量学的范畴。但是,测绘技术方法只是手段,并非古建筑测绘的全部,它包含了对建筑遗产在科学与人文、技术与艺术方面的体验、认知、理解乃至探究、甄别、发现和评价,包含着对建筑实体、空间及其精神意蕴的理解、再现和表达。因此,古建筑测绘的教学应区别于单纯的工程测量学。根据建筑、规划专业,古建筑侧绘多年教学的经验,现对建筑规划专业古建筑测绘的教学做出一些研究和探讨。

1、古建筑测绘教学模式的探讨

建筑规划类专业教授古建筑测绘课程的目的,是经过具体的实践教学,可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使其思想情感领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学生经过在艰苦环境中的严格训练,在职业道德、吃苦耐劳、团队协作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也得到相应提高。

1.1古建筑测绘教学现状

古建筑侧绘综合运用测量和制图技术来记录和说明古建筑,所以古建筑测绘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两大特性。目前,各高校的古建筑测绘的教学模式大致相同:

(1)给学生讲授测绘基本理论知识、运用及仪器操作方法;

(2)学生按4-6人分为一组,进行古建筑对象的考察与测绘;

(3)在现场各小组分工绘制草图;

(4)以草图和采集的测绘数据为依据,各小组绘制正式测绘图纸。

这种教学模式为建筑教育、建筑史研究和建筑遗产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随着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上述教学模式逐渐不适应学科的发展和古建筑测绘教学的目的,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规划专业学生对于古建筑测绘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热情不高;

(2)一般高校古建筑测绘都设置在酷热的暑期进行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测绘工作的开展、管理与进程会受到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工作效率也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3)测量工具和测绘手段已跟不上工程生产实际的需要,导致测绘的效率低、成果差,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和测绘技能的传授。

(4)考核方式各高校千差万别,大都以手绘图纸作为教学成果,采集数据的记录方式没有统一的标准,表格存储也各不相同。

(5)学生测绘实践教学后,缺乏书写实践和学习心得体会。并对古建筑保护、蕴含的历史文化及精神的提炼与宣传不足。

1.2古建筑测绘教学新方法

古建筑测绘的教改与实践在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教学模式有其优越性,但现在技术的进步,这种模式需要进行革新。古建筑测绘课程充分地体现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根据企事业岗位的实际需要,结合正在企业从事古建筑岗位工作的学生及专家的建议,可以创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情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为引导,学习过程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要实现该教学目的,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古建筑测绘多媒体教学方法

利用多年的教学实践与计算机模拟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在古建筑测绘教学中引人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古建筑测绘基本理论知识、测绘方法、技术要求和仪器操作技能等。

在古建筑测绘教学中运用多媒体CAI或PP7,课件,以文字图像、连续动画、片断动画以及视频资料等手段,从多个角度演示古建筑的方方面面,把测绘方法动态化、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准确理解和熟练掌握,从而优化了古建筑测绘插图教学及教学过程。此外,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化,并增大了古建筑测绘内容及方法的教学信息量。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准确理解图的内涵、掌握正确理论的教学目的,并且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双导师负责制教学方法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与规划专业与企事业合作紧密,在安徽省影响较大,校企合作产学研比较成熟。这就为双导师负责制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学生在校内接受课堂理论教学;在企事业中对在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古建筑测绘现实问题运用所学测绘知识进行处理,并有企业导师指导和传授实践技能和仪器操作。这就很好的促进了学生对实践中的方法和技能的透彻理解,动手和操作能力也得到培训和提高。单纯的课堂教学和课堂实验难以得到这样的教学效果,而且实现高等院校与企事业产学研联合,对促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3)新测绘技术教学的引人

传统的古建筑测绘以直尺和角尺、垂球等工具直接量取建筑物及其构件的尺寸,获取的最终资料是图纸和一些文字记录。这种方法优点是原始简单,但精度与效率低,且登高测量有一定的危险性并会对建筑物有损坏。随着GPS、遥感、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现代新测绘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测量工具难以满足教学和实践生产的需要,必须采取一些现代化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手段给古建筑测绘提供技术支持。这就要求在古建筑测绘教学和实践的过程中,对这些新测绘技术的原理、方法给学生加以讲解,以符合实践生产的需求。

(4)计算机制图教学方法

在实验机房,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及多媒体教学广播系统讲授计算机绘制测绘图的要求、规则、要领和AutoCAD高级技巧及古建筑绘图常用技巧。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现场操作进行各种制图技巧的学习。学生再通过实习采集的数据进行AutoCAD制图,从而进一步深化古建筑测绘的知识及技能,对采集的测绘数据和影像进行系统化和流程化的处理。

2、古建筑测绘课程实习教学

古建筑测绘实习是该课程的核心部分。通过古建筑测绘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真正掌握了古建筑测绘技术,学会古建筑测绘从搜集资料、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自我检查到评估工作的全过程,全面培养了学生的古建筑测绘岗位职业能力。

2.1建立实习基地

为了更加系统、完备的实习教学,建立实习基地有重要的意义。我院建筑学院古建筑测绘实习基地建立比较早,为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测绘技能、认识古建筑保护和开发价值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我院的实习基地有:黔县屏山美术、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径县查济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绩溪上庄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绩溪县伏岭镇胡村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径县桃花潭镇陈村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

2.2高年级负责制

高年级建筑规划专业学生负责制教学的模式就是让学过古建筑测绘的大三或大四的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指导和帮助低年级学生学习古建筑测绘技术;以小组为单位给小组成员讲解自己的心得体会;在课堂实验与社会实践中给以专业指导和讨论。学生相互之间往往比师生之间的探讨更易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提高。这种教学方法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拓展学生专业的视野。但全程需要专业教师的宏观掌控,及时调整高年级学生的责任心和能动性。

3、考核方法

结合多年的上述教学方式的尝试经验,对于古建筑测绘学课程的考核,应结合实习期间的工作态度和完成作业质量按百分制评定成绩。有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3.1测图手稿占总成绩的25%,按事先制定的评分标准打分;

3.2仪器草图占总成绩的25%,按事先制定的评分标准打分;

3.3计算机成果图占总成绩的30%,正式图用计算机绘制,并符合事先制定的规范。

3.4工作日志、数据表、考察报告、心得体会等占总成绩的10% ;

3.5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10%,主要考察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纪律性;责任心等。

第2篇:手绘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培养标准;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4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3?0054?04

针对当前工程人才培养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论文、轻设计等问题,2010年教育部推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卓越计划是为了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的要求而提出的一项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1]。目前我国有61所高校被批准为卓越计划高校,其中部分高校开设了测绘工程专业(中南大学与黑龙江工程学院的测绘工程专业已被批准为“卓越计划”的试点专业)[2]。测绘工程专业是地学领域中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之一,它涵盖了旧专业目录中的大地测量、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部分)和地图学等四个本科专业[3],这使得当前测绘工程专业培养要求具有更全面的专业基础知识。由于“3S”(GPS、RS、GIS)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和普及,使测绘工作从工具到理论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专业整合、测绘新技术的发展及测绘学科内涵的不断扩展,使得测绘工程专业教育与教学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卓越计划”正符合测绘工程专业教育与教学改革的方向。“卓越计划”实施的关键之一是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培养方案,它是从专业培养角度对卓越工程师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和措施,主要包括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及校企联合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方面的内容。本文针对信息化测绘系统下测绘工程专业的特点,分析制定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具体研究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及校企联合培养方案三个方面的内容,为制定和实施“卓越计划”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制定原则

“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制定首先应对人才培养的层次定好位,然后根据专业特点,突出行业背景,注重创新能力、人文素养及生产管理能力的培养。

1. 人才培养层次的定位

行业和社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具有多样性,从工程师的类型来说,有服务型、生产型、设计型和研发型[4]。笔者认为卓越测绘工程人才的培养至少应该分两个层次,即生产设计型和生产研发型。他们的区别只是侧重点不同,前一层次应强调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后一层则应多一些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高校具有多种类型,主要可分为研究型和教学型两大类。我国不同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层次有明显的不同,本次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包含这两大类型的高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也应根据学校的类型在培养层次上定好位。同时,在制定培养方案或具体措施时,还要考虑同一学校中学生的个体差异。

2. 测绘工程专业的特点

每个专业人才培养都应符合其专业的特点,制定培养方案时,必须根据专业特点设置课程体系并制定相应的教学方式。测绘工程专业的特点主要有:①实践性强。从工程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到测绘产品制作,都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主干课程都应安排较多的实验课程以及相对应的实践类课程,课程设置时,其占的总学时数应在30%以上。②专业涵盖面宽。从内容上来说,它涵盖了旧专业目录中的大地测量、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部分)和地图学等四个本科专业。因此,制定方案时要融合四个旧专业的主要内容,并以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的内容为重点。从专业服务来说,测绘工程技术可以应用于广泛的工作领域,如国土、矿业、城市规划、工程建设、国防等,这就需要开设相关专业领域的课程,如土木工程概论、地质学基础、城市规划原理等课程。③依赖工具。测绘科学是随着测绘工具发展而发展的,现代测绘基本上就是依托电子信息技术,包括体现测绘学科特色的“3S”技术。根据该特点,方案中应设置计算机技术与测绘专业结合紧密的课程,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

3. 行业背景不同

虽然许多高校都在向综合性大学发展,但大部分高校仍具有行业特色。各高校在测绘工程专业上一般也结合其行业特色进行人才培养,如:中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长安大学、河南理工等具有地矿特色,同济大学具有土木特色,西南交大具有铁路特色,河海大学具有水利特色等。课程设置时应考虑增加一些与行业特色相关的专业基础类课程,并在专业课程的课程内容中体现出行业特色。“卓越计划”将行业企业的参与作为实施该计划的前提,其中的校企联合培养阶段的培养方案可以更充分地体现行业特色。

4. 注重创新能力、人文素养及管理能力的培养

从培养学生的能力上讲,“卓越计划”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生产管理与企业经营能力及人文素养。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我校以教师科研项目和科研实验室向学生发为手段,联通教学和科研,采用案例、启迪、学科交叉、科研训练、自主设计实验等方式,打造学生创新能力锻造平台,并设置相应考核办法以及必须达到的学分要求。在工程专业的教育过程中除了专业的知识,还需要哲学、经济、法律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5],人文社科的知识素养往往决定了学生的创新视野和创新思维,培养方案中应加强人文素质方面的课程,我校结合“卓越计划”的培养特点,在全校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从培养人才层次来说,“卓越计划”培养的学生应该是今后本行业领域的领军人才,这就需要加强培养其领导管理能力,培养方案中除设置相应的管理类课程外,在课外研学中也应有所加强。

二、培养标准

培养标准是指学校层面制定的本校加入“卓越计划”的各个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标准。它是专业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参与高校制定的本校实施“卓越计划”的纲领性文件,一般在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的基础进行深化,强调实践创新能力、良好的人文素养及企业管理能力的培养。测绘工程专业总体应达到的标准是: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测绘工程理论知识、掌握测绘工程专业技能、具备空间信息综合处理能力、较强的测绘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知识更新与自我完善能力、良好的沟通与组织管理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测绘工程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学生可从事测绘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从事空间信息的采集、分析、整合、评价、决策等测绘工程领域的科技工作,也可承担企业管理、生产技术管理及企业市场经营等工作。能达到工程测量师技术能力要求时,可获得工程测量员的技术资格,并具有在毕业4年后能获得国家注册测绘师的能力。对应国家标准又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了解相应的法律法规,拥有对职业、社会、环境的责任感。

第二,掌握测绘工程专业所需的相应自然科学知识,具备扎实的测绘工程基础、专业理论基础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①具备从事测绘工程学科所需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包括高等数学、概率统计、大学物理等。②掌握测绘工程技术所需的工程科学基础知识,包括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学、计算机技术、实用数据处理、数字图像处理、土建工程、工程地质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具有应用工程基础知识解决实际测绘工程问题的能力。③掌握测绘工程专业基础理论与技术知识。包括空间信息数据采集、处理、表达与利用的基础理论、方法与技术,各种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及运营监测各阶段的测绘工作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具体包括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编制与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地籍与房产测绘的理论与技术。

第三,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的工程创新意识,能从事测绘工程设计与施工工作。

第四,能参与测绘工程生产过程和工程项目管理与实施,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和经营能力。

第五,善于沟通,能适应环境,不断学习,初步具有竞争和合作的能力。

三、课程体系与能力矩阵设计

培养标准细化后,就要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与“标准实现矩阵”,把相应的知识能力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本方案的课程体系可以分为六类:

①基础课程。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大学物理、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测绘学概论、大学计算机基础、工程制图等。

②专业主干课程。包括测量学基础、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控制测量学、摄影测量学、遥感原理与技术、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GPS测量与数据处理、测绘程序设计基础、地图学概论。

③“卓越计划”人文与管理特色课程。包括人际传播与沟通、文学与创意、经济法、领导学、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企业管理、公共关系学。

④校企联合培养专业课程。包括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测绘工程监理、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

⑤行业特色课程。包括地下工程测量、地质学基础、土建工程概论。

⑥校企联合实践课程。包括测绘基本技能训练、测量学实习(含设计)、控制测量生产实习(含设计)、工程测量实习、企业综合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其中,实践类课程可以全部或部分安排在企业进行。校企联合培养的课程也可以部分在企业进行或者由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进行专题讲座。课程体系建立后,应对照培养标准中知识能力大纲所列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要素,与用于实现这些要素要求的每一门具体课程和教学环节一一对应起来,即建立起 “标准实现矩阵”(见表1)。在此基础上,拟定教学计划和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大纲的制定应对照知识能力大纲中各要素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

四、校企联合培养方案

实践是工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卓越计划”创立了高校与企业进行产学研结合的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目的是通过此方式解决工程人才培养中校企脱节的问题。依据“卓越计划”的要求,学生在4年的学习中,有一年时间是校企联合培养。我校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培养方案分时段先后进入优秀测绘企业完成36周的工程实践,有5门课程校企联合授课。通过具体工程实践,参预测绘项目策划、技术设计、实施、技术总结、成果检查验收,使学生掌握测绘工程项目生产与管理的一般流程和方法。企业阶段的培养计划主要包括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及指导与考核方式等。

1. 校企联合培养的课程内容

主要包括:①测绘基本技能训练3周。要求了解测绘基础知识,掌握测绘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距离、角度、高差测量以及方位角、坐标、高程确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②测量学实习5周。掌握图根控制测量、小地区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测绘成果检查验收的基本要求。③控制测量实习4周。掌握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布设、观测及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对控制测量成果进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④工程测量实习3周。深入实践,广泛接触各种工程项目,掌握工程测量、变形监测的技术与方法。⑤部分专业课程学习5周。主要包括测绘工程监理1周,企业实务1周,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1周,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2周。⑥企业综合实习4周。到所在企业的总经办、总工办、生产部、综合部、法律部、财务部、市场部、质检部、后勤部、安全部等部门,学习测绘企业经营管理方法、测绘项目生产、技术管理过程。⑦毕业设计17周。在优秀测绘企业,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完成综合性较强的测绘项目的技术设计、生产、检查验收和总结工作,其成果作为毕业设计提交学校。具体内容和计划由学校和相应的大型测绘企业结合实际企业生产情况、岗位需求、学生特点综合制定。

2. 校企联合培养阶段学体要求

①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应根据各阶段实践的主要内容和校企联合培养计划,制定自身学习、工作计划。②掌握多种测绘仪器的操作及检校技能,掌握常规测量技术及现代测绘技术。③参加测绘项目的生产与管理,理论联系实际,验证巩固、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初步培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努力提高测绘工程专业素养。④了解测绘企业及测绘项目管理和经营体制。⑤做好企业学习日志、学结和实践报告或论文。

3. 校企联合培养阶段的指导和成绩考核方式

校企联合培养阶段,学生的学习由在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联合指导,并实行导师制。中南大学在实施“卓越计划”时,要求全面实行双导师制,即校内校外各有一位导师。校企联合培养首先根据企业实际需要由校企联合制订阶段培养计划和预期培养目标,学生在校企联合培养期间要随时向企业指导教师汇报学习进展,在校指导教师也会定期前往企业对学生进行现场考核和指导,督促学生按进度完成学习任务。

在校企联合培养期间,学生除了需要获得上述课程的各科学习成绩以外,还需要获得企业综合学习成绩,该成绩由三部分组成:①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实践能力、综合素养等,该部分成绩占校企联合培养总成绩的40%。②学生撰写的毕业设计(论文),该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40%。③学生的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校企联合组成),该部分成绩占企业学成绩的20%。

五、结语

为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年教育部与国家测绘局决定联合实施测绘领域的“卓越计划”,并成立了工作组和专家组。以推进测绘领域的卓越计划的实施,协调相关政策措施,制定专业标准和实施方案,论证高校专业培养方案等工作。在此背景下,我校制定了“卓越计划”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由于“卓越计划”刚开始实施,其标准体系和培养方案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并探索完善之。

参考文献:

[1] 张文生,宋克茹.“回归工程”教育理念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77-92.

[2] 田青.教育部国家测绘局联合实施测绘领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N].中国测绘报,2011-04-08(1).

[3] 宁津生.测绘工程专业和测绘学[J].测绘工程,2000,9(2):70-74.

第3篇:手绘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室内装饰装修;施工图;制图;CAD

1课程的教学目标

1.1室内装饰装修制图

“室内装饰装修制图”课程的学习任务主要是正投影的原理、断面图与剖面图、轴测图、阴影与透视、装饰施工图、建筑行业制图国标等基本知识。通过课程学习,(1)使学生掌握制图的国家标准和正投影原理,为正确理解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详图的形成打下基础。(2)使学生掌握室内装饰装修的读图能力,通过二维的图纸能想象出三维空间。(3)使学生掌握室内装饰装修绘图的方法及步骤,在后续的其它专业课程设计时提高设计效率,并为后续专业课奠定扎实的基础。

1.2室内CAD

“室内CAD”课程主要是在基础理论了解的基础上,用计算机来绘制设计的建筑方案。通过课程学习,(1)使学生掌握AutoCAD绘图软件的基本操作。(2)结合建筑工程设计有关的基础知识、国家和行业的设计与制图规范,使学生准确熟练的用AutoCAD软件绘制室内装饰装修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详图。

通过以上两门课的教学目标,我们能发现有一个最终目的,正确的绘制室内装饰装修图纸。由于都是向着一个目标,所以两门课程的融合是必然的。

2课程的融合

2.1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室内装饰装修制图》这门课程前期的理论知识比较多,例如制图规范和投影原理就要占据整个课程近一半课时,如果教学手法单一,只是教师讲、学生听,难免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前期理论的讲解就使学生产生厌倦,到后期图纸识读重点部分再想转变学生的厌学情绪就变成了不可能的事情。《室内CAD》课程是一门上机操作的课程,在高职院校里,学生对这类理论知识少的课程往往比较喜欢。前期命令的学习和简单图形的绘制学生兴趣比较高,课程后期到专业图纸的绘制问题就出来了,很多学生就会发现《室内装饰装修制图》没有学好,直接影响到后面软件绘图能力,最终导致《室内CAD》课程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针对这两门课程,我们能发现一个是侧重基础理论,一个是注重软件操作,而最终目的只有一个,正确的绘制室内装饰装修图纸,所以这两门课程不仅是承前启后的关系,而且是可以相互融合。可以用学生对《室内CAD》的兴趣带动对《室内装饰装修制图》的学习,在课程安排上我们可以理论和实践上机操作相结合,例如教师在讲制图规范时,讲完线型和线宽后,可以让学生用CAD软件设置图层的线型和线宽。所以两门课程的结合是理论实践一体化的体系结构,将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上机操作学习结合成一体,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可提高学生对部分枯燥知识点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2.2手绘与机绘的融合

《室内装饰装修制图》课程讲到投影原理时就牵涉到手绘几何形体三视图,如果这门课程与《室内CAD》课程相融合,我们可以采取手绘和机绘相结合,前期简单的形体可以用手绘的形式表达,后期复杂的形体可以用CAD绘制,这种多形式的教学方法可以达到一箭多雕的效果。(1)加强学生对软件的熟练程度,避免了因绘图数量不够造成的速度慢。(2)CAD绘图比手绘的速度要快,能节约更多的时间,可以缩短课时量。(3)CAD软件可以建立物体的三维立体效果,教师可以提前建好,让学生用软件画出二维的三视图,在软件里三维效果更立体,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就像实际物体放在面前,这样学生能更好的绘制三视图。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可以提高学生对枯燥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会更多的技能。

2.3项目与课程的融合

以任务驱动为目的的项目教学模式是高职教育一直提倡的,这两门课程的融合更好促使了项目与课程的融合,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独立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在以前的教学中,制图的教师会发现讲到室内施工图时,没办法让学生画图,手绘太慢,影响教学进度,用CAD绘图,他们还没有学,教师只能教他们先把图读懂。而CAD的教师也有同感,当讲到画专业图纸绘制时,学生对基本的绘图规范、作图步骤都不懂,不是他们没学过,因为学过没有及时的练习,大多数学生都忘记了,教师还要重新再给学生讲制图的知识,这就直接影响了后面专业图纸的绘制,只能讲到绘制立面图,不能完成一个完整项目的绘制。而这两门课的结合就可以用一个实际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开始的制图规范到最后整套图纸绘制,避免了因没有及时练习和速度慢等问题给教师和学生带来的困扰,这样也使学生的知识更系统。

3总结

虽然课程的融合给学生带来了系统的知识学习,教师也避免了反复的讲解,可以把更多课时用在实际案例的讲解和练习,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第一,要求教师要非常精通这两门课。大多教师只对自己讲授的课精通,对其他课程只是了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再研究一门新课。第二,制定课程融合授课计划。没有任何一本教材是把这两个部分融合在一起写,所以在选择教材和制定授课计划时有一定的难度。第三,上课教室的不固定。课程融合后,教室和机房穿插上课,前期教室课多一点,后期机房课多,教室的不固定会给学校带来一定困难。任何课程的改革都会伴随着一些困难,但这些困难并不是不可以克服,我们相信通过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改革创新和完善,一定能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为社会培养出能力强、上手快的技术人员。

参考文献:

[1]张敏.建筑装饰专业CAD 教学尝试[J].工程设计CAD 与智能建筑,2002(9).

[2]董晓丽,李照广.计算机辅助建筑装饰设计教学研究[J].山西建筑,2010(6).

[3]王冰.工程制图与Auto CAD[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第4篇:手绘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制图测绘》;项目式教学;教学手段;工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1-0160-02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制图测绘》课程必须结合“应用”和“实践”的特点和要求,改变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方式,采用“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动手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项目式教学作为该课程的改革方向,以任务来驱动学生主动学习,尝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一、项目式教学法

(一)什么是项目式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和老师组成团队来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将教学活动和具体的实践项目充分地融合为一体,学生在教师的给定任务项目引导下,利用所掌握的知识亲自求解问题、完成项目,老师则围绕具体的项目组织、实施教学,这样项目驱动、双向互动,能有效地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学习掌握教学大纲上的教学内容,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学生从项目中获得成就感,自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项目式教学的步骤

1.确定课程的项目任务:通常由老师提出一个或者几个项目任务,学生分组接受任务,相互学习,并和老师讨论,确定项目的目标和完成的路径和方案。

2.项目计划:由学生制定完成项目的计划、步骤和进程,小组采用各自分工合作的形式制定项目计划。

3.计划实施:根据制定的项目计划实施项目,同时进行阶段性检查和小结,讨论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难点,并向老师请教和讨论。

4.检查考核:一般先学生小组内部自己评价,然后小组之间互相评价,最后由教师对项目完成结果进行总结、评价和考核。

(三)项目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比较

1.项目教学法一般是学生先练习实践,然后老师讲解,学生先自学,老师后介入教学,要点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自觉参与到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中。鼓励学生从自我尝试入手,从动手练习开始,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这种学生唱“主角”,而老师转为“配角”,区别于传统的课堂上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使得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和角色转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2.项目式教学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填鸭式地教授给学生,或者说不是单一地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学习和考试。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可充分地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掘、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洞察能力、自学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协作和互助能力、交际和交流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教师已经不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而转变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学生具有较高的积极性。

3.项目式教学从开始阶段就首先明确任务目标,在学习层次上使学生带着任务、问题以及目的去主动学习,在实现过程中遵循了工程没计的思想,更符合企业工程实践的需要。这种模式给予了学生极大的自由度,教师的身份从课堂的控制者转为了辅助者,大大降低了工作强度。

(四)项目式教学法的特点

1.教学目标的多重性。通过转变学习方式,学生处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了其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项目式教学转变了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项目式教学建立全新的课程理念,学校需要重新审视教学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管理特点、考核评价、支撑条件等的革新,逐步完善和重新整合学校课程体系。

2.学习目的明确、效果好。项目式教学法带有项目任务教学、有针对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往往需要综合运用本专业的课程知识点,因而目的性强,起效快,并且教学效果可评价性好。

3.课程节奏性好,可控行强。项目式教学法由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并且教师全程参与和指导,每个学习阶段都有任务,每一阶段任务都有相应映射的知识点,并且由教师全程指导,这样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学习课程中知识点和难点,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知道,要完成一个项目任务,必然涉及如何做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从知识点、原理开始入手,结合原理分析、知识点分析研究项目,制定计划和解决方案,然后小组内讨论、研究动手解决。而在自己动手过程中所体会的知识、经验又反过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

二、“项目式教学法”在《制图测绘》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一)项目任务和目标

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1.掌握一般测绘程序和步骤,理解测绘部件的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学会机器部件分解,画出示意图(包括装配示意图、原理图、传动示意图等)及分解路线框图。

2.绘制出零件草图,并标注尺寸线和尺寸界线。

3.掌握常用测量工具的测量方法,并进行尺寸测量,标注尺寸数值,进行尺寸圆整和协调,确定配合,公差及表面粗糙度及技术要求。

4.根据机器部件及有关参考资料提出零件的其他技术要求;确定被测零件的材料、种类、名称、处理方法及表面要求等;编制标准件、零件明细表。

5.根据草图绘制装配图,同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方案;根据装配图和草图绘制零件工作图。

学生带着这些任务和问题有目的地去学习,查阅相关资料,听取教师的理论讲解,与教师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二)计划制定

先根据班级人数分组,小组成员按照男女比例、成绩好坏进行合理搭配,并按组别布置适合于项目教学的座位。课前,先将教室里的课桌椅分成5个组,每组6张桌椅构成,制定任务、要求和进度安排,指定组长,各组随机抽取测绘的备选零部件,然后按组分发零部件。小组式排列应适合于小组内讨论、绘图,保证小组内的学生的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养成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分小组和重排桌椅可增进老师与每个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老师可以走到每一个学生的旁边进行帮助、指导,能较容易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根据任务、测绘、制图过程中实际问题可以先组内讨论,然后举手请教老师。鼓励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自己进程计划,引导他们慢慢地进入工程实践角色,并且不断地鼓励他们,鼓励互相学习、相互讨论、互帮互学,使得学生在课堂中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三)计划实施

教师先提供几种零部件的图样,课堂分析测绘工具、测绘技巧、图纸的表达方法、技术标注注意要点。然后学生根据给定的零部件和任务书,各小组开始测绘、画图。要求学生根据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掌握正确的测绘技巧、图样画法和技术标注要求。几个人一块儿讨论,无从下手的地方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学生在讨论、测量中进行分析、比较,最后确定最合理的表达方案。学生通过比较,选择最合理的设计方案,加深理解、提高认识,使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设计能力得到了提高,进一步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小组在完成测绘任务后,在方格纸上完成草图方案后,由组长将本小组的草图方案图挂在讲台上给同学们展示,讲解机件表达方案,小组成员补充。若草图方案表达有误或者不佳,老师当场指出修改。草图方案确定后,各小组将修改后的草图重新绘制在正式图纸上(画白图),并讨论标注上尺寸和技术要求。最后要求学生用CAD绘制出零部件的三维模型和工程图,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计算机绘图能力。

(四)检查考核

检查考核分几个步骤:一是组长自评。在整个测绘实践活动过程中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及时发现本组在制图测绘中的得失成败,不断修正、不断提升自己。二是各组之间互评。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组之间进行互相交流评论,及时沟通,相互点评优缺之处,对优点进行共同学习,对缺点进行及时改正。三是教师总结性评价。所有的实践活动结束之后,老师进行最终的总结性评价,评价各组的得失优劣,并对每位学生的图纸、工程表现、对小组的贡献等打分。通过学生展示内容、学生之间的互评、教师的点评,考查了学生在项目学习实践中的应用情况,继而评估了学生在项目教学中所体现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三、小结

通过笔者两年的教学实践,发现采用项目式教学法后,学生普遍加深了对《机械制图》课程中的“机件的表达方法”和“零件图”和“装配图”等章节的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绘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在《制图测绘》实践教学中实施项目式教学法,推动了教学改革,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学习环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充分体现了我校“应用型”和“实践型”的特点,也符合我校职教特色。

参考文献:

第5篇:手绘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 《建筑装饰制图》 课程改革 项目 模块 案例教学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名从事五年制高职教育的专业教师,我仍需不断地对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与教学进行探索与研究。

以我近年来所教学的《建筑装饰制图》课程为例,该课程为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制定本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思路时,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准确掌握和运用制图标准,绘制规范的设计图和工程图为基本目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后续的项目方案设计、电脑辅助设计等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所学的制图知识能为设计服务,同时培养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

学习项目的选取是根据从基础技能的培养到具体案例的学习来进行项目安排,项目中各模块的编排是根据该项目任务间的逻辑关系。课程的基本体例构架是以作业练习来贯穿制图理论教学,以制图的应用来加深理解制图标准与法规,从设计语言的表达需要来学习制图标准,从如何表现设计思想来学习透视的表现。

专业课程改革后,教学计划大纲进行了调整,《建筑装饰制图》课程由原来的两学期授课,总课时128学时,每周课时4学时,改革为总课时96学时,周课时12学时,8周内完成授课内容。在课时量减少的情况下,需要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教学内容的主次关系重新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在执行新的教学大纲后,针对课程进行教学计划的重新安排,主要分为三大项目、六个模块进行教学。

项目一:投影绘制练习,授课计划学时30课时。

其学习目标为通过教学与练习,使学生熟悉制图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了解建筑制图绘制的一般步骤,掌握三视图与轴测图的绘制方法,并能通过工具进行测绘后制图。在此项目中安排两个教学模块。

模块一:三视图绘制练习,计划学时数18课时。

学生在此教学单元中可以首先通过简单的立体几何图形认识三视图的概念,理解三视图的不同观测方向,通过绘制几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逐步过渡到绘制家具的三视图,进而理解室内设计案例图纸与三视图的后续相应关系,并在三视图的基础上,对剖面图、断面图进行比对学习。

模块二:轴测图绘制练习,计划学时数12课时。

学生在三视图学习的基础上,理解轴测投影的定义和轴测投影的常用类型。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掌握不同型体的轴测图绘制,从而联系到轴测图绘制在实践中的运用,例如家具轴测图与房间轴测图在方案效果图中的表现,复杂的室内空间轴测图效果图表现,等等。

在这个项目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教学初期时,多举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进行三视图的分析并练习,比如教室中的课桌椅,让学生进行测量后,进行三视图的绘制和轴测图的绘制,让学生在实际动手的练习中,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形象化。

项目二:建筑与室内图纸制图标准的学习与运用:授课计划学时42课时。

其学习目标为通过教学与练习,使学生了解建筑图纸制图标准总则,掌握图纸、图例、图线、字体、尺寸、比例等基本制图标准,学会识读建筑图纸及建筑室内的平面图、顶面图、立面图、节点大样图等整套室内方案图纸,掌握依据室内设计制图标准初步绘制简单室内方案图的方法。此项目安排两个教学模块。

模块一:建筑制图标准的识读与练习,计划学时18课时。

学生在此教学单元中通过对实例图纸的阅读分析,了解建筑制图标准总则,掌握图纸的幅面规格与编排顺序,理解图例的含义与图线的标准,练习制图字体的书写规范,学习比例与符号的运用。通过几方面的学习,学会在建筑图纸实际绘制中制图标准的应用。

模块二:室内设计制图标准的识读与练习,计划学时24课时。

在前期对建筑制图标准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特色,对室内装饰施工图纸进行针对性的学习。

建筑装饰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家庭装修、公共空间装修等行业,因而在教学中结合相关图纸再进行进一步的制图要求分析。在练习中,先训练学生从设计简单空间的室内图纸进行尝试,进而能根据制图标准进行室内方案设计图的初步绘制,为后续设计课程打下基础。

在介绍图纸标准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实际施工图纸为教材,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各类装修图纸,丰富学生的制图知识、设计水平。选择案例时要考虑其案例的可信性和典型性,并且让学生找出案例图纸中可能会存在的制图不规范之处,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除了教师提供案例外,还要引导学生在课前收集相关建筑室内装修图纸。可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让学生走上讲台,向大家介绍自己收集的图纸,调动学生的表现欲与学习兴趣。针对学生介绍图纸中的规范与问题,教师可以让在座的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及时回答学生,同时维持好课题秩序,帮助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对一系列图纸具体案例的讨论与思考,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语言组织能力,从而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学习氛围。通过讨论学习之后,教师和学生共同整理出所需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项目三:室内设计透视图训练:授课计划学时24课时。

其学习目标为通过教学与练习,使学生理解透视投影的原理。结合专业,主要掌握一点透视、成角透视绘制室内设计透视图的方法,从而能够根据方案图纸绘制透视效果图。此项目安排两个教学模块。

模块一:一点透视画法的练习,计划学时12课时。

学生在此单元教学中了解一点透视的投影原理,掌握一点透视的绘制方法,从而能够根据实物的测绘数据绘制一点透视图,进而绘制一点透视的家具图和室内效果透视图等。

模块二:成角透视练习,计划学时12课时。

学生在此单元教学中了解成角透视的投影原理,掌握成角透视的绘制方法,从而能够根据实物的测绘数据绘制成角透视图,进而绘制成角透视的实物图和室内透视图。

在透视图的学习中,首先对简单物体进行透视练习,继而进行复杂物体如各种风格的家居家具等的透视图绘制。在学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拓展整体建筑透视图及室外景观透视图的绘制。在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借助直尺、三角板等规范透视制图,在透视掌握的情况下,尝试练习手绘透视效果图,为后续的效果图表现课程打下基础。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色与设计思想,结合建筑装饰专业的实际,减去与专业结合不紧密的内容。在项目教学中,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注重创设相关教学情境。在成绩的评定中,以学生在项目单元教学过程中练习的作品作为主要考核依据,理论考核为辅,并在课程基本内容授课满足的基础上,适当进行知识的拓展。

任何一门课程都如同一个个项目的综合体,要作好先期总的设计,从而合理安排每个教学环节的课时与内容的重点难点,才能使教学工作更好地有序开展。在一个个具体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又要注意相应的方式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知识点的学习。教师在实际课程的教学中会收获更多的经验和想法,从而促使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入与细化。

第6篇:手绘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专业基础课;优化

风景园林专业课程是农林院校园林和风景园林专业课程的主要方向之一,尤其是风景园林专业,一系列的课程均是围绕风景园林专业而设置。专业基础课是学生进入专业的入门课,是学好专业课的前提保障,因此对于风景园林专业的其他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

一、风景园林专业类课程专业基础课分析

(一)教学目标

风景园林专业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风景园林专业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并能通过理论的学习,能够分析园林设计的作品;掌握风景园林专业的图纸绘制的规范与表现技法,掌握从方案设计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透视图、鸟瞰图以及施工图的表达方法,并通过一些园林空间与建筑空间的模型制作,让学生初步掌握园林三维空间的尺度,以及与空间功能的关系,为今后的一系列课程设计打下理论、绘图以及空间感知的基础。

(二)教学主体的特点

教学的主体由两部分所组成,即教师与学生。风景园林专业类的课程讲授的教师主要是风景园林专业的专业教师与美术教师,专业教师主要讲授《风景园林专业原理》、《设计初步》、《园林制图》、《园林建筑设计初步》等专业基础课程,《景观表现技法》、《构成设计》等课程是由美术老师开设。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是参加全国高考统一招生录取的理科学生,有较好的逻辑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入学没有美术类课程的测试,绝大部分的学生没有美术基础,对于绘图等技法比较陌生,入学需要一年的时间进行素描、水彩等基础美术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学习专业基础课的绘图表现的学习。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风景园林专业类专业基础课是学生接触专业的入门课,一开始学习专业课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但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的学习中与规划设计的课程设计中。

(1)风景园林专业的理论课理解问题

《园林艺术设计原理》作为设计理论的基础课,对其内容的理解与应用应贯穿于整个园林设计的相关课程的整个学习中,但由于该门课程开课时间较早,而且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并不是十分明确对相关课程设计的指导作用,加上时间的遗忘。因此,该门课在其后的设计课中的学习会出现一些“断档”现象。

(2)图纸表现问题

图纸表现问题也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制图规范,二是技法艺术性。图纸表现的规范主要是在《园林制图》与《设计初步》课程中讲述,是园林设计相关图纸的绘制需要遵循的制图规范,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大部分是以临摹相关的图纸为主,在其后的课程设计中就会出现由于概念的不清而出现的一些不规范的绘图,如立面图与透视图的混淆、施工图的标注、索引等等问题。表现技法艺术性一直是困扰园林与风景园林学生的一个问题,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美术基础,虽说大一上了一年的美术课,但是课时相对较少,且一周只一次美术课,对于图纸色彩关系的处理以及鸟瞰图、透视图绘图的技法教难,很难一时掌握,在相继的课程设计中表现并不是很理想。

2.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专业不同导致教学方法不同

园林设计类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理论的开设是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师,而技法类的课程大部分是美术老师。美术老师都是长期受艺术的训练,其授课的方法大部分是以美术的训练的过程为基础,而园林专业学生的美术基础较差,单纯美术的训练在短期内很难见成效,学生的训练大部分是以临摹为主,很难掌握设计表现的实质与内涵。

(2)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格导致教学不够严谨

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基础课阶段进入到专业的状态,随着课程的深入,内容的增加,图纸量的增大,学生会出现厌学的情绪,从而导致学习热情下降,拖图的现象比较严重。而有些教师碍于情面,加之课堂教学评估的压力,对学生姑息迁就,影响了教学效果。

(3)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导致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不足

由于风景园林专业属于理工科专业,学生缺乏美术基础,更要加强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一入学,就加强学生美术基础的培养。但是,单纯靠课堂的时间很难建立起学生的形象思维的能力。而且近几年,由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普遍应用,学生普遍轻视手绘,导致在专业的规划设计类课程中,方案能力和手绘表达图纸的能力都较弱。

二、风景园林专业基础课的优化策略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风景园林专业类的专业基础课不仅是课程本身的要求,更是规划设计一系列课程的应用,最终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规划设计与实际应用能力。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需要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的策略。

(一)教学内容的优化

1.增加理论教学的实例,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专业基础课中的理论课最终是应用到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之中,在理论教学中增加一些风景园林专业的实例,一方面减少理论教学的枯燥性,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对理论实际应用的能力,将理论更好地应用到规划设计中,提高园林设计的水平。风景园林专业是艺术设计的一种重要形式,以绘画艺术、音乐艺术、造型艺术等综合时空艺术设计,因此,理论课之初以各种艺术形式增强学生对于艺术的直觉和敏感,从同学们熟悉的艺术形式自然过渡到园林艺术设计。

2.加强绘图技法培养,增加绘图量,提高学生的图纸表现力

近几年的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中,为了锻炼学生的手绘表达能力,有机地将图纸表达的手法贯穿在《设计初步》和《景观表达技法》中,课堂上,老师有的放矢地加强风景园林平面图及其效果图的直接训练,做到“形象的思维”逻辑化,注重一些技法的表达;同时,加大作业量,课上课下一起抓,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式的优化

1.教与学结合,加强学生学习目标、学习态度与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学好一切知识的前提,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是专业基础课的主要任务之一。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利用多媒体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可以到现场感受的实际的空间与尺度,课程设计由浅入深,逐渐建立学生对专业的信心与兴趣。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风景园林专业的最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规划设计的能力,因此,在专业基础课教学阶段就应该加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原理》增设了对不同园林设计形式的临摹与分析,训练学生能够按照园林艺术规划设计理论来分析园林设计的空间布局与景观的设计,引导学生学会赏析一些设计作品的优劣;《设计初步》、《园林制图》等课程在讲述制图规范等基础上,实例以实际项目的园林总体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以及透视图、鸟瞰图、施工图的绘制,要求学生不仅识图,而且掌握各种图纸的基本制图规范。

3.多媒体教学与手绘相结合,增强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与艺术性

多媒体作为现代教学的一种手段,在风景园林容艺术与与科学一体的学科,更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在理论课的教学中,注重“图文并茂,声像结合”,一方面传授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修养。如在ppt中,多插入一些手绘的、电脑绘制的设计方案及其实际项目的实景照片,还注重播放一些视频资料,这些视频资料以专业为主,同时,还增加一些艺术价值较高的视频,以不断加强学生的艺术素质修养,同时使枯燥的理论课,能够愉悦学生们的心情,加强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

4.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有机结合,不断调整专业基础课的内容与讲课方法

专业基础课无疑是专业课的基础,专业课反过来也可以促进基础课的教学。都是基础课在低年级开设,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专业基础不扎实会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就要及时反馈给专业基础课的任课教师,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调整教学内容或方法。总之,风景园林专业的基础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风景园林专业学科的教学质量,关系到园林以及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抓好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至关重要。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也促使专业基础课的教学首先是立足于本专业,同时也要按照社会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要,不断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性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滨谊.风景园林学科专业哲学风景园林师的五大专业观与专业素质培养[J].中国园林,2008,24(01):12-15.

[2]吴良铺.人居环境科学与景观学的教育[J].中国园林,2004,20(01):2-5.

[3]王绍增.论风景园林的学科体系[J].中国园林,2006,22(05):9-11.

[4](英)安娜•约根森著,赵纪军译.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景观学系风景园林硕士设计课程简述[J]风景园林,2006,2(05):20-29.

第7篇:手绘学习计划范文

(东莞理工学校,广东,东莞,523106)

摘要: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级绘图员(机械类)职业技能鉴定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学生积极参加考证掌握企业生产技能。在教学模式与方法上结合新考纲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探索优质的教学过程,以使得学生学习的技能达到考证标准,提高考证通过率,使得学生符合企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更快融入企业生产中。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技能鉴定;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李柏枝,男,1970年生,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材编写委员会成员,东莞理工学校数控专业讲师。

一 引言

近年来,CAD软件以其精确简便的绘图技术,引起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生产企业的高度重视,并逐渐成为服装,建筑,医疗,电气,制造等行业的主要绘图工具,成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技术手段。在机械制造行业,许多企业将从业人员是否具有计算机绘图能力,是否持有CAD绘图员证,作为录用条件之一,因而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证越受广大工作者的认可。广东省计算机辅助设计中、高级绘图员(机械)职业技能鉴定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参加鉴定的人数不断逐年增加,鉴定人数已达14万人之多。职业技能鉴定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输送大量的具备专业素质和资格能力的实用型人才。我校是中职学校,数控专业已开设《机械制图》与《Auto CAD应用基础(机械类)》课程,学生也知道绘图员证对以后的工作的重要性,大部分学生都积极参与广东省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级绘图员证(机械类)的考试。因此,提高机械CAD职业技能考证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考试通过率,使得学生符合企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更贴近市场所需。

二 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级绘图员(机械)的新考核内容

广东省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级绘图员(机械类)考试已开始了13年之久,但于2013年6月考试大纲有完善的更改与补充。

早期广东省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级绘图员(机械类)鉴定考试的命题主要依据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颂发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技能培训和鉴定标准》,考题的基本准则有两条;劳动部规定的基本技能要求:与就业密切相连的职业要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早期的考核内容存在不足;考思维的内容少,考抄画的内容多;基础的考核内容不全;结合生产实际的内容还显不足。

对机械行业来说,即使是中专学生,从他们所学习的机械制图课程来看,除了看图读图抄画图,也已经包括了从实物绘图到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的内容。目前社会很需要具有根据实物迅速绘制简单产品的图纸能力的人员,他们在绘图过程中,需要用到测绘和简单设计的知识,所绘图纸也包括了多面正投影图和立体图。在实际工作中,绘图员经常要把工程师绘出的草图绘画成正式图纸的工作,而那些草图可能是简图而不完整,往往需要绘图员能灵活运用掌握的技能加以补充和完善。

为了更贴近市场所需人才,新考纲对原有的考纲进行了修订与补充,主要体现出紧密结合专业要求,增加机械专业知识,加强绘图的基础知识、图形思维想象能力,绘图软件的操作能力、标准化和规范化作图能力的考核。

在考核试题中也相应进行个补充,试卷由原有的六大题目,增加一题共七个题目,题型如下:

三 结合新考纲,CAD机械制图考证课程设置实践

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并结合中级绘图员(机械类)新考纲,我从重点技能的关键入手,在教学模式、方法上进行改革,探索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以求使得学生学习的技能达到考证标准。

在教学中我采用《AutoCAD应用基础(机械类)》一书,这本书充分考虑到中职教育的特点和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针对一般教材“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按照“以项目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教学内容,并以完成项目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和最终目标”的原则编写而成的。教学内容以项目分组法体现项目的完整性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的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过程。因此,老师应由过去的讲授者转变为指导者,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操作和讨论等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老师的职责更多地是为学生的活动提供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而学生作为学习行动的主体,更强调要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培养目标,强调以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学习途径,以师生及生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学习方式,以学生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依据。

项目分组教学根据实际情况,一般4~6人为一个小组,分配项目(学习)任务,由小组成员共同或协同完成,让组内各人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习必要的知识。分组完成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并增强集体观念,同时能增进同学间的友谊。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可以采长补短、认识自身不足,互相促进并提高竞争意识。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为此,老师必须是这一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者。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必须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的实践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对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对信息获取、媒体获取、信息与通信技术整合的技能:在职业和生活中灵活性与适应能力、主动性与自我导向、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高效的生产力、责任感、领导力等,从而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考核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为使更全面地对学生完成项目过程中所展现的学习,协作能力等的综合考核,我尽量以项目过程为单位,综合个人自评、小组评、小组间互评、老师评等几项得分对学生进行考核,学会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也突显考核的公平性。

第8篇:手绘学习计划范文

当前我国展示设计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对此,文章提出了改革高校展示设计教学的有效措施:明确培养目标、注重学生创新设计思维的培养、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以及着力于提高设计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等。

关键词:

高校 展示设计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4-0142-02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高,为展示设计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展示设计教育也随之迎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在该领域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成为高校展示设计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高校展示设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状况以及专业性质,针对展示设计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一 当前我国高校展示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对于展示设计专业的选择和学习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近年来,世博热潮以及各地繁荣的会展业促使了展示设计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因而开设展示设计专业的大专院校也越来越多。大批的学生对这门新兴的热门专业趋之若鹜,但是其中大部分的学生对展示设计专业缺乏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对这个专业的选择和学习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很多学生在报考前甚至学习一两年后对于展示设计的专业特性和工作范畴认识不清,职业前景不够明朗。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由于展示设计专业涉及面广,学生容易将注意力分散在多而杂的知识点上,如果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必然会影响知识架构的组织以及设计水准的提升。学习目的影响着学生对专业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对未来职业的规划,因此明确培养目标,确定学习方向是高校展示设计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 对创新设计思维的培养力度不足。我国会展业的数量和规模逐年增大,但设计水平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各地展会上时常会出现设计雷同的展位,甚至是浮夸、奇怪的造型,造成一定的视觉污染,展位设计缺乏内涵和创新意识。这一现象反映出我国展示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透视出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创新设计思维的培养成为展示设计教学中需迫切解决的问题。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展示设计专业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设计程序的学习和设计技能的训练,以技术性设计人才为教学目标,忽略了创新设计思维的培养。完备的设计技巧可以使学生满足一定的工作要求,降低就业压力,但是创新思维的缺乏将影响设计水平的提升以及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也无益于展示设计整个行业的发展。

3 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有待加强。我国高校展示设计教学中,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主要体现在手绘能力以及模型制作两方面。在四年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手绘能力呈逐渐减退的趋势,越是高年级的学生,其手绘能力反而越差。在低年级学习阶段,课程以专业基础研究为主,手绘训练较多,学生能够保持一定的手绘水准;到高年级学习阶段,学生多用电脑完成设计,较少甚至不用手绘的形式来进行创意表达。手绘训练在课程中的脱节,以及教师对此技能的忽视,造成学生手绘能力与电脑技能的发展不平衡。在模型制作方面,专业设计课程中模型训练较少,大多数课程的作业方案停留在设计文案和效果图阶段,缺少模型制作环节。并且,学生对于模型制作的主动性较差,尤其是毕业设计的模型,不少同学花钱委托公司制作模型,放弃了这一重要的设计实践。动手能力是设计素质的一种体现,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是提升设计素质的有效措施,不容忽视。

4 学生设计实践的能力有待提高。设计实践能力是社会企业选纳人才的主要标准之一,展示设计公司青睐于拥有设计实践能力的毕业生。而现如今刚毕业的展示设计专业大学生,在入职后无法快速胜任新的工作,学校里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工作衔接不畅,往往要经历较长时期的岗前培训的阶段。反思高校教育,这正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造成的。学生在展示设计专业学习过程中,参与的设计实践较少,缺乏实践经验,注重概念设计而忽略市场因素,设计作品追求艺术感和绚丽效果却缺乏实际应用价值,这就导致毕业时出现就业困难的问题。由此可见,丰富设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设计实践能力,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是展示设计专业教师必须肩负起的责任,不可怠慢。

二 改革我国高校展示设计教学的有效对策

1 明确培养目标,确立学习方向。在高校展示设计教学中,首先教育工作者自身需明确培养目标,通过各种教学实践达成目标,其次是让学生清楚认识到展示专业的学习目的,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构建自身的知识构架。当前我国开设展示设计专业的院校众多,各院校的专业名称与培养计划也缺乏统一性。2012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目录(2012年)》,在这个目录里有关展示设计专业进行了如下调整:新增二级学科――设计学(1305),在设计学里新增专业“艺术与科技”(13059T),这个专业里包括会展艺术与技术、音乐艺术与技术两个专业方向。各个院校已根据这个专业目录陆续调整专业名称、招生计划以及教学计划。国家教育部对于这一专业的设置,显示出社会的需求以及对培养方向的认定,艺术与技术并重的设计人才是高校展示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高校展示设计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同时重视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和专业技术的提高,避免侧重于设计技巧见长而缺乏艺术和文化内涵的教学现象的出现。学生对于专业方向和学习目标的了解可以通过专门性的课程来展开。例如在新生入学时,增添《专业导论》课程,解释展示设计专业性质、工作范畴、课程设置等,让学生在专业学习开始之前对于学习目的和内容能够有一定的了解,根据个人兴趣和特点制订学习计划。并且,在后续的专业课程中,教师需始终根据培养目标执行教学计划,避免课程之间的断层,保持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和学习内容的连贯性,最终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加强创新设计思维的培养,提升综合素质。随着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举行,国家大型庆典、城市形象景观设施设计等活动的陆续开展及国内外企业品牌推广的需求,在设计层面上,对展示设计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要求展示设计专业提供智慧、有创意、有服务意识、有充分表达能力,能参与实施的优秀设计创新人才。展示设计教学中,不能只注重技巧教学,而忽视设计创新;只注重所谓的学术理论推敲,而背离了社会现实需求。由知识型转变成智慧型的创新人才培养,是当前展示设计本科教学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在展示设计教学中可以从“师法自然”、提升艺术修养、加强造型实验等方面着手,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首先,培养学生向生活,向自然学习的意识。发达国家的展示设计教育优于我国,我们在学习其教学理念与课程设置的同时,更要学习培养创新思维的本质。在国外优秀的设计院校,学生往往从现实那里获取设计灵感,有的从植物中寻找形态与构造;有的从动物形态中寻找造型之特点;有的重新尝试着儿时吹泡泡来寻找合理的空间。现实是他们最好的老师。中国的古代贤人早就具备这样的智慧,推崇“道法自然”,在日常生活中看待万事万物,并从中悟出道理。然而,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学生缺乏向生活和自然学习的意识,具有创新和中国风格的设计难以成立。因此,高校展示设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向生活、向自然索取创新素材,保持个性化发展,带着学生不断地从生活中探索,钻研中国风格的设计。其次,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内涵。优秀的展示设计作品不只是靠严格的设计程序和理性分析产生的,还需要艺术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从而赋予作品强大的生命力,打动人心,为观者创造美好而深刻的体验。高校展示设计教学应建立学生对于艺术美感和文化内涵的重视,切忌将展示设计专业孤立和封闭,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关注、学习纯艺术以及其他艺术设计领域,从中获取营养,寻找创意灵感,提升作品内涵。最后,加强造型实验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创新能力。在展示设计教学中,学生对于设计调研可以轻松完成,但根据分析结论进入设计阶段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茫然不知从何下手,不大愿意主动地通过自己实践来推敲方案,而是通过网络调阅资料来拼凑方案,作品创新含量较低。进行造型实验是创新设计的有效途径,应该训练学生从实践中找寻创意。例如,可以用纸任意叠或任意折,从制作工艺中选择美;也可以任意泼水,而后选择出最能表达出水的语义形态;甚至利用微距去发现,拍下平常很难发现的质感与肌理,进行比较和选择,创造人们很难想象的空间形态。高校展示设计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出更多的课题,来进行不间断的训练,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中发现创意,练就超强的选择力,凝结出创造美的智慧。

3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主要从保持并提升手绘能力,以及加强模型训练这两个方面进行。手绘是设计师用于彼此交流的看家本领。设计师可以随着设计构思的变化,通过手上功夫将创意信手拈来,快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灵感和设计思想。这种手脑一致性所达到的程度,到今天为止计算机也还是无法取代的。手绘效果图自然地记录着我们艺术设计的创造过程,更是我们在艺术设计上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我们绝不该放弃对它的研究与学习。在高校展示设计教学中,主要可以通过两方面来加强手绘训练。一方面,在专业基础课程中,通过专门性的手绘效果图课程,教授方法与技巧,使学生能够迅速掌握这一基本技能。并且,在课程中,强调手绘效果图对于未来设计课程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课外有意识地、自主地进行练习。另一方面,在专业设计课程中,注重手绘效果图阶段,将手绘效果图作为课程的硬性要求,让学生在每一次方案进入设计阶段之时,先用手绘进行设计构思,其次再用计算机细化设计方案。通过多门课程的训练和巩固,形成用手绘效果图进行设计表达的良好习惯。在设计学习中,动手能力的另外一个体现是模型制作。做模型也是设计表达的一种形式,是设计中的重要的方案推敲和确定过程。空间形态过渡、转折、工艺细节等经过模型反复实验,才能促成设计的细化以及最终设计作品的诞生。进行模型制作训练,是展示设计专业学生设计能力提升的必要手段之一。高校展示设计教师应该在课程内容合理的前提下,将模型制作训练贯穿于每一门专业设计课程中。首先,在专业课程中,进行设计创作之初,引导学生用造型实验的方法,通过折纸、撕纸或其他材料的堆叠和拼搭来探索空间的形成以及材质的组合,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寻找灵感和创意源泉,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动手能力。其次,在设计作品的效果图阶段后,要求学生制作比例精确的模型,让学生通过模型制作感知精度,推敲和调整方案,增强设计细化的能力。

4 加强学生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我国高校展示设计教学中,要培养合格的设计人才,提高就业率,必须加强学生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创造设计实践的机会。展示设计专业教师可以跟社会企业单位进行设计合作,将实际项目引入课程中,把控设计方向,合理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创作,完成教学任务。在项目进行中,让学生参与项目的整体流程,增加学生对于项目从设计到实施的各个步骤的了解,并且注重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和锻炼。在项目完成后,校方应组织企业工作者和任课教师共同参与设计方案的评审,让学生更了解社会对于设计的评价标准。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也可以为企业带来设计的活力和灵感,是培养合格的设计人才的有效途径。

其次,注重实题虚作的训练,丰富设计实践的同时提升综合素质。在展示设计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还可以从“实题虚作”的方式入手,将高年级的部分专题设计课程以及毕业设计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丰富学生设计实践的同时提升综合素质。所谓实题虚作,是指以社会或企业需求的、以真实项目设计为背景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的研究课题。实题虚作的目的,一是要调动学生对社会关注的积极性;二是利用现有的真实数据材料及相关的限定条件;三就是在真实设计的基础上,用几年来学习专业所掌握的知识,对其进行创新设计。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将课程内容与实题虚作的方式联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能力和理论知识的提高,最终提升学生的设计水平。校企合作以及实题虚作都是高校展示设计教学中提高学生设计实践的重要方式,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学中合理规划这两种方式参与教学的比重,紧密联系教学内容,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重,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优秀设计人才。

第9篇:手绘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工程制图;高职教学;教学方案;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工程制图》是工程界的技术交流语言,融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一定的识图能力和基本的绘图能力,并为相关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基础。在《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应把握下面几个方面。

一 人才培养对象的学情分析

我们是以培养电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要针对授课的具体专业对象和目标进行分析,从而掌握《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例如,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的学生,其毕业生去向为火力发电厂、大型企业自备电厂等单位,就业核心岗位是锅炉检修与安装、汽轮机检修与安装等,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绘图和识图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工程制图》学习必须熟悉设备的结构,识读和绘制设备零件图、装配图等。当然,还要了解授课具体班级的学生,他们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等,以达到有针对性地教学。

二 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材、制定计划

在分析了学情后,有的放矢选择教学内容,依据教学内容选择和编写符合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特色和规律的质量较高的教材。例如,根据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确定必须掌握绘图识图的基本知识、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了解和绘制专业图样和计算机CAD绘图基本操作是个方面的内容,根据需要选择和编写教材,最后,制定教学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教学。

三 设计教学方案,完成教学过程

教学必须面向职业领域或职业岗位群,必须体现为学而教、为用而学,紧紧围绕培养目标这一核心,形成培养合力。教师在每一节课前都认真设计教学方案,分析所授知识、技能有何用、用在何处等实际问题,教学才会体现有效性,做到 “每堂有效”,不断实现课堂教学活动的最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下面以《工程制图》中圆柱的切割一堂课为例设计教学方案。

圆柱的切割教学涉及到工程制图教学的一个难点——截交线,怎样围绕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快速完成圆柱的切割视图的绘制,同时增强识图的能力,并且在学习中培养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这是我这堂课方案设计的方向,为此我是这样设计教学方案的:

教学基本过程是:复习平面立体的切割体截交线的特点和画法——布置学习任务——平面切割圆柱——多切割平面变化切割圆柱——变化平面切割空心圆柱——归纳总结——绘图实练——点评。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复习环节,回忆平面切割平面立体的截交线画法和特点,为增强学生的工程图形意识,还结合工程实例提取本堂课的绘图立体,导引出本次任务:平面切割圆柱的截交线画法。接着分三个步骤有浅入深、层层深入完成对新知识内容的学习。第一步骤教学过程,还是以教师讲授、演示、启发为主组织教学,而在第二、三步骤的教学环节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换,教师由讲授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教学重心从“授”转变为“导”,同时教师还是课程开发与学生智能开发相结合的设计师,是信息资源的加工者、供给者和咨询者,是学生学习过程真挚的合作伙伴。由于教师的成功导演,变化平面切割圆柱位置的过程中,学生在完成任务的目标驱动下,逐渐从易到难,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师生共同的归纳和总结,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总结能力和语言能力;再采用分组的形式快速完成本节课的绘图任务,学生兴趣大增、信心十足;最后点评,挑选佳作,展示自我,讨论交流,自信学习。

四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应用

《工程制图》 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又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至关重要。

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特点,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形体和零部件的测绘教学中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以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相结合;在机件表达方法教学中可以采用讨论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在组合体构型设计教学中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模型测绘教学中可以采用体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在典型零件测绘和尺寸标注教学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学有目标;在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标准件和常用件教学中可以采用讲学结合教学把启发、引导、归纳、总结等指导性教学活动与学生自学的阅读活动相结合;还可以大量地采用讲练结合教学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等。

我在圆柱的切割这堂课的教学中,教学方法和手段具体体现为:

将工程中的实例引入教学,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研究实例的过程中即掌握了融入实例的知识点,又加深了学生对工程制图课程的工程特性的印象,因而在任务的引入部分采用了实例教学法;在第二、三步骤教学过程中,采用了研讨式教学法,先提出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教师提示、引导和组织,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在参与,共同讨论出解决问题的实质、思路和方法;整个教学活动中采用了互动式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在绘图实练环节采用了实践操作法,加强学生动手绘图能力,掌握绘制工程图样的方法。这样通过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巧妙设置课堂情景,烘托效果,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并通过教师设计出的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在练习过程中模仿、学习教师的思维方法,再把学到的方法用到实际中去,经过将接受、理解知识的过程向消化、运用知识的过程转化,最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同时,充分利用硬件资源(制图模型室)进行实物教学,向学生展示各种圆柱的切割体模型,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工程意识;应用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手段,展示立体图片和现场工程图片,制作切割过程动画,以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

实践证明,把握好《工程制图》教学中这几个环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际绘图和识图能力,可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芦晓峰,杨玉艳.水利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2

[2] 林春江.适合高职工程制图课程特点的教学模式的构建[J].辽宁高职学报.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