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孔乙己阅读答案范文

孔乙己阅读答案精选(九篇)

孔乙己阅读答案

第1篇:孔乙己阅读答案范文

文学作品教学的目的在于借助文学作品中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抨击,熏陶、感染、打动学生,从而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提高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小说是中学生在课堂内外接触得比较多的文学样式,如果学生在阅读小说文本过程中充斥着各种误读误解,阅读目的就很难达成。

通过一定量的课堂观察和亲身教学实践,笔者对如何减少中学生对小说文本的误读误解?怎样在小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有如下的思考和感受:

一、备课时注意分析学生阅读该小说文本的实际困惑与需求

以《孔乙己》为例,教师备课时应该设想一下:1.学生自己阅读这篇小说可能会有哪些疑惑或者误解?他们会认为孔乙己是个怎样的人(预想:各种各样答案都可能有)?他们会不会认为小伙计和酒客们对待孔乙己的态度没什么不妥(预想:有些学生会觉得他们的态度并无不妥)?他们会不会觉得这个小说是一个好笑的闹剧(预想: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会觉得它是个很好笑的闹剧)?2.学生的疑惑可能来自哪些故事情节或者词语、句子理解,或是对某处细节的忽视、对某个重要词语、句子的忽略(预想:需要老师引导对文化背景的认知以及点拨的关键点大致有:“孔乙己是站着……唯一的人”,分茴香豆给小孩子的情节。偷书与窃书的辩解,“我”与酒客们的“笑”等细节)?

为了尽量减少甚至清除学生对小说的误读误解,教师要梳理自己的小说学科知识,寻找适合文本和学生阅读需求的核心知识,并根据自我积淀的教学经验,选择恰切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上好小说阅读课。对学生阅读小说文本的实际困惑与需求心中有数,教师就能真正让学生与作者、学生与老师的思维有碰撞、有交点,很自然地贴近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至高点。

二、教学时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与自修能力的发挥

文学作品是人类的精神产品,文学艺术的接受鉴赏也属于人们精神领域的活动,教师的讲授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阅读,只有合理引导学生思维,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教小说《孔乙己》,老师给学生七八分钟,带着“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用一两个词语概括)这个问题充分阅读文本,后同桌交流一分钟左右,然后全班交流。“爱钱、好吃懒做、好面子、有学识、乐观、善良、奇怪”等等,学生的答案会显示他们各种各样的思考和理解,最后在老师引导下形成共识:孔乙己是一个矛盾的人尴尬的人。进而师生一起通过具体的语言分析孔乙己“尴尬”“矛盾”“多余人”的身份体现在哪些地方。而后讨论“是否孔乙己可以做一些什么样的改变,就可以靠近或归属某一个团体、不尴尬了?”和“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孔乙己呢?”两个问题,学生会在思考领悟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得到社会人生的启示、精神境界的提升,教学目的水到渠成。最后还可以让学生仿照“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的人”句式写一写孔乙己的说话特点带给他的尴尬,以及“假如孔乙己在你面前,你最想对他说什么话”的练习,加深巩固本课的阅读成果。

整堂课学生自读自悟,自己思考自主分析,师生间、学生间真正有思维火花的激烈碰撞,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是触及灵魂的深刻。

又如教《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教师可以先收集并筛选各小组自读自悟中提出的不能解决的疑问,然后进行全班交流。问题都来自学生自身,在讨论解答的过程中,学生的热情度会很高。环环相连的问题,在教师有意识的启发点拨下又可以生发出一些相当有价值的新问题,进而引发讨论向纵深发展,促成学生对小说文本的透彻解读。

解读小说,让学生在自读自悟、自我纠错中向前迈进,教师的任务主要是补充、肯定、启发。学生既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又互相交流、共同切磋,既体验到积极思维的快乐,又分享了互相帮助、相互合作的快乐。

三、教给学生适量的叙事学知识

小说是叙事的艺术,小说的叙述层面包括小说中的叙述者和叙述视角、叙述结构、叙事线索等方面。叙述学家们从不同角度对“叙述者”进行分类。根据叙述者是否参与到故事以及参与故事的程度,分为故事外叙述者与故事内人物叙述者;根据叙述者与作者的关系,分为可靠的叙述者与不可靠的叙述者。叙述者的选择往往涉及作者精心安排的叙事策略,这种策略的安排又往往透射着作者的创作宗旨和作品的独特艺术魅力。小说教学关注文本的叙事策略,也是引导学生的思维与作家们大碰撞的良好途径。

中学语文教学不必像叙述学那样对每个文本的叙述者叙述视角进行详细分析,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在相互比较中讲述教材选文所涉及的叙述者和叙述视角。

第2篇:孔乙己阅读答案范文

关键词:提问艺术;人文性;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探讨本学科自身规律的同时,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而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使提问真正能起到促进学生思考的作用。

一、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设计得好,总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也能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疏与密、缓与疾、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

1.刺激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去主动学习

众所周知,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端。要学得知识,就得思考,面对所学的内容产生疑问,则是思考的开端。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就是解疑惑。初中生好奇心、求知欲都比较强,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些疑问,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他们产生积极探究的兴趣,主动去学习,从而获得知识。

2.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生的有意注意力还比较差,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中比较容易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尤其是在教读说明文、议论文等较为枯燥的文体课文时。为此,教者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他们的大脑始终处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从而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减少学习的盲目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把一个个的教学目标化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通过提问揭示学习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读课文,使学生边读边思,可以减少阅读的盲目性。

4.通过提问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除了传授学生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方法,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把整理好的知识预先包装好,一包包地传授给学生,而是要通过精心设计的一些问题带领学生积极参加探求知识的过程,让学生联系过去所学知识,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辨别、分析、归纳,然后作出解答。

5.通过提问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个性

问题是创新之源,疑问是创新之母。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从新的可能性、新的角度去看问题,都需要有创造的想象力。”“疑”使学生在认知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引起探究性反射,产生思维活动。而传统教学使学生在无“疑”状态下被动接受,盲从依附,思维被束缚在教学的圈子里,创新个性受到严重压抑。因此,在教学中精心设疑,对发展学生的个性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方式

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忌讳那些大而不当的问题,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境地。同时,也应杜绝提出一些游离于课堂主题之外的小而琐碎的问题,让学生在无聊的问号前疲于奔命而又难以实现思考的价值。上述两种形式是课堂提问容易陷入的误区。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既有趣味性、挑战性又有充分的延展性。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读者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读者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上,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读者的创造性使得语言变得神奇而富有魅力,而文学作品因为这种个性的解读而更具有魅力。所以,教师绝对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父亲关爱“我”的种种言行。

生1:父亲放心不下,亲自送我上车。

生2:父亲帮我拣座。

生3:父亲用紫毛大衣为我铺好座位。

生4:父亲托茶房照应我。

……

师:面对父亲深深的爱,当时“我”又是怎么想的呢?

生1: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

生2: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

如果赏析就此打住,也未尝不可。但是笔者还不满足于此,要追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于是就进一步提出能诱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

师:两年之后,“我”仍是这样想的吗?

(学生议论纷纷,观点大体一致。)

生1:不会,因为以前“我”是一个少爷,而两年艰苦生活的磨练,已经把“我”变成一个初尝生活辛酸、懂得分担家庭责任、能够理解父亲难处的成年人了。

生2:两年后,我长大了,懂得了生活,就懂得了爱,所以也就理解了父亲当时的言行举止中包含了深深的爱。

生3:不会,我会为我当时对父亲的不尊重而感到内疚。

生4:当时,父亲在失业、丧母、家破、年事渐高的人生窘境中,在他生命中不寻常的岁月里,依然给予我一如既往的爱和关怀,因此,我对父爱的真谛有了更深的理解。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个体。教师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提问时,也应抓住有利的时机,浓墨重彩,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历等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和课外和谐地融为一体。

比如,在教学《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时,为了吸引学生的目光,也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课文教学的导入时,笔者在黑板上画了一幅“一笔画”,向学生提问,结果这随手的“一笔画”引来了学生丰富的思考,为课文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师:你猜老师画的是什么呢?

生1:是棒棒糖。

生2:是蚊香。

生3:挺像射击用的靶子。

生4:应该是从空中拍摄的盘山公路。

生5:树的年轮。

生6:我想是深度的近视眼镜。

…………

几种答案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民主的环境,提供自主条件,既要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更要高屋建瓴,敢于率先打破传统,走出思维定势,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逗”起学生探究的热情。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让学生“仰而弥坚”,钻得越起劲;“钻而弥深”,就越锲而不舍,充分享受钻研思考过程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孔乙己》这篇文章时,对最后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看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的理解,就是应抱着以上的精神。

师:大家觉得鲁迅先生的这句话有语病吗?

生:有。

师:错在哪里呢?

生:“大约”表示估计、猜测,而“的确”表示肯定,同时用了这两个词语,就前后矛盾了。

师:那到底孔乙己有没有死呢?

学生众说纷纭,不能确定。教师请学生分成两组,赞成“孔乙己可能死了”的为甲组,同意“孔乙己的确死了”的为乙组,并说出依据。

甲:“我”没有亲眼看到孔乙己死去,也没有听到有关他死的消息,所以说是“大约死了”。

乙:因为“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到了第二年的端午,到了中秋,又到了年关,都没有看见孔乙己,说明他真的死了。

甲:大家都很喜欢取笑孔乙己,他也算是个“名人”,如果他死了,那么肯定会有关于他的死讯,也会被酒馆的人所知道。

乙:孔乙己嗜酒如命,有了钱就要去换酒喝,不去换酒喝了就说明他没钱了,没了钱,就饿死了。

甲:孔乙己经历了这么多挫折,觉得自己不该那样活,可能已经改邪归正,离开了这个被人取笑的地方,开始了新的生活,所以不能确定他是否已死。

师:可见,在当时的社会,像孔乙己这样的人就算死了也没人会去关心,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世态的炎凉。孔乙己则是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代表人物。

综上所述,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语文课堂的“提问式”教学,不但应该体现出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结合,而且能应该努力展示出语文教师的教学的特色,从而让提问成为架设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桥梁,成为能给师生都带来思维享受的艺术。

参考文献:

第3篇:孔乙己阅读答案范文

【摘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最不能称道的教学艺术就是把话说尽,让读者一览无余。文本在阅读活动中需要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不断去通过阅读发展自己的思想。文本中的“空白”,只有经过一遍遍地认真阅读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妙处。

【关键词】空白艺术;阅读教学;意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5-0168-02

随着初中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在语文课上,给学生讲解得十分具体,分析得十分透彻,把学生的想象和创造空间塞得满满的,是十分不明智的。近年来,教育界逐渐关注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空白艺术”,对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空白艺术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1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空白

1.1 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语言”的空白: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最不能称道的教学艺术就是把话说尽,让读者一览无余。文本在阅读活动中需要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不断去通过阅读发展自己的思想。文本中的“空白”,只有经过一遍遍地认真阅读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妙处。因此在阅读课文时,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甚至是标点等方面去发现“空白”。有效地利用文章的空白展开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师在阅读文本时更深层次的思考,如果分析得好,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兴趣,把学生引入思考的境地。

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的空白点,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诠释空白,展开想象,感悟人物品质,体会作者感情。例如在《孔乙己》学习中,从“多乎哉?不多也”,我们仿佛看到了迂腐可笑的孔乙己。 引导学生分析研究这样的文本语言之“白”,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小说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到文本语言的简练、含蓄和精妙。

1.2 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答案”的空白:在语文常规教学中,有些教师信奉答案的惟一性,唯标准答案是举,这会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个性得不到张扬。其实,在我们语文教学中,有许多地方的答案并不是惟一的。雪化了是水,也是春天。在这个“标准答案”以外,更多地留些 “空白”,让学生去仔细领悟、探究,学生收获会更多。

比如《曹刿论战》中,曹刿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鲁庄公当“肉食者”之首,鄙,还是不鄙?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只要言之有理,教师都可以认可。可以说他鄙,也可以说他不鄙。讨论中,甚至还有学生引申到现代社会管理者大胆识才用才的重要性。开放的答案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渴求心理。

1.3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留有空白:课堂教学,不能把学生束缚在自己的讲授上,捆在作业练习上,而要尊重其个性的自由发展。如果课堂上留有空白,学生便可以在空白时间里朗读、演讲、讨论、阅读、解疑……这样,学生在空白时间里无形地提高学习的兴趣,而不是放任自流。

笔者于教学中在一次课堂最后五分钟的文学欣赏中,一位学生谈席慕蓉的诗,误把《乡愁》算了进去。当时并未指正,而是让诗歌小组的同学发言评价。同学们发现了这个错误,不但很快弄清了《乡愁》的作者,而且对余光中和台湾诗人又进行了讨论。后五分钟的文学欣赏不是老师的欣赏,而是学生的欣赏,教师虽“无为”,但学生却“无不为”,而且是“大有作为”。

2 提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空白艺术的措施

2.1 不断进行思考,从“虚无”处读出“有”:笔者认为正因为作品留有空白,这样才更容易激发读者去认真探究作品的空白,从而可以更好地将自己融入到作品中来。这种由意义的不确定性与空白构成的文本结构就会对学生来说产生更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这一点来看,阅读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可能去替代学生。

能够被选入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在写作上很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一些初中课文内涵丰富,语言凝练,这其中也有不少作者匠心独运,有意为读者留下值得寻味的艺术空白。对这些内容,语文教师要不断加强引导,从“虚无”之中读出“有”来。比如说,鲁迅先生的作品的有时就会留有很多艺术空白,它能够激发读者透过看似寻常的叙述,渗透着不同寻常的信息。小说《孔乙己》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字数不多,但他给人的思索空间极为深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内涵丰富的语言,按照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去进行猜想,体会这些语言的真正含义,不断丰富作品的“空白”,更好地考虑到这句话的真正内涵。

2.2 不断拓展阅读,读出“情节”的深意:好的文章内蕴丰富,如果多读几遍,更多的看法就会不断地生成。对此,作为语文教师而言,应认真遵循认知规律,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理解空白。如果老师将文章内空白向学生一次说明白,学生都懂了,那么再详尽阅读的激情反而没有了。

还是那本书,还是那个文章,由于阅读的方法、遍数、环境以及读者的心情、和世界观发生变化,都可能引起对文章理解的变化,因而对文本的空白的理解就会发生变化。由此可见,关于某一个作品的理解仍然需要要进行更多次的深入阅读,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读者的思想与作者的思想不断进行碰撞,互相激发。阅读经典作品,不能一次性阅读,要多读,将语言的精炼和思想的精华与自己的知识结合起来,不断产生新的思想和语言,这样运用起来才能随手拈来,得心应手。为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从学生读过的书中进行精选,让学生进行更多次的阅读,达到熟能生巧。

2.3 不断揣摩语言,读出“语言”的深意: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有时文章的作者为了追求语言的含蓄之美,就会有意留下“空白”。一部如果有了含蓄之美的空白语言,在理解意义上就会有更多的遐想空间。在阅读时,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反复揣摩,搞清楚语言所蕴含的原始意义,这样,方可以说得上真正的读书,真正的学习。

《藤野先生》首句是“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莫泊桑《项链》首句“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两个“也”字,都埋伏下一种未定性,从而使文章更具耐人寻味的意蕴。鲁迅的文章中,有很多语义单位之间连接上的“空白”,这些“空缺”引人遐想,让读者通过思考去完善,这样就使作品更具内涵,经过多次阅读才能读懂作品的真味。

第4篇:孔乙己阅读答案范文

在过去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出于“中考升学棒”的重层挤压,一些学校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只注重升学名次的优先排位,致使一些教师无奈地对付应试考试,不得不把学生变成“翻版的教材”“长脚的书柜”,片面地“传道、授业、解惑”,过多地给出知识的终极答案,完全忽略了对学生求知欲望的学法探究。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就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探究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逆向探究法

逆向探究法,就是在阅读课文时不按常规思路先阅读文章内容,而是直接探究文章的标题或文章的论点。

阅读《驳“实惠”论》时,第一,引导学生针对传统观点“学雷锋,不实惠”各抒己见。甲说:“学雷锋,做好事,不收钱不留名,对自己来说名利双失不是太吃亏了吗?”乙说:“邵逸夫做好事,给大陆捐资数亿修图书馆建大医院,对大陆来说不是挺‘实惠’的吗?”丙说:“如果张亚奇在路边拼命挣扎时,有一位活雷锋,热心把他送进医院抢救。对张亚奇来说,难道仅仅是‘实惠’吗?不,因为活雷锋为她挽回的是用金钱所无法挽回的生命!”第二,再去阅读课文,明晰作者的论证轨迹,从逻辑思维方面,从价值观人生观方面,从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方面,一层又一层地驳斥“学雷锋,不实惠”的观点。

二、框架探究法

框架探究法,第一,依据阅读文章的体裁所呈现出的内容特点和形式规律,经过分析判断、总结归结,梳理形成一个结构框架。第二,依据已定的结构框架,再回到课文中找到相应的内容叙述,迅速地思考、对比,加深记忆。

在阅读教学《谈骨气》《开动机器》《反对自由主义》时,先梳理出这类议论文的结构框架,就是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再依据这一结构框架,仔细阅读这几篇课文,探讨它们提出了什么样的论点,这些论点又是怎样提出来的,从中采用了哪些内容作为论据,然后使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足以使论据支撑论点。

框架探究法重点在于制定合理的结构框架,这些结构框架必须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广泛的适用性。记叙文的六要素、小说的三要素,就是比较明显的结构框架。具体阅读内容依靠结构框架的引导,而结构框架又使具体阅读内容得到不断的补充延伸。

三、比较探究法

(一)同中求异探究法

看似相同的内容,仔细寻找细微差别,却收获不同。《孔乙己》一文中,写孔乙己到酒店喝酒受人嘲笑、奚落后,同样表现孔乙己死爱面子、自欺欺人的情景。

甲: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看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

乙:“取笑?要是不偷,怎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甲处虽不可辩却硬要诡辩,混淆“偷”“窃”二字的概念。乙处无法辩而不能辩,虽已写服辩但仍然痛遭毒打,无可奈何,只能自欺欺人,谎称“跌断”。倘若甲处的“自欺欺人”还能为孔乙己争回一点“读书人的清高”,那么乙处的“自欺欺人”已完全变成一个弱者可怜的“哀求”。无不显示孔乙己从窘迫到穷途绝路的人生轨迹及悲剧色彩。

(二)异中求同探究法

从个别中寻找一般特性,或从个性中寻找共同特性。《故乡》中闰土人物形象的分析,一是可以通过文章中少年闰土、中年闰土的前后变化来分析;二是可以通过《故乡》中的杨二嫂、《祝福》中的祥林嫂、《阿Q正传》中的阿Q等人物形象来加以对比分析。虽然他们的时代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是旧社会下层人民群众的形象,同样热爱生活向往自由,却同样愚昧麻木,对其命运百思不解,被封建制度无声无息的吞灭。不难看出作者从心底呐喊:“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四、立体交叉探究法

传统的语文探究法,大致有两种:一是整体探究法,即从文章入手,忽略了局部分析和细节研究。二是局部探究法,即肢解课文,着眼局部分析和细节研究,而忽略了整体把握。这两种探究法,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既不完善,也不科学。笔者提倡第三种方法:立体交叉探究法,就是“整体、局部、细节、大整体”诸多要素的立体交叉和综合探究。

第5篇:孔乙己阅读答案范文

语文总复习到底可能有哪些困惑呢?

1.复习的内容枯燥、繁杂。不管怎么讲,似乎都枯燥无味,看上去很多人在听,其实没听,更没有听到心里去,会不会更是另外一回事儿。

2.复习的方法有“浆糊感”,迷茫而手足无措。除了古诗词,仿佛复习了和没有复习一个样,今天教的方法,到了明天也不一定用得上。

3.复习的结果无法预知,无法控制。学生的书写无法短时间提高,语文命题的不确定和阅卷的尺度更是令老师们无法控制。这直接导致了老师们自信心不足,成就感缺失。

同样,学生对于语文答题也是糊里糊涂,考试听天由命。

那出现了这类问题就置之不管么?

我会这样反思:相对平行的班级语文成绩为什么会不一样?要说枯燥的话,英语、数学老师的复习就一定生趣盎然么?虽然难度大,但是相对公平!况且课外阅读复习越是难点,别人也更不容易解决,这就是机会!这就是突破口!凡事一定有规律和方法,做了比不做一定好!

面对语文这样一门看似简单却极具风险的学科,需要老师冷静思考,从容面对,方能解开种种疑惑!特给老师们如下建议:

一、复习规划:三线并行。

通常情况,大家的复习都是四月份攻基础,五月份攻阅读,作文让学生“自生自灭”。那样的话,到六月份考试学生基础也忘了,作文到临考也不可能有所提高。因此我建议,基础、阅读、作文三线并行,当然各自应该再细化才行!

二、中考语文答题之数学意识。

毫无疑问,每个学科之间都有一定的关联。语文考试本身就靠积累和严密思考。在重庆市中考阅读题的小问中,超过九成都是每小题4分,大致有如下可能性。可能是两个方面,每小题2分。可能是一共四个方面,四个给分点,也可能答案中有四个要素。还可能是两个大方面,每个里面还有两个小的方面,比如某个句子在全文的作用。

三、依托教材,以《孔乙己》为例。

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四分的话,可能是概括人物形象,就要找到四个方面。可能是具体讲他的人物形象,就是两个方面并且说出依据。再如旁人为什么笑孔乙己?就要从孔乙己主观和旁人的客观方面分析。同样主观上,还可能从外貌可笑,举止可笑,语言可笑等方面分析,力求细化给分点。

四、管理直接决定学生成绩。

许多老师问我一个同样的问题,万一学生某项检查没过关该怎么办呢?留学?体罚?抄写?似乎都行不通。那可不可以有一些更新鲜有趣更有效果的激励的方法呢?背不到书上讲台唱歌怎么样?还有听写检查,把成绩相近的十来个人分在一组,取小组最后一名不合格,就能最大程度上给优生的适当压力,也能给后面的同学一些前进的动力,两全其美的做法!当然只是一些小建议,更需要大家多想出类似的点子!

五、审题训练。

2011年文言文最后一小题很有代表性。邹忌进谏齐王,《出师表》中诸葛亮进谏后主刘禅,他们采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这对我们与人交往有何启示?一共四分。回答邹忌采用了以事设喻委婉规劝的方法,诸葛亮采用了直言劝谏的方法得两分,那不是还剩下两分么?所以后一问启示就应该是两个方面:①说话时要看对象;②要讲究说话的方式。并且在平时训练中教学生多观察答案的给分点。

六、变式思考。

讲解阅读题中的某个问题,不要直接给出答案,因为以后也不可能遇到绝对同样的问题。我们应该重视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揣摩命题者意图,以及答案的给分标准,它的易错点在哪里,这类题还可能怎么考,这样以后方能举一反三,复习也就事半功倍了。

七、区分易混易错点。

这类问题太多,我只能列举不能一一给出具体解释。如:题目、句子的含义与作用。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的方法与角度。结构与内容、铺垫与伏笔、象征与借物喻人、思路与结构、概括与具体、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等。在议论文中论题与论点、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到底是证明分论点还是中心论点、词语能否删去和能否调换的区别等,这些都需要老师们尽可能帮学生弄清楚。

第6篇:孔乙己阅读答案范文

关键词:阅读;设疑;思考

“存疑多思法”就是在阅读中多用脑思考,处处置疑,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通过他们认真的思考,解决阅读中发现的疑问。正如《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运用“存疑多思法”对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理解作品的思想艺术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发现异常之处,查异质疑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存疑多思法阅读就是要引导学生发现“疑”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达到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目的。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幕前的讲话》开头写道:“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不过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来思考为什么文章当中不用表示严肃、庄严的“逝世”一词,而是说“当代伟大的思想有停止思想了”“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呢?表达了恩格斯什么样的思想情感?为什么恩格斯的口气是如此的平静?引导学生分析马克思与恩格斯二人的伟大友谊,就不难发现作为恩格斯最亲密的战友马克思的去世对于恩格斯的打击是巨大的,但是作者并没有把自己的悲痛完全带入文中,仅去寄托自己的哀思,更重要的是准确评价马克思的思想和事业,以鼓舞和教育无产阶级的革命群众,采用讳饰的语言表达方式,能够含蓄表达出作者的情感。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的引导,学生学习效果要远远好于教师单纯的说教,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更训练了思维。对于职教的学生来说,因为他们的文化课功底相对来说较低一些,要想让他们能提出质量高的问题,在平时教学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去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让学生提问,并学会解答问题。

二、揭示矛盾现象,剖析矛盾设疑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可以从文章当中所存在的矛盾入手,这些矛盾并不是作者在写作时犯的错误,其实可以看作是作者故意预设的矛盾冲突,而这些点也正是能引起读者去思考的内容,一些文章的内容充满了歧义性,而另一些文章中的观点与日常的认知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也正是思想内容和强烈艺术魅力的表现方式,它更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过具体材料的和谐统一。例如,鲁迅小说《孔乙己》的结尾:“我现在终于没有看见——大约孔乙已的确死了。”文中表示推测的副词“大约”与表示肯定的“的确”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语,用在一个句子里是否自相矛盾?抓住文中这种矛盾现象,穷追不舍,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作者并没有交代孔乙己究竟死了没有,但是从全文看他一定死了。掌柜的曾经多次叨念“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若孔乙己没有死,掌柜的怎么会后来不提这十九个钱的事呢?孔乙己“品行却比别人都好”“从不拖欠”,偶有赊账“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若孔乙己没有死一定会来还钱的。绝不肯脱下那件又破又脏的长衫,又“不会营生”的他,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怎么能够生存呢?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课文,就不难再现矛盾的结尾,非常含蓄地启发读者去想象作品人物的悲惨结局及其社会原因,从而更加深刻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注意这些“关键点”,但是要少一些说教,虽然学生的理解没有标准答案那么全面,但有时候还会迸出智慧的火花,从而让学生继续深入理解下去,虽然让学生自己去理解,速度比较慢,但是只要训练到位,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在今后的学习当中会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逐渐得到提升。

三、抓住细节描写刨根问底解疑

小说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就是细节的描写。它对塑造人物形象、推进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有重要的作用。鲁迅先生说过:“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在小说阅读中,学生如果将细节抓住,也就容易提出问题,从而有利于把握住作品的主题与人物的性格。如《祝福》中的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揭示出了主人公的悲苦命运;祥林嫂与“我”的“三问”“三答”,她的走投无路和善良使人爱莫能助;祥林嫂的三次痛说阿毛的夭折,表现出主人公境遇的悲惨和无助,以及周围人的冷漠麻木;鲁四老爸的三次“皱眉”与咒骂,揭示了剥削阶级的自私与凶残;四婶的三次断喝,揭示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冷酷;对祝福场面的三次描写,展示出旧中国的社会背景。①充分留意这些细节描写,就能够较为容易地揭示小说的寓意和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再如《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初见林黛玉的一段恭维的话,林黛玉回答贾母与宝玉“念何书”“可曾读书”时的机变语言,在不同的场合,主人公会说出不同的话:而这些话也正暴露出人物特有的性格与心态,细细品味这些细节,可以大大加深对文本主旨与写作手法的理解。对于细节的把握要注意引导学生去把握那些关键的细节,而对于细节的理解也不能过于的随意,要与课文内容相联系。学生在阅读中,时时思考,处处置疑,抓住关键词语,抓住细节描写,就能够发现文本中的疑问,而学生解决疑问的过程,正是加深理解作品的思想艺术的过程,也恰巧符合实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理念:“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注释:

第7篇:孔乙己阅读答案范文

在《孔乙己》一文中有三处“善良”表达:“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教小伙计“我”识字、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这三处一直认为是为了表现孔乙己的善良心地,从而让读者更加痛恨封建文化和封建制度。可是,孔乙己真的是因为善良才有如此表现吗?

让我们一同来探究文章中的三处描写。

首先来看作者借小伙计之口告诉读者的内容: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抄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吃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抄书的人也没有了。

这一段文字告诉我们一个很残酷的现实:

孔乙己没有办法获得经济来源!因为唯一的经济来源“钞书”赚钱,因他“几次”“失踪”“也没有了”。这里提醒注意的是他“不会营生”!“幸而”告诉我们“钞钞书”是他仅有的谋生手段。那么,在没有谋生手段的情况下,孔乙己靠什么生存下去呢?乞讨么?长衫的会给他钱,还是短衣帮会给他钱?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孔乙己是生活在一个冷漠的世界中的。

“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偶然”这个词,我首先这样去理解:孔乙己平时靠吃百家饭生活,但“酒瘾”上来时,他克制不了自己,就去“做些偷窃的事”。这也能解释了前面“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的原因。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告诉我们“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间或”一词揭示一个现实——很显然,孔乙己经常来酒店花钱喝酒,而且是“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说明他“赚钱”水平还是可以的。现在需要明白的是:这钱从哪儿来的?真的是“偶然做些偷窃的事”吗?根据前面分析,我们有理由说答案是否定的。如此,我们还能说“品行却比别人都好”表现了孔乙己的善良吗?我认为这是作者反语,是讽刺!表现了孔乙己自命清高,爱慕虚荣的性格,也是他认为读书人高人一等的思想挣扎表现。其实,我认为“从不拖欠”的根本原因在于“好喝”!不能不说,这是无奈的“善良”!

再来看“教小伙计‘我’识字”这一细节的表现。

从过程看,孔乙己完全称得上“善良”:在孔乙己以为“我”不会写时,是“很恳切的说”,并两三嘱咐道,“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当“我”答上后,“显出极高兴的样子”;而当“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时,他“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然而,当我们审视事情发生的起因之后,同样可以发现,孔乙己此事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也可以说,孔乙己这处的表现同样是无可奈何的,这是无奈的“善良”!

最后来看“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这一回合内容。这也最是让我苦解的:因为单就这个情节,我无法看出任何非善良的东西。而依据人物性格的一致性,文章内容的连贯性,这是不应该出现的。只有当我把全文的内容整体理解并细加分析后,我才找到契入点:孔乙己的自命清高。

我们知道,孔乙己是自命为读书人,并自认为高人一等的,属于穿长衫的那个阶层的。在文中,我们看到他是绝不与短衣帮为伍的,对短衣帮也是“不屑一顾”的。而进入酒店来围着想吃茴香豆的孩子肯定是短衣帮家的,也肯定是不入孔乙己法眼的。照理孔乙己是不会理睬这些孩子的,但文章中偏偏孔乙己就给这些孩子茴香豆了,奇怪么?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我们仔细阅读文章就可以知道,孔乙己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举措呀!

首先,这一举措是在孩子们听到笑声之后才享受到的“福利”。而“笑声”总是在孔乙己痛苦中才发出的;其次,小伙计“我”也同样瞧不起“讨饭一样的”孔乙己的,这样,孔乙己“向孩子说话”的机会也近乎没有了。孤寂的孔乙己最后也只有“有几回”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豆了,来获得一点不平等的交流机会了。

综上所述,作者在这三处告诉读者的主要不是孔乙己的善良,而是他在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毒害下,已经扭曲了的善良本性。虽然在痛苦中偶然也有“善良”的萌动,但这些都是无奈的选择!作者通过孔乙己的“善良”面纱下隐射表现出的读书人高人一等,追求功名等思想,更好地引发读者的深思:是什么让人的善良变成这样丑陋的,从而更有力地揭露了封建文化的毒害之深,更深刻地提示了封建制度的罪恶,进而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封建社会的不可存在!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先生是相信进化论的,他相信人本善良。但在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长期毒害下,孔乙己在那冷漠冷酷的大潮中让“善良”偶尔冒个泡也值先生“哀其不幸”了;但在那个只有服从没有思考的环境中,“怒其不争”,先生也太瞧得起孔乙己了。

第8篇:孔乙己阅读答案范文

解题指津:该题考查对古文经典中的成语或格言警句的记忆和默写,内容是课内要求背诵的篇目,属于理解运用性默写。根据题目要求,须正确默写初中语文课本“孔子语录”中的成语或格言警句。如果平时注意背诵篇目的积累,则此题不难回答。

参考答案:成语如“温故知新”、“择善而从”、“任重道远”等;格言警句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二、下列诗句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解题指津:本题考查对古诗句朗读节奏的划分。古诗的朗读节奏有其规律性,一般说来,五言诗和七言诗都可分为两个较大的节奏单位:五言诗句子的节奏为“二三”,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七言诗为“四三”。如“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另外,五言诗常见的节奏形式还有“二一二”和“二二一”,如“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七言诗常见的节奏形式还有“四一二”和“四二一”,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参考答案:B。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节选自《出师表》)

问题:

1.两个片段都提出了一个相同的建议是 。

2.我们从上面两个片段中可以学到怎样的说话艺术?

参考答案:

1. 广开言路(多倾听建议)。

2.不论是讽谏还是直谏,都需要讲究语言的艺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听者从心底接受你的意见。对我们现代人来说,也要学习他们讲话时合乎身份、注意对象、语气委婉的特点。

四、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②,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节选自《石渠记》)

注释:①渴(hè):地名,指袁家渴。②箭:较小的竹子。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①,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②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节选自《小石潭记》)

注释:①篁竹:竹林。②卷:弯曲。

问题:

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第9篇:孔乙己阅读答案范文

翁锦洲

发散性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的变化的独特新信息的思维方法,它是对同一个问题从多种角度着眼,搜寻多种可能性,从多方面探求答案的思维过程。它是创造思维的起点和核心。

心理学研究的资料表明:中学生思维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一定的发展。这就为发展发散性思维提供了可能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完全可以通过质疑的形式来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关于质疑的教学,古已有之,《礼记》要求“博闻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其中的“审问”就是指要善于从阅读中仔细审查,提出疑问。北宋的张载更进一步强调“学则质疑”,他认为“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步”。现代的教育家也提出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来自己解答的观点。由此可见,质疑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性。

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质疑的内涵有了新的发展,它的作用不仅仅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更侧重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通过质疑的形式来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就应该按照质疑的规律以及学生的发散性认识事物的规律,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以阅读教学为例,学生的质疑大致有以下几个阶段。

一是表层质疑阶段。

所谓表层质疑,就是在阅读感知教材时,对课文来龙去脉,时代背景,字、词、句、读等提出质疑。由于中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够稳定,思维不够深刻,所以不少学生不知疑,不善疑,对一些平白易懂的课文更是这样,因此这个阶段老师要注意引导,通过一些文字表象作示范性的质疑,让学生掌握一些设疑的方法。

例如:

用删留比较法设疑:“一个朋友说:‘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我自然也是如此。”(巴金《灯》)句中的“单”字能否删掉,为什么?

用换词比较法设疑:“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朱自清《荷塘月色》)句中的“浮”字换成“升”字表达效果有什么变化?

用语序易位法设疑:“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历史”(《回忆我的母亲》)句中的“了”和“着”交换位置行吗?为什么?

用探究修辞格法设疑:《谁是最可爱的人》写完第一个故事后,作者说:“朋友,当你听到这段故事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这三句话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起有什么作用?

……

这样,只要老师能不失时机地,抓住课文中的一些特定语句,语段,找准关键词语及知识点,给以恰当的引导、点拨,学生就会较为容易地理解怎样通过义字表象进行表层质疑了。

二是里层质疑阶段。

里层质疑是在表层质疑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构思布局、情感意旨、艺术特色等方面提出质疑。例如教授舒婷的《儿子一家人》可提出这样的疑问:1、文中的“我”指的是谁?他与作者是什么关系?2、“儿子一家人”的诸多成员中,作者主要写了谁?为什么这样写?3、作者为什么以五岁的儿子的口吻和视角去写一家人的生活?改为以妈妈的视角去写效果有什么不同?这样设问可以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他们既可以较快地感知课文内容,又能领悟作者与文章叙述者之间关系错位的独特新颖的构思。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学生在解疑的过程中发展和提高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三是深层质疑阶段。

深层质疑就是引导学生仔细欣赏、品味课文的布局之巧、语言之精、寓意之深、修辞手法运用之妙等等。以教授《孔乙己》为例。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已经了解的情况下,老师引导学生对一些疑难进行深究质疑。如:为什么同是读书人,孔乙己只能在短衣帮的行列,而丁举人却是长衫主顾,有钱有势呢?造成孔乙己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作者会用上“大约孔乙己的确已经死了”这样前后矛盾的词语?孔乙己的结局是怎么样?如此等等,老师提出这些质疑时,应让学生各抒己见,鼓励他们对同一问题进行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散性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

里层质疑、深层质疑,是阅读的重要阶段。也是促进学生向思维能力转化的阶段。老师应根据中学牛好求异、善争辨、爱追根问底的思维特征,鼓励学牛打破思维定势的局限,积极思考,多角度、多方面去探求答案,从而使发散性思维得到发展。

四是联想质疑阶段。

联想质疑是较高层次的质疑。老师应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将新学的知识和以前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比较,求异求同,使发散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加固。

 如教授完《孔乙己》和《范进中举》这两篇小说后,老师可以诱导学生,把两篇文章的主要人物形象放在一起,从作者塑造他们的态度、动机、文章表现的社会现实、典型意义、写作特色等方面进行比较,求异求同,使学生对这两个人物形象有更深刻的认识。

又如教授的《沁园春·雪》,可引导学生联想已学过的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联想到的《大雪压青松》、联想到柳宗元的《江雪》。从而体会岑参的慷慨悲凉,柳宗元的冷峻凄清,的豪迈奔放,的豪情壮志。让学生在联想质疑、分析比较、评价鉴赏的过程中发展和巩固自己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以上是阅读教学中质疑的四个阶段,从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发放性思维是随着质疑的逐步深入而形成发展的。

阅读教学中,要使质疑促进思维的发展,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一、要在“导”字上下功夫。叶圣陶老先生告诉我们“教师之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老师不要急于把问题的结论交给学生,而应该想方设法诱导学生对同一问题作多方面的思考探究,以获取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和最佳方法。

二、要注意保护学生的求异思维,倡导质疑精神。学生的性格不同,爱好不同,在阅读课文时的感受也不同,如果强求统一,势必会削弱学生质疑的兴趣,所以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敢于质疑。

三、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善于去质疑。

四、要遵循思维的规律。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时,要注意明确思维的归宿,即问题解决的落脚点在什么地方。同时要注意解决问题的每一步依据都要正确无误,要让学生的思维发挥流畅而具有独特性。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只要正确使用质疑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引导得法,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随着步步深入的质疑与解疑而得到迅速的发展。本人所任教的职高班,学

生都是经过普高、中专等各类学校筛选剩下的,其中三分之一是自费生。学生的基础差,起点低,经过一个学年的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有较大提高。本学期组织部分学生参加“语通杯”首届全国中学生语文创新学赛,共有五人获奖,其中二人获二等奖、三人获三等奖。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了,学习成效自然也会提高。期末,该届学生参加全市毕业会考,超过市平均分3分,及格率99.03%,超过市及格率13.1%。是我校职高学生参加全市统考成绩最好的一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