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简历末班范文

简历末班精选(九篇)

简历末班

第1篇:简历末班范文

2022农业银行周一到周五农业银行上班时间为:早上8点半到下午5点,周末上班时间为:早上9点半到下午4点 在对公业务上,其上班时间为早上九点至下午五点,周末只能办理个人业务,对公业务不开放。

如何查询农行网点营业时间

步骤一:关注“中国农业银行微银行”微信公众号,点击左下角小键盘按钮进入输入模式。

步骤二:在输入框中输入“营业时间”并发送,点击回复信息中的“点击这里”即可进入网点查询界面。

步骤三:在网点查询界面输入网点名称或地址,查询网点营业信息。该查询可以模糊查询,并且支持“网点日历”功能,您可选择想要去办理业务的日期查看该网点是否营业。

中国农业银行的概况介绍

本行的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农业合作银行。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本行相继经历了国家专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等不同发展阶段。2009 年1月,本行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7月,本行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

本行是中国主要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提供商之一,致力于建设经营特色明显、服务高效便捷、功能齐全协同、价值创造能力突出的国际一流商业银行集团。本行凭借全面的业务组合、庞大的分销网络和领先的技术平台,向广大客户提供各种公司银行和零售银行产品和服务,同时开展金融市场业务及资产管理业务,业务范围还涵盖投资银行、基金管理、金融租赁、人寿保险等领域。截至2016年末,本行总资产195,700.61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97,196.39亿元,吸收存款150,380.01亿元,资本充足率13.04%,全年实现净利润1,840.60亿元。

中国农业银行有哪些业务

(1)人民币业务。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国内外结算;票据贴现;发行金融债券;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买卖外汇;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收付款项及保险业务等。

第2篇:简历末班范文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支撑――大气

作为一名80末班主任,年轻本是财富,敢想敢拼,朝气蓬勃。可是我们阅历较浅,经验不足。在班级管理中年轻班主任常出现管理瓶颈或障碍,严重影响班和谐师生关系的建设。班级文化建设中,师生矛盾激化时,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师生的地位不是对等的,学生出现错误就理论上是必然的,而教师去引导施教是天职。因此,不能去顶、去压,而应以宽阔的胸怀、和谐的包容,去做真诚的教育,去引导学生营造和谐进取的班级氛围。班主任所表现出的认真进取、宽容大度也是班级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班集体是学生的精神家园,班集体更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家。但在他们身上承载着家长和社会的期望。有时学生难免会因为压力过大而行为有所偏失。因此建好这个家不仅是学生生活的保证,而且对他们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情感、素质等诸方面的培养和重塑,都将起到巨大的作用。良好的班级文化通过班级和谐的心理氛围,良好的人际交往,强烈的道德认同感,创新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一种催人向上的教育情景,激励学生努力进取,奋发学习、热爱生活,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二、人性化的管理,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尊重

80末班主任在与90末学生的交往中恰到好处的把握情感其实很难掌握度。与学生的交往同情、关注、呵护、尊重,以朋友的身份与每位学生坦诚相见,相处交流,真心实意的对他们的合理需要与正当要求给予关心与满足,让学生明白老师的爱是高尚的、无私的、公正的,绝对不是盲目的、泛滥的、无原则的。

班级文化的形成也不是一日之功。它必须以班级的日常活动为依托,渗透进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班级文化并不是与班级的成立同时产生,班级文化的最终形成,是班级成员能够在某一价值取向获得一致的表现。马卡连柯“前景教育”思想认为,要激励一个集体,首先必须形成大家共同拥有的希望和追求。正是这种追求和希望,能团结大家、激励大家。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当这种局面形成时,这个团体就有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毅力。 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我始终牢牢把握住班级前进的方向,结合当代学生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创新的班级管理活动。在学习方面,我班也开展了学习小组大比拼。同学们在小组内外寻找竞争对手,在常规、课堂表现及阶段测试等方面进行“PK”。这在班级掀起了一股学习竞争的浪潮。同时,抓住班会课等时机,通过班委竞选,团员民主选举等一切可以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方式,在班级充分营造出了和谐竞争进取的氛围。孩子们的笑脸和进步让我确信班级文化正在帮助我们构建一个和谐进取的班级。

三、“以学生为本”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解

《礼记》云:“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心也”,只有走进人的心灵,才会有成功的教育。

班主任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担当着学校教育这个大舞台的主角,要用真诚的爱时刻关注着学生的心理需求,做到理解、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关心、理解和支持每一个学生。并给予正确引导,而不是用“保姆式的爱”把学生圈在舞台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成长空间,多一些精神上的鼓励、多一点对未来的期望,让他们懂得生活、懂得珍惜、懂得尊重,在自我体验中长大。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除父母之外的最重要的可“依恋”的人。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善于借助学生的“向师性”心理,通过较为委婉的方式表达对学生的关注,让他们感受到班主任的重视,并且能体会到这种情况是无条件的。同时,班主任还应充分利用自身成熟的心智,有针对性地调节自身的交往行为,让学生体验到:教师的爱心不含有任何功利,只是为促使他们更快、更好的成长铺路搭桥。

四、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公正

第3篇:简历末班范文

1.学生分层简单易行

中考复习由非常基础的知识开始,优生感觉老师在“炒冷饭”,枯燥无味,差生感觉老师在“煮火锅”,多而杂。于是,我将学生按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成A、B、C、D四个层次。A层是优生,B层是优生临界生,C层是合格生,D层是合格临界生。基于各个层次学生实际需求,教师在上课时给各组分配不同的任务,提出不同的要求。接下来的操作就十分容易。

复习宾语从句时,可做如下安排。对于A、B层学生,要求以自学为主,归纳要点、难点,提出疑难问题,做配套的练习题。对于C、D层学生,要求听教师讲解知识点的关键部分,提出疑难问题,做配套练习的基础题。A层生的练习题只做不评,老师还可以随堂配给他们一些有分量的营养品,例如阅读理解或完形填空练习。B层生做完练习后校对答案,然后做提高型练习,有疑问的同学可举手发问。C层生和D层生做基本练习,接着听老师评讲,然后开始准备过关单词。最后全班一起过关单词。

2.分层座序简单易行

当然,我们有必要把学生按照四个层次分别编入不同的座位序列,让A、B层生能相互帮助,C、D层生得到老师的集中辅导。这样,相互分离,互不干扰,便于教师轻松调控课堂。如下图。

3.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层教学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有利于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因为优生集中可以发生聚集效应,促使优生之间相互竞争,看谁做得快,做得好。C、D层同学在竞争的环境下也会受到感染,跃跃欲试,争取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激发了学习兴趣。

4.有利于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复习效率。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教,学生积极主动地学。A、B层学生能排除C、D层学生的干扰,脱离全班“齐步走”的羁绊,发挥他们的优势,奋力前进。而甩掉了A、B层学生“包袱”以后,一个50人左右的班级浓缩成30人左右的特编作战分队,老师就可以轻装上阵,用百分之百的精力关心和指导C、D层学生,帮助队员们克服自卑心理,增强成功感,变被动为主动,形成良性循环,保持学习兴趣。

5.有利于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填鸭式”教学犹如传统农业的“漫灌”作业,浪费时间资源。分层教学就像现代的精细农业生产,C、D层生的疑惑就如埋在田野中的喷头,教师对需要资源的同学提供精确而及时的知识补给,从而使复习的效率更高、针对性更强,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6.分层教学见效快

第4篇:简历末班范文

关键词:人员选拔;项目培训;卓越工程师;通信工程专业

作者简介:刘立程(1972-),男,福建上杭人,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广东 广州 510006)余彦蓉(1977-),女,湖南湘潭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广东 广州 510075)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工业大学高教研究基金项目“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项目管理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1Y17)、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第四批)青年专项“广州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问题研究”(课题编号:09A167)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224-02

基于校企合作的“3+1”培养模式,即学生前三年在校学习,第四年接受校企联合培养,是教育部近年来推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的一种核心教学改革模式。[1]广东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本校”)在通信工程专业等若干广东省名牌专业中开展了“3+1”培养方式改革试点。在通信工程专业的“3+1”培养方式中,本科生第四年的校企联合培养方式是以学生参与企业提供的通信系统设备研发类项目的形式进行的。这类研发性质的项目,对参与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要求较高,而且也需要良好的项目管理机制来确保项目完成的质量。[2]因此,项目参与人员(学生)的选拔工作十分重要,是关系到项目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将以本校通信工程本科专业“3+1”试点班的项目人员(学生)选拔方式和过程为例,总结在项目人员选拔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今后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卓越计划”中的项目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项目人员选拔方式及过程

本节将从项目人员选拔标准及初选、选拔培训方式和人选终选(确定)三个方面,结合本校通信工程专业“3+1”班校企合作项目的做法,介绍项目人员选拔方式及过程。[3]该过程包括项目人员初选、项目人员选拔培训和项目人员终选(确定)三个阶段。

1.项目人员选拔标准及初选

项目人员的初选主要根据项目人员选拔标准来进行。基于通信设备研发类项目对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高要求,在制定项目人员选拔标准时,从以下两个主要的客观方面提出了项目人员选拔标准:一是学习成绩良好,绩点达到3.0以上,数学、英语和所学过的通信专业课程的成绩没有挂科现象;二是有课外参加电子设计比赛或专业设计项目的经历。满足以上两方面要求的学生优先入选面试名单。

项目人员初选的过程如下:首先,通过学院在相关年级的学生中“3+1”班项目参与人员初选的通知,在通知中介绍项目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并列出项目人员选拔标准;其次,根据学生报名时提交的简历和上述选拔标准确定面试名单,由“3+1”班指导教师作为面试官和参加面试的学生进行简短的面试,以了解学生参加项目的动机、学生的学习经历和项目经历;最后,在综合考虑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之后,以项目需求人数1.5倍的数量确定项目初选入围的学生名单。

2.项目人员选拔培训方式

确定好项目初选人员名单后,接下来要对项目初选人员按一定的方式进行项目培训,以利于对项目最终人选的确定以及为项目正式开展做好相关的准备。根据项目人员初选的时间不同,本校通信工程专业“3+1”班举行过如下三种方式的项目人员选拔培训:

一是将项目人员初选的时间安排在学生大三下学期开学后的一个月,项目培训方式是指导教师给项目初选入围学生开设有关项目背景的知识讲座。这类讲座一般利用周末的时间进行,要求入选学生按时参加并做好听课笔记,课后自学有关的专业背景知识和项目所需的开发工具知识。经过两个多月约6次讲座之后,学生对项目的有关背景、所需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了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等也能在参加讲座时与听课笔记中有所展现,并为下一步项目人员终选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二是将项目人员初选的时间安排在大三上学期期末,项目的培训方式是指导教师开设项目背景知识讲座与学生的项目训练相结合。由于初选的时间相对提前了3个月左右,学生在接受项目背景知识讲座之后可以有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进行有关的项目训练。该项目训练的做法是将学生分成若干项目小组,每组4~6人,指导教师把正式项目中涉及到的较为通用的技术模块分割成相对独立的技术模块,分派到各个项目小组,由各小组的同学共同完成所负责的模块的方案设计。在模块的方案设计过程中,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研究素质、团队精神等可以得到比较充分地展现,便于指导教师挑选项目的正式人选。

三是将项目人员初选时间安排在大二下学期期末,项目的培训方式包括学生自学、指导教师开设项目背景知识讲座及学生的项目训练。项目初选入围的学生利用接下来的暑假期间在学院的实验室里对项目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进行有目的地自学;在开学后的大三上学期,指导教师开设项目背景知识讲座,企业工程师提供项目开发知识讲座;大三下学期,按照类似第二种培训方式中的项目训练方式进行培训。这种方式将项目人员初选的时间大大提前,目的是为了能吸引更多学习成绩好或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参与项目,同时也期望能让学生可以围绕项目做更多的准备,包括专业知识学习的准备,以及项目开发工具和流程的知识准备等。

3.项目人选终选(确定)

根据上述项目人员选拔培训的三种不同方式,项目人选终选(确定)的方式有以下两种:

一是针对经过第一种项目人员选拔培训的学生。在大三下学期期末召开一次全体项目初试入围学生的学习汇报会,让每位学生都把参加项目背景知识讲座的心得体会以PPT的形式加以介绍。指导教师一方面通过学生的PPT来了解学生对项目背景和内容的熟悉程度,另一方面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考察学生对项目有关专业技术知识的理解程度,由此来判断学生是否适合作为项目的终选人选。

二是针对经过第二种或第三种项目人员选拔培训的学生。在大三下学期期末,将经历了培训之后仍能坚持留在项目小组的学生作为项目的终选人选。如果终选人选的数量没能达到项目需要人员数量的话,再通过入选项目终选学生的推荐结合指导教师的面试的方式,从大三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中补充部分学生参与到正式的项目中。

二、存在问题

本校通信工程专业“3+1”班项目人员选拔的方式和过程,从时间顺序来看分别经历过上述三种方式。这些方式的应用,旨在能够根据当时实际环境的需要来选拔出适合的项目参与人员,即一方面能胜任项目工作,具有足够的项目研发能力;另一方面能安心项目工作,顺利完成项目的预定研发任务。但回顾这些选拔方式下所得到的项目终选人员,以及他们在后期项目工作中的表现,发现存在以下两个主要问题值得进行探讨:

(1)无论是提前或推迟进行项目人员初选,在项目人员终选时都有可能会出现终选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良莠不齐的现象。在实践中发现,如果在大三下学期开学后一个月才进行项目人员初选,由于指导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比较缺乏,终选人选的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证;而如果在大三上学期期末或在大二下学期期末进行项目人员初选,部分学生因对项目内容的深入了解而发现其不符合自己的兴趣和目标,或因在项目工作方式的体验中产生了不适应感,导致这些学生陆续退出项目组,从而不得不临时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补充,而补充进来的学生欠缺项目所需的专业知识和项目工作体验,因此可能导致项目组的学生能力和素质良莠不齐。

(2)无论是采用哪种项目人员选拔培训方式,在后续的正式项目工作过程中仍会有部分人员因故退出项目,导致出现无法补充合适项目人员的困顿现象。第一种只经过项目背景的知识讲座培训的学生,在正式项目的工作过程中,随着对项目内容和工作方式的了解的加深,部分学生发现其不符合自己的兴趣和目标或自己不能适应项目工作要求而退出项目。经过后两种项目人员选拔培训的学生,仍有可能出现因上述类似的原因而退出项目的现象。如果在正式项目中,人员退出现象比较频繁,而期望通过补充的方式来获得合适的项目人员在实践中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这种无法补充合适的项目人员的困顿现象是困扰项目工作的持续性问题。

三、相应对策

根据笔者指导本校通信工程专业“3+1”班的项目开展经验,结合其他兄弟院校的成功案例,[4]提出了几个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首先,在项目人员选拔培训方式方面,可以尝试在前面所述的第三种方式的基础上,调整部分有关培训方式,即在大三上学期,将初选入围的学生分派到由高年级学生组成的“3+1”项目工作小组中去,作为项目小组成员的助手。由于校企合作“3+1”班的各个通信设备研发项目在内容上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所需的项目专业知识和开发平台很相似,所以如果能够让下一届项目的入围学生作为本届项目正式人员的助手,在此过程中去学习项目所需的有关专业知识和开发工具的使用,并能得到有经验的“师傅”指点迷津,这种培训将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项目初选入围学生对项目工作方式的不适应性,并增加他们对将来项目工作的自信心,对减少项目组的人员流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其次,为了能在项目终选时段或项目正式开展的过程中根据项目需要补充到合适的人员,避免出现因需要补充人员而出现项目人员能力良莠不齐的现象,可以尝试建立项目“人才库”来储备有充足的具有项目所需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为此,在项目人员选拔培训阶段和项目正式开展阶段都建立起了项目一队和项目二队。两队进行的培训或项目工作内容是相同的,但项目一队是项目的主要完成者,而项目二队是一队的后备队,二队在人员数量上可以比一队少。当项目一队在各阶段出现人员流失时,可以从项目二队中选调合适的人员补充进一队。这种建立后备队的方式可以为项目提供比较充足的适合人员以弥补人员流失给项目带来的负面影响,对项目的持续性开展带来了可靠保障。

最后,回顾本校通信工程本科专业“3+1”班校企合作项目人员选拔工作,在对项目初选入围学生的选拔培训方面,相关指导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等倾注了极大的精力,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有许多方面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一种符合实际需要的项目人员选拔方式和过程,值得所有以项目形式开展“3+1”班教学改革的师生的共同探求。

参考文献:

[1]杨树臣.通信工程专业“3+1”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2).

[2]邬春明.应用型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实训模式研究与探索[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第5篇:简历末班范文

小朋友们,进入小学之前,你一定上过幼儿园吧?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就是照顾和关爱学龄前小朋友,保证他们的饮食起居,耐心地对他们进行启蒙教育。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幼儿园老师学期末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老师学期末工作总结范文一本年度的工作任务基本完成,在一年的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经历的质和量的变化,而且接受能力快,孩子们的进步,我们看在眼中,喜在心里,望子成龙成凤的孩子家长更是不言而喻。

首先,孩子们的进步!由于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能力也逐步增强,由小班时洒饭一满桌哭着找老师到现在自己收拾桌椅;从小班时自己鞋穿不上急得满脸通红到现在自己穿鞋和请求他人帮助;从小班时争抢玩具到现在两人合作共同玩;从小班被褥乱七八糟到现在自己铺床叠被……都是他们的进步!学习方面,到中班后一天的课程慢慢加了一节甚至两节,时间也慢慢加长,孩子们在接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得到了加强!

再次,共同的适应!由小班到中班,教师从三位到两位,工作量和负荷多了许多,所担负的责任也更重,由不适应到造应到喜欢,也经历了一段较长的时间,现在孩子们正在长大,老师们也在成长,在孩子们一次又一次渴望成长的眼神中,我们这些老师都“长大”了许多,孩子们和我们相处的很融洽,我们和中二班融为了一体,努力向上,坚强不屈!

还有,家长的支持和合作。在这一学期里,我们共举了两次家长会,一次家长开放日,一次“重阳节”老人联宜,一次“庆元旦家园联欢会”,一次幼儿“手工作品展”,一次幼儿一段时间表现发放表,一次幼儿体重记录反还表,另外还电话沟通,家访,晨间活动等等,进行了大量的家园联系工作。有时,家长来幼儿园告状,孩子怎么样,需要我们进行教育,还有的小朋友来园告爸爸妈妈的状,我们经过谈话,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这些使我们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和井井有条。

环境的创设。在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中,环境的布置和材料以及气氛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我园是新建幼儿园,在环境布置上,我们根据孩子们的数量以及些年龄段孩子的兴趣,结合民族同志的生产生活特点, 构画设计幼儿园整体格局,比去年老园教室更加增加了其质量以及趣味性和科学性,把整个活动室的一边,并排六张桌子,放一开放的绘画区,较多的大型积木作为半开放的建构区,使孩子们的相对面积增大。在娃娃家,小超市以及动手益智区内摆放学具,穿线板,动物拼图,并及时更换玻璃球所使用的材料,如:手指、小勺,到筷子,作到了循序渐进。孩子们早上晨间活动到早操时,都是依依不舍的离开区域;由于环境的创设,提高了幼儿的出勤率,也使我班绝大数幼儿来园较早,活动效率也由此提高了不少。

另外,教师的成长。进入中班,课程的增多,使我们两位教师的工作节奏快了许多,今天把明天一天的课备好,及时作好教具,有的需要家长配合,由此也提高了我们与家长沟通的能力。教师的工作转变不仅仅是工作量的增加,还有自我认识的提高,自我管理,组织能力的提高,在没有副班教师的配合下,不仅要授完课,还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确保孩子的安全。另外,利用中午值班时间,看点书,经常把一点有用的东西贴在外面,和家长共同提高。积极进修,在工作保证的基础上,也端正了教师的认识态度和自我修养的提高。

工作的成果。在这一学期中,我们积极工作,努力完成好园内、班内的工作,积极参与了各项活动,在卫生方面,我们注意环境的布置,幼儿用品的消毒及用品的摆放,使教室看起来既干净又宽畅;午睡时,注意到每个幼儿,确保幼儿安全,定期晒被褥,所以保证幼儿的出勤率。在幼儿才艺展出时,只有和家长沟通好,才能使幼儿的才艺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当然,在课程上,我们也要认真备好,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幼儿!

幼儿园老师学期末工作总结范文二我的忙碌,我的充实,我的烦恼与欢乐都化作了春霖秋霜,深深地融进了我的职责,使我乐此不疲,执着进取,辛勤耕耘。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成就,更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我仍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来诠释。现将这一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端正思想,找准定位。

这一年内我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我热爱幼教事业,严于律己,恪守岗位职责。幼儿园工作烦琐而细小,在班子成员中,我明确自己的班组长的角色定位,协调组织班级工作各项工作,同时与两位老师一起配合,认真做好自己保教工作。

二、不断充实,努力进取,提升自身内涵

人的一生要扮演多种角色,有许多事情等着你去做。我觉得自己既是教师,也是个学生。行驶在信息化的高速公路上,深深感到自己是如此的贫乏,内存不足,为了扮演好多重角色,我对自己提出:知识要向更宽领域拓展,业务要向更深处延伸。于是,常在工作之余,学习《幼教博览》、《学前教育研究》、《幼儿教育》等书籍,每当阅读到精彩之处,我就会对照自己的工作,寻找差距,不断地充实,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并在实际工作中理论联系实践,大胆尝试,努力探索新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在指导过程

中运用,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在课改的今天,我们都有烦恼、茫然的时候,把握不住课程,把握不住孩子,把握不住预计和生成……每当茫然的时候,我就看书,查资料、询问、探讨、反思,通过多种途径的学习和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共同解决一些实践中的困惑与难题。我还抓住外出学习的机会,聆听专家的讲座,感受新的教育理念,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在学习中不断成长起来。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级各类的公开观摩活动,认真教研总结,将所得应用到自身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教师与家长互动效果直接影响班级经营的成效,家园沟通,教师与家长协力解决教育问题,提升对幼儿的关心,共同分担教育责任。孩子的快乐,是对我工作的鼓励;家长的满意,是对我工作的肯定。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家长,如实的和他们交流对孩子教育方面的看法,对家长提出的要求尽量去满足,对家长提出的教育孩子方面的疑问帮着查资料解答,让家长感到我不只是孩子的老师,也是家长的朋友,有困难大家一起解决。

幼儿园老师学期末工作总结范文三20__年,我刚毕业步入社会,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幼师,在我工作的第一个学期的开始,我接受了些小朋友们还没上过小班,就直接步入了我们中二班,现在回想起刚开学,一进班里,就是他们那凄厉的哭闹声,那时候我害怕,想逃避,可是如果当时我逃避了,就没有了现在的我,现在的中二班也将会是另一个模样吧!那我也就会失去了和这群可爱的小朋友相识相处相知的机会了,幸好那时候我们都坚持下来了,你看,现在我们中二班的小朋友和开学的时候是不是成长了很多啊?在这学期里,我和他们一起成长,每天,我和他们相处的时间多过家人,他们也是,在幼儿园里,他们就像我的孩子,我们就像他们的妈妈,他们的生活起居和我们有着密切的联系;就因为这些联系,我们发现了我们在教学中的不足.缺点等等,让我们有机会改进,而小朋友也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在快过去的这个学期里,我的总结如下:

一、保育工作(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经过开学时的一段时间的了解,我们在和幼儿的相处中首先进行个别的关注和帮助:

(1)对进餐慢.挑食的幼儿,我们进行奖励鼓励(效果不错);

(2)对不讲卫生,没剪指甲,书包杂乱,乱扔纸屑、垃圾,饭前便后不洗手的幼儿,我们都有及时教育他,并要求改进;对总是屡教不改的幼儿,我们坚持在每次盥洗时进行跟踪观察,使其改正;对讲卫生及改正的幼儿奖励表扬(这些提高幼儿的卫生习惯意识,我们还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逐个检查);

(3)对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小朋友,我们会鼓励他学一些简单生活技能,如:上厕所后要把自己的衣服整理好,自己擦脸,自己整理书包等;对安全方面,我们会教给幼儿各种方面的自我保护意识,如:不能攀爬一些高的物体,不能在走廊等一些地方快跑,不能吞食一些异物及将异物塞进鼻子耳朵等地方等等...(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我们进行各方面的培养以及传授一些简单安全保护意识)

二、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增强幼儿的素质教育)

(1)在课余生活,课堂上我们培养了幼儿的倾听能力,做到了倾听其表达,倾听其所言,倾听其所想,这加强了小朋友之间的交流能力及与他人的相处能力;

(2)在游戏.课余生活中提高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学会了相互合作.配合.交流,增强幼儿之间的友谊;

(3)在课余生活学会了如入园时主动向老师问好、主动与别人打招呼,以及简单的基本礼貌用语“谢谢,不用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等”

三、家长工作

本学期我们忽略了家长的工作,各项工作都未能及时进行,这影响了很多项工作的进行,教师与家长互动效果直接影响我们班级经营的成效,家园沟通,教师与家长协力解决教育问题,提升对幼儿的关心,共同分担教育责任。针对这些,我们下学期将会把家长工作的作为重点,一定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自身评价:

在这学期里,我与小朋友一起成长,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我将会加强自身的训练,注重对孩子能力的培养,提高自身随机教育的能力,在教学上下功夫,努力使班中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时间在转,人在变,时间会一去不回,我们也会在这行业中从稚嫩到成熟,人不是一成不变的,物也一样;生活,不能总是压抑,孩子,更不能被人.生活压抑,所以我们要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欢声笑语,才能让孩子在生活中快乐的成长;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我们要作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要用自己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做好我们的工作.

幼儿园老师学期末工作总结报告相关文章: 幼儿园老师学期末工作总结报告

2020幼儿园教师学期末年终工作总结

幼儿园老师期末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五篇2020

幼儿园教师个人期末总结报告

幼儿园教师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幼儿教师学期末工作总结范文五篇

2020上半年幼儿园教师学期末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幼儿园老师期末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五篇2020最新

幼儿园个人学期末优秀工作总结2021

第6篇:简历末班范文

关键词:课程;区域教育;差异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110-02

我国的教育目前呈现的地域差异也主要体现在在地区发展不均衡、教育投入以及教育实施过程的不平衡。本文所研究的是北方某中等城市和南方某大城市之间的课程设置及实施过程的差异,进而引发了学生发展的差异。

北方某中等城市,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是所属省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农业是该市的经济支柱,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缓慢。该市信息发展相对迟缓,全市本科以上(含本科)的高校有三所,其中两所省属重点,简称为A市。

南方某大城市,濒临大海,有河流穿过,为华南地区中心城市,是所属省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该市经济依靠对外贸易,轻工业发达,经济繁荣、活跃。该市本科以上的高校几十所,其中几所部属和国家211工程院校、省属重点院校近40所,简称为B市。

一、A、B两市中等教育教学现状

(一)课程设置

A市某中学初一某班课程设置:上午四节课,下午五节课,没有早晚自修。早上8:10上课,第二节和第三节课之间有课间操20分钟,中午12点放学;下午1:40上课,在第七节和第八节课之间有30分钟的课外活动时间,第九节自习课为30分钟,晚6:20放学。每节课45分钟,课间10分钟。

秋季课程有两层含义:1、每一学年的上学期,开学时间为秋季;2、作息时间,上午作息时间安排不变,下午加午休30分钟时间(每年5月1日到10月1日)。没有午休时间安排时,晚上放学时间也相应提前。

B市某中学初中三某班秋季课程设置:上午五节课,下午三节课,没有早晚自修。早上7:30上课,11:30分下课;下午2:30上课,4:50放学。每节课40分钟,课间10分钟。

四季作息时间一致,不存在午休。其中,周三下午连上两节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兴趣班的学习,即每学期开学初,每位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都选报相应的兴趣班,学校会根据学生的报名情况安排教室和老师,对相应的学生进行专门辅导,属必修课。

(二)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情况能够充分反映学校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据调查,这两所学校基本上都能够按照课程设置来进行教学,语、数、外等文化课程实施情况尤其良好。两校相同情况是,每到期末时,音、体、美都会被其他科目占去。这是学校统一取消这些课程的安排,并依据每个班的具体情况来调为其他课程。

在A市的诸多学校中,音、体、美课时被占用的情况更加严重。平时仅每周一节的音乐和美术课,大多为学生自习。音乐课上,老师配有脚风琴、手风琴等乐器;老师教学生识简谱、音长和音调,教会学生音乐教材中的几首歌曲。美术课,有条件的学校会有一两个专业美术教师,教给学生绘画技巧和相关知识;没条件的学校只能是有业余爱好的老师给出几幅图画,让学生随便涂画,并未涉及专业知识。体育课,大部分学校没有专门的运动场、篮球架、乒乓球桌等体育基础设施。上课时一个班可以发到一个足球和几个篮球,老师并不讲解球类的规则,学生只是随意玩耍。其中,女学生则是几人凑一起聊天,并不参与体育活动,只是练习期末考的运动项目。期末考除了体育外,音乐、美术是不用考试的,老师依平时表现和作业打分,都可及格。

与A市比较起来,B市该校的文化课没有太大的区别。在课程设置上,加重了艺术课的课时。除了期末时会被占用外,其他的时间都按时上课。音乐课上,学生不仅学习唱歌,学习五线谱的识法和谱写方法,还学习各种乐器的使用,如笛子、口风琴、口琴等。学生若兴趣浓厚,还可学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美术课上,专任教师会讲解绘画专业知识,用各种不同颜料绘不同类型的画。体育课上,学生除要掌握考试内容外,还要学习游泳、棋类以及各种球类运动项目。音、体、美科目期末都有考试,有老师计分,和平时成绩计总分。心理课有心理学专任老师从教,期末进行试卷考试。

(三)课程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A市艺术课的实施是无法与B市相提并论的。据调查,A市的大部分中学,由于教育观念和资金等方面的原因,每个学校的音乐、体育以及美术课任老师配备不足。一个学校只有一到两个课任老师担任多个年级的相关课程。三年级由于升学考试除了必考的体育外,音乐和美术课全部取消,有的学校在二年级下学期就全部取消。即便如此,这些科目平时基本上也是被其他科目占用。

这种现状已持续多年。上世纪九十年代时,A市课程的实施情况与现在基本未变,所不同的是当时有早读和晚自修,早上5:30前起床,6:00到校,6:10早操及30分钟的早读,此后是早餐时间,上午8:00上课;晚上有2到3节的晚自修,约9:30放学。艺术课的课程安排比现在更少一些,任教老师也并非相关专业的科班毕业生,课程基本上是一种半停滞状态。

二、A、B两市教育区域差异的原因分析

(一)地理位置的影响

从地理位置来看,B市属沿海发达城市,与外界交流频繁,信息传递迅速。自改革开放以来,B市发展步伐自然比A市快,已成为国家最富有潜力的城市之一。而且,在教育行业,该市投入用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比其他城市高出很多。B市的许多学校,硬件设施齐全;教师待遇高,吸引了众多内地优秀教师来该市任教。而A市地处内陆,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对外贸易不发达,信息闭塞,经济发展缓慢。教育经费投入自然不若B市,优秀教师人才外流严重。

第7篇:简历末班范文

我是一名大二学生,性格开朗,与人相处融洽,乐于助人。

生活中,我喜欢交朋友,与同学互帮互助,扩大自己的人脉关系。平时生活节俭,平时周末会去兼职,因为我知道金钱一分一毫都来之不易,因为我来自农村,所以一向崇尚简朴的生活习惯,所以在周末时间会做力所能及的兼职,暑假留校兼职,比如家教。

工作上,在班级里,担任班级的团支书,与副团支书合作,做好班级与党支部、团支部、组织部的沟通桥梁。包括认真收集班级的团籍资料包括整合,每月收集同学们的思想汇报,组织开展班级团日活动,团员大会等。并认真记录好组织部的会议内容,完成组织部布置的各项工作。跟副团支书以及其他班干部协助好班风建设工作。社团里,我一直都希望自己能作为一名志愿者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所以大一时我加入青年志愿者协会,做好本职工作之余,我会经常参加义工活动,比如中山博物馆维持秩序、五桂山小学关爱流动儿童活动、119消防安全教育宣传、中珠徒步志愿者等。当时中珠徒步是在珠海那州站,从晚上9点到凌晨6点,虽然冒着雨,但是看着参赛者一个一个路过时看到辛勤的志愿者时又充满希望,当时就感觉自己就是黑夜里的阳光,能带给别人希望,自己就感到很快乐。

思想上,紧跟着党的步伐,关注时事。向党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按时写思想汇报,总结自己一个月思想上的所获所得。因为我知道,经历过任何事情,要有总结才有收获,才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欠缺什么,应该往哪方面发展。我会学习控制自己,尽量把最有能量的表现出来,让别人感受到正能量。同时应该做到关注国家时事,了解国家政事,心系国家命运,我正在努力往这个方向学习,完善自己。

以上是我的个人事迹,希望党组织给予通过批准!

第8篇:简历末班范文

关键词 清末民初;职业教育;实业学堂;转型

中图分类号 G719.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1-0076-05

作为一种教育制度,现在职业教育的产生是近代产业革命的产物。它形成于18世纪60年代的欧洲,并随着机器工业生产制度的扩展而推广到其他国家,成为一种国际性教育思潮,既有别于中国古代技艺教育,又存在某种思想的传承与源流。开创于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期间的技艺、实业教育,为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转型奠定了基础。

一、清末中国职业教育的特征

清朝末年虽然有新生产方式的冲击,但是整个社会总体上还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自给自足的封闭社会,“世乏交通,欲望单简,日常用品无暇他求,即以社会之所产,供社会之所需,已无不足之感。”[1] 传统社会的这些特点使清朝末年的职业教育虽然遭到机器化生产的冲击,却仍然以非学校化的师徒制、艺徒制存在着。

(一)清末中国职业教育的思想

传统的官本位思想藐视农工商业的发展,蔑视技术。“是以,国家设学养士,其甄拔标准在经济文章,人民立志求学,其企图目的在功名禄位,至所谓农也,工也,商也,如何发展,如何研求,悉视为农圃工商之业务而非国家所持重,亦非士夫之所应为,不过任其自然,株守旧法而已。”[2] 清末中国没有形成有体系的职业教育,因为按照传统社会的价值标准,它毫无价值。

(二)清末中国职业教育的制度

1860年洋务运动开始前的职业教育,发展程度较低,远远落后于同时期的西方各国。虽然有些机构的设置能为职业学校的设立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上的一些帮助,还能够提供一些制度、管理上的指导。但是,总体上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没有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没有一定的法令或者规格,不仅发展缓慢而且没有形成体系。

(三)清末中国职业教育的内容

对文化程度一般不作特殊要求,教学内容以从事本行业所需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为主。手工业学徒主要学习本行业的各种工艺,循序渐进;商业学徒则侧重于经营管理及待人接物之礼,“如平常进退之礼,洒扫应对之法,即账目、书简、算盘等项,诸宜注意。”[3]

(四)清末中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以言传身教为主,随从师傅边干边学边考核,学徒主要依靠模仿、领悟,在工作实践中锻炼成长。师傅在教授徒弟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就是在开始时为徒弟做简单的示范,告诉他一些行业必备的知识,没有明确为徒弟制定教育目标,进行课程设置,就是简单地让徒弟跟随自己,观察自己如何处理具体工作,这样时间久了,见多识广,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另外,还采取个别教学的方式,一般行业招收学徒多遵循“三年为满,出一进一”的行规。

清朝末年的职业教育存在很大不足,没有明确的教育指导思想,没有规范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零散且忽视理论学习,教育方式陈旧。因此,在工商业大发展的清末民初,为摆脱民族危机实现现代化,必须推动传统职业教育转型。

二、清末民初职业教育转型的背景

(一)“经世致用”教育思潮的勃兴

鸦片战争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反抗外来侵略成为清末民初时期的重要任务。19世纪中期“经世致用”学派的思想影响了清末民初职业教育的转型,其中以魏源和他的著作《海国图志》为典型代表。

魏源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是最早倡导学习西方以促进中国走向近代的思想家。他朦胧感觉到社会存在的危机,努力提倡“经世致用”思想。魏源主持编译的《海国图志》一书,为中国人了解西方、学习西方提供了开阔的视野。在《海国图志》序言中,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魏源的思想率先冲破了祖宗、家法的束缚,开启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是传播西方器物文化历史上的一块里程碑。而且他的思想影响到了教育思想的变革,清末民初的统治者们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时,逐渐意识到了实业教育的重要性,从而促进了近代职业教育的勃兴。

(二)机器制造业对变革职业教育内容的要求

1861年8月,清王朝开始施行新政,开展洋务运动,在洋务运动初期,只是大力发展军事工业。但是很快便出现重工业资金不足的问题,为实现资金回笼和积累,开始大力发展轻工业,从而逐渐走上工业化道路,而在这一过程中必然需要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据统计,到甲午战争以前,外国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大约雇佣了3万多工人,清政府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有9000~11000工人,民用工业有3万余工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3万余工人,总计有超过10万的产业工人[4]。但是这10万左右的雇佣工人,基本上都是自然经济解体过程中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他们在进入工厂从事生产之前,没有受过任何培训,不能适应大机器生产的环境,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对变革传统职业教育的内容和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清末民初政府对学制改革的探索

19世纪70年代后,部分改良人士、维新派代表人物纷纷上书建议政府仿效西方建立学校教育制度,但是近代学制却一直处在呼之欲出却呼之不出的境地。1902年官学大臣张百熙主持修订了一系列的学制系统文件,并在8月15日奏呈颁布,历史上称其为“壬寅学制”,分三段七级,整个学制长达20年。“壬寅学制”规定,在学制的主系列之外还有平行的简易实业学堂、中等实业学堂和高等实业学堂,这个学制还未实施就被1904年1月13日颁布的“癸卯学制”所取代,新学制规定,在主系统之外又有实业类的学堂,即初级实业学堂,包括实业补习学堂、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和艺徒学堂,中等实业学堂和高等实业学堂。所有的实业学堂一般都划分为农业、工业、商业、商船四个专业。清末学制在职业教育向近代化转型中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民国政府成立后彻底修订了清朝末年的学制。在1912~1913年,颁布了一个完整的学制系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对实业教育作了较明确的规定:主要有乙种实业学校和甲种实业学校,分别和高等学校、中等学校平行。与大学平行的专门学校,分类培养法政、医学、药学、农学、工业、商业、美术、音乐、船商、外国语等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实际上都是事业教育。自此之后,职业教育成为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

三、清末民初新型职业教育的主要流派和形态

(一)洋务派推进的官学改革

洋务派创办洋务学堂,促进了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转型。洋务派创办的学校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外国语学堂,例如,1862年在北京开设的京师同文馆(1866年以后转为综合学校)和1863年在上海设立的广方言馆,这种学校以学习外国语为主,主要培养翻译人才。二是军事学校,例如,1866年创办的福州船政局附设的船政学堂,1881年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等。这些学校主要培养能使用洋枪、洋炮的士兵和军官。三是技术学堂,例如,1865年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成立的附设机械学堂,主要培养高级技术人才[5]。

注:八年制作为常规的安排,渴望那些“汉文熟谙,资质聪慧”有所成就。五年制是专门为那些年岁较大,不再有精力学习洋文,只能借助译本来学习西艺的人安排的[6]。

从表1中可以看出洋务学堂培养专门人才的特点,即大都是为培养会使用和维修洋机器的人员和一些通讯人员。大多数洋务学堂都带有部门办学的性质,是具体洋务机构的组成部分或者直属单位,直接针对本部门和机构的需要培养人才,比传统的零散的学徒制和艺徒制更具组织性、稳定性。在教学内容上,洋务学堂以“西文”、“西艺”为主,比传统的学徒制和艺徒制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教学方法上,洋务学堂比较能够按照知识的接受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重视理解。同时在教学中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很多学校建立了实习制度。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洋务学堂普遍制定有分年的课程计划,制定学制年限,采用班级授课制度,突破了传统学徒制和艺徒制的个别传授方式。

(二)维新派主导的教育改革

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加深,资产阶级领导的维新运动蓬勃兴起。维新派普遍认为,改革教育、培养新式人才是实现变法维新的基础,教育实践活动便成为维新运动的基本内容。

“百日维新”之前,维新派创办了一些学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康有为在广州创办的“万木草堂”,主要培养维新骨干、宣传维新思想。1879年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的“经正女学”,在办学类型与模式、招生对象、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对洋务派的观念有所突破,领风气之先。维新派在百日维新中也对教育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主要有设立京师大学堂,废除八股考试,普遍设立新式学堂。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措施势在造成一种“人无不学、学无不实”的局面,但是这些措施在推行中却遭到了抵制和拖延,大多数还没来得及实施就被守旧派宣布废止。

因此,维新派在清末民初职业教育的转型过程中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所有的维新政策只有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了下来,1902年恢复办学,并被纳入清末学制系统,规模也渐渐扩大。

(三)实业家创办的实业教育

鸦片战争以后,在“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思潮的影响下,我国相继出现了一大批兴办近代教育的教育家,他们兴办了大批职业学校,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的代表人物是张謇。

张謇从实际需要出发,兴办了纺织师范、农业、商业、金融、工业、医学、铁路、船舶、机器制造等各类专门学校,以及工人艺徒学校、女工传习所、蚕桑讲习所、幼稚园保姆传习所、镀镍传习所、伶工学社、交通警察养成所等各类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

张謇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他在纺织专门学校设立了纺织木织机、铁织机、漂染、电动等各种实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验。在师范学校设立了附属小学,组织师范生进行教学实习。在农业专门学校建立了农事试验场、家畜试验场、苗圃、鱼池、森林事务所等。要求农校学生向农民宣传推广良种。张謇提出的一系列加强实践性教学的措施和办法,有效促进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工商业的补习教育

洋务派举办的实业学堂主要培养中高等技术人才,工厂中仍然缺乏大批熟练技术工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868年船政局创设艺圃,从所属各工厂招集艺徒百余人,利用夜间,对他们实施专门教育。艺圃开设的课程有算术、几何、几何作图、代数、设计和蒸气机构造等,上课时间为晚上七点半至九点,从1868年12月开始,还在上午增加了一个半小时的教学时间。1871年通过考试编排为四个班。这些艺徒班的教师大多由所在车间或其他车间外国技师、工头担任,有少数专职教师配合。新式训练方式使得几乎所有入学艺徒都掌握了本专业的主要实际知识,能够根据图纸施工,其中大部分人具有监工能力,有的甚至达到工程师水平。

另外,在中国通商口岸,西方工商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西方企业对职员的要求与中国传统商业不同,只有熟知外语和近代商业知识的人才能胜任。为满足这一时期对人才的需求,上海出现了一些比较正规的外国语补习学堂,例如,英华书馆、得利洋行英文书馆等。这些学校除教授外语外,还教授商业实用知识,“如英华书馆开办的夜学教习英国文意、言语、算学、账目、地理、文法、写信之法一切,每夜七点钟起九点钟止,维礼拜六及礼拜日不读书,笔一切皆可借用,幼年者不必来,在夜间事者年约二十左右。”[7]

还有专门教授商务英语的书馆和夜校,例如,1886年2月12日开办的“分讲贸易英文馆”专教语言文字,算学绘图打样。这些外语类培训班和夜校生源主要是一些官商子弟,通常采取日、夜班制进行教学,教学时间早上9点至11点,下午1点至5点,晚上6点至10点。学生来去比较自由。这些学校收费一般多为2至5元,也有学校按日夜班分别收费,如早班每月4元,夜班每月2元。这些学校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商业补习教育。

四、清末民初职业教育转型的评析

职业教育的转型以社会的职业需求及其变革为导向,当社会发生转型时,为之服务的职业教育亦注定发生转型,其转型的程度及特征又深深受制于特定社会的经济、文化等环境。纵观清末民初职业教育的转型,可以对其作以下历史评析。

(一)切断和传统职业教育的联系

清末民初时期是中国封建传统教育走向崩溃,现代教育萌芽的时期。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产生了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科学技术学堂和各类民用工业、商业、农业学校,企图促进传统职业教育方式向新型职业教育的转变。

但是,清末民初职业教育主要以实业学堂为载体,一系列实业学堂的创立是清末民初职业教育转型的最重要标志,然而这些学堂并非原有教育传统的逻辑演变,而是在引进并模仿西方实业学校教育制度基础上创办的,不是本土内生性职业教育自然演进的产物,而是一种硬性移植的结果。如在教学内容上,以“西文”、“西艺”为主;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取西方学年制与班级授课形式。这一全新的教育形式与传统的学徒制或艺徒制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关联,使得实业教育在起步之初就切断了和传统的联系。

(二)在传统文化桎梏下挣扎前进

顾明远在《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一书中提问:“有一些教育问题常常困扰着我:为什么素质教育在我国如此难以推行?为什么学历主义在中国人头脑中经久不衰?为什么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发展不起来?”

中国传统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排斥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封建社会崩溃的前夜。面临崩溃的中国封建主义教育,是一种被迫的现代化。教育的变革本质上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清末民初时期,一些新兴因子开始注入中国社会,为传统中国带来了新的气象,但这些新因子的微薄之力远不足于撼动历经数千年之久的封建传统。“加以社会生产事业极不发达,人民思想又重视文字教育,轻视技术训练。”[8]在诸多复杂因素影响下,清末民初新式职业教育发展十分缓慢,社会上普遍盛行的依然是传统的师徒制度。

(三)奠基了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雏形

清末民初,职业教育开始了向近代的转型,例如,洋务运动使得技术、实业教育思想逐渐强盛,他们强调造就科技和实业人才,为开创近代实业教育开辟了道路,实践了资产阶级早期改良派的实业教育思想,促进了职业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顾明远在《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一书中说,“教育有如一条大河,而文化是河的源头和不断注人河中的活水,研究教育,不研究文化,仅知道这条河的表面形态,摸不着它的本质特征,只有彻底把握住它的源头和流淌了5000年的活水,才能彻底认识中国教育的精髓和本质。”职业教育在转型过程中也推动了制度、科技、文化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使社会变革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

参考文献

[1]直隶教育厅.直隶职业教育与地方物产(内部发行)[M].

[2]邹恩润,秦翰才,潘文安.中国之职业教育[C]//舒新城.中国新教育概况.北京:中华书局,1928.

[3]彭泽益.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5.

[4]廖梅.汪康年从民权到文化保守主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孙培青.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6]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彭干梓.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启蒙——晚清洋务派技艺、实业教育思想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4-12.

Analysis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hina at the Period of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LIU Shu-hua,CHEN Yu-chun

(Southwest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angying Shanxi 712100, China)

第9篇:简历末班范文

【关键词】高职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案例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医学领域的方方面面,这对现代医务工作者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医学类院校要紧跟社会需求,把医疗卫生领域对卫生人才的需求与学生所学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就业实现无缝对接。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卫生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更多强调的是每条命令的独立功能和单个知识点的介绍,师讲生听,师写生记,学生少有独立思考的机会。这样学生很难将所学的知识点融会贯通,更不利于解决专业学习和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实际能力,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呢?这就要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医学信息技术基础教学的水平。本研究选取了铁岭卫生职业学院护理专业的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就高职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的应用效果作以初探。

1研究方案

1.1研究对象

选取铁岭卫生职业学院2014级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同届的所有学生均通过高考统一考试入学,随机分班,其年龄、性别分布和入学成绩并无显著差异。2014级高职护理2班和4班作为对照班采用讲授法教学,2014级高职护理6班和8班作为实验班采用案例法教学。进行持续一学期的《卫生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学习效果的跟踪调研对比,学生使用统一的《卫生信息技术基础》教材,4个班级均由一名教师任教,考试采用无纸化考试形式。

1.2案例选取

《卫生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包括两个模块:①信息技术应用基础;②卫生信息学应用基础。其中第一个模块包括的内容有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系统、WindowsXP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与应用、Word2003文字处理软件、Excel2003电子表格软件、PowerPoint2003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第二个模块包括卫生信息学概述、医院信息系统、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在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系统单元设计如何自己组装计算机的案例,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功能。在WindowsXP操作系统单元设计病志文件管理的案例,引导学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分类、存储,提高学生处理信息能力。在计算机网络与应用单元设计在宿舍内组建局域网和医学信息检索案例,帮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础知识,提升学生专业信息素养和科研能力。在Word2003文字处理软件单元设计个人简历、医学论文排版、卫生信息宣传栏案例,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在Excel2003电子表格软件单元设计医学统计学的教学案例,培养学生医学统计与数据分析能力。在PowerPoint2003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单元设计个人简历、卫生知识宣传片案例,培养学生在信息收集的基础上利用展示软件进行交流的能力。在医院信息系统单元设计HIS(医院信息系统)系统中门诊护理执行医嘱操作,住院病人排床、转科、转床及修改档案操作,住院病人自动记账、护理费用记账及结算审核操作,住院护理医嘱审核执行操作共四个与护理专业学生相关的案例,帮助学生熟练使用医院信息系统,在工作中能迅速进入角色。

1.3研究方法

1.3.1问卷调查法

计算机教学学期结束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问卷调查。重点考察学生学习本门课的兴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是否能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去。

1.3.2数据分析法

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数据:①从布置的作业中分析;②从期末考试成绩中分析;③从平时实验成绩中分析。其中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考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

2研究结果

2.1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问卷共发放198份,回收198份,有效率100%。表1是对实验班进行的问卷调查统计,表2是对对照班进行的问卷调查统计,根据表1和表2的对比分析可知:(1)经过一学期的计算机教学,实验班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要高于对照班。(2)使用案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的热情,这也增强了授课教师对计算机案例研究的热情。(3)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都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作业,说明学生本身素质比较好。(4)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调查结果可知实验班在这三方面要远远高于对照班,说明案例教学不但具有趣味性,还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在计算机教学中使用案例这个方向是非常正确的。

2.2期末总评成绩对比分析

本研究的期末总评成绩包括作业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这种综合考核方法可以有效的测试学生能否分析、解决问题以及综合思考的能力。(1)从实验班和对照班完成作业情况分析,所有学生都能按时上交作业,并按照教师要求完成作业。实验班作业的错误率是2%,对照班作业的错误率10%。说明对于作业中的某些知识点实验班要比对照班掌握的好一些。(2)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实验成绩分析,实验班的综合思考能力比对照班强,实验班的多数学生会将所学的知识点应用到综合实验中去,更好的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3)从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均参加全国医学信息技术考试(中级),该考试既考察了学生计算机操作的能力,又考察了学生医学信息技术的能力,有机的将计算机和医学信息技术相结合。从反馈的成绩可知实验班的平均成绩要高于对照班。

3结语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是以案例来驱动学生学习,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方法是从问题入手,注重师生互动,有利于激起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实践证明,高职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不仅使学生可以学到知识,更使学生具备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尚宪刚,郑鹏,张兆臣.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初探[J].软件工程师,2013(11):50~51.

[2]侯秀红,郑文奎.基于不同专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典型案例导向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1(01):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