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平面设计试用期工作范文

平面设计试用期工作精选(九篇)

平面设计试用期工作

第1篇:平面设计试用期工作范文

平面设计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一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试用期已接近尾声。这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经历,也给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忆。在这段时间里您们给予了我足够的宽容、支持和帮助,让我充分感受到了领导们海纳百川的胸襟,感受到了工业园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豪气,也体会到了工业园人作为拓荒者的艰难和坚定。在对您们肃然起敬的同时,也为我有机会成为工业园的一份子而惊喜万分。

一年前,一群大胆创新、勇于开拓的人们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开始了艰难的旅程,而我也希望能成为这艰难孤独旅程上一分子。我会用我的乐观豁达为将这艰难的攀登变得轻松活泼,将这孤独的旅程变得甜美珍贵而奉献自己的所有力量。

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将我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记得初次应聘时,我对工业园的认识仅仅局限于企业的聚集地,对招商主管一职的认识也仅局限于从事入园企业与各行政机关的协调工作及工业园的网站维护上。除此之外,便一无所知了。所以,试用期中如何去认识、了解并熟悉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便成了我的当务之急。

一、通过理论学习和日常工作积累使我对工业园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记得初到工业园时,我拿到的第一份资料就是工业园的一期招商画册,然而对于杨市长致辞的理解也仅停留在字面上,这里所有的一切对于我来说,既新鲜也处处存在挑战。不懂就学,是一切进步取得的前提和基础。在这段时间里我认真学习了工业园的各相关资料,阅读了《招商引资运作全攻略》、《成功的引资》并从网络上摄取了大量的有用素材,再加上日常工作积累使我对工业园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也意识到了工业园的建设对推动怀化工业化进程的巨大作用。

我们的工业园她不仅仅是企业的聚集地,更重要的是作为入园企业的孵化器,工业园的各项政策对入园企业均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国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大中型企业均分布在工业园区内。如今的工业园建设也是一个地区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和衡量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指标之一。目前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则是西部大开发、产业梯度由沿海向内地转移,工业园正是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抓住机遇成立了怀化市生态工业园这样一家拥有先进体制的企业化运作的行政机构。一级财政,一级金库、一站式服务、最低收费区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这一切都让我对工业园充满了信心和憧憬。

二、坚持政治、经济学习让我的思想理论素养不断得到提高。

三、认真学习岗位职能,工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根据岗位职责的要求,我的主要工作任务是

(1)负责对外宣传,具体包括工业园网站建设、二期招商画册的设计制作及参加相关展会等;

(2)日常接待工作;

(3)相关活动的策划及筹备;

(4)担任讲解工作;

(5)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通过完成上述工作,使我认识到一个称职的招商主管应当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流畅的文字写作能力、网站建设维护能力、大型活动的策划及筹备能力。目前我在网站建设、大型活动的策划方面存在不足。在网页制作的过程中我发现,Frontpaeg根本无法适应精美网页的制作要求,于是重新学习了新的网页制作软件DreamweaverMX及图形处理软件FireworksMX。目前我已熟悉了上述软件的常用功能并能运用其进行基本的网页制作及图形处理。为了让自己做一个称职的招商人员,我阅读了网上的部分策划案例,以便在以后的策划工作中有所帮助。

20XX年又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一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克服不足,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努力:

1、学无止镜,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各种学科知识日新月异。我将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各种招商引资知识,并用于指导实践。

2、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业务知识,通过多看、多学、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业务技能。

3、不断锻炼自己的胆识和毅力,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工作过程中慢慢克服急躁情绪,积极、热情、细致地的对待每一项工作。

平面设计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二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6个月的试用期已接近尾声。xx年xx月xx日,我有幸来到公司工程部工作,在这短暂的两个月中,在公司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在同事们的热情帮助下我很快的熟悉了公司环境,适应了新的工作岗位,现将我试用期的工作总结情况简要小结如下:

一、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上班伊始,我认真学习了公司《员工手册》及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遵守,做到了无迟到、早退、违规现象。

二、主动学习、尽快适应,迅速熟悉环境和工作内容。首先从尽快熟悉大厦供配电系统和个单元及公共部分的电气设备配置情况,并去现场实地踩踏、巡查;其次,主动、虚心向主管、同事请教、学习,基本掌握了日常上班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方法。

三、工作积极、认真、负责,通过不断学习、虚心请教,总结积累,较好的完成了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四、与同事之间和谐相处、加强沟通、团结协作,以尽快更好的融入团队。

五、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由于在原单位主要是从事空调工作,对于公司电工工作内容及流程还需要进一步的了解与熟悉。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向前辈请教,学习,以最短的时间熟悉公司理工作内容及流程,做到眼勤、嘴勤、手勤、腿勤,在工作中不断磨练意志、增长才干。

总之,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离领导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今后,我将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充分发挥所长,积极、热情、细致的完成好每一项工作。

平面设计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三

首先感谢领导对我的偏爱,让我有机会在公司试用。我来到公司正好一月,回顾一下工作、反思一下不足、思考一下打算,非常必要和及时,现将一个月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一个月中工作内容

1.宝桥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赛务手册封面,胸牌设计。

2.金台公安分局的楼体效果图设计。

3.逸柏化妆品宣传画设计。

4.快乐空间墙纸、海报、灯箱设计。

5.凤州展板,钢结构车间质量月展板设计。

前两周加强设计软件的应用能力。后两周主要是学习熟练掌握设计软件,加强审美能力。

二、一个月有哪些成长,哪些还需改进:

回顾来参加工作的情况,对照职责,认为自己还是称职的,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

首先.在色彩把握上有待提高;

其次.设计的综合应用能力距公司要求还相差甚远;

第三.不能及时准确反映客户需求信息;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要培养自己的色彩感知能力,多学多看成功的设计作品,增强自己的设计审美能力和软件运用能力;我要虚心向其他同行和同事学习业务方面的经验,借鉴好的工作方法;同时在业余时间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扩大猎取知识的范围,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素质和设计水平,使自己的全面素质再有一个新的提高,以适应公司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要进一步强化敬业精神,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完成工作的标准。

第2篇:平面设计试用期工作范文

通常核电DCS供货范围如图1所示:核电厂单台机组有200多个工艺和电气系统由DCS进行监控,根据各工艺和电气系统的现场需求,分批实施其仪控系统的设计和到货安排,为此,将全厂工艺和电气系统分为三个大批(LOT1+LOT2+LOT3):LOT1:主要包含全厂电气系统和BOP系统,是电站最早要投用的系统;LOT2:主要包括核岛系统(NSSS+BNI)和控制室系统,含全部的安全级功能;LOT3:主要包括常规岛系统(T/G+BCI)以及三废处理系统。针对每一批次DCS设备,其实施流程如图2所示:根据核电厂工艺特点、核电DCS供货范围及实施流程,核电DCS主要特点概括如下:

(1)整个核电站包括核岛、常规岛、BOP三大部分,其设计通常需要分包给多家设计单位才能完成,设计单位间分工交叉,存在众多接口。

(2)以二代加改进型电站为例,全厂近300个系统中70%以上的系统均直接由DCS进行控制或监视,涉及面大,涉及范围广。

(3)核电DCS控制功能分为安全级DCS控制、安全相关级DCS控制和非安全级DCS控制。在实现方式上,为防止软件共模故障,安全级DCS控制功能和非安全级DCS控制功能通常由至少两个平台才能实现,安全相关级DCS控制功能根据平台情况或在安全级控制平台实现,或在非安全级控制平台实现,平台间接口复杂。

(4)核电DCS还远没有达到标准化的程度,从而导致不同核电站之间相互拷贝的可能性不大。

(5)因涉及核安全要求,DCS技术成熟度和可靠性要求高,如安全级设备鉴定,安全级软件的V&V等,必须满足各种核安全法规、标准和核电技术导则的要求。安全级DCS在应用前必须取得由独立的第三方完成的相关安全级的验证、鉴定。

(6)核电站DCS由于其固有安全特性,设计、制造、系统集成验证工期长,而电站工艺系统调试前要求DCS具备可用条件以用于工艺系统调试、验证工作,从而导致DCS必须在绝大部分的工艺系统设计固化前开始设计、采购、制造工作。

(7)基于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总体原则,核电DCS通常要求在工厂必须完成全面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FT),并经过业主出厂验收(FAT)和核安全局监管部门的监查后才能发货至现场。

(8)DCS在出厂前虽经严格的测试,但出于种种原因,DCS在现场进行修改不可避免。正是由于核电DCS存在上述特点,对于DCS买方(或为工程公司、或为最终业主)而言都必须配备相当数量的DCS项目管理人员,对DCS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

核电DCS项目实施过程及项目管理主要工作

根据图2DCS实施流程可知,DCS项目实施过程总体上可分为3个阶段:需求提出阶段、DCS工厂实现阶段和DCS现场实施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下面就项目管理涉及的主要工作进行分析。

1需求提出阶段

与常规DCS不同,核电DCS所需的电站需求、需求规范等通常在合同签订后才陆续提交给供应商。在核电DCS实施过程中,通常需要设计单位向供应商提交众多核电站设计信息,特别是总体控制方案、工艺过程控制方案等,主要信息包括:系统需求规范书、系统逻辑图/模拟图、I/O清单、定值手册、画面、规程、报警卡等。作为DCS后续实施的源泉,电站设计人员能否及时提出清晰有效全面的设计所需信息将直接决定项目顺利与否。根据前期项目执行情况,需求提出阶段主要工作如图3所示。下面就需求提出阶段的主要项目管理工作进行分析。

(1)成立联合工作组

针对核电站不同项目及DCS供应商的特点,岭澳核电站二期、红沿河等项目都不同程度地组织了前期联合设计工作组(DCS项目管理团队、设计院、供应商),统一设计院、供应商对核电站需求的认识和理解,并根据DCS供应商的设备特性对相关文件进行适应性修改,沟通总体技术方案、通用技术要求、文件提交内容、格式要求等。这一阶段各方沟通的深入详细程度将对后续设计院文件出版产生深远影响。

(2)建立提资专项计划

为控制、管理设计提资进度,根据工程总体进度要求,DCS项目管理团队协调各方建立DCS设计输入提交专项进度计划和接口控制手册,举例如表1所示,并以此为基础开展DCS项目提资的管理工作。

(3)预审查设计文件

根据接口控制手册的进度要求,为控制、管理上游设计质量,DCS项目管理团队在设计院提交文件之前,通常需赴设计院开展设计文件预审查工作,并对文件提交进度进行密切跟踪,避免不按要求提交文件的情况发生。在预审查之前,需编制设计审查工作导则,并对参与审查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突出审点。该阶段文件审查工作的落实情况将直接影响文件提交的质量,对后期工厂测试、出厂验收、现场修改的工作量产生重要影响。

(4)组织技术澄清会

前期虽有联合工作组的澄清沟通、文件预审查等,但由于仪控设计方多、设计者多、技术要求多,正式提交的上游文件仍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针对此情况,DCS项目管理团队组织各方进行面对面技术澄清尤为重要,对具体细节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寻求解决方案,把图纸澄清到全部可实施为止,否则由于设计院、供应商从各自利益考虑,很可能隐瞒问题或相互推诿,使得问题久拖不决,即使多次升版文件,问题仍然存在,使得文件质量失控,最终影响整个工程进度。

(5)跟踪提资情况

DCS项目管理团队针对文件提交进度和质量建立长期的趋势跟踪表,以从微观趋势的变化中掌握设计进展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和及时制定解决措施。通过上述措施的落实,上游提资的质量和进度全面可控,DCS项目执行进度处于可控状态,后续工厂测试、出厂验收和现场的修改量将大幅减少,商务变更费用也将大幅降低。

2DCS工厂实现阶段

虽然不同供应商在DCS实现方面工作安排有所差异,但总体来看,DCS工厂实现阶段都包括如下主要工作,如图4所示。其中,硬件制造相对简单,尤其对于拥有完整仪控平台的供货商,其卡件生产、机柜制造都是相对比较标准的过程。机柜装配,尤其是安全级机柜装配,其存在复杂度高,技术要求高,耗时耗力的特点,但对于熟练的装配工而言,其装配过程的困难不是在装配工作本身,而是主要体现在机柜设计、组装、接线文件能否及时出版方面,而这取决于前面的详细设计工作能否按进度完成。下面就初步设计、详细设计、软件设计、系统集成、FT&FAT过程中的主要项目管理工作分析如下:

(1)设计参与

DCS设计工作主要集中在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阶段。针对不同的供应商,其内部设计流程、设计规定均有所不同,为全面了解供应商项目实施过程及存在的关键问题,在项目初期均需安排人员到供应商处参与设计,同时为后续工厂测试、出厂验收、现场修改打下基础。如岭澳核电站二期派多人驻欧洲参与安全级DCS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把控TXS的实现;派多人驻北京、南京进行的TXP的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针对LEVEL2设计严重滞后,组织专门的LEVEL2联合工作小组推动问题解决。

(2)工厂测试参与

集成和测试工作是仪控系统生命周期中的关键步骤,是验证供应商设计是否符合上游输入和功能需求的一个关键环节。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需组织设计、采购、调试以及运行维修人员形成一支稳定的平台测试队伍,长期驻扎在平台测试现场,全程参与DCS的平台测试工作,对平台测试的整个过程和进度进行控制。同时通过调试与维修人员的前期参与,其所关心的问题可及早发现、及早解决,尽可能避免后续发生大的修改。

(3)出厂验收

出厂验收是设备出厂前的最后一道屏障,是推动供应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为有力和权威的措施,是买方主导的对供应商设备进行的第一次充分、全面地质量验证,也是合同中买方对强势供应商最为有效的控制手段。同时,针对供应商测试不充分的部分,买方可自主编写测试程序进行测试,保证项目出厂的质量并培养自主测试能力。实践证明,在工厂测试和出厂验收过程中,可发现90%以上的问题,把绝大部分问题都控制在出厂之前。随着核安全当局监管工作的逐步深入,DCS项目管理人员参与工厂测试、组织出厂验收显得更加重要且必要。

3DCS现场实施阶段

随着设备逐步到火电站现场,安装调试过程中的问题逐步凸显。现场调试开始后,或由于设计的变化、或由于DCS与其他第三方系统间问题、或由于工厂条件不具备、或由于调试过程中发现问题等,DCS在现场进行修改不可避免。而在核电厂进行现场修改受到严格控制,不管DCS供应商还是调试方,均需完成一定的手续、记录后才能进行修改,必须做到可追溯性。

为了快速有效解决安装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组织落实现场修改工作,在项目现场成立DCS现场办公室(DSO)成为项目的最优选择,其成员包括供应商、设计院、安装、调试各单位、部门的人员,DSO集项目管理、最高技术决策、最终方案制定和实施于一身高效地运作,以解决现场安装和调试阶段的所有DCS问题。

核电工程DCS项目管理组织建议及实践

根据核电DCS项目的特点及实施过程中的项目管理主要工作,DCS项目管理由专业的项目管理团队来控制从上游设计一直到下游的安装和调试工作,保证整个项目技术、商务、进度、质量等各方面的可控,项目管理作为整个项目的核心才能满足和超过项目干系人对项目的需求和期望。DCS项目管理团队在项目干系人中的位置如图5所示:为确保DCS项目管理团队的核心地位,最大限度发挥项目管理的职能,项目管理组织建议如图6所示:该组织中人员职责建议如下:•项目经理对DCS项目总体质量、进度、接口、商务负全责;•总部负责人全面承担起需求提出阶段相关的项目管理工作;•驻厂负责人全面承担起DCS工厂实现阶段的项目管理工作;•驻现场负责人全面承担起的DCS现场实施阶段项目管理工作;•根据任务性质,由各负责人协商后或由项目经理指派电站系统工程师、安全级DCS工程师、非安全级DCS工程师等进行相关工作,最大限度资源共享,人员合理流动。

第3篇:平面设计试用期工作范文

1.1加强施工组织本次主桥勘察钻探孔共计11个,其中有4个孔位在无水处低漫滩,7个孔均处于深水江面上,南岸跨堤及引桥处于高河漫滩上,不受江水涨落影响。整桥岩土勘察工期安排70天考虑,主桥主墩勘察孔能否顺利施作是按期提交成果报告的关键,因此,我们采取如下措施。(1)根据场地条件现场组织踏勘,提早确定水上施工的技术方案和质量措施。(2)在投标过程中细化主墩及辅助墩施作前辅助工作相应的工、料图纸及需用量,做到重点考虑,心中有数。(3)进场后立即按已设计好的水上平台方案进行深水主墩勘察孔平台搭设,主墩平台与北辅助墩(低漫滩处)间的水面上通行与运输采取了搭设简易便桥的方案,桥长约200m,平台作业面为5m×36m,平台之间以便桥连结。考虑到主墩探孔施工中江水上涨的可能,平台面高出江水约2.5m,以确保在洪水期到来之前一次完工主墩勘察孔的施作。考虑到平台设备及材料重物堆放,平台立根支撑均采用1m×1m间距、50mm钢管脚手架搭设,架管底部段采用锤击法击入河床1~2m,平台立根合理设置斜撑,使平台在风浪下保持稳固。(4)只要场地条件允许,引桥勘察孔即时施作,采取多上设备,加快外业钻孔取样和原位测试工作。

1.2确保勘察质量,严格执行规范标准

1.2.1引用的规范标准松浦大桥岩土工程勘察遵循和执行的规范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JTJ062—91);《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04:8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23/902—2005);《哈尔滨市市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技术规定(试行)》(HDB001—2005)。规范标准限值采用较高标准级别。

1.2.2采用的勘察方法(1)钻探取样:钻探取样主要分2种形式,一种是上部河床松散砂层(0~40m)段采用SH30型钻机进行跟管冲击取样工艺,下部岩石地层采用XY-2型回转钻进取心工艺,取样按规范标准分层取样,并及时封闭包装送样至试验室分析试验。(2)原位测试:主要采用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波速试验和抽水试验。(3)室内试验:主要进行了原状样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包括颗分、压缩、剪切、高压缩、静三轴、岩石单抽抗压强度、水质分析等方法。

1.2.3完成的工程量完成钻探孔16个,进尺1509.3m;测量16点;抽水孔1个,孔深16m,抽水试验2次;岩土原样分析测试,常规土样41件,颗分137件,高压5件,水分析2件,岩石单轴拉压240组,岩石直剪弹模9组;静力触探5个孔,125m;标贯试验70次;波速测试2个孔,201m。

1.3关键环节与控制

相对其它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而言,松浦大桥主桥段勘察工作的重点和关键环节在于深水处主墩、辅助墩钻探孔的施工。

1.3.1水上平台的搭建水上平台是完成水上钻孔取样及原位测试的工作平台,要求作业面宽敞并具足够承载能力以满足施工设备机具、泥浆循环系统正常工作使用。主墩位于江中心深水处,考虑到承重能力和组建拆安的方便性、灵活性,选用如前所述的50mm钢管脚手架并以锤击式植入河床快速搭建完成,整个平台在施钻过程中工作稳定,交通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3.2争抢时间一次性主墩设备进场施工主墩5个钻孔采用的3台XY-2型钻机及相关机具、泥浆材料及制浆设备、循环系统品种较多,数量较大,考虑到7月份江水汛期马上即到,在平台搭设完毕后立即租用了300t(3000kN)托轮,由南岸将平台作业所需全部机具、材料一次吊装托运到平台面上,省去由便桥人工搬运的时间,使平台作业快速进入正常施钻阶段。

1.3.3加固跟管钻进套管连接强度水上主墩钻孔取样必须采取最佳工艺方法以确保钻孔取样原位测试一次成功。深水跟管钻进取样和下部岩石段钻孔取心单孔工期较长,孔壁稳定是保证探孔施工质量的第一工艺要素,上部40m松散砂粒,采用127mm跟管并在管接头螺纹处加焊防松筋的办法以加强套管的联接可靠度,施工证明,该法有效,施工过程中无脱管、断管事故的发生,保证了施工顺利进行。4.3.4采心器具齐全,提高岩心采取率施工中采用了冲击半合管采心器,较破碎岩层采用了双管单动采心器,较完整岩层采用了单管副压式采心器,岩心采取率均达到满意效果。

1.3.5做好泥浆护壁工作因钻孔钻遇有60多米泥砂质岩类,该岩层水敏性极强,遇水膨胀脱落、坍塌可能性很大,因此在做好松散砂层套管护壁的前提下,必须使用低固相优质泥浆进行钻孔护壁。采用了2%优质膨润土加纯碱、聚丙烯酰胺处理的泥浆,并合理设置平台泥浆循环系统(泥浆沉淀箱2m3,循环槽长20m),坚持勤处理、勤检测、勤调整泥浆性能的办法,在5个主墩、2个辅助墩钻孔取样中未发生任何钻孔孔壁坍塌事故,保证了取样顺利进行。

1.3.6把好样品保管、采取、试验关对于现场样品保管和采取要求整齐摆放入箱,并及时进行原样编录,现场拍照存档,现场截取试样,并准确标签,封包要严实,并及时送样至试验室分析。确保勘察资料真实准确。坚持当天样品当天送检,及时出检数据,分析对比,确保数据真实、有效。

2勘察成果

2.1各岩(土)层允许承载力和桩基参数的确定综合室内土工试验和原位测试,结合当地建筑经验,确定勘察孔各岩(土)层容许承载力和桩基参数见表1。

2.2桩基单桩承载力的计算对比按表1各岩(土)层桩基参数计算单桩承载力结果见表2。

2.3桩基沉降估算按主墩底梁反力450000kN、底面积18.5m×40m,单桩承载力25000kN,布桩18根,桩长79m,桩径2.0m,桩距6m,将群桩视为实体基础,桩基沉降估算参数见表3。

3结语

第4篇:平面设计试用期工作范文

关键词:系统级;可测试性设计;飞行器

引言

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高速发展,对航天飞行器的地面测试和运行中的在线测试能力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对于地面测试,要求测试能够覆盖更多的故障,并且能快速、准确、及时地诊断系统状态;对于在轨运行状态,由于故障修复极为困难,要求增强产品自主故障诊断、切换和故障隔离能力,以保证系统的任务可靠性。为实现上述技术要求,就必须在航天飞行器设计时同步开展测试性设计工作。应用先进的测试性设计技术,对产品进行总体的测试性分析、设计与验证,已经成为载人航天技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产品研制过程中,先期展开测试性设计工作,对于迅速提高我国航天测试性和诊断技术水平,满足系统的任务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国内外测试性设计技术的发展状况、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论述了针对航天飞行器系统开展测试性设计并且对测试性设计工作加以规范的必要性;总结了系统测试性设计的一般工作流程,最后根据国内研究环境和航天产品自身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符合实际的测试性设计方法。

国内外测试性研究分析

国外研究状况

测试性的概念最早产生于航空电子领域。测试性术语最早于1975年由FLiour等人在《设备自动测试性设计》一文中提出,随后相继用于诊断电路设计及研究等各个领域。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外广泛开展了测试性方面的研究。同时,美军意识到测试性在装备维护和保障中的潜力,开始致力于在装备研制和使用中推广测试性技术;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标准,使装备研制方和使用方遵循相同的约束和规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85年,美国国防部颁发的《电子系统及设备的测试性大纲》(MIL-STD-2165),标志着测试性已成为一门与可靠性、维修性并列的独立学科。目前,可测试性已在美军机、航天器和导弹等武器系统设计时被广泛应用。其中,在航空工业应用中,据美海军调查称,对F/A-18、F-14、A-16E和S-3A四种海军主要飞机的200多项关键部件进行的测试性技术改进,使它们的使用和维修费用减少了30%,并进一步强调,如果在飞机研制初期就充分开展测试性设计,可降低飞机全寿命费用的10%~20%。

在航天应用中,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铱星计划,在其卫星设计过程中,成功地运用了测试性设计。传统的测试手段已不能满足卫星生产过程中对测试的需求。于是,在卫星设计过程中,大量采用了符合IEEE1149.1标准的边界扫描结构,并取得了较好的测试结果,为铱星计划的实现提供了保障。美国休斯空间通讯在对卫星的测试中,提出了对系统划分,进行分层测试的思想,并成功的运用到实践中。

国内发展状况

同国外相比,国内开展测试性研究起步较晚,大概开始于80年代中后期。但在近些年来进步速度很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发表了不少有关测试性方面的文章和研究报告;在重要系统和设备研制中提出了明确的测试性要求,开展了测试性设计分析工作,制定了《装备测试性大纲》(GJB一2547―95)、《测试与诊断术语》(GJB3385-98)等国家军用标准,开发了测试性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

80年代中期,我国对新研制的武器装备提出了测试性设计的要求,到90年代后期,对所有的武器装备都提出了测试性的要求,特别对军用飞机上新研制的电子设备的测试性作了很高的要求。另外,测试性设计技术也开始应用到了现有陆军武器装备的改造过程中,使其故障率大大降低,同时提高了对装备故障的检测率,延长了装备的全寿命周期,降低了装备的全寿命周期费用。

在航天科研方面,某些型号在研制过程中也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测试性设计技术的研究。并依据国外相关标准制定了QJ-3050《航天产品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指南》、QJ-3051《航天产品测试性设计准则》等相关标准。

从总体上看,国内由于缺乏对测试性设计技术的深入研究,在测试性分析与验证、计算机辅助工具和工程实际经验等方面与先进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影响了测试性大纲的贯彻。

航天产品测试性设计规范研究

系统测试性设计存在的问题

由于航天产品的可靠性要求极高,相对于其他行业,测试性技术在工程中推广应用较为缓慢。从总体上讲,目前航天各领域在可测试性技术的应用基础上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但是仍然较为薄弱。具体表现在:

・在系统顶层设计中,已开始注意对系统测试性的总体考虑,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技术途径,除一些概念性要求外少有具体设计要求和指标;

・部分分系统或单机中设计人员自发地进行了测试性设计,但这些工作不是有系统组织的,并未发挥系统测试性设计的优势;

・进行了一定的测试性工作管理,但未形成系统的测试性工作流程,研制程序上测试性设计与产品功能、性能设计不同步,原理样机往往不考虑测试性设计,试验样机只考查BIT的能力,到总装时再考虑系统测试性为时已晚;

・引进了一些测试性设计相关工具,但还不具备形成有效的测试性设计集成环境的能力,设计中更多地依赖于设计师对测试性设计的重视程度、设计水平和经验;

・对测试体系和测试设备提出了“标准化、规范化、通用化”的要求,但产品的研制过程、生产过程和使用过程各阶段各环节的测试脱节,由不同的设计人员去考虑、设计和实现,难以保证各阶段各级别测试的统一性、兼容性、完整性与一致性。

系统测试性设计工作规范

进行测试性规范研究,要明确开展测试性工作的目标和原则;考虑要完成的测试性工作项目及其完成的时间;并要对工作程序、人员安排、技术支持和信息采集分析等进行规范。尽管我国已经在1995年颁布了GJB2547《装备测试性大纲》,大纲从论证、方案、实施和验证等几方面加强了对测试性技术的指导和监督,对推动测试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很大的作用。但是该标准主要是参照美军标MIL-STD-2165制定出来的,缺乏将标准转化为具体设计方案的方法和技术。针对具体的航天系统进行设计的可操作性不强。致使上述问题不能被有效地解决。因此需要补充新的测试性文件,规范航天产品测试性工作程序,保证测试性设计与产品功能性能设计同步进行并有机结合,保证系统研制各个阶段开展的测试性工作有据可依。

测试性设计工作流程

我们在对测试性工作规范开展研究,对

实施测试性设计的基本工作流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依据系统设计研制流程,制定航天产品研制各阶段规范。如图1所示。

论证和方案阶段,规定测试性要求,并分配测试性要求。这段时期内,在系统设计评审中同时评审测试性大纲;在系统初样研制阶段,首先要确定诊断方案,制定并贯彻测试性设计准则并进行固有测试性设计。然后确定出FD(故障检测)、FI(故障隔离)设计策略,设计出相关软件和硬件,再对设计进行分析,开展测试性验证,采用产品设计与测试性分析迭代的方法改进测试性设计,以满足要求。在初样评审工作中同时评审测试性工作。在正样研制阶段继续对各测试性指标进行验证,并提出建议。

规范中规定了测试性工作项目内容和完成时机等信息都体现在工作流程中,指导着飞行器系统研制各个阶段的测试性工作。

系统测试性设计方法研究

设计实现方式

测试性设计通常有两种实现方法:

・产品设计同时展开测试性的设计

由设计人员直接完成部件或组件的测试性设计和评估工作,最后由设备、分系统和系统总体逐级根据测试性要求进行评估和审核,完成整个系统的测试性设计工作。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由于设计人员对被设计对象熟悉,设计反复少,设计周期短,但对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和测试性技术熟悉程度要求极高,适合于贯彻测试性设计有一定基础,并具备较好的测试性设计环境的单位和部门。

・产品设计与测试性分析反复迭代进行

产品设计人员完成原理设计后,由专门的测试性工作人员或独立机构进行测试性的建模、分析和评估,检验测试性指标的落实情况并给出改进性意见,改进设计后通过反复迭代过程完成产品设计和测试性设计。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易于实行,但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与测试性工作人员需要反复交互,设计周期较长。

目前,国内缺乏能有效完成测试性设计的计算机辅助工具软件,产品设计人员对测试性设计熟悉程度也不高。因此,运用第二种方法进行系统测试性设计是较为可行的技术途径。

测试性设计实施过程

通过产品设计与测试性分析反复迭代的方式进行测试性设计,产品设计和测试性分析被分解成同步进行、互相交互的两类不同工作,大大降低测试性设计对设计人员和测试性设计工具的要求。系统的设计过程一般是从性能指标和方案确定、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到软硬件开发与试验。作为设计特性的一种,测试性设计也有一个与系统设计并行的设计过程,图2描述了一个分系统或单机的测试性设计工作实施流程:

并行设计过程中,测试性分析人员与产品设计人员保持同步,并在不同的研制阶段提供相应测试性建议,确保产品设计的顺利进行。测试性设计不干扰产品设计人员原有设计流程和方法。对应于单机、分系统、系统各级设计,都要进行测试性的设计,并根据上一级的测试性分析结果对下一级的测试性设计进行指导和审核,优化测试资源,剔除冗余测试,检验测试接口的兼容性。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同样的测试性分析工具,这样上一级的测试性模型可由下一级各单元的测试性模型直接生成,避免不必要的建模工作。

第5篇:平面设计试用期工作范文

【关键词】密切配合;设计;施工;建设单位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驾驶技术,摆在每个城市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建设一个符合标准,考试严格智能化的驾驶人考试场。抚顺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驾驶人考试场经过4年的建设终于在2011年10月交付使用。2011年10月9日召开了公安部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场智能化建设现场会,并且在2011年10月1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进行了报导。

2007年初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开始编写可研,可研批复后进行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2007年末施工单位进入现场,经过4年的建设终于完成了此项工程。作为为此工程付出努力的我们,作品能够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心里由衷的高兴。回想起从可研-设计-施工-交付使用这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配合单位多方密切配合才能保质保量完成的一项伟大工程。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得到公安部领导及全国各地同行的赞扬,并且居同行业领先水平。

一、设计单位

我院接受此项工程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此之前也没设计过此类工程。在作设计之前跟随建设单位先后考察了营口市、大连市、沈阳市八颗树驾驶人考试场,听取了他们的介绍,对于上述三个城市的驾驶人考试场进行分析判断,吸取他们先进的经验,对于他们提到的不足在本工程设计中尽量避免。认真研究公安部第91号令《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领会其中精神并将其融入本工程设计中。

整个驾驶人考试场由二大部分组成:1.建筑设计 2.场地设计

1、建筑设计

本工程建筑物共分为四个单体建筑。(1)综合办公楼(2)考试中心(3)综合服务楼(4)守卫、大门

平面设计:

(1)综合办公楼:一层为车辆管理科办证大厅,二层为驾驶人管理科办证大厅,三层为两科的办公室及小会议室,四层为大会议室及活动室。综合办公楼全长84.0米,楼梯分设二侧,在满足消防疏散的前提下,大厅尽量保持完整、通透,各种服务设施齐全。

(2)考试中心:一层为车库(后左侧改为科目二场考候考厅,后右侧改为科目三场内路考候考厅),二层为科目二桩考候考大厅、科目三路考远程监控室及场地总监控室,三层为科目一文考考试大厅及候考大厅。

(3)综合服务楼:一层为浴池及体检中心,二层为厨房、餐厅及超市。

(4)守卫大门:守卫大门分为二个,主门及次门。主门直接能进入中心广场及办公区域,次门能进入外部车辆停放区域。

立面设计:

整组建筑色彩选择适当为灰色与蓝色搭配,体现交通警察建筑的风格,即庄重朴素又美观大方,建筑风格协调统一。功能分区明确合理,人流走向互不干扰,即有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

2、场地设计

平面设计:

建筑设计是本工程的灵魂,场地设计是本工程的依托。场地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驾驶人考试场能否达标。在场地设计方面没有可借鉴的工程,完全是根据2003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第八号令和公安部第91号令精神《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进行设计的。

本工程总用地26.7162公顷(400.743亩)分二期建设,以后沟河为界东侧为一期工程占地13公顷(195亩),西侧为二期工程占地13.7162公顷(205.74亩)。

一期场地布置根据驾驶人考试场所需要功能以及现状地形地貌进行设计。一期场地分为三级台地,第一级台地布置有综合办公楼、考试中心、主守卫大门、中心广场及科目二桩考场地;第二级台地布置有综合服务楼、外部停车场及次大门;第三级台地布置有科目二场考场地及科目三场内路考场地。

竖向设计

一期占地面积13公顷,原地貌比较复杂,场地设计标高参照202国道和靖江街路面标高并以水利局提供的后沟河防洪要求为依据。由于平面考试项目布置及后沟河的限制,所以局部场地的设计标高不能完全参照原地貌标高,使得整个场区的填挖方量无法平衡,个别地方高差比较大,场区内最大高差为9米,高差较大的地方设计绿化护坡或挡土墙。为了便于场地排水及考试场要求,场区内最大坡度为1%,最小坡度为0.2%。

二、施工单位

2007年末进入现场,2008年将四栋建筑主体施工全部完成,2009年初进行建筑内部装修施工、中心广场、桩考场地及外部停车场(也就是第一、第二台地的)施工。由于动迁问题,科目二场考场地(也就是第三台地)始终没能施工,2010年初建设单位与当地政府共同努力将动迁户尽量迁走,尽管这样还有24户动迁户至今未走,为了不影响整体工程进度,只好缩小科目二场考场地。

如何在有限的场地内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第八号令和公安部第91号令精神《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这又是摆在设计单位面前的一道难题。为了不影响施工进度又能符合各种规定设计人员不怕辛苦进行现场测量,在有限的场地上反复设计与施工单位密切配合最终完成科目二场考场地的设计与施工。

2011年初辽宁省交管局又在抚顺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驾驶人考试场地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场考场地上增加7项内容a.模拟停车场b. 模拟高速公路c.模拟涵洞d.模拟湿滑路面e.模拟桥梁f模拟铁路道口g模拟狭窄路面及连续障碍。

本项工程所有电子设备产品均为南京多伦生产,每一次修改设计设计单位均与南京多伦密切配合,共同探讨如何将工程做到最合理。

对于已施工完的工程又增加工程内容无论设计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都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如果没有对工程的责任心及顾全大局的思想这项工程是很难完成的。

三、建设单位

第6篇:平面设计试用期工作范文

关 键 词:产品造型基础 考试改革 能力 创新

引言

在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的背景下,我国要保持经济增长速度,转变发展方式刻不容缓。保持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强调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培养“创新型”设计人才是工业设计专业发展的必然之路。 因此,我国高等学校工业设计教育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就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改革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提高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基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黑龙江科技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工作。2012年,本专业以学校组织的课程考试方法改革项目为契机,积极探索了专业课程的考试方法和评价体系。产品造型基础课程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率先完成了考试改革的探索。此次改革实践,以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考试方式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产品造型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

产品造型基础是工业设计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兼俱理论性和实践性。它是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的课程延续,也是产品设计系列课程的基础,在教学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学习和训练,让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工业产品造型的形态理论和模型制作方法,具备产品造型设计能力,掌握产品设计的实践技巧。课程考查的重点是学生的产品造型设计能力和运用基本理论灵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到构成产品的形态、结构、材料、工艺、肌理和色彩等要素之间的融合关系,能够掌握形态设计的形式美法则和创造方法。学生应学会从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中吸取营养,能够理解点、线、面、立体等形态构成要素在产品造型中的应用形式和设计方法。另外,学生应能够掌握ABS、黏土和石膏等模型制作的方法和技巧,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

产品造型基础课程是产品设计的入门课程,需要以开放性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设计启蒙,避免过多的限制阻碍学生的多元化设计思维。其考核方式和成绩评价体系应该以鼓励创新、鼓励尝试、鼓励动手实践的基本原则为主。

二、改革前的考试方式

黑龙江科技大学的产品造型基础课程作为考试课,一直应用传统的闭卷笔试考试。具体方法是“平时+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30%,期末闭卷笔试占70%。按照笔试的相关要求,试卷一般包括六个题型,分别是填空、选择、判断、简答、基础设计题和综合设计题,笔试的时间为90分钟。

闭卷考试是一种公平合理的考试方式,能够严谨地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做出评价。但是,闭卷的形式与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越来越不适应产品造型基础这类课程。它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查少,无法全面考查学生的造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考试结果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同时闭卷考试方式,易导致学生养成考前突击,平时松懈的学习习惯。教师不能通过考试细致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能力,不能做到因材施教的多元化教育教学。闭卷考试必须有唯一答案,限制了学生解决问题方法的个性化施展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考试后课程结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缺少反馈。

三、考试改革的思路与办法

1.建立动态、立体的考核体系

产品造型基础课程的考试改革思路是以设计能力和设计思路考核为重点,突出课程的实践性。改革应探索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能力和水平的考核方法。突出对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考查。通过理论考试、作品设计等立体式的方式进行考核,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考核体系,能够鞭策学生在整个课程过程中都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2.实行“平时+作品设计+方案讲析”的考试模式

通过作品设计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技能,改革后的考试形式采取“平时+作品设计+方案讲析”模式,并实施于工业设计10和11级学生。新的考试模式将课程最终成绩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平时成绩,另一部分为期末成绩。

(1)平时考核

平时成绩占25%,其中出勤占5%、作业占10%、测验占10%,它偏重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基本理论掌握情况。其中,测验部分承担了一部分原来的试卷功能,基本理论、基础设计方面的问题以填空、问答、画设计图的形式进行笔试测验考核。在分值方面由过去的70%降低为10%。所以,改革后的成绩组成只是按照课程特点和培养目标,降低了理论性基础知识的比重,而并未彻底否定其在本课程中的必要性地位。

(2)期末考核

期末成绩的考核形式为项目设计,成绩占75%,其中作品设计占50%、方案讲析占25%。作品设计考核包括设计构思和设计表达,分别占25%;方案讲析中书面说明占15%,口头答辩占10%。

项目设计的时间为四周,需要完成四部分内容:首先,学生需要在项目中完成对课题的功能原理、形态结构、使用方式等问题的研究,并根据研究进行方案设计,编纂成设计讲析书。其次,方案设计以图纸的方式表现,包括草图二十幅、尺寸图、六视图、效果图等;再次,制作PPT演示文件,展示项目完成的全过程;最后,完成现场演示及口头讲析、答辩。

项目设计过程中,教师进行阶段检查,并指导学生进行修改,使学生逐步了解学习上的薄弱环节,循序渐进,将不同阶段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应用于课题的研究和方案设计上。

四、考试改革的成果

产品造型基础课程是以设计实践为主的课程,以往闭卷考试的优点是比较严谨,答案标准化;缺点是考查内容范围有限,不能进行全面的能力考核,封闭式题目以及标准答案无法检验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成绩不能准确反映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改革后能通过设计图纸和设计讲析书充分检验学生的创造性设计能力和理论运用能力,并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成果。

1.建立了全面的考试体系

改革后扩大了考核内容的范围,分为7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理论水平和设计能力、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考查,能够充分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扩大了考核的内容量。学生完成考试所需的知识量、实践操作量远远大于闭卷考试。

如表1所示,考查结果能一目了然地反映出每个学生在不同教学环节的能力和水平,使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2.形成了多元化的考试方式

形成了多类型考核方式相结合的多元化考试方式。改革后针对不同类型的考查目的,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考查方法,形成了复合考试体系。此体系包含了理论知识的闭卷考试,设计实践的综合项目设计考核,论文性质的书面讲析考核和口试性质的答辩考核。

3.实现了考试的动态化

破除原有考试方法中一次考试定成绩的功利化考试思维,将考试过程分布到学习的各个阶段,督促学生重视平时学习,弱化应试的概念。以往的闭卷考试形式导致学生出现平时不学习、考前突击复习、考后忘记的不良学习现象。本考试模式持续时间长,在一个月的项目完成时间里,学生会主动学习课程内的各种知识点,以解决设计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形成了学习的持续性,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更加透彻。

4.完善了考试的反馈机制

产品造型基础课程只开设一个学期,考试是课程学习的终点,考试后无法进行反馈。新的考试模式是面对面沟通的形式,无论是方案设计还是演示答辩,教师都能够直接指出学生每个环节的错误和不足,并提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因此形成了教学互动的考试模式。

结语

本次考试改革探索了新的考试方式。根据工业设计专业和产品造型基础课程的特点,将考试方式由封闭式的“平时+闭卷考试”模式,改革为开放式的“平时+作品设计+方案讲析”模式。新的模式更适应产品造型设计基础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通过多个环节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考核,改变了学生死读书,缺乏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的弊端,培养了学习的主动性。本模式将考试过程由一个时间点,转变为一个时间段,将考试和学习结合起来。考试过程不仅是对学生成绩的考核,也是启发思维、促进练习的自我提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设计作品的平均质量较往届有明显提升,并发掘出一批设计基础好、能力强、有潜力的优秀学生。

基金项目:黑龙江科技学院教研项目(JY13-54)

参考文献

[1] 孙超红.“创新型”为特色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与实践[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7):291-292.

[2] 高亮.课程考试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33):35-37.

[3] 沈良斌,祁嘉义,冒小.深化高校考试改革, 培养创新人才[J].江苏高教,2006(3):91-93.

第7篇:平面设计试用期工作范文

【关键词】贝叶斯方法;外场使用信息;可靠性评价

1.引言

当今世界,电子信息市场面临着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和残酷的行业竞争。因此,电子设备也面临着研制周期紧张、指标要求高的特点。在满足产品的性能指标的基础上,订购方往往对承制方提出一些通用技术指标要求。可靠性是重要的通用技术指标之一,它严重影响着设备的可用性和维护保障的强度。

电子设备的可靠性指标一般分为MTBF的最低可接受值(设计定型阶段必须达到的值)和MTBF的规定值(使用阶段能达到的值)。在产品方案论证阶段和工程研制阶段,承试方采用一系列的设计和管理控制手段以提高装备的可靠性水平,并对装备的MTBF进行可靠性预计,预计值一般不得低于规定值的1.2倍。在设计定型阶段,原则上对三类及以上的设备必须实施可靠性鉴定试验,以验证产品的MTBF是否达到最低可接受值,而四类设备可实施可靠性摸底试验,以控制产品的可靠性设计水平。由于研制费用高昂,研制周期紧张,很多改进型设备仅能投入少量样机甚至是单台样机进行可靠性鉴定试验或可靠性摸底试验,且鉴定试验以短时高风险试验方案为优选。对订购方而言,少量样本下短时高风险试验方案下的鉴定试验的顺利通过可能难以反映设计定型后量产设备的可靠性水平。而对生产方而言,鉴定试验一旦失败,将严重影响研制进度。可靠性摸底试验的信息量过小,则只能等待具有滞后性的现场数据进行可靠性验证,或者通过以定性分析为主的可靠性评估手段对设备进行评价。因此,借助可靠性预计结论、原型设备的外场使用信息、环境试验信息及可靠性鉴定(摸底)试验信息对设备的可靠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有重要意义。

2.贝叶斯可靠性评定方法

一般而言,改进型设备由于采用了质量水平更优的器件,其可靠性预计值不会低于原型设备的预计值。然而改进型设备可能在结构工艺、电子线路、软件设计上有局部变动,单以元器件应力分析法为基础的预计值不足以准确反映设备的实际可靠性水平。另一方面,原型设备的使用可靠性信息相较实验室环境下的样机的试验信息有所不同,外场设备面临着全方位振动、电压波动不规律、低气压等更为复杂的环境条件以及操作人员使用不规范等因素。即设备的使用可靠性不高于设备的固有可靠性。因此用贝叶斯方法将原型设备的外场使用信息融合到可靠性决策中不但可行且偏保守。

设原型设备设备寿命服从参数为的指数分布。n套原型交付设备的外场使用可靠性信息可表述为:

其中Xi,j代表第i台设备在出现第j次责任故障前的有效累积工作时间,Xi代表第i台设备的有效累积工作时间。那么基于共轭先验分布的考虑,用Gamma分布拟合原型设备的参数,即:

那么:

(1)

另外,根据电子设备指数分布的无记忆性,第m+1次失效发生在Xi,mi+1=(Xi-Xi,mi)+x时刻,其中x是近似服从参数为E的指数型寿命随机数。进而可以得到方差的估计值:

(2)

根据Gamma参数一阶矩和二阶矩的性质知:

(3)

根据式(1)~(3),用矩估计法可以给出参数的先验分布。

而改型设备在环境试验和可靠性鉴定(摸底)试验中的可靠性信息为:

其中Yi,j代表第i台样机在出现第j-1次责任故障和j次责任故障间的有效累积工作时间,Yp代表第i台设备的在qp次故障后的积累有效累积工作时间。因此改进型样本的似然函数可表示为:

因此的后验分布为:

即后验分布仍然服从Gamma分布:。据此可以得到参数的估计值,进一步获取MTBF的估计值。

3.案例

某型电子设备已经进入外场使用阶段,根据外场使用统计,外场使用可靠性信息可见表1所示。

按照总体要求,现对该型设备进行两型改装,改装型号分别记为改A型设备和改B型设备。两型设备的可靠性指标不变,MTBF最低可接受值仍为300小时。在改进型设备中大量采用了质量等级更优的器件,且进一步贯彻了可靠性设计准则,改型设备的可靠性预计值高于原型设备的预计值。因此,可以将作为改型设备可靠性评定的先验信息。由于研制周期紧张,根据改装情况不同,改A型设备只进行可靠性摸底试验,而改B型设备需进行可靠性鉴定试验。

在进行可靠性摸底试验时,由于改A型设备量过少,仅投入一台设备先进行了有效工时为20小时的环境鉴定试验后,又在模拟的使用环境下连续进行了100小时的可靠性摸底试验并无故障通过。则根据先验信息和试验信息,改A型设备失效率的的后验分布为,于是MTBF=640.2/1.484=432.43h满足总体下达的最低可接受值为300小时的要求。

对改B型设备,在进行可靠性鉴定试验前,投入一台设备完成了有效工时为20小时的环境鉴定试验,另一台设备参照GJB-899A,改B型设备采取短时高风险定时截尾试验方案。即订购方和承制方各承担30%的风险情形下,设备积累工作330小时。试验过程中设备发生了一次责任故障,若参照GJB899A的试验成败判定方法,本次鉴定试验未能通过,发生故障则必须运行FRACAS系统,更改设计并重新进行试验,这必然严重影响产品的研制周期,于是综合利用产品的先验可靠性信息和环境鉴定试验信息,可得失效率的后验分布Ga(2.384,850.2),则MTBF的后验均值为850.2/2.384=354.54。综合信息评定方法表明改B型设备MTBF值满足订购方的指标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改型设备的信息量过少,则综合信息评定结论更偏向先验信息,因此,改型设备的试验信息量要订购方和承制方协商确定。否则评定方法过于依赖先验信息会使评定不符合实际,或产生过多的试验信息会影响研制进度和费用。

4.结论

改型设备由于其技术的继承性和研制周期的紧迫性,往往难以开展甚至不开展可靠性鉴定试验。改型设备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往往通过可靠性预计值的对比和可靠性设计手段提升等方面对其可靠性进行定性定量评估,该方法主观性过强,难以让订购方接受。而现场使用数据具有滞后性,不适合研制周期的鉴定。于是,综合利用原型设备的可靠性数据、可靠性预计对比、环境鉴定试验、可靠性摸底试验和鉴定试验等信息,利用贝叶斯方法对各类数据进行融合。该方法使用简便,信息利用全面,可在改进型设备可靠性评定时使用。

参考文献

[1]茆诗松,等著.高等数理统计(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GJB 899A-2009.《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

[3]龚庆祥,等著.型号可靠性工程手册[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第8篇:平面设计试用期工作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公共课;电子考试系统;Ajax;Browser-Server架构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07―0090―03

引言

中国人民大学开设了《计算机基础》、《Internet应用》、《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网页设计》等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全校公共课,这些课程分布在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二年级开设。作为必修基础课,每年有将近2500名各个专业的学生选修了上述课程,每个教学班的规模在150-200人之间。

对学生的平时作业进行批改,进行期中和期末考试的安排,对于教师来讲,需要极大的劳动强度。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公共课教研室决定开发电子考试系统。通过该平台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师对学生平时作业的修改,完成期中和期末考试的安排,各项成绩自动进行统计汇总,生成学生的总成绩,通过系统互连,导入教务处的电子教务系统。该系统减轻了公共课教师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一 系统设计

1 信息建模

我们首先进行系统的信息建模,主要的实体包括:教师、学生、课程、教学班、题库、试卷、考试安排、考试答卷、平时作业、作业答卷、教学班成绩表等。各个实体及其关系,简述如下。

① 教师表存储教师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登录系统的用户名、密码,以及教师的联系信息,根据教师的意愿,可以把某些联系方式公布给学生,以便学生和教师通过不同渠道进行交流,这些联系方式包括办公室电话、家庭电话、移动电话、电子邮件、及时通讯号码(QQ、MSN、Yahoo Messenger ID)等。② 学生实体的主要属性包括学号、姓名、系统用户名称和密码等,学生的其它信息一般不在系统里进行维护。③ 课程表保存课程信息,包括课程的名称、课程的简介、课程的教学大纲、以及课程的学分等基本信息。④ 教学班是一个关联实体,把教师、课程、和学生联系起来,一般持续一个学期的时间。教学班的属性包括教学班号,教学班起止时间等。⑤ 题库按照各门课程来进行组织,题库里包含各种类型的试题,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的题型主要有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对错题等,主观题包括简答题、操作题和综合题。对每个题目的所属章节进行标记,方便进行单元测试。为了在机器自动出题的时候,平衡试卷的难度,每个题目的难度以5分制进行指定,从1分到5分,表示难度加大,5分的题目难度最大。⑥ 试卷是题库里题目的一个子集,目的是进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试卷以两种方式进行生成,分别是机器自动出题和教师人工出题。⑦ 试卷制作完成,还需要进行考试安排,考试安排把考试的时间、考试的试卷、参加考试的教学班确定下来。该教学班的学生在考试期间登录系统,即可参加考试;每个考试可以只使用一个试卷,或者使用A卷和B卷,座位之间根据IP地址的特点,由服务器端显示不同的试卷,以避免相临座位的学生互相抄袭。⑧ 平时作业由教师,在某个时间段,开放给某个教学班的学生来进行作答。之所以在平时作业当中限制开放时间,目的是督促学生尽快完成作业,而不是临到学期末才突击拷贝其他同学作业提交。⑨ 考试答卷和作业答卷,则是每个学生的每个考试安排、或每次作业有一份答卷;教师负责考试答卷的判卷和作业答卷的批改,并且给出成绩。⑩每个教学班的平时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成绩,按照事先设定的比例关系(比如平时20%,期中30%,期末50%),在学期末汇总到教学班成绩表,以Excel文件格式进行导出,以文件方式导入教务处的电子教务系统,完成和学生学籍管理的集成。把成绩导入到电子教务系统,可以通过系统接口,直接进行导入,目前我们正在对系统进行后续开发,增加包括该功能在内的增强功能。各个实体及其关系如图2所示,1:*表示一对多的关系。

2 功能建模

为了对系统的功能进行建模,我们从使用系统的用户角色入手进行分析。系统的主要角色包括管理员、教师、以及学生。

管理员角色:管理员主要负责系统的初始设置、数据的导入、数据的备份等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除了这些功能,所有的其它功能对管理员开放,以便在学生和教师遇到系统或者授权问题不能解决的时候,可以求助于管理员。

教师角色:教师角色是系统的关键角色,整个系统是由教师进行驱动的。教师角色的功能包括:题库维护,出试卷,平时作业,试卷判分,平时作业批改,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公告等。

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题库的题目有歧义,教师可以进行修改,并且可以通过设计新的题目丰富题库,以增加考核覆盖的广度。

与课程教授同步,教师可以平时作业,并且在课堂上告诉学生,在某个时间段里面下载题干,完成作业要求,把文件上传。

电子考试系统的核心功能,是考试的组织和安排。作为教师角色,负责出试卷的工作,试卷以两种方式进行生成,分别是计算机自动出题和人工出题。自动出题的实现策略是,由教师指定少量参数,比如考试覆盖的章节范围,各种题型的数量,考试的难度系数等,系统根据这些参数,从题库中以随机方式选择题目组织成试卷。人工出卷子,则完全通过手工的方式,从题库往试卷里增加题目。自动出题可以减少出题时间,而人工出题,则在试卷的质量上更胜一筹。我们建议,首先采用自动出题方式生成试卷草稿,然后通过人工增删的方式进行细微调整。

学生角色:对应教师的作业和考试安排,学生角色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作业和参加考试。

当学生完成作业和考试以后,教师必须进行判分。对于客观题来讲,可以由系统进行自动判分,包括选择题和对错题,在答对和答错上是没有歧义的,但是填空题往往存在不能完全自动判分的状况,比如学生把答案“MPEG”写成“Mpeg”,系统往往判断不出来,对于不能进行自动判分的客观题,系统一般不能武断地给0分,而是改为人工判分。对于主观题,则只能进行人工判分,一般采用某个题目批量判分的方式,而不是判完一个学生的卷子,然后再判另外一个学生的卷子。

其它功能:为了增加师生的互动,系统提供答疑解惑功能,学生可以把问题提交给老师,老师登录系统看到该问题可以作答;如果某些问题问的比较多,则老师方可以制作成“常见问题解答”,公告给全体学生看到。系统的其它功能包括教案查询与下载、网络文件管理等。

二 系统实现

系统以Browser-Server的方式进行实现,整个系统是一个三层结构,如图4所示。

教师和学生通过浏览器操作电子考试系统,中间层是应用服务器,后台由数据库服务器和FTP服务器组成,分别负责存储系统基本信息,以及管理上传文件。

为了支持大量用户并发访问系统,保持系统良好的性能表现,我们采用如图5所示的应用系统设计方案,使用了MVC,Façade等不同的设计模式[1]。

1 客户端实现

Web页面扮演客户端的功能。客户端的开发工作包括:① 设计页面布局(Layout),利用控件,创建页面;② 建立页面元素(包括控件)所需要的样式(Cascading Style Sheet)。通过对样式单独进行定义,可以很方便地改变界面的风格;③ 建立客户端请求处理函数、以及服务器应答的回调函数。客户端的请求函数,一般通过提交按钮来进行触发;而回调函数则负责处理服务器端的应答信息,把结果展示出来。为了对结果进行展示,可以把渲染工作交给一个渲染函数(Render Function)来进行实现;④ 实现渲染函数。服务器的应答数据,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显示给用户。渲染函数的功能是,解析服务器的应答信息,把结果组装成一定的格式,在客户端页面的结果显示区域(Result Area)显示出来。

2 数据交换

我们使用AJAX技术实现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数据交换[2]。传统的Web页面交互方式,有两个缺点:①交互只有同步一种模式,必须等到服务器端完成信息提取,并且返回页面以后,用户才能观察到结果,开始新的交互。②页面整体更新的模式,导致网络带宽的浪费,因为即使提交页面和响应页面有很大的部分是相同的,响应页面也必须把相同部分重新进行发送。AJAX技术通过异步方式实现与服务器的数据交换,避免了上述的问题。

我们采用开源AJAX开发工具包Dojo实现客户端的功能,数据以JSON格式进行编码,减少不必要的网络带宽开销[3] [4]。JSON(Java Script Object Notation)是Java Script语言里对对象进行表示的一种方法。JSON对象表示法,完全用文本实现,可以用不同的语言生成和解析对象,包括C、C++、C#、Java、JavaScript、Perl、Python等语言。JSON的语言无关性,使其非常适用于AJAX客户端和服务器的数据交换。JSON对象的一个实例是,var myJSONObject = {"id": 3, "name": "覃雄派", "研究方向": ["Web","并行数据库","内存数据库"]}。可以看出,JSON表示方法很简洁,没有XML表示法的大量冗余。JSON表示法还具有如下的优点:①浏览器解析JSON的速度比解析XML快的多,于是用户的响应加快了;②因为JSON的语言无关性,可以用不同的后台编程语言(比如Java)操作JSON对象,保证AJAX Web应用和服务器端的平滑连接;③JSON不仅执行性能高,而且运行稳定。

3 服务器端实现

服务器端架构:服务器端采用EJB3.0技术来实现[5]。客户端的请求通过服务器端的Façade部件进行接收,调用后台的业务应用,利用持久层的服务进行数据的存取,完成用户请求的功能,并且把应答数据以JSON的格式,返回给客户端。这种Façade - Business Logic模式,优化了服务器端的架构,提供系统扩展和演化的灵活性。EJB是一个重量级技术,对于某些功能,我们使用Spring框架软件实现服务器端的服务集成[6]。服务器端的数据存取,使用Hibernate来进行操作[7]。

JSON-RPC Java ORB for Server:JSON-RPC Java Orb提供了把Java 对象以JSON-RPC服务暴露出来的机制,使之能够处理JSON-RPC请求,并且以JSON格式进行结果编码,返回客户端[8]。SON-RPC Java Orb提供一个客户端的API,以便对服务器端服务进行访问。

三 总结

电子考试系统的实现降低了考试组织工作的强度,提高了公共课考试的工作效率。系统采用AJAX技术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数据交换效率大大提高,用户的响应速度加快;服务器端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支持大量用户的并发访问。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系统完全满足设计目标,实现了高效率的电子化考试管理。

――――――――

参考文献

[1] 马林纳斯卡(美国)著,饶若南等译. EJB设计模式[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 7111130324, 2006:15-45.

[2] 曹衍龙,叶达峰.AJAX编程技术与实例[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5-15.

[3] Dojo Team. Dojo Toolkit Documentation [EB/OL].省略/, 2008.>

[4] JSON Org. JSON Specification [EB/OL].

[5] Sun Corporation. EJB 3.0 Specification[EB/OL].

[6] Spring Team. Spring Framework [EB/OL].

[7] Hibernate Team. Hibernate Framework [EB/OL].

[8] Meta Paradigm. JSON-RPC-Java[CP/O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Exam System for Computer Science Common Course

TAN Xiong-pai

(School of Information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第9篇:平面设计试用期工作范文

关键词:地铁;架修;工艺设计

车辆架修的目的是对车辆各系统进行深度维修以恢复车辆的使用性能,是实现地铁设计寿命周期内保持车辆稳定表现的重要形式之一。根据现行国家标准GB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地铁车辆在运行5年或运行里程达到50~60万km需进行架修。

1号线车辆架修工作

于2015年3月开始,从首列车试修工期45个工作日,通过优化流程、改进工艺、调整工序等多种手段,后续达到批量车架修工期27个工作日,年架修车辆10列车的生产能力。本文以此车辆段架修作业实施情况为基础,总结相关工艺改进设计,为其他车辆段提供参考。1架修工艺流程地铁车辆架修工艺流程可分解为拆解、检修、组装、调试4个部分。车辆在完成接车和预检后,首先对列车进行拆解,完成转向架与车体分离,并将列车解编为单节车辆;而后车体进行各系统及部件现车检修,将大部件拆卸或委外检修,转向架部件进行检修测试或委外检修;最后进行部件装车、落车和联挂编组,再进行调试和交车验收。具体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图中VVVF为变压变频系统,SIV为静止逆变器)。

2架修工期阶段性划分

根据沈阳地铁架修工艺流程,可将架修工期按重要节点划分为解编架车、系统及部件检修、落车编组、静动态调试共4个阶段。根据这4个阶段将整个架修工期进行划分,并制定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保证架修生产计划的正常执行,如图2所示。地铁车辆架修首先要进行车体与转向架的分离,需要借助架车机完成。地铁车辆架修使用的架车机一般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沈阳地铁采用的是固定式架车机,可用于3节编组车辆同时架车作业。解编架车阶段是指电客车通过固定式架车机,对车体和转向架之间进行拆解,使车体与转向架分离,再将车体落装于工艺转向架,并解编为单节车辆,通过移车台转轨进入架修台位的过程,用时3个工作日。系统及部件检修阶段是指车辆在完成工艺转向架架车后,进行现车检修、大部件拆卸检修、部分部件委外检修,以及部件检修后安装上车的过程。该过程为整个架修工期的重要阶段,占架修工期的大部分时间,用时14个工作日。落车编组阶段是车辆和转向架分别完成检修后,进行车体和转向架安装的过程,以及车辆之间联挂编组成列的过程,用时4个工作日。调试和交车验收阶段包括静动态调试、正线试运行,以及检修车间完成车辆的验收和交车,至此整个架修工期结束,该阶段用时6个工作日。

3架修功能分区和设备配置

按照架修作业功能区域划分,架修场地分为车辆整体拆装区、车体检修区、转向架检修区、轮轴检修区、制动系统检修区、车门检修区、受电弓检修区、空调检修区、电器电子检修间、蓄电池检修间、静态调试库。

3.1车辆整体拆装区

车辆整体拆装区域主要功能是完成车体和转向架的分离和安装,通过设置在区域中的固定式架车机完成。车体和转向架的分离是将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高度控制杆、安全钢索、速度传感器、风管路、牵引电机线缆、接地线缆等连接进行拆解,再将牵引梁与中心销之间的连接复合弹簧拆卸,从而完成车体与转向架的分离。再使用工艺转向架架车,使转向架和车体分别进入独立检修区域。车辆整体拆装区配置复合弹簧压装设备,用于拆卸牵引梁与中心销之间的连接,并配置中心销拆装设备,用于拆卸中心销以完成垫片调整,弥补由轮对镟修造成的车体高度变化。

3.2车体检修区

车体检修区为各系统及部件进行架修作业的综合区域,该区域根据工艺转向架架车高度设置固定式双层检修作业平台,以及多台移动式升降检修作业平台。固定式双层检修作业平台设置电源和风源接口,作业人员通过检修作业平台进入车内、车下或车顶,完成各系统及部件检修。在此检修区域作业的内容包括空调、受电弓等车顶大部件的拆卸和安装;车门系统的检修;车上电器柜的检修;车上照明系统的拆装和清扫;座椅及内装、车上电热器的检修;半永久和半自动车钩的拆装;车下箱体的拆装和检修等。同时,固定式双层检修作业平台和移动式升降检修作业平台的配合使用,更为车门的现车维修提供有利条件。

3.3转向架检修区

转向架在完成与车体分离后,进入转向架检修区,使用转向架清洗机进行整体清洁,注意将电缆及风管路部件进行防水防尘处理。而后将转向架进行分解,包括牵引电机、制动风管路、制动单元、牵引梁及牵引拉杆、横向减振器、构架与轮对、空气弹簧和轴箱弹簧、横向止挡等构架附件的拆卸。拆卸后的部件有部分进行委外维修,包括构架、横向减振器、牵引拉杆等。其余部件进行自主维修,包括空气弹簧、轴箱弹簧、排障器、轮缘装置等。在转向架检修区设置附件试验间,配置空气弹簧试验台、轴箱弹簧试验台、油压减振器试验台、单柱式压装压力机,对空气弹簧和轴箱弹簧等备件进行检修和性能测试。在转向架各部件完成检修后进行组装,通过转向架静载试验台对转向架整体性能进行测试,试验合格后装车使用。

3.4轮轴检修区

轮轴检修区是在轮对与构架分离后,对轮对和轴箱轴承进行检修的区域。轮对在进入检修区域后,首先完成轴箱轴承与轮对的分解,轴承采用委外维修的方式检修,轮对进入轮对清洗机进行清洗,而后分别通过荧光磁粉探伤机和超声波探伤机进行探伤,进入轮轴同温组装间待选配和组装。轴承完成维修后返回,在同温组装间内与选配好的轮对进行组装,然后通过轮对跑和试验台对轮对进行测试,测试完成后进入转向架检修区域,与构架进行组装。

3.5制动系统检修区

制动系统检修区是进行踏面制动单元、空压机和制动系统部件检修和试验的区域,配置有空压机试验台、双塔干燥器试验台、风缸试验台、阀门综合试验台、踏面制动装置试验台、气动部件综合试验台等装置。

3.6车门检修区

车门检修区是车门系统门控器、车门门板及备件拆卸下车后进行检修和试验的区域,设置有车门试验装置、车门矫正台、门页及门驱动机构拆装升降台。

3.7受电弓检修区

受电弓检修区设置有受电弓试验台和受电弓工作台。受电弓试验台自带风源,可对拆卸下车的受电弓进行性能测试,受电弓工作台是用于受电弓分解、组装,及整体检修的工作平台。

3.8空调检修区

空调检修区设置有空调清洗间、高压清洗机、空调检修平台、空调装置试验台。空调清洗间用于空调装置拆卸下车后的清洁,为避免污水外流而设置四面防水围挡,空调装置试验台用于空调装置检修后的性能检测。

3.9电器、电子检修间

电器、电子检修间是对车上电器部件进行检测的区域,为避免受外界环境影响,设置在封闭房间内。检修间内配置的设备有司控器试验台、移动式耐压试验台、继电器试验台、速度传感器试验台、电磁阀试验台、高速断路器试验台等,以及各种应用于电路板及电器元件检测的仪器仪表。

3.10蓄电池检修间

蓄电池检修间设置自动恒压恒流充放电机、蓄电池加液设备、蓄电池检测工具等。蓄电池在拆卸下车后,进行单节拆解、清洁、加液,以及多次充放电试验,在测量蓄电池性能满足要求后方可装车使用。

3.11静调库

静调库是进行电客车架修静态调试的区域。库内设置有架空式接触网、静调电源柜、固定式双层检修作业平台,并在轨道下方设置地沟。地沟用于车底设备及转向架的检查、测量及调节;静调电源柜用于给车辆提供DC1500V电源,满足辅助供电系统调试时的电源需求;固定式双层检修作业平台用于受电弓和空调装置等设备调试和检修,其中受电弓的调试包括升降弓时间、升弓压力及升降弓缓冲状态等内容;架空式接触网通过受电弓为车辆提供DC1500V电源,满足车辆各系统静态调试的电源需求。

4工艺流程与设备配置优化实践

4.1增设立柱式起重机

转向架的分解和组装作业,主要内容是进行牵引电机、制动单元、牵引梁、横向减振器等部件拆卸和安装。为满足此项作业需要,架修主库设置多台转向架提升台,以及1台载重量10t的桥式起重机,但考虑到多个转向架的不同部件同时拆解和组装作业时,只依靠库内1台桥式起重机,很难配合多台转向架提升台同时作业,而桥式起重机通常还要承担构架等其他备件的吊运任务,无法满足生产需要。为解决这一问题,转向架检修区设置3台立柱式起重机,载重量为1~3t,可与多台转向架提升台配合使用,满足牵引电机、制动单元等设备的吊装,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在此经验基础上,也可为后期建设的新线架修主库提供参考性意见,建议增加立柱式起重机配置数量,使得转向架提升台和立柱式起重机数量的配置比例更加合理。

4.2增加便携式车门系统调试装置

车门系统静态调试内容包括集控开关门、障碍物检测、防挤压、再开闭、车门故障隔离、内外部紧急解锁等功能试验,通常在整车静态调试阶段进行。由于整车车门数量较大,功能试验项目较多,导致车门系统功能试验占用整车调试阶段的较多工时,若车门系统发生故障则造成调试阶段的工期紧张。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制作便携式车门调试装置,将调试装置与车门系统控制电路之间通过线缆进行连接,将各功能试验项目的控制集成到调试装置的按键上,并使用移动式直流稳压电源为单节车辆提供电源。通过增加此装置可实现将车门系统调试的大部分内容调整至单节车辆检修阶段完成,使得工艺流程更加合理。

4.3转向架转盘改造

在车辆整体拆装区域,车辆在完成车体和转向架的分离后,转向架需要从整体拆装区域运送到转向架检修区域,由于受库内工艺布局的限制,要经过转向架转盘转换走行方向。转向架转盘在架修主库土建时期同步安装,受到当时技术条件限制,均设计为手动转盘,结构和功能上已无法更好的满足现在的生产需要,在生产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人力和工时浪费。为解决这一问题,考虑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增加电力驱动结构,将手动驱动改为电动驱动,可有效节省人力和工时。

5结语

地铁运营公司作为地铁车辆的运用单位,不同于车辆制造企业,受到检修场地、工艺设备等基础条件的限制,生产能力和效率无法和车辆制造企业相比。如何在有限条件下高质高效地完成自主架修作业,是地铁运营公司研究和努力的方向。在地铁车辆架修工艺设计中,应以现实条件为基础,通过制定阶段性工期计划、调整工艺布局、优化设备配置等措施,结合架修生产过程不断总结和改进,使工艺流程更加顺畅,实现工艺设计更加合理和高效。

作者:姚洪凯 高东兴 单位: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参考文献

[1]童开荣.轨道交通工程车辆段主要设施工艺设计的探讨[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3(2):21-24.

[2]张建.地铁车辆段大架修设计能力计算方法分析[J].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2016(9):100.

[3]王明.我国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现状[J].今日科苑,2014(12):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