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检测人员转正工作计划范文

检测人员转正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检测人员转正工作计划

第1篇:检测人员转正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焦度计;检定工作;要点

Abstract: as a measurement tool focimeter, which oftenused for glasses parameters calibration, and calibrationverification tool focimeter as national mandatory, verification quality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assembly quality of glasses. This requires verification staff in the verification process,particularly focusing on focimeter inspection of equipmentmaintenance operation, fault analysis and equipment, to ensure that the accuracy of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andverification work in an orderly manner.

Keywords: focimeter; verification; points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对人们对制作工艺要求的提高,原有的以机械为主的焦度计不能满足现实需求。手动焦度计作为测量功能齐全、速度快、精度高的焦度计替代原有焦度计,符合当代需求,但是手动焦度计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操作不当、不按时维护和保养,会使配置眼镜的质量达不到标准,甚至使焦度计无法发挥正常的作用。因此,眼镜行业和国家相关质量检定部门使用焦度计时,必须做好如下工作,以保证眼镜配置质量。

一、正确使用焦度计

1.合理使用焦度计

焦度计作为精密型仪器,使用和操作时应该轻拿轻放,以免操作和使用不当而发生震动或撞击,使光学元件受损或移位;焦度计放置位置应远离阳光直射、潮湿或尘埃较多的地方,以免使仪器受损而使其无法发挥正常作用;焦度计使用时,尽量在恒温条件下进行,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合理设置焦度计内部参数

焦度计内部参数与测量数据有直接关系,其正确与否将影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而内部数据设置对一般眼镜行业来说相对较难。本文可以以托普康焦度计为例对参数设置进行分析。这种焦度计精度功能菜单主要分为0.25、0.12、0.01三档,为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最好选择0.01这一档;散光能菜单主要分为、±、-三档,使用时应选择±,这一档可以对正散光进行测量,也可以对负散光进行测量,且可以减少等效镜度的转化;棱镜功能菜单主要分为“不表示”、X-Y、P-B三档,在对眼镜片进行检验时可以选择X-Y档,这一档时可以将棱镜度为水平X方向和垂直Y方向,使其之形成两个棱镜表示法,使眼镜行业实际使用过程中,能让眼镜配置者感受不同的耐受度;当阿贝数设置为58.9左右时,选择的光线应为e线;当对镜片进行标准检定时,最好将自动保存读数功能关闭,以免造成重复性测量结果误差。

3.合理操作焦度计

焦度计使用过程中,要先插上电源进行预热,然后调整球径镜度、散光、棱镜度,使其读数为零。如果检定前未对读数进行调节,测量时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这就需要检定人员在平时工作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仪器使用过程中轻拿轻放,操作时不用重力,以免造成机械损伤,使焦度计使用寿命降低。同时检定人员使用焦度计时尽量避免频繁的开关电源,最好设置屏保功能,可以选择20分钟开关机功能,使仪器进入保护状态,再次使用时只需按任意键便可实现自动开机。这样做的好处是延长仪器使用寿命。

二、对焦度计进行维护和保养

(一)焦度计故障及解决办法

1.标记划线与标记板线不重合

十字标记分划线一般会以绿色光标形式设计出来,将其用于形成光学成像的物像。而标记板则是在较薄的玻璃刻划出多个同心黑色圆圈,使其与刻度线一起形成测量标记板。焦度计在不放置镜片时,其十字标记分划线与标记板黑线中心线重合的,而在焦度计在实际检定过程如果出现不重合现象,可能是因为标记板位置发生偏离而引起的。这时可以将数目镜头打开,看标记板四周是否有固定目镜筒的螺丝钉,确定后再用螺丝刀对露丝的深浅进行调节,使其左右移动,直至标记板与十字形标记分划中心线重合。

2.示值误差超差

当镜片支座磨损时,焦度计就会偏离原来的位置发生变形,出现示值误差超差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先对支座磨损程度进行检定,确定为轻微磨损,可以将该仪器出厂时带的备用防磨薄片贴在镜片支座口上方,镜片支座确定为严重磨损时,有必要更换镜片支座;焦度计因自身原理易受环境影响,使用一段时间后,灰尘随之进入光学系统,如果长期不清理,易使焦度计在没配置镜片时就出现球镜或柱镜无法调至零位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先将焦度计开关关掉,将镜片支架取下来,用擦镜巾或气鼓拭去上面的灰尘和杂物,之后再将镜片装上支座进行检测。如果仍有成像不清晰问题,有可能是焦度计准直光物镜或读数系统的光学元件表面有霉斑、手印造成的,这时可以在脱脂纱布上沾有少量蒸馏水乳液,对污染部位进行轻轻擦拭,然后再擦拭光学元件,以去除污垢,恢复清晰度。

3.读数精准度误差

对于手动焦度计来说,其手轮空程大小直接影响焦度计读数的准确性。手动焦度计调焦过程中,不管读数处于什么位置,都利用手轮转动齿轮来调节焦距。手轮使用时间较长后,手轮上的螺丝会松动,齿轮也会受到不程度的磨损,使齿侧之间的间隙增大,严重时会使手轮的空程变大。为了减少手轮空程问题,一在使用前或发现手轮有松动问题时,对手轮内外螺丝进行加固,将指针和读数手轮的零刻线对齐,然后拧紧螺丝钉;二对齿轮进行检定,看齿轮是否有磨损问题,齿侧间是否有增大的痕迹。如果有需要将手轮侧面的螺丝钉卸下来,使转动轴和刻线盘处于分离状态,然后认真调整转轴和刻度盘位置,使其保持一致,减少空程现象发生;三可以单项对手轮进行调整,当手轮到位时再用力继续旋转一下,再回转手轮消除空程,最后将内外螺丝钉拧紧。

(二)维护和保养方法

1.加强焦度计检定工作人员培训

焦度计是一种精密的检验仪器,操作这种仪器的工作人员必须掌握仪器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以发挥仪器应有的作用。这样就应该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知识、技术培训,尤其是生产过程中技术难点和要点,要制定成具体培训项目。这样操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能及时发现仪器故障问题后,能根据已有知识及时校正,并对出现故障的仪器进行评价。同时检定过程中,也应该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并及时传递检定消息,以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保证检定工作顺利进行。

2.加大焦度计保养力度

设备长期使用会有疲劳的时候,即便能正常使用,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问题。焦度计使用过程中,应该定期对其进行保养,看其内部零部件是否有损坏、松动、多积尘现象,发现问题后及时加固、清理和更换,以延长仪器使用寿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使用焦度计对镜片进行检验时,要正确使用、操作仪器,分析仪器故障找出解决方法,并通过对工作人员培训和加大检定力度和保养力度,以确保仪器有序运行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随着眼镜行业不断的发展和焦度计技术不断的提高,焦度计的功能也会随之增多,检测速度和精度也将会更高,能更好的满足人们对眼镜的质量需求。

参考文献:

第2篇:检测人员转正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质量控制;控制体系

Abstract: from the large scale number line row chart the basis of the practice of production technology,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basic method of quality control and check the content, the emphasi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project supervision and production units in the process of combining control of quality control system, and analyzes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

Keywords: large scale; Digital topographic map; Quality control; Control system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随着我国测绘发展步伐的加快,地表及其附属物正发生着飞速的变化,如何将这些变化快速准确地反映到地形图上,确保地形图的现势性及准确性,及时更新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是测绘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采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对农村及城市基本地形图进行测绘及修测是实现上述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研究制定数字化测绘的生产流程、作业模式、质量监控等技术已成为广大测绘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重要课题。

1 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测绘的发展现状

目前,大多数城市、矿区已建立以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相对应的等级控制点、图形符号库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对数据的更新采取全站仪数据采集数字化测图完成。 地形图的测绘以采用全野外数据采集数字化测图方式完成,并转换成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格式。其作业方式主要有2种:

1. 用全站仪(全站仪记录卡)配合电子手簿,现场绘制草图完成地物、地形的野外数据采集,室内用数字化成图系统将观测数据转换成图形,并对照草图编辑处理,生成数字地形图。经过检查修改、信息化等一系列过程形成最终成果及入库数据。

2.用全站仪配合笔记本电脑或PDA掌上电脑,现场将观测数据实时转换为图形,现场对构建筑物、线状地物、点状地物及地貌等内容进行编辑处理,室内进行简单的图面整饰、检查修改信息化等工作。该方法实现了便携式电脑电子平板与小巧电子手簿优势的完美结合,成功解决了野外数据采集时由于采用常规电子手簿配合草图记录与内业编辑分离而容易产生差、漏、碰、缺的难题,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是未来数字地形图测绘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2 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测绘的质量控制

众所周知,对大平板测图或全站仪白纸测图来讲,质量检查的重点放在数学精度、地理精度和图面整饰上,而数学精度则是评定图幅质量的关键。随着数字测图技术的广泛运用,这一工艺方法得到改进,使成图精度提高了一个等级。按照《城市测量规范》的要求,数字图的数学精度巳不再是主要问题,相反,对作业设计、地形图的分层(代码)检查、多余数据删除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各级检察员的技术素质急需进一步提高,以适应数字测图发展的需求。

ISO9000标准是国际公认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统一标准,从质量计划、管理职责、人力资源、质量记录到过程控制、产品标识、不合格品控制、产品检验等都作了规定并形成文件,使质量管理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保证产品的任何工序都得到有效控制。将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质量控制与IS09000标准结合起来,形成测图的质量控制,有效控制测图质量。

2.1 质量策划

根据测绘范围及时限,制定合理的人力及设备资源配置,详细可行的施测方案和质量计划,影响质量的关键环节及其控制措施,确定测绘过程中各级人员的质量职责及质量目标。严格控制各工序质量,使每一道工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以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工序质量保证产品质量的原则。

2.2 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包括外业过程控制和过程跟踪监督检查。作业人员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保证对地表地物调查到位,测绘到位,做到不错、不漏、不差;采用基于便携计算机和PDA掌上电脑,自动传输观测数据并转换为图形,进行实时编辑,最大限度地减少测绘过程中的差、错、漏,从而保证了外业数据采集过程的质量;过程质检人员对测绘过程实施跟踪检查,监督检查作业方法是否规范,成果是否达到要求,对过程结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所有过程的质量都处于受控状态。

2.3成果检查

由单位质量管理部门对经过过程检查修改后的成果进行抽查,进一步降低测绘成果的缺陷,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

2.4 持续改进

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由质检部门提出整改要求,限期整改,针对测绘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制定出纠正预防措施,杜绝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不断提高地形图的测绘质量。

2.5主管部门工程监理质量控制

工程监理对测绘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监督、检查生产单位的质保体系执行情况及作业过程的规范性,指导制定测绘作业流程、标准化作业模式和表格,对作业单位提交的成果进行抽查。坚持日常监督巡查与阶段检查相结合,评查与抽查相结合的原则,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作业单位进行整改,从而确保地形图测绘的质量。

3 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测绘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3.1 地理精度检查

地理精度检查,主要包括各种地图要素的正确性,各种地理要素的表示是否协调一致,注记和符号的表示是否符合图式要求,综合取舍是否恰当,图面是否清晰、美观,图廓整饰是否正确、完整等。主要通过内业图面检查和外业巡视对照检查完成。

3.2 数学精度检查

数学精度检查包括数学基础、平面精度、高程精度及接边精度。

3.2.1 数学基础主要检查所用坐标系统的正确性,图廓线坐标及控制点的正确性检验等。

3.2.2 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检查通过重复设站,测定各地物点的坐标和高程,与图上相同的地物点进行比较,确定地物点的平面位置及高程误差。

3.3 整饰质量检查

整饰质量检查包括:各种符号注记是否符合图式规范要求;线划是否光滑、清晰,线形是否符合规定;名称、性质、高程等注记是否正确,位置是否合理,字体、字号及方向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压盖地物及点状符号;各种地理要素关系是否正确,是否有压盖、重叠等现象。

3.4 入库检查

数字化测图的最终目的是将地形图转人GIS系统的数据库,入库的数据必须根据GIS系统的要求进行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有:数据分层的完整性、数据层内部文件的完整性、要素的完整性、属性的完整性等。逻辑一致性:包括属性一致性、格式一致性、分层一致性、拓扑关系的正确性、多边形闭合等。属性精度主要检查点、线、面的属性代码及属性值的正确性、惟一性,注记的正确性,数据分层的正确性。接边检查包括位置接边和属性接边。检查数据格式说明及附属资料的正确性等。

3.5 附件质量检查

包括控制资料、底图、检查资料、文档资料及其他附属资料的正确性、完整性检查。

第3篇:检测人员转正工作计划范文

欢迎到我中心进行计量认证复查评审和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工作。我中心自1998年取得计量认证资质以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下,在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力监督下,以及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经过中心全体检测人员的积极努力,中心的质量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质量方针和目标均得到了很好体现。现在,我就中心的质量体系运作状况向评审组作如下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1、法律地位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县人民政府举办的实施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是县卫生局的直属事业单位,在县卫生局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履行疾病预防控制职能,是全县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技术指导中心,是实施政府行为,带有社会公益性质,能够承担法律责任的实体。可直接承接县疾病预防控制的各类卫生检测服务,并向社会提供各类相关产品理化检验、微生物检测结果及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具有独立的实验室资格和开展公共卫生标准检测项目的各类检测工作。

2、检测能力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于12月成立于,由原县卫生防疫站组建而成,是集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卫生检验、公共卫生信息和预防医学康复治疗为一体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经过50余年的发展,目前,检测专业人员的素质和检测设备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拥有办公楼m2,实验楼1400m2,以及原子吸收、气相色谱、原子荧光、全自动酶标仪等一批较先进的实验仪器和监测仪器。现在检测的项目有216项(实验室资质认定复评审92项,食品检验124项),已成为县疾病预防与控制、微生物、理化检测技术指导机构。

3、人员构成和工作领域

本中心现有在职人员68人,卫生专业人员58人,占职工总数的84%,主任医(技)师2人,占3%,副主任医(技)师2人,占3%,主治(管)医(技)师20人,占29%,初级人员34人,占49%;大学本科生11人,占16%,大专生36人,占53%,中专生15人,占22%,其他占8%。其中从事食品检验及相关工作的人员16名,含高级专业技术职称2人,占13%,中级专业技术职称5名,占31%;初级人员8人,占50%;其他人,占%。中心内设7个业务科室和2个行政职能科室,其中卫生检验中心、艾滋病防制科、慢性传染病防治科3个科室设有检测实验室,配有各类检测仪器100余台。开展包括食品、公共场所、水质、职业危害因素、消毒产品及卫生用品、疾病监测等类别的卫生标准项目的检测工作。

中心十分重视检测工作经验的积累和资料的收集工作,拥有较齐全的检验标准和技术资料,能通过各种渠道及时跟踪最新资讯获得新标准及技术资料。目前中心的检验标准和技术资料共计92册(本),能够保证开展检测工作的要求。

二、中心质量体系的建设与运作

1、中心质量体系建设过程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县防疫站)于1998年首次取得实验室计量认证资质,经过的计量复评审工作,已初步建立起中心的质量体系。根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认实函[]141号)的要求,中心对许多内容已不能达到新的《评审准则》要求、已落后于现实和发展要求、已不适应目前检测工作的版的《质量管理手册》,按照《评审准则》和《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测检验工作规范》的要求,结合中心实际,对《质量管理手册》进行了全面转版,并对新增的要素,编写了相应的程序文件。形成了一套由《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表格》四层次组成的新版质量体系文件。新版《质量手册》涵盖了《评审准则》的19个要素,编制的40个程序文件、108本《作业指导书》以及208份《记录表格》,从而保障质量体系有效实施。同时根据《评审准则》要求,中心任命了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6人,内审员5名、质量监督员8名、生物安全监督员6名,为中心质量体系的顺利运行,作好了组织保证。

9月中心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根据《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食品检验工作规范》、《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和《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对转版后的质量体系进行了补充完善,新增加《食品检验特殊要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增加部分)》,进一步夯实中心发展的技术基础。

以上内部体系文件的建立与完善,标志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卫生检测方面已建立起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有能力在水质、食品、工作场所、室内空气、消毒监测、疾病监测等方面提供准确的计量检测结果。

2、中心质量体系的运作情况

中心始终坚持“科学、公正、严谨、高效”的方针,严格按照“检测能力高水平、检验工作高质量、业务工作高效率”的目标,使中心的质量体系能够持续、有效地运行至今。具体表现为:

(1)、加强制度建设,措施落实到位

计量工作是一项科学而严谨的工作,只有加强制度建设,措施落实到位,才能够保证计量操作的规范性、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为此,中心制定相应的各项实验室管理制度,如《样品管理规范》、《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规程》、《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紧急情况和意外事故处理规程》、《食品检验回避程序》、《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检验程序》等,使各项操作规范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合理设置机构,强化职能管理,明确责任分工:如中心设立了质量管理负责人,统一协调办公室、检验中心和后勤科等相关科室共同完成中心质量管理工作,建立人员技术档案、仪器设备档案、标准(方法)授控管理、服务和合格供应商档案、检验 报告档案、内审和管理评审材料、实验室能力验证和比对试验结果等一系列质量体系运行的档案管理系统。这样,无论从人员培训计划到实施,计量器具的采购入库到使用管理,量值溯源计划到仪器检定台帐、作业指导书以及记录表格的制定填写等始终按照中心质量体系文件规定执行,确保了计量检测工作规范运行。

(2)积极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检测质量

中心历年来均十分重视实验室结果质量控制,经常通过有计划地对实验室的检测活动实施质量控制,来验证和评审检测活动的有效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保证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3年内累计参加国家、省级和州级组织的能力验证及实验室比对12次,考核项目19项,均获得优良的成绩。此外定期按时进行内部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实现了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同时每年还进行一次管理评审,确保质量体系的适应性、充分性、有效性,从而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为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了依据,保证了出具的检测数据科学准确。截止目前,中心尚未接到因检测结果错误或报告逾期未发而导致的纠纷投诉,客户满意度达100%。

(3)做好设备和标准物质管理,做到检测数值科学精确

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是中心检验室正常开展检测工作、并取得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的重要资源。为此中心专门制定了《设备管理程序》和《标准物质使用程序》,并实施专人管理。设备严格执行计量器具标志(绿、黄、红)管理,严格遵循检定制度,确保计量器具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周期检定工作一直做到年度有计划,检定有台帐。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检定率为100%,检定合格率为100%,仪器设备随时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目前,中心对实验室配置的98台(套)设备仪器均建立了档案。并配有合格的玻璃仪器和标准物质、标准菌(毒)株抗血清,确保计量器具溯源准确、量值科学。

(4)、培训教育为先,努力提高业务素质

我中心历来重视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年初制定培训计划,年终进行培训总结。积极为在职人员和新进人员提供了培训、进修学习的平台。至中心外派检验和质量管理人员进修、培训学习38人次以上;各科室组织职工学习162期计培训1242人次,在新版本的质量手册转版后,中心要求相关科室对质量体系文件进行宣贯,明确了宣贯目的和要求,让每个使用者都要认真地通读学习,真正理会文件的精神和要领,保证文件对每个使用者都能适用掌握,使其真正发挥其指导作用,正确应用于质量工作中来。

另外,中心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专业人员技术档案69件,全面反映和掌握了人员的资格、培训、技能和经历的整体情况。

(5)认真开展各项审核活动,促进质量体系不断完善

为确保转版后的《质量手册》真正落到实处,中心根据情况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各实验室检测人员仪器使用、检测方法及操作、表格记录、报告编制等行为适时进行监督,计出具针对科室的监督记录或要求整改笔录31份,自我监督频次基本平均达到每月一次。与此同时积极接受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三年内接受疾控中心监督评审1次、疾控中心的监督评审1次。

除此日常监督之外,中心每年认真开展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1次以上。并根据内审情况、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在实际运行中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等进行充分的讨论、认真评审,并提出纠正措施,为中心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三、今后工作重点

、继续抓好质量体系文件宣贯及检测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明确宣贯目的和要求。不单使管理人员和检测人员了解中心质量体系的全貌,还要让广大职工自觉按照质量体系的相关要求,熟悉自己所在岗位的职责和权限,清楚自己工作所依据的文件,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工作技能并做好相关的活动记录,真正做到“写我所做、做我所写”,使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2、进一步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实施有效的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监督措施,保障公共安全,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和生命安全,确保食品检验工作的快捷、准确、公正。

第4篇:检测人员转正工作计划范文

《汽车检测技术》是汽车维修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汽车环保性能检测、汽车安全性能检测、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等,其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对实现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员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该课程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可以更好地突显专业课的教学特色、更加贴近部队岗位任职需求、更加有效地激发学员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一、项目教学法在《汽车检测技术》教学中的设计

(一)设计项目任务。

要想成功地实施项目教学法,项目任务的设计是关键。在汽车检测技术课程项目的创设上可以结合士官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相关专业军事训练考核大纲、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标准等要求,根据学校现有资源条件,同时考虑学员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将教材相关章节融合在一起,淡化理论知识,对实用性不强的部分内容进行删减,以实用性为导向,确定教学项目。如在汽车环保性能检测教学中可以设置汽油车排放污染物检测、柴油车排放污染物检测、汽车噪声检测等项目任务;在汽车安全性能检测教学中可以设置汽车制动性能检测、侧滑量检测、车速表检测、汽车前照灯检测等项目任务;在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教学中,可以设置车轮定位检测、车轮平衡度检测、悬架性能检测等项目任务。每一个项目任务可包括项目要求、相关知识、项目实施、知识拓展等几个部分,在项目实施中可以将相关案例引入进来,如在车轮定位检测项目中,可以将汽车在行驶时车轮前部有异响这一故障案例引入,让学员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以及与定位参数的关系,并讨论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一故障现象;在车轮平衡度检测项目中,可以引入高速行驶中车辆抖动的故障案例;在汽车制动性能检测项目中,可以引入制动不灵、制动跑偏、制动拖滞等故障案例,让学员结合检测出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和延伸。

(二)获取信息。

学员根据项目任务要有针对性的准备,获取相关的知识信息,如检测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操作注意事项、相关检测标准等。在这过程中学员可以自己查找相关资料,也可以相互间讨论交流,通过项目相关信息的获取锻炼自己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制定项目计划。

选定任务后,要求学员制定项目工作计划,并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形成一个可行的方案。许多学员对此都感到头疼,不知道如何下手,但实际上教员的目的在于让他们提出问题,从而了解哪些知识是他们最需要的,哪些知识是他们感到最难的。最后综合学员的意见,形成一个可行性方案。

(四)做出决策。

做出决策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最终确定实施的过程,有多个方案时要遴选出最优方案。教员要对各种计划方案归纳总结,对存在的缺陷给予指导,并对计划的变更提出意见,形成统一的工作方案。决策指导对于培养学员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是培养学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此外,教员要着重强调学员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应急处理预案。

二、项目教学法在《汽车检测技术》教学中的实施

(一)分组教学。

实施任务时,先把学员按项目任务的工位进行分组,组长确定学员在小组中的分工,之后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这样不仅培养了学员的技能,而且也锻炼了他们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组织完成项目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关键操作环节上,教员应亲自示范并详细说明,要求学员认真观察并模仿操作,这样可预防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同时提高学习效率和保证教学质量。如在进行四轮定位操作时,要让学员清楚地掌握车辆在举升机上的正确停放位置、举升机的正确使用方法等,否则不仅会影响测量数据的精确度,还可以引起摔坏机头传感器、车辆侧翻等严重后果。

(三)检查评价。

首先由学员进行自我评价,然后组长评价,之后再由教员做最终的总结,让学员对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再认识。自评不仅有利于学员的自主学习,而且可以改进教学的设计;互评有利于学员共享学习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以及提出改进意见;教员对各项目进行综合评价时,不能只评价结果的优劣,更应着重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而且不只是评出分数,更应该指出问题所在,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帮助学员继续完善项目。

三、项目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教员角色的转换。

项目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理论灌输式教学,因此,必须要求教员更新教学理念、转换角色,即由讲解员转变为供货员,充当项目教学材料的供应者;由“授”转为“导”,充当精选项目的引导者;由“执行”转为“督导”,充当项目实施的管理者;由“打分”转为“点评”,充当项目成果的评审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项目教学法的真正实施。

(二)项目安排要恰当、过程要有序。

《汽车检测技术》课程专业操作性和经验性较强,在进行项目设计时,要能够合理、恰当地考虑到实用性的要求,尽量在一个项目中融入多个知识点,以培养学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要根据学员现有的知识结构和实际专业水平来确定项目的难易程度,并尽量选取学员感兴趣的项目。

(三)加强实训环节的规范化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在实训环节执行严格的规范化管理,才能保证项目教学顺利的进行。为培养学员强烈的组织纪律观念、团队协作的精神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加强操作规范化及实训流程规范化的管理。例如在仪器设备的摆放上要求摆放的位置、方向统一;不得操作与项目无关的设备;非操作学员距离检测设备一定距离等。这些规章制度不是让学员一下子全部背下来,而是在各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一点一滴的渗透给学员。

第5篇:检测人员转正工作计划范文

任务:主要是在这一年中开始适应社会的生活,为以后能够更好的开展生活早些接触实际的工作,提前做好踏进社会的心理准备。

目的:能够是自己在进入社会后不胆怯,在开始尝试自己赚钱的时候能够学到在学校里面不曾学过的东西,是自己更加成熟,和适应社会变化。

单位实际工作

在刚到单位的时候,我开始是忐忑的,怀疑自己的能力,也不知道具体的要做什么,都说万事开头难,我深刻的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只有从头开始学习,从了解公司的历史,具体的业务范围,前半个月的时候一直是找不到方向的,等到开始熟悉公司情况后就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xx年至XX年间,我实习的地点是xxxx检测有限公司,xx检测有限公司是成立于xx年9月,前身系安徽省xx检测中心,是一个为社会提供无损检测、理化试验、焊接试验、检测设备维修及技术咨询的服务,公司的管理方针主要为一下几点,诚信、公正、准确、快捷,在质量、环境管理职业健康方面有明确的目标。

我所在的科室为综合办公室,日常主要的工作范围是贯彻实施检测公司管理方针,管理目标,管理体系文件和各项管理标准,确保管理体系有效的运行。负责检测实验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组织实施并对实施过程进行控制;负责技术人员档案,员工劳动合作、工资等管理;负责体系文件、检测试验资料和行政资料的整理归档和档案管理,负责检测公司日常工作所用技术标准的有效版本收集、文件管理。

我们的工作目的就是制定人力资源控制程序,以确保所有与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重要岗位的人员都具有相应的能力,都能胜任该岗位。职责;各部门负责制定本部门人员的培训计划。综合办公室汇总各部门的培训计划后制定出检测公司的培训计划。负责组织培训计划的实施和记录,尽力检测公司技术人员档案并妥善保管。

在实习中我了解到了该部门对人员的能力、意识和培训的具体要求;我们根据公司的管理方针、目标和业务发展需要制定人员长期培训计划,经理和总工程师根据培训规划结合检测公司当前的和预计的任务提出要求,由综合办公室制定具体的,内容完整的,可实施的人员培训计划,经总工程师的批准后负责组织实施。对于员工的岗前培训共走也是由综合办来进行的,凡是新进的员工,要先了解公司的管理体系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在掌握操作技能经检验合格后上岗。我从一开始的摸不着头脑到后来的一点点学习积累,这期间是一个很难熬也有些痛苦的过程,也曾怀疑过自己的能力,不过在有这些负面情绪的时候就不断的告诫自己,这是必要的过程,等过几个月后就不是这个摸样,人们总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最主要的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看事请的角度。

第6篇:检测人员转正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影响因素;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11年笔者作为甲方代表参加过博州五一水库输水涵洞出口与渠首连接段的施工,另外,还参加过博州五一水库南岸防洪坝的施工,因此对水利工程的导流、扭面,两岸护坡,已及齿墙,防渗材料,实验模块,取样等工作有一定经验。水利工程建设一般都要经过勘测、规划、设计和施工四个阶段。水利工程的施工应以勘测、规划和设计的成果为依据,将规划和设计的图纸转化为工程实体。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好坏,不仅对工程本身有极大影响,而且一但出现问题,往往会危及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为重要。笔者

1必须明确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是质量管理工作科学化的基本要素,是提高监督水平必不可少的条件,尤其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必须首要完善检测手段,保证其科学性、公正性、准确性。科学性是检测工作的基础,离开它就谈不上对工程质量评价和负责,也难以保证所建设的水利工程的正常运用与运行安全。若以检测工作赖以生存的地位来估价,公正性是检测工作的准绳和法规,否则就会失去法律效力。准确性则是科学性与公正性的先决条件,是检测工作客观评价与社会信誉的前提。

2 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各项水利工程,无论是水库、大坝、电站、水闸,还是防洪大堤,除险加固工程都是遵循“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2.1 人员

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有关的水利管理部门、上级审批部门等。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包括人的政治思想水平、质量意识水平等。

2.2 材料

水利工程所涉及的原材料,中间产品较多,且具有特殊性,对原材料管理从以下几方面控制:材料采购关,建立检验制度,领用制度,严把质量关,对剩余材料和管理与回收等。

2.3 机械

参与水利工程的施工机械设备多种多样,设备的操作与使用对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施工机械设备选型时,应注意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操作和维护上的方便性等。

2.4 方案

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的好坏决定着工程的质量与进度。在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时,必须结合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施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3 对工程质量管理的几点看法

3.1 抓好施工质量监督

施工质量控制主要为施工现场的质量监控。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到:

(1) 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工序质量控制体系,及时提交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控制图表。

(2) 及时审核变更设计及其修改的图纸。

(3) 对施工作业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发现违规行为及时纠正。

(4) 要建立质量信息反馈体系。

3.2 要处理好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控制体系与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之间的关系

总的说来,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建立在施工承包商的质量保证体系上的。后者是基础,没有一个健全的、运转良好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监理工程师很难有所作为。因此,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的首要任务就是在开工令之前,检查施工承包商是否有一个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没有肯定答复,不签发开工令。

3.3 严禁转包

主体工程不能分包;对分包资质要严加审查,不允许多次分包。项目部是独立性很强的经济、技术实体,是对质量起保证作用的关键所在。一旦转包或多次分包,连责任都不明确了,从合同法来讲是企业法人负责,而在实际运作中,是无人负责。

3.4 正确处理业主、监理、施工三方的关系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关系

在建设管理中执行业主制、监理制和招投标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三方都有一个观念转变的过程。各自找准自己的位置是最重要的。对号入座、进入角度之后,三方的关系就易于处理好。不是上下级关系,也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合同双方平等互利关系。

4必须科学实施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是一项科学、严密、重要的工作,必须要有规范的程序和严谨的态度。在质量检测的实践中,应重点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严密的规章制度、科学认真的态度是搞好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保证。工程质量检测项目,需要专业试验室组织优秀检测人员并设专门的质量负责人,才能使质量检测工作的权威性得到有力的保证。

(2)严格执行国家规范。国家标准和部颁规程规范、技术质量标准、批准的设计文件是检测工作的依据。有了这些规范、规程、标准和文件,才能使检测工作的实施、数据分析和结论有据可依。另外,在检测前或检测过程中,收集被检工程的相关资料对检测的数据分析和结论是有用的和必要的。

(3)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高素质的检测人员和先进的检测设备是保证检测成果质量的重要因素。检测人员应具有丰富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经验,最好还直接参加过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方面的工作,才能保证检测过程中的质量。在检测设备上,所有仪器设备都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计量认证,这些先进的仪器才能够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确保检测费用。检测费用的专项列支是检测结果真实性和公正性的有力支持。在实际工作中,批复概算并没有该项费用开列,有的不得不挤占其他费用,使这项工作很难开展,即使开展了,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公正性也很难保证。

5 结语

水利工程质量包括“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四个方面,只有四全优,才是真正的优质工程。水利工程须从项目的论证、设计、建设、监理、管理等环节抓起,做好质量全程监控工作。基层水利部门多数集监督、设计、监理、施工等职能于一体,应注重开发人力资源、加强质量教育、提高检测水平、搞好建后管护等,建立起适合自身情况的质量保证体系。

参考文献:

第7篇:检测人员转正工作计划范文

 

xxxx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年4月3日)

 

xxxx市场监督管理局机构改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我局坚持统一思想认识,主动担当作为,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在强推进、抓落实、求实效上狠下功夫,机构改革工作基本完成。

一、改革工作进展情况

(一)准确把握时间节点,精心谋划实施。根据《中共xxxx委、县政府办公室转发的通知》(庄办发〔2019〕16号)文件精神,将县工商局、县食药监局的职责,县价格监督检查局的价格监督检查职责,县科技局的专利管理职责等整合,1月30日,挂牌成立了县市场监督管理局;4月2日,挂牌成立了县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做到了机构改革工作不迟滞拖延、不搞变通,助推了全县机构改革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二)摸清现有人员底数,夯实改革基础。全面开展原食药监、工商局机构设置、编制现状和现有在职人员摸底工作,摸清了改革前两部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及运行状况,建立了机构编制和人员配备台账,确保改革依据资料实、部门沿革清、数据支撑足。机构设置情况:原食药监局内设股室3个(办公室、监管股、政务服务股),局属单位2个(食药稽查局、食药检测中心),19个基层食药监所;原工商(质检)局内设机构8个(办公室、法制宣传教育股、注册登记股、市场规范管理股、消费者权益保护股、商标广告监督管理股、标准计量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股),直属机构1个(经检分局),7个基层工商所。编制情况:原食药监局县委编办核定编制123名(其中:局机关行政编制11名、工勤3名,食药稽查局事业编20名,食药检测中心事业编12,名基层食药监所行政编制6名,事业编71名);原工商(质检)局县委编办核定编制85名(其中:局机关行政编制23名、工勤3名,经检分局行政编制6名,基层工商所行政编制27名、事业编制22名,质检所事业编制4名)。现有在职人员情况:原食药监局各类在职人员合计116人(其中:公务员13人,高级技术工1人,事业管理97人,服务期人员5人)。原工商(质检)局各类在职人员合计99人(其中:公务员57人,事业管理26人,工勤技能5人,服务期人员11人)。

(三)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扎实编制“三定”。在县委编办印发的“三定”规定模板的基础上,我们集思广益,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先由专人写出初稿,由副局长认真把关修改,再报主要领导严格审核修改,最后召开局党组扩大会议专题研究进一步提出修改意见,最终经过六次修改后成形,现已上报县委编办待批。确保了“三定”规定逻辑清晰、用语规范、严谨完整,实现与上级部门的“三定”规定相衔接、与机构改革方案相衔接、与历史沿革相衔接的“三衔接”要求。

(四)严守机构限额规定,规范设置股室。严格按照县委编办批准的10个内设股室限额要求,参照是市场监管局“三定”方案,结合我县实际,整合职能相对弱化股室,设置内设股室10个,均为股级:办公室、法规信用监管股、政务服务股(注册与行政审批股)、市场规范与质量发展股、商标广告与知识产权保护股、应急管理与综合协调股、食品监管股、药械监管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股、计量标准认证与检验检测监管股。

(五)严守干部人事纪律,转隶机构人员。按照县委编办“除机构整体撤并需要转隶编制和人员外,部分职责划转的机构原则不转隶人员”的人员转隶工作要求,清理上报县委编办《xxxx机构改革涉改部门事业单位整建制转隶工作人员花名册》等三个表册合计各类人员238名(包括划入市场监管综合执法队5人和离退休人员55名,按照县委编办和县人社局要求8名服务期满即将转正人员不划转),完成了人员转隶。

第8篇:检测人员转正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发电厂;设备检修;状态捡修制度

中图分类号:TM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1-0070-02

一、前言

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发电厂的设备检修管理科学化是现代企业组织生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电力企业坚持自力更生方针,走向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政策。搞好发电厂的检修管理工作是保证发电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设备全过程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如何更科学地管理好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检修费用,已成为摆在电力企业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是沿用传统的以周期为标准的计划性检修制度,还是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以设备实际状态为标准的状态检修制度,需要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做出合理的决策。

二、计划性检修制度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发电厂均按照原电力工业部颁布的《发电厂检修规程》执行计划性检修。《规程》规定,发电厂机组大修一般4~6年一次,每次50―80天,小修每年2次,每次10-12天(视具体机型而定),并规定:“到期必修,修必修好”。用以指导检修安排的依据就是这些时间量,只要检修周期已到,不管设备好坏,运行状态如何,就要检修。显然,这种检修制度有失科学性,而且存在如下负面影响。

1.淡化技术管理责任,不利于开拓进取。在传统的计划检修制度下,到期必修,按部就班,周而复始,拆拆装装,没有任何灵活的余地,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技术管理人员不思开拓进取,技术管理工作在原地打圈圈,僵化了技术人员的思维方式。从目前情况来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自然与管理体制有关。在计划性检修制度下,由于自己对检修工作的安排无权作主,设备得不到及时检修,检修错位,淡化了设备管理人员的责任,设备出问题了,往“设备事故”上一推了事。

2.不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在计划性检修制度下,往往会导致如下的现象:一是检修项目抓不住重点,分不清主次,不是检修过剩就是检修不足。二是由于计划检修时间安排一般情况都较充裕,有缺陷大修理,没有缺陷也修理的现象。本来设备状态还比较好,还有潜力可挖,时间安排了。还是拆开修修为好,怕的是今后设备出了问题说不清楚。三是由于过多的检修拆装,加速了拆装的磨损,本来好端端的设备越修越糟,人为地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3.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由于计划性检修针对性不强,盲目检修过多,降低了设备利用率,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还增加了大量检修赘用的无效支出,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三、实施状态检修的必要性

状态检修就是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状态监督,对设备运行状态、影响安全经济、可靠运行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对设备进行前景预测,根据结果再拟定检修内容和确定检修时间,真正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实施状态检修的目的就是科学保养设备,在保障设备安全、经济、可靠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发电设备的利用率,降低检修人、财、物的浪费和检修磨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显然,状态检修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现“两个转变”和电力行业“安全为基础、效益为中心”的原则相一致。

状态检修有政策依据,也是时代要求。早在1987年,国务院颁发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中就提出

“企业应当积极采用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和维修技术,采用以设备状态监测为基础的设备维修方法”。1992年,国务院经贸办又在《“八五”后三年工交企业设备管理工作重点》中进一步明确指示:

“耍继续破除单纯以时间为基础的设备维修制度,建立以状态监测为基础的设备维修制度”。原电力部颁发的《发电厂检修规程》也增补说明“运用诊断技术,进行预知维修是设备检修的发展方向”。预知维修与状态检修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内容,这些都为生产技术管理人员探索先进、科学的检修制度指明了道路。国外一些高层技术管理专家也指出:“减少停电和缩短维修时间以提高有效性应成为商业经营的目标”。一些国家也都向传统的维修制度告别。显然,传统的计划检修不仅仅制约着企业自身的发展,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四、对状态检修管理的实践

针对计划性检修制度存在的弊端,作为一个基层单位的电站,当然不能从宏观制度上去寻找改革的路子。近几年,在机组小修工作方面,沙溪口水电厂在计划性检修制度的框架下,对具体的检修次数和天灾作了重新安排和调技,几乎每年都取消一次机组小修机会(12天),每次小修的时间也根据实际状态有所减少,这主要是依据设备的健康状态作出的决定。对机组的大修同期也作了一些变动,如3机到了大修周期,但设备健康良好,而#4机距大修周期还差一年,而设备的健康状况较#3机差,我们就作了调整,对#4机先进行大修。三年来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收集基础数据,完善原始资料

以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详细记录现场数据。采集设备实时状态数据,加强定期测试,原计试验数据。形成原始资料,利用这些数据、资料,定期全面分析,判断设备状态,从中可以发现问题。使检修更具有针对性。关于数据采集的具体做法如下:

①分门别类地将全厂机组设备的技术参数、厂家设计规定,按设备合帐方式建立数据录入计算机:

②建立设备现有的备品备件数据库;

③实现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有选择地采集现场的一些实时数据,通过不断积累和加工,进行分析整理,建立数据信息库:

④建立表示设备运行状态的电量、水头、温度、振动、摆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直方围以及变化趋势的曲线等;

⑤定期(每日或每季)进行分析,作出结论,判断设备是否运行正常。

2.完善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加强设备异常状态分析

根据目前实际情况,我厂对机组等主要设备安装了一些在线监测装置,主要有:机组的振摆度测量:定转子的间隙测量,温度、压力等。当设备有异常情况出现时,实行异常状态分析和重点跟踪,如今年#3机调速器在运行中多次发现振动,波及压力抽管道,我们就采取了强化跟踪监督措施,掌握状态变化规律,找出故障的根源,利用小修机会进行了彻底处理,现在运行正常,保障了设备的安全运行。

3.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及时消除设备缺陷

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的好坏,对设备运行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如透平油的处理,油的加注,设备轮换运行,甚至设备吹灰等清洁工作,每一项都不应该忽视。沙溪口水电厂的调速器为进口产品,对油质要求相当高,因此我们采取现场循环滤油,故障率比以前明显减少,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延长了设备的寿命周期。对设备存在的缺陷应及时消除处理,做到大缺陷不过天,小缺陷不过班。确保设备处于健康运行状态。

4.应用统计数据,预测设备状态

要使统计数据预测设备状态,首先要找出统计数字与机组状态参数之间的联系。我们对机组运行小时数、发电量、启停机次数等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有些设备虽然检修周期已到,但其运行小时累计比其他同类型设备少,于是就适当延长了设备的大修周期。而有些设备虽然未到大修周期,但其运行小时已超过计划小时s我们就适当提前小修,发现一些重大缺陷及时进行了处理。由于运用了这种方式进行了预测,每次小修前,就做好了相应的技术准备工作,节省了检修时间。

5.合理确定检修项目,尽量缩短检修工期

由于对设备进行了较全面的状态监督和技术分析,掌握了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废除了一些不必要的检修项目,如:每次大修,我们根据设备的原始监测数据,分析设备各部件的健康情况,大胆取消了一些重大项目,对机组以往大修都是全拆,吊出转轮体,工期长,工作量大。拆出后未发现转轮存在问题,又重新装复回去。而近几年,我们只拆到发电机部分,节省了大量的检修工期,每台机可节省15天工期。检修投运后,未发生任何临时性检修现象,安全生产继续保持良好的势头。

五、结束语

改革传统的检修制度,实施状态检修制度是设备管理的一场重大变革,它不仅仅有利于保证安全生产,降低检修费用,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企业自身效益,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生产技术管理人员运用科学的思维,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有利于培养尊重实践,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敢于实践,敢于开拓创新的精神。还可使广大策者,有利于增强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主义基层的设备管理者从过去指令性计划的单纯执行者跃升为自主决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不仅仅是电力企业自身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形势发展的需要。

摘要:搞好发电厂的检修管理工作是保证发电设备安奎、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笔者剖析了当前计划性检修制度存在的问题,是出了实施状态检修的必要性以及具体的实践方法。

关键词:发电厂;设备检修;状态捡修制度

中图分类号:TM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1-0070-02

一、前言

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发电厂的设备检修管理科学化是现代企业组织生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电力企业坚持自力更生方针,走向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政策。搞好发电厂的检修管理工作是保证发电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设备全过程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如何更科学地管理好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检修费用,已成为摆在电力企业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是沿用传统的以周期为标准的计划性检修制度,还是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以设备实际状态为标准的状态检修制度,需要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做出合理的决策。

二、计划性检修制度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发电厂均按照原电力工业部颁布的《发电厂检修规程》执行计划性检修。《规程》规定,发电厂机组大修一般4~6年一次,每次50―80天,小修每年2次,每次10-12天(视具体机型而定),并规定:“到期必修,修必修好”。用以指导检修安排的依据就是这些时间量,只要检修周期已到,不管设备好坏,运行状态如何,就要检修。显然,这种检修制度有失科学性,而且存在如下负面影响。

1.淡化技术管理责任,不利于开拓进取。在传统的计划检修制度下,到期必修,按部就班,周而复始,拆拆装装,没有任何灵活的余地,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技术管理人员不思开拓进取,技术管理工作在原地打圈圈,僵化了技术人员的思维方式。从目前情况来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自然与管理体制有关。在计划性检修制度下,由于自己对检修工作的安排无权作主,设备得不到及时检修,检修错位,淡化了设备管理人员的责任,设备出问题了,往“设备事故”上一推了事。

2.不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在计划性检修制度下,往往会导致如下的现象:一是检修项目抓不住重点,分不清主次,不是检修过剩就是检修不足。二是由于计划检修时间安排一般情况都较充裕,有缺陷大修理,没有缺陷也修理的现象。本来设备状态还比较好,还有潜力可挖,时间安排了。还是拆开修修为好,怕的是今后设备出了问题说不清楚。三是由于过多的检修拆装,加速了拆装的磨损,本来好端端的设备越修越糟,人为地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3.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由于计划性检修针对性不强,盲目检修过多,降低了设备利用率,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还增加了大量检修赘用的无效支出,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三、实施状态检修的必要性

状态检修就是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状态监督,对设备运行状态、影响安全经济、可靠运行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对设备进行前景预测,根据结果再拟定检修内容和确定检修时间,真正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实施状态检修的目的就是科学保养设备,在保障设备安全、经济、可靠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发电设备的利用率,降低检修人、财、物的浪费和检修磨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显然,状态检修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现“两个转变”和电力行业“安全为基础、效益为中心”的原则相一致。

状态检修有政策依据,也是时代要求。早在1987年,国务院颁发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中就提出

“企业应当积极采用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和维修技术,采用以设备状态监测为基础的设备维修方法”。1992年,国务院经贸办又在《“八五”后三年工交企业设备管理工作重点》中进一步明确指示:

“耍继续破除单纯以时间为基础的设备维修制度,建立以状态监测为基础的设备维修制度”。原电力部颁发的《发电厂检修规程》也增补说明“运用诊断技术,进行预知维修是设备检修的发展方向”。预知维修与状态检修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内容,这些都为生产技术管理人员探索先进、科学的检修制度指明了道路。国外一些高层技术管理专家也指出:“减少停电和缩短维修时间以提高有效性应成为商业经营的目标”。一些国家也都向传统的维修制度告别。显然,传统的计划检修不仅仅制约着企业自身的发展,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四、对状态检修管理的实践

针对计划性检修制度存在的弊端,作为一个基层单位的电站,当然不能从宏观制度上去寻找改革的路子。近几年,在机组小修工作方面,沙溪口水电厂在计划性检修制度的框架下,对具体的检修次数和天灾作了重新安排和调技,几乎每年都取消一次机组小修机会(12天),每次小修的时间也根据实际状态有所减少,这主要是依据设备的健康状态作出的决定。对机组的大修同期也作了一些变动,如3机到了大修周期,但设备健康良好,而#4机距大修周期还差一年,而设备的健康状况较#3机差,我们就作了调整,对#4机先进行大修。三年来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收集基础数据,完善原始资料

以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详细记录现场数据。采集设备实时状态数据,加强定期测试,原计试验数据。形成原始资料,利用这些数据、资料,定期全面分析,判断设备状态,从中可以发现问题。使检修更具有针对性。关于数据采集的具体做法如下:

①分门别类地将全厂机组设备的技术参数、厂家设计规定,按设备合帐方式建立数据录入计算机:

②建立设备现有的备品备件数据库;

③实现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有选择地采集现场的一些实时数据,通过不断积累和加工,进行分析整理,建立数据信息库:

④建立表示设备运行状态的电量、水头、温度、振动、摆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直方围以及变化趋势的曲线等;

⑤定期(每日或每季)进行分析,作出结论,判断设备是否运行正常。

2.完善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加强设备异常状态分析

根据目前实际情况,我厂对机组等主要设备安装了一些在线监测装置,主要有:机组的振摆度测量:定转子的间隙测量,温度、压力等。当设备有异常情况出现时,实行异常状态分析和重点跟踪,如今年#3机调速器在运行中多次发现振动,波及压力抽管道,我们就采取了强化跟踪监督措施,掌握状态变化规律,找出故障的根源,利用小修机会进行了彻底处理,现在运行正常,保障了设备的安全运行。

3.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及时消除设备缺陷

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的好坏,对设备运行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如透平油的处理,油的加注,设备轮换运行,甚至设备吹灰等清洁工作,每一项都不应该忽视。沙溪口水电厂的调速器为进口产品,对油质要求相当高,因此我们采取现场循环滤油,故障率比以前明显减少,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延长了设备的寿命周期。对设备存在的缺陷应及时消除处理,做到大缺陷不过天,小缺陷不过班。确保设备处于健康运行状态。

4.应用统计数据,预测设备状态

要使统计数据预测设备状态,首先要找出统计数字与机组状态参数之间的联系。我们对机组运行小时数、发电量、启停机次数等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有些设备虽然检修周期已到,但其运行小时累计比其他同类型设备少,于是就适当延长了设备的大修周期。而有些设备虽然未到大修周期,但其运行小时已超过计划小时s我们就适当提前小修,发现一些重大缺陷及时进行了处理。由于运用了这种方式进行了预测,每次小修前,就做好了相应的技术准备工作,节省了检修时间。

5.合理确定检修项目,尽量缩短检修工期

由于对设备进行了较全面的状态监督和技术分析,掌握了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废除了一些不必要的检修项目,如:每次大修,我们根据设备的原始监测数据,分析设备各部件的健康情况,大胆取消了一些重大项目,对机组以往大修都是全拆,吊出转轮体,工期长,工作量大。拆出后未发现转轮存在问题,又重新装复回去。而近几年,我们只拆到发电机部分,节省了大量的检修工期,每台机可节省15天工期。检修投运后,未发生任何临时性检修现象,安全生产继续保持良好的势头。

第9篇:检测人员转正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发电厂;设备检修

黑河象山水电厂地处黑龙江省黑河市,属黑龙江水系法别拉河中游,电厂装机容量18.32 MW,由4台3×6 MW+1×0.32 MW水轮发电机组与两台容量16 MVA和8 MVA双绕组和三绕组变压器组成了扩大单元接线,电厂以一回110 kV电压等级接入黑龙江电网,以一回35 kV电压等级接入黑河电网,于1997年9月正式投产发电。

一、各发电厂均按照文献执行计划性检修

文献中规定,发电厂机组大修一般 4-6 a一次,每次50-80 d,小修2 次/a,每次10—12 d(视具体机型而定),并规定:“到期必修,修必修好”。用以指导检修安排的依据就是这些时间量,只要检修周期已到,不管设备好坏,运行小时数,机组状态如何,就要检修。我厂一直按照此规程执行。但是,这种检修规程有失科学性,而且存在如下负面影响:

(一)不利于提高技术人员的责任心及技术水平

在传统的计划检修制度下,检修工作成为一种熟练工种,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技术管理人员不思开拓进取,技术水平原地不动,管理工作无法提高,生产技术管理工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自然与管理体制有关。在计划性检修制度下,由于自己对检修工作的安排无权做主,设备得不到及时检修,检修错位,淡化了设备管理人员的责任,设备出问题了,往“设备事故”上一推了事。

(二)不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计划性检修制度下,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①检修项目不分主次,没有重点;②检修时间过长,无论机组状态如何,都要拆开看看;③检修工作教条,没有科学性。本来机组状态比较好,而且运行小时非常少,但因为上报计划中有,而且时间安排了,还是拆开修修为好,以免今后设备出了问题说不清楚;④由于过多的检修拆装,加速了拆装的磨损,本来好端端的设备越修越糟,人为地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毕竟改装的没有原装的好。

(三)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由于计划性检修针对性不强,盲目检修过多,降低了设备利用率,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象山水电厂因为引水洞设计原因,3台机组运行效率不均,1#机组、2#机组相对于3#机组效率较低,所以运行人员在单机运行时比较喜欢使用3#机。3台机组主机每年运行基本无故障,故障主要出现在附属设备。但根据设备检修规程,象山水电厂每年都要进行春季检修,计划时间为14d,对3台主机设备及附属设备进行开盖检修,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为实现机组状态检修,我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工作

(一)采集原始资料,整理基础数据

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采集设备的实时状态数据,详细记录检修、试验数据,加强测试,并与安装验收后的数据相比对,形成原始资料。利用这些数据、资料,定期全面分析,判断设备状态,从中可以发现问题,使检修更具有目的性、针对性。关于数据的整理及采集主要有以下方法:

1.将全厂机组设备的技术参数、厂家设计规定、安装验收数据,在计算机内建立数据库;

2.建立设备现有的备品备件数据库;

3.实现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有选择地采集现场的一些实时数据,通过不断积累和加工,进行分析整理,建立数据信息库;

4.建立表示设备运行状态的电量、水头、温度、振动、摆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直方围以及变化趋势的曲线等;

5.定期(每日或每季)进行分析,作出结论,判断设备是否运行正常。

(二)完善设备状态监测系统

根据实际情况,我厂安装了H9000计算机监控在线监测装置,主要监测:机组的转速测量;各部油盆温度、压力、上游水位、尾水水位等。

(三)加强设备异常状态分析

当设备有异常情况出现时,实行异常状态分析和重点跟踪,对设备在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掌握,找出故障的根源,利用小修机会进行了彻底处理,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四)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及时消除设备缺陷

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的好坏,对设备运行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如透平油的处理,油的加注,设备轮换运行,甚至设备吹灰等清洁工作,每一项都不应该忽视,对设备存在的缺陷应及时消除处理,做到大缺陷不过天,小缺陷不过班,确保设备处于健康运行状态。

(五)应用统计数据,预测设备状态

要使统计数据预测设备状态,首先要找出统计数字与机组状态参数之间的联系。通过对机组运行小时数、发电量、启停机次数等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有些设备虽然检修周期已到,但其运行小时累计比其他同类型设备少,于是就适当延长了设备的大修周期。而有些设备虽然未到大修周期,但其运行小时已超过计划小时,我们就适当提前小修,发现一些重大缺陷及时进行了处理。由于运用了这种方式进行了预测,每次小修前,就做好了相应的技术准备工作,节省了检修时间。

(六)合理确定检修项目,尽量缩短检修工期

由于对设备进行了较全面的状态监督和技术分析,掌握了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废除了一些不必要的检修项目,如:每次大修,我们根据设备的原始监测数据,分析设备各部件的健康情况,大胆取消了一些重大项目,对机组以往大修都是全拆,吊出转轮体,工期长,工作量大。拆出后未发现转轮存在问题,又重新装复回去。而近几年,我们只拆到发电机部分,节省了大量的检修工期,每台机可节省15 d工期。检修投运后,未发生任何临时性检修现象,安全生产继续保持良好的势头。

综上,改革传统的检修制度,实施状态检修制度是设备管理的一场重大变革,它不仅仅有利于保证安全生产,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企业自身效益,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生产技术管理人员运用科学的思维,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有利于培养尊重实践,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敢于实践,敢于开拓创新的精神。还可使广大基层的设备管理者从过去指令性计划的单纯执行者跃升为自主决策者,有利于增强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不仅仅是电力企业自身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形势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SD 230—87,发电厂检修规程[S].

[2]陈天宇.发电厂设备检修管理的探讨[J].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