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法指导范文

学法指导精选(九篇)

学法指导

第1篇:学法指导范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率;学法指导;学会学习

爱因斯坦说过:“所谓教育,应是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全部忘光后,仍能留下的那部分东西。”这仍能留下的那部分东西是什么呢?无非是思维、方法和能力,这才是一个人终生享用的。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日益受到各学科老师和社会的普遍认同与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化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思维方法的培训,并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学习基础,就具有十分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

一、学法指导的意义

首先,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和目标

之一。课堂教学活动既是向学生充分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又是学习技能和技巧的形成过程、能力的发展过程,乃至思想品德的内化过程和行为规范的认同过程,是学生汲取知识和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有机结合过程。因此,抓住学法指导也就是抓住了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

其次,学法指导是素质教育和现代教育对课堂教学提出的内在的必然要求。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对学生来说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既有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又有较强的学习后劲和潜力。而一定的学习方法,实质上是能力和素质的集中体现形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是具有一定的对知识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选择能力和创新能力。从深层次看,就是一种素质,一种生存的资本。而这种素质的培养必须借助于课堂教学。因而,重视学法指导是课堂教学进入素质教育领域的重要途径。

再次,学习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习潜能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还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而这取决于学生是否有自觉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行为和思维品质。这些因素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教会学生学习的自觉意识和正确的教学对策。

最后,是否重视学法指导又直接反映出教师的教育理念、教

学水平和能力。忽视学法指导,就必然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启发,重分数、轻潜能,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必然导致僵化的教学行为。重视学法指导,必然立足学生,立足于学,重启发、轻灌输,重引导、轻死记硬背,重能力和潜能的开发、轻分数。必然加强学法研究与指导,把教会学生学习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去落实、去实践。必然会自觉地创新教法,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激活学生、激活课堂,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可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问题,不仅是一个方法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教学的指导思想问题。具有积极开拓进取和历史使命感的教师会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为己任,认真研究、努力探索,努力解决教会学生学习这个问题。

二、学法指导的基本内容

学法指导的类型是多样的。从层次上讲:一是具体学法或学科学法的指导,如数学方法、物理方法、历史方法等。它是培养学生解决某一学科、某一具体问题的方法,具有专业性、针对性、技巧性、直接性和操作性。二是一般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等。较之具体方法有着更多的学科共性及更大的指导性、适应性。三是根本方法,如唯物论、辩证法等。主要表现为方法论、认识论、世界观,是学法指导的深层形态,具有长效性、迁移性、普遍性。从内容上看,学法指导既包括学生学习品德的培养,如自觉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积极的学习心理素质等,又包括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识记、阅读、理解、计算、分析、比较、概念、推理、表达等。课堂教学既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又要开发非智力因素;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智商,还要提高情商。以上几个方面共同构成学法指导的基本内容。它们之间相互渗透,递进发展。一旦形成就会内化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从特点上看,学习方法又可分为共性方法和个性方法。因学生个性与智能的差异,在掌握学习方法方面也会有差异。具有良好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的教师,善于帮助学生从掌握具体方法入手到掌握一般方法,最终领悟基本方法;善于推动学生既掌握共性方法,又能灵活运用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最终根据个人特点形成个性方法,成为融知识、能力、品德于一体的创造性人才。

学习的成功是勤奋的态度与科学的学习方法共同的结晶。科学学习方法的培养既要服从于人的认识和能力发展规律,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和学习心理特点,科学施教,循序渐进。

三、学法指导的方法

首先,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人才观和质量观。这是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要克服单纯传授知识而忽视能力培养的“应试教育”模式,把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头戏来唱。要克服教学上的“平均主义”,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次要求,分层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变被动塑造学生为自我完善。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其自我完善、自我表现、思考探究、辨别取舍、吸纳创新等提供机会。

其次,立足教学,加强学法与教法的研讨,既要研究学法指导的内涵、特点、发展规律、遵循的原则及实施的途径和方法,还要研究学生学习学法的心理特点、行为过程,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多在学法上做文章,研究其指导性与实践性。还要在备课环节上下功夫,结合学生的学情和学科特点备写教法与学法,设计教学途径和步骤,要突出学法指导的针对性、适应性、实效性和操

作性。

再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渗透学法,传授学法。对教师来说,课堂上应教给学生的是思想、思考、分析、解答问题的思路、方法、步骤与过程,而非结果。要授生以渔而非鱼。要讲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在听讲、阅读、思考、分析、讨论、考练中层层展开,步步深化,形成新知识、新认识。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让学生广泛参与教学活动,师生多边互动,开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交流学习的潜能。要教给学生自理、自律、自学、自我锻炼的方法,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与品德结构体系,从而充分发挥教师在学法指导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四,要通过典型问题的精讲、精练,范文的精析与诱导,重难点问题的剖析、深化、活化,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用心去感悟学习方法,从模仿学法学习到自主学习再到创造性学习,把学法学习内化为学生自觉的意识和行为规范。

第五,要使学生懂得:良好的学习方法是走向成功的阶梯,要想学得轻松高效,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的学习态度,顽强的学习意志,还必须有科学的学习方法。要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如自学预习、听讲、笔记、答问、作业、考试、解题、讲评等反复训练、实践,举一反三,巩固深化。通过课堂角色的转化,反馈学法、学习信息,纠错补偏,查漏补缺,以优带差,促整体提高发展。

总之,学无定法,教无定法,关键要得法。学法指导贵在坚持,重在方法。同时教法与学法虽各有自身的特点与规律,但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互相转化,互为促进,达到教学相长,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第2篇:学法指导范文

大家都知道,生活在21世纪的年轻人掌握一门外语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英语。如何学好英语,提高英语水平,是当前很多中学生困惑的问题。其实,学好英语并不是一件难事,关键在于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自然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其实方法本身无所谓好与坏,关键就看它能否完美地与个人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如果一套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话,以后要做的就是坚持下去。学好英语的另一个关键是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产生学习的动力。那如何产生学习的兴趣呢?当然你必须要学会英语、懂得英语、会在生活实践中运用你所学习的英语知识。你懂得越多你的兴趣就会越浓。

在教学中,我还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掌握好的学习策略,笔者仔细分析以上现象发现其主要原因还是学生学不得法,因此,治本的方法就是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英语。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势在必行。

一是词汇学习。词汇是语言的物质外衣,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词汇学习永远是语言学习的重中之重。学外语最头疼的就是词汇的记忆了。关于词汇的记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记忆是有规律的,遗忘也是有规律的,其中之一就是先快后慢。记忆应该在遗忘未发生之前进行。因为,遗忘一旦发生,原来的词汇又得重新记,事倍功半。现在最流行的方法就是“滚雪球”记忆法,即,早上背50个单词,当晚再记一次,次日凌晨复习一次,以后间隔的时间越来越长,今后在每次记忆新单词前,复习一下已经背过的词,反复几次,单词就会牢牢地记在你的脑海中而不容易忘记。你还可以采用联想记忆法、句子记忆法等。

英语学习的第二个关键就是阅读。从高考题型看,语法填空、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短文改错以及书面表达都是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在高中教学大纲中把阅读理解能力也放在了最突出的位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大量的阅读,既可以复习和扩充你的词汇,还可以通过尝试各种阅读方法提高在复杂语境中快速有效地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即阅读的速度和信度,使你的阅读能力有质的飞跃,从而实现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阅读方法主要有略读、跳读、泛读和精读等(skim,scam,extensive reading and intensive reading ),还可以通过阅读文章题目初步感知材料,通过寻找主题句和关键词快速概括材料大意,通过文章的结构安排以及承上启下的过渡词和过渡句来推测文章主题等。通过大量阅读还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增强对语言的亲和力,减少语言学习的难度等。总之,如果只把眼光盯在有限的课本内容上,不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不仅词汇量上不去,而且其他项目也上不去,势必影响你的高考成绩。

英语学习的第三个秘诀就是背诵。人常说,“熟读唐诗300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著名教育家张志远教授讲的一个例子令我印象深刻。他说,在北京四中,一所每年向清华、北大输送100多名学生的名牌中学,他们的老师要求学生在高中三年将《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的所有文章都背诵下来。三年下来,这里的学生不仅英文成绩好,写出来的英文短文还十分地道。张教授说,不少老外都为中国学生的背诵能力所折服,国人更不应该一味摒弃,在课外英语阅读中,做不到背诵至少也应做到熟读。

总之,同学们进入高一不仅意味着年龄的增长,就读地点的变化,更意味着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的变化,还意味着理念的变化,思维方式的变化以及对人对事态度的变化。要把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作为自己这三年的必修课,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相信我们会无愧于我们的衣食父母,无愧于培养我们的恩师,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第3篇:学法指导范文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简称数学学法指导,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数学学法指导问题是数学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笔者想就此问题从三个方面做些探讨,以抛砖引玉。

一、数学学法指导的意义

1.1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但是对于学生是如何学的,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较少问津。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指出的那样:“教学方法是由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运用的协调一致的效果决定的。”即教学方法是受教与学相互依存的教学规律所制约的。当前,教学方法改革中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向,就是教法改革与学法改革相结合,以研究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创建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前提,寓学法于教法之中,把学法研究的着跟点放在纵向的教法改革与横向的学法改革的交汇处。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法指导应该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1.2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需要。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他的教学经验新体系中,把“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作为五大原则之一。就是说,学生不能只掌握学习内容,还要检查、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要学生对如何学、如何巩固,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评价。学法指导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1.3更好地体现学生为主体的需要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美国心理学家罗斯也说过:“每个教师应当忘记他是一个教师,而应具有一个学习促进者的态度和技巧。”专家学者精辟地阐述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思想,强调了学法指导中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只是为学生的认识的发展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即帮助、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

二、数学学法指导的内容

2.1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指导。主要包括学习需要、动机、兴趣、毅力、情绪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形成的指导。

2.2学习方法体系的指导。(1)指导学生形成拟定自学计划的能力。(2)指导学生学会预习的能力。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边做好预习笔记,从而能带着问题听课。(3)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4)指导学生做笔记、写心得会图表的方法,使他们能够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5)指导学生有效的记忆方法和温习教材的方法。

2.3学习能力的指导。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以及自学、表达等能力的培养。

2.4应考方法的指导,教育学生树立信心,克服怯场心理,端正考试观。要把题目先看一遍。然后按先易后难的次序作答;要审清题意,明确要求,不漏做、多做;要仔细检查修改。

2.5良好学习心理的指导。教育学生学习时要专注,不受外界的干扰;要耐心仔细;独立思考,不抄袭他人作业;要学会分析学习的困难,克服自卑感和骄傲情绪。

三、数学学法指导的实施

3.1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指导。非智力因素是学法指导得以进行的动力。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盛不衰。我们应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放在首位。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激发学习动机,即激励学生主体的内部心理机制,调动其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首先,以数学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其次,以我国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激发学习动机。再次,挖掘数学中的美育因素,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内容,选用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还可以运用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教师还可以安排既严谨又活泼的教学结构,形成热烈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锻炼学习意志。心理学家认为:“意志在克服困难中表现,也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中发展,困难是培养学生意志的‘磨刀石’。因此,数学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思考中独立解决问题(但注意难度必须适当,因为太难会挫伤学生的信心,太易又不能锻炼学生的意志)。(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二,反复训练,持之以恒;第三,树立榜样,激发自觉性;第四,评价表扬,鼓励发展;第五,建立学习规章制度,严格管理;第六,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如搞好校风、学风、教风、班风建设。

3.2数学学习方法内化的指导。(1)正确认识数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启发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并把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如结合教材内容,讲述一些运用科学学习方法获得成功的例子,召开数学学法研讨会、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介绍经验,开辟专栏进行学习方法的讨论,等等。(2)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①合理渗透。在教学中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学法因素,把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过程。②相机点拔。教师要有强烈的学法指导意识,结合教学抓住最佳契机,画龙点睛地点拨学习方法。③及时总结。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使其逐步系统完善,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④迁移训练。总结所学内容,进行学法的理性反思,强化并进行迁移运用,在训练中掌握学法。(3)开设数学学法指导课。学法最好安排在起始年级(高一、初一)开设,时间一般是每周或每两周一课时,开设一学期或一学年,并列入数学教学计划。要结合正反例子讲,结合数学学科的具体知识和学法特点讲,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讲,边讲边示范边训练。例如讲授名人和优秀学生学习的事例,或对反面典型进行剖析;介绍如何读书、如何复习、如何记忆等一般的学习方法;精讲数学解题的策略和思维方式;等等。当然,学法课有时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来上,或请优秀学生介绍经验,或请有关教师作专题报告,还可以采用讨论式。(4)数学学法的矫正指导。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扎曾、要暴露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善于发现问题的症结,在教学工作过程中密切注意学情,加强调查与观察,最好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个人档案,随时记载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针对性矫正,从而使学生改进学法,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第4篇:学法指导范文

1.实践证明,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系统、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差,学习处于高投入、低产出、低质量的状态。学生难得学习之乐,只尝学习之苦。

2.现代社会知识剧增,更新加快,学不胜学,对策只能是改革学习方法,学会学习。人生可以告别学校,但不能告别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一方面能搞好当前的学习,另一方面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适应未来的需要。

3.学习方法指导也是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创造型人才的必要措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只有会学才能有创造性的学习,只有经过创造性学习,才有创造型人才的产生。只有教会学生学习,学生才能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

4.不同程度的学生所具备学习的内部和外部条件不同,因而他们所展开的学习过程也就必然带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小学里养成的学习习惯不一定适合初中的学习,因此必须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二、学法指导的目标

引导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学会了”转变为“会学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使学生愿学、善学、学得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总目标。

三、学法指导的理论根据

1.依据学生的内部因素是学习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一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学生学习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学生认识能力与其认识任务的矛盾,而促使矛盾运动和变化的则是学生内部因素和教学外部条件的统一作用,其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内部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日益发展,并逐渐占主要地位。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关于社会、自然方面的知识,已能理解比较抽象的概念。初中生随着他们身体的增高,体力的增强,知识的增多,认识能力的提高,他们的意志也有了明显的发展。

2.陶行知说:“我以为好的先生是不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学不仅是使学生“学会”,还要使学生“会学”、“爱学”,把独立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教学生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

3.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有方法的。方法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他们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学要研究教师的教,同时要注重研究学生的学,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

4.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应着眼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具体做法

1.教育的目的

(1)结合职业教育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2)开展专题讲座,阐述数学在富国强民中的重要意义,揭示数学在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引起学生对学好数学的高度重视。通过讲座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显示数学科学在国民建设中极为重要的地位,促使学生自觉认真地学好数学。

2.进行课堂教学结构改革。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把数学知识结构与学生的知识结构结合起来,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指导他们在制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和增强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相互作用与协调,以教法带学法,给学生做科学的学习方法示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

五、指导

1.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要求学生读数学书必须做到三读――“粗读”“细读”“研读”。

2.数学课的听法指导。听数学课要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只有当自己的信息接收与教师的信息输出协调一致时,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学会听,学会听教师对每节课所提出的学习要求,注意听老师对定理、公式法则的引入与推导方法和过程;注意听对概念要点的剖析和概念体系的串联;注意听对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和处理方法;注意听对疑难问题的解释及课后小结。只有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沿着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来听课,才能提高听课效率,使自己由“听会”转变为“会听”。

3.学习数学“思法”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学习效率就高;不善思则学的死,效果就差。可见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掌握好知识的前提。要求学生主动思考,养成常思、多思的良好习惯。在课堂上不管是出示例题或尝试题或提问都注意启发性,诱导学生思考。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追根溯源的思考习惯,学会深思。其次在教学中通过从挖掘“问题链”来开展变式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化归、推理、概括的能力,学会善思。从回顾解题的策略,方法的优劣来开展评价,学会反思。学会反思在知识的转折点,思在问题的疑难处,思在矛盾的解决上,思在站立的探索中,达到启思悟理、融会贯通的目的。

4.数学的“写法”指导。因为数学符号是数学演算的前提,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教会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语言。特别是几何课的教学中,因几何概念多,抽象性强,语言逻辑化,与代数学习方法大不一样,开始阶段的书写应特别强调。为了帮助学生记好笔记,开始阶段每节课的重点我都投影出来,在小结时便于学生记录,要求学生做到“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三对照,同时要求学生学会根据已知条件来分析作图,正确地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直观图形,以便于利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

5.数学的“记法”指导。在属性中通过知识之间关系的类比,使学生学会联想的记忆,通过把知识变成顺口溜,学会用口诀记忆。

第5篇:学法指导范文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前提,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地指导学生建立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学习的基础,对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及持续发展有着深远意义。下面从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原则、指导内容及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原则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原则,是根据学生的学习任务、学习规律和学习经验,对学生数学学习提出的基本法则。它是用来指导和改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质量的准则。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系统化原则――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体系,成为他们知识总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做好新旧联系的系统化工作。

(2)针对性原则――针对数学学科的特征及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指导,解决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自信心和具体学习方法问题。

(3)实践性原则――使学生在具体运用中掌握学习方法,并采取适当的方法训练(即实践),使之达到自动化、技巧化的程度。

(4)实用性原则――以常规方法为重点,力求理论阐述深入浅出,注意穿插某些重要的单项学习法,让学生用较少的时间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5)自主性原则――指导学生优化学习方法,着眼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6)及时巩固原则――对于数学符号、概念、定理、公式的学习,要力求及时巩固,以期达到准确迁移和熟练应用的目的。

二、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

数学学习方法具体内容的指导,是针对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自身的数学素养,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宏观的有效指导,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学习需要、动机、兴趣、毅力、情绪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形成的指导。

(2)指导学生确立良好学习心理――关注学生的学习专注倾向,培养学生耐心仔细,不受外界的干扰;在集体协作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帮助学生分析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指导学生克服自卑感和骄傲情绪。

(3)指导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体系――具体体现在培养学生拟定自学计划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预习的能力;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指导学生做笔记、写心得、绘图表的方法;指导学生建立有效的记忆方法和温习教材的方法等。

(4)指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以及自学、表达等。

(5)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应考方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端正考试观,克服怯场心理;指导学生审清题意、明确要求;培养学生仔细检查、认真修改的能力。

三、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实施策略

数学学法指导是一个由非智力因素、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组成的动力系统、执行系统、控制系统、反馈系统。因此,应以系统整体的观点进行学法指导。针对学生的学习修养、学习动机,指导学生掌握和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特点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及学习效果。

(1)调动非智力因素的实施策略。现代教育学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在成材过程中起着90%的作用,因而关注非智力因素是学习方法指导得以进行的动力。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放在首位,是学习方法指导得意实施的前提,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励其主体的内部心理机制,调动其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其次,要锻炼学生的学习意志,意志在克服困难中表现,也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中发展。最后,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数学学习方法培养的实施策略。首先,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数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启发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并把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之后,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合理渗透,在教学中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学法因素,把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过程中。然后,要注意及时总结,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时,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完善,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同时,总结所学内容,进行学法的理性反思,强化并进行迁移运用,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学法。最后,要做好数学学法的矫正指导,善于发现问题的症结。

第6篇:学法指导范文

【 关键词 】初中 数学 学习方法 指导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学习是中小学生增长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广阔天地。而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习者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的方法。特别是初一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并多以教师教为主,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方法简单。进入中学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认知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加之一 部分学生还未脱离教师的“哺乳”时期,没有自觉摄取的能力,实践证明忽视了“学”,“教”就失去了针对性,教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习方法不当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这也往往是学生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因此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让初一新生感到数学好学,把学数学当成一种乐趣,真正做初中数学的小主人。

一、数学学法指导的意义

1、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需要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他的教学经验新体系中把“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作为五大原则之一就是说学生不能只掌握学习内容还要检查、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要学生对如何学、如何巩固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评价。学法指导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2、更好地体现学生为主体的需要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美国心理学家罗斯也说过:“每个教师应当忘记他是一个教师而应具有一个学习促进者的态度和技巧。”专家学者精辟地阐述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思想强调了学法指导中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只是为学生的认识的发展提供种种。

二、数学学法指导的原则

数学学法指导的原则是根据学生的学习任务、学习规律和学习经验对学生数学学习提出的基本法则。它是用来指导和改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质量的准则。 就目前数学教学研究情况和学生学习经验来看笔者以为有以下几条原则。

1、系统化原则: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体系成为他们知识总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和学中要把概念的形成与知识系统化有机联系起来加强各部分学习基础知识内部和相互之间以及数学与物理、化学、生物之间的逻辑联系;注意从宏观到微观揭示其变化的内在本质.并在平时就要十分重视和做好从已知到未知新旧联系的系统化工作使所学知识先成为小系统、大结构达到系统化的要求。

2、针对性原则:就是针对数学学科的特征及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指导这是学法指导的最根本原则。首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指导。一般来说初中生知识面较窄思维能力较差注意力不持久学习技能不很熟练因此对初中生的指导要具体、生动、形象多举典型事例侧重于具体学习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中生则不同知识面较广理解力较强因此可向学生介绍一些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侧重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开设学法课。其次要针对学生的类型差异进行指导。学生的类型大致有四种:第一种优秀型。双基扎实学习有法智力较高成绩稳定在优秀水平。第二种松散型。学习能力强但不能主动发挥学习不够踏实双基不够扎实学习成绩不稳定。第三种认真型。学习很刻苦认真但方法较死能力较差基础不够扎实成绩上不去。第四种低劣型。学无兴趣不下功夫底子差方法死能力弱学习成绩差处于“学习脱轨”和“恶性循环”状态。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指导方法和重点要不同。对第一种侧重于帮助优生进行总结并自觉运用学习方法;对第二种主要解决学习态度问题;对第三种主要解决方法问题;对第四种主要解决兴趣、自信心和具体方法问题。

3、实践性原则:学习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就必须进行方法训练(即实践)使之达到自动化、技巧化的程度。指导中切忌单纯传授知识满堂灌学而不用。

进行方法训练时要与具体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具体运用中掌握学习方法。

4、实用性原则: 学法指导的最终目的是用较少的时间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改正不良方法养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应以常规方法为重点指导时多讲怎么做少讲为什么力求理论阐述深入浅出通俗易 懂增强可读性便于学生接受。注意穿插某些重要的单项学习法如怎样记笔记怎样积累资料怎样使用工具书怎样阅读等等。

5、自主性原则:指导学生优化学习方法其着眼点在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力求贯彻学生自主原则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时间和余地进行自学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三、数学学法指导的实施

数学学法指导是一个由非智力因素、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组成的动力系统、执行系统、控制系统、反馈系统的整体对其中任何一个系统的忽视都会直接影响学法指导整体功能的发挥。因此应以系统整体的观点进行学法指导以指导学生加强学习修养激发学习动机指导学生掌握和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特点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提高学习能力及效果为其内容及范围。

1、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指导

非智力因素是学法指导得以进行的动力。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盛不衰。我们应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放在首位。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激发学习动机 即激励学生主体的内部心理机制调动其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首先以数学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其次以我国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激发学习动机。再次挖掘数学中的美育因素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内容选用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还可以运用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教师还可以安排既严谨又活泼的教学结构形成热烈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锻炼学习意志。 心理学家认为:“意志在克服困难中表现也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中发展困难是培养学生意志力的‘磨刀石’。”因此数学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思考中独立解决问题(但注意难度必须适当因为太难会挫伤学生的信心太易又不能锻炼学生的意志)。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二反复训练持之以恒;第三树立榜样激发自觉性;第四评价表扬鼓励发展;第五建立学习规章制度严格管理;第六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如搞好校风、学风、教风、班风建设。

2、数学学习方法内化的指导

(1)正确认识数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启发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并把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如结合教材内容讲述一些运用科学学习方法获得成功的例子召开数学学法研讨会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介绍经验开辟专栏进行学习方法的讨论等等。

(2)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

①合理渗透。在教学中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学法因素把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②相机点拨。教师要有强烈的学法指导意识结合教学抓住最佳契机画龙点睛地点拨学习方法。

③及时总结。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使其逐步系统完善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④迁移训练。总结所学内容进行学法的理性反思强化并进行迁移运用在训练中掌握学法。

(3)开设数学学法指导课。学法最好安排在起始年级(高一、初一)开设时间一般是每周或每两周一课时开设一学期或一学年并列入数学教学计划。要结合正反例子讲结合数学学科的具体知识和学法特点讲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讲边讲边示范边训练。例如讲授名人和优秀学生学习的事例或对反面典型进行剖析;介绍如何读书、如何复习、如何记忆等一般的学习方法;精讲数学解题的策略和思维方式;等等。当然学法课有时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来上或请优秀学生介绍经验或请有关教师作专题报告还可以采用讨论式。

(4)数学学法的矫正指导。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总要暴露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善于发现问题的症结在教学工作过程中密切注意学情加强调查与观察最好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个人档案随时记载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针对性矫正从而使学生改进学法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3、数学学习能力形成的指导

数学学习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以及自学、交往、表达等能力。学习活动过程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因素注意疏通信息渠道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或提出假设检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勇于钻研、不断探究的习惯架设起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能力与知识相融合的金桥。由于这方面论述颇多笔者仅就这方面的指导提出如下几个要求:第一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二根据不同学习能力结合数学教学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培养;第三根据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培养数学学习能力采取小步子、多指导训练的方式进行;第四通过课外活动和参加社会实践促进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 总之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总之,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长期艰巨的任务,初一年级是中学的起始阶段,抓好学法指导对今后的学习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初中新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必须与教学改革同步进行,协调开展,持之以恒。要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佚名.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中学生快乐学习网 2006年8月.

[2]吴传汉.《数学的学习方法》 上海出版社 1998.

第7篇:学法指导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法指导;新课改

当前,我国教育工作的重心已从“教会学生知识”转移到“教会学生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外,还应督促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反思,指导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怎样学,怎样巩固所学知识,不断进行自我评价、自我修正,即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所在,是学生对知识有所渴望的起点。学生对高中数学产生兴趣,并投入热情,对于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会努力克服,并且能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学生的兴趣经过时间的沉淀,会转变为对学习的一种态度,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实施生活化教学

从生活中发掘与教学相通的素材,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原理,体会数学的奥妙,感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2.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学生尊敬并喜爱授课教师,才会主动学习这门学科,对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积极参与,从而激发出学习兴趣,可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兴趣产生的前提。师生之间融洽的关系,有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巩固师生情感,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应是亦师亦友的角色定位。此外,教师还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善待学生,在教育学生时,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不能用过激的语言伤害学生的心灵。如果教师将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通常会使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不但对教师有失尊敬,而且会对这门科目失去兴趣。

二、在概念学习中进行学法指导

在数学教学中应对教学过程加以重视,使学生能够从知识的产生到演化进行全程参与。比如,讲授一个数学定理,要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定理是否正确,如何推导,如何从简单的公理得到结论。如,在讲授双曲线这一教学内容时,应从已知的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入手,引导学生猜想、推导,总结规律,让学生大胆猜想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然后再通过严密的证明印证结果。这样可以使学生参与到知识演变的过程中,加深对公式推导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知识演变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行学法指导

合作任务,学习是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形式,在教学中将学生划分为小组或团队来完成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在小组内对学生的责任进行细分,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主要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学习情境,通过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1.要选好论题

论题好坏与否决定着课堂讨论能否有效开展。好的论题应与教学内容相配合,难度适宜,引人入胜,能够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和兴趣。

2.在课堂讨论时,应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讨论过程中寻找学生主要的争论点,以推进课堂讨论的不断深入。教师应在课前让学生做好发言的准备,使学生明确讨论的主要内容,尽可能地使每位学生都能成为辩论的焦点,畅所欲言,提升课堂讨论的教学层次。

3.在课堂讨论结束后,应做好相应的评价总结

这是提升课堂质量不可或缺的内容。教师应对学生的看法、争辩的问题等内容记录起来,并加以分析、总结,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解惑答疑。

四、指导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数学的核心内容,它在数学知识的产生、演变的过程中到处可以体现。熟练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并加以运用,是数学能力的充分体现。高中数学中主要涵盖了以下几类数学思想:函数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较之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数量要更多一些,主要有:配方法、换元法、分析法等。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无法走捷径,应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典型习题的训练,从中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借此来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此外,除对数学思想、方法强化理解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如,整体意识、换元意识等。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应从思维和方法两方面着手,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转变,学习方法得到完善,将课上教学与课下交流相融合,教师指引与学生自主学习相融合,建立完备的学法指导体系,以帮助学生掌握适合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第8篇:学法指导范文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地位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大。不仅如此,数学教育的实践和历史还表明,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对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提高基础教育中的数学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可目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学中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和做法时有发生,为此更新数学教学思想、完善数学教学方法就显得更加迫切。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正是改革数学教学的一个突破口。

    一

    对数学教学如何实施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人们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验。首先是通过观察、调查,归纳总结了中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学习懒散,不肯动脑;不订计划,惯性运转;忽视预习,坐等上课;不会听课,事倍功半;死记硬背,机械模仿;不懂不问,一知半解;不重基础,好高骛远;赶做作业,不会自学;不重总结,轻视复习”[1]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数学学法指导的途径和方法,如数学全程渗透式(将学法指导渗透于制订计划、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独立作业、学习总结、课外学习等各个学习环节之中)[2];建立数学学习常规(课堂常规———情境美,参与高,求卓越,求效率;课后常规———认真读书,整理笔记,深思熟虑,勇于质疑;作业常规———先复习,后作业,字迹清楚,表述规范,计算正确,填好《作业检测表》,重做错题)[3]等等。诚然,这对于端正学习态度、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业成绩、优化学习品质,采劝对症下药”的策略,开展对学习常规的指导,无疑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决不能忽视数学所特有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说,这才是数学学法指导之内核和要害。也就是说,数学学法指导应该着重指导学生学会理解数学知识、学会解决数学问题、学会数学地思维、学会数学交流、学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等。有鉴于此,笔者主要从“数学”、“数学学习”出发,来阐释数学学习方法,论述数学学法指导。

    二

    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就是要考察数学的特点。关于数学的特点,虽仍有争议,但传统或者说比较科学的提法仍是3条: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

    1.数学研究的对象本来是现实的,但由于数学仅从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方面来反映客观现实,所以数学是逐级抽象的产物。比如三角形形状的实物模型随处可见,多种多样,名目繁多,但数学中的“三角形”却是一种抽象的思维形式(概念),撇开了人们常见的各种三角形形状实物的诸多性质(如天然属性、物理性质等)。因此,学习数学首当其冲的是要学习抽象。而抽象又离不开概括,也离不开比较和分类,可以说比较、分类、概括是抽象的基础和前提。比如,要从已经过抽象得出的物体运动速度v=v0+at、产品的成本m=m0+at、金属加热引起的长度变化l=l0+at中再次抽象出一次函数f(x)=ax+b,显然要经过比较(它们的异同)和概括(它们的共同特征)。根据数学高度抽象性的特点,数学学法指导要强调比较、分类、概括、抽象等思维方法的指导。

    2.数学结论的可靠性有其严格的要求,观察和实验不能作为论证的依据和方法,而是要经过逻辑推理(表现为证明或计算),方能得以承认。比如,“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这个结论,通过测量的方法是不能确立的,唯有在欧氏几何体系中经过数学证明才能肯定其正确性(确定性)。在数学中,只有通过逻辑证明和符合逻辑的计算而得到的结论,才是可靠的。事实上,任何数学研究都离不开证明和计算,证明和计算是极其主要的数学活动,而通常所说的“数学思想方法往往是数学中证明和计算的方法。探求数学问题的解法也就是寻找相应的证明或计算的具体方法。从这一点上来说,证明或计算是任何一种数学思想方法的组成部分,又是任何一种数学思想方法的目标和表述形式”[4]。又由于证明和计算主要依靠的是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所以根据数学逻辑的严谨性特点,数学学法指导要重视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综合法的指导。

    3.由于任何客观对象都有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因而从理论上说以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数学可以应用于客观世界的一切领域,即可谓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应用数学解决问题,不但首先要提出问题,并用明确的语言加以表述,而且要建立数学模型,还要对数学模型进行数学推导和论证,对数学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也就是说,数学之应用,它不仅表现为一种工具,一种语言,而且是一种方法,是一种思维模式。根据数学应用的广泛性特点,数学学法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建立和操作数学模型,以及进行检验和评价。

    三

    从数学学习的角度出发,就是要通过对数学学习过程的考察,引申出数学学法指导的内容和策略。关于数学学习的过程,比较新颖的观点是:“在原有行为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或是将环境对象纳入其间(同化),或是因环境作用而引起原有结构的改变(顺应),于是形成新的行为结构与认知结构,如此不断往复,直到达成相对的适应性平衡”[5]。通过对这一认识的分析和理解,就数学学法指导而言,可概括出以下3点:

    1.行为结构既是学习新知的目的和结果,又是学习新知的基础,因而在数学教学中亦需注重外部行为结构形成的指导。由于这种外部行为主要包括外部实物操作和外部符号(主要是语言)活动,所以在数学学法指导中,一要重视学具的操作(可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制作学具,操作学具);二要重视学生的言语表达(给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言语交流的机会,可以是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2.认知结构同样既是学习新知的目的和结果,也是学习新知的基础,故而数学教学要加强数学认知结构形成的指导。所谓数学认知结构,是指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按自己的理解深度、广度,结合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特点,组合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因此,对于学生形成数学认知结构的指导,关键在于不断地提高所呈现的数学知识和经验的结构化程度。在数学学法指导中,须注意如下几点:①加强数学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无论是新知识的引入和理解,还是巩固和应用,尤其是知识的复习和整理,都要从知识间的联系出发。②重视数学思想的挖掘和渗透。由于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的本质的认识,因而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结构建立的基础。常见的数学思想有:符号思想、对应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归纳思想、公理化思想、模型化思想等等。③注重数学方法的明晰教学。数学方法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是建立数学知识结构的桥梁。常见的数学方法有:化归法、构造法、参数法、变换法、换元法、配方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等。

    3.在原有行为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无论是通过同化,还是通过顺应来获得新知,必须是在一种学习机制的作用下方能实现。而这种学习机

    制主要就是对学习新知过程的监控和调节,即所谓的元学习。实质上,能否会学,关键就在于这种学习是否建立起来。于是,元学习的指导又成为数学方法指导的重要内容。为此,在数学学法指导中,需要注意:①要传授程序性知识和情境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即是对数学活动方式的概括,如遇到一个数学证明题该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再干什么,就是所谓的程序性知识。情境性知识即是对具体数学理论或技能的应用背景和条件的概括,如掌握换元法的具体步骤,获得换元技能,懂得在什么条件下应用换元法更有效,就是一种情境性知识。②尽可能让学生了解影响数学学习(数学认知)的各种因素。比如,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是文字的、字母的,还是图形的;学习任务是计算、证明,还是解决问题,等等。这些学习材料和学习任务方面的因素,都对数学学习产生影响。③要充分揭示数学思维的过程。比如,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思路的产生过程、尝试探索过程和偏差纠正过程。④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诊断,明确其自身数学学习的特征。比如:有的学生擅长代数,而认知几何较差;有的学生记忆力较强而理解力较弱;还有的学生口头表达不如书面表达等。⑤指导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评价。如评价问题理解的正确性、学习计划的可行性、解题程序的简捷性、解题方法的有效性等诸多方面。⑥帮助学生形成自我监控的意识。如监控认知方向意识、认知过程意识和调节认知策略意识等等。

    四

第9篇:学法指导范文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地位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大。不仅如此,数学教育的实践和历史还表明,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对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提高基础教育中的数学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可目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学中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和做法时有发生,为此更新数学教学思想、完善数学教学方法就显得更加迫切。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正是改革数学教学的一个突破口。

对数学教学如何实施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人们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验。首先是通过观察、调查,归纳总结了中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学习懒散,不肯动脑;不订计划,惯性运转;忽视预习,坐等上课;不会听课,事倍功半;死记硬背,机械模仿;不懂不问,一知半解;不重基础,好高骛远;赶做作业,不会自学;不重总结,轻视复习”[1]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数学学法指导的途径和方法,如数学全程渗透式(将学法指导渗透于制订计划、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独立作业、学结、课外学习等各个学习环节之中)[2];建立数学学习常规(课堂常规———情境美,参与高,求卓越,求效率;课后常规———认真读书,整理笔记,深思熟虑,勇于质疑;作业常规———先复习,后作业,字迹清楚,表述规范,计算正确,填好《作业检测表》,重做错题)[3]等等。诚然,这对于端正学习态度、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业成绩、优化学习品质,采劝对症下药”的策略,开展对学习常规的指导,无疑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决不能忽视数学所特有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说,这才是数学学法指导之内核和要害。也就是说,数学学法指导应该着重指导学生学会理解数学知识、学会解决数学问题、学会数学地思维、学会数学交流、学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等。有鉴于此,笔者主要从“数学”、“数学学习”出发,来阐释数学学习方法,论述数学学法指导。

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就是要考察数学的特点。关于数学的特点,虽仍有争议,但传统或者说比较科学的提法仍是3条: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

1.数学研究的对象本来是现实的,但由于数学仅从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方面来反映客观现实,所以数学是逐级抽象的产物。比如三角形形状的实物模型随处可见,多种多样,名目繁多,但数学中的“三角形”却是一种抽象的思维形式(概念),撇开了人们常见的各种三角形形状实物的诸多性质(如天然属性、物理性质等)。因此,学习数学首当其冲的是要学习抽象。而抽象又离不开概括,也离不开比较和分类,可以说比较、分类、概括是抽象的基础和前提。比如,要从已经过抽象得出的物体运动速度v=v0+at、产品的成本m=m0+at、金属加热引起的长度变化l=l0+at中再次抽象出一次函数f(x)=ax+b,显然要经过比较(它们的异同)和概括(它们的共同特征)。根据数学高度抽象性的特点,数学学法指导要强调比较、分类、概括、抽象等思维方法的指导。

2.数学结论的可靠性有其严格的要求,观察和实验不能作为论证的依据和方法,而是要经过逻辑推理(表现为证明或计算),方能得以承认。比如,“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这个结论,通过测量的方法是不能确立的,唯有在欧氏几何体系中经过数学证明才能肯定其正确性(确定性)。在数学中,只有通过逻辑证明和符合逻辑的计算而得到的结论,才是可靠的。事实上,任何数学研究都离不开证明和计算,证明和计算是极其主要的数学活动,而通常所说的“数学思想方法往往是数学中证明和计算的方法。探求数学问题的解法也就是寻找相应的证明或计算的具体方法。从这一点上来说,证明或计算是任何一种数学思想方法的组成部分,又是任何一种数学思想方法的目标和表述形式”[4]。又由于证明和计算主要依靠的是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所以根据数学逻辑的严谨性特点,数学学法指导要重视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综合法的指导。

3.由于任何客观对象都有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因而从理论上说以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数学可以应用于客观世界的一切领域,即可谓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应用数学解决问题,不但首先要提出问题,并用明确的语言加以表述,而且要建立数学模型,还要对数学模型进行数学推导和论证,对数学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也就是说,数学之应用,它不仅表现为一种工具,一种语言,而且是一种方法,是一种思维模式。根据数学应用的广泛性特点,数学学法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建立和操作数学模型,以及进行检验和评价。

从数学学习的角度出发,就是要通过对数学学习过程的考察,引申出数学学法指导的内容和策略。关于数学学习的过程,比较新颖的观点是:“在原有行为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或是将环境对象纳入其间(同化),或是因环境作用而引起原有结构的改变(顺应),于是形成新的行为结构与认知结构,如此不断往复,直到达成相对的适应性平衡”[5]。通过对这一认识的分析和理解,就数学学法指导而言,可概括出以下3点:

1.行为结构既是学习新知的目的和结果,又是学习新知的基础,因而在数学教学中亦需注重外部行为结构形成的指导。由于这种外部行为主要包括外部实物操作和外部符号(主要是语言)活动,所以在数学学法指导中,一要重视学具的操作(可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制作学具,操作学具);二要重视学生的言语表达(给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言语交流的机会,可以是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2.认知结构同样既是学习新知的目的和结果,也是学习新知的基础,故而数学教学要加强数学认知结构形成的指导。所谓数学认知结构,是指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按自己的理解深度、广度,结合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特点,组合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因此,对于学生形成数学认知结构的指导,关键在于不断地提高所呈现的数学知识和经验的结构化程度。在数学学法指导中,须注意如下几点:①加强数学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无论是新知识的引入和理解,还是巩固和应用,尤其是知识的复习和整理,都要从知识间的联系出发。②重视数学思想的挖掘和渗透。由于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的本质的认识,因而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结构建立的基础。常见的数学思想有:符号思想、对应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归纳思想、公理化思想、模型化思想等等。③注重数学方法的明晰教学。数学方法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是建立数学知识结构的桥梁。常见的数学方法有:化归法、构造法、参数法、变换法、换元法、配方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等。

3.在原有行为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无论是通过同化,还是通过顺应来获得新知,必须是在一种学习机制的作用下方能实现。而这种学习机

制主要就是对学习新知过程的监控和调节,即所谓的元学习。实质上,能否会学,关键就在于这种学习是否建立起来。于是,元学习的指导又成为数学方法指导的重要内容。为此,在数学学法指导中,需要注意:①要传授程序性知识和情境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即是对数学活动方式的概括,如遇到一个数学证明题该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再干什么,就是所谓的程序性知识。情境性知识即是对具体数学理论或技能的应用背景和条件的概括,如掌握换元法的具体步骤,获得换元技能,懂得在什么条件下应用换元法更有效,就是一种情境性知识。②尽可能让学生了解影响数学学习(数学认知)的各种因素。比如,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是文字的、字母的,还是图形的;学习任务是计算、证明,还是解决问题,等等。这些学习材料和学习任务方面的因素,都对数学学习产生影响。③要充分揭示数学思维的过程。比如,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思路的产生过程、尝试探索过程和偏差纠正过程。④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诊断,明确其自身数学学习的特征。比如:有的学生擅长代数,而认知几何较差;有的学生记忆力较强而理解力较弱;还有的学生口头表达不如书面表达等。⑤指导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评价。如评价问题理解的正确性、学习计划的可行性、解题程序的简捷性、解题方法的有效性等诸多方面。⑥帮助学生形成自我监控的意识。如监控认知方向意识、认知过程意识和调节认知策略意识等等。

根据数学内容的性质,数学教学一般可分为概念教学、命题(主要有定理、公式、法则、性质)教学、例题教学、习题教学、总结与复习等5类。相应地,数学学法指导的实施亦需分别落实到这5类教学之中。这里仅就例题教学中如何实施数学学法指导谈谈自己的认识。

1.根据学生的学情安排例题。如前所述,学习新知必须建立在已有的基础之上,从内容上讲,这个基础既包括知识基础,又包括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还包括学习兴趣、认知意识,乃至学习态度等有关学习动力系统方面的准备。因此,无论是选配例题,还是安排例题,都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是要考虑激发学生认知兴趣和认知需求的原则(称之为动机原则)。在例题选配和安排中,可采取增、删、调的策略,力求既突出重点,又符合学生的学情。所谓增,即根据学生的认知缺陷增补铺垫性例题,或者为突破某个难点增加过渡性例题。所谓删,即根据学生情况,删去比较简单的例题或要求过高的难题。所谓调,即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将后面的例题调至前面先教,或者将前面的例题调到后面后教。

2.根据学习目标和任务精选例题。例题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最基本的莫过于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巩固知识;莫过于训练数学技能,培养数学能力,发展数学观念。为发挥例题的这些基本作用,就要根据学习目标和任务选配例题。具体的策略是:增、删、并。这里的增,即为突出某个知识点、某项数学技能、某种数学能力等重点内容而增补强化性例题,或者根据联系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加补充性例题。这里的删,即指删去那些作用不大或者过时的例题。所谓并,即为突出某项内容把单元内前后的几个例题合并为一个例题,或者为突出知识间的联系打破单元界限而把不同内容的例题综合在一起。

3.根据解题的心理过程设计例题教学程序。按照波利亚的解题理论,一般把解题过程分为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等4个阶段。这是针对解题过程本身而言的。但就解题教学来说,还应当增加一个步骤,也是首要环节,即要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一种认知的需要。对于“进入问题情境”环节,要求教师用简短的语言,在承上启下中,提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激起认知冲突。而对其余4个环节,教师的行为可按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中的要求去构思。一般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注意做到做好前3个环节,却容易忽视“回顾”环节。

严格说来,回顾环节对解题能力的提高,对例题教学目的的实现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回顾环节来讲,除波利亚提出的几条以外,更为主要的是对解题方法的概括和反思,并使其能迁移到其它问题的解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