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根管测量仪范文

根管测量仪精选(九篇)

根管测量仪

第1篇:根管测量仪范文

关键词:根管治疗;根管长度测量仪;根管工作长度

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的主要方法,也是目前公认的的治疗方式。根管治疗中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测量有利于减轻术后症状,提高根管治疗的效果。目前确定根管工作长度的方法主要有手感法、X线测量法以及根管长度测量仪测量法等[1-2]。本文采用森田电子根管长度测量仪(以下简称根测仪)分别测定根管在进行根管预备前后的工作长度,并与X线测得的牙根长度相比较,评价根测仪在测定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定2014~2015年砦以壕驼锏难浪璨颊89例,年龄在18~60岁,男性38例,女性51例,牙位中切牙至第一磨牙,其中单根管23例、双根管28例、三根管22例、四根管16例,共计根管209个。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为牙髓炎,排除根尖周病患者;②临床根管测量失常、未测出及假阳性患者排除;③患者知情同意,并能配合治疗,完成根管治疗全过程;④X线片检查牙体无异常发育、内吸收等;⑤患者无严重系统系疾病。

1.2材料与器械 森田根管长度测量仪、登士柏机用镍钛大锥度锉、15#K型锉、根管长度测量尺。

1.3方法 ①所有患牙均进行常规局部麻醉下开髓、揭髓顶、去冠髓、拔除根髓,并用15#K锉疏通根管到达根尖区,清理根管并冲洗,用止标法摄X片确定牙根长度。②隔湿、吹干髓腔,用根测仪测量此时工作长度,测两次,若两次相差1 mm以上则测量第三次,取平均值。③根据所测根管工作长度用登士柏机用镍钛锉进行精细根管预备,反复冲洗、消毒、并干燥,用根测仪测量此时根管的工作长度,同上步测两次,取平均值。④以上临床操作均由1人完成,以减少操作过程及测量的误差。

1.4判断标准 根管长度测量仪测量根管工作长度小于X片测量长度1.5 mm以内为正常根管,根管预备前后根测仪测定的工作长度误差在±0.5 mm内的根管为测量准确,无差别;误差大于±0.5 mm的根管为测量异常。

2结果

本组89颗牙齿,209例根管测量,与X线测量数值之差均小于1.5 mm,为正常根管;两次根测仪测定的根管工作长度之差在±0.5 mm以内的根管数为204例,大于±0.5 mm的根管数为5例;209例根管测量两次测量误差平均值为0.21mm。无区别率达97.61%,P>0.05。

3讨论

3.1准确的测量根管工作长度对于完美的根管治疗是至关重要的[3] 根管预备的要求就是预备后的根管最狭窄处,即根尖的终点应止于牙本质和牙骨质界,此处是牙髓组织与根尖周组织的交界处,工作长度较长会破坏根尖狭窄,器械会超出根管并带入感染根管内的细菌,引起疼痛;而工作长度较短则不能彻底清理根管内容物,达不到根管治疗的目的,并导致欠充,影响远期疗效。因此,在根管预备前准确测定根管工作长度非常重要,对根管治疗术的预后起关键作用。在几种根管长度测量方法中,根管长度测量仪测量根管工作长度,在临床操作简单易行,无痛苦,无辐射,效果相对准确,不失为临床测定根管长度的一个较好的方法。

3.2根管内的干湿状态及理化环境是否影响根管长度测量仪的准确性,国内外并没有深入的研究,通常根测仪使用指南中会要求操作时需要根管湿润,但没有具体的湿润程度。本文根管预备前后根管测量仪测量根管长度无明显差异,表明根测仪对根管湿润、残髓、根管渗出物影响不大,可以在根管预备前放心使用。但考虑到无区别率为97.61%,还需考虑到它可能出现的误差,临床上应结合手感及X光片加以验证。

3.3临床上X线片只能显示根尖的位置,而不能显示根尖孔的位置,往往根尖与根尖孔的位置不一致,一般生理根尖孔约距根尖端0.5~1 mm[4],因此X线测量法往往较不准确,存在一定误差。但电活力测试法,即根测仪测量法,它的原理是根尖周膜与口腔黏膜有一恒定的电阻差,该仪器可利用电流电阻的变化来指示根管锉尖端到狭窄部的距离。它能较好的解决了X线误差的问题,能有效确定根尖狭窄的部位,从而测定根管的工作长度。

3.4在根测仪测量根管工作长度中,牙体有时会为金属冠,或有金属充填物,尤其是邻面充填,此时测量有时出现异常,尤其是会出现阳性警报,这是因为金属作为电流的有效导体能够连通根测仪、口腔唾液而形成电流回路,测量时将以假阳性的形式呈现。而有时牙体发生邻面龋、根面龋及根折时,也会出现测量假阳性,所以在根测仪测量根管工作长度时出现异常,尤其是根管锉在刚进入根管口时发出阳性警报,应提示我们发生邻面龋、根面龋及根折的可能性较大,需要重点对待,进一步检查诊断。

3.5因此,根管测量仪操作简便无痛、安全可靠、省时省力、可以比较准确地测量根管工作长度,有助于提高根管治疗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对治疗牙髓疾病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有积极作用。但测量中任由一定的误差,仍需结合手感法和摄片法确定根管工作长度[5]。

参考文献:

[1]宋瑜.根管长度测量仪测量根管180例[J].中原医刊,2003,02(2):14.

[2]张磊.根管预备技术方法及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05(4):13-14.

[3]陈文君,高晓蔚.根管测量仪在根管预备术中的应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07(7):750.

第2篇:根管测量仪范文

[关键词] 环境监测 仪器设备 管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国家和社会对环境监测越来越重视,各级环境监测站在标准化达标建设中仪器设备的投入比重也越来越大,加强监测仪器设备的管理,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保证监测数据的科学、有效、准确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各级环境监测站在仪器设备管理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管理制度不健全,或者没有制定设备管理程序,或者程序不规范。二是仪器计量检定管理不到位。由于仪器计量没有计划,仪器设备得不到及时维护,未能及时送检,影响监测数据的可靠性。三是购置仪器设备时,因对计划仪器设备的性能指标与其所需匹配资金调研不足,导致未能及时采购到仪器,造成监测工作的滞后。四是仪器设备档案建立和管理不到位,如一些仪器设备检定校准证书缺失,使得仪器使用人员不能正确修正监测数据。

针对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管理的问题,如何使仪器设备的管理更加合理、规范,本文根据笔者从事仪器设备的管理经验,谈谈对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管理的看法。

1 建立规范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1 建立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管理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编写一个完整的仪器设备管理程序,包括仪器管理人员的职责,仪器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验收,仪器设备的保管与使用,仪器设备计量检定与校准,期间核查,仪器设备的维护和检修,设备停用与报废等内容。建立标准的作业程序,如设备购置申请表、设备维修申请表、设备停用申请表等,具体标明申请的原由,明确申请人、审核人、批准人,责任到人。规范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从而降低人员变动对仪器设备管理的影响。

1.2 仪器设备管理程序的跟踪和落实

配备专门的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明确其在仪器设备管理中的职责。在仪器设备的具体管理中,由于环境监测仪器种类繁多,涉及的监测任务与使用人员复杂,仪器设备从申购、调研、采购、安装调试、验收、使用、计量检定、维护、停用、报废等过程需要有责任心的专门人员统一调度、跟踪与落实。避免仪器设备采购不到位、计量不及时,造成监测工作的滞后。

2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

2.1 建立台账,对仪器设备进行分类管理

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按计量管理进行分类管理,可分为周期计量(A类)、一次性计量(B类)和非计量(C类)三类。直接出具数据的仪器设备(包括对环境条件有非常精密要求的实验室环境条件测量设备)一般归为A类;对于测量准确度一般不随时间、环境条件和使用状态等因素改变的仪器设备可归为B类,如玻璃器皿,对于只用于指示而不录取数据、只作为提供或创造测量条件或环境条件用的仪器设备(如磁力搅拌器、电热板、抽湿机等辅助设备)可归为C类设备,不必进行计量确认。根据分类,运用Excel建立电子台账,如仪器设备一览表(表1),包括管理编号、仪器名称、型号、出厂编号、技术指标 [量程 、准确度(精度等级)、扩展不确定度]、制造厂商、购置价格、购置日期、放置地点、使用状态、类型,仪器设备检定周期表(表2),包括序号、管理编号、器具名称、型号、出厂编号、器具制造商、检定周期、检定单位、下次检定日期、保管人。

2.2 计量检定部门资料收集

根据《认可准则》,须对影响检测和校准质量的重要消耗品、供应品和服务的供应商评价。作为向环境监测站提供检定/校准服务的计量检定部门最重要的服务供应商之一,须搜集其相关的资质证书或证明复印件,核实其出具的资质和能力范围,以及核实其出具的检定证书、校准证书、测试报告是否在授权范围内,做出评价。为其建立档案,根据其检定资质能力范围,结合在用计量仪器设备,明确合格检定机构名称、联系电话、联系人。

2.3 计量仪器检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仪器设备周期检定计划的制定关系到仪器设备是否能按时完成量值溯源工作。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根据仪器设备检定周期表(表2)里的信息,确定仪器设备的检定周期、检定单位、下次检定日期,制定计量仪器检定计划,分批次合理安排时间检定仪器设备,确保仪器设备能够及时检定。若工作中有仪器因故不能检定的,及时对该仪器做出停用的标识,以防误用。

仪器检定一般需提前半个月与有资质检定单位联系。在检定过程中,为了提高仪器设备检定效率与精度,部分仪器在检定前应做好前期准备,如有些实验室的大型仪器须在检定前预热半小时以上,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应调度仪器使用人员配合检定人员做好仪器检定。检定结束后,尽早获得检定结果,以便后续监测或检定工作的管理。

2.4 计量仪器检定后确认与标识

每台计量仪器检定或校准完成获取证书后,仪器设备管理员应及时复印一份交由仪器使用人员对检定证书或校准证书(技术参数)进行确认,看是否满足检测相应标准或规范,是否满足环境监测工作使用要求;根据检定结果和校准数据判别仪器是否合格能用、降级使用或不能用。检定证书原件应及时归仪器档案中。

实验室的所有仪器设备应张贴表明其检定状态的标识[1],仪器设备经确认后,根据判别结果,按状态贴上三色标识。分三类:1)绿色标识,经校准或验证判别合格,即满足使用要求的,贴绿色合格标签;2)黄色标识(准用证),指的是仪器设备部分功能失效但其被使用的功能使用且经检定合格或设备部分量程精度不合格,但其被使用的量程使用且经检定合格者,贴黄标;3)红色标识(停用证):给出可疑结果或显示出缺陷、超出计量周期的设备,都应贴上红色停用证,直至修复通过校准或检定后验证表明可以正常使用。

3 仪器设备档案的规范化、合理化管理

3.1 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内容

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管理在实验室计量认证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认可准则》5.5.5的要求,应保存对检测具有重要影响的设备的记录,即应建立仪器设备管理档案,内容包括:档案目录、仪器设备采购合同等购置材料、安装调试报告(一般包括:线性测定、精密度测定、准确度测定等)、验收单、说明书、随机附件材料、仪器设备操作维护规程(必要时)、以及日常管理记录(包括:检定/校准证书、自校准报告、期间核查记录、日常使用记录、维护维修记录、停用记录、报废记录)。其内容包括仪器设备从购置、验收、使用、报废这一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档案是否齐全,对仪器设备管理及使用人员和仪器有效的管理、正确使用、使用及维护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仪器设备日常管理记录是动态变化的。记录材料不断增加,需要使用人员积极配合管理做好档案及时归档。另外,对于老旧资料,如久远的检定证书、使用记录等日常管理记录可以统一收集,另行处置,既不占现有档案空间,新的信息又可以得到及时保存。

3.2 仪器设备档案合理化管理

仪器设备档案管理中存在一器一档、类器同档的现象。所谓“一器一档”,就是一台仪器设备有一个档案。按照仪器规范化管理,必须为一台仪器设备建立一个专门的档案,但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同类仪器单独一台的材料量少,“一器一档”就浪费档案空间,给管理带来不便。把同类仪器设备档案放在同一档案盒,就是所谓“类器同档”。 “类器同档”时把不同仪器设备档案用材料袋分装、编号,如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经常使用的噪声监测仪、声级校准仪、大气采样器等仪器可以进行类器同档管理。

4 结语

环境监测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将直接影响到环境监测为管理服务的质量、环境执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以及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管理,加强仪器设备程序化、规范化管理,确保监测数据科学有效,才能真正展现为政府、社会提供监测服务的技术实力。

参考文献:

第3篇:根管测量仪范文

关键词:  RootZX根管长度测定仪;测量;根管工作长度;准确性

根管治疗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根管内感染物质[1]是否去除干净,根管是否充填严密;而严密充填根管则取决于牙根工作长度测定是否准确。根管工作长度测量不准确,根管治疗就难以合格。临床上测定根管工作长度方法有多种:参照牙齿平均工作长度法、X线片+指感法、插针X线照片法(比例计算法)、电测法等,其准确性各家报道不一[24]。本文就RootZX根管长度测定仪和摄片+诊断丝法确定根管工作长度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6年7月~2008年12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就诊、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131例(242个根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3例(83个根管)患者,男性20例,女性23例,年龄18~54岁,平均42.6岁;对照组88例(159个根管)患者,男性43例,女性45例,年龄20~51岁,平均40.8岁,其中实验组不可复性牙髓炎30例,牙髓坏死13例;对照组不可复性牙髓炎58例,牙髓坏死30例。实验组前牙10颗,前磨牙18颗,磨牙15颗;对照组前牙25颗,前磨牙33颗,磨牙30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牙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5]:(1)临床需要根管治疗,但无根管治疗史;(2)根管无明显钙化闭锁;(3)不伴有牙周病;(4)术前X线片显示根尖阴影直径小于5 mm;(5)知情同意,配合治疗。

1.2 测量方法

实验组用RootZX根管长度测定仪确定工作长度,选择顺利到达根尖狭窄处且有一定阻力感的扩大针为初锉尖,测量根管工作长度;对照组用ExploR×70牙片机确定工作长度,诊断丝插入根管后用平行投照技术摄X片,计算根管工作长度公式为:根管工作长度=诊断丝实际长度诊断丝在X线片长度 ×牙在X线片长度[6]。插30#牙胶尖拍片评价两种方法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牙胶尖在X线片上位置判断标准[79]为:X线片采用平行投照技术摄片,准确:X线片上牙胶尖距根尖0.5~1 mm;不准确:X线片上牙胶尖超出根尖孔或平根尖,或距根尖大于1 mm。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实验组83个根管中,测量准确68个,准确率为81.9%,不准确为15个(18.1%);对照组159个根管,测量准确为94个(59.1%),不准确为65个(40.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19, P<0.01)。

3 讨论

循证医学[10]认为根管治疗是牙髓炎最根本的治疗方法。 但是如果根管欠填导致根尖部形成死腔,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条件,易使根尖再次感染,造成根管治疗失败;若根管超填,则对尖周组织产生激惹性疼痛,造成患者术后咬合不适;根管恰填才能有效预防根管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

本研究将RootZX根管长度测定仪和摄片+诊断丝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RootZX根管长度测定仪测定根管工作长度准确性较高,准确率达到81.9%,和王宏青等[2]的研究结果相似。RootZX根管长度测定仪将根管在显示屏上放大,可以直观地看到扩大针在根管内的位置。根管弯曲细小,扩大针未到根尖缩窄区时,测定仪屏幕上可以清晰地显示扩大针距根尖缩窄区的长度,提示应将扩大针继续向根尖方向插入,直到扩大针到达根尖缩窄区;根管粗大,扩大针超出根尖缩窄区时,测定仪屏幕上显示扩大针已超出,提示应更换大一号扩大针,直到扩大针刚好在根尖缩窄区。无论是弯曲细小还是直而粗大的根管,测定仪都可以提示适当地选择初锉尖,因而大部分能准确测出根管工作长度。

摄片+诊断丝法测量根管长度准确率为59.1%。大部分情况下诊断丝能插到根尖,从而能得到较准确的根管工作长度。但在胶片上测量牙体影像长度和诊断丝的长度不可避免存在误差;诊断丝在插入弯曲细小的根管时,由于阻力大,诊断丝难以到达根尖缩窄区;直而粗大的根管又容易超出根尖孔,因而增大了测量误差,降低了根管工作长度测量的准确性。

临床应用RootZX根管长度测定仪时仍有18.1%的失误,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因: (1)根管弯曲;(2)根尖孔过大;(3)根管内有残髓和血液;(4)根管闭锁;(5)根尖周病变; (6)测定仪电池电量不足;(7)测量时参照点不准确:如扩大针倾斜,标志橡皮片与咬牙合面形成夹角而插主牙胶尖拍片以咬合面洞缘为参照点;扩大针垂直,标志橡皮片与牙牙合面边缘脊接触形成参照点与咬牙合面洞缘有一小段距离,插主牙胶尖拍片以咬牙合面洞缘为参照点;(8)操作失误:如测量台上用镊子标志牙胶尖时镊子没有保持平行,镊子尖上翘致牙胶尖过长;镊子尖下翘致牙胶尖过短;根管没有充分扩大或沾污层堵塞根管,主牙胶尖不能达到工作长度。

虽然RootZX 根管长度测定仪测定根管工作长度比X线片+诊断丝准确,但仍有18.1%的失误,因此不管使用哪种方法测量根管工作长度,都应仔细考虑操作中牙胶尖可能超出根尖或未达到根尖存在的各种原因,以提高根管治疗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Carratu P. Evaluation of leakage of bacterial and endotoxins in teeth treated endodontically by two different techniques [J]. J Edod,2002,28(4):272.

2 王宏青,仲维剑.根管长度电测法准确性的RVG片评价[J].口腔医学纵横杂志,2001,17(3):201.

3 沈雅,彭彬,陈智,等.根管预备并发症及充填质量的临床评价[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3,13(10):578580.

第4篇:根管测量仪范文

关键词:环境监测仪器设备 期间核查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c)-0234-01

1 期间核查仪器设备概况

为了确保设备校准状态具有一定的可信度,而对设备示值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能否达到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或扩展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的一种核查。为了加强对环境的监测,保障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对监测仪器实行期间核查是十分必要的,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主要运用国家认可和计量认证的实验室进行质量管理的一种方式,按照国家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已纳入环境监测部门的日常工作中。

为了规范环境监测部门的管理程序化、科学化、制度化,不是对所有的监测仪器都需要进行期间核查,期间核查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检测设备应是主要的或重要的设备;对于日常工作中经常,但使用性能不够稳定、易老化的检测设备;需要经常到野外进行环境监测的设备;其他认为对监测结果有重要影响的测量设备。对于不涉及计量的采样、制样等辅的设备不需进行期间核查。

(2)根据监测方法的需要或仪器本身性能要求,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对一些监测仪器需要不断进行更新,以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对于这些仪器需要期间核查,有的方法可采用推荐性的标准。

(3)对于一些对核查标准、监测方法要求不高的,根据实际情况可不进行期间核查,有些监测仪器必须具有核查标准和实施条件。对环境监测仪器期间核查不但有利于监测质量可靠性的提高,而且降低了监测结果风险,但并不是没有风险。期间核查实施以及实施的频次要根据监测机构自身特点去寻求成本和降低风险概率。一般而言,对于信誉度较好、规模较大的监测机构所要进行的期间核查的覆盖范围较广、频次高。

2 期间核查的类型

在对不同性能的仪器进行期间核查,根据期间核查的方法有不同核查方式,但都以精度核查为主,通过不同仪器间的对比、标准物质验证机单点校核都可以进行核查。为了便于进行核查,要对监测仪器建立统一的核查标准,所谓的核查标准主要指用来代表被测对象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仪器、产品或其他物体。

2.1 标准物质的核查

监测仪器的期间核查不但是校准,它还可运用到对检测仪器的核查上。标准物质从一般意义上来讲主要是指各种标准样品、标准仪器等。例如通过使用声级校准器可以监测噪声,pH计、离子计、电导率仪等采用定值溶液进行核查,使用标准气体对气体进行核查,气体采样器采用标准流量或核查,可用便准烟度卡对滤纸式烟度进行核查。在使用标准物质核查时应保证所用的标准物质能够溯源并有效。

2.2 使用仪器附带设备核查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监测的需要,有些仪器自带校准设备应运而生,在监测时,监测仪器能自动校核和核查。例如电子天平都有一个标准的工作砝码,β射线TSP(PM10)分析仪自带标准膜片并且能够自动校准,可用来核查。

2.3 期间核查方法来源

期间核查的具体方法来源可分为以下几种。

(1)根据监测标准及技术规定中有关具体要求。许多标准经过实践论证可作为校准的方法和要求,可直接用在期间核查上。

(2)仪器设备检定规程。仪器设备检定规程按照国家标准,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鉴定过程,期间核查可只对需要核查的部分进行。为了满足没有检定规定的仪器,同参照类似仪器的检定标准执行。

(3)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及产品标准或供应商提供的方法。

(4)有些仪器设备并无方法来源,它需要根据实践经验进行检定。期间核查的方法内容根据具体情况可合并在仪器操作维护规程及自校方法等作业指导书中。

2.4 在进行等级相同的一个设备或几个设备的量值精度比较时

对保留的样品量值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测量:即是达到留下的样品性能(测试的量值)稳定。在资源满足的情况下,应用高等级仪器设备来作为期间核查的依据。期间核查的判定优先可采用“有证标准物质”或已知校准值/实际值的“核查标准”。

期间核查不但要在核查时做好详细记录,而且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记录方式,如果记录比较简单,可以在监测原始记录或者仪器设备维护记录上进行纪录,如对噪声监测仪的核查和天平的校准核查。而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期间核查,则应该编制相对应的记录表,专门进行记录,以方便查询。

3 期间核查参数和量程的选择

监测仪器进行期间核查的目的主要为了确保监测的准确性,因为仪器在长时间运行中会发生系统漂移,为了节约成本可以对仪器的参数及量程进行选择,还有的检定证书是参照往年的核查情况,进而选择变动性最大的参数和量程作为核查的主要目标参数。

4 期间核查的实施

在对监测仪器进行期间核查时,要遵循有关规定进行实施,其具体步骤如下。

(1)在期间核查实施前,主要根据有关标准来编制具有实用性相关程序文件,不断完善期间核查制度,要求监测仪器设备核查人员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具有可操作性,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对监测仪器期间核查不符合要求的问题。

(2)期间核查要形成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模式,根据核查的要求,编制合理的期间核查计划。期间核查计划内容主要包括监测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编号、期间核查时间或频次、检查方法根据来源、执行人、记录方式等都要登记在册,以便进行核查查询。没有方法来源的仪器设备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切合实际的作业指导书。

(3)期间核查制度建立健全后,执行人按编制的计划可进行期间核查。在期间核查期间,如发生以下情况,也要进行期间核查:首先对监测仪器的使用环境有较大变化的,如大风天气、湿度发生较大变化将对检测仪器的准确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其次是在仪器监测过程中,发现检测数据不可靠,对仪器设备提出怀疑时;最后是遇到重大环境事故、作为仲裁或有争议时的监测,维修或搬迁后等;

5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检测仪器的期间核查介绍,为执行人员做好期间核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做好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工作主要是将用于监测和校准的仪器设备在两次检定之间保持在合格状态,建立健全期间核查制度,需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积极参与、相关管理部门的配合与监督,不断的进行完善,编制符合实际核查需要,具有操作性的管理程序或作业指导书,确保监测结果准确可靠,保证监测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J630-2011)环境保护部.

[2]尹京.实验室认可准则中“运行检查”的方法[J].现代计量测试,2002(1)

第5篇:根管测量仪范文

【关键词】全站仪;建筑工程;测绘;应用;注意事项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加速,高层建筑项目越来越多,一般传统的建筑测量工具,因为其外业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以及精度掌握受限制等因素,正在渐渐的退出建筑工程领域。现代的高层建筑尤其是超高层建筑,有着跨度大、基础深、建筑结构复杂等特点,在工程的技术难度和精度上都有着相当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建筑工程质量影响较大的测量工作,测量工作可以说是高层建筑物的质量基础。近年来,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测量工具也越来越专业和先进,自动化测量仪器全站仪就因为其高精度、多功能等多种优势,在越来越多建筑工程中被应用。

一、全站仪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1、全站仪的光学原理: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速测仪(Electronic Total Station)。全站仪的望远镜主要由物镜、分光棱镜、目镜和聚光棱镜等部分组成,属于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的光学部分。由物镜和分光棱镜组成测距仪光路,由红外发光管发出的红外江通过闸门的转换经过内光路和外光路到达接收的二极管,以完成距离测量。

2、电子部分的原理:全站仪的电子部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其中一部分是测角部分包括光栅度盘或者编码度盘、光电测角仪器、放大仪器、计数器、显示器、逻辑电路等。另一部分是距离测量部分,主要由发光二极管、接收管、电子电路组成。这两部分之间用串行的通讯连接而成,从而完成电子测量仪的所有功能。

3、全站仪的特点:全站仪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只要一次的反射棱镜照准,就能够测量出水平角、斜距和垂直角,并能自动计算出目标点的坐标和高程,同时还可进行测量数据的记录和计算。全站仪还可通过其主机的标准通讯接口,来实现全站仪与计算机及其它设备的数据连接,从而形成测量数据的收集、处理、计算和自动绘图等一个完整的自动化体系;全站仪的功能强大,通过全站仪的微机处理系统来控制全站仪的测量与计算,可以实现气象改正、导线测量、前后方交会、碎部测量又及施工放样等功能;全站仪的精度高,仪器的内部设置双轴补偿器,能够实现自动测量仪器的竖轴和水平轴的倾斜误差,并能对角度测量值进行改正。

二、全站仪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运用

1、进行多余观测

测量过程中,为增加检核条件,以避免错误,减小误差,提高观测精度,需要进行多余观测,多余观测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边长和高差观测。该方法可用于工程测量中的放点放线工作,此外,在进行点位三维坐标的测定时,也可采用此观测方法。在测量过程中,为确保待定点边长和高差的精确度,应对棱镜高进行一次变动,之后再分别观测棱镜高变动前后的斜距、垂直角和棱镜高,并以此作为检核条件。

(2)水平角观测。如果只能联测一个高等级控制点方向时,为确保待定点方位角的精确度,要以该高等级控制点方向至待定点方向的左、右角作为检核条件。此外,如果条件允许,在进行水平角观测时,应以联测两个高等级控制点方向作为检核条件。

2、进行碎步点的测量

碎部点的三维坐标测量是在测量控制点上设置测站,通过该点至另一测量控制点的方向传递,测量出待定点的三维坐标。在工程测量中,由于地形图或某些工程有各自的特点,因此,碎部点的测量是十分必要的。对于碎部点的测量主要是通过全站仪与电脑的通讯,将全站仪内存中的测量数据传输到电脑,应用特定的专业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各种处理,形成各种测绘成果成图资料。这种三维坐标的测量方法看似简单,但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要将仪器准确的摆放在测站上,为确保起始数据的准确性,应对其它任意一个已知测量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进行检测,也可以在进行仪器的测站和后视方向设置时,观测测站至对向点的距离和高差,并以此作为检核条件。

其次,在测量过程中,为确保全站仪的稳定性,要进行不定时的检测,以确定测量控制点的方向。此外,由于难以校核待定点的测量数据,因此,在测量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测站与镜站的沟通,及时确认棱镜高度的变化情况,以确保待定点高程的准确。

3、增补图根点或测站点

在地形图测绘或工程测量实践中,如果等级测量控制点不足,就需要增补图根点或测站点。对于全站仪极坐标法加密图根点或测站点,各专门测量规范均作了不同程度的作业规范及要求,从发展级别、边长规限到观测方法都有所明确。

在进行图根点或测站点的增补时,一般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加密图根点或测站点。该方法的优点是:布点灵活,限制条件少,内业平差计算简单,外业测量工作量小,点位精度有保障。极坐标法就是在高等级测量控制点上设置测站,通过测量测站至待定点之间的边长以及该边长的方位角,进而推算出该待定点三维坐标的一种测量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测量元素就是角度测量和边长测量,根据观测的水平角、垂直角、斜距、仪器高和棱镜高,解算出待定点的三维坐标(X、Y、H)。

三、全站仪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注意事项

1、在使用之前,应检查仪器箱背带及提手是否牢固,提取仪器前,要看准仪器在箱内放置的方式和位置。仪器从仪器箱取出或装入时,要握住仪器提手和底座,不可握住显示屏的下部,切不可拿仪器的镜筒,否则会影响内部固定部件,从而降低仪器的精度。而在装卸仪器时,必须握住提手,或双手握住望远镜支架的下部。仪器用毕,应先盖上物镜罩,并擦去表面灰尘,在装箱时,要保证各部位放置妥帖,并且在合上箱盖时无障碍。

2、由于金属三脚架可能会产生振动,影响测量的精度,因此,应尽可能选用木制三脚架来架设仪器,此外,当仪器架设在光滑的表面时,要用细绳将三脚架的3个脚连起来,以防滑倒。

3、为保证观测精度,在强的太阳光照射下时,应给仪器打伞,并带上遮阳罩,不要将仪器直接对准太阳,否则会严重伤害观测者的眼睛,也会对仪器造成损坏;在潮湿环境中进行测量时,作业结束后,要及时用软布擦干仪器表面的水分和灰尘,回到办公室后应立即开箱取出仪器并置于干燥处,在彻底晾干后再装入箱内;在杂乱环境下测量时,要派专人守护仪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子全站仪因其相对传统经纬仪和测距仪独有的集成智能化和便捷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只要我们掌握了全站仪的基本结构, 充分认识和了解全站仪在使用、保管、转运时的注意事项, 就会延长全站仪的使用寿命,并能使它的功效发挥到最大,从而更广泛地应用于测绘工作的各个领域。

参考文献:

[1]姬婧;宿敬业;;浅析应用全站仪测量高程的方法[J];矿业工程;2011年02期

[2]宁永香;崔建国;;全站仪高程测量的新方法探讨[J];山西建筑;2008年05期

[3]王成义;;全站仪在工程放线验线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8年17期

第6篇:根管测量仪范文

关键词:环境污染;监测;审核;质量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环境污染负荷日趋加重,环保压力不竭增添。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加强环境监测自然势在必行。所谓环境监测,是以环境为对象,运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技术手段,对其中的污染物及其有关的组成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和系统的综合分析,以探索研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准确的、及时、全面的反映环境质量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在当前环境污染严重的前提下,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 环境监测的法规依据

环境监测工作是依照国家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而开展的旨在为社会提供公正、客观环境监测数据的工作,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环境监测的结果。

为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规范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下发了环发[2006]114号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和《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是依据《环境保护法》及有关的法律、法规而制定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行政法规,具体规定了环境监测机构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职责和工作内容以及违反相关条款的处罚。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39号)文,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要求是“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应当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进行环境监测,并建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对环境监测实施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并对监测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

2 完善环境监测的几大措施

2.1 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1)经过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形成的质量体系文件包括:“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是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指导性文件,也是审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依据。

2)为保证环境监测所需的仪器、物品等的采购及寻求服务的质量,对“采购服务”和“采购供应品进行评审,采购服务包括: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校准;仪器设备的采购;环境设施的设计生产制造安装维护保养等服务。

3)为达到客户对委托性监测的要求,质量管理体系引入“合同评审的程序”,以保证委托性监测的质量。

4)为保证质量体系按照体系文件的要求运行,促进管理体系规范有序的运作,以期达到预期的目的和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应定期进行内审,就是对管理体系运行符合程度进行自我内部审核。

5)管理评审是监测站站长主持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运行的评审。

2.2 仪器设备的管理

1)用于环境监测分析的仪器设备要建立仪器设备档案,档案包括:仪器设备的说明书及操作系统软件,商标名称,开箱单,仪器设备使用日期及验收报告,仪器检定、校准报告,仪器使用记录,仪器保养记录,仪器运行检查记录,仪器期间核查记录,以及仪器故障、维修记录等,建立仪器使用台帐,记录仪器运行保养、维修、检定等情况。

2)根据国家《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属于量值传递的计量器具必须进行周期检定。仪器设备检定要制定年度仪器设备检定、校准计划,按期检定,对于计量部门还未开展检定项目的监测分析仪器,要制定校准规程进行自校。

3)对仪器设备的管理严格实行标识化管理,监测仪器要专人管理,专人维护,对大型监测分析仪器及特殊专用的监测仪器要授权操作人,建立仪器设备使用、检查、保养、核查记录及对脱离实验室直接控制的仪器设备,返回后,要记录其功能和校准状态,并按时归档。

4)要建立仪器设备期间核查制度,每年对监测分析仪器进行期间核查,防止使用不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的监测仪器,仪器设备核查时间是在两次校准/检定的期间进行。

5)监测分析所用的标准物质,一是用于样品分析的质控,二是用于仪器的校准,标准样品应能溯源到国家基准。

2.3 人员持证上岗和培训管理

1)人员素质与水平是衡量监测站监测能力的重要内容,因此,根据工作特点和工作量。设置合理的工作岗位配备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2)制定年度监测人员培训计划,确立培训目的和培训要求,培训内容要与监测任务相适应,与单位增加监测项目,扩大监测范围,提高监测水平相适应,培训就是提高监测人员的工作技能、管理水平及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3)要建立监测人员资格、培训、技能、和经历的业绩档案,包括:监测人员、合同制人员、聘用人员以及辅助人员。

2.4 环境和设施的要求管理

1)实验室设施、分析场地以及能源、照明、采暖、通风等应便于监测分析工作的正常进行。监测分析所处的环境不影响监测分析结果的有效性或对其所要求的测量不确定度产生不利的影响。

2)对实验室有特殊要求的,要配备环境条件进行有效监测、控制和记录的设施,对影响监测分析因素如温度、电源电压、湿度、电磁干扰、噪声、振动等要予以注视,应配备停电、停水、防火等应急的安全措施,以免影响监测分析质量。

3)相邻工作区有不利影响时,要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进入和使用有影响工作质量区域应有明确的限制和控制。

4)实验室应有环保措施及废液处理的程序及记录。

2.5 监测记录管理

1)环境监测原始记录是采用表格的形式记录监测分析采用的方法、步骤,初级数据、数据处理和监测结果所作的符合现行技术规范和法规要求的记载,是环境监测报告的依据,也是患监测数据用于环境管理、环境执法、仲裁验收及行政诉讼的原始依据。

2)环境监测原始记录根据不同的监测项目采用不同的记录表格,记录表格设计记录内容、信息要全面,记录内容要“再现”监测全过程,记录表格要体现统一性、完整性、准确性、规范性、及时性和真实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监测数据的“五性”要求。

3 实验室质量控制与数据处理

3.1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以下简称QC)的目的在于控制监测分析人员的实验误差。使之达到规定的范围,以保证测试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能在给定的自信水平下,达到容许限定的质量要求之内。常规的质控方法有:一是平行样分析,每批样品做10%的平行双样分析,测试分析的精密度;二是加标回收分析,每批样品做10%的加标回收实验;三是密码样分析,随机抽取10%-20%的样品编为密码平行样或加标回收样进行测试;四是标准物质的对比分析;五是分析人员之间的相互检查和比对分析;六是同一种样品不同实验室的分析,七是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分析同一种样品;八是绘制质控图。实验室质控就是使是分析误差控制在置信水平内,克服或消除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对监测分析质量的影响。

3.2 实验室外质量控制

1)实验室外的质量控制主要是监测布点,样品采集、样品运输和样品保存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措施。采用样品编号,阳平专人保管,样品交接等措施。

2)实验室外控含包括:使协同工作的实验室间能够在保证基础数据的前提下,提供准确可靠的测试结果,即在控制分析测试的随机误差达到最小的情况下,进一步控制系统误差。主要用于实验室性能评价和分析人员的技术评定,协作实验仲裁分析等方面。

3.3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按照有效数字的修约和近似数的运算原则进行。经过计算和整理的数据进行数据异常值得检验,经过检验,剔除异常值。常用的检验方法有Grubbs法、Dixon法、Cochran法等。

4 环境监测数据的审核

4.1 环境监测数据审核的人员要求

环境监测数据审核人员要有工作责任心并具备全面的环境监测知识,必须熟悉各种环境标准(包括排放标准),监测技术规范,熟悉质量保证的内容、程序、方法、熟悉各个分析项目的分析方法、分析原理、检出限、样品保存技术、而且掌握同一项目不同分析方法在适用范围、分析条件、检出限、技术关键等方面的差别,掌握各个分析项目、各个分析方法的干扰因子及影响条件,掌握各行业特征污染物等,要善于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坚决问题。

4.2 环境监测数据的审核依据

1)环境监测数据审核要严格以国家颁布的环境标准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为依据,一是国家颁布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包括:《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等。二是环境质量标准,包括:《环境空气质量标准》(3095-1996)等。三是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如:《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91-2002)、《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等。四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竣工验收技术规范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试行)》等,五是单位制定的管理制度及质量保证措施等。

2)环境监测按监测的目的可分为例行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应急监测、科研项目监测、环评监测以及建设项目竣工工验收监测等,根据监测项目的不同,审核布设的点位、监测项目、监测频次、分析方法、方法检出限、测试精度是否满足监测目的的要求,监测仪器设备是否符合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

3)要审核质控数据,包括:空白值、质控样、平行样、加标回收、标准曲线等,以及监测数据计算的审核和监测数据相关性分析及剔除异常数据的合理性。

5 如何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5.1 制定全面及时的质控计划

质控工作涉及到监测工作的方方面面,即每个工作环节,因此,每年年初根据监测站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的质控计划。这些计划包括:仪器设备检定/校准计划,仪器运检,仪器核查计划,人员培训计划,使用标准物质计划,参加能力验证和比对计划,质控考核计划等。

5.2 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质控措施

环境监测质控工作贯穿于样品采集、样品运输、样品交接、样品保存、实验室分析整个分析流程的方方面面。

5.3 重视人员培训与考核

要加强监测站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必须加强监测分析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政治思想的教育,通过培训考核,使监测人员了解现状,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和发展的目标,增强监测人员对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素质。

5.4 确立质量控制工作在环境监测中的地位

质控工作是一种质量管理手段,它的目的在于控制分析人员的实验误差,保证测试的结果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下,以评定实验室的能力和水平,是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质量控制,保证监测分析数据真实有效。

6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的今天,环境监测已成为环境保护中一项前瞻性、根本性的工作。只有认识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不断完善环境监测工作,切实做好环境保护这一主题,才能真正改善人们生活质量,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根管测量仪范文

关键词:电厂 在线化学仪表 测量 准确性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2-154-02

电厂的在线化学仪表主要是为了检测水汽品质是否合格的设备,其水汽品质的好坏会直接的影响到电厂热力设备的腐蚀情况、积盐情况和结垢情况等。如果电厂的在线化学仪表测量的不够准确,不能够及时的发现水汽品质的变化,就会使电厂的热力设备发生以上所说的情况,最终影响到电厂锅炉的省煤气管、过热器管、水冷壁管以及再热器管等出现爆裂等情况,影响电厂热力设备的运行效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此,提高电厂的在线化学仪表的准确性,对电厂的水汽品质进行有效的控制,则对于电厂热力设备的安全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在线化学仪表测量准确性的现状

在电厂中,用于对水汽品质检测的在线化学仪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pH表、导电率表、钠表和溶解氧表。本文对于这几种在线化学仪表分别进行了检测和试验。

1.1 在线pH表测量准确性现状的检测结果

本次检验中对30家电厂的198台在线pH表的测量准确性情况进行检测,在198台在线pH表中,测量误差严重超标的有150台,其超标率为75.7%其中主要误差类型包括,温度补偿的附加误差(整机)误差仪表数量5台(3.3%),二次仪表的表示值误差数量为1台(0.67%),静电荷和液接电位的误差仪表数量为121台(80.7%),管道泄漏误差仪表数量为1台(0.67%),电极老化和损坏的误差仪表数量为(8.0%)。

从检验的结果中可以看出,造成在线pH表测量不准确的常见原因是静电荷和液接电位等测量误差,此外,温度补偿的附加误差(整机)对于在线pH表的测量准确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1.2 在线导电率表测量准确性现状的检测结果

本次检验中对30家电厂的476台在线导电率表的测量准确性情况进行检测,在476台在线导电率表中,有直接导电率表共221台,有氢导电率表225台。其中,直接导电率表的检测中,测量误差严重超标的有90台,其超标率为40.7%;氢导电率表的检测中,测量误差严重超标的有160台,其超标率为62.7%。

从检验的结果中可以看出,造成导电率表测量不准确的常见原因在于氢交换柱的附加误差,而像温度补偿的附加误差、电极常数的误差以及二次仪表引用的误差则是导致导电率表测量不准确的三大主要原因。

1.3 在线钠表测量准确性现状的检测结果

本次检验中对30家电厂的75台在线钠表的测量准确性情况进行检测,在75台在线钠表中,测量误差严重超标的有57台,其超标率为76%,其中包括静电荷和液接电位的误差、标定误差仪表数量为50台(87.7%),电极损坏、碱化不足、仪表故障误差仪表数量为4台(7.01%),电极老化数量为3台(5.29%)。

从检验的结果中可以看出,造成在线钠表测量不准确的常见原因在于静电荷和液接电位的误差、标定误差。而像电极的老化损坏、碱化不足以及仪表故障等问题,也影响着在线钠表测量的准确性。

1.4 在线溶解氧表准确性现状的检测结果

本次检验中对30家电厂的115台在线溶解氧表的测量准确性情况进行检测,在115台在线溶解氧表中,测量误差严重超标的有62台,其超标率为53.9%。

从检验的结果中可以看出,造成在线钠表测量不准确的常见原因在于标定误差。此外,传感器异常误差问题也影响着在线溶解氧表的测量准确性。

2 提高电厂在线化学仪表测量准确性的途径

2.1 使用正确的检验方法进行检测

根据目前所使用的DL/T677-2009的《发电厂在线化学仪表检验规程》中对在线化学仪表的正确检验方法的确定,明确了对在线pH表、在线导电率表、在线溶解氧表以及在线钠表等在线化学仪表的在线检验标准。如果根据该规程进行在线化学仪表的检测,则能够将之前不能够检验出来的干扰因素、二次仪表误差因素以及纯水干扰因素等检验出来,并能够真实可靠的反映出水汽品质的情况,从而保证了电厂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2 为在线化学仪表装备在线检验装置

对电厂的在线化学仪表添加在线检验装备,可以有效的对在线化学仪表进行检测,是提高电厂在线化学仪表测量准确性的有效途径。对此,本文推荐由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的YHJ-V型移动式的在线化学仪表检验装置。这个装置可以对上述的四种在线化学仪表进行准确的检验。其次,该装置使用方便,携带轻便,能够减轻检验的工作量,提高检验的效率。此外,该装置是我国国内唯一一个能够根据检验规程进行在线检验的装置。

2.3 强化对在线化学仪表的管理

给电厂的在线化学仪表安装完检验装置后,还需要根据检验标准等对在线化学仪表进行定期和定项的检验,这才能够保证在线化学仪表测量的准确性。其检验的周期和检验的项目如表1所示。

除按表1进行定期和定项的检验外,还需要对在线化学仪表维护的人员进行定期的维护培训,并在获得检验员资格后,持证上岗。只有对在线化学仪表检验按照正确的标准,由专业的检验人员根据准确性高的检验装置,对在线化学仪表进行定期定项的检验,才能够切实的保证和提高在线化学仪表测量的准确性。

3 总结

在对电厂在线化学仪表测量准确性的检验中可以知道,30家电厂的864台在线化学仪表中,有518台在线化学仪表存在着严重测量误差的问题,其超标率为60%。其中,参与在线pH表测量准确性检测的有198台,存在严重测量误差的有150台,超标率为75.7%;参与在线导电率表测量准确性检测的有476台,存在严重测量误差的有250台,超标率为52.5%;参与在线钠表测量准确性检测的有75台,存在严重测量误差的有57台,超标率为76.9%;参与在线溶解氧表测量准确性检测的有115台,存在严重的测量误差的有62台,超标率为53.9%。这些数据已经表明,目前电厂在线化学仪表测量误差问题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电厂水汽品质化学监督和控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了。电厂在线化学仪表测量误差问题,最终可能导致锅炉结垢、积盐,影响和降低电厂的运行效率,更严重的情况会导致电厂热力设备受到腐蚀,影响电厂运行的安全性,造成经济损失。对此,电厂应该装备在线化学仪表的检验装置,并对在线化学仪表进行定期的检验,以保证在线化学仪表的测量准确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第8篇:根管测量仪范文

【关键词】压力仪表;自动控制;检测装置

压力仪表的选用是在生产自动控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选用不当,不仅不能正确、及时地反映被测压力的变化,还可能引起事故发生。选用时应根据生产工艺对压力检测的要求、被测介质的特性、现场使用的环境等条件,合理地选用仪表的量程、精度、类型等[1]。

1.压力仪表的精度与类型的选择

1.1压力仪表的精度及测量范围的选择

压力检测仪表的精度及测量范围主要根据工艺生产允许的最大误差来确定,即要求实际被测压力允许的最大绝对误差应小于仪表的基本误差。选择时应坚持节约的原则,只要测量精度及测量范围能满足生产的要求,就不必追求用过高精度过大测量范围的仪表。

1.2仪表类型的选择

根据工艺要求正确选用仪表类型是保证仪表正常工作及安全生产的前提。压力检测仪表类型的选择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仪表的材料压力检测的特点是测压元件往往要与被测介质直接接触,因此在选择仪表材料的时候要综合考虑仪表的工作条件。例如,对腐蚀性较强的介质应使用像不锈钢之类的弹性元件;氨用压力仪表则要求仪表的材料不允许采用铜或铜合金,因为氨气对铜的腐蚀性极强;氧用压力仪表在结构和材质上可以与普通压力仪表相同,但要禁油,因为油进入氧气系统极易引起爆炸。②仪表的输出信号对于只需要观察压力变化的情况,应选用弹簧管压力表或液柱式压力计等直接指示型仪表;如需将压力信号远传到控制室或其他电动仪表系统,则可选用电气式压力传感器;如果控制系统要求能进行数字通信,则可选用智能式压力传感器或压力变送器。③仪表的使用环境对发生爆炸可能性较大的环境,应选择防爆型压力仪表;对于高温或低温的环境,应选择温度系数较小的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2]。

2.压力仪表在生产自动控制中的问题分析与措施

(1)取压管口应与被测介质的流动方向垂直,与设备(管道)内壁干齐,不应有凸出物和毛刺,以保证正确测量被测介质的静压这[3]。

(2)防止仪表的敏感元件与高温或腐蚀性介质直接接触。如测量高温蒸汽压力时,在压力仪表前须加装冷凝盘管(冷凝装置),测量含尘气体压力时,在压力仪表前应加装灰尘捕集器;测量腐蚀性介质时,压力仪表前应加装隔离容器。

(3)仪表与取压口不在同一水平面时,要对两者高度差所引起的误差进行修正。

(4)对于压力取出口的位置,测量气体介质时一般在工艺管道的上部,测量蒸汽压力时应在管道的两侧,测量液体压力时应在管道的下部。

(5)取压点与压力表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短,信号管路在取压口处应装有隔离阀。信号管路的最高处应有排气装置;测量气体压力时,信号管路的最低处应有排水装置[4]。

3.处理措施

(1)将压力传感器或压力变送器装在生产自动控制线上,把上限指示灯、干电池或万用表连接好,用调整钥匙分别将上、下两信号限制在全量程的20%-80%控制范围内。(2)缓慢地增大压力,当压力信号或者电流与上限信号接触时,触点接通,这时绿灯亮,用万用表量电阻值为零。为了保证测量值的准确度,最小工作压力不应低于仪表满量程的1/3。当被测压力变化范围大,最大和最小工作压力可能不能同时满足上述要求时,选择仪表量程应首先要满足最大工作压力条件。根据被测压力计算得到仪表的上、下限后,还不能以此数值直接作为仪表的测量范围。应按我国出厂的压力传感器或压力变送器不同的量程及等级,在生产自动控制中必须正确的选用仪表量程及等级。(3)缓慢地降低压力,当压力与下限信号接触时,触点接通,这时红灯亮,用万用表量电阻值为零。当压力与上限信号或下限信号接触时,要求标准压力值或者电流值与被测压力值或电流值间的误差不得超过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5倍。对检定合格的压力传感器或压力变送器应贴好合格证,打好铅封,方可使用。

压力仪表只能就地显示压力的压力信号及电流信号大都是弹性元件在压力作用下产生与压力有一定关系的变形,通过形变产生位移信号反应压力的变化,其检测零件在弹簧管、膜盒、波纹管等数种,在控制系统中广泛采用压力传感器,它把半导体应用于压力传感器,如用扩控硅制成压力传感器、投入式压力传感器等,可以把压力信号远传至控制室或传到计算机控制系统。

4.结论

测量特殊介质时,要针对被测压力的不同性质,采取相应的放热、防腐、防冻、防堵和防尘等措施。例如测量高温流体介质的压力时,为防止热介质与弹性元件直接接触,压力仪表之前应加装U形管或盘旋管等形式的冷凝器,避免因温度变化对测量精度和弹性元件产生影响;测量高压流体介质的压力时,安装时压力仪表表壳应朝向墙壁或者无人通过之处,以免发生意外;测量腐蚀性介质的压力时,除选择具有防腐能力的压力仪表之外,还可加装隔离装置,利用隔离罐中的隔离液将被测介质和弹性元件隔离开来。 [科]

【参考文献】

[1]刘淑艳,王淑珍.检修弹簧管式一般压力表注意事项[J].品牌与标准化,2011(Z1).

[2]王学军.浅议压力表在工业中的应用[J].山东纺织经济,2009(03).

第9篇:根管测量仪范文

关键词:基坑施工深层水平位移测斜仪 量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TV5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基坑的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需要随时了解基坑深层土体的变形情况和运动状态。为了减少基坑工程事故,需要对基坑进行深层水平位移量测,即基坑测斜。

基坑测斜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验证基坑围护结构设计,指导深基坑工程施工;监视基坑围护结构和土体的稳定状态变化,保证施工安全;总结工程经验,进行反演分析计算。

1 基坑测斜的原理

基坑测斜的常用仪器是测斜仪,它可精确地测量沿垂直方向土层或围护结构内部水平位移的工程测量仪器。测斜仪分为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在基坑开挖支护监测中常用活动式测斜仪。活动式测斜仪按测头传感元件不同,又可细分为滑动电阻式、电阻片式、钢弦式及伺服加速度计式四种。

在基坑开挖之前先将有四个相互垂直导槽的测斜管埋入围护结构或被支护的土体中。测量时,将活动式探头放入测斜管,使探头上的导向滚轮卡在测斜管内壁的导槽中,沿槽滚动,活动式探头可连续地测定沿测斜管整个深度的水平位移变化。由于测斜仪测得的是两对滚轮之间的相对位移,所以必须选择测斜管中的小动点作为量测的基准点,一般以管底端为小动点。如果桩、墙的插入比不大,不能保证底端不动,则必须以管顶为基准点,用经纬仪或其它手段测出该点的绝对水平位移,以推算出测管不同深度的绝对水平位移。

图1 测斜仪测量原理

当测斜管埋设足够深时,管底可以认为是位移小动点,管口的水平位移值就是各分段位移增量的总和,即式(1):

在测斜管两端都有水平位移的情况下,就需要实测管口的水平位移值,并向下推算各测点的水平位移值,即式(2):

测斜管可以用于测单向位移,也可以测双向位移。测双向位移时,由两个方向的测量值求出其矢量和,得位移的最大值和方向。

2 测斜孔的布设原则

一般布置在基坑平面上挠曲计算值最大的位置,如悬臂式结构的长边中心,设置水平支撑结构的两道支撑之间。

坑周围有重点监护对象,如遇建(构)筑物、地下管线时,离其最近的围护段。基坑局部挖深加大或基坑开挖时围护结构暴露最早、得到监测结果后可指导后继施工的区段。

测斜管中有一对槽口应自上而下始终垂直于基坑边线,以保证测得围护结构挠曲的最大值。因测斜仪的探头在管内每隔0.5m(或1.0m)测一读数,故对测斜管的接口位置应精确计算,避免接口设在探头滑轮停留处。

3 监测点的布设

监测点的布设主要有两种方法。

3.1方法一

测斜管埋设在构成围护的桩体或墙体之中,当围护结构施作至测点的设计桩位或连续墙的槽段时,测斜管一般采用绑扎方法固定在钢筋笼上与其一起沉入孔(槽)中。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进行测斜管管段连接,必须将上、下管段的滑槽相互对准,使测斜仪的探头在管内平滑运行。为了防止泥浆从缝隙中渗入管内,接头处应进行密封处理,涂上柔性密封材料(中性玻璃胶)并贴上密封条。

测斜管现场组装后,安装在地下连续墙或支护桩的钢筋笼上,随钢筋笼浇注在混凝土中,浇注混凝土之前应在测斜管内注满清水,防止测斜管在浇注混凝土时浮起,并防止水泥浆渗入管内。

测斜管的绑扎定位必须牢固可靠,以免浇筑混凝土时,使其发生上浮或侧向移动,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当测斜管较长时,还要注意避免测斜管自身的轴向旋转,以保证测出的数据真正反映在基坑边缘垂直平面内的挠曲。

3.2方法二

当测斜管未能在围护结构施工时及时埋设在桩体(墙体)内或测量钢板桩围护挠曲变形时,则可采用钻孔法进行埋设。具体步骤如下:

钻孔在围护结构的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在紧靠所需监测的桩体(墙体)后的土层中,用小型钻机钻孔,孔深大于或等于所测围护结构的深度,孔径比所选的测斜管大5~10cm。在土质较差地层钻孔时应用泥浆护壁。

然后将测斜管逐节组装并放入钻孔内,测斜管底部装有底盖,管内注满清水,下入钻孔内预定深度后,随后在测斜管与钻孔的空隙内填入细沙或水泥和膨润土拌和的灰浆,其配合比取决于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地质情况。刚埋设完的几天内,孔内充填物会固结下沉,因此要及时补充。

此方法的缺点是:测斜管所监测得到的围护结构的挠曲值在时间上有一段滞后的过程,在数值上较实际挠曲值要小一些。

4基坑测斜的方法与步骤

测斜开始前,测斜仪应按规定进行标定,以后根据使用情况,每隔3~6个月标定一次。

为保护测斜仪探头的安全,有条件可在首次测量前先用测头模型下入测斜管内,沿导槽上下滑行一遍,检查测斜孔及导槽是否畅通无阻。如果无测头模型,应缓慢将探头放入测斜管底部。

每次监测时,将测斜仪探头导轮对准与所测位移方向一致的槽口,缓缓放至管底,待探头与管内温度基本一致、显示仪读数稳定后开始监测。

一般以管口作为起算点,按探头电缆上的刻度分化,均速提升,每隔一定距离(0.5m或1.0m)进行仪表读数,并做记录。 待探头提升至管口处,旋转180°后,再按上述方法测量一次,以消除测斜仪自身的误差。

在开挖前的3~5d内重复监测2~3次,待辨明测斜管已处于稳定状态后,将其作为初始值,开始正式测试工作。初始值应是基坑开挖之前连续三次测量无明显差异读数的平均值,或取其中一次的测量值作为初始值。实际情况是无论精度再高的仪器都随深度存在累计的误差,反复几次后形成初值区域带。

观测间隔时间,可参考《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或应根据侧向位移的绝对值或位移增长速率而定,当侧向位移明显增大时,应加密观测次数。

5监测频率与成果

监测频率根据基坑重要等级而定,在施工中根据施工进度调整,调整监测频率。一定要将监测数据及时反馈给有关人员,实行信息化施工, 当监测结果超过预警值时应加密观测,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需连续观测。

测斜完成后,将原始数据及时整理成正式记录,进行以下资料整理: 原始记录表及实际测点图;位移值随时间及随开挖面距离的变化图;位移速度随时间以及随开挖面变化图。

利用已经得到的量测信息进行反分析计算,提供围护结构和周围建筑物的状态,预测未来动态,以便提前采取技术措施,验证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法。

参考文献:

[1]程胜一等.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技术分析[J].城市勘测.2011.06.

[2]刘金龙 等.测斜仪在路基水平位移监测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03.

[3]夏才初,李永盛.地下工程测试理论与监测技术[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02.

[4]刘建航,侯学渊.基坑工程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04.

[5]陈志国.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及影响因素浅析[J].福建建筑.2012.06.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