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余秋雨的话范文

余秋雨的话精选(九篇)

余秋雨的话

第1篇:余秋雨的话范文

他找了一处租房子的地方,房东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德国老人,房子在五楼,余秋雨看了看房子感觉还不错,就想和老人签长期租房合同。

老人笑了笑说:“不,年轻人,你还没有住,不知道好坏,所以应该先签试住合同,有了切身体验,再定下一步是否长住。”

余秋雨一听很有道理,最后和老人签了5天合同。一切办好之后,余秋雨开始住了,房间很温馨,老人也很信任余秋雨,从不过来检查东西。垃圾也不用送到下面,放在门口就有清洁工定时取走,楼道从来都是一尘不染。

第5天到了,余秋雨想和老人谈长租的时候,发生了一点意外,他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玻璃杯。他很紧张,感觉这个玻璃杯价值不菲,害怕因为这个玻璃杯,老人不租给他房子。

可是当他打电话告诉老人的时候,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这个玻璃杯很便宜,明天我再拿来一个。”余秋雨更高兴了,希望老人过来,签长期合同,老人答应了一声,挂断了电话。

余秋雨也没有闲着,把碎玻璃和其他垃圾扫入垃圾袋里,放在了外面。过了不久,老人来了,进屋之后,没等余秋雨说话,老人问:“那玻璃杯碎片呢?”

余秋雨赶紧说:“我打扫完放在门外了。”老人赶紧出去,打开垃圾袋看完之后,脸色阴沉地进屋,对余秋雨说:“明天你可以搬出去了,我不再租给你房子了。”

余秋雨感觉很不可思议,就问:“是不是因为我打碎你最喜爱的玻璃杯,惹你不高兴了。”

老人摇了摇手说:“不是,是因为你心中没有别人。”

余秋雨被说得一头雾水,这时候,就看老人拿了一支笔和一个垃圾袋,同时带上笤帚和撮箕,来到外面,把余秋雨装好的垃圾倒了出来,从新分类。

老人挑得很仔细,过了好久,把所有玻璃杯碎片装入一个垃圾袋里,在上面用笔写上:里面是玻璃杯碎片,危险。然后把其他垃圾装入另一垃圾袋里,写上:安全。

第2篇:余秋雨的话范文

2月23日,对近年来因为“含泪门”、“诈捐门”等事件而备受社会关注的作家余秋雨来说无疑是值得纪念的。因为他潜伏了整整10年的徐家汇商城,在历经千辛万苦,走过千回百转的曲折上市路后,这一天终于要通过社会募集资金,完成上市发行最关键的一步。这一步走完后,余秋雨只需要等待1年的禁售期结束,就能够将手上的518.64万股徐家汇抛售套现。

余秋雨或成亿万富翁

招股意向书显示,徐家汇本次发行前总股本为34576.3万股,本次拟发行不超过70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41576.3万股。其中,余秋雨以518.64万股的持股数量,位列徐家汇第十大股东。

余秋雨对于徐家汇的投资始于2001年12月。当时,徐家汇的前身上海六百实业有限公司决定解散职工持股权,并计划将其持有的24.5%股权转让出去。这些股权转让给了上海祥龙物业、徐汇副食品公司、上海六百的31位公司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以及余秋雨等4名外部自然人。其中余秋雨斥资241.22万元购入了1.5%的股份,每股受让价格为2.92元。后经过股份制改造转增股本之后,余秋雨持股数量增至如今的518.64万股。再考虑到余秋雨在“潜伏期”公司的分红,估算下来,其现在的每股成本仅0.413元。

如今徐家汇的发行价确定为16元,仅以发行价计算,余秋雨的财富至少将增加8298.24万元。由于此次徐家汇发行市盈率仅34倍,明显偏低,加上主营业务独特,券商普遍给予较高评级,因此可以预计,徐家汇上市后,余秋雨极有可能一举迈入亿万富翁的行列。

暴富惹争议

事实上,余秋雨入股徐家汇的新闻早在2009年10月徐家汇刚刚成功过会时就曾引起过轩然大波。原因在于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对此义愤填膺,发表了《是谁让余秋雨赚国有资产的便宜?》一文。叶檀对凭什么余秋雨可以入股徐家汇赚得盆满钵满表示强烈质疑:“因为余秋雨是上海的文化名人吗?余秋雨是控股股东的亲戚吗?余秋雨是职工吗?余秋雨是需要激励的高管吗?是当时徐家汇商城实在太需要余秋雨这200多万元的现金吗?”叶女士将矛头直指余秋雨涉嫌侵吞国有资产。

或许也正是由于余秋雨入股徐家汇一事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使得早已过会的徐家汇不得不继续等待16个月才终于上市。可就在徐家汇正式上市前,叶女士又再次对余秋雨发难,认为余秋雨这样零成本甚至负成本获得暴利的“奇迹”,是资本市场财富分配不公的缩影,应该揪住典型狠打狠抓。叶女士在其最新博文《别拿道德当暴利的遮羞布》中写道:“得了天大的便宜,余秋雨还给自己刷上了一层道德的油漆,让市场亟需的诚信再次被玷污!”

余秋雨为何能入股徐家汇

余秋雨入股徐家汇究竟是不是国有资产流失,这个问题要讲清楚,还得从10年前的制度说起。

上市公司财务问题专家贺宛男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1999年以前,企业上市时都会从发行额度中切割出一部分由内部职工按公开发行定价自愿认购,徐家汇的职工股就是这么来的。但当新股成为“大肥肉”时,权力之手很快便伸向了内部职工股,使得职工股大量流入社会。更可怕的是,有的公司会把职工股当成行贿的工具,使公司能够获准上市。正是为了遏制这一腐败乱象,1998年底,证监会决定停止发行职工股,并规定凡是有职工股的企业,必须清退后才能上市。徐家汇转让职工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

“也就是说,退出来的职工股必须有人接手,而且还不能是公司职工,所以就算余秋雨不接手,也会有‘王秋雨’、‘张秋雨’接手的。我记得当时这种情况非常多。再说职工股属于法人股,也不是国有资产,这和国有资产流失根本挨不到边”。对于余秋雨遭受的指责,贺女士表示难以理解,“这次徐家汇上市也不只有余秋雨一个外部自然人,难道就因为他是名人就盯着他不放吗”?

公开资料显示,在“外部自然人”中,余秋雨持股比例并非最高,最高的是曾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的孙赓祥、俞杏娟夫妇和女儿孙玉婷,一家人共持股5%。如果要说侵占国有资产,孙赓祥侵占数额更多,还举家“侵占”,“罪行”更严重,但为何乏人炮轰呢?

入股徐家汇也是风险投资

按照叶女士的逻辑,哪怕余秋雨入股徐家汇符合当时的政策,可这么好的公司,凭什么以这么低廉的价格让余秋雨获得呢?也就是说,凭什么其他老百姓或者她自己就没获得这么好的投资机会呢?

按照余秋雨在《我等不到了》一书中的说法,是为了提升六百职工对商店未来经营的信心,也是回报自己年轻时受惠于六百的一包棉衣之情。尽管这一说法遭到叶女士的无情讽刺,可就算这只是表面说辞也无妨,因为10年前如果让你入股徐家汇,你也不一定敢入股。

上海公益律师事务所律师於炯长期从事上市公司股权纠纷研究。他回忆称,在本世纪初,国有企业职工股并不是什么香饽饽。“据我所知,10年前许多国有企业根本不像今天那么能赚钱,法人股是没人要的,因为法人股不上市的多得很,入股法人股是要冒很大风险的”。

比如2000年紫金矿业改制时,企业领导去各地招商转让股权都没人敢要,最终相关部门不得不指定要当地的陈发树等民营企业家入股。如今这些股份价值已膨胀至百亿元规模,实属塞翁失马,意外获利。

於律师认为,余秋雨究竟有没有问题,关键要看六百当时的职工股是不是非常抢手,如果国家不让你买,你通过非法手段获得了,今天发了大财,那就有问题了。可事实上,今天徐家汇虽然繁华无限,但在2001年,上海房地产市场则处于史上最萧条的阶段,六百作为传统百货业态也受到了东方商厦、太平洋百货等新兴百货业态的巨大冲击。而叶女士的文章却处处拿如今徐家汇商城的净资产、未分配利润和商业价值来说10年前上海六百的商业价值,显然是偷换了概念。

余秋雨风投回报实属正常

沪上知名财经评论员李光一接受记者采访时,更是对于这种舆论表示强烈质疑:“现在有些媒体人喜欢把自己放在道德的高度去评价市场经济的行为,这完全是鸡同鸭讲,无理取闹。”

李光一说道:“当年余秋雨的投资要冒很大风险。假如他没有入股六百,而是入股了其他公司,后来破产了,被兼并了,颗粒无收了,投资不就打水漂了吗?这种情况当时非常普遍。再说,就算公司不倒闭,也不见得有朝一日一定能上市。现在来看,余秋雨整整等了10年才上市。人家专业的风投最多也就投三五年就出来了,再长的话都转让或者放弃了。如果徐家汇真的是个可以很快套现的香饽饽,这里面真有猫腻的话,余秋雨怎么可能要潜伏10年呢?余秋雨怎么知道手里的职工股以后能分多少红?余秋雨怎么知道10年后徐家汇的物业会升值这么多倍?这里面不可预计的风险也太大了吧。”

更重要的是,余秋雨并非空手套白狼。当年余秋雨是真金白银掏出了240多万元入股徐家汇,在那个上海市中心房价还是以千元计的时代,这笔钱也可称得上巨款了。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假如余秋雨10年前没有入股如今寸土寸金的徐家汇商城,而是把240多万元资金按照首付三成全部在上海市中心买房的话,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首付大约只需15万元,240万元能买16套这样的房子。这些房子放到今天的话,市价也要6000万~7000万元,资本回报率同样相当惊人。而入股徐家汇后,这笔钱不但变成了提取日遥遥无期的死钱,还有资本折价甚至打水漂的风险。余秋雨就算再没有经济头脑,也不会傻到这样去侵占国有资产吧。

文化人投资只许赔钱?

叶女士还指出,余秋雨断不可能因眼光好或撞大运而入股徐家汇的另一个重要理由是,余秋雨“对商业零售领域不通、又无风投业绩。如果其投资的文化公司上市获利,投资者无话可说,但在徐家汇商城获得厚利,却是资本市场之耻”。言下之意,余秋雨是个文化人,文化人只能做文化产业,可哪条法律规定文化人只能投资文化产业?

叶女士还举证说,1998年,余秋雨曾担任主业是文化产业的武汉诚成企业集团的董事,却以失败告终;2004年,余秋雨又投资了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实业公司,经营也很一般,以此证明余秋雨本行投资都做不好,跨行投资岂能慧眼识金?

然而这些经历反而证明了余秋雨已经涉足了风投行业。他当年投资失败了,你说这是正常的市场经营风险,如今他投资成功了,就成了侵占国有资产。按照这个逻辑,莫非余秋雨投资只能赔钱不能赚钱不成?只要国企上市赚钱了就是侵占国有资产,赔钱了反倒是为全民做了更大的贡献不成?

在《我等不到了》中,余秋雨回忆称当时他对“这家老式百货商店”的前途“毫无把握”,但他还是“决定参股”,虽然“又觉得自己过于冒险了”。可见,余秋雨这位非专业风险投资人入股徐家汇的确很可能是基于情感的一时冲动,知道自己冒了很大的风险,却依然敢于承受这样的风险,一点运气加上一点眼光,蛰伏10年后,终于开花结果。

只因名人好欺负?

事实或许就像余秋雨助手金克林说的,余秋雨的投资在10年前,根本不会知道该股票什么时候会上市,也压根不知道会在近期上市。故事就这么简单,难道不行吗?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扯上“国有资产流失”的大旗,才能在余秋雨和亿万富翁之间达成我们逻辑上自以为是的自圆其说吗?

2002年,涌金系以每股4.8元的低价成功入主千金药业。在当年4月12日,正是千金药业召开年度股东大会的日子,由于该公司经营稳定、业绩优良,正在冲刺A股上市,因此这次股东大会上诸多议案中,其中有《关于公司内部职工股超比例规范清理方案的议案》的表决案,最终内部职工的三分之二股份在上市之前遭到了清退。我们同样不能说,涌金系获得原始股溢价比职工获得原始股更加公平。

如果是市场化白手起家的公司,由谁持有原始股是市场的选择,投资者既承担未来可能上不了市的风险,也享受未来上市之后的溢价。问题在于,存在政策溢价与垄断溢价的公司,其溢价应该由谁享受?处于一线城市黄金商圈的国有商业企业的负责人不应该享有这部分收益,这些人没有白手起家的创业史。当然,如果管理层成功地做大了企业,则应该享受成长之后的部分溢价,而不是全部溢价。

这些公司的职工股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些大规模职工持股虽然在企业内部实现了一定的公平,却不能在拥有垄断溢价的企业与社会之间取得公平;二是内部股工大规模持股,不能建立有效的市场化内部管理机制,使得公司管制成本大大提升。

享受政策红利的企业上市之后与社会之间的财富不均,应通过资本利得税与国有黄金股等方式实现公平,而不是由余秋雨或者某某系之类的外部股东坐享其成。内部职工大规模持股,让公司管制成本提高,可以通过减少持股量、建立完善的公司董事会等制度加以规范,而不是彻底剥夺内部职工的享有权。让某些既不出工也不出力的 “社会贤达”拥有原始股,坐收多年的分红收利,企业的激励机制被扭曲,社会的公平更加恶化。

在原始股权方面,我国的监管制度极不严格,让很多人成为现成的摘桃子者。比如并未限定券商直投与上市之前的时间区间,这让直投看起来像利益输送;又如,对于一再出现的娃娃股东现象也没有规制,从北京银行的娃娃股东,到创业板宝德股份、王五互联、向日葵之类的娃娃股东,法律至今没有明确的说法。

公司法有明确规定,禁止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未成年人无法形成明确的意志,必须有监护者。很难想象,这些娃娃股东可以行使什么股东的权利。孩子可以拥有财产权,但必须有监护人代为行使权利,这些事实上的监护人不能躲在幕后,成为隐形获益者。

任何一个市场,总是向正确的激励机制、更高的效率改进与靠拢,中国的原始股、风险投资等市场作为暴利来源之一,有必要清除市场中的寄生体,他们没有承担风险,却享受了本不该属于他们的暴利。

让余秋雨、让某某系们,远离原始股权市场。

短评:

别乱挥“道德大棒”

文 本刊记者/邢 力

记得2001年正是余氏“大散文”在国内最热的时候,那年余秋雨写了一本《千年一叹》。正在亚非文明古国历史长廊中流连忘返的余秋雨或许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当年的“无心插柳”,经过了10年的起起伏伏,今天终于换来了一棵“苍天大树”。然而更让他感到“一声叹息”的是,与亿万财富一同到来的还有来自舆论的质疑。

正如李光一先生所言,当某些媒体人举起道德大棒挥向余秋雨的时候,到底谁才是不道德的?是余秋雨不道德地取得了亿万财富,还是有些媒体人自以为站在道德制高点,却不道德地随意猜测,信口雌黄,并把“红眼病”传染给广大民众,让社会充斥更多非理性的仇富心理?

余秋雨入股徐家汇,合规;徐家汇上市,合法;余秋雨借此致富,更是合情合理。凭什么人家文化名人就不能成为亿万富翁呢?难道文化人就必须要端坐书斋一心读书,穷困潦倒也满不在乎才合情合理吗?

第3篇:余秋雨的话范文

余秋雨一听有道理,先和老人签了5天合约。一切办好之后,余秋雨开始住了,房间很温馨,老人也很信任余秋雨,从不过来检查东西。还有,垃圾不用送到下面,放在门口就有清洁工定时取走,楼道都是一尘不染。

第5天到了,余秋雨想和老人谈长租的时候,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玻璃杯。他很紧张,怕因为这个玻璃杯,老人不租给他房子。可是当他打电话告诉老人的时候,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这个玻璃杯很便宜。”

余秋雨更高兴了,希望老人过来签长期合约。

过了一会儿,老人来了,他问:“那玻璃杯碎片呢?”余秋雨赶紧说:“我打扫完放在门外了。”老人出门打开垃圾袋看完之后,脸色阴沉地进了屋,说:“明天你可以搬出去了,我不再租给你房子了。”余秋雨感到不可思议,就问:“是不是因为我打碎了您最喜爱的玻璃杯,惹您不高兴了?”

老人摆了摆手说:“不是,是因为你心中没有别人。”余秋雨被说得一头雾水。这时候,老人拿了一支笔和一个垃圾袋,同时带上笤帚和镊子,走到门外,把余秋雨装好的垃圾倒出来,重新分类。老人把所有玻璃杯碎片装入一个垃圾袋里,在垃圾袋上用笔写上:“里面是玻璃杯碎片,危险!”然后把其他垃圾装入另一个垃圾袋里,写上:“安全”。

解读

得到他人的关爱是一种幸福,关爱他人更是一种幸福。文中的德国老人作为房东却一直为租客着想,当他的玻璃杯被打碎时反而安慰余秋雨。这么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却因余秋雨把玻璃碎片与其他垃圾放在一起而动了怒。老人时刻为别人着想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关爱需要从点滴小事做起,需要社会共同关注。

第4篇:余秋雨的话范文

2、如果人生和历史都是拔离了琐碎事物的建构,那么它们也就不属于现实世界。——余秋雨

3、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余秋雨《文化苦旅》

4、水面之下,漂动着丛丛水草,使水色绿得更浓。竟有三只玄身水鸭,轻浮其上,带出两翼长长的波纹。真不知它们如何飞越万里关山,找到这儿。水边有树,不少已虬根曲绕,该有数百岁高龄。——余秋雨《文化苦旅》

5、不在企望迁徙,听任蔓草湮路,这便是老。——余秋雨《文化苦旅》

6、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把绳索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余秋雨《文化苦旅》

7、除了冬季,牌坊是乡民和路人歇脚的场所,牌坊总是靠着大路,有石基可以坐卧,有石柱可以靠背。因此,不少人喜欢到这里聊天。斜躺着,看白云,听蝉鸣,传闲话。——余秋雨《文化苦旅》

8、部分文人之所以能在流放的苦难中显现人性、创建文明,本源于他们内心的高贵。他们的外部身份可以一变再变,甚至终身陷于囹圄,但内心的高贵却未曾全然销蚀。这正像有的人,不管如何追赶潮流或身居高位,却总也掩盖不住内心的卑贱一样。——余秋雨《文化苦旅》

9、隐匿于闹市,沉淀成宁静。——余秋雨《文化苦旅》

第5篇:余秋雨的话范文

有几年,他忙着寻访世界古文明遗址。快走完的时候,一家传媒老总对他说:“最后一站,我来陪你吧!”“好啊!”余秋雨答应了。

寻访古遗址,余秋雨相当于离开了社会,不能看电视,无法看报纸,他完全不知道这几年世界发生了什么,于是对传媒老总说:“给我补补课吧。”

老总只花了不到十分钟,就把这几年世界发生的事情讲完了。

余秋雨问:“就这些?那中国呢?”

中国这几年发生的事,老总只讲了五分钟。老总看着余秋雨失落的样子,说了一句:“秋雨,绝大部分事情发生后的第二天,我就连再讲一遍的兴趣都没有了。”

余秋雨听着这句话,心里暗自庆幸:“我这几年看来并没损失什么啊,专注于喜欢的事情,反倒收获了很多快乐。”

其实,真的就是如此:我们身边看似每天都汹涌着各种人事物,其实99%的信息都与我们无关,99%的人物都与我们无关,99%的事情都与我们无关。但我们却把很多时间和精力耗费在了这99%与我们无关的人事物上,而忽略了那1%我们最该认真对待的部分。

我一位高中同学过得非常忙碌,她非常喜欢关注别人。

文章出轨了,她要批评一通;宝强离婚了,她要痛骂一顿。反正什么新闻,她都要插上一嘴。而且,她喜欢跟风。看到同事文身了,她要跟着文;看到朋友买什么书了,她要跟着买;连别人囤什么货,她也要凑热闹。她说:“如果我不关心这些,会被人认为落伍。”

另一位报社的同事却过得很“闲”。当大家都在嵋槲恼鲁龉焓保她正在厨房为老公做生日蛋糕;当上百万人跑去微博骂马蓉时,她正坐在窗下做手工。翻看她朋友圈,发现在任何话题面前,她都没有发表过一句看法,微信里全是她爱做的事、要做的事、已做的事。

她说:“那些都是别人的生活,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她是单位里公认的最会生活的人。有一次,我问她生活的秘诀。她说:“很简单,与其过度关注别人,不如脚踏实地过好自己的生活。”

美国埃默里大学教授马可说:“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99%的事情,对于我们和别人而言,都是毫无意义的。”

第6篇:余秋雨的话范文

夜阑人静时,我坐在灯下,注视着窗前的秋雨,忍不住翻开了这本还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书,开始了一段寂寞的旅程,走进了一段尘封的历史。自己仿佛一位踟蹰的旅人在沉重的历史中艰难地跋涉着。

从商风到唐雨,从秦朝焚书坑儒到康乾文字狱,从晋魏赋文到宋元诗曲,一路走来,有秋雨陪伴;雨打在身上、心上,都痛了。从道士塔到柳公祠,从庙宇到青云谱,从沙中的清泉到西湖的风景,从都江堰到吴江船,一路走来,只有秋雨陪伴;雨砸在身上,重得使我无法抬头,难以呼吸。从竹林七贤到天一阁的范成大,从泼墨挥毫的山人到酗酒潦倒的酒公,从掌握朝权的重臣到花街抚琴的女子,一路走来,只有秋雨陪伴;雨刺在身上、心上,我只有谦卑地低下头,生怕手放错了地方。

再美好的景色,难道只要沾上了中国的历史,就一定会变得如此沉重么?重重的青石台阶,厚厚的石城墙,就连路边独坐的老人,脸上的皱纹,都已爬得密密的,这便是秋雨。无法在西湖边赞叹水好绿,无法在沙漠中感慨沙好黄,更无法在阳关边上说:“雪真白!”

这便是秋雨。不像“自封”的文人那般,将风花雪月反复,将鸡毛蒜皮尽量扩充。中国真正的文人,只能是孤寂的,沉重的,即便流连于风月场也依然如此,因为,即使是青楼女子,也算是半个文人!

秋雨从很高的九重天上落下,太高了,便有了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和滋味。秋雨渗入深深的泥土里,太深了,便显得苦涩而艰难。秋雨――一壶上好的碧螺春,需慢慢地沏,慢慢地品。在速食一切的今天,又有谁会去慢慢地品尝那苦涩的清茗呢?于是,连续几千年来文人的清高与尴尬在秋雨身上继续。

只是,我依然喜欢秋雨,静静一人,坐在窗前听雨,更愿意变成一滴水,融入秋雨……

【亮点解读】

作者携着人生的感悟,与余秋雨先生相知在落叶飘零的季节,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无与伦比的美感。我们可以从两方面体会本文的精妙之处:

第7篇:余秋雨的话范文

关键词:散文 艺术

余秋雨,作为学者散文创作的一员。其散文创作以其独特的审美取向、文化取向、语言取向和价值取向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并独步文坛。笔者在此对其散文的艺术特色发表以下拙见,供大家参考:

一、余秋雨简介

余秋雨的散文集有《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禧日记》和《千年一叹》,尤其是《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而深刻的反响,颇受读书界的欢迎和好评,在台湾和海外华人文化界和出版界也引起了轰动,其作品发行量之大令人鼓舞。其读者上到学者教授下到平民百姓,可谓雅俗共赏。文学作品有如此之大之广的效应,是当今许多学者难以望其项背的。基于这一点,笔者认为余秋雨的散文是成功的文学作品。

二、余秋雨散文的艺术特色

1、写作手法上以议论为主,而非抒情

纵观余秋雨的散文,其核心成分是议论,但又多以抒情的笔法来表达,这种抒情与议论的水融,使文中的议论充满了睿智与情趣,使读者总能在理性的思考中获得一种特有的精神享受。如《阳关雪》中“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原……”“这儿应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极美,与自然浑和,夺人心魄。可惜它们后来都成了兵士们心头的哀音。”正是这种抒情与议论的结合,才使人们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所经历的苦难历程,中国文人所独有的悲剧性命运,促使人们反身自问,文明是什么?文化是什么?我们在哪里遗落?又怎样才能找回。可以说,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最具特色和最有魅力的部分,不是来自生动的场面描写,也不是来自温情脉脉的抒情,而是这种用抒情的笔法,进行理性思考的议论。

2、独特的视角,哲学的思辨

余秋雨的散文大多触及了历史,而且对历史传统文化,投入哲学的思考,重新判断和审视,余秋雨在《都江堰》对我们民族心理的“长城情结”不敢恭维,后在《一个王朝的背影》中,读了康熙不修长城的一段话,简直找到了一个远年的知音。他的批判精神更充满了理性思辨的色彩。在《一个王朝的背影》中,作家指出:“无数的事实证明,在我们中国,许多情绪化的社会批判规范,虽然堂皇地传之久远,却包含着极大的不公正”,“偷看自己心里从小埋下的历史情结和民族情结,有多少可以留存,有多少可需要校”。他的散文多了自己的理解,指出:“山庄的营造,是一代政治家在精神上的强健”。对待历史人物,用诚实的理性的态度去对待,不受任何主观因素的影响。众所周知,秦桧是南宋的奸臣,人们都痛恨他咒骂他,没有人会为他说话,但余秋雨还是客观地理性地留出空间让他申辩。而对于坡的好友沈括,也不避揭露其短,他曾因妒忌而陷害过坡,他所检举的诗句,正是坡分别时送给他的诗句。秋雨散文不同于以往散文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理性审美意识所支撑起的恢弘气度。

3、历史现场还原似的虚拟,丰富的艺术想象

一般认为,散文应当是写人的真情实感,历史散文的内容应当符合历史事实。但是,许多历史散文作家,就是由于太拘束于历史事实,导致其散文成了考古学,枯燥而无新意。余秋雨他认识到这一点,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散文创作规范,而采用了虚拟性的小说手法,发挥了合理的想象,把抽象而概括的历史材料,给予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如《阳关雪》中,描写王维“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我们都没有身临其景,都不知道王维的友人是否帮他打点行李,也不知道他是否“瞟了一眼”,是否“微笑着”,但是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渲染了朋友离别的气氛,呈现给我们一个具体而生动的画面,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王维当时的心境,更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作者就是通过合理的想象,让历史再现,让人如身临其境。

4、戏剧形态与散文形态的相互融合

余秋雨文化散文具有戏剧的四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把散文与戏剧的特点相结合,注重故事情节的塑造,有连续性、完整性、生动性的特点。而传统散文为了体现主题只是截取一个历史事件或某一场景,用以凸现主题。如《风雨天一阁》给我们讲述了天一阁作为文化象征传承流转的整个过程。如创始人范钦在为官生涯中如何费尽心力地收集书籍孤本,对于天一阁的文化传承如何处心积虑,清代姑娘钱绣芸为了自己的文化渴求如何嫁到范家;而同时对范钦的健全的文化良知、天一阁对《四库全书》编纂的历史贡献,以及民国初年遭到盗毁的打击等等进行了具体描述。对于故事的完整性、生动性的情节塑造,非常到位。特别是生动的细节描写:“ 钱绣芸小姐哀怨地仰望终身而未能上的楼板,黄宗羲先生小心翼翼地踩踏过的楼板,现在只留下偷儿吐出的一大堆枣核在上面……”这些戏剧性的表现形式:如倒叙式、细节性描写以及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转换,悬念设置等,使散文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第8篇:余秋雨的话范文

其文化散文以其学者的独特视角,独到的表现方式以及深沉思考得到高度评价。

余秋雨散文评价

1.余秋雨在类似《道士塔》《阳关雪》《上海人》《一个王朝的背影》等散文中,所表现的诚然是一种“感性体验”,同时又包容着他的理性思辨。他的“感性体验”发自对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典章经籍、山川风物、世俗人情的领略、体悟,他以双重文化人格对它们予以谛视与观照,既是深受中国文化传统影响、积淀文化传统基因的大学教授,又是受西方文化思潮碰撞、为当今改革大潮与商品大潮所拥抱的现代人。于是他以继承文化传统、又批判文化传统的悖论,导入他的审美观照,因而生成某一种文化的与哲学的焦虑,一种浸濡历史沧桑感的困扰,以及走出困扰的使命意识,即他自己所称谓的“文化苦旅”。其实这正是余秋雨既与历史“撞击”、又与现实“撞击”,既欲走出历史、又欲走出现实的思想的“苦旅”。(吴周文《90年代:中国散文现在时》)

2.余秋雨散文对当代散文的超越,不仅表现在思想文化境界上,还表现在强烈的主体意识方面。余秋雨的散文之所以有很强的感召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作家把自己鲜活的文化生命融入了笔端,而这个具体的文化生命又是由深厚而沉重的现实历史积淀而成的。现实历史的重压,使作家的文化生命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于是,一处处人文景观便成了历史的浓缩,再由历史显现出文化,最终由文化而透显出民族的存在状态。就这样,余秋雨的散文终于摆脱了以往40年散文的樊篱,从“小体会”“小摆设”“小哲理”等小家子气的审美规范中走出来,树立起了一座真正高大独立的主体形象。……余秋雨散文中鲜明的主体意识固然来自作家渊博的文史知识和良好的文学天赋,但如果只靠这些,也只能写出掉书袋式的怀古悼亡之作,决不会将一座“精神道场”弥漫于天地之间。因此,真正纯净的主体意识,需要对历史的洞察,对现实的忧患,对未来的执着,对人生的定力以及对整个人类文化的感悟,借用先贤的话说,就是要摆脱“小人儒”而达到“君子儒”的境界。余秋雨的散文对俗常生活乃至社会政治层面上的东西已无所关注,而是从更高的层次上对现实历史进行着极其深切的眷顾,其中的欢愉、忧思、欣慰、苦恼都与历史、现实和未来紧密契合,与当前处境中的高尚与卑微、深刻与虚浮息息相关,由此而构成了散文的多维结构立体化的主体意识,这种主体意识以其丰富、高大和纯净的特质把当代散文推向了一个新的里程。

(冷成金《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取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3.如果说余秋雨从人生的角度给出了文化以丰富生动形象的涵限,是从微观角度出发的话,那么立于民族、国邦角度的关切,则是宏观上对文化的构架。

这种关切体现于作者把祖国山水、民族感情、华夏文化三者交融浑然为一体。他视文化为民族的魂灵,把对民族的情感又付之于山水之上。《道士塔》中作者由莫高窟的文物遗藏联想到外夷入侵、民族劫难,“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何止是几箱文物被运走了,作者分明看到了一个民族的精灵──文化,在列强刺刀下伤痕累累、血迹斑斑,一个高大的文化巨人在时代面前痛苦着、呻吟着。

透过余秋雨散文把祖国河山、民族情感与华夏文化融为一体的形式,我们会看到隐含着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那就是华夏文化的精髓和内核──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我们仿佛看到作者那颗拳拳赤子之心,充满了对民族文化的珍视和对祖国的深厚情感,他那凄切的乞求和呼唤,不仅仅要保存莫高窟的文化遗产,而且更深刻地蕴藏着爱国的内涵。

……余秋雨的苦旅“文化”,不仅有着强烈的人生感、民族感,而且更富有历史感。余秋雨散文的精邃的思辩、丰富宏魄的内涵,都导源于他的渊博精湛的史家修养。他的“文化”所富有的历史感,并不是对过去僵死的白描,而是把历史作为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用文化把过去和现在紧密相连。在他那里,文化如同充满着旺盛生命力的滚滚浪涛,推动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

作者站在人类历史的高阔视角之上来看待文化,文化成了历史的积淀,文化和历史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的“山水”是“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悠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在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自序》)。《莫高窟》一文中的描述更具典型,“大凡至今轰传的历史胜迹,总有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秉赋”,“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历史的韵味可谓浓矣!《莫高窟》一文哪里是对文物古迹的欣赏,实在是对中华几千年沧桑历史的活生生的再现。他从画像的色流中,竟将几千年文明看了个玲珑剔透。历史在他那里与文化相结合,便没有了冷漠和严峻,历史的生气驱除了“文化苦旅”的单调和干枯,呈现给我们的则是活泼与洒脱,或许这也正是“文化苦旅”津津有味的原因之一吧!(张昭君等《血凝·精灵·积淀──〈文化苦旅〉的文化观》,《社会科学探索》)

4.余秋雨走出了书斋,走出了都市繁华,一个人,悄悄地,从秋风塞北到春雨江南,一任唐朝的风沙宋朝的烟尘的扑打,又黑又瘦,一路探寻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苏生力量和文化更新的鲜活血脉,而对自然山水、风物,面对一堆堆文化的断壁残垣,余秋雨发出了苍凉的人生浩叹。这是真正的大忧患大悲怆,说是历史的泼墨一点都没夸张。你看整个“文化苦旅”,从大西北的敦煌起步,转到大西南的武侯祠、都江堰,再到东南的吴越春秋,最后的落脚点竟是南洋的垒垒丛冢。起初,你还会拥有一份自豪,一丝安慰,因为我们毕竟拥有过一个大唐盛世以及大唐盛世所创造下的辉煌的敦煌文明,尽管后世不肖子孙是如何地把她糟踏了。接着你便感到了寒冷,因为文人的孤魂野鬼出现了,慢慢地你会沉默,你会忧伤,你会呜咽,最后面对一群黑头发、黄皮肤的华裔却不再操华语的异乡故人,你能不悲鸣?中国的文化啊,难道你真的就断送于此吗?难道你真的最终也像古埃及、古希腊一样文明沉沦了吗?不,不会的!

《道士塔》《莫高窟》应是劫后的苏醒。《阳关雪》则早已跳出了“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圈子。《上海人》是在祭奠古上海文明的同时对今上海文明又作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小市民”“大市民”的概念。

余秋雨是那种乐意把笔浸润在历史沧桑之中,眼睛却时时关注着今天,也眺望着明天的文人,经历着山一程、水一程的坎坷,领纳着风一更雪一更的寒冷,这里面怎能没有沧桑?一座破旧斑驳的牌坊,一堵朱红剥落的庙宇的断壁残垣,一条海岸边被风霜侵蚀的废船,那是岁月的层层结痂的痕迹,那是岁月无声却残酷的铁蹄,人类所无法承受的无奈。在这里,沧桑成了一种人文景观,该需要多么高品位的审美心境啊!(田崇雪《大中华的散文气派──余秋雨散文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印象》)

5.《道士塔》中,当我们随着作者愤懑冲激,也意欲随作者横立沙漠中,喝阻那些西方的文化强盗浩劫敦煌文物典籍的车队时,忽然又被作者“拦下了车队,又怎么办”的提问所震慑,情感的痛苦转瞬间转为思想的痛苦。

第9篇:余秋雨的话范文

季羡林:告别的大师

2009年是一个告别的年代。7月是国学大师季羡林、任继愈,10月是生物物理学奠基人贝时璋、导弹之父钱学森。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大师的远去不仅仅意味着一个背影的凋落,更彰显出我们对这个时代精神贫瘠的隐忧。

在2009年离去的大师中,季羡林先生对读书人的影响最深,其作品也一版再版。这是因为,季先生一生淡泊名利,虚心向学,具有人格与学术的双重魅力,被当今学人誉为国学大师。他与金克木、张中行曾被颂为“北大三老”。如今,硕果独存的季先生也已驾鹤西游,让人不禁感慨时光的飞逝是多么的无情。作为一代宗师,季先生纵横捭阖、学贯中西,对梵文、巴利文以及古文献、中印文化交流、中国传统文化、东方文化等都有精湛的研究和成就,为我们从事科学研究树立了一个严谨、扎实、科学的典范。季先生不愧为当代人生导师!

“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去年8月,季先生握着总理的手时说出了上述一番话。这也是季老一生做人高尚品格的写照。季先生生前最后的授权作品是《读书与做人》,书中精选季先生对读书、治学生涯,对平生师友的回忆文字。翻读这本书,对我们这些后来人,总能给予更多的人生启示。

张爱玲:“小团圆”里的是非

2009年4月8日,张爱玲封存数十年的小说《小团圆》在大陆出版,这是迄今最接近张真实生活的小说。却让“张学”研究者陷入了尴尬和两难。《小团圆》描写出身传统家族的女主角,与有妇之夫、汉奸邵之雍热恋的故事。小说中极度的性事描写,使人无法相信这是出自张爱玲手笔。这甚至让人认为李安在拍《色戒》前绝对看过尚未出版的《小团圆》。

此前,《小团圆》繁体版在港台出版,港台媒体似乎怕它不畅销,狠劲挑出其中所谓的“性”的奇异,作为宣传噱头。书中所谓的“爆料”确有不少,可“性”的描写,倒还不算出格。而且那些诸如“张爱玲的母亲和姑姑在欧洲共享一个男人”、“胡兰成和苏青有性关系”之类的爆料,放到书中,也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反倒是浮在“性”之上的“情”,读过之后,让人更为震动。

《小团圆》虽然热销了,然而“违背作者意愿的书该不该出?作品涉及的敏感话题该不该删?”成了媒体焦点,无数人对张爱玲的好奇在《小团圆》中得到了满足,但太过彻底的“坦率”也打破了张爱玲在许多人心中的幻想。《小团圆》的确是面镜子,它照出了“张迷”们不知道的另一个张爱玲。

阎连科:灵魂的颤抖

2009年父亲节前夕,备受争议的著名作家阎连科,推出《我与父辈》,畅销30万册,与他此前遭禁的几本书待遇截然相反。

阎连科历尽艰辛,于2008年出版的《风雅颂》,以荒诞的手法揭露知识分子的懦弱和堕落,指责声音从未停止过;而讲述军人跟上级家属婚外恋故事的《为人民服务》,以及关于河南艾滋病人的长篇小说《丁庄梦》,都被列为禁书。而《我与父辈》一反常态,没有争议,没有指责,好评如潮,非常畅销,被誉为“2009年最感人的书”。阎连科说,不是这本书写得好,而是它写出了人间最普遍的亲情,可能当下人们最缺失的是这个,所以大家都喜欢。

《我与父辈》讲述了生活在偏僻农村里的父亲、大伯、四叔坎坷而平淡的一生,以及自己艰辛的成长经历。书中关于对父辈亲情的这段描述超脱了时代,直射入民族精神的核心,即使在当前,相信也能引发包括90、乃至00后年轻人在内的广泛读者的共鸣。阎连科以一个过来人的眼光,将自己的悔恨与懊恼娓娓道来,一个个平淡的字语,都化为一根根利针,刺入每一个读者的心田。经历过的人读这长文会有一种共鸣;而没经历过的人,却有一种警醒与启迪。

梁文道:电视媒体的走红

现在逛书店,显要之处总能见到梁文道的书。梁文道“转战”内地,1月《常识》初试啼声,3月是《噪音太多》,4月是《我执》,10月《读者》又大面积地铺开。四本书换了三家出版社,似乎并不多见,想是梁文道的书十分畅销,每家出版社都来活动,争着分到“一杯羹”,以至于弄得“道长”也为难,要多分几家平平怨气。

梁文道的成名,也着实要拜凤凰卫视所赐。梁文道参与的节目,凤凰台专辟有两档,一档是《开卷八分钟》,由梁文道介绍时新读物,虽仅八分钟,却也旁征博引、侃侃而谈;而另一档则是《锵锵三人行》,每期一般是窦文涛、梁文道再搭档一个嘉宾,笑谈时髦话题,嬉笑怒骂,纵论古今中外。“道长”的盛名,即是靠这两档节目日积月累地狂轰滥炸所致。

梁文道的走红,其实说白了,只是电视媒体的走红,并不是梁文道思想的走缸。说起来“道长”也真谈不上思想,说来说去都是拾人牙慧的东西,假他之口说出来罢了。只是他比较勤快,看的书多,又博闻强识,节目上能随时随地用起来,但他也仅是个纽带,穿针引线,把这些东西串起来而已。

王树增:《解放战争》为年轻人而写

10月,是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生日,回忆和描写解放战争的作品纷繁多样:小说、回忆录、电视剧等等。著名作家王树增的《解放战争》(上下部),在这中间无疑是分量最重的。全书130万字,全景式地展现了解放战争的全过程。

王树增是一位有着严谨创作态度的作家。他创作的《朝鲜战争》、《1901年》、《长征》等作品,继承了当代中国历史类纪实文学中,以细节还原历史面貌的写作范式。《解放战争》中,有时关乎人物命运,有时关乎战事进程,有时关乎战场胜负,都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上至指挥几十万大军的将领,下至进攻一个暗堡的战士;大到横跨中原五省的战役,小到不足一平方公里的战场,丰富的细节描写和真实的史实记述相融合,深刻的思想性和生动的艺术性结合,使其在众多叙述战争的文学作品中显得格外突出。

王树增说;“寻找历史是为了寻找心灵着落点,而我也想让年轻人从中获取力量。”他所看重的,不是介绍历史常识或揭秘什么历史真相,而是去发掘在极端的战争条件下,形成的信仰与精神力量,以及这种精神力量对于当代年轻人的意义。

赫塔・米勒:“被放逐”的异乡人

2009年10月,诺贝尔文学奖再次令中国文学界惊讶:并不是很知名的罗马尼亚裔德国女诗人、散文家赫塔・米勒获奖。由于米勒公开批评罗马尼亚政府,她被禁止在国内出版作品。1987年,米勒和她丈夫、作家理查德-瓦格纳一同移民德国。米勒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超出所有媒体的预测,连德国文学界也普遍感到很吃惊,德国媒体甚至 称穆勒为“德国文学的圈外人。”

而中国国内,研究德语文学的专家很少,加上德语难学,翻译酬劳偏低,因此一直对冷僻德语作家不够关注。据了解,此前只有《译林》杂志于2001年翻译过她的一组诗《黑色的大轴》,《世界文学》杂志曾经刊登过她几篇短篇小说。此外,唯一一部正式推出的作品还是在台湾地区出版的小说《风中绿李》。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了主人公童年片段及经历,回忆一群朋友的故事,他们因旧政权瓦解而精神崩溃,相继选择自杀。因此,在获奖揭晓之前,中文搜索网站上根本搜不到米勒的任何作品。只是,对诺贝尔奖的畸形崇拜,对能否得到外部世界认可的紧张心理,让我们在每一次诺贝尔奖揭晓后都要不断追问:中国人,什么时候能得诺贝尔文学奖?

余秋雨:浪尖上的“富翁作家”

余秋雨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一直处于舆论的漩涡。从“捐款门”脱身的他,出版了新书《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这本书腰封推荐谣“古有三千弟子《论语》孔夫子,今有北大学生《问学》余秋雨”,让人大跌眼镜,是余秋雨自比孔夫子,还是出版商的炒作?这无疑把余秋雨推到了风口浪尖。

曾几何时,余秋雨的散文让我们眼前一亮,他独有的文风备受人们推崇。可《问学余秋雨》却从电视节目脱胎而来,让人难免有些失望。对此,有评论者越发认为余秋雨的新书与于丹、易中天在《百家讲坛》讲座后成书不无二致。而这,不应该是一位散文家的作品,这使他越来越远离了作家的身份,而更接近于“文化超男”。

2009年10月,上海徐家汇商城上市,余秋雨名列十大股东之一,从“文化苦旅”到“富翁作家”,余秋雨再度成为话题焦点。分析人士表示,“只要徐家汇上市后股价能达到20元,余秋雨的持股市值就会突破亿元大关。”余秋雨是国有资产的攫取者还是投资家?那是另外一个议题。

孔二狗:写“黑道”一夜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