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藏医学论文范文

藏医学论文精选(九篇)

藏医学论文

第1篇:藏医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桑吉嘉措;藏族医学;贡献

中图分类号:K8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2

一、第巴桑吉嘉措身世背景论述

众所周知,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初期,对于藏族历史而言是个多事的年代。自17世纪中叶开始,藏传佛教之格鲁教派和噶举教派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噶举教派以当时后藏地区的藏巴汗政权势力为强大后盾,与集中于前藏地区的格鲁教派对峙,以至兵戎相见。由于双方力量悬殊,格鲁教派面临危机四伏的境地。鉴于此,五世达赖喇嘛高瞻远瞩,为谋求格鲁教派的生存和长足发展,他毅然决定求助外援――蒙古和硕特部汗王固始汗。自此,格鲁派依靠蒙古和硕特固始汗强大的军事势力统治的藏巴汗地方政权,进而建立起“噶丹颇章”地方政权,第五世达赖喇嘛成为地方的政教领袖。同时,固始汗以“持教法王”的身份掌握实权,蒙古和硕特部驻足。这就引起了后来蒙藏上层人物间长期的政治斗争,上层统治阶层形成一种蒙藏政治势力交错对峙的局面。

正是在这种教派对峙、蒙藏政治势力联合执政的历史大背景下,第巴桑吉嘉措于公元1653年(藏历第十一绕迥水蛇年)出生在拉萨北郊埝卜仁的大贵族仲麦巴家族,父亲阿苏,母亲布赤加姆①。其叔叔仲麦巴陈列嘉措是五世达赖喇嘛时期第二任“第巴”②。桑吉嘉措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由于历史的机遇,1660年,即桑吉嘉措八岁之时,有幸朝拜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并聆听其教诲。此后,桑吉嘉措便留在达赖喇嘛身边,接受种种严格的教育和特殊的培养。五世达赖喇嘛对桑吉嘉措寄予厚望,决定要将他培养成一个学识渊博并具有果敢政治魄力的。由此可以推断,五世达赖喇嘛不仅有意把桑吉嘉措培养成佛学人才,并且有意把他训练成学识渊博、政治敏锐的政教活动家和格鲁派的接班人。有的学者根据五世达赖喇嘛对桑吉嘉措这种宠爱和特殊关照,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分析认为,他们二人之间有一种特殊的亲缘关系;也有不少学者对此种观点持否定的态度。

后来,桑吉嘉措学有所成,以盖世才华登上噶丹颇章地方政府之“第巴”要职,达赖喇嘛掌管地方的政务,从此也成为格鲁教派政权历史上的第五位“第巴”。他先后执政20多年,期间以出众的才能、显赫的权势、非凡的魄力,叱咤风云于历史舞台,最终因政治斗争而死于非命。对于他那带有传奇色彩的政治生涯,史学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第巴桑吉嘉措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而且是一位大学者,他一身作为颇多,是一位罕见的历史人物。

二、对藏族医学的贡献

(一)整理旧籍,继承先人成果

桑吉嘉措从16岁开始就拜师学医,开始学习《四部医典》(藏文《居悉》),同时钻研大量汉地与印度的医学典籍。众所周知,《四部医典》最早为公元8世纪时的藏医鼻祖宇妥云丹贡布所著,可惜由于年代久远,原本失传。桑吉嘉措针对《四部医典》原传本残缺及纰漏现象,决心整理以《四部医典》为主的医药旧典籍,并付诸行动。

1687年(藏历第十二绕迥之火兔年),桑吉嘉措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校正了《四部医典》,主要参阅《月王药诊》、《八支精要》、《月光》、《毕吉黄色经函》、《教诲明灯十三条》、《大小甘露精华》、《十八分支》等古典藏医书籍,尤其是重点参阅宇妥云丹贡布的《亲手翻阅书》和舒卡年尼多吉的《藏箱之四部医典》,同时对照历代各种重要版本,诸如老苏卡版、扎当版、总噶版、干木保版、德丹版、乌东版的《四部医典》,对比分析,进行核实、研究,最后以《扎当居悉》为底本,加以校勘和全面整理、注释《四部医典》。由此可以看出,桑吉嘉措在发展藏医学事业上极其重视继承前人的成果,他认真总结医学前辈们的经验成果,善于汲取其中的精华,在此基础上加以提炼、概括和提高。本人认为,桑吉嘉措这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看世界”的科学态度,在那个时代具有开创意义,很值得我们称赞和学习。

经第巴桑吉嘉措校正后形成的扎当版《四部医典》,是目前较早的刻版传本,它含《本续》(藏文《杂居》)、《释续》(藏文《解局》)、《诀窍续》(藏文《曼阿局》)和《后续》(藏文《启迈局》)四部,共157章,3200多页,约24.1万字。其内容十分广泛,从医学理论到临床实践、从药物到方剂、从卫生保健到胚胎发育、几乎医药学上所涉及的各个方面都有详细的论述,堪称藏医学之经典著作。

(二)著书立说,夯实医药理论

继承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发展,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其两者是相互促进、一脉相承的。桑吉嘉措在善于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又富于开创,因此,他在藏医学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处于领先地位。

1688年(藏历第十二绕迥之土龙年),第巴桑吉嘉措撰写《医学广论药师佛意庄严四续光明蓝琉璃》(通常简称《蓝琉璃》)一书,并于次年在刊行。此书把当时的藏医学的水平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一,《蓝琉璃》内容丰富,既有理论原则,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作者对藏族地区南、北两派学说的医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诸家之长,聚集精华于一体。既体现了历史传统的特色,又具有时展的气息。无怪乎后来的藏医大师达娃俄西指出,如此著作首先必须对前辈大师的医学秘诀有清楚的理解,尚能写出。其二,《四部医典》原以韵文体写成,虽然朗朗上口,但理解起来很费劲。而第巴桑吉嘉措所著的《蓝琉璃》语言通俗易懂,内容翔实,图文并茂,为藏医药的普及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更为广阔的道路。后来有人称赞说,宇妥云丹贡布的《四部医典》如同金锁,而第巴桑吉嘉措的《蓝琉璃》则是一把开启走向藏医学光明大道的钥匙。由此不难看出,此书的学术价值和在藏医学上的地位。其三,《蓝琉璃》对原著《四部医典》的药物种类加以扩展,并对“六味、八性、十七效”③作了进一步阐释说明,这对藏医学发展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贡献。《蓝琉璃》的问世使《四部医典》变得较通俗易懂,历代医学家把《四部医典》尊为藏医学的必修教科书,又把《蓝琉璃》奉为它的标准注解本,并且一直沿用至今,影响深远。

除此之外,第巴桑吉嘉措还写了很多藏医学方面的著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他晚年之时,凭借对藏医学的长期研究和丰富的临床实践,撰写了《医学概论贤人喜筵》。这是一部有关藏医学史方面的著作,书中收集有关医学起源的各种学说,并加以系统总结。以桑吉嘉措在政治和宗教上的地位来看,他掌握着当时宫廷里大量的文献资料,因而也有充足的历史依据,比其他作者有更优越的条件来完成此书。此书观点新颖,较为详尽地阐述了从传说时期一直到桑吉嘉措本人执政时期的藏族医学发展情况,还重点论述了宇妥云丹贡布、查瓦温嘉、措吉雄努等藏医学史上重要人物的业绩,是一部比较权威的藏医学史著作,它对研究古代藏医发展情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开设学校,培养藏医人才

第巴桑吉嘉措对藏医文化的贡献精神,还表现在他热心发展藏医学教育事业上。藏医学教育在“甘丹颇章”政权时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从五世达赖喇嘛起就重视医学人才培养,鼓励大力地培养接班人,并先后在哲蚌寺设立“索日卓潘林”(即“藏医学利众院”),同时下令恢复日喀则的医学校,命名为“昌松堆白林”(意为“仙医云集寺”)。所有的医学校都招收优秀青年入学,主要学习《四部医典》,兼学草药药物学知识。后来,第巴桑吉嘉措发现布达拉宫对面的药王山是个很好的地方,他察看风水地相,决定在此开设医学校。1696年,他在拉萨药王山上重新创办了一所藏医专业学校,这就是以培养优秀的藏医学人才而闻名的药王山医学利众院(藏语为“加波日卓潘林”)。同时,这所藏学学校成为乃至整个藏区的第一所官办正规高等医学院。

学校建成以后,桑吉嘉措亲自主持管理,他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课程内容,教材主要以《四部医典》为主,同时开设《增补四部医典秘诀本集》、《草药秘方》等课程。除了学医,还要学习天文历算、历史、语法等,学院有严格的考试制度。医学院规定学制为3年、6年、9年不等。其生源有三个渠道,分别是:各大寺选送的有培养前途的青年僧人;从藏军的士兵中派人培训;招收具有一定医学基础的各地社会青年入学。最初学生为20、30人左右,后发展到70余人,人数最多时达170多人。④这所学校一直是近代培养藏医人才的主要场所。桑吉嘉措在主持开办药王山医学利众院、培养藏医学人才事业上,可以说是苦心孤诣。他从藏医学科实际出发,采取医药不分家的传统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既懂医理,又通药性。尤其重视教学上的实践活动,规定学员每年必须外出采药一段时间,以便实地掌握草药的采集和识别知识,增强了临床效果。对此,桑吉嘉措本人也身体力行,每年夏秋时节,他经常外出采药,辨认各种草药。在他所撰写的《藏医史》还着重提及如何辨别药物,这些足以证明桑吉嘉措对辨别药物之实践的极其重视。

在开办药王山众利院的同时,第巴桑吉嘉措还于布达拉宫的“拉旺”(即神灵之权利的意思,亦称“神权”)角,设立医学提高班,专门从各地聘请高级医药学者前来讲座、授课,开展藏医学术交流活动使学员的医术水平不断提高,办学效果日益显著。第巴桑吉嘉措在执政期间将心血倾注于藏医教育事业,采取卓有成效的措施发展藏医专门教育,一方面使医学纳入了正规教学轨道,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藏医学者;另一方面也促使藏医理论日趋完善定型,为后来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绘制“曼唐”,丰富唐卡艺术

为了更好地开展藏医学院教学,切实培养一批具有实用性的藏医学人才,第巴桑吉嘉措不遗余力地为之创造条件。值得称赞的是藏医系列彩色挂图的绘制,这种彩绘挂图藏语称为“曼唐”,从称谓上不难得知它就是藏族特有的唐卡艺术的一种类,是用图画的形式形象地表达藏医学的内容。这种‘曼唐’曾在藏医南北两派中出现过,但主要是解剖方面、放血穴位以及草药方面的标本图。作为系统介绍藏医各个方面的全部内容的彩绘挂图,在第巴桑吉嘉措以前尚未出现过。

第巴桑吉嘉措在撰写《藏医史》一书时,亲自主持召集全藏区著名的医学家和画家到拉萨,以北方学派名医伦丁都智吉美所绘《四部医典教学图画》为底本,综合《月王药诊》和各派画稿,增补必要的内容,具体分工进行着色绘制,并于1703年制成79幅成套《四部医典彩色系列挂图》(又称“曼唐”),具体有:《本续》方面共绘有4幅,《释续》方面有35幅,《诀窍续》方面有16幅,《后续》方面有24幅,共计79幅。⑤他主持绘制“曼唐”在藏族医学发展史上是个重大的创举。这一整套“曼唐”的出现使博大精深的藏医学理论更趋形象化、具体化,为藏医学习和传承提供了捷径。它的绘制不但丰富和完善了传统藏族医学的解剖学,而且大大促进了趋重于理论学习的藏族医学向临床实践的转变。

此套“曼唐”是现存藏医学彩图的完整的蓝本。其内容涵盖广泛,举凡基础理论、药物治疗、生理解剖、防病治病、临床各科和饮食起居等等,无不涉及,具有丰富的医学内容。其中有关人体胚胎学的“曼唐”,极为形象地表达了人体由父精和母血的结合开始为原动力逐周发育,一直到38周左右分娩等概况,这充分表明了人胚的发育是动物进化的重复过程,这一藏医学理论与现代医学的胚胎发育理论基本吻合,当时藏族医学的发达与先进由此可见一斑。

另外,“曼唐”对于继承和保存古代藏医学遗产,普及藏医学知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像这样数目众多、卷帙浩繁的彩绘图,不但是藏医学史上的一大宝贵遗产,而且是藏族特有艺术――唐卡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极大地丰富了藏族文化艺术宝库,在藏族文化艺术、藏医学、民族学等研究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

三、结论

综上论述,第巴桑吉嘉措在藏族医学方面业绩卓著。可以说,他是自藏医鼻祖宇妥云丹贡布以来,对推动藏族医学发展具有重大贡献的一位人物。他对藏族医学的卓越贡献集中体现在,上承传统藏医系统完整的医药理论,下启新式公办藏医教学的先河,这对藏族医学的传承和再发展开辟了新途径,具有历史意义。然而,第巴桑吉嘉措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仰者,生活在一个政教合一制度的社会里,自身对藏传佛教怀有特殊的情愫,他的所作所为不可避免地受时代性和阶级性的限制,他的诸多论著中可能存在一些纯唯心的观点和思想。尽管如此,当我们还原历史时不难发现,他是清代藏族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我们论述他对藏族医学的贡献业绩,对评价这位历史人物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不仅如此,第巴桑吉嘉措在藏族文化发展史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诸如对藏族历史学、建筑学、天文历算和文学方面的业绩,涉及藏族传统“十明”⑥文化。在历史的长河里,以他的盖世才华,本可以在藏族文化领域中有更多的作为,但由于政治身份的特殊性,被卷入政治斗争,死于非命,使自己蒙上了一层传奇色彩。他一生继承和发展藏文化,推动藏文化事业的发展进步,极大地丰富和繁荣了藏文化的瑰丽宝库。

参考文献:

[1]第巴桑吉嘉措 著:《五世达赖喇嘛灵塔志》(藏文),人民出版社 ,1990年出版;

[2]第巴桑吉嘉措 著,毛继祖、卡洛、毛韶玲 译校:《蓝琉璃》,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出版;

[3]得容泽仁邓珠 著:《藏族通史吉祥宝瓶》,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

[4]恰白次旦平措 等著:《通史――松石宝串》,古籍出版社,1996年出版;

[5]张天锁 著:《古代科技简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6]陈柏萍、卓玛 著:《试论藏族杰出人物第巴桑结嘉措》,《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三期;

注解

①第巴桑吉嘉措 著:《五世达赖喇嘛灵塔志》(藏文)人民出版社 ,1990年5月出版:P819;

②第巴:为藏语音译词,原指部落酋长或头人。格鲁派执掌政教大权,建立噶丹颇章政权,随之地方政府的首领称之为“第巴”,达赖喇嘛总揽政务。

③第巴桑吉嘉措 著,毛继祖、卡洛、毛韶玲 译校:《蓝琉璃》,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出版:P236

④得荣泽仁邓珠 著:《藏族通史吉祥宝瓶》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P522;

第2篇:藏医学论文范文

《藏医药古籍目录》的编写是藏医药古籍保护与整理的重要环节,因此探讨藏医药古籍目录的编写体例就显得至关重要。《藏医药古籍目录》编写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书名、著者、版本、内容提要、存佚等。

【关键词】 藏医药 古籍 目录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藏文典籍浩如烟海,其数量仅次于汉文典籍。藏文典籍中有大量的藏医药典籍。作为藏医学知识主要载体的藏医药古籍,从古至今一直是藏医学传承、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并且是我国有优势的卫生、科技、文化和产业资源,具有重要价值。同时,藏医药古籍也积淀着藏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特征。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指出:“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藏医药”被列入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展对藏医药古籍的保护与整理,是文化遗产保护、我国全部古籍保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医药古籍保护工作的第一步是完成藏医药古籍目录的编写。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藏医药古籍珍藏在寺院和民间,大量的藏医手抄本、善本、孤本及“口传古籍”等正面临着流逝和失传的危险。对于藏医药古籍的存世现状并不清楚,这就严重影响藏医药的推广和科研工作的开展。目录学是读书治学的入门书,也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重要方法。藏医药古籍目录的编写能够清楚地反映历代藏医药古籍的基本状况,也是我们学习藏医学的入门书。

藏文典籍目录的编著具有悠久历史。吐蕃时期,由于大量印度佛经的翻译,公元8世纪末,赤松德赞时期,产生了第一部藏文目录学专著《旁塘目录》,此目录已亡佚。现存最早的藏文目录是赤松德赞时期,译师嘎瓦贝等人编写的《丹噶目录》。此后历代都有藏文典籍目录的编写。编写图书目录,首先涉及图书的分类问题。目前对藏文图书进行分类较有影响的是以下几种:喜饶嘉措大师的分类,拉卜楞寺藏文典籍总目录的分类,东嘎·洛桑赤列教授的分类,黄明信先生的分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图书馆的分类[1]。医学属于藏族传统文化十明中的医方明,在以上几种分类方法中,藏医学皆归入“医方明”。

藏医药古籍目录的编写需要确定收录古籍的范围(时间上下限)。藏医学历史悠久,起源于古代的苯教医学,至今已有三千八百余年的历史。藏医药古籍是记载藏医药知识的古代书籍的简称。藏医药古籍收录的时间上限可以上溯到古象雄时期。本世纪初,从敦煌千佛洞发现的古文献中,i.0.755号写卷已被公认为一部象雄语的医学文献[2]。那曲地区藏医院医生阿加就收藏了古象雄时期的医书,包括苯教创始人辛绕弥沃齐所著《象雄解除痛苦的医学广论》《象雄消除病魔白药瓶》《象雄药论甘露》《象雄消除病魔黑瓶》等书,均系手抄本[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藏医药事业的发展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认为藏医药古籍收录的时间下限可以划定为1949年。

在编写藏医药古籍目录时,必然涉及对藏医药古籍进行分类。早期的藏医药著作藏医和藏药一般不分开,现存最早的藏医学经典著作《月王药诊》,内容涉及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病因病机、诊断治疗、药物学和药物治疗等。藏医学经典《四部医典》由《根本部》《论说部》《秘诀部》《后续部》4部分组成,内容包括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病因病机、诊断治疗、药物、养生、医德等。藏医学的分科最早见于《四部医典》,《四部医典》全名《甘露精华八支秘诀经》,八支者将医生治疗的疾病概括为普通疾病、儿科疾病、妇产科疾病、神志疾病、创伤疮疡、中毒症、养老及滋补壮阳等8个分支。

关于藏医(医方明)图书的分类,东嘎·洛桑赤列教授将“医方明”分为:续部及其注释、药书译注、本草、零散著作。黄明信先生将“医方明”分为:医典及注释、医药著述、药物图谱、零散著作。杰西·西饶江措《藏文典籍目录学的源流及其分类研究》一文将“医方明”分为:一般著作、译著及注释、四部医典及注释、药物图鉴、其他[4]。上面三种分类方法实际是将藏医典籍分为:经典著作及其注释、(药书)本草类、其他(零散著作)三类。参照《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对中医书籍的分类方法:医经、基础理论、伤寒金匮、诊法、针灸 按摩、本草、方书、临证各科、养生、医案医话医论、医史、综合性著作。我们认为可以将藏医药古籍分为三大类:藏医类(包括医经及其注释、一般著作及其注释、临证各科、曼唐)、藏药类(包括本草、方书、药物曼唐)、综合类(包括医史、养生、文史丛书和学者文集中的医学著作)。

东嘎·洛桑赤列教授认为藏文图书详细目录的填写应该包括:总编码、部类名称、字母标号、书名、简称、别称、作者姓名、别名、成书时间、主要内容、抄本、印本、篇页长短、每页行数、函数、章节、页数、是否完整、馆藏部数等19项内容[5]。照东嘎·洛桑赤列教授藏文图书详细目录,结合藏医药古籍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藏医药古籍目录的编写主要内容应包括:类名、总序号、书名(包括通行书名、全书名、简略名、异名、书名编号)、著者(包括生卒年代、姓名〈人名著录选用常名,遵循约定俗成,注意各藏区的地域特色,强调人名的规范化。同名同姓者,可以在其名字前贯以地名、职位等加以区别〉、别名、著者编号)、版本(包括著作年代、出版时间、地点、出版者、版本类别、卷数、页码数、是否完整)、内容提要、存佚、收藏处代号、备注等。为了全面了解藏医药古籍总的状况,在进行目录编写时,应该收录著录存世或公开出版的藏医药学历代古籍以及已经亡佚但是见于古代医学文献、历代史书方志及学者文集中记录的医药书籍。

藏医药古籍目录中同一类目的著作按照成书或刊行年代先后编排。成书年代不详者,一般以作者卒年为准。生卒年不详或者无从考证者,则注明“成书年代未详”。著作年代的书写用三种纪年法 ,包括传统藏历纪年法、中国历史纪年法(历代帝王年号、干支)和公元纪年。1911年以后只著录传统藏历纪年法和公元纪年。

藏医药古籍书名取一最通行者为书名。藏医药古籍往往有很长的全书名和简略书名,本目录著录时全书名列于通行书名的下方,其他异名,均冠以“又名”字样,列于全书名之下,并反映在书名索引中。例如《四部医典》(通行书名),全名为《甘露精华八支秘诀经》,又名《医学四续》。

藏医药古籍目录的编写首先要反映其藏文特色,同时应该重视其具有国际交流意义,所以我们认为藏医药古籍目录的文字应该包括藏文、汉文、英文、藏文字母拉丁转写等4种文字。

藏医药古籍目录的编写,既要参照传统的藏文目录编写体例和吸收现代目录学的研究成果,又要遵循藏医药古籍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阿华.藏文典籍的分布及其分编问题[j].中国藏学,1994:2.

[2]罗秉芬.敦煌本吐蕃医学文献精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125.

[3]索朗措姆,拉珍整理.古今藏医药文献书目编制[m].拉萨:人民出版社,2006:36,38,39.

第3篇:藏医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藏医;汉医;医者;医药典籍;藏药

一、对吐蕃医者的影响

汉地医术对吐蕃医者的影响通过两种形式:其一,历代赞普派遣藏地医生深入内地学习中医术;其二,汉地医生通过受聘请和派遣的方式入居吐蕃。松赞干布统一藏地后,便从汉地引进佛教和医学。在文成公主入藏时就有汉地医生受唐朝廷派遣随和亲进入藏地。同时松赞干布还迎请汉地僧医摩诃德瓦入藏翻译医药典籍,迎请汉僧韩文海与天竺、大食的医师一起编写医药典籍。又据《藏医史》记载金城公主入藏时再次带去了医药人员与医学书籍(2)。《新唐书・吐蕃传》中也有相应的记载:“帝念主幼,赐锦赠别数万,杂伎诸工悉从。”(3)“杂技诸工”极可能包括汉地医者。金城公主所带医书在被译成藏文后,又迎请汉僧摩诃衍那与藏地翻译家一起根据根据这些译稿编写医学成医药著作《月王药诊》。赤松德赞时期聘请了更多的僧医入蕃,如圆净、善恕、善思及东松嘎瓦等。其中著名汉地医师东松嘎瓦,他不但翻译编写了众多医药著作,而且在藏地招揽弟子教传医术。这一时期吐蕃著名的九大医学家之一的宇妥・元丹贡布,即《四部医典》的作者,就是其学生之一。进入汉地学习医术使土生的藏地医者受到了汉地医术的熏陶,汉地医者进入吐蕃对当地医师又产生一些影响,改变了藏地医师的构成结构,通过上述两种方式使藏医中加入了不少汉地医者的因素。

二、对吐蕃医药典籍的影响

《王统记》讲到文成公主入藏时:“四百又四医药方,四方、五诊、四论医典,六医器械皆赐汝。”(4)说明文成公主入藏便有汉地医药典籍传入蕃地。赞普松赞干布又迎请汉僧摩诃德瓦与藏地翻译家达摩夏卡一道翻译从汉地带回的的医药著作编译成书即《医学大全》。《汉藏史集》中有相应的记载:“又从汉地迎请摩诃衍那大师,由汉妃公主和拉隆多吉贝担任翻译,译出众多汉地历算及医药之书籍。”(5)同时,据《贤者喜宴》(6)记载松赞干布又迎请来自天竺、大食的医师和汉地的韩文海合编《无畏的武器》。《贤者喜宴》中在讲述金城公主入嫁吐蕃时也带去了许多历算和医学著作。(7)赞普赤德祖赞迎请汉地僧医摩诃衍那与藏地翻译家毗卢扎那把这些医药典籍译成藏文,在这些译稿的基础上编写成医药大典《月王药诊》。《月王药诊》受中医影响明显,其中的“阴阳五行”、“五行生克”的医学理论和把疾病分为“寒”、“热”两类,并采用寒药治热,温药治寒的治疗方法都与中医的内容一致。652年汉地名医孙思邈编成的医学巨著《千金要方》也极有可能也随着金城公主入嫁吐蕃被带入藏地。赤松德赞时期又聘请汉地僧医入蕃翻译了不少中医典籍,如汉僧善恕和天竺医师合译《医学方金宝全书》《穿刺技巧》,汉僧圆净与印度医师合译《精治宝灯》《医药概论》及来自汉地的著名医者东松嘎瓦也翻译成了《杂病治疗》、《艾灸明灯》、《配方玉珠》等医药典籍。于8世纪晚期编成医学巨著《四部医典》的宇妥・元丹贡布是汉地医者东松嘎瓦的弟子,且《四部医典》是在继承《月王药诊》《医学大典》《无畏的武器》等前代医药著作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清代藏族学者洛桑却吉尼玛在其《土观宗派源流》里写道:“我认为,所传之《医方四续》,其最初来自于汉地。”(8)

三、对藏地药物的影响

敦煌本吐蕃藏文医书是尚存最古老的藏医文献,较真实地反映了古代藏医的面貌,是研究藏医起源和发展的第一手珍稀资料。医疗术长卷里记载了诸多药物,医疗术(一)s.t.756卷41条提到使用“汉地黄连黄水”治管漏并且疼痛;第11条使用“汉地桑叶”治疗舌头肿而溃烂;第51条以“汉地酒曲”治燥热症;医疗术(二)I.O.56,57卷第7条里以“汉地酒”治疗剧烈寒颤;第20条里用“汉地酒、姜、粉团、葱、当归等配制后喂食治牛病”,这些都明确地注明是来自于汉地,说明吐蕃时期曾从汉地引进药物(9)。在《藏医藏药初步调查》(10)里指出:藏药中与中药材完全相同的有98种,约占常用药的三分之一。《月王药诊》中共记载藏药780种,《《月王药诊》研究概论》11一文认为《月王药诊》中有一百多种药物是来自汉地的。文中指出在《月王药诊》中提到的向额儿(甘草)、叟买(豆蔻)、君母札(大黄)、毕毕灵(毕茇)、嘎果拉(草果)等明显都是中药材。同时,在汉地的文献里也有中药材被传入吐蕃的记载。《全唐文・卷34・元宗(十五)》在“赐关内河东河西入朝蕃酋等敕”这一节里有这样的记载:“部落有疾苦,量给药物。”(12)《全唐文・卷474・陆贽(十五)》的“论缘边守备事宜状”叙述里也讲到赐予吐蕃药物:“然良粮所颁,厚逾数等,继以茶药之馈,益以蔬酱之资。”(13)更进一步地说明在吐蕃时期,汉地有众多中草药传入并应用到蕃地医疗事业,造福于吐蕃居民。值得注意的是,后来作为吐蕃人生活必备品之一的茶叶,最初也是作为药材传入的。敦煌本吐蕃藏文医书医疗术长卷s.t.756卷第31条中提到用浓茶治疗冲撞污秽之物所得的病(14)。在《汉藏史籍》中说茶叶最初是作为治愈赞普都松莽布支疾病的良药从汉地引进到蕃地的(15)。

注释:

(1)五世达赖喇嘛《王臣记》第33页,刘立千译注,人民出版社,1991年

(2)桑吉嘉措《藏医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

(3)《新唐书・吐蕃传》卷二百三十《列传第一百四十一吐蕃上》

(4)索南坚赞《王统记吐蕃王朝世系明鉴》第69页,刘立千译注,人民出版社,1985年

(5)达仓宗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第101页的,陈庆英译注,人民出版社,1983年

(6)巴卧・祖拉陈哇着《贤者喜宴》,黄皓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89年

(7)巴卧・祖拉陈哇着《贤者喜宴》,黄皓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89年

(8)土观・罗桑却吉尼玛《土观宗派源流》,刘立千译,民族出版社,2000年

(9)罗秉芬主编《敦煌本吐蕃医学文献精要》,民族出版社,2002年

(10)藏医藏药调查组:《藏医藏药初步调查》,日报社印刷厂,1965年

(11)罗尚达《对《月王药诊》研究概论》,研究,1985年第4期

(12)《全唐文》卷三十四,《元宗(十五)》

(13)《全唐文》卷三十四,《元宗(十五)》

第4篇:藏医学论文范文

《素问·六节藏象论》首先提出“藏象”一词,认为藏是指藏于人体内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脏腑器官组织;象是指内脏功能活动反映于外的征象及脏腑的实质形象。藏是象的内在本质,象是藏的外在反应。因而,藏象是对人体生命的本质与现象诸种联系的高度概括。张景岳在《类经》中云“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此外,有诸内必形诸于外,亦是对藏象学说的阐述。笔者现将近年来有关藏象理论的研究概况综述于下。

1 藏象的涵义

现代中医学对藏象的涵义有多种认识。孙广仁[1]认为,目前比较公认的藏的内涵有二:一指脏器,即为实质器官,可以属于形藏;二指气藏,即不指实质器官,而是指人整体之气运动变化呈不同状态的代名词。象的内涵有三:一指内脏的外见形象;二指内脏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三指内在5个生理病理系统与外在自然环境相通应的事物与现象,即两者类比所获得的比象。戴俭宇[2]认为中医学实际上就是以象测藏的医学,是现象 (状态 )医学,藏象学说的思维方式指导着辨证论治的全过程。谷振省等[3]认为从词语属性及文字的演变看,藏象即脏象;从藏象的源流、本义及内涵、外延看,作为人体脏器名称特别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概念术语,当称脏腑而不应称藏象。杨化冰[4]认为中医学以藏象学说为核心来阐释人体,其中象的思想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与实践始终,并主张从观象、悟象、辨象、治象4个方面浅析中医之象。王颖晓[5]认为藏象之象有3个方面的意义。首先,具有形象之意,即为脏腑的具体形态结构;其次,更泛指一切可见的或可感知的现象与征象,即为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外在表现;最后,具有古代哲学思维的特点,含有想象、取类比象之意,即将脏腑与自然界四时阴阳五行等相应的事物、现象进行类比,经抽象思维,寻找对应关系。

2 藏象与解剖的关系

近年来中医对藏象理论的认识侧重与现代解剖学进行比较的报道逐渐增多。《内经》藏象的含义与现代解剖学中的脏器的含义不同,后者立足于微观的实体解剖与描记,前者侧重于脏腑生理功能的宏观概括。如白云静等[6]认为中医学的藏象学说不是以解剖形态学为指归的,而是对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病证现象的整体概括,每一脏均涉及多系统的部分结构和功能,每一脏所主的功能均不是某一系统所能独立完成的。孙尚拱[7]认为藏象理论的形成主要由3个因素造成,即初步的解剖知识、对临床生理及病理现象的观察和古代哲学思想。解剖学认识是中医藏象理论形成的起点,从象把握藏的本质的方法,是中医藏象学说的特点

3 藏象与黑箱理论的联系

中医学强调黑箱理论在藏象理论认识中的重要作用,并将藏象理论与黑箱理论结合起来共同研究藏象理论。张景岳称藏象是“藏居于内,行见于外”。王米渠等[8]认为,藏指内藏之脏,居于体内,外不可见;藏还有脏器的意义。象是现象、形象,流露于外,是可见的表现,是可预测的征兆。藏象就是通过外在可见形象研究内在不可见事物的一种方法。这种研究方法与现代之黑箱理论有相似之处。藏象概念强调它有实体脏器与功能系统双重涵义,倘否定一方,言象无脏器,言脏腑不言象(功能)则均有偏颇。钱丽[9]认为,黑箱是指内部结构尚不能 (或不便 )直接观测,但可以从外部去认识的事物;凡客观事物,当人们还未深入解剖其内部细节,还不清楚其内部详情时,都可以看作是黑箱;黑箱方法是不直接探测其内部结构,而通过考察对象的输入、输出及其动态过程,来研究对象的行为、功能等特性的科学方法。《内经》中“藏象”一词恰好道明了中医学理论“藏象学说”是不自觉地运用黑箱方法构建的。藏象学说正是把人体作为活的有机整体 ,以整个活的机体作为研究单位 ,在不割裂整体、不干扰正常生命活动的情况下,用司外揣内的推导方法,把握整体的运动规律。如《灵枢·本神》曰:“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其所病矣。”这也说明了藏象理论是以象测藏的,由外知内的。

4 藏象与脏腑的比较

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藏象和脏腑的涵义是不同的。王东坡[10]认为藏象学不是脏腑学,藏象学中的五脏是以心、脾、肺、肾、肝为代表的五大功能系统,是用以说明和指导临床辨证与用药的一种理论工具,经数千年历代医家的不断总结和补充,已形成其特有的体系,并有效地指导着辨证和临床治疗。杨洪军等[11]认为,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从本质上讲,藏象是研究人体脏腑经脉、形体诸窍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思维模型,它追求的是本质特征的神似,而略于形迹的逼真。将藏象这一思维模型,用于推演人体生命活动很实用,也具有科学性。郭海[12]认为藏象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石,藏象是脏腑功能的推理演化,脏腑与藏象是2个不同的概念,脏腑首先是解剖学上的器官,而藏象的系统功能是在解剖学脏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5 藏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联系

藏象理论与脏腑的功能特点、气血津液的功能特点以及经络的生理病理特点是息息相关的,而且正在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共同发展。邢玉瑞等[13]认为,中医藏象学说对脏腑生理功能与特点、气血循环与作用的认识,以及经络系统的构建,都借用了类比思维的方法。类比思维的基本形式可分为比类、类推、比附。赵宏杰等[14]用指纹图谱“以时测象”研究藏象实质,指纹图谱方法是一种适合于记录气血信息的工具方法。具体做法是,以指纹图谱对血液(中医的气血)取象并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动态模型,并认为依据藏象生理信息为藏象病理研究(即证本质研究)和藏象辨证论治研究所建立的平台,结合信息技术,完全能够实现藏象研究和应用的信息化和现代化。闪增郁等[15]认为从藏象学的形成及发展来看,它在认识论、方法论上体现了以下特征,即依据人体内外的完整统一性 ,通过见外而知内的方法,把人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通过生命过程中自然流露的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的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吴弥漫[16]认为,古代医家运用“以表知里,以象知脏”的方法,通过深入细致地观察、分析外在生理表现和病理征象,以推知人体内部的生命活动机理,这种独特的研究方法形成了中医独特的生命观——藏象学说。参照现代科学方法论,这种藏象研究方法正是对信息的充分利用,包含有信息论、系统论方法的基本原理。其实质是中医关于人体生理和病理生理的理论,在认识论上具有整体恒动观的鲜明特色,在方法论上则具有信息论、系统论的显著特征。

小结

中医学对藏象理论的研究包括藏象理论与解剖理论的关系、藏象的涵义、与黑箱理论的联系、与脏腑涵义的比较、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联系等。由此可见,藏象学说在《内经》中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成为《内经》理论的核心,也是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理论基础。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藏象学说理论的研究还不完善,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孙广仁.藏象的概念及其生成之源[J].中医研究,1997,10(5):1-5.

[2] 戴俭宇.藏象学说与辨证论治[J].北京中医,2006,25(1):23-25.

[3] 谷振省,陈延香,张效霞.藏象学探究[J].现代中医药,2005,25(4) :1-3.

[4] 杨化冰.浅析中医之“象”[J].中医药学报,2005,33(3):1-2.

[5] 王颖晓.藏象之“象”含义探析[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0(4):45-47.

[6] 白云静,孟宪林.从五行互藏探讨五藏互藏理论[J].国医论坛,2002,17(1):14-16.

[7] 孙尚拱.用统计方法检验中医藏象(五行)学说[C]// 2003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北京: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2003:23-30.

[8] 王米渠,吴斌,严石林,等.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探讨中医藏象学说的内涵[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9(4):314-315.

[9] 钱丽.黑箱方法与中医“藏象学说”[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14-17.

[10] 王东坡.治病求本必先五胜—论王琦教授对藏象学的研究与应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25(3):4-6.

[11] 杨洪军,黄璐琦,吕冬梅.论中医“藏象”思维模型及其对系统复杂性研究的意义[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5):15-17.

[12] 郭海.藏象研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河南中医,2005,25(10):10-12.

[13] 邢玉瑞,孙雨来.类比思维与中医藏象学说的建构[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6):414-416.

[14] 赵宏杰,张笑波,戴松铭.应用指纹图谱“以时测象”研究藏象实质的思路[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1):22.

第5篇:藏医学论文范文

《曼唐》以彩色连续图画的形式,配合《四部医典》的具体论述,系统描绘了藏医药学的基本理论,人体解剖构造及生理功能,疾病的起因、病理及症状,疾病的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药物的种类、气味功能及配方和用法,饮食、起居及卫生保健知识,行医的道德、守则等内容。《曼唐》源自藏医学的主要经典《四部医典》。《四部医典》出自吐蕃王朝“医圣”宇妥・云丹贡布之手,成书于公元8世纪。在印刷技术传入以前,以手抄本形式流传,经历代藏医增补、注释,内容日渐充实。17世纪末叶,第司・桑结嘉措编纂新注释本《藏医四部医典注释・蓝琉璃》,并刻版印行。定型后的《四部医典》共分四部,第一部《总则本集》是医学总论,共6章;第二部《论述本集》,讲述人体解剖、生理、病因、病理、饮食、起居、药物、器械和疾病的诊断治疗,共31章:第三部《秘诀本集》是临床各论,讲述内、外、妇、儿、五宫各科疾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共92章;第四部《后续本集》,除补充脉诊、尿诊、放血、艾灸外,着重介绍各种药物的炮制和用法,25章,另增补总述要义和善事概论二章,共27章。全书托借药王及其五个化身相互回答,论述了全部藏医药学。

据《藏医史》等记述,藏医历来重视医药图谱的编绘。早在公元8世纪初,吐蕃王朝王室侍医弼吉・赞巴希拉,曾编绘《尸体图鉴》26章,《尸体分布图》和《活体及尸体测量》各一部。《四部医典》流传后,常有医家以画图辅助传讲。公元13世纪,萨迦王朝名医昌狄・班旦措吉有《解剖明灯》和《药物蓝图》等专著留传。公元14世纪发展形成藏医南、北两大学派,他们为传讲《四部医典》而编绘的大量药物图谱和医学挂图,为《曼唐》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曼唐》形成于清康熙年间,第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1617―1682年)时期。当时由总理地方政务的第司・桑结嘉措亲自主持,召集全藏著名医学家和画家,以北方学派名医伦汀・都孜吉美所绘《四部医典》教学图谱为蓝本,综合各派画稿,增补必要内容,由洛札・诺布嘉措主持图形起草,黑巴格涅主持着色描绘,于公元1688年完成了60幅成套《曼唐》。此后,又依据《月王药诊》等经典医籍,补充了数幅尿诊和火灸穴位图,并参照各地收集的新鲜药物标本,补画了部分特产草药,使挂图增至79幅,另附一幅历代名医图。成为80幅唐卡画图,它是现存《四部医典系列曼唐》的标准蓝本。

第司・桑结嘉措在其所著《藏医史》中记述到:为了使《四部医典》通俗易懂,从渊博学者到初习学童均能理解,“我们又着手编纂了成套曼唐。借助它,可以使《四部医典》研习者对各章节内容,犹如托在掌心中的透明余甘子那样,一目了然”。

79幅成套《曼唐》问世后,曾经多次复制。公元1916年,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主政时期,在拉萨创建医药历算院,由哲蚌寺名医钦绕诺布(公元1879―1962年)主持,并明令前藏、后藏、阿里各地选派生源入院学习藏医药学和天文历算知识。为了教学需要,分别于1918年、1923年和1933年,曾三次复制《曼唐》。和平解放后,《曼唐》分别由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和自治区藏医院保存。目前,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存有曼唐164幅,自治区藏医院存有曼唐130幅。两处虽共有曼唐294幅,但仅能配齐两套。

此成套曼唐共分四部分,第一部《总则本》4幅;第二部《论述本》35幅;第三部《秘诀本》16幅;第四部《后序本》24幅。《曼唐》基本上是《四部医典》具体内容的写实,它反映出多年前形成体系的藏医药学,已经具有相当的科学水平。例如,在解剖学方面,《曼唐》对人体骨骼的描述很细,认为人体全身有骨骼360块,肋骨24根,牙齿32颗。对于脏腑,认为有心、肝、脾、肺、肾五脏和胃,“珑”、肠、胆、膀胱、“萨姆休”六腑。珑相当于十二指肠,萨姆休相当于和卵巢。图中将血管称作黑脉,指出黑脉有会搏动的“如玛脉”和不搏动的“江玛脉”两种,明确区分了动脉和静脉。图中将神经称作白脉,指出白脉有司感觉的和司运动的两种,尽管对神经的数目和分布描述不够准确,但在千余年前对神经能有如此认识,仍然很了不起。

在生理学方面,《曼唐》对胚胎发育过程的描绘很细致,指出当男女同房时,男子进入女子子宫即可受孕,孕期38周。图中对妊娠反应、孕期注意事项和分娩征兆的描述,同现代医学比较接近。当怀孕后,38周即分娩,这些叙述都相当正确。同时,藏医形象地描述胎儿发育各种过程中出现的鱼期,龟期以及猪期的顺序,是与脊椎动物、鱼纲、爬行纲、哺乳纲,即人类的进化顺序相一致的。对人体器官的生理功能,《曼唐》采用形象比喻手法生动说明,它用国王比喻心脏,用王后比喻肝脏,用大臣比喻肺脏,指出“大臣丧命会导致国王驾崩”,意喻呼吸终止会导致心脏停搏。它还用饭锅比喻胃脏,用水罐比喻膀胱,用宝库比喻或卵巢,……虽不能科学阐明各器官功能,但均具有一定道理。

在医学基础理论方面,《曼唐》描述了人体内存在的三大因素、七种物质和三种排泄物,认为它们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三大因素中的隆是气,聚集在脑髓、肺和骨骼里,主管呼吸、循环、感觉、运动;赤巴是火,分散在肝脏和血液中,促进消化、吸收及热能和智慧的产生;培根是水和土,存在于脾、胃、膀胱内,可以调节消化及水分代谢,影响人的体重和性情。七种物质包括乳糜、血、肉、脂、骨、髓和精,它们均可在赤巴产生的热能作用下,渐变成“精华”,“精华”散布全身,使人发育、成长,保持健康。三种排泄物包括粪便、尿和汗,可以通过它们将体内的废物排出体外。隆、赤巴、培根既被用来解释人的生理活动,还被用于区分人的类型。根据身材、肤色、性格特点,人被区分为隆型、赤巴型、培根型和各种混合型。《曼唐》反映出,疾病的内因决定于人的类型和年龄,外因则主要是季节、气候、环境、起居和饮食的变化。三大因素、七种物质、三种排泄物平衡失调,均可导致疾病。

《曼唐》对各种疾病症状的描绘相当细腻,对于浮肿、肺气肿、脱肛、痔疮、炭疽、雪盲等许多种疾病病因的描述,现在衡量也还算比较科学-《曼唐》介绍,藏医 诊断疾病主要依靠问诊、望诊和触诊。望诊中尤其重视舌诊和尿诊。舌诊主要看舌质和舌苔,尿诊则要观察尿的颜色、气味及搅动后泡沫、沉淀物、漂浮物的变化情况。触诊中主要的是脉诊,脉象因病而异。

《曼唐》介绍,藏医治疗疾病的方法分为内服、外治两大类。内服法靠服用丸,散、膏、汤、药酒等各种剂型的药物治病,外治法则有推拿、按摩、发汗、艾灸、火灸、热敷、冷浴、药酒浴,温泉浴、滴眼、滴耳、滴鼻、熏烟,擦药、灌肠、穿刺、放血等多种。外治法的发展促进了医疗器械的制造,从《曼唐》所介绍的近百种医疗器械,可以推断藏医很早就有了较为精致的成套医疗器械。

在药物方面,《四部医典》共收载了各种药物九百多种,其中,动物药和植物药各占五分之二,矿物药约占五之分一。《挂图》中绘制的海螺、菊石、熊胆、麝香、贝母、黄连、孔雀毛、肉果草、藏木香、长梗秦艽、瑞香狼毒等许多种药物,图形和色彩都十分逼真。《曼唐》还介绍了凤毛菊、绢毛苣、翼首草、螃蟹甲、兔耳草、船形乌头、绵毛丛菔、乌奴龙胆、高山大黄,唐古特青兰、伞梗虎耳草、毛瓣绿绒蒿、喜马拉雅紫茉莉等119种高原特产草药,为祖国医药学宝库增添了异彩。

就医疗思想而言,《曼唐》反映出,藏医不但重视疾病的诊治,而且强调注意起居饮食调节,提倡锻炼身体,保持清洁卫生,预防疾病发生。对日常各种食物的性味和营养价值均有详细介绍,并且专有论述饮食卫生的内容。藏医很重视妇幼卫生,对于性的知识并不回避,强调注意经期卫生,指出月经间不宜同房,关于孕期卫生、顺产和难产、接生方法、产后调养都有详细描述。

第6篇:藏医学论文范文

黄福开主编。该书为《藏医药研究丛书》之一。近二三十年来,藏医药学迅猛发展,各国藏医药学研究也蓬勃发展,成果累累。我国的藏医学研究起步虽晚,但也取得了一些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藏医药学发展到这一阶段,必然会要求索引性工具书的出现。该书的问世,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书中收录1907-2001年间国内藏医药文献2000多篇,包括研究论文、图书专著、新闻报道、文献译文等多种形式的文献条目,并按著作者、作者名等编排了索引。该书为我国第一部藏医药专题目录索引,也是到目前为止国际上收录藏医药文献数量最多、索引最详细的藏医药学工具书,对于从事藏医药学、传统医学和藏学研究的工作者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书号ISBN7-80057-660-4,16开,350千字,平装定价45.00元。已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藏学概论》

王尧著。该书是藏学研究的学术专著,全书共分8章,分别论述了藏族的语言文字、考古、历史、宗教、文学、艺术、医药、天文和历法等学术领域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过程,以及国内外学者在这些领域的研究状况和主要成果。该书内容全面系统,材料取舍合理,语言叙述清楚。着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藏学研究所取得的新的成果和学术研究水平,是其一大特色。该书既可为关心和藏族文化的读者提供一部高水平的知识读物,又可作为我国民族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开设相关课程的教材。书号ISBN7-5440-2661-2,大16开,298千字,定价17.00元。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3)第096486号。已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国藏学史》

王尧 王启龙 邓小咏著。该书是关于中国藏学研究史的一部学术史专著。书中探讨了藏学研究的学科特点、对象、范围等基本问题,将1949年前的藏学研究划分为萌芽时期(1840-1911)、创立时期(1912-1937)、艰难时期(1938-1949)发展,并在大量文献爬梳、收集的基础上,对传统藏学的相关文献以及1949年前藏学研究各个阶段的成果做了系统地整理,分门别类加以概括、介绍和评介,全面总结了1949年前中国藏学研究的学术成果。该书有利于读者了解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分支――藏学研究的学术发展历程,是相关研究者了解藏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参考书。书号ISBN7-105-03521-8,大32开,331千字,定价28.00元。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3)第012500号。已由民族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新华书店发行所发行。

《甘青藏边区考察记》

马鹤天著。该书为《西北行记丛萃》丛书第二辑之一。该作品年代集中于民国初至抗日战争时期,作者多为民国时期各级政府官员和科技文化教育界知名人士。该书作者早年留学日本,参加从事革命活动。官至新中国成立前(1936-1948)连任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著名的边疆学者和教育家,著书甚多。作者于民国二十四年任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驻藏大员,适逢九世班禅流亡多年后获准返藏,即以护送班禅回藏专使行署参赞名义前往。因抗战爆发局势不稳、九世班禅圆寂,作者一路由行署参赞而代专使、复为参赞而变为护棂专使,走走停停历时3年。正是这缓慢曲折的行程使作者得以深入接触广大藏区政教军民各色人等,多方考察了沿途各民族、各部落生产生活、民情习俗、历史文化,以至山川、物产、气候等各个方面,日记累计50多万字,图片300余。故内容丰富翔实具体,可信度高,可读性强。该书内容不仅是单纯记录,而且还有对民族地区工作的思考:民族团结、提升教育水平、开发民智、消除民族隔阂、建设边疆等许多方面。该书撰就于抗日战争时期,但迟至1947年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书号ISBN7-226-02782-8,大32开,369千字,定价26.00元。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2)第108884号。已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的文化与宗教哲学》

乔根锁著。该书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从哲学的角度对藏民族的宗教文化、宗教哲学予以宏观的审视,并通过对藏汉传统文化的比较,展现了文化的独特风貌和内在的意蕴,凸显了文化及其哲学的内在结构与主要特征。该书“文化卷”中宏观地对文化的发展流变、主要特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做了整体把握;“哲学卷”中,以宗教文化的核心――宗教哲学为焦点,对藏传佛教的基本理论和各主要哲学流派的思想从宏观上与以分析与论证。书号ISBN7-04-014169-8,大32开,230千字,定价14.70元。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4)第008684号。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第7篇:藏医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 民族药; 药性; 标准化

Standardized investigation on medicinal nature of ethnomedicine

LI Zhiyong1*, YANG Yongqiang2, LI Linsen1, LI Yanwen3, LIN Ling1, CHENG Yangyang1

(1.China Minority Traditional Medical Center,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81, China;

2.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iyuan 030024, China;

3.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corded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between the medicinal natur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and ethnomedicine(EM) The vocabulary of "medicinal nature" was suggested to indicate the properties of ethnomedicine Based on the influence of TCM medicinal nature theory on EM in China, the application of medicinal nature theory in EM was divided into 3 classes, and the standardizing principles for EM medicinal nature were proposed It was suggested that medicinal quality, flavor, tendency, tropism, degree and efficiency can be used for th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for EM medicinal nature

[Key words] ethnomedicine; medicinal nature; standardization

doi:10.4268/cjcmm20161230

民族药是指我国少数民族使用的,以本民族传统医药理论和实践经验为指导的植物、动物及矿物类药材,也包括少数民族习惯使用的天然药物,其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传统,一般以文字记载、民间习用、口耳相传的形式活跃于少数民族地区,并与我国少数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息息相关[1]。民族药(以下简称“民药”)是对我国55个少数民族使用药物的统称,其定义相对中药而存在。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具有与中医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并结合药材自身特点,形成了四气五味、归经、功能主治与配伍(君臣佐使) 等中医属性,讲究道地性、采集与贮藏、炮制后应用等[2]。

中药和民药都源于自然界天然存在的植物、动物、矿物或其加工品,它们的发现依赖人类先天本能和后天生产生活[3]。每一种药物都体现了一种医学标准,这些标准有可能在不同的传统医学中是不可比较的[4],然而,包括汉民族在内的我国各民族传统医药发展史上的相互依存[5]、互融与互鉴,又促使传统医学之间形成了“理论互补、品种交叉、使用有别”的交互格局。据报道,藏汉共用的药物有300多种,蒙汉共用的400多种,共用的150多种,诃子有7个民族使用,天冬有18个民族使用……[6]。传统药物依托不同的地域环境、文化习俗,形成了不同的用药理论与经验特征,或因医药理论的成型而迈向成熟[3],或仅是承接了治疗疾病原始信息的天然药物。

由中药治病多样性质和作用概括出来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性能被称为中药的药性。据统计,藏、蒙、维、傣、土家、畲、基诺、回、朝、瑶、苗、黎等民族医药理论体系,也含有对药物属性的认识。基于不同传统医药理论认知,即使是基源相同的药物也可能有不同的药性表征内容,然而药物从来都是沟通不同医学体系标准的桥梁。传统医学使用的药物一直是新药发现的主要来源[7],中药药性组合规律被认为是发现药物物质基础、阐明药效特征和新药创制的重要途径之一[8],民药药性理论同样也应具相似的作用和价值。因此,加强对民药药性理论的整理与规范就显得十分迫切。

1 药性的概念与内涵

中药理论是指中药由取至用过程中所有相关的理论,包括采制理论、药性理论、制用理论、制剂理论及服用理论等五大基本范畴[9]。中医学认为,药性是药物与疗效有关的特征或属性[10],其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11];并概括中药药性是中药秉承自然环境因素变化,用于调整机体状态,便于临床辩证使用,运用中国哲学方法高度概括而形成的药物属性,其包括自然属性和效应属性2个方面[12]。中药药性理论的形成有2条重要途径:一是实践经验的规律总结,一是传统思维方式下的理论(气、阴阳、五行学说等)推导[9];而对中药药性的认识源于对中药自然属性(如形状、颜色、质地、气味等)、作用于机体产生的效应(临床元素)等的观察与归纳。综上可知,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辨采制用”的指导性理论[13],其相对中药的其他理论独立存在,有清晰的内涵界定。

在有明确药物属性记载的民族医药中,由于语言翻译、理论基础等差异,对药性概念及内涵的定义并不一致。本文择其代表论述。藏医典籍《月王药诊》首先提出藏药六味、八性、十七效概念,《四部医典》又进一步阐明和完善[14],《晶珠本草》则将藏药的性味功效具体化,每味藏药均论述其性、味、效、品质、毒性、加工方法等。《中华本草・藏药卷》、《中国藏药》没有明确提出藏药属性概念,只以“藏药学基础理论”概之,《云南藏医药》将药物的属性命名为“药物性能”。当代学者提出:基于藏医五源学说的六味、八性、十七效理论,重点阐明了藏药的性质、属性及用药规律等特点,与中药药性理论有很多类似之处,基于此将其归为藏药药性理论的核心要素,并提用“药性”概之[15]。土家、瑶、黎、回医药中,亦将药物属性称为“药物性能”,土家医认为药物之所以能防治疾病是因其偏性,这种偏性就是药性[16];黎医认为“药物性能”与地理、气候有密切关系,阳光强烈照射下的植物药属热,生长在阴凉地方的植物药属寒性[17]。苗、基诺、壮医将药物的属性称为“性味”,基诺族的药物性味来自“看、闻、嚼”的感官认识和经验总结[18];壮药的“性味”包括药性和药味,药性是指药物作用于人体后所反映出不同的性质,药味是人直接品尝出的药物味道,也有据临床经验推测所得。壮医在实践中用感官识别植物、动物和矿物的形、色、气味,从而形成对药物的认识[19]。

显然,民族医药对药物属性的概念用词并不统一,其内涵定义也比较模糊,中药药性概念的提出与明确也经历类似过程[12]。笔者建议,为便于我国各传统医药体系比较,并有中药药性概念与内涵研究“珠玉在前”,民族药属性的“性味”、“性能”、“偏性”、“气质”、“禀性”等用词应统一规范为“药性”一词,而内涵界定则须各民族医药在理论文献整理挖掘时进一步明确;特别建议的是要明确“药性”是对药物属性特征的高度概况,厘清民药的自然属性和效应属性,并与药物的采、制、用理论区分。

2 民族药药性要素组成规范化

组成中药药性的核心要素分别表征了药物的作用基础(四气、五味、有毒无毒)、作用趋势(升降浮沉)和作用部位(归经),其由药物的形、质(如厚薄、轻重、燥湿、滑腻)、气(如膻、香、臊、臭、腥)、味、色(如青、赤、黄、白、黑、紫、苍)等自然属性渐进发挥,并与药物的治病效应相呼应,构成了自然属性与效应属性融合,又高度概括的要素内容并固定下来。在对民族医药的药性知识整理中,笔者通过与中药药性理论比较,以要素组成内容与数量为标准,将各民族医药中的药性理论划分为3个类层:第1类,借鉴中药药性理论并发挥,形成本民族的药性理论体系,以藏、蒙、回、苗、维吾尔医药为代表;第2类,吸纳并使用部分中药药性理论,将其纳入本民族的理论体系内,如土家、朝、瑶、傣医药;第3类,吸纳中药药性理论,用于解释本民族的用药经验,如畲、基诺、黎医药等。

在所有药性要素中,以气味药性为各民族医药所常用,但要素组成数量、内容及与药物功效的表征联系(性效关系)略有差异。在本文统计的藏、蒙、维、傣等12个民族医药中,有土家、瑶、基诺、苗、黎、傣、蒙(称为寒热“药力”)医药设有药物的寒热属性,其或分寒(冷)、热两性,或分寒、热、平三性,或为寒、热、温、凉、平;维药与回药药性中的“四气”除寒、热外,另有干性、湿性,且部分维药兼具干热、湿热、湿寒、干寒的混合属性。藏药药性理论体系中无似中药的“四气”要素,但藏药“十七效”中有寒热、温凉对立属性。

中药“五味”药性实为七味或多味,因受“五行学说”影响,将“涩”、“淡”味分划归“酸”和“咸”,统称“五味”。不同的民族医药中,药“味”要素在内容和“味”数上也不尽相同,回药有“十二味”,藏、蒙、黎药为“六味”,维药为“九味”,土家、瑶、基诺、傣、苗药为“八味”。苗药和傣药还将鼻嗅到的药物气味单列,苗药“气(嗅)”有香、臭、腥;傣药“气”有香、微臭、恶臭与腥。民药与中药的“五味”药性及性效关系比较见表1。

值得讨论的是,导致民药的“味”要素描述不同原因,笔者认为可归咎于语义转换及感官反应的差异,对“油”(维吾尔)、“锥”(瑶)、“烈”(维吾尔)等特殊“味”要素仍须更精准描述。在性效关系上,以藏、蒙、维吾尔药的对应关系最为复杂,而土家、苗、瑶、黎、基诺医药都遵循了化简策略;性效关系是沟通药物药性与功效的纽带[26],而以药为线,寻找不同传统医药体系之间的互融会是解开民药药性本质的可行途径。

现有文献及学者已对各民族医药的药性理论进行了梳理,如藏药药性理论包括六味、八性、十七功效[15],维吾尔药药性理论包括四性、四级、九味,傣药药性包括五性、四气、八味等。笔者发现民药药性理论中存在要素内容涉面较多,要素机制宽杂的现象。如苗药药性理论包括三性、八味、入架、走关理论,又有五性、公母性、属经、十七质征(黏、糯、沙、硬、松、散、滑、腻、绵、脆等)理论[23],审其“五性”实为对药物来源(水、土、岩、矿、动)的分类,“公母性”反映了苗药的阴阳属性,“属经”(热、冷、快、慢、夜五经)是对苗药适应症的概括,“十七质征”是对苗药材质属性与服药注意的归纳。再如蒙药药性的“六味”理论除有单味6种外,还涉复合味46 656种,“味源”由土、水、火、气、空“五元素”二素合成一味;“味能”除了有对“三根”的“赫依”、“协日”、“巴达干”总能外,还有各味对应的细化效能;蒙药“八性”在“六味”之中,且因生味元素不同而“八性”成分含量有别;“十七功效”与“六味”及“八性”也有量化的对应关系……[27]。

从中药药性概念和要素的分析可以看出,药性要素组成的高度概括及关系简化,更利于对药学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民药理论形成中对其他传统医学知识的吸纳[2830],导致药性理论的多元表达,如维吾尔药理论的药性分级、蒙药药性“分值”划级等现象可能有受域外文化影响。当代的民族医药,不论是医药理论整理还是复建,笔者都提倡医理的二次重构与提升,不以变更传统知识所依托的哲学“内核”[31]或向中医“归一”化为目标,对传统知识做必要的取舍。对民药药性理论的规范化,笔者提议可遵循以下原则:①“寒热”和“味”药性在传统医药中具有通识性,应以中药“四气”、“五味”药性为参照,统一其要素描述,据此可对无药性理论的民药进行“赋值”;②在各自传统医学理论或经验框架下,按作用基础、作用趋势、作用部位和作用效力分类,科学划裁要素内容;③对药性理论中的性效关系和要素关系要降维化繁,提高实践操作性,合理降低理论冗余。

3 中药与民族药药性要素分类

当今科学技术正深度介入并变革着医药领域,“民族医药理论与经验特征讲清楚”应是民族医药研究的重要原则[32],而药性理论因其是“药”“理”结合、沟通医理与用药实践的桥梁,有助于对传统医学理论本源的追溯,或通过比较和“求同解异”,有利于传统药物研究创新。国内已有学者根据民药药性特征进行用药规律研究[33],并在积极搭建包括药性、基源、功效、临床应用等信息在内的民药基础数据库[34],因此,有必要纵观中药、民药药性理论,统一药性要素分类标准,为不同传统医学体系下的药性特征研究奠定基础。为此,笔者在分析与比较中药和民药药性理论基础上,提出以“药质(气)”(medicinal quality)、“药味”(medicinal flavor)、“药势”(medicinal tendency)、 “药属”(medicinal tropism)、“药力”(medicinal degree)、“药能”(medicinal efficiency)为划分依据,实现对中药及藏、蒙、维、傣等12个民族医药的药性要素分类,结果见表2,该分类标准及概念见表3。

综上,任何一种医学形式都不可能孤立发展,正如倡导中西医学结合一样,我国各民族医药之间也需要合和与互通。对民族药药性理论的整理与规范化探讨,旨在从宏观层面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药性要素及分类标准,或仍需深入讨论;但“引玉”琢器,期冀由药物所承载的药性理论能成为沟通不同传统医学体系的衔接点。

[参考文献]

[1] 李志勇,李彦文,庞宗然,等民族药特色与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5):17

[2] 李志勇,李彦文,朴香兰,等论中药与民族药的关系[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1):26

[3] 骆和生 中药起源探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14(1):15

[4] Ruiping Fan,Ian Holliday Which medicine? Whose standard?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medical integration in China[J] J Med Ethics,2007,33(8):454

[5] 李志勇,李彦文,崔箭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发展简史[J].医学与哲学,2011,32(7):78

[6] 韩立炜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谈民族医药基础研究的特色与创新[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7):3379

[7] Hong Liya,Guo Zhiyong,Huang Kunhui, et al Ethnobotanical study on medicinal plants used by Maonan people in China[J] J Ethnobiol Ethnomed,2015,11:32

[8] 王耘,张燕玲,史新元,等基于药性组合的中药性效规律研究框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2,14(4):1798

[9] 张立平,汤尔群中药药性理论源流和内容范畴分析[J] 世界中医药,2014,9(8):998

[10] 高晓山中药药性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6

[11]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4

[12] 唐仕欢,杨洪军,黄璐琦论中药药性的概念、形成及其意义[J]中医杂志,2010,51(4):293

[13] 金锐,张冰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中药药性理论――药性形成的多源性[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10(11):1198

[14] 郑进,祁继光云南藏医药[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120

[15] 王学勇,吾布力・吐尔地,赵保胜,等藏药药性理论探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7):1199

[16] 赵敬华土家族医药学概论[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57

[17] 钟捷东黎族医药[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192

[18] 杨世林,郭绍荣,郑品昌 基诺族医药[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18

[19] 梁启成,钟鸣中国壮药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16

[20] 覃迅云,罗金裕,高志刚中国瑶药学[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27

[21] 青海省药品检验所,青海省藏医药研究所 中国藏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

[22] 佟海英,高学敏,王淳,等中药与蒙药药性理论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5):606

[23] 李飞雁,顾浩,郑虎占,等 苗药与中药药性理论之比较[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2,14(4):1812

[2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维吾尔药卷[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

[2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傣药卷[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

[26] 肖斌,王耘,乔延江 中药药性与功效的关系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1):31

[2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蒙药卷[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

[28] Ma Zhiqiao, Hu Hao, He Tiantian,et al An assessment of traditional uighur medicine in current Xinjiang region(China) [J] Afr J Tradit Complement Altern Med,2014,11(2):301

[29] Paolo Roberti di sarsina, Luigi Ottaviani Joey Mella Tibetan medicine: a unique heritage of personcentered medicine[J] EPMA J,2011,2:385

[30] Bernstein J A,Stibich M A,LeBaron S Use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Mongolia: a suvey[J]Complement Ther Med,2002,10(1):42

[31] 麻勇斌论苗族医药基础理论研究的缺陷[J]贵州社会科学,2006(1):29

[32] 周文斌,林力,李志勇,等土家药天珠散防治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成分与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3):2668

第8篇:藏医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图书馆;景宁;医院

县级医院作为农村三级医疗网络的龙头,除了承担起县域范围内的临床治疗任务外,还将承担对乡村卫生机构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培训,而图书馆作为县级医院一个职能部门,则毫无疑问要承担起医院乃至全县医疗网络的文献信息中心的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县级医院图书馆特色化建设是当前需认真探讨的课题,要将其作为县级医院发展建设的重要一环,抓紧抓实,使之成为医务人员汲取医学信息的源泉,也是医务人员知识更新、继续再教育的场所,同时通过不断拓展其社会职能和社会化服务,努力发挥出医院图书馆应有的作用。

1 目前县级图书馆建设的现状

景宁畲族自治县医院属民族自治县医院,承担起全县畲、汉17万多人口的医疗保健及民族地区医院建设的重任。

目前该医院图书馆建设与其他县级医院一样存在“共性”的问题,即与医院其他部门的现代化建设相去甚远,特色化建设根本还谈不上,充其量只是一个“低能”的图书馆,其“低能”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馆藏特色化未体现

从景宁畲族自治县医院藏书看,图书的总册数是_1890__,其中外文册数是_280__,年期刊总册数是_170___,其中外文期刊的册数是_20___,年购书订刊费用是_11万___。

馆藏建设总体处于随意性及盲目性,缺乏长远规划。加之重视程度不够,经费投入极其有限等,医院图书馆馆藏所要体现出的专题特色数据库、网络资源馆藏化、馆藏资源共享化特征均未体现,完全不能发挥出医院图书馆应有作用。

1.2 服务特色未显现

由于医院图书馆的人员文化素质偏低,专业结构不合理。《医院管理学》要求每百张床设1一2名图书馆工作人员,知识结构以医学、图书、外语专业为主的要求,目前不可能达到。

现有人才结构,难以开展诸如定题、参考咨询、学科化信息等特色化服务,业务工作还局限在传统式的管理模式中,基本还处于“看门守摊,等读者上门”、 “槿苏沂椋为书找人”服务模式,服务特色未显现,很难为医务人员提供称心如意的服务。

1.3 馆舍现代化未展现

景宁畲族自治县医院馆舍面积仅为_50__,中文打印机有___2台,英文打印机有__1_台,计算机有__20_台。

这与全国、全省相对落后县级医院的图书馆一样,仅仅提供一个类似大教室的场所,环境优美、标识明显,具有人性化关怀的服务环境根本谈不上,由于设备不完善,要给读者提供诸如自行复印、打印、扫描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远未展现。

1.4 民族特色化未表现

景宁畲族自治县生态良好,地域民族性突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畲民为求生存与繁衍,他们学会了防治疾病的技艺,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经验,畲族医药就是畲民长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按理医院要发挥临床治疗和研究基地的作用,特别是要借助图书馆这一功能场所,将畲医畲药的独特理论、特色疗法、民间处方、用药特点、传承习俗纳入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收藏范围,为加快发展畲医畲药保健业,开展以养生基地、中医养生指导门诊和疗养康复业务打下基础,进而充分体现医院的民族性。但时至今天,这样一项有意义工作,在医院图书馆还未开展,民族特色无从表现。

2 县级医院图书馆特色化建设的必要性

医院图书馆特色化建设是根据医院的性质和任务、医院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以及自身实际情况,结合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需要,在对信息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传播、管理、利用、开发等实施增值服务过程中,进行重点建设,使自己的馆舍建筑、馆藏结构、管理方式、服务手段、馆员队伍等方面都具有特色,成为独具风格、形成优势的县级医院图书馆。

县级医院图书馆特色化建设,体现了四个方面的必要性。

其一,图书馆特色化建设是医院重点专科建设的必要条件。重点专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标志,其建设水平是反应医院整体临床和科研水平的重要窗口。医院图书馆作为医院临床、科研、教学的信息服务中心,理应成为医院重点专科建设的助推器,这就要求图书馆进行特色化建设,为重点学科提供充足的文献信息资源和特色化信息服务,使医院重点学科建设更上一层楼,进而带动其他学科的共同发展。

其二,图书馆特色化建设是实现馆际交流、资源共享的必要前提。县级医院图书馆不可能像省、市医院那样面面俱到,大而全的发展,只能是“有所为有所不为”针对性、特色化发展,这也恰恰是馆际交流、资源共享的需要。因为任何一个县级医院图书馆仅靠自己的力量来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是不可能的,为了提高资源建设的质量,尽量避免资源建设的重复性,提高馆藏利用率,医院图书馆有必要进行各自馆藏特色化建设,集中经费购置特色资源,加强馆际交流和资源共享,多与一个馆联系就相当于多一个馆的馆藏,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方式将文献信息资源提供给需要的读者,同时也使各图书馆的馆藏得以充分利用并互补不足。

其三,图书馆特色化建设是其自身内在发展必要基础。如景宁畲族自治县医院在专题馆藏、服务模式等特色化建设基础上,在对畲医、畲药馆藏收集、整理、研究有所突破,就是一个县级医院图书馆能够通过自己的某种独特性、某一信息产品,或某一特色服务在同行中形成差别优势,那么这种优势就是品牌,才能吸引读者,发挥文献、信息资源的价值,从而提升图书的影响力和服务价值。

其四,图书馆特色化建设是服务模式创新的必要手段。服务模式的创新就是要适应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需要,图书馆的特色化建设特别是通过馆藏资源特色化建设,进而实现馆际交流、信息共享,这是服务模式创新的必要手段,从而为着力改变“看门守摊,等读者上门”、“为人找书,为书找人”传统服务模式,形成学科定题、参考咨询、学科信息等开放式、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打下基础。

3 县级医院图书馆特色化建设具体途径

县级医院图书馆要根据自身职能使命,大力加强特色化建设,在馆藏、服务和人才建设等方面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为医院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有力的文献信息保障,使图书馆与医院相对同步发展,使医院发展离不开图书馆,促进医院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3.1 大力加强特色馆藏体系建设

县级医院图书馆要根据本院的专业特色、重点学科专业设置及科研项目研究方向,制定本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案,合理配置不同类型文献,不断优化与完善馆藏资源,建立符合本院学科专业的特色化馆藏体系。一是在了解需求的基础上,基于文献类型和学科角度对馆藏资源进行分析,优先满足重点学科,同时兼顾一般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文献资源,力求文献资源新颖、系统、实用、连续和完整。二是有重点地采购与本院学科建设紧密关联电子出版物、多媒体资料和数据库资源。三是要及时捕捉相关专业文献信息资源,以便读者掌握最前沿的学科信息。四是收集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著作、科研成果资料,特别注重本院医护人员论文、科研成果收集,建设院内文库,这些文献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将具有独一无二的研究价值,既反映本院工作人员学术成就的历史,又可提高本院在医疗系统中的影响力。五是就笔者所在医院图书馆而言,要大力对畲医畲药的“疳积理论”、“六神学说”独特理论,外治疗法、痧症疗法、传统正骨、解毒通利法、食物疗法、心理疗法等特色疗法,以及民间处方、用药特点、传承习俗等文献资源的挖掘、整理、建库,使之成为民族医院的馆藏特色。

3.2 大力开发专题特色数据库

县级医院图书馆应开发既能反应本馆馆藏特色、又能反映重点专科属性的自建文献数据库。重点做好现有馆藏文献书目数据库、中医药古籍文献数据库、特色专病专科数据库,名医经验数据库,最新医疗科研成果数据库、本院论文数据库、随书光盘数据库、畲医畲药数据库等等。及时修订错误或不完整的数据,定期清理过时的数据,从而大大提高了其利用率。进一步加大数字信息资源的采集力度,形成印制文本和数字信息资源多种载体、多种类型并存发展局面,推动馆藏结构由文本信息向数字信息转变。

3.3 大力加强网络资源馆藏化

网站的最大特点是其所见即所得的可获得性,通过超级链接和网络分类,组织互联网上的相关资源,建立网站链接,显示在图书馆网页上,供读者检索利用,使网络资源馆藏化。一是可按照重点学科和特色建立专题网络资源数据库,为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提供专题信息导航服务,帮助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最新最全面最权威的网络信息资源和权威网站,也能使广大医务人员方便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在线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二是建立网上医学信息资源指南导航, 即选择网上学术性强、质量高、相对稳定的资源进行收集、组织、整理,序化重组,使本院医务人员通过专业导航网站,方便快捷地利用网上信息资源,掌握学科前沿动态,如景宁畲族自治县医院与浙一医院及市人民医院结对,要充分与这两所医院网站建立链接,读者可随时访问其基础信息数据库、专业学科数据库,专家学者数据库。

3.4 大力推进馆藏资源整合共享

紧紧把握互联网发展趋势,加大医院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投入。利用最新计算机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一是加强馆藏资源整合,对医院图书馆各种馆藏数据库资源进行整合,设计或购进方便读者使用、简明清晰、易懂易操作的统一检索界面,实现各数据库的跨库检索,即让读者通过一次性认证,实现一站式检索所需信息资源并直接获取全文信息。二是实现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利用网络平台,以医院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为基础,以省或一定区域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为目标,统筹考虑、统一规划、共同建设,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功能的共建共享体系,从而超越空间和时间的约束,使多方位优势馆藏联合成为可能,开展馆际间互借和文献传递工作目的是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3.5 大力开展特色服务模式创新

医院图书馆发展特色服务是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通过对医院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合理配置,加大ο钟腥嗽迸嘌档木俅耄不断提升馆员素质,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努力推进传统服务向特色服务转型。如:开展定题服务、依托科技查新工作拓展信息服务、参考咨询服务、特色化的信息导航服务、文献检索培训、学科化信息服务及移动信息服务;以加强馆藏资源整合及区域间医院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为目的,开通IP通远程访问系统等等,逐步构建符合医院特色的医院图书馆特色化服务模式,更好地为医院临床、教学和科研服务。

参考文献

[1]包家园、程瑞平.浙江省县以上医院图书馆基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医学情报工作,1994,15(6):13-15

[2]朱蓉.医院图书馆特色化建设刍议[J].医学信息,2013,34(4):70-74

[3]张园.医院图书馆特色服务[J].中国医院,2014,18(8):78-79

[4]饶敏.医院图书馆网站建设探讨[J].医学信息,2005,18(10):1313-1315

[5]郭宇.打造全方位服务模式、加快医院图书馆特色化建设进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0):74-75

[6]陈蔚.浅析县级医院图书馆的现状及其策略[J].淮海医药,2006,24(1):80-81

第9篇:藏医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医学;藏医学;比较

【中图分类号】R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401-02

1.中医学和藏医学病因病机理论的比较

病因的概念,主要是指发病的原因,即足以破坏人体内部,以及人体和外部环境之间相对平衡状态的各种有害因素,统称之为邪气。中医、藏医对病因的认识基本相同,认为它不是单纯孤立地研究致病因素的性质,而是重视这些因素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状况,即是除了研究病人发病时可能存在的外界条件因素外,主要则是以正气与致病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各种病理表现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来推究原因,这种辨别病证、探求病因的方法,称之为“辨证求因”,并强调正气的重要作用和阴阳平衡的重要性。“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气所凑,其气必虚”;“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中医关于病因的分类,根据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主要分为外感病因(外因)和内伤病因(内因),此外还有劳倦、饮食不节等不内外因。外感病因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象变化,中医学称之为“六气”,这本是自然界中阴阳消长变化在气候中的客观表现。但是,当气候发生急剧异常变化或节令与气候脱节(即所谓“至而未至”、“未至而至”),超越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由于某种原因而使人体抗病能力下降,不能适应改变的气候时,则“六气”便成为致病因素,称之为“六淫”。疫疠,是自然界中一类具有较强致病作用,并且有一定传染性的病邪,多从口鼻而侵犯人体,其致病特点是发病急骤,易于传染流行,症状相似,病情严重。内伤病因是七情及饮食、劳倦等因素。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内伤是致病因素。七情太过,可伤及五脏,即过喜伤心、大怒伤肝、过思伤脾、过悲伤肺、过恐伤肾,而主要是导致脏腑气机的功能紊乱,即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等一系列病理变化。饮食失宜包括饥饱无度、饮食不洁与饮食偏嗜等,以及长时问的过度劳累,过度安逸,完全不劳动、不运动,也能成为致病因素而使人发病。

藏医学认为引起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称病因。人体在健康状态下,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一~ 三因素(龙、赤巴、培根)、七精华(饮微、血、肉、脂肪、骨、骨髓和)、三秽物(大便、小便和汗液)及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人体与外界之间维持着一定的常量,其性能和作用不发生变化,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失衡),便导致疾病发生。病因分类可归结于内因和外缘(外因)两大方面。内部病因分为龙病、赤巴病、培根病三种。龙、赤巴和培根这三种人体固有的基本物质在外因的影响下发生偏盛偏衰,失去原来的平衡,则变成致病的因素被称为三邪(三大内因),三邪在反常时令、饮食、行为起居及鬼崇(不明原因,四大外因)等干扰下产生龙病、赤巴病和培根病。故中医学和藏医学在发病学及病因学上具有显著的不同。

2.中医学和藏医学辨证论治原则的比较

辨证论治是中医、藏医学分析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对疾病的一种独特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又称辨证施治。其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

辨证即是认证、识证的过程。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反应的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这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证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地揭示疾病的本质。所谓辨证,就是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两部分。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论治的效果去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中医和传统藏医思想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是指导中、藏医临床工作的基本原则。中、藏医学都以辨证论治作为其确定基本诊疗的原则。

3.中医学和藏医学诊断方法的比较

望、闻、问、切是中医、藏医学重要的诊察方法和手段,望、闻、问诊可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求全面地了解病情,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切诊亦名脉诊,是医师用手指切按患者动脉,根据脉动应指的形象,通过四诊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性质(寒热)、部位(脏腑)、深浅(表里)、正邪的关系及病情的吉凶。切诊的部位相同,以高骨为标志(桡骨茎突),其稍微内方的部位为关,关前(腕端)为寸,关后(肘端)为尺,两手各有寸、关、尺,共六部脉,分候脏腑之气。藏医脉诊称冲、甘、恰,分别和寸、关、尺相对应,而藏脉又分上角和下角,上角为阳,下角为阴,故分十二部脉分别候诊脏腑之气。所以,中、藏医学诊断方法基本相同,但是其各自名称术语有所不同。

4.中医学和藏医学治疗手段的比较

饮食和起居的要求基本相同。提倡饮食清淡,进食易消化的食物;还注意忌口,如寒证不易吃冷凉的食物,热证不吃性温的食物。对起居环境的要求也是如此,寒证易保持温暖勿受凉等。

药物种类基本相同。中药、藏药都是天然的植物、动物、矿物质等,产地不同,药性各异。药物性味如寒热温凉等相同;炮制目的和方法基本相同,目的是降低和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转变药物的性能,增加药物的疗效;炮制方法也基本相同,包括筛、簸、刮、去核、洗、漂、熬、膏、劈、碾、飞、炒、炒烫、煅及制等;剂型相同,一般丸剂较多,还有汤剂、散剂、膏剂、丹剂、片剂与药酒等。

配方原则基本相同。根据辨证选择药物,可以是单方,但多数都是复方,少则数味多则十几味或几十味药物配在一起使用。此外,中医是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结合在一起,并且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问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称为药物的七情: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与相反;藏医药学认为,在进行制剂的组方配伍时,疾病属性和药物属性是首先要考虑的两个核心,在正确判断疾病之寒热、部位、与其他关联器官的关系和系统状态等的基础上,还要考虑相对应的药物之寒热学说以及个药的性味、功能及消化后性味三种因素。

外治法基本相同。有放血疗法、按摩、擦身、火灸与艾灸、拔罐、敷(热敷与冷敷)烫、药熏、穿刺及药水浴等多种方法。

参考文献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