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硕士研究生自我鉴定范文

硕士研究生自我鉴定精选(九篇)

硕士研究生自我鉴定

第1篇:硕士研究生自我鉴定范文

本人在思想觉悟上始终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主动和党组织靠拢。自入党以来,我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树立了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曾作为罗佳、裴清华、陈磊、孙秀玉和范致镇同学的入党介绍人,介绍其入党。在汶川地震中捐款50元。能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能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对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发展目标,有了相对成熟的认识和定位。

本人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根据自身研究方向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认真学习了有关课程,为自己的科研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并涉猎了一部分其他课程,开阔视野,不断完善知识结构,选修控制科学与工程系的《工程矩阵论》、数学系的《数值代数》和信息管理系的《知识管理》等课程,对本人研究方向的应用背景以及整个学科的结构有了宏观的认识;学习matlab、mathematica、spss、eviews、lingo、visio和origin等软件;研读一定量的中英文文献,阅读了十多本英文专著,具备了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不断向老师、师兄师姐和同学请教,成绩有很大进步。

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各项教学科研活动,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认真阅读教材、查阅学术资料和参考书籍,在课堂上在快乐中吸收各个知识点。同时自己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参与了导师多项课题的研究,包括(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需求不确定性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博弈模型研究(70671055)(2) 江苏省苏通大桥建设指挥部课题:大型复杂交通工程建设管理研究(3)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博弈论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使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和提高。在导师肖条军的指导下发表三篇论文:

【1】范 冬, 肖条军, 杨丹琴. 大型工程物资采购的合作博弈分析. 第27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 743-747, 2010年7月16 日至18日, 云南昆明. 注:该论文被ei和istp 检索

【2】fan dong, xiao tiao-jun, yang dan-qin. bargaining games for material procurement in large-scale projects.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 265-270,2010.9.10-12, long beach, usa. 注:该论文被ei 和istp检索

【3】谢茂泉,范 冬. 知识经济时代工作性质变化对绩效评估的影响研究. 北方经贸,录用同时顺利完成了硕士毕业论文。

本人在平时生活中,为人处世和善热情,和同学关系融洽,并积极参与各项集体活动,热情为同学们服务。在校期间组织过的活动有:

【1】2010.05 参加汉口路小学“诺贝尔小小科学院”活动,给学生讲授节水的方法

【2】XX年.10.19 于南京理工大学演讲,主题:从过去到未来-我的考研之路

【3】XX年.03-XX年.06,担任“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课程分组的组长,协调小组成员完成报告《中国地区科技竞争力评价》,

【4】XX.09―XX年.06 南京大学研究生会学术部副部长。

期间重要活动:(1)整理并撰写了研会的规章制度,设计了规范的运作程序;(2)全程参与了“科学与人文讲坛”的制作,并负责讲座的海报宣传和摄影工作

【5】XX.09—XX年.09 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研究生会,担任办公室成员。

期间重要活动:

(1)XX年年学院元旦大型晚会主要策划人员之一,参与了晚会的制作;晚会台词主要撰写者之一;并朗诵小诗《有一种爱很唯美》;

(2)参与《工管院简史》dv制作,完成了其中部分台词创作工作

付出必有回报,本人在研究生阶段努力也取得了应有的回报:

【1】2010.10 获潘雪平专项奖学金

【2】2010.06 英文论文《bargaining games for material procurement in large-scale projects》被2010年管理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录用

【3】2010.05 论文《大型工程物资采购的合作博弈分析》获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第四届“励学杯”学术论文竞赛“宏图优秀论文奖”

【4】2010.02 论文《大型工程物资采购的合作博弈分析》被第27届中国控制科学会议录用

第2篇:硕士研究生自我鉴定范文

1英国硕士生教育的现状

1.1学位结构和入学要求

英国的硕士学位一般分为教学硕士和研究硕士两种。教学硕士是目前最受欢迎的课程,也是海外留学生中选择最多的课程。通常为期12个月,包括课堂讲授专题讨论考试及连续性评估学位论文等。教学硕士以教学为主,一般分为三个学期。修完教学硕士学位课程的学生还可以申请再学一年以攻读研究式硕士学位。教学硕士又分为转换硕士和发展硕士两种。所谓转换硕士就是通过这门硕士课程把你从一个本来不相关的专业转到这一专业来。比如说由文科转到计算机,由化学转到金融等。发展硕士是对本科所学专业的进一步加深只招收相关专业的学生。转换硕士则自己可以接收任何专业的本科生。研究式硕士学制一般为两年,学习方式主要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做研究,最后获得MPHIL(研究硕士)学位。

英国并没有统一的硕士或研究生课程入学考试,每所院校自行决定每一个硕士或研究生课程的录取条件,常规的入学条件是要求有相关学科的本科学位、英语水平考试成绩(如雅思成绩6分以上)。英国高校对全日制和业余制的学生实行同一标准的要求,各大学都设有不同比率的淘汰率,最后能够毕业并拿到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要大大少于入学人数。

1.2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

英国现有140多所从事高等教育的大学和学院,研究生课程紧凑而严谨,大多数硕士学位为一年,硕士课程分为讲授式课程和研究式课程两类。讲授式课程学制一年,主要有两种:一是硕士学位课程,通常为期12个月,包括课堂讲授,专题讨论,考试及连续性评估,学位论文等;另一类为研究生文凭或证书课程,通常为期9个月,包括硕士课程的授课内容,但不包括期末论文。研究式课程学制1~2年,主要为独立研究,研究式硕士对学生的学术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要求较高。英国一年制教学硕士大概分上下两个学期和写论文3个阶段。在课堂上,老师讲课速度奇快,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都要用来自学,围绕某个专题尽可能查阅资料、参考书和学术论文,在此基础上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很多专业的成绩考核期末的考试往往只占很少的部分,作业在课程成绩中占有很重要的比例。

英国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的授课往往是同一专业的学生常常十几人乃至几十人在一起上课,入学后无指定导师。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后才由学生自由选择导师。硕士学位论文不要求答辩,但给出明确的格式指引,文献回顾和建立在第一手资料调查基础上的研究发现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2对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借鉴

第3篇:硕士研究生自我鉴定范文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多样化;弹性化

一、前言

国家的科技创新实力直接反映着国力的强弱,是一个国家文明得以昌盛、民族得以自立的首要保障。因此,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都不约而同地加强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竞争,都把培养创新型人才视作国家兴亡的关键所在。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而研究生培养方式自身的创新与优化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前提。各国研究生培养方式各具特色,研究各国研究生培养方式的特征及其对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对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及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通过分析、借鉴欧美及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先进经验,探讨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进措施。

二、国外研究生培养方式及其特点

各国研究生培养方式各具特色,下面就世界上几个教育大国的研究生培养方式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

1.美国

美国高校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自由挑选设置广泛的学分,学分可以积累、储存和转移,并在各学习领域、各高等院校和若干年内自由流通,由此促进各校在教学上的竞争。这种充分利用市场原则的模式,使得美国高等教育具有自己独特的优点,比如,适应性强,有高度的灵活性、开放性等。目前,美国研究生的培养还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把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不仅设有哲学博士学位还设有专业博士学位,形成了研究型博士和专家型博士培养并重的新模式。美国高校与社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使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和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博士生指导方式上则实行导师与学科指导小组相结合的指导制度,这就非常有利于交叉学科的培养,学生也可吸取不同导师的知识与经验,开启思路。

在美国,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两年,以学习课程为主。学校对课程的选修范围、内容、深度都有一定的规定。硕士生的前半年或第一年不定指导教师和研究方向,只上基础课,由系指定一位教授兼任研究生顾问教师跟踪每个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并在课程选择、学习期限乃至导师选定等问题上向研究生提出建议。半年或一年后硕士生可以自己选定一位教授作导师,并由该导师与其他3—4名教师一起组成一个硕士生指导委员会,负责对这位硕士生的指导,主持有关课程的考试,检查论文完成情况。美国博士研究生也要学习课程,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并要求掌握两门外语。博士生在选择导师和进入论文阶段之间,必须通过博士生资格考试。资格考试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考试,由各系资格考试委员会组织。考试通过后,博士生方可开始博士论文撰写工作,同时获“博士学位候选人”称号。

美国实行严格的研究生“淘汰制”,研究生入学率高,淘汰率也高。一般研究生院淘汰率在10%—15%,著名大学可达30%—40%。美国的研究生在录取后要进行系统的课程学习。期末考试成绩仅占总分的一部分,平时的考查十分普遍,如学生课堂的口头报告表现、研讨课上的表现都要计算成绩。美国研究生导师十分重视研究生论文答辩,认为应严肃对待学术研究,并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要求学生。相比之下,中国研究生淘汰率很低,过分注重研究生入学考试,而轻视学习过程的考查。只有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建立研究生淘汰制度,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采用双盲评审和导师回避制度,才能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2.英国

英国高校招收的研究生可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授课类型的,以课堂授课为主要方式,多为硕士研究生层次。另一种是研究类型的,以实际研究为主要方式,主要面向博士生层次。

英国的硕士学制一般是一至两年,学习方式可以是选读硕士学位课程,也可以是进行科研工作。考试合格,或提供论文,亦或两者兼有,皆可授予硕士学位。在英国攻读博士学位并不一定要求具有硕士学位,往往可以直接攻读,学制一般为3年。如已获得硕士学位,则博士学习期限可缩短为2年。博士生入学只需本人申请和教授推荐,不需要参加正式考试,待批准之后就可以办理入学手续。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从事科研工作,不需要读任何课程。一般情况下,博士生入学满3年即可申请博士论文答辩,不会拖延。

英国研究生教育的特色是宽进严出。无论本国学生还是外国学生申请攻读硕士研究生,只要具备本科学历并拥有学士学位,经大学有关部门审查,获得入学资格的机会是比较大的。英国高校对全日制和业余制的学生实行同一标准要求。英国本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全日制和业余制这两种不同的就读方式中进行转换。英国各大学都设有不同比率的淘汰率,因此最后能够毕业并拿到学位的研究生人数要少于入学人数。

3.德国

德国学徒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曾是各国效仿的楷模,影响了世界各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形成。德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导师制”为核心,突出强调了科学研究在培养过程中的首要地位,以培养学术型博士生为主要目标。该培养模式一直不太重视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也没有对学分的严格要求。在教学上几乎没有正规的课堂教学,而更重视讨论、实验等独立环节和实践训练等方面,实验室和讲座制被广泛地用于传授知识和提高研究技能。

近来,在保留传统学位体制的同时,德国逐步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学位制度。德国实行的学分制无必修课与选修课之分,严格的教学管理体现在考试的严格上,学生可以不上课,但必须通过严格的考试。德国允许高等学院的毕业生进入大学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博士生教育则没有明确的年限规定,在取得博士生资格后,博士生按其科研计划开始工作,直至完成论文并通过答辩、获得学位。

德国博士生的培养特点鲜明。在培养目标上,博士学位是唯一的高级学位,博士生培养具有学位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职能。在培养方式上,没有专门的研究生课程,坚持采用教学和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培养人才。在组织形式上,不设专职管理机构,有关事宜均由系级兼职委员会按有关法律和规则办理。另外,校外科研机构也承担一定量的博士生培养工作,但必须与高等学校合作才能完成博士生教育的全过程。

4.日本

日本对硕士生侧重于通过课程来进行培养,对博士生则侧重于通过科研来进行指导。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皆实行讲座制度。讲座一般由1名教授主持,另配备1名助理教授和2名助教,其主要任务是在教授的指导下带领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工作。讲座制度更多地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博士生还需协助指导硕士生的论文工作,对课程学习则没有很高的要求。

在日本,博士学位分为课程博士和论文博士两种。课程博士是脱产学习的博士研究生,一般需在获得硕士学位后,再学习三年。学习期间主要从事研究工作,并撰写课题论文。论文博士则是在职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完成论文,提出申请学位,经听取有关讲座并进行考试和论文答辩通过后,授予的博士学位。日本吸收了美国学分制的优点,但没有照搬美国学分制的模式。日本学分制规定提前修满总学分也允许毕业。另外,为促进大学间的交流、协作、谋求教学内容的充实及多样化,日本还实行了“学分互换制”,有效地加强了大学间的交流。

在日本,研究生教育与学位授予是分离的。研究生可以是硕士或博士课程毕业,但毕业不等于取得学位。日本的学位授予极其严格,尤其是博士学位的授予非常困难,必须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

日本研究生培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培养模式多实行高校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学校或深入企业进行科学研究,重视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2)学位论文要进行一定的研究工作,并获得相应的研究成果;(3)研究生教育的组织管理实行产官学一体化的模式,在管理和培养上研究生院与国立、公立及民间科研机构共同进行。

三、国外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发展趋势

1.多样化

(1)培养目标多样化。多样化的培养目标,主要有:①培养具有从事严谨科学技术研究的高层次研究人才;②培养在社会中各行各业中能够发挥多方面专项技能的高水平职业人才;③培养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研究生教育除继续为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输送大批教学、科研工作者外,还肩负着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并且,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各国更加注重培养交叉学科、跨文化和跨领域等各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2)培养层次多样化。为适应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要求,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已在研究生培养中划分出不同层次,针对不同培养层次的研究生制定出不同的培养目标,而且这种培养层次分化已成为当今国际研究生培养方式的一种主要潮流。例如,美国授予的博士层次有哲学博士、专业博士和文科博士之分,硕士层次有哲学硕士、专业硕士之分;英国授予的有哲学硕士和专业硕士、哲学博士和高级博士之别。

(3)培养方式多样化。为适应当今社会对研究生教育的各方面需求,国内外对研究生的培养方式进行了积极探索。目前国际上比较盛行的培养方式有:①采用导师组集体指导,淡化导师对学生鉴定方面的“一言堂”的权威;②研究生培养采用完全学分制,只要修完规定的学分并完成学位论文,就可以取得相应的硕士或博士学位;③以问题为导向、以科研课题为组织形式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网络研究生院培养模式,这是由丹麦的阿尔堡大学首创的。

2.弹性化

(1)入学资格弹性化。随着高等教育向“正规生”以外的各类人士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强,攻读研究生学位的研究生在同一领域的修业水平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差距。因此,改变以往单一的研究生入学选拔考试,针对不同的研究生培养对象采取弹性选拔制度势在必行。建立一套新型的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研究生入学考评制度,在该项考评制度中,注重考察研究生从事科研和工程应用所必需的基础知识技能,强调研究生具有团队协作能力、科研创新潜能以及高尚的人格品质。入学资格的自由度提高和入学形式的多样化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2)学习年限弹性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发达国家在研究生培养中出现了缩短研究生学习年限的趋势。例如,在英国,2年制的MBA培养模式已逐渐被10—21个月不等的学习年限所取代,并且,一年制的MBA培养模式目前在欧洲已很常见。在日本,研究生的修业年限通常是硕士2年、博士4年,有些成绩优秀者最短3年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含硕士课程)。

(3)学习方式弹性化。在倡导终身学习的今天,研究生教育的学习方式不再局限于全日制这一方式了,部分时间制和各种远程教育计划已在社会中逐渐盛行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例如,在英国,半日制工商管理硕士生的数量已经是全日制学生的一倍。

(4)学位授予弹性化。过去的研究生培养方式中,通常以论文形式取得研究生学位。现在欧美发达国家的研究生学位授予方式也有了新的方式的引入。例如,在英国,有一定数量的商学院直接将学生在公司里承担的课题项目作为研究生学位要求,并且目前这种方式已经成为一种一定范围内通行的标准。

四、我国对国外研究生教育经验的借鉴与研究生教改措施

各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各有千秋,但共性的东西依然存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是我们借鉴国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经验,改革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先考虑的重要原则。

通过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我们看到中国现行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迫切需要进行改革。为实践科学发展,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又好又快地向前迈进,我们在研究生教育中应充分做到以下几点。

1.服务社会,科学培养人才

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的专业设置及其培养目标均紧密地结合生产和科技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这一问题,为了使研究生教育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了新的专业目录。重新调整后的专业,有利于较宽口径培养研究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加强了学科建设,保持和发展了学科优势和特色,保证和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尤其是自2009年起,为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家决定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但是,在看到这些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我国自1981年才实施学位条例,起步较晚,各方面都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通过学位制度的改革,我国研究生教育中过于偏学术性轻应用性,过分强调传统学科、基础学科而忽视了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问题,会逐步得到纠正。随着国家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今后研究生教育还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改革研究生招生办法

研究生招生办法大致分为资格式和考试式两大类。美国和德国、法国是资格式招生的代表国家;前苏联、日本与我国则采取考试式的研究生招生办法。从我国执行考试制度至今,在研究生招生中确实存在一些弊端。考试过分强调了考生的应试能力,不能反映考生的全面素质,尤其是考生的研究能力。从招生单位来讲,缺乏自,国家在宏观控制上也显得被动。另外,凡是大学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的人都能报考研究生,使考务工作量骤增。结合国外情况,应该吸取先进的经验,改革招生工作制度。完全的国家计划应逐步向国家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体制过渡。各招生单位要根据自身的条件,为考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空间。在招生过程中,应该对考生的基本素质给予较多的关注,要着重考察考生的实际能力,特别是科研及逻辑思辨能力。根据国情,采取“资格式”和“考试式”相结合的招生办法应该是切实可行的。

3.大力推行研究生淘汰制

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都具有“严出”的特点,研究生淘汰率很高,最后能够毕业并拿到学位的研究生人数将大大少于入学人数。然而,我国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中,一些高校实行的中期筛选、学位论文答辩,基本上是走过场,无法保证学生的质量。高校必须对这种缺乏竞争活力的培养机制进行改革,代之以淘汰制。国外的经验表明,有淘汰才有竞争,有竞争才能激发研究生的创造力。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数量的逐年增加,研究生淘汰制显得更加必要。

4.坚持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

以德国为代表,导师负责的学徒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有其特点和长处,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弊端。可以借鉴美日等国研究生培养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专业教研(研究)室教师集体的作用,组成梯队,采取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指导方法,较好地克服导师负责制的不足和缺陷。

5.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

随着我国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容,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必须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建设设备先进的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让学生获得最新的资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硬环境的营造是培养创新人才必备的条件。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学生自主发展意识越来越强、自由空间越来越大,所以我们还应用新的人才观念和标准评价学生,建立激励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学术环境和心理环境等软环境。

6.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

在与世界教育强国的比较之下,我国研究生教育还存在差距。我国应当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方针,一方面鼓励大学生出国留学,分享国际教育资源,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好国家留学基金委留学生计划的机遇,积极选送优秀研究生赴海外留学,同时还应鼓励利用多种途径招收国外的优秀大学生读研究生;另一方面,在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海外留学生的同时引进优秀研究生导师,进行课程、教材、教学模式、考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以使我国的研究生教育逐步国际化。

针对我国研究生存在的创新能力不强、现行学位制度难以国际化和全球化、科研经费不足等问题,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方针可以加大研究生的国际流和合作,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学习年限、学位制度等方面与国际社会“接轨”,逐步实现国际融合。

五、结语

第4篇:硕士研究生自我鉴定范文

关键词:德国;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003-02

为满足工业界对高水平应用人才的需求,我国自2009年开始扩大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招生规模,以培养有别于传统学术硕士的应用型人才。改革现有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术型向应用型的转变成为应时之需。近年来,尽管国内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德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具体举措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如德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特色[1],工程教育质量评价体系[2],以及德国工程博士的培养特点[3]等,但鲜有学者系统探讨德国工程硕士教育培养模式。鉴于此,本研究将系统探讨德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培养模式,具体内容包括德国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培养过程、专业认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一、德国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

1809年柏林大学成立,其“教育与科研相结合”办学原则的确立及导师制、研讨制研究生培养模式标志着科学规范的研究生教育的兴起。德国的高等教育实行的是两级学位制度,硕士是第一级学位,该学位主要授予理工科硕士毕业生。学生在取得学位之后可以继续学习以取得博士学位(Doktorgrad)。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Fachhcchulen)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重点,自成立以来为工业界提供了大量高层次工程人才,成为德国工业发展的秘密武器。学生毕业后可获得应用科学大学硕士学位(Diplomgrad FH),成为工程师,有独立从业资格。但德国特殊的二级学位制度难以被其他国家认可,甚至被低估,因而其传统的工程硕士培养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改革迫在眉睫。德国于2010年全面引进学士―硕士新型学位制度,新型的硕士学位教育根据学业时间的长短分为“3+2”和“4+1”两种模式。根据培养目标的差异,硕士又可分为“研究型”硕士和“应用型”硕士,应用科学大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由此可见,改革之后德国工程硕士教育依然主要在应用科学大学内开展。

二、德国工程硕士培养过程

1、培养目标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工程硕士的招生要求为:有相关专业学士学位,成绩优秀,12周的实际工作经验。。按要求应用科学大学所培养的工程硕士在毕业时需具备掌握专业知识的能力、解决本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生产过程中学习传授工程新知识的能力、设计并监控开发操作设备的能力、掌握各种关键技能的能力等。

2、专业设置

应用科学大学专业设置的重点是工程科学,其通常是按照工程、技术甚至工艺领域来划分专业方向,此外其专业的设置与高校所在地的产业结构密切联系,例如威廉港应用科学大学所在地造船业和航海业比较发达,该校为满足当地需求特设置了相应的专业。此外,为顺应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趋势,德国一些应用科学大学积极与国外高校合作,努力拓展了一批国际化专业。

3、师资力量

根据《德国教育总法》,及各个州相应的教育法规,应用科学大学工程硕士的教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博士毕业;(2)有教学能力;(3)5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此外,应用科学大学的教师可享受四年一次为期半年的研究假期,到校外企业从事实际工作或研究,以了解工业领域最新动态,解决相关问题并更新相关知识。高校从工业界聘任了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或技术人员担任校内的兼职教授或讲师,以增强与工业界的联系,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及未来就业提供保障。

4、课程体系

德国工程硕士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是“板块化”(Modularisierung),即在编排教学大纲时,将与同一专题相关的几门课程组成一个课程板块,每个板块可以由各种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组成,一个板块的跨度最多为两个学期[4]。按照规定,学生只有通过课程板块中的所有课程,才能获得该课程板块的学分。按规定,课程板块的教学目标必须符合教学总目标,这样就避免了改革前课程开设过于随意、目标不明确的弊端。

5、学分计算

应用科学大学引进了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将每学期的学业量化为30个学分,一个学分相当于30个小时的学习量,一个学期即相当于900个小时的学习量[5]。此外,应用科学大学还引入了相对成绩等级体系,即学生除获得按照德国成绩体系评定的成绩之外,还可以同时获得该成绩的相对等级证明。相对成绩等级共设五级,将该学生的成绩与本年度及上两个年度总体平均成绩相比较,成绩最好的10%评定为A级,A级以下的25%评定为B级,B级以下的30%为C级,C级以下的25%为D级,最后的10%为E级[9]。

6、实习要求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工程硕士的实习环节一般包括预实习、工业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等。以德国埃斯林根应用科学大学为例,工程硕士的实习学时占据专业学习过程总学习的一半以上,其实习过程从项目制作I(课程设计)到项目制作II(创新设计),再到企业毕业设计(综合训练),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

7、毕业论文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对工程硕士毕业论文的要求同样体现出了重应用的特点。按规定毕业论文应能解决生产第一线的实际问题。同时,自2005年起.所有工程硕士毕业时均可获得文凭补充说明。该说明对学习内容、专业特色、文凭层次和高校体制等内容均附有详细介绍,更好地促进了国际文凭和学位的互认。

三、ASIIN专业认证

ASIIN是由德国最大的工程师协会VDI倡导的,由各综合大学、应用科学大学、权威科技协会、专业教育和进修联合会及重要的工商业组织共同建立的非营利机构,是德国唯一有资格对工科、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数学科学教育项目进行认证的机构。

1、机构设置

目前,ASIIN下设两个认证委员会和13个技术委员会(包括工程学、信息学、自然科学和数学专业的所有研究领域)。两个认证委员会分别负责工程与信息学专业培养计划的认证和自然科学与数学专业培养计划的认证。

2、认证程序及标准

ASIIN认证程序从被认证专业的申请开始,从专业自评到认证委员会的实地考察再到认证结果揭晓,大约需要3-4个月,其认证结果具有5年的有效期。在认证决议过程中,ASIIN保证综合大学、应用科学大学、工业界及学生都有一定比例的代表参加以保证认证的公正性[6]具体认证流程如图1所示。

四、启示

改革现有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术型向应用型的转变成为应时之需。尤其是2013年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意味着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将与《华盛顿协议》的标准实现实质等效。笔者近期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随机访谈了若干化学工程和石油工程的工程硕士,发现我国工程硕士的培养仍存在一些问题:1、教师队伍建设落后。师生比低于国家规定标准,导致导师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关注每个学生,不能因材施教,保证培养质量以至于很多工程硕士临近毕业却不知何去何从。2、理论与实践脱节。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为工业界培养应用型高层次工程人才。但当前工程硕士专业课设置太过浅显,学生在学完后仍不知如何与实践结合。3、企业参与不足。工程硕士从招生到毕业论文都是在高校的统一管理内进行,企业参与相对不足,这就造成校企双方信息不对称,高校培养出的工程硕士并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7]。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参考德国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随着工程硕士规模的扩大,对教师的聘任和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在招聘教师时应将导师的工程背景纳入考察范围,不仅可以满足工程硕士培养在师资方面的需求,同时也能逐渐形成重视科研教学人员工程背景的氛围[8]。另一方面还应健全导师监督制度,采用激励政策或对教师课时、指导学生数、师生沟通、科研成果等方面有所规定。

2、突出专业特色

高校在设置专业,安排课程时应与当地工业界实际需求相联系,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根据高校所在地的地理环境、人文特点、产业结构等具体情况来制定专业培养计划,不仅有利于满足当地对高质量工程人才的需求,还能突出高校自身的专业特点、行业特色。

3、加强校企合作

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为工程硕士的培养提供更好的条件。高校一方面可为工程硕士打好工程理论基础,并提供前沿知识;另一方面可从企业单位聘任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指导学生实践。以此进一步解决工程硕士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并为工程硕士提供就业保障。

4、完善专业认证与质量保证体系

组建一个既能负责各工程专业的认证,又能参与国际交流的权威认证机构是我国工程教育的当务之急。当然认证不仅是高校内部的自我评价过程,而应是高校和工业界合作的反馈过程。此外,对工程硕士的培养也应坚持周期性的评估工作,坚持评估工作的定期化和制度化,以此不断提高我国工程硕士专业认证和的业化和国际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硕士质量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彦通,韩晓燕.美、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特色与借鉴[J].中国高等教育,2006(2):61-62.

[2] 徐玮,付莹莹,刘颖君.中德工程教育的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2(10):133-134.

[3] 曾 攀,吴振一,刘惠琴,等.美、德、英工程类型研究生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1):61-87.

[4] Wasser I: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of Qualifications, 3rd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on Engineering Education[J].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September,2004.

[5] 清华大学工程教育认证考察团.德国工程教育认证及改革与发展的考察报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57-64.

[6] Rocio Maceiras, Angeles Cancela, Santiago Urréjola, Angel Sánchez. Experience of Coopetative Learning in Engineering[J]. Europea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2011(36): 13-19.

第5篇:硕士研究生自我鉴定范文

关键词 专业硕士 质量保障 合肥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Construction of Hefei University 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ZHANG Jinliu

(College of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Hefe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601)

Abstract In this paper, for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Hefei University, in terms of curriculum, tutor team, practice bases and personnel training quality assessment methods discussed postgraduate training Master Degre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thes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will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fundamental My graduate school training quality, on the other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training pilot unit can also play a role in learning and demonstration.

Key words professional master; quality assurance; Hefei University

为适应国家和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同时为企业培养出既具有创新能力、又用得上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我校在多年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及城市固体废物处置领域研究突出优势的基础上,于2011年8月成立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工作申报领导小组,正式向省及国务院学位办申请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在全体师生及行业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国务院学位办于同年10月正式批准了我校的申请;2012年9月,我校首批16位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正式入学,标志着我校研究生培养工作走入正轨;然而,经过一年的培养实践,我们既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同时培养方案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短板问题;为保障我校研究生能按时高质量地顺利毕业,并能适应社会需求找到理想的工作,以及为拟申请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申请单位提供借鉴,本文拟从制度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导师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以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方法建设等方面,对我校研究生培养工作进行了总结。

1 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建设

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的建立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制度保证,鉴于我校是首次招收研究生,在研究生入学之前,我校就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涉及研究生培养经费投入、导师的遴选、任课教师的选定、教师教学质量考评以及实践基地建设、实践项目选定等研究生培养的方方面面;同时,在建立规章制度时明确针对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特点,从而使我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一开始就摆脱了传统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影响。如我校研究生导师采用双导师制,①校内导师遴选基本条件是要有高级职称、科研项目、工程背景、有指导研究生学习经历等;研究生项目实践课题要来源于校内导师或校外导师的工程实际,并在课题来源企业完成;再如研究生国外学习制度,我校每年会在在校研究生中选拔一批优秀学生赴国外学习,主要学习国外的先进工程理念和方法,这一制度也明显有别于一般学校和学术型硕士培养模式。这些制度的建立从宏观上保障了我校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彰显出我校研究生培养的独特之处。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校只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相较于那些既有专业硕士又有学术型硕士培养单位而言,我校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上将更具特色,正如全国环境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协作组组长、华南理工大学胡勇有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希望我校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先行先试,及时总结经验,在国内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2 课程体系建设

环境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在我校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严格围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从课程设置到任课教师的选择都考虑到专业学位硕士与传统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区别,在课程体系中减少专业基础理论教学,加大了工程实际应用研究教学内容;同时,研究生课程教学教师要具有高级职称、工程背景或者直接来源于工程生产研究一线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随着我校研究生队伍的逐渐壮大,来源于一线生产企业的教师比例还将逐年增大,针对专业工程硕士培养实际,这一比例最终要达到不少于50%;通过这些工程应用课程的开设,可以使研究生从入学初期就逐渐适应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让同学们从一开始在头脑中就明确本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工程实际应用研究而非传统的基础前沿理论研究。另外,我们在第一年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分别设置了前沿学术报告讲座和岗位实践环节课程体系,通过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和科研专家讲座,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可以让同学们及时了解最新工程前沿动态,并能把课堂上的知识与后续实践操作结合起来,明显提高了同学们的理论素养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3 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为保障我校环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必须加强相关导师队伍建设。

为适应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的特殊要求,我校建立了“2+1”式的导师队伍模式,即研究生入学以后,通过师生互选机制,学校为每名研究生选派一名校内导师,一名校外导师(企业导师),同时,为更好地指导学生从本科学习转换为研究生学习,学校还指派一名年轻教师作为研究生的助理导师,协助校内、校外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

为了从源头上保证导师自身的质量,学校建立完善的导师选拔制度;例如不管校内导师还是校外导师,首先要具有高级职称,具有良好的工程背景,有科研项目,有指导研究生学习经历等等;助理导师由相关专业的、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同时还要具有工程实践背景人员担任。另外学校还建立了导师资格淘汰制度,即连续三年内没有指导学生,其导师资格将自动取消,从而时时激励导师积极主动地去指导研究生学习。另外,学校鼓励校内导师、助理导师每年随同研究生到合作企业工作一段时间,随时协商解决研究生在工程实践、研究环节出现的问题。

4 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是指具有一定实践规模并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场所。②是高等学校学生特别是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了解社会和企业、接触生产实践的桥梁,也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实践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的实践教学质量,对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经过多年环境工程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培养,在互惠互利、双方自愿、义务分担的原则基础上,30多家具有环境工程背景的企业成为我校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环境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标准》(试行)的要求,选择了21家单位作为我校专业硕士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这些实践单位具有如下条件和权利:(1)有条件支持环境工程专业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现场操作、科技及宣教活动等实践培训的教学活动;(2)学校与基地单位关系密切,校内导师可以适度参与基地单位的生产、科研活动;(3)基地单位的部分高级管理与技术人员是研究生的校外导师,根据实践单位的工程实际,参与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培养发展规划,课程大纲,培养计划的制定等工作;实践单位根据自身发展,有优先录用毕业研究生到实践单位工作的权利;(4)能满足实践专业硕士研究生食宿、学习、劳动保护和卫生安全等方面的条件;(5)能与“产学研”一体化相结合,基地单位与学校形成“产学研”联盟。

在上述互惠互利原则基础上,实践单位在与学校合作的过程中,利用学校的科研优势,解决生产过程中实际问题,获得了经济利益,同时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培养大批高质量的人才;而学校则利用实践单位的场地、生产设备等条件实现了人才培养,实现了学校教书育人的目的;因此,正是在这种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我校与实践单位间的关系实现了良性、可持续的发展。

5 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方法建设

为考核研究生培养质量,针对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不同培养阶段,我校从理论教学、专业实践到毕业(论文)设计等不同环节设计不同的考核办法;在理论课程教学环节,课程设计上要求教学内容多一些案例分析,少一些理论学习,对于学生的考核除了试卷考试外,还要求有案例分析,案例应来源于生产实际;专业实践内容则由校内、外导师根据培养方案共同制定,实践效果考核首先由校外实践基地给出考核结论,之后学校根据学生的实践报告,采用书面报告与课堂汇报相结合的方式向学校考核小组汇报,考核小组当面给出学生的实践考核成绩;对于毕业(论文)设计,学生首先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在校内、外导师的指导下,选出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课题,之后针对这一课题展开研究,其间要经历开题、中期考核,毕业论文答辩等环节的考核,且毕业(论文)设计时间在总量上不少于一年。

6 存在的问题

从我校一年来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研究生实践基地的建设还不够完善、实践环节课程的学习还不够充实完美,这主要是因为部分实践基地、单位对研究生参与本单位工作积极性不高,这一方面是因为有些单位有保密要求,不想外人过多参与,导致研究生实践只能做一些低层次的、粗放性的工作;二来研究生的实践会增加实践单位一些费用,实践单位认为没有这个社会义务。

7 总结

为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我校从2012年开始试点培养环境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为保证培养质量,我校在没有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影响下,大力改革,发挥自身的特色,从制度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导师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以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方法建设等多方面全面创新,全面保障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基金项目:合肥学院人才科研基金项目(13RC04)

注释

第6篇:硕士研究生自我鉴定范文

关键词: 国外专业学位教育 我国专业学位教育 教育启示

近年来,随着职业分化越来越细,职业的技术含量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规格、大批量、高层次的特点。专业学位的设立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积极尝试,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发达国家发展专业硕士学位的历史较长,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而我国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发达国家的相关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总结并合理借鉴。

1.专业学位的特性。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深入理解专业学位的特性,是开展相关的招生和培养工作的前提。从目标来看,学位大体上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学术”研究为方向的学位,另一类是以“专业”实践为方向的学位。它们分别体现两种不同的倾向和价值观念。学术学位教育以学术研究为导向,侧重“学”,即理论与研究;而专业学位教育则以专业实践为导向,侧重“术”,即实践与应用。

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是从事带有明显的某种特定职业背景的工作,如教师、医师、会计师、律师等。这些专业人士一般来说具有六个方面的特点: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责任;深入掌握某一专业领域知识;具备熟练技能及出色的实践表现;在理论、实践活动中不断学习;在不确定情境下的判断及决策能力;整合知识及管理控制能力。

2.国外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状况。

2.1美国。

美国是世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在二战后专业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已经成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层次分为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两个层次。在博士研究生层次,全美有500多个学科领域可授予博士学位,除传统的哲学博士以外,有56种博士专业学位。在硕士层次,专业性硕士学位种类众多,建筑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硕士、艺术硕士、图书馆科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科学硕士、社会工作硕士等专业硕士培养规模很大。到90年代,美国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的比例已占整个硕士学位获得者总数的55%以上。

2.2英国。

英国硕士和博士层次也按研究型和专业型两个导向培养,其教育质量基于毕业生学习产出维度进行评估。英国工程硕士毕业生学习产出分为一般学习产出和专业学习产出。英国工程博士的能力评估包括: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工业设计与社会需要的判断能力;团队精神与领导能力等。根据英国教育统计机构的统计数据,2003年至2008年期间,英国每年授予的专业学位数占授予研究生学位总数比重的75%左右。

2.3日本。

近年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发展专业学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日本专业学位发展过程中,显著特点是将专业学位的设置与相关职业资格准入直接挂钩。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定义,专业学位教育是以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硕士研究生课程,它一般根据某一特定行业而设,而职业资格是指从事某一职业所具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等基本准入条件。

1999年9月文部省(2001年后改名为文部科学省)修改研究生院设置基准,创设专业研究生院。2010年,日本在会计、法律、公共政策、教育、公共卫生、技术管理、知识产权7个领域设置专业学位研究生院84所。

3.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

3.1教育规模较小。

虽然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在最近几年有较大的发展,但专业学位教育规模与实际需求之间还有很大差距。目前攻读专业学位的在校研究生数量,仅占在校研究生总数的25%左右。

3.2社会认同度不高,就业前景不清晰。

在很多考生和家长的心中,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和学术硕士相比,还是“矮了一截”。很多人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画等号,认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新出台的政策,毕业后就业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比肯定会处于劣势,用人单位尚未认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3.3教师的不全适应,专业学位教育的学术化倾向。

专业学位应运而兴,但是问题还是存在:具有专业实践能力的人才由谁来培养?现在的大学教师,大都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轻技术,以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来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重点还是以课程教学为主,对实践环节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用型要求。

3.4专业学位与职业或岗位任职资格之间的衔接不紧密。

目前,我国除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与国家“注册风景园林师”职业资格有一定联系外,其他专业学位都没有与职业或职业资格相关联。我国在《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十条中明确规定:各专业学位所涉及的有关行业部门应逐步把专业学位作为相应职业岗位(职位)任职资格优先考虑的条件之一。

4.国外专业学位教育对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启示

4.1加强媒体宣传,增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同。

利用强势媒体进行正面引导,逐步增强人们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教育的认识。要使人们认识到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自身特点: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人才理论基础扎实,实践与应用能力强;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授予相应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4.2推行人性化和弹性化的专业硕士学位教育。

首先,逐步扩大高校对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的自和灵活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属于选拔性考试,需要突出个性化的特征。高校应按照自身情况合理设置招生专业,招生考试需要更多的灵活度和自由度。其次,学习与教学方式体现灵活性。可采用多样化和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教学方式,弥补课堂教学时间和知识容量有限性的缺陷。老师可通过各种网络资源来指导学生学习,也可以采用远程教育的手段进行教学,师生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答疑和论文指导。

4.3实现培养理念与培养目标的创新。

我国高校应借鉴国外先进培养模式和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树立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教育理念。在制订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和培养计划等方面,应依据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需求而定,做到针对性强,学有所用,多为地方培养具有高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4.4加强培养环节,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身社会适应能力。

培养单位要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要使所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能被社会接纳,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要在培养环节上下工夫,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要深入研究与专业学位相适应的相应职业领域的特点和需求。同时,教学还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使培养的研究生不仅能很快在用人单位里成为独当一面的骨干,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独立研发能力。这样才能使用人单位充分认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才能使毕业生更具价值、更有社会吸引力。

4.5调整课程体系,将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匹配。

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匹配,就实质而言是一种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国有很多种行业资格考试,如司法考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等。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将这些执业要求列入研究生培养体系中,既能让学生学到标准要求或行业规范,又能增强其取得执业资格的能力或从业能力。具体的衔接方式: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的必要条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职业资格考试的优惠条件,即参加资格考试时可免除部分(或全部)科目考试。

4.6实现专业学位论文的创新。

根据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有些专业可以不要求写学位论文,而以有一定技术性、创新性和应用推广价值的调查报告、毕业设计、技术革新方案等形式代替毕业论文;有的专业适宜要求做学位论文的,论文撰写则可以以工作岗位和承担课题等为依托,使研究与工作实际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保证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和应用价值。

4.7大力加强基地建设,推广“双导师制”培养模式。

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离不开相关职业领域的支持。要加强与地方行业的联系,研究行业的特点、需求,将相关专家引入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来,实行校地联合、校企联合。培养单位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观念,重视构建一支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建立健全合理的教学科研评价体系。可聘请相关行业领域的专家担任教学实践指导,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培养;对“双导师制”中校内导师和行业导师职责进行细化,实施各司其职、相互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教学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Kelly,G.A.The Psychology of personal constructs[M].NewYork:Norton,1955.

[2][美]B·R·赫根汉.文一,郑雪,郑敦淳,等译.现代人格心理学历史导引[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324.

[3]乔益华.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探索[J].科技信息,2010(13).

第7篇:硕士研究生自我鉴定范文

本文将从领导学的角度出发,基于“极客”与“怪杰”领导模式的视角,比较中法两国的工程硕士教育的优势。在对比中吸收和借鉴,对于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完善和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法工程硕士“极客”与“怪杰”比较

“极客”与“怪杰”领导模式是领导学中的一对新概念。领导学中,“极客”是指年纪虽轻便独树一帜,领导执掌一个企业的领导者;“怪杰”是指年长的领袖人物,做事不同凡响,历久弥新、经验丰富。“极客”与“怪杰”各自的特质,如下表所示:

“极客”与“怪杰”虽然在年龄、资历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他们具有内在的共性。第一.赤子心态。赤子心态被赋予了和年轻有关的好奇、热情、无畏、精力充沛等特质。第二.熔炉之境。即二者都有过至少一次强烈的、脱胎换骨式的经历――熔炉。机会和考验并存的一种关键时刻,能够激发才能,迫使做出抉择,也更受人关注。在深入的了解自我中意识到自己的才能和目标。运用到中法工程硕士教育的比较中,法国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老道智慧的“极客”,而中国则是百米赛道上年轻有为的“怪杰”。尽管从优秀到卓越,中国的工程硕士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不能否认期间飞速的发展和令人瞩目的进步。笔者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就“极客”法国和“怪杰”中国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进行具体梳理。

一、法国。

(一)“负重的骆驼”――法国工程硕士培养的起源和发展。

17世纪末18世纪初,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法国传播,促进了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与此同时,旧大学单纯以经院哲学和神学为主的学习内容,已经无法满足政治经济发展的需求。18世纪初建立了从事职业教育的“大学校”。19世纪,拿破仑创立了法国工程师教育体系,将巴黎理工学校称为“会下金蛋的母鸡”。二战之后,百废待兴,法国继续重视“大学校”的发展,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培养社会所需的实用性人才。在绵延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法国工程师“大学校”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人们对其有一种近乎崇拜的认同感 。

法国工程硕士教育体制,从萌芽、探索到日臻完善,经历了漫长的几个世纪,形成了成熟的培养体系。它更像是一匹负重的骆驼,在漫长的时间里,积累经验、积蓄能量、打造享誉海内外的工程教育模式。

(二)“稳中求变”――法国工程硕士的培养特点。

法国工程硕士教育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办学特点。体现在:

1.规模小,培养精。负责培养工程硕士的学校,数量较多但规模小,学校的专业较少但专业化程度高,拥有非常优越的教学环境和实习实践条件,保证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2.教师专业化,来源多元化。教学任务除了本校专职教师之外,还有大量来自其他大学、企业和公共部门等专业人士担任的兼职教师共同完成。专职与兼职教师发挥各自的优势,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理论扎实而实操能力强的社会精英。

3.办学定位高目标,高水准。如果将法国工程硕士的培养比作一条生产流水线,那么从原材料的挑选、到生产过程乃至产品输出,都是按照一流精英的标准来执行的 。以法国高等矿业学校为例,2010年的办学经费中四分之一用于教学经费。同时,很大一部分工程学校都通过了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CTI)工程师文凭授予资格认证。该委员会成立于1934年,是法国具有授权学校颁发工程师学位文凭的法定机构。

4.高校和社会教育资源共享。在法国,工程硕士的专业设置非常关注科技、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需求及时调整,于是出现了“校校联合”和“校企联合”的模式,这种资源共享规避了个体资源的有限性,在更大范围保证了教育对优质资源的利用和共享,实现了社会、学校、企业、学生共赢的局面。

在当今社会国际化和复杂化的背景下,法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明显具有以工具性基础和知识性基础为内涵的基础化倾向 ,兼具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卓越的实践能力是一名高水平工程类学生所需具备的双重素质。

然而,在“唯一不变的是变化”的时代里,法国的工程硕士教育也需要随时调整和变化。入学后缺乏学习热情、与自身期望的主观背离等因素所引发的校园暴力、青少年不良行为等负面行为使得法国人逐渐意识到,现代工程教育关注工程技术本身已经远远不够,还需了解掌握有关经济、法律、人文、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实现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发展。

2013年“IEEE海湾合作委员会会议”上相关专家指出,试着重构一种超越技艺本身的技术理念,将人类和环境作为未来工程教育的核心因素来考虑。如在改善教与学、研究和教学、社区服务和当地文化之间的关系方面做出努力和探索 。这不仅对法国,对每个国家的工程硕士教育都应该有所启示。这又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领域,笔者不再具体展开。

(三)“经验丰富”――法国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

1.选拔和录取。法国工程硕士甄选制度独特而严格。第一、预科班首轮选拔。 “三高一繁”--师资水平高、师生比高(1:3到1:7之间)、课业难度高、考试频繁;第二、高淘汰率。进入预科班的学生只占总人数的10%左右;第三、高标准严要求的“大学校”入学竞试,根据考试成绩排名进入不同档次的“大学校”。 被“大学校”淘汰可以进入综合大学学习,但综合大学的学生不能转入“大学校”。

2. 学费。工程硕士作为法国人引以为傲的品牌之一,入学要求一视同仁,留学生和国内学生颁发的文凭和交纳的学费也都完全相同。同时为学生提供各类奖学金。以特鲁瓦技术大学为例,教育和培养一名工程师每年的费用为12000欧元,但在法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补贴政策下,学生每年只需要支付7%的微小比例的学费 。

3. 培养方式。校企之间深刻互动,企业参与学校管理。学校管理委员会三分之一成员来自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参与学校制定发展战略等。同时,法国很多的实验室就建在大学校里,实验室研究员兼职大学老师,科研与教学同时进行。

4.实践环节设置。一般来讲,学生须参加三种企业实习。(1)认知性实习,对企业状况的基本了解;(2)主动性实践,即高级技术员;(3)毕业实习,即工程师实习。三种实习的全部时间不少于10个月。其中,毕业实习的平均时间为18周,全部在企业中完成。

鉴于法国如此成熟的工程硕士教育机制,在国际化日益深入的今天,结合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土壤和具体情况,借鉴和吸收其精华,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然而,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在了解了历史悠久、经验独到的“极客”法国之后,接下来介绍一下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具体情况。

二.我国的工程硕士教育。

(一)“百米赛道上冲刺的选手”――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在我国全面展开,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才的标准提出了新要求,培养类型单一、不能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亟待改革。1984年,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1所工科院校提出了《关于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研究生的建议》,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45所高等学校开展工程硕士培养工作、行使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十多年的探索为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此,我国工程硕士教育开始蓬勃发展。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尽管我国工程硕士教育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录取人数逐年稳步增长。截止2011年,培养单位数目和授权领域数目趋于稳定。其中,1997-2002年,培养单位和录取人数井喷式增长,2002-2013年,总体增速趋于放缓,但稳中有增。

发端于1984年的工程硕士教育,现如今已成为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覆盖领域最广、培养规模最大的一种。30年的时间里,从无到有、从摸索到自成体系,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经历了冲刺的30年。

(二) “变中求稳”――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改革历程。

1.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探索阶段(1984-1996)

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建设的需求和传统培养方式与实际需要的脱节,带动和催生了工程硕士教育的探索和萌芽。1984年首先提出了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生的建议,对有实践经验的优秀在职人员进行工程类型硕士生试点招生工作。同时于1987年成立“全国工科研究生教育研究组”,探索调查研究生培养规格和数量,并吸取西方国家硕士教育的培养经验,进行消化吸收。1996年,国家教委会发出通知,同意在14个高等学校按点按工程硕士领域培养工程硕士。至此,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开始朝着二元化方向逐步迈进。

2.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确立阶段(1997-2001)

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建立,国有企业的改革不断深入。1997年,国务院批准54所高等学校开展工程硕士培养工作,开启了二元化培养模式;1998年,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正式成立。“教指委”的成立,为今后工程硕士教育具体相关领域计划和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归属和平台; 2000年,培养单位如新增工程领域,采取学校申请、领域专家初审、“教指委”评审、国家审批的方式进行,这一制度的出台,促进工程领域评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在2001年,我国又开展了几项具体改革,如改革工程硕士招生录取办法,改革培养单位招生规模的确定方式,建立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等。这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从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标志着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基本确立。

3.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逐步发展(2002-至今)

工程硕士教育确立之初,我国专业硕士招生数量增加过快,而培养单位和老师的数量却没有同步增长。因此,这一阶段,国家开始逐步“控招生、提质量”。这一时期,工程硕士教育出现了诸多新举措,也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1)建立健全质量评估体系。从2002年成立工程硕士教育质量分析与跟踪调研小组,到2005年发出“关于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实施办法(试行)”,到2011年“教指委”《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制订指南(修订)》和《工程硕士不同形式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从方法、主题到具体要求,各领域、各层次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评估工作有步骤地全面展开,并逐步健全和完善。

(2)入学招生制度更加灵活。2003年,国务院发出“关于2003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规定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这种标准与个性相结合的科学准入制度,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生源的质量和最终的培养质量。

(3)开展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国际交流与合作。2005年,“教指委”与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和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就物流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与物流技术资格认证合作达成协议, 2009年,“教指委”秘书长赴丹麦出席第六届欧洲继续工程教育论坛,并作“中国工程硕士教育”的报告,这是“教指委”首次在境外国际重要会议上全面介绍中国工程硕士教育的情况 。

(三)“缺乏经验,但眼光独到”。

与经验老道的法国“极客”相比,中国工程硕士教育起步晚,为了从极客“法国”身上汲取经验,200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中法工程师学院揭牌成立。2008年,首批学生进入中法工程师学院接受工程硕士教育。四年之后,共有73名学生获得硕士学位以及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和欧洲工程教育体系认证的工程师证书。该学院以“数理基础科学深度夯实、理工专业课程广度交叉、多元文化素养高度综合”为教学理念,强调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和工程能力,培养具有系统思维、国际视野和领军、领导才能的国际通用工程师人才。

类似这样的中外合作办学近几年在我国方兴未艾,这种各取所需、强强联合的培养模式,创新教育内容和形式,更好地提升了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国际视野。

但无可回避的是,通过与法国成熟而富有经验的培养模式比较,我国工程硕士教育还有很多需要借鉴和完善的方面。如国家的政策和经费支持力度还有待加强,校企互动还停留在小范围浅层面,培养规模有余但质量有待提高,在与社会需求的衔接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和上升空间。法国“极客”积极的国家政策支持、深入的校企合作互动、小精尖的培养特点、“接地气”面向社会需求的培养方向,都是我国工程硕士教育需要吸收和汲取的关键营养。

伴随着2013年教育部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印发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 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继续加快发展步伐和改革进程。中国“怪杰”的冲刺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郭跃.法国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

[2]法国大学校办学模式及其启示――“教育部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考察团”考察报告[J].中国高等教育.2010(24)

[3]张丽萍.工程硕士学位教育的国际进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

[4]沃伦?本尼斯[美].极客与怪杰[M]. 杨斌,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Boualem Boashash. Principles of Excellence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pplied to GCC/MENA Engineering Colleges and comparison with Australia and France: a thesis with analysis, results, observations [J]. 2013 IEEE GCC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2013(10)

第8篇:硕士研究生自我鉴定范文

[论文关键词]全日制硕士;教学质量;质量保障体系;内涵

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用l5年左右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关键在于才,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其人才的培养质量对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飞速发展,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上,每年以约30%的速度递增。如今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规模已经超过100万,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究生教育大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超常规发展使得人们把焦点集中到研究生教育质量上来。本文通过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内涵进行分析,借鉴国外研究生教育的经验,以期对我国硕士研究生教学有所启示。

一、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及属性

概念是研究问题的先导,为全面理解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这个概念,先对这一概念的三个要素进行分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质量保障体系。

(一)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最早开始于1935年,其后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一直发展缓慢甚至出现了一段时间的中断。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后,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两种不同的研究生培养制度。由于我国接受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多是工程硕士、MBA等专业学位的申请者,这就容易给人造成错觉,使人们认为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就是学术学位教育,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指专业学位教育。其实真正规范意义上的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与非全日制是相对应的,两者并行互补,共同构成完整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鉴于这种情况,有必要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下一个明确的定义。

在我国现行出版的文献中大都没有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有比较明确的论述,但对“硕士”和“全日制研究生”这两个词语有比较明确、一致的说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辞典》 (下文简称《辞典》)对硕士的定义是“我国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凡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而获得硕士学位者”。《辞典》还对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有较明确的划分,提出了“脱产研究生(Full—itme Postgraduate)”和“在职研究生(Part~itmePostgraduate)”两个称谓,并指出脱产研究生“即全日制研究生,一般指非在职学习的全日制研究生(包括未曾就业和就业后又考取全日制研究生而离职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或在研究生班学习的研究生)。”目前,全日制研究生是我国大多数学科、专业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也是我们应该重点研究、关注的对象。

根据以上分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定义应该是:通过国家规定的全国统一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或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免试录取(如保送研究生、强军计划等)的考生被研究生培养单位录取后,在学习期间不承担工作任务,全部精力集中于攻读硕士学位,并在国家规定的学习年限达到《学位条例》要求,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二)教学质量

要理解教学质量的定义,首先要理解教育质量这一概念。目前学术界对教育质量的概念有许多不同看法,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产品质量观,认为教育的产品是人,教育质量与设定的标准、规格具有一致性,应用统一的标准和尺度来衡量教育质量的好坏;另一类是服务质量观,认为教育的产出是一种教育服务,而质量是满足顾客明确或潜在需要的程度,高校应充分尊重和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比较以上两种观点,显然后者更符合教学实践和发展趋势。《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OO2—20l0)》中也指出“研究生教育质量是指研究生教育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并有学者将研究生内部质量保证分为输入保证、过程保证和输出保证三部分。可以认为教学质量可以理解为过程质量,它是在学科建设水平、生源质量和质量方针一定的情况下,培养单位制定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等各个环节以及为保障培养活动有效实施而采取的具体措施符合个人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程度。它是提高教育质量最重要的一环,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核心部分。

(三)质量保障体系

质量保障体系也称质量保证体系,是一个管理学概念,产生于20世纪初期的工商业界,是指企业为生产出符合用户要求的产品,满足质量监督和认证工作的要求,对外建立的质量体系。

源于工商业界的质量保障体系和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不久就开始渗透到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各个方面,产生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概念。所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指教育质量保障的相关主体(政府、社会和高校),通过运用质量管理、质量监督、质量控制、质量审计、质量认证和质量评估等手段,所进行的教学质量持续促进活动。

从本质上说质量保障体系是一种质量管理制度,是实施教学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资源、程序和过程。在这里,组织结构是指为行使教学职能而必须明确建立的岗位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资源是指包括人力资源、教育基本建设、教学经费和场地、器材、设施等各项教育投入;工作程序是指为实现教学质量方针,达到教学质量目标,应制订、颁发的各项活动工作规程;过程则是指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它又有直接过程和间接过程之分,是构建质量体系的基础。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三个要素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支撑的,其中第二个要素是核心,后一个要素为之服务。将上述认识概括起来,可以这样来理解“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指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学的主体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不断满足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为目标,以高校内外体制因素为背景,以教学实践和管理制度为基础,以教学评估为手段,把对教学产生重要影响的教学质量管理活动有机连结起来,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能够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稳定的有机整体。它既包括对现有保障机制不合理成分的改革,使之不断完善;也包括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及高教改革要求的新保障体系的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国家、政府、社会、学校等诸多层面,是一个多层面多因素共同参与作用的结果。既有宏观保障机制,又有微观保障机制;既有内部保障机制,又有外部保障机制等。

进入新世纪,研究生教育资源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大学问的学术交流也更加紧密。一方面,研究生对学习环境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世界范围内选择自己喜欢的高校,最大限度的培养自己的才能;另一方面跨国办学和教育资源的国际化,使大批高素质生源流向外国高校,我国研究生教育市场面临直接被瓜分的危险。这就要求高校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满足国家、社会和广大教育服务对象的需要,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高校就应努力改进其质量管理方式,构建一个完善的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保证向服务对象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要做到这一点,高校必须深刻认识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属性:

(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是质量管理,为了适应研究生教育不断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高校应将教学质量管理作为独立的组织职能,并进行正式的组织安排。

(2)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主体是政府、社会和高校。政府和社会是外部保障的主体,高校是内部保障的主体。高校应根据教育服务的顾客需求变化,不断提高质量保障水平,并使自主性原则贯穿于整个保障活动之中。

(3)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高校组织管理的一个分支,是其重要职能之一,其思想方法的核心就是在学校的管理体制中建立组织对其人才培养活动质量予以系统化、结构化、持续化关注的机制。

(4)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把只从着眼于目标或结果的保障,逐步深化到过程的保障,教学质量评价将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主要方法。

(5)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强调组织的自我学习、自我更新和自我改进,注重管理的程序化、文件化和规范化。

(6)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实施质量保障的主要形式,对学校的质量保障体系必须不断地进行审计、认证,以获得政府和社会的认同。

(7)学校内部所提供的质量保障目的不仅仅在于质量本身,更重要的是在于赢得社会和顾客的信赖,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和信誉。

二、国外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经验及发展趋势

(一)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研究生教育体系最完整、最规范且具有多样化和灵活性的代表性国家。在美国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完善的教育质量评估系统是其鲜明的特征之一。美国不仅有传统的高等学校内部以自我保障为中心的自我评估和由高等教育内部成立的各种学术机构为主的各种协会或者学术团体、专业协会进行的社会中介性质的评估,还有私人团体、新闻媒体等组织的对研究生院进行的排名,以及州政府组织的政府评估等。评估结果虽然不与政府财政拨款直接联系,但却具有相当的公正性和公信力,往往直接影响着被评估高校在社会上甚至是在国际上的声誉。

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美国对研究生实行严格的“淘汰制”;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基础理论的学习;在课程设置的改革上,一方面尽量压缩专业课,另一方面则充实基础理论课;而且学校规定研究生必须有一定时间住在校内,为的是使他们能够随时与教师、同学交流学术思想和参加校内的各种学术活动;学校同时也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校外的学术性会议。

(二)英国

英国的研究生教育具有悠久的发展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纪。英国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工业质量管理领域中“质量保障”的思想根深蒂固。因此在确立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新框架时,英国政府有意识的借鉴了这一思想。在外部质量保障方面,国家成立了教育保障机构,在内部质量保障方面,每一所学校拥有其各自为实现相应标准和保障教学质量的内部程序。

英国高校在研究生教育过程的方式和方法上具有相当大的自主性,比较注意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以及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的能力。从研究生培养的具体过程来看,重视研究生对课程的学习,尤其关注课程内容的综合化;重视和论文相关的课程学习,鼓励研究生跨系、跨校选课;还增设了高级课程,其中包括高度专业化的课程、扩大知识面的课程、加深知识了解和新学科开发的课程、结合新实践的课程。通过课程的调整,强化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三)法国

法国是世界现代高等教育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双轨制:代表高等教育民主化的大学系统和代表精英教育的大学校系统。

法国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具有中央集权的特点,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格局。法国政府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保障主要通过控制拨款、文凭颁发和鉴定、老师任命、行政管理人员的任命及课程设置等手段得以实现。1984年,法国成立了“国家评估委员会”,它的任务是对法国教育部所属及其他部委所属的所有科研、文化和专门职业高教机构进行质量评估。评估报告中会对大学中的教育和继续教育、科研和开发、对高校的管理政策和管理实践、对大学如何界定和完成目标、使命等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为大学中受教育者、大学的合作伙伴、政府、大学毕业生的雇主及其他组织提供信息。

(四)德国

德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比较长,远在中世纪时期德国就出现了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德国的研究生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一是其大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联系更为紧密;二是研究生教育层次主要是攻读博士学位。一直以来,德国都以博士培养质量高,博士科研能力强而闻名,这与德国历来崇尚科学传统有很大关系。由于崇尚科学,保证了博士生培养的科学性和学术性,培养了良好的博士生源。

德国高等教育评估实行教育地方分权政策,质量保证体系“内外结合”。由全国性的协调机构如质量保证计划和认证委员会制定统一的基本标准,在此基础上允许州和地区性认证和评估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实施。德国高等教育评估的重点是:针对单个高校的评估是以系为单位面向学科组织进行的;针对地区或网络上组织的评估主要以同类高校的专业培养计划为目标进行评估。

另外,德国通过采取根据绩效对大学拨款、对研究和教学进行鉴定,实行累计学分制,折算学习和考试成绩的学分制以及设立国际承认的毕业文凭(高校可开设新学位课程)、加强高等学校的学习咨询职责等措施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确保21世纪德国高等学校在欧洲和国际上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尽管美、英、法、德四国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从质量保障的框架来看,都有着共同的特征:(1)四国均建立了适应本国发展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并不断改进和完善体系中各项制度,以使本国的研究生教育适合世界发展的潮流,培养的高层次人才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化竞争;(2)四国的质量保障是以教学单位为核心,以外部检查监督为推动,并且通过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来达到质量巩固和提高目的;(3)四国均在中央决策范围外建立了一种相对独立的中介机构对研究生教育质量实施监控。(4)四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范围比较宽泛,有以学校为整体的评价,有以学科为主的评价,也有以科研为主的评价等等,但它们质量保障的重点均在教学与科研领域。

美、英、法、德四国的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呈现了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共同趋势:(1)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不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和大学的内部事物,而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2)评价高校教学质量的标准将趋于多元化,使每一所学校都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3)通过教育立法来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将评估活动置于依法治教轨道上,使评估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我国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策略

从1981年我国部分高校恢复并开始少量招收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至2007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41万多人,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经历了数量规模上的巨大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研究生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1)质量评估监控体系不健全,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不仅规模大,而且学科门类种类繁多,应该有多样化的分层分类的培养机制和评估体系。但是现在各高校大多只是组织一些老教师参与课程的巡视工作,未做到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2)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缺乏有力的监督和激励机制。目前我国研究生总体培养形式还是严进宽出,培养过程中的课程考试、中期考核、学术报告、开题报告以及论文答辩等流于形式,对于研究生在学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缺乏有力的激励机制。

(3)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许多高校课程设置存在随意性和局限性;课程内容不能够有效追踪学科发展的前沿,沿用的教材缺乏前瞻性和导向性;教师以知识传授为主,重视演绎法,忽视归纳法,继承有余而开创不足,缺乏与学生之间的足够交流。

(4)导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完善。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经过“九五”期间的大发展,研究生导师在数量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而且由于人事管理体制仍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体制,使得导师队伍的管理缺乏竞争、流动、监督机制。

(5)学术科研氛围不浓,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和社会之间缺乏足够交流、合作。我国许多高校的研究生由于受社会风气的影响,科研偏向于功利色彩,导致科研学术气氛不浓;有些高校虽然与企业、社会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但能及时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比例偏少。

虽然不同国家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模式各不相同,与其国家的政治体制、文化传统、研究生教育发展历史和现状、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但是由于受教育和管理规律所致,各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仍具有许多共性,针对我国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问题,国外的经验至少在以下方面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政府应进一步转变职能,实现由政府直接制定标准、规划、组织评估活动的主导机制转换到建立一个合理、公正、公平、透明、权威并具有中介性质的研究生教育评估认可机制上来,由市场机制调整其布局和教学活动,逐步建立起由教育机构内部和外部两个层次组成的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第9篇:硕士研究生自我鉴定范文

(一)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

自1998年始,我国国务院学位办就组建设置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专家论证组,展开了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前期论证工作。1999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并从2000年8月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在我国开展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试点工作,2001年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我国开设,全国24所高等院校第一次招收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2004年将试点高等院校扩大到47所。现在又增加了23所承办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院校。

(二)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

公共管理教育强调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研讨式教学、实习式教学等方法。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对案例教学虽然重视,也将案例教学融入课程中,然而总体来说,没有建立起高质量、规范化的案例库,缺乏对公共管理实际工作经验的深刻理解,没有建立案例开发与研究的激励机制。在教学方法上,仍以课堂讲授为主,情景教学、社会实践不足,导致课程教学过于理论化,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仍不成熟,难以达到MPA教育的目标。

2.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根据各高校招生简章显示,在全国100所有招生资格的试点院校中,绝大部分高校公共管理硕士培养所开设的课程数量有限,各院校课程设置基本雷同。由于课程丰富性的相对欠缺,也就是选择空间小,使学生无法行使选择权。为了适应加强专业之间这种趋势,课程设置也逐渐拓宽思路,一些跨专业课程被开发出来。然而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高校的这种作为力度不够满意,课程设计中跨学科思想不足,加之跨专业课程资源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缺乏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意识,对于专攻于学术的普通硕士来说,会导致其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可能会越走越窄。

3.学位授予制度不够严密

首先,我国对于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内容没有紧密结合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步伐,并且对于学科的实践性和复合性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其次,在学位论文答辩的环节,有些承办院校流于形式,没有使论文答辩真正起到作为整个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总结验收的作用。从答辩审议专家组的组成,到学位论文答辩的各个环节,MPA学员对于专家所提问题的回答质量,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二、改进和加强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质量的对策

(一)完善课程设置

高校要精选或采用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开发高质课程。要培育高质又高效的课程,必须拥有优质的资源,除了依赖优质的师资以外,还要进行课程设置的优化。笔者认为有必要和可能将部分学科、专业必修的课程作为精品课程进行培育,这样既有利于稳定课程体系,更有利于通过这些课程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专业基础。以充分了解学生需要和教师教学能力的作为基础规范课程开发。把好课程开发关,对新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作以科学论证是规范课程开发、加强课程建设的关键之一。

(二)加强学位授予环节的管理

首先是正确把握专业学位论文的规格和标准。专业学位的论文形式可灵活多样;论文选题应有现实针对性、应用性、创新性;论文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论文要综合反映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调查研究的能力。其次要严格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为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使学位论文的答辩环节能够顺利进行,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位在公共管理方面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在学位论文答辩环节,应对学位论文的质量加以正确合理的评价。只有课程考试合格和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者才可以授予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三)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成功经验

从国际上看,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较为成熟和完善。尽管我国与这些国家在社会体制、政治制度以及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仅从公共管理硕士作为一种专业教育形式着眼,借鉴其相对成熟的经验和思路对我们现阶段发展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来说,不无裨益。因此,应从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的各个角度,展开国际比较与交流,取其精华,以之为我们提供启示。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上在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专门人才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促进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积极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加强研究探索,广泛交流、合作。

【参考文献】

[1]杜宝贵.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04(1):21-23.

[2]朱立言.公共管理硕士课程设置与公务员能力建设.

[3]娄成武,杜宝贵.中美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比较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2(2).

[3]王子成,戴兰妹,钱杨.关于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招生培养工作的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0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