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谈话教育范文

谈话教育精选(九篇)

谈话教育

第1篇:谈话教育范文

【设计思路】对幼儿来说,结婚应该是属于成人世界的,他们难以接触到这个概念的较为深入、本质的层面。幼儿对结婚这一概念(现象)有认识吗?认识到何种程度?比如,除了什么是结婚,对结婚的年龄、结婚双方的性别、婚姻中的伦理等有没有认识,认识到何种程度?幼儿对结婚的认识从何而来,有何特点,又有什么样的教育意义?带着这些问题,老师针对大班幼儿设计了一次谈话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谈话反映幼儿对结婚的初步认识,并帮助幼儿形成对结婚的朴素理解。

2.能理解婚礼只是结婚的一个表现形式,两者有区别。

3.能在大家面前用完整的语言阐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婚礼进行曲》音乐磁带;婚礼现场影片片段。

2.婚礼用品:喜字、红心、婴儿玩偶。

3.提问字卡:黑板

【活动过程】一、播放《婚礼进行曲》引出谈话主题

老师:今天老师想和小朋友们聊聊天,聊什么呢?请大家先听一段音乐。(播放婚礼进行曲)

提问:这是什么音乐?在哪听过?

二、出示主题字卡:结婚,进入谈话主题

1.出示谈话字卡:什么是结婚?

(1)当有幼儿说出婚礼场面时,老师可以出示中西式婚礼中新郎新娘玩偶,请幼儿观察并回忆:自己见过的新郎新娘是什么样子的?

(随机教育:请幼儿根据已有记忆比较中西式婚礼的不同之处,老师可适当提醒幼儿:婚礼场地、服装等有何不同)

(2)请幼儿回忆见过的婚礼场面,老师配合幼儿摆出一些婚礼用品,让幼儿说说它们的用途。

小结:幼儿在听到“什么是结婚”这样的问题时,脑海里马上浮现出婚礼场面的种种景象,“结婚就是要有个新娘子还有新郎;结婚就是两个人在一起,永远不分开,还要生小孩;结婚,是要放鞭炮、可以吃糖、又可以玩气球……”

2.出示谈话字卡:结婚的人数

提问:三个人可以结婚吗?为什么三个人不行?

一定要两个人么?一个人不行吗?

小结:幼儿基本能认识到结婚是两个人的事,而不是三个人一起结婚,或者一个人就能结婚。

3.出示谈话字卡:结婚双方的年龄

(1)结婚的最小年龄

提问:要长多大才可以结婚呢?

像小朋友这么大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

长到几岁才可以结婚呢?

(指着男女小朋友)你们都是大班小朋友了,可以结婚吗?

(2)双方的年龄差距

提问:一个老爷爷和一个小姑娘能结婚吗?

一个70岁的老奶奶和一个20岁的小伙子能结婚吗?

老师和男小朋友能结婚吗?

两个人差多少岁可以结婚呢?

小结:幼儿能认识到小孩子不能结婚,要等到长大后、到某一年龄以上才能结婚。在他们看来,结婚双方的年龄差距不能太大,一个老的和一个年轻的不能结婚。

4.出示谈话字卡:和谁结婚

提问:结过婚的人还能再结婚吗?

爸爸再去和别的阿姨结婚可以吗?

妈妈和舅舅能结婚吗?

哥哥和妹妹能结婚吗?

小结:幼儿还认识不到婚姻中的“伦理”问题,他们更多地将伦理问题转化成年龄问题、是否“重婚”的问题(如“爸爸已经和妈妈结婚了”)。

5.出示谈话字卡:结婚以后

(1)请幼儿观看动画片中公主和王子结婚的片段

提问:结婚以后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幼儿提到生小孩,老师出示婴儿玩偶,让幼儿示范怎样抱孩子,怎样给孩子喂奶)

小结:幼儿能认识到结婚后双方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结婚后要生小孩,妈妈照顾孩子,爸爸上班挣钱,似乎较多地受父母在家庭中所承担的角色的影响。

6.老师小结谈话内容

“今天我和小朋友们聊天很高兴,通过聊天,大家告诉我,我知道了,结婚就是一个长大了的男的和一个长大了的女的,他们年龄差不多,彼此喜欢对方,要永远在一起了,他们生宝宝,并且照顾宝宝。”

7.延伸活动:命题画《我的婚礼》或《我见过的婚礼》

【教学反思】幼儿对类似结婚这样的发生在他们生活周围的社会现象是有所认识的,这些认识通常会比成人所想象的要来得丰富、深入。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早熟”等加以判断,而更应看到幼儿学习的特点,即社会建构。幼儿不仅在与他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建构着知识与技能,能力与方法,也建构着态度与情感。类似“结婚”这样的内容也可以成为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既然这些内容在深深地影响着幼儿,占据着他们的心理,幼儿教育工作者就不应该完全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是要积极地面对。当然,选择什么样的角度切入,期望通过这样的教育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是值得讨论的。

参考文献:

第2篇:谈话教育范文

谈话时间

2021年7月*日

谈话地点

*房间

谈话人

张**

被谈话人

李**

记录人

宋**

谈话记录

张**:李**同志,按照公司党委专题组织生活会工作安排,今天我们开展谈心谈话,交流思想、交换意见。按照工作安排,请您谈一谈对我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李**:一是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工作不到位,特别是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工作做的不够好,与实际工作结合不够紧密;二是巡视、巡查、审计、检查的问题督促整改效果需要加强;三是有些部署还停留在会议、文件层面上,创新推动工作的力度有待加大。(重点谈学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的体会,谈参加党史学习教育的收获,谈自身对照党史学习教育目标存在的差距不足,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措施和建议。谈话要坦诚交流,沟通思想,指出存在问题、交换意见建议。)

第3篇:谈话教育范文

[关键词]个别谈话;民警;罪犯;信任;适度;目的性

[中图分类号]D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5-0131-02

个别教育是监狱机关针对在押罪犯的思想问题单独进行教育一种教育形式,是贯彻因人施教原则的主要方法。个别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教育,它是一种特殊教育,虽然个别教育是以谈话的方式进行,但这种谈话并非单纯的“谈话”,教育具有其特殊性,谈话也具有其方法性。这种特殊性体现在:第一,教育对象是在押罪犯;第二,教育重点是思想教育,文化、技术教育排在次位;第三,教育者具有特殊性。即:施教者是民警,受教者是在押罪犯,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第四,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把在押罪犯改造成为守法新人。当然个别教育也具有自己的特点,如:与在押罪犯单独接触,以谈话为主,了解其真实思想,不受限制,灵活机动,随时解决问题,“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个别教育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并且是和罪犯面对面的思想交锋,当然这种交锋一般是以谈话的方式相遇而进行,因此,进行个别教育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但要诚恳耐心,而且要注意谈话的方式方法。

1 谈话者之间的相互信任,是开展个别谈话教育工作的基础

所谓相互信任就是罪犯对进行个别教育的民警的信任和进行个别教育的民警对罪犯的谈话内容进行甄别、分析和调查后达到相对的信任程度。当然民警对罪犯的谈话内容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谈话内容的真实度取决于罪犯对民警的信任度,罪犯对民警的信任度越高,谈话内容的真实度也就越高,它们之间是一种正比关系。要达到罪犯对民警的信任,这就要求民警在日常执法工作中,公正执法的同时还要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对相关法律法规不但要有所了解,而且还要正确理解,再加灵活多样的谈话技巧等,使罪犯能够充分信任民警,从而敞开心扉,在流露出真情实感的同时,谈出自己真实的想法、真实的情况。如:现在监狱中就存在着这样的情况,有的民警,有许多罪犯找他谈思想、谈问题;而有的民警,罪犯根本就不找他谈任何问题,他主动去谈话,也谈不出所以然来,这就表现出罪犯对民警的信任与否。因此,在平时工作中,要注重对各种知识的学习,不断掌握各种相关知识和谈话、教育技巧,做事公道,处理罪犯的各种事情不偏不倚,对罪犯的合理要求,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条件下,能解决的尽力解决,不能解决的说明道理、讲清原因,让其心悦诚服;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同时,在谈话教育中,营造一种公平和谐的谈话环境非常重要,谈话时尽量用平和的、拉家常式的方式谈话,不要给罪犯造成心理压力;不持生硬的、说教式的训话口气,这样,罪犯愿意找你谈,也愿意把自己的一些真实情况说出来,那么,个别教育的效果也就呈现出来了;另外,在谈话前要充分了解该犯基本情况,包括他的社会关系、兴趣爱好、社会经历,甚至是他的成长经历等,预先掌握好这些材料,在谈话过程中会给你意想不到的帮助。还有在谈话过程中要找好、找准“切入点”,从罪犯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慢慢切入正题,让他的思想跟着你谈话者的思路走,同时在谈话之前可以在自己的大脑中初步形成一个教育方案,预设一些将要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方法,这样在谈话过程中就能始终掌握主动权。

2 谈话者把握好“度”,是开展个别谈话教育工作的关键

在对罪犯进行谈话中,“度”的把握是比较关键的,也是较难把握的,这就要求民警不但要熟练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还要较为清楚地掌握百分考核的日记、周评、月结等情况,对罪犯提出的问题,要合法合理,有理有据地回答,不能信口开河、许愿承诺,而且要注意谈话次数。

针对罪犯所提出的问题,要合法合理,有理有据地回答,不能信口开河,一定要依法回答,如:某罪犯刘某(绑架罪,原判有期徒刑10年)入监后该犯一直不服判决、不认罪,抗拒改造,究其原因,原来是该犯在入监下队后不久,在一次和某民警谈话时,该民警对他的案件作出了是“非法拘禁罪”而非“绑架罪”的错误结论。刘犯认为民警都说是错案,那么法院一定是判错了,于是死死抓住这点不放,最后发展到要求监狱民警出面替他申诉。针对这种情况,另一民警找来相关法律书籍,一方面让他自己先看这两款罪的具体规定,并给他讲解“非法拘禁罪”和“绑架罪”的区别,另一方面,又给他详细讲解《监狱法》中关于申诉的具体规定,指明该犯申诉不是在正当行使权力,而是在无理取闹。通过多次谈话以及该犯自己对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对自己的案情有了一定的认识,思想也发生了转变,这说明在和罪犯谈话时,谈话者(民警)一定要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回答,做到合法、合理,把握好“度”,不可信口开河。

同时要注意谈话的次数,如:2002年从重庆调入某监狱的罪犯代某(盗窃罪、原判有期徒刑7年),其妻子、父亲因参与杀害其母亲而判刑入狱服刑,两个孩子无人照看,加之该犯怕劳动、不安心改造,分监区根据他的改造表现列为重点教育对象,开始分监区民警经常找他谈话,结果不但没有起效,而且还给该犯造成很大的思想压力,也使该犯慢慢意识到民警害怕他出事,怕他违反监规,于是该犯就抓住这点经常用家中孩子无人照管,自己不想活了来威胁民警,抗拒改造,不参加劳动。后来分监区民警经过观察、分析,认识到这是对该犯谈话次数太多所造成的,摸透了该犯的心理后,马上调整方案,一是与他的妻子、父亲服刑的监狱取得联系,了解他们的改造情况;并为该犯申请拨打亲情电话,让其了解孩子情况,知道两个孩子由他三哥照顾的情况后,该犯放下了思想负担;二是采取内紧外松方式,严格落实包夹措施,一段时间不找其谈话,让其自行反思,给其减轻一定思想压力,让该犯感到改造环境相对宽松,经过一段时间,该犯的思想压力小了,主动来找民警谈话,要求汇报自己的思想改造情况,并且违纪率降低了,劳动也主动了。这说明谈话者在谈话中一定要把握好“度”,谈话次数多未必能起到好的作用。

3 谈话注重针对性、目的性,是开展个别谈话教育工作的前提

对罪犯进行个别谈话教育,是有其目的性的,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一些不同的谈话方式,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2005年7月,某分监区接收8名广东调犯,在甄别身份的谈话教育时,发现一名叫魏某的罪犯(抢劫罪,原判有期徒刑4年6个月),该犯自称陕西人,但无陕西口音,谈其家庭时,就躲躲闪闪,避而不谈,民警发现他极力地想隐瞒什么,根据监狱规定,每一罪犯须将其家庭户口复印件等相关资料寄来,于是民警要求该犯提供家庭详细地址,该犯一会儿说家中无人,一会儿说家中只有一个弟弟,民警联想到该犯在平时的改造中情绪不稳定,心理压力大,有自杀倾向,思想处于极度矛盾之中,据此,通过分析觉得该犯应还有余罪没有交待,于是一方面加大了对该犯的个别谈话,从人生观、婚姻家庭、监狱改造、刑满后的打算及主动交待余罪后的结果等法律规定讲起,涉及内容广泛;另一方面采取包夹措施,安排耳目信息员从了解其思想动态。中秋期间,该犯看到其他罪犯在拨打亲情电话,心情很复杂,民警又及时找其谈话并告之,监狱已根据判决书上提供的地址发函调查其家庭及其他情况,该犯仅存的一丝侥幸心理被打垮,终于交待了其真名叫王某,1992年在山东烟台持枪杀人的罪行,使一桩长达十几年的杀人案得以告破,受到了山东警方的称赞。在这次事件中,该民警通过个别谈话发现该犯具有可疑之处,并将该犯列为重点,从该犯的言谈举止和平时的改造中搜集信息,抓住其内心激烈斗争的有利时机,阐明国家对主动坦白交待余罪会减轻处罚的规定,终于使该犯放下思想包袱,主动交待其余罪。这说明谈话者在进行谈话时一定要注重要有针对性、目的性,这也是开展个别教育工作的前提。

4 各种教育方式相结合,可增强个别谈话教育工作的效果

个别教育不是孤立的活动,而是要与其他教育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个别谈话教育的目的。也就是说,要使个别谈话教育效果明显,就必须与其他教育方式、相关措施相结合。如某分监狱四类犯王某(抢劫罪,原判无期,后减为18年),自调入该分监区后,不思悔改,经常打架,不服从管理,消极怠工,个人内务卫生脏、乱、差。2005年安排其在“铁厂”工地劳动,通过谈话和观察,发现该犯对铁厂的烧火工种很有兴致,于是民警把该犯安排到焙烧上,并担任一个烧堆联包组小组长,一个月下来,该犯所在小组焙烧任务完成得最好,而且该犯常主动带头干,吵架、打架事件明显减少,针对该犯取得的这些成绩,在进行个别谈话教育时,可进一步要求身为小组长的该犯以身作则,通过谈话该犯慢慢有了转变,各方面也有了较大改观,分监区及时在考核中给予肯定,到目前已获监狱表扬两次,类别也由四类犯转为二类犯。由此可见,针对不同罪犯、不同犯罪类型、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都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4篇:谈话教育范文

关键词: 班级管理 谈话法 学生教育

在班级管理中,提高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就是走进学生的内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注重研究学生的思想特点,一味采取家长式作风和粗暴式管理,不仅不能够提高教育成效,反而让学生产生逆反情绪。我在教育管理中,通过实施谈话法,提高了教育的接受度与影响力,有效提高了班级管理成效。

一、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确定谈话重点方向

在运用谈话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兼顾到学生的差异性,不能够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要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谈话法实施的重点方向。在对于品学兼优型学生的谈话中,要侧重于体现对学生的进一步要求,引导学生向更高的目标看齐,防止学生出现骄傲自满的情绪。在这些学生出现失误或者遭遇挫折的时候,要及时跟上,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实际想法,为他们鼓劲加油。例如,有一次我发现班级一位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出现了明显的消极情绪,与平常的学习状态不可同日而语,为了了解这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利用课余时间与其开展了谈话。通过谈话,我得知,这位学生之所以学习情绪低落,是因为在上一次综合考试中,物理学科考砸了,导致在年级综合排名落后了40多位,来自于家长与教师的双重压力,使这位学生产生了焦虑、烦躁的情绪,影响了学习情绪。针对这样的情况,我首先帮助学生客观全面地分析上一次考砸的原因,并进行勉励,不仅让学生对于自己存在的学习薄弱环节有了直观的认识,而且走出了自责与烦躁的状态,很快恢复了良好的学习状态。在与中等生的谈话中,我侧重于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客观分析自身学习状态与形势,增强学习动力。对于这一群体,我将着力点放在帮助他们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上。有的学生学习中存在着自我满足思想,缺乏进取心,也有的学生存在着畏难情绪,前进的动力不足,对于这样的情况,我通过与他们的谈话,帮助他们客观分析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在保持优势的基础上,着力针对学习中的弱项开展补救,提高学习成效。另外,在对于后进生的谈话方向上,侧重于激励,帮助学生走出自卑与封闭的思想状态,以激励性评价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此外,针对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其他问题,如常规制度、情感生活等,也区别对待,因人而异。

二、针对不同类型问题,确定谈话教育要点

初中生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有学习方面的,有纪律制度方面的,也有青春期心理发展方面的。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问题,班主任在与学生开展谈话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针对学生存在问题的不同类型,选取最合适的谈话教育途径。在面对学生的学习方面问题时,谈话的要点应当放在激励引导上面,如优秀生出现自满情绪,应当对学生进行更高目标的激励教育,要求学生跳出自己现在的学习圈子,到更大的范围之中看一看,比一比,避免成为“井底之蛙”。让学生看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通过这样的方式,消除自满情绪。在对待中后学生方面,侧重于树立学习自信心,查漏补缺,通过谈话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查找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对于遵守纪律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谈话要严肃认真,在直接指出学生所犯的错误的同时,还要和颜悦色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对于纪律性问题的谈话教育,班主任一定要严肃认真,不能和学生嬉皮笑脸,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刻认识到自己错误所在和出现问题的思想根源,提高谈话教育成效。在对待初中生的青春期心理问题上,班主任一定要注意以疏导为主,尤其是对于初中生早恋问题,一定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强化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帮助学生走出青春期的误区。我在班级管理中,发现有早恋苗头的学生,并不是像有的教师那样,当众训斥、讽刺挖苦,或带家长,而是对这样的“热点”问题进行“冷却”处理,与学生进行单独沟通,向学生讲述青春期异性之间的相互吸引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并不是见不得人的事情,但是一定要完成好初中阶段的主要任务,将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可以将这一种情感埋藏于心里,因为现在还不是发芽的时候,现在应当将这种吸引转化为相互之间的鼓励和促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之中,稳妥地解决了这一棘手问题。

三、针对不同类型目标,确定谈话方式方法

第5篇:谈话教育范文

为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廉政教育,筑严拒腐防变的思想政治防线,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实行同领导干部廉政教育诫勉谈话制度,是以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关口前移,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对领导干部进行教育、保护和监督的重要措施。

第二条谈话本着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掌握政策,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条领导干部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谈话:

(一)职务晋升或者工作调动时,进行必要的廉政教育;

(二)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不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实现定期工作目标,造成一定损失的;

(三)不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办事,闹无原则纠纷,搞不团结,影响正常工作的;

(四)有不廉洁行为或者违纪苗头,需要提醒或教育帮助的;

(五)对群众反映或举报经调查有轻微违纪,不够党政处分的;

(六)对群众反映举报失实,需要澄清或打招呼的;

(七)有其他需要通过诫勉谈话了解或解决的问题。

第四条谈话对象:全县党的机关、人大机关、政府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和县属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的正、副科级干部。

第五条谈话的组织及分工

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级负责分别进行。

对正科级领导干部的谈话由县纪委书记负责;对副科级领导干部的谈话由县纪委副书记或常委(副局长)负责。因工作需要也可由上述领导同志委托或指定有关人员进行谈话。

第六条谈话的程序及要求:

(一)承办部门根据掌握的情况和工作需要,确定谈话对象,报有关领导同意。

(二)承办部门应当提前以适当方式将谈话时间、地点通知谈话对象。

(三)需要谈话对象对有关问题作出书面答复或者说明的,可以要求谈话对象提供书面材料。

(四)谈话对象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可以采纳的,应当采纳,并及时将采纳情况告知谈话对象。

(五)谈话结束后,承办部门应做备忘性记录,记录谈话的时间、地点、次数、谈话人员、谈话对象等基本情况,不记录谈话内容。受领导委托、指定进行谈话的,事后应将谈话情况向授权的领导报告。

第七条对谈话人员的要求:

(一)将谈话的内容、要求明确地告诉谈话对象。

(二)重事实,重证据,重调查研究。

(三)不准挟嫌报复,不准假公济私,不准提不正当要求。

(四)不准向谈话对象泄露举报信访人的单位和姓名,不准将举报信访件或者谈话对象不宜阅看的其他材料给谈话对象阅看。

(五)注意保密,不得向外泄露谈话内容。

第八条对股级以下干部的党风廉政教育诫勉谈话,由各乡镇、县直机关纪委(纪检组)、监察室参照本制度组织实施。

第九条本制度由县纪委、县监察局负责解释,自下文之日起施行。

Δ、**县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管理制度

一、廉政档案对象

建立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对象为我县正、副科级领导干部,包括县委、政府任命的国有企业科级领导干部。

二、廉政档案归档范围

(一)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基本情况登记表,包括本人的简历、奖惩、培训、年度考核、民主评议情况;

(二)领导干部家庭和住房情况登记表;

(三)领导干部三项报告制度情况登记表,包括个人重大事项报告、个人收入申报、收受礼品登记以及相关的情况和材料;

(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登记表,包括出国情况,收受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情况,配备通讯设备及安装电脑、支付上网费用等情况。

(五)领导干部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包括责任制考核的有关材料;

(六)领导干部执行述廉制度情况登记表;

(七)领导干部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登记表;

(八)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情况登记表;

(九)领导干部违纪问题及处理情况登记表;

(十)领导干部廉政谈话登记表及记录;

(十一)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情况登记表,包括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和相关材料等;

(十二)领导干部离任公共财物交接表;

(十三)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先进事迹登记表;

(十四)其他有关领导干部廉政建设方面的总结、学习体会、调研文章等材料;

三、廉政档案归档要求

(一)各种表格内容如发生变化,要及时补报。

(二)领导干部廉政档案要认真填报,有关登记表如填写不下,可另附表或文字材料,一并归入本人廉政档案。

(三)归档材料应真实可靠、完整齐全、文字清楚。需要组织审查盖章或本人签字的,必须盖章和签字后方可归入本人档案。

(四)领导干部廉政档案表格,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红墨水、纯蓝墨水或用复写纸书写。

(五)领导干部廉政档案除信访件、违纪案件、民主生活会、经济责任审计、先进事迹等材料外必须是原件。

四、廉政档案的管理和责任

(一)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由县纪委负责管理。组织部、人事局、审计局、检察院等部门负责提供相关材料。

(二)由县纪委党风室专人负责对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的管理,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归档、整理、转入、转出、查阅、借阅、移交、转递、保管等项工作。

(三)组织部、人事局、审计局、检察院等执法执纪部门形成有关领导干部廉政方面的档案材料应于材料形成后的三十天内移送县纪委,并填写《领导干部廉政档案材料移交表》一式两份,收、送单位各留一份备查。

(四)廉政档案编号应按编码表进行排列。卷内文件材料要按档案类别排列,固定每份材料的排列位置。每一类中的材料要编制类别、件号、表号、序号和起止页号。新增材料按类别入卷,续编件号、表号、序号、起止页号。

(五)廉政档案要统一编制案卷目录。

五、廉政档案的查阅、借阅制度。

(一)凡因领导干部的考察、任免、调动、组织处理、案件调查及评先选优等情况,经主管领导批准,可以查阅和借阅领导干部廉政档案。

(二)外单位确因工作需要查阅、借阅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的,必须持有单位证明,经主管领导批准,方可查阅、借阅。

(三)纪检监察机关内部各室相关负责人确因工作需要,经纪委主管领导批准,方可查阅、借阅所负责范围内领导干部廉政档案。

(四)在任何情况下,领导干部本人不能查阅自己和有亲属关系的领导干部的廉政档案。

(五)查阅领导干部廉政档案须填写《查阅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审批表》,并办理登记等相关手续。

六、廉政档案保密制度

档案管理人员和查阅、借阅档案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公开议论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的内容。借阅的档案须在保密的地方查阅,严禁携带到公共场所,以免泄密。未经批准,不得任意摘录、复制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内容。

第6篇:谈话教育范文

一、春风化雨,稳定情绪

借班上课地点大多安排在大礼堂、阶梯教室,有的甚至是会议展厅等,学生很少在这些地点上课,陌生的环境、肃穆的课堂气氛,人为地增加学生的紧张感。再加上学生已经适应了原来老师的教学方式,初次与新教师接触,不了解他的脾气性格,不熟悉他的教学风格、教学习惯等,这些使学生精神压力过大,导致不敢回答问题或害怕答错问题,担心自己表现不出色而出丑。如果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情绪匆匆上课,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此时课前谈话,犹如一支“镇静剂”,能起到稳定学生情绪,缓解紧张的作用。

二、春风细雨,拉近距离

英国教育思想家洛克曾经打过一个恰当的比喻:“你不可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理上面写上平正的文字,正同你不可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上文字是一样的,而只有当老师与学生相处思想上感觉到安舒与自由,只有当学生心里保持一种安闲况境时,他才能接受新知识,接受新印象。“对于彼此不熟悉的师生,互相间的沟通与了解对增进师生情感尤为重要。此时的课前谈话,犹如春风细雨,拉近师生间的心灵距离,增进师生间的情感。

本学期,我听过彭才华老师的一堂课,看看他是怎样进行课前谈话的吧:

师:我的名字叫彭才华。呵呵,看出了什么?(生:老师一定有“才华”。)

师:说有才华不敢当,我也希望自己“才华横溢”。不过,我的学生都在学校叫我另外一个名字──外号。说说你们的外号?(生:我的外号叫“肥仔”。生:我的外号叫“耗子”生:……)

师:想知道我的外号吗?(生:想。)

师:不告诉你!你们猜猜?(生猜测不出。)

师:初次见面,知道我的姓氏,怎么问候我呢?怎么叫我呢?叫我什么老师呢?(生:你好,彭老师。)生:彭才华,你好!

师:叫我“彭老师”是尊敬我;叫我“彭才华,你好”,那是有礼貌。你们这么尊重老师,又讲文明有礼貌,我告诉你们我的第二个名字吧──彭友。试着叫叫我吧。(生:彭──友!)

师:今天真高兴,我又结交了一些“朋友”!

彭才华老师在上课之前,毫无讳忌、大大方方地说出自己的外号叫“彭友”,课堂中的关系就神奇地变成了“大朋友”与“小朋友”。如此诙谐、幽默的开场白,不仅是对自己的一种介绍,还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们一个个笑逐颜开。情感交流了,师生间不再存在什么距离,老师也不再高高在上。

我不禁反思:谁还会不喜欢这样的老师?谁还会不喜欢这个老师上课?谁还会不想听这样的老师上课?谁还会不想交上这样的“彭友”?俗话说:距离远,产生美。而我说:“距离近,生成美”。

三、调动兴趣,活跃气氛

心理学实验证明,人的精神只有在兴奋状态之中,对所学的只是方能记得牢,掌握得好。学生在上课前的几分钟内,注意力并不是最为集中,课前谈话往往在最短时间里最快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尤其是借班上课,教师在设计谈话时,可用谐音或某些词的联想意义,可用歇后语对联,可用小笑话、小幽默、小游戏……记得教三年级时,我接班上新课执教《田忌赛马》,课前设计了这样一段谈话: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生答:“喜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生答:“好!”)

师: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比大小”。注意:我手中有两份纸牌,每份有三张,分别是2.3.4,其中一份牌发给你们,请你从中任取一张,和我的一张纸牌比大小。我敢说,不管你先出哪一张,我都会两胜一负,你信吗?试试看!

生:我先来!我先来!(学生争强好胜的情趣一下子就被点燃了,为了取得胜利,他们和老师斗智斗勇。)

……

师:怎么样,事实证明我是最终的“赢家”吧!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都兴趣盎然,这么一玩,学生兴趣高涨了,课文中抽象的难点问题轻松地被具体化了、形象化了。学生们乐在其中,学得轻松。后来有教师评价说:将游戏放在课前谈话部分,此乃一高招也!此乃一创新也!

四、踏雪无痕,轻松自然

课前谈话是借班执教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听试听课中发现很多老师都把谈话点确定在活跃课堂气氛方面,较少关注课前谈话和教学内容的联系,把课前谈话与教学内容硬性地隔离开来,其实他们之间应该是一脉相承的。

最好的课前谈话是不露痕迹地由谈话引入新课学习中去,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做好知识、方法、情感等方面的准备,上课时教学达到最大优化,因此,课前谈话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催化剂”。这种谈话几乎分不清哪是谈话,哪是导入,真正做到“踏雪无痕”。

一教师再执教三年级的《富饶的西沙群岛》,上课前,老师和学生进行聊天。“你喜欢到哪儿去玩?”学生兴致勃勃。然后教师也参与其中:“老师和很多同学一样,也喜欢到海边去玩。暑假里,老师去了一趟普陀山。说是山,其实是一座岛。”教师随手在黑板角落简笔画了海水和岛屿,并在旁边写了一个“岛”字。接着往下聊:“你们去过普陀山吗?”学生有往下接话茬的:“去过了,普陀山有许多寺庙。”老师说:“是的,普陀山有很多寺庙,但是最让我感兴趣的不是那里的寺庙,而是周围大大小小的岛屿。”接着,老师一边如数家珍地聊起普陀山旁边的朱家尖、桃花岛、岱山岛等等,一边在刚才画的海水中添上了几座小岛屿。老师又聊:“像这种大的叫岛,小的叫屿,大大小小的岛屿在一起呀,称作群岛。”说完,便在“岛”字的旁边加上“群”字。往下呢,就从我国的群岛聚焦到了“西沙群岛”。

第7篇:谈话教育范文

1.缺乏语言环境及理论教学

我校大部分学生都来自农村,大多从未接触过普通话方面的训练,甚至有些学生从小到大都在方言环境中长大,对普通话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其次,学生对普通话口语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其在他们职业中的影响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方言交流,缺失普通话学习的语言环境。还有,学生几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普通话理论教学,对韵母、声母、声调及其结合规律等可谓一知半解,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理论层面,对发音部位及其发音方法等缺乏语音环境来进行应用训练,这也让绝大多数学生难以养成运用普通话进行思维、表达的良好习惯,缺乏临场“说”普通话的能力,这从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命题说话”考试中普遍存在“背稿”,甚至抄袭现象等方面可窥见一二。

2.语音不标准,缺乏表达的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的互动与自主学习环节中,部分学生用普通话表达时口齿不清,存在严重的方言口音,比如“f”“h”不分,“n”“l”混淆,“in”“ing”等前后鼻音发音不准确等问题。其次,学生在表达时不能很好地把握停连,要么缺少停顿,要么停顿不到位,造成语句表达不准确。同时,个别学生有严重的口头禅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口语表达。最后,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心,不敢用普通话主动发言。而且只要一上讲台,就会手足无措、不知所云,缺乏表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职业口语水平表达能力不高

我校很多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其普通话表达远远达不到幼儿教师职业口语水平。主要表现在:语言不标准,缺乏清晰度;语音过于成人化或书面化,缺乏口语的鲜活性;语速平板或较快,词汇贫乏,内容空洞;“说”普通话层次不清楚,逻辑混乱,出现常识性的错误表述。这些存在的口语表达问题将来必会严重制约幼儿教师这门职业的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只有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做到教学活动生活化,才能真正达到教学效果。

二、普通话教学活动生活化

1.教学情境生活化

在教学中,通过播放一些语言艺术的视频音频,如郭德纲的《关于普通话》,创设生活情境,通过师生对话或者学生讨论交流的形式畅谈对普通话和发言关系的认识和了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在这个过程中,了解每个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并根据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创设让学生以幼儿教师的身份,用普通话对小朋友进行自我介绍的情境,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对自我职业进行定位,培养学生用普通话进行思维、表达的能力,从而认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性。

2.教学活动生活化

在教学中,我会设置教学活动课。首先,我会对学生进行分组,让语音方面互补的学生经常在一起练习。在教学活动课上通过一些活动,如:辩论、演讲、诗歌朗诵等,将学生对普通话的认识从理论层面进入到实践环节。通过活动过程中学生间对语音的互相评判及纠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继而把这种课堂活动中的纠音训练延续到日常生活中。这既增强了学生的语感,也训练了他们用普通话进行思维、表达的能力。

第8篇:谈话教育范文

关键词:关怀教育理论;辅导员;大学生;谈话”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5-0137-02

关怀教育理论指出,学校教育应该以“关怀”为核心,它是以尊重独立人格、个性为基础,以对生命整体的关注为衣钵。关怀教育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再次认识到,“关怀是教育的责任,也是教育的态度”。

一、关怀教育理论

诺丁斯认为,关怀是一种“或全身心的投入状态”,即在精神上抱有某种责任感和牵挂感。这种关怀不是接受,而是和他人一起去感受。诺丁斯认为,“教育最好围绕关心来组织: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各种关系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

诺丁斯认为学校教育唯一的一个主导目标应该是培养健康的、有能力的和有道德的人,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靠什么呢?诺丁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关怀。关怀作为人类共同生活的一种基本需要理应占据中心的位置。人类正是在关怀中共同生活、得到发展的。

(一)关怀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

1.关怀教育的新内涵就是学会关怀和被关怀

学会关怀,诺丁斯认为学生先要学会关怀自身,还要学习建立与他人的关系,逐渐把对自身的关怀转向对同伴、周围的人的关怀,学习如何去关注他人、如何去感受他人的需要、如何产生共情性、如何根据被关怀者的回应再做出关注和共情性等。学会被关怀,诺丁斯认为学生要学习如何洞察和感知关怀,学习展现对关怀的接受、认可。

2.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爱的人

诺丁斯指出:只有重视个体性、具体性和学生真实感受的关心教育才是道德的教育,只有道德的教育才能孕育有效的道德教育,才能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才能使之成为有责任感、有关心意识和关心能力的关心者,才能使其获得人生的幸福。

(二)关怀教育的教育方法

诺丁斯根据德育的方法和构成认为关怀教育包括四种教育方法:榜样、对话、实践和认可。

1.榜样

一般来说,关怀教育中的榜样是由教师来担当,“为人师表”说的就是榜样的作用,并且这种榜样应该是真实的,而不是人前一套,背后一套,更多的是处于无意识当中的。榜样是关心的关键因素,教育者无须告诫学生去关心,只需与学生建立一种关心的关系,从而来演示如何关心。

2.对话

对话是双方真正的交流,这种对话是开放式的,双方都不知道对话的结果。对话对话允许师生表达各自心声,从而通过相互了解,使建立充满关心的人际关系成为可能。

3.实践

实践既是教授某些技能又是在塑造心理,所以关怀教育的实践就是教授关怀的技巧和塑造关怀的心理。这种方法除了由学校进行之外,家庭以及其他的群体都可以进行。实践使得人们有机会练习关心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有机会发展必需的个性态度。

4.认可

就是发现他人更好的自我并鼓励其发展的行为。认可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与现实相符的最好动机的归因;二是引导人们朝向更好的自我去发展。认可过程有助于人们获得一个理解人本质的视野和机会。

二、“谈话”是对学生个体生命实施关怀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谈话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谈话能把教师与学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他们之间建立一种充满关怀的师生关系。教师在与学生共处的过程中,如果能与学生展开真诚的谈话,就能够表露自己的真情实感,并感染学生理解和接纳自己。与此同时,学生的所思所想也能得到教师的理解和认同。如果师生共处的时间足够长的话,就能够建立起彼此感染和共鸣的关怀关系,为进一步的谈话和建立彼此的信任奠定基础。

(二)“谈话”是学校管理中的柔性制度,其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门艺术

它涉及政策、文化、道德、伦理、语言、文化等众多知识,反映思政工作者敏锐的思维、渊博的知识、高度的洞察力和应变能力,要求思政工作者充分运用心理、情感、政策法规、逻辑推理等各种战术,教育学生,感化学生,使得谈话成为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

(三)与学生个别谈话是高校辅导员开展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形式

个别谈话对于了解情况、化解矛盾、处理问题、激励进步、增进师生感情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认为,教育者对学生施加的影响,如果符合学生的需要,符合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发展水平,就能为学生所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从而促进发展。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因此,与学生个别谈话,需对谈话对象加以研究,并讲究谈话的技巧,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三、建立关怀教育理论视域下辅导员与大学生的“谈话”制度

(一)建立动态谈话制度

谈话是最能表达爱和关怀的直接的行为方式。辅导员是实施主体,对象则是所有学生。这种“谈话”不是随意性的,也不能随意,而应该建立常规性的、经常性的动态谈话制度。分周、月、期与不同的学生进行滚动谈话,对学生每次谈话的情况进行追踪,在后续谈话中持续关注学生的情绪和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将所有谈话连贯起来,成为一个动态的观察依据,而不是将每次谈话单独割裂开来。

益处是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利于发现问题。如笔者所在学校休学的学生张某,在其复学后,辅导员就跟他谈心,了解他的学习与生活适应问题,在某次动态谈话时发现,他近期经常迟到及旷课,经了解情况后,发现其在外兼职较多,影响到学习,辅导员通过针对性的引导,最终给了学生一些具体的建议,帮助学生解决了上课与兼职的矛盾,最终解决了问题。

(二)建立层次谈话制度

“层次”指的是优秀、中间、差的不同学生群体。一般来说,学生群体当别优秀的和特别差的都占少数,这部分同学得到老师的关注都比较多,谈话的次数和频率也比较高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中间部分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平时比较默默无闻,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少与老师有沟通和交流,出了问题往往也不能第一时间让辅导员知晓,并且由于不熟悉和不了解,辅导员对其问题也会有一时的无从下手,因此,需要建立层次谈话制度,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

(三)建立重点谈话制度

“重点”指的是学生不同个体对象,贫困、心理障碍等。学生群体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辅导员只有那么几个,从时间和精力上来说,辅导员也不可能关注到所有的同学。但是,对于一些比较突出的同学,应该特别的关注,如贫困、心理障碍等同学,针对这一批学生,应该建立重点谈话制度,对他们的问题进行追踪,持续关注。如笔者所在学院某新生,在军训时辅导员就发现其没有按时参加军训,在于其谈话时发现其父亲得重病,家庭困难,因此在外兼职代课,影响到参加军训,并会对后面的学习产生影响,为解决其问题,辅导员建议学生申请国家助学金,并为他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也给予其解决生活困难与处理好学习的具体建议,帮助其进入了正常的学习状态。

(四)建立节点谈话制度。

“节点”指的是敏感社会等综合问题,如热点,社会突发事件,敏感事件等。学生群体是年轻的群体,也是热血沸腾的群体,因为年轻,也很容易受到一些人或事的刺激,从而产生冲动的情绪,做出不利于稳定的事情,而安全稳定问题永远是学校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在有一些社会突发事件或者是敏感事件的时候,因此,需要建立节点谈话制度,这种谈话制度既可以针对一些平时比较活跃的同学,也可以针对全体学生,进行集体对话交流。

(五)建立新媒体谈话制度。

除了传统的面对面“谈话”方式之外,还可以采取网络谈话方式,用新型的媒体技术来支撑多样化的谈话方式。规定辅导员开通QQ、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络通信方式,定期不定期地在QQ、微博、微信上与同学们进行交流,有时候,这种方式可能更容易避免面对面无话可说的尴尬,并且可以更好地控制双方的情绪,以更加平和的状态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可以更丰富更全面更系统地表达自己对学习、生活、人生等的观点和看法,让学生通过文字的阅读,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咀嚼消化思考时间。另外,这些方式可以不分时间、地点,更快速更便捷地与学生进行即时交流和沟通,跟学生以更平等地、像朋友似的方式进行交流,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六)建立谈话记录档案制度。

分类、分别、分时间段建立。建立分类、分别、分时间段的谈话记录档案制度,有利于辅导员进行查询。要建立以上的谈话制度,就必须将每次的谈话记录进行归档,以便下次谈话之前做好相应的准备,有针对性地跟同学进行探讨,这样既让同学们感到受到了重视,愿意跟老师进行交流,也能够让辅导员更快更有效地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侯晶晶,朱小蔓.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启示 [J].教育研究,2004(3).

[2]何艺,檀传宝.诺丁斯的关怀伦理学与关怀教育思想[J].伦理学研究,2004(1).

[3]Karen F Osterman Less Isolation・Less Violent Student s[J]. the Education Digest, May,2003.1.

[4]苏静・论教师的关怀素养[J].教师教育研究,2006(6)1.

[5]石中英,余清臣.关怀教育:超越与界限―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4):28-31.

第9篇:谈话教育范文

谈话时间:2021年7月25日

谈话人:

被谈话人:

谈话内容:

问:请问对七一讲话进行学习了吗?怎么学习的?

答:根据党支部统一安排,我认真进行了学习。通过收看“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直播、认真阅读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以及阅读人民日报等评论员文章进行学习。

问:学习后有什么收获呢?

答: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第一、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第二、深刻领悟鲜明提出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第三、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积极响应向全党发出伟大号召,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