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文黑白范文

中文黑白精选(九篇)

中文黑白

第1篇:中文黑白范文

【关 键 词】 文化;差异;颜色;象征

在人类语言中,颜色词语表现出的独特魅力,令人刮目相看。在汉英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或色彩的词都很丰富。我们不仅要注意观察它们本身的基本意义,更要留心它们的差异,因为颜色的差异在不同民族语言中往往有不同的特点,有些特点甚至构成了人们对经过引伸、转义以后颜色的崇尚和禁忌。由于我国与绝大部分英语国家相隔万里,地理位置、自然现象、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等千差万别,人们对于颜色的感受和表达不尽相同。这样,颜色的象征意义在中西文化之间自然就会有很大的差异。本文拟就中西文化中词语的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作一些对比和探讨,以求教于同行和读者。

从科学的定义来说,颜色是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一定光波所引起的视觉现象,是人眼视觉的一种基本特征。颜色生成的这种定义,对经历封建社会时间相对短,且在近代和现代教育和科学得到普及和飞速发展的西方来说,是比较易于为他们所接受的。西方从文明一开始,就比较注重科学理性的教育和科学方法的发现,对客观世界和客观认识采取现实的科学态度。因此,西方文化中颜色的象征意义往往比较直接,一般是用客观事物的具体颜色来象征某些抽象的文化含义,所以更易追溯其语义理据和逻辑理据。如西方文化中的红色(red)主要指鲜血(blood)的颜色,而blood在西方人心目中是奔腾在人体内的“生命之液”。一旦鲜血流淌下来,生命之花也就凋谢。所以red使西方人联想到“暴力”和“危险”,产生了一种颜色禁忌。美国学者阿思海姆在他的《色彩论》中说:“色彩能有力地表达情感。红色被认为是令人激动的,因为它能使我们想到火、血和革命的含义。”著名汉学家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时,由于意识到red可能使现代英语读者联想到“暴力”“流血”,所以采用小说原来曾使用的书名《石头记》,译为“The story of the stone”。但是由于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以及教育和科技的相对落后,在中国文化中,颜色的生成具有强烈的神秘色彩,它的发展受到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较大影响。在先秦,颜色词就已经与古人的世界观、哲学思想联系在一起,后来又与政治挂钩,所以中国文化中的颜色内涵和象征意义十分丰富,而且颜色词的象征意义是多元的。如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来讲,中国文化中的红色源于太阳,因为烈日如火,其色赤红。我们的初祖在祭祈巫舞的过程中,对阳光有一种本能的依恋和崇拜,红色的喜庆和吉祥之意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古人还认为“日至而万物生”(《淮南子・天文训》),感到阳光下万物繁茂、生机勃勃、令人振奋,因而对代表太阳的红色产生了特别亲切的感情。再以白色为例,在人类初始阶段,我们的祖先弱小而无力,无法抗拒凶恶猛兽的攻击、光天化日的白昼使他们暴露无遗,有一种随时都有被食肉猛兽扑食的危险,因而对白色有一种本能的恐惧感;另外,我们的初祖还观察到“月到中秋分外明”,因而认为明月与萧煞的秋季连在一起,而代表秋天的颜色也就是白色了(银白色的中秋之月),这样白色在中国文化里就成了一种颜色禁讳。可见,颜色的象征意义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是约定俗成的,体现出某种心理功能。下面我们就中西文化中颜色的不同象征意义进行具体描述。

1. 红色

红色是我国文化中的基本崇尚色,它体现了中国人在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它象征着吉祥、喜庆,如把促成他人美好婚姻的人叫“红娘”,喜庆日子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男娶女嫁时贴大红“喜”字,把热闹、兴旺叫做“红火”;形容繁华、热闹的地方叫“红尘”;它又象征革命和进步,如中共最初的政权叫“红色政权”,最早的武装叫“红军”,把政治上要求进步、业务上刻苦钻研的人称为“又红又专”等;它也象征顺利、成功,如人的境遇很好被称为“走红”“红极一时”,得到上司宠信的叫“红人”,分到合伙经营利润叫“分红”,给人发奖金叫“送红包”等;它还象征美丽、漂亮,如指女子盛妆为“红妆”或“红装” ,把艳妆女子称为“红袖”,指女子美艳的容颜为“红颜”等。

西方文化中的红色(red)则是一个贬意相当强的词,是“火”“血”的联想,它象征着残暴、流血,如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残杀和暴力统治;它又象征激进、暴力革命,如red hot political campaign激烈的政治运动;它也象征危险、紧张,如a red adventure story一个令人紧张的冒险故事;它还象征着放荡、,如a red waste of his youth他那因放荡而浪费的青春。

至于红色的褒义,如red-letter day喜庆的日子,the red carpet隆重的接待等,则得益于不同文化之间 的交流和融合。据考证,red的褒义是从远东经波斯传到西方的。

2. 白色

在中国文化中,白色与红色相反,是一个基本禁忌词,体现了中国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摈弃和厌恶。在中国古代的五方说中,西方为白虎,西方是刑天杀神,主肃杀之秋,古代常在秋季征伐不义、处死犯人。所以白色是枯竭而无血色、无生命的表现,象征死亡、凶兆。如自古以来亲人死后家属要披麻戴孝(穿白色孝服)办“白事”,要设白色灵堂,出殡时要打白幡;旧时还把白虎视为凶神,所以现在称带给男人厄运的女人为“白虎星”。白色的心理功能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政治功能的影响,又象征腐朽、反动、落后,如视为“白专道路”;它也象征失败、愚蠢、无利可得,如在战争中失败的一方总是打着“白旗”表示投降,称智力低下的人为“”,把出力而得不到好处或没有效果叫做“白忙”“白费力”“白干”等,它还象征奸邪、阴险,如“唱白脸”“白脸”奸雄;最后,它还象征知识浅薄、没有功名,如称平民百姓为“白丁”“白衣”“白身”,把缺乏锻炼、阅历不深的文人称作“白面书生”等。

西方文化中的白色象征意义主要着眼于其本身色彩,如新下的雪、新鲜牛奶及百合花的颜色。西方人认为白色高雅纯洁,所以它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它象征纯真无邪,如a white soul纯洁的心灵;它又象征正直、诚实,如white m en高尚、有教养的人;它也象征幸运、吉利,如white magic有天使相助的法术;它还有合法、无恶意的意思,如white market合法市场。

3. 黑色

古代黑色为天玄,原来在中国文化里只有沉重的神秘之感,是一种庄重而严肃的色调,它的象征意义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而显得较为复杂。一方面它象征严肃、正义,如民间传说中的“黑脸”包公,传统京剧中的张飞、李逵等人的黑色脸谱;另一方面它又由于其本身的黑暗无光给人以阴险、毒辣和恐怖的感觉。它象征邪恶、反动,如指阴险狠毒的人是“黑心肠”,不可告人的丑恶内情是“黑幕”,反动集团的成员是“黑帮”“黑手”,把统治者为进行政治迫害而开列的持不同政见者的名单称为“黑名单”,它又表示犯罪、违法,如称干盗匪行径叫“走黑道”,称杀人劫货、干不法勾当的客店叫做“黑店”,违禁的货物交易叫“黑货”“黑市”,用贪赃受贿等非法手段得来的钱叫“黑钱”等。

黑色(black)是西方文化中的基本禁忌色,体现了西方人精神上的摈弃和厌恶。它象征死亡、凶兆、灾难,如to wear black for her father为她父亲戴孝;它象征邪恶、犯罪,如a black deed极其恶劣的行为;它也象征耻辱、不光彩,如a black mark污点;它还象征沮丧、愤怒,如black dog沮丧情绪。

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在不同的民族文化里有着很大的差异。从根本上讲,在中国文化中,颜色的象征是基于过去中国的封建统治、封建迷信及其原始、落后的科学、教育状况而形成的,所以颜色的象征意义有相当强烈的政治化和神秘化倾向。而西方文化中的颜色象征则更多地得益于西方民族开放性及科学、教育的普及程度,其象征意义少了神秘,多了些理性,使其语义、词义理据更易追踪。不同文化之间颜色象征意义又都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它们能够使语言更生动、有趣、幽默、亲切, 所以我们应该予以足够的注意。

【参考文献】

[1] 夏征龙. 辞海[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第2篇:中文黑白范文

粉笔的白,黑板的黑,这是讲台上您的剪影;白昼的白,黑夜的黑,这是台灯下您的素描。您将黑白留给了自己,带个我们一个五彩的未来!

——致我敬爱的徐老师

粉笔的白

工整有力的字,伴上简洁的几个几何图形,您用洁白的粉笔写在黑板上,写进我们一个个孩子的心里。铿锵有力的几句话,您用心灵说出,将所有的经验和知识一点一滴地印记在我们的脑海里。有时,你会把粉笔交给我们,让我们像您一样用洁白的粉笔写下自己的步骤,印下自己歪歪扭扭的字迹,然后讲给大家。有时,轮到我登台给大家讲解,我会紧张得语无伦次,即使之前在心里打了好多底稿,即使晚上为此刻做了那么充分的准备,可还是会卡住。停下来时,一瞥,会看到讲台旁边的你鼓励地微笑,于是鼓起勇气,继续下去。没有责备,没有嘲笑,只是讲完后,会看见你赞许的眼神,给我莫大的鼓励。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会像你把粉笔交给我那样,交给我的学生!

黑板的黑

上课了,不知是谁的疏忽,上节课老师留在黑板上的笔迹还未被擦去。笔迹不多,但也没有少到被忽略的地步。您转身正欲书写,忽然发现了这些,我不禁叹了一口气,以为今天的值日生又要遭殃了。然而,没有责备,没有训斥,教室里静静的,你拿起板擦,那样自然地把它擦去,粉笔灰簌簌飘落,漫天飞舞,落在你的头上、肩上,显得那么刺眼,可黑板却显露出它本来的黑色,黑的那么自然,那么宁静,就像你的心一样,它等待你的书写。我的心倏地揪紧,心疼起来,暗暗后悔自己没有帮你擦掉它。

白昼的白

上课,你让我们做课本的习题,我为了抓紧时间写作业,拿起同桌的全解看了起来,不想却被你发现了,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极其严厉地批评,我却并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对于你的批评,只当耳边风,左耳进右耳出,只是嗯嗯啊啊的点头称是。忽然抬头,对上你那严厉的目光,像窗外刺眼的阳光一样刺进我的眼里,也扎进我的心里,那样刺眼,那样强烈,让我的心不禁一震。再看看你,忽然想起你曾那么认真地为我们批改作业,那么执着地从茫茫题海中筛出我们难以应付的题型,让我们多下功夫。而我,竟辜负了你的一片苦心,竟用浮躁、潦草的态度来对待。我忽然觉得自己错了,错得那么深。我低下头,承认了错误。你笑了,仿佛我不曾惹您生气一样。你像白昼一样将我身上所有的黑暗统统消灭。

黑夜的黑

那夜,知道成绩的我蜷缩在床上,难过地哭了起来,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我失去了所有的信心,明明那么努力了,却一次次地换来苦果,上天为何如此不公?我起身,拉开窗帘,看到万家灯火通明,你一定又在批改作业了吧,我禁不住想。我灰心了,失望了,却又想起你那认真的眼神,想起你那严厉的眼神,想起你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我不禁在心中一遍一遍地自责。我抬起头,望向天空,看到了满天的繁星,忽然想起你对我的鼓励,想起你仍对我充满希望。我不会放弃的!正如你不会放弃我一样。漆黑漆黑的夜里,你如同满天的繁星,将我照亮!

粉笔的白,黑板的黑,这是讲台上您的剪影;白昼的白,黑夜的黑,这是台灯下您的素描。亲爱的徐老师,您的剪影,您的素描,都已被我牢记在心,永生难忘!

第3篇:中文黑白范文

摘要托尼・莫里森是当代美国文坛一位举足轻重的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了一个特殊的群体――非洲裔美国黑人,以及他们的文化身份问题。通过自己的小说,莫里森探讨了黑人与白人、黑人文化与白人文化的关系问题。从而表达了她的文化理想,即黑白两种文化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黑人文化 身份 文化理想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在当代美国文坛,托尼・莫里森(Toni Morrlson,1931-)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黑人女作家。她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从而成为获此荣誉的唯一一位黑人女作家。莫里森的文学创作背后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即非洲裔美国黑人。从《最蓝的的眼睛》到《秀拉》,到《所罗门之歌》、《柏油孩子》,再到《宠儿》、《爵士乐》、《天堂》、《爱》,读者们看到了一个个生动的非洲裔美国黑人的形象,一幅幅鲜活的非洲裔美国黑人人民生活的画面,领略到了非洲裔美国文化的无限魅力和力量。正如莫里森自己所说的那样,她热爱她的人民,她是非洲裔美国黑人和其文化的代言人。莫里森小说的主题丰富而深刻,在她的每一部小说中,我们都会看到作者新的尝试和突破。但在众多主题之中,非洲裔美国黑人的“文化身份问题”和“文化归属问题”一直是作者关注的焦点,莫里森笔下的美国黑人几乎都不得不面临身份问题的困扰。面对美国的主流民族文化,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他们究竟该何去何从?

“一个人总能感觉到他身上的双重性――自己既是美国人,又是黑人;感觉到两个灵魂、两种思维、两种不可调和的努力;在一个黑人身躯里有两种相互较量的理想,凭借着黑人顽强的力量避免了这种理想被撕裂开来。美国黑人的历史便是这种斗争的历史――渴望获得自觉的人格,渴望把自己的双重自我合并成一个更美好、更真实的自我。在这个合并过程中,他不希望原来的任何一个自我失掉。他不会使美国非洲化,因为美国拥有太多对世界和非洲有益的东西。他也不会崇尚美国的大潮中漂白自己的黑人灵魂,因为他明白,黑人的血液里含有传给世界的信息。他只希望同时做一个黑人和一个美国人,而不至于受到同胞的诅咒和唾弃,也不至于被机会拒之门外。” (杜波伊斯)

美国黑人长期生活在乡村或是城市的贫民区,他们长期生活在美国白人及其文化的阴影之下,生活艰难而悲苦。在踏上北美大陆之前,他们便与自己的民族文化隔断了。到达北美大陆之后,他们的肉体和精神都遭到了痛苦的折磨,并且自己的民族文化归属也面临着危机。黑人在融入白人社会时遭受到了白人文化的冲击,加速了黑人民族文化的流失,其民族意识也在渐渐地淡化。莫里森的大部分作品都关注了美国黑人的文化身份和民族文化的归属问题。在莫里森的笔下,读者看到了一颗颗失落的、悲伤的灵魂。他们要么彻底内化了白人的价值观;要么顽抗地排斥白人和白人的价值观;要么游离在黑白两种文化的边缘,痛苦地生活在黑白文化的夹缝之中。

而在莫里森的创作过程中,从第一部小说开始,她就一直关注着美国黑人的命运和美国黑人民族文化的走向问题。

一 黑与白的对立――非洲裔美国黑人的迷失

莫里森的小说从来就不直接描写黑白文化的冲突,但在字里行间,读者却处处可以看到黑白文化的对立。莫里森的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讲述了一个年仅11岁的黑人女孩佩克拉・布里德洛夫因皮肤黝黑、相貌丑陋而受到所有人、包括家人的厌恶,于是她便极度渴望拥有一双最蓝的眼睛,这样就可以像白人孩子一样得到别人的关注和关爱。然而,在一个白人文化价值观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黑人女孩的愿望和对美好人生的幻想最终被丑陋的现实击得粉碎。她不仅没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反而被自己的父亲强奸,最后,变得精神失常,完全沉浸在自己虚构的世界里,坚信自己已经拥有了一双美丽的蓝眼睛。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作者运用多种叙述角度,为读者全方位地勾勒出了20世纪40年代美国黑人的生活图景和精神状态,揭示了美国黑人价值观念的扭曲和审美观念的异化。当然,这种扭曲和异化与黑人长期所受到的压迫、剥削和精神文化上的奴役是分不开的,但是这个自卑、自恶的文化群体本身存在的劣根性也不容忽视。对此,托尼・莫里森在这部作品中进行了大胆地揭露和批判。小说中佩克拉的悲剧不仅是她个人的悲剧,还是整个黑人民族文化的悲剧。她的悲剧是由她的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造成的:在家里她得不到母亲的关爱,不负责任的母亲波琳只顾照顾白人雇主的家庭,在她眼里白人是美丽的,白人的孩子就像洋娃娃一样,而自己的女儿在她眼睛里却是丑陋至极、惹人厌恶的。佩克拉的父亲幼时被自己的父亲抛弃,年青时又受到白人的侮辱,渐渐养成了放荡不羁、不负责任的性格,他非但不关心自己的女儿,反而在酒后强奸了自己的女儿。佩克拉在家里得不到关怀,在外面也受到歧视。当她在杂货店买糖果的时候,老板甚至都不正眼看她一样,更不愿意伸手去接小女孩黝黑手上的钱币。佩克拉由此便认为只有拥有了白人孩子那双迷人的蓝眼睛,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关爱。由此可见,在白人文化的冲击之下,美国黑人是如何无奈地、不知不觉地内化了白人的价值观而丧失了自己的民族身份。在《最蓝的眼睛》中,莫里森清楚地意识到,黑人如果全盘接受白人文化,完全抛弃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失去自己的文化身份,其结局必然是毁灭。

在莫里森另外的一部作品《柏油孩子》中,黑白两种文化的冲突主要体现在男女主人公森和雅丹身上:雅丹作为西方世界里一个成功的非裔美国职业女性,进了美国一流的大学,能说流利的法语,这些因素对她的模特生涯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而雅丹的成功是以牺牲种族身份为代价的成功:她成为了“文化孤儿”――忘记了她祖辈的遗产即她非洲裔美国黑人的文化遗产,而接受了白人的文化和价值标准。雅丹象征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患有严重的“脱离症”――忘记了他们的过去;男主人公森作为一个积极的象征意象,象征着黑人文化和黑人传统的价值观。他极端抵制白人,认为白人和黑人的利益永远是对立的:“黑人和白人根本就不应该坐下来一起吃饭……有时,他们可以一起干活,但不应该一起吃饭、睡觉,或生活在一起”。森坚决抵制现代文化而迷恋过去。作品通过森和雅丹之间的爱情悲剧展示了面对白人文化的侵略,黑人的两种极端做法―“全面白化”(雅丹)和“全面黑化”(森)。在《柏油孩子》中,莫里森“塑造了一对固守各自文化信念的黑人青年男女,他们对生活道路的抉择折射出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以及黑白两种文化的冲突”。

二 黑与白的和谐――莫里森的文化理想

在《柏油孩子》中,男主人公森一心向往着自己的故乡,向往着故乡淳朴的黑人传统生活,并坚持将爱人雅丹带回了家乡――小镇埃罗。小说中的森被描绘成一位漂泊者,但在他的心目中,故乡埃罗一直是他精神的港湾。埃罗是未被外面的物质世界影响和改变的黑人社区,只有在埃罗,森才能感到一种归属感。然而,在雅丹的眼中,埃罗是个封闭落后的地方,这里传统的生活方式陈腐落后,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她认为,埃罗如同“中世纪奴隶的笼子”,是一个也许有历史但却不可能有未来的地方。她借机大肆夸耀欧洲白人教育,鄙视森没有教养。借雅丹的口,莫里森揭示了黑人社区中的缺陷,认为这种生活态势无助于黑人的发展反而使他们越来越落后于社会。表面上看,森确实是黑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而雅丹也确实背离了自己的民族之根。进一步来说,其实森也陷入了一个绝对的误区,他全盘地否定了白人的文化和价值观,俨然成为了一名狭隘的民族主义者,这一点是不可取的。森身上的“柏油特质”和作为一名黑人的“双重意识”严重地阻碍了其个性的全面发展,而正是这样一种偏激的民族观念,也许最终会阻碍黑人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莫里森清楚地意识到: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固守黑人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无视社会的整体进步,重新去过那种封闭、贫穷、落后的生活,无助于黑人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莫里森看来,森的故乡埃罗不是黑人的圣地,黑人居住的地方也不应该是贫民窟,黑人不应该只满足于偏僻的穷困地区的生活,保留世代的习俗而不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这不是美国黑人的未来。所以《柏油孩子》中的森和雅丹都被作者赋予了“柏油”的特质,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两个都是“柏油孩子”,体现在他们身上的黑白两种文化应相互吸引,或许只有这两种文化和谐地发展,才是黑人民族文化最理想的归宿。如果说作者的这种文化理想在《柏油孩子》中表现得比较模糊的话,那么在其另一部作品《天堂》中,莫里森的眼光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成熟,观点也就更加犀利、尖锐。20世纪90年代,莫里森发表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第一部小说《天堂》。在这部小说中,她批判了黑人离群索居的生活方式,提倡民族之间互相谅解、宽容,用爱来化解仇恨。因为忍受不了白人的欺凌和侮辱,一群黑人长途跋涉,到荒无人烟的地方建立了他们自己的小镇――鲁比镇。这些黑人自尊、自爱,坚信黑人的价值,不肯向白人屈服低头。鲁比小镇一度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人间天堂。然而,他们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极端仇视白人。经过几代人之后,这种思想竟然发展成仇视任何的外来人,鲁比镇上的居民原本团结一致、互相扶持,但是几代人下来,这种精神渐渐失去原貌了。年轻人不满老一辈人封闭的生活方式,纷纷离去,鲁比小镇的未来陷入危机。而十几英里以外的修道院却显示出了广阔的胸怀,它收容庇护了四名不同肤色、来自不同阶层的姑娘,成为一个充满爱心的名副其实的天堂。通过对比,莫里森似乎在向读者说明,一个包容的社会才是健康的、发展的、和谐的社会。民族之间互相仇视、互相隔离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她同时也揭示了黑人内部出现的黑人种族主义,并对此进行了批判。进而指出黑人不能孤立于世界而生存,融入美国社会是历史必然。

三 结语

在莫里森的小说中,她表达了消除种族歧视、获得种族身份认同、回归民族文化的文化理想。然而,她的小说在竭力回归种族文化传统的同时,又以博大的兼收并蓄的胸怀超越了种族关怀,在推动整个社会多元化、和谐发展方面做出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莫里森认为,为了黑人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未来的命运,美国黑人必须寻找第三条道路,他们应该同时做一个黑人和一个美国人。在当今世界所倡导的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美国黑人必须要改变自己的对待本民族和白人文化的态度――走出自己狭隘的民族圈子,从大的美国民族文化建构的角度出发,联合其他民族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和谐的美国民族文化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民族都能通过文化交流,在保持本民族文化独特性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共生共荣。而美国黑人文化只有作为美国民族文化体系中的一份子参与其中,才能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互动中保持生命力。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托尼・莫里森的创作主题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项目编号:11544150。

参考文献:

[1] Danille Taylor-Guthrie.Conversations with Toni Morrison [M].Mississippi: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94.

[2] Dubois,W.E.B.The Soul of Black Folk[M].NewYork:Dover Publication,Ine.,1994.

[3] Morrison,Toni.Tar Baby[M].NewYork:Plume.1981.

[4] Morrison,Toni.The Bluest Eye [M].New York:Penguin/Plume,1994.

第4篇:中文黑白范文

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埃利森(ralph ellison,1914-1994)的《看不见的人》在1952年问世后,曾荣获了“国家图书奖”及“全国书刊出版者奖”,是一本划时代的小说,是现代美国黑人生活的史诗。这部作品获得如此巨大的荣誉和关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作品的主题思想。作品主题虽未脱离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以及黑人的抗争,却又远远超越了这个局限。它从更深层面来探索种族问题,涉及到了自我寻找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使读者更清楚地认识到在美国这样一个所谓倡导民主、自由、平等的社会中黑人“无形”的处境、“无形”的根源以及走出这一困境之路。

一、《看不见的人》中美国黑人的“无形”困境

1.主人公

《看不见的人》的故事是由第一人称的主人公讲述一个无名无姓的美国黑人青年从中学时代起的生活经历。“我”出生于保守的南方,从小就迎合白人的意志,按白人的价值观来塑造自己,希望能顺利踏进这个充满敌意的社会,找到自己的人生位置。“我”在高中毕业的典礼上讲演,阐释进步的秘诀在于谦卑,结果被邀请去本镇白人头面人物的集会上再次讲演。到场之后,“我”发现白人们对讲演内容和成败毫不在意,聚在一起只是为了取乐,而包括“我”在内的十个黑人男孩就是他们的玩偶。白人们“先用一个全身脱光的姑娘来挑逗这些青年人的情欲,然后迫使他们蒙上眼睛互相打斗,眼看着一个个被打得鼻青脸肿、鲜血淋淋的样子而狂呼乱叫,兴奋不已。接着白人们又让这些穷孩子在通电的地毯上抢假硬币,看他们被电流击得浑身抽搐痉挛,滚倒在地被折磨得死去活来时,这些酒足饭饱的大人物才乐得前俯后仰,心满意足”①。“我”最后终于讲演时,已满嘴鲜血,还是重新讲述了一遍“黑人的社会义务”。白人不但对“我”的讲演不屑一顾,而且还讥笑一番,但最后还是奖励给“我”一个公文包和一份进入州立黑人学院就读的奖学金。当“我”成了黑人大学生,春风得意之时,不经意间带尊贵的校董去看了黑人学校中不光彩的一面。因此,“我”受到了黑人校长一番残酷而无情的捉弄。这使“我”终于明白了自己只是一个“无形人”,一个遭人们无视存在的人。“我”产生了寻找自我和探究自我在社会中价值的强烈愿望。为实现这一愿望,“我”满怀希望踏上了黑人祖先追求摆脱奴隶命运、争取自由的北上之路,来到了被誉为美国黑人之都的哈莱姆。然而,在这里的种种经历使“我”意识到,“我”被各种力量所欺骗、控制和利用,一直是生活闹剧中的一个小丑,一个傀儡。先是为了自谋生路,在白人爱默生的帮助下,“我”得到了一份油漆厂的工作,成为一名工人。可“我”却受白人和黑人双重的怀疑和排挤,最后在爆炸事故中丧失了意识而成为医院的病人。医生首先考虑的是白人社会利益而并非“我”的死活。所以,“我”在无法抗拒、无法自主的条件下接受了颅前额脑叶切除这种严重影响记忆力的手术。医生的观点是:“他将遭受不到动机的严重冲突,而更妙的是社会不至于他的缘故而遭受损失。”②“我”在苏醒之后忘记了自己是谁,来自何处,甚至忘记了自己的母亲。在寻找自己身份的过程中,“我”目睹一对老年黑人夫妻因交不起房租而被赶出家门,就冲动地站出来,发表了一番言论,煽动了愤怒的人群与白人官员及警察发起冲突。“我”的讲演才能受到一个组织——兄弟会——的注意,招募“我”做兄弟会哈莱姆区的宣传鼓动员。然而,随着对兄弟会虚伪本质的认识加深,“我”的这一身份化为乌有。“我”在逃离兄弟会和躲避黑人兄弟拉斯(“我”在兄弟会工作时与之结怨)纠缠的时候,信手给自己戴上了一副墨镜和一顶宽边的帽子,而这一装扮竟使自己成了莱茵·哈特先生,获得了流氓、赌棍、情夫、牧师等多重身份。如此的身份变更引起了“我”的深思:“我”究竟是谁,是什么身份。在一次拉斯挑起的骚乱中,“我”逃离险境时跌进一个深洞,为了照明,烧了公文包里所有文件,而这些文件却是对“我”背景和身份的记载。这样,“我”失去了一切身份,成为了一个无名、无姓、无根、“无形”的人。“我”一心想找到自我本质,做一个真正的人,但结果总是徒劳无获,还落入别人的圈套,最后遁入地下洞穴,变成了被别人视而不见的“无形”人。“我”顿悟不能丢弃自己的黑人身份,不能漠视黑人文化,“我”用幽默、嘲讽的口吻叙述了整个故事,表达“我”对身陷“无形”境遇的愤恨与无奈,控诉白人社会对黑人的压迫和蹂躏。

2.布莱索

小说中的黑人大学校长布莱索博士是与“我”不同类型的黑人人物。布莱索已拥有无数黑人所向往的“一席之地”,在黑人乃至白人世界中均有影响,还拥有几辆名车和一位漂亮的浅肤色的妻子。布莱索与白人在一起时毕恭毕敬,每每出席会议,总要在白人客人们入席之后,才在一排椅子的末尾落座。他在白人面前时刻表现出对白人的顺从和谦恭,以自己的尊严和个性为代价来博取白人的信任与在白人为主流阶级的社会里的地位和权力。在自己的黑人种族中,他有着两张面孔。一张是和颜悦色的教育家、引导者的面孔,用以在自己同宗兄弟中骗取威望和影响力,另一张则是严厉、冷漠的面孔。他像白人一样叫黑人为“黑鬼”,有时毫不顾及种族亲情。“我”不小心让白人校董看见了布莱索博士不想让其看见的东西,布莱索就毫不留情地将“我”开除学籍。

由于布莱索身上的这种人性的矛盾和人格的分裂,使其既不融于白人之中也不属于黑人之列。在白人眼里他是一个黑色肌肤的温顺奴才,谈不上人格和个性。而在黑人那里,他已出卖了自己的种族亲情,他的灵魂已不再是属于黑人的。布莱索是一个游离于黑白世界之外的孤独者,他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归属之地,每一类人所看到的都不是真正的他,因此,从本质上来讲,他也是“无形的”。而这种“无形”也来自于白人社会中的重重压力。这种压力使得一个黑人在争取一席之地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尊严、人格、人性,在获取表面成功的同时,沦为一个没有自我的“无形”人。

3.布洛克威

在油漆厂地下锅炉房干活的布洛克威则是那些习惯于被奴役的美国老年黑人的“代言人”。他长年累月地在地下室艰苦恶劣的环境中工作,头脑麻木,没有任何怨言,对白人老板忠心不二,还为白人老板发明了“光学白油漆”技术。可是白人老板并没有因为他的恭敬、顺从和创造而善待他。在白人眼里,布洛克威这样的黑人并不能被称之为“人”,充其量也只是一件工具,或是为白人谋利的机器零件,可以在磨损或老化之后随时被更换,被丢弃。布洛克威一类人总想融入白人社会,却被白人拒之门外,造成了他们的诚惶诚恐,却又不肯与黑人为伍,还仇视那些想要争取工人应有权利的黑人。白人们无视他们的存在,他们又把自己遗弃在黑人群体之外,使自己陷入了“无形”的境遇。

二、美国黑人“无形”处境的根源

埃利森对当时美国社会中存在的黑人受压迫、受歧视这一现象进行了思考,坚决否认所谓的种族差异这一论调,指出这一现象是“后天人为的,而非天生的,归根结底是社会与文化的建构”③。他从社会和文化两个角度来寻找造成美国黑人“无形”处境的根源。

1.社会历史根源

黑人在被强行带到美国后,在遭受长达200多年的没有行为自由和没有思想自由的压迫与剥削中,逐渐失去了独立的个性和反抗精神。为能在恶劣的生存条件和惨无人道的压迫中存活下来,他们只能逆来顺受,不去反抗也不去奢求,在受苦受难之后还要心存感激。这就造成了大批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中那种谦恭、善良、毫无怨言的汤姆叔叔式的黑人。他们大都恪尽职守,勤勤恳恳,忠心耿耿,听任命运(白人主人)的安排。尽管美国内战的结束给黑人争取到了“自由人”的身份,但是这种自由并未使黑人摆脱被压迫、受歧视的命运。所不同的是,对他们的压迫和歧视不再像奴隶制时期那样通过对其肉体的折磨来宣泄,而是转换成一种精神上的虐待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美国内战后的漫长岁月里,黑人不能去白人常去的地方,不能乘坐白人的公共汽车,他们的孩子更不能在白人的学校读书,似乎他们黑色的皮肤是一种能置人于死地的病菌源,上面仿佛又印有“劣等生物”的字样。即使黑人有愤怒者和反抗者,最终也逃脱不掉来自白人社会的镇压和惩罚,就如同理查德·赖特的力作《土生子》中的主人公别格一样,为了证明自我清白而误杀一个有钱的女白人而反抗追捕,最终被判死刑。

到埃利森创作《看不见的人》的时候,世界已进入20世纪中期。此时,美国社会的物质文明正在迅速提高。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似乎开始注重社会中的人道和人性问题。这似乎也给黑人带来了福音。黑人有了受教育的权利,表现好的学生还可以进入黑人大学深造,而且还出现了为黑人争取权利、伸张正义的团体和组织。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黑人被歧视和被压迫的命运,只是这种歧视和压迫更为隐蔽,其性质已从剥削和肉体折磨升级到了无视其存在的地步。小说中提到的兄弟会和其首领杰克兄弟表面上对黑人温和尊敬,要为他们争取平等和权利,但实际上,与南方小镇上的白人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他们想把黑人变成完全由他们塑造、控制的人。因此,一旦有积极工作的黑人发挥出个人创造精神,兄弟会一伙人就会像杰克兄弟一样直言不讳:“……委员会负责思考……雇你是让你讲话……我们提供一切思想。”④而那些对命运有所意识和反抗者,要么如同“我”被四处驱赶,最后躲进地下室,要么如同兄弟会中另一个黑人青年托德·克利夫顿那样自暴自弃,最终死于街头。

2.文化价值根源

在美国社会中,同时存在黑白两种文化价值观。这两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冲突。⑤一方面,白人由于自己有优于黑人的社会地位和强于黑人的政治权力,其文化在冲突中一直居于上风,占据主导地位,并利用各种手段来达到对黑人文化的统治;另一方面黑人为了得到白人的认可,而接受白人文化的主宰。这种文化冲突中的统治与被统治最终导致白人社会中黑人的个性和自我的丧失,沦为“无形”。

书中埃利森描写了一对老年黑人夫妇被白人粗暴地赶出公寓楼的场景,老人的东西被胡乱扔到大街上,其中有两张老人的自由身份证,一副黑人剧团演出的乐器,被黑人奉为神明的林肯总统的铁板肖像,黑人的报纸剪报等物件。所有被丢在大街上的东西都是黑人历史与生活的见证,是其文化的象征,这体现了黑人文化在白人社会中被否决和贬抑的事实。埃利森还揭露了以白人文化为代表的主流文化通过教育和政治权力来贬低黑人文化并且建立凌驾于黑人文化之上的地位。书中白人校董通过学校这个机构教育黑人应对白人尊敬顺从,通过努力可实现与白人一样的价值和理想,从而造就了布莱索博士这种“新黑奴”。另外,白人医生通过对爆炸后失去知觉的“我”进行各种试验来使“我”可能给白人社会造成的麻烦降至最低限度,而最终制造了一个忘记了自己的名副其实的“无形人”。在一系列事件之后,兄弟会的本质被最终揭露,这个所谓的代表黑人利益的团体,都是以牺牲哈莱姆黑人的利益而达到本组织目的的政治骗子。实际上,这个团体的存在是白人对黑人文化压迫和统治的外在表现。这样的事例揭示出,白人企图抹杀黑人的一切文化的价值痕迹,使他们成为既可供其驱使、受其迫害,又全不知反抗、麻木不仁的并非真正存在的人。

三、美国黑人的自强之路

作为当代的美国黑人作家,埃利森不可避免地以一个黑人的经历来表达自己的观念,传达出自己对社会和政治理想等诸方面的见解,对黑人在这个社会中受歧视遭迫害等种种处境都有着真实的精彩描写。如通过描写“自由牌油漆”中黑色添加剂在白漆中的作用,埃利森成功地表现了黑人在白人社会中的“无形”处境,他的看法深刻有力。《看不见的人》在创作出版时,美国黑人文学大多流于暴力、抗议的狂热阶段。对于社会不公现象,埃利森的政治主张和其他先于他或与他同一时代的黑人作家有所不同。“他摒弃了抗议小说的特色,把种族压迫感升华为社会压抑感。”⑥埃利森不屑于当一名“暴露”“揭发”“控诉”“反抗”社会黑暗的作家,在《看不见的人》这部作品中,对如何走出“无形”境遇做了深入的探索:要想在社会中争取到真正平等合理的地位,极端反抗或无度屈从的态度和方式都不能从根本上拯救自己。黑人不承认自己的价值就不能称其为完全的美国人。同样,白人不接受黑人,也不可算为完全的美国人。黑白混合的目的并不是要白人变黑,也不是要黑人变白,而是在交往中各自充分发展,进而都可以对这一黑白混在的大熔炉做出贡献。埃利森的有关黑人自强的新思路,是建设型而不是毁灭型的,是适当反抗的进攻型而不是防守型的,是友善型而不是敌意型或投降型的。

1.埃利森的思想背景

埃利森提出的关于美国黑人在多民族的社会中通过寻找自我来走出“无形”处境这一自强之路的观点,不仅仅来源于他对于美国社会中同时存在的黑白两种文化以至黑白两个种族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美国19世纪以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为主帅的新英格兰超验主义的影响。这种影响最先来自于埃利森的父亲,他以这位名人为其子取名。超验主义者爱默生思想的最本质内容,是勉励人们走出对神灵的崇拜,走出对社会的依附,走出对书本的盲从,在大地上做一个自立自强、昂扬向上的个人。爱默生的观点在埃利森塑造的“看不见的人”——美国黑人青年形象——身上得到充分体现。这个处于荒谬境遇中的美国黑人青年正是想通过摆脱别人强加于他身上的各种身份和价值观来构建自己的思想,按自己的判断来行事,从而逐渐使自己获得独立的人格,成为社会中实实在在的人而被别人发现,从“无形”的阴影中走出来。

2.埃利森对于黑人民族主义的否定

黑人民族主义是黑人对于被歧视、被压迫的自然反应。在美国社会中黑人处处受到白人的回绝和蔑视,无路可走,于是,思想极端的黑人们就会走向黑人民族主义。黑人民族主义者认为白人文明与黑人文明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们也因此否认、憎恨白人的一切,从而导致用暴力的手段来毁掉白人的世界,以便实现黑人的价值和理想。《看不见的人》中的拉斯这一黑人形象正是极端黑人民族主义者的代言人。拉斯作为一名狂热的黑人民族主义者,把摧毁白人世界以获得真正的解放和自由奉为自己的行为指导原则和人生信念。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暴力的存在,而书中结尾处描写的一群暴徒因到处抢劫横行而造成骚动、混乱的场面也将是在所难免的。这个人物的塑造体现出埃利森对于美国社会中黑白两种民族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的担忧以及他对于用暴力来解决种族问题,为黑人寻找出路这一观点的反对。埃利森是个文人,崇尚大名鼎鼎的19世纪超验主义实践家亨利·大卫·梭罗所宣传的“非暴力抵抗”的斗争形式。梭罗对印度的圣雄甘地和后来的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埃利森明白,美国社会中,白人无论在政治、文化、经济、科学、军事诸方面都占据主流地位,黑人作为国家的少数民族,要暴力反抗白人统治,而无正确理论引导,只能催生一帮乌合之众,无异于以卵击石。在一个无序混乱的社会中黑人又如何谈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只能迷失于这种混乱中,继续迷惘,彷徨,痛苦,找不到方向感和归属感,仍然身陷“无形”的“黑暗”之中。

3.埃利森对黑人同化主义的否定

黑人同化主义是中产阶级的黑人们对因为迎合白人意志而获得经济收入不断增长、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的经历的自然反应。埃利森对黑人同化主义也持否定态度,认为它并非黑人的真正出路。同化主义的推崇者乐于接受白人的价值和标准,并对于自己身为黑人这一事实感到尴尬和羞耻,极力摒弃黑人的一切传统和文化。同化主义可以使一个像布洛克威那样的黑人发展到像布莱索博士那样的不惜出卖同宗兄弟、放弃人格尊严来向白人巧言献媚的黑人。“我”也曾试图用这种同化主义来为自己找到一条出路,竭力想得到别人的承认,以白人标准来行事,但未能使“我”进入理想的精神文明,因为只有“我”在放弃所有思想而成为一个傀儡时,才万事太平,而一旦稍微有了自己的主张,就会遭到无情的驱逐。黑人同化主义只能使美国黑人丧失自我,成为没有思想、没有主张、也无根无源的附属品,并不能使他们获得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而具有的人格和尊严、思想和意识,这也不是一条通往光明、走向自由的解放之路。

结 语

《看不见的人》展现了主人公寻找黑人民族文化,确立自我身份的过程。“我”对文化身份的探寻经历了迷惘、觉醒、顿悟三个阶段,对黑人文化的态度从排斥、逃离到最终接受并融入其中。这一艰辛的身份追寻之旅充分说明建构黑人文化身份的关键在于接受本民族文化,自我身份认证的本质就寓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中。

从小说的结局来看,“我”深陷地下室,仍被人视而不见,似乎一切又回到了起点,仍不能走出“无形”的困境。其实不然,“我”经过一番尝试和其中的各种经历,已经从起点处的对于“无形处境”浑然不觉的状态上升为自我意识的觉醒,认清了社会的本质,抛弃了一切幻想,也确定了自己的方向和道路。“我”仍寄身地下只为等待时机,回到社会上扮演重要角色。这也是埃利森对当时社会的正确估量,在当时的社会中,仍存在阻碍黑人自救自强道路实现的因素,如法律上对黑人不公平的规程,黑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贫乏等等。但是埃利森认为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争取,这些阻碍因素将会被一一排除,并且这个时间也不会太长,因此“我”在小说结尾处宣称自己在地下室的蛰伏不会太久了。此外,埃利森为主人公所选的“蛰伏地”也有其寓意。根据古老的非洲传说,地道通向自由之路,由此看来,“我”并不是一个失败者,而是即将实现愿望、走出“无形”困境的准备者。

《看不见的人》这部小说以其对主题的深入的探索,写作技巧上的大胆尝试使得人们可以从不同层次上去理解和欣赏。这部作品问世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受到文学界的关注,确实不愧为美国黑人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①②④ 拉尔夫·埃利森:《看不见的人》,伍绍曾译,译林出版社,1992:23,215,431。

③ john heizey: ralph ellison.a co11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prentice-hall inc,1974.

第5篇:中文黑白范文

【黑】字成语

黑里透红、黑白分明、黑不溜秋、黑灯瞎火、黑咕隆咚、黑白颠倒、黑云压城、指黑道白、月黑风高、漆黑一团、颠倒黑白、混淆黑白、白山黑水、白天黑夜、昏天黑地、粉白黛黑、天昏地黑、起早摸黑、一团漆黑

【白】字成语

白手起家、白云苍狗、白日升天、白日衣绣、白衣卿相、白头如新、白驹过隙、白璧无瑕、数白论黄、黑白分明、白里透红、白眉赤眼、白面书生、白衣秀士、白发苍髯、白发皤然、白山黑水、白天黑夜、粉白黛黑、平白无故、白璧微瑕、白日做梦、白头偕老、白不呲咧、白头齐眉、苍白无力、月白风清、齿白唇红、不白之冤、洁白无瑕、阳春白雪、恶叉白赖、赤口白舌、黄童白叟、颠倒黑白、混淆黑白、襟怀坦白、唇红齿白、真相大白、沉冤莫白、一清二白、一穷二白、指黑道白、一身清白、青红皂白、半文半白、不分皂白

【红】字成语

红装素裹、红颜薄命、红花绿叶、红不棱登、红男绿女、红情绿意、红红绿绿、红豆相思、红紫夺朱、赤子之心、赤口白舌、赤口毒舌、赤贫如洗、赤日炎炎、赤舌烧城、赤绳系足、赤体上阵、赤地千里、赤胆忠心、朱紫相夺、朱唇玉面、朱唇皓齿、朱楼碧瓦、朱楼绮户、面红耳赤、唇红齿白、灯红酒绿、大红大绿、纷红骇绿、嫩红娇绿、青红皂白、红红绿绿、桃红柳绿、愁红惨绿、近朱者赤、纡朱拖紫、纡朱怀金、传波红叶、白眉赤眼、姹紫嫣红、白里透红、万紫千红、黑里透红、柳绿花红、齿白唇红、金无足赤、近朱者赤、红紫夺朱

【绿】字成语

绿肥红瘦、绿叶成荫、绿衣使者、绿林好汉、绿草如茵、绿水青山、绿荫如盖、柳绿花红、红花绿叶、红男绿女、红情绿意、红红绿绿、视丹如绿、橙黄桔绿、大红大绿、灯红酒绿、纷红骇绿、红红绿绿、花红柳绿、嫩红娇绿、山青水绿、油光碧绿、桃红柳绿、愁红惨绿

【青】字成语

青梅竹马、青黄不接、青云直上、青出于蓝、青州从事、青蝇吊客、青红皂白、青面獠牙、山青水绿、山青水碧、青山绿水、青史留名、青灯黄卷、青梅煮酒、平步青云、绿水青山、功标青史、黄卷青灯、名垂青史、炉火纯青、冬夏长青、四季长青、万古长青

【黄】字成语

黄袍加身、黄粱一梦、黄钟大吕、黄卷青灯、黄花晚节、黄粱美梦、黄道吉日、黄童白叟、黄口孺子、黄雀伺蝉、黄旗紫盖、青黄不接、姚黄魏紫、面黄肌瘦、橙黄桔绿、飞黄腾达、杳如黄鹤、一抔黄土、一枕黄粱、碧落黄泉、紫冠黄旗、信口雌黄、数白论黄、人老珠黄

【蓝】字成语

蓝田生玉、筚路蓝缕、青出于蓝

【紫】字成语

紫气东来、紫冠黄旗、姹紫嫣红、万紫千红、红紫夺朱、朱紫上夺、黄旗紫盖

姚黄魏紫、纡朱拖紫

第6篇:中文黑白范文

论文关键词: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蓝色,象征意义



在几乎所有的莫里森小说中,黑人民众悲惨的命运以及黑人文化与白人文化之间的冲突都成为其永恒的主题。在白人强势文化的冲击下,黑人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侵蚀,一些黑人甚至开始排斥甚至放弃自己的文化传统。如何处理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的关系,并维护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这一直是莫里森在其作品中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拟以《最蓝的眼睛》中的“蓝色”意象为切入点,通过分析蓝色意象的多重象征意义,透视出黑人女性的生存困境。白人对于黑人的种族歧视和文化霸权是如影随形﹑无处不在的。“蓝眼睛”和“蓝莓汁”象征种族歧视和白人文化霸权对黑人女性的戕害,而“蓝色”布鲁斯音乐则象征着黑人文化传统,它也是黑人女性寻求自身乃至黑人民族解放的号角。在它的指引和号召下,黑人女性才能团结一致在白人文化霸权的洪流中重建自我身份并获得新生。



2.从“蓝眼睛”中窥视黑人女性生存困境—种族歧视和白人文化霸权



蓝眼睛是白人独有的标志,它可以用来象征白人对黑人的种族歧视。种族歧视是指根据种族把人们分割成不同的社会阶层从而加以区别对待的行为,换言之,就是用异样的眼光看待黑人。小说中主要表现为白种人对黑种人的歧视即用蓝眼睛看待黑人。种族歧视体现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弥漫在整个黑人社区,很大程度上酿成了整个黑人民族的悲剧。



小说中有多处这样的例子。如从佩克拉到杂货店买糖所遭受的冷遇便可见一斑:“她脱下鞋从里面拿出三美分。亚考伯斯基先生灰白的脑袋从柜台上露出来。他敦促自己的眼睛从深思中出来面对她。他蓝色的眼睛,睡意惺松……他蓝色的眼里充满了对黑人的厌恶和不屑一顾。他并没有看见她,因为对他来说并不存在什么看得见的东西。”[1]31 在白人面前佩克拉被冷酷地变成了隐形人! 她虽不明白原因何在,却清楚地知道那种厌恶之感,在所有白人的眼神里她都曾见到过![1]31蓝眼睛给佩克拉编织了一张无形的忧郁之网,在他们的窥视之下,她一天天忧郁下去。佩克拉的内心里深深渴望拥有一双最蓝的眼睛,一双符合白人审美标准的蓝眼睛。她非常痛苦,极力想找出自己丑陋的秘密。最终由于幼小心灵无法承受巨大的伤害而精神崩溃。这就是为什么她的心灵会有那样的呐喊:“漂亮的眼睛。漂亮的蓝眼睛。大而蓝的漂亮眼睛。” [2]40



佩克拉的母亲波琳的生产经历也是种族歧视的典型例子。白人蓝眼睛中的波琳是不声不响很快生下驹子的母马。在蓝眼睛的窥视下,波琳变得失语和沉沦起来。她开始产生自我憎恨,变得迷惘,放弃关爱自己和家人。在蓝眼睛里,一切亲情和爱情都失去本来应有之色。身为人母却少了对孩子的关爱,身为人妻却少了对丈夫的责任。



小说中的蓝眼睛黑猫是个十分重要的意象。它的黑色毛发和蓝色眼睛象征着黑人女性将白人审美标准“蓝眼睛”运用于自身的畸形的审美观,以小说中以佩克拉和杰拉尔丁最为典型。佩克拉深信如果自己能够拥有一双蓝色的眼睛,自己生活中的不幸就会被“爱”与“尊严”所替代,自己就会找回失去的母爱与父爱,就会得到社区黑人的肯定。她喜欢白皮肤、黄头发、蓝眼睛的娃娃儿。她的这种表现可诠释为佩克拉对白人审美标准的认同与渴望,对佩克拉而言,蓝眼睛代表着白人中产阶级所拥有的美丽与幸福,因为她相信如果她拥有作为白人传统的美的标准蓝眼睛,就能够改变周边人对她的看法,从而也会改变她所看到的世界。对白人形象与自己典型黑人形象的对比加速了佩克拉精神分裂的步伐,使她与自己的黑人本体越来越远。从佩克拉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以不属于自身特点的白人文化和生活方式作为价值取向,会给黑人带来困惑和错乱;而放弃了黑人文化,迷失在白人文化的冲击中,只能造成人生的悲剧。[3]



作为受过教育,家境相对富足的浅肤色黑人,杰拉尔丁划清了与黑人的界限,时刻与黑人保持距离,甚至将自己从自己的族群中划分出来,自欺欺人地称自己为“有色人种”。[2] 为了彰显自己与黑人的区别,她嗜“洁”成癖,因为她坚信“有色人干净、安静;而黑鬼肮脏、吵闹”。[2]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当她看到佩克拉时,她看到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肮脏,贫穷,吵闹,没有教养的“苍蝇”[2],她已经完全弃绝了黑人文化,同时也失去了生活的全部乐趣。她生活的宗旨就是“整洁”,因此她无法享受与丈夫的性爱,认为那是一件肮脏龌龊的事,对于自己的儿子,她同样没有丝丝母爱,只要把他打扮整洁即可。唯一能够让她倾注感情的只有她养的那只“蓝眼睛”的猫,除了猫的摩挲偶尔能带给她肉体的快感以外,更主要的是猫的蓝眼睛代表的是她一直向往的白人社会。也许只有这只猫才能带给她从“蓝色眼睛”中望出的平等、肯定的目光。畸形的母爱导致了尤尼奥尔的自负与嫉妒。最终,尤尼奥尔杀死了小白猫并嫁祸于佩克拉。小猫的死去对她而言是十分致命的打击。因此,杰拉尔丁破口大骂她“肮脏的黑人小婊子” [2],并将她轰走。蓝眼睛黑猫所象征的是内在化的白人审美观对非裔黑人女性的扭曲影响。杰拉尔丁正如所钟爱的那只蓝眼睛黑猫,她蜷缩在强势文化和社会法则下,虽是黑人,却用“蓝眼睛”观察世界。



“蓝色”草莓汁是另一个重要意象。它象征着白人文化审美观和价值观对于黑人灵魂的扭曲和毒害。银幕上的黑人都是傻子、仆人等小丑式的角色,这进一步强化了白人所宣扬的美和优越以及:人的丑陋和低劣。波琳经过白人的文化的洗脑,在强势文化的压力下迷失了质朴的心,甚至失去了人性中最伟大最崇高的一面母爱。孩子们不再喊她妈妈,而是布里德洛夫太太。她把自己对家人的关爱转移到白人雇主家庭:她将自己的亲生骨肉置之一旁,却把全部的爱投在主人家金发碧眼的小女孩身上。当看到女儿被蓝莓汁烫到之后,她丝毫不在意自己的女儿是否受伤了,相反,她痛打佩克拉,怒气哼哼地咒骂她……“疯家伙……我的地板,一团糟……你看看……工作……滚出去……马上……疯了……我的地板,我的地板。” [2] 她的话比那热气腾腾的蓝莓汁还让人受不了。



3.“蓝色”布鲁斯音乐声中的身份建构—传承黑人文化传统



黑人女性们迷失在“唯白是美”的梦想里,这才导致了她们精神生态的严重失衡,丧失了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精神的独立和健全需要依靠自我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精神生态的平衡从根本上需要的解药是文化的力量。[4]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莫里森并没有让她笔下的人物永远感到精神的困惑和迷茫,她一直试图为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提供解脱精神危机的初步答案。因此,莫里森让以克劳迪娅为首的黑人女性毅然决然地承担起为民族寻找自我、塑造形象的重任。[5]103 黑人文化的精华布鲁斯音乐正是克劳迪娅在白人强势文化中生存的基石,更是她抗争种族歧视的有利武器。[6]122



布鲁斯蓝调(blues)是美国南部黑人中流传的爵士曲调,是一种节奏舒缓的音乐,在遭遇灾难,失去亲人和感到痛苦时,黑人常用这种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克劳迪亚用截然不同的态度和反映对待种族歧视和白人强势文化的侵蚀。她不仅认同自己的黑皮肤,更以一个自尊、自爱、自立的形象坚定地去捍卫民族的尊严和价值观。“妈妈常常给孩子们唱'布鲁斯',唱那些艰难岁月的歌。克劳迪娅喜欢那些歌,透过妈妈甜美的嗓音她竟向往那些苦难的日子。悲伤的布鲁斯使她确信悲痛不仅是可以忍受,悲痛也是甜蜜的。”[1]16 孩子们坚韧的品格与乐观的生活态度正是在“布鲁斯”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渐渐培养起来的。妈妈还向克劳迪娅传递了传统的黑人文化和历史,使小小的她深深地热爱上了自己的“黑色”,并敢于反叛、质疑:为什么人人都认为金发碧眼的洋娃娃是女孩子最喜欢、最珍爱的礼物。对于父母送给她的那个公认的漂亮娃娃,她却对那双傻呆呆的眼睛、大扁脸、橘红色头发感到厌恶,感到恐惧。”[1]12她鼓足勇气,要探究其中的秘密。于是她“抠抠它亮亮的蓝眼珠……拗断它的细手指,弄弯它的平脚板!”[1]13 克劳迪娅大胆地拆毁了白人文化中被崇尚的蓝眼睛。这不仅表明她拒绝接受白人的审美标准,更体现了她的强烈、真实的自我意识。这是克劳迪娅与佩克拉的最大不同之处。



美国黑人被从非洲贩卖到美洲大陆,远离自己祖祖辈辈生存的土地,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中被压迫着。南北战争虽然使黑人的身体不再受到白人的奴役,但是白人对黑人文化上的压迫却仍在持续,白人将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植入黑人的心里,在他们的意识和身体之间造成分裂,从而使黑人不得不把自己异族化,“变成一种被动的、依赖的后殖民的存在”。[7]128然而在“文化暴力”之下,黑人文化仍然在发展和传承者,正是这些继承了文化的黑人用本民族的瑰宝打破了黑人话语沉默的现象,向白人世界发出了彰显黑人民族文化的声音。“布鲁斯”音乐已经成为黑人文化传统的象征,这是黑人民族尤其是黑人女性的声音,这种声音虽然忧郁但是充满力量。只要坚持唱“布鲁斯”,黑人民族的独特性和身份特征就永远不会丧失,黑人特别是黑人女性可以在“布鲁斯”音乐声中,手牵手,肩并肩在白人霸权文化中勇敢而坚强地斗争,它也是黑人民族斗争的集结号。只有如此,作为特殊群体的非裔美国女性才能更好地确立自身的身份。



4.结语



在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中,蓝色意象的打造独具匠心。一方面,蓝色眼睛是美国白人最基本的特征,它是种族歧视和白人文化霸权的象征。蓝眼睛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渗透在黑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内化为黑人的审美价值观。“蓝眼睛黑猫”这一意象就象征着白人霸权文化对黑人的思想渗透。“蓝莓汁”象征白人霸权文化对黑人女性思想的毒害。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应重建自我身份,“蓝色”布鲁斯音乐吹响了黑人女性乃至整个黑人民族团结斗争的集结号。它是黑人民族传统文化底蕴的精髓和集大成者,黑人女性必须继承黑人“蓝调”,这样才能在白人种族歧视和霸权文化中重建自我身份,真正地获得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独立和解放。总之,黑人女性应该首先打破“蓝眼睛”﹑“蓝莓汁”和“蓝眼睛黑猫”所铸造的霸权主义牢笼,再从象征黑人文化传统的“布鲁斯”音乐声中找到灵感和动力进而重建黑人女性身份和形象,这对女性主义而言无疑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M].陈苏东,胡允桓,译.海口:南海出版社,2005.

[2]]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M].Washington Square Press, 1972.

[3]陶东风.先锋学术论丛:文化研究第一辑[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4]王晓春.《最蓝的眼睛》—精神生态困境下的悲剧与解救[J].文学教育,2008:103.

[5]程婷丽 张少泉.论《最蓝的眼睛》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第7篇:中文黑白范文

    关键词:颜色词;中西文化;差异

    自然界是五颜六色的。颜色在人们心目中会产生特定的含义,引起特定的联想,激发特殊的反应,这就是颜色的社会内涵。汉语和英语中有不少颜色词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心态和感情色彩。特别是汉语,自古以来就有丰富多彩的颜色词。同样,在英语中,也有不少能够折射出西方文化的颜色词。但由于英汉民族自然环境、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文化背景不同,其内涵意义既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下面就中西方文化中黑色和白色颜色词的象征意义进行一些对比和探讨,以期对英语学习者带来些许兴致,提高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的热情,以及加深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一、黑色(black)

    黑色(black)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文化中的联系意义大致相同。例如,黑色是悲哀的颜色,英美人在葬礼上穿黑色服装,中国人在葬礼上戴黑纱。英语中的Black Friday指耶稣在复活节前受难的星期五,是悲哀的日子。同时,黑色都代表黑暗、阴险、邪恶。比如汉语有黑社会、黑帮、黑幕,而英语中也有类似表达。如: black money(黑钱,指来源不正当而且没有向政府报税的钱); black market(黑市交易或黑市意为暗中进行政府禁止买卖的商品或外汇的交易,或指进行违法的投机市场); black market price(黑市价格); black day(凶日); black future(暗淡的前途); blackmail(勒索); black list(黑名单)。

    但是,黑色在英语和汉语中也有不同的含义。黑色在中国古代象征尊贵、刚毅、严正、铁面无私、憨直、神秘等褒义。在戏剧脸谱中,往往用黑色脸谱象征人物的刚直不阿、严正无私或憨直的性格。另外,它又由于其本身的黑暗无光给人以阴险、毒辣和恐怖的感觉。它象征邪恶和反动,如指阴险狠毒的人是“黑心肠”,不可告人的丑恶内情是“黑幕”,反动集团的成员是“黑帮”、“黑手”,把统治者为进行政治迫害而开出的持不同政见者的名单叫“黑名单”,它又表示犯罪、违法,干盗匪行径叫“走黑道”,称杀人越货、干不法勾当的客栈叫“黑店”,把违禁货物叫“黑货”,违禁货物交易的场所称为“黑市”,利用非法手段得来的钱叫“黑钱”,把有组织犯罪并以实施某些犯罪为目的而形成的结伙、帮派、集团或组织称为“黑社会”等。

    在英语中黑色也有其自己的文化内涵。众所周知,基督教文化对英美人影响深远。在《圣经》里,黑色象征魔鬼、邪恶、痛苦与不幸。所以,黑色(black)是西方文化的基本禁忌色,它象征死亡、凶兆和灾难,如black death黑死病, to wear black for her father为她父亲戴孝, black words不吉利的话, a black letter day凶日; 它又象征邪恶和犯罪,如Black Man邪恶的恶魔, a black deed极其恶劣的行为, black guard恶棍、流氓, blackmail敲诈、勒索;它也象征耻辱和不光彩,如a black mark污点,black sheep败家子, a black eye丢脸、坏名声;它还象征沮丧和前途暗淡,如black dog沮丧,意气消沉,The future looks black前途暗淡。在英语中black还象征气愤和恼怒。如: black in the face(脸色铁青); to look black at someone(怒目而视);He gave me a black look.他怒气冲冲地看着我。在文学及表演艺术上,黑色代表虚伪(falsehood),错误(error),因而,black humor(黑色幽默)指的就是一种荒诞、病态、过分夸张的幽默。

    有趣的是,商业英语的be in the black却有好的意思,表示“有盈余”, 再比如:black figure / in the black(盈利、赚钱、顺差); black figure nation(国际收支顺差国)。

    由此可见,黑色的英汉文化内涵还是有不少差异的。正是由于这些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有时候英语的“black”和汉语的“黑”是 不能等同的,比如:black sheep“败类”;black eye“丢脸”;black tea“红茶”;black swan“稀有罕见的东西”;black leg“工贼”;in one’s black books“被某人嫌恶”;black coffee(不加牛奶的咖啡); 而汉语中一些有“黑”的词不也能用black表示,如:黑心evil mind ; 黑手evil back stage manipulator; 黑幕inside story; 黑线a sinister line ; 黑话 (argot)、黑暗 (dark),黑面包 (brown bread). 这些都是我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以免陷入颜色误区。

    二、白色(White)

    “白”在汉语里常有不吉祥之意。如“白事”指“丧事”。丧事人家贴白纸,穿白衣、戴白帽,以表示哀悼。旧时,迷信的人把给人带来灾祸的人称为“白虎星”。称智力低下的人为“白痴”;把出力而得不到好处或没有效果的叫做“白忙”,“白费力”或“白干”。它还象征知识浅薄,没有功名。如称平民百姓为“白丁”、“白衣”;把缺乏锻炼,阅历不深的文人称为“白面书生”。“白”也象征反动、腐朽、落后,如“白色恐怖”、“白区”。这些都含贬义。当然在汉语中,白色也有用于褒义的一面。白色给人以洁净、明亮的感觉,因此我们可以说“洁白如玉”、“白雪阳春”。白色还象征着“正义、光明、善良”,如“白衣天使”。正义的东西总是敢于公开的,是光明磊落的,因而,它又象征“正当、合法”。如“白色收入”、“白道”、“白市”。

    西方文化中的white除了表示“白”以外,还象征高雅纯洁、高尚、公正、幸运、吉利等,因此它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据基督教《圣经》记载,以色列人祭祀上帝的供品都是白色的。因此白色被当做节日的颜色,总是与好兆头联系在一起。对英民族而言,象征纯洁、幸福、希望、和平、光明、权力、美丽、善良是英语“white”词义中的主导方向。如英民族举行婚礼时,新娘总是身着白色衣裙,戴白色面纱,称white wedding(穿白纱的婚礼),取其纯洁之义。西方格林童话故事中“Snow White”,白雪公主是聪明、善良、美丽的化身,深得世界各国儿童广泛同情和喜爱。在The Bible《圣经》故事中,天使总是长着一对洁白的翅膀,头顶上悬浮着银白色的光环。在《圣经》中,白色的绵羊white sheep指代的是美好而善良的东西,而“black sheep”指的是败家子、害群之马。在弥尔顿(John Milton)的《失乐园))中,撒旦和其他天使都是白色的,但当撒旦被逐出天堂打人地狱后,他被烧成了一个黑色的魔鬼。又如英语中:white day是“吉日”;white soul为“纯洁的心灵”;white man指“高尚的人”;white hat指代“好人”; white lie为“善意的谎言”。This is very white of you (你真诚实), white-handed(正直的), a white witch (做善事的女巫), white hope(被寄予厚望的人或事)。汉语中的“清白无辜”、“洁白无瑕”与英语中的white意义相近。这些都是white的褒义用法,当然在一定场合中white也可用作贬义,比如white用于形容心理情感的变化时;white-hot(愤怒的);white feather 不是白色的羽毛,而是懦弱的意思;white -faced不是皮肤白的,而是由于生病脸色苍白的。

    英语中许多含white的词组汉译时常不能直译为“白”。例如:a white night(不眠之夜),white elephant(累赘无用的东西),white alert(空袭解除警报),white coffee(加牛奶或奶油的咖啡), white war(不流血的战争), white crow(罕见之物),white alloy (假银),white area (闲置地区),white chip (微不足道的东西), white sepulcher(伪君子,伪善者),white feather(胆小鬼,懦夫),white-haired boy (得宠的人,宠儿),white market(合法交易),white shoe(女子气的;未成熟的)和white room(无尘室)。反过来,汉语中的“白皮肤”也不能译成she has a white skin,而应译为she has a fair skin。在涉及到人的皮肤时英语的fair与汉语的“白”相对应。

    三、结束语

    通过对汉英“黑”、“白”两种颜色象征意义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汉英民族对颜色自然本色的认识和感受大体趋同,但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在不同的民族文化里有很大的差异。虽然“黑”、“白”两种颜色并不能代表所有的颜色词,也不能揭示出所有颜色词的象征意义,但是,它们所代表的象征意义对我们理解汉英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颜色词象征意义的差异折射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所以研究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对于跨文化交际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应该引起语言学习者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马贞如.英汉语中“色彩词”的理解与翻译[J].广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7).

第8篇:中文黑白范文

黑色和白色的含义与象征意义

·含义

黑色的本质是无光无色,在外界色彩信息全部消失的状况下人们看到的就是黑色。或者用三原色以恰当的比例混合使反射光降到最低也可以得出黑色。而白色却恰恰相反,白光是阳光的颜色,是所有可见光谱的混合。黑色和白色是相生相随的,与道家太极图中所表现的万物阴阳相生是一个道理。

·象征意义

1、黑色的象征意义

一说到黑色,大家往往首先想到的是神秘,黑色是所有颜色中最具重量感的,一般情况下黑色代指阴暗,指令人忌讳讨厌的东西,面对黑色易产生心灰意冷且压迫的情绪。但是黑色又具有高贵稳重的意象,黑色用在一定场合也是庄严的象征。

2、白色的象征意义

白色是干净明亮的颜色,象征朴素雅致与贞洁。几乎世界各地都把白色视为崇高神圣的颜色,比如医护人员的服色,婚纱的颜色。东方的佛教以白色象征着圣洁的极乐世界,在西方白色是教皇的服色。因为纯白色会给人带来寒冷、严峻的感觉,所以在使用白色时也会掺杂一些其它色彩,比如米白、象牙白、苹果白等等。

所有的颜色都起始于白色终止于黑色,作为两个终端,黑色和白色贯穿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尤其是衣和住。

黑色和白色在服饰中的体现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服饰的色彩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文明流传至今,历史悠远,饱经沧桑。服饰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它在人类文明的每个时期所表现的意义都有所不同。古代,黑白作为“正色”,在此区间内划分尊卑贵贱。

·古代服饰

1、白色

在古代服色和礼制有关,最初的流行白服的是商服,国服即为白色,因为,“汤乃改正朔,易服色,上白,朝会以昼。”秦汉时通常以“白衣”指代没有社会身份的人,白衣即没有任何装饰的衣服,其穿着者主要是农民,此后白色在大部分朝代都是庶民所用的颜色。传统意义上白服又意指丧服或古代的便服。从战国末期才开始大举流行白色为丧服。白色也曾在元代颇受推崇,风靡天下,帝王的旌旗、仪仗、帷幔等多使用白色。

因为白色以它独具的明度具有避邪的能力,所以世界许多民族都都将它作为丧葬的颜色。

2、黑色

与白色相比,在古代黑色的意义要更深远一些。黑色在秦朝曾经作为帝王的颜色,秦朝尚五德,属水德,即为黑色。古人推崇阴阳五行说,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史书记载,黄帝是土德,夏朝就是木德,商就是金德,周自然就是火德,秦朝就是水德,以此相互制约。在秦代黑色不止用于天子的服饰,在贵族中也甚为流行。此后朝代更替,黄色的地位逐渐上升,在唐代末期黑色还曾作为士兵的服色,尤其唐朝中期以后,为防止民众的服色与士兵相混淆,官府一度禁止平民大众穿戴黑色服饰。

黑色和白色在古代的某个时期都曾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或至尊的地位,但是后来随着人们的慢慢认知,认为朴素的黑白色难以满足人们对于色彩的需求,它们的地位逐渐被其它色彩所代替,退出上层行列。不管如何,黑白在古代服饰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代服饰

黑白色在现代服饰中是经典中的经典。

自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法国世代女皇夏奈尔开创现代服装“黑白世界”先河之后,黑白色便严重影响和吸引着后来的设计师。许多世界名牌都推崇黑白色,在黑白色上大做文章。现代人的思想与古人不同,颜色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存在等级制度,所以黑白色流窜于礼服、休闲服、社交装、职业装等等各个方面,同样也不分国家界域和男女性别,具有大众化、无国界、无性别的特征。

从冷暖上讲黑白属中性,符合人们生理上的舒适度。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的生活喜好趋向于简洁大方的色彩风格,所以黑白色成为人们的首选。

1、黑色

作为单色的黑色通常给人以稳重、深沉、永恒、庄严的视觉感受。它代表严肃、庄严、深不可测,在西方,绅士在正规场合的服饰都是黑色,体现庄重,婚礼上男士的服色也是黑色,代表庄严隆重。黑色既能体现高雅,又能体现尊贵。黑色的魅力还不仅于此,黑色呈现神秘、含蓄、虚空的世界是其他色彩无法比拟的,造型妥帖的服装与黑色相结合能彰显意志力和力度感,令人生畏。

黑色明度低,具有收缩感,黑色服装可以达到收身的视觉效果,用在女士身上,神秘魅力中又透出一种性感和妖娆,亦不失内涵。

2、白色

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白色都代表纯洁、干净和圣洁,使人感到轻快、凉爽、纯真和清净。白色亮度高,具有扩充感,用在服饰上可以给人以上升的感觉,用以体现高贵,不可侵犯之意。日常服饰中运用白色,给人干净明快的感觉,白色不吸热,夏天用的较多。

3、黑白色搭配运用

与单黑色或单白色相比较,黑白搭配在当今社会服饰中起到领军作用。黑白色搭配在一起可以从花纹或者图案上突出各种不同的风格和特征,而且黑白色也可以和任何色彩搭配。除了纯正的黑白搭配,还可以黑白灰三色搭配,使服饰产生更为微妙的变化。

黑白色都是兼具双重特性的颜色,所以它们也同时具有传统特色与时代感。除了服饰与人们日常生活最密切的就是家饰了。下面简单介绍下黑白在家饰中的体现。

黑白色在家饰中的体现

不管是在服饰还是在家饰,黑白搭配永远是经典。

在家饰设计中,不同色彩运用在不同的位置,对房间的性质、对心理知觉和感情反应可以造成很大的不同,一种特殊的色相虽然完全适用于地面,但当它用于天棚上时,则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白色作为高亮度色彩,一般在室内运用要比黑色多。白色和高彩度装饰效果的对比下,需要从亮至暗的适应变化,会引起眼睛疲倦。它会给人虚无、凄凉之感,对于宜怒之人有调节作用,有助于保持血压的正常。在室内过大面积使用白色就很素雅干净、整洁明亮,但也容易使人情绪低沉,不宜让患孤独症者和精神忧郁症者长时间生活在白色的环境中。

纯正的黑白两色在家居设计中略显冷酷和缺少人情味,所以卧室的设计在黑白合理搭配的情况下一般还会选用其余某个颜色来适当衔接。比如灰色或者较为突出的亮色暖色最宜。客厅的设计可以极具风格化,可以单纯的白色或黑色,单纯的白色给人天堂的明亮感,单纯的黑色就显得有些另类,黑沙发、黑桌椅、黑天花、黑幕墙,整体充满神秘色彩。

如果以白色格调为主,卫浴和厨房更适宜黑白相间的马赛克做墙体装饰,以体现个性和时尚所在。

第9篇:中文黑白范文

关键词:马尔科姆・爱克斯;分离主义;黑人运动

马尔科姆・爱克斯(Malcolm X)(1925―1965),原名马尔科姆・利特尔,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时期的黑人民族主义领袖。他以其犀利的思想、雄辩的演说、不屈服的精神,被誉为美国黑人“闪光的王子”。黑人民族主义思想方面,他强调美国黑人肤色自豪感和种族自豪感,宣扬黑人至上;手段上,主张以暴抗暴;政治上,以分离主义为导向,主张黑人自治。其思想对当时的美国黑人生活以及以后的黑人解放运动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其政治上的分离主义主张引发了美国民族运动的许多社会思考。

一、分离主义思想的内容

马尔科姆・爱克斯的分离主义思想受穆斯林的影响而产生。在黑人穆斯林期间,马尔科姆奉伊莱贾・为“无所不知的人”,其分离主义思想基本上是伊莱贾思想的再版。根据伊莱贾的说法,《圣经》故事中的亚当和夏娃是世界上所有人类的第一对父母,也是人类的第一对罪人。他们因为违背上帝旨意,被赶出了地处中东的伊甸园,送到欧洲的山林中去过一种艰辛的生活。之后,上帝在伊甸园的东端放了一把宝剑,由穆斯林卫兵看护,以便把亚当及其欧洲恶魔后代挡在伊甸园之外,确保伊斯兰民族的纯洁。上帝还派先知去拯救欧洲白人,但是这些先知都被亚当的后代杀死了。亚当的后代还引诱黑人与白人一起作恶。由此,伊莱贾・号召黑人穆斯林与白人社会分离,以避免落入白人帮凶的地步,保持自身道德的纯洁。

马尔科姆认为白人都是恶魔,以统治压迫黑人为乐,黑人没有理由与白人融合在一起。而且,融入对于黑人和白人都几乎是不可能的。白人文明是建立在奴役包括黑人在内的有色人种基础上的,既然黑人在道德上优于白人,就应该与白人彻底决裂。他还认为,黑人与白人分离是真主的旨意,“真主有意亲自把这个可恶的杀人种族从地球上清除掉。”

随后,马尔科姆指出了分离与隔离的不同。他说,有些人会误认为黑人穆斯林主张的分离(separation)与白人种族主义者、煽动者主张的隔离(segregation)是一样的,但实际上,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他说,隔离是指自己的生活和自由受他人控制、规范,是强势者强加给弱势者的;而分离则是弱势者的自愿。马尔科姆认为,只要黑人在美国是依赖白人的,就总会向白人乞求工作、食物、衣服、住房,白人控制着黑人的生活,也拥有着隔离黑人的权利。

马尔科姆还用历史事实来论证为什么分离是解决办法。他说,奴隶主将黑人带到美国,黑人的过去都被破坏了。今天,黑人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语言、文化、历史,来自哪个种族,甚至不知道家族真正的名字,他们使用的是白人奴隶主的名字。……但黑人决不是白人奴隶主所说的懒惰、无望的黑奴,这是奴隶主强加在黑人身上的错误标签。黑人是亚细亚民族的一员,来自于沙巴兹(shabazz)种族。黑人在美国作贱自己,乞求并试图联合奴隶主,而白人却告诉我们“黑人不能生活在这里,不能进入这里,不能在这里吃喝,等等”,很明显,白人没有联合黑人的计划。过去黑人给白人种田、做饭、洗衣,在白人外出时照顾白人的妻儿,有时候甚至给他们的孩子哺乳。黑人也信奉白人教导的基督教,甚至比他们更为虔诚。黑人流血帮助白人建造这个国家,当这个国家处于危难时,黑人又成为白人英勇的战士,为他们甘愿牺牲。在和平时期,则是白人最忠实的仆人。可至今,美国白人基督徒仍然没有给黑人尊严,没有承认、接受黑人,没有把黑人当人看待,而是认为整合会使黑人的血统混杂白人的种族。所以,黑人要与如此轻视我们的白人奴隶主分离。

马尔科姆认为分离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回到非洲去,但是美国政府必须提供交通工具以及我们重建自己国家所必需的一切必要条件,包括机器、原料和资金等,以足够维持20-25年,直到我们能够自立”;另一种是“在美国划给黑人几个州的土地,土地面积要依据黑人人口而定,并且这些土地不能是沙漠,必须肥沃多产……,美国政府也必须提供我们所需的一切条件,资助我们20-25年,直到我们能自给自足。”

一直到1964年3月12日,马尔科姆关于分离的计划仍旧是回到非洲去或者建立国中之国。脱离黑人穆斯林后,他开始向现实的目标转移,称回到非洲“仍是一个长期计划”,尚无物质条件,在美国的2200万黑人目前需要好的食物、衣服、住房、教育、工作。1964年5月,他不再坚持建立国中之国,而是转向自治社会。他指出,解决美国黑人问题的方案分两种: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长期计划是黑人身在美国,心理、文化、思想上回归非洲,重建黑人共同的精神纽带,给黑人精神上的力量,加强黑人在美国政治、社会、经济的地位,并为黑人的正当权益而斗争。短期计划是对黑人再教育,更多的改善黑人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以自我改进来赢得政治经济控制,这里的政治控制是指对黑人主导社区的政治控制。

由此可见,马尔科姆的分离主张是为了自治,即黑人的一切权力和权利都应归黑人自己,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区、家庭等权利。在黑人自治下,黑人将有充分的自由、平等权利,保障黑人的利益,弘扬黑人的民族文化。马尔科姆认为,一旦黑人成为自己社区的政治掌控者,也就意味着政治家也是黑人,是真正为黑人办事的,而不是白人的装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