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草原的诗范文

关于草原的诗精选(九篇)

关于草原的诗

第1篇:关于草原的诗范文

摘 要:春草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个意象,用来表达送别、相思的主题。用荣格的原型批评对这一意象进行原型分析,它在古代文学中的最早出现及当时创作者的心理,后世作品中的运用,在名称和象征意义上的变化。

中国古代文学具有极为丰富的原始意象,古典诗词的艺术特征就是以意象为表现基础的。意象作为古老的美学概念,是诗人抒发情感的最基本的方法。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进入古典诗词的意象更是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审美情趣,诗人往往用意象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只有对意象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我们才能对诗歌艺术产生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才会产生深挚的审美情感。在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长廊中,有关时间和空间的经典意象层出不穷,原型意义的内容被大大地扩展开来,成为一种现实的、广泛存在的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这也就使原型概念在批评实践中具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

按照荣格创立的原型批评,我们知道,每个原型就是“一个象征”、“一个意象”,古典文学中的原型作为艺术符号,往往牵系着古老民族丰富的历史经历和心灵世界。原型在文学作品中被有效地形象化,唤起了读者的共鸣。原始意象即原型得益于文学作品这个载体,不断地以本原的形式反复出现。原型批评的另外一个重要人物弗莱说:“(原型是)一个象征,通常是一个意象,它在文学作品里反复出现,足可被认作人的文学经验之总体的因素。”{1}

在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诗词的创作中,“春草”就是这样一种原型,它经常用在表达送别、相思主题的作品中,成为抒发离愁别恨的一个意象。卡西尔曾说过:“艺术王国是一个纯粹形式的王国”,而“这些形式不是抽象的,而是诉诸感觉的”{2},所以,春草的意象也就构成了一种诗的纯粹形式,它凝聚着我们民族的丰富历史内容和文化意蕴。

春草意象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岁暮兮不自聊,蟪蛄鸣兮啾啾。”这篇作品始见于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后世许多学者认为是西汉淮南小山思念淮南王刘安所作。因为刘安常到长安朝见汉帝,但朝中情况异常险恶,作为他的宾客的淮南小山担心刘安遇害,希望他不要在长安久留,早日归来。宾客们远望刘安离去和将要归来的道路,在明媚的春光里,他迟迟不归,只能望见满目萋萋的春草。思念之情非常急切,从“春草生”到秋天的“蟪蛄鸣”,时光流逝,感情愈烈。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诗人把情思融进物象,萋萋的春草凝聚着无限思念。春草既是报春的使者,更是诗人寄托离情别绪的载体。而美好的春色又总能逗引起怀念故人盼望团聚的思想感情,最能表达离愁无穷无尽的情思。

春草意象反映出来的其实是中国古代广阔深远的时空意识。宇宙浩瀚无穷,亘古不变,春草的形象犹如灞陵伤别的年年柳色反复撞击着文人才士的心灵。见春草而思念远方的亲人,这在交通、通讯非常落后的古代,是许多人都具有的心理活动,而春草也成为一种原型,这一“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经过诗人们长期、反复地运用,产生了鲜明的象征意义。原型一旦出现在文学作品里,便会使读者如同重温远祖的切身体验那样,受到强烈的感染。荣格认为原型是种族代代相传的基本意象。作家是在集体无意识的支配下,不自觉地在作品中体现了某些原型;而读者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则由这些原型而触动了积淀在内心深处的集体无意识,这时会突然感到酣畅淋漓,得到心灵的震撼,仿佛全人类的声音都在心中共鸣。

自从“春草”在《楚辞·招隐士》中出现以后,春草原型和抒发离别相思之情结下了不解之缘,描写别离的诗人对春草这一意象十分钟情,使它成为诗词创作中一个固定的意象,而“王孙”也成为诗人笔下游子的代称。春草意象经常在后世的作品中出现。李商隐曾把这个现象概括为:“见芳草则怨王孙之不归。”(《献河东公启》)绿遍天涯的萋萋芳草将人们的情思引向远方,碧草连天,寄托着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也寄托了送别亲友时依依惜别的深厚情谊。以春草为意象抒发离别情结的诗句不胜枚举:

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谢灵运《悲哉行》:“萋萋春草生,王孙游有情。”

李白《灞陵送别行》:“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刘长卿《谪仙怨》:“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独孤及《登后湖伤春怀京师故旧》:“山山春草满,何处不相思。”

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王维《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这首送别诗也出现春草原型,独特之处在于从时间上将来年的春草表现出来,在当前想到未来,在送别当日就流露出归期难定、离思方深的感情。题为“送别”却又无具体送别情节,以春草为反衬,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似浅实深,意蕴悠长,回味无穷。

李白《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这首诗的动人之处在于从空间上表现异地的春草,描写春天的思妇看到秦地的绿桑,遥想远在燕地的丈夫也看到碧丝一般的春草,也一定萌发了盼归的感情。对《楚辞·招隐士》诗句的化用巧妙、自然。

在春草这一意象的运用过程中,白居易那首《赋得古原草送别》非常著名,起到了一种总结性的作用。这首诗通篇写草,用丰满的形象对春草原型进行了全面的演绎和阐释,极写了春草“一岁一枯荣”的亘古不变,“春风吹又生”的生命顽强和“远芳侵古道”的辽阔雄浑,最后又归结到送别这一主题上。它是春草的颂歌,是春草的绝唱。

这是一首以描写春草为背景的送别诗,语词工整优美,情真意挚。大地回春,春草萋萋,在这样的环境中送别,是多么富于诗情画意,又是多么容易令人即目兴感、触景伤怀啊!“萋萋满别情”,在作者看来,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离愁别恨,这正是诗中歌颂春草的最终意蕴。

诗人送别的是一个远行的友人。当送别友人来到茫茫古原的时候,但见一片春草萋萋,遍野碧绿,正好触动诗人的离别情怀,于是眼前景、离别情融为一体,写出了这首送别的诗篇。古原春草的形象涌现在作者眼前,留给他的是一些意味深长的思索。亘古不变的年年春草在古原上营造出怎样的美的境界?春草作为一种象征性的原型,唤起了诗人苍茫天地的空间意识和辽远深厚的历史意识,激起了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友情珍贵的人生喟叹,又一次触动着作者心灵深处的集体无意识。辽阔古原上茫茫春草所构成的雄浑古朴的审美境界,使诗人站在古原上就有一种掩饰不住的思古幽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出现以来无数诗人歌咏过的形象又涌现在他的眼前,离别的深情涌上了他的心头。古原春草成为饱经沧桑的历史见证。“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自古以来,这里上演过多少次送别的场面,多少次悲欢离合的情感抒发。而今诗人又一次来到这里送别友人。“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当友人渐行渐远,消失在野草丛中时,这满眼绿色的春草饱含、寄托着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这首诗做到了高度的情景交融,将离别的深情熔铸在对春草的描写之中,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在春草意象的发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荣格认为:“原型即领悟的典型模式。每当我们面对普遍一致和反复发生的领悟模式,我们就在与原型相遇。”他还说:“人生中有多少典型情境就有多少原型,这些经验由于不断重复而被深深地镂刻在在我们的心理结构之中。”{3}在词的创作中,许多表现离愁别恨的“典型情境”也借助春草这一“领悟的典型模式”来抒发幽怨的情感。

林逋《点绛唇》:“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全词以春草为感情的出发点和描写重点,以荒园暮春为背景,抒写离情别恨。最后三句以萋萋春草,象征绵绵不断的离情。春草这一意象凝聚了词人浓厚的情思,是表现离别情结的依附体。

韩缜的《凤箫吟》:“锁离愁,连绵天际,来时陌上初熏。绣帏人念远,暗垂珠泪,泣送车轮。长亭长在眼,更重重,远山孤云。但望极楼高,尽日目断王孙。销魂。池塘别后,曾行处,绿妒轻裙。恁时携素手,乱花飞絮里,缓步香裀。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草意长新。遍绿野,嬉游醉眠,莫负青春。”这首词通篇描写春草,而且始终把春草当作离恨的象征而进行多侧面的刻画,是一首写尽离愁别绪的伤心词,因而被公认为是词中歌咏春草的典范。

从以上的许多例证中我们可以发现春草作为原型象征在诗词创作中的意义。正如格尔哈德·霍普特曼所说:“诗歌在词汇中唤起对原始词语的共鸣。”荣格认为,文学创作的过程就是从无意识中激活原型意象,并对其进行加工制作,使之成为一部完整的作品。

远古的历史在诗人们集体无意识的原型运用中,同一原型有时在名称或象征意义上有些变化,但它的核心意义是基本相同的,符合人类某种普遍的心理要求。在诗人、词人们的表现送别相思的作品中,随着描写对象、环境的具体变化,春草这一意象的名称有时变为“草”、“边草”、“细草”、“芳草”、“王孙草”、“衰草”、“燕草”和“碧草”等。如: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近寒食雨草萋萋,着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唐·无名氏《杂诗》

锦车登陇日,边草正萋萋。

——郎士元《送杨中丞和蕃》

细草绿汀洲,王孙耐薄游。

——李嘉佑《送王牧往吉州谒使君叔》

碧山终日思不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杜牧《登九峰楼寄张祜》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范仲淹《苏幕遮》

萋萋望极王孙草,认云中江树,鸥外春沙。

——周密《高阳台·寄越中诸友》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

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纳兰性德《蝶恋花》

在春草意象的运用过程中,还出现过一些象征意义的“变异”,由表现别情泛化为表现思乡,进而表现“回归”这一古典文学中的重要主题,表现“王孙”们挣脱人生道路上的挫折,追求真实人生,探寻精神家园的深刻内涵。关于对故园的“回归”、情感的“回归”也都染上了春草的新绿。春草将中国传统的“回归”精神与诗人们对家人的思念、对家园的怀念联结起来,丰富了这一原型的象征意义。

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这首诗写作者被贬官永嘉,久病初起登楼所见所感,抒发了郁郁不得志的感伤情怀。池塘上的春草,使他“感楚吟”,想起了“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诗句,更激起了他从困窘中摆脱出来,走回乡隐居的道路。

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诗也写了崔颢登黄鹤楼所见所感,“芳草萋萋”极力烘染出诗人的愁绪,引出日暮思归,乡关何处的乡愁。

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诗中虽然没有出现“春草”二字,但用了一个“绿”同样让我们感受到这一意象的存在。

这些作品中表现思乡的春草意象也正如荣格所说:“每一个原始意象中都有着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有着在我们祖先的历史中无数次重复的悲欢的残余,而且总体上始终循着同样的路径发展。它犹如心理上的一道深掘的河床,生命之流在其中突然奔涌成一条大江。”{4}

以上我们对春草这一古典诗词中的著名意象进行了粗浅的原型分析。原型批评的观点认为: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必然在其艺术意象中体现出全人类的生活经验,必然回复到人类精神的那些原型。中国古典诗词有着非常丰富的意象,意象的营构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重要特点,也是我们学习理解古典诗词的一个重要方面。弗莱说:“我以原型指这样一种象征,即它把一首诗与另一首联系起来,从而有助于我们的文学体验一体化。”{5}中国古典诗词象征优美,诗意遒劲,诗句淳朴,体验深切,千百年来,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如果从“原型意象”的角度加以分析、领会,人们还可以窥见它们之所以长久感人的深刻原因,从原型象征中发现人类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的最深层的意义。因为,它是一切心理反应具有普遍一致性的称验形式,是心理结构的基本模式,它是人类远古生活的遗迹,是在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那些典型经验的积淀和浓缩。

{1}{5} [加]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剖析[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11.

第2篇:关于草原的诗范文

一首好的歌曲需要好的歌手读解演绎,聆听一首好的上乘的歌曲也是一次灵魂的净化,歌曲与诗歌是孪生兄弟,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诗以吟诵为主,歌曲则且歌且舞。它们都是可以咏志,可以抒情,可以疗伤,可以排解情绪的。我在实际生活里,努力把诗歌、音乐、绘画、摄影和其他与文化修养有关的内容和因素综合起来,组成我的文化结构,互相影响着,互相补充着。

蓝晓,本名蓝晓梅,藏族,四川小金人。1992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系。从事过教师、编辑工作。

读解着蓝晓的《一个人的草原》,始终觉得这本册子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了美丽草原那些美丽传说,以及传说中的那些神秘和咒语,语言和文字中沉寂和湿透了几千年的文化。如她在《山顶那朵小花》中这样写道:“……这样的时节/它一定在认真地准备含苞/认真地准备伸展花枝/它只是一朵小花/站在山顶/与真理很近”;又如在《布满石头的草原》一首中,她是这样叙述的:“……石头不言语/可我听见,石头/坚硬的表情上跌宕的山歌/倔强的皱纹里沧桑的故事/曾经的刀光剑影/曾经的烽火狼烟/一如阳光将鹰飞翔的姿势刻进石头/让时间亘古 悠远……”这些语言和文字,只有深深植根草原,并在草原上冥思苦想后才能感悟和吟唱出来,而不是通过别人的文学作品和一些道听途说知道草原的凤毛麟角后写成的。因此,解读《一个人的草原》这本诗集是需要对草原文化有所经历和亲生体验才可以的。

20年前,我大学毕业,荣幸地分配到阿坝草原工作,与阿坝草原有过难忘的不解之缘。在阿坝生活的20年中,我就养成了偏爱藏族的诗歌、寓言、故事和美丽动听的音乐。记得很早以前就曾听过一位藏族歌手演唱的《英雄格萨尔王》,就被那天籁之音所震撼,那时候,我并不懂得艺术和唯美的寓意,只知道好听就是我喜欢的。我不会唱歌,但我喜欢听歌,喜欢欣赏别人唱歌,《英雄格萨尔王》的词是那么的美:“你骑着马呀,英雄的格萨尔王。你擎着鹰,奔驰在远方。远处的雪山,有妖魔的踪迹。青稞酒的芳洌,挡不住你的雄心。原上的花呀,正为你开放。你依然驰骋,奔驰在远方。心爱的姑娘,期待你的消息。草原上的传说,悠悠白云千载过……唐古拉山,有着你的身影……雅努藏布江,传诵你的盛名。多么希望能,听见你的声音。多么渴望能 ,等你回来……”那份苍凉和悠远,豪爽和悲壮,这个马背上的民族,藏族文化史上的英雄,那个曾使霍尔王心惊胆战的藏王、扬鞭策马驰骋疆场的场景,不仅在这首歌里面表达出来了,在诗人蓝晓的《一个人的草原》中也随处可以扑捉得到。如在《花朵一样开放的帐篷》中,她是这样表述的:“花朵一样开放的帐篷/关住了草原上的雨/铁炉里劈劈啪啪的絮语/温暖着那些冰冷的心/帐篷里/一个婴孩在熟睡/另一个孩子睁着清纯的眼睛/两个孩子的世界/是我们难以抵达的旅程……”,这份宁静是从遥远的草原,从遥远的夏放牧场牧道的勒勒车辙的印痕中,从悠远拉回到眼前,慢慢的驶来,它来自高原神秘的草原,来自几千年前的那场战争和普渡,它不是因为草原比星星还多的羊群和骏马,这个民族过去的辉煌和曾经的淡出,正与诗人所说“奶茶飘散着醇香/有一些故事被烟尘窒息/没有带来什么/甚至女儿的一件旧玩具/孩子的母亲/怀抱着雨水淋湿的枝桠回来/一股风乘虚而入/撕扯着女人们的裙裾/花朵一样的帐篷/开放在雨里”,我从这些文字的幻境中看到了一个人的草原并不孤独,或许是赤子之心的裸露。

草原一望无际的碧绿使作者想起波涛涌荡的高原淡水湖泊,鹰翅在诗歌里反复出现和重叠,饱含了诗人这一代从雏鹰展翅飞翔在祖国的各个角落不能够守候着草原的无奈,草原和母亲、鹰翅和草原、骏马、蓝天和白云是诗人的永恒主题,诗人把自己的民族历史沧桑,把一个游子对家乡的眷恋都倾注在这本诗集里,我是在作者《布满石头的草原》、《有一场雨来过》、《这个春天》等作品中完成了我对“一人的草原”的阅读,我从诗人充满着哲意的诗句慢慢的延伸和拓宽,从秘语一样的诗句中渗透化解着秘语中的故事和故事中的密宗,耳边经常有古战场的声音和幻觉,有铁马冰河入梦的映像出现。如在《湖边》一首中,她这样写道:“平静沉寂的湖面/时间缓缓地滑翔/直至坠入湖底/无法打捞/四围的青山绿水/鱼跃鸢飞/犹如海市蜃楼的幻影/不能靠近/我时常守在湖边/怀着落叶的感伤/伸开鸟的翅膀/躲避雷霆万钧/狂风肆虐”,从这种苍凉不悲伤,悠远不急躁的情怀里,我完成了文字读解一个民族和它的草原和草原的母亲,让人潸然泪下,心很久很久不能平静。

有人说:“现代诗歌哪像什么诗歌,完全是散文的语句,将其划分为一句句罗列的文字”,这是不懂诗歌的人的胡言乱语,也是对现代诗歌的一种亵渎和歪曲。蓝晓的《一个人的草原》,我们从诗的语气感觉就会发现,这部作品并不是一气呵成,而是沉寂了多年的火山爆发的喷涌,是一种情怀的呕心沥血,是对草原母亲的怀念和思念,是对儿时的天真烂漫生活的回忆和眷恋,是对草原的月夜晨风的古远和今天的寄语。

第3篇:关于草原的诗范文

关键词:芳草;柔肠粉泪;别情离恨;旅思乡愁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170-02

中国诗歌讲究含蓄隽永的意境美,而意境的营造往往要借助特定的意象,因而中国的诗歌向来注重意象的使用,古诗词尤其典型。

春风骀荡,万物复苏。春风吹醒了沉睡的小河,吹“青”了绵绵芳草,绿油油、嫩茸茸,青毡似的沿着河畔伸展开去。自从古代的骚人写出“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的名句后,在我国古典诗词中,“草”就与离情别恨结了缘,就如同“柳”留人,“雁”捎书一样,“草”也演变成了一个思乡惜别的典型意象。

一、春草碧色中的柔肠粉泪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开头从“河畔草”起兴,再借草之绵长喻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无尽思念。丈夫很久没回家,“我”这个满怀离绪的妻子,看到河边的草发青了,节序推移,更触愁思。青草沿着河堤延伸得很远很远。“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由草色的绵绵,想起河堤上那条通向天涯的道路,想起那个踏着这道路远去的心上人。“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的《苏溪亭》边,野草茁壮生长,遍地青青。这春草碧色,春水绿波,最容易唤起人们的离愁别绪,为下文倚栏人渲染了环境气氛。在东风的吹拂中,这凝眸沉思的身姿,多像《西洲曲》里的人:“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漫漫青草,触动了思妇内心的隐忧,叹游人不归,佳期错过。倚栏人的无端惆怅,不尽哀愁,都在了这一川烟草里,这漫漫的春草,都幻化成了思妇绵绵不绝的情思,也成了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无数次抚起那束风中的草,又无数次给那束草起满相思的名字。

二、大地春回时的别情离恨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专写草的诗,脍炙人口,千古传诵,堪称草诗中的典范。“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古原上春草茂盛,一年一度枯萎后又返青,连绵不绝。野草生命力极其顽强,野火燃烧不尽,春风一吹又吐绿生长。伸向远方的芳草蔓延在古道上,阳光照耀下草色青翠。又要送别友人了,别情犹如春草蔓生,无边无际。这是一首咏物送别诗,前四句写草,暗喻送别,后四句写别,不离春草。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是如此迷人,然而在这诗一样的背景下,却是令人惆怅万分的送别之情:“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此时此刻,似乎这芊芊芳草的每一个叶片都饱含着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点绛唇》林逋)此为咏物词中的佳作。全词以清新空灵的笔触,物中见情,寄寓深意,借吟咏春草抒写离愁别绪。整首词熔咏物与抒情于一炉,在凄迷柔美的物象中寄寓惆怅的伤春之情,渲染出绵绵不尽的离愁。“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词人正是抓住了黯然销魂的时刻,摄下了这幅长亭送别的画面。最后“王孙”三句,活用《楚辞・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诗意,是全词之主旨。凝望着亲人渐行渐远,慢慢消失了,唯见茂盛的春草通往四方之路,茫茫无涯。正如李煜《清平乐》词中所说:“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划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宋・秦观《八六子》)此词当是词人从扬州回高邮时路过斗野亭所写。“恨如芳草”两句,与李煜《清平乐》中“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非常相似。茂密的芳草,无边无际,铲尽了又生出来,以此形容离恨的缠绵无尽,非常富于形象性。词的发端贵在突兀,这几句因此被《宋四家词选》称为“神来之笔”。

三、斜阳遥天外的旅思乡愁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这是远离故乡,空斋独坐的韦应物,在寒食凄冷的氛围中,寄想象于故园的寒食景色。这首诗,运笔空灵,妙有含蓄,而主要得力于结尾一句。这个结句,就本句说是景中见情,就全篇说是以景结情,收到藏深情于行间、见风韵于篇外的艺术效果。它与王维《山中送别》诗中“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句,都取意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但王维诗句是明写,语意实;楚辞中的则是暗点,更显得蕴藉有味。它既透露了诗人的归思,也表达了对诸弟、对故园的怀念。这里,人与地的双重怀念是交相触发、融合为一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多么明媚的春光,多么迷人的春景,然而当崔颢站在高高的黄鹤楼上眺望汉阳城,这萋萋芳草牵出的却是作者乡关何处、归思难尽的乡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因为“人言落日尽处是天涯,望尽天涯不见家。”“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范文正公在用碧云、黄叶、绿波、翠烟等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后,又用“山映斜阳”句复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春回而人不归,秋去而人难随。这里的芳草是乡思离情的触媒,它遥接天涯,远连故园,更在斜阳之外,使注目望乡的游子难以为怀,而它却不管人的情绪,也就怨不得范文正公用“无情”二字指斥它了,词人由写景自然隐透出乡思离情。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尤见深挚。

第4篇:关于草原的诗范文

于是,从古至今的诗人们,就常常面对一棵树,静静地倾诉心事,或者轻轻地生发感叹。

中国最早的草木情怀诗,是出自《诗经・桧风》的《苌楚》。桧(kuài),西周分封的诸侯国,故都在今河南的密县与新郑之间,《桧风》就是桧国的诗。苌楚(cháng chǔ),又名羊桃、猕猴桃。陈之《花镜》记载:“猕猴桃一名羊桃,生山谷中。藤着树而生,枝条柔弱,高二三尺。叶圆有毛,花小而淡红,实形似鹅卵,十月烂熟,色绿而甘,猕猴喜食之。皮堪作纸,今陕西永兴军南山甚多。”

猕猴桃,褐色的表皮,鲜绿的内瓤,酸甜的口味,丰富的营养。这是我们对于这种植物的全部认知。原来它在结果前曾经开过小而淡红的花,原来它得名的原因是“猕猴喜食”,原来它的皮可以作纸,原来――上古时代它就存在。

在那遥远的古代,一个诗人会对一棵或者一片猕猴桃树说些什么呢?我们慢慢看来。

中国最早的草木情怀诗

《苌楚》共有三节,非常短。第一节由四句组成,前两句是:

隰有苌楚,猗傩其枝。

隰(xí),低湿的地方。猗傩(ē nuó),同“婀娜”,柔媚的样子。这句的意思是:低湿的地里长着一片羊桃,妩媚的枝条随风飘拂,身姿婀娜。诗人站在平地上,目光向下,看到了这样一幅景致。人常说“景为情设”,这片羊桃树,唤起了诗人怎样的情绪?第一节的后两句是:

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

夭,柔嫩而和舒的样子。沃沃,肥美而有光泽的样子。子,你,这里指羊桃树。这句是诗人对羊桃树的直接抒情:羊桃树啊,你柔嫩的枝叶肥美而富有光泽,我真替你高兴啊,你没有知觉。

人羡慕草木,这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但一般情况下,人们会羡慕草木比人活得长久,但为什么,诗人会羡慕羊桃树的没有知觉?细细想来,人的痛苦,其实都是因为人的有知有觉,人有着对现实世界过于清醒的认知,有着过于敏锐的感受力。如果没有这些,人又怎么会痛苦?所以,从第一节的后两句里,我们能够想象到诗人在羡慕羊桃树的背后,所隐藏的是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是心灵的痛苦。

后两节和第一节结构相似,属于复沓结构,只改了其中几处:

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

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

华,花。实,果实。家、室,都指婚配。《左传・桓公十八年》:“女有家,男有室。”“无家”“无室”指无家庭拖累。后两节里,诗人羡慕的是羊桃没有家室。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有家,男有室”,这是人生的必然,也是人生的归宿,是人生幸福之所在。但为什么,诗人会羡慕羊桃树没有家室呢?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也许是因为繁重的赋税,也许是因为国家局势的动荡,也许是因为个人命运的流离,也许是因为将要去打仗生死未卜,也许是因为社会制度的不公平导致的贫穷,也许是因为家庭不睦带来的心灵伤痛……诗人没有写,我们也不能妄加揣测。

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中猜想说:“政烦赋重,人不堪其苦,叹其不如草木之无知而无忧也。”这种猜想,只是种种猜想中的一种,我们姑且认为它有一定的合理性。

这首诗写得含蓄蕴藉,千百年来为后世诗评家所称道。陈震《读诗识小录》如此评价:“只说乐物之无此,则苦我只有此具见,此文家隐括掩映之妙。”意思是说:这首诗,诗人只说为苌楚没有知觉、没有家室而高兴,那么为自己有这些而感到痛苦就非常明显了,这就是写作者隐括掩映的妙处啊。这种含蓄的写作手法,值得我们在写作中学习和借鉴。

《诗经》里的植物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了深圳一石的《美人如诗,草木如织》一书。这本书还有一个副标题,叫《〈诗经〉里的植物》。从书名中,我们就可以知道,《诗经》里的植物非常之多,多到可以写成一本书了。尽管这些植物的名字,古今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差异,但它们在上古时代就曾与人们共生共处,并为诗人们带来不同的情绪体验和心灵启示,确实很让人惊讶。

我们说《苌楚》是第一首草木情怀诗,是因为这首诗全诗都在写苌楚,有客观的描述也有直接的抒情,而在《诗经》的其他的诗歌里,植物大多只是用来起兴,为了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真实内容;还有的植物只是人物命运的“道具”,推动着或者暗示着人物命运的发展。就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只是为了引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中的女子,总是在采摘植物。比如“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比如“采采卷耳,不盈倾筐”,比如“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比如“于以采?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比如“采采苡,薄言采之。采采苡,薄言有之”,比如“采葑采菲,无以下体”,比如“春日迟迟,采蘩祁祁”。这些采摘是她们劳动的内容。她们的美,她们的情绪,也便在采摘中尽情流露和释放。

《诗经》中的男子,总是在借助植物抒发家国之思。比如“彼黍离离,彼稷之苗”,便让诗人产生了“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亡国之叹;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便让诗人产生了“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的战士悲歌;比如“凯风自南,吹彼棘心”,便让诗人产生了“有子七人,莫慰母心”的孝子愧悔。

植物还往往被用来表达爱情。比如“芄兰之支”,比如“投我以木瓜/木桃/木李”,比如“赠之以芍药”,比如“野有蔓草,零露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比如“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植物也常常用来表达女子被离弃的悲伤,比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就是以桑叶的变化,表示男子情爱的转移。

除此之外,植物还被用来表达多种情怀: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这竹是对君子的由衷赞美。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舜华就是木槿花。像木槿花一样的女子,能不美吗?和这美女同车的男子能不感到幸福吗?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就是忘忧草。女子思念远方的丈夫,希望能把忘忧草种在房子的背后,从而忘记思念的忧愁。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美丽的女子要出嫁,诗人希望女子出嫁后能像桃子一样多生贵子。“椒聊之实,蕃衍盈升”也表达了这个意思。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因为这甘棠树可是召伯种的呀,爱护这甘棠树,就像人民爱戴召伯一样。

“绵绵葛,在河之浒”,葛就是野葡萄,这些野葡萄长在水边,而女子却要出嫁;“终远兄弟,谓他人母”,离开自己的兄弟,把别人的父母叫成父母,多令人伤感!

“南有木,葛之”,南山上的木被野葡萄缠绕着,表明君子被人爱戴,这里表达的是一种祝福:“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而“山有枢,隰有榆”“山有栲,隰有”“山有漆,隰有栗”这六种植物,各居其位,各享其春华秋实,人呢?诗人借这些植物对诗中的“子”表达一种劝导:你有衣裳舍不得穿,你有车马舍不得驾,你有钟鼓舍不得奏,等你死了,就全由别人享受啦。

我们一定没有忘记“葛生蒙楚,蔹蔓于野”,那些错杂丛生的葛条,陪伴着诗人的爱妻,寄寓着诗人的悲伤:“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一部《诗经》,处处有绿树摇曳、繁花盛开,也处处有果实累累、落叶纷纷。可以说,植物充斥于大半部《诗经》,也将一部《诗经》点染得美好丰饶,诗意盎然。

《诗经》之后的草木情怀

《诗经》之后,草木依旧葱茏。

离《诗经》最近的,屈原的《楚辞》里,据统计涉及到了楚地植物105种,比较著名的如江离、秋兰、杜蘅、秋菊、荷、幽兰、艾、茅、萧、宿莽、申椒、菌桂、辛夷、松、柏、篁等。后世还有学者专门就其中的植物作研究,比如南宋吴仁杰的《离骚草木疏》及当代潘富俊的《楚辞植物图鉴》。这些植物,大都有所寄寓,表达了屈原的一种情怀。佩香草,表达的是诗人高洁的情怀;香草变质,表达的是人心变坏;“滋兰九畹”,表达的是屈原潜心培育人才;而“众芳之芜秽”,指这些兰竟然变质。屈原在伤心之余说:“虽萎绝亦其何伤。”即使枯萎、死亡了,我又有什么伤心的呢?《楚辞》里的植物,和屈原一起,摇曳千古而不朽。

《楚辞》之后,草木情怀在诗歌里得到了传承和发展。诗歌中的草木,我们梳理一下,大致有柳、兰、竹、莲、梅花、、桃花、松柏、梧桐、芭蕉、红豆、豆蔻、丁香、牡丹等。

诗人将草木入诗,有着多种多样的原因,因而也产生了五彩缤纷的诗意诗情,千百年来令人吟咏不尽。

草木是四季的信使,因而诗人们总是能敏锐地感觉到草木的色彩变化中所传达的季节信息。春天的诗太多了,只“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便使我们眼前一片新绿;还有桃花和李花,“正是春光最盛时,桃花枝映李花枝”;别忘记杏花,“绿杨烟外晓寒径,红杏枝头春意闹”。夏天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浓郁的绿与娇艳的红,装点了整个夏日。秋天有梧桐,“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还有,“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冬天有梅花,“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怎么样?是不是色彩缤纷,姹紫嫣红开遍?

诗人对草木的感知里,自然包含着对草木的情怀。草木有多情聪慧的:“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草木知春将归,急急地将花开遍,且你争我斗,这里更多的是诗人内心对自然的敏感体味吧?草木也有痴憨愚笨的:“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这淡淡的谴责里,其实是淡淡的喜爱。

正因为诗人如此敏感,草木的繁盛便令他们惊喜,草木的飘零自然会令他们伤感。人们把这种情怀,叫作“伤春悲秋”。春天,诗人们因繁花的摇落,感叹好景不长在;秋天,诗人们又因为天气的萧瑟和草木的枯黄凋零感叹生命的衰败。战国时代的屈原写道:“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草木飘零凋谢,美人也会日益衰老,诗人由此感叹岁月无情,来日无多,希望能把握住短暂的人生,做出一番事业。三国时代的曹丕写道:“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这种萧瑟,怎能不令诗人感伤?到唐代后主李煜,因为做了亡国的君王,伤春悲秋的情绪就更为浓刻了:“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暮春的落红无数,清秋的梧桐夜雨,加上身世之悲,都令诗人伤感。后来,“花落”成为了伤感的代名词,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辛弃疾的“何况落红无数”,都是这方面的代表。

除了用草木来表达与自然的息息相通,诗人们更多的是用草木来抒怀的。诗人常借草木来表达自己高洁的志趣,比如梅花,因其“凌寒独自开”,常常表达一种脱俗高洁的贞士情操,陆游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便是对这种精神的最好概括。再比如兰和松,李白写道:“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这其实都是诗人高洁志趣的象征。再比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同样代表着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再比如竹,郑板桥写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第5篇:关于草原的诗范文

关键词: 古诗教学 音乐 绘画

一、先画后文,促进理解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较弱,借助直观学古诗能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如教学骆宾王的诗《鹅》,我先引导学生细致有序地观察“春鹅戏水图”,从鹅的外形、活动环境及神态,充分利用学生视觉、听觉和动觉的各种形式感受表达画面,把学生导入有声有色、动静朴实的诗情画意中。那色彩缤纷的画面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表述欲望,驱使他们积极地观察,主动地思考,并且寻找恰当的语言表述鹅。然后再趁热打铁学古诗,学生从直观上升到抽象,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自然而顺利地从画面的观察过渡到对于诗句的理解。这鲜艳醒目的画加上色彩明丽的诗,激发了学生爱美的情感,学生都能理解作者那种喜爱鹅儿和对美好春天无限热爱与追求的感情。

二、先文后图,深化理解

要认识事物,只有感受到东西,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我在教学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时,就采用先学诗,在初步弄懂诗义的基础上再通过创设的画面感受诗的情感,这符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学习作者是什么样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的要求。

首先,我和学生共同查阅讨论《宿建德江》诗的诗句意思,在对诗的内容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就与学生一起讨论作一幅“烟渚月下泊船图”:水上烟渚朦胧的树形,渚畔的孤舟月影,诗人伫立船头眺望远方。面对画面,反复吟悟诗文,让学生设身处地地观察景物,体会情感。学生一致认为:作者所处环境孤独寂寞,凄凉忧郁。再加上我对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的介绍,学生对这首诗通过夜泊建德江借景抒情,抒发诗人思念家乡的愁苦心情,以及孤独寂寞平生不得志的忧愤之情有深刻的理解。

三、边文边画,帮助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理解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各年级都应重视培养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我在古诗教学中,遵循大纲要求。如教学白居易的《草》时,边文边画,逐句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离离原上草”。抓住“离离”的理解,用绿粉笔勾出绿草茸茸、姣好可爱、充满盎然生机与无限活力的旷野图。

2.“一岁一枯荣”。用黄粉笔绘出一幅茎枯叶黄的金色原野图,与第一幅图形成对照,结合理解“枯荣”。

3.“野火烧不尽”。在金色的原野上用红笔渲染出翻滚的烈焰,在讨论理解“烧不尽”的基础上,又画出草深扎地下的生命之根。

4.“春风吹又生”。在草根深扎的原野,寥寥数笔春风即起,草芽儿破土而出,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春草图。

通过“离离草”、“草枯荣”、“野火烧”、“春风吹”的描绘,一句诗引出一幅画,画面更深刻地帮助理解和记忆诗句。面对画面,学生体会到野火的凶残与虚弱,春风的温暖可爱,草的坚强不屈。

四、以画释疑,引导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对于含义比较深刻的词语,要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和对于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如教学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后两句借景抒情,是该诗的重点所在。我从“孤帆”一词入手,让学生作“孤舟”和“孤帆”二图进行比较,把抽象的文字用形象的画面表达,启发学生想象和理解。讨论后,学生知道:近见是舟,远望为帆。引导学生想象出一组画面:近舟远帆碧空尽。舟帆的空间变化和时间相连,望帆时间长,正表达诗人对故友离去的无限眷恋,显示出诗人与孟浩然交往之密,友情之深,两位诗人依依惜别之情也就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

文字是抽象的画面,图画又是形象的文字。学习古诗一边学诗学句,一边吟诗作画,这样不仅营造了一种愉悦的课堂气氛,而且发展了思维,有利于理解古诗的内容。

五、音画结合,真切体会

“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小学教材中每首古诗都配有中国画,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图画,如第六册课本古诗《小池》中,景物的描写仅寥寥几字,要让学生领会到景物的“小巧”、“有趣”,则离不开有色彩的配图。欣赏了图画后,才能体会到泉水的细小清凉,荷叶鲜嫩,树阴的浓密,蜻蜓的俏皮可爱,俨然一张定格的初夏池塘风景照。

第6篇:关于草原的诗范文

教学重点:新诗的鉴赏。

教学难点: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欣赏。

教具使用:相关录像。

课堂教学设计: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生于富商之家。他是中国现代“才华横溢的一路诗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1931年11月,这个经常“想飞”的诗人坐飞机在山东济南附近触山焚化。

《再别康桥》出于他自编的最后诗集《猛虎集》。这首诗当写于1928年11月6日诗人第三次旅游归国途中,中国海上。“康桥”即“Cambuidge”(今译“剑桥”),诗人关于它的作品较多,1922年,从剑桥进修归国后,有诗《康桥,再会罢》,1926年,二次旅游该国后,又有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可看出诗人对康桥的感情是十分深切的。究其原因,一方面康桥充满了这位浪漫诗人所需的古老、宁静,充盈梦幻色彩的氛围,另一方面是康桥是诗人一生“真愉快”时光的所在。

三、整体思路

全诗共七节。

第一节最引逗我们情思的是那三个“轻轻”,使我们体会到,康桥是美丽,而这美的最集中的表现在一个“静”字。三个“轻轻”是诗人对康桥之美的观照,即使“作别”一刻还要把这种宁静之美藏于内心,不忍打破这种宁静之美的惜爱之情得以展现,并为全诗确定了情感基调。

第二节至第六节则是作者情感,思绪发展变化的一个全过程的典型概括。

夕阳中幻成的金柳,是这种宁静之美的具体体现,而这金柳在诗人的心中就像是能使他心情荡漾,激动不安的安静、娇美的新浪。那新浪美得让诗人不敢正视,他移开自己的目光。低头却见到柔波之下“招摇”自在的“青荇”。那水草轻柔的随波而摇,像在同诗人炫耀自己的自在。此景之下,有谁不想做一条这样的水草呢?一泓闪亮现入诗人的眼角,使他不由自主的转头观望――那是拜伦谭,可在夕阳的映照下,是揉碎的彩虹在淀滨自己的梦!本来就充满梦幻色彩的虹,却也在寻着自己的梦,这自然使诗人想起以往在河上披星流舟放歌寻梦的情形。此时诗人像又在寻梦,但现实使诗人已不能放歌:离别在即,不能;静美于心,不忍。唯有“悄悄”才是诗人所愿。而此时的康桥,也沉默,似乎也不愿离别。

最后一节,与第一节呼应,又有深入,“轻轻”变成了“悄悄”,物我两眷溢于诗表。

诗人以优美的意象,宁静平和的心态,写了对康桥深深的眷恋之情。

四、欣赏点提示

①全诗节奏舒缓,但诗人的情感是起伏的,这起伏的深情你能体会吗?

②诗的构思很有特点,你能说出一二吗?

③从诗的构思和流淌的情感中,你能体会出诗人的个性特点吗?

五、练词以造缘像而披诗

――释《再别康桥》之“招摇”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幽婉怡人的好诗。其中,我又独独喜欢第三节,原因在于一个“招摇”。勿庸置疑,这个词是诗人精心锤炼的结果,它用得如此生动营造了美妙的诗境,与整首诗的情调合谐统一,对抒发诗人的感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说“招摇”,现今常含贬义则必常与“过市”相连。其实,它还有“逍遥”一义,而要用“逍遥”来写水草,则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就得以显现了,即使有夸耀的成份又有何妨,它夸耀的是一种安闲,是一种自在,“自在逍遥”本是写人之词,用来写水草,岂不是生动形象?

再看“招摇”之前的“油油”二字。何谓“油油”?光润的样子,水流的样子,和悦的样子。用它来修饰“招摇”不但增强了水草的自在感,而且还使我们想见了水草得以“招摇”的河之水:微风轻拂水波轻涌,水质清澈,那像涂了凝脂的水草在水中随微波来回轻摆,自在安闲。这是怎样一幅美景啊!而这美景全赖诗人的“招摇”。

《文心雕龙:情采》说:“情者,文之经。”徐志摩选择这样的词语,创造这样的境象,全是为情驱使,康河的流水、水草在作者眼中所呈现的那份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心向往之的境界,由此而生出“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的情绪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其实,《再别康桥》全诗都笼罩笼罩着诗人宁静、安闲、自在之情、之态,因为旅居康桥的七八年间。康桥,它最吸引诗人,带给诗人的最大收益也就在于此。

“赖你和悦宁静的环境和圣洁欢乐的光明,我心我智,方始经爬梳洗涤。灵苗随春草怒生,沐日月光辉。”

初到康桥,它平静,闲适的环境景物特征逗起的诗人久寻而不得的逍遥自在的情绪,在其《康桥,再会罢》中已初露端睨,而在第二次到剑桥后,诗人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中,这种感情表达的更为清晰、鲜明。

“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纯的机会。说也奇怪,竟象是第一次,我辩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给诗人留下如此印象,使诗人产生如此情绪的康桥,那桥下柔波中的水草怎会不“招摇”?诗人怎会不“甘心做一条水草”(逍遥的)?诗人又怎忍心打破这安闲自在,打破这康桥留给自己最深刻的东西?所以开始的“轻轻”和最后的“悄悄”才是最恰当的抒情之语。

好一个“招摇”,且是“油油的”“招摇”,使《再到康桥》境显情出。

第7篇:关于草原的诗范文

关键词:《草叶集》 认知语言学 语言隐喻 结构隐喻

引言

隐喻这种修辞手段暗含在人们思维和认知层面中,而且由于隐喻所表现出来的内涵的隐蔽性、映射性而被众多的诗人所青睐、接受和应用,所以常常作为情感的外显被用于原始诗歌中。诗歌特别是现代诗歌,喜欢突破言语间的惯常逻辑,把一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一起,这就是诗歌领域的隐喻。诗歌简短,但是内容却很丰富,其能打动读者的一面必须通过语言来表达出来,这就给隐喻留下了演绎的空间。本文试图以《草叶集》为蓝本进行认知分析,来揭示诗歌中隐喻的本质。

诗歌隐喻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语言隐喻;一是结构隐喻。语言隐喻是表层的暗示,是显性的。结构隐喻是作者深层次上无意识的暗示,是隐性的。从这一层面上说《草叶集》从表层深入到内部结构,除了凝结作者毕生的心血之外,更是一个具有深刻历史文化隐喻的诗集,表现在语言和结构两个层面之上。

一、《草叶集》的语言隐喻

《草叶集》诗歌通过极度浓缩的文学形式,使意义得到宽广地延伸,借助浓缩的语言去探寻历史文化的内核,借助语言隐喻这一艺术手法在意象上生成朦胧之感。语言隐喻并非一个特殊性的文学概念,而是指诗歌运用语言文字,通过具体的事物去理解、思考以及表达抽象的事物和情绪感悟,也是从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认知过程。

《草叶集》中的第一首长诗《我自己之歌》,以《我自己之歌》和《我歌唱带电的肉体》为主要篇章,主要探究、描述并歌颂了“自我”。惠特曼通过隐喻,运用华丽多彩的语言,结合朴实无华的意象,全面展示出丰富的诗意和深邃的内涵,其作品堪称世界文学中抒情诗的杰作。在广阔的时空中,通过塑造形象的活动,展现出自我对人生的向往以及人类对理想的追求和渴望,如诗如画,立下了积极向上,崇尚自由的格调。

诗歌中如“我”“草叶”“灵魂”通过隐喻赋予事物多意象的含义,通过读者的无限想象,借诗人有力的笔锋,隐喻其内含丰富的意义。“草叶”是最普通而且最具永生生命力的事物,是平等乐观向上、不屈不挠品质的象征,诗人的妙笔,赋予草叶以非凡的生命力,借此来象征19世纪蓬勃发展的美国,惠特曼通过隐喻将“自我”感受和“自我”形象进行描写,抒发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美国热情洋溢的歌颂。

“最美的草叶只在余辉下开放/如同徒步旅行时,预言掠过/海滨的小村庄,而涛声溅在我的脸上/在内战的人群中进入安详/被丢弃的旧纸片写满了哀思/黎明前的露水把紫丁香保留在”。诗中的“草叶”是诗集意象的核心所在。将自己化身为邀请灵魂在夏日里一起俯身观察草叶的形象,借助“草叶”外显自己的思想,并通过“草叶”来隐藏, 鲜明地构成矛盾对立统一的隐喻客体。文字隐喻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诗歌艺术,除了将深情的目光集中于“草叶”的意象之外,还有“橡树”“大海”“鸟”“天体”等,这些在惠特曼笔下的意象皆赋予了特殊的灵性。

《我自己之歌》是一首反映美国时代生活的现实主义诗歌,在诗的开头,诗人写道“我赞美我自己,歌唱我自己……我如今三十七岁,身体完全健康,开始歌唱,希望不停地唱下去,直到死亡。”这很清晰地表明,这个“自我”就是诗人自己,然而,随着惠特曼诗歌的流转,我们又在诗的第24 节中“我里外都是神圣的”这里发现“自我”更像是19世纪的美国及美国文学的象征,第35 节里老水手讲述的残忍的内战的故事恰恰是美国经历内战时的情境。

诗歌的内涵寓意深广,表面上凸显自己,但实际上在借“自己”隐喻,以此表现一个大“我”,主要寓意是,改造大自然,开发建设新大陆的美国广大劳苦大众,借此隐喻手段来歌颂19世纪的美国当时的民主,赞扬自由开放的个性。通过隐喻赋予“自己”双重性,除了“具体的我”还有一层意思是“群体的我”的一个综合形象,惠特曼将自己置身于美国劳动者之中――“美国新人新形象”。

《我自己之歌》通过隐喻对生命中、世界中的“我”充分肯定,来对无比崇高的民主和自由进行大力宣扬与颂歌,诗人通过隐喻的运用使得整首诗对平等友爱、乐观生存的生活态度得到完美阐释。使读者读后,感觉在心灵上得到升华,随着诗的意境不知不觉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二、《草叶集》的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是指用一种概念的结构构建另一种概念,用谈论一种概念的词语来谈论另一概念,通常是域源中具体的或比较熟悉的概念去类比目标域中抽象的或比较陌生的概念。

在现代诗歌中,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基本的叙述方式,蒋原伦和潘凯雄“在文学批评范畴内给结构隐喻下了一个定义: 结构隐喻是批评家在建立自己的批评体系时以隐喻的方式来命名某些统摄全局的批评范畴,这些范畴一经确认, 便对该批评家的其他相关批评理论起整饬的作用”事实上,在诗歌领域中,结构隐喻就是对诗歌语言表象的一种修正,成为一种渗入语符中的意识潜能,通过隐喻系统自身所具有的隐蔽性、多解性以及它的“言此及彼”性,来创造诗歌内蕴中更丰富更强大的精神世界。表现出诗人的情感倾向、修辞风格和喜好。

惠特曼在结构上另辟蹊径,开拓出一片结构隐喻天地。从艺术形式上,惠特曼的《草叶集》做了重大革新,打破美国传统诗歌格式,创造性地运用并发展了“自由体”这种诗歌形式。惠特曼将自己的这种诗歌形式的创新形象地称为海滨上不规则的波浪。大部分诗无脚韵,每行诗中通过停顿和内韵显示旋律。段的划分,依据意义上的完整,而不依据韵律。有的两行,也有数行,还有数十行的,都自由地成为一段。这样结构上的隐喻使得诗句呈现出明显的跳跃性,增加了诗歌随意性的自然美。

从诗句结构上,惠特曼采用大量且多样的形式,或是选句,或是排句,或是长句、平行句。同时,象征、比喻等手法在诗中也得以广泛应用,并从中穿插一定的俗语,增强了表现力,显示出诗歌的雄辩风格。诗集表达出真挚炽热的感情,风格上凸显豪放清新,让读者读罢产生回肠荡气之感。

《我自己之歌》诗篇开头――“我歌唱自己,一个单一的、脱离的人,然也说出‘民主’这个词,‘全体’这个词。我从头到脚歌唱生理学,只得献给诗神的不只是相貌或头脑,我是说整个结构的价值要大得多,女性和男性我同样歌唱。歌唱饱含热情、脉搏和力量的广阔生活,心情愉快,支持那么神圣法则指导下形成的、最自由的行动,我歌唱‘现代人’。”这首诗,虽然表面缺乏紧凑性,但它有其内在的连续进展,这种结构隐喻将诗歌体系化,形成了繁复的诗歌内蕴。

除此之外,惠特曼还善于在语音和词语上做重复手法,使诗歌具有一种特殊的节奏感和音律感,《来自不停摆动着的摇篮那里》中,惠特曼重复着“照耀吧!照耀吧!照耀吧!”“吹吧!吹吧!吹吧!”“大声些!大声些!大声些!”这带有音韵感的押韵结构,给读者以强大的精神震撼和强烈的思想共鸣,有力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体悟,并淋漓尽致地传达给了每一个读者。

从结构上,歌唱的对象从“我歌唱自己”发展为“我歌唱民主”,到“我歌唱现代人”,结构上逐步地延展,之后再步步紧缩,这是惠特曼对诗歌内部隐藏的结构转化。

结语

没有隐喻的诗歌是不纯粹的诗歌,“路易斯说,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原则, 是诗人的主要文本和荣耀。巴克拉德说, 诗人的大脑完全是一套隐喻的句法。费尼罗撒指出, 隐喻是自然的揭示者,是诗歌的实质。”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而隐喻是诗的语言,由此可见,隐喻是语言精华的再提炼,因此,只有透彻领悟隐喻在诗歌中的作用,才能更接近诗歌的灵魂。

惠特曼的诗歌中蕴含了自己新的生命经验和认知感悟,是诗人精神荟萃的融合,惠特曼诗歌的文字形态是动态的,呈现发展的趋势。出生――生长――成熟――死亡,这是《草叶集》中融入诗人浓烈生命情怀的深层次结构,惠特曼这种结构的安排与生命的历程相契合。对《草叶集》中隐喻的把握,可以使我们更容易接受惠特曼诗歌中那些暧昧朦胧、模棱两可的语言,也更容易理解惠特曼浪漫而又深邃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曹丽英,周冬华.认知视角下诗歌隐喻的功能研究[J].大众文艺(理论),2009(22).

[3]张长辉.隐喻的天空[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06).

[4]穆大江.惠特曼《草叶集》主题分析[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

[5]何朝辉.浅论《草叶集》中的性意象[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7(01).

[6]李野光.惠特曼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7]王健坤.从认知语言学和系统功能理论的视角对概念隐语的探究[J].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6.

[8]殷晓芳,任志鹏.结构隐喻的理论基源及系统性语用特征[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9).

第8篇:关于草原的诗范文

贫困女生天旱逢甘露

今年17岁的周诗忆出生于广西融水县一个平民家庭。在她上小学五年级时,父亲在一次车祸中丧生,母亲欧美燕挑起了生活重担,只身来到南宁市打工。2003年初,欧美燕认识了新男友周荣生并同居,不久,欧美燕将女儿接到南宁,并安排周诗忆在南宁市江西中学读高中一年级。

欧美燕的每月收入很不稳定,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周诗忆随时面临着辍学的危险。周诗忆的困境引起了同班女生阿莲的同情,她给周诗忆出主意:“我给你介绍一个人,这位先生叫陈劲草,是大陆人,现在澳门工作,他非常有爱心,曾经帮助过我校贫困学生读书,你不妨联系他一下。”

周诗忆不以为然,自己和陈劲草非亲非故,又不相识,而且远隔千里,他怎么会资助自己呢?但是在阿莲的极力劝说下,2003年11月30日,周诗忆要了陈劲草的QQ号,跑到学校附近的网吧,试着与这位爱心人士联系。

通过视频聊天,周诗忆见陈劲草只有30岁出头,非常年轻,而且谈吐随和。当他了解到周诗忆的处境后,爽快地说:“你别急,我会竭尽全力资助你完成学业。”周诗忆喜出望外,立即跑回家将遇到贵人的消息报告母亲。

“真有这样的好事?”欧美燕对陌生人在危难之际伸出援助之手半信半疑。

第二天,周诗忆所在的学校便接到了陈劲草从澳门打来的长途电话,核实周诗忆的学生身份和家庭状况。当确信周诗忆是一位贫困女生后,他当即汇来200元,帮助周诗忆渡过眼下的难关。手持汇款单,周诗忆和母亲激动不已!

从此,陈劲草每月都按时将生活费寄给周诗忆。后来,陈劲草提出,为了确保周诗忆努力学习,双方还是签订一份协议有点约束比较好,周诗忆和母亲也认为这个建议合情合理。2004年2月29日,陈劲草与受助人周诗忆及其监护人欧美燕签订了一份《资助合同》,并请周诗忆的班主任谢建霖老师作为见证人,正式将爱心资助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资助合同》赋予资助人陈劲草的权利有三项:“检视受助人周诗忆之学业成绩与学杂费单据及奖惩记录等;任意决定资助金额;任意解除本合同。”

《资助合同》规定受助人周诗忆的义务有五项:第一,每学期结束后21日内,须向资助人提交真实的学业证明文件,如成绩单、学生手册等;第二,受奖应于3日内通报;第三,转学、升学、文理分科、高考、休学等有关学业重大变动事项须征询资助人意见;第四,在受资助期间,周诗忆不得退学、不得谈恋爱、不得违反校规、不得有与学生身份不相称的行为;非经资助人同意,不得工作(含兼职);第五,受助人必须读至本科毕业并获授学士学位。《资助合同》在违约责任中规定:“受助人若违反前三项义务,须返还受助财物;若违反后两项义务,须双倍返还受助财物。”

“这位陈先生真是一个细心人,考虑问题太周到了!”周诗忆和母亲欧美燕毫不犹豫地签字。母女俩都高兴地认为,这份《资助合同》的核心内容是约束和激发周诗忆奋发努力,将资助款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

谁也没想到,一份凝聚着希望、爱心与真情的《资助合同》,后来却变成了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周诗忆喘不过气来。

“附加条件”不堪重负悄然退学

签订《资助合同》不久,陈劲草回到内地工作,住在广州黄埔区大沙西一街13号。为了方便履行资助义务,陈劲草在广州以自己的名字开了信用卡,用特快专递寄给周诗忆,他以异地存款支付的方式往信用卡里存钱。周诗忆取钱后支付其生活费和学习费用。

“陈叔叔,我现在心情好多啦,再不用为衣食和学费问题发愁啦,学习起来也放松了许多。”周诗忆每周上网向陈劲草汇报思想和学习情况,脸上荡漾着快乐的笑容。陈劲草要求她发电子邮件和QQ聊天时,用中英两种文字发送。周诗忆英文水平不高,她便借助电脑翻译软件写信。

一纸《资助合同》成了周诗忆的学习靠山,老师和同学们都为她幸遇爱心人士而欣慰,周诗忆的母亲有时也通过电话同陈劲草保持着友好联系,家长与资助人就促进周诗忆学习成绩提高而交换意见。

“陈叔叔,我现在一切都好,就是学校离家太远了,每月只能回家一次。”2004年5月的一天,周诗忆给陈劲草发去一封邮件,欲说还休地表达了想转学的念头。尽管转学需要一笔昂贵的赞助费,陈劲草仍然答应资助她。一个月后,陈劲草给周诗忆的信用卡里存入7000元。于是,周诗忆从江西中学转入南宁市第28中。

由于当时正值暑假,同学们在学校参加补习班。周诗忆在补习中发现自己基础较差,根本无法和28中的学生相比。为此,她在QQ中跟陈劲草说:“我怕跟不上大家,想复读一年高一。”

“这怎么能行?”陈劲草说:“笨鸟先飞,你平时加把劲,一定能够赶上去的。”面对资助人的鼓励,周诗忆来劲了几天便又泄气了,她对自己的学习潜质缺乏信心。这时候,周诗忆恳请资助人降低对她的期望值。

“其实,我从小喜欢学医,读卫校挺好的。”一次,周诗忆在聊天中吐露了想读卫校中专的想法。

“开什么玩笑,如果只读个中专,我资助你还有什么价值意义?”陈劲草断然拒绝。

周诗忆还不气馁,她来了一个折中:“要不,我只读个大专毕业行吗?”陈劲草有些不高兴了:“不要搞错了,读书是为了你自己。小小年纪,怎么在这个问题上讨价还价?”周诗忆没辙了,她开始为此心烦意乱。就在这时,周诗忆的家中出现了变故。

当时,周诗忆的母亲及其男友双双生病住进医院,家里几乎要断炊。周诗忆一下子乱了方寸,如果继续完成学业,会给本来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此外,她觉得“拿别人钱读书压力太大。”因为,资助人对她关爱有加,晚上上网一到10点钟,陈劲草便催促她回家,到了换季就问她需不需要买点衣服?生日来临,陈劲草还会另外汇一笔钱给她。周诗忆在感受到陈劲草对她关心的同时也感觉到一种近似严父般的呵护,这种感受让她又敬又怕。特别是资助人定的本科毕业对她成了沉重的思想负担,担心到时候拿不到学士学位辜负了陈劲草的期望。性格内向的周诗忆不知找谁诉说,窝在心里很难受。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后,周诗忆作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退学!

周诗忆没有将实情告诉陈劲草,怕他伤心。在这段交往过程中,周诗忆对陈劲草的个人情况也有所了解,他并不是一个腰缠万贯的富翁,而是一个四处漂泊的普通打工仔,这些年从微薄的收入中抠下钱来资助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因此,1971年出生的陈劲草至今尚未成家婚配。就在他热心资助周诗忆吃好、穿好的同时,陈劲草本人却租住着简陋的民房艰苦生活。

不读书就还我双倍助学款

“诗忆,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分在哪个班?”2004年9月1日,陈劲草给周诗忆发来邮件,鼓励她尽快融入新环境,与老师和同学们搞好关系。

“我分在高二(5)班,学校的环境很不错哦。”周诗忆双手敲击键盘时,脸上火辣辣地发烫。

见受助人重新扬起了理想风帆,陈劲草非常高兴,不仅每月按时往卡里打进学习和生活费用,而且每周发送一封邮件,问寒嘘暖。周诗忆每次都以南宁第28中学生的身份与资助人交流。

起初,周诗忆还能有问必答,按约定每周用中英文汇报“学习情况”。但后来,她越来越为自己的善意欺骗而良心难安。每发送一封邮件,周诗忆就像自己扇自己耳光般心里难受。渐渐地,陈劲草发现情况不对劲,周诗忆的“汇报”次数越来越少,内容越来越短,后来干脆不再中英文对照写信,而是三言两语用中文蒙混。更令陈劲草心生疑窦的是,在QQ上直接交流时,周诗忆要么答非所问,要么支支吾吾。陈劲草决定绕开受助对象,直接打电话到南宁市第28中学询问周诗忆的学习情况,校方的回复令陈劲草瞠目结舌:“我校根本没有这个学生!”

“天啦!”陈劲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几经打听,陈劲草才知道周诗忆当年7月份已经退学在家。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陈劲草在网上质问周诗忆。周诗忆说:“陈叔叔,对不起,我不是有意的。”陈劲草不想听对方的解释,劝说周诗忆复学。周诗忆不置可否。陈劲草又通过当地妇联做周诗忆母女的思想工作,然而几个月后等来的却是另外一条消息:周诗忆于2005年4月在南宁市一家公司上班,这令陈劲草大失所望。陈劲草后来打听到,周诗忆的家并不是住在很简陋的出租屋,而是住在南宁市新开发的东沟岭阳光城,而且是两房两厅很宽敞。一种受骗上当的感觉涌上心头,陈劲草认为周诗忆及其家人设圈套骗取钱财。

2005年7月上旬,陈劲草一纸诉状将周诗忆及其监护人告上法庭,要求判令被告按《资助合同》约定返还双倍的资助金额24000元。与此同时,状还将周诗忆母亲的男朋友周荣生列为第三被告,陈劲草怀疑他在住院时挪用了爱心捐款。

近日,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这宗罕见的爱心纠纷官司。法庭上,陈劲草痛陈:“我不远万里献爱心,虽与被告不相识,但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就资助周诗忆生活和学习费用达12000元。而被告擅自违反合同,无故单方面退学,并捏造事实欺骗原告,在退学的情况下继续骗取原告的资助款项,严重伤害了原告的爱心……”

周诗忆的母亲在法庭上一再称赞原告陈劲草是一个难得的好心人,她为女儿没有福份消受这份爱心而深感遗憾。周诗忆在法庭上表示,陈劲草资助自己的这段经历,一辈子也无法磨灭,自己将打工赚钱偿还陈叔叔的爱心资助款。被列为第三被告的周荣生则喊冤鸣屈,他说现在所住的房子是战友见其太困难而借给他住的,而且自己看病住院并未挪用女朋友的女儿周诗忆一分钱的爱心资助款。此外,从法律上讲,他还不是周诗忆的继父。

这起爱心官司引起了强烈反响,成了南宁市街谈巷议的头条新闻,焦点直指《资助合同》。许多人支持资助人“爱心双倍索赔”,陈劲草的律师周海船认为,陈劲草和周诗忆签订的是一份附加条件的资助合同,目的就是为了让资助款能够用在周诗忆的学习上,并给她形成压力,从而达到资助人的初衷。合同约定的条件并不苛刻,要求考上本科也在情理之中。合同的签订既不违法也不违公德,是双方意思的真实表示;广西某医院的车医生则对周诗忆恨铁不成钢:“她怎么能把协议当成紧箍咒呢?既然自己也想念书,现在又有了物质保障,干吗要抗拒协议?”南宁市职业技术学校的卢海波老师和远东律师事务所的刘茂华律师极力赞同这一观点,他们认为资助人慷慨捐钱,如果没有具体的协议规定和量化标准,难以对被资助人的学习进行约束,付出的爱心收不到效果,会挫伤资助人的热情。周诗忆中途退学导致资助人的目的不能实现,陈劲草按合同约定双倍索赔合法合理。

第9篇:关于草原的诗范文

读诗,与其说是因为理解才会喜欢,毋宁说是因为喜欢才会有更好地理解。理解不是因为形成了最终的答案,而是动态地欣赏,享受诗歌不断涌现的愉悦和启示。

我喜欢时光的年轮是因为其特殊的表达。年轮本是时光在树中一圈一圈为一棵树旋刻的传记,每棵树的传记无不出自时光之手,荣枯变化、生息轮回,虽为大手笔,却总令人觉得一丝遗憾,如果这传记不是时间写就,而是自立挺拔、生命勃发的自传该有多好!面对时间的命题,诗人与哲学家相比,更能发现人的自觉性、自主性,先贤大哲诸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的喟叹,总让人感到时间的绝对和无情,而诗人却可以让时间的长河荡起涟漪,激起水花,纵然韶华易逝,却用高贵的形式将美的瞬间聚成光华,煜亮了庸常的人生,在流动不居的时间面前不是无可奈何,而是可以诗意地参与、挚情地把握。时光的年轮喻示着时间并非只能线性的流动,还可以一圈一圈地漾开,有一种可视感、空间感,可观、可触。

一个中年人在夏天回到记忆中的故乡

他与两位老人回忆起那些淘气的日子

那淘气的日子是山崖上百合花的芳香

太阳和月亮虽然在高天里照耀着山川

中秋之晨的缕缕清风停留在他的眉上

诗人在《序诗》中提到一个中年人在夏天回到记忆中的故乡,大多数诗都是在诗人阅历丰富、学养深厚的中年写成,带着回忆的视角恍入过去的故乡,完成一次诗意的巡礼。诗中的故乡,一方面指诗人的故土四川省威远县以及由此延伸至整片巴山蜀水;另一方面指诗人往昔留下足迹的地方,更准确地说是所有在精神上眷念过的地方。

诗集分三部:第一部《山水十四行抒情诗100首》;第二部《山水诗草111首》;第三部《早年抒情诗66首》。我感觉第一部是纯熟的行吟,第二部是自由的咏唱,第三部是青春的欢歌。三部诗歌并无优劣之分,异在情绪,共同点有二:①其高贵的形式美带给读者愉悦的艺术享受;②探索美和探索历史的两条线索并行,带来以诗运思的深邃之境。如果上述所言是概述笔者的总体感受,接下来,笔者想以《草原的秋天之一:青丝》为例,说一说阅读体验。

蒙古草原本来是青色的,只是因为

有了你长长的青丝 而更显青翠

即使在今天,虽然已经九十天没有下过雨了

当呼伦贝尔草原上没有青草漾动的时刻

你高耸入云的衣冠冢上 仍然青翠如春

王昭君,你初到人间的第一缕闪光的啼声

满月时的第一缕笑声,九十天的第一串歌声

在崇山与峻岭之下 那清清的湘西水里 流传至今

在你高大阴影下 层层树林里 徘徊了又徘徊

很不忍心攀上你的高处 瞭望中原瞭望大漠

我忽然想起 这青冢其实就是你的头颅、思想与姿容

不然,为何在早晨 你总是向着东方 目光好像能穿透阳光

到了晚间,你又总是朝着南方 不断地瞭望 挥一挥手

王昭君,千年之后的一个夏天 你的青丝就这样拂上了我宽阔的额头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