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范文

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精选(九篇)

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

第1篇: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范文

一、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1.教师应加强自身政治素质修养。有高尚的师德,为人师表,以自己人格努力去影响学生健康地成长。教师应有科学的学习态度,严谨的治学态度,成为学生愿意学习,勤于学习,擅长学习的典范。例如我在与学生一起推导三角形内角和公式时,要求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形纸板按线剪开,然后用剪下的∠A、∠B与完整的三角形纸板中的∠C拼图,使三者顶点重合,问能发现怎样的现象?有的学生会发现,三者拼成一个平角。此时让学生互相观察拼图,验证结果。由于实验中的小失误,实验几次不精确,但我没有轻易放弃,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结果,而是接连做了几遍。终于得出满意的结果。这就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无论是求知还是做人,来不得半点马虎。

2.俗话说:“给人一杯水,自己应有一桶水。”教师应教到老,学到老。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教师应有渊博的知识,广泛的爱好和才能,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不断的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3.教师还应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要由知识经验型向科研型发展。

二、抓好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保证

1.合理设计教学过程

设计好教学过程 好课的关键。应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合理地组织教材,巧妙安排教学环节,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的教学能使学生较好地获取知识,有利于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所以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恰当处理好教材,合理安排好各个环节。一般情况下,应让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和思考,再围绕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归纳规律和运用规律。高年级可让学生逐步独立看科教书,学会对不同的内容(概念、法则、应用题等)用不同的方法来学习,对重点内容和疑问的地方做下记号,以便接受老师的引导。

2.让学生参与探究过程

我们常说:“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句话都会讲,如何理解怎样落实非易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教师不限于知识的传授,而要重于知识的获取过程。 如教学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时,在应试教学中,教师就会直接让学生看书死背图象和性质,这样的教学虽然有当堂课上学生的正确率较高,粗看教学效果很好,但是学生不懂所以然。在以后很容易遗忘。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教师积极启发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启发学生思考,通过画图,观察函数图象得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在学生积极探索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类比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这样一步一步操作,分析、思考,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扶”有“放”,“玩”中有“学”、“动”中有“静”,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1.爱国主义教育。(1)通过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2)通过教材中的有关内容编拟既联系实际又有思想性的数学题目,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等有关内容,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激发他们为四化建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献身的精神。

2.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数学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对立统一、量变质变、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等辩证唯物主义内容。在教学中,如果能注意挖掘这些因素,自觉地用唯物辩证法观点阐述教学内容,就能更深刻地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教育。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良好的行为方式(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等),并把这些良好的行为方式转化为他们的习惯,终身受用之。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也是数学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目标。

4.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品质的优良与否是国民素质的重要决定因素。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必须研究思维活动的发展规律,研究思维的有关类型和功能、结构、内在联系及其在数学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我们应充分利用数学的这种功能,把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思维既有明确的目的方向,又有自己的见解;既有广阔的思路,又能揭露问题的实质;既敢于创新,又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2篇: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范文

1.人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健康的情感

家长的情绪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心理健康,而且也会影响到教育子女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家长心情舒畅,情绪愉快,可以给家庭创造一个宽松、祥和、欢乐的心理氛围。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感到亲切愉快,乐于完成家长所交给的任务,精神会更加专注,学习效果当然事半功倍。相反,如果家长情绪波动较大,甚至交自己在工作中的不顺心的事和不满的情绪带回到家中,甚至把孩子当作发泄对象,就会使孩子经常处于一种紧张、恐惧和戒备状态,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导致厌学等不良习惯的形成及学习效果差。也用的家长,在孩子面前无限地流露自己的爱,或者当着孩子在客人面前无何止地赞扬自己的孩子,甚至夸大其词,他们不懂得孩子的心理特点,不知道过度溺爱并不是真正关爱孩子,面往往是害了孩子,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善于用理智来驾驭自己的情感,努力培养自己的健康情感,特别是在孩子面前,保持情绪的稳定,避免在起大落、喜怒无常。

2.具备坚强的意志和坚定性

一个优秀的家长做任何有益的事情,都应该有决心、有恒心、有毅力,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这才能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使孩子们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辛勤的付出,就没有成功后的喜悦。同样,这种坚强的意志和做事的坚定性,也应该体现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教育好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小学阶段在孩子们下处在人生的启蒙阶段,他们具有模仿性强、辨别力弱、可塑性强、自制力弱等特点,既易接受好的影响力,也易点染坏的影响,要把他们教育好,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同样也是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作为小学生的家长,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不怕麻烦、不怕反复,要循循善诱、坚持不懈、坚忍不拔。

第3篇: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范文

通过分析心理问题与心理素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辩证关系,表明心理问题是心理素质的外在表现,只有通过提升心理素质才能从根本上防治心理问题。因此,提升心理素质而非防治心理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文章还分析了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的四种典型表现,并指出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考虑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建立心理素质培养机制和完善心理健康评估体系三个方面。

关键词:

心理问题;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社会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1]樊富珉和李卓宝则强调“心理素质是其他各种素质的基础”[2]。在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片面强调预防与解决心理问题的背景下,明确心理问题与心理素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辩证关系,对工作的进一步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辨析

从原则上讲,我们都赞成心理健康教育应当采取“教育”的模式,而不是“治疗”的模式,但现实中,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倾向却始终存在[3]。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防治心理问题还是提升心理素质(包括适应能力、心理潜能和健全人格),这取决于我们持有什么样的健康观。

1.1心理教育目标与健康观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世界卫生组织》中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性上健全安好的状态[4]。即只有一个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在良好状态才是真正的健康。积极心理学更是强调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而非消极地预防、矫正心理问题。显然,以防治心理问题为目标实际是将“没有心理问题”等同于心理健康,这正是陈旧、落后的健康观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反映。

1.2心理问题与心理素质

尽管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出现源于防治学生心理问题的实际需求,但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完全是为了防治心理问题,若仅仅为了解决心理问题只需称其为“心理咨询”即可。“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概念不仅是学术上的慎重选择,更是对学校教育实践的准确反映[5,6]。《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也强调:“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不只是为了减少和避免心理障碍的发生,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可见,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和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促其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及心理疾病的防治[7],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只能是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升。需要说明的是,把提升心理素质作为根本目标没有取消心理健康教育防治心理问题的任务,相反,只有通过提升心理素质才能从根本上防治心理问题。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就是“本”与“标”的关系,心理素质是心理活动之本,而心理健康是一定心理素质的反映(标)[8,9]。心理素质高的人,不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而心理素质低的人较易产生心理问题。

1.3心理健康教育的“成人”与“成才”

在理论和实践领域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另一种比较普遍的误解就是区分基本目标与最终目标,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学生的顺利发展,最终目标是素质的提升”,这种观点本质上还是混淆了心理问题与心理素质。这种目标划分其实已假定“顺利发展”不等同于“素质提升”。如果将“顺利发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那么它在实际工作中必然表现为:学生在发展中不出现心理问题或不出现发展性心理问题。实际上,将顺利发展还原为“不出现心理问题”也就是只强调心理适应,而相对忽略了心理发展。石国兴也认为[10],心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不应“仅仅满足于受教育者心理上的适应”,而应该“优化全体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促进受教育者心理健康发展”。显然,基本与最终目标的划分不仅反映出教育者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的观念,还表明其没有意识到问题解决与素质提升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以顺利发展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强调学生“在当前阶段”顺利发展,实际上,学生在小学顺利发展并不必然表明其进入中学不出现心理问题,或者学生在大学阶段顺利发展并不必然表明其进入社会后也能顺利发展。也就是说,当前顺利发展不等于学生的心理素质良好,而直接以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为目标实际上就是着力于学生的自立,为了学生今后更好地发展。刘宣文也认为[11],学校心理辅导应重视发展性,不仅要有利于青少年学生现时的生存,更要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如果说促进学生的顺利发展是一种“成人”的教育,那么以心理素质提升为目标则是一种“成才”的教育,它不仅确保学生当前顺利发展,更为其今后的顺利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值得一提的是,也有研究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这是一种将心理健康教育过分扩大化的观点。尽管心理素质是其他各种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只能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而不能作为其直接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我国(整体性)教育的目标,每一种具体的教育(如思想政治教育、语文教育、数学教育等)都是为这一总目标服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只是其中之一。

2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的表现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工作中,存在以下四种主要的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的表现:突出心理问题的严重性以抬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身价”,把心理健康教育视为维持学校稳定的手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心理问题为中心和用心理咨询代替心理健康教育。

2.1突出心理问题的严重性以抬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身价”。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普遍难题就是学生的误解。很多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治疗心理问题,“我没有心理问题就不需要上心理健康课”。不少学者认为其原因是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工作不到位。然而,这一问题实际是部分教育者以突出心理问题的严重性来抬高心理健康教育“身价”的必然结果。之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因为许多学生心理不健康,这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的最大误区[12]。很多研究者在谈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时,往往通过列举令人咋舌的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发率,以突出心理问题严重性。这一做法的潜在逻辑是:学生的心理问题很严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即可解决心理问题。以此观念来指导工作,必然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局限于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正是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这种做法,导致学生认为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就表明自己心理不健康,继而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采取回避态度,最终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尽管强调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对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会产生消极影响,但它却能引起尚未开展心理工作的学校的充分重视,促进其尽快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是说,对未开展心理工作的学校来说,强调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具有积极意义,一旦开展起心理工作就需及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层面上。

2.2心理健康教育是维持学校稳定的手段

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一些领导单纯从“不出问题”的角度来理解和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误解为维持学校稳定的重要手段。这种观念必然导致领导者把“不出问题”作为评价心理健康教育的唯一标准。尽管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能有效预防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减少“问题”的发生,但心理素质的提升并不等同于心理问题的杜绝。反过来说,心理素质低也不一定会立刻表现出心理问题。较低的心理素质加上某些外在环境刺激的诱发,才可能使心理问题外显出来。以“不出问题”作为衡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唯一标准会产生两种消极影响。一方面,很容易因为极少数严重心理问题的发生而抹杀一些学校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简单否定了心理健康工作者的辛苦劳动。另一方面,迫于上级的压力与评估标准,心理工作者不得不优先关注心理问题的预防与解决,而心理素质的培养则受到持续的忽视。

2.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心理问题为中心

有学者认为,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的角度来说,仅传授知识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因而主张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存在问题为出发点”[13]。正是在这种急功近利的认识下,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大多是以“心理问题”为专题,首先摆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其次,举例说明并分析这一“心理问题”;最后,给出消解此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讨论[14]。我们赞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不是单纯地让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但若据此认定心理问题为教学的主体内容,则偏离了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这一根本目标。我们认为,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的心理健康课程的实际效果也值得怀疑。首先,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的课程假设所面对的学生都是有(或可能发生)心理问题的,但大多数是没有心理问题的正常的学生,完全以问题为中心很容易使心理正常的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反感。其次,对真正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言,这种做法实际上混淆了心理健康课与心理咨询的功能。举例来说,尽管都是情感困扰这类心理问题,不同学生的具体原因和表现方式可能截然不同,因而各自解决问题的具体方式也会大不相同。考虑到心理问题的特殊性,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而言,课堂传授心理知识远不如个体或团体心理咨询。因此,心理健康课侧重一般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咨询通过具体心理素质的提升来解决心理问题,似乎是相对合理的定位。

2.4以心理咨询代替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心理问题为中心,试图指导学生解决具体心理问题,有代替心理咨询的倾向。然而,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更为常见的误区是以心理咨询代替心理健康课。教育部思政司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高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总人数仅为3453人;而2007年,教育部统计全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已达到18848954人,每万名学生仅有专职人员1.8人[15]。在目前专业心理学工作者极为缺乏的条件下,优先开设心理咨询室还是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每个学校必须抉择的实际问题。全国范围内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在20~30%之间[16],也就是说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如果选择心理咨询室而放弃心理健康教育课,必然要牺牲70~80%学生的正常心理发展的需要。鉴于此,优先开设心理健康课似乎是理论上的最佳选择,然而不论从历史发展还是当前的现状来看,绝大多数学校都是以心理咨询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发展来看,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初是从心理咨询工作开始的,从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入手[17]。从现状来看,不论是心理健康课还是心理咨询都更强调心理问题的预防和解决,而不是心理素质的优化和提升。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用心理咨询代替心理健康教育,必然是坐等学生心理问题的激化,这样,心理咨询总是在做事后的补救工作。相反,如果以心理素质为中心,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不仅缓解了师生比例的矛盾,而且学生可以学习解决常见发展性心理问题的方法,从而减少障碍性心理问题的发生。

3对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进一步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建立心理素质培养机制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体系。

3.1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在当前没有对心理素质进行明确考核的情况下,学校能否正确开展(甚至是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取决于教育领导者个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北京市教委的调查表明,凡是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开展得好的学校,学校领导都非常重视此项工作,在经费、人员、机构、场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18]。李小鲁对广东省77所高等院校的调查发现,许多学校虽然成立了心理咨询机构,但基本上将其作为学校其他教育行政机构的附设。他认为主要原因是“一些学校主管领导重视不够,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19]。可见,教育领导者的高度重视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还需进一步提升各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使其深入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自觉将这些规律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又能为学生建立一个全方位的、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3.2建立心理素质培养机制

既然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那么教育决策者就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教育教学体系中,建立并完善心理素质的培养机制。樊富珉等人认为,与德智体诸方面的教育相比,我国大学长期忽视心理素质教育[20]。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因此她主张增设心理学课程,系统传授心理学知识,例如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适应”作为新生的必修课,使学生一进校就能接受系统的心理教育。将心理健康课纳入教学体系中与当前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的心理健康课有本质的区别。以问题为中心的心理健康课只关注心理问题的解决(或避免出现心理问题),仅处于心理适应的层面;而将心理健康课纳入教学体系中则是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重视心理素质在全面发展和成才中的作用,真正达到心理发展的层面。钱铭怡认为[21],大学中可考虑设置以下两类与心理学有关的课程。第一类为心理学课程,目的是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学知识,加深其对自己、他人及各种心理现象的理解,如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际交往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这类课程可作为常年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第二类课程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类课程的设置旨在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3.3完善心理健康评估体系

评价指标对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作用,它往往决定了工作的主要内容。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通常包括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身体素质,几乎完全忽略了心理素质。沈健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对大学进行教学评估时,只有把心理健康教育升格为评估体系中一个独立的指标大项,才能使其得到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的真正重视[22]。然而社会和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也不是完全不评价,学生若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或由心理原因导致恶性事件,则必然会引起社会的关注,领导的重视。可见学校和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是一种只见“问题”不见“素质”的评价。王晓刚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往往是长期的,难以立竿见影,因此不能以心理问题作为评价指标[23]。这种片面的评价方式或许是造成心理健康教育以问题为中心,心理素质培养机制不健全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当前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只看重心理健康课、心理咨询室、学生心理档案以及专职心理工作者的数量,但这些“外在”评估指标不仅缺乏科学性和发展性,也难以发挥评价的导向和调节功能,还直接导致了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功利化。可见,完善评估体系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走出各种误区。任其平认为,评估心理健康教育既要有适应性指标更要有发展性指标;既要评价教育结果更要考察教育过程;既要注重暂时效果更要考虑长期影响[24]。因此,如何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转化为科学的评估指标,应该得到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重点关注。心理健康是学生接受其他素质教育的基本条件。樊富珉认为人的素质是有层次的系统结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基础层次,而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都是心理素质的外化[25]。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个人成长、成才的基础,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意,更是现代社会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作者:刘翠翠 高良 郑雪 单位:山东工商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1〕1号.

2樊富珉,李卓宝.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研究,1996,(7):16-18.

3石文山,陈家麟.维列鲁学派活动理论对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启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3):83-90.

4林崇德,魏运华.试论学校心理学的未来趋势.教育研究,2001,(7):30-34.

5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概念辨析.课程•教材•教法,2001,(6):64-68.

6林崇德,李虹,冯瑞琴.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110-116.

7樊富珉.心理健康教育:21世纪高等教育的新课题.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7:3-7.

8樊富珉.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青年研究,1997,(10):28-30.

9张大均.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整合研究.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22-28.

10石国兴.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结构.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2):88-92.

11刘宣文.心理健康标准与学校心理辅导.教育研究,1999,(3):42-46+57.

12万增奎.当前心理健康教育错位透视.现代教育科学,2003,(4):115-116.

13姚本先.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倾向与发展趋向.中国教育学刊,2000,(4):26-29.

14曹新美,刘翔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教师教育研究,2006,(3):65-69.

15田德勇.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学校卫生,2010,(5):598-599.

16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

17彭晓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与对策思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21-25.

18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宣教处.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调研报告.思想教育研究,2005,(3):28-31.

19李小鲁.从英国牛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看广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高教探索,2006,(2):12-17.

20樊富珉,李卓宝.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研究,1996,(7):16-18.

21钱铭怡.借鉴国外经验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国高等教育,2002,(8):18-20.

22沈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教育与职业,2009,(26):68-70.

23王晓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教育与职业,2008,(30):118-119.

第4篇: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学教育 素质教育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快发展,大量的数学方法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各个生产领域,数学作为基础学科本身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应的,数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在发生变化。针对当前高中数学教育的现状,以及素质教育的相关问题,期望得到大家的关注。

一、高中数学教育的现状及其成因

目前,我国的高中数学教学正在由应试教育的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过渡,而这时也正是教育教学观念更新的关键阶段。在当今的高中数学教学领域,“应试教育”仍占据主要的地位,各种升学考试、入学考试成为老师和学生追求的目标,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思维则被大大忽视了。数学教育中应有的陶冶人的情操、思维能力的培养被题海战、各种培训、单纯追求分数的提高取而代之了,严重地忽略了思维能力的提高,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当前高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滞后的数学教育观念。高中数学教育的发展具有稳定性、封闭性、节奏缓慢等特点,相对来看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动态性,以及对公民整体数学素质的提高都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当前的高中数学教育观念滞后,教育素质培养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应试教育依占据主导地位。虽然一直倡导提高素质教育,但如何将素质教育与数学教学很好地结合,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教师教学中遇到的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当我们将中学数学知识用某种新的数学理念去透视的时候,就有一个由于观念的历史演变带来的认识视角差。

二、当前高中数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数学素质教育是面向新世纪的、高要求的素质教育,其主要目标是普遍提高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力,包括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抽象能力、数学符号变换能力、数学应用能力以及充分发展学生的各种需要。数学教育对于素质的培养主要表现在数学知识、数学观念、道德品质、美学修养、思维方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及各种能力的拓展。素质教育与传统应试教育相比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有明显的改变,给教师自主创新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同时也对数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高中数学素质教育中教师的职责与任务。教师的职责应当是突出教学而不是教书,突出高中数学素质教育的功能。(1)教师通过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如不迟到、早退、拖堂,对待学生要耐心认真,这些对自身严格要求的原则将会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指导,使学生达到启迪心智的目的,使受教育者的道德境界变得更为崇高。(2)教学生如何学数学,如何进行数学思维。实施数学素质教育教学,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思维。(3)教学生学会“问”,并具有独创精神。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到活跃状态,能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数学素质教育中思想观念的转换与方法的更新。高中数学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效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数学教育思想观念的转换和更新。所谓更新,并非是对传统的全盘否定,它既是对传统的扬弃也是对未来的展望。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比数学知识的更新更为重要,也更为困难。因为观念的更换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它需要一个过程,且取决于人们的态度。那么,如何调整和确定更新的方法呢?目标是用辩证的数学观、素质型的目的观以及科学的方法观,树立数学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转变教学理念和方式。(1)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亲自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2)改进教学方式。素质教育更多的是以问题作为课堂的中心,围绕问题,组织学生以讨论的方式提出解决方案,在教学中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以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主,培养学生问题解决式的思维方式。

三、结束语

就目前的高中数学教育而言,数学素质教育在很多地方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多数教师并未充分意识到其重要性。然而,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也是以后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相信当数学素质教育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融入教学时,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会通过素质教育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1】乔荣凝. 对中学数学教学的探讨、设计与实验【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5,(z2).

第5篇: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范文

摘 要: 逻辑学教学对于促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活动中,我们必须重视逻辑学的教学活动。本文简要分析了逻辑学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重要性的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大学生;逻辑学;素质教育;重要性

逻辑学以其独有的严密性、规划性、创新性以及基础性等特点,一直备受教育学者的青睐。在大学生素质教育教学活动中,逻辑学的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活动中,我们必须重视逻辑学所发挥的影响,并在不断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深入地探究逻辑学方面的相关内容。

一、关于逻辑学的相关分析

从逻辑学发展理论方面进行分析,逻辑学是一门基础性以及工具性兼备的学科,其基本理论也是其他学科普遍适用的原则和方法。实质上,逻辑学在各门学科的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面,我们更多的是倾向于从心理教育、情感教育、德育教育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培养。逻辑学在这几方面的能力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相对来说,逻辑学在我国教育中的教学水平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关于逻辑学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重要性的分析

1 逻辑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逻辑学与思维科学密切相关,并在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培养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使其在全新的环境中,更好地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并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学习知识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理论的基础之上,探究更高层次的知识理论。逻辑学的教育,会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创新思维,使之可以更好地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创新思维的能力,对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及提高实践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的大学素质教育活动中,高校必须重视逻辑学的教学活动。

2 逻辑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语言能力

从逻辑学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分析,逻辑学的教学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大学生经过高等教育,应具备一定的文书以及应用文写作的能力,而大学生在语言能力方面缺乏一定的逻辑综合能力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从一定意义上分析,逻辑学的教学活动,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规范大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能促使学生在语言表达中,有效地避免语言表达出现不必要的语病以及颠三倒四的情况。

3 逻辑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逻辑学对社会理性化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逻辑学的实际教学活动中,实现逻辑教学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学的有机融合,成为当展的一种必然。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整个事件的逻辑联系进行思考,从而利用逻辑推理的作用,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因而,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思维敏捷的社会型人才,对于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使学生可以在各种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及时地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提高其辨别是非的能力,才能以自身的能力独立解决遇到的相关问题。因此,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过程中,逻辑学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相关教学活动中,逻辑学的发展始终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大学生素质教学的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重视逻辑学的教学,提高逻辑学的教学水平,使之可以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所有教学目标发挥促进作用。因此,各高校应在结合大学生素质教育发展水平的基本前提下,大力发展逻辑学的教学,使之可以不断地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理论应用实践的能力,为其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第6篇: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小学教育;现状;思考

小学教育的发展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近年来,由于新课改的实行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国家对于小学教育的发展十分关注。提高小学教育的办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对小学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但是当前我国的小学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影响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如何改善当前我国小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小学的教育质量,是国家和小学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一、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现状

小学教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最基础的环节,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小学教育担负着教育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责任,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是国家和教育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但是,目前我国的小学教育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小学教育的发展现状并不容乐观。我国小学教育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城市和农村小学发展不平衡

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城市和农村的小学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和城市的小学教育相比较,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1)校舍建设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农村由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校舍建设比较简陋,学生的学习条件与城市的学生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2)教学设施方面也存在着差距。农村的学校建设与城市相比相差甚远,农村由于发展落后于城市,教学的设施是不完善的,很多小学都没有多媒体设施,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3)教师的待遇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虽然教师的工资水平国家规定是一样的,但是一些福利待遇农村的教师与城市的教师相比还是存在着差距的。另外,由于地域的不同,各地区的教学水平也存在着差距,最后导致学生之间的差距。

2.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

小学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启蒙教育,关系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的作用是十分关键的,这就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水平才能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但是由于地区的不同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发达地区的教师整体水平高于落后地区的教师水平。另外,同一地区的教师素质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发展。部分地区还存在着体罚学生的现象,这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不符合教师的职业道德。

3.素质教育未能全面贯彻

随着国家对于教育改革的实行,素质教育是目前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不仅需要增加学生的知识,同时还需要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小学的教育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并没有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没有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些学校由于经济因素,或者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的原因没有实现素质教育。

二、如何促进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

小学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对于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的小学面临着新课改的压力,如何提高小学教育质量,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小学管理者和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

1.促进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

由于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差距,导致农村的小学教育质量比较低,这不利于农村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教育公平。国家应该更加关注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促进教育公平。(1)国家要加大对于农村小学的财政支持,提高农村小学的办学水平。通过加强资金支持,可以为农村小学提供更多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提高农村小学的教学水平。(2)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待遇,增加对农村小学教师的福利。教师作为培养学生的人员,需要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良好的待遇,减小农村教师和城市教师的待遇差距,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更好地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3)国家要重视落后地区的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家要平衡地区之间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2.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学生的启蒙者,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需要为学生做好榜样,所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教师应该端正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树立积极的榜样。(1)要对教师进行职业素养的培训。通过对教师的职业素养进行培训可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2)需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重视素质教育的发展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国家和学校应该重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将素质教育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学校需要增加教学资源,同时学校要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设施和教学人员的支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小学教育关系着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国家需要十分重视小学教育的发展。目前,面临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实行,小学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解决当前小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需要学校和国家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清喜.关于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瓶颈问题的思考[J].河南教育,2005.

第7篇: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专业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问题

[作者简介]戚毅(1979- ),女,河南洛阳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艺术素质教育;刘颖(1979- ),女,河北廊坊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施志艳(1981- ),女,河北廊坊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河北 廊坊 065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社科联2012年度课题“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20315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8-0062-02

一、前言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人的成长成才除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外,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并使人成为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是我们对高等教育问题进行反思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大学的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对于理工科院校而言,更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在市场经济和大众化教育的需求下,许多大学的办学定位明显带有实用性和功利性色彩。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到课程教学大纲的编排,无不体现出重专业教育轻人文素质培养的特点。这种“重专业而轻人文”的高等教育模式,看起来顺理成章,契合了市场经济本身对所谓技能人才的需求。但这种以牺牲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为代价的教育方式,其弊端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日益显现。如爱因斯坦所言:“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近年来,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反思,不仅仅是对发生在一些高校的大学生极端事件的关注,更多的是对在大学校园里蔓延的一些不正常现象――包括道德水准下降、功利化价值取向严重、理想信念淡化、精神空虚进行反思。人们深切地感受到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在“知识成人”和“精神成人”之间出现了巨大反差。

二、理工科院校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脱节引起的弊端

长期以来,我国理工科高等教育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却忽视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高等教育“以专业为中心、以行业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了学科单一、专业划分过细、人才知识结构单薄等问题。虽然各个高校都把育人作为自己的教育目标,但在现实情况中,这里的“育人”,主要是培育学生“做事”的能力,而忽视“做人”的教育。教师在课堂上所做的,就是让学生掌握职业技能,而对专业课程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置之不理,结果教育出来的学生都是人文素养不高但具有实用性的“工具”,具体表现如下:

1.主体意识淡薄,缺乏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此问题具体来说就是人生意义与价值的问题,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主体意识问题。如屈原在几千年前,就发出了著名的《天问》,所问之事都是上古传说中人们不甚可解的现象,诸如天地万象之理,存亡兴废之端,贤凶善恶之报,神奇鬼怪之说等。这些问题,本质上是作者从人类自身繁荣的角度来思考人的存在根基。然而,传统文化所指向的宇宙、社会和人生等普遍性问题已经不在学生思考的范围,学生们思考的更多的是考证、考研、考公务员等具有现实性的问题。以传统的中华古籍为载体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传承出现问题,现实与传统之间被人为地割裂。当大学生缺乏对“人之为人”这样事关人类幸福的根本问题的思考时,意味着他们已经放弃了从人在整个世界中应有的主体地位这样一个高度来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这一根本性问题,导致主体意识淡薄,缺乏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2.价值追求庸俗化,崇尚“重占有的生存方式”。重占有的生存方式强调的是人应当以物为中心,尽可能地获取物质资料并以物质资料的多少来衡量与评价自己。“因为我的自我感觉和心理健康状态取决于对物的占有,而且是尽可能的占有。”这种对物的高度依赖,最终促使人们把追求成功和物质利益作为自己的人生目的,并进而演化为“拜物主义”。这时,爱、奉献、对社会的责任就成为虚无缥缈的东西。对我国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来说,市场经济给他们带来的生存上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驱使着他们去获取更多的物质财富。我们虽然不能否定物质因素在大学生的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但对物的过分依赖必然影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最终导致人的片面发展。

3.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责任意识不足。由于一些学生过分注重对物质的占有,他们的价值取向发生偏差。在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上:部分大学生注重索取,回避奉献。集体主义、奉献精神受到冷落,一些学生过分强调自我价值,只想到集体、国家和社会应该为自己做什么,而很少想到为国家和社会做些什么,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辩证统一关系。把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对立起来,过分注重自我价值,忽视社会价值。过分注重个人发展,忽视社会责任。在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上:部分大学生强调“人人为我”,不愿“我为人人”。在人际交往中,一些大学生把珍贵的同学之情、师生之谊异化为裸的金钱关系和利益关系。在与一个人建立不建立关系、建立何种程度的关系,完全取决于该种关系能否为自己带来物质上的利益关系。更多地注重人际关系的物质内容,忽视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情感因素。

4.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存在脱节,道德水准下降。在现实生活中,出于对自身实际利益的追求,部分大学生出现道德水准滑坡的现象。表现为忽视社会公德,法规校纪观念淡薄,为一己之私利甚至不择手段地损害同学、学校的利益。

5.缺乏远大的理想信念,适应社会和抗挫折能力差。一些理工科大学生仅仅注重物质享受和物质追求,轻视精神追求,缺乏远大理想信念,人人以一幅“现实”的面孔游荡在校园内外。表现在行动中就是没有追求,不愿承担责任;情绪冷漠、消极;精神萎顿、空虚,整天无精打采;贪图享乐,不能吃苦,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出现挫折就不能正确面对,无法适应,心理问题成为困扰大学生群体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建议措施: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良性互动

科学体现了人类的工具理性,人文则体现了人类的价值理性。人文素质教育以塑造人的精神境界、人格品位、民族精神为主要内容,以引导学生如何做人为其目的。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知识的教育并不矛盾。相反,高质量的人文素质教育会有力地推动专业知识的教育。

1.还人文素质教育以应有的位置。把人文素质因素纳入理工科院校教育质量考核的评估标准体系中来,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人文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应有地位,高校才会真正地去落实人文素质教育的工作。如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制定的新工程教育培养专业人才11 条评估标准,其中有5项评估标准都反映了与人文素质相关的内容。有了这样的具体参照标准,我们自然可以判断出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具有相应的人文素质。

2.设置科学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完善人文素质课的课程体系设置。一方面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增加经费保障和投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研究,使其成为学生喜闻乐见、教育作用明显的教学体系。另一方面,应当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上体现系统性,增强基础性,适当增加伦理学、美学、音乐等相关课程内容。同时,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将优质公开课和精品课,如百家讲坛等优秀课程引入学校,导入课堂,与人文选修课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利用网络开展自主学习,教师利用课堂加以指导和点评,并通过考试的形式达到人文选修课学习的目的。

3.打造一个人文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把专业课教学与人文素质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改变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思维,让专业课教师做好专业课程方面的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具体来说,可做好以下两方面:首先,提高专业课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素养。人文素质教育的好坏,不是取决于受教育者自己,而是取决于教育者自己。爱因斯坦说过:“崇高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一般的心智能力是通过同教育者的亲身接触,而不是至少主要不是通过教科书传授给年青一代的。”因此,教育者本身的理想、精神境界、信念、意志、兴趣乃至于激情等内在的人文素养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自己必须首先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因此,高校对教师的培训,不应当仅仅局限于业务与技能的培训,还应当强化教师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的人文素质方面的培训。

其次,专业教师应当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人文内涵。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生前常对他所在的帕夫雷什中学的教师说:“你们一定要懂得,你不是教物理,你是教人学物理。”因此,知识里面不仅包含着技能,不仅包含着生产力,也包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价值观资源,需要教师去挖掘出来并传授给学生。德国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德国师范院校,要求学生对任何一门主修专业,都要从历史、社会和伦理学的角度去学习研究。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门专业课程,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三个问题: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教师也要注重从这些角度讲解,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四、结语

中国教育先驱陶行知先生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教人做人,实质上就是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主体意识。诚如季羡林先生所言:“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 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前人的智慧我们需要谨记,愿我们的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都具备这样的责任感,如此,乃中华民族之大幸。

[参考文献]

[1]季羡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J].前线,2007(5).

[2]陶行知.行知书信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

第8篇: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育;数学;教育

中学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肩负着自身的历史重任,对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素质意义重大。在数学教学中,如何面向二十一世纪,培养和提高中学生数学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数学素质是一个社会化了的人或社会成熟的个性在数方面的特点和基础,它无疑是在人的先天禀赋的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要素。我们从素质的定义与数学学习活动相结合来阐述:数学素质是学生(主体)以先天遗传因素为基体,在从事数学学习与应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主体自身的不断认识和实践的影响下,使数学文化知识和数学能力在主体发展中内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数学化”思维意识与“数学化”地观察世界、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着上述的理念,笔者认为,21世纪学生的数学素质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观念层面考虑,应具备自觉的定量、定量化数学意识。

(二)从能力层面考虑,应具备问题解决的数学素质。

(三)从语言层面考虑,应具备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的数学素质。

(四)从思维层面考虑,应具备数学推理能力。

(五)从心理层面考虑,应具备良好数学心理素质。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要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学生愿意主动的学习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必须深入到课堂教学的层面,没有这个层面的突破,素质教育就会在“”打转,就会停留在口号上。这一点也是国外近几十年来教育改革的共同做法。在理论阐述逐步明晰以及国外教育改革相对成熟模式的参照下,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便成为国家领导者的共识。

全面发展的教育首先要求一个人在“智”的方面有所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智”的含义主要体现为“创新能力”,而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知识的学习。全面发展的教育还表现为重视“德”的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创新能力变革格外重要起来,但仅仅追求“智”――创新能力方面的发展,而没有使创新能力作用的发挥朝着正确轨道运行的价值保障体系,不仅可能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灾难,针对当前高中数学教育的现状,以及素质教育的相关问题,期望得到大家的关注。

一、高中数学教育的现状及其成因

目前,我国的高中数学教学正在由应试教育的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过渡,而这时也正是教育教学观念更新的关键阶段。但是,数学教育中应有的陶冶人的情操、思维能力的培养被题海战、各种培训、单纯追求分数的提高取而代之了,严重地忽略了思维能力的提高,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当前高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滞后的数学教育观念。高中数学教育的发展具有稳定性、封闭性、节奏缓慢等特点,相对来看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动态性,以及对公民整体数学素质的提高都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当前的高中数学教育观念滞后,教育素质培养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应试教育依占据主导地位。虽然一直倡导提高素质教育,但如何将素质教育与数学教学很好地结合,仍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也是教师教学中遇到的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当我们将中学数学知识用某种新的数学理念去透视的时候,就有一个由于观念的历史演变带来的认识视角差。

二、当前高中数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数学素质教育是面向新世纪的、高要求的素质教育,其主要目标是普遍提高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力,包括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抽象能力、数学符号变换能力、数学应用能力以及充分发展学生的各种需要。数学教育对于素质的培养主要表现在数学知识、数学观念、道德品质、美学修养、思维方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及各种能力的拓展。素质教育给教师自主创新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同时也对数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高中数学素质教育中教师的职责与任务。

教师的职责应当是突出教学而不是教书,突出高中数学素质教育的功能。(1)教师通过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对自身严格要求的原则将会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指导,使学生达到启迪心智的目的,使受教育者的道德境界变得更为崇高。(2)教学生如何学数学,如何进行数学思维。实施数学素质教育教学,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思维。(3)教学生学会“问”,并具有独创精神。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到活跃状态,能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数学素质教育中思想观念的转换与方法的更新。

高中数学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效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数学教育思想观念的转换和更新。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比数学知识的更新更为重要,也更为困难。因为观念的更换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它需要一个过程,且取决于人们的态度。那么,如何调整和确定更新的方法呢?目标是用辩证的数学观、素质型的目的观以及科学的方法观,树立数学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转变教学理念和方式。(1)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亲自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2)改进教学方式。素质教育更多的是以问题作为课堂的中心,围绕问题,组织学生以讨论的方式提出解决方案,在教学中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以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主,培养学生问题解决式的思维方式。

第9篇: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数学教学 素质教育 方法

一、简析素质教育与数学教学

素质教育是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以提升学生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学者柳斌认为,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创新的、发展的教育体系,将国民素质的总体提高和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最终目的,包含心理素质、审美素质、能力素质、知识素质、道德素质等,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思维能力、实践能力。[1]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数学观点、思想、方法等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新课标明确规定,数学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进行观察、操作、猜想、推理等,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审美能力。可见,中学数学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数学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案设计、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教学环节渗透素质教育,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素质教育视阈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学科体系,各种数学思想方法就是空间运动规律的科学总结,如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线;方程思想、函数思想、建模思想、数形转换思想;归纳与演绎、有限与无限、整体与局部等,都能用矛盾分析法、质量互变规律进行分析与探讨。“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是长期教育的结果,数学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在数学学习中通过观察、归纳、猜想、类比、判断等思维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在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自觉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是一门理性的艺术,在数学教育中渗透科学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朴实、理性、自律的工作态度,使学生养成勤奋自强、锲而不舍、开拓进取的精神。“以数学文化关怀人,以数学精神培养人”,也一直是数学课堂教育改革的方向。[2]米山国藏在《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中写道,数学思想、精神、研究方法等会伴随学生一生,影响他们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角度、方式等,让他们终生受益。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贯穿于数学教学各个环节,如通过学习勾股定理、圆周率、韦达定理等数学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发展史,感受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在片面追求升学率、淡化爱国主义教育的背景下,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情操。

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学的方法策略

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将“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材”作为教育目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创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一)转变数学教学理念。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目标应该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应包括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思维方式、价值观等内容。现代素质教育观认为,能力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论更重要,应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社交能力、信息能力等能力,开发学生的潜力与智能,实现学生素质的整体提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转变片面追求教学成绩的应试教育理念,通过智力和能力培养完善学生的智能结构,通过培德、审美等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3]

(二)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以数学问题情境为基础,通过数学问题收集、分析、转换、评价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如学习初中几何的“切割线定理”时,能引导学生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进行探索、思考,并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进行归纳、综合,分析“相离”、“相交”、“相切”的位置特点和几何性质,以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能力、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再如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来计算三角形内角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假设推理的方式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在学习“圆周角的概念”时,可以引导学生依据圆心角的定义探索、猜测、归纳、概括圆周角的定义,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中获得新的知识增长点。

(三)开展数学史教育。读史使人明志,数学史是认识数学、了解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学生建立整体的数学意识;现代数学内容繁杂、形式多样,犹如“茂密繁盛的森林”,数学史则能引领学生从总体上感知数学。因而,应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教育。如学习解析几何时,能够像学生介绍数学家笛卡尔;学习勾股定理时,能向学生介绍我国数学家赵爽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学习等差数列时能介绍数学家高斯的求和技巧。[4]

(四)推行“问题式”教学法。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问题的转化体现着数学思想,数学问题的解决就是数学思想反复运用。提出问题是我国数学教育的薄弱环节,学生面对或思考的多为确定的数学问题,缺乏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因而,教师应设定特定的问题情境,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学习《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时能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定直线平行?如何表达这些判定方法?”等问题。

数学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将学习知识、掌握技巧、发展能力联系起来,在形成数学概念、探索解题思路、发现数学结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深入推进开展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吕世虎,石永生.新课程学科实用教学法: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1.

[2]魏红,申继亮.中小学教师评价学生能力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