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媒体传播范文

媒体传播精选(九篇)

媒体传播

第1篇:媒体传播范文

>内涵

作为一种新型的新闻表达形式,多媒体新闻一般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在网络上所具有的传播功能区别于用硬盘、光盘等形式储存与播放的电子信息产品;二是具有多种媒体形式有机“融合”的功能,区别于将几种媒体形式简单“拼凑”而成的“拼盘”新闻。这种“融合”包括新闻信息多种方式的统一采集、多媒体新闻信息的统一存储与组织、多媒体新闻信息表现形式的统一编辑与合成,多媒体新闻信息的统一传送和等;三是具有一定的交互功能,区别于受众只能被动接收信息的传统媒体模式。

一个多媒体新闻通常包含以下几个元素:

1. 新闻稿文字;

2. 新闻视频;

3. 高清晰图片;

4. 具备Web2.0功能;

5. 使用HTML格式新闻。

>特性

融合。根据新闻内容调动各种形式加以配合和互补,比如浏览新闻图片时配以画外音,观看视频新闻时跟进文字报道等来充分调动受众的五官,达到生动形象、真实可信的传播效果。

从目前情况看,立体全方位的“融合”报道是多媒体新闻的趋势,主流网站的新闻专题在一个页面下融合所有的报道形式,包括文字专题、Flash展示、图片专题、BBS讨论组、RSS、Blog等。

在传统平面新闻报道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字力求对新闻事件中的各个要素进行诠释,图片则对此类新闻报道进行补充与说明。而在多媒体新闻中,文字与图片不再是从属关系,大量专题图片的搜集与报道,辅以按分钟频次更新的文字消息能够最大限度地还原新闻事件的真相。

在传统的电视新闻报道中,以影像和声音为主,以字幕和图片为辅,如今具有先天优势的视频新闻成为多媒体新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多媒体新闻利用各个新闻报道元素,通过传统电视新闻和网络新闻的方式尽可能地把一个新闻事件的细节展示给受众。

此外,要达到多媒体新闻的迅速传播,Web2.0的功能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传播有别于传统电视、印刷时代的新闻传播。

链接。多媒体新闻稿通过RSS、HTML以及Blog等形式融入了Web2.0的传播功能,能方便地为受众提供视频、图片、文字等链接。通过新闻背景、名词解释、相关报道等多种形式的链接,使新闻的表达方式实现多维结构,而不是封闭范式,这样更能接近于人类本性所具有的以跳动、发散、联想为特点的开放式思维模式和信息交流方式。

交互。通过人与媒体之间的双向互动,提高受众对新闻内容及其表现形式的选择和控制能力,提高信息表现形式与受众思想的契合度,实现新闻内容的检索、翻译、摘要、缩编等功能,是单方向、无反馈的传统传播模式的一个突破,有利于受众对新闻信息的主动探索而不是被动接收。多媒体新闻稿能为媒体与受众提供高质量的视频、图片等素材,而要实现这两点功能只需要点击多媒体新闻稿相应的内容。其实,多媒体新闻稿的外链与嵌入都很容易在页面上实现。

共享。采用基于XML的“新闻标识语言”标准的多媒体新闻可以被电脑、手机、PDA等多种不同传媒工具所接受和显示,以满足不同用户群的不同需要,并有助于提升传媒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新闻时效。多媒体新闻稿除了能通过HTML格式到网络平台外,还能通过流媒体传输方式到手机终端,有的还能拓展到户外大屏幕、液晶电视。

在多媒体新闻中,由于平台的不同,多媒体新闻的架构也不同,如果基于手机终端的多媒体新闻设计,图片与视频要重新编码与排版,否则会影响新闻的效果。如果是基于互联网的多媒体新闻设计,则尽可能使用原新闻素材,最大限度地将信息呈现出来。

正是多媒体新闻具有的优越于传统新闻报道的新特点,决定了它将是新世纪新闻的主流传播模式,也将成为新闻媒体新的经济增长点,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由于多媒体新闻的编辑制作是在新一代多媒体新闻采编系统上进行的,这个系统实际上是一个跨媒体的技术平台,实现文字、图片和音像数据的集中存储、统一调阅、互动编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像按照统一分类、统一格式存入数据库;编辑根据新闻内容的主题和富有创意的策划,调用和整合数据库中的各种类型的新闻素材,运用Flash和多媒体等各种技术手段,进行互动的多媒体编辑和新闻的艺术再创造,生产出各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别具一格的多媒体新闻信息产品。

一般来说,网页编辑人员的排版工作比较重要,而且各个功能都要突出,要强调新闻的利于传播与互动。针对不同网站,各个多媒体的倾向不同,有的倾向视频,有的倾向图片,这些都需要根据编辑所得到的素材来确定。

对比现在的娱乐新闻和社会新闻,我们不难发现,在娱乐新闻中,视频占主要部分,在社会新闻中,图片和文字占主要部分。而一个大的专题新闻,每一个要素都占据相应的版面。在多媒体新闻广为运用的今天,对于企业而言,如何让自己的声音能在海量的信息中得到更多关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对于一个企业新闻事件,除了准备新闻稿文字之外,还应该准备新闻事件图片、企业高层图片、企业产品图片、企业新闻视频、企业宣传视频、媒体采访视频;企业Logo、企业网址等资料。

>载体

多媒体新闻在传输渠道方面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无论是局域网还是广域网,也无论是固定通信还是移动通信,都出现了高速化的发展趋势,还有目前正在发展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及已经开始研究开发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等,都能够提供高带宽的支持。目前的多媒体新闻主要以互联网作为载体,宽带能支持多媒体的海量信息。然而,随着3G手机网络的发展,多媒体新闻也开始在手机等通讯终端出现,图片、视频能很好地得到支持,在3G时代,多媒体新闻的地位将会凸显出来。不过,3G的发展还需要一个过程,而多媒体新闻也需要一个适应3G终端的过程。

第2篇:媒体传播范文

(1)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信息来源的普遍性:它打破了民族和地域的界限,反映人类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动态和成果,力显社会生活的全貌。(2)大众传播媒介具有强烈的实效性和敏感性:在高效率、快节奏的现代化信息社会,人们更追求事件的实效性、反馈信息的敏感性。(3)大众传播媒介本身具有普遍性:它能为不同的人,不同的企业所接受,是面向全人类的。

2.大众传播媒介对现代体育的积极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体育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成为媒介信息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重要内容。

2.1大众传媒促进了人们体育观念的变化,铸造了适应时展的体育精神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体育已成为人们生活方式中的重要内容,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大众传媒则以其独特的优势和手段所营造的“信息环境”不断改变着受众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意向,使人们对体育的功能和作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2.2大众传媒促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任何一种传媒对体育运动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电视对竞技运动的影响最为深远。大众媒体的全方位介入,使得竞技体育比赛可以经由现代化的传播手段立体化的呈现在人们面前,充分满足了人们关注和参与竞技体育的需求,同时也使竞技体育的影响扩大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极大的促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提高了竞技运动的吸引力。

3.大众传播媒介给体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3.1大众传媒对当代体育构建了新的文化屏障所谓文化屏障,是指大众传媒在促成文化传播的同时,有意无意间阻隔传播,不断造成信息的发出、传递、接受三维之间的“中断”。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大众传媒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沟通、对话、交流的同时,也隐含了可恶的离间、挑拨甚至欺骗。所以,在当代大众的体育生活中出现了“羸弱的体育爱好者”的现象。在大众传媒的作用下,体育不会再像过去那样直接作用于人们的身体,而作用于人们的视(听)觉,体育也有“操练”转变为“观看”,体育的观众在不断增加,而真正的sportsman却在相对减少,“真义体育”即将被大众传媒蹂躏的面目全飞,体育本是人类加强沟通与交流的领域,而今却因大众传媒的介入使得这只能成为“理想”,人们也只能在孤独和冷漠中单独进行,这一点无疑是对当代体育的巨大“反讽”。

3.2大众传媒创造大众客体,重构主客体关系大众传媒的这种重构主要表现为主体对媒介的适应,主体已成为当代大众传媒的奴役而非对媒体制约的主体。大众传媒让我们看到世界的同时,也让我们失去了对世界丰富性的感受,大众日益依赖于媒介,变为媒介的“囚徒”[7]。对当代体育而言,这是极具威胁性的。在大众传媒上,体育不断的被点缀、装饰,应接不暇的体育赛事、节目、话题在不断的塑造观众,塑造他们的消费习惯。大众传媒使大众懒于去思考,只是一味的接受,这使得大众对体育的审美能力减弱,趣味趋同,使得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坚毅品质和创造精神也遭受严重消蚀。

3.3大众传媒制造新的文化霸权,体育精神受到严重挑战成熟与商品经济发达社会的大众传媒秉承了来自社会深层的物役性,在市场与效益的胁迫下,“不断通过极力便捷的信息通道操纵大众的生活,并演示生活境界低俗化的真相。从而将电脑化的思维方式和现代化的价值标准强加给所有社会阶层和个人。以金钱神话的意识权力话语方式控制大众的思想,使钱成为意义困乏时代金光闪闪的现代童话[8]。”但近期神话背后隐藏的却是拜金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张扬和理想主义的消解,中国当代体育也呼唤着对体育精神的呵护。

4.结论与建议

第3篇:媒体传播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传播模式;受众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3-0195-02

一、新媒体的内涵

新媒体是在1985年5月由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召开的年会上首次提出的,当时指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其意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种主要大众传播媒体。

百度百科对新媒体是这样定义的:“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媒体、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目前,世界上对新媒体的定义远远未统一,专家和学者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新媒体的传播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媒体与传播显然是密不可分的。任何一种媒体都可以作为传播的中介或通道而存在,任何一种传播必须凭借媒体而发生,因而媒体传播和传播媒体尽管两者此意有所侧重,但本质属性是一致的。对新媒体的传播研究涉及两个不同的视角和基点:一是在媒体研究的框架内如何深化对传播的认识;二是在传播学的视角下如何确定新媒体的位置与作用。一般而言,这两个基点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二、新媒体的传播模式

新媒体的常见信息传递方式有广播、组播、点播、P2P等。新媒体传播与大众传播有着相似之处。因此,新媒体的传播模式可以在传统的传播模式里得到解释。比如通过对哈罗德.拉斯韦尔的5W模式进行修正得到的(如表1)拉斯韦尔5W模式:

在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中,信息的传播是单向一维的,传播者与接收者身份区别明显。新媒体也遵循基本的交流模式,但是相对于拉斯韦尔的模式,新媒体又有着自己的特点。在多数新媒体中,尤其是数字交互的新媒体,比如手机媒体、微博等,信息的接受者同时又是信息的发出者,两者之间的角色融合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大为提高。

在对拉斯韦尔模式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可以把新媒体描述为四个环节,既由信息、接受者、传播者和媒体构成,如表2所示。

由表1可知,信息是媒体传播模式的起始,是影响接受者是否想传播传播者信息关键因素,是激发传播发生的主要前提。接受者处于第二各环节,是传播活动发生的关键环节,承担着完成信息接受和引发后继传播的双重任务。传播者为第三个环节,是信息的主动传播源。角色转变与融合是传播发生的关键。媒体在传播模式中贯穿始终,是信息得以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相对于信息环节而言的激发传播发生的客观前提。这就是新媒体基本的传播模式。

三、新媒体的传播特征与属性

对新媒体的传播模式的分析发现,由于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介入传媒领域,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有这自己的传播属性和特征。

1.新媒体的传播特征

第一,智能化传播。新媒体是软件化的元素的组合,它能按人的指令去操作,实现智能话传播。比如网站由图片、声音、文字、图像等元素构成,图片不能显示了,网页还是能够正常的被浏览。时下流行的微博、论坛、博客等新媒体都是智能传播的。由于数字编码和模块化允许自动化制作、操纵和访问,随着计算与编程技术的进展,数字新媒体传播智能化程度会越来越高。

第二,数字化传播。新媒体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它只有格式的区分。如一个电视节目的画面、声音只能是由许多码率的传输流组成。数字化传播也是新媒体的一个传播优势,数字化了的媒体可以实现更加简洁多样的传播,这样观众可以通过筛选、复制、下载、储存、添加、转发、搜索、链接等程序指令把媒体元素打散,按照自己的需要组合,获取信息。

第三,主动化传播。在传统媒体中,用户只是被动的接受,新媒体极大地提高了用户主动选择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可以在自己的微博上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受众的主动权得到扩大,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受众可以自由地展示自己的个性。

新媒体的传播属性也与传统媒体不同。

第一,交互性。新媒体的交互性表现在很多方面。在传播内容方面,把文字、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化成为一种趋势。与此同时,交融性还表现在终端方面,一部手机不仅仅可以用来通话、发短信,同时还可以用来听广播、看电视、上网,多种媒体的功能集合为一身,而这些功能的实现是以互联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等多种网络的融合为基础的。另外,新媒体也打破了地域、国界等的限制。正如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征所说:“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

第二,人本性。博客、播客等新的传播方式,使得每一个人都成为信息的者,个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传播自己关注的信息,充分体现了人本性的特点。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等完全是我的地盘我做主。个性化的传播方式一方面让众人体会着信息、影响他人的,同时也存在着个人隐私泄露、内容良莠不齐的弊端,给管理带来困难,也对受众的信息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线移动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具备移动性的特点,用手机上网、看电视、听广播,越来越成为普遍的事情。随着3G技术的到来,移动性将成为未来新媒体的主要特性。

第三,实时性。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可以实现实时的传播,不再需要复杂的剪辑和烦琐的后期制作与排版,技术的简单便捷使得信息可以在全球实现实时传播,这一优势是任何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目前一些大的门户网站基本上都可以实现声音和视频音频的实时传播,时空的距离被缩小到最小。

四、新媒体的受众分析

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增长速度更加趋于平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受众指的是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或者受传者。①随着新闻媒体的发展,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争取受众,对新媒体来说,更是一个关乎生存的问题。受众是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受众是媒体信息的传播对象和接受者,是传受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级。以下将对新媒体的受众进行分析。

1.新媒体的受众需求

第一,娱乐需求。新媒体具备满足人们娱乐需求的客观条件。受众对媒体有着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期待,对数字新媒体更多地要求轻松、生动、简单。比如,手机媒体本身从接收方式来讲就具有娱乐性。调查数据也证实了人们对于新数字媒体的娱乐期待。艾瑞调查的结论是:3G应用后,手机用户最为期待的服务是娱乐服务,占38.4%。

第二,实用需求,猎奇需求将被实用需求所取代。人们最初接触新媒体是由于好奇心,但是,这种好奇心并不会持续很久,而使用工具则不会被人们轻易的抛弃,相反,使用习惯的养成将使人们对新媒体更加依赖。CNNIC调查结果显示,浏览新闻、搜索引擎、收发邮件是网民经常使用的网路服务,三者的选择比例分别为66.3%、66.3%和64.2%。这三点网络服务满足的都是人们的实用性需求。

第三,便利需求和人际交往需求。人们总是不断求新求便,人们使用新媒体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能够给人们带来方便,这同时也是人际交往的需要。数据调查显示,受众通过对于新媒体进行互动交流有着巨大的需求。根据CNNIC的调查,网名上网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器包括论坛、BBS、微博和讨论组等。

2.新媒体受众的不断细化

受众的细化就是将受众这一数量众多、成员广泛的集合性群体根据不同的特征和爱好进行细分,细分后的受众群体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便于大众媒体更有效的传播。细分受众已经是大势所趋,目前能够提供不同形式文化娱乐的媒体很多,受众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媒体。如何更好的了解受众,满足受众,就成为新媒体发展与生存的关键所在。

新媒体的快速崛起,促进了话语权向平民、向大众、向社会的深刻转移,加速了分众化、对象化、个性化的传播趋势,且新媒体越来越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新媒体传播的研究有助于新媒体更好更快更稳的发展,对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

注 释:

①张文俊.数字新媒体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参考文献:

〔1〕刘连喜.新媒体论:CCTVcom的第一个十年[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7.

〔2〕贾乐蓉.新世纪大众传媒的发展―中俄学者的对话[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3〕熊澄宇.新媒介与创新思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5〕崔保国.2006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王君超.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第4篇:媒体传播范文

一科学传播的界定

在传播学的概念中,传播是一种共享信息的过程,从广义上来说,所有活的有机体都有传播行为。而人类传播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创造和使用符号。科学传播作为一种交流共享的活动,是人类传播的一个类型,只不过是限定到与科学有关的范围之内。但对于什么是科学传播,国内外都存在争论,一般来说,科学传播至少包括下面一些范围内[1]

•在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

•在科学共同体与媒体之间的传播;

•在科学共同体与公众之间的传播;

•在科学共同体与政府或其他权力机构、团体之间的传播

•在科学共同体与政府或其他影响科技政策的人士之间的传播

•在工业与公众;之间的传播

•在媒体(包括博物馆和科学中心)与公众之间的传播

•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传播

从另一个角度,科学传播还可以分为专业内容(professionalcontexts)的传播和面向公众的传播(publiccommunicationofscience)。我们所说的科学传播一般是指后者,严格地讲,应当称作是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从上面关于科学传播的内容可以看出,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也有诸多形式,本文则将其限定在”科学、媒体与公众”范围。这里所说的媒体主要是大众媒体。

关于近年来的科学传播的研究,公众理解科学杂志的主编,著名科学传播学者Lewenstein曾评论说:“我们中的一些人关注如何让公众最有效地学习运用科学知识,而其他人则担心公众盲目接受科学机构的声明……一些人强调对于大群体受众行为的定性理解的重要性,另一些人则主张对小人物或是政治人物的表现进行分析才能形成我们的世界……我们关注的是科学与公众的关系……”[2]

这一方面表明了国外科学传播研究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表明:如果科学传播的研究只重视科学与公众的关系以及传播的内容,而不研究具体的科学传播活动过程的话,就很可能会走入困境,而具体到科学、媒体和公众的研究来说,Lewenstein认为“必须把科学传播是什么搞清楚……科学传播必须考虑到不同媒体、科学家和公众的互动关系。”[3]

二传统科学传播模式提出的问题

早在1686年,就有人认识到科学传播的两个渠道:面向科学家同行和面向受教育的公众。到19世纪中期,大规模的科学传播出现。[4]当时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媒体和记者进行的,科学传播把自己当作是传播的一个类型。科学传播模式与一般传播类型应当是类似的。

在这种思路下,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学者Shapin提出权威解说(canonicalaccount)的科学传播模式,从科学史出发考察了这种模式的起源,认为17世纪以来的科学职业化造成了此后科学与公众之间的隔阂,科学是为了获取公众的支持而通过媒体进行科学传播。[5]

在其它一些传播学文献中,与“权威解说”类似的提法还有不少,如“主流关注”(dominantconcern,Dornan,1990)、“主流观点”(dominantview,(Hilgartner,1990)、“普及模式”(popularizationmodel,Valiverronen,1993)、“扩散模式”(diffusionistmodel,CooterandPumfrey,1994)等。虽然提法不同,但基本含义是一样的。

此种科学传播模式认为,科学事业的专业化和复杂化使一般公众难于理解,因此,为使科学成就更符合公众的利益,需要媒体在科学家和非科学家之间架起桥梁,科学新闻记者在科学操作之外,运用语言把科学流程重新加工,传播给受众。这是当时,也是现在国内“比较流行的关于科学与公众关系的理解”[6]

现在的国内的相关研究,也是在不自觉地应用这种模式的。从形式上看,权威解说模式类似于中国的科普概念。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也有学者认为是60年代以前),权威解说模式一直是科学家和新闻从业者的观念指导。

这种对于科学与媒体或者科学面向公众的传播的一般观点实际上来源于下述观点或假设:

1科学事业的专业化和复杂化使一般公众难于理解,比如1919年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2因此,为使科学成就更符合公众的利益,需要具有如下特征的媒体:一个能在科学家和非科学家之间架起桥梁,并能理解前者并把前者的思想传播给后者的第三者(科学新闻记者)。科学新闻记者通常是处在科学操作之外,运用语言把科学流程重新加工,传播给受众,而在科学家看来,这种再加工就是“歪曲”。

3科学传播的媒介是通过语言翻译的隐喻进行的。所以科学传播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第三者尽量用极限的语言描绘出纯粹的科学事件。[7]

Massimiano认为,在这些论断中包含很多更深刻的关于科学过程和科学工作之本质的假设。按这种观点,科学的公众传播过程是在科学流程结束之处开始的,一旦科学知识完成,知识就会以一种简化的形式传播给非专家。所谓的“普及”、“扩散”等即是这种科学面向公众传播的无问题的版本。

现在,这种传统的假设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摒弃,科学传播是一个双向而非单向的过程,正得到越来越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证明。法国心理学家Moscovici在60年代提出的社会表现(socialrepresentations)理论分析了科学、常识和社会表现之间的关系,认为从社会心理学来看,受众对于科学传播内容的吸收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在社会表现框架中,科学理论条理化为一个整体,通过去背景化过程,与受众已有的信息融合,成为新的信息,这些信息在日常生活文本中成为常识性内容。[8]与此类似,Farr分析了科学与常识的关系,认为社会表现理论应当引起科学家、媒体从业者等的重视。[9]Gross提出与境模式(Contextualmodel),他通过辐射云对坎伯兰的牧羊人的影响的案例,提出公众对科学知识的接受是科学知识与地方知识的结合物,即公众对于科学知识是有选择吸收的,而非被动接受[10]

其实,在传统的科学传播模式中,还有一个潜在的假设,即认为媒体本身是没有任何倾向性的,认为媒体只是科学传播的中介和管道,并被假定为能尽量精确地传播科学信息,如果有所谓的“歪曲”,那肯定是出现了意外的错误。在这种传统模式看来,科学共同体面对的是公众,公众面对的是科学,媒体的存在只是为了科学和公众的交流。而许多学者对于传统科学传播模式的修正并没有注意到对于媒体的假设,或者说,上述修正仍旧沿用了以前的假设,科学传播成为了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事情,媒体是不包括在内的。媒体通常被看作是孤立的,媒体中的科学只是简化的科学的一种扩散形式

笔者认为,长期以来,在我们国内,科学与媒体、公众与媒体的关系并没有受到重视,近年的研究只侧重科学与公众这两极,而忽略了作为中间环节的媒体的作用。传统科学传播模式和随后的研究沿用的这一假设也是值得商榷的,特别是在互联网等新媒体出现后,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媒体在科学传播不再仅仅是作为一个简单的“管道”。

三科学传播的媒介化

在科学活动中,媒体处于什么地位,现在的研究对媒体有何看法,《独立报》前科学编辑Wilkie认为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1公众理解科学(PUS)研究看到了媒体在传播中的重要性,但媒体并未得到集中的关注;

2有PUS背景的作者力图寻找科学杂志对于公众的效果,因此,媒体在本质上被看作一个有特定问题和兴趣的特殊领域;

3既使新闻工作者被作为是焦点注意,假定的框架也认为,只有当新闻工作者的行为更像科学家时,公众才能更好地理解科学。无论公众还是媒体,都要更好地理解科学[11]。

换句话说,公众理解科学对于科学与公众的研究,虽然认识到了媒体的重要性,但仍没有实质性的成果。上面提出的诸多科学传播模式,注重的仍是科学-公众的关系研究,而非科学-媒体-公众的整体。

科学传播对于媒体的重视,是与当代媒体重要性的凸显相联系的。因特网的出现为科学传播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一对一的邮件,群发邮件、网站,在线信息和新闻服务等,使科学传播变得更为复杂,甚至很多人搞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得到一些科学知识,不知道是怎么得到的……传统的科学传播方式,如同行评议、科学杂志等必须要重新考虑自己的位置。”[12]

Lewenstein提出了网络模式(WebModel),他认为科学传播变成了众多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多线路传播形式。而Lewenstein的主要观点是:这种模式的复杂性导致了信息的不稳定性。他认为,新的传播手段使传播速度更快,数量更多,情绪化的内容增加,科学共同体和科学研究者面对众多不确定的信息,而且信息的接收和传播也是不一致的。科学传播以牺牲信息的稳定性的代价而获得了速度。

另一方面,这一模式也说明了另一个问题:科学为了传播的需要,可能迎合媒体价值观和受众需要,可能丧失科学自身及其伦理价值。

Weingart通过将科学传播中的媒体独立化,把上面的问题发展到极端,认为科学已经媒介化。媒体的发展,已经超出了Nelkin或Lewenstein,的理解,人们很难在科学传播中找到可以依靠的东西,他认为,媒体构造了自己的现实,媒体的重要性使科学在某些问题上的垄断性正在减弱,科学对于真理的判断标准正面临着媒体迎合受众的标准,虽然不会被取代,但正在被其他的标准所补充。[13]总之,他认为媒体而不是科学家正在成为科学是否为公众理解和接受的法官。

四媒体对科学的建构

科学知识不仅要满足普遍性、无私利性、独创性、怀疑主义等规范,而且还必须是“适合出版的”。科学的发展总是需要媒体作为载体的,但既使从一般意义上考察,我们也会发现,“自从15世纪以来,印刷技术使各种各样图片的精确复制和传播成为可能。无论哲学家怎么说,科学家们都不能否认这种有效的交流模式。随便翻一翻各种学科的科学文献,也会发现里面有数不胜数的图表、图片、地图等等,这些都远远超出了‘图解’文字内容的需要。”或者说,媒体传达的信息,并不能精确地还原它所表达的科学本身[14]。大众媒体同样也存在这个问题。但引起这个问题的原因并非仅仅是“不精确”。

1974年高夫曼的《框架分析》一书提出框架理论(frametheory)。他认为,对于大众传媒来说,框架就是一种意义的建构活动,在社会系统中新闻框架是消息来源、社会情境、新闻工作人员等因素互动的结果。一些学者认为框架定义可分为两类,一类指界限,也就包含了取舍的意思,代表了取材的范围;另一类是架构----人们以此来解释外在世界。事件材料经过选择和凸显成为新闻[15]。所以可以理解,媒体中的任何信息都是带有偏见的。而且这种偏见由媒体而非事件本身决定。当科学经由大众媒体“扩散”到公众时,这种偏见也是不可避免的,科学的形象实际上只是科学在媒体中的形象。

英国学者Nelkin通过对报纸、杂志的报道分析研究指出:当科学理论能强化主流的社会价值观时,就能在媒体中畅通无阻,反之则被忽略,而丑闻也被看作是对科学的社会系统的妨碍,从本质上讲,是不想让受众失去社会的安全感。[16]媒体对于科学报道的选择和凸显更多的是迎合受众的口味、符合媒体自身的价值观。Nelkin指出,媒体在科学报道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

1想象代替科学内容,报道很少涉及到科学研究的本质;

2科学活动成了带有情节的戏剧事件,各种夸张和激情的手法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草率,盲目乐观或走向另一个极端;

3报道的焦点集中在研究竞争上,而忽视了科学自身的规律;

4科学家在媒体中不是中立者,而像是要通过媒体取得公众支持等等。[17]Nelkin认为,科学传播可以认为是几个共同体出于不同的需要、动机和约束条件而进行合作的公众传播,科学共同体和媒介都对科学在媒体中的观念有重大影响。但从上面也不难看出,前三个问题的产生,是媒体为了更好地满足受众的偏好所做的建构。公众经由媒体了解的科学,完全偏离了科学本身的形象。而正是从媒体中得到的信息形成了他们的科学观念。

另一方面,媒体对于科学的报道还会影响到科学共同体。Massimiano指出,科学共同体在解决科学争论时,常常需要媒体作用。“在这儿同样存在有问题的假设,其中之一就是当争论中的某方的观点在共同体内部取得了优势时,这种争论才会进入公众视野。但事情也并不总是这样的。比如,如果两方或多方的观点都得到了权威科学家的认可时,或者两方的观点在本质上并没有可比较性时。与此相关的另一个假设是,在专业化层面取得优势的一方必然也会在公众传播中自动得到增强和重视。这儿的问题就是低估了媒体对于争论解决产生的影响。而且,在科学传播中,并未表明科学传播必须从某一阶段开始,这是不严格的。”[18]对于这些争论,媒体的态度可能是决定性的因素。

但Massimiano的结论并非如此,在他看来,把科学问题放到公众那儿解决,并不代表是媒体在起作用,“应当把它描述成协商性的,并与公众利益相关的,让公众自己去判断。”但事实并非如此,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研究一直很有争议,1968年传播学者Mccombs和Shaw提出"议程设置"假说(Theagenda-settinghypothesis),认为“议程设置是一个过程,它既能影响人们思考些什么问题,也能影响人们怎样思考。”[19]这一理论在很多地方证明是有效的。

实际上,我们并不期望走极端。科学传播既是科学共同体内部的,又与公众相关,同时包括框架内部的互动关系。科学共同体与公众的利益共鸣,科学活动者及其赞助者的吸引力或特定时期公众与科学共同体的关系等等都在起着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媒体正在成为独立的力量,并在科学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无论是媒介技术,还是媒体自身的影响,都在改变着科学传播的进程。

参考文献

1.OfficeofScienceandTechnologyandtheWellcomeTrust,Scienceandthepublic:areviewofsciencecommunicationandpublicattitudestowardscienceinBritain,PublicUnderstand.Sci.10(2001)315–330

3.同上。

4.MassimianoBucchi,scienceandthemedia---Alternativeroutesinscientificcommunication,Routledge(1998)1-2

5.StevenShapin,scienceandthepublic,Companiontothehistoryofmodernscience,editedbyR.C.Olby(1989)990-1007

6.同上。

7.同4

8.Thephenomenonofsocialrepresentations,Socialrepresentations,SergeMoscovici(1984)3-69

9RoberM.Farr,Commonsensescienceandsocialrepresentations,PublicUnderstanding.Sci.,2(1993))189-204

10AlanG.Gross,Therolesofrhetoricinthe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PublicUndersund.Sci.3(1994)3-23

12B.Lewenstein,Fromfaxtofacts:communicationinthecoldfusionsaga,Socialstudyofscience,25:3(1995)403-436

13PeterWeingart,Scienceandthemedia,ResearchPolicy27(1998)869-879.

14《真科学》约翰•齐曼著曾国屏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p134

15/zhz11228.html

16DorothyNelkin,Sellingscience---howthepresscoversscienceandtechnology,W.hfreemnandcompany,NewYork(1987)71

第5篇:媒体传播范文

一科学传播的界定

在传播学的概念中,传播是一种共享信息的过程,从广义上来说,所有活的有机体都有传播行为。而人类传播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创造和使用符号。科学传播作为一种交流共享的活动,是人类传播的一个类型,只不过是限定到与科学有关的范围之内。但对于什么是科学传播,国内外都存在争论,一般来说,科学传播至少包括下面一些范围内[1]

•在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

•在科学共同体与媒体之间的传播;

•在科学共同体与公众之间的传播;

•在科学共同体与政府或其他权力机构、团体之间的传播

•在科学共同体与政府或其他影响科技政策的人士之间的传播

•在工业与公众;之间的传播

•在媒体(包括博物馆和科学中心)与公众之间的传播

•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传播

从另一个角度,科学传播还可以分为专业内容(professionalcontexts)的传播和面向公众的传播(publiccommunicationofscience)。我们所说的科学传播一般是指后者,严格地讲,应当称作是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从上面关于科学传播的内容可以看出,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也有诸多形式,本文则将其限定在”科学、媒体与公众”范围。这里所说的媒体主要是大众媒体。

关于近年来的科学传播的研究,公众理解科学杂志的主编,著名科学传播学者Lewenstein曾评论说:“我们中的一些人关注如何让公众最有效地学习运用科学知识,而其他人则担心公众盲目接受科学机构的声明……一些人强调对于大群体受众行为的定性理解的重要性,另一些人则主张对小人物或是政治人物的表现进行分析才能形成我们的世界……我们关注的是科学与公众的关系……”[2]

这一方面表明了国外科学传播研究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表明:如果科学传播的研究只重视科学与公众的关系以及传播的内容,而不研究具体的科学传播活动过程的话,就很可能会走入困境,而具体到科学、媒体和公众的研究来说,Lewenstein认为“必须把科学传播是什么搞清楚……科学传播必须考虑到不同媒体、科学家和公众的互动关系。”[3]

二传统科学传播模式提出的问题

早在1686年,就有人认识到科学传播的两个渠道:面向科学家同行和面向受教育的公众。到19世纪中期,大规模的科学传播出现。[4]当时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媒体和记者进行的,科学传播把自己当作是传播的一个类型。科学传播模式与一般传播类型应当是类似的。

在这种思路下,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学者Shapin提出权威解说(canonicalaccount)的科学传播模式,从科学史出发考察了这种模式的起源,认为17世纪以来的科学职业化造成了此后科学与公众之间的隔阂,科学是为了获取公众的支持而通过媒体进行科学传播。[5]

在其它一些传播学文献中,与“权威解说”类似的提法还有不少,如“主流关注”(dominantconcern,Dornan,1990)、“主流观点”(dominantview,(Hilgartner,1990)、“普及模式”(popularizationmodel,Valiverronen,1993)、“扩散模式”(diffusionistmodel,CooterandPumfrey,1994)等。虽然提法不同,但基本含义是一样的。

此种科学传播模式认为,科学事业的专业化和复杂化使一般公众难于理解,因此,为使科学成就更符合公众的利益,需要媒体在科学家和非科学家之间架起桥梁,科学新闻记者在科学操作之外,运用语言把科学流程重新加工,传播给受众。这是当时,也是现在国内“比较流行的关于科学与公众关系的理解”[6]

现在的国内的相关研究,也是在不自觉地应用这种模式的。从形式上看,权威解说模式类似于中国的科普概念。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也有学者认为是60年代以前),权威解说模式一直是科学家和新闻从业者的观念指导。

这种对于科学与媒体或者科学面向公众的传播的一般观点实际上来源于下述观点或假设:

1科学事业的专业化和复杂化使一般公众难于理解,比如1919年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2因此,为使科学成就更符合公众的利益,需要具有如下特征的媒体:一个能在科学家和非科学家之间架起桥梁,并能理解前者并把前者的思想传播给后者的第三者(科学新闻记者)。科学新闻记者通常是处在科学操作之外,运用语言把科学流程重新加工,传播给受众,而在科学家看来,这种再加工就是“歪曲”。

3科学传播的媒介是通过语言翻译的隐喻进行的。所以科学传播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第三者尽量用极限的语言描绘出纯粹的科学事件。[7]

Massimiano认为,在这些论断中包含很多更深刻的关于科学过程和科学工作之本质的假设。按这种观点,科学的公众传播过程是在科学流程结束之处开始的,一旦科学知识完成,知识就会以一种简化的形式传播给非专家。所谓的“普及”、“扩散”等即是这种科学面向公众传播的无问题的版本。

现在,这种传统的假设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摒弃,科学传播是一个双向而非单向的过程,正得到越来越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证明。法国心理学家Moscovici在60年代提出的社会表现(socialrepresentations)理论分析了科学、常识和社会表现之间的关系,认为从社会心理学来看,受众对于科学传播内容的吸收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在社会表现框架中,科学理论条理化为一个整体,通过去背景化过程,与受众已有的信息融合,成为新的信息,这些信息在日常生活文本中成为常识性内容。[8]与此类似,Farr分析了科学与常识的关系,认为社会表现理论应当引起科学家、媒体从业者等的重视。[9]Gross提出与境模式(Contextualmodel),他通过辐射云对坎伯兰的牧羊人的影响的案例,提出公众对科学知识的接受是科学知识与地方知识的结合物,即公众对于科学知识是有选择吸收的,而非被动接受[10]

其实,在传统的科学传播模式中,还有一个潜在的假设,即认为媒体本身是没有任何倾向性的,认为媒体只是科学传播的中介和管道,并被假定为能尽量精确地传播科学信息,如果有所谓的“歪曲”,那肯定是出现了意外的错误。在这种传统模式看来,科学共同体面对的是公众,公众面对的是科学,媒体的存在只是为了科学和公众的交流。而许多学者对于传统科学传播模式的修正并没有注意到对于媒体的假设,或者说,上述修正仍旧沿用了以前的假设,科学传播成为了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事情,媒体是不包括在内的。媒体通常被看作是孤立的,媒体中的科学只是简化的科学的一种扩散形式

笔者认为,长期以来,在我们国内,科学与媒体、公众与媒体的关系并没有受到重视,近年的研究只侧重科学与公众这两极,而忽略了作为中间环节的媒体的作用。传统科学传播模式和随后的研究沿用的这一假设也是值得商榷的,特别是在互联网等新媒体出现后,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媒体在科学传播不再仅仅是作为一个简单的“管道”。

三科学传播的媒介化

在科学活动中,媒体处于什么地位,现在的研究对媒体有何看法,《独立报》前科学编辑Wilkie认为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1公众理解科学(PUS)研究看到了媒体在传播中的重要性,但媒体并未得到集中的关注;

2有PUS背景的作者力图寻找科学杂志对于公众的效果,因此,媒体在本质上被看作一个有特定问题和兴趣的特殊领域;

3既使新闻工作者被作为是焦点注意,假定的框架也认为,只有当新闻工作者的行为更像科学家时,公众才能更好地理解科学。无论公众还是媒体,都要更好地理解科学[11]。

换句话说,公众理解科学对于科学与公众的研究,虽然认识到了媒体的重要性,但仍没有实质性的成果。上面提出的诸多科学传播模式,注重的仍是科学-公众的关系研究,而非科学-媒体-公众的整体。

科学传播对于媒体的重视,是与当代媒体重要性的凸显相联系的。因特网的出现为科学传播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一对一的邮件,群发邮件、网站,在线信息和新闻服务等,使科学传播变得更为复杂,甚至很多人搞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得到一些科学知识,不知道是怎么得到的……传统的科学传播方式,如同行评议、科学杂志等必须要重新考虑自己的位置。”[12]Lewenstein提出了网络模式(WebModel),他认为科学传播变成了众多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多线路传播形式。而Lewenstein的主要观点是:这种模式的复杂性导致了信息的不稳定性。他认为,新的传播手段使传播速度更快,数量更多,情绪化的内容增加,科学共同体和科学研究者面对众多不确定的信息,而且信息的接收和传播也是不一致的。科学传播以牺牲信息的稳定性的代价而获得了速度。

另一方面,这一模式也说明了另一个问题:科学为了传播的需要,可能迎合媒体价值观和受众需要,可能丧失科学自身及其伦理价值。

Weingart通过将科学传播中的媒体独立化,把上面的问题发展到极端,认为科学已经媒介化。媒体的发展,已经超出了Nelkin或Lewenstein,的理解,人们很难在科学传播中找到可以依靠的东西,他认为,媒体构造了自己的现实,媒体的重要性使科学在某些问题上的垄断性正在减弱,科学对于真理的判断标准正面临着媒体迎合受众的标准,虽然不会被取代,但正在被其他的标准所补充。[13]总之,他认为媒体而不是科学家正在成为科学是否为公众理解和接受的法官。

四媒体对科学的建构

科学知识不仅要满足普遍性、无私利性、独创性、怀疑主义等规范,而且还必须是“适合出版的”。科学的发展总是需要媒体作为载体的,但既使从一般意义上考察,我们也会发现,“自从15世纪以来,印刷技术使各种各样图片的精确复制和传播成为可能。无论哲学家怎么说,科学家们都不能否认这种有效的交流模式。随便翻一翻各种学科的科学文献,也会发现里面有数不胜数的图表、图片、地图等等,这些都远远超出了‘图解’文字内容的需要。”或者说,媒体传达的信息,并不能精确地还原它所表达的科学本身[14]。大众媒体同样也存在这个问题。但引起这个问题的原因并非仅仅是“不精确”。

1974年高夫曼的《框架分析》一书提出框架理论(frametheory)。他认为,对于大众传媒来说,框架就是一种意义的建构活动,在社会系统中新闻框架是消息来源、社会情境、新闻工作人员等因素互动的结果。一些学者认为框架定义可分为两类,一类指界限,也就包含了取舍的意思,代表了取材的范围;另一类是架构----人们以此来解释外在世界。事件材料经过选择和凸显成为新闻[15]。所以可以理解,媒体中的任何信息都是带有偏见的。而且这种偏见由媒体而非事件本身决定。当科学经由大众媒体“扩散”到公众时,这种偏见也是不可避免的,科学的形象实际上只是科学在媒体中的形象。

英国学者Nelkin通过对报纸、杂志的报道分析研究指出:当科学理论能强化主流的社会价值观时,就能在媒体中畅通无阻,反之则被忽略,而丑闻也被看作是对科学的社会系统的妨碍,从本质上讲,是不想让受众失去社会的安全感。[16]媒体对于科学报道的选择和凸显更多的是迎合受众的口味、符合媒体自身的价值观。Nelkin指出,媒体在科学报道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

1想象代替科学内容,报道很少涉及到科学研究的本质;

2科学活动成了带有情节的戏剧事件,各种夸张和激情的手法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草率,盲目乐观或走向另一个极端;

3报道的焦点集中在研究竞争上,而忽视了科学自身的规律;

4科学家在媒体中不是中立者,而像是要通过媒体取得公众支持等等。[17]Nelkin认为,科学传播可以认为是几个共同体出于不同的需要、动机和约束条件而进行合作的公众传播,科学共同体和媒介都对科学在媒体中的观念有重大影响。但从上面也不难看出,前三个问题的产生,是媒体为了更好地满足受众的偏好所做的建构。公众经由媒体了解的科学,完全偏离了科学本身的形象。而正是从媒体中得到的信息形成了他们的科学观念。

另一方面,媒体对于科学的报道还会影响到科学共同体。Massimiano指出,科学共同体在解决科学争论时,常常需要媒体作用。“在这儿同样存在有问题的假设,其中之一就是当争论中的某方的观点在共同体内部取得了优势时,这种争论才会进入公众视野。但事情也并不总是这样的。比如,如果两方或多方的观点都得到了权威科学家的认可时,或者两方的观点在本质上并没有可比较性时。与此相关的另一个假设是,在专业化层面取得优势的一方必然也会在公众传播中自动得到增强和重视。这儿的问题就是低估了媒体对于争论解决产生的影响。而且,在科学传播中,并未表明科学传播必须从某一阶段开始,这是不严格的。”[18]对于这些争论,媒体的态度可能是决定性的因素。

但Massimiano的结论并非如此,在他看来,把科学问题放到公众那儿解决,并不代表是媒体在起作用,“应当把它描述成协商性的,并与公众利益相关的,让公众自己去判断。”但事实并非如此,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研究一直很有争议,1968年传播学者Mccombs和Shaw提出"议程设置"假说(Theagenda-settinghypothesis),认为“议程设置是一个过程,它既能影响人们思考些什么问题,也能影响人们怎样思考。”[19]这一理论在很多地方证明是有效的。

实际上,我们并不期望走极端。科学传播既是科学共同体内部的,又与公众相关,同时包括框架内部的互动关系。科学共同体与公众的利益共鸣,科学活动者及其赞助者的吸引力或特定时期公众与科学共同体的关系等等都在起着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媒体正在成为独立的力量,并在科学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无论是媒介技术,还是媒体自身的影响,都在改变着科学传播的进程。

参考文献

1.OfficeofScienceandTechnologyandtheWellcomeTrust,Scienceandthepublic:areviewofsciencecommunicationandpublicattitudestowardscienceinBritain,PublicUnderstand.Sci.10(2001)315–330

3.同上。

4.MassimianoBucchi,scienceandthemedia---Alternativeroutesinscientificcommunication,Routledge(1998)1-2

5.StevenShapin,scienceandthepublic,Companiontothehistoryofmodernscience,editedbyR.C.Olby(1989)990-1007

6.同上。

7.同4

8.Thephenomenonofsocialrepresentations,Socialrepresentations,SergeMoscovici(1984)3-69

9RoberM.Farr,Commonsensescienceandsocialrepresentations,PublicUnderstanding.Sci.,2(1993))189-204

10AlanG.Gross,Therolesofrhetoricinthe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PublicUndersund.Sci.3(1994)3-23

11esrc.ac.uk/esrccontent/PublicationsList/whom/maps.htm

12B.Lewenstein,Fromfaxtofacts:communicationinthecoldfusionsaga,Socialstudyofscience,25:3(1995)403-436

13PeterWeingart,Scienceandthemedia,ResearchPolicy27(1998)869-879.

14《真科学》约翰•齐曼著曾国屏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p134

16DorothyNelkin,Sellingscience---howthepresscoversscienceandtechnology,W.hfreemnandcompany,NewYork(1987)71

第6篇:媒体传播范文

跨媒体,新新媒体……这些概念我们都已不再陌生,其中跨媒体传播就是媒体之间的交叉传播与整合互动。电视传媒无疑是当今影响力最大的媒体,主要以视觉传播为主要手段,但也由于一些自身特性所决定,需要与不同媒体合作才能取得最优的传播效果。其中与其关系最为紧密的媒体首先是网络媒体,其次是平面等媒体,电视媒体要与这些媒体形成良性互动(Interactiveness)来达到“双赢”或“多赢”的目的。

一、网络媒体传播合作构想框架

网络作为新一代崛起的媒体,它的力量不容忽视,电视媒体如果能够借助网络的传播途径,利用网络无国界的优势,拓展了传播渠道,塑造立体的传播模式,可以充分实现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双赢。

1、频道网页内容功能分析

首先我们对频道网页的功能和内容进行分析,我们认为网络媒体与电视媒体的互动在内容功能上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网络媒体能够进行海量存储,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另一个就是网络媒体的互动功能,可以搭建一个立体的传播平台,下面将一一论述。

1.1海量存储,整合各种信息资源

海量存储是网络媒体的特性之一,由于电视媒体没有存储的功能,网络媒体对此进行了很好的互补。它能存储频道的大量信息,可供受众随时查阅,其中包括频道的设置,新闻信息消息,频道的动态,栏目的介绍,主持人的介绍,尤其是主持人介绍这一板块尤为重要,它可以有各个重大栏目主持人的数据:籍贯、生日、血型、身高和体重等,还有主持人自己写的随笔,使受众可以进一步地了解自己喜爱的主持人,甚至还提供了可与主持人直接交流的电话、电子邮件的机会,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增强主持人在受众心目中的实在感,进而培养受众对频道栏目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同时我们认为网络媒体在传播这些信息上也要注意它的艺术性,因为它传播的不仅仅是信息,作为媒体还要传播视觉艺术,我们在这一点上相对来说有所欠缺,关于视觉设计这一方面将在后面部分有所论述。下面是美国Foxnews新闻频道的网络页面:

资料来源:Foxnews官方网站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存储了大量Fox的信息,其中有新闻信息,Fox主持人介绍,音频视频链接,Fox观点等等,这样海量信息的存储便于受众的查询,同时也增强了媒体的品牌影响力。[page_break]

2、频道网页设计样式分析

2.1频道整体页面设计构想

正如上面所论述的一样,网络的艺术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频道的形象,我们将分两个部分论述,一是对整体页面进行设计构想,一是对栏目进行设计构想,下面是美国NBC电视频道的页面设计:

资料来源:NBC电视频道官方网站

从上面NBC电视频道网页我们可以看出,它不仅仅是NBC电视频道信息传播的一个平台,而更像是一件艺术设计的作品,视觉元素非常地饱和,整体页面由不同颜色板块组合给人的感觉很有质感。频道的标示出现在很醒目的位置,右上角是今天的节目单,也不忘其服务职能。另外电视节目中人物是整个页面的主体,占了约3/5的程度,人物占主体给人一种亲近感。最后整个页面具有动感,虽然我们在上面的图中无法看到,但是在真实的页面中页面中间的字幕是滚动的,并且最上方的人物板块是制作精良的Flash,动感十足,给人以视觉享受,足以体现NBC网页的制作功底,同时也代表了NBC电视频道的整体形象。下面是法国FashionTV(时尚)频道的主页面:

资料来源:法国FashionTV官方网站

法国FashionTV是世界著名的时尚频道,因此它的网站设计应该具有代表性,从上面的图中我们看出FashionTV的主页分为了11个部分,上面的3个部分主要是对FashionTV的介绍以及如何收看FashionTV和视频点播。在下面的8个板块分别介绍FashionTV的不同栏目板块,整体页面依然是由不同颜色板块组合,给人以视觉享受。左上角依然是频道标示fTV,中间的字幕依然是滚动字幕,背景用深色颜色给人以很沉稳的感觉。整体设计与NBC电视频道有着很多相通之处,也代表了国际上的流行做法。

另外法国FashionTV电视频道的品牌意识,从主页面打开其中的一个网页,中间部分就是FashionTV电视频道的台标演绎,FashionTV的台标是类似一个钻石的形状,用Flash制作,动感十足,质感细腻。并且左边的标示设计很有味道,“FTVLIVE”是黄色背景,黑色字体,对比反差很大,视觉感强烈。页面的背景是一个很摩登的女郎,她的比例占据了近1/3的页面,很有视觉冲击力,并且切合FashionTV频道的主题。总之,FashionTV电视频道的网络主页充满了现代时尚的元素,早已不在是停留在传播信息本身,更多的是在表达一种视觉的理念。具体见下图:

资料来源:法国FashionTV官方网站

2.2栏目页面设计构想

除了频道的整体网络页面艺术设计对于提升频道整体形象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外,栏目自身的艺术设计也很重要,我们在第二部分介绍过CNBC财经频道一文件有关财经话题的脱口秀节目SuzeOrman(苏曼秀),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该栏目的网页设计,具体见下图:

资料来源:

从上面的图中我们可以看出SuzeOrman栏目的页面最为突出的主体就是该栏目的主持人Suze,她本人的图像占到了1/4页面,流露出与受众交流的表情,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Suze的穿著会随时变化的,这期节目是这身穿着,到下期节目会是另一件穿着,这些变化在网页中都有体现,可见栏目制作者的细致程度。另外SuzeOrman栏目页面包括了视频点击,栏目直播,Suze商店,Suze介绍等等,色彩运用上与频道整体网页有所不同,主体色彩为蓝色,力求栏目统一的效果。同时也注意了动感的设计,点击一些链接,会有动态的效果出现。下面我们再来看一文件NBC频道脱口秀栏目的页面设计,具体见下图:

资料来源:NBC电视频道官方网站

上图是美国NBC频道著名脱口秀栏目TheTonightShowWithJayLeno(JayLeno今夜秀)的页面设计,从上我们可以看出栏目主持人JayLeno依然是页面的主体,还有该栏目不同板块的节目介绍,背景为统一深蓝色调,同时也注意了动感,其中最为重要的主持人JayLeno主体部分就是由Flash制作,在浏览页面时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其动感。

最后具体到我们自身频道,我们认为可以从三方面进行整合:

在频道整体页面设计上,遵循并且传播频道的定位理念,突出频道的标识,注意视觉元素的饱满,运用不同颜色组合讲求质感,利用多种设计手法力求动感。多突出频道栏目中的人物主题。

在栏目页面设计上,像以主持人为主打的栏目在设计上要突出主持人,为栏目造势,注意色调的统一,突出栏目LOGO,还要讲求页面的质感与动感。

在内容上还可以突出服务功能,在自己频道的页面推出节目单。

总之我们将更为理性、更为充分地把电视与网络融和在一起,从而进一步实现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双赢,不断探索电视传播和网络传播的新型传播形态,形成一种立体化传播的新格局。

[page_break]

二、平面媒体传播合作构想框架

与电视媒体合作最为直接的平面媒体就是广播电视报,电视媒体虽然是影响力最大的媒体,但它也受内容不方便保存,观看时间、地点、设备等条件的制约。而纸媒体在这些方面就要好得多,受这些因素的限制不大。由于存在这种互补性,才有媒体之间互相整合的必要。广播电视报是传播频道自己最好的平台之一,我们认为广播电视报与电视媒体的良性互动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体现:

1、传播频道的理念,播报背后的故事

我们认为广播电视报是传播频道理念,进行深入分析的很好载体,可以使受众对于频道的定位,栏目的定位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在这一方面文字有着较强的优势。另外广播电视报还可以告诉广大受众更多“电视背后的故事”,例如一档节目制作的前前后后,编辑记者主持人的生活故事都可以作为报道范围,主要目的是让受众更了解电视媒体,增强频道知名度,形成良性互动。同时“导视”功能也是广播电视报最主要的功能。例如香港的《有线电视》月刊就是一份具有很好导视作用的杂志,上面详细介绍香港各个电视台的节目播出时间表。随着电视频道越来越多,节目越来越多,人们要找到自己要想的节目也越来越麻烦。在这种情况下,平面媒体可以根据受众的需要,把观众普遍感兴趣的节目从浩如烟海的节目预告中挑选出来,进行梳理归纳,便于观众方便快捷地查找到。笔者曾任《天津广播电视报》一个版的责编,这份报纸确实有替电视受众对节目预告进行梳理,起到了电视指南的作用,但是实施它的第二个作用讲述“电视背后的故事”,发现记者的稿件时效性不强、稿件质量不高等很现实的问题。因此还必须让编辑记者充分认识到平面媒体的传播理念,真正实行良性互动。

2、受众互动的桥梁,活动推广的平台

我们认为广播电视报也是电视媒体与受众互动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受众对近期正在热播节目的一些意见建议可以在广播电视报上有所体现,同时栏目中的一些互动板块也可以在报纸上有所体现,还可以详细刊登一些栏目举办的活动,便于受众参与。这都是其它报纸无法替代的。另外电视栏目举办的受众沙龙还可以与广播电视报的读者俱乐部等形式形成互动,来增强栏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频道如果有重大活动可以在广播电视报整版进行报道,为活动造势。

最后除了与广播电视报这一平面媒体合作外,我们还可以与其它报纸杂志合作,例如可以在频道改版开播前在报纸、杂志上刊登大篇幅的广告,传播自己的品牌形象。还可以在频道1周年的时候推出专刊「**频道1周年,以杂志的形式出版,上面记录该频道一年以来的风风雨雨,其中包括频道理念,品牌栏目介绍,著名主持人写真等等,包装要精致,用刊登广告的金额来支付其制作费用。推出「**频道1周年专刊,一方面这是强化品牌的主要方式之一,另一方面也为频道的下一步发展宣传造势。

三、其它类型媒体传播合作构想框架

在这一部分我们主要是着重分析其它形式的媒体在频道品牌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在这里其它媒体类型主要是指户外媒体类型,因为我们在频道品牌推广过程中免不了用到广告,户外广告具有到达率高,覆盖广,形式灵活,广告信息刺激诱人等特点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户外广告良好的视觉表现力能够起到很好的传播效果,下面是受众最为关注的户外广告类型: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受众最为关注的是公共汽车厢外广告,它的流动性特点创造了很好的传播效果,我们可以选取比较好的交通线路的公交汽车作为传播的载体,同时我们还可以选择步行街等品牌密集区树立自己的大型户外广告牌,依托其它的强势品牌,为强化自己的品牌造势。

第7篇:媒体传播范文

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说,媒体的传播意识即是新闻事实在新闻工作者头脑中的反映。只有社会上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才可能是新闻传播的内容。

对现代传媒来说,受众需求的多元化和媒体自身功能的多样性,使传播意识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媒体增强传播意识应注重定位取向、价值取向和文化取向。

一、定位取向:向谁传播是现代媒体传播意识的首要问题

在媒体日益增多并面向市场化以后,媒体与受众实际上是双向选择关系。能否让受众心甘情愿地接受,关键在于媒体自己对受众的忠诚度。因此,现代传媒增强传播意识,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定位取向,即首先要明确向谁传播的问题。

解决定位取向应当从实际出发,准确定位。近年来,广播实行专业化和受众细分化,从“广播”到“窄播”,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小众传播,这是否就意味着“广播”、大众传播的结束和“窄播”、分众传播、小众传播的开始呢?否。因为它还应从实际出发来界定。对像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介市场而言,由于社会分层清晰,受众需求差异明显,其细分化程度相对较高,因而这种表述是正确的。但在目前的中国,它却有些超前且不符合广播媒介市场的发展实际。事实上,我国广播媒介市场不仅有传统的大众化市场特征,而且也具有新时期分众化市场的因素。因此,在对其定位时应充分考虑广播媒介这种市场状况,坚持大众化专业频率的定位,它既不同于传统“大而全”的综合频率对受众的“总囊括”,又与分众传播、小众传播和窄播时代真正意义上的专业频率的精准定位不同,而是在基本明确或锁定目标受众的前提下追求受众规模的最大化。

解决定位取向应注意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媒体的宣传定位根据需要而定,其传播意识应时刻关注事情本身和受众需求的变化,在定位取向上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广播电视来说,节目的定位也应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及时进行调整。

媒体传播意识中的定位取向还要特别关注特殊群体和敏感话题。任何事物都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特征,可人们往往容易重视普遍性而忽视特殊性,结果出现片面性。媒体的定位取向也经常出现类似的问题,忽视特殊群体和敏感话题常常造成宣传定位不准甚至相悖。比如,动画片传统的观众是少年儿童,但随着近年来动画产业的发展,不少动画片已经将目标观众瞄准到成年人,片中也开始出现暴力、粗口、等不宜儿童观看的内容。对此,有关专家认为,我国一直没有电视电影的分级管理制度,没有人能决定一部影视作品是否适合少年儿童观看。在很多国家,动画产品已经成人化,而在我国,动画片习惯上还是少年儿童在看,这种国情导致了许多西方的成人动画进入中国,却被青少年观看。“小孩子不喜欢的肯定不好,但小孩子喜欢的东西未必是好的。”不适合孩子的动画片必然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于动画片应当强制分级,准确定位。

二、价值取向:传播什么是现代媒体传播意识的决定因素

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价值取向是指用什么视角和标准来确定新闻价值,它直接影响着新闻宣传的价值含量和价值导向。因此,现代传媒增强传播意识,就要特别注重价值取向问题。

媒体传播意识的价值取向应当体现时代精神。和谐精神是当今的时代精神,政治建设讲民主,社会进步讲和谐、经济交往讲“双赢”,体现的都是“和谐”。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广播电视要充分发挥舆论引导的优势,弘扬舆论引导之“势”,发挥引导之“术”,把握引导之“度”,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一项调查显示:64.1%的被访者表示,“当看到社会上的不平事”时会想到找记者、媒体;有24.3%的被访者“在生活中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时会想到找记者、找媒体。可见,今天的普通百姓都知道通过新闻舆论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

媒体传播意识的价值取向应当以人为本,关注民情民意。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尊重人、保护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因此,媒体宣传的价值取向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用平民视角宣传民情民意。

民生新闻是媒体近几年推出的一档颇受欢迎的节目。为什么?因为民生新闻实现了三重价值的体现。有关专家认为,新闻价值包含表层、内层和深层三种形式,即对“事态信息”“情态信息”和“意态信息”的表达。

民生新闻的生活状态报道提供给观众的是接受主体对新闻文本的人物、事件和现象等“事态信息”的感知,满足了电视观众最基本的“知事”需求,因此也就实现了最基本的“新闻表层价值”;民生新闻的生命状态报道提供给观众的是接受主体对新闻文本的感情、情绪和情味等“情态信息”的体验,满足了观众最强烈的“知情”需求,因此它也就实现了“新闻内层价值”;而民生新闻的生存状态报道是接受主体对新闻文本的道理、本质和规律等“意态信息”的解读,满足了电视观众最成熟的“知理”需求,因此它也就实现了“新闻深层价值”。

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的显著区别在于,社会新闻更多地从传播的角度播报,而民生新闻更多地从老百姓的角度播报,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从百姓的需求出发,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播报、评说百姓身边的事情,并寓教于乐,达到以新闻教育和认知的作用,从百姓生活的全景图里,把握住社会发展的脉搏,同时也使人民的生活、生存、生计、生命得到满足。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一些媒体有一个很不好的倾向,就是把中国社会阶层分为“穷人和富人”,有些媒体津津乐道于少数人如何“致富”,着力渲染富豪的生活,宣扬奢侈和高消费。羡慕富人,讥笑穷人,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我们的媒体要为大多数人服务,绝不能充当少数所谓“富人”和既得利益者的代言人。这是社会主义媒体一条重要的“底线”。媒体所有的报道都要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

媒体传播意识的价值取向应当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媒体是社会的公器,具有监视环境、协调社会各方面关系、传承社会文化遗产、娱乐等社会功能,应当为社会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并以此作为传播意识的价值取向。但是,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广电媒体宣传中出现了不和谐音。比如最常见的是广告节目,虚假的内容加上新闻节目中的一些“虚货”,造成受众对党的宣传工作的不信任感、对政府工作的不认同感。

三、文化取向:怎样传播是现代媒体传播意识的重要因素

媒体传播本质上是文化传播,现代媒体的传播意识应当十分重视文化取向。对于广电媒体来说,文化取向既涵盖在传播内容里,又表现在传播的方式方法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广播电视是一种包装媒体,在传播意识中不仅要重视传播什么,而且要研究怎样传播。

广播已经从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互动传播,实现方式有两种:一是原始的双向互动传播;二是通过热线电话、互动短信和网络三种形式的即时性实现。手机短信就像是一个空中聊天室,大家可以畅所欲言。针对短信的特点,娱乐竞猜、交友、点歌送祝福、话题讨论等广播节目纷纷开通短信平台,从而促进了广播媒体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的变革。网络直播帖具备了短信在即时互动传播方面所具有的全部特点,同时还具有克服了广播传播在地域上的限制,突破了手机短信字数的限制,而且可以同时上传图片、音频甚至视频等鲜明特征,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直播帖的内容不仅传播者可以阅读,所有参与的受众都可以阅读,使交流更加热烈和充分。

电视的传播方式也有很大改变。比如,易中天的走红、社会各界对于“易中天现象”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激烈讨论,本质上是电视时代社会文化价值秩序发生变化的结果。所谓文化价值秩序,是指人的文化价值的不同级别、层次和先后秩序。以传统的文化二元模式的观点来看,在这一事例中,一方面是代表着所谓“精英文化”的专业学者,一方面是被称为文化“草根”的普通大众,电视作为媒体将二者联系起来。按照传统的观点,二者是分属于不同的文化价值秩序中的。但在近几年,处在“精英”阵营中的“易中天”们自愿走出学术的象牙塔、以一种简单易懂轻松有趣的方式宣讲自己的思想,而一向被认为对学术不感兴趣的普通大众,这次却对“易中天”们报以掌声。其中的变化体现了在电视时代,不同等级的文化开始相互渗透,不同阶层的文化价值秩序间的界线不再像以往那样明晰。

广播电视在怎样传播上发生的巨大变化,不仅是传播方式上的变革,而且是传播内容的革命性创新,它展现在受众面前的更是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崭新的文化现象。同时,也带给媒体一个深入思考:增强传播意识要十分重视文化取向。

第8篇:媒体传播范文

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说,媒体的传播意识即是事实在新闻工作者头脑中的反映。只有上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才可能是新闻传播的内容。

对现代传媒来说,受众需求的多元化和媒体自身功能的多样性,使传播意识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媒体增强传播意识应注重定位取向、价值取向和取向。

一、定位取向:向谁传播是现代媒体传播意识的首要问题

在媒体日益增多并面向化以后,媒体与受众实际上是双向选择关系。能否让受众心甘情愿地接受,关键在于媒体自己对受众的忠诚度。因此,现代传媒增强传播意识,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定位取向,即首先要明确向谁传播的问题。

解决定位取向应当从实际出发,准确定位。近年来,广播实行专业化和受众细分化,从“广播”到“窄播”,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小众传播,这是否就意味着“广播”、大众传播的结束和“窄播”、分众传播、小众传播的开始呢?否。因为它还应从实际出发来界定。对像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介市场而言,由于社会分层清晰,受众需求差异明显,其细分化程度相对较高,因而这种表述是正确的。但在目前的中国,它却有些超前且不符合广播媒介市场的发展实际。事实上,我国广播媒介市场不仅有传统的大众化市场特征,而且也具有新时期分众化市场的因素。因此,在对其定位时应充分考虑广播媒介这种市场状况,坚持大众化专业频率的定位,它既不同于传统“大而全”的综合频率对受众的“总囊括”,又与分众传播、小众传播和窄播时代真正意义上的专业频率的精准定位不同,而是在基本明确或锁定目标受众的前提下追求受众规模的最大化。

解决定位取向应注意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媒体的宣传定位根据需要而定,其传播意识应时刻关注事情本身和受众需求的变化,在定位取向上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广播来说,节目的定位也应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及时进行调整。

媒体传播意识中的定位取向还要特别关注特殊群体和敏感话题。任何事物都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特征,可人们往往容易重视普遍性而忽视特殊性,结果出现片面性。媒体的定位取向也经常出现类似的问题,忽视特殊群体和敏感话题常常造成宣传定位不准甚至相悖。比如,动画片传统的观众是少年儿童,但随着近年来动画产业的发展,不少动画片已经将目标观众瞄准到成年人,片中也开始出现暴力、粗口、情色等不宜儿童观看的内容。对此,有关专家认为,我国一直没有电视的分级制度,没有人能决定一部影视作品是否适合少年儿童观看。在很多国家,动画产品已经成人化,而在我国,动画片习惯上还是少年儿童在看,这种国情导致了许多西方的成人动画进入中国,却被青少年观看。“小孩子不喜欢的肯定不好,但小孩子喜欢的东西未必是好的。”不适合孩子的动画片必然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于动画片应当强制分级,准确定位。

二、价值取向:传播什么是现代媒体传播意识的决定因素

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价值取向是指用什么视角和标准来确定新闻价值,它直接影响着新闻宣传的价值含量和价值导向。因此,现代传媒增强传播意识,就要特别注重价值取向问题。 媒体传播意识的价值取向应当以人为本,关注民情民意。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尊重人、保护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因此,媒体宣传的价值取向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用平民视角宣传民情民意。

民生新闻是媒体近几年推出的一档颇受欢迎的节目。为什么?因为民生新闻实现了三重价值的体现。有关专家认为,新闻价值包含表层、内层和深层三种形式,即对“事态信息”“情态信息”和“意态信息”的表达。

[1]

民生的生活状态报道提供给观众的是接受主体对新闻文本的人物、事件和现象等“事态信息”的感知,满足了观众最基本的“知事”需求,因此也就实现了最基本的“新闻表层价值”;民生新闻的生命状态报道提供给观众的是接受主体对新闻文本的感情、情绪和情味等“情态信息”的体验,满足了观众最强烈的“知情”需求,因此它也就实现了“新闻内层价值”;而民生新闻的生存状态报道是接受主体对新闻文本的道理、本质和规律等“意态信息”的解读,满足了电视观众最成熟的“知理”需求,因此它也就实现了“新闻深层价值”。

民生新闻与新闻的显著区别在于,社会新闻更多地从的角度播报,而民生新闻更多地从老百姓的角度播报,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从百姓的需求出发,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播报、评说百姓身边的事情,并寓教于乐,达到以新闻和认知的作用,从百姓生活的全景图里,把握住社会发展的脉搏,同时也使人民的生活、生存、生计、生命得到满足。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一些媒体有一个很不好的倾向,就是把中国社会阶层分为“穷人和富人”,有些媒体津津乐道于少数人如何“致富”,着力渲染富豪的生活,宣扬奢侈和高消费。羡慕富人,讥笑穷人,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我们的媒体要为大多数人服务,绝不能充当少数所谓“富人”和既得利益者的代言人。这是社会主义媒体一条重要的“底线”。媒体所有的报道都要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

媒体传播意识的价值取向应当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媒体是社会的公器,具有监视、协调社会各方面关系、传承社会遗产、娱乐等社会功能,应当为社会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并以此作为传播意识的价值取向。但是,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广电媒体宣传中出现了不和谐音。比如最常见的是广告节目,虚假的内容加上新闻节目中的一些“虚货”,造成受众对党的宣传工作的不信任感、对政府工作的不认同感。

三、文化取向:怎样传播是现代媒体传播意识的重要因素

媒体传播本质上是文化传播,现代媒体的传播意识应当十分重视文化取向。对于广电媒体来说,文化取向既涵盖在传播内容里,又表现在传播的方式方法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广播电视是一种包装媒体,在传播意识中不仅要重视传播什么,而且要研究怎样传播。

广播已经从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互动传播,实现方式有两种:一是原始的双向互动传播;二是通过热线电话、互动短信和网络三种形式的即时性实现。手机短信就像是一个空中聊天室,大家可以畅所欲言。针对短信的特点,娱乐竞猜、交友、点歌送祝福、话题讨论等广播节目纷纷开通短信平台,从而促进了广播媒体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的变革。网络直播帖具备了短信在即时互动传播方面所具有的全部特点,同时还具有克服了广播传播在地域上的限制,突破了手机短信字数的限制,而且可以同时上传图片、音频甚至视频等鲜明特征,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直播帖的内容不仅传播者可以阅读,所有参与的受众都可以阅读,使交流更加热烈和充分。

电视的传播方式也有很大改变。比如,易中天的走红、社会各界对于“易中天现象”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激烈讨论,本质上是电视时代价值秩序发生变化的结果。所谓文化价值秩序,是指人的文化价值的不同级别、层次和先后秩序。以传统的文化二元模式的观点来看,在这一事例中,一方面是代表着所谓“精英文化”的专业学者,一方面是被称为文化“草根”的普通大众,电视作为媒体将二者联系起来。按照传统的观点,二者是分属于不同的文化价值秩序中的。但在近几年,处在“精英”阵营中的“易中天”们自愿走出学术的象牙塔、以一种简单易懂轻松有趣的方式宣讲自己的思想,而一向被认为对学术不感兴趣的普通大众,这次却对“易中天”们报以掌声。其中的变化体现了在电视时代,不同等级的文化开始相互渗透,不同阶层的文化价值秩序间的界线不再像以往那样明晰。

第9篇:媒体传播范文

[关键词]手机;手机媒体;“第五媒体”;创新与缺陷

手机,又称移动电话,它不同于有线电话的就是人们在移动过程中进行语音通话的一种通讯工具。而手机媒体则是通过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大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被公认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媒体的一些技术革新成为可能,人们也越来越依赖于手机媒体功能,依据手机用户的持续增加,手机媒体的特殊优势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市场潜力巨大,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们公认的四大媒体都有着不同的优长与缺陷,在彼此的交织中艰难的生存,那么作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媒体同样不可避免优劣性的比较,而正是在这种比较中才能找到发展的方向。

一、手机媒体的突破创新性使得“四大传统”媒体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既然被称为“第五媒体”就必然有着与其他“四大媒体”的诸多不同之处,也必然有着它的独特特性。在争夺广大受众的“战斗硝烟”中,能够生存下来,手机媒体的突破创新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突破创新”:就是手机比四大传统媒体更便于携带,在广泛的交流互动中以最为迅速的方式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给广泛的受众群体,扩大传统媒体的优势,带来视听方式和传播模式的革命。

1.比四大传统媒体更便于携带

无论从体积、从携带方式和普及率上看,手机显而易见的要比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更便于受众携带和使用。手机的外在形态很好的切合了广大受众的需求,变化速度之快,让人们应接不暇,在追求超轻、超小和形状独特方面,手机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随着3G时代的到来,加大了手机媒体的巨大优势。“3G手机突破了多媒体功能的局限,拥有对数据和多媒体业务强大的支持能力以及在线影视、阅读图书等多种多样的流媒体业务,除传统的通信功能之外,3G手机所能提供的网络社区、信息服务等诸多增值功能也在不断吸引人们的眼球。”便于携带的一部具有3G功能的手机必将成为广大受众接受和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

2.受众可以通过交流互动以最迅速的方式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给广泛的受众群体

由于手机的用户的数量是传统媒体所不感企及的,目前,我国手机用户接近4亿,占据世界手机用户总量的五分之一,所以最广泛的受众也就具有最广泛的认知度,而在彼此的交流互动中以最迅速的方式传递了林林总总的不同信息在最广泛的人群中。

首先,手机的传播迅速及时,可以再瞬间传播到大量受众终端,可以诸多环境因素的制约,实现全世界的一体化,无论何时何地,你都可以畅通无阻的、在最大的程度上与他人沟通与交流。例如:在美国“9.11”事件中,恐怖组织袭击世贸大楼之后,最早向外界该新闻的媒介不再是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而是以反应迅速见长的手机报。2003年3月20日上午10时34分,美国正式向伊拉克宣战,打响了伊拉克战役的第一声炮火。事发后,仅1分钟时间,许多手机用户就受到了此消息。而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大地震”中许多地震画面都是当事人用手机拍摄再传到互联网上的,而且中央电视台也引用了这段视频资料。

其次,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短信、彩信、手机报、视频等等,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实现了信息的即使传播与接受。那些具有突发性且时效性强的事件的传播,都能体会到手机媒体的优势。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不必上网,也不必看电视,直接利用手机就可以直接迅速的通过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广播等等了解到最新的情况。而人们也不在单一的依靠文字来表达自我,图片、论坛、视频,直接与此类的视听效果使得受众随时随地的可以了解到世界各个角落的一切,真正做到“我与世界同行”。

再次,互动效果突出。传统媒体通常缺乏于手受众的有效且及时的互动,传播的效果因此而大打折扣。而手机媒体就可以突破传统媒体直线型信息传播的局限性,把与受众互动作为主要的方式,来多听听受众的心声,从而留住受众。例如:现在国内很多手机报纸就开通了评论功能,使用户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的和想法。此外,用过反馈和交流,传播者可以根据读者的不同爱好,帮助用户随时随地的挑选和阅读最喜欢的内容,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从而节省受众的时间和精力。“手机媒体”,时间可以与互联网媲美、视听觉果可以与电视比拼,而观点可以比报纸更迅速……诸多特点是的手机媒体的竞争力日趋强大,并对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3.“新的纪录传播工具”

3G是一种新的移动通信系统,它是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诸多媒体相结合,用户可以迅速在网上获取多媒体新闻信息。可以提供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网页浏览等多种信息服务项目。3G为众多“手机达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而手机也在逐渐的开发自己功能来替代传统媒体的一些记录传播方式。因为有声音的互动,广播总是不离不弃;因为有深刻的观点,报纸依旧立于不败;因为是视听的最佳集合体,电视成为主导力量;这些传统媒体的记录传播方式,都在被手机媒体的各项功能所突破,文字、图片、视频记录和传播着我们生活的一切一切。3G是一种新的移动通信系统,它是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诸多媒体相结合,用户可以迅速在网上获取多媒体新闻信息。可以提供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网页浏览等多种信息服务项目。

二、由于发展的不确定性使得手机媒体仍存在着巨大的隐患

由于手机媒体是在数字化的进程下诞生的,也就不可避免的有着网络媒体的许多不足之处,如果不注意解决这些问题,手机媒体的方展情况堪忧。

1.科学技术发展的使得手机媒体的发展有着太多的未知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如何运用科学技术也是一项攻坚战。日本的I—mode系统是一个成功的范例。I—mode系统是日本电视电话公司下属的DoCoMo电信公司于1999年2月22日投入运营的移动多媒体通信系统。它通过与日本手机厂商的密切合作,成功的占据了日本的手机市场,成为日本最大的ISP,并远远的超过了传统的通过固定线路提供上网服务的富士通公司。

DoCoMo还与微软、美国在线等国际知名电脑和通信企业建立广泛合作和联盟关系,不仅拓展了自己的国际市场,还赢得了广发的同盟。但这一切并不意味着,手机媒体已经走到了一条完全成熟的道路上,随之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媒体必然会出现新的表现形式,而受众如何接受,厂商如何发展都为可预知,所以,手机媒体要想传统媒体那样稳固还需要多多努力。

2.手机承载平台的局限性

现有的手机承载平台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下载速度不过快,手机屏幕过小,流量费用相对过高,这些因素必将影响手机的增值业务的发展。如:对于手机电视来就受到了终端昂贵、待机时间短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支持手机电视业务的手机种类还相对较少,手机用户如果想使用手机电视业务就必须更换终端,而且现在的手机待机时间一般都在3天到一周的时间,但观看电视节目就会使手机电池的使用减少到不足8个小时,甚至更少,这就会降低手机用户购买视频手机的欲望。除了终端限制外,各类型播放软件的不统

一、手机生产商和业务开发商采用的技术不统一,使得诸多内容彼此不兼容,使得手机用户面对麻烦就望而却步了。新晨

3.不良和虚假信息的传播是社会毒瘤,也必将危害大众

手机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越来越多的承载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功能。流言的可怕在手机媒体的传播中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不制止就必然会危害社会。手机扩展功能的逐步研发,必将利弊共存、垃圾信息和黄色信息的泛滥、个人隐私屡屡被侵犯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逐步被认知,并认知到严重到不制不可的地步,但如何有效制止仍是值得和必须探讨的。在正常的人际交往中,人们都有社会赋予的角色,言语和行为都会受到道德与法律的约束,人们的角色意识强烈。而一旦处于隐蔽状态,约束力的缺失必将导致个性与欲望的无限升级,就会导致信息难以控制,加速不良庸俗信息的泛滥。中奖、推销、迷信、色情等五花八门的不良信息成为手机媒体的“毒瘤”,由于不良信息不易抗拒、部分时间、不分场合的“入侵”令人防不胜防。由于手机可以随心所欲的拍照,所以由此引发的偷拍导致的侵犯他人隐私权、肖像权的事件层出不穷。更值得注意的是,手机媒体的文化作为一种年轻的文化,在年轻人中影响很大,对于年轻人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长生着深远的影响。这一切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也是急需要各级部门解决的。

总之,手机已经从之前简单的语音通讯工具,在与互联网结合后,发展了越来越多的附加功能。多元化的功能,突破性的创新使得作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媒体越来越具有综合性媒体的特征:最具普及性、最快捷、最方便并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媒体平。现在手机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种媒体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方向,手机媒体虽然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却不可能替代任何一种传统媒体,但当手机从简单的通训工具转变为一种广泛的信息传播平台时,手机媒体的方展就不可避免,并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