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媒体技术创新范文

媒体技术创新精选(九篇)

媒体技术创新

第1篇:媒体技术创新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高校;教学传播;创新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4-0192-01

一、新媒体技术的内涵与外延

新媒体首先是一种相对“新”的传播模式,大众传播技术和规模的不断发展推动着更新的媒体模式不断涌现。它基于数字基础,以比特为信息载体,利用数字语言,实现以受众为中心的互联性和交互性,通过非线性传播扩大传播规模,实现服务个性化、功能复制化。

而新媒体技术,则是在新媒体时代,借助科技水平和技术发展的先进性、现代化,新媒体所能利用或运用的科技,并将科技转化为自身发展、传播依托的媒介与载体。新媒体与新媒体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既可以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

新媒体技术增强了传受双方的互动性与双向性;便利了人们收集、处理和传输信息,提高传播活动质量与效率;扭转少数大众传播机构垄断资源的现状,丰富了传播资源的多样性;扩大人类传播的全球范围;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以及数字制作技术的不断完善发展,使得新媒体逐渐向技术型转变;其使用功能派生出消费、休闲和娱乐趋势,使用受众更加年轻化。

二、教学传播与新媒体

1.教学传播与新媒体技术关系

教学传播与新媒体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制约的:一方面教学传播过程需要新媒体辅助,教学传播内容需要新媒体技术支持。另一方面,教学传播的过程有助于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不断与时俱进的发展演变并且不断地升级和进行结构调整。

2.新媒体技术带来传播模式创新

从最初的单向传递到如今的双向循环,反馈机制作用凸显。教师与学生的作用和角色逐渐模糊化、统一化:教学同时收到学生反馈,以便及时更新自身信息储备与知识结构;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培养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展知识领域,建立求知兴趣和培养信息甄别接受的灵敏性。这种新的教学传播模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理念和师生关系,扩展了教学传播的内涵与外延,教育的时间与空间。

3.新媒体技术带给教师的创新与便利

利用新媒体技术,教师更能适应当今时代瞬息万变的知识扩展速度,将最前沿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节约备课、板书时间,高效利用有限课堂时间;通过网络,在课外与学生继续探讨问题,在启发自身的同时达到因材施教的针对性培养。

4.新媒体技术带给学生的创新与便利

作为信息的接受方,学生能够更加自由选择学习模式与学习内容,高效地通过各种形式获取、整理、保存与分享信息,参与信息知识创造。各种互联网终端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约束,扩展了其学习与接收信息的时间。

三、教学传播中的新媒体技术

1.教学传播中的学生与新媒体技术

通过问卷调查,抽样分析(共发放问卷360份,实际收回320份,其中有效问卷300份,无效问卷20份),笔者获取一线信息并加以整理,以求得出更具说服力和全面客观性的结论。

新媒体技术给高校学生带来众多便利:⑴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接受知识的主要渠道。⑵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包括了物质生活和精神思想两个层面,丰富充实大学生生活,提供展示个性的空间,但降低了其社交机会与能力。⑶新媒体免费高效地提供大量的专业与非专业知识,极大地扩展学生知识面,打破接受知识的时空限制,有助于学生建立合理科学的知识储备体系,为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了优质的平台和途径。

但是,也存在消极影响:⑴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和心态的培养。⑵很多学生一旦离开新媒体,往往在学习与生活中出现无所适从的感觉,产生与其年龄不相符的空虚与无奈,如不加以规劝改正,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学习意识。⑶对于一部分自主性较差的学生而言,互联网成了他们不劳而获、抄袭投机的工具,在这一方面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或约束机制。

2.教学传播中的教师与新媒体技术

笔者对高校教师运用新媒体的情况进行走访调查,整理得出:

(1)教师利用新媒体节约了上课时间,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更丰富的内容;但是,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受到打击,出现走神、犯困等情况。

(2)学校教室中配备的设备一般是统一的,不能满足不同专业、不同课程老师的需要。

(3)部分教师反映,在课堂中反复调试设备非常浪费时间,操作熟练与否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而且运用新媒体技术会限制教师自身授课风格的发挥。

(4)学生之间差距非常大,求知进取的学生能够最大化的利用新媒体技术,而慎独能力较差的学生只是将新媒体技术作为他们荒废宝贵时光和打发无聊生活的调剂。

(5)行政管理类老师普遍反映运用新媒体技术能够高效的帮助他们进行教学管理。

(6)新媒体技术成本较高,在高校中的普及使用与维护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很多教师因为操作不熟练,在应用中对机械设备造成损坏也是普遍现象。

四、建议与对策

1.对教师而言

(1)打破传统观念

在新媒体技术时代,教师一直以来权威的形象与传播知识的威信受到挑战,很多教师难以适应学生对自己传播知识提出质疑甚至反对声音,并因此产生尊师重道的传统伦理受到轻视与抹杀的思想倾向。教师应摒弃传统守旧的观念,积极耐心的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创新的思维,将学生反馈的信息转化为自身学识的一部分,才是新媒体真正的意义所在与体现之一。

(2)积极学习新媒体技术

运用新媒体技术能够发挥传统教学方式不能替代的作用,帮助教师更好检验课堂内外学习效果,及时了解把握学生对问题掌握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学生在某一领域产生的思想上、态度上的偏差并及时给予纠正。另外,新媒体技术能够极大程度上扩展学生知识面与深度,打破时空限制,并使得远程连线国外相关学校,专业的课堂,将不同文化背景,教学理念的课堂融合并展现在学生面前成为可能。教师不能以操作障碍将新媒体技术拒之门外,要用积极地态度了解新媒体技术,掌握新媒体技术并在教学传播的实践中加以运用,使其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应有的价值。

2.对学生而言

学生应加强自律,培养慎独的思想意识,在面对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各种学习机会与便利的良好契机下,合理、高效、科学的运用新媒体技术,使其成为拓宽视野,走出自己狭窄的天地,接受来自世界各地新鲜信息与知识的有力工具,而非消磨光阴,排遣无聊的网游设备或休闲娱乐工具。

五、结语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其在辅助教学工作,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师生关系,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等方面强有力的优势使其成为创新教学传播过程中的中坚力量。我们应充分把握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教学优势,合理、科学、客观并全面的利用新媒体技术,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新媒体技术,从而将其价值得以最大化实现,培养出更多有道德,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强.《新传媒技术概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罗时进主编.《信息学概论》.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

第2篇:媒体技术创新范文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是幼儿想象力、创新力、思维力、探索力等素质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思维活泼、可塑性强,想象大胆丰富,是个体创造力发展最有潜力的时期。因此,创新教育应从幼儿期抓起,幼儿教育应成为创新教育的起跑线和着力点。

何谓幼儿园创新教育呢?幼儿园创新教育是指依据创造学原理,运用现代教育观,以幼儿学习经验重新组合为主要途径,旨在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启发幼儿的创新思维,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的新型教育。它已成为当今幼儿园教育的主旋律和校改的焦点。

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已逐渐地被应用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它以其能将各种媒体进行处理,组成一个互交信息的功能。改变了幼儿获取知识和交流的手段,并在优化教学,增强教学效果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两年的实践,我认为要用多媒体技术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全面提高幼儿素质就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一) 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内容,唤起幼儿的创新意识。

强烈的创新意识是教师对幼儿进行重新教育的前提。因为只有渴望创新,才能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布鲁纳曾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所以,教师应用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内容。让教学内容能形象、生动、鲜明的表现出来,丰富教学的形式。使教学内容变的可视、可听、易感知、易体会,以此来引起幼儿的兴趣,达到唤起幼儿创新意识的目的。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优化教学内容,还能扩大教学信息量,拓宽幼儿知识面。让幼儿在感知、理解新知识的基础上,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变化。可启发幼儿的思维,为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做准备。

比如:在常识活动《桥》中,我介绍现代桥的多功能性时,运用了液晶投影仪投放了自制的旋转式幻灯片。形象直观地向幼儿演示了,开启桥在船来时,会象门一样打开,让船安全地通过。当船走时,开启桥又会向门一样地关上的功能。用同样的方法,我又向幼儿介绍了升降桥会升降桥面,悬臂桥会悬转桥臂的功能。而在接下来介绍陆地上的桥时,我则是使用了鲜明、直观、语言生动的录像、电视播放了双层桥、立交桥、天桥等现代桥,演示了起其能使交通安全畅通的功能。由于用了多媒体技术来优化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变的真实可感,同时还拓宽了幼儿的知识面。因此激起了幼儿对所学材料的浓厚兴趣。从而大大地唤起了幼儿的创新意识。以至在后面让幼儿当桥梁设计师时,幼儿创新意识很强,思维十分活跃大家争先恐后的举手说出自己的设计。有的设计了索道桥,有的设计了变色桥,有的设计了会走的电梯桥,有的设计了可视听一体的娱乐桥,还有的设计了水下的龙宫桥和天上的彩虹桥等。由此可见,用多媒体技术来优化教学内容,可以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唤起幼儿的创新意识。

(二) 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为幼儿营造创新的氛围。

建立平等、宽松、友好、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在教学中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使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融为一体。使幼儿在丰富多彩富于变幻的信息双向传递中,让幼儿愉快、自然、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多媒体技术优化了幼儿园的教学情境,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创新氛围。例如:在语言活动故事《小猪盖房子》的教学中,我先按顺序演示上半部,猪妈妈告诉三只小猪要可以用什么材料来盖房子后,要它们各自去盖三间房子。小黑猪、小白猪、小花猪各用稻草、木头和砖头来盖房子,以及大灰狼要来撞房子吃小猪为止。然后引导幼儿讨论哪间房子最结实?大灰狼撞稻草房、木头房、砖头房会有什么不同的效果?由于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技术,使其发挥了声像逼真、画面动人的功能,调动了幼儿多种感官,拉进了幼儿与故事中小动物之间的距离。让幼儿与小动物们产生共鸣,使幼儿溶入故事情节。以此来激起幼儿帮助小动物的热情。因而在讨论中,幼儿纷纷举手发言,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的还争执的面红耳赤,使课堂使氛变得十分活跃。当大家意见统一时,幼儿会心的微笑。在幼儿讨论后,师再播放故事的下半部,让幼儿在看听中自己的到答案。从此例中,可见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情境时,教师要关心、热爱每个幼儿。给每个幼儿充分表达意见大胆提问的机会,说错了也没关系。才能保护和增强幼儿稚嫩的创新意识。还可见为幼儿营造创新创新的氛围,容易激发幼儿的创新性见解,感受创新的快乐。为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全面提高幼儿素质提供条件。

(三) 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创造性思维发达的人,都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因此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是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全面提高幼儿素质的关键。我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具有灵活、随意的的界面交互等功能,运用启发式和问答式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鼓励幼儿“异想天开”多给幼儿创造机会。鼓励幼儿从现实出发,多尝试“无中生有”的创新,从未来的需要出发,多憧憬“异想天开”的创造,哪怕微不足道,甚至幼稚可爱,只要益于幼儿发展创新思维的就应当鼓励赞赏,为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服务。

譬如:在科学启蒙教育《各种各样的房子》中,我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具有灵活、随意的的界面交互功能,用启发式和问答式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看、想、说、议中,了解了房子的发展过程。我还利用多媒体技术缩小认知面和扩大见世面的功能,向幼儿介绍了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建筑物。在让幼儿在懂得房子为什么要不断改进和扩大了知识面与见识面后,我再用赞美、鼓励引导的方法,鼓励幼儿“异想天开”“ 无中生有”地设计未来的房子。由于用多媒体优化了教学过程,使幼儿燃起了创新思维的火花,增强了幼儿创新的愿望。所以使幼儿参与活动的意识增强了,思维也由此活跃了。

幼儿有的设计了环抱形的大树房子,有的设计了水下龙宫式房子,有的设计了空中飞船式的房子,幼儿设计了会变形状的百变房子,还有的设计了蛋糕式的多功能房子的等。从这里不难看出,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在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 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综合教学,促进幼儿创新能力发展。

各科互相渗透的综合教学更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利于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学科间的沟通、各科间信息传递、知识间的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知识技能的反复出现的机会多,便于幼儿的掌握,也便于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

比如:我用多媒体技术对幼儿进行常识活动《秋天多美好》的

教育后,再用多媒体技术对幼儿进行音乐活动歌曲《秋天》和美术活动主题画《秋天》等活动,巩固并加深了幼儿对秋天的认识,同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在仿编《秋天》的歌曲和画《秋天》的画等活动中,大大地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加强了幼儿学习的整体性,对幼儿全面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进行创新。

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游戏活动,既可以寓教育乐,也可以让幼儿在实践中进行创新。使创新教育进一步升华,加强幼儿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做到学为所用,学有所创。更深入地进行了用多媒体技术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全面提高幼儿素质的工作。

第3篇:媒体技术创新范文

兴趣是学琴者积极思维、探求新知的内驱力。钢琴艺术有着引人入胜的魅力,但是钢琴技艺的训练过程却枯燥而机械,这种枯燥和机械往往能导致诸多学习者失去对练习的激情和情趣,这是很多人不能长期自觉坚持练琴的根本原因之一。传统教学模式下,负责任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注重培养学生对钢琴练习的兴趣,强调积极的学习态度,但办法不多,效果通常也很一般。在多媒体技术环境下,教师则可借助现代媒体技术,通过生动展示钢琴艺术的魅力,全面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唤醒他们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在这方面,多媒体技术有很多文章可做。比如,我国的大多数中等、高等音乐教育机构都出于二三线城市,这些城市很少举办高水平的钢琴音乐会,加之票价飙高等因素的制约,绝大多数音乐学子在学生时代都少有机会经常现场聆听、欣赏高水平的钢琴演奏。而传统的音响设备虽然适合个人欣赏音乐,却不便于边欣赏、边接受教师的点评和示范。有了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室之后,这些障碍迎刃而解: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可有计划地把某一节或某几节课程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借助键盘、鼠标就可轻易实现青少年学子与钢琴大师的“经常性对话”:通过赏析古尔德演奏的巴赫的经典作品,青少年学子能够真切感受钢琴大师的倾情投入演出,领略复调作品的艺术魅力;听过欣赏霍诺维茨的演奏,青少年学子可以直接感知无懈可击的触键和音色控制,领会钢琴艺术、钢琴大家可以抵达的宽度与深度;通过欣赏鲁宾斯坦的演奏,青少年学子将会明白激情与艺术的辩证关系……大师的音容笑貌、大师的超群技艺、大师对经典作品的个性演绎和诠释,将极大震撼和升华青少年学子的心灵,加深他们对钢琴艺术的理解和热爱。实践证明,钢琴艺术的魅力很可能会点燃他们刻苦学习、见贤思齐的激情,树立和强化他们认真练琴的积极心态。同时,经常沉浸在高水平作品的感染之中,必将潜移默化地提升青少年学子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力,使普通人的思维和心灵蝶变为艺术的思维与心灵。

2.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提高教学效率

研究证实,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钢琴教学,可以开展形象生动、灵活多样的情景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如实且便捷地传递、保存和反馈信息,使各种类型的教与学信息的传递、转换和过渡变得自然、平稳、迅速,避免了因信息传递过程的中断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打乱教学过程的完整性。随着中等、高等音乐院系近年来的不断扩招,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出现严重分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有经验、善思考的教师设计出的钢琴多媒体教学课件,通常都能够体现分层教学的原则,可以按照学生的专业基础、认知规律,针对钢琴学习者的差异和实际需求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训练。由此可见,钢琴教学中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可以全面激发各层次学生学习钢琴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教学的针对120性,降低教师工作的强度和难度,使个性化学习、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等现念得以落实,全面促进青少年学子的审美体验、个性发展以及专业技能的提升,其结果就是钢琴教学效率的提高。

3.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便捷实施互动教学,实现多样化教学手段与个性化学习的完美统一

笔者认为,多媒体数码钢琴教学最突出的贡献是使师生的互动教学真正得以实现,这种贡献激活了钢琴教学中的主动性、交流性、启发性、趣味性、针对性、直观性、激励性。在多媒体钢琴教学环境下,既有传统的一对一的授课效果,又有集体课的乐趣,可较好地承载“多样化教学手段与个性化学习完美统一”的教学构想。

4.借助多媒体技术可经常开展高水平的艺术实践活动,提高青少年学子的实践动手能力

第4篇:媒体技术创新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 多媒体技术 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c)-0166-02

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图、文、音、像、影并茂的特点,能把教学中抽象、深奥,靠老师讲解、挂图、板书,讲不清道不明的难点、生点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金色的( )”,指明填写合适的词。

预设:阳光 沙滩 草地 果园 麦浪

(2)教师在括号内填写“鱼钩”,强调“钩”和“钓”两字的字形区别。

(3)读课题。这个鱼钩记录着一段感人的故事,为了更好地学习故事,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红军长征中的“过草地”。

(4)课件介绍背景:红军长征经过的草地是松潘草地,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B接段,海拔在3 500 m以上,是一片大沼泽,水草盘根错节覆盖其上,行军时,稍不小心,就会陷入泥潭,遭受灭顶之灾。

在引题时利用课件出示课题资源,进行形近字区别、词语搭配等训练,积累了语言。同时针对课文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的情况,课件补充资料,向学生介绍故事的背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 整合资源,拓展视野

分角色读课文后,(课件出示)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课件出示)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对照古文,(课件出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来自于成语( ),“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来自于成语( ),“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来自于成语( )。

3 注重实效,科学使用

A品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童年夏夜的美妙。

课件出示句子: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

(1)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童年的夏夜美妙在哪儿?用笔画一画,并在感触最深的词语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交流。

第一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品读,感悟景色美。)

第二处:(结合课文插图)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①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儿子和母亲的心情美。

②体会“搂”字的妙处。

(3)配乐读好课文第一自然段。

①课件出示歌谣,感受歌谣的“美妙”。

②课件出示:那时,我们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

教师:为什么日子会过得如此清苦呢?(生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注重实效,科学使用课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 解疑化难,提升能力

教学中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通过直观、形象的感官刺激,就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获得丰富生动的感性知识,克服思维障碍,突破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如,在教学《晏子使楚》时,笔者是这样用媒体突破重点和难点的。

(1)概括主要内容。

①秦王三次侮辱晏子,用简洁的话语说清楚经过及结果,完成下面的表格。(课件出示)

②细读文章的开头,(课件出示)我知道了秦王侮辱晏子的原因是: ,再读文章的结尾,(课件出示)我知道了秦王侮辱晏子的最终结果是: 。

③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讲给同桌听,评一评谁讲得清楚、简洁。

(2)分角色读课文。

①文中有很多人物对话,我们以4人1组的方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角色有:晏子、秦王、其他、旁白。

②朗读对话,要准确把握人物说话的语气,我们分3次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一次对话:

(课件出示)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思考。(课件出示)联系上文“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我知道晏子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还代表的是 ;联系“狗洞”,我能体会到晏子现在的心情是 。我认为晏子此时说话应该是 的语气。

学法总结。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人物语言的方法来把握人物说话的语气,我们要用这样的方法读好后两次对话。

第二次对话:

组内交流。运用刚刚学到的方法,结合一处语言说说读后的感受。

(课件出示)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课件出示)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我认为楚王此时说话应该是 的语气;晏子“严肃”,我认为晏子此时说话应该是 的语气。

学法总结。借助动作、表情、提示语来把握人物说话的语气,这是新学到的方法。

第三次对话:

组内交流。运用前两次学到的方法,结合一处语言说说读后的感受。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我们要不断探索和挖掘现代教育技术的潜力,使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胡俊卿.试论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J]. 亚太教育,2015(14):110.

第5篇:媒体技术创新范文

跨入21世纪,知识经济已成为主导经济。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并呼唤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核心的问题是要注重研究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他们所能接触和使用的教学资源。多媒体计算机能满足人们处理多种形式信息的需求。能灵活对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估。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多媒体技术的特性

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综合处理文本、声音、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使之在不同媒体间能够建立起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具有交互性的系统。多媒体技术的特性包括:

(一)多样性。多样性是多媒体技术的最基本特性。多媒体计算机能够处理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的信息,形式丰富多样,表达生动自然,表现灵活。

(二)集成性。多媒体计算机能够将多种媒体设备集成为一个整体,并能进行多种媒体信息的获取、编辑、存储、检索、展示、传输和合成等。集成化涉及的设备的类型与数量尽可能地单一。

(三)交互性。多媒体的交互性是指人可以和计算机的多种媒体信息进行交互操作,从而给用户提供更有效地控制和使用信息的手段。交互性是多媒体技术最重要的特性。

二、多媒体技术在创新中的应用

创新的难点是思维教育。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内部规律性的概括性的、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和事物间的内部联系。创新人才应该具备三种思维:基础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突破创新的难点,是下面要重点阐述的内容。

(一)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学生基础性思维的培养。依赖于从课堂教学中所接受的知识,是大多数学生所能获得的。多媒体技术进入教学中后,通过声音、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学生能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更加形象,有利于培养基础性思维。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像并茂,利用有声有色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通俗易懂的解说等给课堂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突破教材重点和难点,展示一些抽象的、微观的现象,有利于学生感知、想象和理解,吸引学生全员、全程参加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二)多媒体技术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对拓宽思路、解决某些难题、开创新的方向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去思考问题,多元思考可以拓展思维空间,捕捉到许多新颖独特的信息,从而产生新的理解、新的假设和结论。比如我们可以专门建一个BBS,学生可随时在BBS发表自已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引发讨论,讨论范围可以涉及各个学科。 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发散思维,进行多方面的思考,提出几种不同观点,得到几种不同的答案,使思维缜密,灵活,从而可能产生创造性的独到见解,扩展延伸,让学生的思维热线向外辐射,以培养思维的广度。从课内到课外,从规定性课程到选择性课程、活动性课程,从教室延伸到校园,从校园延伸到社会,从书本延伸到生活,从获取间接经验到积累直接经验。总之,要在各方面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实践情境中,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创造性思维依靠基础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够为人类社会产生新的知识。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在计算机教学中,不但要培养学生同时产生大量观念、疑问、不受固定模式约束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大胆猜想、判断,并将其猜想作为逻辑推理的一种形式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项自主性的活动。传统教育中的“填鸭式”灌输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思维的发展,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片面强调繁琐练习,过多背诵以及死记硬背的考试,使知识的迁移能力大为降低,更谈不上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基础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整和形成复合思维过程,具备较大的创造才能。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从而起组织、引导、控制以及解答作用,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这样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对其它学科的学习起协

[1] [2] 

调、促进作用,为未来的高层次创造活动打下良好的坚实基础。

三、展望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在学习内容和方式上,都打破了传统的线性框框。电子课本和网上教材中,知识间的联结不再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发散性的、板块的,可以有多种组合和检索方式。学生学什么,何时学,由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学习。它是一个因人施教的系统,照顾着每一个学习者的需求。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为个别化学习和发展个性特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大大地提高了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能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才能。教育部陈至立部长说:“世纪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带来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对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影响。为了争取在新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我们必须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实现教育信息化。

冯建平.多媒体CAI课件制作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6篇:媒体技术创新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贵州省情;创新运用

中图分类号:[G40-012.9]

“贵州省情”课程是从2007年秋季开始,贵州省教育部门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精神,切实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而在全省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新课程。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上好这门课程,有效地实施好这门新课程的教学是当前全省各高校需要迫切解决的新问题。

多媒体技术在贵州省情课教学中的运用,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整合,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课堂的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增强了教学效果。在大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同时,也不能忽略该学科本身具有的特点和传统的教学规律,应该努力寻求其与传统教学的契合点,发挥其现代性特点,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贵州省情课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的原则

“贵州省情”课程是贵州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新课程。“贵州省情”课程是从贵州省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贵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围绕当前大学生关心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阐述了贵州的政治、经济、人口、文化、教育、科技、民族、宗教、自然环境资源等要素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提供认识贵州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贵州省情,增强热爱贵州、建设贵州的热情和信念,探索贵州的振兴之路。它具有时效性的特点,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课件教学设计应符合教学的指导思想

贵州省情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程,它不仅是一门传授知识的理论化课程,更是一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政治课,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作为贵州的大学生,如果不了解贵州省情,就无法面对贵州的现实和未来作出理性的思考和正确的选择,就难以有“为家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努力奋斗”的坚定信念。在课件的选材和制作上应凸显课程的这一鲜明特征,所选择的图片、视频等应与教材内容相呼应,要服务于激发大学生热爱贵州、开发贵州、建设贵州的热情。在相关资料的选择上,所选内容要具有真实性和前瞻性,并与教学内容一致。应注意避免舍本逐末,一味追求多媒体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和资料的趣味性,将课件变成影像资料的堆积,导致学生注意力最终落在多媒体上而忽略了它所蕴涵的教育意义。

2.课件教学设计应以围绕教学目标为前提

设计者在制定每个具体目标时都要考虑到大学生的年龄、已有知识水平以及生源地等因素,努力使目标定得恰到好处、难易适度。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传统教育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而真正实现以“学”为中心,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课件教学设计要突出实用性

一个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使其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提高能力。但是并非所有学习内容都适合采用课件形式进行教学,对于那些只需学生自行阅读教材便可以掌握的浅显内容或通过单一媒体便可实现教学目标的内容,就不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开发、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只有那些用单一的语言或文字无法表达或难以想象的部分,才适合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4.课件教学设计要突出合理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客观刺激物在具有强烈性、变化性、对比性等特点时才能引发人们的充分注意。因此,在课件的教学设计上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媒体的选择要具有变化性。单一感官的刺激持续时间过长会使人疲倦,甚至抑制信息的获取。因此,一个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要适时变化媒体类型,使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交替出现,引导学生不知疲倦地探索学习。第二,媒体选择要具有艺术性及适应性,比如文字内容上,应力求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课件的教学设计从整体布局到局部某个图形的选取、颜色及声音的搭配等都有美学蕴含其中,不可机械地照抄书本。第三,媒体的选择要有针对性,任何媒体的选择都不能偏离目标,都要为内容服务,一个课件无论怎样绚丽多彩,如果学生用后没有收获或偏离了目标都不是合格的教学课件。

总之,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教学设计是一项繁重的创造性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往往需要设计者反复推敲或修改,特别是投入教学后还要及时收集反馈到的信息,发现不合理的地方要进一步完善,使更好地服务于师生。

二、贵州省情课程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须把握的各种关系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是网络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作为新生事物,多媒体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有其固有的不足和必须要处理好的许多问题。从目前贵州省情课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状况来看,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尤为重要:

1.多媒体计算机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多媒体计算机作为一种新的有效的教学手段,固然有许多优点,确实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不少缺陷,但也有自身的不足,还需要依靠传统教学手段来弥补。如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前景等抽象概念,教师与学生的思想交流等,用多媒体视觉形象表达相当困难。可见,多媒体无论怎样先进,其功能无论如何完善,都不可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而不是互相排斥、互相替代的关系。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过程中,应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互相结合,取长补短。

2.多媒体展示与教师讲解和板书的关系

有的教师喜欢把整堂课内容都制成课件,甚至教师必要的讲解也由录音来代替。这实质上把教师当成了计算机操作员,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事实上,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不应因计算机的介入而削弱或消失,要清楚计算机只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而不是计算机取代教师。教师讲课中常用的口头表达方式,是人类交际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行为之一。完全用课件代替板书,也违反了教学规律。优秀的板书能较完整、科学地展示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具有概括性、持久性、操作简便性等特点。因而,多媒体无法取代传统板书的功能。这就要求贵州省情课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中必须处理好计算机展示与讲解之间的关系,必须处理好计算机字幕与板书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效。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传统教学过程中难以处理好的一对矛盾,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中这对矛盾仍然存在。有些教师考虑更多的还是如何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将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子中去,只顾媒体,忽视“主体”,改“满堂灌”为“媒体灌”,从而颠倒了教学中的主次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应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主导是对主体的主导,主体是主导的主体。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上。

4.教学内容与课件形式的关系

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是评价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法的首要标准,也是贵州省情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的目的是要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因此,无论是课件的制作,还是媒体的选择和运用,都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决不能脱离教材内容,单纯从激发学生兴趣出发搞形式主义,把贵州省情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成完全的风景欣赏视频课件显然是不符合教学内容的。课件设计要严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原则,根据贵州省情课的教学内容及学科特征,合理设计和开发课件。

三、贵州省情课多媒体教学创新运用的主要对策

根据贵州省情的课程特点和多媒体技术的特性,要在贵州省情课中创新运用好多媒体技术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要建立多媒体技术支持下贵州省情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是一项复杂的课题研究。教师应终身接受教育,要学会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指导教学活动,应加强现代教育理念、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研究。同时,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课件制作技能和网上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的水平。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专业理论和多媒体技术的学习,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

2.建立健全教师培训交流机制

不同学院之间、不同学校、不同地区教师之间要经常性地交流,共同探讨、共同提高。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才会摸索出适应贵州省情教学的各种教学模式,最大程度地优化课堂教学。此外,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教学风格,使用课件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师要能自己编写和设计课件或尽可能多参与设计和编写课件的全过程,以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通过课件展示个性化的教学特点和教学风格。

3.政府和有关教育部门应提供人力和财力支持

研发高质量的贵州省情教学软件需要走专业化的道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当作发展教育、提高贵州大学生省情教育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专业技术部门参与多媒体课件的研制和开发,并拿出专项资金支持这项工作。目前,贵州省情这门课程只在贵州开设,并且开设的时间不长,所以相关的课件很少,只有贵州广播电视大学精心制作的课件一套以及教学视频。其中,贵州省情课程的课件部分制作得有点粗糙,相关图片和视频还是太少。另一个是教学的视频做得很好,但是,是贵州广播电视大学的张涤教师的教学视频,任课教师直接将它拿来上课,显然是不太合适的。将多媒体技术与贵州省情教学的有机结合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多媒体技术在贵州省情课中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教育教学功能。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21世纪的教育已全面进入崭新的信息时代。高校必须把积极应用多媒体技术作为改革和发展的动力,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贵州省情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形式将会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它必将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形式。因此,以贵州省情课教师为主体,多方参与支持,营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将有利于运用多媒体技术创新贵州省情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共贵州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情教程[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李芬.创造“贵州省情”课程的教学魅力[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8)

第7篇:媒体技术创新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互动交流;改革创新

一、资源丰富,取材广泛,增大课堂容量,更便于因材施教

多媒体辅助教学素材广泛,资源丰富。通过课件,可以把教材与辅助资料有机结合,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思维灵感,积极思考。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先在网上搜集一些轴对称图形图片,让学生先欣赏到一些美丽图案,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产生设计美丽图案的欲望,增强学习数学的愉快情感体验。

利用多媒体上复习课,多媒体技术为教师进行教学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载体,能在有限时间内增大课堂复习容量,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可以更自由地进行分层教学,将问题由浅入深分成3组,不同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级别的问题,教师可根据各组学生的反馈情况,重新确定难点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从而能更好的因材施教,使教学显示出极大灵活性和有效性。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声情并茂,形式活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正是直观、形象、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色彩缤纷、生动有趣,化无声为有声,变静止为运动的教学情境,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对静态的课本和板书,难免觉得枯燥乏味,甚至昏昏欲睡,多媒体恰恰克服了这一缺陷,那些实用性很强的PPT和FLASH动画课件,采用了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色彩变化等功能,使那些呆板的文字、图片活动起来,生动地模拟数学变化过程,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把学生融进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能有效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达到突破难点的教学目的,满足学生好奇心理,使学生乐于接受。

三、利用多媒体开展社会实践,开发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构建开放式的数学课程,数学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重视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学生也应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确定考察项目后,利用信息技术很快就可以将所需资料收集起来,形成对项目的初步了解,再出去考察就会心中有数,当考察回来撰写报告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电子表格对各种数据进行处理,利用所设计的程序进行比较复杂、繁锁的计算。而且还可以完成编辑文字、图表处理。可以说,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完成课外实践的全过程。比传统的方法大大节省了时间,并且要好得多。

四、利用信息媒体的网络优势,为学生提供开放、宽广的学习操作平台,以满足学生的差异化的发展需求,促讲学牛自幸学习

教材在把握基本要求前提下,要有一定的弹性,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或开放性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发展。例如: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在学生充分感知、理解轴对称图形后,教师可提出开放性新要求: (1)在网上找轴对称图形(2)自己设计轴对称图形。同学间相互交流展示。这样的创新要求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会搜集到很多美丽的图案,并通过交流展示,充分理解掌握轴对称图形,并根据自己的要求,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画出体现自己个性的图形,使学生从封闭性学习变为开放性学习,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张扬。更让学生明白了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不再是书本中的知识,更是生活中的知识。培养学生学有所用的意识。

五、利用信息媒体人机对话功能,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探究知识的学习机会,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自我建构

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利用多媒体信息创设合作与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亲自体验,从而明白“任何知识都是通过人们的艰苦努力发现和探索得到的,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没有弄明白和没有解决的问题,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我们可以利用“几何画板”为学生提供一个自己实验探索、发现梯形面积公式的平台。让学生在“几何画板”中自己画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利用“平移”“旋转”“拼接”或“割补”功能,让学生在动态的操作、比较、合作、交流中研究探索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利用信息环境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的探索学习,从而体验研究、发现知识的快乐。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

六、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正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变革

第8篇:媒体技术创新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创新思维;创新教育

多媒体教学与教学创新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多媒体的先进特性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探讨新的教改思路,培养新的教与学的思维方式,启发灵活的创新精神,寻找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关于多媒体技术和创新思维

多媒体技术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来创造学习环境的教学技术。随着我国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如今已经形成了新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并且发展迅速。

创新思维是指在逻辑思维的基础上,结合非逻辑思维方法,形成的一套新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对人们认识新领域、开创新成果所产生的思维活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体现在敢于并善于提出疑问、具有多种思维能力、具有进行科学创新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具有开拓精神。

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主要是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习惯,通过对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扩散性的激发,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探索性。

二、多媒体教学对比传统教学有着综合性优势

1.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过程是一种学习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在较轻松的学习情境中对课件所讲的内容达到理解。

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以它的可视性和真实性传达着更多的知识信息;以交互性、随机性和模拟性将宏观与微观、抽象与具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在运行软件的过程中,无形地接受着知识,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自觉性。

3.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智能化的教学课件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是由学生独立操作、思考,按照他们自己的思维,通过选择学习路径以适应自己的学习情况。

4.使教学过程智能化。多媒体课件教学具有智能功能,学生可以通过人机对话进行学习、自我测试,也可以与网络中的同学和教师进行学习、交流。学习知识的结果是什么?就是要利用所学的知识形成一种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探究问题的方法。因此,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而应该在教学中逐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5.多媒体与网络相结合,更大规模地进行开放教学。网络教学覆盖面广,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学生接受优等教育的机会增多,学习也不再是接受某一学校单一的教学。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校大学生不仅可以和同学及授课教师进行交流,还可以和国内外知名的专家进行交流,与高层次专业人才进行交流。

三、培养新型人才需要创新思维

人才的创新素质是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核心素质。在今天,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新的教育内涵和热点,它会带来诸多方面,如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巨大变化和深刻变革。

四、多媒体教学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对学生来说,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从而运用已有知识发现新事物、掌握新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多媒体教学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引导和培养,充分开发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以及活跃的灵感。

1.教师要努力加强自己的创新意识。作为教育创新的实施者,教师应在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上认真下功夫,在教育创新的实践中加深对新的教育理念的领悟,努力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和教学能力。

2.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开发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对于需要开发的多媒体课件,不能只凭想象进行。制作多媒体课件必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符合教学对象,符合教学大纲,符合教学原则,符合人的思维。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发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多媒体课件所展示的知识信息为学生创设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情境,使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学习兴趣,从而转化为求知欲望,形成了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和前提。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能够找到多种不同的方法和答案,形成有效的结论,这就是思维的扩散性。它是创新思维最重要的特征。

多媒体课件通过新颖的教学方式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循循善诱,从而引导学生发现新事物、解决新问题、形成独创性。独创性是创新思维的本质特点。

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我们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牢牢把握住一点:学方法比学知识重要。按照这个思路形成教学的技术和方法,远比照本宣科重要得多。学生可以在领会中训练自己,在训练中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

(通讯作者: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解雁松)

参考文献:

第9篇:媒体技术创新范文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习兴趣,打开创新能力培养之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怎样培养,如何实现呢?首先就应该打开那扇通往创新道路的门。牛顿有句经典名言:“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可见,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以深厚的知识功底为前提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习惯。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抓住学生的心理,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利用多媒体技术,把静态、枯燥、难懂的材料融入三维空间,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形成动态画面,使其内容更丰富充实、形象具体、生动直观,给学生视、听、感官以更大的冲击和吸引,满足了学生好奇、兴趣广的心理需求,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大气压强”是初中物理的难点和重点,一般来说,教师讲授马德堡半球实验时,把两个马德堡半球合在一起,抽掉里面的空气后叫一个学生拉一下,拉不开,就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但是,究竟大气压强有多大?大多学生没有感受,印象不深。采用多媒体。可以在课堂里模拟300多年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分拉两个半球的马匹从2匹增加到4匹、8匹、直到16匹,再配以紧张而有节奏的马塞进行曲伴奏,直到“啪”的一声,把两个半球拉开,声像并茂,把学生带入到现场实验情景,所有学生都十分投入。采用多媒体对马德堡半球进行剖析讲解。强化了学生从四面八方施压给半球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想象情境。发展创新思维

想象是人们将通过观察所得到的表象和已掌握的知识相结合的结果,也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再造加工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教学中创设想象情境,就是加强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例如在讲“浮力”一节时,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个短片,演示将一个铁片慢慢放入水中,铁片会下沉;然后再将同一块铁片做成船形,铁片就漂浮在水面上,得出同一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不同,根据这个现象指导学生猜想,物体所受的浮力和什么因素有关。这样学生借助多媒体短片既理解了内容,又能进行合理的猜想,发展了创新思维。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适时引导,引导创造性思考

一位哲学家说过:创新始于新奇。新奇的事物往往使个体产生惊奇的情感,对打破人的思维定势与惰性有重要作用,能启发人的创造性思考。学生如果对某一问题产生了好奇,他就会带着极大的兴趣,对这个问题进行主动、积极地研究,产生创造性的结论。可见,兴趣和好奇是创造良好的开端。

多媒体的运用,改变了传统媒体单调僵化的面孔,使得课堂内容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初二物理“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单刀直入,急于把“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亮出,但我们现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本世纪地球上第一次出现日全食情景来引入新课,学生会被日全食美丽、壮观、奇妙的情景深深吸引。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地球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其中包含了什么物理道理?这样可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促使学生认真思考,努力探索,积极参与教学,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学得轻松活泼、愉快,对新知识学得快、掌握得快,利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学生学习更加刻苦,其探索欲、创造欲更加强烈,教学过程也更完善,良好的教学过程保证了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演示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认知能力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