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形测量范文

地形测量精选(九篇)

地形测量

第1篇:地形测量范文

【论文摘要】:gps、rtk 测量技术是建立在载波相位观测值基础上的实时动态定位系统,文章就利用这项新技术在地形和地籍测量中的应用情况做一介绍。同时,文章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测绘地形、地籍以及生成土地证、房产证等一些图件进行说明, 并作相应的转换处理, 满足了地籍管理工作的需要。

一、基于gps、rtk测量技术的地形和地籍研究

(一)概述

gps、rtk 测量技术是建立在载波相位观测值基础上的实时动态定位系统,文章就利用这项新技术在地形和地籍测量中的应用情况做一介绍,供同行参考。地形测图是为城市以及为各种工程提供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以满足城镇规划和各种经济建设的需要。地籍测量是精确测定土地权属界址点的位置,同时测绘供土地管理部门使用的大比例尺的地籍平面图,并量算土地面积。用常规的测图方法(如用经纬仪、测距仪等)通常是先布设控制网点,这种控制网一般是在国家高等级控制网点的基础上加密次级控制网点。最后依据加密的控制点和图根控制点,测定地物点和地形点在图上的位置,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和符号绘制成平面图。gps 新技术的出现,可以高精度并快速地测定各级控制点的坐标。特别是应用rtk 新技术,甚至可以不布设各级控制点,仅依据一定数量的基准控制点,便可以高精度并快速地测定界址点、地形点、地物点的坐标,利用测图软件可以在野外一次测绘成电子地图,然后通过计算机和绘图仪、打印机输出各种比例尺的图件。应用rtk 技术进行定位时要求基准站接收机实时地把观测数据(如伪距或相位观测值)及已知数据?(如基准站点坐标)实时传输给流动站gps 接收机,流动站快速求解整周模糊度,在观测到四颗卫星后,可以实时地求解出厘米级的流动站动态位置。这比gps 静态、快速静态定位需要事后进行处理来说,其定位效率会大大提高。故rtk 技术一出现,其在测量中的应用立刻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

(二)rtk 技术应用

rtk 技术用于各种控制测常规控制测量如三角测量、导线测量,要求点间通视,费工费时,而且精度不均匀,外业中不知道测量成果的精度。gps 静态、快速静态相对定位测量无需点间通视能够高精度地进行各种控制测量,但是需要时候进行数据处理,不能实时定位并知道定位精度,内业处理后发现精度不合要求必须返工测量。而用rtk 技术进行控制测量既能实时知道定位结果,又能实时知道定位精度。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应用rtk 技术进行实时定位可以达到厘米级的精度,因此,除了高精度的控制测量仍采用gps 静态相对定位技术之外,rtk技术即可用于地形测图中的控制测量,地籍测量中的控制测量和界址点点位的测量。地形测图一般是首先根据控制点加密图根控制点,然后在图根控制点上用经纬仪测图法或平板仪测图法测绘地形图。近几年发展到用全站仪和电子手簿采用地物编码的方法,利用测图软件测绘地形图。但都要求测站点与被测的周围地物地貌等碎部点之间通视,而且至少要求2-3 人操作。采用rtk 技术进行测图时,仅需一人背着仪器在要测的碎部点上呆上一、二秒钟并同时输入特征编码,通过电子手簿或便携微机记录,在点位精度合乎要求的情况下,把一个区域内的地形地物点位测定后回到室内或在野外,由专业测图软件可以输出所要求的地形图。用rtk 技术测定点位不要求点间通视,仅需一人操作,便可完成测图工作,大大提高了测图的工作效率。

(三)rtk 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地籍和测量中应用rtk 技术测定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以及测绘地籍图,同上述测绘地形图一样,能实时测定有关界址点及一些地物点的位置并能达到要求的厘米级精度。将gps 获得的数据处理后直接录入gps 系统,可及时地精确地获得地籍图。但在影响gps 卫星信号接收的遮蔽地带,应使用全站仪、测距仪、经纬仪等测量工具,采用解析法或图解法进行细部测量。

在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测量中,rtk 技术可实时地测定界桩位置,确定土地使用界限范围、计算用地面积。利用rtk 技术进行勘测定界放样是坐标的直接放样,建设用地勘测定界中的面积量算,实际上由ps 软件中的面积计算功能直接计算并进性检核。避免了常规的解析法放样的复杂性,简化了建设用地勘测定界的工作程序。在土地利用动态检测中,也可利用rtk 技术。传统的动态野外检测采用简易补测或平板仪补测法。如利用钢尺用距离交会、直角坐标法等进行实测丈量,对于变通范围较大的地区采用平板仪补测。这种方法速度慢、效率低。而应用rtk 新技术进行动态监测,则可提高检测的速度和精度,省时省工,真正实现实时动态监测,保证了土地利用状况调查的现实性。

二、gis在 地籍、地形测量中的运用

(一)概述

目前gis 正向着数据标准化、平台网络化、数据多维化、系统集成化、系统智能化和应用社会化的方向发展。互操作地理信息系统是gis 系统集成的平台, 它实现异构环境下多个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系统之间的通讯协作。基于/china/">中国地大、武汉瑞得、南方cass、金陵地籍等大小几十家企业, 各家软件偏重点不同, 使用方法各异。针对各个单位要求形成的数据格式不一样,作者在各个软件上分别使用, 并转换到通用平台上, 使之能在通用平台上操作、修改、编辑等,完成工作的需要。

(二)建设方案的设计思路

1. 关键技术

(1)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

数字摄影测量将成为数字城市数据采集手段之一。

(2)3s 一体化

3s 指的是全球定位系统( gps) 、卫星遥感系统(rs) 和地理信息系统( gis) , 是建立数字城市的三大支撑技术, gps 可在瞬间产生目标定位坐标却不能给出点的地理属性, rs 可快速获取区域面状信息但受光谱波段限制, gis 具有查询、检索、空间分析计算和综合处理能力,但数据的录入和获取始终是瓶颈问题。数字城市需要综合运用这三大技术的特长, 方可形成和提供所需的对地观测, 信息处理和分析模拟能力。

(3)空间一致性匹配

建立数字城市是一项庞大工程, 不同信息源、不同比例尺、不同投影方式、不规则分幅地图, 要在数字城市系统中复合显示, 叠加查询和综合分析必须进行系统整合。

(4)互操作

统一协议是实现互操作的关键。互操作是在保持信息不丢失的前提下, 从一个系统到另一个系统的信息交换能力, 现已有抽象开放地理互操作规范(ogis) , 主要由三大模块(开放式地理数据模型、ogis 服务模型、信息群模型) 组成。

2. 系统结构组成

行业数据库, 行业办公自动化系统, 行业信息化系统、行业基础档案库

(2)3s 技术系统

包括城市电子地图、遥感图像(卫星、航空) 、地理信息系统、行业应用软件、全球卫星

定位系统( gps) 、立体测量系统。

(3)硬件环境

计算机硬件(包括外设) 、网络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立体测量系统。

三、计算机技术在地籍地形测量中的运用

下面是应用软件的一个中文菜单提示:napgis 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图形和属性之间的联系紧密, 图形处理功能强大。在其上建立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除了图形处理能强大以外,还提供了一套符合土地系统的解析图形编辑法及十分强大的历史管理功能, 解决了图形与属性数据历史信息管理的难题。宗地的属性数据是十分丰富的, 由于各地经济发达的程度不同, 城市的规模不同, 需求的不同, 它包括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 但要以把宗地属性分为两类: 空间方面的属性和人文方面的属性。空间属性主要有宗地面积, 座落, 四至等, 这些是国家土地管理局颁

布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及《土地登记规则》中规定必须要具备的, 另外还包括一些地区根据自己的需要所增加的一部分, 如: 地物分布及类型面积情况、容积率, 密度等, 从计算机管理的角度考虑并结合mapgis 的特点, 空间方面的信息又可分为与图形紧密联系的属性(如宗地面积, 周长, 宗地号, 界标类型等) 和一般性质的空间属性( 如: 宗地座落, 四至等) , 在mapgis 中根据这两种数据的特点, 将其放在图形数据中由mapgi 平台直接维护其一致性,令面积的核算快速准确, 而将一般性质的空间属性放在外部数据库中; 而人文属性包括宗地的权

属、共用关系、用途等信息, 这一部分属性全部放在外中数据库中, 通过宗地号与图形数据建立联系。将上述的数据准备好以后, 就可以进入系统进行初始数据采集与系统建库了。对于地籍数据而言, 系统数据分层处理必须以能提高工作效率, 便于数据分析, 统计, 查询, 并且有良好的可扩展、可伸缩性, 能够满足各地区地籍管理工作需要为目标。结合阳县地籍, 可以按如下专题进行分层:地形数据分过渡层、方里网、测量控制点、居民地、独立地物、交通及附属、水系及附属特殊地貌、植被、注记、地形、电力线等层。界址数据包括界址点、界址线、宗地。由于界址数据在测量时就是一个整体, 因此这一层没有进行分幅管理, 而是充分发挥mapgis 对数据的管理能力, 从物理上就作为完整的一体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 喻华. gps 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 测绘通报, 2007,(04) .

[2] 陈超. 浅谈gps、rtk测量技术在地形和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 科学大众, 2007, (05).

[3] 刘娟, 郝建新, 张金榜. 浅谈gps--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 科技信息 , 2007,(03) .

[4] 付开隆, 韩丹, 赵志坚. gps-rtk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j]. 矿山测量 , 2007,(02) .

[5] 赖高望. 论gps对土地测绘的控制与应用[j]. 广东科技, 2007, (03) .

[6] 刘小玲. rtk技术在控制测量中的应用[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05) .

第2篇:地形测量范文

关键词:地形测量;水下地形测量;地面地形测量

地形测量包括很多种,其中测量难度比较大的有水下地形的测量、淤滩地形的测量、潮间带地形的测量以及复杂地形的测量。创新地形测量方法,对简化测量过程,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激光雷达技术、海洋激光探测技术和超站仪测量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对地形测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水下测量的网络RTK技术

(一) 网络RTK技术的应用方法

利用RTK技术来进行水下地形的测量的步骤如下:第一,在测量的区域内均匀的布置控制点,通过这些控制点来测量它的坐标成果。第二,将控制点的WGS坐标输入到水上测量软件中,并将转换参数计算出来。第三,将测深仪的换能器以悬挂的方式固定在测量船的一侧的中间位置,测量好换能器的吃水深度,然后调试好测深仪的声速和吃水的参数。第四,安放GPS接收器,在安装的过程中GPS接收机的天线最好能够安装在固定换能器杆的顶部,这样能够很好的保证测量点平面位置的准确性。第五,在导航软件上输入水上测量的范围,根据测量区域的情况与测量地图的比例尺来完成测线的布置,同时设置好数据的采集方式,然后和网络RTK与测深仪进行连接,按照预先设置好的测线来进行导航并且进行数据的采集[1]。

(二)网络RTK测量技术的优势

相较于传统测量技术,网络RTK测量技术有明显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网络RTK测量技术可以通过广域差分的GPS和局域差分的GPS削弱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受到的其他干扰,从而保持测量结果的精准性。第二,网络RTK测量技术和单站RTK测量技术相比,它的覆盖面更广;定位的精度更高,可以实时提供精确到厘米级的定位,定位的精度不会受到距离的影响;同时可靠性非常强。第三,网络RTK测量技术的基准站上配置了双频全波长的GPS接收机,能够同时提供精准的双频伪距观测值。

(三)应用案例

在对钱塘江入河口的水下地形进行测量的时候采用的是卫星定位技术,其中网络RTK测量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网络RTK测量技术从2011年开始被应用在钱塘江河口水下地面的测量中,在使用的过程中提供了厘米级、毫米级、亚米级等不同级别的导航和定位服务。虽然网络RTK测量技术没有覆盖整个测量范围,但是目前也已经成为进行钱塘江河口水下地面测量的主要方法[2]。

二、水下测量的海洋激光探测技术

(一)海洋激光探测技术的应用原理

海洋激光探测技术的应用原理与利用回声进行探测的原理相似,利用飞机装载蓝光和绿光的发射和接收设备,激光雷达从飞机上向水面发射激光,这种激光具有窄脉冲、高频率的特点,发射之后记录水面对激光的反射时间,记录水底对激光的反射时间,通过这两个时间的时间差,结合激光的摄入角度、水体对激光的折射率等因素,获得测量点的水深。然后再根据定位信息、飞机信息、潮汐信息等确定探测点水深,从而根据水深的变化完成水面地形的测量[3]。

(二)海洋激光探测技术的优势与不足

海洋激光探测技术以飞机为载体,具有很好的机动性,通过GPS定位系统,能够满足大面积水域地形的测量要求,具有测量的面积广、速度快、精度高、成本低等优势。但是目前由于受到激光的限制,利用海洋激光探测技术只能测量水深在50米以内的水下地形。

(三)海洋激光探测技术的应用案例

在对钱塘江河口的地形探测中使用海洋激光探测技术进行水下地形的测量,和水上测量的激光雷达技术相结合,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探测系统,实现了水上和水下空间的一体化处理,在很到程度上满足了研究过程中对数据的需求。

三、复杂地形测量的超站仪测量技术

(一)超站仪测量技术的流程

使用超站仪测量技术来对复杂地形进行测量的测量流程是:第一,布设首级网点,在布设网点的过程中可以在便利的位置安置仪器,通过GPS来确定布设位置的三维坐标,不需要精准的设置控制点。布置好首级网点之后要进行测量。第二,利用GPS的定位功能来进行图根的测量;第三,利用全站仪的功能来进行碎步测量;第四,利用数字化技术形成测量图。

(二)超站仪测量技术的优势

超站仪是由GPS和全站仪共同组成的一种新的测量仪器,它主要由参考站、碎部点反射棱镜、流动站和其他的附属部件构成,除了具有GPS的功能和全站仪的功能之外,还有具有支持GNSS定位系统的功能。通过流动站与参考站将GPS静态定位功能和快速静态定位的功能相结合,按照椭球面和坐标系统需要来进行投影,完成参数转换,然后依照相对定位原则,计算并显示出用户观测站的三维坐标和精度,而其他的碎部点的获取通过反射棱镜来完成。从而降低了复杂地形的测量难度,节省了测量时间,提高了测量效率,提高了测量精度。

四、激光雷达技术

(一)激光雷达技术的应用原理

激光雷达技术通过用飞机承载雷达,雷达通过一定的位置、角度和距离直接获取被探测地点的三维坐标,从而完成对地表信息的提取,完成探测地点三维坐标的重建,是一种集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仪、惯性导航系统于一身的空间测量技术[4]。

(二)激光雷达技术的应用优势

使用激光雷达技术进行地面地形的探测具有很大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激光雷达技术获得的数据经过综合处理之后可以获得探测点的三维成像结果,它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都很高。第二,因为雷达是由飞机负载的,所以它的动态探测范围很广,并且在探测的过程中可以穿透植物的阻挡,直接获取高精度的探测地的三维坐标。

(三)激光雷达技术的应用案例

激光雷达技术的使用性很强,对环境的敏感度很低,所以在城市建模、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在钱塘江的河口地形探测中被用于进行滩涂的地形测量。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对地形测量的精准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在地形测量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技术,比如海洋激光探测技术、超站仪测量技术、激光雷达技术、网络RTK测量技术等,这些测量技术的出现在很到程度上简化了测量过程,提高了测量的精准度,为地形的测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覃行流.浅谈地形测量方法的新进展[J].技术与市场,2011,(6):96-97.

[2]罗晓兵.有关一次GPS地形测量技术的探讨[J].广东科技,2012,(2):104-104+106.

第3篇:地形测量范文

【关键词】地形碎部;测量;要素

一、引言

碎部测量即在控制的基础上直接实施的散点测量。譬如地形测绘,给地形测图与工程测量创建控制网所实施的测量工作称为控制测量,而把测量仪架设于控制点上实施的各种地形点采集则称作碎部测量。碎步点即决定地物地貌外观形状的特征点统称。而地形图属于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之综合成果。地形图依据控制网创建后,则能够结合控制点实施碎部测量,将地面上的地物地貌测量后绘制到图纸上。碎部测量即测定地物外观形状转折点与地貌特征点之方位,而后依据规定的符号实施描绘,最终构成地形图。

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与信息时代的进步,使测绘事业必定朝着自动化和数字化以及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数字测图替代模拟测图定会成为必然趋势。[1]当前数字测图主要有数字测记与电子平板测绘等两种作业模式。

二、采用数字测记模式作业的地形碎部测量要素

数字测记模式即野外作业测记,室内作业成图。通常利用的仪器即全站仪,利用全站仪测量过程中虽然能够直接记录点号以及三维坐标,却没有办法记录出点与点的连接形式,并且以人工配画的形式标示出测点点号草图,然后回到室内把坐标直接由全站仪录入计算机,而后结合草图进行人机交换式编制成图。[2]此种方法不仅成本较低,而且精度很高,目前被广泛应用。数字测记模式作业的地形碎部测量要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测绘工作者首先要熟练掌握测量仪器。

2.处于平原地带的野外地形比较简单,可测量时对主要沟坎不能忽略,由于地势比较平缓,高程点能够稀疏一些,可对出现明显起伏的地方,高处要延坡走向存在一排点,坡下存在一排点,如此画出的等高线方不能变形,标出沟坎后,等高线钻入沟坎,如此等高线方不能相交。平原地带的房屋要在一排房的两侧控制,不能以短边两点与长边距离绘房,不然会使偏差太大。必要的情况下应上房作业,能够取得事半功倍之效。部分没有看到的地方,能够用仪器将周边打出来,里面的使用钢尺测量,不能认为钢尺量的不会准确,实践表明,钢尺量出来的同仪器测的同样准确,同时能提升效率。测图过程中必须关注电杆的种类与走向以及可否存在地下接口。此外,还有的电杆上方是输电线路,下方是配电线路抑或通讯线路,要绘制主要的。成行的电杆无需每个均测,能够相隔一根测量一根抑或相隔若干根测量一根,因为此部分电杆的间距是相等的,在实施室内作业时能够以等分插点绘图,且精确度会较高,可有转向的电杆必须测量。道路应测一边,丈量出道路的宽,如此绘出的图方能好看。地下光缆亦不能忽略,可部分光缆,譬如国防光缆一定要经某部分机构批准方能于图上标示。

3.绘制碎步草图,在山区应当同地形结合绘图。要弄清碎部点之间的关系,对复杂地形需绘碎步草图,以协调绘图工作者搞好绘图工作。[3]房屋相对位置应当绘好,如此归后方便处理室内作业与查错。部分地物譬如电线杆,马路井盖,能够单独提出绘,如此会让草图清晰有序。绘图工作者应注重图的表面准确整洁,标注分明,同时做到随时测点,随时展绘,随时检查。

4.测量山区时,主要考虑的是地形,可并非点愈多愈好,达到山上、山下均有点,明确山脊线,山谷线等地形线上具备足够的点,如此绘出的等高线才像并且不变形。在山区尤其是在半山腰盖的房子,应将附近比较大的坎绘出,如此在图上方能够看到房屋有层次和立体感。在山区测图,最佳的办法是于山顶抑或半山腰设站,如此能够降低搬站次数,成效显著。即使是搬站,当每站的工作完结时,要实施检查,在核实地物地貌不存在误测抑或遗漏测量现象,才能搬站。

5.测量工作者应对各类地形地物拥有一个整体概念,把握何种地形由多少个点绘出,通常点状物由一个点绘出,线状物由两个点绘出,圆形建筑物由三个点绘出,矩形建筑物由四个点绘出……此也属于对测图软件的掌握程度。

以上要注意两点,即一方面在实施碎步测量支站,有的因站支的不近,定向则需跑远些,为防止此类现象出现,能够支出两站,令两站挨得近些,一个为摆站点,另一个为定向点;部分全站仪,譬如苏一光,在重上电池之后一定要再次定向,可跑尺的此时正处于别的山上抑或离此较远,若去定向则即费时间又费事,此除了能够在迁站时更换电池,也能够在电池能量消耗之前,先测量一个点,而后更换电池,再以测量的此点定向,问题则可解决。

三、采用电子平板测绘模式作业的地形碎部测量要素

伴随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数字测图定会向自动化趋势发展。促使测绘工作内外业一体化,促成显即测,实时成图。电子平板测绘模式,也就是全站仪加便携机再加测图软件,在野外作业测图的同时将数据输送到计算机绘图,进而让数字测图的质量与效果全面超越白纸测图。伴随便携机造价的逐渐下滑,电子平板定会发展为数字测图的主流。

电子平板测绘模式即全站仪自动跟踪测量模式,测站借助全站仪自动跟踪,无需人为操作,能够遥控开机测量,整个作业由全站仪自动实施跟踪,描准,记录。此在测量山地区域的等高线时极为方便;GPS测量模式即伴随RTK实时动态定位技术的进步,其可提供测点三维坐标成果,在2000M测程之内能够实现几厘米的精确度。[4]RTK同电子平板测图系统相连,则能现场成图,且可实时测定点位坐标,达到数字测图一次到位(而不需要先控制后碎部)提升了生产效率;棱镜技术的发展也定会大幅度降低野外作业之劳动强度。考虑到数字测图与计算机制图的特点。采取电子平板测绘模式实施地形碎部测量应注重如下几点:

1.对具备方位的单独地物,要测定两个点坐标,两点的中间点则为单独地物之核心位置,同时以两点的连线明确符号的方位。

2.所有按比例的矩形状态地物,若是测量了三个角点之坐标,第四个点坐标能够通过程序计算。

3.房屋附属建筑诸如台阶等与房轮廓线之定点无需实际测出,可依据垂线法计算得出交点坐标。

4.按比例之双线地物,譬如河流,测量两侧边线特征点坐标。

5.圆状地物要在圆周上测出均匀分设的三个点坐标。较小的圆边能够测出对径方向两个点坐标。

6.圆弧线通常要测定起、终点以及大概中间的一点。然后连接直线较短的圆弧度(譬如河流转弯处的较小圆弧地段)可测两个切点坐标,绘制圆弧则由程序自行解决。

7.对于陡坎、陡坡等,要测比高抑或测坡脚线的高程。

四、结语

总之,不管是用动态GPS、抑或是用全站仪实施地形碎部测图,单一拿碎部点坐标来讲,其精确度是有所保障的,同时存在充足的精度余量。数字化地形测图模式的出现,定会于测绘部门仪器设备之更新改造方面、测绘技术工作者继续教育和测绘专业教学内容的整合完善方面、数字化地形测图的规范化方面、探讨数字地形图的精度及标准明确方面、数字化测量环境下测绘部门生产与技术管理理论探讨方面等产生积极的影响效果。

参考文献:

[1]夏凡.浅谈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量[J].甘肃农业,2013(23).

[2]郭晓毅,李智勇.全站仪碎部点测量方法精度分析[J].科技信息,2013(21).

第4篇:地形测量范文

一、目的与要求

本次实习目的与要求就是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掌握导线控制网的布设和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计算方法。分发仪器后,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习。先进行水准测量。在校内选择地籍井盖内的水准点作为起始点(已知其高程),再校绕学校布设一条闭合水准路线。水准点选在道路路边(不得将点选在道路中间,以免发生交通事故),点位确定后做好标记并编号。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每站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并且观测的测站数为偶数。

二、水准仪的使用

1:安置仪器 2:粗略整平 3:瞄准水准尺 4:精确整平? 5:读数

在平时的日常学习中我已经对ds3水准仪的使用有过实际操作,这次所使用的水准仪是自动安平水准仪,又比之前所试用的较之先进,每次读数都省去了精平的操作,使我们的每次观测都能顺利的快速完成,大大的提高了我们的测量速度。这次实习我们首先做的是从水准点出发再回到已知水准点的水准路线,在这第一次的校外实习中我们就遇到了许多问题。比如:出了学校我们主要在人行道上进行设站,过往的行人直接影响了我们测量的正常进行;现在正值夏天,炎热的天气、刺眼的阳光,不但影响着仪器的读数还考验着我们同学门的耐力。但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我们保持平静的心态来寻找合适的机会,用坚强的意志接受阳光的考验。在检验所测数据的时候,做到发现错误立即解决对读数结果超限的时候立即返工,同时还发现测量工作一般都在规定的记录表格上如实地反映出测、算过程和结果,表格中有计算校核,∑a一∑b=∑h,这只说明计算无误,但不能反映测量成果的优劣。外业测量结束后,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在限差允许的范围内,即按水准路线长度或测站数进行调整,若超过限差,必须重测,直到合格为止。水准测量完成后,我们又领取了新的仪器:j2经纬仪,准备进行导线测量。在校内选择三个已知坐标点作为控制点,在校外选取控制点布设导线(控制点由邓老师选取),将所有控制点连接成一条闭和导线,每个控制点都钉有钢钉并编号。

三、经纬仪的使用

在导线测量中的水平角角度测量对于我们来说要求非常高,我们用的是j2经纬仪。由于我们在平时的日常学习中没有接触过j2经纬仪,高长年老师又给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我们明白了j2与j6的区别,还有j2每一站测量后数据3 8 13 9的限差要求。j2经纬仪的精确度很高,这就要求我们一直都秉着做事严谨的作风,对于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在每一站上都要对旋进旋出读数、2c等数据是否超限进行检验,如果超限立即重测,直到符合限差再进入下一站。 在实习中为了避免大的误差我们也都总结了不少经验,例如我们采用盘左和盘右观测取平均数的方法,可消除照准部偏心误差、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残余误差。又如在短边上的端点观测角度时要特别注意对中,照准目标时要尽量瞄准目标的底部,因为它们对测角的影响与距离成正比。为了消除度盘的刻划误差,需要配置度盘的位置,每测回变换进行配置。在角度测量时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仪器下沉和路边行人带来的影响。由于做导线的时候选点都较远,且都在马路旁边,过往的车辆行人都是很大干扰,特别是南昌北路到北园春的拐弯处的控制点,它在北园春十字路口旁,面对川流不息的车辆,想瞄准点是需要极大的耐心和能抓住任何机会的能力。为了避免行人和车辆的干扰,所以我门每天都很早出门,必须在人少的时候抓紧时间干;还有在阿勒泰路向南昌路的拐弯处,由于地势、地物(路边垃圾箱)等影响,测量人员观测不清楚测钎,经过全组人的商讨后,提出了二个解决方案:a.利用长的标杆代替短的测钎;b.利用铅垂线代替测钎。在考虑了所有因素,进行尝试后,我们用标杆顺利的测完了这一站。角度测量过程中,让我们都看到了严谨作风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也让我们在实际问题中成长起来,经过这一项目的实习测量后我们也深刻的认识到团结的力量是伟大的。

四、实习认识

通过这次测量实习,我学到了很多,比如对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实习中,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任务,来不得半点推委和逃避,野外作业也没有给你回去翻书的时间,一切都必须在现场解决。因此,这让我深深明白理论知识的重要,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安心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和回顾,做到胸中有沟壑,一目了然。为以后实际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次实习中让我再次认识到实习的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每个人的一个粗心,一个大意,都可能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甚至是带来一生都无法弥补的损失。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提高了我组成员的默契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每个组都像一个大家庭,遇到问题都会集所有人的智慧一起解决,虽然有时我们会因为一些实习中的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吵的面红耳赤,但大家都想着把要完成的这次实习完成的更加完美。在以后的学习、实习、工作中我都要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学会和同伴和睦相处,学会宽容。地形测量实习就这样圆满的结束了,现在回想起来,收获不小。同时,让我们体会到了测会工作外业的艰辛,内业的耐心,也让我明白了要做好一件事就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让我们了解到了团队工作的重要性。再者,测量中还要注意仪器的保护工作。感谢学校给了我们这次实习的机会,让我们体会现实,体会生活。这次测量实习定会对我们的未来走向社会有很大帮助,并且为今后我们完成后续相关课程和面向社会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经验教训

第5篇:地形测量范文

关键字: 新时期;地形测量;测绘技术;

地形测量是一门综合型的科学技术,研究的范围较广,结合了物理学和测绘学的知识,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新技术应用到测绘技术之中,发挥了极大的优势。通常而言测绘工程包含了控制测量、施工测量、地形测量、变形监测和竣工测量。通过本文的论述,笔者一方面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另一方面,希望能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点参考借鉴的材料。

一、测绘学和地形测绘

测绘学是通过天文测量。水准测量、重力测量等工作来研究地球的信息,并建立天文测量、水准测量、重力测量的基准。同时测绘学要对国土和地球表面的高低起伏,等高线、高程、地面高程模型等地形要素和基本的地物要素如道路、水系、居民地、植被覆盖等,以及地名、地物名进行调查、测量和制图的学科。地形测绘是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信息化技术、智能化技术、自动化技术、数字化技术在测绘中广泛应用,但是地形测绘和测绘技术并没有本质的改变。

二 新时期地形测量中测绘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自动化技术实现了测绘工程中多种技术的融合,同时具备信息采集、传输、处理、保存、输出、管理等功能,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实现了测量仪器的智能化,测量技术朝着自动化方向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内的共识,其中3S技术和集成技术是测绘技术自动化的核心内容。

2.1 3G 技术及集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更新3G技术以及集成技术测量手段,可以有效的提高地形测绘技术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从而解决了传统测绘技术不能达到了精确性要求,3G技术由于具有显著的优势,因此在地形测量和测绘技术应用范围内广泛的应用。当前全球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已经应用于 GPS、GIS、RS 和 3S 集成技术中 ,普及和深化了地形测量和测绘技术 ,并使之朝着电子化、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方面发展。地理系统系统是公共地理定位的基础 ,能够为其提供标准化、数字化和多维化的地理信息。

2.2测绘软件及数据库的开发与更新

不断提高的自动化技术能够提高地形测量的工作效率,使测量工作能够保证保量的完成,在自动化技术中测绘软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测绘信息数据库的不断完善,可以把采集的信息直接的输入到信息库中,并允许管理者进行数据的调整和检索,方面了数据的管理和共享,实现了数据管理的自动化,使地形测量数据更加标准化、科学化、系统化,同时在传输方式上,自动化测绘技术使其更具有多样性和网络化,实现了自动化和数字化的完美结合。

2.3 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在测绘技术中的应用

新型技术的发展使地形测量和测绘技术更具有交叉性和综合型,从而推动了其自动化的发展。例如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以使测绘工程进行电脑模拟,利用人脑的推导思维进行数据的分析工作,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精确性。全球定位系统(GPS)、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PS)、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专家系统(ES)这 5S 技术的发展和相互结合 ,实现了地理信息的动态监测和诊断 ,并能够将获取的信息进行共享,从而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这些都是使地形测量和测绘技术朝着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的关键。

三 新时期地形测量中测绘数字化技术的发展

3.1数字测图

对于不符合精度要求的地形图,要直接采用数字测图的方式进行数字的测绘,计算机技术在数字测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机中安装有专业的软件,在则连接有输出和输入设备,实现了数据的统一性管理,形成了完整地测绘系统,新时期下,大部分企业的测绘单位都是通过一体化数字测图方式进行测图。

数字化绘图相对于一传统的手工绘图,显示出了较强的优势,首先是一侧多用,数字化绘图可以同时编制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避免了传统手工绘图中要根据工程布局的不同进行分别测绘,从而节省了测绘的时间,提高了效率。再者是数字化绘图的精确度较高,利用全站仪进行现场的坐标采集和地形分析,并实现了外业数据的采集工作,省去读数、计算、站点绘图等工作,避免了人工工作中的失误。最后是数字化绘图过程较短,同时画面美观,方便进行存储和观看,降低了工作劳动量,同时提升了测绘的精确度。数字化绘图可以和CAD制图结合在一起,保证使用人员能够准确地读取地形图上某个点的坐标和点间距离,转变了传统使用三角板或比例尺进行读图的方法,从而使得到的数据更加准确。

数字化绘图中的外业采集数据的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要求在不同的工程阶段进行数据的测量,而且要根据测量平差理论和误差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测量手段,然后再分析和处理测量的成果。例如RDMS4.5版本的测绘软件在对比数据时,会自动的添加百公里数,因此为了保证图形对比高数据的相符,需要在编辑工程中删除百公里数,并确保地物符号和实际相符。此外,在建立DTM 模型之后,还需要修改不合理的三角网和边缘部分,以保证计算所得的等高线与实际相符;在拟合等高线时,需要先修改好等高线再进行批量拟合,以提高成图的速度。

3.2数字摄影测量成图

数字测图的一个发展方向就是数字摄影测量成图,从根本上来说,其工作方式和工作原理和传统的摄影测量成图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在测量过程中首先利用空中数字摄影机进行数据影像的采集,然后再利用计算机中的航测软件进行数字影像的匹配,建立地面数字模型,最后再合成数字化图像。数字摄影成像的最大的功能是支持室内作业,减少了季节和气候的影响。

传统的地图测绘成图的步骤分别是:影像―地形控制测量―影像数据处理测绘地形和地物的矢量地图图形―地形地物判读和地面调查―地形制图―地图出版。这一测绘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地形测量的工作需要,因此在基础测绘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了DEM、DRG、DLG和DOM等新产品,提高了测绘的效率。新时期的数字摄影测量成图技术不断的发展,新型技术的应用提升了其成图质量,例如现代星载和机载传感器的使用,其拍摄的图像具有高度保真性。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影像地形测绘数据库或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数据的可靠性和现势性得到保障,影像测绘技术发展的工业化时代地形测绘的光学模拟技术体系,经过短时期的数字化技术改造,迅速进入了信息化的影像测绘技术体系的发展阶段。

四 总结

总而言之,当前测绘自动化和测绘数字化可以通过模拟人脑的思维方式,并进行数据的处理,极大的提高了测绘的速率和精度,是地形测绘发展的趋势。以上是本人的粗浅之见,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及文字组织能力有限,文中如有不到之处还望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 杨明辉;21世纪的地形测绘[J];测绘科学,2010,(3).

第6篇:地形测量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地形测量;应用

中图分类号:Q1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数字化测图地形测量主要有两大内容,控制测量及地物地貌测量,传统的白纸测图法一般采用解析法及极坐标法,其成果为模拟式的图解图,成图周期长、精度低、劳动强度大,如今已被逐渐淘汰。数字化地形测量是随着电子全站仪及电子计算机的普及而兴起的一种新技术,它以传统的白纸测图原理为基础,利用GPS接收机、电子全站仪等先进的测量仪器和自动化成图软件,采用各种灵活的定位方法进行的以数字信息表示地图信息的测图工作,成果为模型式的数字图,成图速度快、测量精度高,且易更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现就测绘数字化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进行粗浅探讨,以供参考。

1数字化地形测量技术的程序

1.1测量步骤

数字化地形测量步骤含两大环节,控制测量与计算机辅助平差计算、碎部数据采集与软件编图成图,两环节间通过数据传输,实现平行施工或顺序施工,较之传统地形测量极大缩减了中间生产环节。

1.2方案设定

应结合仪器设备条件确定数字化地形测量方案,不同的仪器设备其设定的方案也不同,一般可选用静态GPS网作基本控制,动态GPS、导现作加密控制,支导线补充测站点,动态GPS、全站仪碎部数据采集,再由计算机软件机助成图。

1.3方法选择

数字化地形测量原则上讲究“先控制、后测图”,但在实际中,可同时进行控制测量与碎部测图,甚至,只要将碎部成图以控制点为基准借助成图软件进行测站(图形)纠正,即可先测图后控制。在数字化地形测量中,碎部测图只是个数据采集的过程,成图大量的工作量从外业转移到了内业,目前,碎部成图作业方法较多,以简码法最为成熟。

2数字化地形测量具体实施步骤

2.1控制与图根测量

当前,平面控制测量主要有三大方法,利用静态GPS配合导线法、利用动态GPSRTK测量直接实测图根点以及单一导线或导线网法。控制点高程测量则是结合甲方要求及测区地形情况,采用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或全站仪直接高差方法进行,在已知高程点较多情况下,也可采用GPS高程拟合方法进行,但与其他方法相较,GPS高程拟合精度偏低,故只能在精度要求不高情况下采用。

2.2碎部测量

碎部测量的主要方法为全站仪极坐标法,在仪器中实时记录数据,再配合绘制外业草图,在实测得多数碎部点的坐标后,利用软件中的距离交会、方向交会、十字尺测量法或量算定点等获取其余各点坐标,再辅以软件中的拷贝、偏移、延伸自动绘制等高线等功能,最终获取图形。

2.3选择地形图测量软件

选好地形图测量软件极为重要,一是要适合本单位实际生产组织情况,二是功能强大界面友好,简单易学,三是符合甲方需要。目前测绘成图软件主要有南方CASS系列、清华山维、北京威远图、广州开思等。

外业测量结束后,即可用传输线将全站仪与计算机相连接传输数据。电脑里存储的数据都是纯文本格式,若需修改直接编辑即可。内业编辑方面,以南方CASS系列软件为例,具体如下:1)展点:打开CASS,在标题栏点击绘图处理,选择展测点点号及高程点。为去掉多余的高程点,展绘高程点可给个距离。2)连线:根据外业草图用符号及线型连接需要连接的点,如实反映测区地物地形。在连线时要注意坎子等有向线型的朝向。可在拐弯时增加几个点以预防线状地物拟合时弧度过大。对于规则地物(如房屋),可利用几何原理作平行线、拐直角、对称等方法作图。3)勾绘等高线:若地物地貌情况复杂,则生成的等高线往往杂乱,则可先自动生成,再计曲线及间曲线用样条曲线命令spline进行重画。4)绘制地形底图:完成编辑即可打印输出地形底图供野外检查巡视使用。

2.5野外检查

此为地形测量的重要一节,对最终质量成果有直接影响,在内业连图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错连、漏连或表示不合理之处,如一楼电线杆、井盖、路灯、等高线等独立地物,因此外业自检尤为必要,检查过程中要坚持全面跑到、看到、量到,及时纠正错误之处。

2.6地形图的分幅

地形图分幅一般有50×50或40×50,为方面填每幅图左上角的接合表,分幅前最好作好图幅接合表,仍以CASS为例,只需改好Ac50tk.dwg及Ac45tk.dwg两个文件的测绘单位、用图单位、测量员等信息,日后调用即可,无需一一更正每幅图。

2.7成果图输出

在分好幅、图廓整饰完成后即可打印输出成果,在完成第一幅图打印后,要用格网尺检查图框大小,以≤O.3mm为准,若超过限差需在绘图仪里校准,重新设置。

3数字化地形测量的注意事项

3.1碎部要点

碎部点的取舍与测量休戚相关,测点过少则难以把握地形的基本要素,过密又会造成成图密集,因此确定碎部点要注意如下几点:1)若建筑物较方正,则测出三点即可,由计算机完成第四点,不规则的多边形建筑物需全部实测点位。2)不规则地貌应尽量多测。3)对于桥梁、广告牌等程序中规定顺序绘制的图块,尽量按照其顺序测量。

3.2数字化地形测绘过程中的误差问题

在数字化测绘过程中采用了全站仪、电子测绘手簿等先进的仪器及设备,测距精度高,能有效避免人为造成的误差或错误,但在实际测绘过程中仍难免存在诸多问题,如当碎部点已经达到图根点的精度水平,而描述误差又太大时,这时描述误差就是决定质量成果的重要因素。例如在塘边、对沟边进行测绘时往往存在这些问题,包括立镜所选择的位置是否合适等。此外,当地形复杂,记录难度增加的同时往往也会导致编辑错误,造成地物、地形与实际地形情况不吻合,影响实际测量结果,所以,因此成图后需加强实地检查,及时对错误进行纠正,从而提高数字地图的精度及质量。

3.3等高线的处理不恰当

数字化处理地图时,测绘软件中的等高线通常都是以野外所采集的具体地貌点的高程,再通过等值的内插方法,以基本等高距来插绘出一系列的等值点,然后用圆滑的线条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形成等高线。然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并非所有地形的地貌点都可采用等高线内插的方式实现,即,在进行数字化测绘的过程中,通过软件建立起来的地形数字化模型与实际情况有可能不符,造成模型失真,因此须进行人工干预,删除掉软件自动组网过程中不能进行内插的三角边。而要做好此工作,关键是凭借数字测绘人员的操作技术及经验。如,在确定等高线时,位于沟、坎中的地貌点就不能通过近似的选在与其坡下面较远的点来插绘等高线,以免造成生成的等高线悬空。或者是深入地底下等现象,导致获得的局部地形完全出错。此外,在等高线不能穿过建筑物或道路的情况下要建立DTM模型,此时为确保数字地图能充分反映出实际的地形图,在绘制好后务必要对局部进行完善就修补。

总之,数字化地形测量将传统的逐级控制法与现代测量技术手段完美结合,

不但使得野外作业得到有效减轻,且作业速度快,精度高,此外,还能避免重复测绘,极大地节约了资金,效果及效益明显,但另一方面,数字地形图成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恰当的等高线处理、自检工作不力、缺乏全面准确的野外数据采集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加强数字地形测量相关人员的质量意识及工作责任感,并提供相关的培训机会,全方位地提高测绘人员的技能,从而高质量地完成数字地形图。

参考文献:

【1】屈桂荣.数字化地形测量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2):28.

第7篇:地形测量范文

关键词:地形测量  测绘技术  发展趋势

        0 引言

        地形测量学是研究测绘地形图及与其有关测绘工作的理论、方法的应用技术学科。[1]地形测量是为城市、矿区以及各种工程提供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以满足城镇规划、矿山开采设计以及各种经济建设的需要。

        地形测绘是研究地球局部表面形状和大小,并将其测绘成地形团的理论和技术。通过测定小范围地表高低起伏形态和地物(如建筑物、道路、耕地等)的特征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经相应的数据处理、采用一定的测量符号按一定的比例缩绘在图纸上。从而获得与相应地面几何图形相似的地形图,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设计与施工的图纸资料。[2]

        传统的测绘包括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施工测量、竣工测量和变形监测5个部分。现代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测图精度高、图形属性信息丰富和图形编辑方便等优点。[3]

        1 目前地形测量的测绘自动化技术

        测绘自动化是集数据采集、处理、传输、显示于一体。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测量仪器的智能化,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3s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及其集成技术成为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的核心。

        1.1 gps技术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称为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的,它历时20年,于1994年3月全面建成的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是一种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的测绘工具。[4]

        gps定位技术与常规地面测量定位相比,具有抗干扰性能好、保密性强,功能多、应用广,观测时间短,执行操作简便,全球、全覆盖、全天候、高精度的特点。特别是rtk的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在水上定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gps rtk(real time kinematic)技术开始于90年代初,是一种全天候、全方位的新型测量系统,称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技术,是目前适时、准确地确定待测点的位置的最佳方式,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基础上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

        gps rtk具有定位精度高且精度分布均匀,速度快、效率高,观测时间短,方便灵活,测程不受限制,不受通视条件影响等优点。

        1.2 gis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技术来处理地理空间及其相关数据的计算机系统,是融地理学、测量学、几何学、计算机科学和应用对象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能把地球表面空间事物的地理位置及其特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屏幕形象、直观地显示出来。[5]

        gis具有以下的基本特点:一是公共的地理定位基础;二是多维结构;三是标准化和数字化;四是具有丰富的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对空间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准确采集有关的数据,并对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管理、更新和分析,是采用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等最新技术的技术系统,对现代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的起重要支撑作用。

        目前gis地理信息将向着数据标准化(interoperable gis)、数据多维化(3d&4dgis)、系统集成化(component gis)、系统智能化(cyber gis)、平台网络化(web gis)和应用社会化(数字地球)的方向发展。

        1.3 rs技术 遥感rs(remote sensing)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不直接接触被研究的目标,感测目标的特征信息(一般是电磁波的反射、辐射和发射辐射),经过传输、处理,从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信息。遥感包括摄影、陆地、卫星、航空、航天摄影测量等技术。[6]遥感技术依其波谱性质,可分为电磁波遥感技术、声学遥感技术、物理场遥感技术。

        遥感信息技术已从可见光发展到红外、微波;从单波段发展到多波段、多角度、多时相、多极化;从空间维扩展到时空维;从静态分析发展到动态监测。

        rs为gis提供信息源,gis为rs提供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的技术手段(图像处理),gps作为gis有力的补测、补绘手段,实现了gis原始地图数据的实时更新。3s的综合应用是一种充分利用各自的技术特点,快速准确而又经济地为人们提供所需的有关信息的新技术,三者的紧密结合,为地形测量提供了精确的图形和数据。[6]

        2 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测量仪器的系统、智能化,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向着3g技术及集成技术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的开发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化发展。使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能全方位的应用于地形测量中,提高了地形测量的效率和准确性。

        2.1 3g技术及集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积极普及3g技术的应用,改进3g技术中存在问题,更新3g及其集成技术测量的方法和手段,加强测量精度和准确性,使3g技术能在地形测量测绘技术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扩展。

        全球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在gps、gis、rs和3s集成技术中的应用,对数码摄影测量和地形测量更加普及和深化,使测绘技术向电子化、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2.2 测绘软件及数据库的开发与更新 加强地形测量数字化测绘软件的研发,使测绘软件系统更加高效、灵活和功能齐全,使测绘软件技术在地形测量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更新完善信息数据库,将采集的测量数据转换直接进入信息数据库,数据管理查询方便,数据共享,实现全球数据更新和扩展空间基础信息系统的动态管理,实现测量数据的管理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实现测绘数据的传输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使测绘技术走向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

        2.3 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在测绘技术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测绘技术与相关学科的交叉、综合,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在测绘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计算机利用专家知识模拟人脑思维进行推理,从事智能化的数据、图形处理和信息管理工作,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使测绘技术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全球定位系统(gps)、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ps)、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专家系统(es)这5s技术的发展和相互结合,专家系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专家系统对整个测量流程进行控制,并执行相应的推理、分析和处理工作,并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实时动态监测诊断,提高效率和质量,是测绘技术通向实时、自动、智能测量系统的关键。

        3 结论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测量仪器的智能化,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从传统的测绘技术(例如电子测距仪、经纬仪、水准仪和平板仪)向3g技术、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化发展,推动了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的活跃和革新,测绘技术朝着自动化、实时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使地形测量更快速、简单、精确。

参考文献:

[1]王运昌.地形测量学[m].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p2.

[2]吴贵才.地形测量出版社[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p2.

[3]李淑燕.浅谈数字化测绘技术和地质工程测量的发展应用[j].科技信息.2009.25:p37.

[4]张德军,皱顺平.浅谈土地测绘技术的发展[j].山西建筑.2009.35(29):p355-356.

第8篇:地形测量范文

关键词:地形测量,数字化测绘技术,分析

1 常用的测绘软件

1.1选择软件

选择一个好测绘成图软件,首先要看该软件是否适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其次要简便易学,现在市场上测绘软件常用的主要有:(1)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的CASS系列;(2)武汉瑞得测绘自动化公司的RDMS系列。

1.2 CASS系列

对于已经熟悉AutoCAD系列的用户而言,CASS系列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他们均提供两种作业方式:电子平板方式,原图数字化方式及业内外一体化。在AutoCAD基础上,开发了许多功能,如量算定点,图弄复制,绘制多功能复合线等。对于那些既想用电子平板方式作业,有想在室内编辑成图的单位而言,可以选择它。

1.3 RDMS系列

RDMS系列是GIS图形平台上开发的一个专门测绘软件,也提供了电子平板方式,也可利用电子手薄或全站式储存的测量数据传到计算机上再以交互编辑的方式成图,该系列软件提供的功能与测绘习惯基本上能保持一致,比较简单学,测绘人员可以很快的熟悉操作。

2 数字化测绘实施过程

2.1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以首级GPS控制点为四等,导线控制网为二级,水准测量为四等水准测量为例子。

2.1.1 测区GPS控制网的建立。采用GPS卫星定位系统,测量布设首级GPS控制点,点位埋设永久性标石。使用美国产的Trimble4600LS单频GPS接收机施测,采用边连式连接,4台GPS接收机同时架设在测站上,精确对中整平后,量取仪器高两次,量至毫米,较差小于规定后,采用中数。每观测一个阶段,两台接收机作为固定站,另两台作为移动站,循环往复,直至观测完所有点,每个点应观测45~70min。卫星截止高度角设置为不小于15°,最少卫星观测数为不小于4,PDOP不大于6,数据采集间隔为15″.对中误差不大于2mm,天线高差值不大于3mm。使用随机平差软件TGO1.6按照独立基线解算,所有基线解都为固定解,基线情况良好。最后平差出观测GPS点的坐标成果。

2.1.2测区导线控制网的建立。在四等GPS点的基础上布设二级导线,点位布设可永久保存地段,埋设标石或铺装路面钉。二级导线布设与GPS点之间。组成节点网,二级导线点分别以Ⅱ01,Ⅱ02…编号。采用方向观测法,二级导线观测水平角一测回,二级导线进行边长单程观测两测回,每测回边长度数四次,所用测距仪均为Ⅰ级,MD≤5mm。二级导线在现场用铅笔在规定格式的表格上的进行记录,做到字迹清楚,整齐,美观,外业记录纸统一编号。观测工作结束后及时整理,检测外业记录,确保记录计算正确,观测成果满足限差要求。二级导线应先进行方位角闭合差,导线相对闭合差,测角中误差验算。

当各项限差满足规范规定后,按结点网输入计算机,使用清华山维测量控制网平差系统,进行严密平差。平差后进行精度评定,提供导线网精度指标以及最弱点精度数据。

2.1.3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高程控制网以已知水准点为起家,将平面控制点布设成四等水准网,进行观测。水准测量使用北光S3自动安平水准仪进行观测,经广东省测绘局质检站检测.i角误差小于20″满足四等水准测量要求。观测采用中丝读数法,直读距离,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观测时无固定点时,应使用尺垫,水准仪安置在适当的位置上,精确整平圆水准器,同一测站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每测段测站数宜为偶数站。当各项限差满足规定后,按结点网输入计算机,使用清华山维测量控制网平差系统,进行严密平差;平差后进行精度评定,最后打印出高程控制点成果。

2.2 碎部点数数据采集

数字化测图中,碎部测量的主要方法为极坐标法,在实测碎部点坐标后,可利用软件中的各种交会方法,十字尺测量等方法来取得其余各点的坐标,然后利用测绘软件中的编辑功能,得到最后的图形,该单位的地形测绘小组,基本上由两个人组成,一个人观测,并在全站仪上作业并编码,一人跑尺并内业绘图,经过多年的实践,表明是可行的。

3 检查验收,提交成果

3.1 作业人员和作用小组应对完成成果,成图资料进行严格的自检和互检,业内图件资料进行100%的检查,并且抽取图件以及原始资料进行野外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超出限差的返工重测。

3.2 外业原始记录,内业平差计算成果,原始图件资料,数字化电子图件等测绘资料经作业组自检,互检符合规范要求后提交测绘队,由主管技术负责人组织进行队级检查。队级检查发现问题后要求作业组及时处理纠正,并且做好修测记录。队级检查通过后,编写地形测量技术总结报告,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检查验收。

3.3最终检查验收,聘请省级,市级专家领导进行终审验收。作业队将各种原始记录计算表册,各种图件资料汇总,分类装订归档,数字化图形文件提供打印图纸,配合验收组检查验收。认真听取验收组意见,准确回答验收组提问,记录需修正的问题。通过检查验收后,在约定时间内完善成图成过,交付使用。

4 测绘技术未来发展

第9篇:地形测量范文

【关键词】RTK测量技术;实际地形测量;特点;意义;应用

随着GPS技术的发展,在实际地形测量中,GPS技术已成为建立平面控制网的一种标准测量方式。GPS不仅能够达到1:1000平面控制测量的点位精度要求,而且误差分布均匀,不存在误差积累问题,完全可以满足大比例尺控制测量的需要。

RTK是实时动态测量系统的英文简称,这是一个数据传输技术和GPS测量技术的有机结合,也是对于GPS测量技术里的一个新突破。以下就RTK测量技术在实际地形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一.RTK测量技术的概述

RTK测量技术对于测量的精确度非常高,目前的RTK精度大多能到达如下精度:水平1cm+1ppm,垂直2cm+1ppm。是目前地形测量里的主要应用的技术。RTK图根点测量流动站观测时应采用三脚架对中、整平,每次观测历元数应大于20个,采样间隔2~5秒,各次测量的平面坐标较差应不大于4cm,大地高较差应不大于4cm,并取各次测量的平面坐标中数和大地高中数做为最终结果。RTK图根点测量平面坐标转换差不应大于图上0.07mm,高程拟合残差不应大于1/12基本等高距。RTK图根点测量平面测量各次测量点位较差不应大于图上0.1mm,高程测量各次测量高程差不应大于1/10基本等高距。

一般的静态测量过程中,通过对于数据进行处理后,对不同的坐标系才能进行相应的转换,因而这个过程相对来说非常繁琐。利用RTK技术来进行测量的话,则只要通过一定的坐标系进行预先的建立,并且得出高程测量和地方平面坐标系在该坐标系的值和换算参数的计算,就可以对于上述两个进行直接的测量。在建立了平面坐标的转换关系后,对于周边高等级已知点也能因此测量出其值。

二、RTK在地形测量中的意义

GPS技术的大力发展,对于区域和城市的地形测量来说,该技术已经成为建立平面控制网测量方式的标准,不单只是高等级的加密网和首级网,连航空摄影和图根点的像控点的测量和测定,都能通过对于GPS技术的采用来实现,并且达到的效果不论是效率和精度都能大大提高,但是仍然还是通过采用全站仪来对于碎部进行测量。伴随着GPS RTK技术应用的普及和广泛,对于地形测量里通常的碎部测量和控制测量都得以舍弃。在条件比较差的RTK接收条件之下,方才采用全站仪来进行配合测量。

RTK技术一般仅需要一人背仪器直接在测区进行碎部点的采集,因而在操作上非常简单,同时还具有用工时间短、灵活采点和工作效率高等特点。就算对于碎部点的点位精度显示出来,也能非常容易令工作人员作出舍弃还是保留数据的正确选择,在数据采集后非常方便对于室内进行处理,通过专业的软件接口就可以传输到计算机里并且进行相应的地形图的编辑和制作等,工作效率得以大力提升。采用RTK的技术,对于地形测量的各种专题图都可以进行施测,在具体的测量中能够有着非常实际的应用价值。

三、RTK测量技术在实际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在地形测量中,RTK测量技术受到相关专业人员的认可。以下就RTK在实际地形的测量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应用。

1、测量碎部点的方式。对碎部点的测量,手持安置流动站天线的对中杆在碎部点上即可。工作人员手持的天线要与杆在碎部点进行对准。通常情况下,选择在空旷的地方得出的测量速度会更快,固定和完成采集一个点的工作时间通常只需要几秒钟。对于地形特征点进行RTK的直接测量, RTK采集的数据转换为数字成图软件以后,坐标点就是所有的测量点,需要在采集时把最基本的草图完成并做好记录,同时还要把观测到的数据转换成相应位置的点位,用符号或线型来进行地形图的绘制。通过RTK的方式对于地形点和地物进行直接的测量,在开阔的地方更能体现出其巨大的优越性,在狭窄的地方也会存在相对的局限性。因为在狭窄的地方,对于建筑物屋角坐标就难以测量,在茂密树林和高低起伏的山区RTK的数据传输受到的干扰更大,需要更长时间的等待,从而对于作业的速度和精度产生极严重的影响。在这样的地区进行测量作业时,就需要通过在开阔地区进行RTK技术测量,再在碎部点坐标采集时使用全站仪的方式相结合,从而保证图形成品的效率和品质。

2、图根控制测量。在实际地形测量方面,一般的控制测量主要有三角测量、导线测量等,这些测量方式都需要在测站之间相互通视。这样的测量技术浪费时间和费用,同时他的精度也不是很准确,在外业测量中不可能知道测量成果的精度。一些静态、快速静态定位测量虽然无需测站之间通视,但在点多边短加密网测量中,太过麻烦,效率低。而采用了RTK技术进行图根控制测量,既可以实时知道定位结果,又可知道定位精度,可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对于《城市测量规范》规定2:图根点的精度,相对于邻近的等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1mm,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10。就1:500地形图而言,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限差为5cm,高程中误差限差也为5cm。从RTK精度分析可以看出,在15km测程范围内RTK的测量精度是可以满足这一要求的。也就是说,RTK的测量精度对于一般图根控制测量的精度是是非常的够用的,也是很适合一些地形测量的。

3、定位精度和检查的可靠性。对于地形测量中应当引起重视的中心因素,就是对其自身测量的精确程度的高低。一般的情况下,有下列体现检核方法的标准程度:(1) 对于几个坐标点要进行固定,从而加大比较力度。在RTK点存在的情况下,对于已有的RTK点的坐标的重新测量就要进行相关的比较;如若没有这个情况,则需要对于仪器进行重新设置,再通过已测RTK点进行重测并且进行比较,同时辅助以全站仪来对于各个测点之间的高差和距离进行有效的测量,并且通过高差的比较差和对于距离进行反算等方式,来对于检核成果的精确程度进行反复核算。(2)对于部分控制点的坐标,要通过RTK的技术方式进行相关的测量。把已知坐标作为参照物来和它进行相应的比较和检核。在检核检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弊端就能及时而有效的找出,并且通过正确的措施来加以修改和更正。在反复进行这样的检核检测之后,这样的技术方法一定能因为实践的多次考验,得到更多相关技术和操作人员的认可。在通过验证之后,这样的方法也一定相对可靠,从而可以在实际操作应用中,特别是在这样的技术条件情况下进行大量广泛而深入的应用,最终为RTK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呈现出更多的优势所在。

结束语

RTK测量技术,是目前一个在地形测量中精确度和效率都比较高的技术,也是当前在地形测量里主要应用到的技术。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均表明:RTK的测图精度与《规范》的要求很相符合,该技术是人们在测量方面比较认可的一种测量技术。

参考文献:

[1]徐万祥 ,柴本红 ,侯永平 .RTK测量高程精度探讨[J].地矿测绘,2009,(2).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