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形图测绘范文

地形图测绘精选(九篇)

地形图测绘

第1篇:地形图测绘范文

关键词 GPS测点;地形图;测绘

中图分类号:P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3-0102-01

地形图是城市建设、煤矿探测区以及各种工程的基本图纸,在地形图绘制的过程中,一般是先进行控制网点的布设,然后根据布设的控制网点,进行地形图的测绘。但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在各项工程建设和施工中,对地形图的程度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地形图的绘图效率,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GPS技术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大大的提升了地形图绘制的工作效率。

1 GPS技术的基本认识

为了提升中国建设中各项工程的施工效率,需要不断的引进先进的技术,将各项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提升。GPS技术是当前地形图测绘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先进技术,通过GPS技术对工程施工场所进行控制网点的测定,然后根据GPS测点进行地形图的测绘。在地形图测绘中GPS技术,利用卫星,不断的发送自身对地形测定的各项参数和测定的时间信息,在用户接收到GPS技术发送的这些数据之后,通过相关的计算公式和计算准侧,将卫星定位的接收机的三维空间位置确定。在GPS技术测定定位中,构建的三维空间模型是以时间、运行速度,以及所在的方向为三维坐标。

在GPS技术测点定位中,其传送的各项参数和时间信息,在传送的过程中,会受到电离层的干扰,进而导致测定的数据与接受的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GPS测定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其精度也存在一定的限制,其不能在大比例尺的地形图测绘中得到应用,一般将GPS测定定位技术应用在1:500的比例尺地形图中。

在地形图绘制的过程中,现在已经广泛的使用定位系统、定位技术,对地形进行勘测,根据定位测定的信息,进行地形图的测绘和设计。GPS定位技术是地形图测绘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定位技术,其具有自动化、高效率等特点,可以对土地、工程、航空摄影等进行测定。GPS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是测绘领域的一场变革。

GPS定位技术在地形图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GPS技术和数据传输技术结合在一起,一边进行地形测定,一边进行数据传输,根据GPS的定位原则,根据接收的测定数据,将地形信息显示出来,并构建三维坐标。

2 GPS测点的地形图测绘

GPS测点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需要依照其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以下则对GPS测点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现状和应用方向进行分析。

2.1 地形图测绘应用现状

地形图就是一项工程施工建设的地形图纸,在工程施工中,地形现场勘测中,没有地形图,将无法有效的呈现地形现场勘测的数据和结果。在工程施工中,地形测量的精度要求非常高,而且地形测量的精度,是地形图测绘的保障。在地形图测绘的过程中,一般选用的比例尺为1:500、1:1000、1:2000,在工程施工现场地形没有较大变化的前提下,使用1:500的比例尺就可以满足地形图的现场测量要求。

GPS技术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根据测定地形现场的设备、管线等的位置选择测点,然后接受定位系统发出的信号,传送测定数据,并通过实时计算,构建三维坐标。因为GPS技术具有自动化、功能化等特点,现已成为地形图测绘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之一。

2.2 GPS测点的地形图测绘的应用

在1:500比例尺的地形图测绘中,测绘人员根据GPS测点,通过相应的工具,将其展现在地形图上。GPS测点在地形图上的标注,主要是通过绘图软件中的绘图工具,进行测点使用的。例如城市建设中的管线、设备等,测绘人员需要根据GPS测点、地形图,将这些管线、设备的地理位置的坐标,显示出来。

在一定程度上,地形图的绘制,是为施工地区管线设计而绘制的,为了方便施工、方便工程建设而绘制的。为了保证工程地形图测绘的精度,为工程施工提供方便,GPS测点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需要加强。

在1:500比例尺的地形图网格图中,将GPS的测点标注出来,在地形图测绘中使用的地形网格图,都是根据当地的地理坐标位置绘制的,所以可以将GPS测点在地形网格图中呈现出来,其在地形图中并没有任何的地形标志。

1)GPS技术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测定地形一定距离内,设置GPS定位系统信号接收的位置,在进行地形图测绘中,测绘人员需要将其在现场勘测中,选择的位置呈现在地形图上。测绘人员使用GPS测定仪,将设定测点的坐标测出,并将其作为GPS的测点。

2)地形图测绘人员使用计算机系统中的图形测绘软件,将测定现场,测定的测点在地形图上标注出来。使用GPS测点的坐标值,将其一点的方式,逐个的标注在1:500比例尺地形网格图中。

3)使用计算机系统中的测绘软件,进行地形图的测绘,为了保证测绘的精度,需要先设定地形图的测点标注精度。在地形图测绘的过程中,以直线为测绘的基础,选择某一直线中的某个测点,作为地形图设计的基准点,将其角度计算出来,然后根据这个角度值,进行地形图旋转。

4)将本次设计的地形图复制到带有GPS测点的地形网格图中,保证设计地形图和地形网格图中的两条直线是重合的。再根据施工地形的需求,对地形图进行微调,完成所有的分散工作之后,就可以在带有GPS测点的坐标地形图纸上进行地形图的测绘了。

3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中国经济不断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基础建设、城市建设等工作在不断的加大,在各项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地形图是其建设中最基础的资料,是工程的基本图纸。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各项工程建设在不断的进行,为了保证各项工程的建设、布局合理,需要采用一些先进的技术,辅助工程地形图的测绘,在今后的测绘工作中还会不断地应用和改善。

参考文献

[1]穆宝胜,施昆,高恋.地形图测绘中GPS-RTK用于图根点测量的可行性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36):9037-9039.

第2篇:地形图测绘范文

摘要: 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测绘技术不断更新,新的测绘方法促进了测绘精度、测绘水平的提高。本文着重介绍了全站仪测图和GPS-RTK技术两种测绘方法,对其工作原理、特点以及适用范围进行了总结,对相关工作人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全站仪;GPS-RTK;测绘方法

一、引言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地形测绘技术的更新,大比例地形图的测绘方法由现在的全站仪配合测图精灵、全站仪配合绘草图等方法替代了原来的经纬仪测图、平板白纸测图等,新的测绘方法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精度上都有了质的飞跃。此外,测量中采用的GPS-RTK技术,极大的提高了大比例地形图的测绘效率和精度。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地形测绘的经验,对全站仪测绘和GPS-RTK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对从事测绘作业的技术人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利用全站仪测绘地形图

(一)全站仪的主要特点。

全站仪具有耐用、精密、轻巧等特征,操作起来简单方便,内存大、测量精度高,可以实现乘常数加常数的改正、自动补偿改正、水平距离换算等。随着技术的发展,全站仪正向着标准化、智能型、开放性、全自动等方向发展,被防范用于建筑施工测量、地形图测绘等领域中。作为一种新型的测量仪器,全站仪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在进行地形图测绘时,可以同时进行地形测量和控制测量。②运用全站仪进行工程施工放样时,可将设计图纸中相关点快速的测设到地面上。③运用全站仪进行变形监测时,可以实现对地质灾害、建筑物变形等的实时监测。④运用控制测量时,全站仪具有后方交会、前方交会、导线测量等功能,测量精度高,仪器操作简单,可以大幅提高测量作业速度。⑤在一个测站就可以完成测量的全部内容,主要有高差测量、距离测量、角度测量等,并可以存储和传输测量数据。⑥全站仪可以借助传输设备实现与绘图仪、计算机的连接,进而构成一体式的测绘系统,极大的提升了地形图测绘的工作效率和测绘质量。

(二)主要工作过程介绍。

利用全站仪进行地形图测绘主要包括以下过程: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编辑图形以及输出图形等。采集数据就是获取地形图测绘所需要的数据信息,主要是所测绘实体的属性以及空间位置等信息。外业采集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工作方式,一种是在野外利用全站仪获取数据,将获得的数据存入全站仪的内存中,或者是将数据转存到掌上电脑中,之后再将转存的数据导入计算机中进行后期处理;另一种是直接将计算机与全站仪在野外进行连接,全站仪测量所获得的数据实时传输到与其相连的计算机中,实地添加地理属性,进而直接成图。

(三)测绘方法分析。

1.建立地形图测绘的平面控制坐标系。在正式进行地形图测绘前,应当先建立平面控制坐标系。实际操作中,一般是选用大地坐标系作为平面控制坐标系,这样可以很方便的利用已有的国家三角点。如果在所测绘的范围内不存在确定的控制点时,可以在测区内建立自己的直角坐标系,并以地球正磁北为零作为直角坐标系的起始方位角。

2.采集数据。在测区范围内选择一个视线开阔,可以观察到测区内绝大部分测点的点作为全站仪的站点,并在该点设置标记。将全站仪架设在站点上,将掌上电脑等设备连接到全站仪上,开启测图精灵进行数据的采集。在进行地貌、地物测绘时,所需要的测点有所区别,有多点地物、带状地物、独点地物等,因而就需要结合现场情况而分别对待。如在进行建筑物测绘时,就需要进行至少三个点的数据采集,而进行独点地物测绘时就只需要进行一个点的数据采集。在进行特殊地物测绘时应当依据地物的变化情况,合理确定采点的位置和数目,以求能够很好的控制其形状的变化,进而降低测量误差。此外,在进行数据采集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若测量时同时采用多个棱镜,应当尽可能的使各个棱镜的高度相当;若需要变化某一点棱镜高时,注意要更新改点的棱镜高。②测绘作业时,测绘人员应当配有对讲机,以便测量人员测绘时及时进行沟通,避免因沟通问题而出错。③在设置全站仪测点时,要明确机器所在点的点号,以及后视点的点号,若点号弄混将导致测量数据全部报废。

3.数据处理。依据测点坐标,参照测图要求进行地形图的绘制,而目前全站仪测图主要是采用CASS测图软件来实施,该款软件是以Auto CAD为平台的数字化测绘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其“电子平板”的作业方式,可以连接全站仪的所有数据接口,进而达到自动输入记录所采集到的数据,并在野外作业的条件下就可以完成地形图的绘制;或者是利用掌上电脑下载测图精灵数据,之后再结合数据在CASS上完成制图。参照实地测量时所绘制的草图进行地形图的绘制,将各个测点用标准符号相连,在完成地物绘制后,结合测区实际的地形情况进行等高线的绘制,以对其进行修补。由于不同的纸张变形存在差异,地形图与卫星图像二者的投影不同等原因,使得地形图与卫星图片放在一起时不能达到完全重合,这时就需要通过两图的对照比较,以局部重合的办法进行地物的绘制。在已经能获得地图、航拍图片等资料的前提下,进行实地考察并设置判读标志,譬如地名、结构、房屋层次等文字符号,进而实现对地形图地貌的绘制。

三、利用GPS-RTK测绘地形图

(一)工作基本原理及技术特点。

GPS-RTK是一种实时动态定位技术,以载波相位观测值为基础,可以实时提供测点的三维定位结果。GPS-RTK通常由三部分构成:①基准站,主要为双频GPS接收机;②流动站,主要是实时差分软件系统以及双频GPS接收机;③数据链,主要是GSM手机以及数据电台。

利用GPS-RTK技术进行地形图测绘主要具有以下技术特点:①测量结果能够实时动态的显示出来,工作过程较为透明、直观;可以实时查看坐标的定位精度,同时有效的解决了以往测绘技术不能快速成图、实时动态放样的问题。②外业作业时间短;观测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只需要大约4s的时间就可以获得测点的三维坐标。③作业时间不受限制;利用GPS-RTK技术测绘时,只要在测点能够同时接收到4颗卫星的信号就可以进行测绘作业。④自动化水平高; GPS-RTK技术操作起来较为简便,测量人员只需要将天线对中、整平,测量电线的高,然后开启电源就可以实现自动测量,大大降低了测量人员的工作量,已然实现了智能化。

(二)GPS-RTK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GPS-RTK以其高效、自动、实时、快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隧道、桥梁、道路、水利等工程测量中。①普通控制测量;利用 GPS-RTK 技术可连续测设加密控制点的三维坐标,以满足局部区域使用全站仪进行分项工程测量的需要。②数字化地形图测量;采用 GPS-RTK 测图,可以大幅度降低测图所需的控制点数目,改变了以往的“先控制、后测图”的测量方式。只需一个人采集点位坐标数据,再将其导入到数字化软件中,即可生成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大幅度减少劳动力,有效提升测图效率。③地籍测量;GPS-RTK 技术可实时测定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的位置,将获取的数据处理后导入 GPS 系统中即可及时得到地籍图。④施工放样测量;RTK 随机软件中包含放样的功能,可进行点、直线、曲线的施工放样测量。在测量控制器中输入事先设计好的点、线路要素,即可自动生成对应的放样点,控制器通过实时显示测点里程和偏移距离指导放样工作。

(三)测量作业的工作流程。

采用GPS-RTK技术进行测量作业的工作流程如下:①相关资料的收集;在进行测量作业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收集测区已知的高等级控制点,并对控制点数据进行检查以确保其真实性。②前期所收集到的高等级控制点绝大多数不能直接采用,需要对测区控制点进行加密,并将加密点和原有的控制点作为基准站的位置,测量其实际高程及坐标,之后将接收机设置在基准站上配置参数。③将GPS接收机安放在流动站上,并将接收机初始化;它可以再某一个测点上初始化后,进行动态测量作业,此外还可以在动态测量的情况下完成GPS接收机的初始化。③GPS测量时所采用的坐标系为WGS-84坐标系,而实际工程中大多使用的是地方独立坐标系,因而就需要确定进行坐标转换的参数。如果所测绘地区之前曾进行过静态控制网测量,那么就能够很容易获得转换关系;若未进行过静态控制测量,就应该在测区选择控制点进行现场校核,选用三个以上的点来修正RTK参数。在明确了地方独立坐标系与WGS-84坐标系的转换参数以后,利用RTK中的测量控制器,就可以很容易的获得定位点的独立坐标。⑤在确定所使用的坐标转换参数的正确性后,就可以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在测区内进行实时测量等工作。

(四)提高测绘质量的措施。

应用GPS-RTK技术进行地形图测绘时,由于受到卫星状况的限制、天空环境的影响,作业变形相比标称距离小、数据传输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限制和干扰,山区、城市高楼密集区测绘易失信号、初始化时间过长,个别设备精度和稳定性不高的影响,直接影响了地形图测绘的质量和精度,为此,在测绘工作中要采取必要措施提高测绘质量,主要有:①测绘前尽可能选择使用稳定性好、精度高的设备,规避由于设备质量对测绘的影响。②使用已有测点进行比较;利用布设控制网时的静态GPS的多余控制点,将其测量结果与RTK测得的结果进行对比,进而实现对测量结果的检查,这种方法易受到控制点数目的限制,但方法较好。③重新测量比对法;在每次测量初始化以后,对前一次已经测过的高精度控制点进行重新测量,对比两次测量的结果,若误差在允许值范围内方可进行测量,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没有控制点的地方。

四、结语

利用全站仪配合使用测图精灵程序,可以较为理想的采集绘制出不同属性的地物、线形,进而生成大致的图形,具有操作方便、直观性强的优点。在控制测点数量少、通视性差的条件下,普通测量仪器无法顺利进行测绘的山区,利用GPS-RTK技术很好的进行测绘作业,效果良好,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总之,利用全站仪、GPS-RTK技术进行地形图测绘是较为理想的测绘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获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艳荣,薛丽芳,高明娟. GPS RTK与全站仪在地形图测绘中的联合应用[J]. 山东煤炭科技. 2010(06):176-178。

[2]南亲江,丁莉东. GPS-RTK在地质勘探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08(06):132-133。

[3]彭维吉,彭奇娟,朱明建. 浅谈全站仪数字测图设站错误的可视化处理[J]. 北京测绘. 2010(04):218-219。

[4]赵卫林. RTK定位技术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16):41-42

第3篇:地形图测绘范文

【关键词】数字地形图;测绘;问题探析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多为数字地形图,人们对于数字地形图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由于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数字地形图的测绘技术也日益发展成熟,但是,数字地形图的测绘技术仍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并且存在一些值得探讨和总结的常见问题,因此,本文对数字地形图测绘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全站仪测碎部点的检查方法

(一)全站仪测碎部点时可能出现的错误

1、人为因素。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照准的起始方向出现偏差,从而对碎部的坐标产生一定会影响,但是全站仪的录入人员将错误数据完全录入,一旦录入,便很难进行后期检查,因此,影响了碎部的后期成图[1]。

2、点号偏差。全站仪记录的点号往往与绘图员绘制的点号有所偏差,因此,二者的点号往往不能做到一一对应,需要对错误进行检查并更正,这就会影响测绘进程,从而延误测绘进度。

(二)避免错误的有效措施

1、对全站仪做对中、整平处理,并输入所需坐标,使用棱镜与后视对好,最后使用全站仪测量后视点坐标。然后将后视点坐标的测量值与输入值相对比,检验点位的正确性。

2、确定照准起始方向与视线内的明显目标,并记录方位角数据,之后,每间隔一段时间后便可再次测量方位角读数,检验全站仪的方向是否发生偏移。

二、新增建筑物的补测方法

寻找合适的位置设站,要求站点位置可以清晰的观测到部分新增建筑与已知点的位置,将站点中仪器与棱镜的高度均测量出来,然后测量高程碎部点,并利用全站仪对垂距进行测量,以此推算出站点的高程[2]。在全站仪中输入站点的高程,以此得到后视点坐标,一直持续该工作,直至完成新增建筑物的补测。

三、数字地形图的修测方法

(一)收集相关资料,评定原图是否可用

1、审查测绘资料。收集测区的地形图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审核,检验其是否达到国家相关标准以及是否存在重大缺陷。若原图中存在重大缺陷或者不符合相关标准,则可确定原图不可用,并应尽早重新进行测绘。原图的重大缺陷包括:地形图与实地在较大程度上不相符;控制点偏差较大,超出规范偏差范围;测绘图经数字化后严重变形。

2、检验控制质量。需要进行检验的控制质量,其等级通常较高。对控制质量进行检验时,应按照等级顺序进行,上级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对下级进行控制。进行下级控制时,尽可能使用检验合格的控制点,便于对控制点进行二次检验。若控制点偏差超出控制范围并无法与甲方协商取得理想结果,则不予应用,应重新设置图根和首级。

3、实地检验。利用全站仪设站,设站位置通常符合就近原则,并且能够保证全方位检测周边地物[3]。

4、汇总检测数据。汇总各个地区的检测数据,并且计算控制点与实地之间的误差值,根据误差和其他参考资料确定地形图是否可用。

(二)制定具体修测方案

1、零星修测。在原有地物和控制点的基础上进行修测,并对原有控制点进行一定程度的更改。若原有控制点遭到一定程度上的破坏,则可以在地形图上选择3-5个特征点,并通过后方交会的方法验证特征点,通过验证后方可进行修测。

2、成片修测。通过高级控制点对首级控制点进行连测,便于检验控制点并提高其精度。如果误差偏移量过大,严重超出范围标准,则需要偏移整片地形图,并继续对其进行修测工作,从而确保测绘精度达到规定标准。

3、部分修测。当只对部分区域进行修测,且修测区域多于整体区域的3/4时,应选择重新测量,并重新选择控制点。另外,该区域的控制网,包括水准控制网和GPS控制网均应重新设定,并根据相关要求规范地形图的测绘,从而满足城市建设需要。

(三)实施修测

1、全要素修测。全要素修测即对地物进行全方位修测,并且以不同时期的不同规范标准来规范修测地物,在对数字地形图进行测绘的过程中,一般来说均采用全要素修测方法。

2、重点要素修测。当面对某些任务量很大且任务面较广的测绘项目时,通常采用重点要素修测方法,由于规定时间过于紧迫,且缺乏修测力量,因此,往往只是针对某些有特定需求的要素进行测绘。在正式修测前,首先应向水利、城建等相关部门提出修测申请,以获得相关资料,并在地形图上标志出重点修测区域,为修测计划提出详细的切实可行的修测方案。

(四)修测数字地形图注意事项

1、质量评价。为了确保数字地形图有着较高的质量评价,需要严格控制数字地形图的图根,并且严格检验各项控制系统以及地形图的精确度。

2、在对地物进行修测与测绘前,应利用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取得相对准确的测绘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类,数据的分类形式与测绘软件中的分类形式应保持一致。

3、保证修测区域与周边地物进行和谐的衔接,若周边地物出现偏移,则应主动对偏移地物一同修测。

4、尽量完整保存历史数据,严防历史数据丢失。在单位专门建立档案管理处,保存每次的测量数据,以见证城市的发展。

5、在测绘时,可加入甲方的特殊要求,便于处理地理信息。

结语:

综上所述,全站仪测碎部点可能出现一定的问题,但是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在对数字地形图进行修测工作时,首要任务位收集相关资料,评定原图是否可用,然后针对不同的修测要求制定具体修测方案,之后即可对数字地形图进行实地修测,完成修测后还应对修测结果进行完善与检验。在完成修测方案时即应组织专家团队对修测策划进行审核,经过审核后方可进行施工。只有严格控制修测方案与修测流程,才能更好的完成数字地形图的修测工作,并有效提高数字地形图的修测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晓明,段莉.数字地形图测绘中的几个问题探析[J].测绘通报,2004,10(21):42-45.

第4篇:地形图测绘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 地形图 测绘分析

中图分类号:P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工矿区以及工程部门对地形图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地形图测绘部门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地形图测绘主要是向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等部门提供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以满足经济建设和城镇规划的实际需要。而数字化地形图则是利用GPS-RTK定位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全站仪、计算机图形技术等技术或设备直接获取实体空间位置及其形状所需的点的坐标及连接方式,同时记下实体的地理属性,经过处理和装换之后形成相应的数据集合,然后将这些数据集合以数字形式存储于硬盘或其他存储介质上,用户可以使用绘图仪输出纸质图以供自己使用。

一、数字化地形图的测绘流程

数字化地形图的测绘工作流程一般分为数据的采集及处理、数据整理以及精度分析等几个方面。

(一)数据的采集

与平板测图一样,数字化测图也需要采集地形、地物的坐标及高程,然后再进行内业编辑。在测图过程中,全站仪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采集时往往采用便携机、电子手簿、掌上电脑或使用全站仪的内存记录数据,这些记录方式各有其不同的特点。便携机和电脑比较直观,与平板测图一样,在外业就能看到地形图以及所测地物的具体情况,可以及时发现遗漏的东西,这样就为修测地形图带来了便利,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修测地形图的效率。但是,在测图过程中由于掌上电脑屏幕的限制,在使用时往往要用到很多下拉菜单,大大降低了数据采集的速度。使用电子手簿进行记录时,一般采用特定的代码来表示不同的地物,将这些数据传送到计算机之后,经过编辑可以显示相应的地物。使用全站仪记录数据时,仅仅只能记录地形、地物的坐标数据和相应的顺序号,将这些点和顺序号传送到计算机之后与现场所画的草图进行对比,就可以勾画出地物、地形点。总体来说,使用数字化测绘技术采集数据比较方便,尤其是树木较多的地方和高山地区更是如此。全站仪看到反射镜就能进行数据采集,而那些不容易到达的地方或建筑物较为密集的地区可以采用无棱镜测距。这样既可以提高采集数据的准确性,也能确保采集人员的安全,同时还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二)数据整理

一般来说,数据采集方式不一样,内业工作量也会有所差别。使用掌上电脑或便携机进行数据采集时,由于在外业采集过程中已完成了大量的编图工作,业内的工作量往往不多,这时候只需要整理一下未做的工作,处理一下图面即可。使用电子手簿采集数据时情况就有所不同,外业记录的往往只是地物的代码以及坐标数据,业内还需要完成大量的工作,同时还要及时编辑当天采集到的数据。不过,由于成图软件的功能比较强大,可以提高业内工作的效率。尤其是生成等高线时,成图软件的优势更加明显。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也有利于提高成图的质量和速度。另外,使用全站仪记录坐标数据时,完成业内工作需要借鉴现场所画的草图。

(三)精度分析

数字化测图技术采集数据时是全自动的,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少。传统的平板测图往往会受测定地物点的方向、视距误差、展绘误差、测定误差以及地形图上的刺点误差所影响,实际图上的点位误差可以达到0.46mm。数字化测图在300m的距离内测定地物点时误差约为16mm,地形点高程的误差约为17mm。同时,还可以对全站仪的测量数据进行自动的记录、传输、存储、处理和成图。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毫无损失的保持原始测量数据的精度,避免了因人为原因而导致的误差,同时还能自动提取距离、坐标、面积和方位,绘制的地形图也更为规范、精确和美观,从而确保了测量工作的高精度和高质量。

二、数字化地形图的应用情况

无论是平板测图还是数字化测图,其主要目的都是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服务。在测图技术方面,由于数字化测图的质量更高,使用也更为方便,因此成为城市规划部门以及其它用户的首选。数字化地图除了可以提供纸质的蓝图之外,还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格式的地形图。同时它还可以保存在各种存储介质之中,携带也较为方便。城市规划部门在进行规划和设计时,可以利用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对数字化地形图中的不同地物使用不同的颜色,大大提高了编辑各种专题图的效率。目前,数字化地形图的使用范围很广,用户的反响也很不错。

在外业采集数据时,主要是为了测定各地物点的高程以及坐标,数字化地形图可以根据实际的用图需要编辑成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整个编辑过程特别方便,可操作性很强。同时,数字化地形图的质量也是有保证的。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城市建设也得到了很大发展,这就导致新测的地形图往往在一年之后难以准确反映当时的现状,在城区的表现则更为明显。为了使地形图能够准确反映出地形、地物的现状,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修测,而数字化地形图可以大大提高修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在修测过程中可以对原图备份之后进行妥善的保存,然后删除掉图中的变化部分,接着掉入外业采集到的数据,经过编辑之后就可以完成修测工作。

数字化地形图可以保证每个地物点坐标的准确性,同时还可以提取出相应的坐标数据,因此在建筑红线的放线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红线图提供的是与已有建筑物的关系,则可以在业内计算出待建房屋各点的坐标,这样就可以缩短外业的工作时间,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当需要调整建筑红线时,则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随意的调整。另外,规划部门可以很准确的取得待建房屋与周围其他建筑物的关系。

在管线竣工测量中,数字化地形图的方法也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很方便的测出管线的高程和坐标。数字化地形图可以随意调出其中的任意一块,这样就能将管线周围部分拼出一幅带状地形图,再将实测的管线调入其中,就能很直观的将管线表示出来。

总结:

综上所述,数字化测图技术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大大提高成图的速度和质量。数字化地形图除了具有开发性和现势性的特点之外,还是建立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资料。此外,应用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还可以提高工程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应用能力,使测绘管理以及服务实现了全程的数字化,从而大大提高了我国地形图的测绘水平。

参考文献:

[1]黄再杰.数字化地形图的测绘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2011(8).

第5篇:地形图测绘范文

【关键词】带状地形图;绘制;技术法规

1.测图作业之前准备工作

1.1选择测图作业时段

测线沿线地物地貌复杂多变,为获取完整的数据,理论上必须根据卫星可见预报和天气预报选择最佳观测时段。卫星的几何分布越好,定位精度就越高,卫星的分布情况可用软件查看多项预测指标,根据预测结果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卫星可见预报原则:(1)RTK作业前要进行严格的卫星预报,选取PDOP6的时间窗口。编制预报表时应包括可见卫星号、卫星高度角和方位角、最佳观测卫星组、最佳观测时间、点位图形几何图形强度因子等内容;(2)卫星预报表的有效期以20天为宜,当超过20天时,应重新采集一组新的概略星历进行预报;(3)卫星预报时应采用测区中心的经纬度。当测区较大时,应分区进行卫星预报;由于种种原因,上述情况很少能做到,只能在实地测量时根据实际情况再来确定。

1.2测图作业准备

(1)参数转换:众所周知RTK直接测出的为WGS84坐标,而我们所使用AUTOCAD软件要使用数字坐标,而非经纬度坐标,这就要进行坐标转换,就是参数转换。选取能覆盖路线的首级控制点进行参数转换,参数转换点必须在三个以上。记录参数转换结果。RTK碎部点测量平面坐标转换残差不应大于图上±0.1mm。RTK碎部点测量高程拟合残差不应大于1/10基本等高距;(2)基准站点位要求:基准站的选择必须严格。因为基准站接收机每次卫星信号失锁将会影响网络内所有流动站的正常工作;周围应视野开阔,截止高度角应超过15o;周围无信号反射物(大面积水域、大型建筑物等),以减少多路径干扰。并要尽量避开交通要道、过往行人的干扰;基准站应尽量设置于相对制高点上,以方便播发差分改正信号;基准站要远离微波塔、通信塔等大型电磁发射源200米外,要远离高压输电线路、通讯线路50米外。

2.基准站运行期间作业要求

尽管各RTK设备在设计时考虑到防水、防晒等因素,但作业时应尽量避免烈日暴晒或雨水淋湿;基准站工作期间,工作人员不能远离,要间隔一定时间检查设备工作状态,对不正常情况及时做出处理;由于基准站除了GPS设备耗电外,还要为RTK电台供电,可采用双电源电池供电,或采用汽车电瓶供电。条件许可时,可采用12V直流调变压器直接同市电网路连接供电。

3.RTK作业准备

在RTK作业前,应首先检查仪器内存或PC卡容量能否满足工作需要;由于RTK作业耗电量大,工作前,应备足电源。

4.RTK作业要求

由于RTK一般采用缺省2m流动杆作业,当高度不同时,应修正此值;在信号受影响的点位,为提高效率,可将仪器移到开阔处或升高天线,待数据链锁定后,再小心无倾斜地移回待定点或放低天线,一般可以初始化成功;在穿越树林、灌木林时,应注意天线和电缆勿挂破、拉断,保证仪器安全。

4.1 RTK碎部数据采集作业

相对于地形控制而言,测绘具体的地物和地貌是测区碎部,因此称为地形碎部测绘。地面上的地物、地貌形态虽然多种多样,但这些形态总是可以概括、分解成各种几何形体的。而任何几何形体都是不同的面构成的,任何面又都可由一些具体决定性的点所连成的直线或曲线来确定。可以说,各种地物、地貌的形态最终是由点决定的。我们把决定地物、地貌形态的点称为地物特征点或地貌特征点。地貌特征点和地物特征点统称碎部点。碎部测量实际上就是测定地物、地貌碎部点在图上的点位及其高程,然后依次描绘出各种地物、地貌。首次作业时,遵循“从整体到局部” 、“先控制后碎部” 、“由高级到低级” 、“步步有检核”的原则。每次作业顺序为:确定基站点时,要尽量保证大的可视区域,同时,还要保证有可通视的已知点。所以,在实际作业时一般将测站点定在较高的坡或山顶,以避免经常迁站。

4.2 测站点检核及校核

在测量一定点数(一般为300点)后或迁站时,要进行一次测站点检核。检核方法为:重测某一已知点(一般为后视控制点),检核两次误差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如果误差超出范围则所测数据有误,应找出原因进行改正。

道路工程为满足出图要求,一般按照1:2000进行地形图测量(除桥梁、隧道和大型构造物使用1:500或1:1000)。中线两侧各250米宽,遇到互通区增加测图宽度。线路两侧各100米范围内的地形图测量,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详测,对中线附近的路、沟、渠、河流等准确测定其位置;地面上的通讯线杆、高压线杆、输电线杆等逐个测绘表示,地面下的通讯线、光缆线等测定其地面标志;山区线路上的悬崖峭壁测绘其顶部及底部,控制其范围及走向;线路两侧各50米范围内的房屋、单位、独立工矿等按1:1000要求详测表示。沿线的村镇、单位、工矿、河流、沟渠、道路等,调查其名称并注记。高程点注在具有代表性的地物上,地物的特征点上,如:沟渠的顶底部、陡坎的顶底部、路口及拐弯处等,图上每平方分米不少于12个。其余按1:2000地形图要求详测表示。线路两侧各100米范围外的,按1:2000地形图要求可综合表示。由于RTK对卫星信号和天线上方高度角的要求,线路两侧需详测的居民地和RTK无法测量位置应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外业测量应实地勾绘草图或者使用编码测量,以为内业成图所需。

4.3内业成图

内业成图使用专业成图软件系统(如南方CASS或北京威远图等)进行编辑和处理成图。将野外所采集数据传输至计算机中,利用软件自动生成点文件,采用分层、分色的要求表示地物、地貌。将同一类地物放在同一层次,分色统一,代码到位,尽量使用成图系统的菜单绘制图形,便于合并、缩放、接边、数据提起等再处理工作。数字化作业时捕捉解析编辑细部点,若数据与勘丈草图不符,应及时提出,问题解决后再行作业。数字化图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对明显的具有分块作用的地物先输入,例如河流、道路等。然后依元素的主次进行分块作业。一块图全部输入后即做自查校对,清理差、错、漏。各图块全部输入后再作通篇阅读。对规则的地物,如居民地房屋等,必须保证图形符合其投影规律,必要时可用辅助线方法得到正确的图形。然后根据高程点文件利用软件构网自动建立DTM模型,对部分不合理网形利用软件的删、增、改功能进行编辑修改,然后自动追踪绘制等高线。对软件的自身功能,自动追踪等高线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手工修改,符合野外实际地形。注意绘制地形图期间,应时常存储数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公路带状地形图与普通地形图一样,都应遵照有关规范规定绘制。地形图编绘应为无地物压盖地物;清理无用图层;图面干净整洁。最后保存为AutoCAD格式文件(*.dwg)。

5.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公路勘测设计中,带状地形图的测量技术及编绘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GPS定位技术的广泛应用于公路勘测设计,使勘测工作者摆脱繁重的外业工作,加快了作业进度,提高了测量精度,是公路勘测的现代化手段之一。本文分析了GPS技术在道路工程测量中应用中的显著特点;概述了GPS全球定位系统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同时研究总结了RTK技术用于现代公路勘测设计的带状地形图测绘。

【参考文献】

[1]杨俊志全站仪的测量原理及其检定[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4:95-143.

[2]徕卡TPS800系列全站仪使用手册.http://省略/UploadFiles/20071

2910113347.pdf.

第6篇:地形图测绘范文

关键词:RTK技术;形图测绘;定位技术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地形图测绘在城市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地形图测绘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地形图测绘的方法有很多,通常使用的就是全站仪进行野外采集的数据,然后在内业使用了专业的绘图软件对野外采集的信息进行绘图,这种方法的缺点就是测站和采集点之间需要通视,需要的技术人员也相对于较多,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理,而且工作效率较低,对地形图的精确度有一定的影响。RTK技术是GPS定位系统中的一种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结合了GPS和数据传输技术,可以对数据进行处理,而且也不会受到人为的敢于。因此,它和传统的方法相比起来是一种更加先进的方法,在实际的应用中也更加适合。

1.RTK定位技术

1.1、RTK技术的原理

RTK定位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值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定位技术,进行动态的测量。在RTK技术的模式之下,基准站可以通过数据链将观测值和观测的坐标信息同时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仅可以通过数据链来接受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采集GPS的观测数据,并且要在系统之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的处理,同时还要通过输入相应的坐标转换参数和投影参数,实时得到流动站的三维坐标和精确度。

1.2、RTK技术的设备

RTK技术测量系统一般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为GPS接收设备、数据传输设备和系统软件三部分。数据传输系统主要就是由基准站的发射电台和流动站的接收电台,它主要是实现实时动态测量的关键性技术和设备,其软件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能够实时解算出流动站三维的坐标。

1.3、RTK技术的优点

(1)工作的效率较高

在一般的地形地区在进行数据采集的时候,如果基准站的设置合理,其作业的半径可以达到6千米左右,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全站仪转移的次数,节省了更多的时间。

(2)全天候的作业

全天候作业是RTK技术的由一个显著的有点,它主要克服的就是传统的测量仪在可视条件之下的缺点,主要就是要求主机和流动站能够进行自由的数据交换。因此和传统方法相比之下,RTK技术更加专业。一般来说,全天候的作业除了特殊的条件之外,还有就是向天气不好的情况。

(3)定位较为精确

实时动态显示在经过可靠性检验的厘米精确度的测量成果。只有在满足RTK的基本工作的条件之下,在一定的作业半径的范围之内,RTK的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都能够达到厘米级。

2.RTK技术的应用

RTK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分别为控制测量、线路放样、规划放线、用地测量和其他方面测量。

2.1、控制测量

为了满足其城市建成区和规划区的测绘需求和发展规划,城市控制网具有其控制面积大、精确度较高的有点,城市的级别导线大多数都在地面,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这些点常常都会被破坏,怎样才能快速精确的提供其控制点,直接影响了其工作的效率。一般情况下,常规的控制测量,例如导线的测量,要求点间通视,而且比较浪费时间,且其精度不均匀。GPS静态测量,点间不需要经过通视,而且其精确度较高,但是需要在事后对数据进行处理,不能实时的指导定位的结果,如果在业内发现其精度不符合相关标准的时候这就要求必须要返工。应用RTK技术将无论是在作业精度,还是作业效率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2.2、线路放样

RTK测量技术用于市政道路中心线或电力线中线放样,放样的工作也可以一个人完成。将线路的参数输入到RTK外业的控制器中,这样就可以进行放样。放样方法相对于比较灵活,只要按照桩号也可以进行坐标放样,并且可以随着进行互换。在进行放样的时候,屏幕上游箭头指示偏移距离和偏移的方向,方便于前后左右的移动,知道误差的差别小于设定的距离。

2.3、规划放线

建筑规划防线,防线点不仅仅要满足城市规划规定的要求,还要满足建筑物本身的几何关系和药店,放样的精度要求的也比较高。使用RTK进行建筑物放样的时候必须要注意检查其建筑物本身的几何关系,对于短边来说,其相对于关系很难以满足。在进行放样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测量点位的精确度,在点位精确不高的情况下,就会带来很大的点位误差。在点位精度较高的情况下,使用RTK进行规划防线的时候一般就能够满足其要求。

2.4、用地测量

在各类使用地勘测定测量的时候,RTK技术可以实时地测定界址点坐标,确定土地使用的接线范围,计算出用地的面积。在土地分类和进行权属调查的时候,应该使用RTK技术科实时测量权属界线、土地分类修测,大大提高测量速度和精度。

2.5、其他方面测量

RTK技术还可以用在地形、水域、管线、房产测量等各个方面。使用RTK进行测图,可以不适用布设图进行控制,仅仅依靠其少量的基准点,即为可以直接的测量其地形地物的坐标。如果使用其专业的测图软件,通过电子手簿记录即可实现数字化测图。在水下进行地形测量的时候,RTK可以自动的导航,按照其距离或者时间的间隔进行自动采点,只有将天线高量至水面,在水深之后在进行改正,就可以确定其较高的精确度,并且可以准确的测定出水下地形点的三维坐标,由专业的软件制作成图。

3.RTK技术的不足和解决的措施

虽然RTK技术有很多的优点,但是其自身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

3.1、卫星状况的限制

由于RTK主要就是由于其卫星的工作,因此,对于那些卫星不能覆盖在测量的区域中间,比如说是树林或者高层建筑等,这样就很容易出现RTK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这对于地形图的绘制是很不利的。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就可以对卫星测量的时间进行计算和选择,或者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

3.2、电离层的影响

一般的来说,白天电离层对于RTK的工作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正午的时间,常常就会出现不能得到固定的测量范围。这样就会给采集的数据造成不利的影响,经过测量之后发现,其在中午11:30之前或者在1:30之后进行地形图的测绘,其效果和测量值较为准确。

3.3、数据链传输中信号衰减

在数据的传输的过程只能怪,如果出现障碍物或者高频信号的干扰,数据链的信号很容易出现衰减的现象,这样不仅仅会影响其测量的结果和质量,还会减少正常作业的范围。一般来说,RTK作业的范围大约半径是几公里,在数据链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可能会缩小其作业的范围,并且绘制的结果之间的误差也会大大增加。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加其电台的发射功率,或者减少其基准点选在地势较高的地点之上。

3.4、精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RTK技术的精度较高,但是在卫星和天气正常的情况下,一旦遇到较坏的天气的时候,其精度和稳定性也会逐渐下降。除此之外,RTK及其本身也会出现一些影响使得影响其精度和稳定性,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和生产的质量有关。因此,在生产RTK机器时候必须要严格控制其生产的质量。

结束语

RTK技术在各种测量中都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和传统的测量仪器相比,有着省时省工且精确度高的优点。在进行测量的时候,主要注意事项是基准站的选择位置应该在空旷开阔的至高点,而且还没有周围信号的干扰,这样流动站接受的信号就相对与较好。

参考文献

[1]鲁秀清,徐长宇.浅谈RTK在地形图测绘外业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168-169.

[2]罗业继.RTK在地形图测绘上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1,08:174-175.

[3]乔军.地形图测绘在外业中RTK的应用[J].中华建设,2012,02:94-95.

第7篇:地形图测绘范文

关键词:地形图;测绘;数字化测图

1引言

地形图能客观形象地反映地面的实际情况,并能在其上量取数据,获取资料,方便设计和应用,特别是大比例尺地形图是进行规划、设计和应用的重要基础资料。所以在测绘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其准确性和精确性,才能保证日后以此为依据的规划设计科学合理。

2碎部测量技术

2.1碎步测量工作前的准备工作

控制测量结束后,就可根据图根控制点测定地物、地貌特征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并按规定的比例尺和符号绘成地形图。测图前,除做好仪器、工具及资料的准备工作外,还应着重做好测图板的准备工作。他包括图纸的准备、绘制坐标网格及展绘控制点等工作。

2.1.1图纸准备

为了保证测图的质量,应选用质地较好的图纸。对于临时性的测图,可把图纸直接固定在图板上进行测绘;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地形图,为了减少图纸变形,应将图纸裱糊在锌板、铝板或胶合板上。现在各测绘部门大多采用聚酯薄膜,其厚度为0.07~0.1mm,表面经打毛后,便可代替图纸用来测图。聚酯薄膜具有透明度好、伸缩性小、不怕潮湿、牢固耐用等优点。如果表面不清洁,还可用清水洗涤,并可直接在底图上着墨晒蓝图。但聚酯薄膜有易燃、易折和老化等缺点,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图纸的防火防折。

2.1.2绘制坐标网格

为了准确地将图根控制点展绘在图纸上,首先要在图纸上精确地绘制10cm×10cm的直角坐标格网。绘制坐标网可用坐标仪或坐标格网尺等专用仪器工具。

2.1.3展绘控制点

展点前,要按图的分幅位置,将坐标格网线的坐标值注在相应格网边线的外侧。展点时,先要根据控制点的坐标,确定所在的方格。将图幅所有控制点展绘在图纸上,并在点的右侧以分数形式注明点号及高程。最后用三角尺量出各相邻控制点之间的距离,与相应的实地距离比较,其差值不应超过图上0.3mm。

2.2碎步测量方法

2.2.1碎部点的选择

碎部点应选地物、地貌的特征点。对于地物,碎部点应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化处,如房角点、道路转折点、交叉点、河岸线转弯点以及独立地物的中心点等。连接这些特征点,便得到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形状。由于地物形状不规则,一般规定是主要地物凸凹部分在图上大于0.4m均应表示出来,小于0.4m时,可用直线连接。对于地貌来说,碎部点应选择在最能反映地貌特征的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上,如山顶、山脊、山脚等坡度变化及方向变化等地方。根据这些特征点的高程勾绘等高线,即可将地貌在图上表示出来。

2.2.2全站仪数字化测图

碎步点的测量方法有很多,但利用全站仪能同时测定距离、角度、高差,提供待测点的三维坐标,而且将仪器野外采集的数据,结合计算机、绘图仪以及相应软件,还可以实现自动化测图。根据结合电子设备的不同,全站仪数字化测图主要有全站仪结合电子平板模式;直接利用全站仪内存模式;全站仪加电子手簿或高性能掌上电脑模式。

①全站仪结合电子平板模式

全站仪结合电子平板模式是以便携式电脑作为电子平板,通过通讯线直接与全站仪通讯,记录数据,实时成图。因此,这种方式具有图形直观、准确性强、操作简单等优点,即使在地形复杂地区,也可现场测绘成图。目前这种模式的开发与研究相对比较完善,由于便携式电脑性能和测绘人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因此它也符合今后的发展趋势。

②直接利用全站仪内存模式

这种模式使用全站仪内存或自己带记忆卡,把野外测得的数据,通过一定的编码方式,直接记录,同时野外现场绘制复杂地形草图,供室内成图时参考对照。因此,它操作过程简单,无需附带其他电子设备;对野外观测数据直接存储,纠错能力强,可进行内业纠错处理。随着全站仪存储能力的不断增强,此方法进行小面积地形测量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③全站仪加电子手簿或高性能掌上电脑模式

全站仪加电子手簿或高性能掌上电脑模式是通过通讯线将全站仪与电子手簿或掌上电脑相连,把测量数据记录在电子手簿或便携式电脑上,同时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属性操作,并绘制现场草图。内业时把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成图处理。它携带方便,掌上电脑采用图形界面交互系统,可以对测量数据进行简单的编辑,随着掌上电脑处理能力的不断增强,这种方法预计会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2.2.3全站仪数字测图过程。

全站仪数字化测图,主要分为准备工作、数据获取、数据输入、数据处理、数据输出等五个阶段。现在我以实际生产中普遍采用的全站仪加电子手簿测图模式,从数据采集到成图输出全过程为例,介绍全站仪数字化测图的基本过程。

①野外碎部点采集

一般用“解算法”进行碎部点测量采集,用电子手簿记录三维坐标及其绘图信息。既要记录测站参数、距离、水平角和竖直角的碎部点位置信息,还要记录编码、点号、连接点和连接线四种信息,在采集碎部点时要及时绘制观测草图。

②数据传输

用数据通讯线连接电子手簿和计算机,把野外观测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每次观测的数据都要及时传输,以免数据丢失。

③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转换和数据计算。数据处理是对野外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检查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把野外采集到的数据编码,转化成绘图系统所需的编码格式。数据计算是针对地貌关系的,当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后,就会自动生成平面图形、建立图形文件、绘制等高线。

④图形处理与成图输出

编辑、整理经数据处理后所生成的图形数据文件,对照外业草图,修改整饰新生成的地形图,补测重测存在漏测或测错的地方。然后加注高程、注记等,进行图幅整饰,最后成图输出。

⑤数据编码

野外数据采集,仅测定碎步点的位置并不能满足计算机自动成图的需要,必将所测地物点的连接关系和地物类别(或地物属性)等绘图信息记录下来,并按一定的编码格式记录数据。

编码根据GB/T 14804—9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进行,地形信息的编码由4部分组成;大类码、小类码、一级代码、二级代码,分别用一位十进制数字顺序排列。第一大类码是测量控制点,又分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GPS点和其他控制点四个小类码,编码分别为11、12、13和14。小类码又分若干一级代码,一级代码又分若干二级代码。如小三角点是第3个一级代码,5秒小三角点是第一个二级代码,则小三角点的编码是113,5秒小三角点的编码是1132。野外观测过程中,除了要记录测站参数、距离、水平角和竖直角等观测量外,还要记录地物点连接关系信息编码。

第8篇:地形图测绘范文

关键词 地籍测绘;城市三维地图;全站仪

中图分类号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3-0131-02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与能源工业的发展,对于地籍测绘的要求越来越多,且科学技术也广泛应用于地籍测绘。全站仪是随着光学、机械、电子等诸多学科的发展而出现的现代测量仪器,棱镜是构成全站仪测量系统和测量机器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作为测角测距精确照准目标和信号反射目标以实现系统的角度、距离测量。三维地图是具有位置信息的三维图像,即“三维地图=三维图像+位置信息”,是一定区域的实景的数字化再现。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地籍测绘工作在城市三维地图形成中的应用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地籍测绘与城市三维地图

1.1 地籍测绘内容及地籍测绘特征

地籍测绘的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情况。而地籍测绘的特征如下:地籍测绘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地籍测绘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地籍测绘工作有非常强的现势性;地籍测绘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点;地籍测绘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从事地籍测绘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

1.2三维地图的应用价值

三维地图从英国Bath城的三维计算机模型建立开始,上世纪90年代开始有了较大的发展。到2000年,全球已有63个城市建立了一定规模的三维城市模型应用,三维地图的应用与规模和城市经济发达程度相关,如伦教、纽约、东京等国际性大城市早已积极开展三维地图的应用。我国也从上世纪90年代起,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陆续开始了一些三维城市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维场景演示方面,相关项目有上海北外滩应拟城市系统与深圳市数字三维城市演示系统等。在具体应用中,其首先通过激光扫描仪对地面及物体进行全方位的连续扫描,获得地面及物体表面每个采样点的空间坐标信息,并用全息相机获得地面和物体的影像照片。之后通过相关计算机处理软件用所获得的采样点数据形成实景的三维点云图、继而生成三维模型,然后将真实物体的纹理信息加到三维模型上,最后去除噪声并进行图像优化,获得与实景极为近似的三维地图。

2地籍测绘工作在城市三维地图形成中的应用过程与特点

2.1 地籍测绘工作在城市三维地图形成中的应用过程

设定测站点的三维坐标;读数方位角;设置棱镜常数;设置相关指标值;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照准目标棱镜,全站仪开始测距并计算显示测点的三维坐标。

2.2 地籍测绘工作在城市三维地图形成中的应用特点

三维地形数据采集首先是外业采集,主要是利用全站仪采集地形点的三维空间数据。城市三维地图数据的采集方法较多,全站仪采集适用于作业面积范围较小的工,也适应于大比例尺、精度要求高的三维空间数据。在我国城市的地形特征中,地籍测绘工作的在山地特征点一般包括洼地、山谷点、山脚点、山顶、山脊点、等,由于受劳动强度、通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只能采集地形特征点的三维空间数据。

3地籍测绘工作在城市三维地图形成中的应用的方法

3.1 地物高度测绘

我们知道,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由于地物很高,导致全站仪望远镜仰角的限制,为此在进行测量竖直角中,我们需要将仪器架在离建筑物相对比较远的地方进行测量。在计算中,我们计算地物的高度H=h1+h2,其中h1=s tan(v1),h2=s tan(v2)。

3.2 距离和斜距测绘

本实验中高度精度由测距精度影响,因此高度精度为:

表1 测量两个斜距和一个平距来求地物高度的测量数据

根据计算,我们得到的尺长为1.9988m,和真值相差0.0012m,为此相对误差是为6/10000。

同时我们应用全站仪采集地物底部特征点的数据,此时进行数据采集时和地面上进行数据采集时的工作过程是一致的,同时可以利用全站仪有棱镜测量法对地物的高度进行测量,因此获取地物底部特征数据和地物顶部特征数据。

在城市三维地图测量中,我们可以用全站仪采集地物底部特征点的数据,从而对地物的高度进行测量,从而有利于城市三维地图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刘经南,张小红.激光扫描测高技术的发展与现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3,28(2):132-137.

[2]连剑波,孙变富.基于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地籍测绘系统[J].安徽农业科学,2010(21).

[3]詹长根,鲍家伟,黄德霖.全站仪棱镜常数未改正引起的测量误差分析[J].北京测绘,2005(3).

[4]张建辉,陈景新,罗永贤.大比例尺地形图更新问题探讨[J].北京测绘,2010(4).

[5]胡楠.基于MapGIS的地籍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北京测绘,2012(2).

[6]郑江南.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地籍测绘成果研究[J].才智,2008(15).

第9篇:地形图测绘范文

关 健 词: 编码测绘 地形图 思路

2011年11月,通渭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我测绘院工程、地形测绘中心,对该县冉家石滩工业园区及田家坡物流园区(简称“规划区”)实施1∶1000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工作。

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工作,最常用的是草图法测绘和编码法测绘两种,本文以该规划区1:1000地形图测量工作为实例,就编码法测绘地形图的工作思路做以论述。

一、数字化地形图测绘

测区概况: 规划区位于定西市通渭县城东南方向,距县城中心地段距离约3公里,行政隶属通渭县平襄镇管辖,平均海拔1740余米。根据县规化设计部门现场指界情况,本次规划区域分两个地块。分别隶属平襄镇曹家坡村和小店村管辖。地势北高南低,相对比高不大。除民居地外,大部分是台阶式耕地,通视条件较好。通秦县级公路、207省道、310国道直通项目区,交通较为方便。小麦,玉米是当地村民的主要粮食作物,外出打工是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地形图的测绘:最早的数字化地形图测绘主要是草图法。即全站仪实地全野外采集地形,地物点数据,作业人员实地绘制地形,地物的草图。使草图上标注的点号与全站仪实测点号一一对应。内业数据处理时,将导入电脑内的外业测量坐标数据,在常用的南方成图软件CASS7.1绘图环境下,依照外业绘制的工作草图和标注点号,根据软件提供的强大功能,室内人工连成与实地相吻合的地形图。虽说这种方法提高了成图工作效率,缩短了外业工作时间。但内业工作量繁重。一旦出现错、乱点号,内业数据处理人员更是苦不可言,相信作过这方面工作的同志都有亲身体会。现阶段我测绘院应用的编码法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就解决这一困绕多年的技术难题。作者近两年来一直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现根据工作应用的情况重点论述这一较为先进的测绘技术。

二、数字化测绘地形图的工作思路

数字化成图,古名思义就是用数字的方法制作地形图。航测遥感技术、近影摄影测量技术、扫描仪矢量化纸质地形图、静态GPS和动态GPS---RTK测量定位技术加上专业化成图软件、以及传统的测量方法均能制作数字地形图。

数字化测图的基本工作思路: 数字化测图就是将采集的各种有关的地物和地貌信息转化为数字形式,通过数据接口传输给计算机,利用测绘专业软件所提供的强大功能进行内业处理,即可得到内容丰富的电子地图。需要时由电子计算机的图形输出设备(如显示器、绘图仪)绘出地形图或各种专题地图。数字化测图的工作重点是地形、地物点位数据信息 特征信息数据的采集,地物、地貌模型的建立等。

通俗地讲:测绘技术人员把地面上的实体,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看成是用一定符号表示和代有某些属性编码的数据。以南方CASS7.1测绘成图软件为例举例说明。如:上水检修井可以用编码为174100的点和一定的图式符号来代表。土坎可以用编码为204201的线状地物和一定的图式符号来表示等等。如果说在外业采集数据工作中直接采取各种代有编码数据的地物和地貌信息。内业数据处理时把它们转化成数字形式,通过专业软件的系统化处理就能得到内容丰富的数字化电子地形图。

三、编码法测绘地形图的具体实施

1. 编码法测绘地形图的技术支持

(1) 南方测绘Cass2008成图软件,与其相配套的拓普康全站仪,索佳全站仪,数据传输线以其与其相配套的图形输出设备。

(2) LNL(或HFL)测量数据转换处理软件

(3) 编码数据处理控制软件

2. 技术人员配置: 一个作业小组的配置为: 观测者一名 主、辅司尺各一名。主司尺是作业小组的核心人员(作业组长)。观测者必须是能够熟练操作相应全站仪的技术测工。且熟记编码表,主、辅司尺人员熟悉在测绘地形图时对编码输入的具体要求。并且能够熟练运用南方Cass2008成图软件。

3. 外业采集数据的技术要点:从测区踏勘的实际情况来看,除村民居住地外,其它地形和地物较为简单,以线状地物较多,面状地物较少,独立地物少但比较分散。比较适应于编码测图法的应用。对有方向性要求的线状地物,如铁路、依比例围墙,土坎等,所采点应为地物的右侧点,符号将向左侧生成。有坡脚线的线状地物,坎下可以以地类界的编码形式采点绘出,内业作最终处理。面状地物点的采集以一个完整的地物采集结束后,方可进行下一个地类测绘工作,不同类型的独立地物点可交替进行测量。因编码不同不会相互干拢。有范围界线的独立地物其界线范围按地类界编码测绘。

4. 编码法测绘地形图内业工作要点:外业采集的坐标数据格式转化和地形图的编绘。外业数据格式的转化主要使用LNL测量数据转换处理软件。不同型号的全站仪,有不同的转换方式。以GTS-336拓普康全站仪为例,数据传输转换过程如下述:

A、全站仪参数设置

(1). 通讯口:根据不同的电脑确定。

(2). 波特率 4800。

(3). 停止位 1 。

(4). 数据位 8 。

(5). 校验 无 。

B、数据传输转换流过程。此过程共分两步:(1). 正常传输测量点的坐标数据。和以前的完全相同。(2). 将数据传输转换流软件启动起来。打开两个文件:LNL测量数据处理软件;注册码计算软件。分别输入解算密码和用户注册码,计算传输软件密码,最后打开传输软件。接收数据过程如下:

1.接收;2.通讯与处理:全站仪数据处理:GTS210/310测量 3. 设置: 主要设置:最大高程,最小高程,高程点位数,比例尺。 4.数字编码, 5.组合编码, 6.通讯与处理:(1). 坐标数据处理:地物点高程置零 否。7. 南方开思(工具条)。

最终的数据格式是带有编码数据的文本文件(.TXT)。如下图

C、地形图的编绘

在Cass2008绘图软件中,将代有编码格式的文本文件展绘在绘图环境中。图形的编辑、修改、整饰、外业检查,修改,内业分幅,根据用图单位要求,打印输出等工作与草图法测绘地形图的工作流程相似。具体操作流程本文不在重复。作过地形图测绘工作的同志一定熟悉这方面的工作流程。

四、编码法测绘地形图的技术要点

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和以往的工作经验,规划区地形图的编码法测绘工作的重点:在于外业工作中正确而又合理地采集代有编码属性的点位数据,既要满足工作需要又要很好地控制实地地形情况。由于外业工作无绘草图人员,外业所做的工作都是以数据形式存储于全站仪中。所以采集点位数据编码的输入,点位特征信息数据输入,实地点位的取舍是外业工作的重点。内业工作中数据的转换,点位的展绘,图形的编辑等工作是编码法测绘地形图的成图工作重中之重。

通渭县规划区1:1000地形图测绘工作,正是利用上述工作方法,经过外业测绘技术人员的紧密配合,在短短的13天时间里就完成了这一任务。为编码法测绘地形图这一新的测绘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

五、工作总结

运用编码法测绘地形图技术,既提高了外业采集数据的工作效率,又减轻了内、外业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也改变了一些传统的作业方法。在大面积的地形测绘中加以引用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对于居民地、建设用地建成区,利用草图法测绘是较为理想的工作方法。二者结合起来应用才能发挥出这一新的,最佳的测绘技术优势。2010年度甘肃省临洮县洮沙新城规划区1:500地形测量的实施就证明了这一点。最后,作者就这一测绘技术的更进一步应用愿和同行们展开讨论和研究。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