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曾经最美范文

曾经最美精选(九篇)

第1篇:曾经最美范文

年少在异乡读书,家书是连接亲情的惟一工具。每月,捧着父亲的来信,那时刻,是最美。父亲的草书苍劲有力,叙述条理清晰。接到信时,选个安静的地方,从头到尾认真阅上数遍,生怕漏掉一段话,一个字。尽管信里说的是家务琐事,外加教诲叮嘱,读起来却没有丝毫厌烦。每看一封家书,好似上堂作文课。父亲把全家人无穷无尽的关爱在信纸上呈现,字里行间传递着最细微的真情。

人到中年,自以为经历了些许沧桑,至今想到父亲写的那些书信,仍然时时感到温暖充满心头。岁月把那些文字镌刻于脑。

与友人书,是生活中的一件乐事。喜欢与想念,欲望与获取,困惑与艰难,书信里尽兴说与朋友,分享、讨论、甚至把心底的呐喊用文字说与对方,不怕被取笑。

成家以后,写信被乐此不疲的一日三餐费尽的心思占领。那样的年岁,那样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了。

如果你爱上一个人,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无论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你都要感谢他带给你一份记忆。。。。。。

接到异性的书信,脸红心跳、心烦意乱,心头的滋味与感慨万千。

不忍心伤害对方,回复时言简意骇。

把对方想象的好些,再好些,即使擦肩而过,也不要责备。只为遇见过。

时过境迁。鸿雁传情被现代光纤替代,在网络,不用一分钟就可以传递该表达的意思与情绪。需要几番琢磨才出炉的情怀----书信已经变成与快捷对立的符号。

第2篇:曾经最美范文

回忆你带给我的欢笑,痴痴地的留恋着那曾经幸福的时刻。一切都已经结束,只留下些微的回忆不知道能让我拥有多久,在时间的长河中这只不过是沧海中的一粟。不求过去不想将来就让我拥抱这几近于怜悯的爱情直到它被时空湮灭。走在路上,想起曾经一起在梧桐树下憧憬未来,一起享受着两情相悦带来的小小幸福,心底莫名涌起阵阵的暖流。一片落叶被秋风带起轻轻地从我脸上拂过仿佛在告诉我故事已经结束了。回忆是凄美的,现实是残酷的,或许秋天正是梦醒的时刻,在萧杀中结束,慢慢成为最美……

我微笑着,冷漠地看着身边的每个人,那是一中歇斯底里的微笑,两种极端的交点。我已忘了怎样去哭。一个人坐在角落里,我面无表情地看着冰冷的墙壁,汲取着手中热茶的唯一一点热量。看着嬉笑的人群,依旧微笑,我的悲伤没人发觉。血不断从手上的伤口中涌出来,我忘了痛,任新鲜的血液一滴滴地坠落在地板上。突然,我发现自己的血不是鲜红色的,它的颜色与寂寞相同。我已忘了寂寞的颜色。打开门,我闻到了冬天的气息,而我的心却无法冬眠,在寒风中,的心灵被撕裂,痛到麻木,失去了感觉。我与寂寞同一国度,这或许是宿命。 黑暗里我点起一支蜡烛,昏黄的火焰轻轻地跳动着,那是寂静的心跳。蜡烛然尽,黑暗吞噬了我,没有反抗,没有挣扎。我早已习惯了漆黑一片。独自走在深夜无人的街,我的世界仍然只有我自己,寒冷和无奈悄悄地蔓延,我与痛苦为伍。沸腾的白开水不停地冒着热气,我呆呆地看着它,思绪一点一点地飞离我的身体。我在想什么?我还能做什么?不断地问着自己,没有回答。我已经习惯了质疑自己。没有思想,却有呼吸,清晰地呼吸,我可以听得见自己心跳的声音。有力地一下一下,我到底还是活着的。打开电脑,听见鼠标和键盘在宁静的夜里发出清脆的声音。QQ上没有人。突然有人要求通过身份验证,在他的自我介绍一栏,我看见了一句颇有道理的话:“因为无聊所以上网,上了网却更寂寞!”毫不犹豫地,我握着鼠标按下了”通过验证”,然后下线,关闭了电脑。躺在床上,双眼望着天花板,不停想着那句话。原来,我早已习惯了无聊。我的生命没有意义,我的生活没有快乐,因为无奈,由于无情。没有目标,我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活着,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走在路上,不去理会那些指点和冷眼,我依然从容坚定地向前走着,脸上还是挂着莫名的微笑。生命中的过客,何必念念不忘,那你是否也只是我的过客?想起你,我收起笑容,停下了脚步,抬头看看天,不是蓝色的,是寂寞的颜色。我无法强迫自己不去想你。窝在沙发上,用手不停地用力揉着太阳穴,习惯性的偏头痛侵袭着我。桌上放着一杯冰水和止痛片,我没有去碰她们,闭上眼睛,感受着疼痛带给我的压力。我已习惯了折磨自己。冰冷的手上忽然感觉到了温暖,原来是滚烫的泪水,我以为自己早已没有了眼泪。

天使有翅膀,我没有,所以我不是天使。魔鬼有魔力,我没有,所以我不是魔鬼。我有的,是无奈、绝望和孤独的自由。心底的希望和绝望激烈地斗争着,获胜的却是无奈。我已学会了接受无奈,想无奈妥协…… 天使的缺点是太善良,魔鬼的缺点是太邪恶,我的缺点是太懦弱。轻轻地闭上眼睛,使劲、贪婪地呼吸着没有你的空气。是自由?还是思念?我无法回答自己,原来没有你的空气如此地稀薄。我也学会了去适应空气的稀冷。笑过、哭过、吵过、闹过,如今我需要的,只是冷漠。

明媚的阳光透过窗子,暖暖地照在我的身上。睁开眼睛,用手挡了挡刺眼的光线,蒙上被子,我准备继续被打断的美梦。美梦一旦被惊醒便无法在延续。气恼地从床上坐起身来,双手支着头,我的头发凌乱地垂了下来。梦醒了。我对自己苦笑着摇摇头,带着绝望去接受现实,去迎接毫无意义的新的一天。我已习惯了一成不变的生活。“背影是真的,人是假的,没什么执着,一百年前你不是你,我不是我,悲哀是真的,泪是假的,本来没因果,一百年后没有你也没有我。” 恍惚之间我仿佛看见了你,伸出手,却只触碰到一片空白。我知道,一百年后你依然会是你,只是少了我的思念。风吹乱了我的头发,我不在意,慢慢地走在寒冬的街头。我麻木地移动着,有点模糊,隐隐约约看见你在我的前方,一步一步向前,你却离我越来越远。我拼命地向你狂奔,知道你在我的眼前消失。停下脚步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我开始笑,笑自己的傻,笑自己的愚蠢。

房间里,书本堆满了整个桌子,我坐在堆积如山的书本面前,叹了口气。沉默了片刻,我突然站起来,伸手抓过那些令人乏味的破书,用力地朝四周的墙上扔去,然后把自己重重地摔在床上。许久,我起身把那些书一本一本拾起来,重新放到桌子上,无可奈何地笑笑,把自己埋进了书堆。趴在桌子上,我把脸深深地埋进自己的臂弯,眼泪竟这样涌了出来。我不断做着深呼吸,企图平抚心里的波动,可我控制不了自己。我卸下了虚伪的微笑,摆出一张疲倦的脸。对你的眷恋依旧,只是我以学会了隐藏……我的生活依然一如既往地平静,唯一的波动就是想你时的泪水。诱惑,我们的距离以光年计算。

第3篇:曾经最美范文

1、昨日,曾经。年少追梦,看不清前路迷雾,独寻世间真我。而今方知,于世间游走,有道不尽的酸甜苦辣,应只问我心何求。

2、曾经以为能收获一份真挚的爱情,没曾想伤到的却是自己,那些曾经有过的快乐和期待原来就如风沙吹过一样,只是令眼睛迷痛,让心发痛。

3、曾经的他在她的心里永远是最好的,没有谁比得上他;曾经的她是他时时挂在心间的宝贝。

4、曾经,他拉着她的手对她说,要这么牵着手一辈子,曾经的她只是傻傻的笑着,因为年轻,所以她相信。

5、曾经的她以为爱情就这么一直可以到天长地久,傻傻的像个白痴。

6、留下的是残酷的记忆和心痛!

7、曾经错过的事,也掉落在记忆的长河中,无法再次寻回;曾经错过的人,不会对你露出与过去一样的笑容。

8、曾经的美好都已经烟消云散,她只求她能记住一切美好的回忆,把不愉快的统统忘掉。

9、曾经是那么相爱的两个人,转眼成了陌生人。

10、曾经的我,在一个曾经无知的年纪,做着一个曾经那么漂渺的梦。

11、曾经以为你我是在这茫茫人海中同根而生的两棵树,能枝叶相连,天涯也不过咫尺。但你轻易放弃,随意砍断,吹落那一树的黄叶,就如那泪花点点飘落。心碎了,网断了,情也了了。

12、曾经的他以为她会是他这一生最最在乎的人,从此不离不弃。

13、我迎风而过,不言遗憾,想你记得,曾经的曾经,有过飘零絮絮。

14、曾经,无数的曾经沉入海底,蹉跎成卵石,风化为沙粒;有一种曾经却生长成大树,呼吸着自由的大气自由的风。

15、曾经以为那枯燥的生活和工作让人沮丧,没曾想反倒是本以为是欣喜的爱情让你陷入迷雾里,让你丢失了快乐。

16、停下急促的脚步,蓦然回首,发现自己在曾经走过的路上错过了许多美好而宝贵的东西。

17、突然想到一个词,曾经。表示逝去不再回来的东西,很美好的发生过也随时间美好的落幕。()感伤的过程,每个人却都要经历。

18、曾经的他们都把天长地久想得太简单了,也把未来想像得过于美好,在现实的面前,想像又是如此的无能为力。

19、曾经,信誓旦旦的一切不过是世上最美丽的谎言。要不,那双山葡萄般明亮的眸子为何还闪耀眼前。送也不走,赶也不走,任凭用什么态度。

第4篇:曾经最美范文

我们曾经的誓言吗

永远不要分开

我们曾经

见过最美的夜空

我们曾经

听过自然的演奏

我也曾经

听过你最美的箫声

那些你的美丽微笑

你的坚定信念

如今只是一缕思念的轻烟

慢慢地

逝去

再也

不会回来了

让我永远的

沉浸在

那一片最美好的

回忆吧

当世界上的一切都消失了

或许

只剩下你和我了吧

为什么

我们永远不能相见

曾经

我们是多么的快乐

曾经

我们是多么的自在

曾经

我们没有命运的距离

最美的梦

只能在那一片

曾经

第5篇:曾经最美范文

因为——  朋友  你记得吗

我们曾经  一起走过青春湖畔  我们曾经  一起度过似水年华

我们一起欢笑  欢笑童年的美好  我们一起忧伤  忧伤青春的苦涩

我们一起看夕阳  我们一起赏月亮  我们一起为奥运喝彩  我们一起为祖国加油

曾经的一切  都美得像童话  虽然有过纷争  但是  没有插曲的酸甜苦辣  就尝不出最美的童话

所以——  我的朋友

我执著地相信  你是我的唯一  我们拥有  这世间最纯洁的友谊

我愿意付出勇气  只要你不忘记  我们的童话  永远最美丽

一切都曾经  曾经的纯真  潇洒写出  最美的童话

第6篇:曾经最美范文

女孩,可曾为我忧伤过。我始终等待,那些些真诚的期待。爱,不为过,曾经错过,一度的失落。我不想逃避任意的孤独,孤独就是一种宿命。虚荣,还是一个曾经的你,也是一个曾经的我。我的心碎了,希望不再有新的期待,以防再次的沉浸于爱的花海。

我想起了落日,白白的光斑,一段长听的岁月曲。调子很清,婉转彼此的情意。落日美,云霞何其贵。一朵一朵,一缕一缕,镌刻无数的云烟雾气。数你我最为清醒,落日美,起码不曾迷惘,还是那样,相互目送着远去。远去了,不再回来。

世间尽为花逝,却也唯花最美。天边落了夕阳,却也怀念着不忍离去。我说夕阳红,不亚于山边的落日。一抹红,要流在心间,即使离去了彼此,也不心生憎恨。夕阳唯美,不爱不恨,淡淡的留念,一辈子也是一阵子。为你笑的日子,已属过去;我也不苦不累,生活的颜色,爱只增添了几分。唯有夕阳美,心中也才绚丽动人。我始终心怀夕阳,还是梦里的那个新娘。

曾经说过,如果有来世,我为女人你为男人。人说女人如花,你该疼疼我了。上帝如果爱我,苍老后的重生,我不愿再走这条路,换着走,可能我就只是你身旁的一朵花,一株草。你把我摘下,或者踩着我路过,也不曾明白,我们之间是否未有美好的曾经。那种感觉你早就从中撇开,事实上那些诺言、誓言,何曾理个清透。

人生最大的债就是当一颗心苍老后还为你而停留。不是傻,不是痴,真爱仅存何其贵!

要忘记一个人很简单,忘记自己的所有。非但忘却,再忆时算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忘法很简单,我们从中做梗,不淡化一点记忆,说明了一点有可存的余地。情感应用实质的眼光看待,为你我所遇;真正的爱情,不论大小都为心中的点滴欲望存在。不怕凋零,如夕阳久久坠于心间,美、清、柔。

第7篇:曾经最美范文

关键词:留童吴仰曾矿业

一、赴美留学

幼童留美计划是指1872年到1875年之间,由容闳倡议,在李鸿章、曾国藩等洋务派的推动下,清政府启动的最早官派留学生赴美国留学计划。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多名学生赴美留学。此次幼童赴美留学,开中国官派留学的先河,影响深远,标志着中国自此正式走向世界。然而这些学生在美国接受西方教育,思想行为上的变化与传统礼节相违背,受到清政府保守派的反对。于是1881年,原定十五年的幼童留美计划中途夭折,全部学生被召回国。据李鸿章奏折记载:“除因事故撤回及在洋病故二十六名外,其余九十四名,均于光绪七年分作三批回华”[1]。在当时归国的幼童中,除了詹天佑和欧阳赓从耶鲁大学毕业,还有50几人正在攻读大学学业,其余的也将从中学或技术学校毕业,正待进入大学学习。清政府的召回命令使这些幼童丧失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本文将要介绍的人物――吴仰曾(1861-1939),原名仲泰,字述三,广东四会县四会镇东门人。他是第一批留童,于1872年公费赴美留学。留美期间,吴仰曾就读于康州哈特福德市,他和蔡绍基、梁敦彦、黄开甲一起住在巴特拉家,并一同在哈特福德公立中学上学。吴仰曾是当时这所中学中留童的佼佼者,他不仅学业成绩优秀,而且兴趣广泛,其中棒球打得尤其好。高中毕业后,吴仰曾攻读于哥伦比亚大学矿冶学院,但是没有毕业便被清政府召回。回国之前,吴仰曾与其他留童一起回到哈特福德市,和那里的美国朋友依依惜别,房东的女儿玛丽为此特地给吴仰曾的母亲写了一封信,对吴仰曾大加赞美:“吴夫人:我们确信,当你看到你的孩子长大成人时,一定是引以为荣的。在过去他留美的漫长岁月里,他和我们共处,使我们颇难分离。在学业上、在品行上他都是努力上进,我们坚信他将是一个有用的公民来服务他自己的国家,他将荣耀他自己和他父母之名。”[2]回国后的吴仰曾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祖国的矿冶事业,成为了中国地质矿冶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二、归国后的成就

(一)国内时代背景

近代中国地质学这一学科,是在中国古代传统丰富地质知识的基础之上,在引进和传播西方新兴的地质科学的过程当中发展起来的。鸦片战争之后,外国资本逐渐侵入中国,许多外国人在中国兴办实业,其中包括在中国勘察矿产资源。“外国人在中国的地质调查,一方面为中国积累了最初的地质资料;另一方面,也造成中国矿产资源被他人掌控的尴尬局面”[3]。后来,随着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从“自强”转为“求富”,洋务运动的重心也从军事转到民用,于是矿冶业得到重视,留童中修习此专业的学生也受到了重用。据不完全统计,留童被召回国后,从事过矿冶工作的有15人,约占回国幼童总数的16%。对中国矿冶业的发展,李鸿章早有打算,他曾经在寄给留童监督人员的信中这样表示:“如出洋学生内有颖异可造之材,望送入矿务学堂,先穷其理器,一二年后再令游览美国五金矿所,或暂充工役,或随同研究,必自能辨识地产之有无厚薄,机器之如何用法,融会贯通,可得上等考单,确有把握,然后遣回,再发往各省矿局试用,庶于国计有裨,千祈留意”[4]。李鸿章有着发展的眼光,也正是由于他的推动,相当一部分留童选修了与地质矿冶有关的课程,李鸿章直接促成了中国第一代矿冶师的诞生。

(二)1881年后学习地点、工作岗位的变化及其贡献

“幼童中,吴仰曾留美时外号“鳄鱼”,回国后在北京及天津外国社交圈中,知名度都很高”[5]。回国伊始,因国内大力筹建海军正处于用人之际,所以,包括吴仰曾在内的五十名留童被分到了新成立的中国海军舰队及其附属单位服役。据李鸿章奏折记载:“头批学生二十一名均送电局学传电报,二三批学生内有由船政局、上海机器局留用二十三名,其余五十名经臣札饬津海关道周馥会同机器、电报各局逐加考验,分拨天津水师、机器、鱼雷、水雷、电报、医馆等处学习当差…军功杨万德、张成、刘恩、冯天生、胡永庆、杨开泰、杨秀龙、庞玉顺、侯文顺、周奎章、邝荣光、邝贤俦、吴仰曾等十三名,均拟请以外委尽先拔补”[6]。1881年,吴仰曾和其他七名“留童”(邝荣光、陈荣贵、陆锡贵、唐国安、梁普照、邝景扬、邝贤俦),按照相关留学背景,一起被分到了开平矿务局在唐山创设的路矿学堂学习,由美国工程师巴特执教。这七名学生也因此成为了中国第一批矿冶工程师。此时,开平矿务局的事业正蒸蒸日上。为了运输方便,开平矿务局甚至还专门修建了一条由煤矿通往运河的轻便铁路,“此为中国人自愿修成的第一条铁路”[7]。开平矿务局是吴仰曾作为留童归国后人生起步的地方,也是他为之奉献美好年华和心血的地方。在进行了短暂的学习培训之后,吴仰曾被分派到唐山煤矿工作,并一直工作到1886年。

经过几年的工作和经验累积,吴仰曾已在技术岗位上显露了非凡的才华。1886年,经由李鸿章亲自安排,吴仰曾被送去英国伦敦皇家矿冶学院继续深造。这样的经历使他成为留童中少有的几个得以重新留学的幸运儿之一,这也成为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虽然留美时,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矿冶学院攻读过,但在一年级时就被召回国,有关地质矿冶知识的学习并不深厚。回国后,吴仰曾又在开平矿务局创设的路矿学堂就读,虽然打牢了基础知识,但是毕竟不能系统的掌握理论知识。二次出国深造是命运女神对他的垂青,使他最终成为了中国矿业的创始者。吴仰曾在英国留学的生活是比较顺利的,这在他1887年寄给巴特拉夫人(留美时其寄宿家庭的女主人)的回信中,有详细的描述:“我喜爱伦敦,英国人彬彬有礼,中国人在此地声誉较在美国为佳。原因是华人在此很少,其中不是学生就是中国大使馆的官员,故没有低级华人损害华人名誉,故华人在英国普遍受到尊敬。…我的化学课两周前已结束,现在在选地质学,我每周听讲五次,其余时间我做实习。…在我们地质试验室,有三个实习老师及一位教授。英国皇家验矿师鲁比(Rugby)教授就是我们的老师”[8]。

从伦敦毕业后,吴仰曾还曾先后前往墨西哥、瑞典、西班牙等国办理矿务。之后回到中国,并在热河银矿担任总工程师。“一八九五年(光绪廿一年)他在南京附近的煤矿及铜矿担任局长。一八九七年(光绪廿三年)他受浙江巡抚之命曾查勘该省矿产”[9],也曾奉盛宣怀的命令,勘查湖北大冶县龙角山银矿。对于龙角山银矿的工作,吴仰曾在给盛宣怀的信函中说:“想该矿当时必系土法开采,按土法开矿最深不过二三十丈。目下如用西法依线道形势开深至30丈以下,必有银线可采。…试办之始化炼银法,以先用土法较为便宜。…如矿务渐见兴旺,仍以用西法化炼较为便捷。至放炮黄药无论西法、土法必不可少。…倘该处乡民允洽,必须度地开采,再候训示,遵即前往”[10]。在勘探中,吴仰曾结合实际情况,土法和洋法一起使用,表现出了难能可贵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一八九九年(光绪廿五年),他回到开平矿务局担任副局长及主任验矿师”[11]。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经过吴仰曾的努力,才使开平矿务局免受“拳民”和俄军的侵占。当欧籍员工撤退后,他组织起“自卫队”,一方面防止不法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保证当时天津的煤矿生产不受影响,燃煤供应不受中断。当时俄军想要占领该矿,并且数次派兵侵扰,但“自卫队”在吴的领导下,粉碎了他们的阴谋。后来开平煤矿改组,归英国商人所有,吴仰曾仍在其中担任重要职位,一直工作至1920年。1905年至1906年,吴仰曾凭借其留美的经历担任欧美归国留学生副主考。1909年他和邝荣光一起被清政府授予工科进士,并且吴仰曾还担任清政府学部顾问。中华民国建立后,吴曾任国民政府工矿厅工程师。1920年退休后,他又在天津、汉口等地兴办实业。1939年,吴仰曾在北平去世,终年78岁。

(三)译注和校阅的书籍

吴仰曾兴趣广泛,精通数理化,他在英国留学时曾修习过化学课、地质学,并系统地掌握了相关知识。这也为他以后翻译《化学新编》提供了理论基础。经过不懈努力,1914年吴仰曾又出版了其校阅的由李建德编著的《淘金学》。除了这两本著作,吴还译著了《照相新编》两卷,此书是在他积累了20年的实地勘察矿产经验和实地进行拍摄的实践基础之上译著的。这本书既介绍了西方新的照相技艺和器材,也向摄影爱好者传授了众多实用的摄影知识,此书成为了中国早期摄影界的重要读物。在西方接受了先进、科学、系统的教育,吴仰曾将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中国科技做出了突出广泛的贡献。

三、结语

幼童留美计划在多方面的努力下得以实施,封建旧中国随着他们的留美出现了一丝曙光。虽然这些幼童在1881年被迫回国,但是他们还是克服了各种困难,在中国最艰难的时期,忠诚的为祖国服务。他们不仅目睹了新中国的诞生,而且对她的缔造做出了重大贡献。

本文着重介绍了第一批留童中的吴仰曾,他和其他归国的留童一起,一直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着。1890年吴从英国学成归国之后,更成为了朝廷各个势力争夺的人才,多年间吴仰曾都身兼数职(上文已详细说明),他也乐此不疲,为找矿、查矿、办矿尽心尽力。在开平矿务局工作期间,他甚至不辞劳苦经常携带相机去实地勘察矿产,并进行拍摄,为矿产的开发提供第一手宝贵的图片材料,他亲力亲为的做事态度足见其为国奉献的决心。

留童回国之后,其实境遇并不理想,他们受到国人的嘲笑、奚落和鄙视,并且被本土文化排斥,吴仰曾也不排除在外。但是,“美国的时代精神在留童身上得到体现,他们面对现实,以‘适应环境的要求’。”[12],吴仰曾在1894年与美国友人的通信中表达了这样的感受:“在不同的生活境遇中,我们体会到同样的道理――‘信心’、‘忍耐’与‘服从’。”[13]吴仰曾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巨大。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在受到过不平等的待遇后,吴仰曾还能终身为国兴办矿业,兢兢业业地奋斗在工作岗位上,这种精神难能可贵。历史也将记住这位中国矿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吴仰曾。(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4][6]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167、176、167-170.

[3]徐飞,茆诗珍.留童对近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影响[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2):91.

[5][7][9][11][美]勒法吉原著,高宗鲁译注.中国幼童留美史[M].珠海:珠海出版社,2006.107、107、108、108.

第8篇:曾经最美范文

曾梵志先生一直为他的《最后的晚餐》被送拍而气愤。10月5日晚,香港苏富比40周年夜场上,《最后的晚餐》以1.6亿港币落槌,创造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新高。在那12天后,巴黎市立当代美术馆将为曾梵志举办一个大型学术展,《最后的晚餐》的收藏者尤伦斯夫妇决定出手这张作品。

在西方,艺术品的价格往往由它们参加过哪些重大展览决定,为防止美术馆与藏家串通炒作,美术馆邀请藏家出借展品时常常会与他们签订协议若干年内不准送拍。

尤伦斯签了借画协议,但打了一个球:在展览之前拍卖这幅作品。“这给这个展览在舆论上造成很大风险,他们会怀疑我也参与其中。”这让注重名誉的曾梵志一度非常担心。

曾梵志现在的名声和身价与他的生意伙伴瑞士人劳伦斯关系密切。15年前,曾梵志的画并不是挂在真正的画廊里,而是上海波特曼酒店的走廊上。这里是上海首家独立当代艺术画廊香格纳的起点。它的主人瑞士人劳伦斯当时拥有的展示空间就是走廊两侧的两面白墙和大理石墙。“他一直很节约,就像有一种宗教影响着他。”曾梵志说。

曾梵志回忆起7年前他与劳伦斯的美国之行,劳伦斯劝说这位中国最炙手可热的画家与自己一起坐经济舱。坐在最后一排的曾梵志身后是洗手间,冲水与不断开关门的声音让他一个晚上没能睡着,“每个人出来都要撞我的肩膀一下,撞我一下我都要恨一下劳伦斯。”曾梵志说。一下飞机,劳伦斯对他说,你看,很快就过来了,相当于又赚了一万美金。

曾梵志第一批被大众认知的创作是“面具”系列。这批作品诞生于曾梵志来北京的一年后,他那时住在三元桥一个老公寓里,这些画放在阳台上。为防止下雨、刮风和北京频繁的沙尘暴,曾梵志先是用报纸搭在上面,随后又蒙上塑料压上两块砖头,当发现这样仍不能保护画作时,曾梵志最后只好向房东申请自费把阳台封上。即便如此,当画到20幅左右时,他发现创作还是不得不停滞了—他的画已经堆满了这个长宽只有几米的阳台,无处存放。

“没有人买,”曾梵志对《人物》记者回忆说,“那时人们家里不会挂这些东西。”

“面具”热得烫手

不过,事情很快发生改变,中国富人开始拥有更大的房子,精美的油画和雕塑成为最畅销的艺术品。曾梵志也在同期迎来了成功。

在中国当代艺术家里,曾梵志的藏家以名流众多著称。一个艺术杂志的主编认为,曾的藏家与朋友大部分是那些自认正做着全中国最时髦生意的人,比如做时装品牌的企业家和电影公司的老板。

曾梵志把这些亲密友谊的开端归结为香港商人邓永锵的巧妙推广。邓是“上海滩”服饰的创始人,在香港拥有一家叫做“中国会”的会所。“那是90年代全亚洲最高级的会所。”曾说。

经由香港汉雅轩画廊老板张颂仁,邓永锵花4000美元买了一张“面具”。画中人将手悬空放于胸前,做了一个像与人握手前的礼节性手势。

“在90年代初期的香港有钱没用,还要有身份和地位,身份和地位要看和英国贵族的关系,就像我们的商人崇拜政协委员。”曾梵志说。

因此,邓永锵把这张画放在“中国会”楼梯的走道上,并跟所有名流说这张画画的是查尔斯。“那张画穿着西装,手和整个状态确实很像查尔斯王子,但我画的就是一个普通人”,不过,这种解释做到了很好的推广,张国荣这样的香港明星,甚至戴安娜王妃都相信了这个故事,他们纷纷来到画前合影,曾梵志也随着这些名流照片的传播而声名大噪。

曾梵志对品质的要求体现在各个方面。大学时期,他利用暑假倒卖服装,用赚到的500元买了10米30元1米的亚麻布作画,这令他的同学非常讶异,在当时,人们甚至舍不得穿亚麻布的衣服。

在一个野蛮生长的当代艺术环境中,曾梵志这种要求保护了他的画作。

一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拍卖行员工说,中国艺术家在八九十年代的作品大多会因颜料和布料的问题多少影响品相,而在收集作品时,当时受到严格宗教绘画创作影响的刘野与曾梵志的早期作品是其中少有找不到任何裂纹和疤痕的。“他们的画都装在一样的箱子里,当你拿出来曾梵志的,看到那个画面的处理方式、对画要求的精致程度、包括装订的方式还是挺感人的。”这位工作人员说,“很多人一直觉得曾梵志很善于吊别人的胃口,但我觉得这就是他的性格,如果不是那么谨慎,他不会在一个穷光蛋时就把画处理得那么纯粹。”

1990年代刚刚认识曾梵志时,劳伦斯和大部分人一样,第一眼就发现了他与其他中国艺术家,甚至与他自己不同。“他很讲究,不会穿着这个样子,”劳伦斯指了指他不修边幅的花白长发与身上那件90年代末刚刚有羽绒服时大学男生常穿的款式的旧衣服说,“不会交叉腿这么坐,喝咖啡也是一小口一小口地抿进嘴里。”

邓永锵把曾梵志的油画推广到了一群同样有品质的买家中,为了让名流们意识到画的名贵,他又花了5000美金为其装上了一个高级古董框,这曾让当时的曾梵志感到悲哀:这幅画的实际价格还不如这个画框。

不到10年,当“面具”系列被送到拍卖市场,这个局面永久改变了。2005年,曾梵志的作品拍卖成交价跨越百万,两年后晋升千万。

随着艺术市场不断繁荣,曾梵志用那些品牌服装、名表、雪茄,全面升级了他的生活。2011年,曾梵志租下东三环一座高档写字楼的其中一层,创建了一个叫“元空间”的非营利展览空间,用以展示高水准的大师作品。他的工作人员认为,他多少受到了拜勒基金会巴塞尔美术馆的触动:拜勒基金会一个重要收藏是莫奈的睡莲,因此,在美术馆的外面会有一个池塘,那里夏天盛开着睡莲,当你坐在长椅上,你的面前是莫奈的原作,左手则是模仿那幅画开满睡莲的池塘。

同时,劳伦斯发现曾梵志对品质的追求并没有随着身家的提高而获得满足—和过去贫穷的时候一样,他依旧不把钱当回事。当得知他有一次用卖掉3幅画的钱买了一辆奥迪时,劳伦斯再付给曾梵志画款时,常会在他准备接的时候故意把手收回来,并提醒他,不要随便乱花。

“他每次都觉得我花钱花太快了,”曾梵志笑了,“劳伦斯在钱方面比我紧张。”

对于钱的不同态度反而促进了他们对于画作的共同经营。1998年,劳伦斯为曾梵志的画作定价1万美元,刚开始,他们非常谨慎地抬高价格,从1万美元涨到1.1万然后再到1.2万,每次加价幅度在10%左右。当赚到第一笔1万块钱时,让曾梵志意外的是,劳伦斯给了他70%,自己只抽了非常低的提成。画卖出去的越来越多,曾梵志主动提高了劳伦斯的分成比例,先是变成6:4,随后是5.5对4.5,当曾梵志发现他可以赚得足够多时,他干脆建议两个人对半分。

比起艺术圈的同行,曾梵志说自己更喜欢与自己不同行业的人交流,“跨界会带来启发”,曾梵志认为。不过,在他的艺术生涯里,劳伦斯始终是他最想感谢也最看重的人。

冒险与忠诚

1999年,“面具”系列不断被市场认可,这成为曾梵志和香格纳画廊第一个在商业上成熟的作品。但在这时,曾梵志忽然想要放弃。“画得很枯燥,老想出去玩。”曾梵志说,“当创作动力没有了,就是觉得在混时间,很绝望。”

曾梵志开始尝试画别的东西,这个冒险一开始是私密并充满胆怯的,他没有告诉任何人。但当劳伦斯看到这些新画时非常吃惊,“他说新的画真好,能不能做个展览?我说可以啊,不过不够。他说够了,让外界觉得你还可以往前走。”曾梵志说,“对我来说这是个鼓励。”

一年后,曾把“面具”的产量从每年10张左右降到两张左右,2004年则彻底告别了这个系列。

2006年,来自东南亚的资本第一次大规模地进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和其他几个以创作符号式形象闻名的油画家一样,曾梵志也接到了他们的订单,对方希望用1亿元向他定制10张左右的“面具”,他立刻推掉了。“往回画比较忌讳,当你拿起笔,知道会出现什么东西,会特别恨自己。”曾梵志说。

两年后,经济危机令这批被“定制”作品陆续回流到了拍卖市场,每一个当初接受“订单”的当代艺术家都开始感到恐惧,这会令他们受到真正藏家的质疑—如果他们的收藏被艺术家以这种方式大量注水,势必会引起作品贬值。

“别人买你的画是相信你的未来,相信你有持续创造力,你不会去无限制生产,不断地稀释你的原创。如果你一张画卖10万,但你在市场上大量地复制、生产,结果拍卖时3张画才卖到10万,你的未来就是恶性循环。好的收藏家你越便宜他越不要,因为他知道这个艺术家已经在为钱,而不是为艺术。”曾梵志说。

对艺术忠诚也许是曾梵志最突出的特点,他坚持认为,每一笔都要由自己来画,在他位于草场地的工作室里,创作助手不可以接触画布,只负责替他准备材料。少有的例外是,为了一次慈善拍卖,他应允了主办方让他和冯小刚一起创作一幅画作的建议。

在2003年,曾梵志便意识到在一个规则不健全的环境中能够自己控制作品如何重要。曾梵志开始有意识地回购每个时间段的重要作品,对作品的控制变得严格。

这种保守反而令藏家对曾梵志更为信任。2008年,佳士得的老板弗朗索瓦·皮诺来到北京参观艺术家们的工作室,因为被堵在路上,曾梵志破天荒地迟到了两个小时。“艺术家都希望把更多的作品卖给皮诺,谁都知道那是一个多么大的藏家,但我拒绝了。”本以为能得到更多作品的皮诺只从曾梵志那里买到两张作品,一张按照国际惯例,另一张曾梵志解释是因为自己迟到对皮诺的补偿。

曾梵志还拒绝了皮诺与其他艺术家共进晚饭的建议,他不喜欢和太多人一起吃饭。“皮诺是一个很有性格的人,他也很喜欢有性格的人。”曾梵志说。第二天,皮诺又主动找到曾梵志,向他抱怨昨天饭局无聊,希望这次只和他共进午餐。

“面具”之后,曾梵志将象征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条以“无意识”的状态邀请到了西方油画的色块、色彩与光影中,开始了“乱笔”系列。

今年的威尼斯双年展期间,皮诺以一个重要藏家所能给予的最大支持向世人展示了他对“乱笔”系列的肯定,他把其中两张挂在了自己在威尼斯大运河边格拉西宫的美术馆最重要的独立空间中,“这个空间的四面墙,只有对面的两面用于挂作品,剩下两面是空的,它非常纯粹,在此之前,它只属于那些重要的美国艺术家。”曾梵志在采访中说。

第9篇:曾经最美范文

随着10月13日,菲利普拍卖行在伦敦举办的中国当代艺术拍卖专场创出惊人佳绩,早期中国艺术收藏家之一霍华德・法伯(Howard Farber)一朝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人物。

此次拍卖是纽约收藏家霍华德・法伯中国艺术藏品拍卖专场,拍品中几乎囊括了中国所有知名当代艺术家诸如王广义、张晓刚、黄永、曾梵志、岳敏君、艾未未、蔡国强、方力钧等人的早期佳作。当晚45件艺术品中40件顺利成交,总成交额达2,000万美元,高出预估总价近1,000万美元。其中一幅法伯在1996年以25,000美元购买的王广义的《大批判――可口可乐》(1991-1994年)竞拍者趋之若骛,场内竞争可谓白热化。一位藏家兼艺术顾问Larry Warsh通过63次的举牌,以180万美元的高价最终使此番比拼尘埃落定。不过耐人寻味的是,这位买家正是霍华德・法伯的女婿。

原是房地产商的霍华德・法伯1995年退休,从上世纪70年代起他开始收藏美国20世纪初的近代美术作品。时至90年代中期,以往5,000美元就能购得的作品价格开始暴涨。从5千到5万一直到50万。当法伯意识到艺术品已经贵到买不起的地步的时候,曾一度失去了收藏的兴趣。

1995年法伯偶然参观了香港的汉雅轩画廊。他曾经用“震惊”来形容自己当时刚步入画廊的感受,直觉告诉他,从那一刻注定他将迈出中国艺术收藏的第一步。法伯作为艺术收藏家最重要的时期是1987到1999年这段时间,绝大部分的中国艺术藏品就是他在这12年间购买的。

法伯解释道,除了对艺术本身的喜爱,也是出于中国当代画家的作品蕴含着类似于上世纪20年代美国近现代画家所经历的体验。10年前的中国画家类似在美国纽约为了功成名就而艰苦奋斗的年轻人,生活异常艰辛。相似的情境使他产生共鸣,也在某种程度上让他嗅到了未来潜在市场的气息。

法伯在90年代最初接触中国当代艺术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市场可言,而信息的闭塞也是致命问题。当时几乎没有任何渠道来跟踪展览、艺术家及艺术活动,极少的大型画廊或艺术机构会关于展览和艺术家的消息,但也只限于他们签约的艺术家。市场的狭窄和视野的局限成为巨大的障碍,妄图通过艺术赚钱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在当时,谁能预料到10年后的今天,丝毫不被看好的中国当代艺术竟然成为被世界级的美术馆及画廊关注的焦点?又有谁能预见到作品价格随之一路飙升的空前盛况?

法伯自己也承认,起初他绝没料到中国市场会出现如此繁盛的局面。当时他的行为曾招至太多人的不理解,连他自己的会计都说他疯了,而他本人事实上也曾一度非常沮丧,不由得慨叹:“我以为世界上知道中国当代艺术品价值的唯有我一个!”1995年法伯退休以后,很想做中国当代艺术咨询,然而因为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而告吹。法伯也曾经幻想过中国艺术被市场认可的一天,但他觉得那应该是二三十年以后的事,没想到这一天提前到来了。2004到2005年,中国当代艺术品在各大拍卖会上的销量开始增长,这时法伯突然意识到赚钱的绝好机会已经到了。而今市场的繁荣让他如鱼得水,不知有多少艳羡的目光正追随着他。他曾对艺术网站Artinfo说:“我之所以喜欢艺术市场,因为它不会像火箭冲天般地疯狂增长,而是‘文火慢炖’型的。”

在90年代,收藏中国艺术品是要冒很大风险的,赝品多,市场的品味也不可预测。法伯在购买艺术品时并非出于直接投资的目的,而是凭借自己的直觉进行选择。他从多年的美国艺术品收藏经验中得出“数量其实毫无意义”的结论,因此他从不大量购买艺术品,“要买就买最经典和最好的。我很注重一幅作品的起源,它曾经在哪里被展出过、曾经在哪本书里出现过等等。”他说:“对我而言,建立一个藏品王国的原则就是‘经典’。10件杰出作品远好过100件普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