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本人心得体会范文

本人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本人心得体会

第1篇:本人心得体会范文

一、深入研究新教材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其终身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首先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不在单纯做知识方面的权威,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教给学生,而应当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只要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摆脱旧的束缚,走上创新之路。反而,如果教师的观念没发生转变,即使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仍旧会“穿新鞋走老路”。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将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贯穿与课程教学之中。

首先,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之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及建立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让学生自由的想、大胆的想、给予他们以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新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的蓝天;彻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活”起来,把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多言堂”。首先,要全面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更深入的进入到教材中去,去“感悟”和“品味”教材的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和“导”使学生形成能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课程标准是一个要求贯穿于教学中的“纲”;而教材是教学的具体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具体依据。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重建师生课堂生活是本次课程改革重要标志之一,而帮助学生确立科学、正确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我认为应当做以下几点:

正确认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已成为我们的共识。关键是课堂教学能像过去那样,不顾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采用以灌输为基本特征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应带之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

正确认识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并不是有了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改革就能到位了。关键的环节还在于教师如何运用教材。

改变教师的角色意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以知识传授者的面目出现,以管理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不容丝毫的冒犯和怀疑。就有这种意识,教师就不可能公正的对待学生、真心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见解、尊重学生的质疑和创新。在教师这样的角色意识下,学生只能被动的做知识的接受者、储存者和知识的反复训练者。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活动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有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不只是一个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实施将变成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课堂开放以后,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教师的目标意识要加强,要从整体考虑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创新意识要加强,一切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合作意识要加强,教师应该走下“讲坛”,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探讨与交流;调控能力要加强,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情况是无法预料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不断研究课堂调控艺术。由于我对新课程改革学习还很不够,只能谈点粗浅的看法,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高。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校本培训》学习心得

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2015老师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校本培训的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暑假校本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校本培训个人学习心得体会

第2篇:本人心得体会范文

一、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丰富内涵

科学发展观认为,发展并不仅仅等于经济的发展,人的发展才是发展的核心内容。离开人的发展要求的发展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发展,也是不能够持久地发展。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其本质和内涵就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视线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中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就是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民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就是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要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为衡量标准

农业综合开发是党和政府支持农业、致富农民的重要举措,其根本目的是增加农产品产量、促进农民增收。与其他部门工作相比,我们所从事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最贴近农民群众,是真真正正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要进一步强化农业开发的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在项目的选项立项中还权于民。一是要始终坚持为民宗旨不动摇,牢固树立农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始终把农民的利益、农民的要求放在首位,情系开发,心系百姓,自觉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把农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落实好、发展好。二是要在前期工作中,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各拟开发乡镇在向农开办提出项目立项申请前,必须经村民委员会,通过公布开发初步方案,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的形式对方案进行表决。村民会议应由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户参加,村民代表会议应由五分之四以上的代表参加。决议必须有村民委员会负责人和参会三分之二以上人员签字同意。筹资投劳要以农民自愿为前提,严格遵循“自愿互利、注重实效、控制标准、严格规范”和“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按照“一事一议”的办法进行管理,决不搞强迫命令。在项目建设中,对项目立项、施工建设、工程竣工、资金支出等重要事项,要及时在所涉及到的村公布上墙,增加项目建设的透明度。三是要在项目的规划上,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参与权。在规划设计中坚持“一报二察三平衡”。“一报”,就是让项目涉及到的村组来申报工程内容。“二察”,就是根据各村申报的工程内容,专业人员到实地勘测察看,看每条路、每座桥、每眼井、每条管道的状况,合理的予以确定,不合理的予以否决。“三平衡”,就是开发办人员在申报和实地勘测察看的基础上,平衡村与村之间的投资比例,平衡各个具体工程的投资额度,制定出高质量的规划方案。通过实行“一报二察三平衡”,从制度和程序上保证项目工程符合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四是要在工程质量上,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监督权。在发挥专业工程监理公司对农业开发工程的全程监管作用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工程质量监督。每个土地治理项目区都要聘请10-15名责任心强、懂政策、懂管理的老党员、老干部担任项目工程的义务监督员。每个项目村都要推举出2-3名群众威信高的村民代表参与工程施工监督。

三、搞好管理创新,激发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

人是做好工作、推进事业发展的第一因素。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整体水平,使各类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最大程度地满足受益群众和企业的需求,关键是要进一步创新管理机制、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充分激发和调动项目决策者、管理者、建设者和受益者各方面的积极性,齐心协力把项目工作做好。一是要加强宣传和请示汇报,充分激发和调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积极性。从各级行政层次对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视程度来讲,有点“两头热,中间冷”。即中央热,因为确保粮食安全事关稳定大局,而农业综合开发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农户和龙头企业热,因为农业综合开发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使农民增产增收,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使龙头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以及综合效益得到大幅度增强和提高。“中间冷”是指由于农业开发对当地财政收入作用不明显,对GDP拉动作用不明显,对增加领导者的政绩作用不明显,因而对农业开发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要通过宣传、汇报、请示,提高中间层次的认识,让中间也热起来,使省、市、县、乡四级党委、政府对农业开发更加重视、更加关心、更加支持。二是加大奖优罚劣力度,加强项目县管理,充分激发和调动县级农业综合开发的积极性。要按照《县市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综合考评办法》,严格对县市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检查验收和综合考评,严格按照检查评比结果兑现奖惩,同时,要打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终身制”,对连续两年综合考评末位的县市区暂停其项目立项资格,由没有开发任务的县市区递补。三是实行项目申报制和竞争立项制,充分激发和调动乡村和农民群众的开发积极性。县对乡村要实行项目申报制,组织乡镇、村以公开竞标的形式择优确定项目乡村,真正把那些开发积极性高、增产潜力大、农民自觉筹资投劳、前期工作和框架建设好的乡村列入开发范围。四是加强机关队伍建设,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充分激发和调动市农开办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要加强机关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做到心系“三农”、热爱开发,在光荣而平凡的农业综合开发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使自己离开开发工作岗位时不至于为虚度年华和碌碌无为而后悔。要认真组织开展先进科室、先进个人的评选,让干事的人、实绩突出的人红起来,硬起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奖励。五是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充分激发和调动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各有关方的积极性。要积极推行财政资金报账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物资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项目施工合同制,以及加强工程管护的各项行之有效的机制、办法,使农业开发项目的建设人、出资人、勘察设计人、承包人、监理人和收益人的合法权益都能得到保护,积极性都能得到充分发挥。

第3篇:本人心得体会范文

毕业实践环节是大学生在完成全部课程后,走向社会之前最真实的一个模拟实验。对于我们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平时注重理论学习,缺乏实践锻炼,因此实习显得尤为重要。在期末考试后,管理系的老师带领我们大三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实习。此次实务实习目的主要是为了通过写会计分录、填制各种凭证到记账、报表等一系列实务实训,提高我们的实际应用水平,使得我们能够真正系统地练习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进而加强对我们以前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我们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提高运用会计基本技能的水平。在本次实习过程中,我们坚持都动手的原则,系统掌握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薄以及编制报表的会计工作技能和方法。而且对所学理论有一个较系统、完整的认识,通过此次实习,我们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相结合,收获颇多。

一、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前提。在实习以前,我们总以为通过三年的学习,自身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已经扎实,只要掌握了规律就没什么问题。但是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才发现,我们平时所学的远远不够,在细节方面更是错误百出。此外,我们根据相关的实习数据资料,在填写原始凭证、记账、编制各种帐表时屡屡受阻,回想原因,大多都因为平时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经不住实战的考验,这也是我们在本次实习过程中得到的一个重要教训。

二、理论联系实践是关键。通过此次的实习过程我们还发现,仅仅有熟练的理论知识对于我们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学习了这么长时间的我们,可以说对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但是在这次实习过程中仍然很吃力,这是我们认识到会计理论如果离开实践过程皆为零,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对于会计人员来说至关重要,离开实践环节理论只是纸上谈兵。

三、足够的耐心、细心是保障。会计工作本来就是烦琐的工作,在这次实习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在开始的实习过程中,整天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而心生烦闷、厌倦,以致于简单的填写凭证、记账都会试算不平。出错越多,越是心浮气躁,出错就越多,形成恶性循环。到后来,我们认识到了这一不足之处之后,谨慎填写,不但速度加快了,效率也提高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财会工作中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其实做任何事都一样,都需要有一颗平常心。

第4篇:本人心得体会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的任务、环境、条件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都发生了变化,安全生产工作也出现新常态,安全监管人员必须以对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的要求,强化法治意识、红线意识、敬畏意识、治本意识、担当意识,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续稳定好转。我们应该学习“女排精神”的无私奉献,团队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四大精神,强化安监人员的五大意识。

强化法治意识

安全监管关键就是依法履职,依法履职就是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把依法行政作为履职的基本方式,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要始终将学习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作为工作的脉络;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不断增强学习能力和业务能力;通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严格执法,努力营造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动则说法、说则有法、人人护法的新常态。

强化红线意识

始终将安全生产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坚决做到认识清醒、绝不含糊,安全发展、绝不冒险,守住“红线”,绝不超越。要以最坚决的态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用最严格的要求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以最有效的手段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以严明的纪律狠抓安全生产,对各类履职不到位的要进行责任追究和警示教育。

强化敬畏意识

敬畏生命,生命至上,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利益放在心上;敬畏制度,按章办事,安全生产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核心就是吃透安全生产的各项法律法规,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敬畏职责,真抓实干,时刻铭记自己肩上的责任,兢兢业业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敬畏规律,尊重科学,安全生产规律不能违背,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安全生产为基础、前提和保障。

强化治本意识

强化预防治本,防患于未然,要以问题为导向,要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遏制事故的发生;要当好市场主体“守门员”,严把安全生产准入关,切实筑牢企业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要加强科技应用,将“互联网+”广泛应用到安全生产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环节中;要紧跟供给侧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创新安全监管监察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在全面推进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上下功夫。

第5篇:本人心得体会范文

“千秋大业,关键在人”、“历览古今兴衰事、成败得失在用人”。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单位要腾飞,都离不开人才工作的发展。以科学人才观的要求确立新的人才标准,就是要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下,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为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强、业务优秀、廉洁干事,为党的宗旨去坚强奋斗的干部队伍做好组织和政治保障。

对于党务人事部门,学习和落实科学人才观,就是要把科学人才观作为衡量工作成败的标准,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断完善,努力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形成一个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我局是一个成立时间不长的单位,年轻职工所占比例大,做好人才工作任重道远。用科学人才观指导我局的人事工作,就是要紧紧围绕局党委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部门工作职责,努力加强我局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要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标准和要求,结合我局的具体实际,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形成富有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制度;要加强党务人事干部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思想素质、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务人事干部队伍,努力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发展和进步的水平。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我局党务和纪检工作的深入开展,要把党务、纪检工作放到服务于流域管理和工程建设的进程中来把握,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步骤和各项举措相适应。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实解决损害职工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党务和反腐倡廉的各项工作中去;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努力形成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风气,以良好的作风、踏实的工作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第6篇:本人心得体会范文

最近,我通过了参加相关的培训班,对学习《公务员法》有如下的认识。

公务员法的颁布与实施,将在公务员管理实践中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公务员法内容有了重大改进,其规定: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做出的决定和命令是公务员的基本义务,不得拒绝执行上级依法做出的决定或者命令。但同时也规定,当公务员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时,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或命令的意见。这种规定实际上是赋予了公务员拒绝服从错误命令和决定的权利,公务员法既为公务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履行职责提供了法律准绳,也切实保护了公务员的合法权益,为公务员进行自我保护提供了一把利剑,较好的体现了人本管理的精神。

一是规范公务员的管理,提高整体队伍素质。公务员法第四章,明确规定了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应该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招聘。这是第一次把公开考录国家公务员写入法律,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一个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如何,工作水平与工作效率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如何。也就是说,国家公务员队伍素质的高低、能力强弱,事关政府形象和工作效率。要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除对现有公务员队伍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教育以外,坚持标准,严格条件,把好公务员入口关,是保证未来公务员高素质的关键所在。公务员法的出台,为公开考录国家公务员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增强了政府部门用人的透明度,可以有效地避免公共部门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

另外,以往公务员主要依靠职务晋升为主的晋升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待遇,现在设立了职务与职级并重的“双梯制”晋升制度。开拓了公务员晋升的新渠道。公务员即使得不到职务上的提升,也可以通过职级的晋升,来提高自己的待遇,从而拓宽了公务员晋升渠道,从根本上改变了“千军万马挤官道”的状况与“官本位”思想。公务员法也确立了“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在职务晋升制度中的法律地位,以法律推动职务晋升的公开化、科学化、民主化,杜绝了暗箱操作,创造了良性竞争的环境;同时通过人事任免权的合理划分,制约了一把手或少数人的绝对权力,并通过建立责任机制来解决人事任免中出现的买官卖官、跑官要官等现象。

二是公务员依法行政,促进公共管理体制的改革。公务员法规范和约束了公务员本身的具体行政行为和社会形象。任何行政行为均须由公务员来具体实施和操作,因此,公务员法是用专门的法律来规范和约束公务员的言行,这是政府依法行政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法制要件。公务员法相对于《暂行条例》的规定,不仅在公务员晋升级、职位、工资待遇、福利等一系列权利规定方面更加明确化与具体化,而且公务员法强化了公务员的责任与义务,以及相对明确和细化了政纪约束。公务员法将“引咎辞职”制度确立为一款重要法条。这就是说,过去20多年间断断续续尝试过的、在去年逐步推开的“行政问责”制度在公务员法中升级为一项基本的法律制度。这种制度的引入是加强政府官员责任意识,建立健全问责机制的重要举措,对于维护党和政府的权威和形象,获取广大群众的广泛支持有重要的意义。公务员法建立的灵活的职位聘用制度,对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产生了促进作用。对于一些社会通用性较强的事务性与辅的岗位,公务员法规定各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社会上直接招聘相关人员。这样把聘任制作为公务员任用的补充形式,拓宽了选人、用人渠道,改善了公务员队伍结构,增强了公务员制度的生机和活力。

第7篇:本人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200-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由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它有着深刻的内涵,是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相适应的具有强大力量的理论武器,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为指导。其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基本内容。党的十七大继而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就成为了建设这个理论体系的内在要求和必要途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内容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那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成为一个必要的途径。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通过学习和宣传教育等形式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和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相结合,使得马克思主义的抽象理论转化为具体生动的理论,为人民大众所接受、理解和应用的理论并且同人民大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的过程。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发展和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内容。然而它的理论思想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论思想的深度和广度若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理解就需将其大众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能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稳步进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是在价值观领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的指导。马克思主义首先作为指导思想旗号打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为广大人民所知,那么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第一步也成功踏出。这两者在大众化过程中是相辅相成同时进行的。从这一点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必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另一方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思想提出正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又一新的科学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策略

1.利用现代的科学信息技术进行宣传教育。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前提是首先其理论内容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理解,将其内在的理论转化为外在的实践行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传播媒体更加多样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首先需要通过教育的方法使之被广大人民群众认知。现代社会的教育手段不再是单一的通过书本传授,而是多方面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传播。从信息化视阈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方法策略。一方面传统的理论传播和宣传手段(报刊、广播、电视等)还需要继续积极实行,另外通过理论学习教育等途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走进课堂,由专业的人士将高度理论抽象的形式转化为具体化的形式,使得这些具体的内容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群众的生活,让群众都自觉并乐意去接受。传统的理论宣传途径固然不容忽视,但是在当前信息化社会中,网络媒介的传播途径已经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强势地位。信息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的宣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更加迅速便捷,并面向世界与全球接轨。网络媒介相比于传统的大众媒介,具有极大的兼容性,它不仅可以囊括几乎所有的传播形式与内容,而且可将它们改造加工,呈现出全新的传播表现形态。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这一传播媒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宣传和教育提供了更先进的传播方法和模式。也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更加及时迅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第一时间通过互联网信息网络迅速传播到广大人民群众手中,使得广大人民群众能及时、便捷、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党的政治理论、方针、政策的内容。因此,通过这两种良性互动的双重宣传模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实践过程中发挥价值导向作用。

第8篇:本人心得体会范文

据阳明先生自述,他欣然有会于禅心在前,但感觉“于孔子之教间相出入”。又大悟于龙场在后,这时更“体验探求,再更寒暑,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传习录下)我们就可以了解良知说正是阳明自己的思路从禅到儒成功转换的结果。这个经历,是实悟于禅在先,又回归于儒道传统的复杂过程。

一.孟子说良知

让我们先回到孟子的良知说。《孟子》中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尽心章句上)这是儒家经典中最早见到的关于良知的文字。

《孟子》的成书是由弟子们记录孟子的谈话内容,因此其语言风格纯是口语,也就没有文言的那些字斟句酌。我们读的时候,如果把自己放进去,好像与圣人对话,就能够体会到那种自然流出的智慧和风采。程子曰:“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是很有道理的。可惜后人常常去穿凿附会,反而离圣人的原意远了。

“孩提之童,无不知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这两句是对良知良能的举例说明。小孩从小亲近父母,长大了知道尊敬兄长,这些是不需要学就懂的。这里所说的良知良能,不外是说天生即有而非后天学习而得,并没有明显区分的不同意思,也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孟子说良知良能,是要强调仁义礼智与生俱来,也就是人性本善。这与他的另一个说法:“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告子章句上)实在是完全相同的意思。

二.良知的妙用

体会良知概念所包含的复杂和曲折,是解读阳明由禅到儒转换的关键。

(1)阳明接着孟子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上)直解的意思是:良知是心的本体,而心能知道孝弟恻隐,都是这个本体的作用显现。孟子只说良知,而阳明提出了“良知是心之本体”的范畴。然而究竟什麽是心的本体、或曰本体的良知?

对禅而言,性体真空,不生不灭,寂然不动。所以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原佛性。”本原佛性尚且不可说,何况是良知。阳明所谓“无善无恶的是心之体”,“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都是依这空性而立。“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传习录中)。发见自然明觉时,也只是见这空性的本体。可以不夸张地说,离开了对禅意的真实体悟,心学便没有立足之处,对于阳明学说的理解更是无法得以贯通。从禅的角度,如果一定要说“良知”为本体,这“良知”只能是一个假名,不具有实体性。(参考:1。“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金刚经;2。“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但有言说,都无实意。”---楞岩经)

阳明对此有透彻的了解。其发明本体曰:“心也,性也,天也,一也。”“天下无性外之理,无性外之物。”(传习录中)就是说心、性、天都是假名,原本不二。其举例言事则有:“心之发也,遇父便谓之教,遇君便谓之忠。自此以往,名至于无穷,只一性而已。犹人一而已,对父谓之子,对子谓之父,自此以往,至于无穷,只一人而已。”(传习录上)那末,阳明为什麽命名一个新的假名?一方面,这使得原本微妙难知的心之本体由此获得良知这样一个通俗的儒家形式。另一方面,“良知”还另有妙用。

(2)阳明由悟心得到“无善无恶的是心之体”,但是这个境界与儒家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落差。在禅言,作为本体的空性是可悟见而不可指证的。在儒家的圣人,则很少谈到本体的问题。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孟子讲“存心养性事天”,都是强调后学在日用和笃行上下功夫。“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里仁)

阳明以良知的概念在绝顶之间架起一座独木桥,连接了两种不同的思维:一头是孔孟(起用),另一头是禅意(本体)。这是如何做到的?请看下面的两个例子。

“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故知是错。”(传习录上)

“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但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然于良知之本体,初不能有加损于毫末也。知无不良,而中寂大公未能全者,是昏蔽之未尽去而存之未纯耳。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答陆原静书)

这两段话同是讲善恶。我们如果细心体会,第一段讲善恶与禅无异;而第二段初读时禅意盎然,尔后却会感受到儒家言说的意味。为什麽呢?在本体意义上的性和良知原是无相而不生分别的假名,所谓“离即离非、是即非即”(楞岩经)。而阳明所讲的“廓然大公”,把本体的一般性的存在,换成了“人”的存在,其暗含的意蕴也变成了具体有相的人之性善与人之良知。

阳明的另一段话,似乎可以拿来作为注脚:“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传习录上)可以看出来,这个“至善”,分明就是孟子说的“人性善”。

我们再三玩味,就发现经过“性无不善、知无不良”这个命题,孟子的良知说已经悄然地代替了假名的良知。接下来“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已经是指孟子说良知。而“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就移花接木、顺理成章地成了“孟子说良知”所具有的本体性。结句“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再对脱胎换骨以后的“良知本体”进一步认定。这样一来,由孟子的“人之所不学而能、不虑而知”引申出来,以良知为心之本体,便具备了儒家道统上的合法性。同时为儒家的学人开辟了一条简易的门径。

用今天通俗的说法比喻,这就好像两个不同的人在共用一张身份证---由阳明自己设立的良知概念。这在阳明,是很典型的。在篇首所引的一段中,我们也看到同样的特征。“知是心之本体”是假名的良知,(即禅)“心自然会知”,则是孟子说的良知。(即儒)原本这里是指首句的“心之本体”不假外求,但阳明以“自然会知”推导出末句“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便将原本意义不同的二者揉到一起。暗渡陈仓之妙,读者自可玩味。

孟子认为,良知良能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但人既是生灭法,则良知良能亦是生灭法。故知良知良能不是那个不来不去的本体,而是本体之起用的层次。此理其实甚明。如果用海比喻空性的本体,用海里舀出的一杯水比喻孟子良知说。这杯里都是海水,但是不可因此而指杯水为海。

换言之,我们在阳明学中看到“良知”具有二重性,形上的层次是假名的良知(即禅),形下的层次是孟子的良知(即儒)。二者交相为用。在《传习录》中就有上一截和下一截的说法。不过阳明运用纯熟,使得两截之间泯然无痕罢了。这就是为什麽我们读来常常会有些许似是而非的困惑,或者毋宁说,在良知的概念里面,从一开始就孕育包含了后来的转换。

三.良知:心之本体

“知是心之本体”。心学籍由良知而得以开辟对于本体的探讨,首先是得力于对禅意的领会。禅宗教人明心见性,是直接悟见本体。在佛教言,佛性人人本具,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减不增。

阳明以良知作为心的本体,与佛性异名同体,也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良知之为天,可以进一步推广到宇宙万物之理。“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良知之无,便是太虚之无形。日月风雷山川民物,凡有貌象形色,皆在太虚无形中发用流行。”(传习录下)

据此普遍性可知,“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传习录中)“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也。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虽有时而或蔽,其体实未尝不明也,察之而已耳。”(答陆原静书)

据此普遍性,阳明才能跨越“博而寡要、劳而少功”的繁文缛节和理学的义理思辨而直接上承孔孟先圣的本旨。无论是圣人还是俗人,古人还是今人,都根源于同一个良知。心之本体,本来无二无别。我们识得自己的良知,也就继承了古圣人的仁心。

好比一座智慧的宝库,一向被认为是由圣人在保管。我们后人就拼命地翻账簿,希望能破解开启宝库的密码。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原来与圣人共同享有着开启宝库的钥匙,我们还需要漫无目标地去寻找吗?

良知之为性,则有“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由良知的绝对性,可知圣人之心,同于天命之性,寂然不动,不来不去。所以“无不善、无不良”,不是等同于世俗所执著在一事一物上的“善良”,而是无我无私之心,不免而中,自然合于天理。

阳明指出“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未发之中’即良知也,无前后内外而浑然一体者也。。。未发在已发之中,而已发之中未尝别有未发者在;已发在未发之中,而未发之中未尝别有已发者存。是未尝无动静,而不可以动静分者也。”(传习录下)

程子曰:“不偏之谓中”。朱子从师说:“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后来的理学家在“未发已发”上作文章,把自己也绕糊涂了。如果能见得良知这个本体恒在,就不会只从形式上去看。其实,良知寂然不动时,与未发已发都无关系;良知感通而起用,未发已发都是这个良知的化身。故曰“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答陆原静书)

识得良知,就继承了圣人的一切仁行。这是我们与圣人所共有的那个良知本体的起用,有如日光普照,无处不是。印证在社会实践上,便有“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所以心学不是像理学家攻击的那样不读圣贤书,而是提倡不读死书、不死读书。而致良知,就是出凡入圣的简易大道。

四.致良知:实现转换

阳明提出良知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其意并不在宇宙万象的哲学,而是对现实的社会状况有深刻的切肤之痛。

“良知之学不明,天下之人用其私智以相比轧,是以人各有心,而偏琐僻陋之见、狡伪阴邪之术至于不可胜说,外假仁义之名而内以行其自私自利之实,诡辞以阿俗,矫行以干誉,掩人之善而袭以为己长,讦人之私而窃以为己直,忿以相胜而犹谓之徇义,险以相倾而犹谓之疾恶,妒贤忌能而犹自以为公是非,恣情而犹自以为同好恶,相陵相贼,自其一家骨肉之亲已不能无尔我胜负之意、彼此藩篱之形,而况于天下之大,民物之众,又何能一体而视之?则无怪于纷纷籍籍,而祸乱相寻于无穷矣!”(答聂文蔚书)

阳明指出:“自孟子道性善,心性之原,世儒往往能言,然其学卒入于支离外索而不自觉者,正以其功之未切耳。”(答方叔贤书)

“其功未切”,不仅是功夫未到的问题。从起用上看,“仁者以万物为体,不能一体,只是己私未忘。”(传习录下)根源是世儒被己私所蔽,不能体认良知的本体。而从本体上看,良知是恒在的。“虽昏塞之极,而良知未尝不明,但人不知察,则有时而或蔽耳。虽有时而或放,其体实未尝不在也,存之而已耳。虽有时而或蔽,其体实未尝不明也,察之而已耳。”(答陆原静书)这个转换,最终以“致良知”来实现。

因此,阳明创造性地提出致良知来作为《大学》“知致则意诚”的注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传习录上)

用一个通俗的例子来说明。好比一个人,千方百计,拼命地要把自己打扮成天下第一美人。于是擦胭抹脂、染发文身、整容断腿,却是越扮越丑。旁边的人就对他说,等一等,等一等,请你看一看这个奇妙的镜子,了解你自己本来的身材面目,然后再来装扮才是真美人。

良知本体是我们的本来面目,致良知就是照镜子。所以说“工夫到诚意,始有著落处。然诚意之本,又在于致知也。”(传习录下)这里说功夫到诚意始有着落,不外是说让镜子还我们的本来面目,只是要放得下私心,又何曾有什麽别的“功夫”来?世儒“徒弊精竭力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迹上比拟,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传习录上)

“如今一说话之间,虽只讲天理,不知心中倏忽之间已有其多少私欲。盖有窃发而不知者,虽用力察之,尚不易见,况徒口讲而可得尽知乎?今只管讲天理来顿放着不循,讲人欲来顿放着不去,岂格物致知之学?”(传习录上)

阳明又说:“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传习录下)

把致良知的实际功夫(包括静坐的工夫),落实到心念发动处,每日去得一分私心,就显露一分良知本体。好比镜子上常年积了很厚的污垢,现在要一点一点地清除,才会见到我们的本来面目。这也就是孟子说“求其放心”之意。这就把良知无不善、无不良的理性完全落实到了儒家的德行上来了。“自己良知原与圣人一般,若体认得自己良知明白,即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启问道通书)学者能见得良知之体,便可以无时不在仁义礼智之中了。

这个境界,便是阳明梦寐以求的社会大同。

“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尧舜三王之圣,言而民莫不信者,致其良知而言之也;行而民莫不说者,致其良知而行之也。是以其民熙熙皞皞,杀之不怨,利之不庸,施及蛮貊,而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为其良知之同也。呜呼,圣人之治天下,何其简且易哉。”(答聂文蔚书)

五.结语

要而言之,在阳明心学中,本体只是“良知”之本体,致良知则是落实“本体的良知”。能识得这一点,便直来直去,全无挂碍了。故知阳明之学,以四句为精义。四句浓缩为“简易广大”一言,又可以再浓缩为“良知”二字。“知得致知,便已知得格物。若是未知格物,则是致知工夫亦未尝知也。”行文至此,对于阳明之所以这样说,读者应该有会于心了吧?

古今学人,或以阳明为禅,或以阳明为儒。我以为阳明学中,禅是真禅,儒也是真儒。唯阳明以禅为门,以孔孟之儒为大道。从上述的了解中,可以看出阳明先生由禅到儒转换的曲折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什麽经由这个转换,阳明学便一定是儒而不会是禅。

第9篇:本人心得体会范文

1.1知识员工人力资本的内涵国内外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已进入成熟阶段。美国经济学家T.W.Schultz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力资源(劳动力)身上的、以劳动者的素质表现出来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1],这一内涵提出后立即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Becker系统阐述了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投资的问题,通过人力资本收入函数分析拓展其收入效应的内涵,为人力资本理论提供了微观研究基础[2]。Black和Lynch提出,通过在岗培训和教育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是提升企业生产率和竞争力的动力[3]。陈建安将人力能够物化于商品和服务,增加商品和服务的效应,并以此获得收益的价值[4]。Janssen认为,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生产性资本储备,价值大小决定于其内涵的知识和技能在劳动力市场上能够获得的报酬数量[5]。根据上述研究及国内外文献,本文中的人力资本特指通过后天投入而凝结于知识员工中的具有经济价值并能带来未来收益和凭此参与收益分享的知识、经验、技术、能力、努力程度及其他质量内涵在劳动力上的禀赋,并通过受教育程度和工作经验两个维度测量知识员工的人力资本。

1.2知识员工社会资本的内涵与维度Nahapiet从个人层面出发对社会资本进行了界定,认为社会资本是指“个人在网络中或者在更宽泛的社会结构中获取短缺资源的能力”[6]。LinNan和Coleman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出发,认为社会资本是可以带来收益的人们之间社会网络联系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结构和规范[7]。Hsieh认为,社会资本的凝聚和导向功能使得团体内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人产生相同的归属和认同,从而引导团体内成员的一致行动[8]。Ghoshal强调紧密的网络结构———社会自组织结构、公民的积极参与以及由此引发的互相之间的高度信任[9]。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知识员工社会资本进行了如下界定:知识员工的人际交往、经常接触的工作关系网络及其相互信任关系,并且依据NahaPiet和Ghoshal的观点,将社会资本划分为结构、关系和认知维度。其中,结构维度是把关系网络和社会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描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模式;关系维度则描述了人们逐渐发展起来的彼此认可、同化、以及信任的关系网络;认知维度是指网络成员间的共享语言、编码和观念,以及组织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内部一致性[6]。

1.3知识员工心理资本内涵与维度20世纪90年代,Seligman发起积极心理学运动,并倡导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研究应向社会积极方向发展。在积极心理学的启发下,Luthans创造性地提出了心理资本的概念,指出心理资本是个体一般积极性的核心心理要素,符合积极组织行为学的标准,超出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并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开发和利用使个体获得竞争优势[10]。Youssef认为心理资本关注个人或组织在面对未来逆境中的自我管理能力,并让这种积极心理能力随着时间被嵌入、开发[11]。本文从知识创新的视角出发,将知识员工心理资本定义为:知识型员工在探索知识学习、进行创新行为、从事工作任务、处理周边关系中表现的积极心理状态和心理能力。沿用Luthans,Youssef和Avolio的成果,把心理资本分为自我效能、希望、乐观、韧性四个维度。其中自我效能是指拥有付出必要努力成功完成某项挑战性任务的自信;希望指对目标锲而不舍,为了取得成功,必要时能够重新调整实现目标的路径;乐观指对现在和未来的成功有积极归因;韧性指当遭遇逆境时,能够坚持、很快复原和采取迂回途径来取得成功。

1.4知识员工创新绩效的内涵作为衡量员工创新行为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创新绩效已成为企业研发先期投入和过程学习的结果表现。组织创新绩效的实现源于个体创新,因此,本文主要对个体创新绩效展开研究。对于有着高成长需求强度的知识员工而言,让其在工作中表现出创造力,受个体在创新目标实现中的工作氛围、知识发现和创新流程等因素影响,更与员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有关,同时,创新的非线性表现明显加剧,个体创新成果的发挥,需要具有“资本”特性的关系驱动和自我驱动[12]。Amabile、Sternberg和Janssen分别从教育模式、信任程度、环境因素等视角,探究其对员工创新意愿、创新动力的增量作用[5]。根据韩翼和龙立荣开发的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创新绩效量表及国内外综述[13],本文将知识员工创新绩效定义为:运用知识进行创新性工作的个体通过主动学习、宣传理念、培养心智等,在利用创新资源的基础上产生的切实可行的产品、意愿、行为和技术等。

2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

2.1人力资本对知识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在组织变革和创新的研究中,作为“活资本”的人力资本,具有创造性、创新性,其知识、技能和经验的推动力量受到高度关注。人力资本越是密集,其资本累积越丰富,人力资本的输出———个体创新能力就越高。而且,人力资本中被称为“显性知识”的知识和经验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助推器”,二者有着直接正向影响。知识员工的受教层次、参加培训的频率、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的丰富程度、专业技能存量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对员工创新意识的形成、创新理念的传播、创新行为的落实及创新结果的分享产生影响[14]。充分利用现有资本存量,探求资本增量需求发展,集聚从繁多的资源和信息中发现和识别机会的能力,有助于触发个体的创新意识,加大创新行为的频率和深度。

2.2社会资本对知识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企业绩效水平和创新能力取决于个体智力整合与资源共享程度,社会资本为知识的分享与交换提供了灵活的通道。Nahapiet将社会资本分为结构、关系、认知三维度,其中外部网络联系对新技术引进、灵感产生、产品开发等方面存在正向影响;关系能加快个体创新意识的传播与共享,加快彼此间的创新行为交换活动;共享语言也提高个体接近他人并获取信息的能力[6]。在此基础上,国内学者周劲波、黄胜也探讨了社会资本三维度与知识创新的正相关关系,强调互相理解的沟通模式、良好的互动关系、自由的交流空间、共同的归属感与奋斗目标的重要性[15]。作为高知识和转化能力的知识员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网络联结机制,构建广泛的关系网络,加强与客户之间的信任与认同感,可以促进社会资本的功能和保护机制,以此整合创新方式,提升绩效水平。

2.3心理资本对知识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作为一种核心的积极心理能力,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自我效能、希望、乐观、韧性均是绩效增长的基本动因。其中,个体自我效能越高,越有寻求挑战性任务的偏好,越有可能为创新思想的实施制定合理方案;希望水平与工作绩效、创新意识、创新行为及组织承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具有乐观解释性风格的个体对自我积极向上的预期使他们易于产生新观念并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坚定不移的内驱力能够帮助员工应对难题,并满足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需要[16]。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四个变量合并而成的心理资本对结果变量的影响大于其维度。在既定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存量条件下,知识员工在相信自己对本职工作的胜任程度、挑战新的工作方式的频度、对未知事情的期盼结果及对挫折的恢复程度等方面对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显著。

2.4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协同开发对知识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人力资本中的知识、经验等变量容易测量和评价,但对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和对绩效的预测效度并不高,个体通过感知外界环境的社会关系规范与状态,决定其知识学习潜能的发挥程度,充分表明人力资本的积累过程同时也是社会资本的积累过程。对于高知识密集、高经验积累的知识员工而言,如何把嵌入的知识技能存量融入社会,通过个体的互动参与为资源和知识转移创造机会,影响着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整体的价值发挥与增值。大量研究证明,社会资本促进信息交流、信任关系及共同的认知,对组织绩效提升的贡献甚至比其人力资本要大,而且在科研人员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中,社会资本对创新行为解释的变异性比其人力资本对创新行为解释的变异性要大[17]。从创新视角出发,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协同开发,使个体能力的提高通过网络关系的凝聚和导向功能得以实现,从而将潜能转化为实际有效的创造力和灵感,群体由此产生相同的归属和认同,加快创造性想法变成现实的速度。

2.5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心理资本的动态协同作用对知识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角度探索创新绩效问题,仅仅研究了其必要条件,心理资本理论致力于挖掘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研究领域的主体特征,是对二者的溯源性探索,并且在个体积累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过程中,对其认知方向、行为结果及模式选择产生重大影响。心理资本与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相互影响,交互作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从而使各自动态强化、持续提升。人力资本依附个体存在,这使得个体心理资本水平可以通过自我激励影响人力资本对创新成果的增益作用;对于社会资本而言,心理资本关注其形成的心理过程和心理基础,以此获得组织认同的创新机制,有效补充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绩效进行预测的评价标准。魏荣和黄志斌对心理资本和组织绩效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发现心理资本能够比财务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更好地解释绩效,个体技能的提高和社会关系的整合通过心理资本的促进作用得以实现[18]。三者的互动作用机制加大了个体之间创新理念的宣传力度,扩展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技术与方法,提高了创新任务完成的质量标准。

3管理启示

3.1创建良好的学习与互动平台心理资本水平的高低与员工所拥有的知识水平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密切相关。通过组织内正式与非正式途径进行观念与经验的分享,以及把思想进行恰当的分类、解释和传播,可以与竞争对手建立新的合作共享,员工能吸取自身所需的相关知识、资源与能力,从而完善资本结构并将其整合应用到相关实践中。

3.2建立动态有效的激励机制追求与实现利益是激励和强化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因此员工资本水平的提高必然与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有关。企业需要进一步落实支持个体学习的措施,构建支撑组织学习的信息技术系统,建立高效的组合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和开拓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