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我所理解的生活范文

我所理解的生活精选(九篇)

我所理解的生活

第1篇:我所理解的生活范文

关键词: 精神世界 理想 生命意识

人同时生活在两个世界之中,一个世界是日常生活所及的世俗世界,另一个是高于日常生活世界的精神世界。日常生活世界是多变的,充满各种诱惑、困境与冲击。如果我们没有高于日常生活之上的独立精神世界,我们的生活与情绪就会全然受制于环境,很容易导致心灵空虚、精神萎缩、堕落与贪婪。真正赋予生命意义的是我们的精神状态,而投入程度越深,事实上越能摆脱世俗世界的限制而感觉到精神的深入,有力量改变外在的压力和内在的冲动。因此,真正的人是作为精神实体完成的。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我们有生理与心理需要,更期待尊重和爱的浸润,渴望心灵的自由,追求自我实现的梦想,创造并坚守自己诗意而神圣的精神生活,走进一个洋溢积极精神,充满激情、希望和阳光的心灵世界。

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精神存在。由思想、信仰、使命而获得生命的力量与尊严、激情与诗意、欢乐与幸福的精神存在。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精神?应该如何建构精神世界?我认为教师的精神是一个开放性动态系统,应该包括多个层面。

1.精神的家园:理想与信仰

要使人不至于在物质世界中迷失、困惑和坍塌,就要为自己的精神世界寻找支撑,这种支撑就是理想与信仰。理想与信仰可以作为我们一生动力的来源和人生意义的基础。信仰既是一种坚信的态度又是一种超越现实的追求,一种超越生活的精神力量。它是生命的希望之光,是我们精神的家园。教师的教育信仰是引领教师教育生活的强大力量,教师只有建立自己的教育信仰,才能真正让自己的生命与学生的命运融为一体,从日常琐碎的事物中抬起头来,看到更高远的星空,获得生命尊严与自由。

“人的世界绝对不是现成给予的,而是永远处于开放和生成之中,人拒绝接受既定‘事实’,他总是生活在‘远方’,生活在‘未来’的牵引之中。正是这种对理想世界的绝对指向性,变成了人类超越自身的强大动力,引导人走上不断解放自身的历程。没有这种超越现存世界的对价值理想的追求精神,人类就失去了希望的召唤,而这一切的丧失,将是人性的彻底沦丧”(雅斯贝尔斯)。当我们胸怀理想,理想就会吸引我们,督促我们一步一步向着这个虚灵而真切的境地走过去,便能提高自己为师的品位,升华自己的教育信念。有理想的教师能给学生精神的滋养,会滋满学生的心灵,生命成长有一种自觉又自然的引领。有理想的教师具有天降大任的社会使命感,具有坚韧不拔的奋斗意志。

2.精神的行囊:激情与诗意

激情与诗意冲洗去我们的倦怠与松懈,给人以精神上的鼓舞和振奋。心理学研究表明,富有激情与诗意的人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具有乐观、开朗、豁达、上进、充满活力的心灵世界。教育作为一种灵肉交流活动,应该充满人情与诗意、关怀与温暖,激情恰好可以让教育呈现出这样的人情与诗意。激情能让心灵的荒原萌发生机,能让被遮蔽的自我重新沐浴理想的光辉。激情能使人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而陶醉。激情能感染、带动学生,使学生情感丰富、思维敏捷,使师生间的交流产生共鸣。激情把学生生命中的探索欲望燃烧起来,开发创造潜能,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高远志向。

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教师作为生命体,教育活动是生命体之间的交流活动,是用一个智慧生命开启许多智慧生命、用一个心灵唤醒许多心灵、用一种人格影响许多人格、用一种热情温暖许多生命的活动。教育的目的不仅是知识的丰富、智力的成长,还有情感的浸润、意志的砥砺、人格的完善、心灵的圆满,进而体验到一种生命的激情与诗意。外界环境我们管不了,但可以有意识地通过主观努力创造有利于发展的小环境,把教学工作变成富有创造性的、有诗意的劳动。带着一种期待、想象,怀着一种激情,兴致勃勃地投入,获得诗意的感觉。生命的投入,全身心投入,我们追求这种生命的强度和力度,酣畅淋漓的状态,这同时是一种生命与精神的自由状态。

3.精神的完美:爱与宽容

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可以建立在轻蔑与敌视之上,也没有任何一种真正的教育可以依靠惩罚与制裁实现。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宽容和爱才是开启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人都是有感情的,当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从内心深处感到教师是真心爱护他,为他操心时,是不会无动于衷的。他们会把自己的爱回报给老师,从感情上缩短师生距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教师的爱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与保护、唤醒与激励。爱的表达应该既是无微不至的、真诚的,又是不由自主的,要从生活上关心学生的饥饱冷暖,从学习上关心学生的得失成败,从情绪上关心学生的喜怒哀乐。这样,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学生才会把教师当成真心朋友。这样的教师“有比黄金还要贵重的诚信,有比大海还要宽广的包容,有比爱自己还要宽宏的博爱,有比高山还要崇高的道德”()。我们以信仰与激情、宽容与爱证明我们的存在,这是一种存在之美。我们努力着,没有荒废,没有懈怠,从中体味生命的奋进之美。

4.精神的关怀:生命意识

第2篇:我所理解的生活范文

一、理解是心理坐标和实践活动的统一

人们理解事物的方式是由实践活动方式决定的。列宁说过:“人的实践活动必然亿万次地使人的意识去重复各种不同的逻辑的格,以使这些格能够获得公理的意义。”成功的实践如果反复多次地进行,便使人们熟知了所遵从的法则和预定的目的之间的必然联系。这些实践法则日积月累,便构成一定的实践方式,进而逐渐内化成人们看待世界的心理坐标。人们总是用这个心理坐标来分析所获得的信息,来构想客观世界,恰如人们用手来构造创造物一样。实践活动的方式内化积淀而成人的心理坐标,反过来这种心理坐标又外演为人的实践活动,在新环境下开拓出新的实践活动。内在心理坐标和外在实践活动这二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而结成的整体,正是理解本身。理解就是内在心理坐标和外在实践活动的统一。这种统一使人获得改造世界和理解世界的主格身份。这样,理解就成了现实人对现实世界的现实理解。人正是以自身为工具,即以自身的内在心理坐标和外在实践活动方式为基础来理解世界的。这个理解过程,是努力把世界纳入到人自身的框架之中的过程。人们在用自身的内在心理坐标和外在实践活动理解世界的同时,也对自身进行反省,努力理解自己。这些探索构成了对“人是什么”问题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的回答,从而形成了各时代的人学理论,如以人的实践活动准则为研究对象的伦理学便是其中之一。

二、理解是个别性、自律性形成的基础

道德是伦理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一般是指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从事社会生活(集体生活)的过程中,作为人类旨在实现更为人性的生活这一需求而产生和发展的,牵涉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及其支撑行为、行为规范的原理。这里所谓的“德性”指的就是服从这种规范与原理、作出行为的人格——人的能力与性格,它主要包括德知、德情和德行三个方面。从道德的社会性、实存性角度看,“德性”是追求一种社会成员所具有的规范,并通过它内化于个人而形成的。但是,道德原本是人类在社会中作为人的生存、基于自身的需求而产生的。因此,道德除了它的社会性、实存性之外,同时拥有个别性、自律性。这就是说,道德并不单纯地意味着外在、客观地存在的社会规范,也不意味着无批判地内化这种社会规范,而是具有这样的性质:由于个人的主体性、自律性判断与行为而形成的内部规范。因此,个体不是单纯被动地接受社会规范,而是在主动地探求自身生活方式的过程中,通过自主判断形成德性,从而为新的社会规范作出贡献的。从上述关于德性的分析中可以引申出这样一个基本视点:德性虽然以社会规范为条件,但不是简单地被动接受而形成的,德性总是借助个体能动的心智作用亦即自主性判断与选择才得以形成的。迪尔凯姆把学校道德教育的任务描述成:“培养对规则的尊重(纪律),对一定群体的服从(他律),对社会权威的忠诚和拥护(自律),而对社会道德的尊重和忠诚必须基于个人的理解和判断”,所以,德性个别性、自律性的形成,实质上是一个理解的过程。因此,道德教育必须是旨在促进自主判断与选择得以实现的性格与能力;旨在形成能够应对社会规范的意识主体。在道德教育的场合,必须通过理解累积主体性判断的经验,形成能够追求并实施同他人共有的“正确”规范的人格。

三、理解与学校德育

综上所述,在德性的社会性、实存性向德性的个别性、自律性转化的过程中,理解作为一种联结心理和实践的自主性认知过程(活动),是德性得以转化的链条。学校德育的基础是人与入以及人与自身的理解。

(一)理解与德知

其~,任何道德知识的习得均始于理解。从认识论看,理解是道德知识学习的基础,任何认知方式都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不论是分析、比较、概括还是具体化、系统化等,没有理解,道德知识的学习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理解总是渗透在道德知识学习活动的过程之中,并把学习者的人生、经验、精神等和道德知识的整体意义联系起来,形成学习者的各种生活体验以及他的感情、态度和行为等,从而促进学习者的道德发展。从实践论看,任何道德知识的习得也都离不开基于理解基础上的道德实践活动,因为此类实践活动是道德知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和动力,它不仅决定了道德知识的基本内容,而且制约着道德知识未来发展的方向。从本体论看,理解的本质是作为“此在(Desein)”的人对存在的理解,是此在的存在方式本身。换言之,理解不仅是人的生命、人的生存方式,而且也是人认识世界、理解他人的方式和方法。所以,荻尔泰视理解为一切人文学科的主要致知途径,离开了理解,人生顿时会变成一片思想的荒原。

其二,理解在本质上是自我理解。现代解释学认为,理解对人生负有双重的责任:它使人与生活及文化建立起意义联系的同时,彰显出人的自我理解,并成为人独特的生活形式,而“生活就是一种不停的解释活动。理解转动着解释之轮,留下了人走在自我理解之途上意义之车辙。”所以,伽达默尔认为:“说到底,一切理解都是自我理解。”而自我理解实际上就是理解主体对自我生命意义的理解,对自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社会责任感的理解和认识。现代伦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的道德成长实际上就是在个体不断理解自我中实现的。通过自我理解,可以提高个体的道德智力水平,从而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道德敏感性、道德行为能力和独立的个性等,离开了自我理解,个体的道德成长就缺乏生长点。学校德育就是通过引导学生的自我理解。从而促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其三,理解既是道德智慧,也是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人们通过增进理解、消除误解,不断丰富自身的道德知识,提高自身的道德实践能力,为实现人生意义的多种可能性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教育事实表明,理解可以提高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智慧,帮助教师和学生在现实或未来的为人、为学以及社会生活中获得更多实现生命意义所需要的信息、能量、方法及策略等,从而更好地解读时代精神与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更快地完善和发展自我,不断实现自己的生命意义。而误解,包括家庭误解、社会误解、教育误解和自我误解等直接造成了一些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在为人或为学上的失败,从而消解了他们部分可能的生命意义。同时,理解还强调师生道德知识、道德智慧的共同发展与各自生命意义多种可能性的共同实现,克服了以往道德教育只注重发展学生,忽视发展教师生命意义的弊端。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解不仅是道德智慧,而且也是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

(二)理解与德情

其一,理解的目的就是使人为善或与人为善。而“善就是道德”,并且是道德诸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现解理论认为,理解是生活发生意义的方式,由它酝酿生成的意义渗透于人生的各个层面——意图、目的、情绪、思想、价值等,并时刻引导人们养成与人为善、将心比心、谦让、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美德,启发人们在追求内在真善美的同时,排斥一切假恶丑的东西,从而形成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理解不仅能够激发人们对善的追求,而且能够将人们的道德感情不断地引向善。

其二,理解的过程就是“移情”的过程。它要求理解主体与理解对象处于同样的境遇,拥有同样的感情,产生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能将心比心,在发挥自己主体性的同时给其他主体留有合理发挥其主体性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达到主体间情感及言行的通融性与一致性。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理解与自我理解本质上就是一种赏识与悦纳,即一种有利于理解主体与理解对象身心“双赢”的感情体验。例如,针对师生的课堂误解,我们可采用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即一节课留出20~30分钟让学生当教师,教师当学生,体验彼此的处境。这种方法不仅能加深师生双方的理解,而且使师生在感情上也能产生共鸣,达到移情的目的。

其三,理解从根本上说是一种道德体验。它卷入人的情感以及了解人的愿望,意味着对所理解的人或事采取一种同情的态度或一种感情上的介入,从而使人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获得更多成功的体验、促进人生道德意义的发展和完善。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理解和相互理解的环境中,耳濡目染,他(她)将习得关心他人、体谅他人、乐意合作、乐意分享等亲善品质;相反,如果长期生活在因误解而造成的人际关系紧张、相互戒备、充满敌意和排他性竞争的环境中,形成的则是自私、偏狭、互不信任、互不合作、相互攻击等破坏性品质。所以说,一个人越是能更多地体验人生,就越能更多地在理解中实现和展现人生的意义。

(三)理解与德行

理解不仅发生在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感情等领域,而且也反映在道德行为上。即“德之高下,终以解决德之实际问题见分晓。”人生每时每刻都卷入了理解,人在理解中意识到自己存在及行为的意义和价值。正是这种意义定位和价值取向通过日积月累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推动着德行的形成过程并影响着这个过程的发展走向,最终促使人们的行为与社会规范达到某种程度的一致和统一,从而形成人的道德行为习惯。

理解在德行形成中的意义,在教育领域里更是明显。就教师而言,他(她)深入理解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并采取合理的教育行为,这本身就是一种工作责任感,也是其职业道德水平高的表现。就学校德育而言,其基本问题是学生的道德知识如何转化为相应的行为习惯问题,而理解是实现这一转化的中介和基础。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表明,道德知识向道德行为习惯转化的过程大致包括以下环节:第一,道德知识的习得并以观念的形式保存在大脑中;第二,道德观念与实际的道德问题对应并形成相应的感情体验;第三,将道德观念具体化为学生内在的道德要求,成为学生道德行为的动机;第四,通过练习和其他实践活动,养成学生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分析起来,以上四个环节实际上就是一个理解的过程。第一个环节是对道德知识理解的内化过程;第二个环节是一个沟通理解的过程;第三个环节是一个理解而励志的过程;第四个环节是一个实践理解的过程。

第3篇:我所理解的生活范文

关键词:地理;生存技能;学习任务

初中地理教学采取走进生活的方式,是一项新的体验。把生活中所涉及的场景渗透到教学中,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很容易理解书本上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把教学知识联系实际生活,更容易地掌握课本知识。同样地,老师还能够生活中所涉及的一些地理问题带到课堂上来,让学生思考解决方案,以此来考查他们的应用技能。

一、生活化教学提高生存技能

初中的地理知识有助于学生社会生存技能的提高,特别是当我们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时,它对我们大有帮助,能让我们保持理性思维来帮助我们渡过难关。这也是我们倡导地理生活化的很好的实践。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根据课本上的一些内容来设置特定的地理环境,让学生做出相应对策来适应这特定的环境,并让他们学会应对突发事件。这样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情况,而且还能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对知识活学活用的能力。这样融入生活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还对他们知识的掌握大有裨益。

二、探究生活化的学习任务

第4篇:我所理解的生活范文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

1.教学模式不得当

现在高中物理的教学,多数教学方式都由老师单方面灌输有关的知识,这种教学,并不能激发出学生对于高中物理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模式的教学更多的是主动输入和被动接受,所以学生无法在这种教学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对于这门学科失去兴趣.在这种被动接受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其他的问题,就是教师自身的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教学模式一成不变,让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大大降低.所以,很多高校开始努力实现学生自主发现学习的乐趣,并且在学习中收获成长.

2.情境教学无法完全发挥其作用

在高中物理教学的不断探索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发现在一定情况下,开展物理情境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主观学习知识的意识.但是,在传统教学的过程中,情境教学的意义无法真正实现.学生在传统教学中渐渐失去了对于新事物新情境的好奇心和主观探索,所以情境教学更多的希望学生能带着兴趣自主地渴求知识,靠自己寻找答案.并且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并且发现答案,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物理,去体会物理.

3.教学工作者对于物理学科的理解不深刻

高中时期的学生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最佳时期,也是在生活中探索问题的好时期.并且,在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于人格的建立并不完善,在这一时期需要教学工作者对学生进行未来人生价值观的指导.所以,教学工作者应该不仅仅对学生进行知识层面上的教育,同时也应该指引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正因如此,教学工作者应该认真的审视这份工作.而现阶段很多教学工作者将高考作为学生唯一值得奋斗的目标,然而这种想法错误并且很短浅.所以教学工作者应该认真对待每一学科,让学生创造出更为光明的未来.

二、如何更好的实现现阶段的目标

1.增强对学习情境的建设

在不断地探索与研究中,我们发现学习情境的创建对于高中物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不仅仅是学生的事情,它与许多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相关联.例如,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思考如何能提高学生的上课的主动性,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而这个时候,引入学习情境就非常重要了.例如,当学生学习重力的作用效果与意义的时候,教学工作者可以从更好地切入点进入,以避免生硬的教学引入.学习重力时,我们可以激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可以在地球上行走,为什么水会向下流.将这些显而易见的生活现象融入到学习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在建设学习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鼓励学生动手做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利用实验来印证一些观点或者一些现象,所以物理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需要训练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细致观察的能力.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走入实验室,带领学生做实验.例如,很多实验现象及实验意义需要操作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如在对摩擦力的学习中,力本身是一种抽象的,所以,我们利用语言无法很恰当简便的来阐述力的定义.但是当我们鼓励学生走入实验室之后,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很简单的实验,来解释这一难以用语言解释的问题.所以教学工作者应该根据学科特点采取不同的手段方法深入了解这一学科.

3.让物理走进生活

各个学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在学习中不应该只注重单一学科的学习.而各个学科也同样处于一个巨大的知识体系框架中的,而人们在探索这一知识体系框架的原因正是因为生活.所以学习中,不应该脱离其目的,脱离生活实际.很多现象的研究都是源于生活.例如学习惯性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生活中最为平常的例子讲解,如:为什么司机踩完刹车之后车子仍然向前滑行一段距离?为什么车子在急刹车的时候,车上人的身体会随之向前倾斜?这些都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但是其成因却恰恰可以用物理进行解释.让物理走进生活不单单是为了让学生真正了解这些现象的成因,而也是为了让学生会在生活中学习,用一种更加严谨的生活态度去学习,去生活,这些都是书本不能直观教给我们的知识与经验.

三、如何建设教学情境

1.建立灵活的思考模式

物理学科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学习的过程中问题的出现很多都是抽象的,有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灵活的思维来解决这些抽象的问题.所以,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领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建立完整的,合理的,以及有逻辑的思考模式.例如,在解决路程问题时,可以借助数轴或图像简单直观地反应物体的运动,一味死板的思考,容易让学习变得单调无味,并且解决问题也比较困难.利用灵活的思考模式可以让问题变得更加直观简单,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积累与运用,才可以运用的灵活适宜.而这种灵活多角度的思考方式,同样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在我们思考问题走入一个困境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这种由点及线,由线及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这样,不仅仅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提高了生活中遇到困难的应对能力.

2.引导学生建立替代思考的解题方式

第5篇:我所理解的生活范文

“理解”,似乎成了一个类似“口头禅”的字眼儿,人们时时把它挂在嘴边,刻刻流于笔端,几乎人人都“渴望理解”,几乎人人又都在哀叹不被理解。

一个字,累!

的确,“理解”是情感的纽带,是心灵的桥梁,被人理解和理解别人同样是件美好的事。

然而,你有你的艰辛,我有我的苦楚;你有你的志向,我有我的理想;你有你的处世原则,我有我的做人标准。所以,不论是生活中还是事业上,不被理解变得平淡而自然。不论是亲人间,还是朋友间,能够互相理解固然很好,但不能理解又何必强求?

花儿不理解绿叶的缄默。

鸟儿不理解清风的絮语。

雄鹰不理解游鱼的轻松悠闲。

行云不理解流水的温柔缠绵。

可这世界依然是鸟语花香,云舞水歌。小草不求理解,轻轻悄悄绽放生命。

因为嗜读者不理解摇滚的旋律,才有阅览室的温馨;也正因为爱娱者不明白阅览室的温馨宁静,才有娱乐场上的暄器和热闹。这生活的空间,不正是由宁静与热闹组成的吗?不被理解和不能理解又怎能说是一种悲哀呢?

小草不求理解,轻轻悄悄绽放生命。

大山不求理解,静静默默伫立春秋。

长路不求理解,坦坦荡荡伸向远方。

森林不求理解,幽幽深深锁住神秘。

也正因为没有可以的追求别人的理解,我的生活才会如此绚丽多彩,我行我素。人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你有何必刻意追求得到别人的理解?“白天不懂夜的黑”,这本是一种很合理的自然现象,“其实你不懂我的心,”难道不也是件很美的事吗?

第6篇:我所理解的生活范文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学科,高中化学中的相关知识大多数来源于科学实验以和生活实践。作为一名高中生,我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生活进行高中化学的学习,可以增强化学知识的实践意义,有利于提高高中化学的学习质量。本文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针对如何联系生活学好高中化学,进行粗略的探析。

关键词:

高中化学;生活;联系;措施

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企业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实践能力,促使了我国教育体制的革新,结合生活落实知识学习的实践意义,才能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高中化学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科目,许多理论知识都来源于生活,联系生活进行高中化学的学习,可以增强自身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对提高化学成绩有重要的意义。

1结合日常生活,提高化学知识的实践性

作为一名高中生,我认为将高中化学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不仅可以利用化学知识来提高我们对生活现象的认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难题,还能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加深我们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从而提高化学知识的实践性。比如,我们可以利用碳酸钙的溶解原理来解决生活中的水垢问题。日常生活中,水壶中的污垢用清水清洗是很难洗干净的,但是利用醋来清洗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这一现象说明水垢难溶于水,易溶于酸性物质,然而结合化学知识,我们可以得知,水垢的的主要成分为CaCO3固体,固体的CaCO3遇酸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得到分解后溶解于水中,而食醋中含有酸性物质,所以生活中的可以用醋来清洗水壶中的水垢。利用这一化学知识,我们可以帮助家人快速清除水壶中的污垢,然而,清除污垢的过程,相当于化学的实验课程,通过实际的操作,提高我们对化学知识的实践性,加强我们对碳酸钙认知。由此可见,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无处不在,集合生活进行化学学习,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

2将环境问题与碳、硫元素的学习相结合,增加知识的整体性

近几年,全球环境问题不断加剧,比如:雾霾越来越严重,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北极熊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酸雨腐蚀农作物及建筑等。作为一名高中生,我认为结合全球变暖和酸雨的现象,可以将高中化学中改善大气质量与碳、硫元素的相关知识进行紧密联系,提高知识的整体性。碳、硫燃烧会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式分别为:C+O2=CO2和S+O2=SO2,找个知识可以解释汽车尾气,工业排放,森林燃烧,生活用碳等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所产生CO2和SO2的化学反应原理。然而结合对“改善大气质量”相关知识的学习,我们认识到CO2和SO2作为大气层中的气体,过量会导致一定的环境问题。CO2增多会破坏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导致紫外线对地球的辐射日益加剧,使得全球气温增加,温室效应日益恶化。然而,由于SO2遇水会发生化学反应,大气中的SO2会溶解到雨水中,形成酸雨。酸雨会在不同程度上破坏农作物,腐蚀建筑和汽车,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结合生活进行化学的学习,不仅可以利用理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反应,还可以将碳、硫元素燃烧的化学反应与高中化学中“改善大气质量”的学习相联系,强化化学知识的整体性。

3结合日常饮食,提高化学中对微量元素的认识

根据相关新闻报道、网络信息等可知,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涉及有很多种微量元素,而碘作为其中一项生命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碘盐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调味料,也是生活中碘元素的主要来源。生活中,妈妈常常提醒我们一定要菜炒好之后再放盐,不然没有味道。利用化学知识我们可以充分理解过早放盐,菜的咸度会降低的现象。在高中化学的微量元素学习中,我们认识到,为保持正常的身体机能,人体中所必须的微量元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碘(I)元素对维持人体的正常活动尤为重要,它主要作用于大脑,对大脑机能起到保护的作用。缺碘会影响儿童的正常发育以及导致甲状腺等疾病。由于碘(I)存在不稳定性,碘盐的主要成分为KIO3,KIO3受热会分解,所以在菜炒好后放盐,可以降低KIO3的分解。由此可见,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可以提高我们对碘元素的不稳定性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提高我们队碘化钾受热分解的化学知识的认知。

4结语

综上所述,我认为高中生学习化学知识,应该合理联系生活,既可以利用化学知识解除生活难题,同时还能让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具体,从而提高化学学习效果,对于促进高中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作者:常睿 单位: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

参考文献:

[1]杨林璋.浅谈实施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7):194-194.

第7篇:我所理解的生活范文

新课改非常关注生物教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明确提出了要注重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的教学理念,提出生物教学要走向现实生活,倡导生活化教学策略。这为我们的生物教学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在新形势下,我们的生物教学不能只是重视知识的传授,更应该关注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导学生用所学生物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这样才能达到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掌握,学用结合。那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来开展生活化教学呢?

一、联系生活,体会知识来源于生活

高中生已经具备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这正是学生学习生物的重要资源。在生物教学中要实现生活化教学,首先就要调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运用生活经验来展开学习,深切体会到生物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抱着教材不放、照本宣科的教学,要在生活与教材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注入生活这股源头活水。用生活来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自主学习与主动探究。如在学习“从生物圈到细胞”这一节时,我以2003年我们所经历的非典来导入,这是一场由病毒所引发的严重传染病,全国人民与之展开积极的斗争,许多人为之献出了生命。但是病毒本身并不具有细胞结构,它是如何生存、繁殖并大肆传播的呢?它侵害了人体的哪些细胞呢?这样将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得教学更具生活气息,教学氛围更活跃,更能引起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关注,使得学生以强烈的学习热情投入到教学中来,以解决心中的困惑。

二、回归生活,感悟知识服务于生活

第8篇:我所理解的生活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实际;教学效率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理论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重点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这与初中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相符合,又能够实现学生物理思维的飞跃。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把理论运用到生活中去,让理论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一、把物理和生活联系起来,从物理走向生活

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的时候,许多知识源与生活又贴近生活实际。只要我们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就可以把他们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考虑问题与分析问题,甚至还能有效地解决遇到的各种生活实际问题,以达到轻松愉快地学习的效果。例如,学生在学习平面镜这节课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身边的平面镜自己组合成潜望镜、牙科内窥镜等,通过这些组合加深学生对平面镜原理的理解。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初中物理教学也逐渐地开始把课堂还给学生,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氛围,从而打造出课堂的高效性。我们在课堂中积极利用现有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物理教学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利用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做刻度尺的测量的时候,要让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的测量并不准确,至少在生活实际测量中没有物理学里绝对的准确,从而再引入误差的概念,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物理和生活实际的差别。在提问学生物理问题的时候,如果我们提的问题是学生以前学到过或者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就会感到离自己的生活很贴近,从而感受到其实初中物理跟他们的生活实际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生只有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才能调动起他们自身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1.课堂教学的目的要做到理论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在教学中,要通过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课堂教学,使学生建立科学、完善的物理知识结构,着重培养学生有效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我们要用教学目标指导教学。如,我们在做物理实验的时候,要首先明确它对学生的学习能起到怎样的作用,有部分实验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物理概念,有许多实验是为了验证某个物理理论,还有部分些实验是为了验证某个物理结论。因此,我们在做实验前一定要首先制订好实验方案,充分准备好试验器材,并通过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上课之前熟悉实验目的,为上实验课做好充足的准备。教师在设计实验和教学目标时,还应该包括预案和检测案,随时准备解决教学中遇到的一些突发事件。教师还应让学生进行课前预设,熟读物理实验内容,掌握物理实验目的,力争取得最好的实验效果。

2.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初中物理是以实验为主的一门自然科学,教师通过实验,给

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动脑的机会,使学生在积极动手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达到理论用于实践的目的。

3.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物理课外活动,使学生从物理走向生活

初中物理课外活动既能补充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又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重要手段。在课外活动中,首先计划要合理,从而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所提高。

4.加强初中物理教学和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高度注重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的思维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实际,这是我们初中物理教学的一种好的组织形式,走向社会进行实践性教学是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我们要做到详细地计划并制订出合理的方案、详细的步骤,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切实可靠的总结,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课堂教学和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效果。

第9篇:我所理解的生活范文

旧哲学对世界的理解是抽象的。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变革的实质,是确立了以物质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类世界的实在性。这不仅是确立了一种全新的哲学观,也是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正是通过这种全新的哲学观和思维方式,马克思超越了旧哲学对世界的抽象理解,真正将哲学理性思维与人类的现实生活联系了起来。将理性思维的真理性建立于实践的基础之上,将实践理解为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客观活动,意味着对哲学功能的全新理解。在这种理解中,现实的生活世界不再以抽象的形式呈现,哲学理论也不再玄远。因此,在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观的变革中,哲学功能的转变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任何一种哲学都不可能不解释世界,关键在于怎样解释世界,在于为什么要解释世界,而这恰恰取决于这种哲学对哲学功能的预设。马克思之前的一切哲学都无例外地将哲学仅仅视为穷究世界之理的学问,无论它们对世界是“从客观的形式去理解”还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都不可能不陷于对世界的抽象解释。现实的生活世界是活生生的、历史地发展着的,而单纯的解释就是说明和分析,是不可能以活体为对象的,因此,对于马克思之前的旧哲学来说现实的生活世界在其视野之外。旧哲学之所以不能理解“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48页。)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从来就没有打算这样做,在于它们对哲学功能单纯的解释性预设。旧哲学只是想解释世界,因此,它就只是把自然看作僵死的解释对象,而把人看作是独立于自然存在的解释者。在这样一种视域中,人和自然是相互分离的存在。由于作为主观者的人站在作为客观者的世界之外,世界也就只能以两种可能的方式获得理解:一种是纯客观方式的理解,即“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另一种是纯主观方式的理解,即从人“抽象的”、“能动的方面”去理解。(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48页。)毫无疑问,只要哲学没有打算在头脑之外说明头脑,它就不可能不受到头脑的束缚。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相信密涅瓦的猫头鹰只有到黄昏时才起飞,相信只有当对象成为一种客观性存在时才能为哲学所把握,因此,旧哲学也就不可能在建构生活世界中发挥作用。马克思哲学观中的革命因素首先在于它对哲学功能的革命性预设,在于它不满足于哲学解释世界的功能,因此,它必然将哲学理解为照亮人间未来之路的普罗米修斯之火。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马克思自己对哲学所作的说明,即哲学只有通过改变世界的活动才能证明自己的真理性和存在的价值,才能证明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这其实包含了马克思对哲学功能的预设,并且其哲学观的确立也有赖于这一预设。马克思并不是为了比前人更好地解释世界而进行哲学变革的,从一开始,他就将变革哲学的目的与改造世界的目的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正是由于这一点,使他能够撇开纯粹的经院哲学问题而在人的现实活动中寻找思维的此岸性,使他能够看到以往的哲学家们所无法看到的实践的价值。马克思从来反对将哲学理解为一种建构抽象世界观的活动,在他看来,哲学如果不为解除人间的饥饿而发挥作用,它就不可能是什么科学的世界观。可以设想,如果马克思没有将自己的理论活动与火热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他就不可能超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而实现哲学观的变革。马克思哲学观的科学性、真理性和生命力,就在于它为自己所设定的改造人类生活世界的革命性目标。这决定了它不仅要通过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概括与反思而解释世界,更要通过对现实生活世界不断地批判而建构作为现实世界否定形态的理想世界。马克思说:“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48页。)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将自己的哲学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在这里,“实践的”一词的基本含义在于强调了他的现代唯物主义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而非其他。由此可见,马克思哲学观的确立与他对哲学功能的革命性理解是分不开的。

理论之所以能够改变现实的生活世界,首先在于它将生活世界作为批判的对象看待,对其持批判的态度;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亦在于它关怀时代的命运,以建构理想的生活世界为己任。马克思从来就没有在他的原始文本中系统地阐明过自己的哲学观,他的哲学观是在对现实生活世界从未终止过的批判中体现出来的。因此,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无论“回到马克思”还是“重读马克思”,都不仅是为了更准确地解释其原始的文本,而且是为了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是为了重新找回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精神。生活世界是变动不居的,今天的生活世界不同于马克思时代的生活世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继承马克思,因为任何一种哲学所体现出的批判精神和批判功能都不等于具体的批判本身。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生活世界的具体批判可能会过时,可通过那些具体的批判而体现的批判精神和批判功能却不会过时,只要它借以建立的现实生活世界尚存。所以,人们是否可以在今天坚持马克思哲学观的关键,必将通过对如下问题的回答而显示结论:19世纪的马克思所批判的现实生活世界是否依然存在?即作为批判对象的这一现实生活世界是否依然是现实的?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多重批判纬度

勿庸置疑,马克思毕生都在致力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但他并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全部历史,没有看到20世纪之后市场经济所经历的一系列改变。因此,我们必须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全面看待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并认真地从其具体批判中探讨他哲学的批判功能和批判精神。

以今天的立场看,马克思在19世纪对资本主义所作的批判,其实是对早期形态的市场经济社会的批判。总体上说,这是一个由多重纬度、多种批判共同构成的总体性批判。在这一批判中,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所作的政治批判虽然影响深远,却也只是整个批判中最为外显的部分;对市场经济的经济体系所作的经济批判虽是最深刻的内容,却也只是整个批判的一个深度切口;而对整个市场经济社会所作的总体性的社会批判才具有更为深远的内在意蕴。当年马克思针对早期市场经济社会所作出的有些具体结论可能的确已经不再适合于今天的现实,因为市场经济社会的存在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这意味着作为批判对象的现实生活世界的巨大改变。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马克思对早期市场经济社会的批判并非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单一政治批判,亦非对这种经济制度的单一经济批判,而是包含着多重纬度的社会批判和历史批判。而这一点恰恰就是奠立在实践观的基础之上,并包含了对现实世界和人的存在方式的全新理解的哲学批判。换言之,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世界所作的社会历史批判是他对生活世界的总批判,因而是以哲学的方式而不是以具体科学的方式批判现实的世界。不理解马克思哲学观与现实生活世界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就不可能理解马克思哲学观的独特性和它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不理解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是一种社会历史的批判,就不可能真正地理解马克思哲学观实践转向的真实含义。

马克思政治批判的主要对象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制度。这一批判显示了他对早期市场经济社会中具有强烈阶级对抗性质的现实政治生活之本质的揭示、反思和改变的诉求。借此批判,马克思所要达到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建立一种能够促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只有把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当作精神武器,才能改变现实的生活世界,从而实现其自身和一切人的解放;同时,哲学也只有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才能成为起到促进人的解放作用的真正现实的哲学。正因为马克思把哲学活动看作是一种现实的批判活动,他的哲学观与他的政治批判之间的联系也是现实的。他说:“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己。”(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67页。)应当说,和马克思的其他批判目标相比,其政治批判目标是最为具体的,是对实践活动最具指导意义的理论批判。一方面,在这一批判中,作为具有阶级意识的无产阶级是一种最为现实的社会主体条件,它的存在第一次使历史主体的活动和历史发展之间的互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在早期市场经济社会中,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是一种最为现实的客观条件,它的存在以及它所导致的尖锐阶级对抗将历史主体与历史发展之间的互动变成了现实的历史运动。因此,马克思对早期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批判成为他所有批判中最为尖锐、最为直接、最具穿透力和最具实践价值的批判;而且,人们往往也最容易将这一批判看作是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世界进行批判的标志,最容易从这一批判出发理解马克思对整个市场经济社会的批判。

与马克思对早期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所作的政治批判相比,他对这种政治制度得以建立的基础——早期市场经济的经济制度——所作的经济批判更为深刻,也更具有持久的价值。直到今天,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剩余价值等理论仍然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但这里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否可以和市场经济的经济形态相剥离?即在理论分析的意义上,对资产阶级统治所作的政治批判是否可以与对市场经济所作的经济批判相剥离?对于意识形态化的思维模式来说,这种分析本身无疑就是用超阶级的原则取代了阶级分析的标准,因而是不可取的。可是,当与意识形态对垒的坚冰被逐渐打破之后,当多种模式的市场经济的存在已经成为一种不容质疑的现实的今天,我们将必须直面这种分析。当然,对于我们所作的这一剥离来说,还存在着另外一个显见的驳难: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批判是建立在对市场经济的经济批判之上的,因此将两者剥离开来必然会导致对马克思理论整体性的割裂。对此,我们可以找到历史的和理论的例证为自己辩护。正如在现实的历史过程定的经济结构并不绝对地导致唯一的政治后果一样,在理论上一种特定的经济分析也不绝对地导致唯一的政治理论。例如,在历史上,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既产生过英国的立体,也产生过法国的共和政体;在理论上,从自由市场的经济理论中既可以推断出洛克式的市民社会模式,也可以推断出孟德斯鸠式的市民社会模式。同样的道理,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从他对早期市场经济的经济分析中推断出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结论无疑具有其合理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市场经济社会发展唯一可能的道路,也不意味着马克思对市场经济这种经济形态所作的经济批判只能得出政治革命的结论,马克思在不同的著作中所作出的不同论述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将马克思的经济批判同政治批判剥离开来,并不是想要说明马克思经济批判的超历史性,而是为了强调它作为理论所具有的普遍性。在这里,我们更是为了强调,市场经济并非只能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相结合,因此,马克思的经济批判,以及以之为基础的整个社会批判所指向的生活世界依然存在。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所作的政治批判和他对市场经济体系所作的经济批判是具体的,它们分别代表了马克思政治学和经济学研究的成果,这些批判只是他对作为总体的市场经济社会所作的社会历史批判的不同侧面。只有当我们从马克思对整个市场经济社会的总体性批判中,才能真正把握住马克思理论中所透射出的历史感和哲学批判精神。

三、马克思哲学观中的社会批判之维

作为特殊形式的社会活动、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本身就要求以之为对象的理论批判的具体性,可是,具体的理论批判也总是因其具体性而具有较强的历史性。马克思对市场经济社会所作的社会批判,是一种以现实的实践为基础的历史主义的批判。这一批判纬度并不以特定历史时期内的阶级关系为分析基础,而是以人的整个活动以及活动的历史变化为分析基础,因而并不直接指向特定的阶级对立及其所代表的政治关系,而是指向一般的人类活动方式的转向所造就的现实生活世界——市场化进程所导致的整个社会生活状况。这一社会批判也不同于对市场经济的经济体系所作的经济批判,它不仅仅局限于对市场交往关系的分析,而是要通过这一分析考察整个人类社会关系的异化及其克服途径。如果说马克思对市场经济的经济体系和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批判因其依据于早期市场经济的经验而遭到一些当代西方学者的质疑和冷落的话,他的社会批判则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直到今天仍然被广泛地关注和尊崇。当然,无论冷落还是关注都只是一种表象,隐藏在这一表象背后的深刻原因是,马克思哲学观中的社会批判纬度是以更为全整的人类生活世界为批判对象的,是建立在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活基础之上的,因而也蕴含着更为深远、更为本真的哲学批判精神。马克思对早期市场经济所作的经济分析和对早期资本主义制度所作的政治分析中的许多具体结论已经成为思想史,但是,他对市场经济社会中人的生活世界所进行的批判却仍然在书写着未来的思想史。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