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贬官文化论文范文

贬官文化论文精选(九篇)

贬官文化论文

第1篇:贬官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专题教学 高中语文 运用 认识

自教改以来,语文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不断革新,从“单篇课文阅读教学”到“单元组织阅读教学”,教学思路在不断拓展,但改革的步伐仍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因而专题教学应运而生。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另一方面是“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许多地区和教师开始尝试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开发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突破单篇乃至单元教学,打破教材顺序,自行进行教材整合,变革教学方式,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潜能。

《小石城山记》的教学是我对新《课标》理念践行的尝试。作为百来字的游记,这篇文章字面意思平易浅显,无须疏通。但仔细研读之后,我发现这篇文章似乎并不那么简单,因为它包含了作者贬官之后的心灵皈依和高远志趣。于是我考察了许多有过贬官经历的文人,发现这是一种贬官文化现象,于是《小石城山记》成为我开启贬官文化之旅的出发点。

常规课教学中,引导同学们基本了解了柳宗元被贬的经历以及创作心态,然后请同学们找出课本中自己感兴趣的被贬文人,并对这一人物做一份详细的资料卡片,主要包括:人物生平(主要是被贬经历及被贬后的心态)、主要作品、文学成就等,从整体上认识这位被贬文人。下面一步是本专题教学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走进图书馆”。我给学生推荐了以下三类图书:一是各类有关贬官文学的文化散文,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指导学生形成对这一文学现象的初步认识;二是各类与文学史相关的书目,此类图书有利于同学们从理论层面上深化对这一文化现象的理解;三是各类专著,主要包含以个人为主和以流派为主的诗文集,此类图书有利于同学们将个人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考察,全面立体地理解某一个人或某一个文学流派。自我探究学习之后,本次专题学习还有一个“重头戏”――合作式学习,就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制作手抄报,撰写论文报告。手抄报的制作不仅锻炼了同学们在版面设计、画图制作、手抄报书写等方面分工协作的能力,而且还拓展了对贬官文化认识的广度。论文写作更是在拟定题目、查阅资料和相互切磋中深化了对贬官文化认识的深度。最后,我们的优秀作品推荐到学校宣传栏和文学社展廊内展示,优秀论文还推荐到校园网文学社专栏刊登。

经过本次专题教学实践,结合专题教学方面的理论学习,我对专题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第一,专题教学不一定是选修课。专题教学不仅仅要突破单篇教学、单元教学,还应该突破必修和选修的藩篱。专题教学的实施可以根据专题的大小和类型的需要,可以在单元之内、单元之间、各册教材之间、必修与选修之间、课内文本和课外文本之间进行整合。事实上,现行的各种类型的高中语文教材虽然都分为必修和选修,其实两种课程的编排思路基本相似。以粤教版为例,粤教版语文选修教材虽然有《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唐宋散文选读》《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等十本,貌似分散,但其编排设计也是以“模块”为依据,这与粤教版必修教材的编排思路并无二致。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也不能将必修课与选修课人为地割裂开来。

第2篇:贬官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 杜甫 贬谪心态 忠而被贬

一、贬谪与贬谪文学

贬谪与贬谪文学是中国独特的文化现象。尚永亮把它概括为“古代文人基于人生忧患的各种心理流程”,“展露了人生的大欢乐和大悲哀,大真实和大虚幻”[1]P1。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评价唐诗时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其中“迁谪”是指贬谪。尚永亮评价说:“事实上,岂止唐人好诗如此?一部中国文学史,在很大程度上即由迁客骚人的低吟高唱所构成。”[1]P11

二、杜甫生平

《唐才子传》载:“甫字子美,京兆人。审言生闲,闲生甫。贫少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2]P32杜甫是在天宝十四载(755)即他44岁时开始做官的,十月任河西尉,不久,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十五载(756)二月杜甫就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职,四月赴奉先,携家至白水依舅氏崔顼,六月携家避乱至~州羌村,八月闻肃宗即位于灵武,只身赴之,中途为叛军所获,送至长安。至德二载(757)四月杜甫冒死由长安逃至凤翔行在,他穿着麻鞋和露出两肘的破烂衣服拜见肃宗,不禁涕泪交流,即“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述怀》)[3]P358。五月十六日,杜甫被授为左拾遗,即“涕泪受拾遗,流离主恩厚”(《述怀》)[3]P358。拾遗,是一个较高的职务,唐代不少重臣都是由这个职务升上去的。在左拾遗任上的这一年多时间,是杜甫一生中政治生活的最高点。在杜甫的仕途上,以官阶而论,左拾遗不是最高的,却是最重要的。他决心忠于职守,匡扶君主,完成中兴大业。但杜甫在任左拾遗没有几天就为谏房g事件忤肃宗,原因是杜甫认为国家正在用人之际,不宜轻易地废黜大臣。肃宗诏三司推问,宰相张镐救免,但肃宗从此以后便疏远了杜甫。在宦官李辅国和张良娣的挑唆下,肃宗开始排斥玄宗旧臣。从乾元元年(758)春开始,房g、贾至、严武等相继被贬。乾元元年六月,47岁的杜甫被当作是房g等人的“同党”,亦被贬为华州(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

虽然杜甫为官时间不长,但在为官到贬官期间所发生的种种经历足以让我们了解杜甫一生的思想和心态。

三、忠而被贬,心情悲凉

杜甫于乾元元年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诗人对于自己的忠而被贬心里颇感委屈不平,牢骚满腹乃至愤慨但又勤于政事。一方面,对于疏救房g一事而遭贬谪,诗人心里特别难受,但也无可奈何。另一方面,诗人虽被贬谪,但至少还是朝廷官员,至少可以为唐中兴出一份力,所以诗人在牢骚满腹之余又勤于政事。

诗人被贬后心情悲愤苍凉。如《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此道昔归顺,西郊胡正繁。至今犹破胆,应有未招魂。近侍归京邑,移官岂至尊。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3]P480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作于乾元元年(758)六月。胡夏客曰:“至德二载,公拜左拾遗,即疏救房g。时g罢相,犹在朝,故公仍为拾遗。至乾元元年五月,g贬,六月,公即出为华州司功参军矣。”[3]P480一年前的四月,杜甫冒死西出长安,投奔凤翔就从此门逃窜。途中的凶险不仅令他感到“犹破胆”、“未招魂”,就连“所亲”也“惊老瘦”,真惊讶诗人有幸能“辛苦贼中来”(《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一》)[3]P346。见到肃宗时的激动喜悦几乎令诗人失态,当时杜甫对肃宗及其唐中兴充满信心。然而就在一年后的六月,杜甫又出金光门,此时的他已沦为谪人,离京赴任,与亲故告别。杜甫冒死西奔凤翔肃宗朝廷可见其对唐朝廷的忠心,至今惊魂未定却已遭贬谪,其心中之委屈、愤慨实在难平。诗中的“移官岂至尊”,可看出诗人并没有将自己的贬谪归怨于君主,而是以自己的无能、颓老,即以“无才日衰老”作为被贬的缘由,从中可以看出诗人贬后自嘲的心态。几多感慨,出语平淡。诗人贬于华州,此时已47岁的他此去应知世事难料。“驻马望千门”,这句诗虽是写诗人弃京离乡,却也写出诗人对故国家山不禁频频回首,从中透露出诗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有如此处境的人即使再温柔敦厚也难免牢骚满腹。

又如《早秋苦热堆案相仍》,杜甫在诗中是这样描述贬所环境的:

七月六日苦炎蒸,对食暂餐还不能。常愁夜来皆是蝎,况乃秋后转多蝇。束带发狂欲大叫,薄书何急来相仍。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脚踏层冰。[3]P487

《早秋苦热堆案相仍》作于乾元元年(758)诗人任华州司功参军(758)的秋天。这一年天旱苦热、蝎蝇载室、官服太紧、公文堆案,加之贬谪等苦闷,诗人的牢骚便喷薄而出。但牢骚归牢骚,在贬职上杜甫还是认真工作、勤于政事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杜甫具有敦厚儒雅的一面。据《唐书・职官志》载,司功参军掌管“考课、表疏、学校、祭祀”等事务。杜甫认真撰写了初选试题,根据国家的需要,提出了五条策问。如在《乾元元年华州试进策问五首》中就提到了赋税、交通、征役、币制等重要问题,从这可以看出杜甫求实有为的政治态度。

此外,他还替华州刺史郭某撰写进状,上送朝廷。在《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贼形式图状》中,他详细分析了当时的军事形式,提出了彻底消灭安史叛军的策略,表现了关心国事的良苦用心。由此可见,即使在贬职上,杜甫依然忠于职守、勤于政事、兢兢业业。至于诗人忠而被贬,掀起他心底的愤懑,发之于牢骚亦人之常情。

总之,杜甫忠而被贬,心里不免悲愤而苍凉。他牢骚满腹但又勤于政事。在失意贬谪后,他寄情于山水,向往归隐的生活,求仙访道,足以见他洒脱的一面。杜甫是在盛唐的文化大背景下成长的,盛唐的自主意识、豪迈洒脱与个性张扬熏陶感染了他,以致诗人在受到贬谪时心态没有其他时代文人那么深沉的悲剧色彩。

参考文献:

[1]尚永亮.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以中唐元和五大诗人之贬及其创作为中心[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8.

第3篇:贬官文化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轼,一生宦海沉浮,无论在朝为官,还是在外地任职,都有许多利国利民的功绩。但是,他却在《自题金山画像》概括自己:“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将自己一生的功业概括在他遭贬的三个地方。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在他的仕途变化中,贬谪在这三州期间是他政治上最为失败,生活上遭受苦难最多的时期,却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高峰时期,更是他人生精神升华到极致对人生意义哲思体会最为深刻的时期。黄州是他思想发生隶变之地,从此,他借助于佛老思想作为其精神支柱,最终集儒道择三家思想于一身,形成了他身处逆境而能旷达乐观、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而这种思想境界,使他面对更险恶的被贬之地惠州、儋州,却能与民同甘共苦。这才是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所在,是他留给后人精神上的最宝贵财富。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轼,一生宦海沉浮,无论在朝为官,还是在外地任职,都有许多利国利民的功绩。但是,他却在《自题金山画像》概括自己的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澹州。”将自己一生的功业概括在他遭贬的三个地方。在苏轼的一生中,政坛上大起大落,一生最辉煌的时期有知杭州、颖州以及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政任上,为什么他独把在这三处的贬居看得如此重要呢?因为十几年的贬滴生活是他生命中的主题,一生漂泊,暮年投荒,他经受了无数的磨难,贬滴在这三州期间是他政治上最为失败,生活上遭受苦难最多的时期,却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高峰时期,更是他人生精神升华到极致对人生意义哲思体会最为深刻的时期。正是因为这个时期才成全了苏轼一种伟大的人格,一种进退自如,超然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

      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三月,苏轼调任湖州,他在到任的谢恩奏章上写到:“伏念臣性资顽鄙……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这让一个御史台挑出毛病,又在他的诗文中寻章摘句,弹劫他蔑视朝廷甚至有不臣之心。他被押解人狱。这就是历史上的“乌台诗案”。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他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诗中抒发对新政的不满,激怒新党。苏轼因此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2月初被贬滴至湖北黄州,直至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初调离,共在黄州生活了四年又两个月。苏轼被贬黄州作团终副使,其实身受监督管制,并不十分自由。这种灾难使苏轼对外界产生了莫名的恐惧和孤独,曾使他“魂飞汤火命如鸡”。平日借居定惠院,只是“闭门谢客对妻子”,而且不敢饮酒多言,“醉里狂言醒可怕”。原本一腔报国热情,准备大展宏图,却落得贬官流放黄州。然而,黄州的贬滴生活不仅造就了他文学创作上的一个辉煌时期,而且使苏轼从思想上产生了一次质的飞跃。此期创作的词作有近100首,占其整个一生词作总数的四分之一(词作总数360余首);诗作《梅花二首》、《寒食雨二首》、《东坡》、《定惠院月夜偶出诗稿》等,词作《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散文《前后赤壁赋》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名作。他思想上的隶变可以从他的创作中看出印迹。

    从他初到黄州时期的作品中,我们也可以深深地体会到苏轼这种孤寂心境和孤傲的人格理想: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那孤寂清高的孤鸿就是他的化身,这种无人能省的精神上的极度孤寂让豪情万丈的苏轼归于沉静,“拣尽寒枝”是对孤鸿的行动的描写,更是对自己光辉峻洁人格的写照。

    政治上陷人绝境,心理上饱受摧残,生活上困窘不堪促使他思索。儒家人世思想让他陷人困境,使他开始吸纳佛老思想作为自己在逆境中的处世哲学,困境中的不断省思,使他终于把自己从中解脱出来。苏轼是不肯服老服输的:“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院溪纱》)最能体现他此时心境变化的是词作《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料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已然能吟啸迎风雨,大有泰山崩于前而不惊的坦荡胸怀,如此壮志豪情,又如此超然不羁,竟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其实,苏轼的这种精神一直是有儒家积极人世的理念支撑着的,即使是他刚从狱中走出,初到黄州时,也未曾放下过这个理念:“吾挤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虽怀坎懊于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福祸得丧,付与造物。”这几句话掷地有声,至今读来仍振聋发馈,令人肃然起敬。一个逐臣犯官竟能怀如此忠义之心,足能得见苏轼人格的伟大。

    一场大的灾难,一次心底最深刻的自我剖析,让苏轼成熟了,正如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的评价:“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三咏赤壁的千古绝唱就此诞生:《念奴娇·赤壁怀古》写尽了他政治上的落寞,但读来却让人倍感豪放,全词气势恢弘,苍凉悲壮,化千年为一瞬,唯江月是永恒,这是苏轼发出的强者的壮音;前后《赤壁赋》则更多地表现为人生的哲思;《前赤壁赋》假托客言写人生之悲,又以庄子之齐天人、齐物我自我宽解,令人叹服;《后赤壁赋》中的道士化鹤过舟,真有随缘任性,清明无尘的仙人之境,其实道士、鹤已与自己融而为一,达到了“用舍由时,行藏在我”的进退自如境界。

    黄州的滴居生活使苏轼由锋芒毕露转为厚重的成熟,他已经具备了沉静处理政治打击的能力。绍圣元年(1094),朝廷又以苏轼起草制浩“讥刺先朝”的罪名,撤掉其翰林侍读学士等职,先贬英州,接着,短短一两个月间,他先后接到贬滴诏令五道,最终落建昌军司马,贬宁远节度副使,惠州安置。惠州条件比黄州还要差得多,一向被视为陷恶军州,贬滴至此地,往往就不能生还了。即使超然旷达,随缘任命的苏轼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忧虑。然而他的到来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使他这颗受伤的心备受感动。所以,乐观的苏轼面对骨肉分离,万里投荒,依旧能豪迈赋出“暴雨过云聊一块,未妨明月却当空”的诗句(《慈湖夹阻风五首》)。惠州的民风淳朴,风光秀美,民众的热情好客,使得苏轼唱出“罗浮山下四时春,芦橘杨梅次第新。日吱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美丽诗句(《食荔枝二首》)。他的心境也更加空明清净:“酒醒梦觉起绕树,妙意有在终无言。先生独饮勿叹息,幸有落叶窥佳蹲。”(《十一月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他甚至想终老于此,自己“譬如惠州秀才,累举不第,有何不可!”他对惠州的评价是“风土食物不恶,吏民相待甚厚”,贬地俨然又成了乐土。

    这期间他并没有沉溺于释道出世思想,儒家济世精神依然起着积极的作用,他心地仁厚,爱民如子,孤忠思想使他不能无视人民的疾苦,不在其位而尽其可能地谋其政。在寻僧访道的同时,他积极通过各种关系和自己的影响为人民谋取福利:建水磨坊,推广插秧工具秧马,舍药救民,掩埋露骨,而后又建议惠州官员建营房整肃军纪,建议百姓纳税交钱交米应各从其便,并协助策划修建了惠州东西二桥和广州自来水工程。身为犯官而能如此,苏轼为民可谓弹精竭虑,千古难求!

    同时,他以佛老修身养性,破除人生的执著,追求人生的大彻大悟,不再局限子人生一时的得失,他要彻底放下世间一切的荣华富贵、名僵利锁,回归本真状态。虽然这一切出于人生的大起大落的辛酸,但也确实使他得到了超脱,佛老思想一度上升为他思想中的主流。

    苏轼再次遭难与此期写的一首诗有关:“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纵笔》)当时的宰相章谆看了这首诗笑道:“苏子瞻竟如此快活!”于是苏轼被贬滴到了海南澹州,“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苏轼因诗三次得祸,却依然“不知悔改”,他在给苏辙的信函诗中写到:“莫嫌琼州隔云海,圣恩尚许遥相望。平生学道真实意,岂与穷达俱存亡。……他年谁做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然而苏轼这次是真的居无定所,衣食不继,从官舍被逐出后,只得与幼子苏过露宿桃榔树下,“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下无寒泉,然亦未宜悉数,大率皆无耳。唯有一幸,无甚瘴也。近与小儿子结茅数椽而居,仅庇风雨,然劳费已不货矣。·一尚有此身,付与造物,听其运转,流行坎止,无不可者。”(《苏轼文集》卷五十五(与程秀才))苏轼依旧没有消沉,他在枕榔树下买地结了几间茅屋,取名“桃榔庵”,又有陶诗杜诗可读,日子也就将就过了。他依然保持了乐观旷达的精神,他把贬滴地澹耳当作修道养生的乐园,用超俗的眼光看待一切,苦地也就成了天堂。

第4篇:贬官文化论文范文

很多人都看不下去,为坡鸣不平,他并没犯什么大错,就是写了些犀利的文章,说几句傲气的话而已,至于这么变着法地整人家玩吗?

坡倒是很洒脱,一路上谈笑风生,看到好山就登一登,看到好水就一,还不时地吟吟诗作作对,跟公费旅游似的。

美景一个人欣赏,他觉得不过瘾,又铺开纸,给朋友写信,讲述自己一路上的见闻,每封信的开头,总要很轻松地笑道:“呵呵”,尽力传达着自己的豁达与欢愉。

他也没觉得被贬有多么丢人,每到一个地方,都热情欢迎别人来探望,大家聚在一起,讨论诗词歌赋。如果没人主动上门,他就跑到别人家去,一来二去,就结识了不少新朋友,过得一点都不孤单寂寞。

当然,每到一个地方,也总有官员出来搞破坏,让坡行无车、居无房,不过没关系,没官署,就住到寺庙里,听着钟声入眠也是不错的选择,而且,佛法精深,和和尚做朋友,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这期间,坡有感而发,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这些诗词像春风一样,迅速刮遍宋朝的每个角落,深居京城的政敌听说了,气得直跳脚。

一路被贬到儋州,这已经是历代官员被贬的极限了,坡拿出全部积蓄,准备盖栋房子,在此好好定居,没想到,房子刚盖好,一个命令下来,他又被贬到了昌化。

那真是祖国的天涯海角啊,地处偏僻、荒蛮之地,连米面都要从海上运,一旦海上起风下雨,就只有挨饿的份儿。艰难的生活,让坡形销影瘦,但他从不愁眉苦脸,饥饿难忍时,就给儿子讲故事,并把头伸到阳光下,幽默地说:“我们吃点阳光吧。”

一路走来,坡留下了无数的传奇,成为人人追捧的明星,人们被他的精神深深折服,很多人步行千里来看望他,隐居的朋友舟车劳顿,赶来和他共度几个月,更有人一路追随,仆人一样照顾苏家老小,还有不少学子慕名前来请教。

第5篇:贬官文化论文范文

一、学习古人丰富的情感;

二、欣赏诗词曲中的名句,揣摩其深刻的含义。

三、欣赏诗歌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一、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

(1)节奏;(2)重音;(3)韵脚

二、作者与背景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自称为汉代中山王刘胜的后人。贞元九年进士,官至察御史。王叔文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刺史,官至检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有《刘宾客集》,又称《刘中山集》《刘梦得集》。

刘禹锡那样讲究书本上的古老出典,同时又对口头文学的民间歌谣发生了新鲜事物感。他不但学会了唱民歌,还受了民歌的启发,写出了《竹枝词》《杨柳枝词》等耐人吟咏的好诗,创造一种新体载。终为一代大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于敬宗宝历二年(826)冬,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会时所作。对“初逢”二字,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未见过面,初次相逢;另一是久别之后,初次相逢。尚无定论。

当时淮南节度使是王播。王播在扬州设宴招待刘禹锡、白居易两位诗人。白居易在酒席上把箸击盘,吟诗一首,题为“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四句,为刘禹锡长期被贬的不幸遭遇鸣不平。刘禹锡从宪宗永贞元年(805)被贬,到宝历二年,只有二十二年。由于作诗时已是岁末,预计次年春初才能到达洛阳,而且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尚未接到新的任命,所以白居易干脆称为“二十三年”,以求平仄协调,符合格律。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端,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答谢白居易。

诗的首联,便表现出作者不同凡响的抒情才能。刘禹锡因积极参加顺宗朝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而遭受迫害。在宦官和藩镇的联合反扑下,顺宗让位给宪宗,王叔文被杀,刘禹锡等被贬。他先贬到朗州(今湖南常德),再贬连州(今广东连县),调夔州(今重庆奉节)、和州(今安徽和县),未离谪籍。朗州在战国时是楚地,夔州在秦、汉时属巴郡,楚地多水,巴郡多山,“巴山楚水”,泛指贬地。刘禹锡没有直率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强烈不平,而是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让读者在了解和同情作者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中,感觉到诗人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读诗思考:

1、本诗各联分别写了什么?

首联:表现辛酸,愤懑不平 颔联:悲悼旧友,感叹变迁

颈联:新贵得意,悲叹身世 尾联:意志不衰,坚忍不拔

2、对过去诗人是怎么看的?对现实诗人是怎么表现的?对未来诗人是怎么展望的?从中你觉得诗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3、拓展延伸:

模拟白居易与刘禹锡相逢,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然后表演。

4、赏析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第6篇:贬官文化论文范文

《古文观止》,作为一本从两个爱好古文的教书先生平日相互切磋研习、为童子讲授古文的讲义到一本经历百年时间沉淀,传世不衰的文集,并不是偶然。它是一部囊括从东周到明末、集百家经典于一身,同时永远不会落后于时代、绝不会因为政治风云变幻而失去价值的文集。

一本不过寥寥几百页的书,却涵盖了从先秦到明朝的文章222篇,而且篇篇经典,篇篇韵味十足,这不得不让我大声赞叹古文观止的伟大。

《古文观止》教会了我很多道理。齐国佐用“请收合馀yú烬jìn,背城借一。”的话语教会了我面对羞辱,要刚强的精神;苏秦在读书困倦时用“引锥自刺其股”的行为教会了我学习,要刻苦的道理;而屈原在清白遭到玷污后,说出的那句“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huò乎?”的千古名句更是教会了我做人就要做一个正大光明的人。

《古文观止》在雅趣上同样给予了我不同寻常的财富。在官场上遭到挫折,愤然辞官的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让我体会到了一个“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独立世界;年轻有为的王勃笔下的滕王阁展现给我一个令人“遥襟俯畅,逸兴遄(chuán)飞”的传世阁楼;而惨遭贬官的刘禹锡笔下的陋室却能让人感悟到“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闲情逸致;千古大文豪苏轼笔下的赤壁更是奇绝壮绝,仿佛眼前就是“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亦真亦幻绚丽多彩的人间仙境。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面对无穷无尽的困难,挫折,古人亦是如此。陶渊明在辞官后,没有因政治受挫而萎靡不振,相反他则是以“园日涉以成趣”,在家欣赏美景为乐趣的方式微笑面对着生活;苏东坡被贬黄州,面对再一次贬官,苏东坡依旧能够发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这样旷达与洒脱的言论,同时也告知这个世界,无论生活多凄惨,自己依旧以微笑面对。古人们用自己超然外物的胸怀向我们诠释了面对困难,我们不妨以微笑去面对。面对困难,如果能多一分洒脱,多一分旷达,多一分微笑——我们的生活或许会从此变得多姿多彩,意义非凡……

第7篇:贬官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 A不A;B不B ;贬抑性;语义;构式义

在构式“A不A,B不B”中,A、B的词性可以是动词(如赏不赏,罚不罚| 死不死,活不活 |哭不哭,笑不笑)、形容词(青不青,黑不黑|高不高,低不低|明不明,暗不暗)、名词(人不人,鬼不鬼|君不君,臣不臣|官不官,商不商)、区别词(男不男,女不女|中不中,西不西|阴不阴,阳不阳)。

一、A、B语义构成

“A不A,B不B”构式一般可理解成“不A不B”。“赏不赏,罚不罚”即是“不赏不罚”,“上不上,下不下”即是“不上不下”,“人不人,鬼不鬼”即是“不人不鬼”……但是同样的语素,有时候“A不A,B不B”表贬义的居多,而“不A不B”却可褒可贬,如“长”“短”,“长不长,短不短”是责怪义,而“不长不短”除了有责怪义之外,还有“既不过长也不过短正合适”的意思。而且“A不A,B不B”的贬抑性情感比“不A不B”更浓重,一般带上助词“的”,而且不能单说“A不A”或“B不B”,要成对出现在句子中。

二、A、B语义关系与构式贬抑义关系

A、B的语义关系较为简单,绝大多数都为反义对举关系,少数为同类对举关系。

1)反义对举关系:当A、B为极性反义词时,虽然否定了A、B两种状态,但还有其他中间情况存在。如“高不高,低不低”也许是不高不低的中间位置;“长不长,短不短”,虽不“长”也不“短”但可以是不长不短正合适的度量衡;“中不中,西不西”,那就可以是中西结合。

当A、B为互补反义词时,虽然表面上否定了A、B,但实际上还是其中之一状态,或是A,或是B,不可能存在中间状态。如“死不死,活不活”,实质上还是活着,不存在半死半活的状态;“人不人,鬼不鬼”其实还是人的形态,只是生活状态比较潦倒、不像样;“男不男,女不女”要么就是女性打扮得太男性化,要么就是男性打扮得太女性化,但不是半男半女状态。

2)同类对举关系:同类顺承关系这种情况相对来说比较少出现,当这类语素出现在该构式中时,说明被评论的事物既不是A,也不是B,也不存在AB的中间状态,处于被批判、否定地位。如“黄不黄,灰不灰”是说不黄不灰,颜色斑驳;“君不君,臣不臣”,没有了君臣纲常关系,形容世道之乱;“僧不僧,道不道”形容假道学。

不管是反义对举关系还是同类对举关系,都是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否定或批评,具有贬抑性情感,对于这类构式,有些不能光从字面上去理解,需要深入推究。

三、“A不A,B不B”词汇义与构式义的相互制约关系

“A不A,B不B”存在着词汇压制和构式压制,因着词汇义的变化,构式义也会有所变化。显而易见,构式义带有贬抑的感彩,而词汇义会随着A、B的变化而变化。

1)当A、B都为褒义语素时,或者说当A、B符合人们的心理期待时,因为受着否定词“不”的修饰,满足不了人们的心理期待,词汇义由褒义转贬义,这时候词汇义与构式义相一致,加强了构式的贬抑性表达效果。如“僧不僧,道不道”,人们的心理期待是要么僧要么道,而僧又不僧,道又不道则不符合人们的标准了,属于贬抑性色彩的构式。再如文不文,武不武;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2)当A、B都为贬义词时,即A、B不符合人们的心理期待时,受“不”修饰之后词汇义呈褒义色彩,与构式义相悖,这时候,有可能是构式义压制词汇义,整个构式具有贬抑性感彩。如“高不高,低不低|长不长,短不短|上不上,下不下”的贬抑用法;也有可能是词汇义压制构式义,使整个构式呈褒扬性色彩,如“高不高,低不低|长不长,短不短|上不上,下不下”的褒义用法。当构式处于词汇压制时,构式中可以加上“也”来理解,“高不高,低不低”即高也不高,低也不低,正中间合适的位置。

3)当A、B一个为褒义,另一个为贬义时,受否定词“不”修饰后,仍是一个为积极意义,一个为消极意义,但是认知语义偏向于表贬义,于是整个构式仍是贬抑性的。“人不人,鬼不鬼”,“不”否定了好的义项“人”,后面又否定了坏的义项“鬼”,按字面意思,虽不为人但也不为鬼,至少没有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至于全表贬义,实际上既不为人也不为鬼的中间状态是不存在的,这类情况的出现比上述两种情况还要更糟糕,因此更显贬抑色彩了。还有死不死,活不活;阴不阴,阳不阳;男不男,女不女;雌不雌,雄不雄等。

4)当A、B为中性词时,虽都为中性词,但是其中总有一个符合人们的心理期待,当两者都被否定时,词汇义与构式义一致,整个构式表贬义。“家不家,国不国;中不中,西不西;青不青,黑不黑”等都是具有贬抑色彩。

总之,“A不A,B不B”无论是构式压制还是词汇义构式义趋于一致,都带有贬抑性情感色彩;只有处于词汇压制时表褒扬,这类情况属于少数。

参考文献:

[1]陈昌来,李传军.现代汉语类固定短语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2.

[2]沈家煊.不对称与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3]唐方舟.析“A不A,B不B”格式的语表特征[J].语文学刊,2012(2).

[4]郑娟曼.现代汉语贬抑性习语构式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第8篇:贬官文化论文范文

刘禹锡诗风雄浑洒脱,豪情洋溢,在诗歌创作上获得了许多成就。白居易对刘禹锡十分推崇,称其为“诗豪”。他曾辑录刘诗,并为之作序说:“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梦得文之神妙,莫先于诗,若妙与神,则吾岂敢?如梦得‘雪里高山头白早,海中仙果子生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之句之类,真谓神妙矣。” 刘禹锡对白居易也极为佩服,称其诗为“精绝百炼金”。他将自己和白居易的唱和诗合编为《刘白唱和集》。

刘禹锡能诗善文,才华横溢,又具有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一生中写下了大量的怀古诗、抒情诗、政治讽刺诗。他为人正直孤傲,不善巴结奉承,因而得罪了不少权贵,屡遭贬谪。他因参与王叔文倡导的政治改革,谋求政治上的进步遭到失败,而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在朗州呆了十年才被召回长安。他虽遭受十年贬谪,斗争的意志却丝毫没有减退,仍以犀利的笔锋刺向顽固的官僚们,写下了著名的《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他的政敌们读到这首诗后大为恼怒,继续对他加以迫害,将他贬至更远的播州(今贵州遵义)去做刺史。十三年后,他再次被召回长安,在朝廷中做了个小官。虽然历经生活的无数艰辛和坎坷,他的作品中依然回响着战斗的号角声,讽刺更加辛辣。他写下了著名的《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白居易与刘禹锡的遭遇颇为相似,都是几经挫折。刘白二人仕途都不够顺畅,又同样文采过人,自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宝历二年,任和州刺史的刘禹锡返回洛阳,白居易也正好从苏州回洛阳,两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即席赋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同是天涯沦落人”,两人有幸相逢格外兴奋,白居易自然要“为我引杯添酒饮”,并且要“与君把箸击盘歌”了。他对刘禹锡的才华由衷钦佩,说他“诗称国手”绝非吹捧之词。然而“诗称国手徒为尔”,其遭遇竟是这般的不幸,真是“命压人头不奈何”啊!虽然他一直以为官禄终将被才名所折损,但一贬就是二十三年,这折磨也实在是太深重了。对朋友的钦佩、赞扬、同情、叹惜之情溢于言表。

刘禹锡读了此诗后,感慨万分,想起自己遭贬谪时的种种不如意,写下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追述自己“二十三年”来的贬谪生活,说明让自己遭受如此不幸的并非什么“命”,委婉地回应了白居易对他的关切之情,然后借用两个典故表明自己被贬时的心境。“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有名的警句,表明自己虽长期遭受贬谪,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处境艰难,但并不消沉悲观的人生态度。以“沉舟”“病树”作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生机勃勃的景象,表现出诗人乐观面对仕途坎坷、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诗句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第9篇:贬官文化论文范文

刘禹锡

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首诗作于大和二年(公元828年)。刘禹锡参与王叔文“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至湖南朗州。10年后,被召回京都长安,写下了《玄都观桃花》一诗,讽刺那些攀龙附凤之辈,导致第二次被贬。这一次被贬,贬得更远,贬到岭南不毛之地;贬得更久,一去就是14年。

14年后再回长安,刘禹锡重游玄都观。抚今追昔,无限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再游玄都观》。

先从表面上看。头两句描写的是玄都观的落败景象:玄都观广阔的庭院中,一半已经长满了青苔,红极一时的千树桃花,已荡然无存,点缀春光的是一片黄色的菜花,游人绝迹,景象凄凉,与昔日的繁荣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后两句抒发感慨。诗人由“桃花净尽菜花开”联想到当年的种桃道士,他到哪里去了呢?可是,前次游观看花题诗,因而被贬南荒的刘郎,现在又回到京城,并又旧地重游了。言下有无穷的感慨,但诗人却是自豪的。

再就其寓意看。诗中仍以桃花比新贵,以种桃道士比作当年迫害王叔文、贬黜诗人和柳宗元等人的当权者。当年新贵也和红极一时的桃花一样,都“净尽”了,炙手可热、得势一时的当权者,也不知“归何处”了,玄都观的游人也绝迹了。诗人也想到了自己,14年前就因看花题诗被逐出京,远谪南荒14年,这14年中,人事沧桑,光皇帝就换了三个,朝政反复无常,政治斗争一直没有停息,此起彼伏,真是不堪回首。虽然这样,诗人还是胜利地回到了长安,又旧地重游了。“前度刘郎今又来”这一句,诗人充满了自豪感。

此诗通过玄都观的盛衰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当年显赫一时的官僚权贵们的厌恶和蔑视之情,对他们一个个进行了挖苦和嘲笑,这说明诗人并不因14年前写了《玄都观桃花》被排挤出京而有所懊悔和畏惧,相反,他又继续战斗,挥笔写下了这首毫不妥协的诗篇,并在“引”中说“以俟再游”,表现了诗人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