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竞价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竞价年度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竞价年度工作总结

第1篇:竞价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论文摘要】 从理论上来说,环境标准的高低影响到生产成本中环境成本的高低,对产品的竞争力可能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到底有多大,是否达到公众所担心的程度,则是一个实证的问题。本章分析环境对我国纺织品贸易的影响,主要分析了如果我国采取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将会给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带来怎样的影响?如果有影响,其影响的程度如何? 【论文关键词】 环境保护 纺织品贸易 国际竞争力 本文首先计算纺织产业环境保护强度。其次,计算出我国纺织产业相关年份的国际竞争力。再次,对我国纺织产业环境保护强度和其国际竞争力作相关分析。最后是对上面的分析的小结。 一、纺织产业环境保护强度 要进行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分析,首先就要将环境保护量化。环境保护强度,是用来衡量环境保护的量化指标。对环境保护强度,最直接的测量就是环境成本。但我国环境保护统计工作起步较晚,环境成本数据连续性不强,缺乏足够的解释力。本文将参照综合评价的一般原理,采用间接测量的方法来估算我国纺织产业的环境保护强度。 1.环境保护强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参照赵细康的环境保护强度综合评价指标,考虑到我国环境统计指标的局限性,本论文选取以下8个指标,来计算我国纺织产业的环境保护强度: (1)单位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总产值 (2)单位产值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工业总产值 (3)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工业废水排放量 (4)单位产值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总产值 (5)单位产值烟尘排放量=烟尘排放量/工业总产值 (6)单位产值粉尘排放量=粉尘排放量/工业总产值 (7)单位产值二氧化硫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总产值 (8)单位产值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总产值 (其中工业总产值是指《中国环境年鉴》中统计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本文对指标进行了线性标准化的处理,以消除指标间的不可公度性和指标间的矛盾性,以及获取对事物的个性认识。) 这套ERS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一个目标层(ERS综合指数),三个评价指标层:废水(1-3)、废气(2-7)和固体废物(8)构成的。 2.我国纺织产业环境保护强度综合指标 根据历年《中国环境年鉴》中的相关数据和上述介绍的产业环境保护强度综合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得到1995年到2011年的我国纺织产业环境保护强度。我国纺织产业的环境保护强度,从图可以看出其基本趋势是上升的。这说明我国纺织产业的环境保护强度一直在增加,我国纺织产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执行强度也不断增加。但从2002年开始,ERS增长缓慢,2011年甚至产生微降,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采用综合评价指标计算的我国纺织产业环境保护强度的连续性较好,基本可以代表我国纺织产业的环境保护强度,可以被用于对我国环境保护强度和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中。 二、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 1.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 因此,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应该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表现形式和能力的发挥等方面入手,并按照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指标的筛选。目前国际上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即竞争结果分析和比较优势分析。其中,竞争结果指标主要有三种:国际市场占有率、利润率和固定市场份额。比较优势指标主要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专业化系数、劳动密集度指数、出口优势变差指数和Mickaely 指数。由于相关数据收集有一定难度,本文选取以上竞争力评价指标的三种,即国际市场占有率(MS)、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专业化系数(TSC)来对我国纺织品国际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分别与我国纺织业的环境保护强度做相关分析。 (1)国际市场占有率(MS)。国际市场占有率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占有的份额。该指标是指本国某种工业品市场销售额占国际市场上同类产品销售额的比重,即某国某种工业品的出口额占世界同类产 品出口额的比重。其计算方法如下: MS = Xij / Xwj 其中,MS表示i国j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Xij表示i国j产品的出口总额,Xwj表示世界j产品的出口总额。 (2)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Bela Balassa)于1965年提出的一个具有较高经济学分析价值的国际竞争力的测度指标。它剔除了国家总量滚动和世界总量波动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较好的反映了该产品的相对竞争优势。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国某商品的出口额占其总出口额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份额的比例。计算方法如下: RCA=(Xij / Xit)/(Xwj / Xwt) 其中,Xij表示i国第j类商品的出口额,Xit表示i国所有产品的出口额,Xwj表示世界j类商品的出口额,Xwt表示世界所有商品的出口额。一般认为如果RCA大于1,说明该国家该类商品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若RCA大于2.5,表明该国家该产品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若RCA小于2.5而大于1.25,表明该国该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若RCA指数小于0.8,则表明该国家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由此可见,我国的环境保护强度与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之间分别存在较强的影响,环境保护强度的增加,使我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不断下降,也使我国纺织产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下降。且由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衡量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好的指标,许多学者都常常使用这一指标来衡量产业国际竞争力,这说明环境保护从这两方面来看确实是影响了我国纺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该影响是消极的。但与此同时,我国的环境保护强度与贸易专业化系数之间呈正线性关系,这说明,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强度的增加,我国的贸易专业化系数没有下降,反而上升,即我国的纺织产业的专业化分工水平上升。这一正线性关系说明了环境保护对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了动态影响。 四、结论 上面的实证分析分别将我国纺织业的环境保护强度与国际竞争力的三个指标作相关分析。其中,我国纺织业的环境保护强度与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呈负相关,与贸易专业化系数呈正相关,且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56、0.970、0.895。 以上结果表明三点:第一,环境保护确实是影响我国纺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因为我国纺织产业的环境保护强度与三个衡量国际竞争力的指标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第二,环境保护强度从不同的方面影响了国际竞争力,环境保护强度可能会使我国纺织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的下降,但是同时却也增加了我国纺织产业的专业化水平。第三,纺织产业环境保护强度与我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并未呈现出一种规律性的变化。以上分析足以说明环境保护强度对国际竞争力有一定的影响,这表现为在短期,环境保护会降低我国纺织产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降低国际市场占有率,进而降低产业国际竞争力;但是,在长期,却可以提高我国纺织产业的专业化分工水平,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著名的“波特假说”认为,环境管制压力就象市场竞争压力一样,鼓励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或清洁产品的创新,创新的结果往往是新的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或生产工艺的产生。从短期看,环境保护加强、环境成本内部化会弱化一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但从长期看,环境成本内部化有利于促进一国贸易增长方式外延扩张向内涵扩张的积极方向转化。环境保护强度低的国家本来有些产品达不到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而无法出口,但是,经过本国环境保护标准的提高,使得产品质量突破了发达国家形成的绿色贸易壁垒,可以创造出新的出口增长。我国绿色纺织品的出口额不断增长就证实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赵细康: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陈立敏谭力文: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研究—兼论波特体系的内在矛盾[J].经济管理,2003 (24) Michael E.Porter: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谢卓然宗刚:环境成本内部化与我国对外贸易环境竞争力[J].经济与管理,2003(4) Michael E.Porter:Green and Competitive: Ending the Stalemate[J]. Harva rd Business Review, 2007(5) (3)贸易专业化系数(TSC)。贸易专业化系数,表示一国净出口差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是分析行业结构国际竞争力的一种有力工具。TSC能够反映相对于世界市场上由其它国家所供应的一种产品而言,本国生产的同类产品是处于效率的竞争优势还是竞争劣势以及其优劣势的程度。其计算方法如下: TSC =(Xij-Mij)/(Xij+Mij) 其中,TCS表示贸易专业化系数,Xij表示i国第j类商品的出口额,Mij表示i国第j类商品的进口额。 TSC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某产业的贸易竞争力,其取值落在[-1,+1]之间。TSC系数的值趋于-1,表明该国家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很弱。TCS系数趋于0,说明双方因产品差异化而各有竞争优势。TSC系数趋于1,表明该国家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因此用贸易专业化系数指标可以看出一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分工地位,该指标常常被用来衡量贸易水平分工度。 2.我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 下表为根据相关年份的《中国环境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海关关年鉴》中的数据计算的1995年到2011年的纺织产业三个不同的国际竞争力指标的值。 数据来源:根据相关年份的《中国环境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海关年鉴》整理计算 从表,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纺织产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从1995年至2011年是呈下降趋势的,从1995年的24.11%下降到2011年的14.96%,下降的幅度达到37.95%。而RCA指数,虽然从数值上看是乐观的,说明我国纺织产业极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是从年度变化上看则不太乐观,我国纺织产业的RCA国际竞争力指数从1995年的7.98下降到2011年的2.3,下降的趋势明显,下降的幅度也很大。TSC指标则是呈上升趋势,且平均值到达到0.487,显示出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三、我国纺织产业环境保护强度与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分析 对环境保护强度综合评价指标ERS和国际竞争力的三个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MS、显示性比较优势RCA、贸易专业化系数 TSC分别作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56,-0.970,0.895,P值均为零,通过检验。这说明我国纺织产业的环境保护强度与国际竞争力的三个指标分别在α=0.01的水平上呈显著的负线性关系(前两者)和正线性关系(后者)。

第2篇:竞价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摘要:专业技术人才是人民银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和央行履职效能有效发挥的重要资源。常州中国人民银行支行始终坚持“人才强行”战略,突出工作业绩和能力导向,创新建立专业技术职务竞聘量化综合考评体系,实施考评新模式,有效提升对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的准确性和竞聘的科学性,实施成效显著。本调研分析了当前开展该项工作的现实背景,提出了中支行创设竞聘评价考核机制的内涵、基本原则和指标体系内容,深入阐述了付诸实践应用及其取得成效情况,并就下一阶段努力方向和探索路径提出了初步思路。

关键词 :专业技术职务;量化考核;竞聘新模式;探索研究

当前,随着新常态下基层央行工作形势的不断发展和要求的不断提高,有效发挥好基层央行的专业人才优势,不断提升专业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而不断提升基层央行履职绩效,是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对此,首要的和迫切的是要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考核体系。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对专业人才的科学管理,真正靠制度机制管人、做事、促绩效和激活专业人才队伍。本文以常州中国人民银行支行为例,深入剖析了当前开展工作的现实背景,突出工作业绩和能力导向,创新探索建立竞聘量化综合考评体系,并将其付诸实践运用于2014年开展的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竞聘工作中,取得了积极成效。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今后的改进方向和思路。

一、现实背景——制度、机制、贡献度的多重需要

1.人才队伍的考核评价制度仍需完善

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为规范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修订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聘任、考核、奖惩、待遇、培训、监督、档案等都做了原则性的规定。

在此基础上,总行又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专业技术资格管理暂行规定》等四个暂行规定,上述实施办法构成了目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的原则性框架。但基层央行在具体实施和实践中,缘于技术岗位、职能部门和专业系列之间的不同,造成事实上的专业工作内容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实践中如何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条件、学识水平、专业能力、实际工作经验等进行全面衡量、科学评价,缺乏细化的人才评价标准和评估手段。同时,专业技术人员竞聘工作的操作流程也需要进一步科学规范。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专技人员的科学量化评判,竞聘工作开展才有明确的标准导向和制度依据。

2.人才队伍的聘任机制尚需健全

不可否认,基层央行在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工作中仍存在业绩和能力导向不甚突出、通过专技评委会的推荐依据不够充分科学和“能上不能下”等诸多现状,聘任机制较为薄弱,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人才队伍的活力。2011年央行开展工资收入改进完善工作,对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收入政策倾向明显,聘与未聘尤其是中级职称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影响在不断加大。但目前总行的专业技术管理制度规定,对专业技术职务聘任采取比例限制方式,这就使得基层央行待聘人数与可聘职数的矛盾更加凸显。例如,2014年常州中支行已具备中级专业技术资格未聘者已达16人,而可聘职数仅5个。毋庸质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健全评聘机制,突出能力和业绩导向,使仅有的职数用得其所就显得尤为重要。

3.专技人员的履职贡献度亟待提高

目前中常州支行的专业技术队伍是较为庞大的群体,在聘专业技术人员126人,占全体在职人员的83%。但是从工作成效看,专业技术人员较之行政人员,专业职能意识不是很强。在职业履职岗位上发挥争先进位、高效履职作用发挥的不甚显著。而随着央行不断强化履职需要,对专业技术人员综合履职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正如前面所述,目前专业技术岗位缺乏在“技术”层面的具体标准和制度,导致专业技术人员在技术层面趋于单一化、操作化,甚至普通化,不能有效地向知识型、复合型、高端型转化。而2011年工资收入改进完善和专业技术人员待遇的明显改善,在大力倡导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能力-待遇-贡献”的相对应的新形势下,专技岗位人员其绩效工资与其岗位奉献绩效似乎不是很对等,这也值得我们在实践中加以深入探讨,并找到科学的方法加以践行。

二、关键核心——明确量化评

价考核机制内涵和基本原则基于上述,如何突出业绩和能力导向,解决职称聘任中“唯绩”和“唯能”,但绝不唯“人情票”、能上不能下等现实问题,真正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科学的人才综合评价考核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有针对性地在设计综合量化考评体系中注重体现了如下几点原则。

1.突出岗位履职追求业绩的原则

专业技术人员考核不同于行员考核,既要坚持全面考核,也要突出专业性、技术性考核特点。因此,在设立竞聘量化综合考评积分体系的工作业绩指标时,必需加大工作能力和业绩在考核中的权重,促使专业技术人员将关注点集中在对业绩有更大驱动力的考核指标上。正确引导其在岗位职责范围内专业性、创新性地开展工作,追求工作绩效最大化。

2.定量与定性综合考量和异中求同的原则

首先注重定量考评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通过积分形式,把民主推荐、评委评审、业绩评价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其次在科学设计指标体系时,考虑中支各类岗位情况,通过合理分配各评价指标分值权重,相对剔除不同专业岗位工作差异影响因素。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在立足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在信息调研、制度办法、创新业务、创先争优等专业方面努力取得新的业绩。

3.360 度考核和多维度评价的原则

我们在开展中级人员竞聘中引入了360度考核和多维绩效综合评价方法:中支行副科级及以上干部的民主推荐占比20%、行领导和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专业技术评审委员会评审占比30%、专业业绩量化积分占比50%的全角度百分考核评价。综合不同评价者的意见,有效确保整体评价结果的全面、公正。业绩量化环节则在考核体系中引入自主申报评价,50分业绩积分由个人根据日常已具备的条件能力和取得的实绩进行对照申报,科长审核确认,分管行领导签字把关,整个申报过程充分释放和促进专技人员日常注重提能增效和积累业绩的导向。

三、深入探索——专业技术人员竞聘实践应用及取得成效基于上述原则和核心理念,常州中支行组织制定了专技人员考核和竞聘方案,将创新探索建立的专技聘任量化综合考评体系和全方位多维度结构化评价法等付诸实践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

1.实践应用

(1)实施全过程的阳光民主公开。民主公开是充分竞争的前提,中支行在开展专业技术系列工作中做到民主公开,实施方案反复征求全行职工意见。经过多次反复讨论和修改完善,统一全体思想后,经党委集体研究才将方案付诸实施。尤其是中级竞聘方案在全行公开竞聘考核内容、程序、方法和考核结果,20%的民主推荐实施民主测评预告制,预先公示申报者的述职报告、个人业绩量化申报表,提前公布测评表样、评委评审参考标准,便于测评人员对竞聘者进行公正负责的评价。民主推荐由全体副科级以上参加,竞聘者进行竞职演讲,纪检、内审全程参与,加强监督,所有投票和打分结果均在一定范围公开。民主、阳光、公开的竞聘考核实施,在全行营造了良好的竞争氛围,推动全体专技人员努力在提能力、增绩效上下功夫。

(2)创新实施竞聘量化指标体系。50%的专业业绩量化考评是本次职称系列工作探索创新的关键,中支行设置的专业业绩量化考评体系突出进行竞聘者岗位业绩表现竞争比较,使得专业技术人员的“绩”能有效用分值进行量化。体系共设置3个评价维度,5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在整个竞聘考核中占50%权重。(右下图)

维度1:“基本评价性指标”设置基本素质、业务工作能力两项一级指标,以竞聘者的教育程度、专业工作年限、应具备的基础专业技能等作为关键评价要素,突出基本素质、专业经验和工作能力的成熟度评价,包括学历层次、岗位年限、制度制定、教育培训等8项二级指标。

维度2:“竞争性指标”设置专业工作业绩、创新工作表彰两项一级指标,以对竞聘者近三年的重要工作成果、考核结果、获得荣誉等作为关键评价要素,突出对专业工作业绩成果的评价,体现专业技术人员工作业绩的“信息、调研、推广等成果”。指标涵盖了“近三年主笔或参与撰写的调查报告、工作信息(编译)被总分行以上录用(含网站、内部刊物),以及总分行正式推广应用项目中的经验或文档”,实实在在凸显了专业技术人员日常业绩。除信息调研这项关键指标外,还包括:上级行交流锻炼、业务竞赛、综合性荣誉等6项二级指标。

维度3:“影响性指标”是指影响专业技术职务聘用类的指标,将专业工作中出现重大差错或失误造成严重损失、行员年度考核结果、信访调查等因素纳入影响性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

(3)全方位评价创新了专技委评审方式。30%的专技委评审打破以往“纯投票”,杜绝投“人情票”,创新采取多维度要素评价法,设置《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竞聘评委评审参考标准》,参考标准包括履行岗位职责情况、业务工作能力、学识水平、培训表彰四个方面,列明测评细则20项。评委按照评分标准,结合专业技术人员申报材料,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对每位申报人员做出“最适合聘任—90 分以上、适合聘任—75至89分、较适合聘任—60至74分、不适合聘任—59分以下”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在规定分数段内进行量化评分。按照竞争比选的原则,最适合聘任推荐人数要求与中支行可聘职数相一致,切实增强专家评价结果的公信力。

2.实践成效

(1)形成了良好的竞争环境。量化综合考评起到了明显的标杆作用,在总积分排列前8名人员名单提交党委进行差额选取研究决定时,考评积分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这必然会引导专业技术人员以量化考评要求为目标,大力提升自身的综合履职素质和专业能力。在“优胜劣汰、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下,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产生了“鲶鱼效应”,激励专业技术人员奋发上进,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2)进一步突出了选人用人导向。突破实现从常规考核向业绩考核质的转变,取得了专业技术职务考核评价绩效显性化的效果。更加突出了干什么、评什么、选什么,进一步引导专业技术人员重视能力积累和实践贡献,充分体现“有为才有位”、“实绩定英雄”的用人导向,实现单位与个人发展的“共赢”。

(3)促进了人才队伍的成长。随着正向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促进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加强对岗位工作贡献度,自觉通过中支行人才库建设、信息编译调研、创新项目、金融论坛等途径提振履职能力。两年来,中支行共有2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踊跃参加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竞争优选更促进激励专业人员围绕量化积分目标努力进取,实现自我管理,从而有效地确立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道路。

四、下阶段努力方向和思路

1.进一步优化量化评价体系

中支行的量化评价体系是基于业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专业技术人员所处的岗位特点、业绩体现方式等还无法进行更加有效的通盘考虑,一定程度上也会出现不同岗位业绩量化评价结果,与其努力程度不是很完全匹配的情形。长期下去会造成有显著业绩的岗位人人争着去,绩效不明显的岗位无人愿意去的现象。必须充分考虑岗位差异,将“隐绩”也列入量化评价范围,促使专业技术人员安心本职工作,力争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业绩。

2.努力做到按需设岗和人岗相适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职数按比例设定,与各部门业务岗位的需求不是完全相匹配,聘任的中师与其所工作的岗位需求也不一定完全相匹配,目前尚存在高能低配的现象。下阶段要继续深入研究专业技术岗位需求,将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职数合理地分配到各部门,将应配备而空缺的中级专业技术岗位拿出来进行全行竞聘,进一步细化岗位工作质量和业绩要求,将能力、业绩与岗位要求最匹配的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到相应的岗位上。从而有效地改变量化评价只看总分不看匹配度的情况,不断地提高人岗相适度。同时,加大部门的建议权,对部门需要的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应有一定的建议权,真正通过竞聘岗位吸引专业人才和推动部门履职绩效提升。

3.建立业绩评价跟踪制度

竞聘不是终点,只是导向,从本质上来说竞聘的过程只是引入竞争机制,能较科学、显性地对专业技术人员以往工作进行评价,不能代表专业技术人员未来的工作绩效。要防止“能上不能下”和“业绩大滑坡”。必须建立业绩评价跟踪制度,看聘上的专业技术人员是否仍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改变以往评价就是发放考核表,掌握一些无关痛痒的信息等低端层面。建立以能力、业绩为基本评价要素,以激励、人文管理为基本手段的现代评价体系和管理模式。竞聘成功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实行试用期制,通过考核,比较竞聘前后一年的表现进行准确,对表现明显退步的要坚决解聘。同时要探索专业技术人员全员竞聘方式,既要体现业绩和能力,又要防止竞聘变化过大而引起的不和谐,真正使竞聘成为专业技术人员聘任的主要途径,使综合量化评价成为竞聘中科学、准确的标尺和全体专业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关于转发《中国人民银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及《中国人民银行专业技术资格管理暂行办法》等4个暂行规定的通知(南银发[2005]50号).

第3篇:竞价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8)06-0077-06 收稿日期:2008-02-19

自从改革开放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自2002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已经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额突破1万亿美元,高达11547.4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35.7%,相当于2001年全年贸易规模的2.3倍,位居世界第3位,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额达到1.4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3.2%。2006年进出口总额1.76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3.8%。其中,出口9691亿美元,增长27.2%。2007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1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货物出口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22万亿美元,增长25.7%。

其实,在看到进出口规模特别是出口规模日益增加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到另外一个问题:中国出口产品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出口竞争力如何?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情况

伴随着对外贸易总量的不断增加,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如表1所示,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出口产品是初级产品,1980年所占份额超过50%,其后,初级产品所占份额日益下降,工业制成品出口所占份额逐渐增加,工业制成品逐渐成为我国出口的绝对主导产品。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工业的发展势头迅猛。工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主导产业,不仅保持快速稳健增长势头、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同时注重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推进结构调整、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中国工业正沿着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轨道稳健前行。在出口商品结构中,2005年初级产品所占份额只有6.44%,工业制成品出口所占份额增加到93.56%。2006年工业制成品出口所占份额进一步增加。

二、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一)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规模的国际比较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贸易自由化步伐的不断加速促进工业品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工业品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特别是自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出口总量和贸易总量均位居世界第三。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与此同时,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也日益提高,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日益增加。2002年中国外贸依存度为48.85%;2004年上升至69.6%;2005年外贸依存度已突破70%。如果外贸增长速度按20%、GDP增长速度按8%计算,2008年我国外贸依存度将突破100%。

在这种宏观背景下,我国工业品出口也迅猛发展。具体来看(见表2):

1 从出口额来看,增长十分迅速。2000年我国工业品出口额只有2200亿美元,2003年增加到4380亿美元,2005年增加到7000亿美元,在短短的5年内,出口额增加了2倍多。与其他国家相比来看,在2000~2005年期间,世界工业品出口额增加了不到1倍,美国、日本、中国香港增加的更少,欧盟和韩国增长的速度较快,但还是不到1倍。从绝对值来看,2005年中国工业品出口额是7000亿美元,小于美国的7320亿美元和欧盟的32400亿美元,但是超过了日本和韩国。

2 从贸易商品结构来看,工业品出口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表现为增加的态势。工业品出口在中国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在2000年为88.2%,次于日本、韩国和香港的水平;而在2005年工业品出口所占比例在不断上升,仅次于香港,与日本持平,为91.9%,高于美国、韩国、欧盟和世界平均水平。从发展趋势来看,世界整体表现为下降的趋势,从2000年的74.9%下降到2005年的72%,美国、日本和欧盟都表现为下降的趋势,韩国和中国香港变化态势不稳定,只有中国表现为增长态势且最为明显。

(二)中国工业制成品贸易竞争力分析

贸易竞争力指数是衡量一种商品贸易竞争力的常用方法。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公式是:

2000-2005年中国工业品贸易竞争力指数如表3所示。从指数的大小来看,从比较优势排序来说,鞋、帽、伞、羽绒及其制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及其代用品,皮革制品、旅行用品、动物肠线制品这4类工业品名列前四位。中国的食品、饮料、皮革制品、旅行用品、纺织原料与制品以及鞋、帽等劳动密集型工业制品贸易竞争力指数一般都大于0.45,也就是说,其出口具有较强竞争力,其中,鞋、帽、伞、羽绒及其制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到在0.93以上。可见,此类产品在出口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化学品、塑料及橡胶制品、纸制品及仪器仪表及其零部件这4类工业制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均为负值,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净进口,并且指数基本都在-0.2到-0.4左右,各年均有变动,但是幅度不大,其中木浆和纸制品的竞争劣势比较明显。其他产品的竞争优势与劣势不明显。总的来说,目前中国基于劳动力比较优势参与全球分工的模式略有改变,但幅度不大。

从变化趋势上来看,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等产品贸易竞争指数在上升,这样看来WTO的关于纺织品与服装的协议(ATC)在中国的纺织品及其制品的对外贸易上起了积极的影响,使其竞争力加强。木及木制品、贱金属及其制品、机械器具及其零部件和车辆及运输设备都由2003年的负竞争力指数上升为正指数,可见这些类型产品的竞争力在逐渐的提高。2005年与2000年相比,大部分工业品贸易竞争力指数都有所上升,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从商品结构来看,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已经完成了从资源密集型为主向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变,继而向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1986年纺织品和服装取代石油成为中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标志着出口商品从资源密集型为主向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变。1995年,机电产品超过了纺织服装产品成为最大类的出口品,中国出口从以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以机电为主的技术

密集型产品所占份额日益上升,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已经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机电产品在中国出口中占据半壁江山。2006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规模已达5494.2亿美元。是1995年的12.5倍,占全国外贸出口的比例为56.7%,几乎翻一番;在世界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10%,仅次于德国和美国,居世界第三,迈入世界机电产品出口贸易大国行列。

从表4可以看出,1985年出口以初级制成品为主,所占份额为35.44%;1990-2000年期间,中国出口以低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所占份额基本保持在40%以上;2000年以后,中国出口以中等和高技术制成品为主,所占份额日益上升,2005年二者合计达到55%,其中,高技术制成品所占份额为33.25%,超过低技术制成品所占份额31.51%,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商品类型。

(三)中国工业制成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国际市场占有率是反映国际竞争力变化的显性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是一个国家某种产品的出口量与世界该种产品出口总量的比值。比值越高,在一定程度上就表明这个国家的产品国际竞争力越强。表5是1980-2005年世界各国在世界制成品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情况。

从中国自身来看,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世界制成品出口总额的比例一直保持增加的态势,所占份额从1980年的0.8%增加到1990年的1.9%,2000年达到4.7%,2005年达到了9.6%。可见,在1980~2005年间,所占份额增加了11倍,在2000-2005年期间,所占份额增加了1倍多。

从发展趋势来看,在1980-2005年期间,中国和韩国所占份额日益增加,美国、日本和欧盟所占份额日益下降。美国所占份额从1980年的13%下降到2005年的10%,日本所占份额从1980年的11.2%下降到2005年的7.5%,韩国所占份额从1980年的1.4%增加到2005年的3.5%。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国际生产方式和国际分工的变化引起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国际分工已经从国别分工发展到要素分工和价值链分工,国与国之间的优势更多体现为价值链上某一特定环节上的优势,从而导致国与国之间按价值链不同环节分工的现象(张二震,2005),国际贸易也已经从产业间贸易发展到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与此同时,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的主体,并控制了全球大部分的贸易和投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实施全球战略和归核化战略,把生产车间从本国转移出来,在中国设立加工组装厂,然后再把部分制成品出口到本国,从而导致中国出口逐渐增加,发达国家的出口日益下降。欧盟所占份额先下降,自从2000年以来,开始回升,这主要与欧盟内部重新重视工业并加强发展有关。

从世界地位来看,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规模已经超过了韩国,在2004年左右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规模超过了日本,在以后的几年内,中国将超过美国。

从具体产品来看,如表6所示,中国纺织品和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最高,而且持续上升,2005年所占份额分别达到20.2%和26.9%。办公及电信设备等工业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在持续攀升,占有率较高,2005年所占份额达到17.7%,与1980年相比,2005年该类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增长了176倍。

从增长速度上来看,钢铁、汽车、机电产品,尤其是信息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速。钢铁所占份额从1980年的0.3%增加到2005年的6.1%,增加了近20倍,特别是最近几年,国际市场占有率迅速增加。2006年世界经济出现高增长,国际钢铁市场供不应求,价格大幅度上升,拉动了中国钢材、钢坯出口。2006年中国出口的钢材和钢坯合计5205万吨,扣除进口后净出口钢材、钢坯合计3317万吨,缓解了中国国内钢铁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同时也为世界经济的高增长做出了贡献。中国的汽车及相关产品出口从无到有,这既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结果,目前国内出现了夏利、华晨、奇瑞、吉利、哈飞等一大批内资企业,也是中国参与跨国公司价值链分工的结果。

(四)中国制造业价格竞争力和质量竞争力分析

价格竞争力和质量竞争力也是国际竞争力的衡量标准之一。同类产品进出口价格比的变动趋势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间接反映成本收益率变化,进而反映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力以及该类产品出口绩效的变动趋势。有关研究表明(范爱军等,2006):与1995年相比,2003年中国的成套发电设备、电子印刷线路、变压器、电子蓄电器、家用冷冻设备等产品的进出口价格比上升,尤其是货车、卡车等出口价格明显低于进口价格,产品品质与同类进口品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这些产品参与国际竞争主要是依靠价格优势来取胜;彩电、电动机、有线电话的电子设备、声像传输设备、滑轮起重机、机动升降架、船用起重机、电子线路开关、汽车底盘等产品进出口价格差距缩小,这些产品的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品质不断提高,尤其是彩电及机动升降架等在品质方面已经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对制造业中通信、机械、石化、纺织、医药、食品、印刷等29个行业中25万多家企业相关数据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表明: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为78.98,实现了连续7年稳步上升。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与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的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额等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的统计相关性显著,与出口额的相关系数更是高达91.0%。质量竞争力的稳步提高,有效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发展,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另外,测算结果还显示(如表7所示):(1)有7个行业的质量竞争能力较强,具备一定优势和潜力,行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处在较高水平(80分以上),这些行业依次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83.72;通用设备制造业83.48;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83.42;专用设备制造业82.8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82.59;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82.0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81.10。(2)我国制造业不同行业质量竞争力发展的不平衡性明显。排在第1位的质量竞争力指数高出排在末位的质量竞争力指数11.51。技术与资本比较密集、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的现代产业的质量竞争优势比较显著,而劳动比较密集、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的传统产业的质量竞争力偏低(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统计局,2006)。

三、提升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

通过以上4个方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的加快,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竞争力和国际市场占有率均有所提

高:中国出口商品呈现出逐渐向中等和高技术含量的制成品转化,机电产品出口占据半壁江山,但是,就目前来说,还是纺织品和服装产品等中国传统的比较优势产品最具国际竞争力,所占国际市场份额也最多: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价格优势和质量优势,中国工业制成品质量稳步提高,但是,技术与资本比较密集、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的现代产业的质量竞争优势比较显著,而劳动比较密集、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的传统产业的质量竞争力偏低。

目前,我国工业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矛盾,影响整个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生产能力在低水平上过度扩张,产品附加价值低。由于长时期受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影响,我国的低附加价值、低技术含量的产业以及传统产业生产过剩,而高附加价值、高技术含量产业的生产能力却严重不足。(2)技术水平不高,生产效率低下。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总体较低,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水平就更低了。我国科学技术对企业发展的贡献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也只是一般水平。(3)产业集中度低,缺乏规模经济效益。在我国产业规模结构中,大企业所占比重偏小,中小企业所占比重过大,特别是在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产业中,如汽车、钢铁、机械和石化等许多产业中,普遍存在着大量中小企业,企业规模过小、生产分散等问题。(4)企业间缺乏合作,生产结构不合理。许多企业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的封闭式生产结构,而一些应承担专业化零部件生产的小企业,却游离于大企业之外,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缺乏分工和合作。缺乏分工与合作,就无法各尽所长,无法有效利用资源、人才和技术,达到产业发展的技术专业化。

因此,为了提高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要特别重视以下2个方面的问题:

(一)加强对技术研发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提高技术水平

21世纪是知识时代,也是知识产权和科技时代,一个国家或者企业如果没有自主的具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那么,这个国家或企业必定被时代所抛弃。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公司在其主要市场国家都拥有大量专利,科技实力强的企业通常拥有专利申请量也很多。美国、日本这两个科技和经济发达的国家,在全世界专利申请量中始终排在前两名。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魏浩等,2007)。而要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就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进而真正的提高国际竞争力。目前,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处于产品价值链的分工末端,附加值很低。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强自主研发,提高技术水平,不仅可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附加价值、提高生产效率等目的,还可以缓解中国出口面临的日益严重的国际贸易摩擦和以产品召回为代表的中国制造危机。

(二)加强内资企业的整合与合作,并尽快创建大型跨国公司

第4篇:竞价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看,所谓区域是指城镇或城镇体系与其腹地共同构成的相对独立的经济空间。一般说来,城镇和区域是不可分割的,任何区域都有一个或一些城镇(组成城镇体系或包括一切居民集住点在内的聚落体系)作为其核心和基本空间框架,而任何城镇也必定有一定范围的腹地作为其依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城镇(或城镇体系)与区域可以说基本上是一个概念,没有无城镇的区域,也没有无区域的城镇,而城市竞争力与区域竞争力也同样是一个概念。为便于研究的方便,这里的经济空间最好又是一定的行政区划所确定的区域空间。

任何一个企业不仅要归属于某一个行业,而且也要落实到某一特定的区域中。从空间的角度看,企业的竞争力包括该企业在其所在区域内的市场竞争力和在区外市场的竞争力两部分。一个地区所有企业的区外市场竞争力的总和就构成了该地区综合的对外经济竞争力,这就是所谓的区域竞争力(或城镇竞争力)。在此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那些没有进入或不需要参与区外市场竞争的当地企业(也就是仅为当地市场服务的企业),也会以其生产效率、服务水平间接地为当地区域竞争力的提升服务。因此,区域竞争力是区内所有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他们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一、国外区域竞争力研究的经验

区域竞争力的概念直接来源于企业竞争力。所谓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一般用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来表示。区域竞争力则是指,一个地区参与全国乃至世界市场的分工与竞争的能力,可用该地区输出产品占全国或世界输出产品总量的比重(在产品市场上),以及吸引要素资源占全国或世界要素输出总量的比重(在要素市场上)来表示。

二次大战结束后,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特别是“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国际间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掌握国际市场竞争的变化趋势,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提升或保持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许多机构、学者以及一些国际组织纷纷开展了对国家(或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以便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有关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建议和对策。从总体上看,这些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类。

(一)有关国家(或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以及评价指标体系

上世纪50年代末,美国学者克莱恩提出了如下的“国力方程”:P=(C+E+M)×(S+W)

式中:P为综合国力;C为基本实体(由人口与领土构成);E为经济能力(由GDP和能源、矿产、工业、农业、外贸等构成);M为军事能力(由战略核力量与常规军事力量构成);S和W分别为战略意图和国家意志。这个评价方案虽然是针对综合国力的评价(其中包括了一国的经济能力),但其评价方法与思路给以后的国家竞争力评价提供了启发。

6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法莫和李曼提出了最早的一个国家竞争力评价方案。该方案认为,国家竞争力由与企业活动有关政治、法律、社会文化以及经济本身等四个要素所决定。方案在这些要素中选择了若干指标,构成了一个矩阵模型,以评价国家竞争力的大小。这个方案包括的内容过于宽泛,许多指标与竞争力关系不大,应用性不高。

1980年,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创立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具有较高实用性和代表性。2002年该方案由经济运行、政府效能、企业效益和国家基础结构等四大要素(此前为国内经济实力竞争力、国际化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金融体系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企业管理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和国民素质竞争力等要素)组成,各要素又包含许多评价指标,共计314项。需要说明的是,评价的几大要素之说,主要是综合角度的不同,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异,各要素所包含的具体指标历年根据具体的情况也都有所变化,但总体上讲对评价结果并没有太大影响。

1995年中国正式参与该评价体系,历年的排名是:1994年第34名、1995年第31名、1996年第26名、1997年第27名、1998年第21名、1999年第29名、2000年第30名、2001年第33名。2002年按新的评价方法排名为第31名。

(二)有关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及评价指标体系

哈佛大学Porter教授从微观企业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城市竞争力评价方案。该方案包括企业经营与战略、微观经济环境等两大类,共46项指标,数据来源于统计资料和专家问卷。该评价方法主要用于城市(或区域)微观竞争力评价。

(三)有关高新产业区竞争力的研究及评价指标体系

Porter教授在《创新产业群初步研究——SanDiego》中,根据其城市竞争力理论,又提出了一个评价高新产业区竞争力的方案。Porter认为,一个地区,特别是一个高新产业区的繁荣,靠的是竞争力,而竞争力又靠的是生产率,即单位劳动力和资本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量(并非主要是数量)。保持一个地区或高新产业区长期持久的繁荣,不仅要求有较高的生产率,而且还要求生产率能得到不断地提高。不断提高生产率,关键在于培养地区持续的创新能力。其中,政府的作用不在于选择那些本地没有发展条件的所谓“成功”的产业,而在于为所有的行业和企业创造公平一致的上佳的经营环境,谁能成功,则由市场的自然法则去决定。也就是说,政府应当鼓励所有的产业或产业群发展,而不是在其中进行某种选择,因为,地区或高新产业区的繁荣有赖于该地区所有产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根据以上分析,Porter将评价高新产业区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分为要素条件、需求条件、企业战略与竞争环境、有关支持产业等四大方面,共100多项指标,依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变化。要素条件包括,高质量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源、先进的技术条件、良好的基础设施以及为特定产业服务的专门基金等。需求条件包括家庭、社会以及政府需求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的用户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改进是一个强大的推动力量。企业战略与竞争环境包括,法规体系、激励机制(如鼓励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等)、市场竞争压力等。有关支持产业主要指,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服务的一系列配套产业,如良好的交通通信条件、优越的自然环境、灵活的销售体系以及便利的融资条件等等。

二、我国典型地区区域竞争力评价结果与分析

应该指出的是,上述国外竞争力评价方案都可以应用到区域竞争力的研究与评价中来。因为,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国家、城市和区域在竞争力评价上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可能只有一些细枝末节上的处理的不同。

(一)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将区域竞争力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初始竞争力(P),指由区位条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口与劳动力、资本存量等自然或静态因素所决定的区域竞争优势。

二是潜在竞争力(Q),指由基础设施、法规体系、政府干预或管理水平(市场化程度)、对内外开放程度(外向度或外向依存度)、社会条件(如由教育水平、卫生保健等所决定的人力资本条件、科技水平)、保障体系、企业家精神等等人为可变的软硬环境因素构成的动态区域发展优势。

三是现实的竞争力(N),指经济实际运行效果或效率:如GDP、人均GDP、增长速度、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率、产业体系和优势产业群、城镇化水平及体系、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等。

区域竞争力综合指数(RC),由以上三项分指标赋予一定的权重后相加而得,即:

RC=w1P+w2Q+w3N

式中:w1、w2、w3为权重系数,三者之和为1。

关于具体评价指标的确定。考虑到这是一次关于我国典型地区区域竞争力评价的初步尝试,同时也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为简便起见,本文拟以《2001年中国统计》中,可以得到的有关区域统计数据为主,适当补充一些手头可以获得的其它数据,来确定以上指标。依据本办法共选择了100多项评价指标(见附表1)。

(二)典型区域的选择

拟选择我国沿海地区经济最为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等三大核心区,作为评价对象。考虑到数据整理的方便,三大核心区的范围做以下选定: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珠江三角洲以广东全省计算;环渤海地区则包括北京、天津、山东、辽宁和河北。

(三)评价方法及结果分析

从技术上讲,评价方法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一是指标的量化。主要是针对非数量指标而言,数量指标不需此步骤。量化方法包括专家打分、模型计算和人为赋值等。

二是单项指标的评分。如百分制、五分制、十分制以及排序等。

三是综合评价指标的构建。包括评分体系的选择、各级权重的确定(包括各指标及分指标的权重)、评价分级及描述或排序。

本文非数量指标的量化,将视具体情况而定;指标的评分均采用百分制;各指标的权重在分指标内确定,并均赋予等值的权重;分指标的权重,按重现实和潜在因素为原则确定,初始竞争力(P)的权重为0.2,潜在竞争力(Q)的权重为0.3,现实的竞争力(N)的权重为0.5。评价结果将见附表2。

由附表2的评价结果可知:(1)综合竞争力指数显示,长江三角洲综合竞争力最强,其次为珠江三角洲,最后是环渤海地区,三个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指数分别为73.36、72.76和69.42。这与现有的一些类似的有关评价是基本一致的,所不同的是,本评价方案所选择的区域较大一些,这样更能公平、客观地反映地区竞争力状态。(2)从初始竞争力评价指数来看,三大核心区十分相近,珠江三角洲稍高一些,其他依次是环渤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初始竞争力较差的主要原因是资源的缺乏,如人均金属资源量、人均耕地、人均能源等等,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从潜在的竞争力评价指数来看,长江三角洲地区优势明显,其次是环渤海地区和珠江三角洲。(4)从现实的竞争力指数来看,长江三角洲最大,其次是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竞争力没有将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包括在内。这两个地区都是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2000年,香港GDP总量达12667亿港元,超过了目前居全国内陆各省区第一位的广东的水平,人均GDP达19.0万港元,也远远超过广东的水平;澳门GDP总量达497.4亿澳元,人均GDP达11.6万澳元。如果将香港和澳门也纳入评价的范围,那么,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竞争力地位将有一个极大的提高。目前,由于数据方面的原因,还不能做到这一点。

三、培养区域竞争力的途径

区域竞争力是区域经济总体素质的综合反映,它主要决定于区域在全国的分工地位、优势产业群的建立、优势企业的规模以及技术创新等。培养区域竞争力,也应当从这些方面着手。

(一)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加强区域联系,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努力提高区域在分工中的地位

区域经济始于区域分工与交换,如果各地经济都一样或没有交换的联系(如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那就无所谓区域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区域分工与交换联系不断深化完善的过程。影响区域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一个地区在区域分工与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般说来,一个地区在区域分工中的地位越高,其区域竞争力就越强。区域分工的地位,不仅决定于产业的起点,而且还决定于产业加工的深度。从产业的起点来看,研发中心高于制造业中心,而制造业中心又高于原材料基地;从加工的深度,则可以说“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原材料基地仍然可以搞出高科技含量的“纳米”等新材料,一个没有特色的研发中心,有可能远远比不上一个前途光明的制造业中心。因此,培养区域竞争力不仅要在产业的起点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要在不断提高产业的加工深度上下功夫。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环渤海地区之所以具有较强的区域竞争力,就是因为这些地区在全国区域分工与联系中的地位较高的缘故。特别是长江三角洲,不仅具有较高的重工业加工水平,而且还具有较高的轻工业加工水平,这是以重工业加工为主的环渤海地区和以轻工业加工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无法相比的。

此外,从总体上讲,区域分工与联系的深化,有利于提高所有区域在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区域分工与联系的深化有赖于空间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空间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则有赖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因而,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提高所有区域在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区域竞争力的提高。

(二)发挥比较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及产业群

一个地区的竞争力离不开该地区所有产业的共同努力,但主要还是依赖于那些由区域先天和后天禀赋条件所决定的、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主要面向区外市场的产业或产业群的发展。所谓优势产业群是指,在某一地区围绕某一特定专业化领域所建立的一系列企业和机构,这些企业和机构由共性和互补关系连结在一起,可以共享共同基础设施带来的方便。拥有若干专业化优势产业群,是一个地区经济走向成熟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优势产业群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终端产品或服务公司;专业化的生产要素、零部件、机器设备和服务提供商;专为优势产业群服务的专业化金融服务机构;下游产业;相关配件生产厂商;特殊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政府及民间机构的专业教育、培训机构、研发、信息咨询;等等。优势产业群对区域竞争力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方面:一是专业化带来的高效率;二是专业化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产生;三是专业化有利于企业的创办和吸引其它地区大企业分支机构的设立,因为产业群创造了合适的专业化要素市场和产品销售环境,便于新企业的开办或分支机构的设立。从形式上看,所谓产业群,实质上就是由一个或几个具有优势和一定规模的大企业,与为这些优势企业提供方方面面服务的、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组成的结构合理的区域产业组织。一个充满活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地方经济都有这样一个由大、中、小型不同规模企业组成的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是个主要产业群的大型龙头企业的总部,而与上海相邻的江浙一带,则分布着与上海龙头企业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大批充满无限活力的中小企业,构成了该地区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布局错落有致的区域经济格局。

(三)扶持优势企业,加速优势企业的规模化,鼓励企业的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企业内在竞争能力

企业,特别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企业是地区竞争优势的主要载体。从发展的角度看,区域的比较优势将经历从资源比较优势,到经济比较优势,再到技术比较优势的演变过程。其中,经济比较优势实质上就是优势企业的规模化优势,是区域分工进一步深化的表现。一个地区的资源总是有限的,集中投入到优势产业群中的优势企业中去,不仅能获得专业化带来的好处,而且还能进一步获得规模化带来的效率。

一个地区最终的优势将体现在技术比较优势上。因此,增强地区竞争力,还要靠企业的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企业内在竞争能力,特别是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要鼓励实力雄厚的优势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同时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合研究开发。优势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实现稳定一代、投产一代、储备一代和研制一代的产品开发链。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吸引和留住(也可借用)优秀科研人才,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长江三角洲地区优势企业和技术优势都是比较明显的,这是该地区区域竞争力名列全国各地区之首的重要原因。

四、促进区域竞争力提高的政策措施

(一)加速市场化改革,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政府管理经济的新体制

在加入WTO的背景下,加速市场化改革,关键在于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政府管理经济的新体制。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与企业的合理社会分工关系。其次,要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市场法规体系,来确保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第三,清理那些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章制度。

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责:一是促进对内对外开放,建立完善的内外公平的区域一体化的市场体系。搞好对市场的监督管理,提高对市场的监督管理的能力。二是建立良好的信用制度。要建立各种经济主体的信用监督管理制度,加强诚实守信意识和行为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各经济主体建立和培养出良好的诚实守信的习惯。只有在一个规范的、法治的、透明的市场交易体系中,整个社会才能真正获得交易带来的好处,才能降低交易成本,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对外部资源的吸引能力。四是鼓励创业,建立合乎市场规律的企业优胜劣汰的“新陈代谢”机制。三是加强软硬环境建设。等等。

(二)确立合乎区情的区域产业群发展引导方向

传统的制订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的方法主要是,根据地方的比较优势,结合市场的需求,选择一些已经具有一定基础的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或支柱产业,并给予一些倾斜性的扶持政策。实践证明,这类产业发展规划是不太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孤立地选择一个产业,或一组产业(有时也叫产业群,但这个产业群只是一组没有相互关系的、并列的重点产业的名单,与本文前面所说的产业群显然不是一个概念),作为重点产业或支柱产业,没有考虑与这些产业有关的一系列相关配套产业和条件的共同发展和建设。也就是说,没有从资源开发、加工到营销的整个产业链的角度、从相关要素和产业全面配套的角度,从研发、教育培训、信息服务等社会服务体系的角度,来规划一个产业体系或产业群。二是倾斜性的产业政策不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而非经过市场竞争洗礼的重点产业或支柱产业,是不会有真正的竞争能力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功能性的产业政策代替倾斜性的产业政策,为所有产业和企业提供公平一致的、硬软环境良好的竞争平台,让市场机制去决定重点产业或产业群。

为改变传统做法,就必须放弃制定区域产业规划,代之以明确地方产业群的发展方向,以符合市场运行规则的功能性产业政策为手段,来引导和促进合理的、具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体系和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第5篇:竞价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1山东省蓝色经济各指标竞争力指数的分析与评估

1.1山东省蓝色经济资源竞争力初步评价山东省蓝色经济资源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主要指山东省海域的蓝色经济资源在我国沿海的比较优势,其主要评价指标是海洋主要资源的种类权重值以及各种蓝色经济资源的丰度权值这两大指标的平均权重值的高低。在蓝色经济资源中,我们可以分为传统一般性资源、传统战略性资源和新兴产业资源。传统一般性资源,如海洋渔场资源、海洋盐场资源和滨海砂矿资源;传统战略性资源,如海洋能源资源、海洋油气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港口资源、海洋港址资源和滨海工业资源;新兴产业资源,如滨海旅游资源。从目前的数据资料的收集统计分析来看,山东省在海洋渔业资源、海洋盐业资源、滨海旅游资源、港口资源和港址资源以及海洋风能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海洋矿产资源种类多,但是丰度低;海洋油气资源虽不如广东、河北,但是资源也比较丰富,山东滨海工业资源较辽宁、上海、浙江和广东比较薄弱。因此,山东省蓝色经济资源在传统一般性资源和新兴资源的权重指数比较高,而在海洋战略型资源的权重指数比较低。可以总结为,山东省的蓝色经济资源权值较高,在蓝色经济资源上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1.2山东省蓝色经济资本竞争力初步评价山东省蓝色经济资本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主要指山东省在蓝色经济领域的投资能力,其主要评价指标是山东省经济总产值权重值和可以投资总产值权重值这两大指标的平均权重值。经济总产值指标是指地区沿海地区经济总产值,可投资总产值指标是指地区沿海地区人均产值(上海、天津以整个市来计算)。从目前收集的统计数据资料分析来看,山东沿海地区经济总产值较高,仅次于广东、浙江和上海。但是山东沿海地区人口绝对数量多,因此山东沿海地区人均产值的比较优势不是很明显。所以山东省沿海地区经济总产值权重值较高,而可投资总产值权重值低于上海、广东、浙江以及天津。因此,山东省蓝色经济发展的资本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

1.3山东省蓝色经济科技教育竞争力初步评价山东省海洋科技教育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主要指山东省蓝色经济领域的海洋科技和科技人才培育在我国沿海地区的比较优势,其主要评价指标是地区科研院所的数量和实力的权重值、科技人才队伍素质权重值、计量时间内科技成果权重值这四大指标的平均权重值。山东省是有名的海洋科研大省,全国的海洋科研院所和海洋科研人才超过40%都集中在山东沿海地区,其中以青岛地区最为集中。每年的海洋科研成果也都集中在山东沿海地区,因此,山东省在地区科研院所的数量和实力权重值、科技人才队伍素质权重值、计量时间内科技成果权重值这四大指标上都有绝对的优势,因此山东省海洋经科技教育有其绝对的竞争优势。

1.4山东省蓝色经济市场竞争力初步评价山东省蓝色经济市场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主要指山东省的蓝色经济产业产品在我国沿海省、市、自治区的比较优势,其主要评价指标是蓝色经济产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蓝色经济产业的销售利润率两大指标的平均权重值。蓝色经济产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一般通过地区的蓝色经济总产值来表示,从近几年的海洋统计年鉴资料反应,山东地区蓝色经济总产值位居第四位,因此其市场占有率权重值处于中略偏上,但是在海洋的总产值中,渔业和盐业占了绝对地位,而渔业、盐业产品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和低利润的产品,所以山东省蓝色经济产业产品销售利润率的权重值中偏低,总体来说,山东省蓝色经济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强。

1.5山东省蓝色经济规模竞争力的初步评价山东省蓝色经济规模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主要指山东省蓝色经济产业规模在我国沿海地区的比较优势,其主要评价指标是产值规模和资产规模两大指标的平均权重值。在产值规模上,从近两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的数据统计显示来看,山东省海洋产值处于第四位,属于中偏上,但山东的蓝色经济产业主要集中在渔业、盐业等传统的一般型蓝色经济资源的开发,这些产业较海洋油气、海洋工程、海洋造船业、海洋采矿业以及海洋运输业的投入较小,而上海、江苏、浙江、辽宁和广东等地区由于具有传统的优势,并且近几年在这些领域的加大投入,而山东沿海缺乏传统的海洋工业资源优势,并且近些年在这些领域的投入不够,所以山东省的资产规模权重值出于中偏下。总的说来,山东省蓝色经济规模竞争力的平均权重值处于中等水平。

1.6山东省蓝色经济效益竞争力的初步评价山东省蓝色经济效益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主要指山东省蓝色经济产业经济效益在我国沿海省市的比较优势,其主要评价指标是销售利润率、资源利润率、从业者劳动生产率三大指标的平均权重值。从山东省海洋经产业情况可以看出,山东省的海洋产业主要集中在低利润的海洋渔业和海洋盐业,所以其销售利润率权重值处于中偏下;资源利用率笔者取海洋总产值与资源总值的比值来表示,从近几年海洋统计资料可以发现,山东省蓝色经济总产值位居第四,处于中偏上,而山东省蓝色经济资源丰富,其资源竞争权重值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山东的资源利润率处于中偏下;山东省蓝色经济产值处于中偏上,但山东的海洋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蓝色经济的从业人员绝对数量也很大,所以山东省从业者劳动生产率权重值处于中等水平,总的说来,山东省蓝色经济效益竞争力的平均权重值处于中等水平。

1.7山东省蓝色经济成长竞争力的初步评价山东省蓝色经济成长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主要指山东省蓝色经济的增长在我国沿海地区的比较优势,其主要评价指标是产值增长率的平均权重值。通过近几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研究发现,山东省年增长率权重值处于中偏低的水平,其产值已从以前的第一位降到了第四位,其权重值的水平正好验证了山东省蓝色经济产业的实际增长情况。另外,利用地均产值区位商值和地均产值增长率区位商值来评价山东省蓝色经济成长竞争力情况。笔者采用地均产值区位商(WH)大于1和小于1,地均产值增长率区位商(WC)大于1和小于1等4个指标,构成一个2×2阶矩阵,以此分别对海岸带经济或蓝色经济发展状态进行了二元分类,从中将海岸带经济和蓝色经济各划分为持续增长型、稳步增长型、潜在增长型和缓慢增长型4种增长类型。这4种增长类型的标志和特征位:持续增长型,其标志和特点为WH大于1;WC大于1,地均产值和地均产值增长率均大于平均值,处于强劲的发展势态。稳步增长型,其标志和特点为WH大于1;WC小于1,地均产值大于平均值和地均产值增长率小于平均值,增长相对减缓。潜在增长型,其标志和特点为WH小于1;WC大于1,地均产值小于平均值和地均产值增长率大于平均值,这种增长类型虽然地均产值相对低下,但增长速度甚高,具有较大的发展后劲。缓慢增长型,其标志和特点为WH小于1;WC小于1,地均产值和地均产值增长率均小于平均值,处于缓慢增长势态。以此衡量标准,我国沿海省市的海岸带经济和蓝色经济的发展类型见表1。从表1中不难发现,山东海岸带经济地均产值区位商和海岸带经济地均产值增长率区位商均小于1,属于缓慢增长型;从蓝色经济的增长状态类型来看,山东虽然地均产值区位商大于1,但地均产值增长率区位商小于1,属于稳定增长型,这与我们的蓝色经济基础和结构现状非常的吻合;山东省蓝色经济增长率权重值水平偏低。山东蓝色经济成长竞争力不足已成为事实。

1.8山东省蓝色经济创新竞争力的初步评价山东省蓝色经济创新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主要指山东省蓝色经济产业创新能力在我国沿海省市的比较优势,其主要评价指标是产业研究与开发(researchanddevelopment,R&D)经费支出、产业R&D人员投入、高新技术产业转化效率和高新产业销售额比重四大指标的平均权重值。从统计资料研究分析表明,山东省产业R&D经费支出权重值和产业R&D人员投入权重值处于较高水平,但是新技术产业转化效率权重值和高新产业销售额比重权重值处于中等水平,综合这四大指标,山东省蓝色经济创新权重值处于中偏高的水平。本指标的计算由于统计资料局限性,还有待于进一步作深层次的研究。

1.9山东省蓝色经济产业层次结构竞争力的初步评价山东省蓝色经济产业层次结构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主要指山东省海洋经济产业层次结构在我国沿海省市的比较优势,其主要评价指标是技术、知识型产业占蓝色经济总值的比重平均权重值。技术、知识型产业主要指海洋油气、海洋工程与造船业、海洋能源、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生物药业以及滨海旅游业。表2是山东省与广东省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情况。从表2中不难发现,山东与广东相比,山东的蓝色经济产业层次结构竞争力权重值偏低,山东蓝色经济产业层次结构竞争力严重不足,是严重影响山东蓝色经济成长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从而也影响了山东省蓝色经济的综合竞争力。1.10山东省海洋企业的企业组织结构竞争力的初步评价山东省海洋企业的企业组织结构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主要指山东省海洋企业的企业组织能力在我国沿海省、市、自治区的比较优势,其主要评价指标是协作企业数量与规模、超大企业对协作企业的带动比值两大指标的平均权重值。山东省蓝色经济产业长期以来以渔、盐产业为主导,传统上缺少如海洋工程与造船企业的大型海洋工业企业的资源优势。因此,其海洋产业的企业数量多,但规模不大,而且企业对协作企业的带动能力弱,所以山东省蓝色经济企业数量权重值高,而海洋企业的规模权重值和超大型海洋产业企业对协作企业的带动比值的权重值低,综合分析,山东省海洋企业组织结构竞争力权重值处于中偏低的水平。

第6篇:竞价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论文摘要:本研究以2×2×2的混合设计,采用问卷测量方法检验不同被试问合作意识的认知差异。被试来自两个群体:青年组包括133名大学生;老年组包括110名40一60岁的各业人士。结果验证了实验假设,发现人们对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的认知存在差异。在能力维度上,人们认为具有竞争意识的人能力更强;在个性维度上,具有合作意识的人比具有竞争意识的人更加顺从。人们的工作价值观与他们对他人的评价存在显著相关。

1 引言

在现今社会中,合作关系成为工作中人际关系的主体。如何促进员工之间的合作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是许多管理者面临的难题之一。影响合作行为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人格因素和情境因素。Kelley&Stahelski(1970)认为存在两种稳定的个体类型,可以被描述为合作与竞争人格(cooperativeandcompetitivepersonalities),更确切地说,指在合作与竞争维度上存在稳定的人格差异。我们可以通过某些途径了解这两种类型的个体对外部世界的不同看法,比如,具有合作和竞争人格的个体对“合作者”和“竞争者”可能具有不同的评价。两种类型的人在社会交往中的不同经验会导致这种认知上的差异。

对于合作问题的研究,两难对策问题是其中的一个重点。Kelley和Stahelski(1970)发现,当合作性与竞争性的被试相遇时,合作者会被竞争者行为同化,表现出竞争性行为。合作者和竞争者对他人是合作性的还是竞争性的观点不同,合作者认为他人是异质性的,有些人是合作性的,有些人则是竞争性的;而竞争者认为他人是同质性的,都是竞争性的。VanLange和KittyVisserEJ扩展了Kelley和Stahelski(1970)关于行为同化的研究,认为非合作性同伴会导致较低水平的合作行为和相互依赖感;同时社会价值定向对合作行为及相互依赖感产生影响。Chatman&Barsade(1995)采用模拟技术研究了人格与组织文化对合作行为的影响,发现个体在不同的组织文化中有不同的行为表现:高合作倾向的个体在集体主义文化下表现出最高的合作行为;合作个体对组织文化(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更敏感,在不同文化中他们的合作行为比个人主义者表现出更大的差异。而Sermat&Gregovich(1966)的研究结果表明,合作者会被竞争程序同化,但当遇到合作程序时,他们很容易又表现出合作行为。这种“弹回”现象(rebound)说明,合作者在面对竞争同伴时所表现出来的竞争性行为只是暂时的,当同伴变得他们一致时,他们很容易又重新主张建立一种合作性关系。尽管合作者的行为向竞争者同化,但他们主观意识上仍然是合作的,说明合作者是暂时的行为改变,而不是改变了自己对人际关系的基本定向。

我国近年来对合作问题的研究强调合作行为的测量与分析,且样本大多局限于儿童,主要研究情境因素对合作行为的影响。例如李晓东等人对6D9岁儿童的合作与竞争行为的实验研究;郑建成等人研究系列协作游戏对幼儿协作行为的影响。谢晓非等人从价值观对合作行为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价值观对个体行为的确能够产生影响。

笔者认为,合作意识是合作人格的有机成份,意识能够指导个体对外部情境作出反应,同时又在与外部世界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对个体行为进行反馈,从而在意识中形成新的经验。合作意识也应该是合作概念的一部分,目前已有的研究缺乏对于合作概念本质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拟对合作概念,即合作意识的认知成份进行探索性研究。本研究采用投射技术(Projectivetechnique)的原理。投射技术是一种对行为的无意识或隐藏内容尤为敏感的工具;它允许甚至鼓励被试作广泛和千差万别的回答,并能在被试对测验目的最少觉察的情况下引发内容丰富的反应资料。由于作者对合作意识的研究是探索性的,因此采用投射技术的方法,希望获得个体对合作概念的真实理解。从个体对具有强烈合作或竞争意识的人,在人格、能力和道德维度评价上的差异,投射出个体自身的人格特征,反映个体的合作意识状况。我们选用了两个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职业作为评价对象,通过对评价对象的评价来反映人们自身对合作与竞争的认知特征,反映人们深层次的人格和价值观方面的信息。

2 方法

2.1实验设计

2×2×2混合设计:(1)两个评价对象一幼儿教师和推销员(组内);(2)两种实验条件一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组间);(3)评价对象的性别:男、女(组间)。本实验要求被试对两个既定对象进行评价。为了掩饰实验的真正目的,问卷被称为“想象力测验”。

2.2被试

青年组:133名18—23岁的北京大学的本科生,70名男生,63名女生;老年组:110名40—60岁的中、老年人,大多数为已退休人员,52名男性,58名女性。

2.3实验材料

(1)想象力问卷。该问卷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其评价项目主要选自王登峰、杨国枢等编制的中国人人格问卷,并经过初测筛选最终认定。项目内容包括能力、个性和品德三个方面,项目由正反两个形容词组成,被试采用7点量表作答。

(2)工作价值观量[引。黄敏儿博士修订的美国Super教授编制的工作价值观量表(1990)。

2.4实验程序

青年组问卷在北大校内发放了140份,收回合格问卷133份;老年组问卷是通过本市同学的家长及其单位同事及邻居等渠道收集,发放问卷121份,收回合格问卷110份。

3 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采用SPSS10.0软件包与EQS5.3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1总样本在评价项目上的认知差异

总样本在两个主要的项目,即“能干一无能”和“顺从一叛逆”,对合作性评价对象与竞争性评价对象的评价主效应显著。人们的认知差异主要集中在能力与个性维度上,在能力维度上,人们倾向于认为具有强烈竞争意识的人比具有合作意识的人能力更强(合作=2.18,竞争=1.90,F(1,268)=7.165,P=0.008);在个性维度上,人们认为具有合作意识的人更顺从,而具有竞争意识的人叛逆性更强(合作=3.66,竞争=3.94,F(1,269)=4.084,P=0.044)。该结果说明了一个总体的轮廓,人们对合作者与竞争者的认知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反过来也必然提供了评价者本身的信息。

“能干一无能”与智力发挥价值正相关,与监督关系价值和利他价值负相关;“顺从一叛逆”与多数工作价值观呈正相关,特别与智力发挥价值和生活方式价值相关显著。

3.2性别对认知的影响

性别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被试自身的性别和评价对象的性别。

男女被试对具有强烈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的评价对象在成功一失败项目上有显著交互作用。男性被试认为具有合作意识的人更成功。而女性被试认为具有竞争意识的人更成功。男性被试对合作者和竞争者的评价无差异;女性被试对合作者与竞争者的评价在能干一无能项目上差异显著(竞争者=1.72,合作者=2.18,F=12.076,P=0.001),即认为竞争者比合作者更加能干。

对具有强烈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的男性评价对象,人们评价无显著差异。对于女性评价对象,人们的评价在5个项目上差异显著(见表2),这5个项目反映了被试对女性合作者与竞争者个性特点的认知差异。

3.3年龄对认知的影响

青年组对合作者与竞争者的认知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和个性维度上。老年组则认为合作者与竞争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道德维度上(见表3)。

3.4 EQs拟合检验

本研究问卷设计分为三个维度,品德(Q3,7,9,15)、个性(Q1,4,8,12,13)和能力(Q2,5,6,10,11,14)。利用EQS检验的结果表明,考虑到卡方值受样本规模影响较大,我们重点考虑模型的拟合优度:CFI=0.995,GFI:0.958,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15.90%CONFIDENCE INTERVAL OFRMSEA为(0.000,0.035),说明我们提出的模型在统计上是可以接受的。

4 讨论

4.1合作意识的认知差异

被试在两个项目:即“能干的一无能的”与“顺从的一叛逆的”上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存在显著差异。人们对高竞争意识的人在能力维度上的评价好于高合作意识的人,这与我们的实验预期是一致的。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人们不采取合作行为可能是认为与人合作是一种示弱的表现,也就是说,人们在能力维度上通常给具有高合作意识的人以较低的评价,这可能是在工作中难以引导合作行为的原因之一。另外,人们认为具有高合作意识的人比较顺从,而高竞争意识的人叛逆性较高。这一点和我们通常的看法也是吻合的,一个个性随和的人更可能具有高合作倾向,在工作与生活中表现出较多的合作行为。

本研究对价值观的测量是针对被试本人的,项目测量是针对评价对象的,两者之间的相关反映出个体价值观对合作意识的影响。数据结果表明“能干一无能”项目与智力发挥价值呈正相关;智力发挥价值指对于需要思考以及有机会了解工作本身运作原理及规律的工作价值,比如,工作中能不断解决新的问题,能有心理上的挑战。“能干一无能”项目与智力发挥价值间的相关表明,智力发挥价值越高的个体越注重能力特征,因此,会在对他人的能力评价中投射出来。另一方面,“能干一无能”项目与监督关系价值和利他价值呈负相关。监督关系价值指能在一个体贴下级、与之相处融洽的主管手下工作的价值观,即希望有一个公正、通情达理且体贴下级的主管,该价值与能力项目的负相关,也正好投射出被试本身对能力的知觉,能力高的人可能并不太在乎主管是否体贴。利他价值指对于能造福他人的工作价值,比如能够使他人幸福,能够帮助他人。该价值与能力项目间的负相关表现出能力维度的负面性,人们对能力的注重同时伴随着在利他、情感等方面的牺牲。另外,顺从一叛逆项目与多数工作价值观均呈正相关,主要包括:智力发挥价值、生活方式价值和成就价值等。

4.2性别和年龄对认知的影响

性别的影响在本实验中表现在两个方面:评价对象的性别和被试的性别。被试评价具有强烈竞争意识的女性比合作意识的女性更勤劳、能干,更加独立、叛逆和坚持不懈。通常人们认为,如果一个女性的竞争意识较强,那表明她的依赖性较低,能力较强,她需要付出比男性更多的辛苦才可能取得成功,因此人们对具有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的女性,其评价出现了显著差异,而且表现为对具有竞争意识的女性有更高的评价。相反,对于男性评价对象,其评价的差异不显著。

关于被试自身的性别,女性被试对于竞争者和合作者在能力维度上存在认知差异,认为竞争者比合作者更加能干。而男性被试对合作者与竞争者的评价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现象可能是因为女性在社会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因此对竞争的压力感受更为深切,从而也更崇尚竞争者的能力。这并不表示女性在工作中会以竞争者的姿态出现,但至少说明女性相对于男性而言,更敏感于竞争者与合作者的区别。

年龄的影响表现在,青年人对合作者与竞争者的认知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和个性维度上;老年组的差异则主要表现在道德和个性维度。而且青年组的评价普遍低于老年组的评价。青年人是即将进入社会竞争的大学生,生存的压力非常巨大,这可能导致他们比较看重能力维度,即将面临的社会竞争使得他们对竞争者在能力维度上评价偏高。而经历了风雨洗礼的老年人则更看重道德维度,这体现了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慨。它的喻义是深刻的,也就是说,道德维度最终会成为人们判断是非的重要指标。当然,本研究中,两个年龄组的被试基本属于两代人,其经历的时代不同,世界观中必然融人了各自时代的影响,因而对合作意识的看法会有所差异。

4.3职业对认知的影响

职业(幼儿教师和推销员)与合作和竞争意识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这一点与实验预期有差异。竞争性不强的幼儿教师与竞争性很高的推销员职业,在合作与竞争意识上并没有与职业产生交互作用。一个可能的原因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实际上,每一个职业都是如此,因此,各个职业之间在竞争性的差异上不再明显。但对于这一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4实验方法的讨论

本研究在实验方法上的特点之一,是采取投射技术,从被试对目标对象的评价中了解其本身的状况。由于投射技术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问卷缺乏方便而有效的效标,因此无法对实验结果进行效度检验,而只能通过数据结果来分析问卷设计的合理性。

另外,MANOVA的分析结果中,问卷的15个项目中有两个项目:健谈一寡言与爱幻想的一讲求实际的,在所有的主效应检验与差异比较中都不显著,也就是说,这两个项目的区分度不大,应考虑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去掉这两个项目。此次调查的样本主体是18—23岁的青年组和40—60岁的老年组,25—40岁的中年群体没有涉及,而这一群体正是青年组与老年组的过渡阶段,他们才是现今社会中工作的主力军,探查他们对于合作概念的理解,对我们研究工作情境中的合作行为,可能更具实践意义。

5 结论

第7篇:竞价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蔬菜产业 国际竞争力 政策建议

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蔬菜产业经过20多年的扩张,已形成相当大的产业规模,并由于该产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在该领域取得了比较优势,形成了国际竞争力。在本世纪初的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中,蔬菜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再一次成为农业尤其是外向型农业的发展重点。本文通过对我国蔬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进行系统评价,试图为我国蔬菜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相关建议。

评价指标的选择

(一)RCA

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简称RCA)。RCA,是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出口价值占该国商品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种商品出口价值占世界商品出口总值的份额的比例。

我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一)RCA测算

国际经验表明,如果RCA大于2.5,则国际竞争力极强;若RCA指标在1.25~2.5之间,则国际竞争力较强;若RCA指标在0.8~1.25之间,国际竞争力中等;若RCA指标小于0.8,则国际竞争力很弱。

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姜、鲜大蒜、干制和罐装蘑菇的国际竞争力极强,鲜干菜豆、鲜干蚕豆的国际竞争力较强,鲜干洋葱和鲜萝卜与胡萝卜的国际竞争力中等,而其余的品种则竞争力很弱,尤其以新鲜的莴苣、番茄、长豆角等在国际市场上显示出极弱的国际竞争力。RCA指标还反映出既有新鲜又有加工制品的品种国际竞争力普遍较强,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加工制品强化了该品种的竞争力。在国际蔬菜市场上,各蔬菜出口大国也是各有优劣。

(二)TSC测算

TSC值处于-1和1之间;TSC值趋近于-1,表示该产品竞争力很弱;TSC=-1表明该产业为完全进口产业化;而接近于0时,表示该品种的进出口趋于平衡,国内外的同类产品因产品差异化而各具竞争优势;TSC越接近于1该品种的国际竞争力越强。我们分别计算了世界主要蔬菜出口国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和墨西哥2003-2004年间与中国的TSC系数值,并进行对比分析,限于文章篇幅,可直接向作者索取实证结果。

可以看出,我国鲜大蒜、腌黄瓜、鲜洋蓟、萝卜与胡萝卜、姜、鲜菠菜、干与罐装蘑菇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鲜干菜豆和蚕豆的竞争力较强,鲜冷番茄和鲜干洋葱一般,鲜鹰嘴豆等其余品种则竞争力很弱。对于意大利等蔬菜出口大国,各蔬菜产品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差异。意大利的优势品种较少,有胡萝卜、菠菜、甘蓝,而茄子、蘑菇、扁豆、鹰嘴豆的竞争力极弱。西班牙在所讨论的25个品种中,有10个品种都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比我国拥有同等竞争力的产品数目要多。美国很多品种都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极强竞争力的品种数目不如西班牙和中国的多。墨西哥的姜、蘑菇、小扁豆、马铃薯、长豆角的市场占有率都相当小,不到1%。剔除这些品种之后,黄瓜、洋蓟、茄子、鹰嘴豆、甘蓝、辣椒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

(三)EAV测算

确定一个时期内,该国哪一种产品或哪一类产品具有更强或较强的出口竞争力。以0为界,EAV0则出口竞争力较强,且EAV越大,竞争力越强。

从整体上看,我国蔬菜产业在2001年才显示出较强的国际竞争力。1990~1995年期间,我国蔬菜出口竞争力是较弱的,但随后几年出口竞争力以很快的速度增长,特别是1995~1999年出口竞争力提升得很快,到2001年,EAV转成正值,表现出一定国际竞争力。

(四)CA测算

根据FAO数据库统计,我国蔬菜出口种类主要包括:新鲜蔬菜;干制蔬菜;罐装蔬菜;蔬菜汁;脱水蔬菜;醋泡蔬菜;其他加工蔬菜;冷冻蔬菜;短期保鲜蔬菜;均质保鲜蔬菜等十大类。因为干制蔬菜、罐装蔬菜和蔬菜汁数据不全,故本文只分别计算了我国其他七类蔬菜1999-2003年间的CA指数,并进行动态分析,限于文章篇幅,同样可直接向作者索取实证结果。

转贴于

新鲜蔬菜:指数取值落在[1.2,3.6]区间内,与1990年相比,除1991年和1996年有所增长外,总体呈下降趋势,且1999年后,下降速度剧增,2000年仅为1.28,比1990年减少60.74%,在随后的几年中,该指数有所回升,2003年为2.10;脱水蔬菜:徘徊在[4.4,6.4]区间内,1990年达到最大值6.34,此后呈下滑趋势,1997年后波动较小,保持着约22%~25%的下降率;醋泡蔬菜:徘徊在[0.3,0.6]区间内,且呈现“增——减——有增有减”的三阶段;其他加工蔬菜:指数取值落在[1.8,4.1]区间内,1990年达最大值4.09,此后总体呈大幅下跌趋势,尤其在1997年以后,降低速度加快;冷冻蔬菜:取值落在[2.6,4.3]区间内,1990年为4.25,是11年中的最大值,此后除1991年下降速度稍慢外,其余年份以约30%~38%的速度下降;短期保鲜蔬菜:CA指数在[7.2,12.1]区间内递减,其下降的速度由慢到快,表现为三阶段;均质保鲜蔬菜:徘徊于区间[-0.00097,1.3],除1992年大于1外,其余年份均小于1,总体呈大幅下降趋势,特别是1997年后其降速已超过85%。

结论与政策建议

首先,我国蔬菜产业总体上具国际竞争力,但并不明显。我国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蔬菜具有较强的价格和成本竞争力,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蔬菜产业重数量轻质量,加工程度低,安全卫生隐患和无序竞争等问题使产业竞争力大打折扣。从长期来看,虽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但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其次,不同种类蔬菜国际竞争力存在明显差异。从各相关评价指标来看,我国不同种类蔬菜国际竞争力存在显著差异,不尽相同。对此,本文应扬长避短,充分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有选择地实现我国蔬菜产业“走出去”战略的跨越式发展。第三,从国家间的国际竞争力比较可以看出,我国蔬菜出口的潜在市场应定位于世界主要蔬菜进口国。这主要是指集中在欧洲、美洲的发达国家及亚洲一些国家。具体包括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荷兰、意大利及中国香港。

基于上文实证分析,对我国蔬菜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出以下建议:首先要大力发挥本地综合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按比较优势优化品种结构,着力培育有竞争力的特色蔬菜产品。其次,要大力提高整个蔬菜产业链的科技水平,着力增强蔬菜产业的科技支撑。必须把科技进步放到蔬菜产业发展首位,走科技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蔬菜发展之路。再者,加大脱水蔬菜的出口,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国际市场流行的需求品种,根据国际市场需求,调整优化蔬菜品种结构。第四是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同时,根据不同国家的产品市场缺位,努力开拓新市场,形成市场多元化格局。最后,应组织建立蔬菜行业协会,我国蔬菜出口经常出现国内出口商相互压价造成恶性竞争,因此早日建立蔬菜行业协会,规范竞争秩序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第8篇:竞价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1中国民航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民航成本构成主要有(1)航空燃油的成本(2)飞机拥有及维修成本(3)人员成本(4)机场、营业部基础建设投资的成本(5)航线结构成本和机队结构成本

1.1航油的成本

航油成本是民航企业的单项最大成本项目。以2003年深航的数据为例,(见表1)航油成本占到该航空公司运营成本的22%左右,而同期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这一数据仅为15.12%。造成这一重大差距的原因包括:一是由于国内航油供应体制具有高度垄断性的特点,航油的出厂价由国家计委规定,销售价由民航总局规定,即在出厂价基础上加价480元。国家计委规定的出厂价,是参照国际市场的油价,加上港口费、运输费、9%关税、17%增殖税,另外还有一些零碎,形成所谓的到岸价,就成为国内的出厂价。在生产成本定价和销售定价上国家发改委和民航总局这种行政指令方式,导致国内航油价格远高于国际市场;二是由于运营管理水平不够,各航空公司缺乏控制航油成本的有效机制,导致成本一路攀升,仅2002年1月份至2002年2月,平均燃油价格由每吨2657元上升至3553元,上升幅度达到33.72%。2005年7月23日,航油价格再次上调,出厂价格每吨提高300元,上调幅度达28%,给各民航公司带来了沉重的成本负担。

[1]

(表一)深航和美西南航2003年成本费用对比表

名称项目深航(万元人民币)美西南航(万元美元)

发生额比重%发生额比重%

成本费用216867548800

飞机拥有成本4635621.385670010.33

旅客服务费52472.42//

飞机维修成本2669712.31430007.84

航油成本4771122.008300015.12

起降服务费2963513.67372006.78

工资性费用176428.1322240040.52

业务费71653.3048000.87

其他营运成本2956813.639830017.91

利息支出68453.1634000.62

1.2飞机拥有及维修成本

拥有飞机成本包括对飞机所有权及使用权的成本,具体包括飞机折旧、租赁费用及飞机和发动机配件费用等在内的综合成本。2001年国内航空公司的这项成本占到总成本的23.1%,对比深航和西南航空2003年的数据,我们也可以发现,2003年深航该项费用占总成本的21.38%,而同期美国西南航空公司仅为10.33%,差距主要来源于以下方面:一是由于购买飞机的数量少,飞机购买价格高,二是飞机的折旧时间短为10-15年(美国为20年),三是国内运输企业资金实力不强,导致较高的财务费用支出,增加了运输企业拥有飞机的成本负担。飞机维修成本也是影响中国民航竞争力的一大因素。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民航公司飞机维修费用占总成本的16%,这与飞机维修企业规模小、设备落后、经营管理不规范和有经验维修人员的缺乏有很大的关联,这无形中缩短了飞机的使用寿命,导致航空公司拥有飞机使用权的成本的增加。

1.3人员成本

根据2003年民航总局的统计年鉴,全行业主营业务成本中人员相关成本只占总成本的3%左右。2005年南航的工资水平占总成本的7%,而同期美国航空公司这一指标占成本比重为40%。与国外航空公司相比,中国航空公司的人员成本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民航公司工资水平较低,但同时我们看到,正是因为薪金水平低,导致近年来航空公司关键岗位上人才流失严重和员工的低水平工作绩效,从长远来看实际上是加重了人力成本的负担,削弱了民航公司的长期竞争优势。

1.4机场、营业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成本

目前,各航空公司在开办营业部的问题上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几乎在每个城市都看到各个航空公司或大或小的营业部,而营业部的开设会带来一连串成本的支出,除租赁费、办公费、差旅费、水电费等基本费用外,还要发生折旧、维修费等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一些费用,这些费用占销售费用的10%~15%。更为严重的是不同营业部因考核利益等原因,恶性竞争、压低价格,使航空公司的成本迅速上升;另外机场设施的重复建设和不合理利用也是这几年影响航空公司发展的一大障碍。2005年9月1日民航总局、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合通知,起降费、停场费、安全检查费和地面服务费收费标准提高,综合所有上调收费,每架飞机总成本支出多出了30%左右。机场的改革滞后,规模超前,机构臃肿,大而全,小而全等弊端,使民航成本大幅度增加。

1.5航线结构成本和机队结构成本

航线、飞机是航空公司进行运输生产的最重要的资源,因此机队规划和航线规划是航空公司重要的战略决策之一。目前,有的航空公司大中型飞机过多,而中长航程的航线较少,造成大型飞机飞中短程航线,导致资源极大的浪费。同时通过对比中美机队结构我们发现,中国大部分航空公司机型繁多,既有波音,又有空客,这使得资金和技术分散,维修费用也大幅度增加,同时因为进口零部件的双重收费,也使得中国民航公司成本增加。

综上述,中国民航在成本管理中主要存在着航油成本高、飞机的折旧和租赁费高和机场重复建设等问题。从根本上来看,这与民航目前施行的成本管理系统不完善有必然的联系。传统的成本管理系统过分强调内部生产经营价值耗费,仅重视实时实地成本控制,远不能满足目前战略管理环境对成本信息的要求。现代企业对战略的强调,必然导致建立一套支持战略的成本管理体系,这就是以战略为导向的战略成本管理体系。2民航战略成本管理思想的引入

战略成本管理是战略管理和成本管理在新的竞争环境下有机结合的产物,其实质就是将成本管理置身于战略管理的广泛空间,从战略的高度对企业的成本行为及成本结构进行分析,并为企业管理决策服务,帮助企业形成竞争优势。战略成本管理包括成本分析、预测、决策、控制和评价五部分。鉴于国内许多学者在成本预测、控制和评价方面已有成熟的研究成果,我们在这里着重研究成本分析和成本决策两部分。

2.1战略成本管理分析

战略成本管理方法的基本分析工具有:价值链分析、成本动因分析和战略定位分析。

2.1.1价值链分析

从战略成本管理的层面上看,由于企业成本的发生与其价值活动有着共生的关系,所有的成本都能够分摊到每一项价值活动之中。价值链分析的核心就是分析企业各项活动的成本,进而与竞争对手的各项活动成本进行比较,看是否具有竞争优势,进而采取相应的竞争战略。具体来讲,航空公司价值链分析包括内部价值链分析、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和行业价值链分析三个方面的内容。通过价值链的分析,航空公司可以确认自己公司的各项活动处于什么样的分布状态、在整个行业价值链的位置,并将价值活动的所耗成本与其价值及与竞争对手相关活动成本进行比较,确定是其处于竞争优势或劣势,进而决定对其是消除还是改进,采取什么样的竞争策略。如下图表2所示,A航空公司在成本管理过程中通过分析发现,在总成本与竞争对手旗鼓相当的情况下,航油成本所占比重过大,与B公司相比处于劣势,A公司即需对公司内部航油购买使用的各个流程进行分析,确定是哪个环节影响了航油成本的增加进而采取措施,如果是因为航油进价导致成本劣势,该航空公司就需要同供应商进行协商谈价、改选其他供应商或者采取后向整合策略自己组织生产。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在价值链改造方面为我们做了典范。该公司通过管理入口周转率(公司的入口周转率仅为15分钟,而竞争对手为45分钟);由于入口的周转时间较短,可以使飞机每天的飞行次数增加,以相对较少的飞机完成了相对较多的飞行次数;因为砍掉了高成本的座位安排、旅途餐饮及行李转运等活动,使得公司的成本远远低于竞争对手,同时顾客也得到了更为低廉的机票价格实惠。

公司

活动A航空公司B航空公司

费用(元)比重费用(元)比重

航油消耗250000025%14400016%

高价件航材消耗500005%360004%

工资奖金福利等500005%450005%

机场建设15000015%15300017%

飞机发动机维修10000010%13500015%

营业部运营900009%9000010%

飞机发动机折旧210000021%19800022%

机票销售500005%540006%

其他500005%450005%

合计1000000100%900000100%

表二

2.1.2战略定位分析

民航业的竞争环境是决定其战略的重要因素,如机票价格、服务质量、安全飞行保障等。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看,战略定位分析就是要求通过战略环境分析,结合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明确成本管理的方向,实际上也就是确定资源的配置方式及相应的管理运行机制。民航外部环境变化日新月异,航空公司要想在动态的环境变化中生存和发展下来就必须对自己的战略进行恰当的定位。常见的战略定位分析有SWTO分析、五竞争力分析和PEST分析。无论采用那种分析方法,其实质都是要在一定的时期内,在特定环境中,在保证不显著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降低成本,确保航空公司成本优势。

2.1.3成本动因分析

成本动因分析就是找出影响成本的关键因素,同时指出企业应采取什么方法来控制这些因素,以更好地为战略成本管理服务,实现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动因可以分为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两部分。结构性成本动因分析包括选择企业的规模、业务范围、经验、技术、多样性和厂址等,它针对的是如何通过基础经济结构的合理安排,形成竞争优势。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强化企业的劳动力参与、全面质量管理、生产能力利用、工厂布局的效率性、产品外观、联系等方面的作业程序安排,为战略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效率保证。民航企业要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在成本的源流上寻找出路,设法降低生产运营成本。不同行业或同行业不同类型公司在成本的影响因素上也都不同。在民航新的体制之下,对影响成本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挖掘,并通过杠杆学习进行完善是十分重要的。当前许多航空公司一味地扩大机场基础设施建设和机队规模,造成大飞机严重过剩,运力闲置,生产成本、机场成本一度攀升和资金的无端浪费。

2.2战略成本决策

与传统成本管理系统不同的是,战略成本管理在成本决策上强调分析公司战略运行成本与对手的竞争优势比较。无论是低成本领先战略还是差异化战略都十分强调相对成本优势,对那些运营成本高的战略进行大力的完善和改进。常用的成本决策方法有竞争态势矩阵分析法和竞争性成本结构理论分析法。竞争态势矩阵分析法将影响竞争力的因素分别施以权重,然后进行加权综合,比较两种或多种战略的成本总和,进行取舍和选择。这种方法因为能结合多种因素分析,并结合企业自身状况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竞争性成本结构理论法按资源在生产前后投入将企业资源分为约束性资源和弹性资源,由此产生约束性成本和弹性成本,通过比较各战略的弹性成本和约束性成本之和进行选择。以某公司为例,我们对其成本结构进行简要的分析,见表四所示表四竞争性成本结构理论分析

成本类型成本项目金额(元)

公司相关成本管理成本100000/月

机场相关成本折旧150000/月

其他20000/月

飞机相关成本航油2500/公里

维修1200/公里

折旧500/公里

其他400/公里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该公司中成本项目的比重,其中约束性成本为27万元,弹性成本为(2500+1200+500+400)*总飞行公里数,假设每月飞行公里数为30000则总成本为270000+(2500+1200+500+400)*30000=138270000元。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分析,我们发现企业成本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本结构的合理性,即与竞争对手相比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从而分析战略的可行性及可接受性。

3战略成本管理在民航企业中的具体实施及建议[2]

战略成本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成本管理方法,在近几年的生产实践中已经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论是90年代全国掀起的邯钢经验浪潮还是海南航空公司战略成本管理能力大显神效,都说明了这种管理方法的价值所在。然而成本管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都存在一个细化管理问题,只有对所有环节的成本控制到位,才能相应降低成本,提高赢利能力。中国民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航空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获得收益最大化,就必须站在战略的高起点上,对成本进行战略导向性质的管理,结合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循序渐进地实施改革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由我国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成功跨越。

3.1增强成本节约意识,塑造成本管理文化

成本管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过程,每个环节、每一业务流程都可能对成本管理产生影响。良好的成本管理文化是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基础。企业成本文化的内容主要有:员工的成本节约意识、与成本相关的激励约束机制的健全程度及其有效性等方面。如果在成本管理过程中,有比较好的成本管理文化作为实施的基础,企业全员参与成本管理,使每个员工都有有家可当,有财可理,有责可负的感觉,自觉地提高自身的成本意识,形成节约成本的良好习惯,成本就一定可以降下来,反之则必然增加。

3.2成本预算和成本否决相结合

对于航空公司来说,做好市场调查,并根据价格走势进行市场预测,清楚地计算出每个经营项目的收益和成本至关重要。对成本大于收入,并且在一定时间内不能盈利的项目,除必须保留的主业项目外,要坚决从预算中砍掉,决不经营。预算也应根据价格等变化作适当的调整。要建立企业集体采购制度,严防大宗物品采购的“跑、冒、滴、漏”;对于超出预算范围的高价值原材料要经由负责人签字方可购买,把降低成本落实到具体组织、岗位和人头上;要落实严格的考评机制和重奖重罚的激励机制,调动员工降低生产成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切实把成本经营落到实处。

3.3统筹部署,统一规划

民航机场、营业部重复建设及机队建设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缺乏统一部署和规划造成。我国90年代初的民航分权一方面使航空公司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和扩大市场范围,但同时也带来了各航空公司盲目扩大规模、恶性竞争和机票价格战,结果造成两败俱伤,得不偿失。因此,中国民航企业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实现质的飞跃,有效的政府监管还是必需的。民航总局在分权的同时应建立最高管理层信息反馈的机制,加强对各航空公司的管制监督,在健全管理机构,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同时,做到事前有切实可行的成本支出计划,事中执行有限度,事后成本支出有效果,使成本处于有效控制之中,这样就可以为企业自身的经济行为进行监督、控制、决策,使其更加规范、科学。

3.4严把价值链管理,实现行业有效整合

一个公司的竞争力取决于他能在多大程度上管理好自己的价值链和管理的相对优秀程度。在价值链管理的基础上结合成本动因分析,这是消除成本竞争劣势并创造成本优势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通过与供应商的密切合作或后向整合,寻找使双方都能降低成本的机会,实现有效的低价采购;通过与销售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可以形成更好的品牌偏好和品牌忠诚,通过现有消费者吸引更多的潜在消费者。对于航空公司而言,航油航材成本在其成本结构中比重很大,通过与供应方及销售商、消费者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航空公司可通过油料、航材和飞行娱乐设备等实现采购成本的降低和销售市场分额的增加,提高自身成本竞争优势,进而实现低成本战略。另外,各大航空公司应当抓住当前改革重组的机会,加快对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在调整内部管理体系的同时,尽快完成“成本控制体系”。航空公司可采用兼并、转产甚至破产的方式对一些扭亏无望的投资企业进行及时清理,以避免成本的大幅增加。

3.5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扩大资源共享

信息时代,现代化民航企业要想降低成本,建立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管理体系是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必要基础。在民航公司中利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进行市场交易,收集和信息,实现电子商务自动订票、电子收款等措施都可以使成本管理更加便捷有效和易于操作。国外许多航空公司通过管理信息系统,集合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在内的连锁供应系统,大幅度提高了企业信息管理水平。如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在航材管理中,使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科学的分析、计划、决策,有效控制航材的送修、采购,寻找最佳的购货渠道和送修厂家,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实现最经济的采购和维修,大幅度减少了该公司的费用支出,而这些在我国航空公司却还是一片空白,亟待改进。

4结束语

战略成本管理为民航成本管理提供了一种研究思路,但须全面有效地实施还有多方面的限制。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航空运输市场进一步开放,按照双边通航协议,中国会有更多的外国航空公司加入到目前已经竞争激烈的国际航线中,中国的航空企业如何利用入世的大好时机,尽早提高自身实力,真正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大公司、大集团,成本的管理是根本所在。随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民航市场的逐渐规范,我们相信战略成本管理运作必将日趋规范,中国的民航业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

参考文献:

[1]曹建海:《中国产业前景报告》,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M]2005(1)

[2]刘少成:中国民航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国民用航空》,[J]2005(8)

[3]汤姆森,段盛华译《战略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M]2005(4)

[4]陈轲:《战略成本管理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M]2004(12)

[5]刘文君:民航企业尽快实现由成本控制向成本经营转变,《中国民用航空》[J]2004(11)

[6]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陈小悦译,华厦出版社,[M]1997(9)

[7]张安民:《中国航空货运》,航天工业出版社[M]2005(4)

第9篇:竞价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粮油产业;行业结构;企业行为;企业绩效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一、行业结构

1.场竞争和集中度分析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粮食、油料的生产大国、粮油消费和粮油加工大国。因此中国粮油市场存在众多企业:2006年,全国报送粮油加工业统计报表的粮油加工企业(以下简称入统企业)11719个,比上年增加601个,其中:日加工能力100吨以下企业8625个,占73.6%;100-200吨企业1887个,占16.1%;200-400吨企业767个,占6.5%;400-1000吨企业312个,占2.7%;1000吨以上企业128个,占1.1%。

在全部入统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252个,占10.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25个,占1.1%;民营企业10342个,占88.2%。入统企业现价工业总产值3734.3亿元,产品销售收入3730.2亿元,出货值39.4亿元,利润总额76.7亿元,年末从业人数41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4%、24.5%、21.2%、82.5%和8.5%。

更进一步地看,就不同种类的产品来说,集中度的表现和发展趋势也不一样。

玉米加工业集中度有所提高。其加工技术比较简单,操作简单,市场中存在有大量的中小型企业和加工作坊。随着社会资金的不断计人,早就了一些大型和特大型的淀粉加工业,大大提高了行业的加工能力和产量,行业集中度得到明显提高。玉米淀粉加工行业前5家企业产量的集中度将由43%提高到52%,淀粉加工行业的前10家企业产量的集中度也将由41%提高到66%。可见该行业的大企业间竞争明显加剧。

面粉行业集中中国面粉加工企业位数众多,且以中小企业为主。该行业的集中度基本不变。即行业的集中度较低,前10家企业的面粉产量占全国总量的17%左右,由于面粉行业利润较低,资金进入和行业整合缺乏吸引力,今后该行业的集中度也很难有较大提高。由于面粉行业的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加工非常简单,产品种类也比较单一。因此规模化和差异化将成为该行业竞争最有利的战略。

食用油行业集中度也在不断上升。前10家企业食用油产量占总产量的44.7%,考虑益海和嘉里粮油的合并,及其他各企业扩张的可能,2007年这一比例达到了53.3%,预计2008年可达56.3%。大型企业的不断合并和扩展,产生了像益海、中粮、嘉吉等特大型油脂加工企业的出现,未来市场的竞争将主要在他们之间产生,未来油脂行业里的竞争将不只是规模的竞争,更加会是企业内涵的竞争。

2.品差别化分析

粮油企业出售的基本都是同质的产品,产品差异很小,只能通过价格进行竞争,不同和企业间存在的替代性很低。

3.求分析

总体来说需求具有刚性,产品品种的替代性很低。就不同产品来说,其需求也呈不同态势。

玉米加工产品市场需求增长放缓。玉米淀粉和淀粉糖年供求的增长率在2004―2006年的三年中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分别为15%以上和20%以上。但是随着玉米价格的快速上涨和玉米加工业利润的回落,2007年两者产销量的增幅均有下降分别为10%和18%,预计2008年将会在市场信心恢复和企业进一步提高技术,产品供求量的增长率有望有所提高,预计可分别达到14%和20%。

面粉行业市场需求量基本呈平稳。随着中国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主食的需求量正逐渐减少,因此面粉消费总量为下降趋势,但近期仍比较平稳,其中优质面粉的消费量仍在逐步增加。

二、企业行为市场行为

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采取的策略和行为。市场行为主要包括:定价、广告、研究与开发、产品差异化、并购等。

企业行为是市场结构、经济绩效的联系纽带,企业行为通过各种策略对潜在进入者施加压力从而影响市场结构。但必须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讨论企业行为方有意义,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微弱的市场控制力决定了企业广告、窜谋等行为的无效性,企业可以按照市场价格销售任何数量的产品。粮油市场属于垄断竞争行业,并随着竞争的激烈,随着企业间的兼并活动,逐渐向寡头垄断的趋向发展。

1.营销

思路是客户深度开发,产品组合营销,强化内部协同。以中粮为例,中粮才去以贸易带动营销体系建设即采取多品种、多客户、特定开发区域和深度开发的运作方式,区域与品种结合的矩阵式管理。具体来说就是做好产品分销、掌握需求、拓展渠道、组合销售和采集信息的方式。最关键的是要深入了解、把握客户需求,扩大并巩固营销规模,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和解决方案。其中做好销售渠道的建设计划是关键。

2.竞争行为

原料的控制能力成为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就食用油来说中国大豆目前已有一半依靠进口,棕榈油则基本依靠进口,在这种竞争格局下,中国企业还能相对生存下来。但是中国对食用油的需求将逐年增加,因此,未来中国将进口更多的油料,而中国企业如果失去对原料的控制,企业必将受制于人,在原料供给多少、合适供应和原料价格高低的谈判能力明显处于被动,将在与像益海这样既控制原料又有加工厂房的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对原料控制的多少,是决定油料加工企业利润多寡和竞争成败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3.企业、行业整合有其必然性

近几年来,国内油脂行业发生了一系列根本变化。

一方面,由于消费需求快速释放,行业内企业规模随之壮大。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在2005年初正式对外公布的一份我国大豆压榨行业的公告中称,我国现有大豆压榨能力是实际需求的2.6倍以上,大豆压榨业的年综合平均开工率不足40%,我国的大豆压榨能力严重过剩。其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加大了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在整个市场形成恶性竞争,不利于国内大豆产业的长远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加工原料短缺,油脂加工业已成为严重依赖进口的国内产业(当前中国大豆、豆油、棕榈油进口依赖度分别达到63%、85%和100%),行业盈利受全球化因素影响较大。由于这些深刻的内外部原因驱动,国内粮油行业进行整合有着其必然性。整合是行业的必然趋势。这种整合不但发生在经营面临困难的企业中,也同样会出于经营业绩优良企业的战略诉求而发生;小企业使然,大企业亦使然。

4.成本控制

粮油流通行业是成本主导型行业,因此粮油企业对大宗的粮食产业链进行全程服务,积极获得行业内总成本领先。为此必须从收、储、运、销、加、贸的整个产业链上,做到全程的服务。

同时。粮食流通的每一个细小环节的费用都会影响总成本,因此,企业必须具有深度技能,能够做到节省其中的几个环节的

费用,从而获得巨大的总体效益。从粮源控制打角度,实施专业化的大量采购,这样有助于降低原料成本,同时有效利用期现套保的手段,摊薄总成本,这样也就获得了行业内的总成本领先。

三、经营绩效

经营绩效是指特定市场结构下,通过特定企业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品种及技术进入等方面达到的状态。分析主要企业的经营绩效,利润水平。

1.经营产品种类

以中粮为例,主要经营的品种结构为玉米28%、大豆26.5%,小麦17%、销售稻谷和大米17%、副产品11.5%。

2.经营产量、成本、利润和收入分析

总体来看我国粮油产业收入和利润在一直处于上升状态。仅以中粮为例对粮油企业的绩效进行微观的分析来看,中粮2003年、2004年、2005年的总产量分别为82万吨、195万吨、200万吨,相应的利润总额分别为2165万元、2111万元、3779万元,主营业务成本为70950万元、159788万元、125565万元,主营业务利润为2808万元、5530万元、7144万元。

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1.4%、10.5%、18.4%,可见这三年的经营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自2004年有了较大提升。销售毛利率整体保持在5%左右,这是粮食行业的基本特点之一即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获利水平较低,粮油企业主要依靠规模效应来获取利益。

但是就不同种类产品的利润也呈不同态势。

玉米淀粉加工业利润呈继续上涨或保持高位的态势。玉米淀粉加工业的原料成本将难以降低,影响淀粉加工业的利润,淀粉的主要下游产品即淀粉糖的需求有所下降,将导致淀粉的需求量和价格下降,因此该行业的利润有所下降。2006年淀粉糖行业平均利润为10%左右,008年平均利润预计会降低到5%左右。该行业的利润降低也受到了蔗糖市场需求下降的影响。

面粉行业利润略有增加。2006年和2007年中国小麦价格上涨较多,行业毛利率比上年度有所下降,预计2008年小麦供大于求,小麦价格会有所回落,面粉行业的利润受小麦价格下降利好影响以及面粉价格整体平稳,面粉行业平均利润会略有提高,但仍比2006年低。

四、目前我国粮油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

(一)问题:

1.商业模式需要改造完善

目前我国粮油企业对政策的依赖性还是比较大。机会型贸易模式所占比重仍很大,内涵式有机稳定成长的商业模式根本转变尚未实现。对营销体系的认识不够深入,销售网点建设和营销团队培养没有实质性突破,尚未形成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稳定成长的购销模式。

2.经营中心整体运营管理体系尚待建设和完善整体的战略、财务和风险控制等系统有待建立和完善,经营中心在资源配置、总体协调等方面还未得到有效发挥。信息渠道等资源尚未实现在整个经营中心的有效苟同和协作共享。

3.网络体系不健全,基础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基础管理能力提升落后于收储规模扩张,质量管理、成本控制等需要尽快加强。物流节点上不能对业务经营一共强有力的支持。

(二)建议:

1.必须壮大规模,增强资本实力

现代市场竞争主要是在行业内的大企业之间进行的,大企业不仅有着分割市场、左右定价、垄断技术的天然优势,而且瓜分着行业最主要的利润源泉,所以,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做大做强应当是我国粮油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首要目标。

2.必须加强技术开发,增加技术储备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就是核心技术的竞争力。大企业凭借技术优势而掌握行业发展的方向,小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得以成长壮大。因此,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就必须加大技术开发的力度,加强技术储备,为新产品的开发和新市场的拓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必须加强产品的深度开发,延长产业链

技术的核心功能是转化为产品、转化为效率。在消费需求不断变迁的今天,产品的差别化、系列化、深度化,已经成为粮油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只有不断进行产品开发与产品更新,才能够在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才能够在不断平均化的利润分割中获得企业快速成长所必须的超额利润。

4.必须加强产品的标准化管理,确保粮油食品的消费安全

粮油工业与其他工业门类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所提供的产品主要是直接消费的食品,无论是米面油还是进一步加工的粮油制成品,都关乎百姓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必须加大力气抓好产品的标准化管理,确保粮油产品的健康与安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