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观察日记怎么写范文

观察日记怎么写精选(九篇)

观察日记怎么写

第1篇:观察日记怎么写范文

1、观察目的要明确。观察,有多种多样的目的,或为了积累写作素材;或为了进行科学实验;或为了弄清楚某种奥秘只有目的明确,观察才有方向,才有重点。就是观察同一对象,由于目的的不同,方法和角度就不同,结果也就不一样。

2、观察要全面细致。全面,就是要对事情发展的全过程,事物构成的各部分,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观察清楚;细致,就是要求观察深入、彻底,抓俗语事物的特点,规律和本质。

3、观察要持之以恒。观察事物难于一次完成,需要反复进行。这就要同学们有恒心。

4、观察日记的语言要准确。观察日记有很强的科学性。因此要求使用语言要准确,不能用大概、差不多这类似是而非的词语。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观察日记怎么写范文

一、 从生活中培养观察力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现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因此,在作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注重将作文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如在教“写人”(《我的老师》)的作文时,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外貌特征,然后由几名学生向同学们口头介绍老师的外貌,接着由学生自由评论,说得好的在哪?不足又在哪?并给予补述。这样即可以创设说话情境,又为作文提供丰富的材料。

有时课堂上出现的偶发事件也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有一次,我上课上到一半,突然吴佳丽同学呕吐了,吐了一地的赃物。张玉洁同学看见了,就主动去拿扫把扫干净了。其他同学都看着他们。这时我就这件事让学生展开讨论:吴佳丽同学呕吐时,全班同学有什么不同表现?张玉洁同学是怎样做的?你当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因为同学们亲眼目睹了全过程,所以讨论的很热烈。作文课上,我指导学生把这件事追记下来。学生因为有了亲身的体会,自然的感悟,写出来的作文也就有了真情实感。这样既引导学生从具体事件中领会到发现作文材料的方法,又让学生从这件事中得到了教育。如有些同学带早点来学校吃,把吃不掉的扔在垃圾桶里,许多同学看见了围着争论不休,有的指责,有的叹气,有的无所谓。我就此事引导学生对当时情形展开讨论,再顺势让学生进行小练笔。类似这样的经常性训练,能激励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进行观察思考,时间长了,学生也就逐渐养成了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习惯了。

另外,我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如除夕、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家里人是怎样过这些节日的,发现其中独特的过节方式和特有的情趣,再结合自己特殊的感受把它们记录下来。这样的训练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注意观察日常生活的习惯。

二、从劳动中培养观察力

把作文教学与劳动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劳动中,通过亲身实践,即可逐步培养起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养成爱劳动的习惯,通过写作使学生在劳动中的感受进一步升化和提高。比如,在教“写事”(《我学会了蒸米饭》)的作文时,我布置学生在家让爸爸妈妈教他们蒸米饭,有了亲身经历就有事情可写,然后来到课堂互相交流经验,把学蒸米饭的经过和感受进行口述,再让学生自由评论,教师加以指导。

要想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还可以让学生坚持写观察日记。比如让学生亲手种下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然后布置学生写日记,写种植物的过程。以后就每天让学生观察自己种的植物,把每天看到的和自己想到的写下来。学生很乐意去观察并写下来。记得有一天的日记,班上的高嘉慧同学写的是《沉睡的种子》,这篇日记写得非常好,完全体现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盼望种子发芽的心情,而且语句充满了童真童趣。这样通过劳动不仅使学生感到作文有话可写,还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三、从活动中培养观察力

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好材料,把自己参加过或看到、听到、想到的,只要有意义就可以写下来。为了使学生有组织、有目的的参加活动,并对活动留有深刻的印象,我指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地观察活动全过程。例如:《跑步比赛》,比赛前先教给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当运动员未来之前,观众是怎样等待的?心情怎样?当运动员一上场,观众队伍发生了什么变化?表情怎样?当听到同学们的“加油”声时,运动员是怎样的表情。并指导学生抓住熟悉的同学进行描写。一位同学在作文中这样写道:“不知谁喊了一声‘来了,来了!’人群顿时沸腾起来,只见我班同学邓毅气喘吁吁地跑来了,似乎每一步都使出全身力气。他脸上红红的,像熟透的红苹果,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滴下来,我真为他捏把汗呀!”可以看出学生不但思路清晰,言之有序,而且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另外平时要学生多写写《课间十分钟》《我爱玩的一种游戏》等这样反映学生活动的作文。教师要加以指导,如针对《课间十分钟》这一题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下课铃响后,同学们有哪些不同的表现?自己心里又是怎么想的?然后根据观察到的实际情况把具体内容写下来,写成小短文。

四、从大自然中培养观察力

第3篇:观察日记怎么写范文

一、从小到大

初学写作,学生不易写很大的东西,要写一些比较简单而且他们熟悉的小东西。例如:开始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用的铅笔、钢笔、文具盒、字典等。教师可指导学生口述再写,学生觉得有啥可写,不因无材料而犯愁。以后逐渐观察大的东西,如学校、工厂等。

二、由静引动

在写作中,有时写静态,有时写动态,有静有动,文章的内容才会充实、生动、具体。学生初写作时,以写静态为好。因为静止不动的东西,可以多角度、长时间地进行观察,有利于学生观察写作。随着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的提高,逐渐引导学生写动的事物。无论是静态描写还是动态描写,都要注意预先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进行观察,把方法教给学生。

三、由事到人

写人记事,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但写人要比写事难些。训练学生写观察日记时,要先训练写事,再训练写人。写事时,注意掌握事情的起因、经过、发展、高潮和结果,把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写人时,先让学生写最熟悉的人。通过这个人的外貌、语言、动作、表情或用一件乃至几件事来表现人的性格、特征、精神风貌等。

四、先定向后机遇

所谓定向观察,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让学生去观察某种事物,使学生从观察中获得知识、获得经验。日记本来由学生自己选择材料,但学生常常不知道该写什么。于是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学校的生活,从中选择一件事,让学生写。或让学生观察某个建筑物,出去观察春景等。经过几次指导,学生确实掌握了观察方法,学会确定不同的观察重点时,教师便可放手让学生自己随便观察了。生活的内容丰富多彩,凡是学生想写的均可入笔。可以写人,可以叙事,可以状物,可以抒情,还可以写景……也就是说,心中有什么,笔下就写什么,话怎么说,字就怎么写,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机遇观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或偶尔碰到的新鲜事物,他们认为有写的价值,就可以随时写出来。如学生日常碰到的好人好事等。观察写作,也可写坏人坏事的表现,分清什么是好,什么是丑,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五、顺应童心,观察小动物

学生十分喜爱小动物,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因势利导,从一些小动物身上练笔,比如小蚂蚁、小花猫、鸽子等。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外形,进而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征。有一位学生非常喜欢鸽子,因此对鸽子做了细致的观察。日记中无论是鸽子的模样(静态),还是鸽子的神态动作(动态),都描绘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六、日记朗读比赛

每位同学都从自己所写的日记中选一至三篇参评。全班同学都当评委,大家规定标准,评出一、二、三等奖。有时采用积分制,即对写作优秀者给高分,写作差的学生分数低,可以让多写,最后积分不一定少。然后采用不同的形式分别予以表彰。初开始时对于敢上台朗读自己的日记者,不论程度如何均发给鼓励奖,以调动其积极性。

七、日记展评会

将全班同学所写的日记都摆出来让大家观看评比,及时指出优缺点,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八、日记分析会

针对每一位同学的日记写作情况,让全班同学在阅读基础上发言,对成绩做出肯定,对不足指出也予以指出。在评析过程中,不仅能较快地提高某个同学的日记写作水平,同时也能使全班同学受到启发。

九、创办发表园地

要育苗就得有苗圃。我们利用教室墙报,不断地将同学们的日记佳作发表出来,授予“小作者”等光荣称号。另外还订阅了大量的课外读物供学生阅读,重点培养积极分子、文学骨干等,使学生的写作欲望不断增强。

第4篇:观察日记怎么写范文

关键词:阅读;作文;小学语文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因此,语文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阅读为写作提供积累,写作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那么,如何将二者结合在一起使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呢?

一、多读书——开阔视野

关于多读书,杜甫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顾炎武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见,读书对增长知识对写作是多么的重要!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累计应不少于145万字。可是,受电视、电影和网络等多种媒体影响现代学生普遍课外阅读兴趣不高,阅读量严重不够,而导致阅读能力低下,写作水平不高。许多孩子尤其喜欢看电视很少读书,虽然经常买书,但往往买回不读东书。有关研究调查发现:99%的孩子喜欢看电视,而喜欢看书的孩子不足50%。[1]

我国多个机构调查得出人均每年读书1.6本、2本、4本,而前苏联人均每年读书55本;美国从克林顿总统开始实施每人每年读50本书阅读计划。[2]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这两个国家对多读书是多么重视。高尔基曾说过:“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因此,我们应该提倡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

兴趣是小学生能够主动阅读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对阅读具有浓厚的兴趣,小学生才能积极地去投入,才能在读书中体验到快乐和情趣。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一)、教师示范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激发小学生读书兴趣,语文教师起着举足轻重典范作用。小学生因其身心发展阶段,易产生模仿,教师爱好什么,学生会模仿爱好什么。所以教师要从我做起,首先对阅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给学生以表率,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在课题教学中,项学生表露自己怎样爱好阅读以及阅读的好处,并且把自己读过的适合小学生的书推荐给他们,把自己喜欢看的书放在办公室,让学生知道原来教师也会读许多书。作为语文教师每天晨读的时候,一定要率先朗读。在课堂上要时常采撷课外读物中的精彩片断,有声有色地向学生朗读,让学生陶醉在美的感受中,让自己的阅读作用产生情感场,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读书的魅力。这样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读书的队伍中去,去尝试读书的乐趣。

(二)结合课文

在讲解教材中的课文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名著名篇,使读书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例如当学到《草船借箭》时,可以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进一步感受到诸葛亮的有胆有识,才智过人和神机妙算。教师不仅仅向学生推荐课外相关作品,还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课外阅读的心得和感受。要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就要根据不同的年级,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讲一讲自己都阅读了什么书籍,并用语言描述其中的精彩部分(越详细越好)。对于高年级学生则写读书笔记书写心得,或者采摘其中精彩文笔,或者分析故事中的人和物是怎么描写的等。针对某些具有一定专业知识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到课外书中去搜集相关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网络,然后全班同学汇报交流,相互学习,既提高了课外阅读的兴趣,又增进了知识的学习。例如学习《装满昆虫的口袋》课文后,教师推荐学生阅读该文的主人公,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让他们懂得了怎样去观察生活中的细节。

二、勤日记——日积月累

中国写作学会名誉会长、著名写作学理论家、南京大学新闻学科创始人裴显生教授,在回答小朋友来信问他是怎样开始练笔时写道:“我从小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几十年来一直坚持着”。关于写日记好处,他说:“学会坚持写日记,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而且可以积累自己文化和人生经验,提高思想修养和工作能力。”正是因为裴显生教授从小学三年级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才造就了他在写作方面的成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读书的时候兴致高,记忆好,但忘得也快。因此,要培养他们写日记的习惯,特别是读书笔记习惯尤为重要。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还处于发展阶段,对日记和读书笔记的要求不能太高,应该因人而异。但不管怎样要养成写日记,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语文教师在这个方面应该给学生指导。

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关键在于“勤”。教师要鼓励学生观察自己周围的一草一木,观察学校、家庭和社会场所发生变化,鼓励他们把自己所看的情景写下来。在日记中可以抒发自己的感想、或记录趣事、或提出疑问、或是自己的烦恼等等,只要是自己感受到的、观察到的,哪怕一句话、一个段落,一次感动或一个新鲜事都是可以的。

教师要倡导在阅读中“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鼓励学生们既要多读书又要勤动笔。动笔,既可以是在书上画线,做标记符号,也可以是写一写自己的看法、见解和感受。通过鼓励学生们勤动笔,促进他们对知识思考、理解和加工,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和锻炼思维。

为了提高学生的记笔记和日记的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相互学习如何写日记,交流读书笔记,鼓励他们互相借鉴,比一比哪位同学积累的日记和读书笔记多,哪一位同学的日记写的最好,读书笔记做的最好。

三、精习作——妙笔生花

小学生的一举一动是天真的可爱的,他们的想的问题也是天真可爱的。因此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心理怎么想就怎么写,写自己的真情情感,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只要写出自己的经历与生活感悟就行。习作中不要求学生有多少妙笔连珠的语句,凡是发自内心的作文,都会感人的。

教师要告诉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的方法,例如运用比喻、类比和夸张等手法,放大内心世界。对于学生的习作,教师一定要细心呵护,无论是课堂随笔还是课外习作,凡是他们写出来的文字都要尊重,无论是多么幼稚,多么笨拙,教师都不要随意扼杀和嘲笑。

第5篇:观察日记怎么写范文

一 畅所欲言,激发兴趣——谈

让学生敢写、愿写作文,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这就必须消除他们对作文的畏惧心理。“写什么”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生活素材,从三年级开始,笔者要求学生每天讲述一件新鲜事,新鲜事不一定是大事,点滴小事同样可以。学生先在小组中讲,再由小组推荐一个代表,利用课前五分钟讲故事。教师除了要做一个表扬为主的评价外,还要求学生对讲述者做一个评价:意思讲清楚了没有?是不是有顺序?重要的地方听明白了吗?经过较长时间训练后,学生基本形成了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然后开始要求学生写新鲜事,我告诉他们:“老师希望了解每位同学的新鲜事,课堂上只能听一两位同学的,太遗憾了。并且,要是你们的发现能让家长也了解,那不是更好吗?”于是,学生开始把他们的故事写在日记本上,日记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学生愿意完成的常规性作业。对于学生日记的评价我注重发掘优点,即使非常差,也要找出优点进行表扬。学生们感觉到了原来作文就是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思想上的压力大大减轻,喜欢写日记了,甚至在老师没布置的情况下有的同学也主动地写。这样,激发了学生愿意表达的积极性,消除了他们对作文的畏惧心理。

二 引导观察,细致入微——看

观察浮光掠影,笔下空洞无物,这是学生的通病。要想学生写的作文言之有物,有血有肉,有话可写,说得详细,就应教会他们怎么观察。为此,只要可能,作文前我总是要求学生挖掘大脑中的记忆,或带领学生先看后写。如三年级第一单元的作文是要求写一处景物,我便利用课余先带领学生参观了校园,让学生讨论确定哪些景物应是作文中的重点。然后再带领学生重点观察校园的舞台、假山、后山,参观的过程中告诉学生要看仔细,不但要看,而且要看清楚。如假山的形状、假山下的水池、水池中的游鱼等。我还让学生边看边谈,谈谈自己看到些什么,尤其是看到些什么不易发现的东西。在积累了一点的观察经验后,再让学生根据刚才学到的观察法,回家看看家乡的竹林,山下的小溪,回忆曾经去过的美丽地方,等学生积累了比较多的感性认识之后,再组织班队活动,让大家夸夸自己的家乡。在此基础上布置学生作文,便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所以,发掘学生记忆,增加感性认识,是避免作文空洞的一个好办法。

三 再现生活,善于表达——练

学生作文内容干瘪、没有条理是一个通病,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这些毛病呢?这要与观察能力的培养联系起来。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告诉学生观察顺序、观察重点、观察的细致度。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强化练习。如在训练学生具体描写的这个问题上,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家乡的一棵树”、“这棵树真小呀!”、“今天真热呀!”、“爸爸对我特别好”、“我很难过”等,让学生分析怎样把这些句子写具体。如第一句“家乡的一棵树”,学生往往只会说树高、树大,除此之外还可以说些什么呢?笔者和学生一起分析,我们还可以从树的位置、树的高度、树干的粗细、枝叶的繁茂、形状、颜色,树的花、果,早上、中午、晚上它有什么不同,初夏秋冬有什么不一样等,再想想,这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棵树呢?(爸爸栽的?自己长出来的?),它给我们带来什么方便?我们对它是什么态度?学生仔细一分析,就一棵树,还真有说不完的话,写出来的东西自然就多了。再如“我很难过”,老师和学生一起分析,把它做成了一个作文题目。大家又一起分析了:难过的原因是什么?(是受到老师的批评)为什么老师会批评呢?老师是怎么批评的?自己当时有什么想法?自己错在哪里?自己决心以后怎么做?学生这么一想,话就多起来了,写起来自然也就有了真情实感。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学生写起作文来自然思维开阔,才会有得心应手的感受。当然,在指导具体描写的进程中还要注意纠正学生作文条理混乱问题。

四 展示成果,赏析作品——辨

第6篇:观察日记怎么写范文

记日记并不是一件难事,我国著名作家冰心这样说过:“心中有什么,笔下就写什么,话怎么说,字就怎么写;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思想感情发泄完了,文章也就写完了。”

虽然每天写下一些文字并不难,但是要坚持天天写,一天也不间断,就不那么容易了。这就需要有恒心,有毅力。

有不少小学生在老师的建议下都曾经记过日记,往往开头一段时间兴趣较浓,但过上一段时间(通常在二三个月)便坚持不下去了,先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到后来干脆不记了,这是缺少恒心和毅力的缘故。其实,恒心和毅力是可以培养的,培养恒心和毅力的最好方法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俗话说:“习惯成自然。”每天晚上在睡觉前一定要在日记本上写上几笔,不写几笔便不睡觉。开始时可能会有“坚持”的感觉,记到后来,便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变为每天的“需要”了。

记日记与写作文最大的不同之处有两点:一是必须绝对真实,一定要是自己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和确实这样想的,才用文字把这些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记录下来;二是长短篇幅不限,结构方面也不要求“一定要像篇文章的样子”,有话则长些,无话可短些。

日记的一般格式是,先在第一行写上日期、星期几和天气情况,然后另起一行记事情的经过或自己的感受等。日期要写全年、月、日,如2003年9月27日,不能光写“9月27日”而把2003年漏掉。不然过上几年翻阅时连自己也弄不清楚是哪一年写的了。天气情况则不一定记得特别具体,只要分别“晴天、阴天或雨天”就行了。有的日记记的内容比较集中,也可在第一行下面像作文一样加个标题。篇幅较短的日记不必分段,但内容较多,不但记事并且还记下自己的所感所想的日记一定要分段,通常记所感所想时应另起一段。记日记尽管没有像写作文那样要求严格,但语句表达的意思要准确,要流畅,包括标点符号,也不能马虎了事。

日记,就其内容看,可分为生活日记和观察日记两种类型。生活日记就是把自己生活(包括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记下来,并适当地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生活日记可以记的内容十分广泛,既可以记一件事或一次活动,也可以记一个人,还可以记动物、物品等。观察日记则是记录自己有意观察到的事物或社会现象。记观察日记,不但要记下观察到的情况,而且还应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思考,找出其中一些规律来。比如说《蚂蚁活动与天气变化》这类观察日记,通过对蚂蚁生活规律的观察,与天气变化现象进行有目的的联系分析,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蚂蚁可以预报天气。

要记好日记,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放开写,把自己的生活和思想绝对真实地记录下来,而不要进行过多的修饰。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而不是写给别人看的,有些内容,写进作文中去可能不太适合,但记在日记当中,就完全没有什么关系。比如说在同学有困难时究竟帮不帮他,自己的头脑中曾经犹豫过,那就应当把这个思想过程如实地记下来,而不要怕“有损自己的形象”而不记,或者不顾事实地拔高自己,大唱“高调”。

第7篇:观察日记怎么写范文

小学生天性活泼,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他们乐于观察,乐于表达,对观察任务充满激情。

一、学观察,广进“材”源

优选作文材料的前提是占有大量的作文素材,解决学生习作“言之无物”的问题。吴立岗教授认为,“中年级是观察活动的‘敏感期’”。中年级最佳的习作形式是观察作文。只有学好观察的方法,通过亲身的观察与体验,才能在习作中表达出真情实感,才能写出“接地气”的好作文。

(一)抓特点的观察

以写作为目的的观察,最大的任务是“调动五官去感受生活和事物的特征”,然而,学生并不清楚什么是“特点”。一名学生写道:“我的小金鱼真可爱。圆圆的眼睛,长长的尾巴,嘴巴一张一张的,还有两个小小的鼻子,不仔细看还发现不了呢!”通过这段描写不难看出,学生的观察是仔细认真的,还发现了不容易发现的小鼻子,但她并没有抓住金鱼最大的特点,如鱼鳞、会游泳,所以读起来根本就不像一条鱼。

“抓特点”,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特点。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作文内容是“写写我自己”。为了帮助学生找特点,我们准备了观察表(见表一),要求学生在镜子里观察自己的外貌,记录下自己最满意或者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对自己的性格与爱好等做自我观察,并采访家长、同学等,对自己的特点进行更全面的确定。在表格中用概括性的词语或者短句进行记录,使学生采集的第一手素材尽量接近真实的自己,在作前指导中帮助学生进一步对自己的特点进行“筛选”。

课堂教学片断一:

师:请大家逐条汇报自己的作文观察表吧。

蒋曜阳:我外貌最大的特点是塌鼻梁。奶奶说一家三塌鼻,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可以说是祖传的,是他的一个记号。怎么说才能更有趣呢?

生:这是防伪标记。

师:你有防伪标记吗?可以是天生的,也可以是后天的,如疤痕等,一个疤痕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呢。

(生整理修改观察表,寻找自己外貌上的最大特点。)

课堂教学片断二:

师:谁来说说你的性格特点。

张思弈:(实物投影展示观察表)我有时温柔、内向,有时脾气暴躁。

师:同学们,你们对张思弈的印象如何?

(大多数学生倾向温柔内向型。)

师:同学多年彼此已经非常熟悉了,那你选择什么材料,让大家耳目一新呢?

张思弈(想了想):其实,管理班级的时候,我很自信。

师:那么你能否将处事果断、自信的班长形象,作为典型材料呢?这样同学们会对你刮目相看呢!

(生修改观察表,寻找性格中最精彩的一面。)

“特点”就是最与众不同的“点”。在整堂课中,教师紧紧围绕观察表指导学生提炼、修正自己的特点,并找到能体现特点的典型事例。经过这样细致的观察指导,学生准备的材料个性鲜明,消除了千人一面的弊端。对学生而言,“抓特点”并不简单。在观察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就应该组织学生探讨观察对象的最大特点,并围绕这个特点作重点观察,如早春校园景物观察中就可以通过一组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玉兰花苞毛茸茸的,形如毛笔,花瓣洁白硕大;白梅花苞圆圆的,小小的,极像小青豆,花开洁白细密等。“抓特点”要抓到实处。

(二)连续的观察

从四年级上册开始,教材对观察周围事物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连续观察。连续观察要求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坚持对某种事物进行不间断地观察,准确了解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以及变化。这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态度和观察习惯都是一种新的挑战。在本册我们安排了三次连续观察的综合实践活动,分别是第一单元的校园紫薇花开花过程观察记录;第二单元的吊兰小植株在水培状态下,气根生长变化观察记录;第五单元的饲养小动物观察活动。

以第一单元紫薇花观察活动为例,先下发观察表。(如表二)

紫薇花观察表

记录人________ 日期________

“连续观察”的要点是发现事物的变化。紫薇是一种很有特点的花,花期较长,花朵次第开放,往往在一个枝条上就能观察到包括花苞、盛开、凋谢、结果各个阶段的形态,非常适合做连续性观察。在观察表的引领下,学生从不同角度对紫薇花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为习作储备丰富的材料。在“连续观察”起步阶段,教师的观察导向必须明确,并及时反馈,不能放任自流。如紫薇花的观察表不能一发了之,重点部分必须分步分时渐次完成:今天观察紫薇的花苞,记录后交流反馈;明天观察紫薇盛开的花朵,包括花瓣、花蕊等;记录后交流反馈。连续观察要边观察边发现,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

(三)自由的观察

“光吃细粮,营养不良”。综合实践活动中,在教师有目的地引领下观察,储备必要的观察知识和观察技能;在广阔的生活中,自主地、有意识地寻找有价值的观察对象,运用一定的观察方法记录生活,是形成观察能力的有力保障。

从三年级开始,学生就有了“记事本”,或长或短地随时记录自己的生活观察。班级创办了《作文周报》,专门刊登学生的生活小记录。学生几乎每天都在用心记录,一学期下来,平均每人写下了5本小日记,近万字的“记事本”精彩纷呈:

忽然,狂风怒吼着、咆哮着袭过来!大树弯着身子,枝条疯狂地摇摆,绿叶儿在风中挣扎,哗哗作响。狂风呜呼呜呼地刮着,如鬼哭狼嚎一般。咆哮声不绝于耳,大地瞬间变得尘土风扬。(夏恒露)

夜空中,点点繁星正漫步着,踩出银色的光芒,闪闪烁烁。这些可爱、机灵的星星眨巴着,好像无数小眼睛,明亮晶莹,在天空中忽隐忽现,不断跳跃着…… (孙麒皓)

放入水中后,高锰酸钾立刻就沉入水底。它们后面留下一道道足迹,像蜗牛走过的地方,又像是下了一场紫色的雨。搅拌后,高锰酸钾慢慢散开,像雾气般,继续搅拌,它又像刮起了一阵龙卷风,在杯子中掀起了一圈紫色的 “尘土”。(盛钰凯)

“自由观察”重在“练眼”,能将生活中的小事、小景,甚至是转瞬即逝的一刻记录下来。“记事本”中这些美妙的文字都是学生用心观察、思考的结晶,涉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记录了学生的原味童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是,“自由观察”不等于“自流观察”。实践证明,学生的日常记录也是需要教师引导与鼓励的。如班级创办周报,一周进行一次集中的优秀日记讲评展示,不定时地对优秀日记进行宣读等,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效果最佳的情况是语文老师有课程资源整合的意识,及时了解科学、思想品德、体育、音乐等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放学前对学生的日记选材进行简单有效的交流指导,拓宽自由观察的空间。

二、学构思,广开“材”路

“构思”是提炼主题,选择题材,布局谋篇的复杂的心理过程,是写好习作的奠基石。从写作的过程来看,构思就是材料的提取与加工的过程,解决的是写作中“言之有序”的问题。在作文前的观察活动中,学生已经占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怎样优选材料,有序表达成为这一阶段的重点。

(一)优选指向中心的材料

小学生习作大致要经历“说话写话、片段练习、谋篇布局”三个阶段,其中写好段落,是打实学生习作基本功的重心所在。第二学段的习作重点应从片段练习开始,以课文的典型语段为例,踏踏实实地进行优选材料的学习。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喜爱的小动物”,课文有《白鹅》、《白公鹅》(略读)、《猫》、《母鸡》(略读)。这四篇课文都用明贬暗褒的手法,表达了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文章多采用总分的结构段式,层次清楚,是指导学生“根据中心选材料”的典型范例。

课堂教学片断:

师:(出示《猫》的片断)老舍先生认为猫的性格怎样?

生: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师:猫的性格古怪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生: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的时候温柔可亲,不高兴的时候一声不出;既胆小又勇猛。

师:你发现吗?老舍先生写猫的性格,选择的材料很有意思。

生:我发现他选的材料都是互相矛盾的。

师:这样矛盾的材料组合是为了说明什么呢?

生:是为了说明猫的性格实在太古怪了,不可思议。

师:对,为了表现猫的性格古怪,作者选的材料也很古怪,看似矛盾,实则透露着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你饲养的小动物有怎样的性格呢?先用一个词概括,再从观察材料中选择能体现这个性格的材料,写一个片段。

(练习用总分的方式写一段话,要求用总起句概括小动物的特点,选择的材料能突出这个特点。)

“指向中心”的选材训练一般分为三步:即什么是中心,怎样提炼中心,选择怎样的材料突出中心。作文的许多规则都蕴含在典范的文章中,小学生的选材训练应以教材为例,实实在在地利用教材中的典型,用“例―规”法总结出作文规则,以此举一反三,进行变式练习。这样指导学生优选观察作文材料,能起到很好的梳理思维的作用,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规范有序。

(二)优选明显变化的材料

在连续观察中,事物往往呈现出阶段性的明显变化,或一些突出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瞬间。如学习了课文《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后,我们针对吊兰的气根生长过程开展连续观察。每组分到一个透明的玻璃培植瓶和两棵已经蔫蔫的吊兰小植株,每天观察记录小植株的变化,重点观察气根的生长状况。在连续观察的十几天里,教师每天及时收齐观察记录本,及时反馈学生的观察情况,在班里宣读观察特别仔细的记录,为学生准确、形象地记录气根变化打好语言基础。由于资料充分,再加上平时细致的观察记录指导,本次作文可以放手让学生自由整理写作。教师则侧重写后的讲评指导。

讲评课片段实录:

师:对描述对象的观察是否精彩,主要看重点部分的描写是否清楚、吸引人。我们此次习作的重点描写是什么呢?(A.气根;B.气根的变化)

生:我认为是气根的变化。

师:怎样把气根的变化讲清楚呢?请大家仔细看自己的观察记录本,令我们眼前一亮的变化是哪几次?

(生迅速翻看记录本,议论纷纷)

经过讨论,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板书)

原样――抽芽――伸长

细绒毛――绒毛变绿――绒毛变细须

师:让我们再次见证那几次令我们眼前一亮的惊喜瞬间吧。(出示按生长过程精心拍摄的照片,再次印证学生的观察。)

师:让我们看看各个阶段的精彩记录。(出示优秀学生记录片段)

小植株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它大口大口地喝水,叶子也渐渐舒展开了。碧绿的气根上抽出了米粒般大小、雪白的芽儿,可爱极了。(蔡松呈)

第二天,它的气根伸直了,尖端长出了一段雪白的根,就像一只冬眠的小白熊刚从树洞爬出来的样子。(史肖博)

气根展开了,长出了一点点白色的小绒毛,好像冬天冰柱发出的冷气。(曹锦驰)

雪白的气根尖上长出了一点绿,好像所有的生命力从这一点绿上开始绽放。接着全部的气根都绿了,长出了雪白的根须。那根须跟山药的根须差不多,不过,小吊兰的根须更加雪白纤细。(孙麒皓)

“明显变化”的材料,往往是隐含在学生众多的观察记录里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学生积累了丰厚的素材,可是想从中挑选出精彩的部分并有序地写下来,也并不容易。因此,在集体的连续观察中,教师可以全程陪同学生的观察活动,有意识地用图片或视频的方式记录下观察对象的一些明显变化,或有趣的瞬间,做好作文选材的“前构思”,强化观察表象;在自由进行的连续观察中,教师有时无法亲临学生观察的现场,如在家进行的小动物连续观察中,教师不可能全面了解每位学生观察对象的情况。这时,教师可以认真关注学生的连续观察记录,小动物出现“明显变化”的那次记录前打钩做记号,如小狗今天受了惊吓,小乌龟开始冬眠,小金鱼抢食打斗等,帮助学生厘清材料,优选材料。

(三)优选先后次序的材料

细致的观察要能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内在联系,而第二学段学生受到认知水平的限制,有时并不清楚他所观察的对象的生长规律,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观察校园紫薇花时,拍下一张照片,里面可以看清紫薇从开花到结果的各个阶段的所有形态,但由于紫薇的花苞和花谢后的果实非常相像,出示图片的时候,多数学生却并不清楚各种花形之间的联系。本次选材指导的关键就是对照图片,从观察记录里找到相应的文字,进行先后次序的排列。

师:在这张图片里,你能找到紫薇开花过程的各种形态吗?

生:我找到花骨朵。

师:哪个是花骨朵?

生:圆圆的,像颗小豆豆的。

师:可是这里有两种小豆豆,它们是不一样的,你发现了吗?

(经过比较,学生有了惊喜的发现:紫薇的花苞头上有微微的几条裂痕,对照花朵张开后的形状,他们发现,裂痕张开的时候,花瓣和花蕊就是从开口的地方吐出来的;当花谢以后,又结成了一颗小豆豆,但是明显比花苞时大,更重要的是头上的裂痕没有了。)

师:现在你能根据图片,排列出紫薇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吗?

根据回答板书:花苞――裂开――花瓣――花蕊――花谢――结果

师:根据板书,从你的观察记录中找到相应的描写,按照先后次序将这些材料重新排列。

第8篇:观察日记怎么写范文

[关键词]:认知水平 语言交际能力 练笔 开卷有益

习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习作则是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实现语文学科教学目标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认识和理解生活、感受和表现生活的学科要求。可是多年来,在语文教学中,困扰教师的一个最大难题竟是阅读的习作教学。“学生习作咬笔头,家长看了直摇头,老师批改皱眉头。”这样的情景我们并不陌生。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给学生怎样组织材料,材料的来源,是平时多观察,多体验,把观察和体验到的材料积累起来,这样才能下笔如神,写出华丽的篇章。

看图说话作文:

一、指导学生掌握看图的顺序和方法

看图要有一定的顺序,不能东说一句,西扯一句,这样说出的话就显得相当凌乱。要指导学生先整体后部分,先概括出全图的主要内容,在一部分一部分的具体观察,最后再回到全幅图,连贯的说出图意,来实现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如《上学路上》,这篇看图作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再指导学生一幅图一幅图的观察,一个小朋友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最后把几幅图连接起来,连续的叙述整个故事。观察单幅图时,要指导学生由远到近,或从近到远,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等进行观察,使学生达到叙述有条理,有层次。

二、指导学生完成由说到写的过渡

“说是内部语言转化成书面语言的纽带”

口头语言的发展,始终先于书面语言,说的清楚,说的越深,写出来的就越明白。看图作文必须遵循先说后写有顺序的进行训练,在引导学生看图说话的基础上,还要及时的引导学生把说过的话写出来,怎样说就怎样写,鼓励学生大胆的写,不求每个词都用得准确,只要把话连贯的说准确,写出来就可以了。写好了,就找孩子们读一读,不通顺的地方和些写的不够劲的地方互相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如果看图说话练得扎实了,那么学生看图写话水平也就有很大的提高了。

命题作文:

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给学生一个作文题目,然后让学生去写,学生觉得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审题,组织材料。比如让学生写《我的妈妈》,学生觉得没什么可写,根源就是平时缺乏观察与积累,这时教师应该怎么启发学生呢?

第9篇:观察日记怎么写范文

一、充分渲染,潜移默化激发学生的热情

在我们农村小学,一般是等学生步入三年级,家长才开始意识到要写作文了,加上他们觉得作文对于语文成绩的影响之大、深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他们常常通过教育,希望孩子的认识能与自己保持一致。殊不知游离在实践之外的教育反而让孩子有压力,对日记产生惧怕心理。要想使学生对日记感兴趣,前期准备得从孩子心理需要出发。

1.发挥名人效应。接三年级这个班,要开始写日记了,我特意准备了一节指导课。通过学习名人写日记的心得、交流写日记的好处、揭示写日记的秘诀、拓宽写日记的内容等环节使学生不怕写。

2.发挥身边的榜样作用。班里学生刚开始不乏在日记方面有热情的,教师要牢牢抓住,让大家都来感受到,从而起到导向作用。开学伊始,我知道班里的小赐学在二年级的暑假中就尝试写观察日记了,我把他的日记本在班里隆重推出,引来同学一片羡慕与称赞;当我趁势读读另一个同学即兴写的日记,更是让学生觉得“写日记,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3.运用阳性强化法,激发学生渴望成功的积极情绪。我在班级中开展语文加分记录制度,范围很广,有及时完成作业不拖拉、书写端正、上课等,但这些方面能争取到的加分是有限的。日记争星加分则是最有潜力的,孩子只要写了,不是明显退步就能得一颗五角星。那么,只要他们努力,日记能得到的星星没有上限,加分会成为三天两头的常见事。因此,还没开始写日记,孩子们对写好日记就充满了期待。

一系列的前期准备,让孩子感觉到的是热情,而不是压力,这样有利于孩子积极性的培养,使学生对于写日记兴致盎然。

二、有效指导,踏踏实实保持学生的热情

光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接下来任重道远的是如何让学生保有这份热情。“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三年级孩子写日记才刚刚开始,日记写什么?往往是孩子们最为难的事。孩子的观察力不够,对于我们日常的春夏秋冬的变化,对我们日常身边发生的事情关注不多,或者说根本没有去观察。因此,培养孩子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力,让他们写观察日记,细心体会事物的状态和事物的变化过程,在观察变化的过程中能够有自己的亲身感觉和心得,及时指导孩子写出来,表达出来,才能循序渐进使学生能写日记。

1.教学生写观察日记,要与课文结合,有意识地运用学到的方法描写所观察的内容。

2.组织活动,积累鲜活的材料,在实践中观察,在观察中体悟。欢乐的活动点燃学生最佳学习情趣,将无意学习和有意学习结合起来,学生乐在其中,津津有味地谈感受,炼语言,尽其所能,完成理想目标,作为教师何乐而不为呢?秋天组织学生田野采风,我也随行。

秋天的田野里,庄稼成熟。孩子们在田野里看金色的稻田,碧绿的菜地,活泼的蚂蚱,大家叽叽喳喳聊着,之后的日记便成了他们倾诉的方式。

3.教师由扶到放,让学生从容观察,从容日记。如写《泡茶》一文,我先请学生回去在家长帮助下给家长泡茶并记录过程,注意观察,然后在课堂中再次演示泡茶过程,同时进行交流。这样一来,原来不会写的学生也能写出有模有样的日记,他们写作的兴趣一下子提高了。

4.逐步拓宽日记内容的角度,把更多的空间与自由还给学生。学生平时的学习任务紧,日记内容相对少一些,我开启日记内容荟萃模式,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不知道写什么的学生有了日记题材,更多学生在不断交流中有了新角度去观察并书写日记。

5.逐渐渗透,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具体方法。观察方法本身是比较枯燥的,但是只有掌握方法才能更好地把握观察对象。因此,我结合日记内容,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运用相应的观察方法!

实践证明,学生的眼界一旦打开,他们的生活便不再“没什么可写”,而是真正成了他们日记的源头,“我手写我心”“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是自然而然的事。

三、关注发展,激励评价营造乐写的浓郁氛围,全面激发学生的热情

当孩子们写日记的热情被很好地点燃,而日记内容的拓展则使孩子们不再为写什么而发愁。怎样使这种热情更进一步得到助燃,这就跟日记的批改评价有着最直接的关系了。

1.学会欣赏。三年级孩子的日记,我们不能期待他们写得很有感悟,也不能希望每天从他们的日记中找到“好词好句”。我们应该带着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他们行同流水账的文字,以欣赏为主。对于孩子的优秀日记或日记中的某一闪光点,除了大张旗鼓地表扬,更需要发自内心的激赏。。

2.及时反馈。孩子们每天交日记后,很想知道所获得的评价。因此,日记批改、反馈都要及时。时间长了,对孩子的激励作用就会减弱。我每天早上进教室之后最主要的事就是批改日记,早早批完后到晨间谈话时就给孩子们反馈当天的日记情况,该表扬、该学习的地方都和孩子进行交流。

3.创设平台秀日记。把学生习作中的妙词佳句,别具一格的构思,写在黑板报上,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励他们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