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热力企业节能工作计划范文

热力企业节能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热力企业节能工作计划

第1篇:热力企业节能工作计划范文

为加快推进我市供热计量改革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促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供热计量改革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意见》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和任务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主导、部门组织、企业参与、用户配合”的原则,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市场监管,加快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和建筑节能改造,确保新建建筑达到热计量条件;通过对保温隔热性能差、能耗较高的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提升建筑品质、提高居民居住舒适度;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十二五”相关工作任务,努力改善群众的居住生活条件,推进幸福建设。

(二)任务目标。

1.供热计量改革。从2011年冬季采暖期开始,全市所有实行集中供热的新建建筑和已完成供热计量改造的建筑,实行按用热量计价收费;2012年冬季采暖期前,全部完成单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供热计量改造并按用热量计价收费;2015年冬季采暖期前,集中供热系统建成能耗在线监测平台。

2.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2011—2013年,全市完成改造228万平方米;到2015年,具备改造价值的既有居住建筑要改造40%以上;到2020年底前全部完成改造。

3.公共建筑节能改造。2012年底前,建成公共建筑能耗动态监测平台;2013年底前,所有大型公共建筑安装用能分项计量装置和节能监测系统,完成省住建厅下达的“十二五”期间高耗能公共建筑改造任务;到2015年,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降低10%,其中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降低15%。

二、突出工作重点

(一)科学编制供热计量改革规划。各区(市)要结合实际和供热运行状况,抓紧编制完善供热计量改革规划,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实施步骤、政策措施等内容。各区(市)供热计量改革规划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审核。各供热企业要按照供热计量改革规划,尽快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供热计量模式、技术路线等内容,报区(市)供热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实施。

(二)严格执行供热计量技术路线。要按照《市供热分户计量技术路线》的要求组织实施供热计量改革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坚持以同一热源或换热站为单元,对其供热区域内的既有建筑统一组织实施供热计量与节能改造。要采用供热计量温控一体化技术路线,建设供热企业可控、居民用户可调、政府主管部门可管的数字化管理和远程监控调节平台,实现从热源到管网、换热站、终端用户的整个系统供热计量智能化、系统控制自动化、住户用热自主化、政府监管科学化。各供热企业要抓紧设立供热计量调配控制中心,完善控制、调节、监测、故障报警、智能收费等系统。各区(市)供热计量产品选型必须相对统一,便于采集、接收、使用、管理计量数据,保证供热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集成节能效果。供热主管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抓紧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

(三)切实抓好新建、改扩建民用建筑供热计量及同步计量收费。以供热计量改革规划及实施方案确定的技术路线为依据,严格组织施工图设计,否则不予通过施工图审查;开发建设单位必须按规定缴纳供热计量装置采购和安装费用,否则不予办理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工程项目未按规定安装供热系统控制装置、计量与温控装置或达不到供热计量要求的,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不得并网供热。各区(市)要抓紧对2007年10月1日以后竣工的建筑进行清理检查,对未安装供热系统控制装置、计量与温控计量装置或已安装但达不到标准的建筑,责令原开发建设单位限期整改、补缴费用,由供热企业组织采购安装到位,并负责后期维修、养护、更换。供热企业是供热计量收费实施主体,凡已具备分户计量收费条件的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供热企业必须实行同步计量收费,否则依法追究责任。

(四)全面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各区(市)要根据下达的改造任务,科学编制年度计划,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落实改造项目、改造内容、实施主体,保证如期完成。党政机关、大专院校、医疗机构、大型企业等单位的职工集中居住区,要率先进行改造。市要参与申报国家“节能暖房”重点县,确保“十二五”期间将具备改造价值的既有居住建筑全部改造完毕,具备条件的要在3年内完成。要把节能改造与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结合起来,凡确定进行整治的旧小区,在清理脏乱差、屋面平改坡、重置管线、整修立面、绿化美化时,要同步进行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体现整体节能效果。

(五)积极开展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要抓紧组织公共建筑能耗调查摸底,2011年底前编制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十二五”规划,市级规划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备案,区(市)规划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备案。要以大中型公共建筑为重点,摸清能耗状况,优先组织用能总量大、单位面积能耗高、节能潜力大的公共建筑。要根据每幢、每组公共建筑的实际,统筹安排采暖制冷系统、照明系统、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并同步安装用能分项计量及节能监测系统,具备条件的积极应用太阳能光热、光电和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力求改造投资最优化、节能效果最大化。凡公共建筑申报修缮装修的,一律安排同步进行节能改造。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由产权单位或使用单位负责实施,改造方案须事先报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审核,改造完成后须经住房城乡建设部门验收。

三、建立完善工作机制

(一)建立资金筹措机制。对新建建筑,实行开发建设单位出资、银行专户监管、供热企业使用、供热主管部门监督的供热计量资金管理制度。对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采取中央和省奖一块,市、区(市)财政配一块,供热企业投一块,产权单位拿一块,受益居民出一块,市场运作集一块的办法,按照“谁受益、谁分担”的原则,多渠道筹集资金。市、区(市)财政要根据财力情况和节能改造任务,相应安排配套资金或奖补资金。鼓励单位对职工集中居住区统一组织供热计量与节能改造,有条件的应补贴部分费用;大型公共建筑加装供热计量和温控装置,公共建筑安装用能分项计量及节能监测系统,以及公益性建筑节能改造资金确有困难的,财政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支持。引进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或由供热企业为主,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开展建筑节能改造。

(二)建立供热计量和建筑节能监测产品准入机制。严格实行供热计量和建筑节能监测产品推荐目录制度,杜绝假冒伪劣,保障安全稳定供热,保证监测数据真实,维护用户合法权益。凡进入我市的供热计量和建筑节能监测产品,必须技术可靠、先进适用,生产、经销企业要确保供热计量装置、温控阀、建筑能耗数据采集器,分别在安装使用后的9年、15年、5年内免费保修保换。

(三)完善工程监管机制。供热主管部门是供热计量改革的实施主体,在供热计量工程建设及改造中要完善监管制度,认真履行监管职责。规划部门要依据供热专项规划对申请集中供热的建设单位提出供热分项设计技术要求。在设计阶段,要对设计单位编制的供热分项施工图进行审查并签署意见后,方可进行供热项目施工;在施工阶段,要加强工程监管,确保达到热计量条件和施工质量;在验收阶段,要通过专家验收审查。否则,不予通过施工图审查,不予办理施工许可手续,不予办理竣工验收备案,不予并网供热。建筑围护结构改造项目必须纳入工程建设程序,确保改造效果和质量安全;按有关规定对外墙保温材料进行现场抽检,不达标产品一律不准使用。加强建筑节能改造工程的过程管理,对完成改造的项目及时组织验收。

(四)完善供热和采暖费补贴机制。从2011年冬季采暖期开始,财政部门要将供热政策性亏损补贴改为供热计量奖补资金,资金发放额度与供热计量改革绩效和供热节能量挂钩,提高供热企业参与计量改革、开展节能技改的积极性,具体办法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会同市财政局制定。

(五)建立奖惩约束机制。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要尽快制定实施全市供热系统能耗和公共建筑能耗统计、监测和评价制度,对供热企业供热能耗和公共建筑能耗实行在线动态监测。对供热计量改革、供热系统节能技改和建筑节能改造成绩突出的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进展缓慢、敞开口供热、无节制用煤的供热企业,要督促其限期整改,依法处罚直至吊销供热经营许可;对浪费能源严重、拒不进行节能改造的公共建筑用能大户在媒体上公开曝光,必要时依法处罚其产权单位或使用单位。

四、加强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全市供热计量改革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以潘强副市长为组长,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供热计量改革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附后)。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相互配合,切实落实各自职责,力争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十二五”供热计量改革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任务。各区(市)也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组织做好辖区内的供热计量改革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

第2篇:热力企业节能工作计划范文

论文关键词:火电企业;盈利能力;市场营销

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市场竞争将愈演愈烈,每个国家和企业都不得不面对这一严峻的挑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开始重建其电力工业,掀起了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为标志的电力市场改革的浪潮。电力市场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变革,是电力工业在经历了百余年平稳发展之后面临的一次历史性的大冲击。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火电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如果不能充分、深刻地思考和认识未来的竞争,不能做到未雨绸缪,不能尽快打造自身的竞争优势,那么在将来愈演愈烈的发电市场竞争中将会陷入被动境地。尤其是近年来,电煤价格持续攀升,火电企业总成本不断提高,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压缩,因此,如何提高火电企业的盈利能力,打造火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市场营销

强化市场营销,加强经营工作,是提升发电企业盈利能力的有效手段。

1.电量营销

电量是火电企业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只有争取到更多的具有边际利润的电量,才能真正增加企业的利润。

(1)牢固树立“电量就是效益”的理念,没有电量,就没有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市场意识,全方位抓好市场营销工作,积极开展电力营销的研究和实施工作,采取多样化的营销手段,多沟通、勤联系,加强与政府部门和电网公司的沟通与协调,尽最大努力争取电量计划,确保计划内电量不低于区域电网平均水平。

(2)在确保有边际利润的情况下,深入开展电量工作,积极寻找外部电量替代机会,合理统筹和优化电量结构,提高机组经济性。

(3)认真研究大用户直购电政策,积极推进直购电工作,提高机组发电负荷。

2.热力市场营销

开拓热力市场是发电企业提高盈利能力的另外一个重要手段。要不断强化市场营销力度,扩大热力市场,形成稳定的供汽能力,使供热尽快产生效益,增加企业收入。在确保机组发电量的同时,应将强化对外供热作为打好盈利攻坚战的重要突破口,全面做好供热的安全生产、经济运行、技术改造、市场开拓等管理工作,促进热力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同时在供热过程中,应本着诚信经营、优质服务的原则,充分发挥发电公司的技术优势和设备优势,在用户管道架设、管线改造遇到困难时,要主动出面提供帮助,为用户排忧解难,确保供汽可靠性和供汽质量,坚持长期合作、互利共赢的经营理念,保持并发展与供热用户的伙伴关系。

3.做好电价、热价争取工作

增强政策敏感性,把握国家政策变化,加强对电价政策的研究,科学筹划,密切组织,推动煤电联动政策早日实施,切实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继续加强与上级部门及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最大程度地稳定热价水平,保证合理经济效益。

二、计划管理

计划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统领,要强化计划工作在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中的作用。按照“目标倒逼,责任到人,闭环控制,偏差管理”的原则将发电企业全年的生产经营计划指标进行分解,明确各部门职责,结合电量、收入、利润、供电煤耗等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强化形势预测分析,综合平衡和优化各项计划指标及计划方案,科学制定季度、月度综合计划。另外,强化计划管理的刚性,将各项综合计划目标和重点工作层层分解,落实综合计划目标,同时提高工作落实标准,强化计划工作的闭环管理,严格奖惩考核制度。通过对计划任务和重点工作的层层分解和具体量化,努力把公司各个环节纳入目标管理,实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有目标和责任,人人肩上有指标和压力,建立自下而上的保证体系和自上而下的责任追究体系。

三、成本控制

1.燃料成本控制

2010年以来,受电力消费需求强劲增长、煤矿安全事故停产整顿、国际能源价格持续攀升、恶劣复杂气候以及交通运力受限、煤电油运紧张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国内煤炭的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始终在高位震荡,极大地压缩了发电企业盈利空间。按照国家目前的政策,煤电联动在短期内实施的可能性不大,而燃料成本又占到发电企业总成本的70%左右,如何有效控制和降低燃料成本,是发电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和落实重点合同煤计划。加强公关协调,积极争取落实重点合同电煤计划,努力提高电煤供应保障度。针对当前市场煤价飚升的严峻形势,确保重点合同煤兑现率是降低标煤单价的有效措施。

(2)火电企业应成立燃煤管理领导组,每月对燃煤采购的量、质、价格和考核因素进行充分讨论与认定,合理签订电煤采购合同,并在次月对上月所定事宜进行综合性评价,以监督燃料管理决策上的优劣。

(3)火电企业应成立配煤中心,以更好地优化企业的入炉煤结构,降低燃料成本;结合机组状况,成立煤炭调研小组,寻找可以掺烧的经济煤种,对多种劣质煤种进行掺配实验,优化完善掺烧方案和具体措施,找出一条适合企业机组掺烧的可行方案;要加大煤炭掺烧比例,力争达到35%~40%。

2.物资成本控制

物资采购是火电企业另外一个成本大户,应减少一般物资的库存资金占用比例,提高专项物资库存资金的占用比例(重点提高脱硫、干灰设备品配件比例)。

(1)完善火电企业物资采购招投标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对招标活动的全过程监督,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物资采购计划的审批程序,以费用归口管理和落实责任制为手段,进一步规范成本支出审批程序,特别加强对预算外物资采购的审批管理。

(2)推行“零库存”管理,与信誉好的供应商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商谈对企业常用的备件如轴承、阀门、磨煤机备件等消耗性备件进行联储事宜,签订代储协议,做到随用随取,用后付款,既能满足生产需要,又能降低备件采购费用。

(3)强化对消耗性物资材料的全过程监督管理,有效杜绝管理漏洞,减少物资材料浪费,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努力实现物资材料管理的可控和在控。

(4)加强废旧物资的管理工作,修旧利废,避免重复采购,最大限度地分降低企业成本。

四、财务管理

高度重视和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的执行刚性,切实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逐级传递成本控制压力。本着精打细算、勤俭节约的原则,以费用归口管理和落实责任制为手段,将各项费用指标分解到部门,责任到人,层层分解落实,每月考核,规范成本支出审批程序,严格对预算外资金的审批管理。

火电企业要通过支付货款方面时间的合理筹划,流动资金贷款时间上的压缩及电费回收后及时归还贷款时间差方面的运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利息支出,同时,采用银行承兑汇票等多种付款形式,缓解资金紧张,有效降低贷款利息支出,通过上述措施可减少财务费用支出。

五、节能降耗

坚持深入挖潜,规范节能基础管理,把节能降耗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发挥技术管理在生产过程中的保证作用,使各种参数和技术指标达到最佳状态,持续保持指标的先进性和进步性。充分利用对标平台、创一流及两型企业创建体系,按照“五确认、一兑现”的方法,对照设计值,查找问题、制定措施、狠抓落实,确保节能降耗各项指标的圆满完成。

1.加强供电煤耗基础管理

(1)充分利用机组检修机会,做好设备节能改造和运行调整工作,谋划好抢发电量时机,做好发电量结构调整工作。

(2)制定煤耗管理考核办法,确定供电煤耗确保值和目标值,按月分解考核。

(3)加强生产统计分析监督工作,发现能耗指标异常,及时与相关领导和部门进行沟通,做好对供电煤耗过程的管理和考核、监督工作。

(4)加强入炉煤机械采样装置运行可靠性管理,保证入炉煤采样的代表性。及时处理设备缺陷,确保入炉煤机械采样装置投入率,严格考核。化验数据真实、可靠,煤化验验报告按时间要求上网。

2.降低发电厂用电率

(1)应严格执行集控运行厂用电的绩效考核,提高运行人员降低厂用电的积极性。加强各项单耗指标的检查考核力度,提高运行人员综合考虑机组能耗的能力,合理降低各项单耗。

(2)锅炉以提高锅炉效率为原则,把煤粉细度控制在合格范围内,提高制粉系统出力;把锅炉飞灰控制在2.5%以内,同时控制锅炉氧量,减少空预器及系统漏风,降低制粉和吸、送风机耗电。

(3)汽机在提高机组真空、降低机组热耗的前提下,优化选择循环泵运行方式;继续优化凝结泵运行方式,减少电泵、循环泵、凝结泵耗电。

(4)提高输煤系统出力,缩短系统空载运行时间。根据进厂煤和存煤煤质,及时改变堆取煤及系统运行方式,降低系统耗电量。

六、提高机组可靠性

提高火电企业盈利能力,设备健康是基础。应强化对火电企业设备健康状况的跟踪、分析和评估,加大设备可靠性管理和技术监督力度,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彻底解决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降低非计划停运次数。同时,坚持早动员、早部署、早准备,科学合理地安排检修工期,提高设备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消缺率和设备健康水平,确保设备隐患治理始终可控、在控。

第3篇:热力企业节能工作计划范文

1 热力产品及其市场营销概述

1.1 热力产品

电能和热能联合生产的方式称为热电联产, 热电联产企业的产品主要为电能和热能。作为能量, 这两种产品不同于一般产品的特殊性一是不能大量储存, 二是必须通过电网公司的电力网络和热力公司的热力网络转运后销售给终端用户。由于电网与热网的一次性投资大和非重复性建设项目都造成了这种转运网络的寡头垄断(Oligopoly), 使得各类用户及其他上下游产业没有选择余地, 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服务。另一方面, 热电联产企业一般都位于城市的周边地区, 热电联产企业的建立与城市地域与规模密切相关。因此, 同一城市的热电联产企业数量不多且在较长时间内生产规模变化不大。所以, 同类生产企业之间也形成了垄断。热电联产企业又时刻受燃料供应的限制, 以及燃料涨价带来的成本上升的压力, 因此对热力产品的营销工作以及营销策略的研究日渐重要。

1.2 热力产品营销

目前, 热力销售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主要是依赖热力公司下达的热力供应计划, 按照计划供应,热电联产企业不能够主动参与竞争。我国的电力企业( 包括热电联产企业) 已经走向了市场, 但营销工作仍在或多或少地套用计划经济时期的经营管理模式。电力市场营销与一般意义的营销存在一定差距。热电联产企业应当根据市场规律建立合理的营销体系, 根据科学的市场营销理论注重品牌的包装和宣传, 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产品价格, 加强与批发商( 热力公司) 和直供用户的沟通并提高服务水平, 积极开拓直供用户, 减低企业单一买主的风险。

2 热力产品绿色营销

2.1 环保商品定位热力产品绿色电力

作为一种商品, 在营销过程中将商品的包装设计和绿色价格、绿色渠道、绿色促销相结合以引起消费者广泛的注意, 增加市场认购量。热电联产企业本身就是一种节能型的企业, 这是相对单一生产电能的企业的优势所在, 因此, 在营销过程中可以参考绿色电能的营销策略开展热能产品营销工作。发达国家绿色产品的共同特点是以绿色电价项目的形式启动, 将可再生电力作为一种区别于普通电力的特殊产品, 为其单独进行产品设计和价格制定, 从而避免提高所有用户的电价。

2.2 绿色产品价格支持

目前, 上海市绿色电力的上网电价实行政府定价或招标定价, 对绿色电力高出普通电力部分的价格, 政府给予上海市电力公司一定的定价权。高出普通电力的价格部分反映的是绿色电力的环境效益, 这部分价格的放开不会影响到电价的稳定, 因为用户具有选择权。如果价格定得不合理.他们可以选择不购买绿色电力。将来, 随着绿色电力市场规模的扩大, 绿色电力的价格必将得到相应的调整。

热力产品的价格策略也可以参考上海绿色电力的价格调整销售价格, 考虑绿色产品这一因素,从而提高热电联产企业的供热价格。另外, 热力产品的特性决定了这一特殊产品的营销策略不同于一般产品。首先, 热力产品购买方几乎只有热力集团这一单一购买方, 需求量的大小几乎和价格( 非大幅度变化) 没有关系, 特别是民用采暖, 即价格的变化几乎不会对采暖量的供应造成影响。

3 非采暖季节热力产品营销

3.1 开拓蒸汽制冷市场促进 DSM热电联产企业的产品市场需求受季节性和天气的影响较大, 在冬季, 取暖需求大, 热电联产企业都在最大负荷下生产。但是在非采暖季节, 一般用户的民用采暖关停, 仅有部分重要用户和部分酒店的热水供应, 使热电联产企业的生产计划大幅减少。另外, 工业用户的减少也使得企业生产计划降低。由于热力产品的生产减少, 热电联产企业的利润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在非采暖季节开拓热力市场的热力产品营销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3.2 客户关系管理促进热力销售

根据市场营销学理论, 客户关系管理(CRM) 是指通过培养企业的最终客户、分销商和合作伙伴对本企业及其产品更积极的偏爱或偏好, 留住他们并以此提升企业业绩的一种营销策略。客户关系管理的目的是从客户利益和公司利润两方面实现顾客关系的价值最大化。客户关系管理对企业显然是有利的, 由于夏季热力产品需求量较低, 促销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热电联产企业更有必要开展 CRM工作。但是, 由于客户稳定或几乎不变, 因此热力产品的促销工作不同于其他产品。建立良好的供需关系和提高服务意识对产品的促销是必不可少的。热力产品的主要用户是热力公司, 而热力产品供应者有多个热电联产企业和一些较小规模的锅炉供热厂。在春季供应期结束后, 热力用户大幅萎缩。除了供热管线的约束外, 究竟选择哪个企业的产品是热力公司需要考虑的问题。

热力产品特性不同于一般产品, 因此热力产品营销也与一般产品不同。热力产品的营销不能完全套用一般产品的营销。热力产品的营销应当考虑机组电力需求, 应当考虑电网公司的调度计划, 合理地分配热力与电力的负荷。因此, 电力市场与热力市场营销又是相互约束和影响的。根据实际生产条件合理分配电热比来进行市场营销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马非.刍议独立发电企业市场营销[ J] .湖北电力.2006, 30(3): 46- 47.

[2] 李先国.市场营销学[M].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 郭国庆. 市场营销通论[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第4篇:热力企业节能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能耗;统计;企业

我们热力公司,作为重点耗能企业,要从加强节能管理的机制着手,从能耗统计入手,认真分析企业的能源消耗构成以及能源消耗的情况。剖析节约能源的有效途径,采取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和行之有效的节能方法,大力推进节能工作的开展,把能源节约工作落到实处。 主要消耗的能源为煤、蒸汽、水、电。在能源的消费结构中,煤消耗占总能耗的半数以上,其次分别为蒸汽、水、电的消耗。

能耗统计是制定热价的重要参数数据,热价包括供热成本、税金、利润三部分,只有正确核算和规定热价的成本费用,科学计算热价的税金利润,才能使热价正确反映供热商品的价值。热价成本费用是供热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生产的价值的货币反映,是供热商品价值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节能降耗的主要途径

节能降耗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从能源统计的角度上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节能降耗:

1.从能源核算角度看,应着力于节能替代与回收循环利用,大幅减少能源消费量。对于热力企业来说,减少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工艺生产过程中的燃料油、燃料气体的消耗;减少外购电力的消耗、减少外购煤炭消耗、减少水的消耗。而降低能源消费量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依靠科技,进行替代节能和回收利用节能。

2.从能耗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来看,节能降耗还需加强能源计量工作,规范能源管理。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提高能源利用率是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能源计量涵盖了工业生产领域的各个环节,从原材料采集、运输、物料交接、生产过程控制到终端用户,都需要通过测量数据控制能源的使用,涉及到热工量、化学量、力学量、电量等诸多学科测量参数的应用,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必不可缺的基本条件。为了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我公司于2009年成立了计量管理中心,不断完善计量管理。严格执行《用能单位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完善计量器具使用和管理。通过对计量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大大减少了因计量不准确造成的能源成本浪费,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强化能耗统计分析与提升能耗统计监测

为适应当前的节降耗工作,统计部门应强化能耗统计分析工作,重点剖析当前节能降耗形势,应结合总公司的发展规划,加强对重点能耗项目进行单位GDP的影响因素的前期预测分析,找准“增耗点”与“降耗点”,及时为公司谋篇布局提供咨询建议。同时,为更好地向领导层提供能耗统计所需数据,建议在单位增加值能耗进行当量热值监测时,增加等价热值的单位增加值能耗的统计数据。

企业是能源消耗的最基层单位,供热企业又是能源消耗的重要产业,能源消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30%以上,做好能源消耗统计是工业企业了解生产状况、进行技术改造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对全社会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能源消耗统计要从企业基础工作抓起。现有的能源消耗统计制度已对能耗主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了基层报表制度,统计网络基本建立,为及时、准确地采集能源消耗数据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又进行了重点跟踪监测,用统计数据有力地反映出重点耗能单位的能耗水平、结构及趋势,为科学制定节能降耗政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三、需要加强的工作

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促进供热企业发展,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引起注意:

1.强化节能目标考核,加强节能工作管理

公司层面应会同有关科室、分公司制定考核标准和考核内容,从以建立制度、建设节能管理系统为主的定性考核过渡到以能源消耗定额执行情况、能源审计情况为主的统计考核。将节能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业务班组,分别签订目标责任书,每年根据能耗统计情况,对未完成节能目标的责令限期整改,很好完成目标的及时进行奖励。

2.加强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统计能力。

我们应该与时俱进,选拔具备一定统计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以及电脑操作技能的职工担任能耗统计人员,并且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努力造就一批高素质的能耗统计人才队伍。

3.加强统计基础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

在实行月台账登记制度的同时,要求公司各相关科室、分公司能耗统计的各类报表实行计算机和纸质形式同时保存,并对各类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统计报表、统计分析等资料进行妥善保管、定期装订成册,建立能耗统计档案。如果出现人员变动,要进行严格的档案资料交接,对因保管不力造成资料丢失或毁损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中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下降17.3%的目标。因此节能降耗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供热企业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增强节能意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保障经济发展后续能力,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节能型企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源消耗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成本,影响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我们要及时了解供热系统能耗的现状,统计分析节能的潜力和空间,找出适合我公司的节能改造措施。努力提高现有的管理水平上,总结经验,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探索节能降耗的新途径、新办法,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5篇:热力企业节能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 燃煤发电机组 可靠性 安全性

在任何一家企业的生产活动中都要坚持“安全第一”,即将实现安全目标放在第一位。对于发电企业而言,其安全目标主要有三个,那就是“保人身”、“保设备”和“保电网”。“保人身”和“保设备”比较容易理解。“保电网”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发电机组不要带给电网稳定运行较大冲击,如非计划停机、大幅度降低机组出力等。二是发电机组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等电网高峰负荷时期具备持续满发稳发能力。“保电网”最关键是要避免非计划停机和减少大幅度非计划降出力。

可靠性是系统或设备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发电机组作为一个由成千上万个设备组成的复杂系统,对电网来说,其功能就是按需发电。非计划停机和非计划降出力是不能让发电机组按需发电的两类可靠性事件。因此,夯实可靠性基础工作以尽可能确保机组设备可靠运行,既可以提高机组可靠性指标,又有益于发电企业“保设备”和“保电网”安全目标的实现。那么,如何夯实可靠性基础工作?

一、深入认识可靠性工作的主要特点

(一)重要性

对电力设备进行可靠性管理早被提升至国家层面。国家能源局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负责全国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的技术支持和行业服务工作达30余年,不断推进着可靠性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标准化发展。从2001年《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和2003年《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作为我国电力行业可靠性评价标准而颁布实施,到近年来全国2000余台发电机组参与可靠性评价,反映了国家对发电设备可靠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据了解,目前国内除在建机组外的几乎所有发电机组都被纳入可靠性管理范畴,所有发电集团每月都要按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对所辖发电机组进行综合竞赛排名。由此可见,可靠性和安全性、经济性一样是评价发电机组运行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在机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三大指标中,可靠性是一个相对基础的指标。没有可靠性这个基础的支撑,“保设备”、“保电网”等安全性目标就如同空中楼阁,提高经济性的努力也可能大打折扣。

(二)全员性

发电机组由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三大主设备,以及磨煤机、给水泵、电除尘、脱硫等若干辅助设备组成。输煤、输灰等公用系统设备和发电侧的输变电设备也与发电机组紧密关联。所有这些设备的可靠性决定了发电机组的可靠性。设备的可靠性与设备采购、管理、运行和维护等部门的工作密切相关,与汽机、锅炉、电气、化学、燃料和仪控等专业的工作密切相关,也即与发电企业所有人员的日常工作密切相关。

(三)完备性

日常的可靠性管理工作主要对影响机组可靠性指标的所有事件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发现需要治理的薄弱环节。机组设备运行工况无论多么健康,还需要努力挖掘其潜在隐患。与设备可靠性相关的任何工作无论做得多么好,还需要找出不是尽善尽美的地方。这是可靠性管理工作的亮点,也是难点。因此,可靠性管理工作需要得到发电企业全体领导和员工的理解和支持。

二、将提高机组设备可靠性水平的努力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从发电机组计划停运检修,到复役后的运行维护等日常工作的一点一滴,都关系到机组或设备的可靠性水平。择重举例说明如下:

(一)机组计划停运检修

任何设备在整个有效寿命期内总是处于“正常故障修复(更换)正常”的循环中。发电机组计划停运检修就是为防止机组部分设备在运行较长时间后可能因老化、疲劳和耗损引起故障而进行的预防性检修。发电机组每次计划停运检修后的运行和一般设备一样也要经历早期故障阶段、偶然故障阶段和耗损故障阶段,这三个阶段发生故障的概率走势为“高底高”,近似于“浴盆”曲线。计划停运检修是为了避免进入高故障率的耗损故障阶段,但计划停运检修后投运却不可避免进入高故障率的早期故障阶段。为避免耗损故障阶段的高故障率不提前计划停运检修是不可能的,计划停运检修后进入早期故障阶段出现高故障率也是我们不期望的。唯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对包括备件采购在内的机组计划停运检修工作各个环节更加深入细致。

(二)机组检修复役后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减少非计划停机既需要对与机组设备相关的操作或作业严格执行“两票三制”,也需要随时检查和分析设备运行状态,将有缺陷、不可靠的设备尽早发现出来。这需要设备运行人员、维护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具体说,就是设备运行人员做好设备的定期巡检、认真监盘、系统分析和准确操控工作,设备维护人员做好设备消缺工作、尽可能避免重复消缺,设备管理人员(点检人员)做好设备的日常点检和精密点检工作。另外,在机组正常运行中,对锅炉吹灰和汽温调节是相对较多的操作,也是对锅炉受热面寿命影响较大的操作,需要特别精心。

(三)重要部件备品的日常储备和保养

构成发电机组的设备有可修复设备和不可修复设备两类。对故障频次相对较高、故障后可能造成较大损失的不可修复设备,如汽轮机调节汽门电液伺服阀、磨煤机比例溢流阀等重要部件,需要一定库存并有完善的保养措施。

三、对薄弱环节的分析、治理和防范

对薄弱环节的分析、治理和防范是可靠性工作的重要内容。主要流程闭环情况如下:

数据源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发现薄弱环节反馈至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和采购部门以制定整治措施整治措施的落实新的数据源。薄弱环节因时因势而异,可靠性工作内容相应地也是日渐日新。

(一)引起发电企业重点关注的最主要薄弱环节

(1)锅炉“四管”容易泄漏。锅炉“四管”即锅炉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和省煤器这四大受热面区域。这四大区域内管侧冷却介质是水或汽,壳侧加热介质是烟气。烟气和水汽的温差大、烟气侧关闭积灰、水汽侧关闭结垢等因素使得“四管”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四管”泄漏事件容易发生,且一旦“四管”泄漏,停炉、冷炉、查漏、堵漏、焊口探伤等工序多、耗时长,对机组强迫停运率、等效可用系数等指标影响极大。

(2)机组环保升级改造对可靠性的影响。近年来,国家对已建和在建的燃煤发电机组除尘、脱硫和脱销等方面的环保指标有了更严格的要求,以致绝大多数发电企业对已建的机组实施了取消烟气脱硫装置旁路装置、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增设SCR脱硝装置等项目,一些意识超前的发电集团或企业甚至开始实施发电机组超低排放项目。这些环保项目的实施对机组可靠运行要求更高了。以增设SCR脱硝装置为例:SCR脱硝装置工作原理是在催化剂作用下,将烟气中氮氧化物与通过脱硝装置补入的氨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水,从而减少烟气中氮氧化物含量。但在补入的氨气偏多和烟气中三氧化硫偏多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硫酸氢铵这种黏性极强的物质,硫酸氢铵积结在空预器换热元件后轻则引起烟气通道堵塞影响机组的实际出力能力,重则引起机组非计划停运。若对空预器实施半侧隔离高压水冲洗,也需要在降低机组出力至50%额定负荷下进行,进而影响机组降出力等效停运时间和等效可用系数等可靠性指标。

(3)机组计划停运检修项目外包人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机组计划停运检修的修前策划、项目招标、过程监督、质量验收等环节中,项目招标环节工作难度相对较大。这是因为:随着新建机组项目的不断增多,国内发电检修市场逐渐有供不应求的趋势,找到货真价实的高水平外包检修队伍确实不易,而且这种情况可能不会在短期内有所改善。

(4)防范意识减弱。机组非计划停运事件具有突发性。在发电企业从上至下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可能会确保机组较长时间不发生非计划停运事件。机组较长时间不发生非计划停运事件也容易让人滋生麻痹和疏忽心理。大多数机组非计划停运事件证明了越是这个时候就越容易出事,有时候甚至是不出事则已,一出事则一发不可收拾。

(二)发电企业对最主要薄弱环节的治理和防范措施

(1)从运行优化和技术改造两方面入手避免锅炉“四管”泄漏。在2011年以前,某发电企业锅炉常发生“四管”泄漏。因为每次停运锅炉查漏消漏历时长,该企业试图采用降低机组出力和主汽压力的办法在线堵漏。结果证明效果不佳。这迫使该企业优化汽温调节,尽可能避免超温,将锅炉本体吹灰方式由定期手动全面吹灰改为不定期自动局部吹灰方式,并利用机组定修的机会将锅炉本体蒸汽吹灰器改为声波吹灰器。2011年以来,该企业极少发生锅炉“四管”泄漏事件。

(2)克难攻坚解决环保升级改造对机组可靠性的负面影响。燃煤发电机组环保升级改造项目中对机组可靠性影响最大的当属增设SCR脱硝装置后易引起空预器堵塞,按以前空预器堵塞后即对空预器半边隔离清堵的办法对可靠性指标影响太大,因为空预器频繁堵塞。从华东地区某省发电企业节能减排会议上与会人员交流的情况看,这种情况不是个例,而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某发电企业对此技术疑难问题进行科技攻关,成功实施了空预器堵塞后在机组高负荷下在线高压水冲洗的措施,解决了增设SCR脱硝装置后对机组可靠运行的影响问题。由此可以得到启示解决其他环保升级改造项目对机组可靠性的负面影响。

(3)酌情逐渐发电企业专属的检修队伍。从长远看,逐渐将辅机检修业务更多地转由发电企业自己的设备维护部门承包,用更具竞争力的资金吸引更高水平的外包检修队伍承担主机等关键检修业务可能是一个解决办法。某发电企业由于人员富余,成立了专门的检修公司,检修公司除了承接中标的厂外检修业务外,还全面完成自己企业磨煤机、风机等重要辅机的定期检修任务。据了解,该企业近年来在可靠性指标对标中将机组降出力等效停运时间等指标的标杆值设定得比其他兄弟单位少很多,这体现了他们对自己检修公司的坚强信心。

(4)时时防范机组非计划停运事件的发生。机组非计划停运事件虽然具有突发性,但同时具有可预防性。防范机组非计划停运需要发电企业每位人员运用系统思考。机组是一个复杂系统,避免非停和减少非降是我们为这个复杂系统设立的一个整体目标,实现这个整体目标离不开发电企业人员从系统(或者全局或者整体)进行思考。例如,各生产部门该如何做才有助于机组避免非停和减少非降?又如,每一位成员日常工作中若在某个细节上发生了不应有的差错会否影响到机组非停或非降?先思而后行才能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第6篇:热力企业节能工作计划范文

近几年,吉林省为了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先后组织编制了《节能“十一五”规划》、《循环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等多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划。同时出台相关政策。制定标准,不断完善节能减排政策保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结构节能减排。几年来,吉林省注意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淘汰落后产能。通过经济、行政和法规手段,有步骤关停高耗能、高污染的“十五小”企业,两年来全省累计关停“十五小”企业70余家。与此同时,加快发展服务业,以服务业的加快发展扩大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

――加强项目审批源头管理,实现宏观管理节能减排。为了把住项目审批关,省里出台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管理办法》,办法规定,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研报告中,必须有节能篇章,对年综合能耗在2000吨标准煤以上以及需报国家和省审批或核准、备案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其节能篇章须经有资质的部门进行评审,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上马。

――开展能源审计和清洁生产审核,实现微观管理节能减排。为推进企业加快节能技术进步,去年开始,对省内7个行业14户企业进行了能源审计试点工作。通过能源审计,分析企业能耗现状,查找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推进企业节能技术进步,并为下一步对企业全面开展能源审计探索路子。为推动企业清洁生产和污染物减排,全省加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力度。从已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及验收的29家企业的结果看,大部分完成了清洁生产审核提出的整改方案,取得了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阶段性成果。推动企业投入整改项目投资13.5亿元,年节约标煤18万吨,节水930万吨,节电2.4亿度;年削减工业废水排放382万吨,削减COD 321吨、固体废物14万吨、烟尘1.4万吨、SO2 1450吨。

一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现技术进步节能减排。积极引进和推广节能节水技术,重点抓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示范项目。去年共实施了大石头林业局林产工业节能热源改造、辽源金刚水泥低温余热利用、吉林铁合金锅炉改造等10个节能示范重点工程。在此基础上,今年实施了敦化林业局燃煤工业锅炉及江东区集中供热改造、珲春年产4亿块粉煤灰混凝土多孔砖、临江镁业集团还原炉改造及余热利用项目等一批节能示范重点工程。项目实施后。年可节约标煤182万吨。

第7篇:热力企业节能工作计划范文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软包装凹印行业的影响 

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计划中明确了建立区域协作机制,分解目标任务,由国务院制定考核办法并进行考核。为确保各项任务措施真正落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考核和问责也作了明确规定。环保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工作重点放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则是重中之重,环境目标更高、治理措施更严、支持力度更大。 

9月17日,环保部、发改委、工信部等联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提出经过五年努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明显好转,重污染天气大幅度减少;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空气质量全面改善。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也相继了相应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了目标、措施,狠抓大气污染防治。 

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规定,包装印刷、木质家具制造、汽车制造等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将于2014年制定,同时制定产品挥发性有机物限值标准。在实施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程方面,主要措施是:配备有机废气高效收集和回收净化设施,有机废气收集率逐步达到90%以上,确保达标排放;推进其他溶剂使用工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包装印刷业必须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油墨;严格执行相关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和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同时,环评审批与节能评估将进一步严格,减少工业领域新增污染排放。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的《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高污染工业行业调整、生产工艺和设备退出指导目录(第一批)》中,就包括使用含苯油墨和添加剂进行表面印刷药包材产品的工艺、用于凹版印刷的苯胺油墨、W1101型全张自动凹版印刷机、AJ401型卷筒纸单面四色凹版印刷机、溶剂型即涂覆膜机、承印物无法降解和回收的各类覆膜机等。 

从北京市的角度来看,印刷包装正在成为政策收紧的行业,曾经的都市型工业,已经与目前北京市的城市定位不再相符,印刷包装行业在北京市范围内,将受到政策、检查的“重点关照”。对于印刷包装企业来说,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将成为其能否生存下去的前提。 

因此,印刷包装企业只有走绿色环保之路,才能够有继续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否则就只能面临被淘汰的结局。在这种情况下,软包装凹印企业必须要借助技术创新来适应绿色化的发展要求。那么,哪些创新技术值得当前软包装凹印企业特别关注呢?这些创新技术又能够为软包装凹印企业带来哪些收益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推广多种节能技术 

 1.利用太阳能集热系统 

目前,太阳能集热系统已成功应用到印刷机、复合机的烘干系统和熟化室的热能供应中,并实现了太阳能加热和电能(或蒸汽)加热的全自动转换。这种新能源的使用,不但实现了零污染,也大大节省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并且稳定性很高,是一种很有潜力的供热方式。 

中国大部分地区阳光充沛,非常有利于太阳能的利用,因此太阳能集热系统非常值得推广应用。以河北省为例,河北天龙彩印有限公司、河北洋浦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河北永新包装有限公司等省内领军软包装凹印企业均已安装了太阳能集热系统,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烘箱排风余热利用系统 

印刷机、复合机及涂布机等设备的能耗主要来自于动力和烘箱,特别是烘箱的能耗占整机能耗的60%以上。国内一些企业现已研制出一种用超级导热材料制成的热交换器,能够把烘箱排出的含有有机溶剂的热风隔离,并对进入烘箱的新鲜风加热,使排出烘箱的热风从高温降到低温,进入烘箱的新鲜风从室温升到一定的温度,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采用该技术之后,烘箱节能达50%以上,尤其是在冬季寒冷的北方地区,节能效果更为明显。目前,该技术已经在一些软包装凹印企业得到了应用。 

 3.其他节能技术 

天然气等燃气加热技术、热泵技术等,也是值得软包装凹印企业关注的节能技术。 

引进无溶剂复合工艺 

目前市场上的无溶剂复合设备、胶黏剂等已经有了更多选择,特别是国产无溶剂复合设备和胶黏剂的成功研发和推出,降低了无溶剂复合工艺在国内推广和应用的门槛。继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无溶剂复合工艺的应用实现快速增长之后,2013年,华北及环渤海地区无溶剂复合工艺开始出现高速增长态势。 

 1.无溶剂复合是未来复合工艺发展的主要方向 

第8篇:热力企业节能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电力企业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那么,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又如何积极投身于“低碳经济”领域呢?具体来说,电力企业积极投身于“低碳经济”领域有两种思路可供参考:其一,企业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或者规划产业过程的有效循环化,从根本上减少碳排放的机会;其二,企业可以在原有条件下采取节能减排、技改创新、回收利用等手段降低碳排放,如利用清洁煤技术、制造工艺的流程优化、废物回收再利用等。

一、坚持节能减排,减少碳排放量

近两年来,不少国内电力企业在致力于节能减排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效。就如锡盟电力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所做出的努力,2009年,锡林热电厂“冷水”QC小组针对锅炉烟气余热利用问题开展了QC小组活动,经过认真分析,“冷水”QC小组发现,在厂家设计的流程中,14℃左右的常温软水经除氧泵到除氧器后,要用蒸汽将其加热到104℃,然后再经省煤器加热进入锅炉。这个过程中,省煤器只能将水温提升不到10℃。这不仅仅是省煤器效果不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省煤器所处的位置有问题。如果对省煤器进行改造,并使常温软水在进入除氧器之前先进入省煤器,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2009年4月,锅炉余烟热能利用项目正式立项,“冷水”QC小组通过咨询有关专家以及查阅资料,设计了一套抽屉式的省煤器,研发了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这种省煤器的特点是双向进水和出水,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连接了多层翅管。利用这个系统,既能充分吸收热能,又能保证水温的均衡。“冷水”QC小组将这套省煤器装置命名为“均衡换热节能器”。系统投入试运行后,“冷水”QC小组随时监测系统运行数据,不断总结经验,改进设计思路,使系统的热能利用效果不断提升。经过反复调试,系统实现了设计要求,达到了预期的节能效果。这套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正常运行后,使原先进入锅炉的14℃左右的常温软化水的水温升到了80℃,超过了预期的55℃的目标。此外,系统的节能效果超过了其他专业生产厂家的产品,系统余热回收效率更高。经测算,4台锅炉全部应用自行研制的余热回收系统后,每年就可以节约天然气35万~40万立方米,折合资金70多万元,经济效益非常显著。运行一年来的结果更显示,系统安全可靠,可操作性强,可实现自动连续运转,不需要增加操作人员,占用场地也不大。

二、推广低碳文化,鼓励低碳行为

当然,电力企业不仅要在技术上、新能源利用上、工艺流程上等方面开展节能减排,而且要努力将这种低碳意识深入到企业员工的内心并影响企业员工的行为。就如锡盟发电厂致力于构建节约型企业,推广低碳文化。近年来,该厂积极构建节约型企业,在节能降耗方面,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做到既“抱西瓜”又“拣芝麻”,取得了良好效果。该厂强化制度建设,修订完善了《能源管理程序》、《能源管理考核规定》等管理制度,在公司定能源指标的基础上,以指标形式分解到车间、部门,从制度上提供依据,保障节能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该厂广泛宣传引导,推广低碳文化,鼓励低碳行为。

三、开展社会活动,提升企业形象

第9篇:热力企业节能工作计划范文

一、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总体思路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坚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重、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以节约利用资源和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以及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推动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完善政策措施,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种手段,形成政府大力推进、市场有效驱动、公众自觉参与的机制,逐步建立适合市情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步伐。

二、近期建设节约型社会总体目标

1.到年,每万元生产总值(GDP)能耗比年降低,由吨标煤降到吨标煤;万元GDP耗水降低,由吨降到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提高到;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由提高到。建立起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评价考核体系,培育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和园区,公众的资源节约意识显著增强。

2.到年,万元GDP能耗比年降低,达到吨标煤;万元GDP耗水降低,达到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基本建立起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法规体系、标准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建立起运转有效的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体系;资源开采、消耗类和加工类企业基本建成循环经济型和资源节约型企业,工业园区和中心城市建立起完善的循环经济体系;公众的资源节约意识进一步增强,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

三、近期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重点工作

1、积极推进能源节约

突出抓好工业节能。切实抓好粮油食品加工、冶金、建材等支柱产业的节能降耗,加强家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骨干企业用能跟踪管理,定期公布重点用能单位名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及与国内外同类企业先进水平的比较情况,要求其提出并落实节能降耗目标。制定主要能耗产品能效指南,引导企业抓好节能降耗工作。启动实施一批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等重点节能工程,力争用三年时间,使家重点骨干企业能耗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扎实推动建筑节能。新建民用建筑严格执行节能的设计标准,适时提高到节能。年设区市规划区内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以上,县城规划区内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以上,年达到;新建公共建筑严格执行节能标准。市(县、区)内年月日起新开工公共建筑达到节能标准;开展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试点,制定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规划;积极推动太阳能、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大幅度提高太阳能热水器使用率,积极推进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进程。在节能建筑中大力推广节能门窗。利用自身产业优势,推广塑钢、玻璃钢中空玻璃窗,低辐射镀膜玻璃窗。提高建筑物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全面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年开始启动限用粘土墙材制品工作,包括对轻集料砌块中的骨料(如粘土陶粒)。规范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提高企业的入门标准;大力推广新型墙材;加快供热体制改革,凡是使用集中供热设施的新建建筑,必须设计、安装具有分户计量和室温调控功能的采暖系统,逐步取消按面积计收热费,推行供热计量收费,实现供热货币化、商品化。

积极开展交通运输节能。贯彻落实《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从源头上控制高耗油汽车的发展。加快淘汰老旧汽车、船舶和落后农业机械,在全市开展报废机动车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公、铁、水、空联运的有效组织,实现各种运输方式间的有效衔接。鼓励有条件的大型运输企业开展现代物流的资源整合,建立运输信息平台,降低车辆空驶率。鼓励“汽车油改气”项目的实施。继续争取“燃料乙醇”项目的定点及加大招商力度,为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奠定基础。

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实施能效标准和标识,规范节能产品市场。推广高效节能电冰箱、空调器、电视机、洗衣机、电脑等家用电器和办公电器,降低待机能耗。在民用建筑中广泛推荐使用高效节能照明产品,特别要大力推进LED(发光二极管)应用于灯饰工程,减少普通白炽灯使用比例,逐步淘汰高压汞灯。逐步建立规范的落后产品淘汰信息制度。严格执行公共场所夏季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的标准。

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开发生物能,在农村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加大沼气池推广建设的力度,推广节柴灶。到年建设立方米三结合沼气池个村共户。在集约化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池个,共计立方米。

2、全面开展节约用水

明确提出全社会节水目标,开展建设节水型社会试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市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市级将着力抓好山海关区和青龙满族自治县两个节水型社会试点的建设,各县、区要选取一批乡、镇、村开展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

提高工业用水效率。按照严于国家标准的原则,制定电力、钢铁、啤酒等高耗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对超定额实行累进加价,促进企业不断降低单位产品取水量,重点抓好电力、冶金两个行业的节水工作。

扩大非传统水资源利用。新建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必须建设中水利用设施。积极扩大海水利用量。

加强城市地下水管理。从年开始关停公共供水管网能够满足用水要求的没有保留价值的自备井,不再审批开凿新的自备井。对所保留的自备井实施总量控制、定额管理、限量开采、强化监控,严禁偷采、滥采、无证取水等非法取水活动,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有偿使用制度和水资源论证制度。

发展节水高效农业。因地制宜地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集蓄节灌等高效农业灌溉技术;抓好旱作基本农田和集雨补灌等农业节水工程建设,推广抗耐旱高效作物品种、保护地栽培、保护性耕作技术、节水精播技术等旱作农业节水综合配套技术。年全市农业节水灌溉面积达到万亩。

创新市场机制。组织实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实施意见》(政[]号),发挥水价杠杆作用,促进节约用水。年水利工程供工业及城市自来水厂用水的平均价格提高到元/立方米,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平均价格提高到3元/立方米左右;按照洗浴用水与居民生活用水的差价,大幅度提高洗浴用水价格,遏制大型洗浴中心的盲目发展。年底前,自备井水资源费标准不得低于城市工商企业供水价格(扣除污水处理费),各县、区污水处理费平均标准提高到元/立方米。通过调整各类用水比价关系,提高用水效率,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3、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和矿产

加强规划管理。严格执行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度利用计划,严格土地供应政策和标准,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做到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对限制类项目能够做到一是控制区域,二是控制供地数量,对禁止类项目一律停止供地。积极引导工业项目进入开发区或工业区,鼓励建设多层厂房。今后,建设项目用地实行投资强度限额和用地指标双向控制,用地面积在定额核定用地面积的基础上下浮。开发区投资强度每亩不能少于万元,其中:部级开发区投资强度每亩不能少于万元,开发区以外的投资强度每亩不少于万元。总投资少于万元的项目,原则上不单独供地,通过建设标准厂房的方式提供生产经营场所。要加强分期实施的大型工业项目预留规划用地的管理,对规划预留用地,必须根据实际到位资金情况和生产建设进度,分期分批确定供地数量。严格执行各类建设项目用地的控制指标。国土部门要在建设用地批准文件中,严格约定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绿地率、开工时间和竣工时间等土地使用条件,对工业项目还必须明确投资强度、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比例,并加强批后跟踪管理,严格追究违约责任。

推进资源整合。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加强对现有农地、灾毁土地和各类工矿废弃土地及“空心村”的综合整理;搞好城市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和闲置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整合矿产资源,从保有储量和生产规模等方面入手,加快现有矿山整合重组步伐,采取股份制和联合办矿等多种形式,推动有限矿产资源向国有大型骨干企业集中,实现规模开发,集约发展。

科学合理开发矿产资源。科学制定完善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严格按规划限定的准入条件科学合理设置矿权,按照矿山开发规模与矿山储量规模相适应的原则,合理设置采矿权,防止“大矿小开、一矿多开”。

完善矿业权市场建设。今后凡是能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要发挥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积极搞好市场引导与服务,提高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效率,充分利用好市内外“两个资源、两个市场”。优先保障国家、省重点建设项目用矿,对水泥灰岩、煤炭、饰面用花岗岩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对铁、建筑石材等资源实行限制性开发。加强矿产资源开发保护项目的设立、研究及成果推广工作,大力引进科学的采矿方法和开采工艺,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矿产资源开发总体水平和效率,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后续产业链建设,提高矿产资源总体利用效率。

4、积极推进原材料节约

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加强对钢铁、粮油食品加工、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的原材料消耗管理。在资源消耗型产业项目的审批、核准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对其资源消耗情况进行审查,指导企业按照规范设计项目,尽可能优化并采取资源消耗水平较低的工艺技术。各重点行业分别确定一批高耗材重点企业,定期公布名单,监控其材料消耗状况,并指导其加强材料消耗核算,更多地利用边角余料、再生材料,提高材料利用率。积极发展烧结粉煤灰砖、利废墙材产品、加气混凝土砌块、轻质墙板等墙体材料,减少建材产业对土地的依赖和破坏。

节约木材,开发木材代用品。积极调整原料结构,逐步降低木材在建筑装饰材料、家具、包装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比重,积极寻找其他代用材料。加大对废旧木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减少对新鲜木材的需求。

改进产品包装,节约包装材料。改进大宗原材料产品包装方式,在化工、冶金、建材等原材料工业中推广运用大吨位包装袋。加快发展散装水泥,建立完善散装水泥推广体系。

5、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扩大工业“三废”利用规模。重点抓好电力、煤炭行业“三废”综合利用,着力开辟铁矿尾矿利用渠道,年,全市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到,煤炭企业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达以上。到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以上。

高效循环利用再生资源。切实抓好废旧金属回收交易市场的建设;探索建立废旧物资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加快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和利用体系建设;

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继续提高秸秆处理利用率。实施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示范工程。推进秸秆青贮、氨化和微贮等处理利用,发展秸秆养畜。

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不断推进生态农业建设。一是加快产业整合,完善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鼓励、支持发展高效益、低能耗、污染少的生态农业。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促进生态农业集中连片,到年将建成多个高产、优质、低耗和防治污染、综合开发的生态农业示范区,形成生态农业区域产业带。二是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基地集聚。通过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集聚加工企业,合理配置资源,统一环保治理,减少环境污染,加快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块状经济。三是规划畜禽养殖小区,实施畜禽粪便综合治理。发展畜禽圈舍养殖,到年建成20个生态养殖小区。

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优化产业布局。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以国家宏观政策调整为契机,进一步整合、提升工业园区。以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工业区建设为载体,促进工业企业逐步向园区集中,到年,完成市区所有污染企业退城进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要重点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积极构建特色园区,加快燕山大学科技园、省软件产业基地、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的发展,不断完善园区循环体系,建设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中水回用、垃圾处理系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要重点围绕粮油食品加工,积极延伸产品链,以现有企业、粮油运输、储存及港口为基础,建设粮油食品精深加工基地、现代粮油物流中心、粮油食品配送中心及粮油批发市场。到年,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最大的粮油食品加工基地。

积极发展环保产业,以垃圾处理设备、海水淡化设备制造为重点,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环保产业全面升级。

做好循环经济试点。制定并落实政策,积极引导大中型骨干企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为全面推行生态工业做好示范。积极推进市争列省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工作,积极争取骊骅淀粉生态工业园列入部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积极编制《市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建设好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树立典范。

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省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和认证工作,到年全市家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计,家以上企业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创建户清洁生产示范企业。

四、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措施和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抓好规划编制。由市发改委、市教育局、科技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交通局、水务局、中小企业局、农业局、商务局、国资委、国税局、地税局、统计局、质监局、广电局、环保局、林业局、法制办以及市总工会、团市委等部门组成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联席会议,市发展改革委做为召集人单位,负责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组织和协调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形成合力,扎实有效地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

各级政府要抓好规划编制和宏观指导,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总体规划和其他各类专项规划的重要内容。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和分工,做好本系统的资源节约工作。市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编制《市节能规划》、《市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并在调查摸底、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筛选一批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节约的重大项目,上报省、国家争取支持。市水务局、市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编制《市节水规划》。市国土资源局抓紧制定《市国土资源利用规划》。

(二)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市发改委、水务局、国资委、国土资源局、工商局、质监局、环保局等部门要加强对节能、节水情况的执法检查,依法保护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规范市场秩序,查处不符合规定的用能、用水产品和器具的生产和销售,查处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和单位,依法推动节约型社会创建工作。

(三)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市场化改革进程,逐步建立能够体现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市物价局要落实全国水价改革与节水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抓住机遇,适时决策,全面调整工农业和居民用水价格。推进阶梯式水价制度和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加价收费方式的进一步完善。加大实施峰谷分时、丰枯和季节性电价力度,扩大执行范围。对高耗能行业中国家淘汰类和限制类项目,继续实行差别电价。运用价格机制调控土地供应,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四)强化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完善促进资源节约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市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等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已出台的有关资源综合利用、环保设备(产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抓紧研究制定支持资源节约的地方财税政策。强化节能、节水执法监督及监测队伍建设,开展对全社会节能、节水情况的监督检查,定期公布耗能、耗水大户和重点行业的耗能、耗水指标。加大公共财政对政府节约资源管理和公共设施节能改造的支持力度。要把资源节约等工作任务作为重要考核目标内容,纳入对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管理者的考核范围。

(五)积极谋划项目,加大投入力度。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做好资源节约技术的开发、示范和推广,加大对资源节约项目的投入力度。从年开始,市政府设立“资源节约专项资金”,与省级资源节约专项资金配套,主要用于对重大就能、节水、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项目的补助或贴息。认真筛选、编报资源节约项目,争取国家、省政策支持,在项目审批、土地使用、环境评价、项目融资等各个环节贯彻国家产业政策,支持资源节约投资项目尽快建设。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从年开始,年耗能万吨以上标准煤的企业要设立专门的节能技改专项基金,通过技术改造,改进生产工艺,调整产品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依靠科技创新,搞好各项节约工作。建设节约型社会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不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使传统工业尽快走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现代工业。要在每年的科技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资源节约技术创新的研发。要增加科研投入、增加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增加重点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投入,加大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对重点领域制定节约和环境友好指标,设置一些新的技术标准,发挥科学技术在节能降耗方面的积极作用。

(七)政府引导,做出表率。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公共财政对政府机构节能、节水改造和节约资源的支持和管理,对纳入政府采购的节能、节水产品要优先采购,带头绿色消费。要抓紧研究制订市直机构电耗、水耗、油耗的定额标准。各级党政机关要加强对本部门本单位节电、节水、节油、节约用纸的管理,制定奖罚制度,争取三年内在建设节约型政府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年市级党政机关带头,用水、用电量要在去年的基数上分别节约。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和无纸化办公。积极调整、推行有利于节约资源的工作和学习作息时间。对资源节约工作成绩突出的部门和单位予以表彰,因渎职、失职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和污染环境的,要依据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统计部门要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于年初步建立起相适应的统计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