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拟人的成语范文

拟人的成语精选(九篇)

拟人的成语

第1篇:拟人的成语范文

摘 要:清代满族文学家文康所著《儿女英雄传》中的拟声词,从音节结构角度来看,除了有单音节、双音节、AB型、AAA型、AAB型、ABB型、ABAB型、ABCD型等常见类型外,还有比较特殊的ABC型、ABCB型、ABCAB型、ABABABB型拟声词。从语法功能角度来看,拟声词的语法功能显著,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状语等成分,还可作独立的句子。从语用功能角度来看,有说唱式拟声词、京味儿式拟声词、异音同义式拟声词。

关键词 :拟声词 音节结构 语法功能 语用功能 儿女英雄传

一、引言

现代汉语中拟声词是个很特殊的类别。拟声词又称为“象声词”,是专门摹拟现实世界的各种声音而自成系统的一类词。早期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最大的争议在于其归属问题。自1989年《马氏文通》把拟声词归入副词一类起,众多学者都对现代汉语拟声词的归类进行了探讨,但囿于当时固有的语法框架,拟声词难以立足,只能归入副词、形容词、叹词这样相对大的词类。然而随着对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的深入,学界对拟声词的归类问题有了新的认识。1951年,吕叔湘、朱德熙在《语法修辞讲话》中首次把拟声词确定为独立的一类。拟声词作为独立的一类词出现在现代汉语中。此后的几十年,现代汉语拟声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法方面。饶勤在《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综述》中认为,虽然拟声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对拟声词研究领域开拓得还不够,“还缺乏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比如对拟声词的语用研究,这不仅需要从修辞的角度考虑,而且是考虑语用条件对拟声词使用的要求和限制。基于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范围狭窄的事实,本文以《儿女英雄传》中的拟声词为例,对其中的拟声词进行穷尽性的考察,从拟声词的音节结构、语法功能和语用功能这三个角度探究其中拟声词的使用情况。

二、《儿女英雄传》中拟声词的音节结构特点

《儿女英雄传》中除了有单音节、双音节、AB型、AAA型、AAB型、ABB型、ABAB型、ABCD型等基本的拟声词外,还有ABC型、ABCB型、ABCAB型、ABA型、ABABABB型拟声词和带儿化韵的拟声词。

(1)只见他皱着眉裂着嘴,抱着脚嚷道:“嗳哟喂,痛煞哉!我的菩萨,怎的这等蠢奢!”(349①)

(2)两只三寸半的木头底儿咭噔咯噔走了个飞快。(393)

(3)先前还出院子去,到后来就在外间屋里走动,哼啊哼的,哼成一处;嗳哟啊嗳哟的,嗳哟成一团。(33)

例(1)是三个单音节拟声词连用后合并成一个拟声词。例(2)“咭噔咯噔”是ABCB型拟声词。例(3)中出现了两个拟声词,分别是ABA型、ABABABB型。此外,《儿女英雄传》中还出现了一个拟声词“肉”,这个拟声词至今还活跃在笔者的家乡遵化方言中,可以形容人一霎那哭起来的声音,如:他突然间“肉”地哭起来了。也可以形容一个物体被抛出去那一瞬间的声音,也可以形容车子飞速运行的声音。如:他骑车子这快!“肉肉”地就骑走了。

(4)也顾不得那白褥子的忌讳,便蹲下身去,半跪半坐的把他一搂搂在怀里,“儿呀”“肉”的哭起来。(230)

例(4)中拟声词“肉”形容的就是人一刹那哭起来的声音。

(5)安老爷却就着那五样佳肴,把一碗面忒儿喽忒儿喽吃了个干净,还满脸堆欢向玉凤姑娘……(357)

《儿女英雄传》中的儿化韵拟声词是具有显著北方语言特色的拟声词,除了例(5)中的用法,还有例(20)中“忒儿喽喽”这一表达。虽然在《儿女英雄传》中只有“忒儿喽”这一个儿化韵的拟声词,但是还是能体现北方话拟声词的鲜明特点。

三、《儿女英雄传》中拟声词的语法功能特点

《儿女英雄传》中拟声词的语法功能显著,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拟声词作谓语

(6)正闭着眼睛……只觉得一个冰凉挺硬的东西在嘴唇上哧溜了一下子,吓了一跳。(40)

(7)不想那肚子有冒冒的一年不曾见过油水儿了,这个东西下去,再搭上方才那口黄酒,敢是肚子里就不依了,竟咕噜噜的叫唤起来,……幸亏他是个羊肚,咕噜了会子,竟不曾问动。(376)

(8)和尚“哼”了一声,才待还手,那女子收回左脚……(65)

《儿女英雄传》中拟声词作谓语的情况比较少见,作谓语时一般都带有补语。如:“哧溜了一下子”“咕噜了会子”“哼了一声”。

(二)拟声词作定语

(9)只见那马双耳一竖,四脚凌空,就如腾云驾雾一般,耳边只听得唿唿的风声……(260)

(10)……忽然凭空里啪啪的两个子弹,把前面的两个和尚打到……(125)

拟声词在作定语时一般直接修饰名词或名词性成分,中间加上助词“的”。

3.拟声词作状语

(11)如今经何小姐拣样的让着给夹过来,他便忒儿喽忒儿喽的吃了些。(376)

(12)看了看,原来是一溜儿串儿瞎子,前面一个拿着一个柴木弦子,中间儿那个拿着个破八角鼓儿,后头的那个身上背着一个洋琴,手里打着一副扎板儿,噔咚扎咶的就奔了东配房一带。(376)

这一时期“的、地、得”还没有明显的区分,所以虽然例句中的拟声词后面跟的是“的”,但是通过对句子的分析,我们确定以上的拟声词都是作状语的。主要模拟的是人的动作发出的声音,

4.拟声词作独立句子

(1 3)说时迟,紧接着就是第三枝打来……打个正着……冒了一股火星子,当啷啷,两只镖双双落地!(171)

(14)他接来,把肉也倒在碗里……就着辣咸菜,唿噜噜、噶吱吱,不上半刻,吃了个罄净。(180)

(15)一面说着,一面依旧坐下……就气得他哟,咈哧咈哧的,真作了个“手眼身法步”,一丝不漏!(199)

《儿女英雄传》中拟声词作为独立的句子成分出现的情况比较多,不仅增强了句子的表达效果,而且使语言显得生动形象、诙谐幽默。

四、《儿女英雄传》中拟声词的语用功能特点

《儿女英雄传》由清朝满族文学家文康所著,是一部刊行于清代光绪年间的语言特色鲜明的拟话本小说。最早刊本为1878年北京聚珍堂本。作者文康是世居北京的满洲厢红旗人,他运用北京方言土语的同时又精通北京满族人的语言,所操语言是清代中后期带有“旗人”味的北京话。整部书主要用北京方言写成,但为了历史地、真实地再现满族人的生活,在语言上采用了他所谙熟的北京话,同时融入了一些满族人口语生活中常用的、活的“满洲话儿”(耿二岭,1986)。带有满语味儿的北京话是这一时期北京语言的鲜明特色,清代中后期国力日渐式微,之前被推崇为“国语”的满洲话地位衰落。在强势语言取代弱势语言的过程中,满洲话并未消失殆尽,而是把带有满洲味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现象掺入汉语中,形成了一种“满式汉语”(吕叔湘,2005)。社会语言学把这种“一个民族或一个民族的一部分人放弃使用母语而使用另一种民族语言的现象”称为“语言转用”现象(饶勤,2000)。《儿女英雄传》中的拟声词有其特殊的语用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说唱式的拟声词

《儿女英雄传》是一部很有特色的拟话本小说。拟话本是明代兴起的短篇小说的一种创作形式,它是由文人模拟宋元话本而创作的。与话本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白话小说;其不同点是拟话本不再是说话艺人说唱的底本,而是专供人们阅读欣赏的文学作品。拟话本的出现标志着宋元以来的讲唱文学已逐渐脱离了口头创作阶段进而发展成为作家的书面文学。因此,《儿女英雄传》中的语言口语色彩明显,拟声词的运用增强了口语的特性,使小说语言更加朴实,更贴近生活。

(16)跟着便听得弦子声儿噔楞噔楞的弹着,走进院子来。(41)

(17)这位姑娘的小解法就与那金凤姑娘大不相同了……只见他双手拉下中衣,还不曾蹲好,就哗拉拉锵啷啷的撒将起来。(96)

(18)只听那满天星金钱噌楞呛啷撒得来连声不断。(345)

(19)左胳膊上揽着个渔鼓,手上掐着副简板,却把右手拍着鼓。只听他“扎嘣嘣,扎嘣嘣,扎嘣扎嘣扎嘣嘣”打着,在那里等着攒钱。(536)

上述例句中的拟声词模拟了乐器弦子声、简板声、鼓声,甚至还有女人小解的声音。“噔楞噔楞”“锵啷啷”“扎嘣嘣,扎嘣嘣,扎嘣扎嘣扎嘣嘣”等词韵律感强、节奏感明显,都带上了一种说唱艺术的色彩。《儿女英雄传》的拟评话形式与醇正的京腔京韵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貌。

(二)带有旗人色彩的北京话拟声词

《儿女英雄传》的作者文康是清代满族厢红旗人。这使得该著作的语言开创了地道的京味形式,不论叙事语言还是人物语言,都写得鲜活,于俗白中见风趣,俏皮中传神韵。作者所描写的北京口语也带上鲜明的“旗人”色彩,在模拟事物声音时这一特点显露无疑。

(20)卖水烟的把那水烟袋吹的忒儿喽喽的山响。(41)

(21)忽听得喀吧一声,就从衣襟底下忒楞楞跳出一把背儿厚、刃儿薄…缠钢折铁雁翎倭刀来。(58)

(22)只听得那窗帘子唿搭一声,就出来了一个人。(164)

(23)讲到姐姐的八字儿,从姐姐噶拉的一声,我公公、婆婆就知道,不用再向你家要庚帖去。(319)

上述拟声词中“忒”“楞”“唿”“噶”等词素的运用是满族语言在北京话中的遗留。形成了《儿女英雄传》独有的“旗人”色彩的北京话拟声词。

(三)异音同义拟声词

《儿女英雄传》中出现了许多异音同义的拟声词,笔者认为是作者在描摹声音时根据自己的主观心理感受而描绘的跟实际声音相似、接近的拟声词。所以在描摹同一个声音时会出现细微的差别,从而造成了异音同义的拟声词。

(24)那骡子便凿着脑袋使着劲奔上坡去,晃的脖子底下那个铃铛稀啷哗啷山响。(54)

(25)只这一拍,听得里面哗啷哗啷的一阵铃铛响,就有个人接声说:“来了!”(72)例(19)和例(20)中的拟声词都是模拟铃铛的响声,一个用了“稀啷哗啷”,一个用了“哗啷哗啷”,这两个词不完全相同,微小的差别在听感上区别不大并不妨碍人们的理解,更好地体现了拟声词用词的灵活性。(26)公子更不答言,双手端起酒来,古都都一饮而尽,向他两个照杯告干。(391)

(27)他也不管那酒的冷热,双手端起来,咕嘟嘟一气饮尽,向安老爷照着杯告了个干……(418)

例(24)、例(25)与前两例不同,虽然也是同音异形但是“古都都”和“咕嘟嘟”这两个拟声词读音上完全相同,而字形上完全不同。

异音同义拟声词的使用使作品语言不落俗套,阅读中避免语言的重复和乏味,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五、结语

《儿女英雄传》中的拟声词在音节结构、语法功能和语用功能方面的特点显著,尤其是其中夹杂着北京话的口语特色,虽然拟声词是单纯、客观的对人或自然界所发出声音的直观模拟,本身不表达任何思想感情。但是仍能体现出语言的独特性和区别性。这也表明《儿女英雄传》中的拟声词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

注释:

①论文中引用的《儿女英雄传》中的例句后面括号里的阿拉伯数字指的是例句所在的页数。

参考文献:

[1]耿二岭.汉语拟声词[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

[2]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

[3]饶勤.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综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2000.

[4]文康著,何晓亚点校.儿女英雄传[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

[5]季永海,赵志忠.《儿女英雄传》的满语语汇特色[J].民族文学研究,1985,(3).

[6]李贞.《儿女英雄传》的语词审美[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0,(4).

第2篇:拟人的成语范文

关键词:英语;拟声词;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102-01

一、拟声词的种类

英语拟声词可以分为直接拟声和间接拟声两种。

直接拟声指的是事物的声音与意义基本一致,能够直接产生音义之间的相互联想。在生活中人声、物声、水声和动物叫声等声音随处可闻。当听到一种熟悉的声音,立刻就会联想到拟声词源,并对之产生丰富联想。英语中拟声词往往不仅是指声音,而且同时兼顾动作和声音。

间接拟声是指词的发音并不直接唤起某种听觉的经验,而是对某种象征性意义产生联想。这类词按词源上来说是没有根据的,或者没有肯定的根据。它们所以被认为有拟声作用是因为它们本身某些字母的发音能象征某种概念或意境、气氛,使人引起联想。

二、拟声词的英译汉技巧

(一)直译法

直译法就是英语原文中有拟声词,汉译时也运用相应的拟声词。

1、英语拟声词往往同感叹词一样,独立使用,在句中不作任何句法成分。汉语拟声词有同样的用法,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汉译时较为简便,把英语原文中作独立成分用的拟声词直译成汉语中作独立成分用的拟声词即可。例如:

①Plop,Plop…there was water dripping from the ceiling o to the earth floor.

扑,扑……屋顶上有水滴在泥地上。

2、英汉两种语言中,有时同一个拟声词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译作不同的拟声词,如英语拟声词clatter的汉译法有以下几种含义:

①The train clattered out of the station.

火车哐哐唧唧驶出车站。

同样的,英语原文中不同的拟声词在汉语中可译成同一拟声词。

(二)转译法

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有些句子可以逐词对译,有些句子则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原文中有些词在译文中需要转换词类,才能使汉语译文通顺自然。

1、英语拟声词大多作动词、名词或动词派生词(如分词、不定时、动名词)等使用,而近代汉语中的拟声词则大多是动词附加语或名词附加语,如“枪声砰砰地响着”中的“砰砰地”是动词附加语,“我们听到了砰砰的枪声”中的“砰砰的”是名词附加语。因此,英译汉时往往可把原文中的英语拟声动词、拟声名词或拟声动词派生词转译成汉语拟声词或拟声名词附加语。例如:

①A rystal tear-drop plopped down on to the letter.

一颗晶莹的泪珠扑地滴在信纸上。(动词附加语)

2、必要时还可增补一定的词语,使语义完整、句法正确、表达流畅。例如:

①The wind whispered in the pines.

风在松林中飒飒作响。

(三)英语原文中有拟声词,汉译时不用拟声词

1、拟声词可以描绘大千世界的各种各样的声音,按照其模拟事物的不同,通常可分为模拟人类、动物及自然界的声音。但在近现代汉语中,特别是在口语中,拟声词的用法逐渐简单化,如常把各种动物的声音笼统地译为“…叫”或“…鸣”等。例如:

①The frogs in the fields outside the town were croaking cheerfully.

青蛙在城郊田野里起劲地叫着。

2、英语中以前人们习惯用某些固定的词汇来形容自然界发出的声音,现在汉译时只需要简单地把它表达为“…声”或“…响”,不附加任何拟声词。例如:

①The squeaking of the radio was disturbing everybody.

收音机的声音在扰乱大家。

(四)添加拟声词

英语原文中没有拟声词,汉译时可添加有关的拟声词,以达到渲染气氛、加强译文的表达力的作用。例如:

①He crashed down on a protesting chairs.

他猛然坐到一把椅子上,椅子被压得吱吱作响。

拟声词不仅仅是一种构词法,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尤其在英汉翻译中,在遵循一定的原则的基础上,拟声词的正确合理的使用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增强艺术感染力。

第3篇:拟人的成语范文

1.要弄清什么叫虚拟语气

如果学生接触过虚拟语气这一现象,现在我们叫学生翻译一个句子:“我是中国人”,几乎百分之百的学生都能理解,这句子不用虚拟语气。但是,如果要学生再翻译一个句子“我昨天和老外去参观颐和园”,这时肯定有学生心存犹豫:这个句子该不该用虚拟语气?之所以有这个犹豫,原因就是学生把虚拟语气等同于虚构了。不少学生错误地认为虚构就是虚拟,因此,在进行虚拟语气的教学之前,有必要和学生解释说明,我们通常所看到的英语句子可以分成三种不同的语气:(1) I told John about our plan yesterday. (2) Li Ming, remember to tell John about our plan. (3) If only I had told John about our plan yesterday. 第一个句子用的是陈述语气,陈述语气用于陈述某个事实或者陈述说话者的观点等,我们通过陈述语气知道了“I”昨天所做的事情:把我们的计划告诉给John了。第二个句子用的是祈使语气,祈使语气用于提出要求、吩咐或命令等:这是说话人对李明提出的要求。第三个句子用的就是所谓的虚拟语气:虚拟语气用于说话人对某一状况感到后悔、不满意、惋惜或者是庆幸而萌发的愿望或假想,这种愿望或假想跟实际所发生或所存在的事实并不相符。

2. 要弄清哪个部分是虚拟语气

我们先看一个句子:I can’t afford to buy a house by the seaside. I wish I were a millionaire. 如果我们问学生,第二个句子要注意什么内容?对虚拟语气有过一点接触的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虚拟语气!但是,如果我们再问:哪一个是虚拟语气?就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说:wish是虚拟语气。其实wish本身不是虚拟语气,而是wish后面宾语从句的谓语动词要用虚拟语气,也就是句子中的were才是虚拟语气。很多学生之所以这么回答,原因是他们分不清虚拟语气与哪些词使用,虚拟语气通过什么结构表示。如果学生分不清这个问题,必然会抓不到重点,该注意的东西最终反而没有注意到。

虚拟语气是谓语动词的一种现象,它仍然使用我们所熟悉的某个时态,只是这个时态表示的不再是我们所熟悉的那种意义了。

虚拟语气通过时态的非常规用法,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愿望或假想。在常规用法中,动词were是谈过去的情况才用的,例如:we were quite busy yesterday。但在虚拟语气中were不是指过去而是指平时或现在,甚至可能指将来情况。因此虚拟语气中我们还是看到大家所熟悉的时态结构,但是它们不再表示它们原来的意义,这就是所谓的非常规用法。

3.要弄清楚虚拟语气有两大类

虚拟语气有两大用法,第一种是表示与所发生或所存在的某个情况不相符的假设或愿望,主要用于if、if only、wish以及as if/as though后面的从句中,例如:If my nose were a little bigger, I would be quite handsome。这一用法的虚拟结构变化很多,是学习虚拟语气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第二种用法是在表示建议,要求或命令的词汇后面的that引导的名词性从句中,例如:His suggestion was that the meeting (should) be put off until the following week。这种虚拟不是所谓的与事实相反的虚拟。此外,它的结构几乎只有一种:(should) do/be done,因此学习这类虚拟语气的重难点应该放在熟悉前面的词汇上:recommend, suggest, demand, require, insist, order等等。

4.要弄清虚拟语气的时态特点

我们先看一个例子:I don’t know what to do now. If only Daddy were here with us.虚拟语气必须用某个过去时态:用一般过去时代替一般现在时表示现在的状态或平常经常性的情况,用过去完成谈过去发生的情况等等。再看例子:If only Daddy had been with us here yesterday。学生学习虚拟语气的一个难点是,虚拟过去情况时经常忘记使用完成结构,这应该是学习虚拟语气的重点之一,要多加强调,多加练习,才能掌握到位。

虚拟语气一般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were可以用于任何主语之后。

5.要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

学生学习的另一个难点是虚拟语气用于if条件句的复杂现象, 看例子:If my nose were a little bigger, I would be quite handsome。这一用法要注意两点: 表示假设的if条件从句中不能用现在时态; 主句必须用would、should、could或might +do/have done,表示if假的条件下产生的某个结果。学生对于在什么位置要用would、should、could或might容易有困惑,因此要强调是在主句的谓语部分。

If条件从句谈将来情况时并不一定都是要用虚拟,要分清真实条件句和虚拟条件句。如果根据已有条件,某件事发生的可能性不大甚至几乎不可能发生则用虚拟语气;如果条件基本上具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就不用虚拟语气,这种实际可能会发生的假设叫做真实条件句。例如“如果他们夺得世界杯…”,假如我们现在谈的是已经打进世界杯最后的冠亚军决赛的强队巴西队,就应该说if they win the World Cup…,但是,如果我们谈论的是刚刚开始打亚洲区小组预赛的中国队,恐怕只能用虚拟语气if they won the World Cup…。虚拟将来情况时,if从句除了用一般过去时,还可以用should/were to +动词原形,表示说话人心中已经知道这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只是一种单纯假设而已。因此上述的虚拟条件句还可以说成if they should/were to win the World Cup…

If条件从句对过去某个情况虚拟时,必须用过去完成时,主句用would/should/could/might +have (been) done,表示在这一假设之下产生的某种结果。看例子:If we had started half an hour earlier, we would have caught the train. 。学生学习这一用法时,最容易在主句位置出错,很多人往往忘记would后面也要用完成结构,结果经常说成would catch the train,这一点需要多加于强调,并多加于练习。

第4篇:拟人的成语范文

关键词:拟声词;英译策略

中英文拟声词的选用有其章法。拟声词因人而异,是指拟声词的选用要充分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因情而异,是指拟声词对人物感情的描绘有其独特作用。例如,笑声就可以分为很多种,如微笑、大笑、讥笑等;哭声可以也可以分为很多种,如抽泣、大声、嚎啕等。因境而异,是指客观环境的变化也是拟声词选用要注意的因素。因物制宜,是指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因此,拟声词翻译时也要相应地考虑到不同的情境。本文以尤金・奈达(Eugene Nida)提出的“功能对等”和“动态对等”的翻译原则为基础,结合拟声词的特点,进一步提出以下四种翻译策略。

一、“声声相译”法

“声声相译”法是指当拟声词在双语中句法结构和功能一致时,相应的英语拟声词翻译汉语拟声词。例如:

1.一辆鲜红摩托车,......,嗵嗵嗵嗵直劲响,把整个世界都震动了。

... toot-tooting for all it’s worth, sending shock-waves through the whole scene.

此句中,“嗵嗵嗵嗵”作状语,表达出摩托车行驶的气势。在译文中,翻译为toot-tooting,也作状语成分,保留了声音,传递出了原文的效果。

2.......用气球敲着我的头,敲得我的鼻子酸麻,敲得气球嘭嘭地响。

...beating me on the head with the balloon, until my nose tingles and the balloon is bouncing thwack thwack thwack.

此句中,原文“嘭嘭地响”是副词作状语,摹气球敲打到头的声音。在译文中,thwack 指两物体相撞的声音,作同样成分修饰bouncing这一动作,使译文传神。

从以上例子不难发现,汉语与英语拟声词在句中功能一致且结构相同,在翻译时可采用“声声相译”法,在英语中根据不同情境选择相应的拟声词,最大程度地再现原文的表达效果。

二、“以意译声”法

“以意译声”法是指当拟声词在双语中句法结构和功能不一致时,翻译时改变英语拟声词的词性、句法功能达成双语意义上的一致。例如:

1.......收音机在两条腿中夹着,呜呜哇哇地响。

The radio she held between her legs, where it woo-ed and waa-ed.

此句中,原文“栉赝弁邸蔽副词,作状语。译文中改变这一拟声词的词性用作动词woo-ed and waa-ed,形象生动又不失效果。

2.你能听到吱吱悠悠灯笼把子响,巴嗒巴嗒的脚步声,.....

You could hear the creak of the lantern handle and the pitter- patter of footsteps.

此句中,原文“吱吱悠悠”这一拟声词作状语,摹灯笼晃动时灯笼把子的声音,而在译文中处理为名词性短语the creak of。原文中拟声词“巴嗒巴嗒”摹脚步声,形容词作定语,在译文中也同样处理成了名词性短语the pitter- patter of 。

由于汉语拟声词大部分词性为副词,在句中作状语成分以修饰动作或摹声。而英语拟声词大部分词性为动词,在句中作谓语。也有些会转化为名词性短语the...of来联结拟声词本身与动作或实物。因此在翻译这种类型的拟声词时,要改变拟声词的词性,以实现相似的句法功能。

三、“去声存义”法

“去声存义”法是指汉语拟声词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的拟声词,或为追求简洁可以舍去声音,而保留该声音表达的含义。例如:

1.他哗哗地翻动着蓝皮户籍簿,.....

He flipped through the pages of the blue-bound...

此句中,原文拟声词“哗哗地”是副词作状语,体现出翻动户籍簿的动态效果。译文中处理为flip一词,有“快速翻阅浏览”之意,省略了声音却保留了动作。

2.姑dd啷啷地洗手。

Aunt is noisily scrubbing her hands.

此句中,原文“dd啷啷”摹洗手时的水声,在译文中形象地描绘出了洗手这一动作,并加上noisily表达原文拟声词所暗含的效果。

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汉语的拟声词都是为了加强语气,使人物动作更加形象,让读者能够联想到小说要描绘的场景。在翻译时,舍去声音而以相应动作来代替,既使译文简洁流畅,又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四、“一词状多声”法

“一词状多声”法,是指在英文中,某些单个的拟声词可以同时描摹几种不同的声音。例如:

以上译例中,splash单独使用既可以指“溅着水花行走”,后接名词又可以指“把(水)泼在......上”。smack既可以表示“用手打”,又可以表示“咂嘴(表示很想吃或者吃得很香)”。所以,在翻译时要想使用好这一策略,要求译者对英语拟声词在不同情境下的使用了然于胸。

拟声词的使用不仅能够增添小说语言的色彩,还能够传神地再现小说的场景,使读者如闻其声、如入其境。本文所总结的四种方法要在实践中得以运用,并通过仔细研读原文来体会译文是否再现原文风貌。同时,译者要在平时积累英语拟声词在不同情境下的摹声,才能在翻译实践中因人、因情、因境、因物制宜地恰当选用。

参考文献:

[1] 罗其精. 英语拟声词的构成、功能及其翻译[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

[2] 吴林国. 英汉拟声词对比分析与翻译[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3] 徐义云. 英汉拟声词修辞功能对比[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4] 张培基. 英语声色词与翻译[M]. 上海:商务印书馆,1979.

第5篇:拟人的成语范文

【关键词】拟人 隐喻 映射理论 文化模型 概念隐喻

一、引言

英语辞格personification在《韦氏新世界词典》中被定义为:“a figure of speech in which a thing, quality, or idea is represented as a person”。汉语拟人是指把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这样的修辞手段。传统上对于拟人的研究拘泥于定义、类型、修辞效果、语用功能等方面。本文将拟人辞格研究深入至人类思维的认知科学层面,研究拟人生成的心理机制,并且从中西方文化机制方面深入探索拟人隐喻,探讨其异同和存在依据。

二、拟人的认知隐喻模式

拟人是将通常用于描写人的词语用于描写物,赋予“物”人的行为、思想和情感,将“死物”变“活物”。借用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使得描写对象栩栩如生,借此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提升语言的表现力和生动性,更加吸引读者。拟人辞格形成和理解涉及两项不同的事物,需要读者通过想象这一普遍具有的认知能力完成。而想象作为隐喻的重要手段,它在拟人辞格中的存在就证明拟人本身具备隐喻的潜质。Lakeoff在其《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指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层面的表达手段,而且是人类思维过程的表现。他同时指出,人类的概念系统是以隐喻为结构的。人们靠隐喻来思考,隐喻实质上成为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正是因为隐喻这种认知本质,所以隐喻无处不在。这种隐喻理论被称为“概念隐喻理论”。Lakeoff认为人的心里理解涉及两个认知域,一个为始发域,一个为目标域。概念隐喻是跨认知域的映射,是以始发域之经验来解读目标域的经验。始发域的部分特征被映射到目标域上,后者因为前者的一些行为、神态等得到部分理解。在这一角度来看,拟人本质上与隐喻是相同的,这也就造就了拟人本身的隐喻模式。

三、汉英拟人隐喻的异同

汉英拟人隐喻运用广泛,抒发强烈感情、语言感染力极强的一种隐喻方式。它们的共性也是显著的。

1.汉英拟人隐喻的趋同。通过搜集大量实例,不难发现汉英拟人隐喻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相同点。

1)把抽象概念当做人来描写。通过比较汉英拟人隐喻,不难发现大量汉英拟人隐喻都存在将抽抽象概念拟人化的现象。

(1)When poverty comes in at the door, love flies out of the window. (贫穷进门来,爱情越窗飞。)

例(1)中,“come in”和“fly out of”都是拟人化的动作,将“贫穷”和“爱情”这一对抽象事物比作“人”,阐述二者的格格不入,将“贫穷”与“爱情”对立的一面表现地淋漓尽致,活灵活现。

(2)正义被绑着示众,真理被蒙上眼睛,连元帅也被陷害,总理也死而含冤,(艾青《在浪尖上》)

上述例句中,将“正义”和“真理”两个抽象概念当做人来描写,赋予人的行为和感情,充分体现作者的不满与愤怒。

2)把非生物当做人来描写。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都有大量的文学作品为了寄托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启用了大量的拟人来增强表现力。

(3)The storm was raging and an angry sea was continuously tossing their boat. (暴风雨在怒吼,汹涌的海浪不停地撞击他们的船。)

在常理中,暴风雨来临会发出声音,但不会带有感彩“怒吼”。汹涌的海浪会拍打,但不会赋予人的行为而主动“撞击”船只。该句中这样使用拟人辞格,将暴风雨和汹涌的海浪绘画成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吸引读者。

(4)这时,春风送来沁鼻的花香,满天的星星都在眨眼欢笑,仿佛对张老师那美好的想法予以肯定和鼓励。(刘心武《班主任》)

例(4)中,动词“送来”和“眨眼欢笑”这一对动作都是人特有的动作和表情,此处用来形容“春风”和“星星”看起来有点脱节,却将张老师心中的满足与欢喜表现的非常生动形象。

3)把有生物当做人来写。汉英拟人隐喻中都存在将植物、动物等有生命事物当做人来描写。将动物赋予人的行为动作,使得动物的世界像人的世界一样丰富多彩。将花草树木等拟人化,托物寓意,从中表现人的不同心境、不同的情感。

(5)Edelweiss, edelweiss,

Every morning you greet me,

Small and white

Clean and bright

You look happy to meet me.

雪绒花,雪绒花,

每天清晨你向我问早,

你白皙又娇小,

高高兴兴把我拥抱。

这首英文歌曲中,作者将田野中普通常见的火绒草用“greet”和“happy to meet”等形容人的词语描写,将其勾画成一个可爱天真的小顽童,向他问好拥抱,赋予了人的行为,从中体现了作者对火绒草喜爱的情感。

(6)鸟儿将巢安放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朱自清《春》)

通常来讲,只有人类具备感情变化,可以“高兴”、“卖弄”、“应和”等。从例句中可以看出作者赋予“鸟儿”如此丰富的情感,旨在传递给读者一幅生机盎然的春天的景象。

2.汉英拟人隐喻的差异。中西方在文化以及个人认知方面存在相通之处,但在个人价值取向与群体价值取向方面的差异,导致两种语言的拟人隐喻也存在差异。最显著的差异表现为:英语中由动词构成的词汇化拟人比汉语更普遍;汉语中指称系统的词汇化拟人。

1)英语动词系统的词汇化拟人。

(7)Rome witnessed great historic events. (罗马见证了很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

(8)Love rules his kingdom without a sword. (爱情的王国不用刀剑统治。)

(9)恐惧和我们同住在那间屋子里。

以上英汉例句中用了动词“witness”、“rule”和“住”表达了拟人隐喻,说明了人类思维的共性。然而,由于英汉语句法结构的差异导致英语中动词构成的拟人隐喻比汉语更具普遍性。英语中常用无生命的事物作主语,却仍然使用人的“动作”作谓语,导致拟人隐喻的普遍性。而在汉语中,习惯使用人或生物作主语,从而造成一部分拟人隐喻的缺失。

2)汉语指称系统的词汇化拟人。汉语中指称系统丰富,多存在指称事物、现象、行为、情感、状态等拟人隐喻符号,汉语中造出的形象性语词也较英语明显丰富。

(10)山顶、山巅、山肩、山腰、山腹、山脚、山头

(11)the shoulder of a mountain, the foot of a mountain

从上述对比例词中可以看出,这类拟人的表达在汉语中较为丰富,并且这种拟人表达已经成为习惯,搭配成为完整词汇,削弱了拟人的意味。而英语中这种拟人性依旧明显,表达独立。这其中的差异跟两种语言构成差异相关,但更深层次映射出两种文化模型、两种认知表现。英汉中西方文化价值差异,导致其各自在语言的应用中“人”的显性特点都不尽相同。

四、汉英拟人隐喻差异的文化模型依据

黄锦章(2010:25)指出,语言表层的各种隐喻形式都是以隐喻的土壤为基础衍生出来的。隐喻本身具有系统性。同时,隐喻本身作为一种认知手段,必然和使用语言者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不同民族的隐喻造就不同语言的隐喻。而除了其中存在的认知共性方面,各自也必然拥有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环境特色,具有独特的民族性。Zoltán K?vecses在其《文化中的隐喻:普遍性与变异性》一书中主张“两种语言也许会分享同一则概念隐喻,而同一则概念隐喻也许会由几乎重叠的隐喻表达式所表达,但这些表达式可能揭示概念隐喻借以起效的文化――意识形态的细微差别。”实际上,相似的体验造就相同的隐喻存在,然而源域、靶域和体验性基础在运用的时候也存在种种差异。同一靶域在不同语言中的概念化方式也不同,不同语言中的同一源域与不同靶域可能也互相关联。何况,同一种语言的文化、种族、地域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各不相同。虽然,汉英拟人隐喻都是揭示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的手段,但在各自语言中存在不同的特点。

(12)a tongue of land(岬)、an arm of the sea(海湾)、a neck of the sea(海峡)、Father Thames(泰晤士河)、Father of Waters

(密西西比河)

(13)耳门、耳房、墙脚、母亲河

英国属于岛国,所以其语言中含有大量与航海相关的拟人表达,如例(12)中呈现的一样。而中国多山,但是汉语中对于山的描述往往平铺直叙。此外,在中国自古以农业为主,河流哺育了整个华夏民族,因此汉语中往往将长江、黄河比作“母H河”,然而,英语中人们习惯用Father来拟称河流。汉英拟人隐喻的差异都暗含两种语言的文化、价值观、认知和环境不同。

五、结语

拟人隐喻虽然是把物比作人,使物具有人的情感、外表及活动形式,但它是以人类的认知、思维、经历、言语和行为为基础,拟人隐喻的实现也是以激活这些意象为核心的。这是由于这些特性,才使得文本、表达更鲜明、更有趣味,格外生动形象、引人注目,在表达情感方面具有独到之处。汉英拟人隐喻的既相同又相异,他们的相似之处来源于共同的认知模式和体验哲学,而其差异则归因于中英文化模型的分歧。

参考文献:

[1]Lakeoff,G & Johnsen,M.Metorphors We Live By[M].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e Press.2003(28).

[2]Zoltán K?vecses.Metaphor in Culture:Universality and Variation[M].Cambriage:Cambriage University Press.2005:123-126.

[3]黄锦章.隐喻和隐喻能力在商务汉语国际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当代修辞学.2010(6):24-30.

[4]耿占春.隐喻[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69-73.

第6篇:拟人的成语范文

关键词:类型学 汉语拟声词 独特性

一、导言

拟声词在词类系统中具有独特性,它不是按照语法分布形成的词类,而是摹仿客观事物的声音形成的词类。因此,各语言系统中都存在拟声词。但是,不同语言系统之间,同一语言系统内部,甚至同一语言系统的不同时期,其拟声词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和特色。本文试图从语言类型学的视角,通过跨语言、跨方言、跨时代的对比研究,探寻汉语拟声词的类型学意义,揭示语言类型学的研究视角。

二、汉外视角

汉外视角,即将汉语与其他语言进行对比。本节将从汉外视角将汉语拟声词的语音结构与其他语言拟声词的语音结构进行对比,考察其类型学意义。

汉语拟声词的语音结构可以分为单音节、双音节及多音节,并且往往通过重叠、组合或添加的方法从单音节过渡到多音节进而构成一个体系,表示多次的声音或动作,有时也用来表示声音的绵长,由此达到一定的表达效果。例如:

乒乓-乒乒乓乓-乒呤乓啷

叮当――叮叮当当――叮零当啷

哗啦-哗啦啦-哗啦哗啦

咚-咚咚-咚咚咚

我们在其他语言中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下面分别举英语、日语中的例子加以说明。

tick;tack;tick-tick;tick-tack;tick-tack-tack

puff-puff;pom-pom;splish-splosh;drip-drop

pit-a-pat;rat-a-tat;rub-a-dub

ころ-ころころ-ころり-ころりころり-ころんころん-ころりんこ

ぶ-ぶ-;じ-じ-;するつ-するり; がらり-がらん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英语和日语中同样存在通过重叠、组合或添加的方法来构成多音节拟声词的情况。汉语和日语是在原有A或AB的基础上重叠,或是叠加单音节AB,或者在AB式的基础上加上一些特殊音节,如汉语中加上[1i](里),日语中加上り或ん构成新的多音节拟声词。英语是采用重叠单音节A,或是通过改变单音节A中的元音或辅音,再加以组合,或者在单音节AB之间加上a,构成新的多音节拟声词。

除此之外,我们也发现一些不同点。即在汉语中重叠的方式最为普遍,在英语中改变字母的方式最为普遍,日语中添加的方式最为普遍。这与这三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言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孤立语,孤立语缺乏形态变化,构词主要采用词根或词根加词根的形式。因此,接近一半的双音节拟声词源自单音节拟声词的重叠。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为屈折语,屈折语一般不允许任意地添加词根、词缀等规范词素,而是通过词素和词形屈折加以变化。日语属于黏着语,通常在词根的前中后附加不同的词尾来实现变化。

通过在语种库中对汉语、英语、日语三种不同的语言中的拟声词音节结构进行对比,我们知道了汉语拟声词音节结构特点为单音节的重叠。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建立更加完备均衡的语种库对类型学研究的重要性。

三、方言视角

方言视角,即将汉语普通话与汉语的方言进行对比。本节将从方言视角将汉语拟声词的语义特征与汉语其他方言拟声词的语义特征进行对比,考察其类型学意义。

拟声词是对自然声音的模拟,其语义主要用来表示各种自然的声音,但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拟声词经常出现语义扩展和转移的现象,转指与该声音相联系的各种事物。如:

(1)经不住人脚的“压迫”,刚走了几步,房顶就撕开了“天窗”,随着稀里哗啦往下掉的瓦片,高峰掉进了农家的猪圈。(《1994年报刊精选》)

(2)多年来,这个干休所困难重重,几台破车,跑起来稀里哗啦,老干部用车困难。(1995年12月《人民日报》)

(3)全班同学稀里哗啦地站起来了。(1997年7月《当代文学》)

(4)一会儿两人就哭得稀里哗啦了,片刻后,他俩又平静地拉着手到了阳台。(2005年4月《故事会》)

(5)眼前的一切一下把脑子里萦绕的“大漠孤烟直”之类的老词儿冲得稀里哗啦:满大街车水马龙、人声如潮。(1996年8月《人民日报》)

(6)燕太子丹带着兵马抵抗,哪里是秦军对手,马上给秦军打得稀里哗啦。(《中华上下五千年》)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拟声词“稀里哗啦”在普通话中的语义出现了明显的扩展和转移。例(1)中的“稀里哗啦”是指瓦片往下掉的声音,这个语义应该是“稀里哗啦”的基本义;例(2)中指破车跑的时候发出的声音,所指范围有一定的扩展;例(3)是指全班同学前后不一地站起来的声音,是人的动作;例(4)指的是人的哭声,发声的声源发生了转移;例(5)是用转喻的方式形容脑子里词语崩溃消失的状态;例(6)中的“稀里哗啦”也是用转喻的方式是形容军队败仗时的情景。

某些方言中也有类似的语义扩展和转移的现象,下面列举上海话中的两个例子:

(7)外头雨落到叭啦叭啦葛。(外面的雨下得吧啦吧啦的。)

(8)个小人叭啦叭啦大起来葛。(这个小孩吧啦吧啦就长大了。)

例(7)中的“吧啦吧啦”是形容下雨的声音,是其本义,而例(8)则是用转喻的手法形容孩子长得很快的声音,语义发生了转移。再来看看东北话中的两个例子:

(9)一个醉汉喝醉酒之后拿起这么大一块石头朝电视砸去,只听“啪嚓”一声,电视一点没坏,请问为什么?(小品《买车》)

(10)一听这话,我的心“啪嚓”碎了一地。(小品《钟点工》)

例(9)中的“啪嚓”是指电视机砸出去发出的声音,是本义,而例(10)中的“啪嚓”则是比喻心像东西一样掉到了地上发出的声音,也是通过转喻的方式使语义发生了转移。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普通话和汉语方言中,拟声词语义扩展和语义转移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成为一种共性,并且有不断发展的倾向。这一方面是由于世界上存在的声音是无限的,而有效的文字表达却是有限的,所以相似或相近的声音可以用同样的方式表达;另一方面是为了表达的需要,使描述的对象更加生动形象,富有立体感,拟声词的借用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除此之外,在普通话与其他方言的语义扩展和转移方面,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同点。比如一些方言中拟声词的语义转移会结合当地的民族特色,但对于普通话中的拟声词来说,一般不会吸收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拟声词。

四、古今视角

所谓古今视角,即将汉语普通话与古代汉语进行对比,探究其起源与演变的过程。本节将从古今视角对汉语拟声词中的语法化现象进行历时的研究,以考察其类型学意义。

“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

汉语拟声词进入句法层面一般有比较固定的表达式,通常要加上“一下”或“一声”,表示声音的量。“一声”的本义是指“一种声音”,而“下”一般用来表示动作的次数,如“打了两下”。这里的“声”和“下”都属于实词的范围,而拟声词中“一声”或“一下”的使用是词汇的演变和语用泛化的结果。本节将对其中的“一声”的古今演变进行考察。

通过对古籍文献的搜索,我们发现“一声”经历了以下演变过程:

(11)瓦丝尚宫,匏竹尚议,革木一声。(《国语》)

(12)夫雷之发动,一气一声也……示现如是,合聚十方雷电之声共作一声。(《论衡》)

(13)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世说新语》)

(14)盖自强以一声呼韩当,当闻之,曰:“此公覆声也。”(《三国志》)

(15)向风嘶一声,莽苍黄河曲。(白居易《羸骏》)

(16)烟销日出不见人,乃一声山水绿。(柳宗元《渔翁》)

(17)公猛省,遂点头,说偈曰:“咄哉瞎驴,丛林妖孽。震地一声,天机漏泄。有人更问意如何,拈起拂子劈口截。”(《五灯会元》)

(18)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水浒传》)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声”在先秦时期是名词,指声音,没有和数词搭配用来修饰动词结构的用法,见例(11)、例(12);到魏晋时期开始出现“声”作量词的用法,见例(13)、例(14),但该用法并不广泛,“一声”都是名词性结构,实体意义较强,而不是修饰后面的动词结构;唐代开始出现在拟声词后,成为拟声词的一个附加成分,对动词进行补充说明(见例(15)、例(16)),这种用法跟现代汉语接近了;从南宋开始,“一声”的用法已经与现代汉语一致了(见例(17)、例(18)),到明清时期已经成为固定用法。

通过对“一声”历史演变进行考察可以发现,现代汉语中“一声”已经成为拟声词的一种标记性用法,其位置处于拟声词之后,对拟声词所摹拟的声音进行量的补充说明。而古代汉语中的“一声”更多地使用为名词,不具备标记性用法,也很少位于拟声词之后,经过演变后才逐渐固化为拟声词量的标记。

汉语方言当中,拟声词表达式也有附加成分。如粤语的“声”,闽南语的“下叫”,吴语的“叫”等,在此不一一赘述。这些附加成分和现代汉语普通话一样,都已经语法化为专门的拟声词量的标记了。

五、结语

本文在类型学的框架下,通过跨语言、跨方言、跨时代的研究视角,对汉语拟声词的语音结构、语义转移以及语法化现象进行了考察,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共同点,并得出现代汉语拟声词的一些独特性。要了解汉语的特点,可以了解语言类型学已经作出的类型概括,并在语言类型学的框架下尝试作一些跨语言、跨方言、跨时代的比较,以便扩大汉语研究的视角。

参考文献:

[1]刘丹青.语言类型学与汉语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3,(4).

[2]Lindsay J.Whaley.类型学导论――语言的共性与差异

(Introduction to Typology――The Unity and Diversity of Language)[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9.

[3]金立鑫.语言类型学――当代语言学中的一门显学[J].外国语,

2006,(5).

[4]饶勤.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综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0,(3).

[5]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

(4).

[6]吴芳.试论现代汉语方言拟声词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

究卷),2008,(7).

[7]李国南.英汉拟声词的语义转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

(3).

[8]王晓君.汉语拟声词附缀的来源与流变[J].长江学术,2011,

第7篇:拟人的成语范文

一、普通话拟声词研究小结

饶勤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综述》一文,以《马氏文通》为始将发表的有关现代汉语拟声词的著作论文进行概述。论文将这些拟声词研究分为三个阶段:1898~1949年、1950~1990年及1990年以后,认为前两阶段“拟声词经历了从附属于其他词类到独立列为一类的过程”,第三阶段以熙《潮阳话和北京话重叠式象声词的构造》、孟琮《北京话的拟声词》和马庆株《拟声词研究》等三篇论文为代表,开拓了将汉语拟声词放在语音系统中进行分析的视角。

综述中围绕拟声词的词性及其句法功能的问题,认为拟声词的词性问题直接关系到对拟声词语法功能的认识。但事实上现代汉语拟声词的讨论不仅局限于此。正如汉语方言的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将方言系属问题作为争论的焦点,这种一开始就确立了某种方言系属权威性的作法,会导致其后的调查研究局限在某个框架内,从而限制方言研究的灵活性。真正有价值的研究应将精力放在汉语各方言特别是一些濒临消失或者具有混和性质的方言特点的探讨上,构建新理论。拟声词研究也应如此,词性问题固然重要,但拟声词特殊性质的讨论更有意义,因此探讨拟声词应从多方面角度进行。

就普通话拟声词自身结构特点的研究,目前探讨的范围主要有四方面:(1)词性问题;(2)构词方式;(3)语音形式结构;(4)修辞功能。而汉语方言拟声词的研究多有异同。

二、现代汉语方言拟声词的研究

1.现代汉语方言拟声词研究的总况。方言拟声词研究从80年代才刚起步,至近几年才逐渐展开,但发表的文章并不多。由李荣主编的《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系列共收集了全国四十多个方言点的词汇,其中也包括拟声词的材料,但并无专门的著作文章对这些方言的拟声词进行分析探讨。

更多的文章将拟声词作为一种构词法平面描写,如《获嘉方言的表音字词头》《歙县方言的AAB、BBA式结构》《略论厦门话的构词手段和方法》《闽中、闽北方言的分音词》《闻喜方言中的“圪”与“古”》《夏县话里“圪”的用法》《大同方言中的“圪”“忽”“达”缀词语的附加意义》《武宁话的重叠式》《宜都话的两种状态形容词》《宜昌话“AA神”式论析》《汩罗长乐话中的“AA哩”重叠式》等。这些论文仅介绍某一方言拟声词的构词形式,并未对该方言拟声词的整体特点深入探讨,因此也只能作为一种方言调查材料。

专门对方言拟声词进行理论探讨的文章是从《潮阳话和北京话重叠式象声词的构造》和《北京话的拟声词》两篇相呼应的文章开始。但这些研究并未被马上继承,直至《吴语拟声词的状态标记“叫”》《潮阳方言的象声词》以及中国社科院王晓君的博士论文《汉语方言拟声词调查与研究》等文章的出现,使语言学界才真正开始关注汉语方言拟声词的研究。

2.现代汉语方言拟声词研究的具体方面。(1)构词法描写。与普通话拟声词研究相似,大多数方言拟声词的研究都局限于特殊构词法的描写及语法功能的简单介绍:

例如山西大同方言中以“圪”为前缀的“圪A”和“圪A圪A”两种构词法;闻喜方言以“古”作为词缀的“古A”“古里古A”“古古AA”等结构。吉林方言的“一AA”式和“一AB”两种格式中各字的声调是固定,为“一35A51A0”“一35A51B0”。安徽歙县方言主要结构为“拟声词A+动词性B/形容词性B”的“AAB”式和“动词性B/形容词性B+拟声词A”的“BAA”式。江西武宁方言为AA式、ABAB式和AABB式,仅作状语和定语。湖北宜昌方言的结构为双音拟声词加后缀“神”,主要充当补语和谓语;宜都方言也有“AAs?圮n”式的重叠式拟声词。湖南汩罗长乐方言主要以“哩”为后缀,结构为“AA哩”,语音为“中重轻”的格式。厦门方言的结构则分“一字格”“二字格”“三字格”及“四字格”,等等。

这类文章对拟声词的讨论较拘泥,仅从字面构词的特点进行描写,未对这些拟声词具体特点进行研究,因此无法揭示出该方言拟声词在词法和语法的特殊功能。

(2)词汇化。随着词汇化语法化在语言学界的兴起,方言拟声词的研究也开始关注词汇化。在调查中发现某个方言中存在着几种不尽相同的拟声词格式,或者几个方言中存在着相似或相异的拟声词格式,若将这些格式对比分析,往往可能发现不同拟声词之间亲疏关系,从而可揭示出某类拟声词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所属的阶段特征。这样,一些论文开始从这种动态研究的角度对拟声词构词特点进行解释。

江西赣语新余方言介绍了三种格式:重叠式、A沙式和AA叫式。文章指出AA叫式拟声词与普通话不同在于,“叫”在新余话中已语法化为一个词缀。通过对比赣语吴语中AA叫式拟声词在语法语义上的差异,试图解决“AA叫”式语法化的历史过程。

北部吴语嘉善方言中的拟声词的状态标记是“-叫”,文中指出双音节拟声词与“叫一记”在组合的过程中日趋紧密词,并发生词汇化,“一”语音弱化读轻声,所有后附于拟声词的“叫”都可以用“叫一记”来替换,而语义没有变化。所以,文章认为,“叫”已经语法化为一个状语标记,而“叫一记”则在使用中词汇化,也开始逐渐接近于一个状态标记。这些论述揭示出吴语中这两种拟声词所形成的不同阶段和相互关系。

(3)语音层面分析。拟声词最初表达的是要摹拟自然界某种声音的某些属性,本质上与声音密切相关。因此,人们开始关注各方言拟声词在语音和韵律上的独特之处,这把对拟声词的认识推进了一步:河南获嘉方言中的拟声词的词头是一种表音字,拟声词若以这类词头为第一音节的时候,第二个音节的声母和韵母就会受到严格限制,但文中对这种限制并未进一步讨论。闽中闽北方言的拟声词中存在着一种分音词,将一个音节分成声母韵母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又各自扩充为一个独立的音节,第一个音节与原单音词双声叠韵,第二个音节与原单音词叠韵。声母固定为1,并且新的两个音节均与原单音节词同调”。

马庆株以北京话拟声词为案例,利用数量统计的方法,从音素的角度切入,把拟声词看成一个语音单位,根据北京话拟声词的发音机制,分析了各拟声词声母韵母各自的特点。研究发现这些拟声词的声母多以塞音边音塞擦音充当,韵母多为无韵尾,有韵尾则多以ng尾为主的客观情况,并通过对不同音节中各相应的语素进行对比,总结了不同音节声母和韵母的特点及各自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文章从音素的角度看待重叠,得出变韵重叠(语素重叠)和变声重叠(音节重叠),这些变形重叠后的完全再重叠就发展至文字形式上的拟声词重叠。

张盛裕对粤东闽语潮阳方言拟声词的研究同样以音素为单位。他指出除了无固定格式的纯粹模拟声音的结构外,潮阳话主要有①A下叫,②AA叫,③IA叫,④IA1A2叫四种格式。其中,后三种格式在语音上各有规律,除去词缀“叫”,拟声词每个音节的声韵调有固定的音变规律,并重点论述④式拟声词的语音结构中声母与韵母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文章也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调查到的所有拟声词的声韵调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比较,并联系人类发音机制特点进行解释。

王晓君通过170多个词条将调查所得的53个方言点的材料进行分析,从声韵调三个方面,对汉语方言的一般拟声词、摹拟动物叫声的拟声词和使唤动物声的语音使用做了较为详细的描写,总结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语音规律。此外,论文将拟声词的音节分为主音节和次音节(包括衬饰音节、衍生音节、前缀音节和后缀音节等),并运用主音节和次音节的概念分析了汉语拟声词的韵律构造。

以上的文章都运用了统计学方法对拟声词声韵调等各个音素进行了频率统计分析,这是以往拟声词研究中所不曾运用的方法。拟声词一般是用来模拟自然界的声音,人类选择以哪种语音表示哪种自然界事物的声音通常也带有随意性。但是语言又是约定俗成的,在任意选择语音的同时,又受到人类自身的认知及所处的语言环境文化背景的制约,具有某些优选的规律性,显示出语言的排除机制。用统计数据分析的方法事实上是将拟声词的研究与普通语言学研究结合起来,从方言中一些现象总结人类对语言的选择方式和接受程度。

三、研究方法的总结

现代汉语方言拟声词的研究起步较晚,这与方言调查的开展有很大关系。在很长一段时间现代汉语方言拟声词研究只重视语法结构描写以及在普通话拟声词的研究模式下进行两者对比,并没有立足方言自身内部特点的探讨。此外,对拟声词在语法修辞上描写也过于笼统。事实上,方言拟声词的研究应有自身的特色,可从多角度展开探讨。

1.历时研究。由于拟声词是用自己的方言去模拟某种声音,这种模拟必然带上主观性。这种主观性,从音素到音节到字词,都受到形成该方言的社会心理文化意识影响,因此,不同的方言都可能具有不同的格式。然而,语言的接触语言的渗透使得一些方言带上相似的语言现象,系属相近或同属一方言的方言小片中的许多语言现象都具有相同的特点。将这些特点系连在一起,则可能为某种语言现象展示了一个历时的动态过程。王福堂①从方言语音演变中得出:“多数方言中音变过程完成后,原来的具体情况已经不复可知。需要借鉴其他方言的情况才有可能对音变过程的某些阶段加以复原”。方言拟声词的研究同样具有历史性。例如吴语、赣语、闽语中都存在着以“叫”为后缀的拟声词结构,但在语法上又有差异性。从历史移民的考证中,古代时就存在着一批移民从长江中下游区迁往江西最后再迁至闽地的历史情况。拟声词在某些方面的一些相似的特点,是同源的关系,还是仅为偶合,这需要结合文化历史的进一步证明。可见,将不同方言中拟声词的结构特征串连起来,能为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提供语言事实材料。

从历史层次上分析,突破了拟声词仅关注平面研究,从而把拟声词的研究引进历史变化发展的动态立体研究中,对于认识汉语拟声词的特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2.语音韵律研究。国外拟声词的研究一般从音素入手,而现代汉语普通话拟声词的研究更多的是注重字词组合上的结构。汉字是一种方块文字,这让汉语研究者通常关注以字为单位符号的汉语,着眼于字面上的汉语,忽视语音层次上更具有变化意义的语言价值。与其他词类相比,拟声词之所以具有特殊性,就是因为它是以声音作为产生载体和条件,因此对语音深入探讨才是真正认识拟声词特点的研究。

石毓智②以广泛存在于各方言的拟声词、联绵词和分音词为基本材料,提出大音节结构这种韵律单位,认为在这个结构中,音节与音节间相应的位置上的音素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他从普通话拟声词中归纳出五条音节配合规律,然后从历史材料及闽语吴语等方言材料中印证了这些原则。这种从音系学和韵律的角度探讨了拟声词及其相关的问题,为进一步认识汉语方言拟声词的共性及拟声词的本质提供了新的研究模式。

由最小的语音单位分析至词组合层级分析法,事实上与国外语言学研究方法接轨。拟声词的研究,无论是普通话还是汉语方言,都应跳出字词上的局限,将语音引入,结合词法语法进行研究。

3.类型学研究。汉语从古代开始就存在着各种方言,千年来各方言自身变化不断,同时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类型各异。汉语方言的丰富性,不仅数量上而且类型上也为汉语的研究提供大量了的语言材料。从类型学的角度研究拟声词,是对汉语拟声词认识的总结。

第8篇:拟人的成语范文

摘 要:日语中的拟声拟态词不仅数量丰富,使用频繁,而且又有体系,本文从叠音词的清浊音的对立及其在词形方面的特点,来浅谈其表达的语感。

关键词:拟声拟态词;清浊音;词形;语感

在日语的文章或者日常的会话中,拟声拟态词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类词,它与日本人的感情表达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据统计,日语中拟声拟态词大体有1500个,是一个庞大的体系,而且其变化也是多样化的,因此对这些拟声拟态词的理解、记忆与翻译都是外国人学习的难点之一。那么何为拟声拟态词呢?其实,就其定义方面是比较明确的。拟声词是用语言来模拟事物声音的词。如:犬がワンワンと吠える、木のがかさかさとった。/狗儿汪汪地叫。树叶沙沙作响。而拟态词是利用文字或语言把人的心理状态,人和物的某种状态表达出来的一种词汇。如胸がわくわくさせて知らせを待つ。/紧张地等待着通知。

相对而言,日语中用来形容或修饰事物的词汇较少,而拟声拟态词的存在就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日语拟声拟态词的使用能够更形象地描述事物的特征,更生动、具体地表达人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与表现力,在文章或交谈时更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如果运用得当,能够使人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貌,在丰富语言的功能上起到了独特的功能。拟声拟态词在语言表达方面的这些突出的功能,是拟声拟态词的研究价值所在。另一方面,日语中的拟声拟态词有大量的叠词更让人产生混淆,这部分一直是日语中记忆起来比较费力的叠词是由两个词重叠而构成。往往为了表达生动,日语中会大量的使用叠词,那些极为相似的叠词,该怎样区分记忆呢?

一、叠词中清音与浊音的区别

为了能较为系统、清晰地探究其规律,本文先就拟声拟态词的叠词的清音与浊音加以研究。日本语言学大家金田一春彦先生曾在《日语概说》一书中指出,日语中清音与浊音存在明显的对立,清音给人的感觉纤小、清脆、迅速,而浊音给人的感觉粗大、笨重、迟钝。当然,这些结论在拟声拟态词中同样适用,在拟声拟态词中重叠拟声拟态词在其中数量相当可观,例如:

とんとん どんどん ころころ ごろごろ

さらさらざらざらはたはたばたばた

けらけらげらげらひりひりびりびり

而在这些重叠式拟声拟态词中存在明显的清浊音对立,而其意义也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下面让我们来看几组例子。

例(1)乾いた落ちがに吹かれて道をからからとがっていく。干透了的树叶被风刮得在人行道上沙啦地翻滚。

例(2)大きな地震で屋根瓦ががらがら音を立てて落ちてきた。发生了大地震,房顶上的瓦哗啦哗啦地落下来。

例(1)、例(2)中的“からから”和“がらがら”都表示物体连续滚动或掉落而发出的声音,但从例句中我们也能体会出两者存在明显的语感差异,“からから”形容的是轻的物体发出的声音,而“がらがら”则是表示重的物体发出的声音。

再如,

例(3)雨でがじとじとする。由于阴雨连绵,榻榻米湿漉漉的。

例(4)糸のような雨が大地にしみいるようにしとしと降る。淅淅沥沥地下着细如绢丝的小雨,滋润着大地。

例(3)例(4)中的“じとじと”和“しとしと”都表示雨哗哗落下的声音或者雨后给人的感觉,但两者存在着共性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同,前者给人以潮湿、粘着、不舒适之感,用来形容连绵数月的梅雨之类比较恰当,而后者如久旱之后的春雨,让人感觉清爽、舒适。

二、拟声拟态词的形态特征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能观察到日语的清浊音之间所具有的不同的意义特征。另外,除了上述的清音与浊音的区别外,我们也能发现其结构方面也对立的词,如长音与短音的对立,促音与非促音的对立等等。下面我们再举几个常见的例子。

ごろっ ごろり ごろん ごろん ごろんごろん

在上述词中都存在着相同的成分,都是“ごろ”,表示的意义也大致相同。然而,因为其促音、长音、拨音和重叠等形式的不同,其音的长短、大小及次数方面也存在差异。从词形上可分为基本形、促音形、り音形、拨音形、长音形、叠音形、混合形等。其中,促音型“ごろっ”表示巨大物体滚动的声音,这种声音是短促的,转瞬即逝;而り音型“ごろり”表示滚落后还有余音存在,拨音型“ごろん”则表示滚动后带有回响;长音的“ごろん”是对前者的强调,说明回响的声音更长。叠音型“ごろんごろん”是由“ごろん”重叠而成,表示连续滚动的声音。

当然,与上组浊音相对应还有一组清音拟声词。其区别是这组词表示的是轻小的物体滚动而发出的声音。其实,在日语中像这样由相同成分而构成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拟声拟态词是相当可观的。

通过上面一组例子,可以看出,许多拟声拟态词都带有“拨音”、“长音”或“促音”,当然它们背后所表示的意义都是不尽相同的。一般来说,促音表示短暂、急促、转瞬即逝的声音,长音表示较长的声音,り音形表示带有回响的声音。

日语的拟声拟态词不仅在数量丰富,而且在表现上非常细致又有体系。仅从词形发面对其研究就是个非常庞大的工程,因此,本文只就叠音词的清浊音的对立、其形态特征及暗含的语感这两方面做出总结。希望对日语学习者在这方面的学习起到帮助作用。(作者单位:辽宁大学)

参考文献:

[1] 金田一春彦.日语概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第9篇:拟人的成语范文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而修辞则是有效地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艺术。作为一种言语交际行为,修辞又是一个信息加工和处理的动态心理过程。仿拟(parody)的运用范围相当广泛,16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例子,在相关的论著中也早有阐述。经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查询“仿拟”,可检索到216篇相关论文,而其中164篇是在近十年发表的,研究内容涉及了仿拟的定义、特点、修辞功能等,说明这一辞格已越来越受到语言研究者们的注意。随着对仿拟的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开始从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等角度进行研究[1],其中徐国珍的专著《仿拟研究》全面而系统地研究了这一辞格。

对该词的定义,尽管学者表达形式不尽相同,但其核心意思却十分一致,即仿拟是一种模仿现成的语言形式创造出一个临时性的新说法的修辞手段[2]。仿拟并非简单的模仿,而是用自己的语言融入了新的思想,是“仿”旧的语言形式,“拟”出一种新的意境,既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又收到新颖别致、简洁凝练、幽默讽刺的修辞效果。但是,这些效果的实现有赖于听话人或读者积极的联想、想象和推理,才能正确领悟辞格中的交际意义。笔者试图从关联理论中最佳相关和认知语境趋同的角度赏析仿拟辞格如何达到交际意图和最佳修辞效果。

1 最佳相关的效果

成功的言语交际行为应是发话者准确表达自己的意图,而受话者正确接受发话者所传递的言语信息。仿拟的超常规搭配行为必须是以符合人们的认知能力为前提的,而不是随心所欲的胡乱搭配,否则仿拟就不会被认同。根据Sperber等提出的关联理论,从说话人的角度来看,交际是一个明示过程,即说话人明白地向听话人展示其信息意图,而从听话人的角度来说,交际是一个推理过程,即听话人根据说话人的明示,结合语境假设,依据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词汇信息,推断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在此基础上,Sperber等又提出了两条关联原则: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认知原则解释了最大关联性(maximum relevance),即在理解话语时付出尽可能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交际原则解释了最佳关联性(optimal relevance),指的是理解话语时经过合理努力而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由此可见,关联理论认为交际不再是单纯的解码活动,它还包括推理成分。具体的操作过程是先运用语法及词汇知识解读句子作为语码的字面意思,然后力求以最小的努力,结合语境信息,对句子的深层含义进行推理和补足,最后使理解符合所期待的关联为止。可见,关联理论是把建立新信息与已有旧信息之间的联系看作言语理解的条件,而且这种关联是建立在言语经济的基础上的,即在认知过程中,力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因此,正确判定目标范畴及其本体、追求言语形式的“最佳相关”是仿拟行为实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例1:To Lie or Not to Lie-The Doctor's Dilemma (《大学英语》第三册)

这个标题是作者对莎士比亚《哈姆莱特》中一句著名台词“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的仿拟。对于有一定文学素养的读者来说,自然会立刻联想到莎翁的这一名句,并依此推断出说话者的真实意图,更真切地领会医生所面临的道德与责任的抉择难题以及与哈姆莱特类似的心理状态。同时,因它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在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

例2:Now you can have your cake and diet too. (广告语)

这是一则生产蛋糕的厂家所做的食品广告,仿拟了英语谚语“You can't eat your cake and have it.”意为:吃了蛋糕就不能再拥有蛋糕;引申为: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广告作者将原来的否定形式改成肯定形式,渲染他们的蛋糕吃了还能减肥,一举两得。然而,如果受话者的语言文化知识有限,不知道该英语谚语,或许就无法作出类似的推断,该广告也就达不到它所期望的交际效果了。

例3:“American society no longer has any viable concept of work”: but the trouble is that the youth revolution hasn't such a concept either. All play and no work makes Jack a dumb jerk.

(The Listener)

该句中的“All play and no work makes Jack a dumb jerk.”是仿拟谚语“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而成的。该谚语在英语国家家喻户晓,虽然仿拟后的句子对原谚语的词序和语素进行了变动和更改,从而拟出了新的句意,但由于发话者在运用仿拟时对认知语境趋同进行了预设,而受话者对原谚语的语言结构和语义信息具有深刻印象,一旦接触到仿拟而成的新句,便自然会想到原谚语,并推断出新句的含义,领会了作者对美国年轻一代普遍存在敬业精神缺乏的批评。

例4:Clearly, when it comes to marriage, practicing doesn't make perfect.

“显然,在婚姻问题上,婚前同居并不能令婚姻生活趋于完美。”

该例句仿拟了众所周知的谚语“Practice makes perfect”。该谚语通常用来强调实践对于技能掌握的重要性,而成功的仿拟恰恰就在于它不落俗套甚至“反其道而行之”。由于说话者预设婚姻是人类具有高度认知趋同的话题,仿造的是个人认知程度很高的通俗谚语,受话者便会自然而然地作出所期望的积极联想和合理推理,从而十分简约又很幽默地表明了自己对社会上试婚等现象的看法,最终达到了交际目的。

由此可见,成功的仿拟实施过程恰恰是寻求"最佳相关"的过程:发话者比照人们熟悉的词语和语言形式,展示其交际意图(“明示”),受话者依据特定语境进行相关联想和推理(“合理努力”),从“最大相关性”来说,还应是“付出最小的努力”,对说话人所传递的言外之意心领神会(“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一般说来,本体的典型性越强,熟悉度越高(如谚语、名言、警句等),仿体表现出来的相似性越明显,其传递的信息越容易被接受者理解,所产生的修辞效果自然也就越佳。

2 认知语境趋同的效果

关联理论认为,受话者将对世界的假设以概念的表征形式储存于大脑中,构成用来处理交际时新信息的认知环境。因此,认知语境是“the set of all the facts that he can perceive or infer: all the facts that are manifest to him”[3],即对于某个人能够明白的所有事实。语言使用者的具体语境已经被内化或认知化,其结果就形成个人的认知语境,包括“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词汇信息”。交际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认知语境是双方交际成功的前提[4]。由于在英语仿拟中,常常只出现仿体而隐去本体,仿体在没有本题对照的情况下直接在文中出现,这样,对受话者来说,须凭借自己现有的知识来判断仿体的文化背景,他的个人认知语境就显得格外重要。另一方面,对发话者来说,应对受话人是否了解所仿拟的语言形式进行适当的预设并力求认知语境的最大趋同,否则,就会使交际阻塞和失效。

例5:“Don't show me any other. But show me Black Sister.”

这是“黑妹”牙膏广告词的英译,译文是仿拟日本“兄弟”牌打字机的英文广告“ Don't say 'Show me another'.Say 'Give me Brother.” 而来的。从仿拟寻求认知语境的趋同来看,这则广告的仿拟并不成功,因为众多消费者并不熟悉“兄弟”牌打字机的那则广告,因而无法从逻辑信息、百科信息、词汇信息中理会“黑妹”译文的真正含义,从而无法达到发话者的预期交际目的,即无法激起消费者积极购买该产品的欲望。相反,凡是符合最佳相关和语境趋同的仿拟,总是能起到新颖别致、鲜活生动、幽默风趣等修辞效果。请看以下例句:

例6:“It's said that Jane has fallen in love with Jack.” “Yes, but she says she walked into love.”

“听说简爱上了杰克?”“是的,不过她说她是慢慢爱上他的.”

此例中,walked into love是fallen into love的仿拟,但它却比本体更富表现力,因为听话者可以从walked所赋予的词汇信息推断出在爱上之前犹豫不决的心情,表达了与“坠入情网”的差别。

对于仿拟这种创造性言语行为来说,具备认知语境的趋同意识尤为重要,仿拟行为者应格外强化自己对人类趋同的语境和心理的认知,努力使自己创造出来的言语现象能与接受者的认知环境相吻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所表达的意思被言语对象准确地接受和认可,发挥仿拟特定的修辞效果。

例7: Part-time Job Xtra Money (兼职广告语)

“Xtra”一词显然是仿造Extra而来,用X代替Ex-,不仅音同,而且利用X在数学术语中表示“未知数”这一共识,因而平添无限蕴意:外快多多,不知其数。不禁令人心驰神动。

例8: I had no outlook but an uplook rather. My place in society was at the bottom.

(J.London: What Life Means to Me?)

“我没有人生观可言,倒可以说有一种上爬观。我处于社会地位的最底层。”

uplook是仿造outlook构成的。杰克伦敦利用人类根据身体经验对方位词自然而然产生的意象图式,巧妙地将方位词out变为up,极为形象、精练地表明主人公一心想“向上爬”的人生观,将处于社会底层小人物那种既无奈又野心勃勃的心理刻画得十分到位。这一仿词已成为仿拟的经典例子[5]。

综上所述,仿拟是一种破坏语言常态、改变常规语义匹配关系的言语行为,它借助人类的认知能力,使语言想象达到全新化,解决了因新情况不断出现而面临欲言无辞的尴尬场面,从而创造出一个简明适当的概念或表达,显示出言语者的思辩机智和大胆创新能力。它既使接受者产生较强的认知响应,又产生了新颖生动、令人耳目一新的修辞效果。这正是仿拟的价值所在。通过语用学理论观察、分析仿拟修辞现象,有助于人们更合理地利用仿拟手段提高言语交际能力,提高对语篇的理解和作品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 罗胜杰.相关理论在仿拟构成中的运用[J].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99-103.

[2] 徐国珍.仿拟行为的认知功能及认知策略[J].修辞学习,2005,131(5):32-34.

[3] Sperber D,Wilson D. Relevance:Communication & Cognition [M].Cambridge:Blackwell,199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