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英国文化英语论文范文

英国文化英语论文精选(九篇)

英国文化英语论文

第1篇:英国文化英语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国英语;中国文化;文化自觉;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5)02-0034-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1.009

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奠定了英语国际通用语的地位,英语的传播与使用的一个必然结果是英语与各地的文化相结合,形成不同的英语变体,可以说,英语的发展已经迈入了“复数化的世界英语”时代。“中国英语”是英语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不过相比加拿大英语、澳大利亚英语、新西兰英语等英语国别变体,“中国英语”的国际影响力并不高,这与国内广大英语教育者没有充分意识到“中国英语”这一概念的重要性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国的英语教学不应是仅指传统的中国境内的英语教育,“中国英语”不再是指英语教学的地理维度,“中国英语”教学应是涵盖中国文化教育的、具有中国国别特色的英语教育。也就是说中国文化教育是英语教学的一个必然构成要件。

1 .“中国英语”的认知

中国的学者已经意识到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英语”是世界英语家族的一员,但是对于“中国英语”这一术语的理解仍未达成一致。1980年,葛传耸紫忍岢觥爸泄英语”(China English)这一术语,他在《翻译通讯》上撰文指出:“英语是英语民族的语言,任何英语民族以外的人用英语,应该依照英语民族的习惯用法。不过,各国有各国的特殊情况。就我国而论,不论在旧中国或新中国,讲或写英语时都有些我国所特有的东西需要表达(贾冠杰,2013)。”葛传死鲜μ岢龅摹爸泄英语”,区分了“中国英语”与“中国式的错误英语”(Chinglish)的区别,突破了当时强势文化(西方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影响,肯定了中国特色英语的正确性。随着时代的变迁,语言自身的社会性与动态性使得“中国英语”的内涵与外延也不断拓展,1991年汪榕培先生将“中国英语”定义为“它是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上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笔者比较赞同贾冠杰(2013)在综合众家之言的基础上对“中国英语”的归纳,“中国英语”是:(1)操汉语的人们使用的;(2)以标准英语为核心的;(3)反映中国文化的;(4)具有中国特点的;(5)英语本族语人能够理解、并接受的英语。当前中国高校的英语教育正是由于缺乏对“中国英语”这一概念的认知而屡遭社会诟病,多数高校毕业生虽已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可是他们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极差,很难用英语介绍中国的文化内涵与国情,跨文化交流时根本反映不出文化古国学者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更难说肩负起弘扬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由此,一些激进者甚至提出了“英语”。其实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的教育是并行不悖的,相反作为国际通用语,英语的学习有助于我们用全球文化视角审视中国文化、有助于中国本土文化的输出、有助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由于缺乏对“中国英语”的国别认知,大学英语教师虽然具备了国际视野却缺少本土文化意识,造成课堂教学目的语输入与本土文化输出严重不平衡;教师盲目地用英式英语或者美式英语的单一标准要求学生,狭隘地将任何不符合英式英语或者美式英语标准的表达归结为汉语的负迁移作用,导致大学英语教育中“去中国化”的现象十分严重。“中国英语”是英语语族的一员,高校教师亟须正视“中国英语”这一英语国别变体的客观存在,认识到“中国英语”教学是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英语教育。

2 .“中国英语”教学的必然性

“中国英语”教学不仅是英语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中国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在中国,英语的教学理念与方法随着时代的变化历经变革,遵循着改革发展问题改革的良性循环结构。时代的变迁要求英语教学与时俱进,社会需求与英语教育之间的矛盾推动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持续向纵深方向发展。20世纪80年代之前,奋起的中国急于摆脱落后的地位,英语是中国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媒介。因此,当时的大学英语教学偏重词汇、语法的学习,“语法翻译法”教学方法盛行,培养的毕业生擅长书面写作及外文材料的翻译,口头表达能力差。语法翻译法满足了特定时期中国旨在学习西方的外语人才培养目标,然而对文化知识的忽略,致使中国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言语行为缺乏得体性,中国高校的英语教育被戏称为“哑巴英语”;改革开放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加快了与世界接轨的步伐,果断地参与到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之中,国际交往的增加使得英语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原有的只教语言,不讲文化的教学法已不能满足新时期国家的发展需求。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了大学英语以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之一,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外语交际能力就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根据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交际者的习惯得体地、合适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包括语言能力、非语言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适应能力等方面(孙有中,2010)。因此,高校英语教育开始普遍重视英语文化的导入,教学中强调语言背景中的文化内涵,语言与目的语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学生的英语使用能力不断提高。不过,另一个问题接踵而至,跨文化交流时大学生的言说方式、内容和用以言说的术语都是西方的,中国文化基本呈失语状态。中国毕业生虽然掌握了英语的语言结构与表达方式,可在与外国友人交流时,很难用英语介绍中国,经常是想说却说不出,想写又写不清楚。糟糕的是,文化交流的逆差经常造成外国友人对中国文化的误读,例如中国的崛起被西方理解为“中国”,这虽然表明西方缺乏对中国文化的基本了解,但是我们也该深思中国英语教育者的自我文化意识。英语教育者理应主动承担中国文化的传播责任,而不是一味地被动等待中国文化的“被认同”。21世纪中国承担的国际义务不断增加,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的发展,当今的中国正从“本土型国家”转变为“国际型国家”(王守仁,2011)。时代的走向决定了英语教学中必须改变当前目的语文化一边倒的教学模式,重审中国文化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培养心系中华、知中也知西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外语人才。据此,中国英语教学必须改变“去中国化”的现状,构建适合“中国英语”发展的教学模式。

3 . 中国文化在“中国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 . 1 政策引导

首先,宏观的政策是课程设置的指南,是大学英语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导方针。宏观政策要体现出英语教育的国别色彩,明确将中国文化纳入高校英语教育之中。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是高等学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现行的《课程要求》中,并没有体现出对“中国英语”国别维度的重视,这是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教材编撰以及课堂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的根本原因之一。现行的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教学目标中并没有具体涉及“中国英语”的国别色彩,其中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也被普遍理解为对目的语文化国家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文化渊源的理解。《课程要求》中因地制宜地将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教学可以根据各自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选择应达到的标准。以阅读要求为例,一般层次要求能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能借助词典阅读本专业的英语教材和题材熟悉的英文报刊文章;较高层次要求能基本读懂英语国家大众性报纸杂志上一般性题材的文章,能阅读所学专业的综述性文献;更高层次要求能阅读国外英语报纸杂志上的文章,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所学专业的英语文献和资料。可以看出大学英语的教学要求着重学生的英美文化及特殊用途英语的阅读能力,中国文化的阅读并没有罗列其中,“中国英语”的国别色彩被忽略,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大学毕业生中国文化相关的英语表达能力薄弱,能够阅读英美报刊,却无法用英文介绍中国的文化或者当今国情。不过,可喜的是,2013年12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新增段落翻译题型,所占分值为15%,翻译考查的内容涉及中国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题材,这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首次将中国文化元素明确纳入到四、六级考试体系之中。不可否认的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大学英语改革的风向标,中国文化元素的加入已经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了反拨作用,高校英语教师开始有意识地强化大学生英语学习中中国文化输出的意识。不过,有关“中国英语”教学的系统的政策仍未出台,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育主要源于教师的个人文化意识,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有关部门应尽早规范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与应用,顺应全球化与中国本土化发展新时代外语人才的培养需要。

3 . 2 教材建设

其次,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当前各类大学英语教材皆标榜文章选自国外报刊、学术文献、经典英美小说,主干教材仍然以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西方文化为主,反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与文化现象的英语文章难得一见。例如,多数高校非英语专业采用的英语教材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郑树棠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该套教材有着先进的教学模式,创造性地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之中,选取的文章内容丰富,涉及英语文化国家的语言、文化、历史、习俗、伦理、信息、科学、社会焦点等方面(郑树棠,2008),无论是在课文中还是在课后配套练习题中,西方的文化知识贯穿于英语语言教育的始终。相比较之下,有着几千年历史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在本套教材中却难觅踪迹,这也是大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薄弱的一个主要原因。跨文化交流是双向的,只能谈论西方文化,无法用英语表达本土文化如何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纵观该套教材,唯有在第四册的第一单元“名气之尾”(The Tail of Fame)的一个例子中、在一连串的西方名人之后第一次出现了两位中国人的名字:陈凯歌,张艺谋,用来说明名气使一些艺术家失去了用其他风格或形式表现自我的自由。反观西方,汉学热持续升温,孔子学院四处林立。西方有志之士早已意识到单一的西方文化并没有优势,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值得我们反省的是,当外国留学生与中国大学生谈论Confucius时,很多中国大学生竟不知道Confucius是孔子的英译。民族文化必须扎根在自身文化的土壤中,失去了自身文化的自主性,也有损于对异质文化的吸收能力。鉴于此,高校教材内容亟须转变选材原则,尽快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加强教材的内涵建设,顺应“中国英语”的发展趋势。教材的编写应考虑西方文化的输入与中国文化输出的平衡,加入用英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今国情的素材。

3 . 3 教师的文化自觉

最后,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教师的信念比教师的知识更能影响其教学行为(刘文洋、郑美善,2011),这里“信念”不是指一个人的信仰或理想之类的东西,而是泛指他所信以为真的东西、他内心深处对特定事物的个人看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教师信念的反映,因此高校教师对“中国英语”的认知水平直接决定了英语课堂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所占的比重。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费宗惠、张荣华,2009)。“中国英语”发展趋势下,高校教师应该提高本土文化的自觉性,有意识地将中国文化融入到英语教学之中。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第三册第四单元“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稍有文化自觉性的教师就会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中国文化的象征;如果教师文化自觉性不高、本土文化自信心不足,这种文化信念会渗透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中,教师会完全忽视中西文化的差异,仅仅讲解课文内容,造成教学中的“去中国化”的现象。可见,教师的中国文化自觉性将深深影响其教学行为。即便是当前的教材中国文化缺失,文化自觉性强的教师会主动从报纸、杂志或者网络媒体上选取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资料,作为教科书的补充;文化自觉性强的老师还可以通过设置教学任务、组织教学活动深化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词汇讲解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选择、构建中国文化相关的例句;撷取有关中国的地理、历史、教育、经济、习俗、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内容作为听力、阅读素材;讲解课文中有关西方文化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中西文化的差异。举个简单的例子,《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第二册第一单元“注重时间的美国人”(Time-Conscious Americans)展现了美国文化的时间概念,作者从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商务贸易等侧面为我们刻画了一群分秒必争的美国人。从美国人的日常生活节奏可以看出美国是快文化,有文化自觉意识的教师会启发学生思考中国传统的时间观念是什么,中国的慢文化与美国的快文化的差异,两种文化时间观念的利弊,以及当代中国慢文化是如何受到美国快文化的影响、如何看待这种影响。再比如,文章的第二个侧面反映美国人进行商务贸易时会直奔主题,省略寒暄问候,这与中国文化是明显不同的。有意识的教师可以通过此差异向学生介绍借助清晰、明确的语言传递信息的文化是低语境文化,使用模糊或概括性语言传递信息的文化是高语境文化。显然,美国文化是低语境文化,中国文化是高语境文化。低语境文化群体认同感相对较低,时间安排具有高度计划性,因此低语境文化的时间取向通常是线性的;高语境文化群体归属感更强,时间安排以当前需要为依据,较为宽松、易变,时间取向通常是循环的。可见教师的文化自觉性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中本土文化的教育及所占的比例。跨文化交际一定是双向的,不能只知西方而忽视本土文化,英语教师更应提高文化觉悟,有意识地将本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任务之中。

总之,“中国英语”是世界英语语族的一员,高校教师应该增强本土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觉,走出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教育相悖的误区,有意识地将本土文化与英语教学融合于一体。英语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介绍西方社会和文化阶段,中国的英语教学一定要关注英语的国别色彩,培养既具有国际视野又拥有本土文化意识的、中西合璧的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费宗惠、张荣华.费孝通论文化自觉[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2.

贾冠杰.中国英语再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3(3):8.

刘文洋、郑美善.社会建构主义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师的中介作用[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4):77.

孙有中.跨文化研究前沿[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426.

第2篇:英国文化英语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大学英语教学中涉及中国文化的内容几乎为空白,这非常不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实现,不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以及中西文化的交流和互补,对我国对外交往起到了限制性作用。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中国文化教学是必要的。本文从分析其现状和原因入手,进而从教材鳊写和外语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方面提出一些对策,以期有助于提高学生用英语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并有力地保障中国文化在对外交流过程中的主体性。

一、引言

中国文化失语症,最初是医学术语,指由受伤或疾病引起的大脑损伤而导致思想表达能力、口语及书面语理解能力的部分或全部缺失。20世纪90年代文学评论家们开始批判西方文学思想的入侵,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流失,因此出现了”中国文学失语症“.

患上了”失语症”的人在跨文化交际中似乎己经找不到表达中国本土文化的语言了.这不能不说是英语教学中的一大失败。剩下的问题就是大家齐心协力寻找良方克服这一症结。以下从了解现状入手,进而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对策略提出个人见解,以期有助于提高学生用英语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并有力的保障中国文化在对外交流过程中的主体性。

二、”中国文化失语症”现状

最早提出失语症这一概念是在文化研究领域,这一病症的症状是:在与西方同行交流时,提不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发不出自己独到的话语声音,其言说的方式、内容和用以言说的术语都是西方的.而本土语言的声音逐渐微弱甚至被遗弃。我们不难发现类似的失语现象也同样存在于英语教学所倡导的跨文化交际中。并因此造成交际中的事倍功半甚至是适得其反的交际失败.尤其在需要用英语对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文化进行输出时,其症状愈发突出。例如:一些人说起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的来龙去脉或风情习俗时可以侃侃而谈,滔滔不绝。但当西方朋友问起我们的端午节源于何,粽子为何物时,我们却一脸哑然,无言以对。

也许你会说以上只是个例,或者只是英语初学者犯的毛病。但以下数据应该足以说明失语症的普遍性:清华大学的张为民、朱红梅以答卷和访谈形式对126名该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了使用英语表达中国特色文化话题的能力测试,内容包括中国事物、民俗以及历史名胜古迹等。结果表明:大多数受测者不能很好地用英语表达我们的民族文化,对于列出的中国特色话题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受测者不能给出恰当的英语表达,而且在可以接受的表达中还有较大部分归为解释性意译。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受到了明显的忽视。

再举一个更具有普遍性的例子,相信绝大多数的口语教师都会有这种体会:课堂上一到了老师布置自由讨论时间,活跃的课堂就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了。因为他们总觉得找不到讨论的话题。即使老师指定一个话题,交谈也是举步维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呢?因为我们是中国人,生活在中国,我们接触的每一样东西每一件事情都是很中国化的。而我们书本上学的只是西方文化,所以即便给出一个很简单的话题,用英语鞭打出来也变得不简单了。比如说,叫个学生简要概述《三国演义》、或《红楼梦》的大意,且不说其内容,就对这两部巨著的题目的表述就会冒出很多西式的版本来。比如说:《红楼梦》中的”楼”,’building’太现代,’apartment’太洋气,唯有,’mansion’既古典又中国。《三国演义》中的“演义”,’story.太情感,’performance’太休闲,只有,’romance.才能恰当的演绎出它的传奇色彩.而这些就是我们的中国文化,要恰当的表达这些内容,首先要对这两部作品的内容、历史、文化背景有深刻的了解。然后才能得心应手的介绍中国文化,对比中西文化,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三、原因分析

外语教学的现状如同普通学校外语教学一样,基本上以应试教育为主?由于应试教育是围绕考试展开教学活动的,注重强化训练式教学,因此,分数便成为衡量学生外语水平的标准,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应试技巧,学生忙于应付考试,导致了教学目标滞后?观念片面?这个理念限制了教学手段,使以提高素质为目标的外语教学受限于应试教育?学生的应试能力提高了,可表现出来的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却低得令人吃惊,这是由于不懂得语言使用中的差异而造成了语用失误?语言使用的不得体,是跨文化差异造成的?不了解文化差异出现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为严重,因为语言错误仅是表层结构的错误,最多会被人认为英语说得不好,而文化错误意味着交际出现障碍?

由此可见,学生学习外语的瓶颈不是由于语言知识掌握不足,而在于不熟悉目的语国家人民的思维模式以及社会文化背景?有些学生有很好的语音?语调?词汇?句法,但就是没有学会英文思维模式,典型的汉语思维,直接翻译,不符合英语语言习惯,导致中式英语(chinglish),影响交流的正常进行?语言学家brown先生指出,学习一门外国语必须要在某种程度上了解其文化,尽管实际上你从未踏上过目的语国家的领土?

四、对策

外语教学是为了民族与民族间的双向交流服务,而决不是屏弃一种文化而吸取另一种文化,更不应该排除本民族文化而去接受另一种文化。外语教学中如果忽略了本民族文化的教学,实际上就丧失了理解目的语文化基础,同时会造成民族自卑心理,导致不能以平和的心态与对方交际,造成文化交际的心理障碍,阻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华文化为何失语,既己失语,我们就应该努力寻找对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语言学习绝大部分都是在教学中完成的,教学中教师、教材、学生是三个必要的因素。显然,学生的失语症与教师、教材有着必然的联系。以下从教材的编写与课程设计、外语教育工作者方面寻找对策。

第一、教材编写与课程设计

鉴于中华传统文化对自身民族未来命运的重要性,尤其是面对汹涌的西方文化的涌入国人一味盲从。我认为必须在大学阶段继续重视中国文化教育,而在大学教育中有效的中国文化教育方式应该是,在颇受学生重视的大学英语中加入中国文化内容,这样的话中西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就有了共同的平台,使学生在对比中更深刻的了解和运用文化知识。这就需要有相应的教材作为教学的辅助。还可开设一些中华文化课程,文化与社会、文化与教育,中西文化比较等课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文化内容与文化表达并驾齐驱,还可试行双文化的办学模式,努力开拓和创造双向文化互补的视野。

在我国2000年4月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对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更明确更详细的要求:’.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学生要熟悉中国文化传统,具有弘扬中国文化传统的能力”。2003年下发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也强调:”基础英语教育阶段的任务要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的差异”。教材的编写必须要为教育目标服务,补充所用教材里中华文化内容的空白。对于纯语言以及目的语文化的比例做出适当的调整,也可在翻译教材中,增加中华文化内容所占的比例。

第二、提高外语工作者的文化素养

1990年一次全国中译英学术研讨会上,时任文化部外文出版社发行局局长的林戊荪语重心长地告诫与会者:”我们如果不了解外国的文化传统也就无法真正掌握外国的语言。但要做好中译英工作,不但要掌握外语,还要不断提高我们的汉语修养和扩大对祖国的文化的了解.,。从字面上看这是对翻译工作者说的话。事实上这番话适同于所有学习外语的中国人。因为任何一个学习外语的中国人都无法避免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想把中华文化的特色和独立性融入于跨文化对话中,外语工作者就应该对自己的文化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教学之余,应该自觉主动地学习中华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涵养。在外语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平等对待和传播中西文化,追求文化的双重性,突出目的语与母语的差异,在母语文化与英美文化冲突时,引导学匀‘者对目的语文化的价值观提出质疑,目的语文化与母语共融时,懂得如何为他国利益服务。在工作中应不断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和文化安全意识。

第3篇:英国文化英语论文范文

[关键词]外国文化 英语学习 作用

[中图分类号]G40-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8-0043-01

一、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亦是语言的一部分,二者紧密相连。没有对文化背景的一定了解,很难提高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文化是生活的一种体现,它的内容涵盖了我们的存在、思考、感知,它是将我们大家联系在一起的枢纽。它规范着我们在社会中的言谈举止,提醒着我们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文化是一种道德约束,它告诫我们作为独立的个体我们能够行使的权利,还有我们对于社会的职责。

另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1,2]它由语音、发声、听力所构成的能够交流的系统,该系统通过声音符号来传达任意的交流信息。著名语言学家哈特曼认为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韦伯斯特认为语言是一种使用约定俗成的符号、声音、手势和大家已知的标识来交流思想、感觉的系统方法。英语的学习不仅仅是理解语言的表面意思,主要是知道语言背后代表的文化含义。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每种语言体现了一种特有的文化。因此,英语教学必须着重英语文化的熏陶,教师必须给予学生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上,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英语的意思。学习者只有对这些文化背景知识有较充分的认识,才能熟练、准确地使用英语。[3]

二、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于第二语言的教师与学者来说,理解不同国家文化存在差异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学会接受这些差异,并去理解它们。在教授英语时,中美文化的差异常常被一些教师们忽视,结果就是,我们的学生带着中国文化的思想去跟外国人交流,即使拥有正确的发音、准确的词汇以及语法,在实际交流中,他们却不能确切地表达自己甚至还会被外国人误解他们的意思。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答案就是在英语教学中融入外国文化。

中国与外国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为:同一词汇在不同文化里所代表的含义不同。例如“红”这个字,在我国代表的含义是喜庆、吉利,但在国外代表的却是危险、血腥以及死亡;如在中国,如果有人赞美自己,那么这个人会说一些谦虚的话,但是如果夸奖一个外国人,那他就会感谢你的赞美。外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一般都非常开放,他们喜欢使用特别夸张的肢体语言,像是拥抱甚至亲吻脸颊,但我们中国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感情一般都比较含蓄,见面通常只会握手。因此,只有了解国家间的文化差异,才能更好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交流。

三、学习外国文化的目的

英语作为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的。同样学英语有的人能够成功地表述自己的意思,有的人却被误解,主要是因为他们对于文化差异的理解程度不同。英语是用来与人交流,表达自己想法与经历的工具,也是向下一代传递信息的工具,从这方面来说,语言也是构成文化的一部分,它反映着我们的文化。[4]

文化差异包括语言差异因素,还有非语言差异因素。Ray等发现,在与外国人交流过程中,非语言交流占了很大的比重。一些国家的人如果不使用手势就无法说话,而有些国家的人却不喜欢在说话时加入手势。说话时加不加入手势取决于他们的文化背景。因此,实际交流中,我们考虑的不仅是怎样更好地使用语言,还要将非语言的文化因素考虑进去。

四、学习外国文化的方法

中国有句古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对外国文化感兴趣,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好莱坞电影及美剧

电影和电视剧提供给学生一个在书本上不能得到的亲眼见证外国文化的机会。通过电视,学生可以更直白更简单地理解外国文化,了解外国信息。同时,外国音乐、CD、图片能够帮助学生全方位地沉浸在第二语言的世界里,通过这些途径他们可以更加方便理解外国文化。

(二)外国文学史

要想了解一个国家,先从这个国家的历史着手。外国文学作品通常都是反映不同时代文化背景下值得纪念并且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故事。多读一些文学作品,有利于提升对外国文化的兴趣。

(三)教师

教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学习第二语言的学生通常拥有两大类教师,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师和英语是其母语的教师。[5]第一类教师能够完全理解学生的难点,在传授给学生英语时还会把自己学习英语的经验也交给学生;而第二类教师——外教,对于学生们来说就是完全的口语训练者,他们锻炼着学生的听说能力,让学生们能够进行实际的交流。

五、结论

外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体系、道德标准、人生观、信仰等等。因此,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文化教学必须与其紧密结合。教师们必须确定他们所教语言中每一个与文化相关的因素,适时传授给学生们外国文化,提高他们对外国文化的兴趣,方能成功地教会学生英语。

【参考文献】

[1]潘伟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中国林业教育,2007(4).

[2]陈莉莉.试析汉英颜色词的社会文化差异[J].外语学院学报,1996(2).

[3]邢丹.高校英语文化教学浅析[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4).

第4篇:英国文化英语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国文化;英语词汇;模因理论;强势模因

0 引言

16世纪,随着英国的对外扩张,英语在全球范围内传播,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混合语,英语地方变体随之出现。在中西方交流的过程中,英语中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词汇不断增加。本文拟借用模因理论来论证中国文化英语词汇存在的合理性和发展的必然性。

1 各个历史时期中国文化影响下的英语词汇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自黄帝共主起,五千年华夏史册斑斓浩繁。而英语在短短近五百年的时间内借由其强大的包容性繁衍壮大,演变成一种国际通用语。

蜚声海外的丝绸之路(silk road)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自此中国与外界关系日趋紧密。博大精深的汉语文化对英语的影响深厚而久远。据统计,牛津词典中以汉语为来源的英语词汇数达致一千多,其中silk是文献资料记载中最早进入英语的汉语词汇。丝绸之路上贸易往来,中国茶文化与陶瓷文化等传入西方,出现了tea、china等相关的汉语词汇。随着中外文化的频繁交流,进入英语文化的汉语词汇日趋增多并蓬勃发展,渗透着浓浓的东方古国之文化色彩。

词汇蕴含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特有的思想内涵、文化底蕴,极具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与强烈的时代特性。纵观中国泱泱五千年历史,每一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对英语文化英语词汇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在英语词汇上有着深刻的体现。

先秦时期中国开始了有文字可考的信史,此时的文化代表有oracle bones script(甲骨文),celador(青铜器)。百家争鸣时孔子confucius创立的confucianism(儒家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代最主流思想文化特征,极具这个时期的民族文化特色。在英语词汇中衍生了诸多与此阶段相关的明显带有古代中国特色的词汇,如:deep clothing(深衣),ru skirt(儒裙),bei clothes(褙衣),tao(道),four books(四书),five classics(五经),family head(家长),three cardinal guides(三纲),constant virtues(五常)的benevolence/humanity(仁)、righteousness(义)、propriety(理)、wisdom(智)和fidelity(信),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科举考试制度),tri-colored glazed pottery(唐三彩),fu(赋),jueju(绝句),ci(词),yuju(豫剧),huiju(徽剧),dan(旦),sheng(生),chou(丑),qinyi(青衣),eight-legged essays(八股文),xiucai(秀才),yamen(衙门),ministry of defense(军机处),literary inquisition(文字狱)等。

到了风雨飘摇的中国近代史,走向复兴与腾飞的现代中华民族,又出现了诸多受特定历史时期的中国文化所影响而进入英语的汉语词汇。如:taiping rebellion(太平天国运动),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三民主义),the northern expeditionary army(北伐军),long march(长征);文革时期的big leap forward(大跃进),the cultural revolution(文化大革命),red guard(红卫兵);改革开放时期的special economic zone(经济特区),open-door policy(开放政策),one country,two systems(一国两制),planned commodity economy(计划经济),township enterprise(乡镇企业),fairly comfortable standard of living(小康水平)等。

更多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表述还有:iron rice bowl(铁饭碗),jerry-built project(豆腐渣工程);the five merits focus on decorum,manners,hygiene,disciplines and morals(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the four virtues are golden heart,refined language,civilized behavior and green environment(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night people/night-owls(夜猫子),this animal year of sb.(本命年)等。

全球化不断演进的大环境下,英语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的改革,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中国文化影响而产生的中国英语的强烈冲击。上世纪90年代,“中国英语”开

流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英语”的范围从以往单纯的反映中国某些特定事物扩大到了反映中国的文化内涵。此类词汇逐渐地被英语国家认同并接纳。例如前文提到的道家之道(tao),现今国外直呼其名dao;harmony(中和)精神历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范畴,如今亦可直接写成zhonghe;等等。这些受中国文化影响的词汇日渐融入英语中,并被广泛使用。

2 模因论精要

模因论(memetics)是一种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以模因为核心概念[1]。牛津大学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两种复制因子,可以不断复制、进化并世代传播:一种是生命复制因子——基因;另一种是文化复制因子——模因[2]。作为复制因子,模因之间存在激烈的相互竞争,最终在自我复制中胜出的复制因子则为强势模因。

3 强势模因理论及中国文化对英语词汇的影响

根据heylighen的模因理论,模因过渡到强势模因要经历同化、保持、表达和传播四个阶段,而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选择标准,包括客体标准、主体标准、主体间标准以及以模因为中心的标准[3]。如下表1。一个模因若满足了表1中的某些标准,就可能通过上述四个阶段,得到复制和传播,从而成为强势模因[1]。

表1

3.1 同化阶段

同化阶段对中国英语词汇而言是最重要的。在此阶段,一个模因必须能够感染新的宿主,进入到宿主的记忆中。在这一阶段,客体应具有独特性,主体应具有新颖性、简易性、一致性,主体间应具有权威性、明晰性,以及以模因为中心的标准自我维护性[1]。

中国英语词汇多数都具有以上的某些特点。中国人通常将红豆视为相思、爱情的象征,人们多采用其直译名red bean。因为在众多译名中,red bean让中国人或者熟悉中国饮食文化的外国人一下就联想到红色的豆和牛郎、织女以红豆寄相思的故事。这种表达简洁、易懂,满足了此阶段选择标准中的简易性和明晰性。相对于其它译名的竞争,red bean脱颖而出,成为强势模因。另外,还有一些词汇是接触宿主或是传播媒介的权威性来获得人们的认可和采用的。例如,邓小平提出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随后one country, two systems流行起来;十六大产生的新词汇the three represents, well-being society等正是凭借《二十一世纪英语报》此类较权威的传播媒介广为流传[1]。

3.2 保持阶段

保持阶段是指模因必须储存在宿主大脑中一段时间,其中只有少数模因能够存活下来。在这个阶段的模因能否成功存活,往往取决于便不便于记忆。那些依附于被记住的行为之上的模因则更易成功,即使是在经过长时间的延搁之后,它们也易于被表现出来[1]。极具中国特色的英语词汇多采用音译,且相对于其他解释性的用法,国人更倾向用汉语拼音或其谐音来表达这些汉语词汇,满足了主体间标准的一致性。如kungfu(功夫),wushu(武术),taichi(太极),xiucai(秀才),yaman(衙门),yang ko(秧歌),feng shui(风水),qigong(气功),cheongsam(旗袍),kylin(麒麟),eight legged essay(八股文),five classics (五经),soy sauce(酱油),long march(长征)等等。此类词汇简短易记,能在人们的大脑中长时间停留,并且满足保持阶段主体标准的一致性。

3.3 表达和传播阶段

表达和传播实质上是同一的,表达的过程就是在传播。一个模因如果更易于表达,相对于其它模因来说则更有优势,更有可能被宿主表达出来并传播给下一个体。继而进入模因复制的又一循环。例如cadre (干部)在英语国家指的是由经过培训的个人组成的核心,不带有政治色彩;而中国文化中的“干部”指的是国家机关、军队、人民团体中的公职人员或担任一定的领导工作或管理工作的人员。虽然两者在意思上所指不同,但由于cadre直译名就是“干部”,人们便习惯在实际交流中用cadre来表述干部。可见,cadre满足易于表达的选择标准,被人们广泛接受和使用,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国英语的一部分[1]。

4 结语

虽然中国英语从提出到现在都备受争议,但是通过用模因论和强势模因理论来分析,中国文化影响下的英语词汇顺应了语言使用的规律,经历时间的考验而存留下来,确实有其存在的道理,这也证明了中国英语的前途是光明的。相信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加强,中国英语会增多并被大家广

泛接受和使用。

【参考文献】

[1]胡丹,刘爱真.从中西文化的角度阐释模因论与中国英语词汇[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

[2]richard dawkins.the selfish gen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3.

第5篇:英国文化英语论文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经济全球化;国际事务

当前国际社会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各国都在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里谋求自身的发展,这使得进行国际贸易有了可能性。同时,国际贸易的发展是一个多赢的选择,资本、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流通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而在国际贸易过程中除了我们知道的绿色贸易壁垒等相关障碍外还存在于文化差异等障碍。现如今,文化的差异性已经成为阻碍国际事务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我国对于国际贸易问题以及文化差异问题则采用和平对话谈判的方式,这是一种解决国际贸易障碍与矛盾的和平谈判方式。在国际事务谈判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尊重国际谈判规则以及世界贸易组织总协定的主要原则还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这样才有助于国际谈判的顺利进行。为了确保我们对于其他民族文化背景以及国际贸易谈判手段的合理应用,现阶段各大高校已经相继开设了跨文化商务英语学科,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逐渐为国际谈判输送优秀的人才,促进国际谈判的顺利进行。总而言之,跨文化商务英语有助于国际谈判素养的养成,而国际事务谈判需要跨文化商务英语作为支撑。

一、当前国际形势

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

世界第二次大战结束之后,任何国家与人民都已经无法承受战争的苦难,所以世界开始朝着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发展。邓小平总书记说,我们所处的社会短时期内不会发生较大的战争,可以说整体上是和平的,所以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我们必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当今社会,和平和发展的主要潮流,为各国进行贸易往来、商务往来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正是在和平的国际环境里才可能有国际贸易的往来、政治的合作与协商。所以说,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为国际谈判提供了可能性。

2.经济全球化、贸易全球化

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背景下,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国际经济体系逐渐形成经济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的格局。而这样的经济格局会导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贸易全球化是风险的分散化,也是风险的全球化,所以我们必须要关注国际贸易的发展。不能将任何一个国家切割开来实行独立发展,这样违背了国际经济秩序,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正是在这样的经济格局下,使得各国的经济、政治密切相连。国际贸易出现问题我们不应该采取武断的方式解决,而应该采取国际谈判方式,这样才能实现国际经济、政治的和平共同发展。

二、跨文化商务英语

1.定义

跨文化商务英语是依据英语的具体适用领域以及语用进行的分类。跨文化商务英语是为了商务沟通、国际谈判而进行的商务英语学习。它主要存在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之间的国际事务往来之间。现阶段,跨文化商务英语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众多高校纳入学科建设体系中,并在国际谈判事务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2.性质

首先,跨文化商务英语是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的,它适用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得国家之间贸易往来过程中,例如中国与美国存在着跨文化交际。

其次,跨文化商务英语有一定商业目的、政治目的,它不同于我们的一般英语学习。一般英语学习只是对于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流利地应用英语。而跨文化商务英语不仅要进行英语基本能力的学习,还有进行商务沟通、商务礼仪以及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学习,所以跨文化商务英语具有兼容性、复杂性等多种性质。

最后,跨文化商务英语对于英语的文化背景更为重视,它有一定的知识侧重性。同时,跨文化商务英语渗透于国际贸易、政治谈判以及文化交流等各个领域中,所以跨文化商务英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3.跨文化商务英语所需能力

在进行跨文化商务英语必须要具备多种基本能力,只有具备这些基本能力才能进行很好地跨文化商务往来,使得商务往来双方达到双赢状态。我们都知道现在我国致力于一带一路的建设,各国都要搭乘中国的便利,实现经济的共同发展。而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重视跨文化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这样才能使得国际贸易与往来更为便利,也更为顺利。所以跨文化商务英语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素养。首先需要你有着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并且能够流利的用英语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与重要观点。如:《巴黎和约》的达成以及G20峰会的顺利进行都需要英语作为交流工具,跨文化商务英语促使《巴黎和约》的达成以及G20峰会的顺利召开。其次,跨文化商务英语需要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化内涵有较深了解,出席G20峰会的国家都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沟通方式以及交际礼仪才能促使国际谈判的顺利进行。同时跨文化商务英语也需要知晓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具体差异。G20峰会中的国家存在着文化差异,我们只有了解了不同文化得差异,才能找到适合于不同国家的沟通技巧与沟通礼仪,这样才能促进国际事务的谈判顺利进行。最后对于跨文化商务英语的学习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商务礼仪与商务沟通技巧,商务礼仪与商务沟通技巧不仅需要专门的理论学习,也需要相P地实践,这样才能为国际事务谈判做出重要贡献。

4.意义

跨文化商务英语的学习能够为国际谈判尽一份力量,使得国际谈判不会因为文化差异而受到阻碍。我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必须要肩负自身的国际职责积极促进国际事务谈判的顺利进行。如:我们对于跨文化商务英语的学习,促使了G20峰会的顺利进行,这足以证明了跨文化商务英语对于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升我们的综合国力。通过对于跨文化商务英语的学习,国际商务谈判人员能后具备沟通技巧、商务礼仪等多种能力素养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那个能够促进国际经济、政治的商务往来,从而促使经济全球化格局的迅速形成。

三、国际谈判能力

1.基本素养

在国际谈判过程中,我们需要很多的基本素养。首先,在国际谈判中我们要知晓国际谈判规则以及国际谈判技巧,只有具备这个基本素养,才能使得国际谈判过程得以顺利。如:在国际谈判中我们必须要通过对方的谈判技巧摸清对方的真实意图。其次,在国际谈判过程中,我们要学习不同文化背景的具体文化内涵。如:在谈判会上,各国代表的见面礼仪不同,我们要切记不要触犯到别的国家的禁忌。如法国人在见面时会使用碰鼻礼,而日本等亚洲国家则会选择比较保守的问候礼仪。如果在国际谈判见面会上对日本人进行亲吻、碰鼻的问候方式,会导致国际谈判的失败。最后,在国际谈判过程中我们要熟练地使用国际上最广泛的语言-英语。

2.国际谈判能力的具体展示

在国际事务的往来与国际谈判的过程中,国际谈判能力又是如何展现的呢?在进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制定过程中则向我们展示了他超强的国际谈判能力。而朱F基总经理在一次记者会上被问到“你们为什么对台湾不放弃采用武力解决呢?你们不是提倡一个国家吗?”他的回答是“你们美国的南北战争不也是用武力解决的吗”,这正是基于对于英语国家历史与文化的背景的了解才使得国际事务往来中的矛盾得以顺利解决。

四、跨文化商务英语与国际谈判能力的关系

跨文化商务英语是国际谈判过程中所需的最为基础的能力与素养,它为国际谈判提供了统一的语言工具,使得国际谈判有了可能性。如果在国际谈判过程中,无法统一语言,所有的国家都是用自己的母语进行国际谈判,这便使得国际谈判由于语言不通而无法继续进行下去。所以跨文化商务英语的学习,使得谈判人员能够听懂英语并能够随机灵活的做出回应,这是跨文化商务英语和国际谈判能力都需要的基本素养。而在国际谈判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一定的交际沟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商务谈判能够顺利进行从而达成某种协议,而跨文化商务英语中我们可以学到交际沟通能力与礼仪、文化背景,而这些能力都与国际谈判所需能力相一致。从这一方面来讲,跨文化商务英语的学习有利于国际沟通能力的培养。所以说跨文化商务英语的学习与锻炼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际谈判能力的培养。同时,国际谈判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跨文化商务英语的发展,使得跨文化商务英语逐步发挥出自身的学科优势不断地为培养具有国际谈判能力的人才。

五、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的发展,商务英语在国际谈判中越来越起着重要作用。换句话说,跨文化商务英语所学到的基本知识素养为国际谈判提供了可靠地知识储备与语言工具。在跨文化商务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学习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内涵、不同的商务礼仪以及不同的商务沟通技巧,而这些都是在国际谈判中必备的能力素养。所以,我们可以说,跨文化商务英语的学习有利于国际谈判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国际贸易文化壁垒的消除,从而促进国际经济、政治的友好往来。

参考文献:

[1]刘森林.国际商务谈判英语教学发展趋势探讨[J].外语教学,2005,05:30-34.

[2]何国祥.商务英语与跨文化交际[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2,06:207-209.

[3]陈智钢,金利明.试论商务英语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商贸,2011,27:226-227.

[4]庆祝国际贸易创刊25周年全国重点经贸院校巡礼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J].国际贸易,2007,01:73.

[5]胡文仲.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第6篇:英国文化英语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国历史文化;英语教学;必要性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全球一体化的进程,英语毋庸置疑已成为了全世界的通用语言。尤其是在我国,在众多的外国语学习中,英语学习占据了强势地位。我国的高校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其教育目标: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素质人才。这要求大学生们不仅要了解英语文化知识,更要掌握我国的历史文化,承担起传播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任。

一、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中国历史文化传播的现状

要想掌握一门语言,必须了解其文化。然而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现状是大量的英语教材偏重于西方历史文化、宗教知识、和生活习俗的介绍,尤其是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更开设了诸如英美文学、英语国家概况等课程。英语语言文化的输入已经得到了相当地重视,反而是我国的母语文化的传播始终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我国虽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然而介绍这方面的英语读物却寥寥无几,至于相关的英语教学资源更是几近于无。虽然我国的高校英语专业会开设一些涉及到中西方文化对比,和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这样的相关课程,但还远远不够。总体来讲,英语文化的输入和汉语文化的英语输出严重失衡。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我国的英语学习者们无法准确地用英语表达中国的历史文化,更无法将其介绍并传播到世界,从而谈不上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全文。在这个纲领性文件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中,提到“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明确指出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英语教学必须重视中国历史文化教育,扭转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失衡现象,切实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二、中国历史文化教育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1.有利于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中国当代大学生必须要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生存的力量,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生力军,因此大学生必须要学好汉语,掌握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尤其是面对英语处于世界语言霸权地位的现实。英语利用信息和文化影响了世界语言,中国的语言文化已经受到了严重地冲击。因此,必须要在中国的大学生中大力提倡“净化汉语,捍卫中国文化”,使其重新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本,客观地对待和吸收西方文化,抵制不良文化的冲击。将西方文化中的先进思想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促进我国原有文化的健康发展,并将其向世界推广。

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学生们必须掌握的能力之一。它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它是不同文化间的平等、双向、互动的交流过程。显然,跨文化交际的前提条件是既要了解它国的语言文化,更要了解本国的历史文化,后者才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基础,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了内容和保证。如果大学生们连本国的历史文化都没有掌握,或只知皮毛,他们就不可能在平等的基础上,用英语向其他国家介绍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从而达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因此,要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就要使其掌握中国的历史文化。

3.有利于英语学习

奥苏伯尔(D.P.Ausubel)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母语文化不仅对英语语言的学习有负迁移,即干扰阻碍作用;而且还有正迁移,即积极促进作用。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利用对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传播,找出汉语和英语中共性的内容,并比较两种语言中的相同点或相异点,进一步促进英语学习。此外,经过多年的母语浸淫,大学生已具备了相当的汉语运用能力,并形成了一定的语言思维定势。他们不可能完全脱离母语文化去学习英语。正如德国英语教学法教授 Butzkamm说过的:“母语不是一件外衣,学习者在踏进外语教室之前可以将其脱下,弃之门外。”所以,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既要承认母语干扰英语学习的一面,也要积极地利用母语帮助我们学好外语。

三、结论

总之,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传播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是培养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要,更是学好英语知识的需要。大学生们应该将中国的历史文化知识和英语学习很好的联系起来,用对比的方法,充分发挥汉语知识对英语学习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Ausubel,D.P.Educational Psychology:A Cognitive View[M].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n, 1968.

[2]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3]郭铭华.论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2.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陆魁秋.主体文化与交际能力[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5).

[6]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7]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2010年07月29日.

第7篇:英国文化英语论文范文

现阶段许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往往停留在语言层面,忽视文化因素的重要性,把它们分离开来。语言不仅仅只是一个符号系统,语言知识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所以要恰当的把语言和文化因素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学生们如果只是学会了语言知识,往往会在实践交际中出现这样的问题:话语表达不恰当、用母语的文化大环境去改造所学的语言而闹出笑话,这对正常的交际是非常不利的。在实际的英语交际中,语用错误往往比语法错误更为严重。因为在和外国人交流时,他们对于我们的发音和语法的错误更能够宽容和理解,但是如果不按照他们的说话规则来的话,轻则闹个无伤大雅的笑话,重则会显得对人不够礼貌。所以,如果学生的语法等语言问题掌握的非常牢固的前提下,句子的正确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因为对于其所学语言所处的文化坏境不甚了解的话,在社会交往中就会出现误解,因为表达的不恰当、不得体。所以我们高校在英语教学中务必要融入文化因素,使得文化因素充分的发挥其自身的作用,使两种不同语言的背景文化在使用者的头脑中融合并消除差异,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并且使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得到质的突破。

2.在文化因素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1不能忽视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在大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实则是中国文化及外国文化的两种文化的交融过程。学习英语时我们肯定要涉及汉语及英语两种语言,我们学习英语时需要用英语及其所处的语言文化背景来表达出来信息,而我们还需要用我们自己的汉语来对其进行翻译消化。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因素发挥了多么重要的作用。在我们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汉语充当了一个参照的作用,这样的一个中介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学好大学英语的一个基础桥梁。中国人需要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来学习英语,虽然会受到中国文化的制约,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英语,但是由于中国文化的复杂性,有些情景是必须用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才能明确清楚的表达出正确的意思,所以把中国文化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是弘扬我国优秀的灿烂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中国文化下的汉语作为学习英语的一种参照物作用也是极其重要的,它是学习英语的一个有效的过渡桥梁。当学生在学习一门语言时会慢慢的转移到对其文化的学习,这个时候他不自觉的就会用他自己的文化来解释他说看到的现象,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往往会使学习者有先入为主的思想及行动。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应该重视中国母语文化对其学习英语产生的作用,对比两种不同语言文化的相同和差异之处,让中国母语文化可以作为一个具有正能量的参照,使得学生们可以更好的去学习英语,提高学习英语的质量和效果。

2.2注重多样文化知识积累并着重培养交际能力中国的大学生在汉语体系中生活太久,受其影响太大,习惯了中国文化下的语言环境及表达方式,习惯用中国式的价值观去衡量事物。所以这些对于英语学习来说都是不同程度的阻力。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对其所处的文化的了解,如果我们不了解那些文化知识,就很难真的融入到那样的语言环境中。所以我们有必要积累外国文化知识来填充对所学语言文化知识的缺乏,并在这样的文化知识背景下去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对于每个阶段都需要融入文化因素,使文化因素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大学英语老师应该充分的让学生了解说英语的国家的文化背景,向学生们不间断的传输这些信息。在英语交际情景演练中,老师要为学生创造适宜交谈的文化环境,这样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们的交际能力。

3.总结

第8篇:英国文化英语论文范文

一、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一)语言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一个民族的语言对该民族人们生活的不同层面都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在文学作品中,语言是文学作品的骨干,文学作品的灵魂通过文字语言得以实现。英语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性通用语言,其发展大约经历了1500年的历史。在英语发展早期,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是同根同源的,两者在语言特点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美国的英语语言文化与印第安土著语语言文化逐渐接触,为更好地适应北美大陆的文化环境,美式英语中出现许多新词汇,使得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之间产生很多不同,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英语也是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的。

虽然英美国家都以英语作为自己民族的语言,但是两个国家的英语都受到各自国家及历史背景的影响,使得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英式英语历史悠久,秉承一贯的文化传统,具有庄重严谨的特点。英国的评论家进行文学评论时使用的语言中规中矩,庄重、沉稳、不随意。他们以对文学作品尊重、崇敬的态度进行文学评论,这种语言运用方式很大程度上受到语言传统的影响,是对本民族语言传统神圣性由衷尊崇的体现。不同于英式英语,美式英语是在英国语言的基础之上衍生出来的,不具有英式英语悠久的历史和浑厚的历史背景。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的国度,标榜“一切皆有可能”,这也使得美式英语在语言使用上更为自由、开放、标新立异。表现在文学评论上,其文学评论作品有很多创新,充满创新性和自由性。通常,美国文学评论的观点独到,对人们会产生很大的启发作用。

(二)历史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英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由于发展过程中历史背景不同等诸多原因,因此其文化历史传统呈现出很大的差异。英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有着极为浓重的人本主义色彩,这也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及其具有的妥协性有很大的关系。这种人本主义色彩在早期的英国文学评论中得到很好地体现,表现为评论中对人本主义的观点持保守态度。随着英国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的评论标准,英国文学评论中的人本主义观点遭到大多数人的质疑甚至否定。虽然美国文学是从英国文学发展出来的,但美国文学受自身历史文化的影响,具有独创性,这主要是由于美国作为一个年轻国家,是一个勇于突破的民族,在独立战争和后期发展中,美国逐渐形成以独立、自由、民主为主的价值观念,历史文化的发展受文化传统遗留问题的影响较小。这种历史文化使得美国文学评论富有创造力、勇于突破传统、善于表达新观点。

(三)人道主义差异带来的影响人道主义从十五世纪开始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资产阶级、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随着历史不断发展,人道主义的内涵得到极大地丰富。从广义上来说,英美国家的人道主义通常把上帝作为信仰的对象,具有浓重的人文指向,而这一指向对英美文学评论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作为两个不同的国度,两者之间具有很大的文化差异,使得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关于人道主义有着不同的理解。英国文学评论家对人道主义的理解趋于保守,但理解得更为成熟;美国文学评论家与之不同,他们对人道主义的理解更具创新精神。

二、结语

第9篇:英国文化英语论文范文

关键词:文化转向;商务英语;翻译

作为经济学科与语言学科结合的新型学科,商务英语本身对英语、商务知识、商务技能等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也使得商务英语翻译在具备这些特征的同时,本身还存在着较为鲜明的文化印记。在我国当下的商务英语翻译中,过于重视翻译技巧与翻译标准,没有把商务英语翻译放在文化大背景中进行思考的情况极为常见,这就使得这种商务英语的翻译并不能抓住商务英语的文化本质,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正是本文就文化转向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启示进行研究的目的所在。

一、文化转向概述

文化转向的理论雏形最早出现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英国,而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巴斯内特和勒菲弗尔合著之作《翻译,历史和文化》的问世,则正式标志着文化转向论的形成。在文化转向理论视角下的翻译中,其本身特别强调从不同文化交流和传播的角度去等值转换原文和目标语,这种特性也使得其较为重视对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并以此最大程度上实现翻译的跨文化交际功能。基于文化转向理论的种种特点,笔者在本文中将文化转向定义为根据不同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特点,对原文和目标进行等值转换从而体现翻译的最终目的。

二、我国商务英语翻译现状

虽然我国近年来商务英语翻译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其本身仍旧存在着不足与局限之处,理论研究的角度较窄、微观技巧类研究远远超越宏观理论性的研究都属于其面临的直接问题。

(一)理论研究的角度较窄

在我国当下商务英语翻译存在的不足之中,商务英语翻译业界普遍存在着理论研究的角度较窄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是由于商务英语业界本身在翻译过程中选择语言学为切入点,这就使得本身对商务英语的词语、短句的研究较为深入,但这也造成了很多商务英语翻译重复的情况出现。此外我国当下大部分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基本上不存在商务实践经验,这就使得其所进行的商务英语翻译本身存在着闭门造车之嫌,这种商务英语翻译的现状自然会造成理论的研究角度较为狭窄,缺乏商务实践的商务英语翻译大量出现。

(二)微观技巧类研究远远超越宏观理论性的研究

除了理论研究的角度较窄这一问题外,微观技巧类研究远远超越宏观理论性的研究也是我国当下商务英语翻译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形式之一,在笔者所进行的调查中,“……的特点及翻译”“……的翻译策略”“……翻译技巧”是我国商务英语翻译学界最喜欢的论文题目形式,由此我们就能够看出我国商务英语翻译学界对翻译技巧与翻译标准的重视,这种情况自然会使得将商务英语翻译放到文化、政治、经济和历史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和研究的缺乏,这种没有偏离微观研究界限的商务英语翻译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当下社会的发展需求。

三、文化转向对商务英语翻译启示

(一)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文化转向对商务英语翻译带来的启示中,其对我国商务英语翻译学界带来的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启示,使得我国商务英语翻译学界开始重视结合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与风俗习惯进行具体的翻译工作。在这种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启示下,我国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开始逐步实现在具体的商务英语翻译工作开始前,了解相应国家文化特色与文化差异,这样就能够保证在具体的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准确选择词汇进行异国信息的传达,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异国文化信息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遗漏问题,更能够较好的保证这一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与实用性。在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启示下,直译与意译的手段应用的词汇翻译开始受到我国商务英语翻译学界的重视,这也使得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对于不同国家间典故、俚语、成语等都能够实现较好的转化,保证了商务场合中不同国家文化的完美传递。

(二)词汇的调整

在文化转向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启示中,结合相应国家文化进行的词汇调整也是这一启示的主要作用方面,这种词汇的调整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文化信息的传递,避免信息传递中误解的产生而选择的一种翻译方法。例如在对中国名酒“杜康”进行翻译时,由于我国文化中的“杜康”本身就是美酒的代名词,这就使得如果将“杜康”翻译为“Dukang”,就不能够较好的进行“杜康”原有文化意味的传递,这时我们就可以结合文化转向理论,将西方世界文化中著名的美酒代名词希腊酒神“Bacchus”作为“杜康”的翻译,这样就能够更好的进行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意蕴传递。

(三)语篇语段的调整

在文化转向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启示中,商务英语翻译开始对语篇语段的调整,这也是这一启示对商务英语翻译所造成的实际影响。在不同国家语篇语段都存在着不同的特点,这就使得如果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照搬原文进行语篇语段的处理,就不能较好的保证译文的准确性,而在文化转向理论的影响下,我国商务英语翻译学界开始在翻译过程中通过词汇、语法、句法、的调整,保证商务英语在进行语篇语段的选择时能够较好的满足文化传递的需求。例如在“美的”这一中国著名电器品牌的翻译中,由于这一翻译结合了文化转向理论,这才有了“midea”这一翻译成果,在“美的”的原意中,其本身代表的是中國人对物美价廉的追求,而“midea”则蕴含着电器的创意之意,这种贴合不同民族洗好的翻译形式,正是语篇语段调整的最好体现。

四、结论

在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中,商务英语翻译都将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这就为文化转向理论在我国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条件,而这种结合文化转向的商务英语翻译也必将保证商务中英语的交流更加顺畅准确。

参考文献:

[1]曾玉洪.论文化转向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S2):177-179.

[2]范新.浅析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转向[J].中国外资,2013(24):279.

[3]王立非,李琳.我国商务英语研究十年现状分析(2002-2011)[J].外语界,2013(0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