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7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7篇)

第一篇: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摘要: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师应督促学生重视心理健康,并且教会学生自我减压的方法。教师要帮助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自己,使其对自身的能力做出适当的评价,从而在大学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师要帮助学生提升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本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细节展开讨论,提出了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效果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方法

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应该不断推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强化对学生的心理干预,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学。并且,教师要重视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教学,组织学生接受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主动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排忧解难。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以此提升教学效果。在心理健康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采用德育对话的模式开展教学工作,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进行有效引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应该不断强化对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导工作,通过积极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从而使其具备强大的适应能力。教师要对学生的情绪状态进行调节,确保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处于和谐的状态。教师要强化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性知识,培养个人正确的性观念。同时,教师还应该加强学生人格方面的塑造,及时发现学生的性格问题,对其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和调控,保证学生以健康的心理状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项挑战。结合现代心理学的思想基础,教师应采用适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教学手段,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符合教学模式和教育规律的人文关怀。

二、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建立更加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人文关怀的关键在于关怀内容和关怀方式。教师应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基本需求和精神生活,给大学生给予足够的尊重和心理关怀,使学生视学校为精神家园。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建立更加规范的思想健康教育体系,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确保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静坐休息、冥想,聆听音乐,使其心情变得舒缓。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改善师生的交流状态,从而提升师生间的沟通质量。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疏导时,不应只将讲解理论知识作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手段,而应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要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以及心理压力过大的问题。在班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打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学氛围,利用板报、校级报刊和院级报刊展示心理健康小贴士;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学校可以利用广播、文艺汇演、话剧小品和情景剧等形式,向学生宣传心理疾病对健康的危害,从而有效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鼓励其走向阳光,拥抱健康。2.积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心理健康的相关书籍,以提供书单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后学习心理研究的著作,使其掌握调控个人情绪和心理状态的有效方法。在心理健康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将教学应用研究与基础心理学研究相结合,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还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在私密的空间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另一方面,学生应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积极向同学、教师和专家寻求帮助。教师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既是满足学生精神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进行有效的干预。教师要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通过日常的心理健康教学课程,努力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大学生活中,学生也应积极融入班集体,养成与教师和同学沟通的好习惯,从而有效解决心理问题,显著提升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郑敏燕.当前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必要性及构想[J].湖北社会科学,2011(5):174-175.

[2]洪元琪,李莉,栾海清.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形成路径及培养机制研究[J].江苏高教,2016(4):119-122.

[3]马建新,王改红,崔家新,等.“中庸之道”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的价值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3):88-90.

作者:热比亚•买买提 单位:新疆人民武装学校

第二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析及其对策

[摘要]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的新鲜血液,在心理健康方面显得尤为敏感。应对新的学习环境,适应自己所学的专业,处理好人际关系,处理学习与恋爱的矛盾,还有毕业后将要面临的许多现实的问题等都是大学生需要面对的事情,心理压力不言而喻。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已经引起各高校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心理文化建设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和成熟的心理行为。心理适应能力与现实条件能够保持统一,不断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

一、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客观方面

大学与初中高中最大的不同在于,时间都是自己的,没有老师的辅导和督促,这无疑就要求大学生对自己严格要求;进入大学后,我们所面临的是完全陌生的环境,大多数事情都需要靠自己去承担,这种变化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和负担;正因为在大学里可能遇到各种诱惑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而当面对它们时,大学生很多情况下会难以抵挡或难以抉择,从而产生无所适从的焦虑感。

(二)主观方面

目前,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普遍,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意识被忽略,以至于大学生在校独立面对困难、挫折或棘手问题时,不知如何应对,容易形成心理压力;有的学生认为上了大学后,工作生活就不用发愁,以致在学校整日萎靡不振,不思上进。

二、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

(一)学校方面

1.建立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在我们展开的关于心理健康的问卷调查中显示,学校应该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定期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及时发现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出有实际意义的教育措施。2.开设心理教育的相关课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状态,深刻体会心理教育的内在意义,教学方式要有自己的特色,善于将课程以学生利于接受的方式灌溉给学生,使大学生从内心强化自己的思想观点、心理素质和人生价值。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对于心理素质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断地提高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学校应不遗余力地将良好的校园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让学生感受到。4.学校应该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大学是大学生迈向社会的最后摇篮,通过社会实践来磨砺,更能让大学生在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应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大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多积累一些社会经验,提高应对能力。

(二)大学生自身方面

1.正确认识自我。高校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就应该对自己有个明确的定位,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适合自己的目标。在大学期间,积极参加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对挫折的自我承受能力,在活动后积极反省认识自己,扬长避短,不断取得进步。2.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好的态度对待他人。通过与他人交往,能够做到取长补短,同时也学会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3.学会倾听,并学会向别人倾诉。经营好人际关系,首先要学会做一个聆听者,其次要学会向别人倾诉。两者有效结合才能高效率地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三、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大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也是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动力。现在的社会复杂多变,大学生日后的挑战会更加严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就必须建立在强大的心理素质基础上,而如果现在大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更好地面对所处的困境,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调节以及更好地适应社会。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取得成功的坚实基础。目前大学生就业的竞争越来越强,社会和自身的双重压力会使学生刚进入社会时产生局促感,难以平静地面对生活和工作。因此,为了更好地应对社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不断通过社会活动提高自己的心理抗压能力。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大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反之,潜能的不断挖掘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高校针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在更高的层面上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开发。综合素质的各项指标均达标才是大学生发展的保证,而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更好地发展的必要前提,是大学生成为祖国栋梁之才坚实可靠的内在条件。因此,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舒为清,董强,曾琳,等.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江西煤炭科技,2006(1).

[2]黄希庭,徐风妹.大学生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3]齐平,安莉娟.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原因探析[J].教育探索,2006(2).

作者:孙启航 徐尚巧 单位:鲁东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第三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构建

摘要:在当前科学技术水平发展背景下,互联网早已渗透到我们的学习、工作以及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网络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性。文章立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主要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构建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在互联网环境中,大学生可以获知信息,与他人沟通交流,搜索问题的答案。因此,关注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则显得尤为必要。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互联网的环境中,大学生可以学习到知识,但是,互联网也具有不稳定性,缺乏自制力的大学生将会受到它的负面影响。

一、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高等院校心理教师队伍建设,是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基本要求与重要保障。在当前的高等院校教育与教学活动中,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学生为了得到足够的学分顺利毕业而听课,既忽略了高校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也忽略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种种现象直接导致了心理教师稀缺。因此,提高高校心理教师队伍建设,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显得尤为必要。例如,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定期举办学术交流会,教师不断学习,在交流会上与其他教师进行沟通,总结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得出的经验教训,通过交流学习,教师的教学水平会得到很大提高。学校针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可以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评价内容一部分由同科目教师进行评价,另一部分由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教师讲授的课堂内容,语言风格,衣着打扮等各项内容,通过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提高教师团队的教学水平。

二、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

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大学生可以接触到最先进的科技,网络对于他们来说很熟悉,大学生活相对于高中生活轻松很多,学生有很多自由时间可由自己支配。网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好了,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运用不好会成为伤害学生的一把利器。在网络环境下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通过网络可以了解到很多先进的知识,提升自身的素养,这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好处,相反,如果学生沉迷网络,玩物丧志会令他们误入歧途,甚至危害社会,所以大学阶段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例如,学校机房是学生运用网络查询资料、学习知识的场所,机房的管理员发现有几个同学利用学校提供的便利在机房玩游戏,而且屡禁不止。这时管理员应该对这几名学生进行教育,给他们讲解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并且告诉他们学校机房是提供给学生学习的地方,你们在这里玩游戏会影响到其他同学的学习,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同时教师还要时刻关注这几名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观察他们是不是逃课,发现问题应该及时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重塑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更加专心地学习,对学生走出学校,步入社会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三、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内心需求

重视大学生的内心真实需求,是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关键所在。学生在步入大学阶段后,大部分都已经年满十八周岁,是成年人了。但是,年龄的成长,不代表着大学生心理的成熟。在大学生真正步入职业生涯走进社会前的最后学校生涯,仍然需要学校与老师积极正确的指引。网络环境中的诱惑很多,大学生应当学会辨别,增强自制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在高校教育中,学校应当有意识地开展相应活动,避免大学生误入歧途,悔恨一生。例如,很多学生刚刚步入大学生活,摆脱了高中紧张的学习环境,身体、心理都放松下来,有些学生自制力较差,开始放纵自己,不认真学习。教师发现这种问题应该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将他们拉回正轨,如果这个阶段学生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那么他们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铸成大错,所以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十分重要。

四、结语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当前的复杂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各大高等院校积极应对,灵活采取多种措施,以求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关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以及综合素养的可持续发展,重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杜琼.新媒体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6(15):78-79.

[2]杨钰.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与策略[J].现代交际,2015(4):143-144.

作者:李彦刚 黄玉琴 单位: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

摘要:当今大学生面临的竞争压力日趋激烈,因心理压力引发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是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设置、内容安排、教学方法选定、评价体系建立、队伍建设等问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探索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网络文化传播的无界限性,大学生接触到的外在世界远超出了上世纪的青年一代,由此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办公厅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要求“各高校应创造条件,为大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专题讲座、报告等”。湘教工委通〔2009〕5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尚不能很好地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体会,针对课程建设的几个问题展开思考。

一、课程目标设置

课程目标是课程预期的收获,为这门课程培养人才指明了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要在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兼顾个性发展的人,所以在设置同质性目标的同时也要设置差异性的目标,拟定不同层级的课程目标,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1.将社会发展和大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相结合。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才。当社会不断发展变化时,学校教育也应随之变化,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拥有该有的心理承受力、独立力、竞争力、创造力、合作性、幸福感等品质。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的目的除了结合大学生的青春特点之余,还应结合社会发展实际,有效的帮助学生解除心理困惑,针对大学四年所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授课,引领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2.将预防辅导性目标和发展性、完善性目标相结合。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心理处于断乳期,成熟度不够,在面临一些人际交往、恋爱、学业等问题时很容易出现困惑,因此要针对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通或辅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找出自己心理症结,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第一级目标即预防辅导性目标,也是针对部分有心理困惑、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的补救性教学目标。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欲望和潜能。大学教育应该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自我实现目标的达成。大学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对自我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强烈的需求和愿望。由此可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第二级目标即发展性目标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课程目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高级目标与大学生的人格完善密切关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促进学生心理和心智的健全发展,使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用积极的情绪、乐观的心理,促进自己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完善自己的人格。3.理论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拥有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常用的心理调试方法和技能,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要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行为习惯的体验训练,做到知识、情意、能力相统一。

二、课程内容安排

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具体化的表现,以学生为中心,针对现实需求,从着眼于学生心理健全、心智发展、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角度来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学生希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获得心理健康理论相关知识,更希望课程能增加一些体验训练内容,以提高实际技能。1.传授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理论知识是指大学期间所发生的心理问题涉及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包括心理、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对于成才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意义,了解心理障碍和精神类疾病的种类、表现、预防和治疗的方法等内容,以便能及时发现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异常情况,并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此外,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内容要注重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塑造,将主观幸福感的生成、积极人格的实现、积极社会关系的建立等积极心理学的内容融入其中。2.模块化技能内容,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模块化技能内容即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和发展需要,将课程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小单元,一个单元就是一个课程模块,这些模块既密切相关,又相对独立,有自己明确的主题、学时、教学方法、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有其独特的功能。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目标,课程模块化技能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大学适应教育、人际交往教育、自我意识和健全人格教育、挫折教育、恋爱和性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教育和生命教育。这八个方面的课程模块能教给学生如何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及时用积极情绪代替或化解消极情绪,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激发自己的潜力和创造力,正确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价值观,热爱和珍惜生命,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待未来生活中所遇到的磨难和挫折,从而形成坚强意志品质。

三、教学方法选定

选定课程内容之后就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传授给学生。1.开展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的系列教育。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全体学生是它的授予对象,即大一新生入学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成为他们的必修课程。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将心理健康知识以讲授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并为学生呈现一些异常心理问题及行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其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不适应,介绍一些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树立健康的心理意识,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辅导性目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发展性目标和高级目标的实现需要高校开设心理选修课来实现。我们国家长期以来实行的教育方针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但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和多元性。根据后现代主义教育提倡的教育主张,我们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同时,要加强对专才的培养。因此,学生在大二、大三时可根据个人的兴趣、需求和心理特点进行选修,如《无领导团队教学》《团体动力学》《幸福课程》《心态管理》《就业心理与求职技巧》等课程,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情绪,学会自主探索,消除在生活和学习中碰到的心理困惑,从而达到自主和自助的目的。2.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开设过程中,多为大班教学,教学方法受到限制。因此,要实现课程设置的目标,需要有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从而优化教学效果。心理健康课程教学除了知识讲授法之外,还可以使用角色游戏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团体辅导体验法、心理测验法等方法,让大学生在各种教学方法讲课过程中进行对比和提炼心理健康知识,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实际能力,从而做到心理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

四、课程评价体系建立

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于课程的实施和目标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所在的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性评价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考试加课程作业、心得体会等,但学生则希望这门课程不按照传统的考试考查方式来进行,原由有二:一是考试的方式会增加学业负担,二是这些评价方式不能真实地反映该课程的真实效果。就整个教学体系而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可以从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及对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但是,考虑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专业特殊性,课程评价体系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体验技能为核心,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发展性评价,并结合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总结性评价。具体评价内容包括:学习纪律情况、学习活动参与状况、作业完成情况、团队合作情况、行为观察、成长记录、作品分析、策划心理健康活动、情境性测验等。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我反思性评价、团队成员互相性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还须具有真实性和情境性:一方面是根据学生在平时课堂学习、体验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另一方面是让大学生针对平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或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设计情境,或编写活动方案,根据大他们面对的心理冲突、人际危机或挑战时的反应以及所采取的问题解决策略及办法进行评价。

五、教师队伍的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是“心与心沟通”的教育,该课程教学效果是否有效与任课教师的个人修养、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直接相关。就笔者所在高校情况反映,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任课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专职教师缺乏,影响了课程建设质量和教学效果。为此,要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达到预设的课程目标,学校应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第一,加大心理学专业教师引进的力度。第二,严格把关校内心理健康教师选拔。校内心理健康教师选拔时,不仅要对试教者进行专业审核,还要考核他们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第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对于心理学专业毕业的教师,要让他们加强自我学习以了解学科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对于非专业的任课教师,鼓励他们系统的学习心理学各大门类和心理健康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技术,不断提高开展专业工作能力。此外,学校人事部门在招聘新老师时,将心理健康作为入职的必备条件;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也要适当的将工作扩宽到教师层面,对他们进行一些必要的心理测验和排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知识,确保教师不仅师德高尚、知识丰富,同时还要人格健全。

参考文献:

[1]薛长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2010

[2]黎凤环.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1(8)

[3]陈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

作者:唐华丽 单位:湖南科技学院传媒学院

第五篇: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分析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改变目前被动“解决问题”的模式,使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转变为主动引导大学生采取积极的心态为人做事,帮助大学生塑造积极的人格。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0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社、心理健康者协会倡议,经北京市团委、学联批准,确定了每年的5月25日为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取意“我爱我”,表明了心理健康节珍爱自我之意。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各大高校也都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积极配合并进一步推进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然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依然无法从根源上避免或解决此类问题。要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彻底改变心理健康教育被动防治的现状。本文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发掘大学生积极心理潜能,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由被动的防治转变为主动引导,从根本上提高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探讨和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及由此产生的人类潜能研究奠定了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基础。20世纪末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E.P.Seligman),谢尔顿(KennonM.Sheldon)和劳拉•金(LauraKing)定义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类行为中积极的、具有适应性和创造性的、令人满足的因素进行研究。其研究主要包含三个层面:个体的主观体验层面研究,包括幸福、满足、希望、乐观等;个体的人格特性层面研究,包括爱的能力、工作能力、勇气、善良、感恩、宽容、人际交往能力等;积极的集体组织系统层面研究,包括责任感、和谐的工作环境、文明、职业道德、自制力、容忍力等。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目前高校都比较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存在几点错误:1)方向性错误。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仍然延续着消极心理学。2)教育内容狭隘。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无形中引导学生去关注问题。3)教育手段缺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单一。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积极心理学引导人们去关注个体发展的积极面,关注大学生的潜力激发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心理学重在建设而不是对“不正常”的修补。积极心理学在对心理学的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倡导研究和探索人类的美德,恢复了人性的积极面。【3】

1、引导大学生进行积极的主观体验

积极情绪的体验如:满足,快乐,乐观等可以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自信心。古人言: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引导大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挖掘自身的优势和潜力,使他们找到大学生活及之后成长的快乐和幸福。学会自我宣泄负面情绪;懂得保持和传递正面积极的情绪。高校加强和谐校园建设,营造积极校园文化;各系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风气,强化制度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鼓励学生劳逸结合,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文化活动和公益性质的活动。感受主动参与的乐趣,增加积极情绪的体验。

2、关注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

积极心理学认为,美德和优势是获得幸福的基础。《中庸》里说:三达德即“智”“仁”“勇”即品行、美德,而个人优势则是培植美德的途径。在高校里,学生博览群书、参与社会实践、增加人际沟通,学会为人处事方式方法、勇于探索创新,激发个人潜在能力,当潜在能力变成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在系里,通过标兵、楷模等表彰和嘉奖积极参与学生会工作,得到一致好评的同学,既引导学生本人意识到个人优点,鼓励了学生继续努力,也带领其他同学的积极进取。人生来就有学习、创造和好奇的本性,在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下,结合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外在的生活经历,使其转化为内在的动机和价值,就推动了大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的培养。

3、营造积极的生活环境

积极心理学在研究视野上更开阔,强调个体的内在积极力量与群体、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与交互作用。大学生处在集体主义文化氛围中,个人是否快乐通常会倾向于参照一定的社会文化、家庭背景、朋友圈等因素。温馨的家庭、浓郁的校园文化、良好的学习氛围及和谐的人文环境对大学生培养积极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质素都胜过心理干预,潜移默化的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另外,高校教师坚持“以学生为本”,建立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尊重、欣赏、鼓励学生。转变以往心理健康教育的“解决心理问题”的观念,关注优势,挖掘潜能,提供展现的平台,使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更加快乐和有成就感。积极心理学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升华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提升并整合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积极心理学追求幸福的的理念,用积极的心态去关注和解读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通过校园环境、人文关怀强化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重在挖掘大学生积极的潜能和优势,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由被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观念转变为主动引导大学生塑造并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积极做人做事,找到成长中的快乐和幸福。

作者:傅瑜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第六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分析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对于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是高校一门不可或缺的课程。本文主要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有了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培养出与社会接轨的全能型人才是我国各大高校面临的首要难题。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是发展的前提,如果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健康心理,那么全面发展即是空谈。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科学性、有效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不合理之处

1.教学目标忽视发展性

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心理教育课程是以问题导向式教学为主,没有与发展性目标进行良好结合。一般来说,高校从预防心理问题、普及心理知识、治疗心理疾病三个不同等级入手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也分成了三个级别:一级目标是以预防教育为主,是针对全体学生开展的,主要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防止心理疾病的产生;二级目标是以普及心理问题为主,教师通过对学校普遍心理问题的调查,面向全体学生予以针对性教育与辅导,从而达到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目的;三级目标是以治疗为主,对患有较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独立的、针对性的诊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通常是二级目标,即以问题导向为主,主要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心理疾病的产生,而忽略了发展性目标,也就是很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起到开发大学生心理潜能的作用,不注重对大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等思想品质的培养。

2.教学手段单一

据调查,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采取理论教育的形式,并没有创设一些情境让大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即缺乏体验式教育的引入。心理教育本来就与其他专业课不同,不是记住基础知识就能解决心理问题的,该课程应该着重于学生真实的体验。而单纯的理论教学使课堂毫无生气,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导致不能发挥应有的心理教育效果。

3.课程设置有待优化

我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都是选修课或者是活动课程。部分学校有心理专业,开设的心理课程也相对较多,但是很多内容都很深奥,对于非心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难度过大,加上部分教学内容没有逻辑性,知识层次混乱,导致课程教学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方法

1.教学方法多元化

同其他学科教育一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以大学生为主导的,教师起辅导作用。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多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历程,总结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应该进行针对性指导,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其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促使其更好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将游戏教学、情景教学、心理测试、影片分析等环节加入课堂,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教学应与课外学习相结合

为了提高心理学教学质量,应该将书本教学与课外知识挂钩,教师应该在课堂之余,多组织学生参与专题讲座和社团活动,并与课堂内容相融合,从而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

3.将课堂学习与学生课后反思相结合

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课堂学习外,还应教会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也就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复习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自我教育可以强化学生学习心理健康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4.进行有效的课后评价

为了更好地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教师应该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后评价,不仅包括心理知识的掌握,还包括课程目标的实现。很多学校都是用分数评价教学效果,这是不全面的,并不能反映问题。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说,应采用作品分析、行为观察、心理测量等方法来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全面评价,从而真正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通常自我认识不足,缺乏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发展。我国很多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设置、教育方式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所以,只有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将理论课与课外学习相结合、课堂学习与学生课后反思相结合,并进行有效的课后评价,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元洪,孔庆娜.论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134-136.

[2]张孝凤.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初探[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4):151-154.

作者:张蕾 单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七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

摘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两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是高校素质教育中相互联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者既有各自不同的教育取向,也有内在难以分割的联系,如何将二者有机融合在一起是高校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也应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它既满足了当代社会的需要,也为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笔者在澄清二者关系、弄清教育现状以及有机融合必要性的基础上对二者融合的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和联系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虽然都承载着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历史重任,培养目标具有一致性,但是二者属于不同的教育实践活动,细微之处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区别如下:

1.理论基础不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心理学具有庞大的理论体系,一些学派如人本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等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学理论基础;而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层面,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其哲学中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撑,思想政治教育中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才能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2.具体目标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拔尖优秀人才为终极目的。但在严格意义上,二者的具体目标却有明显的差异性,是不能相互代替的。心理健康教育着眼于个体的心理层面,不仅重视外在的理论说教,更重要的是需要深入学生的内心深处,并经过心理咨询这一环节来了解个体的心理问题,进而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增强大学生的心理抗压和调适能力,提高学生应对及处理问题的能力,使之具有良好的心理环境并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最终对开发个体心智,完善个体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侧重点在于思想观念的转变、政治观点的树立。通过“三观”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思想道德觉悟,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者和接班人,从而达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也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3.教育方式不同。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既承担着传授心理学理论知识的重任,还肩负着高校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工作,注重采取心理咨询、积极疏导的方式。侧重由内到外,从学生的内心世界到外部表现的逐步引导,教育双方处于平等地位。教育工作者在此过程中也通常运用心理测验、心理调查、个别谈话等方式进行,在对个体进行心理咨询时,要遵循保密原则,尊重个人隐私;而思想政治教育原有的教育方式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基础上逐渐受到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时代的步伐,适应不断更新的教育体制,实现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采用各种新颖的教育手段来丰富教育方法,以避免枯燥无味的教育模式,如:隐性的渗透式、陶冶式教育模式与显性教育相结合、理论的宣讲式与课外的实践教育相结合,以此来提高受教育者的整体思想素质,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虽在细微之处的差异很大,但并非尔为尔,我为我,在一定程度上有内在的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具体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性导向;心理健康教育也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可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充足的师资力量,也可有效地弥补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短板。

1.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可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性导向。思想与心理都属于意识层面的范畴,都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反应表现出来的,二者有着内在的联系。心理健康教育要达到良好的效果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指导,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巨大理论成果,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充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制定教育方针,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联系的、发展的、整体性的、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指导人们解决个体的心理问题,净化个体心理环境,塑造健康人格,最终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2.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和有益补充。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存在漏洞,需要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并以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呈现出来,既符合自身的发展,又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它的有效实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并且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以及实效性。因此高校必先解决学生心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充分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才有可能弥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思政教育者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是实践层面的客观存在与现实选择。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而且对心理素质也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出于当前客观事实即高校只注重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而忽视大学生个体心理素质的提升,因此思政教育者有必要在现实层面上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首先,应当让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学习心理学的知识,并且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培训,以拓展思政教育者的工作内容;其次,介于大学生复杂的心理问题,教育部出台文件明确指出: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担任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这就壮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最后,思政教育工作者自身拥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条件,在思想教育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出恰当的方法,通过与学生沟通来达到内心世界的互动,从而做到“教学相长”。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现实必要性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

1.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碰撞,大学生难免会遇到心理上的一些困惑以及心理疾病,甚至会引发各种意外事件。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完全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没有认识到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务实的一项重要措施,没有认识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进行其他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工作,如果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遇到心理缺陷较大的学生,应先解决其心理问题,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在认识层面上要尽快加以纠正,以实现二者实践层面的有机融合。

2.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受重视程度不同。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高校大学生承受着来自生活、人际交往、就业、爱情等多方面的压力,难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对此,高校应该重视并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但就目前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还不够完善。首先,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没有足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较思想政治教育相对滞后,互补缺失,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忽视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其次,专业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往往会把心理和思想混为一潭,把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这无疑会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得不到有效地解决,从而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第三,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体制的设立不够完善。所以社会各界都应当高度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并加大人、财、物的投资力度。

3.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各自为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两项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再加上教育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也相异,教育者没有清楚地认识到二者的联系,以至于各自备战。有的甚至错误地认为解决思想问题并非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学生的心理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也难以解决,完全将二者割裂开来,导致两张皮,不利于发挥二者的合力作用,这很显然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有很大阻碍,不利于其他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现实必要性

1.教育对象的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些正常人,教育均在关注大学生群体思想和心理动态的基础上重点关注那些出现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的学生,并使用一些恰当的教育手段帮助学生走出误区,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实现教育的实效性。因此教育对象的一致性有必要将二者有机融合,发挥二者的凝聚力。

2.教育内容的统一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地包含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务实的一项首要任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有选择性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从发现心理问题的苗头,解除心理障碍为起点,把心理疾病消除于萌芽状态,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也需要对个体进行观念上的引导,使其接受心理上的正确指导。因此有必要将二者教育内容有机整合,这样才能促使教育实践的顺利开展,实现教育效果的明显提高。

3.教育队伍的一体化。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既给高校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开阔了大学生的视眼,拓展了大学生的思维,创新了大学生的意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由于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与成熟期,很容易受到一些垃圾信息的诱惑,这无疑会给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的发展带来了阻碍,从而对个体未来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需要既具备良好道德素质,又具有专业性心理知识的储备,并经过培训的教师队伍。鉴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薄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必要介入心理健康教育,组成一支雄厚的师资队伍。只有发挥两支队伍的合力作用,才符合二者有机结合的现实需要。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明确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学科体系,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塑造健全人格的教育活动,是研究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实践性学科。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高校乃至社会的迫切要求,必须摆在突出的位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摆在首要位置,依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规律,培育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以及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要专门设立心理咨询岗位,以充分调动大学生心理咨询、心理问题解决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转变观念,尤其重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不能将其当作形式工作,而应该认识到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深入开展。只有观念上的转变,才能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最终促使大学生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二)优势互补,增强教育实践工作的实效性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有区别的,但二者可以优势互补,互相吸收各自的营养,有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一些政治理论做基础,还需要一定的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做支撑,并引入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扩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渠道。相反,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有选择性地采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角色转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模式,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中占有主导地位的往往是教育工作者,这样使教师难以接近学生,走进学生,从而拉大了受施者之间的距离。而心理健康教育相反,学生在教育中占主导地位,这样才能够亲近学生,增强教育的亲和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方法,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心理问题,因而思政教育工作者要转换角色,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技术,如心理素质培训法、角色扮演法、心理疏导法等来应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障碍,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三)整合队伍,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大多没有系统地学过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也没有参加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培训,其专业化水平严重欠缺,技术性工作没有把握,导致很难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师资力量是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具体措施有:首先,应将两支队伍结合在一起相互学习、扬长避短,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其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应该参与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培训,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常识与处理方法,从而有效地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再次,要发挥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应当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主干力量和带头作用,把群体的心理动态集合在一起。通过加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群体的心理动态应及时留意,以避免由异常的心理引起的突发事件,同时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群体中得到普及,从整体上提高群体心理健康水平,以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卫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3:5.

[2]方鸿志,李红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案例评析与对策[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9:13-15.

[3]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3-56.

[4]谢春艳.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辨析[M].大众科技,2010(10):12-38.

[5]张大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7.

[6]胡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2-30.

[7]赵景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13.

作者:冯改花 刘振安 单位:辽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