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研究(9篇)

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研究(9篇)

第一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分析

【摘要】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公共必须课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教育部门也多次提出改革,本文结合我校教学实际,以速录专业为例,分析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面临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学内容没有围绕专业和教学评价体系缺失等问题,提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要针对不同专业系统安排教学内容、采用翻转课堂授课模式和完善评价体系等解决途径及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速录专业;翻转课堂

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

1.1重视程度不够

大学计算机基础虽然是所有系、专业都开设的必修课,但作为公共课,被重视程度与其本身重要性相比是远远不够的,无法和专业课相提并论。在这种意识和氛围的影响下,甚至有人质疑计算机基础根本不必单独开设,在日常生活、学习、上网中自然会掌握计算机的一般操作方法和基本技能,单独开设是对资源的浪费。

1.2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兴趣不一

在入学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中学都开设过计算机基础、网络基础等相关通识课,入学后计算机基础起点高,对计算机有浓厚的兴趣,不满足于简单的操作,还有编程、图像动画处理、系统设置等高级技能的学习要求;也有个别学生对计算机敬而远之,中学时以文化课为主,家长和班主任也严格控制他们的上网、游戏时间,没有熟练使用计算机的时间和精力,基础薄弱,看见电脑就无从下手,没有兴趣。这两类学生如果在同一课堂上,给教师讲授过程带来了不小的难度,进度难以把握,难易程度也不好控制,常常顾此失彼,陷入两难境地。

1.3教学内容体现不出学生的专业性

近几年针对大学不同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没有同专业相结合而彼此孤立的状况广受诟病,不少专家和学者都提出要让计算机基础课程与各自专业相互渗透,成为自身专业后续课程的基础。一个学院,二三十个专业,所有专业的授课内容一样,体现不出专业特色,知识内容偏落后,跟不上专业的发展,与专业脱节。

1.4教学评价体系缺失

不少人人为,评价就是学生的成绩,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根据学生的测试成绩,进而反映教师的授课效果,这个步骤是教学评价的最低阶段,甚至有时考核形式单一,就分笔试和上机,而过程性考核、能力思维性考核所占权重过少,甚至为图省事干脆没有,如果教学评价只是做到这里就结束了,没有根据成绩认真做试卷分析,评价教学的得失并提出改进方法,这是典型的评价体系缺失,这种教学评价体系对下一轮的教学没有任何指导意义。

2解决问题的途径及方法

2.1改变传统意识,发挥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作用

在高校中,人们常常重视专业课的教学,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分析教学教法、教学模式,深入研究课程内容,制定详尽的教学计划,而对公共基础课就采取难得糊涂的策略,教学中得过且过不求甚解。现在教育部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基于知识技能能力向基于应用思维能力培养转变,以我校速录专业为例,在计算机基础课的讲授过程中,穿插程序设计理念,为后续的C语言、多媒体技术等课程打基础。

2.2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我系速录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授课中,采用翻转课堂模式,提前将文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等教学资料通过网络传递给学生,让大家熟悉网络环境,有意识的接受学习就是要主动查阅资料,要提前利用网络工具获取资源,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基础的学生在接触微课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会帮助零起点的同学解决简单的操作问题,教学相长,大家共同进步;零基础学生提前拿到上课时的资料,提前预习、讨论,接受知识的能力不断提高,学习兴趣与日俱增,全班学习氛围浓。在一帮一带的过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接受,大家共同进步,教学效果非常好。

2.3针对不同专业系统安排教学内容

(1)在教学过程中,切忌一刀切,一切都按同一标准。早有专家提出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要根据其授课对象不同、专业不同有所侧重和针对性,保证其授课内容对该专业后续课程有助力作用。以我校速录专业为例,传统的计算机基础处理计算机除了基本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重点介绍Word、Excel、PPT等办公软件的使用和操作。从内容角度看,针对速录专业显然是不够的,系里经过调研、研讨,增加报纸杂志编辑软件和办公硬件使用和维护内容。速录专业就业多为法院书记员、公司会议速记员、秘书或从事新闻媒体行业,根据这一特点,教改后增加了办公硬件的配置、使用及维护实训内容,与新闻、出版业对口增设了报编软件方正飞腾的使用,这几项内容都是通过对几届毕业生进行走访调查而得出的教改意见。

(2)我系对在新生入学时做计算机水平调查,学习过Word、Excel和PPT的新生分别占入学总人数的36%、8%和12%,鉴于这种情况,如表1所示,对速录专业计算机基础的课时数分配上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减少Word、Excel和PPT的理论和实训课时数。另外随着科技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信息量的飞速增加,如何将这些大数据在云计算的环境下提取有效信息,成了当前时代最为热门的技术之一,计算机基础也要紧随时代,与时俱进,在知识框架中以专题的形式介绍云计算和大数据。

(3)在计算机基础实训课上,采用项目教学法和角色扮演,针对不同专业设计相关项目,让学生以工作人员的角色出现,为角色中的自己完成项目,学习热情高涨。

2.4完善教学评价系统

教学评价不是局限于期末考试、统计成绩、写试卷分析,也不是简单的引入过程性考核,而是根据权重得出的成绩分析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反映出来的问题,而不是我们觉得的难点和预期的问题,通过教学评价系统,得出相应结论作为宝贵的经验,指导我们在下一轮授课时制定教学方案,也是我们进行教改的依据和方向。

3结论

总之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探索适合本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积极及时的发现问题,减少陈旧、与专业无关的内容,增加时展的热门知识,同时考虑到速录专业就业实际岗位,在常规办公软件外增加了报编软件的学习和办公硬件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在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和项目教学,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改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徐坤.浅析基于项目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设计[J].中国市场,2016,10(877):196.

[2]蒋瀚洋.翻转课堂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思路探讨[J].新校园,2016,1(386):30-31.

[3]梁颖.浅谈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2016(3):220-221.

作者:付岩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信息工程系

第二篇: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自主学习模式分析

【摘要】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是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阐述了目前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了我校尝试结合专业特点的多元化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自主化的网络学习平台建设。从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有效激发和维持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意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信息化处理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医学院校;教学模式;自主学习

目前很多医学院校对于计算机公共选修课如何与学生的专业方向相结合,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考核手段、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对象等都缺乏科学的论证。程序设计成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主角,概念抽象、枯燥、难学是不少学生的体会,尤其对偏文类学生。传统的教学手段和填鸭式的讲授,考核方式采用传统的笔试或上机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平时作业评价系统几乎都着重于进行对、错评价,评价结果更多的是单一的分数。因此,许多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忽视了利用计算机工具解决本专业问题的思维和技能等方面的培养。最终,学生收获的只是一张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书而已。因此,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和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在具体实践教学中,以我们医学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为例,对护理、英语、日语、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等偏文专业课程设置以高级办公软件为主要内容。紧密结合其专业特点,对管理方向专业适当增加电子商务等网页设计知识;对与医学护理学专业相关的对象,则有效结合浙江省温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发的医院管理系统下的门诊医生模块和护士站模块等进行相关实践知识的教学。而其他专业则仍保持以往以VB为编程语言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实践证明,这种紧密结合专业特点的多元化计算机基础课程,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仅能保证省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成绩,其学到的知识技能在各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还有实习教育中,都具有非常强的使用价值。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确保在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高效管理,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立足于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教学评价改革的有效深入,开发一个交互性、可控性、协作性和开放性,以及学习资源独特的共享教学网站显得尤为重要。计算机基础课程自主学习平台就是围绕在现代远程教育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局域网、校园网和Internet进行开发设计。它将全天开放,供师生共同使用。根据角色和功能不同,我们将系统分为管理员、教师、学生三个主要模块。

1.管理员模块功能

管理员主要负责平台的搭建、安装、维护和升级;管理学生和教师等用户信息,并对用户权限进行分配;管理平台在服务端的所有数据,实现实时备份和汇总;相关信息和通知,便于用户及时了解信息。其中信息通知包括学校内部相关学科竞赛或活动的,专业领域最新科研成果新闻的,让用户及时掌握。对用户的账号、密码以及空间大小进行分配;对在线教学资源进行管理,包括课程教学视频、课程实验内容及要求等。

2.教师模块功能

本学习平台系统中的教师是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通过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的监督,引导学生设立学习目标,并逐步实现。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与教师及同伴进行在线沟通并及时解决问题,不断掌握学习效知识并总结。教师在该模块要实现的功能主要包括提供课程相关学习内容和参考书籍,供学生自主学习用;布置任务和实时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反馈信息,引导学生及时调账学习进度,向学习目标靠近;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交流,实现师生实时在线交流,并归纳总结;针对学生不易掌握的知识点归纳进错误分析并统计,及时纠正并调整上课内容和进度安排。对学生整个的学习过程以及结果进行客观评价。此外,还包括总和学生上课的反馈信息和平时的学习进度等进行统计分析,探索并调整教学模式,提炼出需改进之处,交流经验并总结,从而不断改进并完善整个教学过程,最终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3.学生模块功能

本学习平台系统尝试以学生自学为主,学生根据个人情况和学习知识水平及综合发展的整体要求制定学目标和子目标;在校园网中,学生能方便自如地使用PC终端或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实时查收信息,及时交流并反馈。还包括学生在线设计阶段性学习计划和目标、完成阶段性自评;个人信息管理和修改、完成在线学习测试、学习成绩查询等功能;此外,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兴趣,进行拓展学习,以更好地实现多门学科知识的整合。本学习平台还提供相关课程相关知识章节的微课程视频,供学生随时回顾上课内容,以便更好掌握知识。而且不同用户都有实时的视频观看进度记录保留,系统会根据历史记录自动跳到相应时间点进行观看,提高学习效率。当掌握知识点后,学生在学习之余,可以通过自主测试来了解自己对相关学科章节知识的掌握情况;而系统会在测试后,给出错题所在,并显示本题的知识要点,方便学习者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此外,我们还设立了学生对相关课程设置和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打分,也可以对教师提出意见或建议。由此可见,这样一个集学习、辅导、测试、评价、交流、知识沉淀等功能于一体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平台颠覆了以往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课程教学形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教与学更加灵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为师生的交流提供了新途径。它强调师生交互,以改变传统的教学和答疑模式,突出学生学习的的主导地位,为师生交流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平台,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推动高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

参考文献:

[1]谷健飞.英语视听网络自主学习系统的构建及应用[J].理工高教研究,2006,25(4):119-121.

[2]陈伟宏,吴宏斌,郭赛球,莫照.非计算机专业公共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2,(24):49-51.

[3]范荣庆,吴�F倩.构建电大计算机公共课程立体化自主学习平台与教学模式[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4):126-128

作者:叶依如 叶晰 单位:温州医科大学信息与工程学院

第三篇:新形势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分析

【摘要】本文从新形势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入手,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计算机思维为理论课教学内容+上机教学培养应用能力”的教学模式,并且通过面向专业设计案例教学,创建学生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和“1+X”等全方位的改革,以满足新形势下对人才计算机能力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计算机思维;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1新形势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

在信息社会里,个人对于信息的获取、表示、存储、传输、处理、控制和应用越来越成为一种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也被社会作为衡量一个人文化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在大学教育中加强计算机教育是一项必要而紧迫的任务。但是,现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发展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计算机普及教育开始以来,教学内容本质变化小,主要以操作为主。我国最早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设之初个人PC和DOS的普及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虽然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经历了很多变革,但教学内容框架及本质变化较小,区别仅是新技术的介入和软件版本的更换,教学内容以操作为主。在经历30年的发展后,如果教学内容仍然以计算机普及为主,显然已经偏离了社会发展对计算机技能的实际要求,因此有些高校已经在考虑取消该课程。1.1学生计算机程度差异大,很难做到因材施教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在发达地区的,学校从小学生开始就已经有信息课,而对于落后地区的学生在大学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学生由于地域差异使得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在这一新形势下如何因材施教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1.2各地教委取消计算机等级考试以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由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制约,使得该课程为了提高等级考试通过率,采取应试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取消等级考试以后,使得该课程的教学面向专业教学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取消等级考试以后,很多学校该课程目前却面临压缩学时、必修变选修、被部分专业取消,甚至被管理部门问责教学价值等窘境。1.3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有增无减,本课程知识点多、操作性强与学时压缩相矛盾的问题越来越尖锐面对用人单位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的要求,我们要如何跟上计算机发展的要求,针对学生的专业进行计算机教学,避免教学过程中的“一刀切”,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成为了一个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要正视的问题。综上所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已经到了不得不改、势在必行的境地。

2国内外现状

计算机基础技能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技能和素质,2005年6月,美国总统信息技术咨询委员会(PITAC)向美国总统提交的《计算科学:确保美国的竞争力》报告中指出:21世纪,科学上最重要的、经济上最有前途的研究问题都有可能通过熟练地掌握先进的计算技术和运用计算科学得到解决[1]。2006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周以真(JeannetteM.Wing)教授明确提出了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Thinking)的概念: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2]。陈国良院士进一步结合中国大学计算机教育解释了“计算思维”并提出“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改革总目标,2010年7月,我国首届“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发表的联合声明指出: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要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养成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对问题进行求解、系统设计和行为理解的新的思维方式,即建立计算思维;必须正确认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地位,更要把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3]。目前,虽然在国内一大批教授和专家的推动下,计算思维概念已经被大家认可,教育改革的总目标也已经明确,然而,以计算思维培养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还不是很明确。因此,针对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如何让计算机思维成为我们的指导思想,真正意义上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让大学计算机课程重新得到学校的重视,用人单位的认可,成为了我们改革的目标。

3课程改革和探索

针对我们面临的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经过向专家学习、兄弟院校之间的探讨、专业课教师的交流和用人单位的反馈,针对我们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3.1深化“计算思维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教育”,重新修订教学大纲

广西区统一取消大学生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后,本课程组积极组织教师开展讨论,一方面,认识和理解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关系,另一方面,在取消统一考试后,如何深化课程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贯穿“计算思维”的教学(统一思想),到底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统一行动),研究得到一个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最小集,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提供了一种以提高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为目标的新模式,修订新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

3.2面对计算机发展,改革理论课教学方式和内容

根据计算机教学本身的特点,采取在实验室上机为主的教学方式改革。改变先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再去操作的一般课程教学的传统教学方式,实施以计算机思维为理论课教学内容+上机教学培养应用能力的教学模式,让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摆脱以往仅重视操作的窠臼。争取让这门课和“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一样成为影响学生思维模式,受用终生的一门基础课程。

3.3针对用人单位需求和专业设计教学案例,实行任务驱动

针对我校大学生的各个专业用人单位和专业的需求,设计相关教学案例,改变以前手把手教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学习典型案例掌握相关知识点,然后再布置与其专业相关的任务,让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模仿———思考———尝试———掌握这一系列的过程,真正学以致用。

3.4采用1+X模式及计算机自主学习网站建设,进一步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与专业结合的计算机基础课程

为了解决大学新生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目前做到按照文理科对学生进行分开授课,我们对新生入校采取了计算机摸底考试,对应优秀的学生,开设面向不同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方面的选修课,实现1+X教育模式。另外,对于零基础的学生,我们通过创建了“大学计算机精品课程”学习网站及微课视频学习网站和全天开放机房,为这类学生提供最大自主学习空间。

4总结

本文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所面临的问题,从我校学生的基本情况,专业需求,社会需求和我们现有的基础条件着手,尝试从教学模式、教材建设、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积极探索与实践,让学生在新的形势下,形成计算机思维,学会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知识解决专业中的实际问题,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培养创新思维,初步具备应用计算机深化所学专业研究的能力。但是,我们虽然引入了计算机思维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如何让这一思想落地,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另外,各类专业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还需要进一步和相关专业的教师合作,向既定目标努力。

【参考文献】

[1]美国总统信息技术顾问委员会,致总统的报告———计算科学:确保美国的竞争力[Z].2005.

[2]周以真.计算思维[J].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07,3(11):81-82.

[3]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J].中国大学教育,2011(1):7-11.

[4]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中国铁道出版社.关于新一轮大学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J].计算机教育,2015(12):54-57.

[5]赵江涛.新形势下的计算机创新教学模式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9):73-75.

[6]曾喜良.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和实践的探讨[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5(4):33-35.

作者:陈辉金 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学实践部

第四篇:微课模式下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思考

摘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教育工作以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为目的。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引入微课模式,能够通过短小精悍的教学特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本文首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微课模式进行简单的介绍,最后从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建设及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阐述如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实施微课模式下的课程改革。

关键词:微课模式;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

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在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氛围枯燥等,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性不高,很难提升课程整体的教学效果。在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导致了学生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状,而微课模式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能够通过短小精悍的视频,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能有效提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率。基于此,加强对微课模式在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运用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们信息素养不断提升,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计算机基础课程属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课程,是提升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技能的重要课程体系。然而,就目前我国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来说,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侧重于对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大学生在计算机基础方面的差异性,导致教学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一些学生在大学之前对计算机较为熟悉,能够熟练的操作计算机;但一些学生由于学习或家庭的因素,在大学之前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还需要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学起。第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课时有限,但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不断有新的计算机技术、知识出现,导致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杂,在有限的课时内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第三,教学评价模式滞后。现阶段,对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模式,还是集中在考试成绩上,但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含量较大,还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如果仅仅凭借一张试卷,很难评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第四,教学资源跟不上教学需求。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校园数字化建设也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在校园网站中也搭建了有效的教学平台以及资源库,但是这些教学资源平台的建立往往流于形式,无法发挥真正的用途,教学资源内容更新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计算机知识更新的速度。

二、微课概述

微课,就是用教学短片为媒介的教学手段,在课程中能够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也可以说,微课模式就是将原有教学内容分解成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互动资源,用简化的视频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教学模式。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以讲解某一特定知识点为目标,通过短小精悼的在线视频来表现其内容,学习或教学应用作为目的,在线学习视频。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是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把流媒体作为载体,展示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黎加厚教授根据国外的一种教学形式,通过自己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出来微课这一种教学方式,他认为微课是教师提前准备任务单,根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录制针对本节课重点内容讲解的一段10分钟左右的视频课程,学生在家里或者在学校的某一个时间进行自学,回到课堂后对一些不能理解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再不懂的教师进行小范围的讲解,最后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微课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主题明确。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微课教学时间较短,教学知识点相对集中,往往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的研究。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详细的理解;第二,微课教学时间短,这也是微课的优势所在。一节微课往往几分钟时间,需要学生高度集中,学生可以利用有效的课余时间,去通过微视频学习相关的知识。第三,教学资源丰富。微课教学尽管时间较短,但内容构成相对集中,利用多媒体课件等,将计算机基础知识展示给学生,同时课件中还包括了教师的经验以及权威点评等。第四,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微课教学不仅仅局限与课堂中,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将下载好的微课视频进行学习,体现了教学的随时随地性,有助于提升教学的互动性。

三、微课模式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思路

1、微课模式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运用优势第一,与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来说,微课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感受等,在课件、视频设计制作过程中,教师会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预先考虑,这无疑会增强微课教学的实践性与灵活性。第二,微课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微课视频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点,引导学生主动的思考。教师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独立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更深的了解。第三,微课时间短,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不必要拘泥于课堂学习,还可以利用课余零碎的时间观看微视频进行学习。对于课堂中不明白的知识点,可以下载相应的微视频进行观看,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巨大的便利。第四,微课模式下,学生学习模式以及教师授课模式都发生了转变。在微课模式中,教师侧重于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点的重新梳理,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提高了教学整体的针对性。

2、微课在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第一,在新课预习中的运用。微课具有内容针对性强、时间短等主要特点。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微课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新课预习。微课中往往是某一个具体的主题明确的知识点,围绕该知识点进行论述,更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接触到课堂的核心内容。同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的设计教学微课课件,提高微课课件的针对性,让学生在计算机知识学习过程中更加能够得心应手。第二,在知识点过渡阶段的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如此迅速,在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难免会遇到知识点重叠现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生在新课学习过程中,如果教师始终用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引导,难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设计针对性的课件,对重叠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并在知识点基础上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将学生有效的引入到新的课程中,发挥课程知识点过渡的作用。第三,微课模式不仅体现在课前预习以及课中学习上,同时也可以在课下进行使用。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不理解的问题,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无法得到解答,可以在课下利用微课课件,随时的观看并学习,有效的补充和复习,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提升学生计算机基础学习效果。第四,在课外辅导作业中的运用。针对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知识差异化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对于学习超前的学生,教师在制作微视频过程中,可以进行额外的知识点补充,满足这类学生的求知欲望;另外,对于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将知识点进行再次分解,同时采用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等模式,让学生跟上班级整体的进度。

四、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微课模式是新时期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在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运用,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还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教学模式会涌现出来,为我国教育事业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高翔.微课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课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140(2):411-145.

[2]陈静.微课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5,23(02):102-103.

[3]黄晓明.浅析微课模式下的民族预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J].科学导报.2015,17(03):32-33.

[4陈伟.微课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0(03):85-86.

[5]李静.刍议微课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建设[J].电子测试.2015,14(23):145-146.

作者:刘翠翠 单位:长沙医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第五篇:计算机基础教学中Flash技术的应用

【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人们的生活以及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被改变,网络多媒体的进步也让教学工作日益变得简单,生动、形象。利用Flash技术,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进行应用可以更好的改变计算机当前的教学状态,也能够让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进而让现代化教学和传统教学共同促进学生的进步。

【关键词】Flash技术;计算机基础;教学;应用

最近几年来,学校的不断发展让教学软件和教学硬件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计算机基本配备也在各个教室中出现,因此多数学校也开始响应国家的号召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形式化,教育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形式也发生变化,让计算机技术走进学生的课堂。Flash技术是一种多媒体课件开发工具,更是当前计算机行业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工具,可以用它来制作课件,增强教师教学内容讲解的丰富性以及生动性和趣味性。

1关于Flash技术的介绍

(1)使用矢量图形和流式播放技术。位图图形和矢量图形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但是矢量图形可以在尺寸方面进行任意的缩放,对于图形的质量也不产生影响;同时流式播放技术让动画实现了变播放边下载的目标,进而有效的环节了使用者在网页浏览方面的等待情绪。

(2)利用关键帧和图符生成动画。(.swf)文件比较小,一般几k字节的动画就能够产生非常好好的动画效果,这种方法用在对网页的设计方面,能够让网页更加的生动和形象,并且因为比较小所以下载起来也更加方便,这让动画在打开网页非常短暂的时间中能够正常的进行播放[1]。

(3)将音乐、动画以及声音融合在一起。很多人已经把Flash技术当成是动画设计和制作首先要选择的工具,并且通过研究者的努力也创造出了很多令人惊奇的效果,在Flash4.0的版本中,不但能够支持使用mp3音乐,还能让音乐有自己的画面。另外,Flash技术还有比较强大的动画编辑功能,能够让设计者随心的设计出高品质的动画,可以通过ACTION以及FSCOMMAND让动画的交互性体现出来,设计上体现出一定的自由度。

2Flash技术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2.1使用Flash技术提升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堂效率

教师在教授学生进行各种进制的转换过程中,可以先做好Flash课件,然后把二进制、八进制以及十进制和十六进制放在课件中展示,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只要对Flash课件进行播放即可。在课间中不仅仅能够展示出进制之间转换的过程,教师还可以再黑板上对这个过程加以讲解。不但增强了课堂的生动性,而且还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Flash课件还能够进行反复性的播放,对于学生不清楚或者不明白的地方,反复呈现,极大的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率[2]。

2.2使用Flash技术可以轻松的演示操作,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记住知识

Flash录制软件一般使用Captivate,可以再课前把要进行教学的视频录制下来,在利用麦克风进行录入的讲解。在课堂使用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Windows以及of-fice的操作。这样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堂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洞察能力,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计算机知识的结构,最后完成计算机学习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之间的过度,加大的克服了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这样的录制能够在教学中应用的目的性比较强,具有连续性,重现操作让很多分散地屏幕操作看成是连续性的动作。

2.3Flash技术实现计算机的远程教学

网络技术的发展,让学校教育形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远程教育的出现改变了以往面对面教育的形式,也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远程教育是传统课堂教育延伸出来的教育形式,如果使用录像或者教材等工具不能及时的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使用Flash技术,因为它具有影片较小和通用性的特点,所以在网络应用中也成为教育的宠儿。教师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格式,嵌在相应的网页中,学生只要在想学习这门知识是,去访问网站,就能够实现自主性的学习,或者进行一些简单的交互。对于远程教学和远程辅导有积极的促进性作用,使计算机基础教学走入了新的春天。这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讲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的突破,还是教育改革的表现,能够极大的提升教学效率[3]。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Flash技术进行了一定的介绍,随之阐述了其再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可以利用这个技术,对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种种不足进行弥补,提升计算机的教学效果,让Flash技术提高教学生产能力。

参考文献

[1]徐丽.初中Flash课堂教学方法整合及实践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4(8):121.

[2]周小萍.中职《flash中遮罩层的应用》教学设计[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15):291.

[3]吴玉红.WebQuest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增城市东方职业技术学校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15.

作者:杨力 单位:四平职业大学

第六篇:计算机基础教学课堂中微课的应用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教育教学技术、手段与方法,以微课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教学法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了发展和应用,为课堂教学注入了全新活力,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中职教学为例,分析了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课;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职教育

计算机基础教学作为计算机学科的入门教学,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理论与实践操作知识,传统的计算机课堂采用“老师在上面教,学生在下面听”的模式,课堂气氛沉闷,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低。对此我们要积极开拓新的教学模式,运用微课开展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微课内涵与特征分析

微课是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如教学活动、实验、任务)而设计开发的一种视频课程资源,具有目标明确、教学时间短的特点。微课作为新型教学资源,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资源拓展。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基于微课的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短小精悍。微课简单说就是“微小、短时课程”,主要由教学视频构成,参照不同学龄段学生的接受能力、认知规律等设定微课时长,一般以5到10分钟为宜。微课虽然时间短,但是具有高度集中的知识点,主要是围绕学科教学中某个知识难点、重点、疑点精心制作短视频资料。所以,微课虽小却不失精炼,凝聚着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安排、讲解、总结与反思。灵活便捷。微课正因为其具有短小精悍的特征才使得其同样具有灵活便捷的特点。微课借助于现代化信息系统来制作形成,老师可以利用现达的通信设备、信息终端等制作微课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微课程,跨越时空,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便利。

二、微课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相关性

二者相辅相成。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中职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课程内容包含上机操作,而一定的上机操作能力,为微课产生创造良好的条件。而微课的出现又促进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因为很多基础教学中的知识点,可以用微课呈现,更形象生动,更易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热情,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实现双赢。

三、微课活化计算机基础教学课堂的途径与方法

1.深入分析,精心制作。微课应用于计算机基础教学课堂,发挥其活化功效的前提是精心制作微课课件。微课的质量与制作水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优势功能的发挥,所以教师必须深入分析、精心制作微课课件。高质量的微课一般具备下列特征:紧扣知识体系重点、难点,以精彩、精装的形式呈现,体现趣味性,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教师在微课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以章节为例,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认知规律等甄选微课内容及呈现方式,其中内容必须紧紧围绕重要、关键的知识点,方式则要尽可能简单、易懂,富有趣味性与观赏性,以确保吸引学生的目光。其次,反复修改。高质量的微课并非一气呵成、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不断地深入修改、完善,这样就需要教师投入精力,通过自行观看、组织学生观看,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等积极优化、调整并完善微课内容与呈现方式,让所制作的微课满足学生的学习愿望。

2.捕捉关键知识点,创新式呈现。微课教学的核心在于对知识系统中重要知识点、核心知识点的呈现,对此,较关键的是呈现方式,教师要不断开拓全新的知识点呈现方式,刺激学生的视觉、激发学生的观看欲望、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认知特点等,善于抓住中职学生所处年龄段感兴趣的事物,紧紧跟随其思想潮流创新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模式。例如:在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章节中,学生要求掌握幻灯片制作的一些方法,其中一些相对复杂的功能、操作(如超级链接、幻灯片切换等),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重点,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课件以创新模式向学生呈现。如:教师可以抓住网络上热播的电视剧,将学生正在热切追捧的剧目、电影等作为课堂PPT教学素材资料,将整个电视剧,从剧情介绍、人物性格分析、精彩评价等方面用PPT展示给学生,形成一个10分左右的微课课件,其中包括必备的人物图片、精彩片花、剧情剖析等,供学生观看、赏析,这样学生的兴趣则会被有效激发,带着饱满的热情投入微课欣赏,学生一边观看微课中精彩的剧情内容,一边潜移默化地学习PPT的制作方法,一举两得。

3.联系生活,针对性教学。微课要有目标、有侧重地应用于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最关键的是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同时也要参照学生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学,依托微课积极开创丰富的教学形式,如生活实例引导、任务驱动、合作讨论等,通过微课多种呈现形式来鼓励、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学以致用,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的乐趣、用处,从而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例如:学习Excel这一章节时,其中涉及函数公式、数据库的一些操作,这些操作都是相对较难的知识点,对此,教师就可以采用微课形式为学生展现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先用微课向学生呈现Excel中的一些操作方法,如求和、求平均数、自动筛选、汇总等,待学生观看完微课件后,向其布置任务:提供一个班级期末考试的成绩单电子文档,要求学生参照微课中的步骤自行动手操作,利用Excel中的函数公式命令,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求和、求平均数、汇总、排序,并归纳出优、良、中、差等项目。这种方式可以优化学生对微课教学形式的认知,加深学生对Excel知识模块相关功能的理解与掌握,学生在兴趣与乐趣之间无形地收获知识,掌握技巧,对于Excel的上机操作逐渐从陌生到熟悉。

4.反转角色,学生制作微课。计算机基础教学课堂应该适当地开辟新方法、开创新模式,教师可以通过反转角色的方式组织教学,传统微课教学模式下,教师制作微课件供学生观赏、学习,此时,教师不妨尝试转换角色,鼓励学生制作微课件,再要求其同其他学生分享。例如:在学习flash动画制作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针对flash制作中的某一操作点、知识点要求学生自行操作、制作一个微课件,并把自己动手生成的微课件带到课堂同班级学生分享,以此激发并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制作微课件一方面能更深入地掌握与理解flash动画制作中的一些理论知识与操作技巧,另一方面通过作品分享,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培养团队精神,以便将来更好地开展工作。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接受能力及认知水平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微课教学,让学生在兴趣与乐趣的驱动下主动投入学习。巧用微课活化计算机基础教学课堂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教师不断开拓思路、活跃思维,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最终实现教学模式的革新。

参考文献:

[1]林秋雪.浅谈微课在中职学校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2013(10).

[2]孙青.中职学校计算机学科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现代阅读,2013(07).

[3]胡铁生.“微课”:区域化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4]周青政.微课程的内涵、特征及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11).

作者:周秀芳 单位:诸暨技师学院

第七篇:微课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如何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构建与应用,从而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以及差异化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将微课引入到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方法和策略,以期能够促进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课;计算机基础;应用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教育的理念、教学模式、媒介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改革成为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话题。信息技术如何有效的利用在课堂,使教学由以往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向以学生为中心、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转变,最大化的改善教学效果,成为研究人员不断思考的问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大学新生的一门必修课,具有知识点零碎,操作性强等特点,旨在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组成、网络信息安全,以及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的使用,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1微课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终端的普及,人类进行了微时代,微博、微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据人们的视野,与此同时,微课也应运而生。微课是翻转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学习资源。2012年,教育部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主办了面向全国高校的“首届高校教师微课教学比赛”,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了第一届面向全国中小学教师的“中国微课大赛”。到今天,从中央到地方,从教育部到各省市区县教育局,从各级各类学校到企业、协会等,都在积极的推动微课的发展,微课资源的建设使得信息时代的教育资源呈现出一种完全不同的格局。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老师认为,微课就是以阐述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微课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具有教学内容短、知识主题小、针对性强、可重用等特点。

2将微课应用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计算机基础教学一直经历着各种各样的改革,但现行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学生基础水平差异较大。高校学生来自四面八方,由于先前的知识基础的不同,刚入校的学生在计算机基础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传统教学对于部分优等生来说吃不饱,对于部分后进生来说吃不了,课堂教学难以统一进度,教学效果不好。其次,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讲解,操作演示,学生按照老师的操作步骤进行机械练习,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利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无法有效的利用优质的网络资源。最后,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单一。课程结束时多以在规定时间完成练习题目的形式进行考核,过分重视总结性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核多以平时作业为参考,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单一,考核激励机制缺失。微课通过短小的视频来表现某一学科教学中的知识点,每个微课都是独立的。教师可以把计算机基础中的某个知识点制作成微课,上传至网络平台。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平台观看微课,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快进或是重复观看,学习者能够自定步调,合理安排学习进度,改变以往的课堂讲授齐步走的方式。在课堂上,以小组协作、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来进行知识的内化,教师进行个别化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差异化教学。将微课应用于计算机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使教师教的更轻松,学生学的更快乐。

3将微课应用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流程

3.1微课制作

3.1.1选择教学内容,进行微课教学设计每个微课都是围绕着一个小主题进行的,微课的时长一般不超过十分钟。如果某个知识点过大,可以将其细化为若干个微课。例如,以“WORD文档的排版”为例,可以将其细化为文本的设置、段落的设置、页眉页脚页码的添加、插入表格图片、页面设置等小的知识点进行微课制作。在选定教学内容之后,进行微课教学设计,包括时长、目标、教学资源与环境、教学过程、设计理念与特色等。教学设计是微课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

3.1.2进行微课的录制。在做好教学设计之后,根据预设的教学资源与环境,准备好素材和工具进行录制。微课的制作可以采用拍摄式、录屏式、动画式或混合式。如果采用拍摄式的方法,要和摄像师提前沟通,熟悉教学流程,提前准备好分镜头脚本。如果采用录屏式的方法,教师可以提前做好课件,运用录屏软件进行录制,注意在录的过程中周围环境安静,避免有杂音或噪音。

3.1.3在微课录制完之后,需要对微课进行编辑加工处理常用的比较流行的软件有会声会影、camtasiastudio等。为微课添加片头片尾、背景音乐、字幕、提示性画面、转场方式等,在保证微课具有教育性的前提下,增加微课的可视性,注重微课的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

3.2课堂活动

当微课制作完成之后,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课前自学使用或在课堂上预留出一定的时间供学生学习。对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通过小组讨论解决。组内讨论、组间讨论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小组协作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全班协作进行解决,全班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教师进行统一讲解。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可巡回指导,提供个性化帮助。教师可设计某项任务让小组同学协作完成,完成任务后进行小组汇报,交流成果与感悟。通过作品交流展示,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向其他同学进行解释、阐述,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对技术的综合运用。教师根据学生个人自评、小组互评、作品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

3.3课后反思

课堂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交流,与同行研讨总结,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反思和评价。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注意整体性和个体性相结合的原则,全面分析教学的各个环节,及时的发现问题以调整教学,以此来实现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微课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解决当前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在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创新意识。但是对于微课的设计、制作还是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的,比如在微课中如何设计恰当的提问,如何合理安排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核心问题,通过灵活多样化的提问策略促进学生思考等等。微课在教学中的前期应用已经展现出其改善教学效果的具大潜能,还需继续给予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邵华.微课理念引导的高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成人教育,2014(05):99-101.

[2]吕米佳,张瑞芳.微课视频拍摄制作的若干思考[J].《文摘版:教育》,2015(05):278-279.

[3]林秀瑜.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的学习模式与效果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06):18-22.

作者:范喜艳 单位: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

第八篇: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拓展思路

摘要:自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我们正在逐渐进入一个高科技、高信息化、高速度的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了社会各个阶层普遍使用的重要工具之一。可以说,当今的社会,任何一个行业,都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的存在。但由于计算机的使用率变高,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必须让我们重视起来,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育不被社会所重视,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情况下人们对于计算机的不了解,或者因此而出现的问题。综上,计算机的基础课程就显得极其重要。本文基于对当前我国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现状进行浅析,并大胆预测今后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提出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

计算机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时间在大学期间,是所有本、专科生的必修课。一方面,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从高中过渡到大学的一个桥梁,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主要内容应当由基础的文本编辑、图画编辑转变为文本的高级编辑、图片的高级编辑,以及程序的编写与设计、专业软件的运用。另一方面,大学里的计算机基础教程要从向社会各方向输送不同技术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角度出发,针对各专业的差别,培养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需要的计算机知识。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为其本专业的学习、更高层次的研究、乃至今后工作岗位上的需要奠定应有的基础。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结合笔者多方查阅资料与实际考察,就当前形式展开分析,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计算机基础改革的新思路。

一.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1.学生的专业不同,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视度不同

我国的就业方向广阔,多渠道的发展方向注定了我国的高校要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以及社会岗位的需要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因此,学生的专业会有千差万别。举个简单的例子,计算机程序编写专业的学生就会比文字语言专业的学生更加需要对计算机的掌握,同时,文字语言专业的学生就会错误的以为计算机基础课程不重要,这就是一个严重的误区。如今,计算机与各个专业的不同程度的结合,是对学生基础计算机能力的考察。不论任何专业,今后都以结合高科技为基准,这就要求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视要逐步深入。

2.计算机基础教学方式、理念陈旧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老师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他们当中大部分人都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要顺应计算机时代的发展,一并更新教育理念,还是以过去的“灌输式”教学为主,沿用着过去老套的教学套路,机械式的完成授课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很明显不适用于当下的学生,因此教学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再者,在计算机应基础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并不认为计算机在今后会有多么必要的作用,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当下学生的做题质量,而没有深入发掘学生潜在的计算机能力与意识。这就是老师的教学理念陈旧,不适应计算机时代的发展。

二.计算机教学的发展趋势

1.巩固基础计算机教学,狠抓基础

正如计算机刚刚在我国兴起时,有一句著名的话:“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用在今天就要改成:“计算机的发展要从基础教学抓起”。计算机基础教学正在越来越被重视,同样,计算机基础教学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面向工作岗位培养专项人才,迎合专业需求、社会需求,稳扎稳打,努力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水准。

2.计算机的应用将更加注重“知识框架”与“实践体系”的有机结合

过去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方式落后,未来,这将是改革的重中之重。首先是教育理念的转变,由原来的“考试能过即可”转变为“大学生必备技能”。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要有能力支撑起大学里的计算机文化素养;从专业发展来看,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要有能力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完美融合。除此之外,“知识框架”与“实践体系”必然会有一个完美的契合点,只要把握住这个点,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才会更加熟练,做到融会贯通,应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三.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1.认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任何有划时代意义的事都有一个本质的共同点,那就是一个好的出发点,用在此处,就是要让受教育人群尤其是大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计算机不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而是日后参加任何工作都要了解、熟悉,并会操作、运用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甚至会影响到我们整个的工作生涯乃至更远。因此,在大学期间学好计算机课程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是要从思想上让所有人认识到的,是计算机基础教育能够进行改革的前提。

2.构建以计算机为纽带,联系各科,紧密合作的体系

未来的社会一定是计算机超速发展的时代,可以肯定的说,未来的一切都离不开计算机。古语有云:“万变不离其宗”,毫无疑问,在不久的未来,计算机就是这个“宗”,如何能更好的使用计算机,来把我们的生活变得简单,这是我们现在就要开始考虑的问题,故而,从现在开始,就要着手构建“以计算机为纽带,联系各行各业”的紧密体系。具体怎样实施,比如现在我们已经开发的计算机智能手术、自动汽车方便我们的出行,等等,这都是未来要实现的一小部分,我们的任何想法都要努力往计算机上边靠,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时代的代言人,而不至于被时代所淘汰。

3.加强在“计算机基础教学”领域的投资与研发

为什么在这样的信息高速时代,信息人才,计算机人才会这样的稀少,因为我们在计算机教学领域的投资就很少。拿我国来说,近几年,我国的计算机事业飞速发展,但是与世界上其他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强国相比还是有差距,如何缩小这个差距?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加大在计算机教学尤其是基础教学上的投资力量(最简单的就是师资力量,设备资源)。正所谓,有投入才会有回报,如果我们整个社会都能意识到这个问题,那么相信在不就的将来,我们的计算机领域才会人才济济。正所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必然会带动整个国家的腾飞。

四.小结

本文结合个人查阅多方文献,就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问题展开了探讨,具体的分析了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领域的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意见。然而由于个人所学知识以及阅历的局限性,并未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希望能够凭借本文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加以指正。

参考文献:

[1]林晓惠;对《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性教学的探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作者:蒙连超 单位: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第九篇: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分析

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社会的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与此同时,也对各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作为一名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教师,本文笔者将对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新时期如何进行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0引言

如今的时代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几乎普及的时代,一些新的技术不断冲击着计算机技术,比如新材料技术和生物技术等,然而这些技术都需要计算机技术的辅助,因此职业技术学校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势在必行,要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笔者将对如何对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进行阐述,包括: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进行分层授课、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立足学生就业等措施。

1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虽然目前我国各职业技术学校均已经有了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但其并未真正的受到重视,这可能是由于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学校整体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不高所导致的。然后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上各个领域要想得到良好的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机的使用,因此各职业技术学校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关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重视学校计算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然而我国的计算机教育与国外发达国家的计算机教育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国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也较之国外发达国家的学生相差一定距离,因此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对我国职业技术学校来说十分必要。

2当前我国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学习缺乏足够的主动性。部分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育教学过程中一直是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教师一直处于教学中的主体位置,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因此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自主性缺乏,长时间下去会导致学生对计算机基础学习失去兴趣。另外,在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比较薄弱。

2.2计算机教学硬件设备供不应求。我国大多数职业技术学校存在着计算机硬件不足的现象,计算机的基础教学的设备条件有限,设备供应不足导致学生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相对较弱。另外,大多数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设备较陈旧,使用的大多数是老式设备,这种配置会无法运行一些软件,给学生学习新知识产生了阻碍的作用,学习效率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3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相对滞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重要,应用范围不断地扩大,计算机知识也不断的得到更新和增加,那么就需要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具备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计算机的基础教育教学要与时俱进,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不断的进步。然而,部分教师并未对教学内容的更新足够的重视,教学时方法缺乏创新,学生学习的热情不高,不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能力的培养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3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改革

计算机基础知识中的计算机病毒、网络知识、组成知识等是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学生一定要不断地提高自己以深刻的掌握这些知识。另外,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也必须要掌握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比如基础的Windows、Excel和Word技术,以及图像处理技术和中英文录入技术等。

4措施

4.1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部分职业技术学校对现代化的计算机教学工具的运用并没有足够的重视,教师在讲课时不注重视现代化教学媒介的使用,教学质量不容易得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课堂效率也不是很好。因此,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教师要学会运用当前的现代化教学工具,如图书馆教学、现代化实验室教学等,新的教学组织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

4.2采取分层授课的方法:部分教师还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对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更没有注重分层授课。分层授课就是指区别的对待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有区别的专项的教学。对不同的专业进行特点分析,然后对相应的计算机课程做出安排,教师可以采用提问、联系、评价等方式,以此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层次划分。第一学期,各专业的学生仍然要学习基础知识,比如办公软件和操作系统等,第二学期可以安排计算机对媒体课件制作、计算机控制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模块进行教学。

4.3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传统的授课方式基本上是整堂课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模式,其实这种模式下学生未必听得进去,也未必会好好的听讲,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计算机教师只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努力使教学内容充满乐趣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感兴趣,学生愉快的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开拓视野。与此同时,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基础知识的讲解后要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操作。

4.4培养现代化的技术型计算机人才:计算机教师要学会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特点,在进行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时候,要结合分析出来的特点并以学生就业为基础,对教学方案不断的进行改革,对自身的教学理念也要不断的更新进步,以更好的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计算机人才,帮助学生将来顺利的就业。为此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计算机专业技术水平,为社会培养人才不断地努力。

5结语

本文笔者对如何对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进行分层授课、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立足学生就业等改革措施,希望以上我的见解能够对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傅统先,王珂.浅议国内计算机基础教学方式的改革[J].陕西科技前沿,2007(6).

[2]袁振国.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创新理念的应用研究[J].科技成果纵横,2007(9).

作者:肖日暖 单位:和平县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