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

谈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得非常紧密的课程,由于会计理论一直贯穿于财务软件操作过程中,将两者结合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一定难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以及教师实际操作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应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自主学习法与分组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与团队协作的能力,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师实践操作能力,以提高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企业会计核算从手工记账向电算化转化已成了普遍的事实。因此,会计电算化也就成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得非常紧密的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该课程主要涉及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在运用财务软件同时,会计的基础知识、财务会计及账务处理的理论知识一直贯穿于操作过程中。要将两者结合得恰到好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却是一个不好把握的难题。正因如此,目前,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在教学目标和在教学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中对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在讲授会计电算化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将教学重点放在了编制程序上,认为学生应该能够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与要求编制相应的软件;一种是重点讲授计算机操作和财务软件的使用,认为学生掌握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是最重要的。第一种教学目标,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一两门课程的学习,掌握软件编程是非常困难的,对于会计专业技能方面的提高没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在软件编程方面会计专业的学生很难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相竞争,设置这样的教学目标显得意义不大。[1]第二种教学目标,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一两门课程的学习,掌握一种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这样的目标是能够达到,但是教学目标仅仅是掌握一种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财务软件的学习,掌握财务软件设置的原理、框架、结构、功能,以达到学习一种财务软件,掌握大多数财务软件的一般操作技能的目标。

(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目前,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过程一般都在计算机实训室进行,教师主要以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为主要教学方法,一边讲授理论知识一边将财务软件操作方法通过多媒体给学生进行操作演示,这种教学方式能很好地让学生掌握各个操作步骤,但是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三)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不足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会计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熟练的财务软件的实际操作技能。而目前高职院校中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大多数教师是从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直接受聘到学校任教的,在学校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已经十分繁重的情况下,教师很难再抽出时间到企业长时间进行顶岗实习,这种状况造成了教师会计工作的实践经验缺乏,实践技能不强,从而影响了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质量。[2]

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

就目前各高职院校情况看,有的院校侧重于财务软件操作技能,有的院校则侧重于会计软件维护与开发。从当前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看,笔者认为高职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目标应定位为:通过学习财务软件的操作,使学生掌握财务软件各个模块的操作技能、系统初始化设置,能对软件进行一般维护,了解各个模块操作对财报数据的影响,能够分析、解决模块操作中出现的问题。重点在于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财务软件设置的原理、框架、结构、功能,以达到学会一种财务软件操作,掌握大多数财务软件的一般操作技能。

(二)改革教学方法

当前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实验法和案例教学法等,虽然教学方法多样,对学生掌握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仍显不足。笔者结合本门课程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传统的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教师授课时一边讲授理论知识一边将财务软件操作方法通过多媒体给学生进行操作演示,这种教学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与传统的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不同,采用自主学习法的课堂上,在学生开始进行软件操作前,先向学生说明本次课程的实训任务,大致的操作步骤,不演示具体每一步的操作,但是通过多媒体介绍本次课程中需要用到的软件模块的功能和基本操作方法。接着学生根据实训教材进行具体的操作,在操作过程遇到问题时,教师引导学生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指导解决问题。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可能会有学生很顺利地完成实训任务,并没有遇到问题,对于这些学生,安排他们帮助遇到问题的同学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加强了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同时让他们认识到了在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法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2.分组训练在完成各模块的教学任务后,将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小组成员指定不同的岗位,每个成员完成一个模块的实训任务,通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完成总的实训任务。在分组实训过程中锻炼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3]

(三)提高教师实践操作能力

师资力量是影响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高职院校中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大多数教师是会计学专业出身并从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直接受聘到学校任教的,教师会计工作的实践经验缺乏。针对这一问题,结合企业会计实践工作经验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第一,教师要认真备好实训课。针对实训任务,上机反复实践,实践过程中随时记录有关问题,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后,将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汇总,为下一届学生的教学工作做准备。第二,加强与会计软件公司的合作,积极参加软件培训,主动参加软件开发商组织的各种认证考试,及时更新知识。[4]第三,从企业引进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力量。第四,到企业挂职,参与ERP的实施,向企业的专家学习如何解决在日常维护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以上几点是笔者对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希望能为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严莉萍.对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企业导报,2010(2).

[2]张晓萍.ERP环境下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1.

[3]邓满娥.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研究[J].商业会计,2010,2(4).

[4]吕宏.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会计之友,2010(9).

作者:童凌春 单位: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