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理工科加强艺术教育的思考

理工科加强艺术教育的思考

纵观当今时代的技术发展,艺术与美学已经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观念渗透到工业生产的各个方面,不仅是外观造型需要艺术的指导和包装,还有产品的结构、肌理、材料等,都需要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才能实现功能与审美的兼备、智慧与情感的和谐,而这正是新时代对科技发展的新要求。以城市建设为例,过去对于城市环境的建设仅限于经济耐用、满足基本功能。比如,我国以前的城市建筑几乎都是造价低廉的“筒子楼”、“火柴盒”,建筑形象都是千篇一律的“灰头土脸”,甚少对其进行美化装饰,因此也没有什么艺术价值可言。然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此乏味单调、低品质的城市环境已不能再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实用功能价值之外,人们开始追求更高的审美价值,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从仅能“居住”上升到了“宜居”、“乐居”,甚至“诗意的栖居”。因此,理工科高校培养的学生,不能只是单纯的技术人员,还要肩负着为人们开创美好生活的神圣使命,这就要求培养一批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于一身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他们能将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开阔的视野和丰厚的知识储备,既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又有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唯有如此,才是高校教育的精髓,也才能为社会、为时代培养出卓越的人才。

一、当前理工科高校学生的艺术修养普遍偏低

一直以来,理工科高校的人文艺术气氛较薄弱,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普遍偏低,主要表现为:知识结构单一化、思维方式片面化、学习态度功利化、心理承受脆弱化等几个方面。第一,理工科大学普遍“重技术、轻艺术”,以学习专业技能为主,这就造成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化。许多理工科大学生对文学、历史、艺术等学科几乎不了解,有些甚至连基本的文字表达能力都欠缺,所以学生的书面表达错别字连篇、英语四级难过关成了许多理工科高校的普遍现象。第二,由于缺乏人文修养,理工科高校学生的思维方式较片面和机械,仅局限于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思考框架,缺乏宏观思考和整体有机联系的能力。第三,理工科高校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比较功利,只注重学习与专业技术有关的学科,对基础学科和人文学科不太重视。比如,很多学生是为了取得证书才去学英语和计算机,对于学校开设的人文艺术方面的选修课,也仅仅是为了凑学分,逃课或不听课的现象十分普遍,但对于专业课,学生的重视程度和认真程度则高得多。第四,目前理工科高校的学生还存在心理脆弱的现象。比如,难以承受人际关系中的压力和突发事件等,还导致了许多不良行为的发生,诸如马加爵事件、硫酸泼狗熊事件等。近年来,在理工科高校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退学甚至自杀等现象都呈上升趋势,这与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有一定的关系。

目前理工科高校的人文教育一般都是通过着眼于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进行,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为了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除了思想政治教育以外,还应通过艺术教育来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和完善学生的人格。相比于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教育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其“以美育人、以情动人”的特点,可以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愉快地受到感染和熏陶,并在潜移默化中使人格逐渐完善、个性得到和谐发展。如国外高校对理工科学生的培养就非常注重艺术与人文修养,很多大学的课程设置都开设了人文、艺术、社会等方面的必修课。如,麻省理工学院对理工科学生至少开设八门人文类课程,这一点非常值得我国的理工科大学借鉴。总之,理工科高校应该培养出既有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坚实的专业能力,又有一定艺术修养和审美趣味的优秀人才,而非仅仅着眼于提升专业技能。

二、理工科高校加强艺术教育的路径探讨

1.学校更新教育理念,认识理工科学生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大学的理工科专业普遍存在“重科学、轻人文”的现象,学校的教育理念以实用主义和技术主义为主导,艺术和审美教育在专业培养计划中尚无立足之地。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实用、经济、美观”,将“美观”排在最后一位,并且教师在授课中也着重前三个方面,而对“美观”没有作一定的要求,类似工程美学、工程造型设计之类的课程几乎从未开设。所以,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正确认识理工科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一方面,为了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求,我们的大学教育应培养出技术与艺术兼备的综合型人才;另一方面,从全面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角度出发,培养一批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既能进行科技创新,又有艺术修养的高层次人才,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一般而言,对于艺术教育的理解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系统的理论与技能训练培养专业的艺术人才;第二种则是比较广义的公共艺术教育,这是一种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综合素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对于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的培养而言,第二种公共艺术教育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教育方式。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就要打破专业培养中“重技能、轻审美”的旧观念,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不只是单一的技术层面,更要上升到艺术形象的高度,在艺术所营造的审美境界中重新体悟所学的专业技能,将技术与艺术充分地结合起来。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人文底蕴,一定的文史哲修养可以增进学生的人文内涵,扩大其文化视野,从而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中发挥出丰富的艺术创造力和卓越的想象力,推动技术的不断革新。

2.在理工科专业教学体系中增加艺术教育的内容

长期以来,高校理工科专业的教学设置都侧重于“技术”方面,因此加强艺术教育的重要渠道就是优化现存教学体系,在教学计划中建设健全必要的艺术类课程体系,使学生受到系统化的艺术教育。具体来说,可开设相关的艺术欣赏和艺术实践课程,扩展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并在此基础上,逐渐设立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美学、文化、历史方面的课程,使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更加宏观、更富有人文意义的高度,从而也进一步地完善自身的艺术修养。此外,对艺术教育的开展,还要开展相应的艺术类课外活动,只有课内课外相结合,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基于此,一方面,学校可以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艺术教育,如多开展涉及音乐、舞蹈、影视、美术、文学等文化类的活动,以这些综合性的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感受能力;另一方面,开展一些与本专业紧密结合的艺术专题讲座、艺术节等,通过这些课外活动,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对艺术文化的兴趣,还可以使课内教学的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

3.提高师资队伍的艺术水平,加强设施设备建设

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最重要的环节还是在于教师,如果教师自身的艺术水平和审美修养缺乏,就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更不能调动学生接受艺术教育的积极性。因此,高校应该重视提高师资队伍的艺术水平,这是开展一系列艺术类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的根本保障。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教师,很多人自身也存在重技术、轻艺术的观念,但由于专业本身的技术性较强,涉及该专业的文化、美学、历史类课程,其他专业的教师并不能很好地胜任,只有本专业教师自己加强这方面的学习研究,才能将技术与艺术融会贯通,引导学生认识和发现科学技术中的艺术之美。在此,学校在对学生开展艺术教育之前,应该先对理工科专业的教师进行艺术修养的培训,使他们将专业知识与文化艺术结合起来,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艺术水平。另外,学校还应鼓励专业教师拓展学术研究领域,对与专业相关的文化、美学、历史领域也进行一定的研究,并多开展这方面的学术交流活动,从而使教师的专业教学和研究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当然,除了软件的建设,硬件的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对开展艺术教学和艺术活动所需的设施设备,学校应该予以及时补充和完善。比如,提供必要的文化场馆设施、多媒体设备、增加相关文献经费、教学经费、学生活动经费、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等。总之,学校应对开展艺术教育的基本条件予以切实保障,并为艺术教育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才能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特殊功能,从而提高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的艺术修养,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关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可谓意义重大。

作者:蒋宇 单位: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