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电力工程与技术范文

电力工程与技术全文(5篇)

电力工程与技术

第1篇:电力工程与技术范文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问题;施工安全

引言

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配电网在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供电企业与电力用户联系的枢纽,在城市电网的改造下,要求高压直接进入电网的负荷中心,实现高压受电到变压器降压,然后进行低压配电的这种供电模式。从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及各项产业的完善来看,配电网的规模以及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对于供电可靠性以及电能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电力输送以及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电能供应,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实现电力的更好优化,提高经济效益是有关企业的主要研究方向。从电力工程来说,需要根据当前的实际用电情况以及电网结构对其进行改建等工作,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对各方面的勘测,从工程的施工特点以及内容出发,实现工程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优化工作。

1电力工程的特点

1.1电力工程的重要性

电力工程是与电能的生产、运输以及分配等内容有关的工程,它是城市配电网构建的重要过程,作为一种主要能源,电能在21世纪的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部分行业都需要电能来保障技术的有效运行,在城市电能的输送过程中,它主要通过高低压的互相转换来实现。从我国的发展现状来看,电力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中,电力不足会严重阻碍国家经济的发展,它是推动经济协调的动力,是保障各个产业顺利运行的基础。为了加强在电网方面的建设工作,我国分别在“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中设立了不同的目标,从而做好电力输送上的保障,实现电网发展中的连续性。而电力工程在其中就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需要通过工程施工建设来对城市电网结构进行调节,保证配电过程的有序性,满足各方面的电力需要。

1.2电力工程的特点

电力工程在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它涉及制造、生产、运输以及物资供应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一旦确定工程项目后,就需要多个单位进行协作配合,而且一般来说,电力工程的施工周期都是非常长的,尤其是对于一些长线路的电力建设来说,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其中包括土方施工、金属结构施工以及电缆管道施工等多个方面。其次,电力工程属于露天作业的一种,在现场施工中包含很多高空作业,为了追赶工期,还会进行交叉作业,很容易引发管理上的混乱。另一方面来说,电力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用到的材料和机械设备种类多样,需要采取特殊的管理技术,通过统一指挥的方式完成复杂的技术操作,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2电力工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1过电压问题

过电压是电力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它通常是指正常状态下的交流电压超过了额定值,并且在长时间内维持在这个状态,可能会引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过电压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电力工程在施工技术的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提前做好电力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数据以及参数范围等设置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或者由于外界环境,没有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导致雷电击中电工设备导电部分时所出现的一个现象,过电压对于电力工程本身的破坏性是非常大的,可能会引发火灾或者电路故障等问题,需要有关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

2.2技术管理制度的问题

在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技术管理制度的欠缺也是导致各类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首先,有关人员没有认识到技术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做好电力工程施工中的组织设计工作,有的工作岗位并没有具体的工作内容,对于施工现场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其次,电力工程的技术是非常复杂和多样的,它与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现阶段在工程中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管理体系,导致各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有着多方面的限制,造成不同程度的隐患,容易引发电力故障。另一方面来说,岗位责任制度、例会制度等方面也有着一定的缺陷,没有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制定和规划,导致工作与工作的衔接过程中漏洞过多,这是有关人员应该意识到的问题。

2.3工程技术人员的问题

电力工程技术人员是从事电力系统设计、施工、运行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人员,它的类型比较复杂,在工作中有着明确的岗位划分。从当前的电力工程施工来看,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并不符合工程的需要,尤其是某些技术工人在实际的操作中并没有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来进行安装,而是依靠自己的经验来进行操作,这也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质量和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来说,有些技术管理人员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无法获得有效的平衡,有些技术管理人员过于注重理论的设置,当应用到实际的工程中,它的可行性并不是很高。此外,有些工作人员的技术观念和方法比较落后,没有与时代的发展结合到一起,缺乏系统的培训工作。

3加强电力工程技术管理的措施

3.1加强电力工程的设计工作

为了强化电力工程技术的有效应用,在工程开始之前,有关人员需要对工程的设计进行全面的审核工作,保证各项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连续性以及质量保障,做好事前准备工作。首先,有关人员需要对施工环境以及电力方面的需求进行详细的了解,对电力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比较和优化,从技术应用的可靠性以及经济性等原则出发,加强可行性的研究,及时发现技术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就工程中的材料和设备进行具体的规划,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另一方面来说,加强电力工程中的设计工作还包括对电源进行具体的分配,这是解决技术问题的主要手段。有关部门需要保证线路规划设计上的准确性,尽可能的缩小用户供电与变电站之间的距离,保证电力传输的有效性,同时保证电源设备的充足,做好施工过程中电力的供应。

3.2完善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制度

从电力工程的特点来看,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它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多的,需要通过完善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制度来保证施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质量。首先,有关部门需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组织设计工作,彻底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对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具体的划分,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其次,有关部门需要对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制度内容上的完善,对其中的细节进行补充,注重施工过程中的线路维护和保养工作。另外,针对电力工程中存在的设计变更等资料管理工作,有关人员可以建立专门的信息管理系统,保证各个文件档案在管理中的清晰明确。

3.3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就是要从招聘阶段提高门槛,尤其是对于技术工人来说,要明确他们的工作经验以及专业技能是否符合工程技术应用的要求,提高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对于已经进入到工程中的员工来说,有关部门需要根据他们的工作内容进行系统地培训,强化他们的工作效果,真正的实现各方面的完善。另外,有关部门还可以设置一些激励机制,提高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的主动意识,激发工作动力,通过竞争来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

4电力工程中的施工安全管理方法

4.1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是电力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内容,只有产生安全的观念,才能保证各项内容的有效落实,它是人们在工作过程中的一种警觉心理。实际上,对于现阶段的工程施工来说,虽然“安全第一”的口号一直在强调,但是也仅仅局限于表面形式中,有些工作人员在施工中过于随意和自负,没有一定的群体意识,认为安全问题与自己太过遥远,没有形成具体的安全观念。针对这种现状,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施工习惯,从根本上认识到安全事故的后果以及隐患。另一方面来说,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还需要通过一些反面案例让工作人员认识到一些经验和教训,形成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4.2建立健全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电力施工作业的现场安全管理,确保电力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连续性,有关部门需要建立健全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从多个角度上对细节进行完善,做好危险作业、普通作业等方面的区分,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首先,有关人员需要对现场的危险地带进行排查,依次设置安全警示牌,必要时还可以安装照明等灯,对工作人员可以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其次,在具体的施工作业项目中,有关部门需要设置具体的施工责任体系,由施工负责人进行统筹安排,保证工序上的合理安排。另外,建立岗位安全责任制度也是其中的关键所在,需要对技术负责人、施工负责人以及管理人员进行责任制度上的划分,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从安全的角度进行技术的审核。

4.3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工作

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为了强化施工安全管理,应该加强现场的监督工作,要从施工人员、施工设备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管理。首先,施工人员是安全管理中的首要监督对象,有关部门需要设置具体的监督岗位,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工作,及时发现技术工人在操作过程中的违规问题,并且随时进行工作方面的沟通。其次,管理人员需要对工程中的设备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出发,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隐患问题,为工程的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同时有关人员还应该做好安全评价工作,根据电力工程的施工特点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的改革和优化。

5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是当前的重点工程,它与电能的输送和分配有着直接的关系,有关人员需要认识到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过电压以及技术人员等方面,从而完善现有的技术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同时为了强化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提高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加强现场的安全监督,为电力工程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何德鹏.关于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其施工安全研究[J].数码世界,2019(7):274.

[2]陈肖,潘幼欢.关于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分析及其施工安全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1):147-148.

[3]赵正英.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8,8(7):26-27.

[4]曾毅.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3):49.

[5]雷震.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问题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7(14):210+54.

[6]庄新果.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和施工安全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7,24(5):202.

第2篇:电力工程与技术范文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管理;难点;对策

引言

电力工程技术管理的限制因素比较多,因此,必须采取合理的管理形式提升电力工程技术管理质量。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需要工作人员深入分析电力工程技术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科学合理地确定方案对策的合理性,提升电力工程技术管理质量,从而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顺利发展。

1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概述

首先,电力工程在开展施工前必须做好管理规划方案。方案制定后,在工程施工时必须执行落实,签订合同后明确合同内的条例要求,制定出详细的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管理过程中将细节落实到实处,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其次,在电力工程施工开始前,施工承包单位还需要根据合同、技术管理要求、工程的具体特征,设计出可行性施工计划,同时严格审核施工单位的资格,下发意见书,随时做好开工和整改。工程施行期间需要结合电力工程施工的具体现象制定出详细的施工技术措施、施工具体方案签订指导书,签订审核完成后,再批准签订。最后,只有在审核合格的前提下设计文件才可以运用到施工中去[1]。图纸会审非常关键,涉及到指挥中心、设计单位、承包商、物质供应商,要做好审核过程记录。如果设计文件存在变更,需要第一时间内递交通知单,交代出现变更的原因。在工程竣工时,需要和承包商制定出合理的竣工图纸,同时由监理单位、指挥中心签订审核后才可以投入使用。

2电力工程技术管理中的难点分析

比如建设10kV电抗器支架底座接地线形成封闭磁路,其中,存在个别GIS接地螺栓不牢,高压电缆线封堵不到位的情况。由于就地汇控光纤节点不够规范,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固定,最后导致部分光纤受力。工程完成后,在验收、调试环节被检查出来。因此,分析电力工程技术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是保证电力工程技术管理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

2.1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水平不高

在一定程度上,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水平能体现出电力工程整个行业在市场经济中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创新程度。对传统意义的电力工程管理而言,管理的重点倾向于前期电力工程规划、电力工程施工控制2个方面。但是在电力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电力工程工作越来越复杂,内容越来越多,管理内容不再局限于这2个方面,同时由于缺乏标准的管理水平,现有的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已经不能指导电力工程的发展。

2.2管理工作落实难度比较高

管理工作落实是管理工作发展的重点,在当前管理中,不管是提高整体管理水平,还是积极构建监督机制,或是强化技术管理标准,都是改善当前电力工程技术管理的重点。但是关键在于管理的落实比较难,如果在行动上不能落实,那么管理就永远是理论,管理制度永远是空谈。在当前发展中,部分企业人员认为管理工作不能产生现实的经济效益,甚至认为强化技术培训是浪费公司的人力、物力、财力,正是因为这些短浅的认识,错误的管理,导致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只能停留在口头上。

2.3监管难度大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电力工程监管范围非常广,从前期的施工图纸管理、现场规划设计、测量施工、施工现场管理、技术交底等多方面看,电力工程技术管理的难度非常大,其中还不包括后期调整、工程检验、维护等环节。由于施工现场管理要素多、专业性比较强,要做到全面管理非常考验监理人员的专业性、道德意识等。国内电力工程技术监管难度比较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缺乏专业的电力工程管理人员[2],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可以避免的电力工程技术问题由于监管的缺失、不到位等最终成为了制约电力工程整体发展的因素。

2.4管理人员认识水平不高

工程施工中,电力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起主导作用,专业化知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管理的质量,还关系着管理人员是否可以处理好工程施工问题。但是当前施工单位,管理团队的素质不高、能力普遍低,专业水平也不够。虽然有很多人到国外学习了先进的电力技术管理水平,但由于受到限制,学习也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

3电力工程技术管理的发展建议

3.1提升管理水平

整体管理水平决定了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只有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不断完善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才可以逐渐完善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在电力工程中的发展。要想提升电力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就需要提升专业能力,强化电力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来指导电力工程发展。首先,要合理规划施工程序,最大程度实现技术创新,保证技术管理的优化[3]。其次,在电力管理企业内部建立起有效的技术管理体系,科学规范电力工程现代化管理体系,保证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合理发展。如果存在违法技术标准的现象要依法进行惩罚,不能徇私枉法。

3.2落实工程技术管理

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是技术管理人员工作落实贯彻的依据,在工程技术管理中积极开发和改造各方面的技术管理,全面掌握技术管理的各要素,不仅增强电力企业的技术竞争力,还要积极贯彻电力技术制度管理,落实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发展,落实电力工程技术管理。

3.3强化预算管理

建立健全的电力工程责任机制,落实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在市场管理中,应该将招标结果在招标结束后公布出来,电力公司的业务情况公布、审核通过后,将设计图纸等文档进行存档。同时通知单位人员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审核预算方案时向业务部门收取工程预付款,之后拨出工程款项,将企业材料、资料提供给供应商。建立健全技术管理标准,提升技术管理在电力企业发展中的意识,保证工程各项技术管理工作按照工作流程进行。

3.4提升电力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首先,对企业内部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教育,创新内部管理形式,优化技术管理。电力企业领导人员要积极转变思想,高度重视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整体上下要意识到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企业可以选出一部分高素质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制定出专业技能培训工作,提升企业内外管理工作水平。其次,需要加强对专业人员、外来专业人才的招聘,不断吸收高素质人才来创新企业内部技术管理。在招聘过程中,需要兼顾面试人员的理论知识、实践知识水平,专业人员兼备动手能力、专业理论素质等,从而满足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方面的发展,从而促进国内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

4结语

在电力工程中,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在电力工程技术管理中存在问题,会阻碍电力企业的顺利发展,从而导致企业经济损失。在电力工程技术管理中,需要分清问题主次,保证电力工程顺利施行管理,推动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程,朱林超.公路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25):262-263.

[2]赵子昂,罗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8,16(5):174-175.

第3篇:电力工程与技术范文

关键词:配电网;电力工程;质量

1现今配网系统技术的特点

电力配网系统的子集是生产电厂、输电网、配电网、电力消费者4个方面。每一个子集都是配网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强大可靠的电源是生产电力的基础,也是后面3个步骤实施的基础。输电网络是电力从生产厂向使用市场输出的一个媒介,需要完善健全的网络结构才能进行配电作业。配电网络系统实行数据收集与整理,将电量使用数据与消费者信息进行比对。根据比对情况总结出不同地区、消费者的用电规律,以方便指导后续的配电工作。同时,由于记录与计算数据信息的软件与电力运行的硬件设备并没有直接关系,分工工作易于操作,所以电力配网系统拥有开放性、易操作性的特点。尽管如此,电力运输配送的过程中还是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没有解决,给电力配网系统的运行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对现今配网工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再提出一些建议来解决这些问题。

2配电网电力工程出现的技术难题

配电网的电力工程技术对于整个电网的良好运行以及发展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现行的配电网的电力工程技术上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对于电力的良好运行以及发展都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有时遇到相当严重问题时还会发生安全事故,这对于电力方面的良好可持续发展并不是好事。

2.1外力的破坏

对于配电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当中,其外力的破坏则是最主要的影响正常运行的原因之一。在当下,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经济水平也越来越高,这样人们对于电力方面的需求和依赖性日益增加、变得越来越强,一旦失去电力,很多日常生活物品无法得到使用,生活和工作就会变得相当糟糕。然而传统的配电网已经无法达到当今人们所需的标准,因此务必在现行的标准上进行一系列的行之有效且有科学依据的革新与创新。我国现行的配电网中最主要的还是采取架空线路的方式进行传输,该方式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这对于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安全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安全危害。而且,由于基础设施上存在一系列的不足,而使得电力在供应方面达不到相应的质量要求。

2.2过电压

众所周知,在供电工作中电压对供电性能的影响力还是颇大的,由于供电设备长期处在运转的状态中,且运行过程中还会受到来自电压、天气及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这样就很难保证其长久地处于一个安全的状态下。而且由于基础设施的配备不完善,这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能也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一旦配电网长久地处于恶劣的环境中,且爬距不够标准,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就会出现绝缘设备的损坏情况。如果绝缘设备受损,一旦有较大的电流通过时,再加上没有进行及时且有效的维护,那么就会导致电力设备的损坏,这对于设备的运行产生了相当恶劣的影响。而且一旦因此类原因造成的障碍在维修时难度相当大,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更对我国的电力工程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探究

3.1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中外力破坏的可靠性影响

接线的现象一直存在于电网建设的过程当中,特别是一些临时用户在架空上再进行接线,这都造成了很多问题的存在,而且接线的节点在高空中受到各方面环境的影响容易出现断线的现象。且对于供电的能力也产生了很大的压力,极易造成安全事故。而且一旦发生了事故,这样的线路环境严重地阻碍了维修人员的抢修进度,更给维修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3.2过电压对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影响

所谓的过电压也就是供电设备在其运行的过程当中受到的电压。在实际环境中,由于一些设备并没有能够输送电压,所以一旦遇到了相对不好的环境时,就会因为其输电能力的不够而使得电网运行出现严重不稳等等一系列可能发生的问题。由于配电网的绝缘部分承受不住雷击的过电压,对于传统的供电系统也是承受不住的,所以在供电的方式上比较陈旧落后,对于当今的城市现代化发展而言是根本无法满足其要求的。

4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难点的解决策略

4.1采取综合技术措施,完善配电网防污措施

闪络放电的现象对于电网设备的毁坏程度相当大,严重的还会出现断电的事故,所以该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难点。首先要增强供电设备的防污处理技术,及时检查和除污,为该项工作配备相应的吸尘工具,让我们的电力设备能够在一个良好且安全的环境当中进行工作,以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稳定性。而且这样还可以有效避雷,对于电网的防雷能力也有所提升,从而降低配电网的损坏,保证了电力传输的基本线路。

4.2对外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管理

在进行配网工作的前期,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配网系统对外的抗击打能力,对配网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在电线方面可以安装电缆来加强线路的防御能力,遇到雷雨天气时,加装避雷针可以有效避免雷电的威胁。

5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种电器的普及,人们对电的依赖程度达到空前的高度。因此电力企业与电力消费者对电力使用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安全用电的基础使电力工程技术不断完善。为此,我们在日常的供电工作当中,应采取有效的除污方式去改善线路所处的环境,避免因污垢造成不必要的短路。对于电力工程的日常维护工作要进行严抓,以增强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与实用性,保证配电网的稳定、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李志军.10kV配网工程的施工技术和处理策略分析[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5,(1):308.

第4篇:电力工程与技术范文

关键词:智能电网;技术特点;电力工程技术;应用方法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迅猛,这也离不开能源的充分供应。能源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一大助力,反之,能源短缺也遏制了经济的发展。国家电网存在的目的在于将发电厂生产的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我国辽阔的国土面积、高速发展的城市,这些都给电网工作带来了诸多难题。智能电网的开发利用能够有效保证人们日常用电安全。在电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上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一、智能电网的技术特点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智能技术给各行各业带来不小的冲击。智能化电网更加适合于现代能源生产、配置的要求。随着人均耗电量的增加,在我国电能配置上还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智能电网能够帮助协调电能运输、增加电能运输安全。在智能电网的构架过程中,应当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经济性

智能电网的构建过程中不能给人们的日常用电带来过大的影响。作为电力部门而言,也应当控制构建过程中的成本问题。节约电能的生产、输送、配置成本才能从源头上较低电能的成本价格,真正做到让利于民。在构建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智能电网的运行质量,更要注重其经济效益。

(二)节能

智能电网的运用过程中必须将节能的观念贯彻到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智能电网的运用就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浪费。目前,我国能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每年大约有2000亿千瓦时的电能被浪费。在智能电网的组建过程中应当时刻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将节能放在第二位,减少电力输送过程中电能的损耗。

(三)自动化

所谓自动化是指完善电网的功能,加强对不同路段电网的监控。智能电网的出现在于更好的帮助减少电路故障。智能电网的特色具体体现在能源配置的合理性、能源输送的安全性,能够实现故障的自动检测,自动报警,自动启动应急预案。在长时间的电力输送过程中,难免出现线路老化、恶劣天气对电力输送系统带来破坏等情况,智能电网应当实现智能自检,对线路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检测,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服务性

智能电网不仅仅在电能运输上作用显著,在服务质量上也有明显的提升。例如,湖北电网通过微信公众号便利了居民用电查询,通过推送一些节约用电的文章促进人们节能意识的养成。智能电网加强了电网与普通百姓的联系,真正做到故障早发现、早处理,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在智能电网的构建过程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具体运用

(一)在电力生产中的应用

电力生产就是不同能源向电能的转化。目前我国电力的主要来源仍旧以火力发电为主、水利发电为辅,同时大力开发清洁的发电设备,例如风力发电、潮汐发电。智能电网能够有效调节电厂的发电量,根据地区对电能的消费需求进行生产,多余的电能输送到需要的地方,目前我国相继建成西电东送输电工程,成功保障了中东部地区的生产生活用电。

(二)在电力输送中的应用

我国电能输送有直流电和交流电两种形式,无论是哪一种输电方式,都有其适用性,在电力输送的过程中应当保证输电的安全、稳定。电力工程技术在输电过程中的具体运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谐波抑制技术、无功补偿结束,这两种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增强电力输送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输送过程中电能的损耗。由于我国广阔的国土面积,在电力的输送上主要以高压线为主进行长距离的运输,通过变压器使其降低到220V。高压输电技术的运用也能够有效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电能损耗。

(三)在居民用电安全上的应用

通过电网与居民的互通互联,在增加电网服务性的同时,向居民传输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的理念。通过主流媒体、公众号等形式加强电网与居民的联系。让电网更好的为居民服务,通过更高质量的服务赢得人们的尊重。开放用电查询绿色通道,居民可以通过手机查询本月的用电量,通过对用电量的全面把控,让居民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开展网上预约活动,对需要办理线路改造的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利用智能电网拉进与群众的距离,让国家电网更好的造福群众,让群众用的放心。

三、结语

智能电网的建设能够有效保证电力生产、电力传输、居民用电三方面的效率与安全问题。加快智能电网的建成有助于提高国家电网的服务质量,在电力输送上,减少电力损耗提高能源的转化率。在电力生产上,由需求带动生产,将剩余的电能输送到需要的地方,加强电能的合理配置。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电力资源仍然十分紧张,在智能电网的引领下,相关工作者要不断提高居民的节电意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让有限的电能发挥无限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典卿.对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分析[J].通讯世界,2018,(11):149-150.

[2]刘新卫,李珑珑,左丽.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8,(08):59+61.

[3]冯启燕.试分析如何在智能电网建设中正确应用电力工程技术[J].通讯世界,2016,(23):217-218.

第5篇:电力工程与技术范文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国民经济;强化对策

1电力工程的施工特征

电力工程和其他工程相比可以发现电力工程与很多领域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电力工程有着独特性,具体可以表现为两方面,首先,电力工程比较复杂,因为电力工程项目的构成比较复杂,工作人员要强化不同专业之间的联系,还要联合设计、购买和施工等内容,因此电力工程在施工建设的时候要耗费较大的财力和物力,电力工程在实际施工的时候还要运用好各种工程技术和管理技术,更好地提升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其次,电力工程的施工周期比较长,一般来说,电力工程项目需要花费较长的建设时间,工作人员要做好工程的准备、设计和具体施工工作,并且还要投入较多的资金,也许在工程完工之前很难得到可观的经济效益,故工作人员要有效地管理和筹备好资金费用,进一步降低电力工程的经济损耗。

2我国电力工程技术交底的具体要求

2.1施工部门的技术交底

施工部门在开展某项施工工作之前,需要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加入到施工建设中来,并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那么施工人员还要全面地把握好工程施工的特征、技术质量、施工方法以及具体措施等内容,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开展施工和建设工作,也可以防止技术质量不过关现象的出现,而且各种技术交底工作是工程技术档案中重要的内容。

2.2技术交底的种类

首先,设计的交底类型,也可以称作是设计图纸的交底,建设部门要组织开展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技术交底工作,并且规定好项目设计方案、意图和要求等要素。其次,施工设计的交底,通常来说,施工设计的交底工作需要施工部门筹备,听取专门工程人员的意见,还要对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加以介绍,并且指出容易犯错的部位,这样可以让施工人员对于整个工程的建设更加清楚和明白。

2.3技术交底的方式

首先,施工部门进行技术交底的时候要通过会议的方式进行,还要制定专门的会议纪要。其次,还可以通过施工部门来组织开展设计编制、审批工作,把技术要领合理地归纳到施工组织设计当中。第三,施工方案需要在会议上强调,要把交底的内容归类到施工方案当中,这样可以形成有效的技术交底方案。第四,不同专门的技术人员要采取书面或者口头讲授的形式,并且将技术交底的内容拟定成专门的交底文件,而交底内容中包括交底时间、交底人和接收人名字,这些内容主要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

3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关键点和管理情况

3.1设计深度不高

这些年来,电力行业有了较大发展,电力企业与以往相比有了较大不同,可是我们国家和电力工程项目合作的设计单位较少,每个电力工程企业需要承担较重的设计任务,这个时候设计单位就很少会花费较多的时间考虑电力工程项目的细节内容,也不会做深度的研究和分析,很多设计单位也没有做好全面的现场调查工作。电力工程在实际施工的时候需要制定好专门的施工图纸,而施工图纸的设计和整个电力项目也有直接的关系。

3.2技术交底工作落实不到位

当下,我们国家电力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个较大问题,那就是技术交底工作只是存在于形式表面,而没有真正地达到技术交底工作的标准,同时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执行措施。因为电力企业在实际施工之前没能做好相关的技术交底工作,所以这样容易造成工作人员的操作达不到国家标准。

3.3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交底

当下,电力行业在发展的时候,施工人员不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所以很难有效地解决实际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同时还会耽误整个工程施工的进度,也没能按照施工中的标准开展工作,这样就不利于整个电力工程的施工和建设质量。另外,有些项目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具备较高的素养,电力工程管理人员没有全面地掌握好工程造价与合同有关的知识,这样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比方说,企业在购买一些装置和设备的时候,因为很多设备和主机是配套的,所以采购人员购买了主机之后需要购置相关的配件,可是采购人员忽视了很多细节问题,那么就会出现设备和装置重新购买的现象。

3.4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

电力工程企业在开展内部管理的时候,没有建立明确且全面的管理体制,很多电力工程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没有具体地做好说明,比方说,负责不同项目工程款项支出、向业主收取工程项目款和拨付供货商材料款等工作都是由财务部负责,财务部要负责太多工作,而且不同业务之间存在重叠现象,每个部门的职责和权利不够明显,也就出现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的工作效率不高,导致整个项目工程的施工建设效果不佳。另外,每个部门在开展业务管理工作的时候没有依照相关标准和要求开展工作,工程完工后的业务结算工作需要通过有关部门的审核才可以告知给供应商与施工队伍,并且结算下剩余的未支付的工程款项。

4我国电力工程技术交底的相关标准

电力工程企业在具体施工和建设的时候需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因为技术交底可以确保施工技术、规模和建设意义,工程企业在开展技术交底的时候还要进一步确定好电力工程的施工技术、任务、质量和操作形式等,有效地履行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标准,进一步推动项目质量标准的建设。还要结合电力工程施工的相关原则,做好对应的电力工程技术交底工作;依照电力工程的归口管理原则,项目部经理和施工部门要认真使用监督技术,施工部门中不同的承包部门要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确保生产部门的工作有效进行,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技术交底的质量和水平。如果出现其他情况,那么工作人员必须向上级请示才可以进一步开展技术交底工作,而且不同层别的技术人员需要完成施工管理,监督、审查等一系列工作,这样才可以确保技术交底工作的有效开展,也可以更好地掌握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关键点。管理规定是技术交底中的关键内容,技术交底也是电力工程企业开展施工和建设工作的重点内容,科学地管理好技术关键点,还要采取电力工程过程控制的有效措施,施工人员需要对整个工程的步骤了然于胸,科学有效地开展技术交底工作。电力工程的施工准备阶段,各部门项目经理和工程人员需要严格地管理好技术交底工作,并且掌握好电力工程项目的具体内容;同时有效地组织好各部门参与交底工作,还要适当地修改好交底工作的内容,针对符合标准的方案,工作人员要及时地报告批准人员或者审核部门,从而更好地确保技术交底工作的顺利开展。完成了技术交底工作之后,电力工程交底人员要签订相应的协议,签订相关协议,从而更好地保障电力工程按期完成施工工作,如果工程协议没有交底人认可就签名,那么就不可以有效地修改交底内容;如果技术交底确实要修改,那么也要通过交底人的同意才行;电力工程施工技术还需要相关科室、技术人员和技术交底人员以及技术处的检查与监督,并且要坚决惩处不按照施工技术要求开展技术交底工作的行为,如果劝阻没用就要采取强硬的措施,也就是上报给上级部门,并且禁止其工程企业开展施工工作;如果技术交底发生意外事故,从而造成设备或人身安全危险,那么技术交底人员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另外,如果施工人员没有按照技术交底要求开展工作,那么施工负责人员就要承担其责任。

5结束语

当下,电力工程行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而电力工程企业对于我国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性作用,要更好地推动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那么工作人员要认真分析好电力工程行业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掌握好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关键点,并且适当地改革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电力工程行业需要结合具体国情,聘用专门的技术人员,并且让他们学习先进知识和技能,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缩短电力工程的施工周期。另外,电力工程还要不断地完善电力施工企业的管理制度,建立全面有效的管理机制,不断调整和规范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从而有效地促进电力工程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雪骏.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与措施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6):201.

[2]王冲.优化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的若干思考[J].智能城市,2017,3(1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