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公务员的培训范文

公务员的培训全文(5篇)

公务员的培训

第1篇:公务员的培训范文

我国历来有重视人才的传统。古人云,“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人才者,政事之本也。”邓小平同志精辟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历史和实践一再证明,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始终是事关党和国家发展的关键问题。在我国,公务员队伍是国家非常宝贵的人才资源。公务员队伍建设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公务员培训是公务员培养和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前端性环节,对公务员成长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做好公务员培训工作,大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是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之一。公务员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决定了任何时候这项工作都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只能抓紧而不能放松、只能改革创新而不能停滞不前。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公务员培训工作,继十六大、十七大提出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部署之后,十八大再次指出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之才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公务员培训工作走上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培训公务员的时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公务员培训制度体系逐渐完善;培训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培训类别体系逐步确立;中国特色公务员培训制度逐渐成熟。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发展大局和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实际,分级分类开展公务员培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我国公务员培训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研究完善,如培训方式较单一、培训内容不适用、培训需求分析需进一步细化、培训评估机制尚待完善等。因此,公务员培训工作应顺应时展趋势,与时俱进。

二、公务员培训工作改革创新的理念与思路

理念决定行动,任何创新均是以思维创新为根本前提的。培训理念是指导公务员培训工作开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决定着公务员培训的路径和成效,是公务员培训工作改革创新的基础。借鉴发达国家公务员培训工作的经验做法,其核心理念与重要思想在于培训中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与培训主体的多元化。如美国的公务员培训被明确列为“商业性活动”,英国公务员培训以市场化为基准,重视业务与能力方面的培训。在此情况下,单一的政府培训主体的垄断地位被打破,政府培训部门、高校、私营培训机构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展竞争。市场化作为“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核心理念之一,市场化改革不仅涉及政府职能“减负”,还关系到公共服务中市场机制的引入。回顾中国特色公务员培训工作的发展历程,总结公务员培训工作的经验体会,在公务员培训工作的改革创新中吸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熟理念为我所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充分提升培训资源的利用率,树立新形势下的“大培训观”意识,对于当前我国公务员培训工作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三、公务员培训工作改革创新的措施建议

随着一系列制度的推动与完善,在公务员培训中市场化运作、培训主体和培训机构多元化、培训需求调研及培训效果评估等方面,我国均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取得可喜进展,但制度实行与制度预期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公务员培训工作的改革创新仍然存在发展的空间。

(一)以需求为导向,在培训内容上体现个体需求、组织需求与国家战略需求的统一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加强学习,根本目的是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也明确提出“完善培训内容体系。着眼于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建立以培训需求为导向的培训内容更新机制”。因此,科学合理地设置培训内容。首先,应在组织目标下开展培训需求分析,强调针对性和有效性。目前,应紧紧服务大局突出公务员能力建设,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围绕涉及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现实问题;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分级分类开展培训,不断提升公务员队伍整体能力。其次,针对公务员培训需求的差异化与个性化,区分组织需要和公务员个体需要,建立以用为本的培训使用结合机制,探索公务员个体需求分析调研制度,结合公务员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胜任能力及其岗位需求确定培训内容,使其能够同时满足公务员个体发展和政府绩效提升的需求。

(二)优化资源配置,在培训主体上体现覆盖广泛、渠道多元、优势互补的统一

目前,我国公务员的培训主体基本上由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管理干部学院和部门内培训中心组成,表现出较强的单一性。因此,在培训主体建设中应优化培训资源配置,适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发挥社会资源的优势,注重培育特色品牌,特别是发挥公务员特色实践教育基地的示范和辐射作用。通过加强政府对各类公务员培训机构的指导,形成各类培训主体相互竞争、共同发展、优势互补的局面。此外,在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建立师资库,共享网络资源,形成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领域广泛的专兼职结合的培训师资队伍。

(三)贯彻知行统一,在培训形式上体现课堂授课、体验式教学、社会实践与在线学习的统一

公务员培训方式方法的创新对于提升培训实效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应转变单一集中的培训方式为多种方式互为补充。构建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按需施教的公务员培训新模式。在此过程中应贯彻“知行统一”的原则,即从“知”的角度,课堂讲授与在线学习为公务员提供了实体化与网络化相结合的平台;从“行”的角度,现场体验和社会实践为公务员进一步内化所知、所学提供了培训使用相结合的场所。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公务员培训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有效利用信息与网络技术成为公务员培训的一大课题,E-learning以其针对性强、覆盖广泛,且不受距离、时空的限制,可实时更新等优点而备受青睐。在实际应用中,应规范公务员在线学习系统的结构体系,避免重复建设和过度建设;加强对外合作,共享网络资源;同时应树立大安全观意识,确保公务员在线学习的安全性。

(四)加强质量反馈,在培训评估中体现过程与结果并重、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的统一

第2篇:公务员的培训范文

1教育培训的需求是企业稳定的基础

随着农网智能化的不断发展,对农电员工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综合素质要求也逐步提高。目前,三新公司共有1761名员工,从年龄来分:50岁以上占比19%,40—49岁占比38%,30—39岁占比28%,30岁以下占比15%。从学历来分:本科占比为4%,专科占比为32%,中专占比为36%,高中占比为13%,初中占比为15%,其中部分文凭是在职学历。由此可见,农电员工普遍存在年龄较大、学历较低、技术技能偏低的现象。为此,三新公司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面临着一定的挑战,这成为了公司打造“全能型”供电所,向集约型企业发展的瓶颈。大部分员工因年龄大、学历低,对教育培训工作的认知程度和重视力度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当前农村智能电能表安装、表箱下移、GIS数据清理与录入、农网大修技改等工程施工时间紧、任务重,导致工学矛盾比较突出,员工感到压力较大,对培训产生抵触情绪。如何提高农电员工的技术技能综合素质,构建快速响应的服务前端,建设业务协同运行、人员一专多能、服务一次到位的“全能型”供电所,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出发,应当加强员工教育培训,积极为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提供有力保障。

2教育培训的实施是企业发展的保障

2.1入脑入心,营造和谐氛围

(1)管理人员传、帮、带辅导策略。培训辅导的目的是为了让员工快速有效地进入到工作状态。对于农电员工的传、帮、带辅导,我们在传统的“师带徒”方式上还创新了工作模式:由供电所管理人员兼任培训督导员,对年龄偏大或其他特殊情况不能在电力设备上操作的一般员工进行辅导。辅导内容结合供电所实际,以供电所内勤班工作内容为主,为员工掌握工作内容,遇到问题寻求帮助提供直接的渠道。通过管理人员传、帮、带辅导模式,建立一个传递企业正能量的平台,既能在工作中培训学习,在学习中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缓解员工因生产工作任务较重而出现的抵触情绪,又可以向员工传达最新企业精神及工作目标,有助于帮助员工更好地构建企业内部良好的协作关系,增强员工队伍稳定性。(2)鼓励员工继续教育。企业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可以保证企业人员的岗位流动性,为员工提供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让员工把自身的发展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在实现自身职业发展目标的同时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培训与企业战略相结合,开展系统性、经常性的员工教育培训,也有助于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统一员工思想,增强员工对企业及自己未来的信心,保证员工队伍的稳定。对员工培训结果应给予肯定和激励,为受训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以致用的环境,适当提高其待遇,增强员工的企业归属感。

2.2强化培训,体现稳定效益

(1)员工队伍与企业发展现状同步适应。围绕德阳供电公司教育培训的总体思路和实施计划,实施分类分层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有计划地进行针对性、差异化、个性化的培训,努力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以员工岗位培训为工作基础,组织开展农网配电运行及营销岗位双准入培训和取证,确保员工实际工作内容与岗位准入证的一致性,实施人员持证上岗动态管理,打消员工对供电所转型后新岗位工作职责不适应的顾虑,为推进“全能型”供电所建设夯实基础。(2)实施差异化培训。认清当前企业人员现状,在充分了解员工队伍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量体裁衣地制定全年培训计划。坚持“强计划、高标准、严执行”的原则,统筹安排培训,并由公司本部人员组成培训督察组随堂参与培训,确保培训质量。(3)设置公共培训项目,响应员工培训需求。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反复讨论,结合员工的培训需求,制定公共培训项目,特别是针对高级工、技师鉴定模块,统一培训课件、统一培训老师,分别组织各供电所及报考职鉴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员工培训需求得到落实,同时又提高技能鉴定通过率。该项目实施后,三新公司2017年高级工技能鉴定报考合格率为89%,同比提高28%,技师鉴定报考评审合格通过率为94%,同比提高33%,公司人才当量密度提高0.12。

2.3构筑平台,促进员工成长成才

第3篇:公务员的培训范文

关键词:公务员培训;问题;对策

1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围绕深化公务员管理制度改革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包括公务员教育培训在内的公务员管理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公务员队伍是我党治国理政的主体和骨干力量,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对于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培训是提升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的关键性环节,因此,探讨新时代公务员培训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途径,很有必要。

2当前公务员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干部教育培训是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工作,是一项严格有序、有组织的行政人才资源开发。近年来,我国的公务员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培训网络体系日趋健全,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方法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公务员培训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制约着公务员培训工作的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1)部分公务员对培训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参训的积极性不高 。公务员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考试录用、职位管理、选拔任用、考核奖惩、教育培训、工资福利等各个环节,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整体推进,才能发挥好制度体系的功能作用。但在实际干部管理工作中,往往侧重选拔、任用、晋升等方面的工作,却忽视了干部培训和再教育工作。加之部分公务员参训热情不高,欠缺积极性、主动性,最终使培训工作流于形式、走过场。(2)公务员培训的教学方式方法有待改进,施教成效有待提高。现阶段,我国公务员培训方式仍然侧重以课堂讲授形式为主,参训学员的参与度和互动性不高。整个教学过程中,现场教学、行为训练及情景模拟、调查研讨等教学形式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忽视了对干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3)公务员培训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是保持在干部培训市场中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当前,我国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师资以在校专职老师为主,这些老师学历层次高、理论知识丰富,对政府政策的解读比较深入。但缺少在政府职能部门工作的实践经验,特别在市县级层面,部分老师的综合业务素质不如参训学员,故而在培训过程往往不能完成帮助学员提升知识理论素养和科学执政本领的任务。 (4)基层公务员培训难的问题有待改进。尽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中,对各级干部参加培训的时间长度和培训内容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特别是地市以下的基层公务员中,由于干部培训教育的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力量薄弱,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导致不能够实现基层公务员培训全覆盖。(5)培训的各项制度机制有待完善。1)培训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不完善。各级政府虽然已经把公务员的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且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必要的投入,但难免还是会出现经费落实不到位的情况,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还存在财政对公务员培训没有专项资金预算,培训经费不能全额到位的现象。2)培训效果评价机制、监督机制不完善。当前,公务员培训工作,相对于训后效果评价,更侧重于培训学习过程的管理。而对受训学员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检测衡量缺少科学有效的考核方法,对受训学员缺少后续跟踪管理、成果反馈的环节。同时,培训工作也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培训管理机构的监督,对培训规划、培训内容的监督,对师资力量的监督,对培训经费使用的监督等等,这些都制约着培训工作的最终培训效果。

3公务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路及对策

培训教育工作是一项事关全局、关乎长远的系统性工程,今后一段时期,公务员培训工作应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公务员局“十三五”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纲要》精神,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履职能力、改进工作作风为重点,围绕中心工作和公务员履职需求,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发挥培训工作在强素质、长本领上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建立系统化、专业化、现代化的公务员培训教育体系。(1)提高认识,科学系统全面规划,进一步完善培训教育工作机制。综合采用行政、规划、制度、政策等手段,推进干部培训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把推动培训教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目标相结合。把握新时期干部培训教育的工作规律,研究干部学习的特点及知识能力结构,规范主客体的培训行为,以多样化、科学化的管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做到培训工作制度化、培训内容系统化、培训方式科学化。同时,健全培训制度、管理制度、质量评估制度、考核激励制度和经费保证制度,确保培训教育工作顺利开展。(2)完善干部培训法律体系,推进各项培训资源不断改善,构建干部培训长效机制。在推进《公务员法》修订的进程中,加快完善专门针对培训立法工作的步伐,建立以相应的法律规范作保障的培训体系,依法依规开展干部教育培训,确保培训的严肃性。建立终生继续教育制度,打造学习型组织,构建干部培训工作长效机制:1)不断完善培训基地软硬件建设,改善教学设施,打造特色教育基地,建立网络培训平台,整合培训资源。2)配备高素质、高水平的专兼职老师,在不断提升专职老师业务水平的同时,邀请具有行政管理实践经验的高级公务员充实兼职教师队伍,并且引导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确保经济欠发达地区干部培训工作顺利开展。3)加强机关基础岗位和基层公务员培训工作力度,扩大培训对象覆盖面,实现全员参训。(3)构建特色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体系,改进培训方式,着力提升公务员干事创业能力。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要始终坚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在抓好干部政治思想教育和党性教育的同时,以提高干部履职能力为基本要求,注重对社会现实问题和干部参训需求的调查研究,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及学时分配以适应培训对象多样性需求。开展精准化培训,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理论学习-知识补充-方法掌握-技能提升四个环节贯穿于课程内容设计之中,努力形成政治理论、岗位技能和工作方法三位一体的培训内容体系。在培训方式上采用集中培训与分类培训相结合,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打破过去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培训模式,引入行动学习法,使教学方式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加大自学、研讨、答疑、调研的份量,充分调动学员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借鉴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4)完善训前需求调研及训后效果评估措施,完善培训体系。干部培训工作的需求分析调研,是做好干部培训的一项基础工作。在培训开始前,与培训主管部门、参训学员多渠道、多层次的沟通,研究干部现状、干部学习特点,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结合当前嗜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确定教学专题和内容,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培训效果进行后期跟踪,及时掌握学员对培训课程内容、培训方式、培训管理等方面的反馈信息,也是提升培训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电话沟通、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学员对培训各个环节的真实评价;通过与参训学员所在单位走访座谈,及时了解学员是否通过培训切实提高了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以此为参考,不断探索,努力提升培训教育工作水平。在新时代,我们要通过对公务员队伍培训教育工作的改进和创新,不断推进干部教育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推进解决培训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培训,提升各级公务员干事创业、谋篇布局、长远发展的决心和能力。以培养公务员的专业能力、专业精神为核心,以依法行政为重点,积极推进不同类别公务员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公务员的学习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等执政本领,为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庄海刚.国家公务员培训的社会化途径[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0(01).

[2]申源源.浅析加强和完善公务员培训的途径[J].中国外资,2011(16).

[3]肖海鹏,任文硕.我国公务员培训存在的焦点问题解决路径(一)[J].人事天地,2011(03).

[4]姚承斌.公务员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2009(11).

第4篇:公务员的培训范文

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职业人来说,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就像是他的两个翅膀,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能展翅高飞。而职业道德具体表现为职业观念、职业情感和职业行为方式。换句话说,职业道德不是从业者的“豪言壮语”,而是对职业及职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做一个有职业道德的人,对我们普通人来讲,就是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把做好本职工作当成自己的义务与责任。因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带领大家致富奔小康也是一名国家公务员的职责,那么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我们就应该出于职业良心,全力担负起这个重任。

2.新时期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作为社会道德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道德,尽管它具有行业性和多样性,但主要的、共同的职业道德却是一致的,那就是义务、良心、荣誉、幸福、正义、价值、善恶等。这就要求国家公务员必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做一个合格的职业人,做一个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2.1爱岗敬业,公务员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爱岗敬业是良好工作态度在职业行为中的体现。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为做好本质工作尽心尽力;敬业,就是用一种恭敬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职业,即对自己的职业要专心,认真负责。“爱岗敬业”是处理好个人与职业关系的标尺,是全部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国外一家调查显示:学历资格已不是公司招聘首先考虑的条件,大多数雇主认为,正确的工作态度是公司在雇用员工时最优先考虑的,其次才是职业技能。毫无疑问,工作态度已被视为组织遴选人才时的重要标准。

2.2诚实守信,公务员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诚实守信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是现代文明之基,是政府公信之源。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任何一个人在自己的职业范畴中都应该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弄虚作假,不隐瞒欺骗,不自欺欺人,表里如一,任何一个从业者都必须遵守职业承诺。

2.3办事公道,公务员服务人民的基本准则办事公道是指从业人员在办事情、处理问题时,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按照同一标准和同一原则办事。办事公道是国家公务员加强自身品德修养的重要内容,特别是那些掌握人民赋予他们一定权利的从业人员,更应当学会办事公道,在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他人的关系时,公私分明、公平公正、光明磊落。

2.4服务群众,公务员履行职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服务群众既是不同职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又是不同职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因此,全体公务员务必把自己的工作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联系起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尊重群众、依赖群众、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作风,廉洁奉公,反对腐败。

2.5奉献社会,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奉献社会是一种人生境界,是职业道德中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一份职业,一个工作岗位,都是从业人员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同时,一个工作岗位的存在,往往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做好每件事,就是对社会的奉献。把“奉献社会”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最经常、最广泛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自觉主动地在本职岗位上恪尽职守,尽职尽责。

3.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3.1建立健全制度,强化职业道德管理

《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要求“坚持将职业道德作为公务员选拔任用的重要标准、考核奖励的重要依据、监督约束的重要手段,不断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了保证职业道德建设常态化,增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公务员管理部门和各单位要根据实际,成立职业道德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制定职业道德规范,写成文字,形成制度,要把公务员的职业道德与自身发展和实际利益挂钩。在岗位聘任、职称评聘、职务晋升、学历进修、表彰奖励等方面,对职业道德表现优秀的要优先考虑,对职业道德行为考评不合格的要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同时为了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可以设置举报箱,监督台等,听取群众的声音,接受群众的监督。对群众提出意见落实责任,及时处理,及时反馈。

3.2加强培训学习,提升职业道德素质

第5篇:公务员的培训范文

一、我国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公众对于国家和政府的了解常常都是通过接触公务员来实现的,所以公务员在行政时的所作所为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政府,是政府在百姓心中的“代言人”,良好的政府形象是以公务员的良好形象为基础的。在实际的行政管理活动中,任何难以处理的复杂或意外情况都可能出现,这就需要公务员有足够的工作能力和高尚的道德修养去解决难题,一旦出现法律和规章制度不健全的情况,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能够约束公务员自身的行为,使公务员秉公办事,自觉地为人民办事,恪尽职守。

(二)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与国家长治久安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无论国际还是国内社会,都追求国家的和谐安宁与繁荣昌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和谐、政治和谐与道德和谐的统一,经济和谐是基础,政治和谐是保障,道德和谐则是促进其他两个因素和谐发展的力量源泉,公务员道德建设正是社会主义道德和谐建设中的最重要的部分。公务员在履行自身的职责时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起到标杆与榜样的作用。普通的社会公民会自发地学习公务员的这种高尚行为,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新形势下我国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学用脱节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效;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力戒形式主义。的“两学一做”讲话精确点评了我国国家公务员学用脱节的问题。“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两学一做,关键还是在于做。公务员要做的不仅仅是持续性的学习,还要在这个持续的过程中将有限的知识发挥出无限的力量。但是个别公务员对学到的知识无法正确运用,做了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机构内形成了形式主义风气,只学不做,空话连篇,公众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此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国家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公众对于国家的信任也在慢慢消减。

(二)官僚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

邓小平曾警告说:“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我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就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正是与群众的紧密联系,国家才能被我党治理的如此繁荣昌盛。总体来看,公务员群体联系群众状况良好,可是因为我国的封建主义历史漫长,以及长期的发展与时间的淡化,封建统治思想在这过程中潜移默化,使得公务员群体深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价值观被严重扭曲。他们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存在着特权思想,利用人民赋予他们的权力贪图享乐。

(三)责任意识淡薄

我国国家公务员责任意识的淡薄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政治责任,政治责任是基本,如果无法对基本负责,就好比修楼不修地基一样危险。一些公务员不能牢记自己“人民公仆”的身份,为了个人利益出卖国家或者公众,政治责任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双丰收”,个人利益永远不能逾越大众利益、国家利益。二是缺乏法律责任,“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办事”都是对法律责任最好的诠释。然而,一些公务员无视法律的权威,利用自己的权力与职务之便,做出违法乱纪超越法律范围的事情。三是对行政责任的理解不足。行政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全社会的认同。但是惟上是从的普遍现象让许多公务员在行政时只顾上级与领导的看法,而忽视了大众的利益诉求。四是缺乏道德责任,道德即本心,是一种软约束,因为道德责任不受法律的约束。面对金钱与利益的诱惑,很多人在这方面钻了空子。

三、对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

市场经济追求自由公平的竞争,不受制度与各种条条框框的约束,经济可以最大限度地自由发展。市场经济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为个人平等竞争奠定了制度基础,加速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弱点也渐渐暴露出来,市场经济利益至上的特点加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蔓延,部分公务员受到这些腐朽主义的影响陷入了金钱至上的误区,为了一己私利“明知不可而为之”,触犯国家法规,做出违背道德与法律的事情,贪污腐败现象屡屡频发。

(二)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正如孟德斯鸠所说,权力的约束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权力,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约束不能只依靠软方法,也要依靠国家和监督机制的强制约束。公务员自身的理想信念动摇时,监督机制的作用就得到凸显,我国国家公务员监督体系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监督的实质在于监督公务员能否在我国的法律范围内处理行政事务。我国目前在监督机制方面存在一些尴尬的问题,机构内部之间的监督容易伤害同事之间的和谐关系,上级对下级的监督难免过于威严而失去亲和力,下级对上级的监督又因为下级的惧怕与软弱无法真正起到作用,种种问题都使得我国已经建立起的监督机制在实际中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力。

(三)道德教育建设不足

将公务员的行政行为限定在正确的轨道上,需要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的作用。法律是外壳与框架,道德是内核,道德教育建设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长久的。道德公务员的教育培训大多流于表面,脱离实际情况,无法深入的提高公务员的道德素质。许多公务员的岗前培训,在岗培训都只是形式上的功夫,课上学一学,课下就忘记。我国传统道德建设的原则是按照社会主义的大原则与大方向,通过讲课或说教的方法进行道德教育与宣传,形式乏味,参训人员无法提起热情进行学习,道德教育的作用会由此弱化。

四、加强我国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一)国外经验

国外发达国家现代化程度高于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工作较为完善,积累了相对丰富的经验。

1.法制建设和制度建设

西方国家在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发展最突出的方面就是拥有一个完备的反腐败法律体系,这个法律体系的建立,起源于英国。早在1889年,英国首先制定了《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1906年制定了《防治腐败法》,1916年又做了重要的补充。英国制定的这三部关于反腐败的法律,对于公务员职业道德立法的起源起到了重要的开启作用。这个反腐败法律体系建立之后,其他各国如美国、芬兰、韩国等,都开始从立法角度,对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展开了更全面的探索。公务员正确行使权力是在法律和制度完善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的。

2.动态研究方法与追踪调查结合

西方国家在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方面的研究是动态的,一旦公务员在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出现了问题,国家就会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追踪调查,以寻求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及时纠正。动态研究方法与追踪调查的结合,就好比给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这个问题装上了“追踪器”,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避免了因为日积月累而使得问题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无法解决的局面。

(二)国内思路

1.完善公务员的职业道德规范

首先,应该建立健全我国的市场经济,“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结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一一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市场经济对于公务员的价值观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第二步就是要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作为我国国家公务员,要不断思考自己所做出的一切关乎道德的行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人民大众的利益为自己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学和思完美的结合,公务员才能自发的在内心形成积极向上符合主流的职业道德观念。

2.强化监督机制

美国著名法哲学家波登海默指出“那些被视为是社会交往的基本而必要的道德正义原则,在一切社会中都被赋予了具有强大力量的强制性质。这些道德原则的约束力的增强,是通过将它们转化为法律规则实现的应当遵守的道德原则,必须法制化才能得以切实贯彻。”监督需要内外部监督的结合才能起到发挥监督的真正作用。在内部监督方面,同级的监督容易受到人情交往的影响。这时需要一个外部力量,一个独立的监督机构来实行有效的监督。首先这个独立监督机构不隶属于任何行政部门,应被赋予相应监督的权力;其次还应该提高其地位,有自己独立的经济预算,不依赖被其监督的部门,并与其地位平等。在外部监督方面,应该积极发挥人民监督的重要作用,单一的内部监督作用是远远不够的。由于我国国家公民人数众多,公民无法从各方面参与到国家事务中来,所以在我国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程度相对来说并不高。但是这并不表明在行政环境净化的过程中可以忽略人民大众的监督作用。只有人民点头,公务员的事业才算是合格的,因为公务员执政的一切出发点都源自于人民大众。人民群众的监督就好比天上的星星,密集而广泛。应该拓宽人民大众监督的渠道,使得人民有处可寻。

3.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道德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环境所体现出的内涵是不一样的。积极的社会环境会造就积极的道德价值取向,相反,消极的社会环境所产生的价值观一定也是负面的。社会环境与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他们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我国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培育健康的土壤。

结语

总之,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发展前景还是十分光明的。首先要完善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机制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强化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北京:中共中央办公厅,2016.

[3][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61.

[4]黄娥娇.国外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实践对我国的启示[J].延边党校学报,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