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景观规划原理范文

景观规划原理全文(5篇)

景观规划原理

第1篇:景观规划原理范文

关键词:小学校园景观;图底关系;平面;立面;空间

小学校园景观看似普通,但在学生的世界,含有内在的童趣。好的景观可以愉悦地伴随学生的学习、生活。在小学校园景观图底规划理论中,我们可以用图与底的关系分析学校景观的美,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的认知和判断。由于人们对图形所展示的信息反馈更为积极。作为“底”(背景),主要衬托出“图”(图形)这一封闭形状,则是通过大脑所传递出来的信息识别。图与底的关系是反映校园景观中的图形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利用人们的视知觉能力对图形感知。校园景观,由视知觉感知的图和底,空间形态的结构关系,能更好地体现出景观设计的美。针对我国城市小学校园景观的特殊性及场地的局限性、规划条件的限制等多方面的因素,小学校园景观关于图底规划理论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更深刻、具体的研究。图与底的关系不仅能为小学校园人性场所营建增添美,也使小学校园环境的生态建设、功能布局和环境营建等方面更为完善。基于图与底的关系,合理营造人性场所,确保更好的小学校园景观。在校园景观规划中,即“图底规划”,从微观的视角切入,以建立人性场所为支撑。学校的教育更侧重个人素质的培养,重视校园景观空间的建设,为场所精神塑造理想的土壤。人们对建筑实体与校园的景观设计进行图与底的思考,景观要素与其周围的环境及其所含有的色彩图案等也需要进行主观与客观的搭配,用符号形式美化人们活动场所。

一、平面上的图与底

校园景观从校园基址的平面上分析,当校园建筑物作为“底”的背景时,校园内的景观就是“图”。图作为景观元素的构成部分,是封闭性的。我们调研发现,校园的景观与其校园的建设用地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例如,从北湖小学和武汉市人民小学的校园总平面看,校园内建筑围合的空间为图,建筑被视为底。反之,校园景观及其周围环境就被作为底。当然,建筑也有其自身的装饰,图底的转换也与其自身的细部设计有联系。从平面的功能布局、植物搭配等,将校区景观内部的景观斑块和校园景观中生态路径进行拓扑分析,把景观斑块抽象为节点,把生态路径抽象为连线,系统分析节点与连线之间的拓扑关系,用于构建其生态校园路径的设计与景观搭配的和谐性。地面铺装也是校园景观细节设计的构成元素之一。用特色铺装图案对校园地面进行装饰,为学生提供活动空间。大兴第一实验小学,活动区域中一些游乐空间,是用图案形式绘制在地面上,划定出学生游乐空间。

二、立面上的图与底

景观元素的构成是由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共同存在的。当我们在进行设计时,为了优化校园景观,就应该对构成景观的建构筑物及其周围环境进行装饰。以回民小学的建筑外立面为例,该学校对其墙面进行了垂直绿化。绿色植被与墙体自身的色彩对比鲜明,如果进行图形的抽象,我们可以获取优美的图案。以建筑立面为背景,附着在建筑表面绿色植被有规律地装饰其上,图案美观。例如,很多小学校园建筑外立面色彩单一,可以借鉴回民小学的建筑装饰,对其外立面简单地垂直绿化,改善单调、乏味的表皮,使立面内容更丰富,提升校园景观的绿意与蕴涵。也可采用其他方式为校园景观建筑外立面增色。校园景观设计的形式构成不都是程式化的、一成不变的。利用一些盆栽植物对小学校园室内外景观进行装饰。也可通过对墙体进行再设计,借用学生的艺术创作作品,特色涂鸦板报等形成校园景观独特氛围,如室内文化墙,或者是空间界面装饰等。盆栽植物中,借用花卉对校园景观进行装饰,给人以欢快、热烈的气氛。我们把经改良的墙面,为校园景观增加文化内涵,体现校园的素质教育特色,同时摆脱校园景观设施的限制,合理利用景观元素丰富校园。如振兴路小学在校园内设计了文化墙,但是三个立体的构筑物确实为学生谋福利。如果在很有限的校园面积内,仅仅看到墙面部分是单调的、空洞的,通过主观性的设计使墙体的内容更多元。像回民小学有展示空间,利用建筑立面设计的文化墙及橱窗展示出学生的成果——剪纸图案。一方面体现了校园景观文化,另一方面是对墙体有效的利用,丰富了建筑内部立面效果。

三、空间中的图与底

图与底的层次变化,校园景观达到在有限的空间内较佳效果,就要增加使用多种途径来强化景观的进深感。巧用空间的关联性创造景观的层次感最为常见,为景观的深远感增添特色。校园的有限利用空间使建构筑物(即为“底”)营造,而该空间中植被、山石、水体等构成景观的元素作为“图”,校园景观空间富有层次性、趣味性。这里的“图”并不是单一的,通过对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的结合,营造高低错落的空间层次,加上对同一季节不同色相的植被进行合理组织,“图”又有其内在的内容,即把色彩鲜艳的植被为“图”,颜色单一、同一色系的绿色作为“底”。建筑物的六个面围合成空间。“空”为使用,把“空”的空间作为“底”,其内置入一些供学生实用的家居,即为“图”。前进二路小学校园对室内景观设计运用了色彩艳丽的室内家具设施,符合小学生的色彩感受。装饰性的室内家具设施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学校校园的边界部分是用实体墙与外界隔离,对墙体及其周围环境装饰,使其优化。如某一小学校园白色的边界墙面装饰了彩色墙绘,墙体边界留有花池,种植球状的常绿灌木与墙体之间进行了分割,使人们好奇绘画时,保持一定的距离美。这样,搭建了空间层次变化,既使单调的墙面软化,也使校园增加绿意。综上,正是基于“图底规划”模式,以微观视角,认知图与底的关系在校园景观设计中所起的作用。构建校园的“积极空间”,活跃校园氛围,符合学生活动,获得诗意的校园景观环境。为校园均衡发展,使校园景观更具有合理性和可持续性。每个校园有其独特的地方,但不都是完美无瑕。校园景观需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潘京.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图底规划”设计探析[D].长安大学,2008.

[2]朱丽敏.江南古典园林艺术中的图底关系浅析[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0,(11):76-78

第2篇:景观规划原理范文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生态规划理念;应用分析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园林景观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积极倡导绿色环保背景下,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兼具艺术性与观赏性,而且还应当具备生态价值。为了积极构建生态化城市,需要充分利用园林景观体现生态规划理念。而要想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更好地应用生态规划理念,首先,要弄清其含义,了解生态规划理念的应用原则;其次,以不同的视角指导城市生态规划工作,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更好地应用生态规划,使园林景观与城市相得益彰,推动城市持续发展。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生态规划理念,赋予了园林景观美学,这也是园林景观设计未来的一大发展趋势。

1生态规划理念的概念

生态规划主要指的是借助生态识别系统或者方法等,将与生态学相关的原理、原则、方法等内容应用人工复合生态的表达方式将其应用在具体的工程中,其目的是实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与持续发展。园林景观设计的目的是实现人、社区、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融合,将社会与环境融为一体。生态规划开展的目标是优化配置人口、环境、资源等,尽可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1]。园林景观生态规划主要是指在某一范围内统一规划和设计园林生态系统,在赋予园林基本功能基础上,尽可能确保景观的绿化效果,满足人们对环境景观的需求,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2基于生态规划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2.1持续性原则

在设计园林规划过程中融入生态规划理念时,要遵循持续性原则,即要借助各种新技术获得丰富的绿色资源,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另外,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还需要站在长远的角度,确保景观资源满足长远发展的需求,改善居民的居住质量,推动城市的持续发展。

2.2环保性原则

基于生态规划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还要遵循环保性原则,即实现园林景观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更好地彰显环保特征,化解城市园林美化过度的问题[2]。另外,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还要融入植物学、美学等知识,才能更好地展现园林景观的环保性原则。

2.3高效性原则

众所周知,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平时要注意资源的保护与回收再利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生态规划理念还要遵循高效性原则,即要进行有效、循环利用资源,尽可能使用再生资源,全面展现自然生态的功能。

2.4经济性原则

园林景观应当具备娱乐、休息等基本功能,另外,还要注意控制建设成本,最大程度节省资金的前提下获得满意的效果,设计出让群众满意的园林环境。2.5因地制宜原则在园林景观中融入生态规划理念还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全面分析园林当地的条件和情况后,结合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因素进行设计,规避各种设计不合理的问题。

3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科学选择绿色生态材料

建设园林景观必然少不了投入大量的建设材料,因此在设计园林景观时,首先,应该树立生态规划的理念,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尽可能选择绿色的生态材料,通过这种形式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浪费及对环境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较常见的绿色生态材料有节能灯、复合材料等,这些材料不仅不会污染环境,而且还能够循环利用[3]。另外,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还应充分利用可循环、清洁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充分彰显园林景观的生态环保理念,在减少对自然环境影响、节约能源的基础上,减少后期用于维护园林的成本支出,实现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3.2合理选择园林植物

园林景观设计出的效果如何还在很大程度上与园林中的植物种类、植物之间的搭配方式等有关。但一些设计者为了彰显园林景观的美学,在设计时忽略了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导致选择种植的植物不适应当地环境,最终枯竭死亡,不但影响了园林景观的效果,而且浪费了大量的资源。所以,在将生态规划理念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中时,还需要结合景观所在地区的情况选择种植适当的植物,以提高植物成活率,充分发挥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美化、绿化等作用。如果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不能同时实现实用性与观赏性,那么便首先需要考虑植物的实用性。

3.3开展地形的生态设计

第一,为提升园林景观设计水平,要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运用多种手段改造地形,不能较大改变原有地形。在塑造地形时应充分考虑园林地形地貌与周围地理环境,彰显园林的生态美[4]。第二,在地形处理中也要借助艺术手段,园林景观设计中要高度关注塑造地形,尽量维持原有地形地貌,保护和恢复地方特色,与周边环境充分融合。在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地方自然环境与周围建筑风格,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在原有地形上加以改造与创新,凸显园林景观的美观性与实用性。

3.4合理增加绿量

绿量增加属于常见的生态学问题,这在绿地景观设计中应当引起关注,用最少绿地达到绿量最大化增加的目的,应该注重使用光合作用与适应能力强的植物,达到提高叶面积指数的目的。通常来说绿地对草坪空间有较大的需求,但也不能盲目增加草坪布局,否则将引起绿量的减少,要注重竖向空间层次感,保证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为了推动园林景观的广场化发展,不再过多使用草坪花坛,让绿化纵向空间更显层次感,在屋顶、墙面和地面力求保持协调一致,逐步构建起多景观、多层次的绿色景观体系。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在时间、空间上优化植物配置,让乔灌草完美结合起来,形成多样化植物生态群落。群落在绿地中属于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绿地结构、功能等方面带来较大影响,通过扩大绿地覆盖范围,有利于园林绿量的提高,从而获得更好的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

3.5注重生态设计和园林美学深度复合发展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包含了多个方面的要素,且各要素并非单独构成与发展,应该结合生态设计与园林美,实现深度复合发展的目的。因为园林景观发挥着对城市环境进行调节的功能,在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能够大幅度提高环境舒适度,美化城市环境,也更显层次性,让城市居民身心得到舒缓。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就应该注重发挥其生态环境调节的作用,进一步加大对生态设计内容的研究力度,才能凸显园林景观的各项社会功能。

3.6河道规划设计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应该合理规划河道,科学设计水体,这是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措施,也能推动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在设计河道规划中应该注重创造一定的环境空间,如利用芦苇等覆盖性植物、杨树和湿地松等植物,构建起完整的生态驳岸。在设计中避免河道受到各种自然资源带来的侵害,且河道规划中应该关注对水体环境、护岸植被等保护,满足生态护岸的需求[5]。在河岸规划设计方案中,还要注重融入当地特有的人文历史,明确划分各区域上,让河道建设完成后能够满足当地群众的实际需求。

3.7设置绿化隔离带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速度很快,但在道路改扩建、人造景观与河岸整治等方面,将对附近防护林造成一定损坏,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部分防护林已经无法发挥作用,不利于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城市周边、功能分区交界处所建设的园林景观,就应该种植适宜数量的树木,扩大绿化隔离带的规模。这种方式有利于改善城市现有布局,为城乡快速发展创造条件,也达到减少污染、防风固沙和净化环境等目的。

3.8重复利用资源

为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更好的体现生态规划理念,需要注重循环利用资源,既充分利用了现有资源,也能降低废弃物排放量。为了达到重复利用资源的目的,应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在园林景观中要合理设置中水系统,设计循环水净化装置,从而循环利用再生水资源。收集雨水、污水等后,要在净化后用于景观、路面中,这样可以降低水资源消耗。第二,在景观小品设计中也要注重运用环保节能型材料,充分利用二次建筑垃圾,最大限度提高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生态规划理念具有重要意义,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也能促使城市居民逐步形成生态规划理念,增强人们保护生态的意识,为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打牢基础。因此,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现存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园林景观实用性,延长其可存在期,注重已有资源的合理分配与高效利用,充分凸显生态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小涛.浅谈生态规划在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J].东西南北:教育,2020(2):0085.

[2]宋兴蕾.城市生态园林规划中的植物功能与配置研究[J].花卉,2019(22):90-91.

[3]彭瑜萍.生态理念融入园林设计与施工的措施探讨[J].门窗,2019(19):142.

[4]王景景.城市生态广场园林规划的发展趋势探析[J].智能城市,2020,6(2):111-112.

第3篇:景观规划原理范文

关键词:生态规划理念;园林景观设计;设计准则;运用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以及工作环境的生态性还有观赏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环境能够更加符合生态环保,空气新鲜的基本条件。同时也要求自然景观能够陶冶情操,提高视觉享受,具有其自身独特的艺术方面的形态,因此景观园林的工作人员必须要能够了解目前大众的实际需要,在设计的时候根据生态的要求,利用生态环境方面的一些因素,加上目前的艺术方面的理念,通过对其地形进行利用,使生态环境以及人文景观能够更加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这样能够让园林景观的经济效益获得全面提升。

一、园林景观的设计和生态规划相结合

(一)对园林景观当中植物的栽培在栽培的过程当中,使用栽培的理念对我国园林景观的规划是比较重要的。这样不但能够让地方生态的实际需要得以满足,同时也可以让植物能够更具实用性。让地理环境和植物结合起来,使植物能够获得更加符合自己实际需要的生长环境。生态栽培能够完全符合生态规划的理念,在进行植物景观栽种的过程当中,选择一些可再生的资源进行种植,这样能够让植物更加具有地方的适用性。同时选择种植一些本土的植物,能够实现本土植物的可持续发展。有一些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都会选择一些本地特有的植物或者是一些可再生的植物,虽然很多时候也会选择一些外来的植株,但是在选择未来植株的时候也必须要能够挑选一些适应能力比较高,生存率比较高的植物来进行种植,在栽培过程当中尽量能够科学的搭配本地和外地的植物,让所有的植物都可以相辅相成共同成长并且发挥更多的价值,从而使投入的成本被有效缩减。其次,就是在进行生态种植的时候,需要能够展现出植株的多元化,在混合种植的时候要让每一类植物的适应能力都有所提高,市园林植物能够被打造成为一个融合的整体,这对于多样景观的要求也是比较重要的,第三,就是科学的选择植物,让景观尽可能的维持一个平衡的生态,是所有的植物都可以尽量展现其价值,从而使植物资源能够被合理的整合和配置从而使生态设计的目标得以完成。

(二)园林景观植物当中的经济性园林景观在进行实际设计的过程当中,植株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核心的因素。在景观设计的时候必须要能够保持植物类型始终多样化。当然在栽种的时候必须要能够全面的考察植物的类型,以及适应能力,不能够只是栽种一种植物,要尽量让品种能够更加的多元,同时也要了解不同的因素和环境,有可能会造成的植株的不同的影响,让生态环境能够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健康的状态。对园林审美方面要能够考虑到植株实际生存和生长,同时对植株相互之间的影响作用也不甚了解,那么就很容易会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这和生态设计是背道而驰的。比如在进行园林景观栽种的时候,甘蔗对温度的要求是很高的,只能够生长在温度有一定高度的地方,北方是没有办法种植甘蔗的。或者可以把丁香还有其他产生香气的植物种在一起,这些芳香物很容易会让别的难以忍受芳香的植物无法生长,因此一旦发生这样的搭配,就必须要能够耗费更多的资源。

(三)园林景观的设计也要遵从自然在进行园林景观建设的过程当中,主要需要遵从自然,要能够把生态环保当作基本原则。从根本上要能够让人们的舒适度得到提升,就必须要按照基本准则来进行种植。所以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拥有一个更加自然的情境。要拥有更加多元的植物,同时也要拥有更加完整的结构,让绿化能够保持层次,从而使生态规划和当地的园林景观相建设相互结合。比如在水池边可以种植一些耐水性比较佳的植物,柏树或者合欢都是比较不错的选择,既不会遮挡到水面的光照,也可以让景观更加丰富,并且也不会影响到水下生长。

(四)园林景观的设计方面园林景观在进行生态建设的过程当中,不但需要拥有公园,同时也要拥有绿化带的园林景观,基本上都是在城市当中建设,为了能够让人们享受到更加舒适的居住条件,如果只是建设公园或者是别的警官,就很容易使园林景观难以发挥更多价值。从而使其变成城市的装饰。而难以发挥其生态价值。所以园林景观的建设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其层次性,在设计的过程当中要能够让园林景观当中的不同要素有一定的联系,同时在构造生态环境的时候要按照更加科学的要求来实施构造。比如建筑区域必须要能够做到有层次感,人工和生态要相一致。使用更加合理的手段来添加更加丰富的景观,让空气湿度和温度有所改善,同时也可以满足人们的亲水要求,使人们和自然能够结合在一起,改善自己的心态。在构建园林景观的时候,要能够合理地添加能够让人们健身活动的区域是人们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也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强化体质,食园林景观能够符合人们的实际需求。

(五)生态方面的设计生态方便的区域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能够在园林的基础上展开的。首先要能够重视不同地区之间的生态资源方面的优势,要能够真正的了解生态园林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价值。让园林景观能够获得更高的承载量,从而能够满足人们实际的需要,让每一个功能区都拥有更多的价值园林景观在实际进行规划的过程当中。需要按照生态理念的核心,让自然植物以及功能区还有景观部分相互搭配。其次,在园林景观当中要让各种不同的植物都可以进行更加合理的栽培,同时也要制定更加全面有效的方案,使用本土和外来植物相互结合种植的办法不但能够可以使得景观更具观赏性,同时也可以符合生态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园林景观设计当中,结合生态规划符合目前社会趋势和社会要求,也能够满足人们贴近自然的基本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要在这方面进行全面考察,了解环境的状态以及先进的设计手段,使园林景观能够展现出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吴茂仓.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42(23):88-89.

[2]刘燕.生态规划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22):104-105.

[3]何黎军.生态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0):207-208.

第4篇:景观规划原理范文

【关键词】生态规划;园林景观;现代技术

园林景观是现代化城市中人们居住环境中不可缺少的自然环境。随着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环境保护的政策,地方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重视不断提高,居民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1]。基于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秉承绿色、环保、美观、自然和低碳等生态规划理念,实现“生态规划”功能性,并进一步满足人们生存与城市发展的各种需求,为人们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推动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推动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及经济发展。

1.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的著名地理学家C·特洛尔提出“景观生态学”,经过了历史的沉淀、科技的发展,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远远超出了C·特洛尔的想法。由于我国的科学技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还是较为落后的,也因为我国对园林景观设计的起步晚,而自然资源也是不足的,所以在生态规划理念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中还是存在一些短板,下文将作详细分析。

1.1缺乏“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现阶段的园林景观中,一些园林设计缺乏人性化,忽视了人们对园林景观的功能需求,例如座椅少、草坪少、乘凉处少、雕塑与广场比例失调等。很多园林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景观的时候没有融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并忽略了当地的文化内涵与社会发展,对一些成功设计的案例进行模仿,生搬硬套,并没有进行实际的调查与考量。

1.2缺乏群体性

一些园林设计师在生态规划理念与园林设计中的融合缺乏群体性,比如,在设计的时候过于注重一种植物的使用,使园林中出现了一样的大面积植被,这样就导致园林规划的单调性,缺乏群体性、美观性,违背了生态规划理念中科学性的初衷[2]。

1.3将生态规划理念理解为增加绿化量

现阶段,我国的一部分园林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较为传统,有着为绿化而绿化的传统设计理念,他们认为将生态规划理念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中就是增加绿化量而已,认为多种植树木和草坪就可以达到生态规划的设计理念,就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却对园林景观的功能开发缺乏认知,最终导致园林景观不符合持续化发展的功能。

1.4将生态规划理念理解为引进新品种

目前虽然有一些园林设计师对园林景观的美观性开始关注,但是他们缺乏对生态规划理念的系统认知,认为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设计中的表达就是不断地引进新的品种[3]。在此过程中,对植被的生存环境、地理环境没有进行充分的考虑,例如棕榈树、椰子树,此品种只适合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存活,如果为了一味的追求其美观,移栽到我国北方地区,就会出现该树木大批量死亡的现象,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与物力,更是违背了生态规划设计理念的初衷。

2.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2.1保留原始系统的完整性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前对场地进行实地调查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也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基础工作,包括对当地的居民情况、当地民俗、历史发展和自然环境等方面的调查,这样可以在进行园林设计的时候对城市的原始系统进行保留及结合,也可以使“以人为本”的理念彻底贯彻于生态规划设计在园林景观中的结合,让园林景观打造成环境、结构和设计的和谐统一性。例如,在我国广东省2001年建造的中山岐江公园中,它的原场地是著名的粤中造船厂,该船厂作为中山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象征,也是广东省的代表性建筑物,在对公园进行设计的时候对原有的建筑物、植物进行了保留设计,对铁轨、龙门吊、船坞和水塔等标志性建筑物利用生态设计的理念进行串联,将中山岐江公园打造出了现代工业之美、自然生态园林之美。打造出来历史性与地方性兼具的主题公园,让人们铭记曾经的革命历史和辉煌,也方便了人们在公园内的散步和娱乐。中山岐江公园也荣获了多项国际大奖。

2.2打造生态多样性的园林景观

生态多样性设计是指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对生态系统的一种维护,植物群落、微生物群落与动物群落的生长离不开和谐的生态环境,其中的生态多样性的设计层次更是代表了园林景观设计师的设计水准。因此,在进行园林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丰富不同的物种生态系统,考虑到不同动物、生物之间的群落不仅仅是依附关系或是弱肉强食的关系,也是共生和互补的生存关系,充分利用各种动植物的生长特性,使生态环境得到均衡的发展,使生物群落的自愈能力得到提高。

2.3提高园林景观系统与人类之间的生态关系

现阶段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很多从表现上观察都贯彻了“绿色”的理念,但是在实际打造过程中却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中对资源的浪费和能源的消耗也较大,忽视了对健康舒适环境的打造,与园林景观的设计宗旨与理念背道而驰。因此,这就需要园林景观设计师在将生态规划理念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中,处理好园林景观与人类之间的生态发展关系。一方面要做到遵循植物的生长习性与演变规律,选用本土植物作为主要的景观植物;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人类对园林景观的影响作用,对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符合人类的活动发展规律,也要做到生态系统的保护。例如,位于我国北方著名滨海旅游城市秦皇岛的汤河公园,在选择园林植被的时候大多数选择了本地景观植物,如芦苇、菱角等作为主要的景观植物,使资源浪费的现象减少并免于环境的破坏,也对水源起到了保护与涵养的作用,并用最少的人工和投入,将地处城乡结合处一条脏乱差的河流改成了一处“绿荫里的红飘带”的壮丽景观,设计出以芦苇、狼尾草、大油芒、须芒草和白茅为主的五种植物作为红飘带景观沿路中的五个节点,使不同年龄段、不同阶层的人们都能在这片天地中休闲活动、放松心情[4]。

2.4实现园林景观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生态规划理念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不仅需要对技术的重视,也要从中彰显出艺术性。一方面可以对园林中的植物通过使用多种植物的搭配,修剪、嫁接和补栽等生态技术手段,打造出不同的艺术景观造型;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园林艺术和再生生态资源的有机融合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例如,在唐山市的南湖公园的设计中,就对艺术与技术进行了完美的融合,设计师对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充分调查,攻克了防治水渗漏等诸多难点,打破了在采煤沉降区不能开发和利用的思想禁锢。充分地利用现有的条件,因地制宜的以绿色植物为主,对不同地段栽植不同的植物,打造出在适应不同地质、区域、地段中生长的人工植物群落,用植物的生态功能来修复和改善下沉区的生态环境。并对枯水期与丰水期的水循环进行设计,有效达到了对水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的生态保护理念。在艺术方面更是设计出了山顶花园、游船码头和跑马场等场景,使人们仿佛置身优美的意境中,实现了园林景观的新鲜活力与风采的表达。

3.现代技术应用于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发展分析

3.1数字模拟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在园林景观的设计工作中,可以应用工程学的设计方法,将工作基础放到收集数据信息中去,使生态园林的规划有着高效的提升与数据的支持。在对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可以通过数字模拟技术的手段,对实际的地理环境进行构建,提高园林规划设计方案的完美性,通过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提高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有效性,为后期解决各种规划设计中问题奠定良好基础。

3.2新型材料技术

在对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中,应用新型材料是增加工作有效性的手段,降低园林的建设成本。应用于园林景观的主要新型材料有碳纤维材料和复合型材料,应用这些材料能够有效地提高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工作。

4.结束语

第5篇:景观规划原理范文

关键词:生态规划理念;园林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艺术审美;环境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迅速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环境优美雅净、空气清新、生态环保,要求园林景观不仅要起到观赏、艺术、生产的作用,还要具有生态价值。所以,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师要顺应时展要求,把生态规划理念融入园林景观设计,运用自然环境条件和现代艺术审美理念,巧妙利用原始地形地貌,倾心打造优质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从而使现代园林景观发挥越来越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一、生态规划理念的概述

生态设计是一种把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融入设计过程,使设计作品能维护自然生态的设计。生态设计是设计师利用生态学理念,综合来自社会、经济和自然等方面的宏观信息,以现代人的艺术审美标准进行设计,作品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兼顾人们生活的功能性与作品的观赏性,最大限度地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位。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是传统园林设计的延续,设计师运用生态思维,强调生态过程的组织和条理,兼顾美感和维持生态环境和谐,强调艺术和美的表达。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是设计师把人们对形式美的追求引向关注自然、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资源,实现自然资源的科学、可持续利用,使园林景观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设计。我国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要注重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在设计中按照自然规律,减少影响环境的设计手法和景观元素,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达到资源的恢复和再生。要保护不可再生资源,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合理利用自然的光、风、水等资源,以林地取代草坪、地方性树种取代外来园艺品种,减少化肥和除草剂的使用,最大限度地保持原始地形地貌,顺应自然环境条件,打造优质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二、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原则

1.注重自然环境的生态性

一切自然生态形式都具有存在的合理性,都是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结果。所以,园林景观建设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出发,坚持适应自然、尊重自然、改造自然、保护环境,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小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顺应自然规律,保证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2.注重资源利用的高效性

地球资源是有限的,由于过度开采和消费,地球资源日趋枯竭,社会发展已经超越资源供应能力。所以,现代园林景观必须高效利用资源,提倡循环利用,利用风、太阳、水等可再生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景观的自然生态功能,创造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

3.注重维护场地的完整性

园林景观的设计、建设都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尽可能地减小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要尽量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利用原有的植被、地形、水系,利用废弃设施塑造新的园林景观,不要全部推平重建,既不改变原有场地的文化历史和自然风情,又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和生活功能。选择与配置合理的生态植物,将不同植株混植,形成一个整体的园林景观,可以使园林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空间。

4.注重园林景观的经济性

景观生态设计在满足游客的游览、休息和娱乐、健身等基本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要节约成本,利用有限的投资,达到最佳的设计要求,营造一个优美、卫生、健康、舒适和方便的园林空间环境。如,可利用植株代谢所产生的枯枝败叶作为植物的天然养料,利用废弃砖块堆砌园林小品,减少园林景观建设的经济负担。

三、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园林景观的生态种植

现代园林景观中的生态种植体现了生态规划理念。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师在设计时要尽可能地利用本土植物和能自然再生的植被,即使必须选择外来植物,也要选择具有良好适应性、存活率高的外来植物。在种植时,本土植物与外来植物要进行合理配置,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充分发挥其生态作用,并有效降低管理、养护和种植等方面的成本投入。要运用植物相生相克的生态原理营造园林植物群落,既要体现园林植物景观的多样性,又要体现整个园林景观的统一性。园林景观的生态种植体现在孤植、丛植、群植上。如,群植就是在一定区域内种植众多不同的植物,通过合理布置形成一个整体景观,使之成为园林内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既实现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又提高园林景观的游赏价值。

2.园林景观的植物种类

植物是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的主角,植物品种的多样化是园林景观自然生态环境的体现,也是生态规划理念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运用。植物品种要充分考虑适应性,不能单一种植一类植物,种类要尽量丰富,要考虑植物的高矮、色彩等因素,也要考虑植物对环境的要求,使整个生态园林系统健康、绿色、环保。如果只注重园林景观的美化效果,不考虑当地地理环境对植物存活的影响,不考虑植物之间的相容相克属性,那就是浪费,就不是生态设计。如,橡胶树只能在南方生长,不适应北方的气候环境,如果盲目将橡胶树引入北方公园种植,结局就是橡胶树的死亡。又如,把玫瑰花和木樨草种植在一起,木樨草不久就会凋谢,而玫瑰花也会因木樨草释放的物质中毒死亡,这样就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违背了园林景观生态化设计的初衷。

3.园林景观的自然标准

园林景观建设虽然是人工建设,但它始终是以绿色环保为主、以自然化为标准,要达到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身体健康水平的目标。所以,生态园林建设要营造自然场景,多种植树木花草,增加绿地面积,这就是将生态规划理念运用到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具体体现。如,在池塘旁种植一小片竹林、樟树林等,竹林、樟树林都适宜在这种自然环境中健康生长。又如,在沿河或沿路上营造一些防护林带,可以防风固沙、减轻污染、净化环境,实现生态效益。在一些水体景观中种植一些水生植物,既可以净化水质,也可以美化水体景观,使之充满生机与活力。生态设计要保证人工设计与自然生态的协调性,遵循生态循环的规律,减小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4.园林景观的分散建设

园林景观的生态建设既有公园形式,也有绿化带、植被护坡等形式。园林景观分布在城市中,可以改善人居生态环境。如果只是集中建公园、造景观,就会使绿化公园成为城市的装饰,难以发挥生态作用,大环境的污染也会掩盖生态园林原本的功用,所以生态园林要分散建设,园林景观设计应处理好园林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如形状和大小、密度和容量、连接和隔断、区位和层序等。生态景观布局要注意合理安排,建筑空间要疏密相间,人工环境要尽量自然,适当增加多样景观,如利用原有水体建设水体景观,使水产生流动跌落,给人以视觉美感。这样不仅可以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温,而且可以满足人们的亲水需求,契合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在生态景观建设中也要适当增加锻炼器材和锻炼场所,使居民在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使整个园林景观成为一个健康的自然生态系统。

结语

将生态规划理念融入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共同需求。未来的园林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现状,探索生态园林的设计手法,发挥园林景观的生态作用,使园林景观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不断改善人居生活品质和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波,成受明,程新良,王伯伟.基于人地和谐与生态优先理想的城市设计――以龙泉驿中心城区和皇冠湖为例.城市规划,2010(6).

[2]宁旨文,王宇康,池慧敏,赵植锌.兼顾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园博会景观设计――第四届广西(北海)园林园艺博览会.园林,2014(10)

[3]段斐.关于构建生态园林城市的思考.陕西农业科学,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