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销售文化教学范文

销售文化教学全文(5篇)

销售文化教学

第1篇:销售文化教学范文

关键词:销售确认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

一、基于销售确认书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模式理论依据

基于销售确认书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模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跟随“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进度完成销售确认书的拟订,在制作销售确认书的过程中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知识转化成外贸专业技能。该教学模式以销售确认书为切入点,把学生看作课堂主体,以外贸工作流程为主线,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学生的参与和探究完成教学〔1〕,又将其称为SWCPR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直接搬迁知识,而是要借助自身原有的经验,通过与团队其他成员的互动,采取探究、讨论等方法主动构建知识。建构主义理论主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知识的获得是学生主动构建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应该主动将课堂所学知识融入到自身原有知识体系。因此,该理论强调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参与知识的转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知识的构建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然而建构主义理论更强调教师从知识提供者向知识构建帮助者的转变,教师作为合作者,要以学生原有的经验为基础,协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构建,而不是给学生强制灌输知识。第三,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作为个体学习者学习知识,还要和团队其他成员形成具有共同学习任务的学习共同体,学会与团队成员交流观点、相互协调、形成共识,成为学习团队中的重要参与者或引领者,在和团队的互动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建构,同时提高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情境学习理论

情境学习理论融合了建构主义理论的部分思想,强调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的特点,引入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实际情境下学习,使学生能够通过直观感受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互动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情境教学法能将抽象的知识点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象。运用情境学习理论能弥补理论教学缺乏实践应用的缺点,但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情境、学习者的交互进行精心设计。基于这种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推动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转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情境学习理论,教师同样由原来的指导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教学也由单一的教师讲授转向师生互动,教学实效得以提高。基于销售确认书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为学生创设了外贸工作情境,通过分组的方式形成学习共同体,把拟订销售确认书设置成小组的共同目标,使学生交流沟通、相互配合,成为学习的主体,完成意义的构建,从而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专业知识,使外贸专业技能得到提升。

二、基于销售确认书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基于销售确认书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模式通过分组完成任务的方式,要求学生分工合作共同拟订销售确认书。该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内核,将学生组织成以拟订销售确认书为共同任务目标的学习小组,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为每个学生提供表达意见的机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通过主动思考和探究成为学习的主体。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步骤是:第一,对学生进行分组。具体分组方案可借鉴进出口模拟实训课的分组方法,根据外贸流程中的各个角色进行分组。四个学生一组(分别担任进口方、出口方、银行、工厂的角色),或两个学生一组(分别担任进口方和出口方的角色),可根据教学学时适当调整分组方案。第二,给学生分配任务。可由教师统一分配任务,或每个小组选出组长,由组长分配任务。第三,小组合作共同完成销售确认书的制作。该步骤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点,组长和组员需要共同完成资料查找、演示文稿制作、上台发言等工作。小组合作拟订销售确认书的过程也是学生讨论和沟通的过程,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外贸专业技能,也能提高其团队合作意识、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二)结合区域特色外贸产品

传统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多按教材章节顺序展开,教材的通用性决定了教材里使用的外贸产品、教学案例是很难体现地方特色的,因此,教学内容千篇一律,无法和区域经济特点相结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普遍存在。而在实务工作中,每一笔外贸业务都有各自的特点,并随着业务的实际情况处于动态变化中,且往往和区域特色的外贸产品相结合。基于销售确认书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和区域特色外贸产品相结合,不仅能解决课程教学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还能使各高校形成自己的课程教学特色。笔者在实施该教学模式时,就要求学生在拟订销售确认书时,要选择鞋、服装、打火机、阀门等具有浙江温州特色的外贸产品,使学生在完成销售确认书的同时能对地方特色外贸产品有深入了解,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尽快融入外贸工作岗位。此外,为了防止各小组在制作销售确认书过程中相互抄袭,也为了在演示不同产品时小组之间能相互学到更多外贸产品知识,因此要求每个小组必须选择不同外贸产品。在出口方面,学生应根据产品的产业区位分布特点确定出口商具体区域,并对产业特点、竞争对手、出口政策和出口手续等信息进行分析。在进口方面,学生应搜集进口国的贸易政策、法律法规、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等,详细阐述选择该进口国的原因,形成进口国市场分析报告。有学者将此项任务称为“文化背景透视”。这部分工作对外贸业务的开展至关重要。公司在某一市场上成功的战略在另一市场可能行不通甚至是错误的,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化市场中取胜,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外贸知识,更要熟悉不同交易国的差异。国外高校在培养国贸专业人才时,非常注重学生“文化背景透视”能力的培养。如在美国,学生确定专业后就可以有选择地倾向某一地域进行研究,甚至设置了地域研究中心协助学生展开研究,而我国高校对国贸专业学生在该领域的训练还不十分到位。

(三)采取课内外交替学习的方式

基于销售确认书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跟随各章节的教学进度,采取“课内—课外—课内—课外”的形式,同步完成销售确认书的拟订。第一步,教师在课堂完成销售确认书条款的理论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各条款对应的理论知识,并将需要拟订的销售确认书条款设计成任务布置给学生。第二步,学生完成课内学习后,根据各自的角色,查找所选定产品和进出口国对应的真实资料,完成销售确认书条款的拟订。这个环节是本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也是最能锻炼学生专业技能的环节。学生不仅要独立进行大量相关资料的查询,从中整理并筛选出有用资料,还要和小组其他成员相互沟通、合作,做成演示文稿或其他书面形式,直到完成销售确认书条款的拟订。第三步,学生完成书面销售确认书条款后,再回到课堂,演示或说明拟订的条款。在演示过程当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对条款内容进行讨论、优化。修改和完善销售确认书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是学习的过程,对老师来说,也是知识面得以扩展的过程。因为很多专业老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或者有外贸行业从业经历的,往往也只能结合自身经验掌握部分国家或产品信息,教师在帮助学生修改或完善销售确认书各条款内容的同时,自身也能受到很多启发。第四步,学生根据课堂演示过程中教师和其他组同学提出的建议修改和完善销售确认书条款的内容,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请外贸企业专业人士为条款的修改提出建议。

三、基于销售确认书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模式的评价

(一)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有所提高

在基于销售确认书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课题组对学生进行了“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反馈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根据问卷调查的反馈信息,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的应用对“搜商”、团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的提升均有所帮助。95%的学生认为对“搜商”的提升有帮助,学会了搜索交易伙伴所在国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搜索航线、运费、保险等信息。其中,52.5%学生认为有很大帮助,42.5%学生认为有较大帮助;95%的学生认为对团队合作意识的提升有帮助,在拟订销售确认书过程中和团队做好分工合作完成各个条款的制作。其中55%学生认为有很大帮助;40%学生认为有较大帮助;92.5%的学生认为对沟通能力的提升有帮助;42.5%学生认为有很大帮助;50%学生认为有较大帮助。此外,通过问卷调查,还有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主要是WORD和PPT制作)。可见,基于销售确认书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更能体现地方特色

传统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地方特色。由于缺乏外贸实践经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很难和具体的外贸产品有效结合。从而会出现“对外贸流程不熟悉”“对产品知识不了解”“没有头绪、不知道从何入手”“由于英文水平的限制,阅读部分资料(比如信用证)有问题”“部分信息太难找,如运输和保险资料的搜查”等问题。而通过基于销售确认书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模式的应用,学习过程不再局限于书本,学生必须根据小组选定的区域特色外贸产品来制作销售确认书。在制作销售确认书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在课本上找到标准答案,而要通过多种渠道才能搜索到该产品的各种信息,比如产品的HS编码、运费费率、保险费率、贸易政策等信息。因此,学生认为通过销售确认书的制订“有助于了解地方特色外贸产品的相关知识”“能了解国际贸易形势”“对外贸操作流程有了大致了解”“知道了很多资料的查找渠道”。完成销售确认书后,“感觉自己很牛”“很有满足感”,可以为今后从事外贸行业打下基础。因此,从这个角度看,该教学模式有助于解决课程教学同质化的问题,能使课程的教学内容更能体现地方特色。

(三)课堂教学得到了有效延伸

基于销售确认书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模式采取课内外交替学习的方式,要求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在课后查阅大量资料完成销售确认书。通过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的结合,学生的学习领域得以拓展,教师也能及时得到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因此,该教学模式使“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课堂教学得到了有效延伸。但是根据学生的问卷反馈信息,由于课外学习缺乏监管,部分组员存在搭便车的心理,还有“组员不配合”导致团队合作出现问题等。因此,在今后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还要在布置任务时进一步明确小组成员的任务分工,防止部分组员“搭便车”,使教学改革不流于形式,使课堂教学在课外延伸的部分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刘兴.基于SWCPR合作学习模式的国际贸易专业单证实践教学探究〔J〕.职教论坛,2011,(27).

〔2〕邹幸居.基于外贸业务流程的《外贸函电》教学模式的改革〔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

〔3〕邵延娜,项睿.“一带一路”战略与“互联网+”背景下辽宁科技外语人才5P培养模式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4).

第2篇:销售文化教学范文

关键词:销售实践;高职学生;语言表达

一、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销售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销售是一种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活动,销售人才需要具备营销、管理、心理学等多种领域的相关知识。[1]高职院校是我国销售人才供给的一个重要场所,肩负着重大的人才培养责任。但是要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销售人才,还需要各高职院校根据现实情况,在多个方面进行改革。

二、高职学生的语言表达现状

在信息社会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越来越多,许多行业都提出了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在一个销售实践中,良好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够让你事半功倍,提高工作效率,带来更多的效益。首先在求职阶段,语言表达艺术就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求职需要制作简历、面试招聘等程序,求职人员需要向单位推销自己,展示自身的才华,来为自己赢取机会。调查显示,高职学生走进职业生涯后,多是从事服务人员或技术人员,很少能够升职、转正。[2]高职学生相比于一般的大学生,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文化素养不足,文化素养和人文水平对语言表达能力有重要的影响。虽然高职学生在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容易让他们出现工作岗位适应情况不佳、团队工作能力较差等问题。销售岗位对高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推销产品先推销自己”,销售人员需要拉近与客户的关系,赢得客户的信任,了解客户的喜好和兴趣,再根据其兴趣激发购买欲,这些都离不开语言表达。

三、高职学生语言表达中的问题

(一)语言表达能力较差

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前,学生的语言表达现象已经开始减少。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背景的不同,导致学生的性格、语言表达的意识和能力情况也有很大的差别,既有乐于表达的学生,也有内向孤僻的学生。经过多年的应试教育,许多学生出现“读死书,死读书”的情况,只注重书本理论学习,而忽视了人际交往和个人思想的表达。学生进入青春期,由于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原因,心智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封闭,以前善于表达的学生也会变得孤僻少言。在多种原因的作用下,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语言表达的行为已经变得越来越少了。

(二)书面表达问题多

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包括口头表达,还包括书面表达。在信息化的时代,虽然阅读的机会、途径和内容增多,但信息的质量却无法得到保证。学生容易被一些娱乐性、错误性的信息影响,在他们的书面表达中,甚至是口头表达上出现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如成语乱象。此外,在智能设备普遍使用的社会环境中,学生对纸笔的使用频率下降,用智能设备完成作业,常通过“复制”“粘贴”快捷地来完成,不仅千篇一律,而且文章中没有自己的思想表达,这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建设是十分不利的。

(三)教师语言表达艺术培养方式不佳

高职院校的销售科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上注重销售理论的教授,而忽视销售过程中语言实践的重要性,课堂上给予学生的讨论和发言机会较少。在课后的语言实践表达作业的安排和检验中也出现问题,由于学生是自己私下完成作业,老师不能真实地看到学生的表达情况,不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此外,教师在进行提问或讨论环节时,对于活跃积极的学生较为重视,也更愿意让他们进行问题的讨论或回答,这些学生更可能能够得到表达地锻炼机会。而那些内向的学生,得不到语言实践和表达的机会,这导致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变得更加的弱。班上的学生能力差距变大,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易于教学和管理。

(四)学校的考核体系不够科学

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估多是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在学期中或学期末对学生进行考试或论文考核,其中很少有语言表达实践方面的考试。学生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埋头苦读,社会交流机会减少。闭卷考试大多需要学生对销售理论知识进行背诵,不利于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还会让学生忽视口头语言表达的重要性。那些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学生,他们可能已经参与过很多次销售实践,但这对其的学习考核并无益处,反倒占用他们获得更好学习考核成绩的时间和机会,这会严重挫伤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实践的积极性。

(五)实践交流机会较少

高职院校不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合适的语言表达的实践机会,学生平时得不到足够的锻炼,在真正需要表达时容易紧张、口齿不清,影响表达效果。在真正面对客户或者上司时,与平时的同学、朋友的交流不一样,需要更多的准备,也更容易让人紧张,而学校的表达训练仅仅局限于课堂或学校,学生面对的不是真正的社会环境。如学生在销售实践中可能碰到一个刚刚下班回家的上班族,那他这时要怎么表达呢?学生不能够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下进行观察和语言表达的训练,这让他们在真正面临一些情景时往往词不达意,表达效率低。

四、高职学生语言表达问题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高职院校要严格要求学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加强宣传。首先,要宣传国家在文字规范方面的法律法规,学校的部门要先起到带头作用,严谨使用宣传语言或文件语言,要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汉字及语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校园氛围。对学校社团的宣发语言进行要求,摒弃成语误用等不规范的使用现象,通过正确的、合理的语言文字给学生正确的语言引导,规范学生的语言文字使用行为。

(二)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建设

高职院校的教师中,一些教师一毕业就投入教学事业,自身的实践经验不足,学校可以通过经济吸引等方式来引入更多的教学人才,选聘一些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从事教师队伍的管理职位,对现存的销售教师进行培训,增强教师的语言表达实践意识,提供给教师更多的语言实践经验,为教师的语言实践教学打下基础。还可以选聘一些经验丰富的企业人员来给学生上语言实践课程,在课上给学生讲授在企业中的语言表达技巧,这些教师经验丰富,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些现实情境,更好地锻炼学生,提高课程效率,丰富学生的沟通技巧。

(三)完善学校的教学体系

1.开设语言实践教学课程.学校可以开设一些语言实践教学课程,在课堂上专门给学生讲授与人交流沟通中需要如何察言观色,怎样更好地把握住对方的兴趣,引起对方的购买欲。语言实践教学课程与实践理论课分离开,这样教师能够在课上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来进行模拟的语言表达实践。2.完善学校对学生的考核制度.学校可以将语言实践表达纳入考核中,增添一些语言表达实践的必修科目,学生必须参加才可获得成绩,这样能够保证学生的语言表达实践机会。此外,参加了学校的一些演讲比赛或者在一些实习岗位上工作过的学生要适当加分或者给予其他的一些优惠政策,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实践的积极性。

(四)为学生争取更多实践机会

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学校与一些销售企业合作,企业需要新鲜血液的加入,学校也需要更多的实践岗位,双方各得其所。学生在真正的销售实习岗位中,不仅可以在实际的社会情境中得到语言表达和察言观色的训练,还能够与企业中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获取更多的经验。学校还可以在校内场所给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如举办演讲比赛,或者让学生对学校超市的商品进行销售。

五、结束语

在交往互动频繁的社会上,语言表达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在销售行业中,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较高,一个拥有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察言观色能力的人在销售实践中往往能够实现自我价值。高校作为销售人才的一个培养基地应该更加关注学生语言表达艺术的培养和提高,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时文清.高职院校口才艺术与人际沟通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才智,2016(9):41.

[2]肖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营销实践能力的培养[J].运城学院学报,2005(5):97-98.

[3]谢敏.提升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探索[J].科学时代,2015(10):42.

第3篇:销售文化教学范文

关键词:游戏化;市场营销类课程;创新应用

1引言

在“两度一性”的金课时代,高校市场营销类课程教学改革也要大力推进。由于该类课程实践性较强,仅靠讲授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感觉枯燥,也无法深刻地理解和运用,而且理论与实践知识往往脱节,学生兴趣下降,学习动机也在减弱。尽管教师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探究式学习活动,如问题导学、项目协作、案例研究等,试图解决上述问题,但相关研究发现受制于教师的设计与组织能力,学生的学习动机、活跃度、主动性还有待提升。本文从游戏化的思路,旨在寓教于乐,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教师成为优秀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推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创新。在以往游戏化文献中,主要运用与分数奖励挂钩的外部动机满足的游戏元素,如P(点数)、B(徽章)、L(排行榜)等,这与游戏化精神相违背,学生追求外部奖赏,无法自主地、快乐地学习。此外,也缺乏足够的理论基础以及整体设计框架,导致游戏化教学易流于形式,而非教育理念的提升。此外,针对高校营销类的课程比较少,对游戏化元素的应用范围比较局限。本文为弥补上述文献及教学实践的不足,将游戏化理念引入高校市场营销类课程,开辟一个新的教学改革视角;以整合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为理论基础,构建教学框架(4CS),科学合理地运用游戏化元素并进行系统思考与规划。从课堂改革到课后实践全面融入游戏化元素,包括教师主导的课堂游戏化元素设计、校外营销专家讲座中游戏化互动和课后实践的游戏化实战环节,使学习更 加轻松快乐。本文的游戏化理念教学改革已经应用到“服务营销”“现代推销学”“品牌管理”上,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希望能为从事相关学科的教学工作者提供具体的实施方案。

2游戏化教学的文献综述

2.1相关文献研究内容

游戏化应用的课程。游戏化学习主要应用的课程有电脑科学、信息技术、数学、工程、地理学、生物学、语言(英语)[1]、心理学、化学、统计学等。教学的层次覆盖中小学及大学教育。游戏化元素教学应用的研究。使用游戏化元素的游戏包括教育游戏(如农场狂想曲)、虚拟仿真教育游戏和商业游戏(secondlife);融入游戏化元素的学习管理系统APP;在线课程(如MOOC)游戏化研究[2-3],学习平台对游戏功能模块的开发以及视频的制作;PBL三种形式以及进度条、虚拟物品和头像等;“学生出题”的角色游戏、“构建故事”“小组间竞赛”“抢答”“投票”等。游戏化教学应用的实证研究[4]。游戏化对学生的影响效应主要分为ABC,即情感、行为、认知及其他。情感结果包括满意度、体验感、兴趣、赋权感等;行为包括投入度、完成率、学习速度等;认知包括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任务完成质量、学习努力态度等;其他包括与同伴的关系、互动性、保留率等。游戏化作用有正面效应、负面效应及无显著效应。

2.2对文献的评述

已有关于游戏化课程的研究,较少地关注高校市场营销类的课程,然而游戏化营销在广告、顾客管理、品牌关系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这可以为游戏化教学提供丰富的案例与素材;在已有研究中,游戏化设计形式多种多样,但缺乏基于理论的游戏化设计框架[6]以及和企业合作形式的实践性游戏化设计;游戏化教学的研究效果尚不确定,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因此,本文基于4CS理论框架建立高校市场营销类的游戏化教学实践,综合校内和校外、课上和课下等不同层次进行教改创新。

3高校市场营销类课程中游戏化教学理论框架

游戏化是利用游戏元素在非游戏场景中,劝说和契合用户实现特定的目的。游戏化教学是指将游戏精神中的挑战、反馈、奖励、竞争、身份等要素运用到教学中[7]。本文建立游戏化4CS框架,从背景分析、动机理论、游戏元素匹配、游戏化周期四个部分进行分析:(1)背景分析包括目标和学习者两个外部因素调查(analyzecontext)。游戏化设计要考虑实现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群体进行分析以确定哪种游戏化元素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2)以内部动机理论为主,兼有外部动机促进游戏化中的行为可持续性(combinemotivationtheory)。运用自我决定理论、心流理论、乐趣理论、社会比较等。其中,自我决定理论是满足人们的三类需求,能力需求是一种掌控力,意味着能够积极处理好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成功完成一项任务;关系需求是社会关系,与家庭成员、朋友与他人互动的动机;自主需求是寻求和履行有意义的事情。心流体验是指高涉入度地完全沉浸的一种状态,来获得最优体验,注意力集中,比如好奇、享乐、发现、注意力和融入。这些都属于内部动机,而外部刺激如奖励、惩罚等则是外部动机,如学分的获得。(3)综合各种游戏元素(connectgamificationele‐ments)。利用互联网技术的游戏化元素、角色扮演、校外实战专家亲临课堂实践指导以及营销模拟演练等方式进行。(4)遵循游戏活动周期。将游戏引入、游戏进阶、游戏结束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相对应(cycleoflearningactivity)。引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课前内容的吸引,游戏进阶的主要任务是课堂中利用游戏元素促进知识的深度渗透,课后进行游戏化的实操演练。

4游戏化教学在高校市场营销类课程中的教学实践

4.1教师主导的课堂游戏化元素设计

课堂之前,导入营销热点事件的视频案例、微游戏,并设置思考题,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生完整观看视频、通过测试可以获得奖励。在2020年上半年的品牌管理课程中,我们曾经运用敦煌诗巾制作的微信小程序和奥利奥饼干小游戏,来讲述品牌的跨界营销与病毒传播,并鼓励学生在论坛上交流与互动,分享经验和感受。在课堂中,使用营销故事,角色扮演,案例小组间的相互挑战,学习通APP的游戏化技术等多种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活跃度。使用名人传记、营销寓言、心理学的故事等,例如通过石头汤的故事讲述登门槛推销技术,将华为芭蕾脚和战斗机的品牌故事做对比分析,将营销原理讲解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把知识轻松地传递给学生;在《现代推销学》中,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提出“假如你是一名推销员,你如何将冰卖给爱斯基摩人”“你是公司销售经理,如何解决顾客的价格异议”等问题,将学生带入销售情境;在《服务营销》中,不同的案例小组之间相互挑战,就主讲案例小组发难,提出质疑,并以回答满意程度作为评分标准之一,打破以教师为单一模式的评价机制,激发竞争意识,促进全员思考。此外,课堂上也可以充分融合线上和线下两种模式,利用学习通APP中的游戏化技术成分,例如主题讨论、词云、随机点名、发弹幕等,保持课堂的参与度。在教师主导的课堂游戏化元素中,综合运用内部动机,如角色扮演的能力需求,营销故事的自主需求、心理体验,学生之间的关系需求以及结合学分的外部激励,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2校外营销专家在讲座中开展游戏化互动

在营销专业的课程中,为了和实践接轨,我们还从高端瓷器的文化创意产业、高端房地产营销咨询公司和快消品行业的著名酒业品牌邀请三位公司高管进行营销实践的讲座与指导,在讲座过程中,运用游戏化的元素,增强与学生的互动,有效地传递营销管理的实践知识,学生对此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在高端瓷器的艺术品营销中,公司营销副总向学生讲授了文化艺术品销售的技能和该行业目前发展的整体趋势,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领悟和消化课堂知识,讲座者设计了现场演练与实战环节,卖家和买家两个角色进行谈判,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该公司营销副总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与案例,对参与的学生进行现场点评和指导。在高端房地产营销讲座中,该公司董事长不仅讲述了目前高端房地产市场的营销策略和人才培养,而且得知讲座受众是大三的学生,特意将自己当初大学毕业时的设计作品拿到课堂进行展示,并模拟面试情境,进行现场的自我推销与展示。在快消品的新消费主义主题讲座中,公司品牌创始人向学生讲授了新消费主义时代如何创建自己的品牌和传播品牌文化,并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验。其中,游戏化的环节是展示公司的主打产品,并让学生竞猜该产品本身所具有的网红气质有哪些?产品包装有何独特之处?回答正确的学生有机会去企业实习,学生踊跃发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当揭晓答案后,无一不感慨该品牌营销的魅力。市场营销是最接近社会、最需要实践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三位行业精英将自己丰富的营销经验和最新的营销思维传递给学生,并在讲授过程中,有意地融入游戏化元素,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掌声不断、参与度极高。学生也表示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生动、有趣、紧密契合实践的。4.3课后实践的游戏化实战环节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我们于2021年6月在课后实践课的环节组织了一次类游戏化的销售竞赛,主题为“我为红色文创代言”,传承好红色基因是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做好思政教育是高校教师的教学责任,这是我们选择该主题的最主要原因。具体而言,这个实践活动的意义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宣传爱国主义精神,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的了解,宣传长沙乃至湖南的红色故事,热爱红色文化;第二,对目前红色文创产业市场状况、IP运营、营销模式、产品设计、发展路径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第三,结合现代推销学课程的要求,增强销售能力与技巧。我们与湖南省爱晚亭文化交流中心合作,到企业实地调研,与总经理交流访谈,了解整个行业的发展态势,并与企业达成协议,对其产品在校园进行推广,同时做好市场调研。在开展销售工作中,学生组建了各自的销售团队并相互竞争和比拼,最后评选出“最佳团队奖”和“销售精英”的个人奖项。在这次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与企业密切接触,而且深入大学生的消费市场进行调查,培养了学生对红色文创产品市场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在销售竞赛中,学生感受到竞争的快乐,有团队自豪感(销售业绩避免与学分的直接挂钩,不存在销售压力)。综上所述,本文的理论框架和教学实践流程如图1所示:

5总结与思考

第4篇:销售文化教学范文

一、高校校园纪念品设计的现状和开发设计的必要性

(一)高校校园纪念品设计的现状

很多世界知名的高校都很重视校园纪念品的设计与开发,比如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其中剑桥包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剑桥包的样式来源于剑桥大学学生常用的一种基本款式的书包造型,后来成为剑桥大学最特别的代表符号。此外,印有剑桥大学字样的T恤、运动衫、明信片、盘子、茶杯,以及各种小玩意,都是剑桥大学的校园纪念品,甚至成为当地非常受欢迎的旅游纪念品。在这里,校园纪念品不仅是学子的骄傲和纪念,更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为学校品牌形象的典型代表。我国一些名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很早就形成了一系列的校园纪念品设计开发系统,除了在校园里,其销售渠道已经延伸到网络,如淘宝直营等模式,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影响力。此外,一些985重点高校也非常重视校园纪念品的设计和开发,比如天津大学、厦门大学等。天津大学纪念品店是2012年成立的,模式为自负盈亏,产品主要销路为会议纪念品、高档定制,以碳雕、木雕、金属盘、小屏风、保温杯等为主。但是,除少数有影响力的高校,大多数的高校并没有在校园纪念品设计开发方面有突出的表现。有很多学校根本没有意识到校园纪念品的重要性;有些学校对其认识不足;还有一些虽有所认识,但操作效果并不理想,没有真正发挥校园纪念品的作用。

(二)校园纪念品设计与开发的必要性

1.校园纪念品的设计与开发是学生精神和文化表达的根本需求。校园纪念品是“校园记忆”“校园情怀”的基本承载对象。尤其是大学阶段,在经历了紧张的升学竞争后,学业相对轻松,此时,学生对自我的关注以及对精神和文化的需要,成为一种非常突出的需求。和校园学习、生活相关的物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得到更多的关注,赋予更深的情感寄托,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小小校园生活物件,会成为一生难忘的记忆。因此,校园纪念品的设计与开发,就是顺应学生的这种精神和文化的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2.校园纪念品的设计与开发是学校提升形象、综合发展的需求。当前,许多高校都在寻找策略和契机塑造学校良好的形象,打造学校特色品牌。校园纪念品的设计与开发,对内可以对学生进行校园文化宣传,对外可以塑造良好学校品牌形象,好的校园纪念品可以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可见,校园纪念品的设计开发,是学校实现文化教育和提升品牌形象的根本需求。

二、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和改革的必要性

(一)现状

现今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方面,社会的高速发展需要有经验、有真正创意和设计能力的人才,而这样的人才十分稀缺;另一方面,大量的设计专业毕业生很难适应社会,找不到理想的职位,没有从事大学所学专业相关工作是很普遍的现象。对于设计类毕业生而言,实践能力不高是其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的根本原因之一。

(二)改革的必要性

第一,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是由其专业特点决定的。艺术设计相比于其他专业而言,需要更多更高效的实践锻炼机会。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更多真实的训练课题让学生进行锻炼,让学生面对真实的设计需求,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扎实的动手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第二,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是学校发展的需求决定的。一所优质的高校,必定是由其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加以支撑的。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设计人才,就需要在教学中多下功夫,多钻研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要在国家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和规范中拓宽眼界、转变观念,因地制宜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校园纪念品设计开发与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可行性

(一)贴近生活,易于发现和创造

校园纪念品的设计与开发,主要以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为基础进行,使学生能站在自身文化氛围中、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产品的内容和形式。校园纪念品设计看似很小众,但它也包含着对实际问题的一个完整的解决过程:分析现状、提炼元素、获得创意、设计产品、销售产品,具有真实的环境和市场需求,一改传统实践教学课题的“以空对空”的虚拟形式,具有极强的操作性。这也是学生展现创意、表达自我的绝好机会。

(二)成本低,易于实现和运作

由于校园纪念品的基本特征,其设计和生产的过程在现今的社会生产、加工和销售的条件下很容易实现,且成本低廉、形式灵活,非常易于学生进行尝试和体验。依托学校学院的办学资源,如设计室、教室,或学生自身的学习条件,校园纪念品的设计和制作都比较便捷,是很好的实践锻炼内容。

(三)形式灵活,便于和课程要求结合,便于操作和管理

校园纪念品的设计与开发形式灵活,内容丰富,便于和多门专业课程结合。例如,毕业季针对不同院校的毕业纪念册的设计、开学新生的文化生活用品的设计、活动赛事纪念品的设计、校际交流的赠品设计等,涉及图形造型、设计心理学、创意思维、广告营销、包装设计、品牌设计等课程,成为学生实践锻炼的好机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对其进行灵活的安排和设计,便于操作和管理。

四、校园纪念品设计开发促进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方法和路径

第一,与课程教学相结合,进行校园纪念品设计。校园纪念品设计与开发,整个过程都和专业课程结合,或与学生的毕业设计相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题剖析和元素提炼,完成设计。该种形式的优势是学生参与面广,得到优秀创意和设计的可能性更大;不足之处在于设计的连贯性欠佳。第二,在学院、教师的引导下成立设计小组,或建立创意工作室,成立一个灵活的实践教学基地,吸引不同专业学生参加。该种方式的好处是,纪念品设计不会受到课程进度的影响,而是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灵活的安排和设计。同时,这样的方式可以不受学生流动性的影响,对整个设计程序有持续推进的好处。此外,这种方式可以和其他院系如工商管理学院的师生合作,共同完成产品生产的过程,制定销售策略,完成线上和线下的展示和销售,整个过程更加连贯和灵活,更加具有效益。

五、校园纪念品设计开发与艺术设计专业实践结合的效果探索

(一)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学习积极性增强

通过校园纪念品设计开发,学生根据自己最熟悉的校园生活进行设计和表现。纪念品虽小,但设计的品种并不少,有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用品,也有针对教师群体的办公用品、办公室装饰品、活动纪念品等,还有些是针对团体的带有增值作用的收藏品设计,内容丰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看见自己的设计作品逐渐变成实物,并得到更多人的喜爱,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提升。

(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设计人才的社会竞争力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完成设计,还需要考虑不同购买者的消费需求,并参与销售和推广的环节。比如针对在校学生、毕业生、校友、家长、访问者等,产品该怎样设计,怎样进行营销,在整个过程中综合考量、宏观观察,懂得一些营销的策略和技巧,懂得把握销售时机,协调设计、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这样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强设计人才的社会竞争力。

(三)建立灵活的实践教学基地

校园纪念品的设计与开发项目,需要建立一个灵活有效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锻炼机会,让学生学会触类旁通,获得宝贵的工作经验。同时,这个实践基地能在整个设计和销售的过程中,更加宏观地做好环节监管、质量监控,保证设计过程的实施和实践教学的顺利完成。

(四)探索一条灵活有效的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相比于学校一些固定的实践教学形式如见习、实习等,校园纪念品的设计开发不受学期限制,具有灵活、连贯、强化因材施教等特征。可以探寻一条充满活力、简洁而卓有成效的艺术设计专业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成为正常教学活动的有力补充,使纪念品设计开发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基本策略。

结语

第5篇:销售文化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职;汽车营销与服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

1研究背景

受多年传统教学模式影响,高职院校并不注重对高职生创新创业教育与能力培养,对创新创业意识处于摸索阶段,仅仅只是停留在提升高职生职业技能方面。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目前担任创新创业的教师一般都为公教部教师,经过创新创业系统课程培训的教师较少,教师没有笃实的理论知识,也不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对汽车专业高职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引导能力不足,以至于不能为高职生拓宽实践渠道与机会,也未能提升高职生对创新创业学习的积极兴趣。本文提出基于对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培养体制的研究,提出在优化技能竞赛与人才发现体系;建立分层、分类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双创”师资体系;创新创业课堂教学;完善教材体系;搭建校内外创新创业综合平台等六个方面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创业的基本功,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最终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质量。

2培养体系建设的思路

2.1优化技能竞赛与人才发现体系

注重“赛教融合”,开展以赛代考的人才发现体系。让学生在比赛中展现对专业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情况,通过教授专业知识和实践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创新竞赛。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的“创新创业大赛”、“汽车礼仪大赛”、“销售知识竞赛”等比赛,通过比赛方式,选拔优秀专业人才。组织汽车专业学生参加“五一车展”“十一车展”等实践活动,通过企业导师的信息反馈,了解学生汽车销售与服务的实操能力。通过理论-实践-理论的培养方式,提高学生比赛水平。同时,学校、系部建立专门基金,用于表彰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表现突出的指导教师和学生,发挥“榜样”、“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做好“帮、带”传承作用,老生带新生、已经比赛的选手参与“新选手”的选拔、培训和考核。逐步形成强有力参赛选手人员的保障体系,避免出现断层。带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或课题研究,指导扶持大学生举办创新创业交流会、产品会、品牌推广会和其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等。在各类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学术研究、项目分析、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了解创办企业流程。

2.2建立分层、分类的人才培养体系

建立分层、分类的人才培养体系及灵活的学分考核方法。结合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重视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根据自身性格特点及专长,选修不同专业的课程,根据学分要求完成不同培养体系的教学计划。从培养内容与培养方法两方面入手,联合校内外资源进行培养。除了在基础型教学、汽车营销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的培养,还要加强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培养。特别是创新型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创业课程的实训能够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理论基础,创新创业大赛则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通过人才培养体系,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学生不仅具备一定的汽车销售能力、汽车配件销售能力、汽车销售市场预测能力和汽车营销的售后服务能力,还应具备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创新创业的能力。

2.3构建“双创”师资体系

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的“双创”师资团队,教师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明确全体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责任,鼓励全员教师参与创新创业课程授课,修订并完善教师和团队绩效考核将创新创业教育业绩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在教育科研方面,在政策和资金方面鼓励教师申请创新课题,引导教师指导创新比赛。支持教师将科技成果产业化,鼓励教师创办微型企业,担任创新创业教育导师,指导学生创办公司、设计开发新产品或从事经营活动。定期组织选派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赴业务相关汽车企业脱产跟岗实习,如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教研室教师,跟岗汽车4S店前台接待、售后服务、配件管理、二手车鉴定等岗位,获得真实可靠的一线经验,从而为教学创新做好知识储备。建立健全职业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特别是对汽车企业的高级人才的引进,推动企业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邀请政府或企业中的教师担任第二导师,负责教学技能实战课程或是企业创新能力课程。

2.4将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创业课堂教学

我校“精益求精、密益求密”的校训将“船政文化”与工匠精神相融合。培养高职学生的匠人精神,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的课程普遍具有综合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其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在授课同时注重适合开展以“船政文化”、“工匠精神”为主的思政教育。创新离不开教育,特别是对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教育。将创新创业课堂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到课程培养方案、教学体系、教学质量保障机制、课程考核等课程管理和教学环节中,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的紧密结合,构建全课程育人的“一体化”新格局。在课程教学中,以自我图强、开拓创新、忠诚报国、追求卓越的“船政精神”特质为精神引领,将思政元素融入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理论知识课程与汽车销售实务模拟训练课程中,通过培养学生服务基层,无私奉献的“爱国情”;培养学生自我图强,艰苦奋斗的“事业梦”;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百折不挠的“工匠心”;培养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质量观”。使学生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在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中培育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鲜明的政治取向,促使学生成长成才,起到教学育人的职责。力求在传授创新创业课程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知行合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合作团队精神、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培养创新能力、永不服输的精神。夯实学生做人做事的品德,实现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个人修养的教育目标。

2.5完善教材体系

通过编写制定课程标准、构建课程内容、整合多方课程教学资源,融合汽车营销服务与创新创业思路,初步形成课程的特色。除了制定掌握原有的专业的汽车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的专业基础教材外,例如,《汽车文化》、《汽车保险》、《汽车结构与维修》、《事故车辆鉴定与定损评估》、等,同时也应具备开发创新创业的意识、创业素质与实践能力的教材的能力,将创新创业知识与汽车营销专业理论知识有效融合,合理设计开发。例如,《汽车网络营销创新》,《创业营销-汽车营销新手指南》等。将实践课程纳入正规的课程体系,建立严格的考核标准。以深化产教融合为基础,我校与丰田、奥迪、宁德时代、长安福特等知名汽车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鼓励教师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实践课教材。帮助学生提前知晓上岗就业后将面临的工作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与就业环境判断能力。根据“1+X”培养要求,将学生毕业需要考取的相关证书,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可以将驾驶证、助理营销资格证等考证内容制定好相关教材,纳入整体课程体系,融入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好与企业需求和市场需求动态监控,对于市场需求能够有足够的敏感性,进而实现使教材体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切实推进创新创业教材体系的完善工作。

2.6搭建校内外创新创业综合平台

主要依靠与我校合作的汽车企业资源,借助汽车企业的平台搭建高层次以及专业化的校内外汽车销售的培训与实训基地。具体而言,汽车销售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以及创新,必须坚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理,打破传统的汽车销售模式,积极的探索和开拓新型汽车销售模式。根据“订单班”培养方式,开展校外创新创业综合平台合作。如汽车营销与服务“一汽丰田订单班”,福州一汽丰田前横店能够为订单班学员在专业教学、毕业实习、就业等方面提供前台接待、展厅销售、DCC、售后服务等多种岗位。在校内外创新创业综合平台使用过程中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多创新人才、高素质人才。鼓励教师联合校企合作企业利用“厂中校”、“校中厂”优势,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扶持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各类职业教育,如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与新奇特车业服务有限公司的“二元制”培养。融合“1+X”理念,探索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注重跨学科合作,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过程中,扬长避短,培养学生除专业知识以外的短板能力。比如,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学生,在具体技术开发、财务知识、管理知识的组织架构能力等方面缺乏系统培训。因此在搭建校内外综合平台时可引入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管理专业学生、有企业管理经验的企业人员,以不同专业联合协作模式开展实践训练,提高学生创业的综合能力水平,为将来实现自主创业积累丰富经验。

3结语

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发展战略要求,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时始终坚持“以创新创业为核心,以学生成长成才为根本,以培养具有科学信仰、科学能力、科学品质、科学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为最终目标”的工作理念,采取多种措施,扎实有效做好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创新创业背景下,积极寻求高职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教育培养体制。

参考文献:

[1]雷声熙.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汽车专业教学改革[J].现代职业教育,2018(32):114.

[2]田朝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证研究———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教育技术,2017(7):71-73.

[3]孙延.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3):44.

[4]袁德栋.创新创业背景下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6):67-6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