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直接投资范文

直接投资全文(5篇)

直接投资

第1篇:直接投资范文

关键词:经济增长;外国直接投资;三亚市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进行改革开放以来,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一直是各级各地政府的工作重心之一,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外国直接投资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推动了技术的快速进步,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海南省作为中国最大的也是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自办大特区以来,省委、省政府就利用中央给予的特区优惠政策,投入巨资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了外国直接投资的大规模进入。三亚市在利用外商投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对省内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三亚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和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相比,依然处于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外资的质量偏低、产业投向过于集中以及大型的投资项目比较少等等[1]。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的问题,有助于三亚外商直接投资发展得更好更快。本文:首先,研究了从1990年至2014年三亚市外国直接投资规模的变动情况,并将发展历程大致分为4个阶段;其次,通过构建以三亚市国民生产总值和就业人数为被解释变量的计量模型,分别对外国直接投资进行和外国直接投资对国民经济影响程度做回归分析和定量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给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促进三亚市不断扩大和提高外国直接投资的规模和质量。

二、三亚市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发展历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三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不断改善、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促进三亚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三亚市从1990年至2014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64985万美元,其发展过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1.高速增长阶段

(1990-1995年)继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和“十四大”之后,我国便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目标,加大了改革开放的力度,为更好地利用外商投资清除障碍。90年代,随着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我国又进一步扩大了外商投资的领域,促进了我国吸引利用外资的发展。海南建省办特区以后,特殊的政策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三亚市在这一阶段利用外资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在1990-1995年这几年的时间里,三亚市实际利用外资每年都保持着相当高的增长率,其中1992年的增长率高达530.62%。1995年实际利用外资是1990年的28倍,5年平均增速为145.99%。造成这种超高增速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去的基础太低,所以体现增速非常高。

2.稳定发展阶段

(1996-2003年)1997年底,国务院召开全国利用外资的工作会议,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吸收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经验,并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力度、提高外国直接投资的利用效率,并将吸引利用外资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阶段,向国际化这一更高的层次发展。我国进一步改善国内的投资环境,增加了市场准入机制,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增加透明度,促进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2004年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较前一年下降了41.45%,并且一直到2009年都没有恢复到2003年的水平。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企业也积累了足够的资本,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积极参与到三亚市的旅游建设之中。例如这一时期旅游景区建设、星级宾馆建设以及房地产开发都可以看到国内资本的影子。因此,对于外国直接投资的渴求就没有之前那么强烈。此外,由于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外商直接投资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致使2009年的增长额相对前两年来说较少。4.增速下降阶段(2010-2014年)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至此,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步入正轨。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国将在2020年将海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使之成为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三亚市作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排头兵,在多个领域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积极吸引国外具有资金实力、先进技术、现念的企业参与建设,因此外国直接投资基本保持增长[2]。但是,由于国际经济形势一直处于波动之中,导致增速较低,并在2014年略有下降。

三、计量模型的建立

1.模型的设定

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归纳,以及数据的可得性,选择了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回归分析。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一直是很多学者研究的问题之一[3]。根据相关经济理论,两者之间的关系,既可以是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也可以是国内生产总值促进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又或两者兼而有之[4]。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建立以下模型:Y=β0+β1X1+μ(1)其中,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X1为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β0为常数项,β1为解释变量的待估系数,μ为随机扰动项。在构建的方程中只有一个自变量,不会产生异方差和自相关问题,运用最小二乘法得到的结果可以保证无偏性、一致性、有效性。

2.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借助EVIEWS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通过整理回归结果得到如下回归模型:Y=-900244.4+132.7214X1(2)T=(-1.932614)(4.530372)R2=0.471559R2=0.448584F=20.52427n=25由回归结果可知,可决系数和调整可决系数为0.471559和0.448584,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基本上能够接受,在因变量变化中只有47.16%由自变量引起。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因素还有很多,例如:国家政策、经济发展水平等等,但很多都是无法定量的因素。所估计的参数β赞1=-900244.4,β赞2=132.7214,说明实际利用外资每增加1万美元,平均来说可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32.7214万元,符合预期。但解释变量的系数大于显著水平的临界值,T检验可以通过。

3.模型结果的分析

通过对三亚市1990-2014年间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对国民生产总值存在较为显著的影响。外国直接投资通过资本积累效应、技术外溢效应、创造贸易效应、产业升级效应以及创造就业效应,对三亚市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加大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建议

根据三亚市外国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的分析,可以看出三亚市外国直接投资还存在总量小、发展水平低、波动剧烈和实际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外国直接投资对三亚经济的发展有较为显著地促进作用,因此扩大和提高外国直接投资的规模及质量,对提高三亚的经济发展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

三亚市作为一个建市不足四十年的新兴城市,在基础设施方面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吸引外商在直接投资的硬性条件,而物流、通信、金融深化等具体行业的发展水平是三亚市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具体条件[5]。政府应加大力度改善三亚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三亚市的交通运输环境;同时要加强电网、通讯、计算机网络、邮电等项目的建设,应有长远眼光,制定全面发展规划;利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特殊政策,在金融领域进行创新,为外商直接投资提供相应的金融政策支持,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加强监管。

2.强化法规和管理制度的建设,打造法制环境

司法的公正性和政策的透明度,有利于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和办事水平,同时也能够使跨国公司安心发展,加大投资力度。经过海南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批准三亚市自2015年6月1日起可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三亚市要利用这一机遇,依法高效地行使地方立法权。通过制度建设,增加三亚投资的安全程度,要做到司法公平,切实维护投资人和所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

3.拓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渠道和方式

相关部门主动采取多种方式,多渠道引进外资,可以通过采用网上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赴外直接宣传等多种方式来实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灵活多样地处理,能够加大外商的投资力度,促进三亚市经济的进一步的发展。拓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渠道,使三亚的外商直接投资能够不依赖于某一国家、某一地区,避免三亚的经济因过分依赖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而产生经济波动。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后,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能力有所减弱,我国逐渐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但三亚的发展亟需资金,建设国际旅游岛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吸引外资,应当紧紧抓住这次发展的机遇,吸引更多的外资,促进三亚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思泉.海南省FDI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60-64.

[2]钱愈嘉.FDI对海南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1988到2013年数据[J].当代经济,2015(05):47-49.

[3]陈明森.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转移、技术外溢及其结构差异———以福建省外商直接投资计量模型分析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05(10):84-90.

[4]桑秀国.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中国20世纪90年代时间序列数据计量分析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35-44.

第2篇:直接投资范文

关键词:市场化进程;两岸合作;台商投资;新时代

一、引言

中国走上复兴之路,关键在于坚定不移实行对外开放和建立开放型新经济体制,就经济领域来说,市场化改革是贯穿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台商是中国大陆市场化进程的参与者和受益者(高长,2009;王建民,2018),改革开放的40年是两岸经济合作由量变到质变的40年。两岸经济合作模式由过去的“台湾接单—大陆加工生产—出口海外”的三角经贸网络逐渐向资本、技术、区域合作、产业链等更深层次融合的方向迈进。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经济第一引擎,未来中国大陆经济从引领国际经济到引领两岸经济合作进一步深化符合逻辑的延展,重视新时代下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的变化,尤其是市场化新阶段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将是台商不可忽视的议题。

二、市场化进程中的台商大陆直接投资

(一)合作模式由单一转向多元1.资本合作目前,台商海外投资形态主要以独自为主,两岸合资企业占有一定比例。2017年在中国大陆选择独资投资比重为78.18%,合作投资的对象主要以其他台商为主,占10.79%,与中国大陆私营企业合资比重占8.15%,与外商企业合资比重占6.96%。此外,在中国大陆资本市场上市已经成为台企后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截至2019年5月,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台资公司共有28家,行业分布以制造业为主,共有25家,占比约为89.2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与建筑业则分别为2家与1家。2.技术合作随着中国大陆对技术创新的重视,以及对产权保护等法律制度的完善,技术市场化水平显著提升。技术密集型产业是台商对中国大陆的投资重点,两岸技术合作已存在良好的增进态势,表现为一是大陆台商研发在地化比例不断提高,2017年达到38.8%;二是接受中国大陆的技术转移比例有所提升,2017年大陆台商技术来源于购买当地技术和当地研发机构比例共计约7%,而这一比例在2003年为3.78%①。

(二)共拓市场一方面,是对中国大陆内需市场的拓展。近年来,国际贸易格局发生深刻调整,国际贸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拉动明显减弱,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对全球贸易的拉动作用式微,台湾外贸备受冲击。在市场力量作用下,台商在2007年后对中国大陆的首要投资动机转变为扩展大陆内需市场。另一方面,是两岸共同对海外市场的拓展。新一轮对外开放使中国大陆成为更开放的区域经济合作平台,改变原有以发达国家为主要市场的国际格局,两岸企业携手“走出去”已有先例。

(三)产业链合作中国大陆与台商的分工角色相应地发生改变,从仅负责制造与组装环节逐渐转换到参与研发、供应、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分工。在产业链上游,中国大陆在2003年首次超过台湾成为大陆台商机械设备与原材料采购主要来源地,采购当地化占比达49.93%,随后始终保持首要采购来源地的角色,直到2017年这两项比例均达70%左右。在产业链下游,台商销售当地化现象明显。2017年大陆台商在中国大陆当地销售比重占76.43%,其中分产业来看,服务业销售当地化高达90.17%,其次是传统产业销售当地化比重为80.86%,资讯电子产业销售当地化为59.58%。

三、新时代台商大陆投资环境的变化

(一)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大近年来,西方国家制造业回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区域间贸易摩擦扩大,政策不确定性等使世界投资形势出现变换,中国大陆外资流入势头明显超越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体现了中国大陆不断深化的市场化改革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举措所带来的投资环境优化效应开始显现,正在掀起新一轮外资流入热潮,抓住中国大陆新一轮改革开放将是台湾规避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必然选择。

(二)中国大陆内需市场成长迅速中国大陆经济水平不断提升,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之多②。根据2019年1月IMF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中国大陆2019年和2020年GDP增速预期为6.6%和6.9%,明显高于世界预期平均水平。中国大陆正在扭转过去内外资企业一味以供应发达国家市场为主的营销局面,满足内需市场需求成为主流。新时代下,两岸经济交流格局悄然改变,已从台湾主导的“卖方市场”转向中国大陆主导的“买方市场”。

(三)中国大陆产业链升级诉求迫切当前中国大陆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为了摆脱发达国家在技术与贸易等方面的封锁,中国大陆更加重视高端制造业的培育,在生产与研发环节跳脱低端锁定的困局,产业链升级的诉求迫切。“十三五规划”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未来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中国制造2025”将使中国大陆制造业转型并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制造基地的角色不再适用中国大陆的发展规划,对两岸合作模式长期存在的路径依赖带来冲击,大陆台商的结构转型势在必行。

四、结论与展望

台商作为中国大陆市场化改革的参与者与受益者,其对中国大陆的投资经历了前期在金额、区域、产业方面量的积累,和当下在资本和技术等合作模式、共拓市场、产业链合作方面质的变化。对此,本文提出新时代两岸经济合作的展望:第一,积极参与混合所有制经济建设。未来增进两岸企业间互持股份、资本收购并购是顺应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方向的重要手段,中国大陆A股市场将为台商融资提供优质平台。第二,更加重视中国大陆内需市场的崛起。随着中国大陆市场化改革对营商环境的优化,世界资本流入势头显现,台商应抓住40年来两岸经贸合作打下的基础,深耕中国大陆内需市场,消除被世界经贸新格局边缘化的风险。第三,两岸合作模式要打破路径依赖困境。基于目前两岸技术合作的比重仍较小,且台商在地化研发主要针对中低端应用型研发,未来可以与陆资企业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共同进行研发创新。第四,要抓住新一轮对外开放时机。“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等举措可以成为台商以中国大陆为腹地向周边发展中国家扩散的重要推手,抓住本轮对外开放的机遇将是台湾参与区域经济整合的重要媒介。

参考文献:

[1]高长.大陆经改与两岸经贸(第二版)[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2009,10.

[2]王建民.台商是大陆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与贡献者[N].中国台湾网,2018.8.10.

[3]曹小衡.坚持改革开放,持续扩大两岸经济——改革开放40周年两岸经贸发展轨迹[J].两岸关系,2018(4):20-23.

第3篇:直接投资范文

一、我国对外投资现状

1.自2000年中央提出“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跨国投资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随着对外开放的强势发展,我国GDP、外汇储备增长势头强劲,中国政府鼓励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OFDI)。统计资料显示,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额约为1万亿美元,相比于2019年的约1.5万亿美元下降了35%,具体地域来说,欧洲2020年外国直接投资额同比下降80%,北美下降42%等,相反亚洲地区则上升了4%,是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地区,约占全球2020年外国直接投资额的一半。亚洲地区能够实现正增长主要依赖东亚地区的经济复苏,尤其是中国的快速增长,东亚2020年外国直接投资额达2920亿美元,而中国就占了1490亿美元,同比增长6%。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国,主要由技术相关行业、电子商务和研发所推动,反映了中国成功遏制新冠疫情大流行,GDP增长迅速恢复。中国还是2020年全球最大投资国,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稳定在1330亿美元,中国跨国企业的持续扩张和积极并购为其奠定了基础。2020年1-11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6593.6亿元人民币(折合950.8亿美元),同比下降3.1%。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3828.2亿元人民币(折合1994亿美元),同比下降3.7%;完成营业额8349.6亿元人民币(折合1204亿美元),同比下降10.2%。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25.5万人,11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63.5万人。主要呈现以下特点(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1)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不断推进。1-11月,我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59.6亿美元,同比增长24.9%,占同期总额的16.8%,较上年提升3.9个百分点。在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1143.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708.7亿美元,分别占同期总额的57.4%和58.9%。(2)是对外投资结构持续优化。1-11月,流向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157.6亿美元,占比16.6%;流向批发和零售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领域的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8.4%、12.2%和7.4%。(3)是东部和西部地区对外投资增长较快。1-11月,地方企业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698亿美元,同比增长12.2%。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对外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6.3%和4.3%。(4)是对外承包工程部分行业走势良好。1-11月,一般建筑、电力工程、水利建设类项目新签合同额增长较快,其中一般建筑类新签合同额473.6亿美元,同比增长12.6%;电力工程类新签合同额444.3亿美元,同比增长10.5%。

2.在研发支出规模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竞争力的持续提升依赖于技术水平的提高,要求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前不久,欧盟公布了2020年全球企业研发支出100强,其中中国有10家公司进入了前100名,分别是华为第3位,阿里巴巴第26位,腾讯第46位。制造业还有上汽集团第81位,中兴第95位。由此可见,相比于发达国家,中国跨国公司研发投入仍略显不足。

二、RCEP协定对跨国公司的积极影响

1.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建立后,对我国跨国公司而言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可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协定内既有日本、澳大利亚这样经济科技发达的强国,又有东盟内部泰国、马来西亚等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还有印度这样人口众多,消费需求、市场潜力比较大的国家,跨国公司可通过协定的建立进一步深化与区域各国的合作,在合作进程中进一步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利用其它协定国比较优势弥补自己的比较劣势。

2.能够开拓新市场。区域内包括16个国家,涵盖32亿人口,市场潜力巨大,通过协定的建立,跨国公司可以更进一步获得贸易利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主要内容就要是要消除贸易壁垒,创造更加自由的环境。如果协定建立,各国间会降低关税水平、取消部分阻碍贸易自由化的非贸易关税壁垒,跨国公司可进一步在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上提高专业化生产趕度,形成规模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带来的利益。

三、协定对我国跨国公司的消极影响

1.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会使我国跨国公司母公司受到冲击,尤其是国内对区域内国家存在比较劣势的产品会产生更大的冲击。中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竞争力不高,市场开放后本身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国家还会以更低的出口成本将产品出口到中国市场,国内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企业受到冲击,更会降低对外出口能力。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存在竞争优势外,东盟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也具有很高的竞争力,协定建立后两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成本均会下降,双方会在此类产品上产生激烈的竞争,不利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2.从整体结构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建立后区域内化国将会整合为一个巨大的统一市场,各方间的经济政治联系会更为紧密,各国间的彼此依赖程度还会进一步增强,一旦某一国内出现政治或经济的动荡都会使我国与其相关的产业受到牵连。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必定会对中国正常的贸易发展产生影响。

四、政策建议

本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基于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发挥大国稳定器作用。RCEP资源丰富,经济多元,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经济发展空间广阔,跨国公司发展潜力巨大,中日韩携手合作能够起到大国稳定器作用。全面深化中日韩经济合作,不断完善RCEP合作机制,统筹推进RCEP发展。要积极打造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全面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加快构建全球治理体系,完善全球治理规则。

3.加大对技术创新的补贴。整体来看我国企业研发支出规模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而核心技术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国家应给予企业在良好的经济环境下进行核心技术的创新。目前我国跨国公司高度依赖核心原材料进口,我们必须突破技术瓶颈,弱化企业在国际竞争合作中的可替代性。

4.加强国际合作。良好的国家关系以及政治局面的稳定有助于跨国公司在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中进一步发展,积极汲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技术,打造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命运共同体,在“一带一路”和“RCEP协定”双重作用下积极去迎接跨国公司在国际间遇到的各种挑战,顺应时代的潮流,促使跨国公司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引用出处

[1]孟夏: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方笑君,孙宇.新时期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分析[J].国原贸易,2012

[3]魏铭,曹俊杰.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问题及对策研究.金融教育研究,2020

[4]康珊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研究的文献综述.对外经贸,2019

[5]刘凤,聂清华.新常态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特征、问题及对策.西南金融,2019

[6]邓小乐,白雪,李建军.中国跨国企业经营问题与对策.企业管理,2020

第4篇:直接投资范文

关键词:招标阶段;投资控制;招标控制价;合同条款

对于政府投资项目而言,投资控制的依据就是经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定的投资概算。投资控制的目标就是在项目实施各个阶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使得项目的最终投资不超过投资概算,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项目投资不能超概”,是项目投资控制的红线。如何做到项目投资不超概,需要在建设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对项目投资加以控制,从而保证项目总投资控制在核定的概算内。其中招标阶段的投资控制是整个项目投资控制的基础,也是关键环节。招标阶段投资控制的重点,是对工程费用中的建筑安装费用及建设工程其他费用中部分实行市场价格的费用(包括勘察设计费、项目管理费、监理费、造价咨询费等)的控制。主要从招标控制价、招标主要合同条款两个方面来说明。

1建设工程其他费用招标阶段投资控制

建设工程其他费用中的勘察设计、项目管理、监理、造价咨询等的招标,需要编制招标控制价。这些项目招标控制价的编制依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依据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一种是结合市场价按照成本加利润的方式计算。采用第一种方法计算时,要全面考虑收费标准中各项费用的计取要与本项目具体情况以及本项目具体的工作内容相匹配。例如,设计费中是否包含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是否包含竣工图的编制等。监理费计算中考虑具体的调整系数及取费基数,如是否扣除建安费用中的设备费,项目高程调整系数、项目难度调整系数计取是否正确等。造价咨询费计算时要考虑工作的具体内容是否与收费标准中的取费系数相对应。采用市场价进行计算时,要充分调研类似工程项目的情况,编制基础数据,包括需要的人员类别及数量、驻场的时间、交通、住宿、办公条件等,结合目前市场各项费用的实际情况确定单价,然后综合计算出相应的成本,再根据目前行业利润水平计算相应的利润,从而得出总费用。在实际操作中,这两种方式通常结合使用,两种计算方式都进行计算,然后进行比较,看看哪种计算方法算出的总费用相对较低,就采用哪种。从投资控制角度来说,上述项目招标主要条款的策划首先要注意合同工作内容是否涵盖项目整个过程的全部工作内容,增加的工作内容是否另行收取费用。例如,设计工作中是否包含派驻现场设计代表,费用是否包含在设计费中;由于建设单位原因进行的变更,是否另外收取费用,设计工作是否包含专业深化设计。监理工作中,由于建设单位的原因工期延长,监理费是否增加;如果增加,如何计算监理费;造价咨询工作中,进行市场调研、考察的费用是否包含在合同中;如果施工单位上报的结算超出审定额的一定范围后,如何计取费用。其次,在进行合同策划时,要充分考虑项目的工期。在合同条款中要考虑由于不可预见的工期延长而导致的费用增加条款,设置一定时间的免费服务期,降低费用增加风险。

2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招标投资控制

编制项目招标投资控制价的依据有:施工图纸、招标范围、计价依据、现场管理要求、政府有关规定(扬尘治理的费用)、建设单位的要求等。在编制招标控制价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由于编制招标控制价时,施工图纸没有经过会审,可能存在一些图纸表达不清和错误的地方。造价编制人员在进行招标控制价编制的过程中,如发现图纸中有明显的错误,且这种错误如果不纠正,会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变更,且这种变更会对造价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就要及时提出,并同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并做好记录。对于设计文件没有明确但是施工必然会发生的项目,也需要设计单位进行明确,并做好记录。如果项目有项目管理公司,就需要项目管理公司的专业人员在编制招标控制价之前,对施工图进行审阅,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编制招标控制价之前,要仔细查阅场地资料(地形图)、地质资料(地质勘察报告),判断在进行基坑或基础施工时,是否需要对地下管线、障碍物进行排迁或保护;是否需要基坑支护,是否需要降水。同时,要考虑工程地质情况,查看地质勘察报告,明确是否会涉及降水。在编制控制价时,需要将上述因素考虑进去,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同时要在清单中单独列项。对于特殊的场地(如未平整的坡地),要考虑土方平衡问题。在计算土方开挖和回填时,要考虑到土方总体是外运还是外购。如果土方量不足,就需要考虑土方倒运,而不是外运,同时考虑外购土方的价格和运距。在编制招标控制价时,要明确采用的计价依据及取费标准。对于政府投资项目而言,必须依据现行的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及当地的建设工程计价依据,并按照当地规定招标控制价取费标准进行取费。其他需要注意的情况,包括政府有关造价方面的政策要求,如是否考虑人工费动态调整,调整的系数是多少。还有对于一些特殊结构形式,要考虑到相应的施工方案,如高大空间结构的模板架设、超大构件安装方案及吊装设备的选择。还有建设单位对装修标准、材料设备的档次选择,都要考虑。招标控制价编制完成后,除编制单位内部审核外,建设单位或项目管理单位要对招标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进行审查。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清单项目特征描述与施工图纸做法是否一致。如果项目特征描述与设计图纸不一致,在实施中,施工单位会发生变更,导致新增综合单价的出现,从而引起合同结算价款变化。对清单中的计量单位进行审查,如果计量单位发生错误,可能导致工程价款成倍或数十倍的变化;对工程量特别大或者特别小的项目进行审查,如果工程量发生错误,尤其是发生数十倍或者数百倍的工程量错误,可能导致工程价款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如果投标人利用这些错误进行不平衡报价,将会给工程结算带来很大的难度。在招标阶段,无论是对招标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进行审查,还是在编制招标控制价时对重点问题加以注意,其目的就是减少工程变更和新增综合单价,从而降低工程结算时工程价款的不确定性,提高招标控制价的准确性,从而为整个工程的投资控制提供更准确的依据。工程在招标时,招标文件中要有施工合同主要条款,而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因此,在编制招标文件之前,要对施工合同进行策划,尤其是涉及到工程投资方面的条款。目前,政府投资项目施工合同多采用范本,其中关于价格调整条款的约定有三种价格调整的方式,要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在专用条款中,明确价格调整采用哪种方式。第1种方式:采用价格指数进行价格调整;第2种方式:采用造价信息进行价格调整;第3种方式:专用合同条款约定的其他方式。对于工期短的(一般工期在一年之内),建议可以采取第三种方式,约定不进行价格调整。对于工期较长的项目,可以采用第一种或第二种调整方式。在实际操作中,第二种调整方式相对简单明了,采用的相对较多。第二种方式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合同中要约定调差材料如何进行计量的问题。

3结语

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贯穿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而有些建设单位往往只注重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投资控制,尤其是项目招标阶段的投资控制。项目招标阶段的投资控制,是整个项目投资控制的起点,也是重点、关键点。只有有效地控制了招标阶段项目的投资控制,才能更好地在其他阶段进行项目投资控制,从而为整个项目的投资控制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春阳,尹贻林.浅谈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控制体系[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2002,18(1):12-15.

[2]邱艳艳,李万猛.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投资控制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2):2264.

第5篇:直接投资范文

关键词:轨道交通工程;勘察设计阶段;投资控制

自21世纪以来,我国一二线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日益繁荣,轨道交通已成为大城市居民的主要交通方式。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计划的不断升级和各种新型交通建设技术的不断应用,轨道交通的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投资管理水平也得到了大大提高。实施投资管理是控制建设投资的必然要求,对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健康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重要性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必须严格按照项目审批,研究调查,设计评估,招标采购,施工调试,验收等程序进行。该项目的建设周期约为5-6年,具有投资额大,建设时间长,建设内容多样而复杂,方法难以实施的特点。很难对其进行投资控制。研究表明,勘察设计工作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项目投资,所占比例超过70%。因此,如果要做好投资控制,必须首先进行调查和设计。这是项目建设阶段投资控制的重中之重。它与建设阶段投资的成败有关,并且与铁路项目带来的各种收益密切相关。

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设计阶段投资控制问题分析

(一)设计周期被缩短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都处在繁忙期,大部分城市都将建设轨道交通作为基础建设投资的重中之重,为其投入的精力、人员、资金等数不胜数。出于经济发展和回笼资金的需要,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工期被随意压缩,设计时间被迫调整。因轨道交通投资金额大,地方财政情况吃紧,项目规划的各项审批工作成了建设周期控制的节点,设计周期被限定,影响了设计质量。上述几点站在相对客观的角度分析了设计周期被缩短的原因,而缩短设计周期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设计阶段工作的质量控制,不利于后期建设阶段投资控制工作的开展。

(二)设计审查不到位

现阶段,我国具有轨道交通设计甲级资质的设计机构数量很少,这与轨道交通建设的日益增长的需求不相适应。这些设计院已经长时间超负荷工作,设计人员的工作量很大,需要完成。时间短,加上所涉及的知识复杂,每个项目施工现场的自然条件也大不相同,导致设计质量参差不齐,经常出现质量问题。另外,设计评审不严格,评审时间短,评审仅是形式上的,侧重于技术可行性,忽视经济可行性等问题,因此评审后的设计方案仍然存在很多漏洞,在审核阶段未发现的问题将全部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从而增加了投资控制的风险。

(三)设计施工结合程度低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任务量正随着建设需求不断加大,导致设计院运转压力加大,因此其招聘了大量专业合适的研究生,并将其按照需求与能力安排到各个岗位,但因研究生的建设经验不足,且对有关技术的知识不甚了解,对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了解少之又少,建设所需了解的知识覆盖面广、内容繁杂、工程实际情况各异,所以研究生在实际开展工作时难免出现问题,比如设计过于理想化,与实际施工的结合程度低。在施工阶段这些问题都会暴露出来,进而影响工程建设,甚至为建设埋下安全隐患。

(四)设计阶段过于重视技术

设计师在设计阶段过于重视安全性、实用性以及设计方案与相关标准、要求的契合度。思维过于模式化。例如,为保障安全随意加大围护结构厚度与深度,加宽横截面面积,盲目提升混凝土强度,增加钢筋使用,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忽略了安全与经济效益兼备的方案的选择与优化。另外,设计中标后竞争变小,且不存在奖惩机制,导致设计单位的压力减小,降低了其开展造价控制的积极性。

(五)设计人员经济意识薄弱

许多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都不会考虑造价因素,认为该内容不在自身工作范围之内。而近几年,一些轨道交通施工阶段发生了塌陷等安全事故。所以在设计阶段提升建筑安全系数,严格把控材料的选择变得更加重要。设计师可以采取提升土层注浆系数,提高抗渗等级等办法保障施工安全。但现在存在少部分设计人员故意使用昂贵的材料,但实际上材料的质量并不是最好,目的在于提升工程造价,谋取更大利益。在设计审查时,又不注重经济可行性检查,因此绝大多数隐患并未得到解决,引发了一系列难以处理的问题。

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设计阶段投资控制措施

(一)做好总体规划,确保周期正常

设计周期与设计质量直接相关,若设计周期过短则方案不完善,若设计周期过长则设计人员不够认真,都会导致方案质量不佳的问题出现。因此,设计单位必须先了解设计任务,制定合理的规划,确保设计周期合理,做好人员调配和设计内容的安排,才能开展出既有质量又有效率的设计工作。设计单位应加强对设计各环节的监督审查工作,在一阶段任务完成后进行验收,以确保设计内容合理无误,尽可能将问题排除,降低施工风险和方案变更的几率。

(二)做好地质勘察,排除工作干扰

地质勘探的精度和深度直接影响路基、桥梁、隧道及其他结构的设计精度,工程措施及其成本。因此,从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应该增加对地质勘探的投资。特别是对于地质复杂的建设项目,有必要将后期工作的内容向前推进,加大现场勘察的工作量,为稳定路线图打下基础,减少繁重而艰巨的工程量在后期。特别是在固定勘测阶段,有必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及有关人员的协调,消除对勘察工作的干扰,确保地质勘查的准确性和深度,以满足其他行业确定工程措施的要求。

(三)加强设计审查,提高方案质量

设计评审主要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初步设计评审,另一个是施工图设计评审。设计评审工作是由业主委托的咨询公司进行的,并有相关工程建设单位的参与,并有行业专家的指导。审查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始:(1)审查建设技术的可行性,现阶段我国城市轨道建设主要使用盾构法、明挖法、盖挖法等方法开展主体建设工作,选择的方法将直接影响项目造价,还会对项目建设的难易程度、时间、后期运营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建设办法时一定要综合多方因素,经过慎重对比后确定。(2)审查项目经济合理性,根据项目建设所在城市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概算审查工作,落实经济指标的对比与研究工作,将本城市曾开展过的类型相似的项目的经济指标收集好,并做有效整理,录入计算机设备建立数据库方便储存和查阅。(3)对于工程中可能要使用到的新材料、新技术要做好市场调研和项目契合度调研工作,不能盲目应用。

(四)提高人员素质,借力造价咨询

要想开展高质量投资控制工作,则必须拥有具备大量知识储备、很强专业能力的工作人员。其除了要了解投资控制的工作内容,还要对工程技术、造价管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还要具备很强的责任心,且乐于汲取经验与新知识,善于总结工作经历。拥有这样的高精尖人才是开展高质量投资控制工作的基础。与此同时,企业可以与第三方造价咨询单位达成合作意向,由造价咨询单位从专业角度估计项目投资,从根源上将资金评估可能出现的差错消除,降低项目建设风险。

(五)推行限额设计,控制项目成本

限额设计指的是在批准的投资额度下开展初步设计概算,再按照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预算。限额设计控制项目资金的效果极佳,基本杜绝了大额度超支现象的发生。限额设计与压缩投资存在本质上的区别,限额设计是在项目功能和目的不变的前提下,尽可能实现资金与技术、原材料、设备等之间的合理配置。具体投资决策方法见图1。

(六)健全设计合同,督促设计履约

设计合同当中要写明设计任务、具体内容、建设时间、建设要求等,要明确建设标准,并结合相关设计考核约定。但是,根据情况,设计质量不能达到标准,协调误差始终是对项目投资控制产生负面影响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签订设计合同时,应标明相关条款,以消除问题的根本原因。可以细致写出有可能遇到的质量问题,并将问题出现后的惩罚措施写明,可以与设计费用直接相关,以敦促设计方提高自身责任意识,还可以将设计配合的具体内容与要求单独写明,将费用清单列细,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考核,资金按照配合阶段支付。

四、结语

相关热门标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