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伏尔泰名言范文

伏尔泰名言精选(九篇)

伏尔泰名言

第1篇:伏尔泰名言范文

1、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肯研究利用它们,便能从失败中培养出成功。

2、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3、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的很少

4、每当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5、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6、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

7、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暖。

8、很多事先天注定,那是“命”;但你可以决定怎么面对,那是“运”!

9、用行动祈祷比用言语更能够使上帝了解。

10、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11、在你不害怕的时间去斗牛,这不算什么;在你害怕时不去斗牛,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有在你害怕时还去斗牛才是真正了不起。

12、领导的速度决定团队的效率。

13、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

14、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

15、为别人鼓掌的人也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

16、成功的人是跟别人学习经验,失败的人只跟自己学习经验。

17、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18、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19、成功呈概率分布,关键是你能不能坚持到成功开始呈现的那一刻。

20、不大可能的事也许今天实现,根本不可能的事也许明天会实现。

21、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积极的力量。

22、诚心诚意,“诚”字的另一半就是成功。

23、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带给别人信心。

24、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

25、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26、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27、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28、金钱损失了还能挽回,一旦失去信誉就很难挽回。

29、不要问别人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为别人做了什么。

第2篇:伏尔泰名言范文

《赵氏孤儿》是元代戏剧家纪君祥创作的一部历史杂剧,原名《赵氏孤儿大报仇》(《赵氏孤儿冤报冤》)。其情节素材来自司马迁《史记・赵世家》里晋大夫屠岸贾诛杀赵氏家族和晋景公等人谋立赵氏孤儿的记载。《赵氏孤儿大报仇》一共五折另加一个楔子。纪君祥抓住搜孤求孤这一悲剧故事的核心,主要展现春秋时代晋国奸佞屠岸贾对忠耿老臣赵盾由嫉恨到多次陷害,最后诛杀赵氏满门300口的历史,着重描写赵氏孤儿被程婴用药箱偷出公主府,公主自杀,门将韩阙放走程婴后自杀,公孙杵为孤儿舍命,程婴为换孤儿舍子等一系列悲壮之举。文末孤儿成人后,反诛灭屠氏全族。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忠孝节义彪炳史册。西方作家在翻译和改编这部剧作时,虽然情节多有出入,但所有的“中国孤儿”却都保留并发扬了剧作的核心因素――“救孤精神”。

“中国孤儿”在法国

西方最早翻译《赵氏孤儿》的是法国传教士马若瑟。1732年,他在中国广州把该剧翻译成法文,并在前言中阐明自己的翻译动机:希望欧洲人通过这部真正的中国悲剧,能够观察到中国文明的程度和道德观念。正因为如此,他在翻译时,删去了曲文,只是以“他唱”或“她唱”两个字代表唱曲的内容,也没有比较明确的说明。因为他觉得:“这些歌唱对欧洲人来说,很难听懂。因为这些歌词所包含的是我们不理解的事物和难以把握的语言形象。” 1734年2月,法国的《水星杂志》披露译文片断。1735年,全文发表在杜赫德主编的《中国通志》上。

马若瑟的《赵氏孤儿》法译稿通过《中国通志》刊出以后,迅速流传开来。1755年,巴黎阿・帕京出版社发行了单行本。仅在18世纪内,它就四度被改编上演,三度被译成英文。

伏尔泰改编的五幕《中国孤儿――孔子的伦理》,于1755年在巴黎搬上舞台。该剧变正义和邪恶的斗争为情感和理智的冲突。伏尔泰将发生在春秋年间的故事推迟到成吉思汗两次进兵中原的时候。讲的是成吉思汗入京,必欲追索前朝遗孤,以斩草除根。但前朝遗臣尚德为救孤而以子代之,尚德之妻伊达梅不忍让亲子去死,便向成吉思汗求情。成吉思汗了解真情后,以娶伊达梅为妻的条件答应赦免,但伊达梅宁死不从。成吉思汗深为尚德夫妇的忠义行为所感动,最后决定一律免于追究,善待前朝遗孤和尚德一家。为了符合“三一律”的要求,伏尔泰仅写了搜孤和搭救遗孤的情节,并别具匠心地添加了一段爱情故事:成吉思汗年轻时爱慕汉族姑娘伊达梅,但伊达梅拒绝了他的爱情,嫁给了宋朝官员尚德,为此成吉思汗便发誓要征服全世界。伏尔泰通过成吉思汗和伊达梅之间虚构的爱情,来深掘男女主人公内心深层的情感与理性冲突。

众所周知,伏尔泰对中国的政教道德有深挚的爱好。可是他对中国戏剧了解不多,因而评价也不高。他从新古典主义的角度评价马若瑟的译本,把《赵氏孤儿》比作16世纪英国和西班牙的悲剧,认为只有海峡那边(指英国)和比利牛斯山脉以外(指西班牙)的人才能欣赏。它是一个古怪的滑稽戏,是“一大堆不合情理的故事”;“这出戏没有时间一致和动作一致,没有风土习俗的描绘,没有情绪的发展,没有文采,没有理智,没有热情”。总之,《赵氏孤儿》是不能跟当时法国的戏剧名著相提并论的。不过,伏尔泰同时指出,《赵氏孤儿》是中国14世纪的作品,若与欧洲当时的戏剧相比,那又非常进步了。他赞叹道:“人们简直以为看到《一千零一夜》搬上了舞台了;但是尽管令人难以置信,剧作却妙趣横生;尽管变化多端,全剧却极其明朗:这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是两大优点;而这种优点(是)我们现代很多剧本所没有的。”(伏尔泰《致黎希留公爵》,《〈中国孤儿〉作者献词》)

伏尔泰崇尚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这是中国“最负盛名、最文明、最完善的东西”,这种充满着忍让、崇高道德、仁爱和正义精神的“统一的中国法规”,正是中华民族的精髓。而14世纪的中国正值蒙古族统治时期,居然还产生这样的作品,这就说明征服者不但没有改变被征服者的风土习俗,而是恰恰相反。这也就证明了“理性与智慧,跟盲目的蛮力相比,是有天然的优越性的”。伏尔泰以一个思想家的眼光,敏锐地从程婴、公孙杵等人身上看到了这种精神的体现。所以他通过改编《中国孤儿》,力图匡正法国江河日下的道德风尚,推进启蒙运动的开展。因此主题不再是复仇和忠义,而是理性、仁爱;不再是充满悲剧的氛围,而是洋溢着和解和道德的光彩。

在技术方面,伏尔泰遵照新古典主义的“三一律”要求,把《赵氏孤儿》的戏剧动作从二十多年(据伏尔泰说是25年)缩短到一个昼夜。情节也简化了,原剧包括弄权、作难、搜孤、救孤、除奸、报仇等段落,而伏尔泰只采取了搜孤救孤。同时,依照当时“英雄剧”的作法,加入了一个恋爱的故事。伏尔泰不但研究了马若瑟的《赵氏孤儿》译本,也看过意大利著名诗人梅达斯塔苏创作的歌剧《中国英雄》,可是,他没有袭用两者的布局。他的《中国孤儿》原来是三幕,后来听取了朋友的意见,扩大为五幕,目的在描绘风土习俗,从而激发人们的荣誉与道德感。伏尔泰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我对剧本作了修改,为的是大胆宣扬孔子的教诲。”他还在剧本上题写了“根据孔子的教导编成的五幕剧”字样。经伏尔泰改编后的《中国孤儿》多次在巴黎等地的剧院上演,获得了巨大成功,甚至轰动了整个欧洲。

“中国孤儿”在英国

在18世纪的英国,最早改编《赵氏孤儿》的是剧作家哈切待。改编本1741年出版,标题是:“《中国孤儿》:历史悲剧,是根据杜赫德的《中国通志》里一本中国悲剧改编的,剧中按照中国式样插了歌曲。”这是欧洲第一次改编中国戏剧。为影射当时的英国现实,哈切特把剧中人名都改了:屠岸贾原是大将军,却变成了首相萧何,公孙杵改名为老子,孤儿赵武改名康熙,提弥明改为吴三桂。不过总体上看,哈切特的改编基本保留了原作的轮廓和主要情节,如弄权、作难、搜孤、救孤、除奸、报恩。它没有严格遵守“三一律”,全剧五幕十六场,并加入了十来支歌曲。哈切特并不知道元杂剧的说唱传统,更不可能理解“曲白相生”的妙处,他只是依照杜赫德在《中国通志》里的介绍,把歌曲放在剧情激扬的地方,表现忧愁、愤恨、绝望、悲痛、欢乐。从中不难看出,哈切特是在极力运用东方色彩进行创作改编。

哈切特的改编本因其对时政的强烈抨击而未能公开上演,因此影响的范围有限。与此相比,18世纪英国另一位剧作家谋飞(1727-1805)改编的《中国孤儿》,则更为英国民众所熟知。谋飞的剧作也基本体现出英国18世纪下半叶的戏剧倾向。

1756年4月,谋飞读到了伏尔泰的《中国孤儿》,觉得远不如预想得好,于是决定重新改编,初稿当年完成。谋飞的改编本里特别突出了民族矛盾。前朝遗孤报了国恨家仇,忠心爱国的臧蒂夫妇赴义就死,征服者铁木真也得到应有的下场――人物命运与民族矛盾息息相关。作者的用意乃是着眼于英国现实。当时正值英法七年战争的紧张状态,国人迫切需要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谋飞的改编正迎合了当时英国政治潮流与民众心理。该剧1759年4月底起在伦敦的德鲁里兰剧院连续公演9场,剧院为它的演出特别制作了名贵的中国布景和服装,舞台上的中国色彩令英国观众大开眼界,赏心悦目的同时精神也大受鼓舞。作者因此红极一时,被尊为爱国主义大师。

谋飞在剧作上演成功以后,发表了一封写给伏尔泰的公开信。在信中,他提及自己参考的材料有:马若瑟的《赵氏孤儿》(法文本与英文本);赫德对《赵氏孤儿》的批评;伏尔泰的《中国孤儿》。他同意赫德关于中国戏剧的看法,但对马若瑟译的《赵氏孤儿》和伏尔泰的《中国孤儿》有不同意见。他不赞成伏尔泰《中国孤儿》里的恋爱故事,认为把一个粗犷的鞑靼征服者一变而为谈情说爱、唉声叹气的法兰西式骑士,是非常不自然的。为了让剧情更能吸引观众,避免像伏尔泰那样专注于对中国道德的颂扬,谋飞在保留角色的基础上,重新安排了剧情,让遗孤由婴儿变成了一个能够自主表达言语思想并行动的青年。同时,他认为法文《中国孤儿》冗长的对话太多,缺少行动悬念。所以他极力增加了一些热情有生气的动作,使整部剧作情节紧凑而又颇具悬念。

当然,就文学价值而言,谋飞此剧并不突出,尤其是语言大多呆板牵强,其鲜活程度还比不上18年前哈切特的那部诗剧。在人物形象刻画方面,伏尔泰笔下的成吉思汗形象随着剧情内容进展而不断变化,由野蛮的征服者,一变为足智多谋的政客,再变为柔情蜜意的骑士,最后成为一个以仁义道德自居的正人君子。而谋飞剧中的铁木真,自始至终是个征服者形象,就像《赵氏孤儿》里的屠岸贾始终是个压迫者形象一样,他始终都没有受过所谓中国文明的洗礼,只是个任性好杀的莽夫。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到谋飞剧作的广泛流传,以后的60年间,他改编的《中国孤儿》在英国舞台上反复演出,甚至横渡大西洋,在美国费城、纽约等地上演(有资料统计,18世纪下半叶,《中国孤儿》在英语国家演出了四五十场)。以至到了18世纪末期,人们皆以为《中国孤儿》是谋飞的创作,却并不知道首译者马若瑟和作者纪君祥的名字。

第3篇:伏尔泰名言范文

于右任:

不可小处随便

元老于右任先生精于书法,尤善草书,求他的字的人很多。

有一天,有人特备酒筵请他写字,饭后拿来纸笔,于右任在酩酊大醉之中挥毫,留下一行“不可随处小便”而去。

第二天,那人拿出这行字请教于右任,于右任知道自己酒后失笔,连声道歉,沉思良久,似有所得,于是叫人取来剪刀,将一行字剪成几块,重新拼排,说:“你看,这不是一句很好的座右铭吗?”

那人一看,禁不住大笑,再三拜谢。6个字重新安排,原来是:“不可小处随便。”

胡适:

胡说

胡适经常到大学里去讲演。有一次,在某大学,讲演中他常引用孔子、孟子、孙中山先生的话。引用时,他就在黑板上写:“孔说”,“孟说”,“孙说”。

最后,他发表自己的意见时,竟引起了哄堂大笑,原来他写的是:“胡说”。

赫伯特・斯宾塞:

独身者的伟大

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由于种种原因,埋头于自己酷爱的哲学事业而终身未娶。

有一天,一位大学时代的朋友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道:“大哲学家先生,难道您就不为您的独身主义选择而后悔吗?”

赫伯特・斯宾塞随口答道:“我常常这样想: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位漂亮的姑娘因没有嫁给我而获得了幸福,我是多么伟大啊,因此我感到很快活!”

鲁迅:

骂我的刊物也是销路

广州的一些进步青年创办的南中国文学社,希望鲁迅给他们的创刊号撰稿。

鲁迅说:“文章还是你们自己先写好,我以后再写,免得人说鲁迅来到广州就找青年来为自己捧场了。”

青年们说:“我们都是穷学生,如果刊物第一期销路不好,就不一定有力量出第二期 了。”

鲁迅风趣而又严肃地说:“要刊物销路好也很容易,你们可以写文章骂我,骂我的刊物也是销路好的。”

丘吉尔:

绝对的坦诚

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到美国寻求援助。罗斯福总统对他盛情款待。这天,他正叼着雪茄泡在白宫的大浴缸里,罗斯福突然来访,正好看到丘吉尔地走出浴室。罗斯福顿时十分尴尬。

倒是丘吉尔急中生智,幽默地说:“罗斯福先生,您瞧,我这个大英帝国的首相,对您是多么的坦诚啊!”

伏尔泰:

我在九泉之下望眼欲穿

伏尔泰一个边远省份的读者给法国哲学家、作家伏尔泰写了一封洋洋洒洒的长信,表示仰慕之情。伏尔泰回了信,感谢他的深情厚意。从那以后,每隔10来天,此人就给伏尔泰写封信。伏尔泰回信越来越短,终于有一天,这位哲学家再也忍耐不住,回了一封仅一行字的信:“读者阁下,我已经死了。”不料几天后,回信又到,信封上写着:“谨呈在九泉之下的、伟大的伏尔泰先生。”

伏尔泰赶忙回信:“望眼欲穿,请您快来。”

罗丹:

伪造邮票

巴黎广告公司招聘美术设计师,要求应聘者寄上3件得意的近作:1幅素描、1幅写生和1幅图案设计。

几天后,公司收到大雕塑家罗丹的应聘书,但里面只有1幅素描和1幅写生。怎么会缺一幅图案呢?大家纳闷起来。

就在这时,有人发现信封里面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的图案设计是信封上的伪造邮票。”

拉封丹:

谁吃了我马铃薯

法国寓言家拉封丹每天早晨习惯食用一个马铃薯。

有一天,他把一个太烫的马铃薯放在饭厅的壁炉上凉一凉,随后就离开了房间。可是,等他回来时,那个马铃薯不见了。有个佣人曾经在饭厅里走过,拉封丹猜到了发生了什么事。

于是,他叫喊起来,“啊!我的上帝,谁吃了我放在壁炉上的那个马铃薯?”

“不是我。”那个佣人回答说。

“那再好也没有了。”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我在马铃薯里放了一点砒霜,是为了毒死老鼠的!”

“啊,我的上帝!砒霜……我中毒了!”

“放心吧,孩子,这是我略施小计,为的是想知道事情的真相。”

大仲马:

最遗憾的事发生了

大仲马有一次和一位官运亨通的青年政客发生了争执,两人誓不两立,并同意用决斗来解决问题。

同他俩坚定地各执己见一样,他俩的枪法又都是出了名的好。在中间人的安排下,他们决定抽签,输者必须向自己开枪。结果是大仲马输了。

他手里拿着枪,神情严肃地走进另一房间里,随手关上了门。

在场的同伴们在焦虑中等待着那一枪响,等了好一会儿,枪声响了。

对手和同伴向房间跑去。打开房门,只见大仲马手里拿着冒烟的枪,失望地对来人说:“先生们,最遗憾的事发生了――我没有打中。”

歌德:

恰恰相反

有一天,德国著名的大诗人歌德在公园的小径上散步时,正巧遇见了一位曾经发生过矛盾的批评家。

“我从来不给蠢货让道!”批评家挑衅地说。

“我恰恰相反!”歌德说着退到了路边。

罗伯特・科赫:

同等对待

德国著名医生罗伯特・科赫除医术高明外,为人善良正直,医德倍受赞扬。

第4篇:伏尔泰名言范文

阿里斯托芬――

“憎恨歹恶,嘲笑堕落。”

古希腊戏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前446―前385年)的喜剧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欢乐和人生启迪。据说在他去世后400年,雅典一位叫安提帕特的诗人为其撰写了墓志铭:

“这些是阿里斯托芬绝妙的剧作,极为频繁地被冠以来自他的城市的常青藤;这是多么欢乐的酒神节的奇迹,喜剧动听的声音,洋溢着魔力――多么清晰。”

英勇的戏剧家备受希腊欢迎, 憎恨歹恶,嘲笑堕落。

阿里斯托芬还为自己拟定过一个墓志铭,极其轻松诙谐:

“美乐女神寻找一所不朽的宫殿,她们终于发现了阿里斯托芬的灵府。”

伏尔泰――

“他的心存放在此,他的思想遍布世界。”

1778年5月30日,伏尔泰就像一根蜡烛,慢慢燃烧到根部直至全部变为灰烬。

伏尔泰生病和逝世的消息使一些反对份子欣喜若狂,他们阴谋伏尔泰的遗体。伏尔泰的朋友们把他的遗体秘密地运到香槟省塞里埃隐修院。6月2日,伏尔泰遗体的入葬仪式在塞里埃举行。人们将伏尔泰的遗体安放在祭台板下,药剂师要了他的头发,心脏则由德・维莱特伯爵保管。起先,德・维莱特伯爵将伏尔泰的心脏保存在一只镀金的银盒子里,随后,他又让人建了一座大理石墓,专门用来安葬存放伏尔泰心脏的盒子。在墓碑上,德・维莱特伯爵让人刻下:

“他的心存放在此,他的思想遍布世界。”

卢梭――

“这里安息着一个自然和真理之人。”

卢梭去世后被埋葬在埃尔默农维勒镇的波普里埃小岛上,墓地正面对着一座城堡。

1794年10月11日,让・雅克・卢梭被移入先贤祠。法国人为卢梭选择了精美的棺木:棺木外形被设计成建筑的模样。从正面看,雕有一扇微微开启的门,门缝里伸出一只手来,手中擎着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象征着卢梭的思想照亮了法兰西甚至是全世界。他的墓志铭为:

“这里安息着一个自然和真理之人。”

费曼――

“别闹了,费曼先生。”

费曼去世后,被葬在帕萨迪纳城的山景公墓里。在绿茵草地上,墓碑上的墓志铭为:“别闹了,费曼先生。”费曼的几个同事也为他撰写了一个墓志铭,其中有个教授施温格,他与费曼既是同事,又是竞争对手,还与费曼同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为费曼写的墓志铭是:

“他是一位诚实的人,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卓越的直觉大师,对那些勇于追随不同鼓声前进的人,他是一位非常值得师法的对象。”

华盛顿――

“此处安息着华盛顿将军。”

华盛顿对自己身后事早有交代:“我希望在家庭的范围内办丧事,不要出殡的队伍,不要葬礼的演讲。”他的墓地就位于弗农山庄,于1831年建成。墓地外面有一个红砖砌成的围墙和一扇门,门上写着:“此处安息着华盛顿将军。”

进门以后,墓前有两根石柱,铁栅门后便是石棺,他和夫人一左一右。在华盛顿的墓碑上刻着以下铭文:

“从那永生的门向里看,我们便可以知道,是神的话语鼓舞人们彼此相爱。于是一切种族偏见便烟消云散。”

济慈――

“他的名字是用水写的。”

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在他坟墓前的墓碑上人们可以看到这样的铭文:

“这座坟墓中埋葬着一位年轻的英国诗人。

他曾在病榻上

因仇敌的权势和凶恶而满心愁苦。

他期望在自己的墓碑上

镌刻这样一句话:这儿长眠着一个人,他的名字是用水写的。”

济慈想通过这个墓志铭说明什么?很多人想解开其中奥秘。

我国学者何兆武先生在西南联大读书时的外籍老师温德先生对济慈的墓志铭解释说,西方有句谚语:“人生一世就是把名字写在沙滩上。”潮水一来,名字就被冲没了,人的一生就是这样。可是济慈要把名字写在水上,这就更彻底,一边写一边消失,不必等到被海水冲没。

我国学者吕六同先生说,济慈的墓志铭“是诗人说他的名字将很快被人遗忘的自谦。后人曾反其意而用之,来表示对诗人夭亡的哀悼,说诗人的名字是用水写的,它的每一滴都是为失去他而哭泣的人们的泪水”。这与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的说法很相近。

我国著名诗歌翻译家和评论家飞白先生也有不同的理解,他说:“生命之水长流不息,碑文的诗意暗示了诗人相信自己的作品将与水同存。”

玛丽莲・梦露――

“37,22,35,R.I.P’”

“37,22,35,R.I.P”是美国影星玛丽莲・梦露的墓志铭,许多人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最终这个谜由梦露研究会揭开,这3个数字是梦露的胸围、腰围和臀围的英寸数,缩写字母的意思是在此长眠。死者生前最大的嗜好是爱美,她用数字将自己十分钟爱的形体永久记录了下来。

舒伯特――

“死亡把丰富的宝藏和美丽的希望埋葬在这里了。”

1828年10月,舒伯特带病前往艾森城凭吊海顿的陵墓。回到维也纳以后就病了,住在兄长费迪南家中。在病情日趋严重时,他仍坚持谱写乐曲。11月19日,舒伯特告别人世,这位艺术歌曲之王只活了31岁。舒伯特的葬礼在法尔教堂举行。他哥哥按照他的遗言,将其灵柩送往威灵格墓地,葬在贝多芬的墓旁,与他一生敬仰的乐圣为邻。朋友们募捐为舒伯特建立了墓碑,他的朋友、诗人格里尔帕采尔为舒伯特撰写了墓志铭:

“死亡把丰富的宝藏和美丽的希望埋葬在这里了。

当人们来到这座墓前,请你脱帽致敬。”

叶芝――

“骑士,莫止步! ”

1948年9月,爱尔兰政府派海军巡洋舰把叶芝的遗体运回爱尔兰。政府迎接并护送遗体到诗人儿时喜爱的老家斯莱戈郡的柳焰岭,叶芝的曾祖父任教区长所在的教堂旁边。一切遵照诗人在长诗《本布尔山下》最后一节所表达的遗愿处理,在墓碑上刻有诗句:

“对生命,对死亡,

投以冷眼,

第5篇:伏尔泰名言范文

结果都一样

伏尔泰是法国著名诗人、剧作家、小说家。生活中的伏尔泰,是一个非常幽默风趣的人。他有一个随身仆人,叫儒塞夫,人很忠诚老实,就是有个缺点,做事情的时候喜欢偷懒,而且还为自己找一大堆理由。

有一天上午,伏尔泰接到一个电话,有个朋友找他谈些事情,得出趟门。于是他唤来仆人,对他说:

“儒塞夫,去把我的鞋拿来,我得出趟门。”

“好的,先生!”仆人赶忙殷(yīn)勤地把鞋拿了过来。

伏尔泰一看,不禁皱了皱眉头:鞋上布满泥迹。他问道:“儒塞夫,你怎么早晨忘了把它擦干净?”

“用不着,先生。”儒塞夫平静地回答,“这一路上尽是泥泞污浊,两个小时后,您的鞋不又要和现在一样脏了吗?”

伏尔泰愣了一会儿,说道:“噢,儒塞夫,你真是个好伙计!接着去忙你的事情吧……”儒塞夫走后,伏尔泰穿好鞋一声不响地走出了门。

走了一段路,忽然听见后面传来一个声音:

“先生,慢走!”儒塞夫气喘吁吁地跑来说,“先生,钥匙呢?”

“钥匙?”

“对,食橱上的钥匙,我中午还要吃饭呢!”

“吃什么午饭呢?我的伙计,两小时后,你也会和现在一样饿的。”伏尔泰答道。

(选自《让孩子幽默乐观的101个快乐故事》)

算术也不好

老师:“你的语文太差,我让你把这些字写10遍,你为什么只写了8遍?”

学生:“因为我的算术也不好。”

耗子药

农夫买了一盒耗子药,耗子吃了之后大摇大摆地走了。

农夫找到药店老板,老板说要抓到耗子用温水送服。

农夫照做,耗子照走不误。农夫又找到老板,老板问:“你喂了几次?” 农夫答:“一次。”

老板说:“你看下说明书,6盒一疗程。”

小气

餐馆里一位食客在喝西红柿汤,突然他发现碗里有一只苍蝇。他忙叫来服务员责问怎么回事。

服务员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小气,它能喝多少汤?”

童言

一次我出差,见一餐馆墙上竖写两行字:小炒,便饭。

于是进去吃饭,吃完出来见两个小孩子在墙前笑着说:快看快看,这家卖的是小便炒饭!

就你好

一只壁虎走在路上碰到了乌龟,笑着说:“你看这么热的天还背着口锅,累不累呀?”

乌龟回答说:“就你好,成天地到处跑。”

麻辣教师

新学期的某一天,老师宣布:“上我的课,你们可以很轻松,要吃早餐可以,但要吃得有营养,基本上除了牛排,我不想看到有人在吃别的食物;要睡觉也可以,但是一定要盖棉被……”

同学大笑。老师继续:“我唯一比较在意的是,手机一定要关机,因为我绝对不允许有人打扰那些正在睡觉的同学。”

日期

一个士兵正在填写值班日志。

“今天是几号?”士兵问同事。

“我也不记得,你看一下报纸不就知道了。”同事说。

士兵拿起报纸看了看,说道:“可这是昨天的报纸!”

“你真笨,把日期加上一不就可以了!”

士兵恍然大悟,然后在值班日志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五月三十二日”。

试听力

某男怀疑太太耳朵渐聋,决定考验一下她的听觉。

轻轻走到她身后十米的地方。“喂,你听得见我吗?”她没有回答。

于是又移到她身后六米的地方,“喂,你听得见我吗?”

她依然没有搭腔。

再走前到离她三米的地方,问道:“喂,现在你能听见我吗?”

“听见,这是我第三次回答了!”

遗嘱

有个人快死了,亲戚朋友都围在跟前,问他还有什么话要嘱咐。

他慢慢说:“东邻欠咱一百元。”

妻子忙说:“知道啦,大家都可以作证,东邻王麻子欠咱一百元。”

他缓了一口气,又轻轻地说:“西舍欠咱二百元。”

妻子又急忙说:“各位亲朋给咱作证,西舍张秃子欠咱二百元。”

他停了停,用最后一口气说:“别忘了,咱还欠豆腐铺李聋子三百斤黄豆。”

第6篇:伏尔泰名言范文

[中图分类号]6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7-0042-05

一、设计心思路

“启蒙运动”属于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模块三,即思想文化领域的学习内容。“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和政治、经济领域的活动一样,皆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皆是人类人断走向文明进步的基本表征。”对于这一学习内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是:“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并要求借以“了解中外历史上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这实际上是要求学生,通过对思想文化史的学习,了解该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要了解历史事件,就必须了解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因为历史事件必定是由历史人物做出的;要了解历史现象,也离不开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因为历史现象不是抽象的,它必定表现为若干历史事件或众多历史人物的活动。”只有将历史现象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历史现象具体化,才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有学者指出:“伏尔泰通过对英国革命的辩护,是为了证明英国革命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更是为了论证人的自由与权利。”而且,“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同时又是革命家和社会活动家,特别关注社会变革和政治斗争,富有现实性与战斗性”。因此在“启蒙运动”的教学中,让学生直接了解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并非最佳选择,应当让学生先了解启蒙思想家的基本情况及相关历史事件,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其主要观点。

课程标准还要求学生,“学会收集并综合分析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相关资料,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教学中,应有意识地选用适当的文字与图片资料,借以向学生传授运用相关资料的基本方法。并且通过教科书以及补充的课外资源,引导学生将启蒙运动置于当时的历史进程中,分析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发挥的影响等。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对“启蒙运动”这一教学内容设计如下。

二、教学设计

导入呈现材料:处死查理一世图

教师:1649年1月30日,英国议会处理了查理一世。从画面中可以看出,对于处死国王,有人异常兴奋,有人悲痛欲绝。英国思想家霍布斯正在法国流亡,听到这一消息后,围绕此事进行了深入分析:

人在自然状态中你争我夺,彼此仇杀。为摆脱这种恐怖的状态,人订立契约,交出每个人全部的自然权利,让一个绝对的“利维坦”来统治。这个利维坦可以是一个人,或者是全体人,也可是一部分人。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设问:在霍布斯看来,君主的权力从何而来?(参考答案:人民)

教师霍布斯以“人民契约”的观点,否定了“君权神授”的主张。但同时,他又拥护“一个人”的统治。在克伦威尔实行独裁统治时,霍布斯回到了英国。但克伦威尔死后不久,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了,并且逐渐恢复原来的政策。英国再次面临革命,但议会采取了和平的方式。

材料呈现:威廉与玛丽登基图

教师:图中可以看到国王接受了议会的《权利法案》,并从议员的手中接过了王冠。议会取代国王,成了权力的中心。这种现象是否有理论依据呢?洛克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

为保障社会的安宁,就必须组成政府。为此,个人就必须交出一部分权利,人由此而进入“文明”。尽管在文明社会中,个人丧失了一部分权利,但自由、平等和财产权被保留下来,成为人的基本权利。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设问:洛克的观点与霍布斯有何不同?(参考答案霍布斯认为,个人交出了全部权利;洛克认为,个人只交出了部分权利)

教师:洛克认为,为了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就应当对君主的权力加以限制。为此他提出了分权的办法,即立法权归议会,行政权、外交权归国王。

过渡:正当英国人讨论“光荣革命”这一重大历史变革时,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在英国逐渐流传开来。

教师:牛顿用数学方法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牛顿运用这些定律,把星星、地球和自然界所有的力量都放在了他建构的世界内,并告诉世人:自然界存在着规律,而且规律能够被认识。

这本书为牛顿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以至于在他去世的时候,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出殡那天,成千上万的市民为他送行;抬棺椁的,是两位公爵、三位伯爵和一位大法官;在哀歌中,王公贵族、政府大臣和文人学士们一起向这位科学巨人告别。最后,牛顿被安葬在王公贵族的墓地――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牛顿成为第一个安息在此的科学家。

在送行的人中,有一位法国人,他的名字叫伏尔泰。

伏尔泰刚出世时,身体很弱,接生婆根据经验判断,这孩子只能活几天。但这个判断有些误差,伏尔泰共活了84年。由于体质较差,伏尔泰很少外出,多待在家里写文章。17岁那年,他就出版过一本书。但是,伏尔泰经常嘲笑贵族。20多岁时因写诗讽刺摄政王是“愚蠢的孩子”,被投入巴士底狱关了11个月。后来,听说国王为节约开支,准备减少王室的马匹数量。伏尔泰说,最好的办法是减少蠢驴的数量。加之与贵族打架,伏尔泰被驱逐出境。

伏尔泰辗转到了英国。他目睹了牛顿的葬礼后,对牛顿产生了极大兴趣,也感受到了英国对知识、对人才的尊重。伏尔泰认为,牛顿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一个重要原因是,民众的权利是有保障的。他把自己在英国的体会,写信告诉亲友。后来,伏尔泰的25封信组成了《哲学通信》一本。其中写道:

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力的唯一的国家;他们由于不断的努力,终于建立了这样开明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倘使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

――伏尔泰《哲学通信》

问题:当时的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参考答案君主立宪制)

教师:伏尔泰在信中介绍了一次争论:恺撒、亚历山大、成吉思汗、克伦威尔,谁最伟大?有人回答,牛顿最伟大。对此,伏尔泰评论道:

像牛顿先生这样一个十个世纪以来杰出的人,才真正是伟大人物……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

――伏尔泰《哲学通信》

问题:为什么说牛顿最伟大?(参考答案:牛顿的成就,利于人们认识宇宙)

教师:伏尔泰专门写了两封信,向法国人介绍牛顿的力学体系:

牛顿力学体系的精髓是:惯性是物体的根本属性,惟有外力才能克服物体的惯性。其蕴含的价值观是:崇尚人的价值,因为人有能力改变和控制自然。

――林德宏《牛顿力学所蕴含的价值观》

教师:伏尔泰回国不久,孟德斯鸠来到了英国。孟德斯鸠本是法国一个地方法院的院长,但他卖掉了院长的职位,在巴黎以及法国周围几个国家旅行,并在英国呆了18个月。期间,孟德斯鸠结交英国的文化名人,了解英国的制度,并根据所见所闻所学,撰写了《论法的精神》一书。孟德斯鸠认为:

在实行专制政体的国家中,既无法律,又无规章,君主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在实行君主政体的国家里,虽也有国王,但他得通过议会来治理国家;在实行共和政体的国家里,由全体人民自行治理。基于“道德”的共和政体虽好,但难做到;专制政体基于“恐怖”,必须坚决反对。

――吕一民:《法国通史》

问题孟德斯鸠认为政体有哪几种?应实行什么政体?(参考答案专制政体、君主政体、共和政体。君主政体)

教师:为了防止君主政体演变成专制政体,孟德斯鸠主张实行三权分立,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是三个部分掌握,并相互制衡。他还强调“法的精神”。“法的精神”并非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规则意识。如果缺失了法律观念,再多的条文也是没用的。

过渡在孟德斯鸠撰写《论法的精神》时,一位年轻人正为了生存与命运抗争。此人叫卢梭,他出生在瑞士的日内瓦。卢梭小时候先后失去了母亲、父亲,成为孤儿,靠打零工如替人抄写,艰难度日。成名后他的生活依然十分贫穷,甚至把自己的五个孩子都送进了孤儿院。卢梭在分析自己命运的基础上,撰写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

材料: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设问在卢梭看来,“不平等”现象起源于什么?(参考答案:私有制)

教师:卢梭指出,随着国家的形成,不平等加深了。专制的暴君出现后,不平等也发展到了极点。因此卢梭认为,民众有权以暴力暴君,并且指出:

既然人民是全体人民的公共意志,每一个人也就都享有,同时也须服从。换言之,在最高面前人是平等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如有人不服从,社会契约就强迫他服从……

――吕一民《法国通史》

设问:(1)此前哪几位思想家倡导过“人民”“社会契约”的观点?(参考答案霍布斯、洛克)

国卢梭又提出了怎样的新观点?(参考答案:民众有权强迫他人服从公共意志)

过渡状尔泰并不赞成卢梭的观点,认为这样等于使人回到四肢爬行的落后状态。但另一位思想家狄德罗赞同卢梭的一部分观点,但是,向卢梭伸出了援助之手,给他提供生活援助,并邀请他参与编写《百科全书》。

教师《百科全书》是一套系列丛书,全书共有35卷,编写耗时21年。该书囊括了18世纪中叶以前欧洲人所取得的全部科学成果,并对各个领域的学术和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通过编写《百科全书》,狄德罗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联合了起来,形成了“百科全书派”。这一派别的纲领是:

崇尚科学,认为科学可以合理地阐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增进人类知识,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正如狄德罗所说,编写《百科全书》的目的是“改变思维的一般方式”。

――刘苏荣《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对西方自然观的影响》

设问:为改变思维方式,应突出哪方面的知识?(参考答案:科学)

教师:狄德罗高度评价了牛顿等人的作用:“多亏这些伟大人物的工作,世界才不再是一个神,而是一架机器,有它的齿轮、缆索、滑车、弹簧和悬摆。”既然自然界犹如一架机器,人就有能力改变和控制它。这种观点激发了法国人的探索热情。

过渡在当时的巴黎,每周都会出现由贵妇人发起或主持的文化沙龙(Salotto)。沙龙主人宣读旅行者的来信,一些作者向读者介绍自己的最新作品。为了得到更多人的响应,一些知识分子用历史、小说、戏剧等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使政治体制之类的抽象问题,变得生动起来,一些家庭妇女甚至普通农民也参与了讨论。这种讨论从巴黎蔓延到法国的其他城市,还传到了周边国家。

教师:当有人问康德,是否认为他生活在一个开明的时代时,他回答说:“不,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启蒙的时代。”康德提出了一个概念:“启蒙时代”,由此创造了一个术语:“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谅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康德:《答复一个问题:“什么叫做启蒙”?》

设问怎样才能改变“不成熟状态”?(参考答案:能运用自己的理智)

教师:当人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时,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懵懵懂懂、糊里糊涂,如同被蒙起来一样,存在着偏见或错误。那么,怎样才能运用理智呢?科学就是一种必要的工具。科学成果可以使人更加清楚地认识事物,如同把蒙在事物外面的东西揭开,这就是“启蒙”。

在自然科学发生革命性变化的时代,人们对世界、对人类社会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对于那些习以为常的现象,比如君主的权利从何而来?专制体制是否合理?都需要做进入分析,分析其是否合理,为什么不合理,如何改变才算合理。这种分析被康德称为“理性的批判”。

材料呈现:处死路易十六(图略)

设问:康德听到处死路易十六的消息后,会有何感想?(参考答案:不同意剥夺路易十六的生命权)

教学小结:革命可以暴政,但未必能使人获得自由。要想使人获得自由,必须改变人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在康德看来,“自由”并非仅指政治自由,更不是行动上的为所欲为,还包括思想自由。

三、教学反思

思想史教学不同于讲授单纯的哲学。哲学侧重于思想家的观点,而思想史侧重于那些观点出现的背景,以及所产生的影响。只有把那些观点与特定的历史背景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启蒙运动,进而认识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当然,这种联系不应是虚幻的,而应是可感知、可理解的。

美国学者塞勒(J.G.SaybretaD等人,曾就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问题,提出了三个隐喻:

隐喻一:课程是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设计图纸会对施工作出非常具体的计划和详细的说明,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进行。

隐喻二:课程是球赛方案,这是赛前由教练员和球员一起制定的;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尽管球员要贯彻事先制定好的方案,但如何实现这个意图,则完全依赖场上的球员。

第7篇:伏尔泰名言范文

[关键词] 忠义 启蒙 价值取向 复仇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戏剧里,《赵氏孤儿》的地位无可比拟,特别是其悲剧意义独领。“夜读程婴存赵事,一回惆怅一沾巾。”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深陷囫囵时曾发出这样的感叹。程婴救孤,这个曾经感染整个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故事,以其忠义、伦理和人性之艰难的关注感动着我们的祖先,也感动着我们。它不仅包含着整个民族对于历史的认识也包含对于集体记忆的积淀和对于民族情感的寄托。而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将其改编成了《中国孤儿》。中国的渊源作品《赵氏孤儿》对《中国孤儿》一剧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中国孤儿》展现得更多的是一种启蒙逻辑。由陈凯歌执导的电影《赵氏孤儿》上映后,成为改编大军中的一名新兵。导演欲将启蒙与忠义进行调和,但启蒙赢得了过程,而忠义获得了结果 。

《赵氏孤儿》的故事在《春秋》、《国语》、《左传》、《史记》等史书中均有记载,其中最早的详尽记载是《史记•赵世家》,故事原型本身比较简单,后来经过史学家、戏曲家的丰富,特别是元杂剧的加工,加强了故事的审美感,情节环环相扣,也更加感人了。这种从美好愿望出发的正义之举,使得人们愿意相信。

纪君祥的杂剧《赵氏孤儿》将时间集中到灵公时,冲突也更加激烈。程婴把孤儿藏在药箱中带出宫,被把守将领韩厥发现。韩厥为保孤儿,自刎而死。程婴以自己的儿子顶替孤儿,公孙杵臼则假意收留孤儿,让程婴去通报,换取屠岸贾对程婴的信任。程婴被屠岸贾视作心腹以后,赵氏孤儿得以幸存,并被屠岸贾收为义子。直到二十年后,赵氏孤儿长大成人,文武有成,经程婴告知原委后,知道自己的身世,终于为赵氏家族复仇雪恨。

看到这里,我想说的是春秋战国时代到底有何魔力,能让当世的义士屡屡做出牺牲自己乃至全家人生命的事来?春秋战国时代,像程婴这样的义士并不鲜见,侯赢自刎,一死以全气节,田横五百壮士体现了春秋战国最后的贵族精神。春秋战国是我们历史上最不平凡的时代,同时也是主流意识形态角力的时期,‘士’文化恰好构成了各宗派的基础。那时候的‘士’代表‘一等公民’,是草根中的精英,不但是知识分子,还是武士,他们效忠于自己的主人,以忠诚作为侍奉主子的第一要义,以死节作为自己的道德圆满,在这样的意识形态下出现程婴之事,也就不足为奇了。《论语》中曾记载子路“杀身以成仁”,“仁”代表了子路自我完善的最高境界,所以即使为此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并且在付出生命的过程中,他实现了自我的圆满。他们事君上以忠,待朋友以义,他们的选择在当时的背景下,是最高的道德选择,没什么可批判和质疑的。程婴的行为符合儒家讲的“舍生取义”,儒家的观念是当‘义’和‘利’矛盾时,要遵循基本的伦理道德。程婴、公孙杵臼等人作为春秋普通的晋国义士,竟然在危难之际做出了这样舍己救人的壮举,他们也让后人认识到了对友谊,对忠诚,对仁义的崇尚和尊重,其矢志不渝的精神也感染了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史记》关于“赵氏孤儿”的记载到了宋元间汇成悲剧的洪流的原因是宋朝汉人在军事上一直被游牧民族欺压,直致沦陷亡国。国恨家仇,汉人又处于被压迫的位置,愤怨之气聚集。“赵氏孤儿”这个故事恰好成为汉民族情绪的绝好载体。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实现正义或慷慨赴死或忍辱负重,呈现酣畅淋漓的民族血性。纪君祥将《史记》中的记载做了一些修改,让程婴用自己的孩子代替赵氏孤儿,并增加了韩厥自杀的情节,其意图是十分明显的。他把全剧的重点放在忠义与人情的冲突上,让主人公舍生取义,牺牲个人的情感甚至生命,成就“大义”。这样既突出了戏剧的悲壮色彩,又鲜明地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从而达到宣扬儒家道德的教化目的。

而伏尔泰的《中国孤儿》的重点显然并不在此。伏尔泰在剧中刻画的叶端美这个形象无法与原本中的任何人物对号入座,她既不肯交出王子,也拒绝以自己的孩子代替,更不愿失节以求两全,这其中有忠义和人伦的统一,也有“大义”和“小节”的矛盾,分不清孰轻孰重。伏尔泰将叶端美塑造成理性、母爱和贞节的化身,很明显地,伏尔泰的哲学使他不肯丢掉个人的自然情感,来成就什么“大义”,却也无法把个人情感抬到足以牺牲国家利益的高度。因此,在两相权衡之下,叶端美只有选择三人俱亡,才不违背她所有的坚持。而成吉思汗以一个贤明君王的形象化解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宽恕了所有的人的结局,便是伏尔泰在开明、理性的君主制之下追求自由与平等的理想的最佳体现。概言之,启蒙才是《中国孤儿》的中心主题。

另一方面,原剧中用大量笔墨刻画了程婴这一人物形象。他为了保住赵氏遗孤,自毁家门,背负着举国上下的骂名二十年,成就了赵氏孤儿大报仇,是作者极力赞美的大仁大义之士。而《中国孤儿》中与之相对应的人物张惕,同样以自己的孩子代替孤儿,却遭到了伏尔泰借叶端美之口的痛斥。这个情节,我认为,含有借用中国政治伦理结合的特点,变相地宣扬其“开明”君主制的因素。因此,叶端美指责张惕有违父道,也就是要求君主爱自己的子民,父亲爱自己的儿女。这既体现了伏尔泰所理解的中国的伦理道德和以之为基础的政治制度,也是他对于人类自然情感的肯定和维护,而对人类自然情感的尊重则是启蒙精神的重要体现之一。

由此可见,伏尔泰把《赵氏孤儿》中的儒家思想加以修改,使之为他的启蒙主义思想服务,构建了一部全新的话剧,同时也将中国的文化和哲学理念以西方人较易接受的方式代入了欧洲。伏尔泰对原剧本所作的改编,代表并引导了当时一部分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国家话剧院田沁鑫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林兆华的话剧《赵氏孤儿》的版本里,创作者将赵、屠两家的仇怨归于宫闺的任性斗气,悲剧的结局,是程婴偶然被国君误伤,屠岸贾病入膏育,两人先后死去。对孤儿来说,程婴与屠岸贾都是亲人,程婴是救命恩人,教他为人之道;屠岸贾是杀父仇人,教他为人之勇。所以,面对程婴、屠岸贾的尸体,孤儿无限悲哀与惆怅地说:“今天以前,我有两个父亲……今天以后,我是……孤儿!”这个剧本中敌友难分、情仇莫辨,不以姓氏血脉来甄别个人,也不因历史过节去划分集团,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是具体、真实的生活内容,这种观念与情感内容质疑了个人依附于宗族组织的传统观念,是启蒙逻辑的生动体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赵氏孤儿》则颠覆了前一个系列赵、屠两方斗争的前提――忠奸不两立,将两派斗争归因于帝王权术的操控――朝中大臣互相倾轧,背后的操纵者与获利者都是国君。因此,孤儿在得知血海深仇之后,一句“我现在过得挺好,凭什么要我承担重负如山的责任,他们的仇杀跟我有什么相干?”将程婴与屠岸贾掷到荒诞之中,质疑了前一个系列崇高意义的立足点,基本逻辑还是启蒙。

英国著名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说过:“不可能有一部真正如实表现过去的历史,只能有对历史的解释,而且没有一种解释是最后的解释,因此,每一代都有权来做出自己的解释。”所以,一部《赵氏孤儿》,在《史记》、元杂剧以及陈凯歌那里,均有不同的演绎,而每一种演绎的版本其实都折射着作者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而我认为陈凯歌版的《赵氏孤儿》是想要合流忠义与启蒙,而在此过程中却显得力不从心。

陈版《赵氏孤儿》是在用模糊策略调和启蒙与忠义。一方面想维持启蒙,淡化忠奸、淡化牺牲、淡化复仇、纠结情感等都是在给剧中人物留下自决的空间,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理性判断是非、选择行动。最具有说服力的例子是,当程勃不相信程、韩二人讲述的血泪史时,二人并不以天理、大义等东西压制程勃,反而尊重程勃,转而自己行动;剧中屠岸贾问程婴:“你有什么权利决定你儿子的生死?你又有什么权利让赵家的孩子为你报仇?”这样的质问只有在启蒙理性里才不会被当成是恶意的挑拨离间。但另一方面,程婴最终并没有听庄姬的话让孤儿“过老百姓的日子”,程勃最终还是举起了复仇之剑,其结果还是儒家所倡导的“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尽管陈版《赵氏孤儿》用模糊策略调和启蒙与忠义,但剧中二者并没有融合,启蒙赢得了过程,但忠义获得了结果。启蒙是西方思想的精华,是进化论思潮中被冠以“现代”称谓的所谓普世价值,为什么不能一统天下呢?原因有两个,一是中国传统思想尽管有诸多问题,却不失其价值,最让观众感动的还是程婴的牺牲,最让观众欣然的还是程勃为程婴举起复仇之剑,而且这种情感决不能被简单化冠以落后、愚昧的帽子。其二就是启蒙思想本身的问题。

启蒙――还是引用康德的原话:“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和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 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影片中程勃似乎自己没有一个报仇的自觉义务,剧中花了很大的劲才让这些义务落在程勃头上,而启蒙的权利是自我意识的权利,自我意识是概念的否定性,它必干预其对方即信仰意识,随意信仰就将不能拒绝承认启蒙有它的权利。而信仰也有权利反对启蒙,这是一种“神圣的权利”。独立运用自己的头脑,有勇气战胜自我内心的恐惧这是启蒙的要义。“有勇气运用”,即属于自己的真正的自由,而不是他者的给予或限定;“自己的理智”即自己理智的“本真态”,而不是他者的引导或理智运用时的“现实态”。倘若缺乏这两者,人类就处于“不成熟状态”。 如詹姆斯•施密特所言,这个被称为启蒙时代的世纪留下了太多问题,因此启蒙备受指责:关于“绝对价值”的怀疑论以及虚无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道德麻木和冷漠,等等。

康德认为,启蒙所欲开启的“蒙”并不是表现在欲望能力与快乐和不快的感受能力中,而是表现在认识能力中。因而,启蒙之“蒙”就不是情感之蒙,而是认识之蒙,而作为认识之蒙,并不是基于直观之上的对象知识之蒙,而是基于思想之上的主题自身思想能力之蒙。这种“蒙”,在他看来,是人心灵中作为高级认识能力之一的健全知性在其运用方面的蒙。人的心灵中健全的高级认识能力包括正确的或健全的知性、熟练的判断力和缜密的理性;所谓“蒙”就是对其中正确的或健全的知性加以运用时的“软弱性”,亦即“不经他人引导就没有能力运用自己的知性”。因此,在他那里,“蒙”作为主体自身思想能力之蒙,并不全作为高级认识能力的全部思想能力,而只涵盖其中狭义的知性能力,它是人对其自身健全的狭义的知性加以运用时的软弱无力。这种“软弱性”表面上看隶属于认识的领域,是人没有足够的力量运用自己健全的认识能力;实际上归属于实践的领域,是人没有足够的力量运用自己健全的认识能力,实际上归属于实践的领域,是人缺乏某些道德德行或品质,亦即缺乏“勇气和决心”。在这个意义上,其根源而言则并非自然或他人加予的,而是“自我招致”的。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黑格尔对启蒙的批判可谓发人深省:思维的“否定的、形式的行为”,在其具体形态上就叫做启蒙,“启蒙只知道对规定性本身的否定、限制,因而完全错误地对待内容”,启蒙“把一切内容取消”的“主观的观点”“不承认任何内容,从而也不承认任何真理”,它“一方面坚持它的形式主义,只知高叫良心的自由、思想的自由、教学的自由,甚至高叫理性和科学”,但是对于“真正的自由的良心所包含的理性原则”、自由信仰和自由思想的内容,“他们皆不能切实说明,而只停留在一种消极的形式主义”。“伦理上的轻浮任性”和“知识上的庸俗浅薄”,“这就是所谓启蒙”。

基于上述分析,影片《赵氏孤儿》显然是想合流忠义与启蒙而采取了理性自决的启蒙思想,但这样做的结果是给观众带来了困惑,因为公共空间的游戏规则是必须有答案,否则,观众会很快抛弃所谓的理性自决,直接接受结局所暗示的道理――血腥复仇最终占了上风。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 中华书局,1982.

[2]纪君祥.赵氏孤儿大报仇[A].全元曲(第4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3]康德 何兆武译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 商务印书馆,1991.

[4]曾晓平.康德的启蒙思想。哲学研究. [J]2001(5)

[5]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A].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27.

[6]詹姆斯•施密特.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M].徐向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

[7]张世英主编.黑格尔辞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350-357.

[8]孟华.伏尔泰与孔子[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115-122.

[9]田沁鑫著.我做戏,因为我悲伤[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57.

第8篇:伏尔泰名言范文

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辈出,影响尤大。他们当中,最为著名的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前三者更是被称为法兰西的“自由三剑客”。

伏尔泰原名弗朗索瓦・阿鲁埃,写有大量戏剧、史诗、小说、哲学和历史著作。他的著作清新、机智、常带绝妙的讽刺,具有极大的批判力。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反对教权,倡导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由于他写了攻击宫廷生活的讽刺作品,曾两次被投入监狱。伏尔泰在启蒙运动中活动了60余年,他的奋斗时间之长、著作数量之多、思想影响之大,使他成为法国启蒙运动无可争辩的领袖。

孟德斯鸠出身贵族世家,却接受了时代精神的影响,投身资产阶级思想革命的洪流。他在代表作《论法的精神》中,发展了17世纪英国思想家洛克的分权学说,更明确地提出了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他认为立法权应由人民集体享有,司法独立,君主享有行政权。三者互相独立而又互相监督,是以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为思想核心的。

相比于以上两位思想家,卢梭对18世纪的法国作了更加严厉的批判。在政治观点上,卢梭也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说。他猛烈否定封建王权,认为统治者如果违反民意,侵犯人权,撕毁大家都应遵守的社会契约,践踏公共意志,人民就有权他。卢梭很重视公共意志,反对个人因谋私利而违反公共意志。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被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法律原则,却是经过了无数革命斗争,在动乱和血污中才得以确立起来。而确立这一原则的正是诞生于凡尔赛宫(现为法国国家历史博物馆),被誉为“人权保护圣经”的法国《人权宣言》。

《人权宣言》的产生背景

在专制魔王路易十四和花天酒地的路易十五结束了131年反动腐朽的统治后,留给路易十六的是一个无比穷困并且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的烂摊子。当时的法国社会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僧侣,第二等级是贵族,其他的属于第三等级。第三等级中的资产阶级虽然处于劣等的地位,但经济实力却日益强大,这使他们不满于政治上的无权。同时,封建主义也严重束缚和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使得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之间的矛盾非常尖锐。而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工人等,所受的剥削压迫更为严重,对封建统治的憎恨也更为深刻。

这一时期的法国也产生了影响巨大的启蒙运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思想家提出了“天赋人权”“人人平等”“在民”等主张,猛烈抨击了腐朽粗暴的封建统治,在思想上给人们进行了一次洗礼。

1788年,法国出现特大雹灾,农业歉收。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案。在这样民不聊生的情境下,人们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反抗斗争。1789年5月5日,为了用增税和筹款来挽救国内危机,路易十六决定召开自1614年来再未曾召开的三级会议(法国大革命前在君主制下三个“等级”的代议制会议),企图借民意来解决财政问题。对此,第三等级的代表感到无比的失望和愤怒,与特权等级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在西哀耶斯的倡议下,第三等级宣告自己组成国民会议(后改称制宪会议),要求宣告立法权并限制宫廷的税收。法国人民热烈拥护,路易十六暴跳如雷,他调集军队,企图以武力镇压瓦解第三等级。但他的目的并未达成,反倒是引起了巴黎人民的群情激愤。7月14日,他们攻占了象征封建专制统治的堡垒――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拉开了序幕。在革命取得了初步胜利,却有着更为艰巨任务有待完成的情况下,为了更好地鼓舞人民的斗争热情、推动革命进一步发展,国民会议决定仿照北美独立战争时期的做法,宣布一个权利宣言,作为施政纲领。于是,在攻占巴士底狱的当天,国民会议就开始着手起草《人权宣言》。8月26日,这部法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得以正式通过并公布。

《人权宣言》的内容

《人权宣言》全称为《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人权宣言》的全文由序言和十七个条文组成,简短精炼,全文不足2000字却内容丰富。它以美国《独立宣言》为蓝本,以人权和保障为核心,以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等启蒙思想为指导,提出了资产阶级在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上的基本主张,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

对人权的内涵、价值做了概括。《人权宣言》的起草者们认为:“不知人权、忽视人权或轻蔑人权是造成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因此,在宣言的第一条就宣布:“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关于人权的范围和内容,宣言作了具体的阐述:第二条规定“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第七条规定:“除非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并按照法律所指示的手续,不得控告、逮捕或拘留任何人……”第十一条规定:“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第十七条规定:“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所显然必需时,且在公平而预先赔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

宣言在较为广泛地规定了人权的同时,还规定了人权的行使,如:“……各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仅得由法律规定之。”等等。同时,也规定了人权行使的保障,第十三条规定:“保障人和公民权利需要有武装的力量……”“……任何社会,如果权利无保障……就没有宪法可言。”

在法治方面,明确提出了一系列资产阶级的法治原则。主要有: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罪刑法定主义、法不溯及既往、无罪推定、禁止非法控告或逮捕、拘留以及私有财产神圣不能侵犯等。

关于国家政权,宣言的规定虽然不及对人权和法治的具体,但也确立了“三权分立”和“人民”这两大资产阶级民主原则。“整个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所未明确授予的权力。”“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

《人权宣言》的影响

《人权宣言》产生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是法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它在法国甚至整个世界的历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法国,它的公布启迪了人民的权利意识,在当时鼓舞了广大群众反封建斗争的热情,把法国大革命推向了高潮。并且,它为法国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提供了依据。对法国宪法和法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9篇:伏尔泰名言范文

“启蒙的艺术”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以及巴伐利亚国家绘画收藏馆联合主办,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建成正式开放以来的第一个国际交流展。展览于2011年4月1日开幕,展出德国三大博物馆所藏的油画、版画、雕塑、图书等各门类艺术珍品凡580件,向中国观众展示了当时的重要思潮、启蒙运动对造型艺术的影响,以及它对18世纪以后的几场艺术革命的推动作用。

欧洲启蒙时代,通常指的是18世纪初至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的一个新思维不断涌现的时间段。此时期以“理性主义”为基本特征,思潮所至,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此时期的发展特色特为不受束缚地、但常常也是不加批判地使用理性,勇于质疑权威与传统教条,朝个人主义发展。强调普世人类进步的观念。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是使西方走出中世纪的两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可以避开与宗教直接对抗,较为自由、公开地赞扬人性。启蒙运动则自宗教内部始,任务相对艰巨。在这个时期或稍早,人们已经开始对教会的腐败及黑暗有所触及,同时开始对中世纪时的以神学、伦理学和演绎逻辑来解释历史的方法产生质疑,并对历史文献所记载的事物产生疑问,而对其进行考古研究与文化发掘。启蒙运动先驱马丁·路德,面对诸问题,曾借助“因信称义”之说,带头将《圣经》译成民族语言,鼓励每个个人阅读《圣经》,使之成为个人最直接和最高的指导。借助《圣经》的权威,强化上帝的教义,利用上帝的力量来与教会的势力抗衡,从而从根本上否定了了教皇、教会统治这一外在权威。这—意义甚大,古典、《圣经》的普遍阅读及考古的发现,瓦解了中世纪经典解释(神学)的权威性,因而引发意识形态的革命。

启蒙时代早期思想家可以追溯到英国的洛克,他的关于宗教和世俗政府的思考,影响了后来的启蒙时代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在经过了国王路易十四(1638年~1715年)时期多年的战争后,经济大受打击,因此这个时代的人们开始对“君权神授”产生质疑。并始现理性思考的思想家。其中法国以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人最为著名。而在德国,则有伊曼努尔·康德。当时,大部分哲学家皆以理性思考为主要重点,并开始摒弃宗教的观点。狄德罗在《百科全书》的“理性”一条中,更是指出,理性是“人类认识真理的能力”“人类的精神不靠信仰的光亮的帮助而能够自然达到一系列真理”。而与此相承的,则是倡导自由平等等思想。以伏尔泰为例,他曾说过(事实上,伏尔泰并没有说过这句话,这句话来自英国作家伊夫林-比阿特丽斯·霍尔于1906年出版的传记《伏尔泰的朋友们》,人们错误地把这句话归功于伏尔泰):“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而男一位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亦说过:“法意可说是现代社会学的启蒙,对气候、法律、宗教、治理原则、过去事例、习惯风俗等等形成社会总精神的一切进行了比较性的研究。尽管这会导致社会决定论、历史相对论,他却将自由在道德上的必要性,置于决定论相对论之上,而他也违反自身前后逻辑的,坚持反对专制统治,认为它是不合道德的。而这就是英国宪法分析出‘分权’的由来。”

这个时期的学者,不同于之前文艺复兴时代的学者,他们不再以宗教辅助文学与艺术复兴,而是力图以经验加理性思考,而使知识系统能独立于宗教的影响,作为建立道德、美学以及思想体系的方式。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以及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也属于这一时期。启蒙运动的倡导者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认为启蒙运动的目的是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的一个时期(即中世纪,此一时期通常被称为“黑暗时期”)。这个时代的文化批评家、宗教怀疑派、政治改革派皆是启蒙先锋,但他们只是松散、非正式、完全无组织的联合。当时的启蒙知识的中心是巴黎,法语则是共用的语言。这一时期他们所提出的“创立民主”“共和政体”的思想,被其后美国独立宣言与法国人权宣言所采用。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