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不耻下问的故事范文

不耻下问的故事精选(九篇)

不耻下问的故事

第1篇:不耻下问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春秋;左传;避讳;影响

《春秋》是鲁国历代史官编纂的一部鲁国史,而《左传》亦是鲁国的史官所撰,以记录史事来解《春秋》,是先秦文献中可信度真实度很高的一部书。而《春秋》作为鲁国的史书,与后代一样,会有许多需要避讳的事情,虽然没有像唐宋明清那么多,然而也颇具规模,而且算是开历代避讳之先河。更重要的是,这也是《春秋》为当代人记当代事的一条铁证。那么,对于《春秋》的避讳问题是需要总结和梳理的。在解《春秋》的三传中,《公羊》、《谷梁》总是与政治挂钩,且是处处体现汉代的政治,经常自相矛盾,不如《左传》对《春秋》本事本义的解读更符合事实情况。因此,从《左传》来看《春秋》的避讳则更真实可靠。

一、《左传》中关于《春秋》避讳的记载

大抵有两类 ,一类是直言“讳之也”、“且讳之也”等,一类是未直言,而推敲传意可知的。分条列于下:

第一类:

1、 庄公十八年,经:“夏,追戎于济西。”《左传》 :“夏,公追戎于济西。不言其来,讳之也。”[1]夷狄来犯,《春秋》不书,为避讳夷狄。

2、 僖公元年,经:“春王正月。”《左传》:“春,不称即位,公出故也。公出复入不书,讳之也。讳国恶,礼也。”[2]此是因为闵公死,僖公出奔邾,国内大乱,而史官又不能直说国内大乱致使僖公出奔,因而不书即位来避讳这件事情。

3、 僖公十七年,经:“九月,公至自会。”《左传》:“九月,公至,书曰‘至自会’,犹有诸侯之事焉,且讳之也。”[3]此为《春秋》避讳鲁公为齐国扣留,好像鲁公依旧正常参加会盟一样。

4、 文公二年,经:“三月,乙巳,及晋处父盟。”《左传》:“晋人以公不朝,来讨,公如晋。夏,四月,乙巳,晋人使阳处父盟公,以耻之。书曰‘及晋处父盟’,以厌之也。适晋不书,讳之也。”[4]显然,晋人逼迫鲁文公朝晋,鲁文公只好前往晋国,故一开始不书“公如晋”,想要把这件事避讳过去。但后来晋国派阳处父与公盟,以此来辱公,故而鲁史官很愤恨,因此又直书“及晋处父盟”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当避讳而不避讳,可以看出鲁人对晋人做法的愤怒。

5、 文公十五,经:“冬,十有一月,诸侯盟于扈。”《左传》:“冬,十有一月,晋侯、宋公、卫侯、蔡侯、郑伯、许男、曹伯盟于扈,寻新城之盟,且谋伐齐也。齐人赂晋侯,故不克而还,于是有齐难,是以公不会。书曰:‘诸侯盟于扈’,无能为故也。凡诸侯会,公不与不书,讳君恶也。”[5]这里提出《左传》提出了《春秋》的一个避讳通例,即“凡诸侯会,公不与不书”。

6、 文公十八年,经:“冬,十月,子卒。”《左传》:“冬十月,仲杀恶及视,而立宣公。书曰:‘子卒’,讳之也,仲以君命召惠伯。”[6]公子恶事被的,经文却书“子卒”,好像他是正常死亡一样,显是为当政者讳。

7、 成公十年,经:“冬十月。”《左传》:“冬,葬晋景公。公送葬,诸侯莫在。鲁人辱之,故不书,讳之也。”[7]鲁人以成公给晋景公送葬而感到耻辱,因此不书鲁公在晋国发生的事情,以此来避讳国耻。杨伯峻所谓“经不仅不书鲁成送葬,并依例应书‘葬晋景公’,亦不书”[8],所言极是。

8、 襄公三十年,经:“晋人、齐人、宋人、卫人、郑人、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会于澶渊。宋灾故。”《左传》:“……书曰:‘某人某人会于澶渊,宋灾故。’尤之也。不书鲁大夫,讳之也。”[9]此为鲁人避讳,这次盟会诸侯所做之事是不道德的,而且鲁人实际上也参加了这次会盟,如果记载,则鲁国也应该被责备,故而此不书鲁人,实为避讳国恶。

9、 昭公十六年,《左传》:“春,王正月。公在晋,晋人止公。不书,讳之也。”经文不书鲁公在晋,是因为晋人扣留了鲁公,史官避讳因此不书。

第二类

1、 隐公十一年,经:“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10]通过《左传》的记载可知鲁隐公是被桓公和羽父合谋害死的,却书“公薨”,好像是正常死亡一样,杜注:“实,书薨,又不地者,史策所讳也。”[11]所言甚是。

2、 桓公十八年,经:“夏,四月,丙子,公薨于齐。”[12]从《左传》来看,鲁桓公实际上是在齐国被杀,主使者即为,其中波澜曲折,而经文却仅仅书“公薨于齐”,好像鲁桓公是在齐国自然死亡一样,这是很明显的避讳,故而杜预说:“不言戕,讳之也。”[13]

3、 庄公三十二年,经:“冬,十月,己未,子般卒。”《左传》记载:“冬,十月,己未,共仲使圉人荦贼子般于党氏。”公子般是被杀害的,但经文却书“卒”,与公子恶被杀一例相似。杜预曰:“不书杀,讳之也。”[14]所言极是。

4、 闵公二年,经:“秋,八月,辛丑,公薨。”《左传》:“秋,八月,辛丑,共仲使卜贼公于武闱。”[15]《左传》明确记载闵公是被的,而经文亦是只书“公薨”,亦是避讳,故杜预又说:“实,书薨,又不地者,皆史策讳之。”[16]

5、 僖公二十八年,经:“公子买戍卫,不卒戍,刺之。”[17]据《左传》所载,公子买本来是僖公派出戍卫的,而晋楚交战,僖公感到楚国不一定能赢晋国,故而杀公子买讨好齐国,又以“不卒戍”回答楚人,想两面都不得罪,于是公子买便成了替罪羊。而这种行为明显是僖公了两面都不得罪而采取的,公子买并没有什麽罪过,而经书却也按照僖公的意愿书公子买”不卒戍”,既可以做给楚国看,又可以讳僖公无故杀大臣之恶,一举两得。

6、 文公十一年,经:“冬,十月,甲午,叔孙得臣败狄于咸。”《左传》:“瞒侵齐,遂伐我。”孔疏因服虔云:“伐我不书,讳之。”[18]此与上面提到的庄公十八年情形相似,均是夷狄来伐不书。

7、 文公十二年,经:“春,王正月,伯来奔。”《左传》曰:“十二年春,伯卒,人立君。大子以夫锺与来奔。公以诸侯逆之,非礼也,故书曰‘伯来奔’。不书地,尊诸侯也。”[19]大子带土地来奔,按照一般通例,一定会书地,如《春秋・襄公二十一年》“邾庶其以漆、闾丘来奔”[20] 、《春秋・昭公五年》“夏,莒牟夷以牟娄及防兹来奔”[21]、《春秋・昭公三十一年》“冬,黑肱以滥来奔”[22],均是书地,以表示鲁人对土地的重视。然而,既已书地并书人,那么这些人则被永远钉在叛国的耻辱柱上,《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所谓“以地叛,虽贱,必书地以名其人,终为不义,弗可灭矣”[23]。而此处不书大子以地来奔,《左传》认为是把大子当成了诸侯,即国的君主,故而其来不书地,是尊诸侯。而此处尊诸侯的本质其实就是避讳,避讳大子带着土地奔鲁,以显示他好像是没有带着土地来,让他摆脱“终为不义,弗可灭也”的罪名。

8、 成公十一年,经:“十有一年,春,王三月,公至自晋。”《左传》:“晋人以公为贰于楚,故止公,公请受盟而后使归。”[24]此经承去年秋七月公如晋而言,鲁公被扣留,经文不书,是为避讳,与上文僖公十七年同为被扣留,故而《春秋》都不书。杜注谓:“正月公在晋不书,讳见止。”[25]

9、 襄公四年,《左传》:“冬十月,邾人、莒人伐,臧纥救,侵邾,败于狐骀。”[26]而《春秋》没有记载这一事情,显然是输给了邾这个小国,鲁人感到很耻辱,因此史官不记以避国耻。故杜注曰:“败不书,鲁人讳之。”[27]

如上文所列,是从《左传》的记载中罗列出来的《春秋》避讳的例子,并加以简要说明。

二、从《左传》中看《春秋》的避讳原则

通过上文罗列的避讳之例,可以总结出《春秋》避讳有如下诸原则:

1、 讳国恶。

《春秋》所记鲁国十二公,其死皆书“公薨”。而鲁隐公、桓公、闵公均是被杀身亡,并非正常死亡,故亦书“公薨”是很明显的避讳。隐公、闵公的死显然是史官为当政者所避讳的,鲁公死无非三种情况,一种是自然死亡,一种是被本国人被杀(即),一种是被外国人所杀(即戕),隐公、闵公均是被,均是下一任国君或当政者所为,他们自然不想自己被冠上不忠不孝的君罪名,故而《春秋》就不能直书其恶。桓公之死书“讳国耻”,在此不加讨论。而庄公之子公子般,文公之子公子恶均是准国君,亦是被当政者所杀,故而《春秋》也只是书“子卒”,与“公薨”实质是相同的。另外像鲁国参加一些会盟,鲁公本应参加却没有参加,或是迟到了,《春秋》亦是为其避讳,还有如果鲁国史官认为某一件事是不合道义的,也属于“恶事”的范畴,而鲁国大夫或君主参与了,如第一类的第5条“讳君恶”、襄公三十年的澶渊之盟以及僖公二十八年的公子买被刺,也会予以避讳。以上所述均属于讳国恶的原则。

2、 讳国耻

桓公之死书“公薨”、鲁文公给晋景公送葬以及鲁公被外诸侯国扣留,均属于讳国耻。尤其是鲁公如果被外诸侯国扣留,如、鲁僖公被齐扣留、鲁文公被晋扣留,经文均不书,只是象征性的书“公如齐”、“公至自齐”、“公如晋”、“公至自晋”等,其间被扣留一事只字未提。还有如襄公四年鲁国被邾国打败,经文不记载。因为鲁国在春秋时地位还是挺高的,邾国也一直是鲁的附庸小国,这次鲁国竟然被邾国打败,这是让鲁人觉得很羞耻的一件事情,故而《春秋》不记,以讳国耻。

3、 讳夷狄

春秋时代“攘夷”的观念还是普遍存在的,中原诸侯国也一直自诩经济文化发达,除特殊情况外往往不愿与夷狄为伍。避讳夷狄也是《春秋》避讳的原则之一,夷狄来犯鲁,如庄公十八年之戎、文公十一年之瞒,均是夷狄来犯不书,而鲁国战胜后书,如果鲁国战败,可想而知是一定不会书的。而其它中原诸侯国侵鲁,无论鲁国是否胜利,大多是直书无讳的,如庄公九年“及齐师战于干时,我师败绩”、僖公二十六年“齐人侵我西鄙”等,夷狄侵伐其它诸侯国,如宣公三年“赤狄侵齐”、僖公二十一年“狄侵卫”等,《春秋》也时常书之,对比这两种情况,《春秋》避讳夷狄来犯明显是避讳的原则之一。

4、 为外诸侯讳

大子奔鲁,鲁人以诸侯之礼待之,故而为其以地叛国避讳,不书其以某地来奔,《左传》所谓“尊诸侯”也,是为外诸侯讳亦是史官写《春秋》避讳的原则之一。当然,这个原则是特殊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出现,不像“讳国恶”、“讳国耻”之类的原则普遍遵用。

三、 《左传》记载体现的《春秋》避讳原则对后世的影响

以上总结的避讳原则中,讳国恶、讳国耻、讳夷狄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史书,为君主和当政者避讳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如陈寿为晋臣,在《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中没有记载曹髦讨伐司马昭一事,只说:“五月己丑,高贵乡公卒,年十二。”[28]更不用说那一句古今人皆知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又如唐代安禄山叛乱,实为国之大恶,因此肃宗即位后,凡郡县名有安字多易之,如安定郡改为保定郡、同安县改为桐城等等[29],均是出于避讳国恶。讳国耻者常因国家有难蒙耻而讳,特别是如南宋、明末,此类讳事极多,如《文献征存录》所载:“理鬯和,字寒石,西华人,本姓李,耻其姓与李自成同,曰:‘吾今姓理矣。’”[30]此即为讳国耻。又如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载:“宋南渡后,人主书金字俱作今,盖与完颜世仇,不欲称其国号也。”[31]又载:“按世庙晚年,每写夷狄字必极小凡诏旨及章疏皆然,盖欲尊中国卑外夷也”[32]此等不仅是避讳国耻,亦是避讳夷狄。而夷狄向来是落后外族的代名词,所谓“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尊王攘夷”之说早在汉朝就已风靡一时,就是夷狄本身也不愿被称为夷狄,像在清朝,这一点是极为明显的。[33]这些均是《春秋》讳国恶、讳国耻、讳夷狄的演进与发展,而《春秋》的这些避讳原则无疑是其根源。后世避讳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很大程度上也是受这些原则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左传》记载关于《春秋》避讳问题的提炼,总结出有讳国恶、讳国耻、讳夷狄三种常用的避讳原则,以及为外诸侯讳的特殊避讳原则。当然,《春秋》成书的时代很早,那个时候很多东西都是不发达的,避讳也是这样。然而,说其为后世避讳的发展起了源头导向作用是丝毫不为过的,后世的许多避讳情况及原则也大多从是从此中诞生并发展的。

[参考文献]

[1][2][3][4][5][6][7][9][10][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25][26][27]杜预注、孔颖达疏 《春秋左传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8]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8]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第2篇:不耻下问的故事范文

漂泊在外的人无论走得多远,魂牵梦绕的总是故土的身影,日夜呼唤的也总是故土的名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祖国母亲就是我们爱的归宿,我们中华儿女应用自己坚实的臂膀去捍卫母亲的尊严,并以此为无上的光荣!

知荣明耻,为人师表。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责任也有义务让我的学生和我一起挑起祖国的明天。     还记得,当我质朴的父母得知我即将成为一名教师时,他们那发自内心的荣耀和自豪深深地感染了我。带着这份光荣感和神圣感,我倍加珍惜三尺讲台上身为人师的机会。

    三千多个日子里,我热情如初,激情不减,固守着这片园地。固守着这片园地,我一寸一寸地开垦着学生的心田;固守着这片园地,我一点一滴地付出自己的心血;固守着这片园地,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一条生命之路。

三千多个日子来,我逐渐读懂了: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年代已经久远;新时代的教师,不仅仅是潜心治学的师者,更是以高尚的品格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塑造学生的领航人。

在我的课堂上,我不仅倾我所学,给予我的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熏陶,更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如何以一颗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面对生活。

清代著名的思想家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无耻;士不知耻,则国之大耻。由此可见,知荣辱晓廉耻与否,不仅关系到个人的人格能否确立,而且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成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希望我的学生不仅学富五车,更要知荣明耻。

和学生交流,我总口头禅似的说,保持一颗平常心,拥有一颗博爱心,胸怀一颗正义心,你的人生之路就畅通了。

我常常和我的学生一起关注社会一起探讨活着的意义。有一次,在课前十分种的闲侃中,我谈起曾在中央一套的《今日说法》中听到的一则骇人新闻:“恐怖之旅四十小时”。

——在一辆长途卧铺班车上,在3名司售人员、42名乘客(其中有37名是身强力壮的男同胞)的眼皮底下,借助一个同伴和一把牛角小刀,歹徒王善雨对三个女孩子先后实施五次强奸!

我从来没有这么严肃过。

当我讲诉完后,教室一片沉寂,空气似乎也凝固了。

那些在大人眼里的半大不拉的孩子一个个紧锁眉心,陷入思考。

当我让他们针对这事谈谈看法时,教室沸腾了。第一个举手的是班里最不好学的孩子。他涨红着脸,很是质疑和愤慨:“老师,这是真实的故事吗!?那些乘客和司机都死了吗?”

有个向来寡言少语的男生也举起了手:“老师,车上的那些乘客有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

一个女生没等我点头,就站了起来,神情激昂:“那些罪恶的看客将永远受到良心的拷问!”

她的发言赢得了如雷掌声。

……

临近下课时,我问了学生一个问题:如果当时你也是乘客的一名,你也许一样保持沉默的请举手。

寥寥几只手在顾虑中缓缓举了起来,一颗颗脑袋低垂着。

我又问了一个问题:如果以后你碰到这种情况,你也许仍旧选择沉默的请举手。

这回,全班60名的同学没有一只手举起!

爱因斯坦说过“当有不公平的事在你身边发生,而你保持沉默,你就是帮凶。” 是的,愚昧、懦弱和卑怯迁就了兽行,自私和冷漠则怂恿了罪恶。

这堂课,孩子们虽然学不到书本的知识,却感知了鲁迅当年对不幸不争的国民深沉的悲哀和愤怒,感知了荣耻;这堂课,给我给我的学生都将是一生的思考;这堂课后来在一个学生的作文里,有了个美丽的名字:《给生命洗个澡》。

我很欣慰。

我深深地热爱着我的职业。不仅因为在人类历史的沧桑流变中,她承担着教化万民、培育万代,推动社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向前发展的责任,更是因为她还是一个巨大的舞台。我们可以按照我们的方式来塑造学生的心灵。人的一生是短暂的, 财富延长不了我们的生命,但我们塑造的灵魂却可以使我们的生命不断延续下去。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知荣明耻,让我们通过关爱教育的方式,让荣耻观像阳光一样,踏进每一个角落;让我们的孩子在阳光的普照下,健康茁壮地成长为新时代的接班人。相信,我们的社会大家庭一定洋溢着和谐、快乐;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第3篇:不耻下问的故事范文

[摘要] 道德焦虑产生道德耻感,道德耻感能有效催生人之道德良知,道德良知能唤醒人对非道德行为的追悔,进而产生对传统道德文化现代践行的内驱力,敦促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榜样示范与逆向耻感文化均能有效催生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榜样示范从正面催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道德耻感则是从反面催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

[关键词] 道德焦虑;耻感;传统道德文化;现代践行

[中图分类号] B82-0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3)06―0102―04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有诸多策略:榜样示范和道德焦虑都能催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榜样示范从正面催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道德焦虑则是从逆向刺激道德主体的内心世界产生道德耻感,进而催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榜样示范能促使道德主体产生一种见贤思齐的道德践行内驱力;道德焦虑是道德主体就自身的不良行为与他人的榜样行为进行比对,进而反求诸己,自我反省、自我审视,并在内心世界产生逆向耻感,从而激发道德主体产生践行道德文化的内驱力。道德焦虑与逆向耻感是一对孪生兄弟,道德主体的道德焦虑系耻感产生的前提,道德焦虑是逆向耻感的必然结果。由此,由逆向耻感而产生的道德焦虑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逆向耻感是人内心世界对其行为的不合乎德性的不满而由此而产生的道德焦虑。逆向耻感也是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其终极价值在于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学术界鲜有人认为耻感文化能催生道德文化的践行,笔者认为,由道德焦虑所产生的逆向耻感亦能催生道德主体对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逆向耻感催生道德文化现代践行的逻辑线索为:道德焦虑逆向耻感唤醒人的道德良知对非道德行为的追悔实现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以下就耻感文化的内涵、道德焦虑与道德耻感之间的关系,道德焦虑如何提升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展开。

一耻之内涵及其两个层面

研究道德耻感对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必然要先了解“耻”。“耻”在辞海中注释为“羞愧之心”, [1]即“耻”的基本涵义为耻辱、羞愧之意。从道德情感来说,“耻”是道德主体在做道德选择之时,深感自身道德素质不及一般、或者是尚未达到心目中已有的道德水准之要求,由此而产生所谓的羞愧之心、羞辱之耻,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耻”可以理解为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因之,道德耻感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归属于积极的道德情感,这种积极的道德情感来自于人之内心对道德败坏的愤怒,因为“耻辱是一种内向的愤怒”[2],并由此而表现出积极的道德情感。这种“内向的愤怒”虽然无言,但却是道德主体内心真实情感的写照。不仅如此,耻感还是人类积极的、向上的、稳定的道德情感。耻感可分为对“耻”的认知,以及由认知而产生的内心世界的矛盾与冲突,亦即“羞耻感”。耻感分为两个逻辑过程:即先知其耻,而后羞耻。曾云莺教授认为:“耻感可分为知耻感和羞耻感:知耻感是指个体在了解了耻辱内涵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耻辱自觉的规避和抵制;羞耻感是指个体因自己的言行或品质不符合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而产生的一种否定的情感体验。”[3]从曾教授对耻感的分类可知:知耻是知,羞耻则是自己在践行道德文化之后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前者偏向于知,后者则偏向于行,二者有一定的区分。基于此,罗国杰先生认为“知耻之心是道德自律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内容,知耻之心是道德自觉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4]此处所言的“耻”主要是偏向为“知”,也即对道德知识的把握;而羞耻感则与之不同,所谓羞耻感主要是指在外界行为的刺激之下所产生的一种对道德文化的反思,表现为道德主体的道德焦虑,是道德主体本身的良知与现实的道德践履不一致而产生的矛盾与冲突,体现的是外界道德践履与自身道德良知的差异。诚如王建敏先生所言:“羞耻感实际上体现了一种自我反省、良知惊醒的普遍意义,……具有道德自律性与道德良知性。”[5]道德主体缘何自我反省,原因就在于外界客体对其本身的刺激,从而引发道德主体对自身行为的反思,由反思而产生道德焦虑。由此,羞耻感侧重于道德耻感的动态方面,而知耻感则侧重于静态。从动态角度所谈及的羞耻感更容易引起道德焦虑,由于理想的道德人格与其本身人格的差距甚大,故此,道德主体容易产生道德焦虑,由道德焦虑产生道德耻感,因为道德焦虑与道德耻感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正是由于这种必然的联系,促使道德耻感有效促进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

二道德焦虑引发道德耻感

道德耻感是一种内在的积极的道德情感,它能有效催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道德焦虑是耻感产生的前提条件,即是说,有了道德焦虑,然后才有耻感,有耻感催生人之道德良知,并因之催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道德主体因道德焦虑而最终做出善的选择,这种选择既包括善的道德理念的选择,同时亦包括道德行为的抉择。可见,道德文化现代践行中的道德焦虑与耻感是紧密相联的。那么,道德耻感与道德焦虑在何种意义上相联,他们之间的“动力因”表现何在?这必须从道德焦虑谈起。

道德焦虑是道德主体在面临道德自由选择的情境之时,因道德主体自己的道德水准、行为规则与外界环境比对之时存在着差距,进而在人的内心世界产生矛盾与冲突,于是在这种情境之下有了道德耻感;道德主体因为道德耻感,于是“有了羞愧,感到内疚,才能进行道德反思” [6]。道德主体羞愧、感到内疚,是因为自己的思想境界或者行为表现和社会上提倡的公认的道德标准存在着差距,从而引发道德主体对道德良知进行追问,导致道德主体产生道德耻感。也即“道德焦虑是指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行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就会产生良心谴责、内疚感和羞耻感。”[7]道德主体的道德焦虑,使道德主体内心世界产生内疚,它是道德耻感之动因;道德主体之所以出现道德焦虑,原因在于道德主体面临道德规范之时所作出的艰难抉择。由此看出,道德焦虑是原因,耻感是其结果,二者是前因后果的关系。

就因果层面来说,道德焦虑是道德耻感产生的必然原因。此外,道德焦虑还是道德主体在面临自由选择之时所遇到的道德抉择困境,因为“焦虑是个人面临自由选择时,所必然存在的现象”。[8] 道德主体有进行选择的自由,但这种自由选择有时候会出现自己的道德水准和社会的道德标准不一致的情况,由此道德主体必然产生道德焦虑。当然,人的这种自由选择与人的自我意识密切关联,因为只有具备自由意志的人才能有自我选择的意愿。“人一旦形成了自我意识就会有独立的倾向和选择自己生活的意愿,焦虑也就会随之出现”[9]。人有独立的自我意识,就决定他有自由抉择的基本权利,在面临道德困境之时,道德理想与现实存在着巨大差距,道德主体由此产生道德焦虑。故此,道德焦虑的产生与人的意识是紧密相联的,没有道德意识的人是不会产生道德焦虑的。比如说小孩,他天真无邪,无忧无虑,在道德意识萌发之前,他是不会产生道德焦虑的。“自我意识尚未形成的儿童,只有恐惧而无焦虑可言。”[10]离开人的意识,就没有了道德焦虑;道德焦虑不复存在,由道德焦虑所产生的道德耻感亦将不复存在,因之,由道德焦虑所催生的传统道德文化践行亦将不复存在。道德焦虑是道德主体“对其所信奉的道德信条产生疑虑,产生道德冲突而又没有能力作出道德选择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11]。道德主体本来可以进行自由选择,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目标与自身的选择相去甚远,基于此,道德主体就会引发道德焦虑。由此,道德焦虑是一种道德情感,这种情感与道德耻感紧密相关,道德耻感关涉到道德主体的理想、信念。“焦虑是由情感联结引起的,不是生理遗传症,也不是实验性神经症,而是与个人生存的基本价值如理想和信念等有关。”[12]道德焦虑和道德耻感一样,并非人先天就具有的属性,而是人在后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的,具有后天性。道德焦虑和道德耻感不仅具有后天性,而且还与人的心理活动紧密相关。

三道德焦虑引发耻感唤醒良知

以利道德文化的践行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道德焦虑容易引发人产生耻感,道德焦虑之人容易产生对道德文化的追悔,对道德文化的追悔容易使人发现良知,进而践行传统的道德文化。

第4篇:不耻下问的故事范文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人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他对于疑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决。出生比我早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向他学习;比我出生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而且把他当作老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所以,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也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学道的道理没人传布已经很久了,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哪!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味。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呢?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对于他们自己呢,却耻于让老师教他们,这真是糊涂啊!那孩子的老师,教孩子读书来熟悉书中的句子,尚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文句不理解,有的人向老师学习,疑惑不能解决,有的人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如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个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那是很使人丢脸的事,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从师学习的道理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族是不屑与他们并列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赶不上他们。这不是很奇怪的事么!

第5篇:不耻下问的故事范文

关 键 词 中小学生;羞耻感;道德情感;道德认知

作者简介 李翰飞,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江琦,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副教授

一、问题的提出

学校德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活动,它应该具有很浓的民族人文色彩和广泛而深厚的人文关怀内涵。人文特征是一个民族最具有特色的标志,抛开人文色彩的教育将使民族特色渐渐淡去,最终导致民族消亡。所以,任何抛开人文色彩的教育,都将是苍白无力的,德育尤是如此。若要改善德育现状,合理定位学校德育传统的人文内容和切入点,是学校德育取得实效的关键。

我国传统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特别强调“耻德”。“耻”不仅是中国古代传统道德关涉的基本内容之一,更是完善个人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约束机制。毋庸置疑,学校德育应该以“羞耻感”为切入点。

羞耻感是一种高级的道德情感,是个体违背道德或感到无能时,基于是非观、善恶观、荣辱观而产生的一种自觉地指向自我的痛苦体验,它产生于道德自我的形成以及道德行为的实施过程中,对个体道德行为发展和道德品格的养成尤为重要。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中小学生正好处于道德的习俗水平发展期,虽然已经开始了解并遵守社会规范,但对事物的判断仍依赖外界标准。外界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对其身心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如何通过羞耻感教育提高道德水平,对中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尽管以往很多研究都证实了羞耻的道德作用,但这些研究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没有相关的实证研究。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实证方法来探讨中小学生羞耻感与道德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揭示羞耻感培养对道德发展的影响,以期为中小学德育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采用分层取样法,分别在四川省成都市的成都市双语实验学校、红花实验学校、青龙小学和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158份,回收率96.5%;最终有效问卷924份,有效率79.8%。其中男生489人,女生435人;小学生469人,中学生455人;城市户口497人,农村户口417人;独生子女583人,非独生子女341人。

2.研究工具

羞耻感问卷

采用亓圣华(2006)编制的中学生羞耻感量表。该量表共22题,分4个维度:个性羞耻、行为羞耻、能力羞耻和身体羞耻。采用4点计分,4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1—0.93之间,总量表的α系数为0.93,重测系数在0.57—0.90之间,总量表在半年后的重测系数为0.87。由于该量表适用对象为中学生,所以正式施测前,在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四、五、六年级各选取一个班进行试测,绝大部分学生表示能够读懂全部题目。

道德判断测验(MJT)

该测验由两个两难故事构成。每个故事后有13个问题,要求对被试进行9级评分。MJT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道德认知。MJT主要指标为道德判断能力分,简称C分数;第二部分:道德情感。MJT中对道德态度的指标是用科尔伯格的六个阶段来表示的,道德情感分包含了代表六个阶段的6个得分。我国学者已经对该问卷进行了必要的跨文化效度验证,其重要效度指标都符合修订标准。

3.研究程序

由经过培训的心理专业研究生担任主试,集体施测,当场收回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使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中小学生羞耻感水平在年级和性别上的差异

根据被试情况,按年级分为五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除身体羞耻(p>.05)外,其余三个维度及羞耻感总分均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四年级与其他年级差异尤为明显(见表1)。

表1中的a、b、c、d、e分别代表与其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年级,其中,a:四年级;b:五年级;c:六年级;d:七年级;e:八年级;下同。

分别对男生、女生在羞耻感总分及其各个维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2)显示:男生和女生在羞耻感总体水平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5);但女生的身体羞耻水平显著高于男生(p

2.中小学生道德发展在年级和性别上的差异

同样,将被试按年级分为五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见表3),道德情感发展的六个阶段均存在极其显著差异,但道德认知得分各年级间却不存在显著差异(p>.05)。进一步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在前三个阶段,五年级的分数几乎全部显著低于六到八年级;在后三个阶段,四年级的得分显著低于其他所有年级,而七年级显著高于其他所有年级。道德认知C分数,五年级和六年级均与八年级有显著差异。同时根据Cohen对C分数的划分等级(1—9分,较低;10—29分,中等;30—49分,较高;50分以上,非常高),所有年级的学生均处于道德发展的中等水平。

表3中的C分数代表道德认知得分。下同。

分别对男生、女生在道德情感得分和道德认知C分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男生和女生在道德情感的各个阶段以及道德认知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5)。

第6篇:不耻下问的故事范文

美术教学就是对学生的一种美的情感教育,高中美术欣赏教材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深刻的哲理。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法国雕塑大师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任何美术作品中,都渗透和凝聚着创作者所赋予的人格魅力和激情。如果说科学是以理服人的,那么艺术则要以情动人。作为美术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思想情感。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笔者帮助和引导学生在这样几个方面做了探索和尝试:

一、热爱生活,培养积极人生态度

美国画家罗克韦尔・肯特说过:“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中学美术鉴赏教学,主要是通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认识来了解社会和生活,进而认识自己并完善自己。所以要让学生通过美术课体会到美丽的事物其实就是存在生活当中,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1.体会世界的美丽

引导学生多注意和观察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注意挖掘事物中美好的一面。例如壮丽的山河、绚丽的色彩、优美的形象等,通过对美的长久关注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审美观、世界观。使其逐渐形成或加强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性格特征。比如:在教材的《移情草木一花鸟画》、《江山多娇一现代山水画》、《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等章节,着重引导学生体会、观察、讨论大自然中山水、草木的欣欣向荣、色彩绚丽和勃勃生机,从而进一步体会世界的美丽和生活的绚烂多姿。

2.直面挫折,积极人生

现在的学生大多生活舒适安逸,在家都是“独苗苗”,家长的过度娇宠,使青少年形成了事事一帆风顺的错误观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全面认识社会,正确面对生活坎坷的一面,提高抗挫折的能力,接受和认可现实,避免盲目乐观的理想主义。在《古代陶器与瓷器》一课中,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古代工匠烧制陶瓷的艰辛和技术探索的锲而不舍的精神。鉴赏油画《梅杜萨之筏》时帮助学生体会作品所表现的在海难过后人们与大自然的搏击抗争、对生命的渴望和热爱。鉴赏雕塑《福罗里达州的顾客》及油画《呐喊》时,在分析和讨论中,与学生共同体会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给人带来的竞争、压抑的残酷事实。帮助学生共同解读雕塑《艰苦岁月》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认识到挫折并不可怕,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会给人以打击,甚至带来痛苦,但也更能使人奋起、成熟,变得坚强。

二、知荣明耻,完善学生人格

《论语・子路》:子贡问日:“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日:“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使命,可谓士矣。”即:人要有羞耻心,知耻、明耻、不做、可耻之事,可以称为志士。耻辱感是因经历和体验到了人性和基本价值被亵渎而在我们人格深处产生的一种自我谴责和自我贬低意识。我们做了逾越人格底线和人文精神所禁忌的事,就觉得这样的事情和行为可耻、羞耻,就觉得是一种奇耻大辱。人有了知耻之心,无论做人、做事,就会有所敬畏。在美术鉴赏中进行“知荣明耻”渗透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耻辱感,培养正直无私、重诺守信等中华传统美德,最终实现人格的完善。

在鉴赏敦煌壁画《九色鹿本生故事》时,除了鉴赏其绘画艺术,笔者还着重引导学生学习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的高尚品质,强烈谴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和王后贪婪的可耻行为。最后指导学生就该故事的主要情节即兴表演了“课堂话剧”,让学生在笑声中深刻体会了九色鹿的纯洁高尚,调达的猥琐、丑恶及王后的面目可憎。在鉴赏达芬奇的壁画《最后的晚餐》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构图、光线处理、表现主题等方面剖析这一宗教故事的思想意义,即表达了画家对善与恶、美与丑、崇高与卑鄙的鲜明爱憎,通过分析、辩论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国家,义利两字必须旗帜鲜明,光明磊落,崇尚正义,永远受到人们的尊敬。相反,见利忘义,出卖朋友,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人永远受到人们的唾弃。

三、感恩知爱,与社会和谐相融

一位教育家说:“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爱己,不知爱人,是当前独生子女的通病。”因此,要让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必须培养孩子的爱心和感恩之心。怀有感恩之心,才会懂得看重别人(包括家人)的付出,并学会为他人(包括家人)付出;怀有感恩之心,才会懂得尊重。尊重生命、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懂得感谢,就会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重新看待我们身边的每个人,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就会更加自重。从而使人心胸恬淡、胸怀宽容广博,有效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在第一次给高一学生上美术鉴赏课时,笔者曾经组织学生就“什么是美”展开讨论,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你认为你的母亲美不美”,大家异口同声说“美”,我又接着问“你认为你的母亲长的漂亮吗”,结果有的说“漂亮”,有的回答“一般”。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母亲的美是源于长得漂亮吗?答案是否定的,同学们纷纷说,母亲的美是来自母亲对我们的哺育、对我们的呵护、对我们的关爱、对我们的包容……在讨论中,很多同学回想起自己成长中的点点滴滴,感恩、理解之情溢于言表。在鉴赏《时代风采》和《与时俱进》这两个单元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就素描《血衣》、油画《出击之前》和浮雕《虎门硝烟》等艺术作品深刻体会先辈们旧中国、赶走侵略者的艰苦卓绝,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鉴赏罗中立的《父亲》时,笔者还结合了欧洲现实主义油画《拾穗者》、《麦草堆》及《我们每天的面包》等作品,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感受农民的艰辛与伟大,激发对社会普通劳动者的尊重和理解,形成情感共鸣。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挖掘教材的情感元素,笔者还注重拓展延伸让学生畅谈自己的体会,让他们的话题尽量结合生活实际,感受亲友之间、陌生人之间的爱和奉献,进而把尊重、爱心和感恩之心推及他人乃至全社会。

总之,作为美术教师既担负着传播美的神圣使命,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以情施教的原则,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发挥学生情感的作用:巧设情况,激感;以知育情、深化情感。逐步完善学生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以饱满的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积极面对人生。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新概念丛书:情感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4月版鱼霞著。

[2]《滋润心田的春雨:青少年情感陶冶》青岛出版社2005年5月版许燕等编著。

第7篇:不耻下问的故事范文

长期以来,一些企业的安全教育存在着形式陈旧死板、内容枯燥乏味、气氛死气沉沉的缺点,使受教育者产生厌倦与反感心理,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效果不甚理想。

针对此种现象,笔者在长期的安全教育实践中,经过不断探索与尝试,大胆使用幽默安全教育方法,即在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大量融入幽默的元素,使寓教于乐,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笔者曾进行过一次试验,讲课之后向听众进行课程效果评价调查,即由受教育者对所讲课程进行评分,调查结果为:不使用幽默安全教育方法讲课时,听众评分好坏参半,最低分为70分,最高分也只有86分,满意度仅为73%:当使用幽默安全教育方法时,听众评分全部都在90分以上,满意度达到100%。

幽默是一门艺术,具有能够引发喜悦、带来欢乐的特性。如在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适当地幽它一默,会使受教育者兴趣盎然、学习轻松愉悦,令课堂熠熠生辉,在欢声笑语中受教育者通过一个笑语、一个幽默的段子或一句经典的语句就能轻松简单地记住所要学的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幽默安全教育方法的运用技巧

幽默的方法有很多,形式也多种多样,要取得好的效果,不要受形式的束缚,要大胆尝试与创新,方能取得成功。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以受教育者为中心,把受教育者当成自己的客户,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目的就是要让受教育者最快速、最容易、最开心地接受和掌握所学的安全知识,并且贯彻落实在行动上。以下举例说明笔者应用幽默安全教育方法的基本情况:

移花接木

主要是将一些电影的经典台词和对白以及大家比较熟悉的广告词或诗词名句进行改编,再加上安全的内容,以此达到幽默的效果。例如,在讲到要重视安全工作的时候,笔者改编了电影《天下无贼》中葛优的台词,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安全很重要,一定要重视,说句有技术含量的话: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同时,笔者还编写了安全生产的“八荣八耻”:

以重视安全为荣,以忽视安全为耻:以安全学习为荣,以厌学无知为耻:以预防事故为荣,以发生事故为耻:以遵章守纪为荣,以违章操作为耻:以文明施工为荣,以野蛮施工为耻:以排除隐患为荣,以应付了事为耻:以认真检查为荣,以走马观花为耻:以如实上报为荣,以谎报瞒报为耻。

并将当年在央视春晚上走红的流行歌曲《吉祥三宝》改编成安全版:

阿爸!哎!你的头上怎么有包哇?闯红灯撞了。那里怎么还有一个疤呀?越栏杆摔的。你还有哪里疼呀?这里被车“碰”了。不遵守交通规则就没幸福的一家。

阿妈!哎!你今天怎么老上厕所?肚子疼。你为什么会肚子疼?我吃了羊肉串和冰棍。你这样饮食不卫生。对呀!不注意饮食卫生就没美满的一家。

宝贝!啊?明天又要上学了。对呀!走楼梯要走慢些!好的。下课别追逐打闹!嘻嘻嘻……健康快乐成长才有可爱的一家。

在说到安全帽的作用时,笔者首先改编了赵本山的一句经典台词,并配上赵本山和范伟的照片,顿时增添了不少喜剧效果:

范伟:经常出入工地,很危险,咋办?

赵本山:戴安全帽呗。

范伟:这玩意好使吗?

赵本山:谁用谁知道。

所以我们公司也规定:任何人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帽。安全帽,今天你带了吗?

接着又改编了一句广告词:

干我们这一行的,哪能不日晒雨淋?多亏戴了安全帽,嘿,还真对得起咱这张脸。看这里看这里。安全帽,他好我也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第8篇:不耻下问的故事范文

《荀子 非十二子篇》有云: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见不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这篇文章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以没有修养而羞愧,不以被人污蔑而羞愧。以不守信用而羞愧,不以不被信任和羞愧。以没有才能而羞愧,不以不被任用而羞愧。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的做人之本,立世之道。正所谓人先信而后求能,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信用,是治国的法宝,人民依靠它的庇佑而生存,如果得到了原国却失去了信用。还谈什么诚信呢?

在这本书中并且列举了很多关于诚信的故事,其中我记忆尤深的就是《太史慈应约》东汉末年,有一位武将叫做太史慈,有一次,他被孙策俘获,孙策早已久闻太史慈大名,于是以大礼相待。向他询问进军策略,并且还放走了太史慈。且与他约定,第二天中午见面详谈。孙策手下众将都认为太史慈不会再来,但是孙策说"太史子义是青州名士,以诚信和道义为立身处世为首要原则,他不会欺骗我的。”第二天吧中午,太史慈果然按时赴约。孙策非常高兴,后来常常与他商议军事。太史慈帮助孙氏扫荡江东,功绩卓越。

古训常说,言必信,行必果。就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诚信也是尤为重要的优良品德,在学校,老师教导我诚信友善,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同学们每天都要晨读的《弟子规》,其中“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所说的意思是凡是开口说话,首先要讲究信用。孔子云:“诚者,乃做人之本,人无信,不知其可”;韩非子曰:“巧诈不如拙诚”;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不作假秀才,宁为真白丁”;季布一诺胜过千金,商鞅变法立木求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第9篇:不耻下问的故事范文

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时代的精英,是祖国的希望。而“八荣八耻”却为我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指明了方向并为我们青少年的成长提出了艰巨的任务。自从学校组织我们学习了“八荣八耻”之后,我常常想,;当一个人终身以八荣八耻为镜子的时候,就明白自己更多些,他就能与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们比肩齐高!请看这一串光辉的名字:周恩来,他一生服务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在学习中,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他认为这才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邱少云,为了大部队的行动,坚守纪律,强忍着烈火烧身直到牺牲。雷锋,一双袜子补了又补,却寄钱救济战友的家人。这些鲜明的事例告诉我们,不管是过去,今天还是将来,八荣八耻的根本就是如何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负责,对祖国人民有贡献的人。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这只是“八荣八耻”其中之一,可这仅仅的十四个字却让我回忆起了往事,还记得有一次单元考试,由于考得成绩不理想,我心里十分难过,正不知怎么处理的时候,谁知老师却让把卷拿回家,请家长签字,这着实让我慌了起来。回到家,我忐忑不安的写着作业,生怕爸爸发现了那张卷子。这可怎么办呢?突然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我的头脑中灵光一闪,想出一个主意----自己冒名签字,可是,这违反了小学生守则,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可我不想遭到爸爸的批评,也不想让他失望,于是我找来了以前爸爸签字的卷子,一笔一画的描了起来,蒙骗了爸爸和老师,那一段日子我也曾窃喜过,也曾为自己的过失愧疚过,每一天都像有一个无形的鞭子在鞭噬着我的心,我为我的不诚实而后悔,可是终究没有勇气向父母和老师承认错误。自从学校开展了学习“八荣八耻”的活动后,使我深刻的懂得了诚信的重要性,想一想列宁的诚实,为了一个小小的花瓶而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我国的伟大领导人之一宋庆龄的信守承诺,只因答应了孩子们的一个小小的承诺,而冒雨前去看忘那些孩子们;还有与我们朝夕相处的老师,为了不让我们拉一节课,打着点滴来坚持工作,这一例例、一幕幕无不体现了诚信的重要。由此看来诚信乃人之根本,无论人的地位如何,无论人的年长与否,都要以诚待人。这就告诉我们,做人要明白其荣誉,知道其耻辱。

同学们,我们是民族的未来,从小就应该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诚实守信的观念,要明辨是非、知荣辱、辨善恶、鉴美丑,自觉做到“知荣而行,知耻而止”。“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多给红领巾增光添彩,做一名健康快乐的阳光少年!

品《做人与作文》 悟“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国家兴亡,谁的责任?每个人一出生,就承担着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生命本身,就是责任。责任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责任是苏武持节牧羊数十载而不变;责任是闻一多拍案而起,迎着枪弹挺身而出,责任是勇者的担当,是志者的抱负。”(《做人与作文》初中版第3辑“责任”篇)

“漂泊在外的人无论走得多远,魂牵梦绕的总是故土的身影,日夜呼唤的总是故土的名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祖国是身心栖居的家园,是无法割舍的灵魂之根,是我们共同的母亲。爱她,就奉献自己的灵与肉去捍卫她挺拔的英姿,铸就她的伟业!”(《做人与作文》高中版第4辑“赤子情怀”篇)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服务,是一种博爱的胸怀;服务,是一种美善的品质;服务,更是一种乐于奉献的动人风采。大地无私地为人类滋生丰登的五谷,绝不是毁灭自己,而是使自己的土地更加肥沃;大海忘我地为人类奉献宝藏,绝不是干涸自己,而是使自己的胸怀更加博大;同样,一个乐于奉献、甘于服务社会的人,绝不是失去——而是使自己的人生更美丽,情怀更高尚。”(《做人与作文》初中版第6辑“服务”篇)

“奉献是无私的给予,爱心的光芒,美丽的境界,动人的歌。奉献有形的物质,收获心灵的欢愉;奉献心灵的甘露,获得灵魂的提升。奉献是一份古老而温馨不变的品质,可以让任何人发出天使一样的光芒,照亮了别人,也照亮了自己。看似举手之劳的提携,却温暖甚至改变了他人的一生。让我们都献出自己的爱,绿化心的沙漠,把世界变成和谐美好的人间。”(《做人与作文》高中版第6辑“付出奉献”篇)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一种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容貌;一种镜子,让我们看清自己的内心。自省是自我的一面明镜,能清晰地映射出自身的瑕瑜。留一只眼睛观世界,留一只眼睛看自己。投影世界,反观自身,拭去心灵的尘埃,展现一个清晰的世界。在认识中成长,在自省中超越。”(《做人与作文》初中版第5辑“自省”篇)

“读书须知出入法,要读活书而不要读死书;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从生产劳动也就是实践当中去体会,去获得独到的见地。”(《做人与作文》高中版第6辑“实践创新”篇)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生命不息,奋斗不已’,这不仅仅是一句豪言壮语,它要求我们要讲究方法,切切实实地从小事做起。我们要记住古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教导,踏踏实实地学习,踏踏实实地工作,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畏惧艰苦,碌碌无为是最大的罪过。不懈奋斗,才是生活给予我们的最高报酬。(《做人与作文》初中版第3辑“勤奋”篇)

“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有梦想,都渴望成功,都想找到一条成功的捷径。其实捷径就在你的身边,那就是勤于积累、脚踏实地。修炼成功之金的捷径源于汗水的催生。脚踏实地、辛苦十年收集了3公斤香蕉叶上的绒毛就已经是在收获‘实实在在的黄金’了。勤奋若此,还有何忧?”(《做人与作文》高中版第1辑“勤奋踏实”篇)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十个孩子在大哥的领导下,彼此分工,相互合作,形成了一个亲密无间的小团体。虽然没有父母的照顾,但是,在相互的关心和付出中,他们仍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团结需要强有力的核心领导,团结更需要集体成员的共同付出。在‘十五岁少年和他的九弟妹’这个真实的故事中,展现了十个孩子一天的生活,内容虽然平常,但是蕴含的情感真挚动人。”(《做人与作文》初中版第2辑“团结”篇)

“手足情深,原本是想互相扶携走过彼此的人生之路,一同抵达成功的彼岸。然而命运的玩笑却让其中一个做出了单方面的牺牲,成就了另一个的辉煌。面对人生的成功,人们不禁感慨:没有人能独自成功。”(《做人与作文》高中版第2辑“团结协作”篇)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