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哈尔滨一日游范文

哈尔滨一日游精选(九篇)

第1篇:哈尔滨一日游范文

节庆旅游是在经济及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中发展壮大起来的一种旅游形式,目前已日益成为某些地区发展旅游业最为重要的形式。节庆旅游更加注重游客及体验性和参与性,这就大大不同于传统的的仅供光观的旅游形式,因此,节庆旅游的发展代表了现代旅游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节庆旅游的发展不仅能够挖掘本地资源来增强城市的活力,同时能够提升城市的知名度,拉动城市经济的大发展。

一、节庆旅游相关概念

(一)节庆的概念

关于节庆:黄翔认为节庆是“节日庆典”的简称,其形式包括各种传统节日及在新时期创新的各种节日。庄志民、赵睿在界定节庆旅游资源时把节庆外延扩展到除各类旅游庆典、节日外,包括各类交易会、展览会,以及各类文化、体育活动。这种界定把会展旅游、商务旅游、体育旅游、大型事件旅游等旅游形式全部囊括在节庆旅游的范畴。戴光全也把广义的节庆等同于节事,认为狭义的节庆专指各种节日。

(二)节庆旅游的概念

关于节庆旅游:黄翔、连建功认为节庆旅游是以某种具有鲜明主题的公众性庆典活动作为旅游吸引物而开发出来的一种现代新型旅游产品。赵睿认为,节庆旅游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向往,有可能被规划开发成旅游消费对象的各种节庆庆典活动的总和。

目前,国内对于节庆及节庆旅游相关概念的认识都存在概念不够清晰,且受国外的国外研究影响较大的问题。过内学者仍需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争取早日对节庆及节庆旅游的相关概念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二、哈尔滨重大旅游节庆活动简介

(一)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英语:Harbin International Ice and Snow Festival)于1985年1月5日创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冰雪活动为内容的国际性节日,与日本札幌雪节、加拿大魁北克冬季狂欢节和挪威奥斯陆滑雪节并成世界四大冰雪节。每年一度的哈尔滨冰雪节,以“主题经济化、目标国际化、经营商业化、活动群众化”为原则,集冰灯游园会、大型焰火晚会、冰上婚礼、摄影比赛、图书博览会、经济技术协作洽谈会等于一体,吸引游客多达百余万人次。第32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于2016年1月5日和第17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同时开幕。本届冰雪节以“冰雪之冠上的明珠”为主题,开展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时尚、冰雪经贸、冰雪体育5大类共百余项活动,以满足不同旅游者的不同需求。

(二)中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

自1990年以来,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于每年6月15日至19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定期举办,至今已成功连续举办了24届,并于2014年更名为“中国―俄罗斯博览会”。中俄博览会的成功举行,一方面有利于加强中俄两国的经贸及旅游合作,另一方面也为亚洲乃至世界各国增加合作提供了机会。2015年中俄博览会以“对接合作-丝路经济带新机遇”为主题,有103个境外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客商参展参会,这就为哈尔滨加强与邻近地区以及邻近国家的旅游合作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哈尔滨的旅游管理部门级旅游企业也可充分挖掘览会参会者的旅游需求,开发适合其需求的旅游产品,并借此宣传哈尔滨独特的旅游资源及文化内涵,增加其对哈尔滨的认知度。

(三)中国・哈尔滨国际啤酒节

哈尔滨啤酒节于1988年夏,同首届国际啤酒博览会同时问世,成为人们社会交往、信息沟通、商品流通的文化纽带,啤酒节一方面丰富了哈尔滨人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成为哈尔滨发展夏季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哈尔滨国际啤酒节将于6月30日15时在哈尔滨市正式启幕。为让更多中外宾客感受啤酒文化2016届啤酒节期间,除开幕式和各啤酒大棚推出上百场文艺演出外,还将在中央大街举办花车巡游、哈尔滨啤酒文化展、摄影大赛等多项文化娱乐活动。组委会除将传统的啤酒实物和展板进行展示外,还新增了哈啤博物馆展示、啤酒学院、啤酒文化展示墙等展出板块。

(四)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

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英语:Harbin Summer Music Concert)简称“哈夏音乐会”,从1961年8月举办第一届开始,至今已历经51个年头,与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广州羊城音乐花会并称为中国三大音乐节。2013年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晋升为亚洲艺术节联盟执委会成员。“哈夏”音乐会成了哈尔滨人民得天独厚的音乐盛事,它推动了哈尔滨音乐艺术事业的发展,更带给哈尔滨人一份高雅的享受,同时,“哈夏”音乐会也吸引了大量的音乐爱好者在这一期间来到哈尔滨观光游览,感受这座城市的音乐文化。

三、哈尔滨节庆旅游对城市旅游提升的作用

(一)丰富城市旅游产品结构

节庆旅游作为一种相对新兴的的旅游产品,目前已经成为哈尔滨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哈尔滨旅游产品结构,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在哈尔滨,旅游节庆是一种较新的旅游形式,这一“新兴事物”受到很多国内外旅游者的青睐。哈尔滨具备发展旅游的基础条件,拥有众多的旅游资源、广阔的客源市场以及政府的资金及政策支持等,但哈尔滨现有的旅游产品多数以观光游为主,体验性、参与性较强的旅游产品相对较少。哈尔滨冰雪节、哈尔滨啤酒节以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举办进一步挖掘了哈尔滨潜在的节庆旅游资源,增加了哈尔滨参与性的旅游产品,丰富了哈尔滨旅游产品的结构,满足了本地及外来旅游者的不同需求。

(二)促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活动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个主要方面,因此,无论是住宿条件、餐饮服务水平或是交通的顺畅度都会直接影响旅游活动的质量和人们的旅游体验,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水平的旅游服务是发展旅游的基本要求。节庆旅游最为显著的特点便是在节庆活动举办的一段时间内,会有大量的游客到来,这就对节庆活动举办城市的交通及住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哈尔滨在举办“冰雪节”或“啤酒节”以来,每年都要集中部分财力、物力来完善包括交通、酒店、餐饮条件以及活动场所的整修等在内的城市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不仅增添了新的城市景观,而且提升了城市基础设施的质量。

(三)提升城市知名度及旅游形象

节庆旅游的成功开发及举办是通过安高宣传、媒体扩散以及旅游者的口口相传实现的,这不仅能够突出城市特色,提升城市知名度,同时通过优质的服务及成功的旅游产品的设计能够提升城市的旅游形象,增加无形资产。人们提到冰雪节、提到中俄博览会和哈洽会就会想到哈尔滨,这些节庆旅游的开展,一方面突出了城市的个性,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包括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在内的节庆旅游活动,也丰富了哈尔滨的文化内涵,也宣传了哈尔滨特有的音乐文化。在各项节庆活动开展期间,大量的国内外游客的涌入,对于塑造具有个性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促进城市经济整体繁荣发展

哈尔滨节庆旅游的开展一方面扩大了哈尔滨的客源、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及哈尔滨旅游旺季的时间、促进了哈尔滨住宿以及餐饮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哈尔滨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旅游业本身便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产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带动相关行业及产业的发展,如,旅游者会购买相应的旅游纪念品作为旅行纪念,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本地居民的收入,提升其生活水平,从而促进哈尔滨城市经济的整体繁荣发展。

以哈尔滨啤酒节为例,每年啤酒节都吸引了海内外众多啤酒厂家、商家的光临,名牌啤酒聚集,各个厂家及商家进行交流合作,在提升哈尔滨这座“啤酒之城”的知名度的同时也促进了哈尔滨城市经济的发展。

第2篇:哈尔滨一日游范文

关键词:文化旅游;对策;哈尔滨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6-0038-02

哈尔滨推进文化旅游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必须牢牢把握。当前哈尔滨文化旅游发展正处于成长阶段,未来发展前景良好,但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在发展策略和发展路径上进行深入研究和精准的决策。

一、哈尔滨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哈尔滨文化旅游成长性好,前景乐观。哈尔滨市政府全力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积极进行规划布局,实施政策激励,近年来更加致力于引资落实大项目。目前哈尔滨市旅游局正在编制《哈尔滨文化旅游总体规划》,将在全市范围内整合资源,统筹发展。市政府还极力推动组建文化旅游集团,以马迭尔集团、友谊宫等企业为主体组成的文旅集团年内将成立运行。与此同时,哈尔滨本地民营企业正在积极作为,共同支撑文化旅游发展。譬如,东建集团旗下的哈尔滨伏尔加庄园作为哈尔滨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正在规划打造旅游小镇。黑龙江省赛格文化设计公司也正在深度挖掘哈尔滨历史文化资源,正在制作《哈尔滨记忆一百年》纪录片和《梦回哈尔滨》大型室内情景剧。更为可喜的是,哈尔滨松北万达文化旅游城将在2017年建成。哈尔滨万达文化旅游城总投资200亿元人民币,规划有文化、旅游、商业、酒店四大内容。有代表性的项目有大型秀剧场,中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电影城之一的电影乐园,世界规模最大的室内滑雪场,占地40公顷、属于世界级的大型室外主题游乐公园。随着这些世界级和国际一流的文化旅游项目建成,不仅将给未来哈尔滨文化旅游大发展带来新的生机,而且它将引领哈尔滨文化旅游,以及哈尔滨国际文化城的形象跃上更高层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一)缺乏权威的文化旅游管理机构,发展环境有待优化

文化旅游管理涉及文化局和旅游局,两家管理机构因为职权尚不清晰,职责尚不明确。仅以欧陆文化旅游开发来讲,现有景区分别拥有各自的管理机构,如太阳岛风景区的管理机构为太阳岛管理局,中央大街由中央大街步行街区管理处(道里区旅游管理办公室)管理,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目前由南岗区政府管理,而俄罗斯风情小镇和伏尔加庄园属于企业投资,由企业自行管理。而缺乏来自市级层面的管理机构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难免发生重复建设和内部竞争的情况。

(二)缺少文化旅游发展整体规划和创意策划

依托厚重的底蕴和丰富的欧陆文化遗存,哈尔滨目前已经重点开发了太阳岛、俄罗斯风情小镇、伏尔加庄园和中央大街、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索菲亚教堂建筑艺术广场、果戈理大街天主教堂广场等园区、街区和广场。但是由于目前哈尔滨文化旅游规划尚未出台,整体布局尚未确定,形象和主题没有定位,各景区还处于一种没有约束的“自由发展”状态。而且各种文化类型开发程度不均衡。红色文化和音乐文化显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与其历史文化价值不相符。

(三)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度低

目前哈尔滨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度不高。仅以冰雪旅游来讲,哈尔滨市拥有优质的冰雪资源,假使金源文化、欧陆文化、音乐文化、京旗文化等特色文化产业与冰雪旅游开发结合,定会使冰雪产业富于本土特色。而目前的现实是,哈尔滨文化产业和冰雪旅游的融合仅仅是初步的、浅层次的。虽然近几年在冰雪大世界和雪博会的景区内开发了“COOL・哈尔滨”和“林海雪原”的固定演出节目,松北区政府举办过冰雪文化论坛等文化活动,但是其影响力明显不足。

(四)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产品数量少

目前哈尔滨所拥有的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在发展历史、运作模式和内容数量上在全国均具有示范意义,是哈尔滨响当当的品牌文化旅游产品,但是其地域文化内涵远远不够,显得内容陈旧,缺乏新意和创意。太阳岛风景名胜区的品牌知名度较高,达到国家5A级标准,景区级别也较高;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和侵华日军731罪证陈列馆被纳入我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中央大街在国内因作为中国第一家开放的步行街而著称,具有哈尔滨旅游第一街的知名度。除此之外,伏尔加庄园、萧红纪念馆等其他品牌产品也仅仅具有在本地区的区域影响力。而与此同时旅游题材的网络游戏和微电影等新型文化旅游关联产品尚存在空白。

三、哈尔滨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

吸取国内外文化旅游发展成功理念,结合哈尔滨战略空间布局、发展程度、优势和潜能等条件,经过分析研判,提出如下发展对策。

(一)开发文化旅居生活综合体

伴随着中国步入休闲度假时代,人们的旅游消费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即由传统的景点观赏为目的的“观光游”向休闲消费、时间消费、度假居住为目的的“休闲旅游、度假旅游模式”转换。在这种模式下,人们向往一种“旅游在景区,生活在社区”、旅居功能一体化的全新生活方式。当前,文化旅游开始进入文化旅居生活方式为主导的阶段,也就是将旅游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来规划和建设,除了休闲、度假的基本功能外,还有娱乐、养生、美食、购物、商务会议等功能。无论是一体化开发的旅游综合体、多元主体的旅游项目集聚区,还是区域性的旅游经济区、旅游目的地,都可以围绕特色的文化主题,形成一站式的旅游生活综合服务体系――文化旅居生活综合体的经济结构。当前文化旅居生活综合体已经成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所构建的主流方向。城市老区由于空间有限无法实现这些构想,而城市新区或近郊,可作为重要的区域选择。松北万达文化旅游城便代表这种发展路径和模式。这也应该成为未来哈尔滨文化旅游发展的核心路径和经济文化增长极。

(二)开发文化休闲度假旅游

随着人们出游频率的增加和出游经验的积累,以及信息化的普及,自驾游、自助游、房车游等各种新兴的、休闲性质的出游方式层出不穷。这种随意、放松的旅游需求,是国民休闲意识在旅游市场的最佳体现。根据对近年来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的分析,2009年,城镇居民以“休闲”为目的的旅游占88.9%,农村居民以“休闲”为目的的过夜旅游占78.75%。可见休闲度假旅游已经成为旅游的一个重要趋向,必须加以关注并把握。我市在布局上可考虑以下两个区域。一是依托群力新区之关东古巷、山水书城等文化景观和服务设施开发文化休闲游。二是依托香坊区的伏尔加艺术小镇开发欧陆风情文化休闲度假游。可在全市范围内大尺度整合欧陆风情资源,把太阳岛文化园区(俄罗斯风情小镇)、中央大街历史文化街区、索菲亚教堂、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和伏尔加艺术小镇进行捆绑打包,把伏尔加庄园作为住宿、观赏、休闲、娱乐、运动的度假基地,整体打造哈尔滨欧陆风情休闲度假游品牌。

(三)开发文化主题公园

抓住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和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被纳入我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的契机,开发金源文化主题公园和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遗址公园。

金源文化主题公园以博物馆会展文化和节庆文化为主体,以休闲娱乐文化、休闲体验文化、艺术活动、动漫文化为分支开展系列活动。重点开发文化演出产品、动漫产品,休闲娱乐产品等产业中下游链条。借鉴美国迪斯尼乐园发展经验,以景区化、情景化、故事化、艺术化、休闲化为特色,在已有游憩方式的基础上,挖掘新体验方式,塑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宏大的游憩体验体系,创新文化旅游体验模式。

对于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等遗产遗迹类的文化产品而言,针对它遗留下来的静态遗迹,塑造的关键是要挖掘文化的深厚性与历史的连续性,应以渲染战争残酷性和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为主题,增强文化的解读力。借鉴奥斯维辛集中营和广岛和平纪念公园旅游开发之理念,完善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设施,拓宽产业要素和配套工程体系,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体、学、疗、悟”于一身的完善的产业要素体系。以展览文化为主体,以休闲娱乐文化、休闲体验文化、动漫文化为分支开展系列活动。重点开发动漫产品、休闲娱乐产品等产业中下游链条。

(四)开发代表哈尔滨水准的文化旅游常态演出项目

作为文化旅游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演出市场的兴衰,向来被认为是一个区域文旅产业成熟与否的标志。哈尔滨要积极推出文化旅游精品演出。借鉴演艺产品中的“印象系列”的成功模式,以及宋城股份策划的“宋城千古情”运营模式,以哈尔滨金源文化、欧陆文化、冰雪文化、音乐文化、红色文化为基底,策划品牌演出产品。可整合“赫赫女真”、“欧风哈尔滨”、“夜幕下的哈尔滨”、“哈尔滨保卫战”、“冰城夏都哈尔滨”、“音乐之城哈尔滨”等历史文脉及要素,策划一台代表哈尔滨特质的品牌项目――“风韵哈尔滨”或“迷人的哈尔滨”。这台演出,不仅拉长了旅游产业链,延长游客在哈停留时间,也可扩大哈尔滨旅游文化在全国的影响力。

(五)创新开发旅游网络游戏和微电影等影视作品

第3篇:哈尔滨一日游范文

Key words: tourist experience;ice-snow tourism;tourism attraction;Harbin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1-0073-03

0 引言

冰雪、森林、海洋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三大资源[1]。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冰雪旅游蕴含着独特的魅力因素,这些因素对游客具有怎样的吸引力体验是冰雪旅游研究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在实际旅游中,旅游资源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主要取决于旅游者的判断,旅游者的体验情况决定着吸引力的强弱[2]。关于游客体验,我国谢彦君最早指出旅游体验是个体借助观赏、交往、模仿和消费等活动方式实现的一个时序过程[3]。国内近期研究文献指出旅游者所具有的相关知识背景、旅游交通、旅游动机、旅游产品价格、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游客体验的质量和效果[4]。关于旅游吸引力,也称旅游吸引物,最有代表性的定义为保继刚和楚义芳在《旅游地理学》中提出的旅游吸引物通常指促进人们前往某地旅游的所有要素的总和[5]。其后,有研究者提出影响旅游吸引力的因素包括旅游者、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旅游企业、旅游交通等[6]。因此,可利用游客体验的影响因素构建冰雪旅游吸引力评价系统。

为更深入研究冰雪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有必要选取相关资源进行个案研究。哈尔滨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会城市,具有进行冰雪活动的人文传统和良好的冰雪旅游资源,是我国冰雪旅游开始最早的城市。哈尔滨在1985年1月5日成功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以冰雪活动为主题的区域性节日――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现已成为世界四大冰雪节之一。哈尔滨又修建了亚布力滑雪场等设施、举办了太阳岛雪雕游园会等活动,不断丰富哈尔滨冰雪旅游的形式和内容,使冰雪旅游成为哈尔滨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具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然而,面对冰雪旅游市场的巨大潜力,一些具有冰雪旅游资源的城市纷纷加入这个新兴的市场,哈尔滨冰雪旅游“领头羊”的地位受到残酷挑战。2015年7月31日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将推动我国冰雪旅游攀上一个新的高度,但对哈尔滨而言,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哈尔滨冰雪旅游发展面临着北京、张家口等城市的强大竞争,其前景不容乐观。

为解决哈尔滨冰雪旅游客源分流的严重态势,保持其优势地位,对哈尔滨冰雪旅游吸引力的研究刻不容缓。而基于游客体验的视角,利用其影响因素构建哈尔滨冰雪旅游吸引力的评价系统,更能深刻分析哈尔滨冰雪旅游存在的缺陷,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其旅游吸引力的提升策略。

1 研究设计

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为了比较准确地了解到游客对哈尔滨冰雪旅游吸引力的体验情况,在借鉴前人研究文献以及结合本文实际需要的基础上,构建了哈尔滨冰雪旅游吸引力评价系统。其中,选取了5个一级指标,并在每个一级指标下设置若干二级指标,最终形成本文用于测评哈尔滨冰雪旅游吸引力的评价系统(表1)。

1.2 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问卷调查。问卷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游客基本情况的概括,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收入以及客源地等人口统计学要素;第二部分是对游客旅游行为的调查,包括旅游者是否首次冬季来哈尔滨、出游方式、对哈尔滨的了解方式和程度、交通方式和旅游动机等因素;第三部分是该问卷的核心,即有关哈尔滨冰雪旅游吸引力的体验问题。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对哈尔滨冰雪旅游吸引力评价系统中25个二级指标进行调查,其中“1”表示非常不满意,“2、3、4”表示满意程度依次提升,“5”表示非常满意。问卷发放的时间为2015年1月16日至21日;发放地点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亚布力滑雪场、太阳岛雪博会、松花江冰雪欢乐谷、兆麟公园以及中央大街等景区。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60份,回收率为87%;其中有效问卷数为255,有效率为85%,符合进行数据分析的相关要求。

1.3 样本的基本情况

本文通过样本特征分析发现,哈尔滨冰雪旅游的游客特点可以概括为有一定闲暇时间且收入稳定的高学历、高素质的青年人为主导。其次客源市场以省内其他市县和临近省份为主,但也不乏南方和国际上的游客。且被调查的游客中第一次来哈尔滨的比例最大,占58%;出游形式以自助游居多,高达81.6%;游客对于哈尔滨的了解程度多数为一般水平(41.6%),主要通过互联网(31%)、亲朋介绍(22%)和电视广播(17%)等方式了解;交通方式以火车(含高铁)最多,占(59.2%);旅游动机多为观光游览(21.4%)、感受冰城风光(19.3%)、休闲度假(15.3%)和体验冰雪运动(13.8%)。

2 哈尔滨冰雪旅游吸引力游客体验实证分析

2.1 评价系统各要素因子分析

本文基于游客体验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哈尔滨冰雪旅游吸引力的评价体系,通过因子分析,验证该评价体系是否合理。首先,采用KMO测度和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判断调查数据是否可以做因子分析。KMO检验值为0.909>0.9,表明这组数据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且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的x2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1%,具有相关性,也很适合做因子分析。其次,通过特征值与方差贡献率表来直观获取公共因子的个数。由表2可得,在各因子中前6个特征值大于1,同时这6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65.273%,这说明提取的这6个公共因子可以解释原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最后,通过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得出,25个因素被提取为6大因子,各个因子载荷量都不低于0.5,而且每个公共因子包含的因子数量都不少于3个,可以认为因子分析的结果是基本合理的。经过因子分析,结果与原有系统构思略有出入,故进一步梳理6个公共因子的组成部分并进行重新命名(表2),形成更具科学性的哈尔滨冰雪旅游吸引力评价系统。

2.2 评价系统各要素描述性分析

利用SPSS软件的可靠性统计分析游客体验各影响因素的内在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926,表示内在信度很高,问卷设计是有效的。各个因子具体得分的均值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游客对哈尔滨冰雪旅游吸引力体验的各项因子得分均值大多介于3分和4分之间,最高平均分为4.53,即“冰城文化”;最低平均分为2.98,即“景点门票价格”,表明游客对哈尔滨冰雪旅游吸引力的各个因子的体验满意度介于“一般”和“比较满意”之间。游客对旅游环境、旅游景观体验各因子的评分都相对较高,得分均值大于4分,而对旅游活动、旅游服务和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体验的评分较低。这表明游客对哈尔滨冰雪旅游的资源本身和环境氛围都比较满意和认可,但对应的活动形式、服务质量和基础设施以及配套设施不能达到游客的要求,评价较低,急需改善。

2.3 评价系统各要素层次分析

上述数据分析对哈尔滨冰雪旅游吸引力评价系统各个因素的合理性进行了系统、科学的检验,并对其吸引力程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利用AHP层次分析法赋予上述因素不同权重,从而确定哈尔滨冰雪旅游吸引力的层次结构,为其吸引力提升策略提供重要借鉴。根据评价系统各因素的权重排序(表3),可以按权重的大小将其分为三个等级,通过等级的确立,能够清楚的分析每个因子对提升哈尔滨冰雪旅游吸引力影响的大小。第一个等级:W>0.05,即核心吸引力资源,这样的因素有八个,对提升哈尔滨冰雪旅游吸引力有很强的影响力。其中“活动吸引游客参与”和“景观类型丰富”的权重最高,说明举办更多的活动吸引游客参与和加强冰雪景观的多样性可以非常有效地提升哈尔滨冰雪旅游吸引力。第二个等级:0.02

2.4 计算哈尔滨冰雪旅游吸引力得分

通过6大公共因子的平均评价值EP(表2)以及权重W(表3)可以计算得出哈尔滨冰雪旅游吸引力得分为:EPW=EP*W=3.93。从这一得分可知哈尔滨冰雪旅游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将在下一章节具体论述。

3 提升哈尔滨冰雪旅游吸引力的策略

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哈尔滨冰雪旅游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旅游活动中缺乏体验式的、游客参与性强的形式和类型,游客更多的是走马观花般简单游览,不能深入了解哈尔滨冰雪旅游的内涵。第二,游客对旅游服务体验的满意程度一般,不能使游客感受到哈尔滨人民热情好客的传统,这证明哈尔滨旅游服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第三,游客对“旅游基础设施”的评分都不高,这说明哈尔滨旅游基础设施并不完善,维护状况也不是很理想。现阶段,大多旅游景区都存在指示牌设置不到位;公共厕所和垃圾箱的数量不足、清理不及时;市内交通不畅等问题。并且,哈尔滨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偏高,性价比不能满足需要。第四,哈尔滨冰雪旅游的宣传不到位,且宣传形式单一,没有很好的利用如今正广泛流行的新媒体,如微信、微博、手机APP等渠道。

3.2 提升策略

3.2.1 开发冰雪旅游体验式活动

随着时代的进步,旅游者的需求也不断提高,他们不再满足于仅仅观光游览,而是希望可以参与其中。在前文的层次分析中发现,旅游活动体验的权重值最大,也就意味着它对提升哈尔滨冰雪旅游吸引力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增强旅游活动的游客参与性对提升哈尔滨冰雪旅游吸引力至关重要。因此可以让游客根据自己的想象动手去建冰雕、做雪雕等,从而感受体验的乐趣。虽然,现在冰雪大世界中已经有一些参与性活动,但由于活动规模小、排队人数多,很多游客望而却步。针对这样的现象可以增加体验式冰雪活动的类型,分散客流,让游客有更多的选择,获得更多的体验。

3.2.2 完善旅游服务

旅游服务对于游客体验的敏感性较强,不同的游客对旅游服务的体验也不同。所以相关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必须要积极采取措施,例如,打造具有“冰城”风情的餐饮和住宿;提供特色旅游纪念品和个性化导游服务;提高景区从业人员为游客服务的热情等等。优质的旅游服务水平必然可以提升哈尔滨冰雪旅游的吸引力,获得游客更多的好评。

3.2.3 改善旅游基础和配套设施

旅游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保障就是旅游设施,旅游的顺利开展、提高游客的满意度都离不开良好的旅游设施。如果景区和相关部门能够认识到上文提到的旅游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改善,将有效地提高游客的满意程度,促进哈尔滨冰雪旅游吸引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游客反映哈尔滨冰雪旅游景点门票价格都偏高,以冰雪大世界为例,成人票为300元,节假日330元,而游客在里面游览时间不到三个小时,其性价比很不合理。对于这一现象景区及相关政府部门应给与重视,要么降低景点门票;要么增加景区活动和项目来提高使用率;或者联合相关景区或旅行社推出价格套餐,为游客提供合理的价格安排。例如,可以把冰雪大世界和周边滑雪场组合销售,更能有效地吸引旅游者。

3.2.4 加强旅游宣传营销力度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数据化的时代,宣传促销已成为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中参与同业竞争的必然手段[7]。塑造哈尔滨冰雪旅游的品牌效应,提升其吸引力和竞争力,就要加大哈尔滨冰雪旅游的宣传营销力度。为到达最佳的宣传效果,可以采用传统渠道和新兴渠道相结合的方法――继续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上投放广告;同时,也要注重新媒体(如微信、微博、手机APP等)的应用,面对国内外市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哈尔滨冰雪旅游的特色优势资源开展强大的宣传营销攻势。例如,可以开发相关手机APP软件宣传和塑造哈尔滨冰雪旅游的品牌和形象;或者可以与一些成熟旅游网站(如:携程、途牛等)合作,推出优惠套票吸引旅游者、扩大影响力等。

第4篇:哈尔滨一日游范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实施新战略、实现新跨越”的部署要求,以国内外寒地特色城市推介、产品展示、旅游服务、经贸交流为主要内容,搭建寒地城市经济社会特别是服务业发展的交流展示平台,促进寒地城市及企业合作交流,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二、举办机构

(一)主办单位: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二)承办单位:市贸促会、哈尔滨长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三)协办单位:市外侨办、市工信委、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局、市体育局、市旅游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工商局,道里、道外、南岗区政府,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

(四)媒体支持单位:哈尔滨日报、新晚报、生活报。

三、主要内容

本届寒博会采取政府主导、专业化运营、市场化发展的模式,实行展览洽谈与研讨交流相结合,并组织现场采购交易。

展会设高档寒地服装服饰区,滑雪场展区,寒地体育用品展区,寒地民俗文化展区,国内外寒地城市展区,寒地建筑采暖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展区,寒地百年老字号展区和综合展区;参展范围包括寒地服装、服饰(羽绒、裘皮、皮草、羊绒、保暖内衣等)系列产品;寒地体育用品及运动器材;滑雪场、滑雪设备及用品、寒地摩托、高山索道;寒地民俗文化、工艺制品;寒地旅游项目、纪念品;寒地百年老字号产品;寒地除雪设备、车辆及技术;寒地建筑、采暖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寒地城市推介等。

展会展览面积为1至1.5万平方米,设置展位450-550个。

四、主要活动

(一)开幕式。XX年1月5日9时,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共享大厅举办。邀请国家有关部门、团体,省、市领导,友城展团及参展商代表参加。

(二)羽绒、裘皮、皮草时尚精品趋势会。XX年1月5日10时,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共享大厅举办。邀请国家相关行业团体、设计师、生产厂商进行,并举行服装服饰表演。

(三)寒地旅游项目产品推介洽谈活动。XX年1月6日9时,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国际会议中心举办。邀请国内外旅游团体、机构专业人士50-80人及市内旅游机构、企业约100人参会。

(四)寒地友好城市发展高级研讨会。XX年1月6日10时30分,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国际会议中心举办。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高管、团体机构等代表60-80人参会。

(五)经贸签约仪式。XX年1月6日14时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五、组织领导

成立XX哈尔滨寒地博览会组委会,主任由市委副书记、市长宋希斌担任;副主任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聂云凌,市委常委、副市长曲磊和副市长焦远超担任;成员由市贸促会、市外侨办、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接待办、市工信委、市农委、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局、市体育局、市旅游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工商局、市城管局、市建委、市科技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群力办、市政府新闻办、市文联,哈经开区、哈高新区、宾西开发区、利民开发区管委会,道里、道外、南岗区政府,哈尔滨长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有关负责同志担任。

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市贸促会,主任由市贸促会会长李纬担任,负责日常工作。

六、任务分工

(一)综合协调工作

1.工作方案制订、实施及整体统筹协调工作,由市贸促会负责;

2.展会举办资金筹措工作,由市财政局、市工信委、市贸促会负责;

3.开幕式筹备及相关情况汇总、文字综合等工作,由市贸促会负责;

4.招商招展资金使用办法的制订及实施工作,由市贸促会、哈尔滨长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负责。

(二)招商招展工作

1.招商招展总体统筹、专业运营,包括招展资料印制、招展政策制订实施、参展组织确认登记、布展规划等工作,由市贸促会、哈尔滨长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负责;

2.对芬兰、丹麦、俄罗斯、加拿大、奥地利等国际友城的招商招展工作,由市外侨办负责;

3.对俄罗斯、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招商招展工作,由市商务局负责;

4.对浙江海宁皮革、裘皮产品生产经销企业的招商招展工作,由道里区政府负责;

5.协调北美裘皮协会及省、市皮革协会等国内外团体联合招商招展工作,由市贸促会、哈尔滨长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负责;

6.对辽宁、吉林及省内滑雪场、冬季体育用品、器材、设备的招商招展工作,由市旅游局、市体育局、市工商局负责;

7.对省内、市内寒地服装服饰品牌产品生产经销企业的招商招展工作,由道里、道外、南岗区政府和哈尔滨长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负责;

8.对寒地特色民俗文化产品的招商招展工作,由市文联负责;

9.对工艺美术品的招商招展及旅游项目展示、推介工作,由市旅游局负责;

10.对“寒地黑土”、百年老字号产品的招商招展工作,由市商务局、市农委、市工信委、哈尔滨长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负责;

11.对寒地建筑采暖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的招商招展工作,由市建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委负责;

12.对除雪设备、车辆养护用品的招商招展工作,由市城管局、哈尔滨长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负责。

(三)经贸交流活动

组织参展参会客商、友城展团参观考察及相关配套活动,分别由市外侨办、市投资促进局、市工信委、市旅游局、哈尔滨长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负责。

(四)综合保障工作

1.安全保卫工作,由市公安局负责;

2.邀请省、市领导参会工作,由市贸促会负责;

3.新闻宣传工作,由市政府新闻办负责;

4.户外、媒体广告宣传工作,由市贸促会、市公安局、市城管局、哈尔滨长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负责;

5.对重要嘉宾的接待工作,按“谁邀请、谁负责”原则,由邀请部门负责,市接待办协助;

6.组织嘉宾客商参观“冰雪大世界”、参加“冰雪节”开幕式等相关活动,由市旅游局、市贸促会、哈尔滨长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负责;

7.参展产品质量技术监督检查、假冒伪劣产品清理等工作,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工商局负责;

8.展馆现场服务管理工作,由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负责。

七、相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举办寒博会,是我市利用特色优势,扩大经贸交流的重要战略部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切实提高认识,将招商招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安排得力人员,全力抓好落实。要精心组织各项活动,搞好专业运营管理,高标准做好布展规划、现场服务、活动组织,给中外客商留下良好印象。

第5篇:哈尔滨一日游范文

关键词:冰雪旅游;市场营销;问题;对策;哈尔滨市

1引言

冰雪旅游资源是世界三大旅游资源之一,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哈尔滨市冰雪旅游市场规模在旅游业整体大发展的趋势下,将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主要得益于三方面条件的完善和优化。一是哈尔滨市不断地对其丰富的冰雪旅游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和建设;二是哈尔滨市对其冰雪旅游产品结构进行了完善;三是不断地优化发展哈尔滨市冰雪旅游市场的大环境。然而,伴随着哈尔滨市冰雪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其在市场营销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1]。因此在冰雪旅游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找准市场定位,大力拓展客源市场,运用有效的冰雪旅游市场营销手段成为了发展哈尔滨市冰雪旅游事业势在必行的举措,同时也是促使哈尔滨市的冰雪旅游市场更好更快发展的新路径。

2哈尔滨市冰雪旅游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旅游业大发展的环境背景下,与西方的成熟旅游市场相比,处于转型阶段的哈尔滨市现有旅游市场还需要进行不断地完善和升级[2],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哈尔滨市冰雪旅游相关企业的市场营销难度。

2.1营销中存在削价竞争

从目前来看,哈尔滨市冬季冰雪旅游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在这种状况下,绝大多数旅行社和半数旅游景区把降价作为了主要的竞争手段。在冬季冰雪旅游经营中出现零团费、负地接的情况比比皆是,从经营者他们那里得出的说法是:如果不采用此类方法,旅行社和部分景区就将难以生存下去。这种情况的产生,归根究底是因为旅游者数量有限,各相关旅游企业也只有极力的利用削价方式来招揽旅游者[3]。这样长期发展下去,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而且也会大大地影响到哈尔滨市旅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哈尔滨市整个城市的形象。

2.2营销活动忽视售后服务

在旅游产品学中,专家对冰雪旅游产品给出了专业性的统一概述,认为冰雪旅游产品是一个包含着核心产品、附加产品、有形产品等三方面的一个整体性的组合。冰雪旅游产品既要满足旅游者在生理和物质方面的需求,同时也要满足在其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需求[4]。而通过实践调查得出,目前哈尔滨市在冰雪旅游活动开展中,就存在着把旅游者欢欢喜喜的接来,却不管怎么送走的情况,利益至上而导致客源流失的状况屡见不鲜。而且很多冰雪旅游企业甚至还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严重忽视旅游者的利益。正是因为忽视售后服务,导致哈尔滨市冬季冰雪旅游者抱怨声频频,不利于哈尔滨市冰雪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

2.3营销技术水平低

哈尔滨市冰雪旅游市场营销中的各方参与者,无论是旅游景区还是旅行社都没有把先进的营销技术充分运用到旅游市场营销当中去,只是采用最基本的营销方式,存在影响范围小、影响不持久的问题[5]。因此这不仅使哈尔滨市近期冰雪旅游市场发展状况受到影响,长此以往更会制约本地区冰雪旅游的未来发展。

2.4营销过于追求短期销售目标

通过对哈尔滨市冰雪旅游市场的实际调查得出,哈尔滨市的很多冰雪旅游企业在营销目标的制定方面,往往追求的是完成短期的销售目标,只把取得眼前收益作为企业的最主要目的,而没有完整的制定出近、中、长期旅游营销规划。而且在冰雪旅游市场营销计划和战略制定方面也还是停留在最初的阶段,没有对冰雪产品营销方法进行有意识的挖掘,没有对冰雪旅游市场营销目标进行有效的规划[6]。这种不合理的营销方式在短期范围内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收益,但从长期来看,是对资金,人力和物力的极大浪费。

2.5对外宣传力度不够

一个成功的旅游营销活动依赖于科学的营销理念与营销宣传策略的运用[7],通过对哈尔滨市旅游营销活动的调查数据可以得出,目前其冰雪旅游营销活动,主要还是以哈尔滨市当地和周边的居民为受众营销群体,而对哈尔滨市之外的外地省份和海外区域的旅游者进行旅游宣传营销的活动特别少。冰雪旅游参与者的形式也主要是以散客为主,哈尔滨市本地人对旅游项目的参与则是少之又少。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哈尔滨市冰雪旅游市场营销效益的发挥,从而产生了较大的成本浪费。追求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哈尔滨市冰雪旅游业在对外宣传方面的力度不够。

2.6营销活动持续性不强

哈尔滨市冰雪旅游市场营销活动中存在着营销持续性不强的问题,其大部分的营销活动也只限于旅游旺季。在旺季到来之前及旅游旺季期间,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宣传营销,而在其他季节,这种宣传营销几乎就会完全中断,这种做法只能在短期内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对哈尔滨市冰雪旅游业长久发展并无有效、长远的有利影响[8]。例如哈尔滨市太阳岛室内冰灯是哈尔滨市吸引旅游者的一大亮点,但并没有被广大旅游者们所熟知,只有旅游者到了哈尔滨市,经过旅行社推荐才会了解。这对这一项旅游资源是极大的浪费,如果旅游资源宣传营销得当并予以继续开发,将会为哈尔滨市冰雪旅游增添一份强大的吸引力。同时如果进行不间断的宣传营销,更会增强哈尔滨市冰雪旅游整体的影响力。

3哈尔滨市冰雪旅游营销问题的解决对策

当今,旅游业已经进入以营销为主导的阶段,哈尔滨市要想又好又快的发展冰雪旅游产业,应该对本地相关冰雪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整合,采用先进的、适合自己的旅游市场营销方法来武装完善自己[9],从而促进哈尔滨市冰雪旅游业迅速朝着和谐健康有序的特色轨道发展。

3.1建立行业协会和制定价格标准

为了解决哈尔滨市在冰雪旅游营销中存在的削价竞争等问题,哈尔滨市相关部门和人员,一方面可以建立专业性的旅游行业协会,使旅游业各方参与者都能按照专业性的行业标准来行事,从而使各方参与者的冰雪旅游营销活动和行为有一个合理的专业约束和指导标准[10]。另一方面应该要制定合理的冰雪旅游价格专业标准,从而规范和引导冰雪旅游经营活动,使冰雪旅游行业经营者都在规定的规范化的价格范围内来从事正常有序化的经营活动,而且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还要对一些违反价格规定、从事不良竞争的冰雪旅游活动参与者给予相应的制裁,使冰雪旅游行业有一个更健康的发展方向。

3.2完善冰雪旅游产品售后服务

冰雪旅游产品的全面服务系统包括售前、售中和售后三个部分。哈尔滨市在冰雪旅游产品营销中应多多关注售后服务,关注旅游者的切身利益,这样旅游者才会对哈尔滨市的冰雪旅游活动产品采取积极参与和支持的态度,旅游活动的开展才能更加顺利,经济效益也会随之而来[11]。同时良好的冰雪旅游产品售后服务体系也可以对哈尔滨市整个冰雪旅游业产生积极影响和口碑效应。

3.3注重科学营销方法的运用

哈尔滨市应该积极向国内外营销活动先进的地区学习经验和方法,积极引进合理科学的冰雪旅游营销理念和具体实效性的操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联系本地的实际进行合理创新,使哈尔滨市独特的冰雪旅游资源优势能够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另外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可以把互联网技术引入到冰雪旅游营销当中,建立冰雪旅游营销互联网平台一体化营销系统,吸引更多的有意向参与冰雪旅游的旅游者[12],并且通过让潜在旅游者进行预先体验等活动,增加其来哈尔滨市进行冰雪旅游的兴趣欲望,继而真正参与哈尔滨市冰雪旅游特色活动。

3.4制定科学的长期营销规划

哈尔滨市应该在冰雪旅游营销中制定科学的长期营销规划,这样才有利于循序渐进的进行营销活动。根据制定出的长期营销规划,一步步推进,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营销活动,这样营销活动才会更加科学。冰雪旅游行业应该注意对冰雪旅游营销策略的运用,在实时地关注本地冰雪旅游市场变化趋势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制定适合本公司的中长期营销规划。

3.5合理加大营销力度

旅游业已经有了多年的发展历史,现在旅游者旅游的动机和需求,相较以前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概括的说就是旅游需求更加复杂化和个性化了。所以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旅游营销观念来主导哈尔滨市冰雪旅游市场,必然达不到满足市场的要求。因此哈尔滨市的冰雪旅游业可以加大营销力度,一是可以举办大型主题活动,为冰雪旅游造势,全力打造哈尔滨市冰雪旅游品牌[13]。二是可以利用哈尔滨市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优势来举办独特的冰雪旅游大型产品展览会、冰雪旅游文化节、研讨会等节会,使哈尔滨市冰雪旅游更加吸引人们的眼球,强化哈尔滨市冰雪旅游的品牌形象,让人们觉得好的冰雪旅游目的地首选就应该是哈尔滨市。三是也可以运用现有的常规冰雪旅游营销手段,开展日常营销活动[14-15],例如旅游节假活动就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种作用难以持久,作为一个相对来讲比较具有优势的旅游目的地,哈尔滨市除了办好已有的冰雪节等节事活动,还应当在做好整合营销的前提下,运用广告宣传和互联网络营销等一系列常规营销手段,充分利用影响力较大的大众传媒媒介,进行专题性且连续的冰雪旅游市场营销活动,从而扩大和提升哈尔滨市冰雪旅游品牌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

3.6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

哈尔滨市部分从事冰雪旅游经营的旅行社和景区工作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和加强,冰雪旅游业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低下,客观上使哈尔滨市冰雪旅游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阶段,使哈尔滨市旅游服务水平长期无法得到提高。针对这种现象可以采取“进口严+陪中法”的原则。在“进口严”方面可以聘请一些经过专业培训的营销人才。在“陪中法”方面,可以在培训中强化从业者的法律意识;提高旅游业的准入门槛,必要的时候,可以牺牲一定的短期利益。对旅游行业参与者的文化水平、知识和法律素养进行严格限定,从而严格按照服务业应有的服务标准行事,为顾客服好务。

4结语

第6篇:哈尔滨一日游范文

关键词:哈尔滨;音乐旅游;发展

中图分类号:F09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082-02

一、中外音乐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一)中外音乐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音乐是极富吸引力的文化资源,有着多方面的旅游开发利用价值。如著名的音乐之都维也纳,一年四季接连不断的音乐会足以让维也纳成为世界著名的音乐旅游城市。澳大利亚的悉尼也因悉尼歌剧院而蜚声于世,每年要举行约300场演出,成为澳大利亚最热闹的城市。而国内也不乏音乐旅游名城,如鼓浪屿被称为“音乐之岛”,力促音乐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并建立了良好的音乐与旅游互动机制。从以上的案例中可以看出,音乐作为旅游资源早已得到开发利用。在国际上音乐旅游已经成为一些国家的主打旅游品牌,并已形成产业。而在国内,音乐旅游业发展成熟的地区和城市还不多,大多处于探索阶段。

(二)音乐文化旅游的发展前景

音乐作为大众化艺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音乐的功能超出了精神范畴,悄然走进旅游等商业领域。如首都北京,北京国家大剧院自落成以来,就被称为中国音乐文化的标志性建筑,让中国音乐发展迎来了一个百花盛开的春天。音乐文化旅游正在成为中国旅游产业发展道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作为新兴的旅游资源,可以说,音乐文化旅游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无限。

二、哈尔滨开发音乐文化旅游的优势及现状

(一)哈尔滨开发音乐文化旅游的优势

1.哈尔滨城市音乐文化底蕴丰厚,源远流长,创多项全国之先。千百年来,黑龙江流域诞生过辉煌的“渤海乐”,金王朝的宫廷音乐,以及多姿多彩的北方少数民族音乐。它们奠定了哈尔滨音乐文化的底蕴。20世纪初,中东铁路的通车,西洋音乐随移民潮的到来在哈尔滨登陆,自此,哈尔滨与西洋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创了多项中国西洋音乐发展之先。1908年4月,哈尔滨中东铁路管理局将俄国阿穆尔铁路第二营管弦乐队调入哈尔滨,成立了“哈尔滨(中)东清铁路管理局交响乐团”。这支当时以俄罗斯人为主组成的交响乐团就是现在哈尔滨交响乐团的前身,率先在中国演出了柴可夫斯基的《1812庄严序曲》。这是我国成立的第一支交响乐团,它的成立开创了中国交响乐的先河。1927年,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在中国的首演。1921年,哈尔滨最早开办了正规音乐学校——哈尔滨第一音乐学校,培养出了以大提琴家鲍斯特列姆为代表的一大批侨民音乐家。可见,盛况空前是对这个城市当时音乐发展最贴切的描述,也奠定了哈尔滨音乐之都的雄厚基础。

西洋音乐成为当时城市的音乐主流,但民族音乐没有因此而搁置,京剧、评剧等民族戏曲久演不衰。传统的茶园、茶社、大型剧场在道外区涌现,为民族戏曲的发展提供了沃土。之后,抗日及爱国歌曲、歌剧在哈唱响。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民族歌剧《星星之火》在哈上演;中国音乐界最权威期刊《人民音乐》在哈尔滨创刊。西洋音乐与民族音乐在哈尔滨共同发展,音乐与城市共同成长。

2.哈尔滨具有较高的音乐文化品牌知名度。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品牌闪亮。享誉中外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创办于1961年。1996年,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由国家文化部和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并将名称定为“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如今的“哈夏”音乐会已成为专业性突出、交流性强、全国知名的音乐节庆。

“音乐之都”蜚声海内外。2010年6月,哈尔滨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都”(MusicCity-Harbin,China)称号,成为中国乃至亚洲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这一称号是对哈尔滨城市精神传承、文明发扬的褒奖和肯定,提升了城市音乐文化品牌的辐射力和吸引力。

3.哈尔滨人喜爱音乐的品性使整个城市弥漫着浓重的音乐氛围。东西方音乐的不断奏响培养了哈尔滨人的音乐细胞,铸就了哈尔滨人喜爱音乐的品性。可以说在哈尔滨,音乐是属于全体市民的。矗立在城市中心的手风琴式建筑、钢琴式建筑,街道及商场中不时响起的演奏声、歌唱声,无不彰显着整个城市浓浓的音乐氛围。哈尔滨市民营企业创作排演的中国第一部原创音乐剧——《蝶》在全国各地及韩国上演;“中国交响乐之春——哈尔滨交响乐团百年诞辰纪念音乐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奏响;“COOL·哈尔滨大型风情秀”广受中外游客的喜爱。大型演出不断上演的同时,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动也崭露头角,最具特点也最具有群众基础的莫过于“音乐之街——中央大街”,通过阳台音乐会、街头乐队、巡游演出等形式凸显百年老街特有的音乐文化特色。哈尔滨真可谓是“人人享受音乐的城市”。

(二)哈尔滨音乐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1.哈尔滨具备音乐文化旅游资源,但开发利用不足,尚未推出成形的音乐文化旅游产品。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为哈尔滨提供了丰富的可开发的音乐文化旅游资源,而目前的状况是,资源存在且品质较高,但音乐旅游产品尚无,除了中央大街音乐之街游客众多外,游客可选的其他音乐旅游活动甚少。音乐活动与游客相距甚远。

2.哈尔滨音乐文化品牌响亮,但旅游市场开发空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蜚声于世,饱受赞誉;2010年的联合国授予哈尔滨“音乐之都”的称号进一步擦亮了哈尔滨音乐品牌。但品牌鲜亮的背后,却缺少对音乐文化旅游产品的包装,更谈不上市场的开发与销售。可以说“品牌响而包装无”,单纯为满足音乐需求而来哈的旅游者还未出现。

3.哈尔滨缺少开展音乐文化旅游的基础设施。维也纳的金色大厅是世界各国音乐爱好者心中的圣殿,更是维也纳的音乐标志。哈尔滨与之相比较,相差甚远,还没有一个能够接纳世界著名交响乐团巡演的标志性音乐大厅和歌剧院。目前,哈尔滨音乐厅建设项目在群力新区启动;哈尔滨大剧院建设项目也已经落户松北区,哈尔滨市音乐文化基础设施有望得到改善。但仅有两项音乐旅游标志性建筑,使得我市的音乐文化旅游开发略显单薄,其他类型的音乐基础设施亟须完善。

4.音乐文化产业链尚未形成。北京已提出建设部级音乐文化产业基地,力争用十年时间,建成音乐文化产业链条完整、产业业态丰富、高端环节突出、供给消费旺盛的音乐文化服务综合体。哈尔滨虽然音乐文化资源丰富,但还未转化为发展音乐文化产业的生产力,进而发展为音乐文化产业。而我们要打造国际音乐城、品牌音乐之都,让音乐与产业共同发展势在必行。

三、哈尔滨开发音乐文化旅游的对策

第一,政府应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音乐文化旅游的发展。音乐文化旅游是新兴的旅游形式,它的发展不受旅游淡旺季之限,并且能够改善当地的旅游环境、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因此,政府应对音乐文化旅游在我市旅游业的重要作用给予足够的认识,并充分重视音乐文化旅游的规划开发,在政策上扶持新兴的音乐旅游发展。一是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注重音乐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二是营造音乐与环境和谐的旅游文化氛围,如被称为建筑博物馆的中央大街,策划若干西洋音乐演奏处,使其与建筑文化和谐统一,带给人的完美感受。三是作为我市新开发的文化旅游产品,政府要发挥重要的监管作用为音乐旅游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第二,以“哈夏”为统领,把“哈夏”作为音乐旅游主产品,打造哈尔滨音乐之旅品牌。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已成为哈尔滨一张蜚声中外的城市名片。先后荣获全国节庆活动百强、2008年度中国十佳文化节庆、中华节庆最佳创意奖等殊荣,因此,“哈夏”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市音乐旅游产品的领军者。充分发挥“哈夏”的品牌效应,将“哈夏”与夏季的湿地游、欧陆风情游对接。音乐旅游要实现四季皆荣,除把“哈夏”作为音乐旅游的主品牌外,副品牌打造也不可或缺,形成主副品牌共同发展的格局。打造副品牌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着重打造中央大街音乐之街。二是我市在全国首创的森林音乐节,延续了哈尔滨特有的异域风情和高雅艺术,应作为音乐文化旅游线路的重要产品继续举办。三是开发地域风格鲜明的音乐文化资源。

第7篇:哈尔滨一日游范文

关键词:哈尔滨市;对俄旅游;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0.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3-0104-02

一、哈尔滨市对俄旅游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一)中俄两国旅游发展政策机遇

2009年,中俄两国政府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联邦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标志着我国东北地区与西伯利亚地区的区域合作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中俄两国签署了《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意味着中俄两国将在旅游信息资源共享、旅游城市的营销与推广方面进行更深一层的合作,同时确定2012、2013年两国互办“旅游年”。2014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俄联邦政府批准了《俄罗斯联邦远东和贝加尔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国家规划》,一系列的旅游政策及文件都将为中俄旅游合作带来新的契机,为黑龙江省对俄旅游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支撑

国务院在2014年印发的《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中,针对东北地区部分行业生产经营困难,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的矛盾,就近期支持东北振兴提出若干意见。《意见》在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中强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旅游设施建设,提升旅游业竞争力,打造东北旅游品牌。在全方面扩大开放合作中表明扩大东北亚区域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合作,推动在能源、资源、制造业上的合作,支持哈尔滨成为对俄合作中心城市,旅游业发展将呈现新的竞争品牌。

(三)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带动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国家针对全球形势的深刻变化而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黑龙江省在积极争取纳入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的规划中,主要打造以绥芬河-满洲里-俄罗斯-欧洲铁路和绥芬河-俄远东港口海参崴的陆海联运为主的战略通道。黑龙江省将全力推进哈尔滨市成为集运输、仓储、集散、通关功能于一体的“东北地区集装箱物流集散中心”。同时国家旅游局将2015年定为丝绸之路旅游年,有助于推进哈尔滨市对俄旅游的新进程。

二、哈尔滨市在中俄边境旅游中的影响力

(一)在黑龙江对俄边境旅游中所起的作用

黑龙江省是全国最早开展边境旅游的省份,在长达2 981公里的边境线上,中俄旅游一直走在全国旅游的前列,从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两“双子城”开展边境旅游便揭开了该省全方位、多城市的边境游格局。哈尔滨市人口占全省的1/4,GDP占全省的35%,科技资源占全省的70%,为黑龙江省集科技、金融、教育、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拥有优于市县级边境游的接待设施、交通网络联通、更全面的旅游资源,一直引领着各省市县边境游的整体方向,主宰全省边境旅游的创新体系。黑龙江省边境游的核心仍是哈尔滨市为驱动点,带动黑河、牡丹江、绥芬河等各增长极的发展,通过与各个增长极区域的联合,不断强化哈尔滨市在黑龙江省边境游中的领航作用。

(二)在中俄旅游中所占的份额

2009―2012年黑龙江省接待俄罗斯游客占接待入境游客比重均在70%以上,俄罗斯一直是该省第一大入境客源。从全国比重来看,2009―2013年,黑龙江省接待的入境游客占全国入境游客比例也很高,除2013年外,均占55%以上,黑龙江省的对俄旅游在中俄旅游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见,黑龙江省对俄入境旅游有特殊性的示范性和典型性效应,正是由于该省在中俄旅游中的特殊地位,使得哈尔滨市一直保持着稳定扎实的对俄旅游份额。

三、哈尔滨市对俄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入境客源大幅下降,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地位没有确立

从黑龙江省入境客源来看,2010―2013年,接待俄罗斯游客从131.7万人下降到97.3万人,下降约34.4万人。从哈尔滨市入境客源看,2010―2013年,整体接待入境游客呈缓慢下降趋势,而接待的俄罗斯游客从5.3万人下降到2.1万人,下降速度快、基数大,可见入境客源市场呈颓势发展。

哈尔滨的城市战略部署是“沿边开发开放中心城市”及“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充分发挥中心节点和对俄特大城市的优势,提升在东北亚区域中的地位与作用,力争稳住对俄合作中的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同化性。而目前哈尔滨市的国际化水平及区域发展“领头羊”地位,仍是起步发展阶段,凭借现有的旅游发展能力及实力尚未达到中俄城市合作中心地位。

(二)营销宣传力度不足,相互认知度较低

中俄两国对彼此的认知不足是两国开展旅游发展趋势不稳定因素之一。首先,彼此对旅游资源、旅游产品认知不足。俄罗斯对黑龙江省旅游认知仍停留在冰雪旅游资源上,而我们对俄罗斯的认知也只是对标志性的景区和景点的了解。其次,文化认知度较低。俄罗斯的文化因地域原因呈现两极性与矛盾性,对欧洲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及归属感;中国是典型的因历史而传承下来的“原生文化”的代表。只有掌握两国文化中蕴涵的旅游机遇才是哈尔滨市对俄旅游深化的重点。

(三)有吸引力的拳头产品开发不足

只有打造出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才能解决哈尔滨市对俄旅游的瓶颈问题。哈尔滨市有成熟的冰雪与避暑传统旅游产品,但缺少俄罗斯游客喜爱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为日益完善升级更多体验度假产品,哈尔滨在开发温泉、湿地、疗养休闲旅游产品上加大力度,但这些旅游产品在该市尚处于起步阶段,从开发到投入市场需要一段占领市场的时间,现不能作为城市成熟的旅游王牌产品吸纳更多俄罗斯游客。哈尔滨开发拳头类产品要在增强城市体验游、文化深度游、休闲度假游的开发力度,完善规划管理进行全面的推广。

(四)对俄罗斯市场研究不足,缺乏深度了解

俄罗斯旅游市场中,呈现东西分布不平衡,分级化和阶级化的发展现状,西部地处首都经济地带,临近欧洲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旅游者倾向于享受型旅游产品。黑龙江省主要的客源市场在远东地区,远东地区游客以边境购物游为导向,城市游、休闲度假的旅游动机不强,购买力较弱。针对两大差异化的俄罗斯旅游市场,哈尔滨市要根据不同的旅游群体采取差异化的策略。

四、哈尔滨市对俄旅游发展策略选择

(一)积极申办对俄旅游合作区,稳固哈尔滨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定位

哈尔滨市申办对俄旅游合作区具有地缘边境优势、历史友好往来根基、资源互补流通的先天条件,并且哈尔滨市在文化、建筑、舞蹈、音乐、饮食习惯上都受俄罗斯文化影响浓重,在国际上素有“东方莫斯科”的美誉。申办对俄旅游合作区,要以贸易往来为重要切入点、“以贸促游、以贸兴旅”,将合作频繁的石油天然气运输、木材加工、轻工业产品批发作为拉动旅游产业的动力之源。旅游合作区建设要以组织中俄友好协会、旅游协会、专家交流访问、跨国旅行社的系列活动为主要合作形式,将哈尔滨市打造成全国中俄旅游的实验区、示范区、先行区、及自由贸易区的城市发展定位。

(二)实施以网络营销为突破,与文化交流相结合的多元化促销策略

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金砖国家已成为全球在线旅游市场增长最快的国家。2011年,我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达247.7亿美元,俄罗斯为21.2亿美元,但我国与俄罗斯在电子旅游市场上合作仍较少[1]。哈尔滨市要借助于电子产业发展的强势之势进行网络营销策略调整,建立无障碍旅游管理模式,不仅要建立城市间基本的外文网站,更要对城市各个旅游产品进行更加深层次的介绍,将两国历史、文化特色作为网站中的板块进行宣传。网络一站式服务日益受到了国外游客的青睐,“一站式管理模式“只要设定一定范围内,游客选好旅行线路,进行网上报名缴费,在规定的时间到达旅游目的地,便可以享受网上预订舒适的酒店、精品旅游线路的推荐、吃遍全城美食及图文资料和导航服务[2]。哈尔滨可借助一站式服务推广适合俄罗斯自驾游、自助游的游客群。

(三)产品创新和服务至上策略

通过整合、提升、创新,哈尔滨市“十二五”与“十一五”相比旅游产品由7项增长到10项,冰雪旅游、松江湿地、避暑夏都、欧陆风情、节事会展、音乐汇都、黑土文化、红色旅游、工业旅游、乡村旅游产品[3],力争完善旅游产品谱系,提升旅游产品档次,突出城市文化特色,并针对俄罗斯游客进行个性化、定制式服务。创新旅游产品的同时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也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游客的重游度、满意度及城市口碑,因此提高哈尔滨俄语导游的职业水平和道德水平势在必行,整治中小型旅行社的不正当竞争,引导公共服务部门更加文明化、礼貌化。将哈尔滨市打造成“俄罗斯的故乡”,以优质的服务提升哈尔滨旅游城市的美誉度、文明度。

(四)实施俄罗斯客源市场多点驱动,入境客源市场提升激励策略

客源市场的多点驱动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是看客源市场的地域驱动。凭借地理位置优势的远东地区是黑龙江省首选的对俄客源市场,许多政策法规、旅游项目都是针对远东地区的,但是想从根本上扭转入境市场的颓势,必须将俄罗斯西部地区纳入哈尔滨市客源招来体系中,以更加优惠的签证政策和简便的通关政策、最廉价的购物保税区政策提升对俄旅游市场的最大拉动。另一方面,从旅游资源驱动上来看,哈尔滨市要以冰雪资源为主线、城市历史资源为基础、节庆展览资源为动力,以更深层次的资源内涵、更全面的资源类型,来完善该市资源体系。并给予相应的接待度假村、包机航线、购物一定的津贴补助,以示鼓励。

参考文献:

[1] 张毅,王永贵.促进中俄旅游贸易合作的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13,(6):83-85.

第8篇:哈尔滨一日游范文

关键词:城市旅游 旅游竞争力 发展战略 哈尔滨市

旅游业作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而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城市所起到的作用也日益明显,自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是我国旅游业所面临主要形势。在我国,旅游业即将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全方位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旅游市场之间的竞争手段及方式也在逐步提升。随着竞争环境的不断加剧,当前哈尔滨旅游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提升哈尔滨旅游业自身的竞争优势,获得可持续快速发展。

1 城市旅游竞争力

1.1 城市竞争力。城市竞争力是在社会、经济结构、价值观念、制度政策、文化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下创造和维持的,是近几年在国外兴起的城市管理新课题,是城市为其自身发展在区域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以市场为导向,以整合为目标,城市竞争力本质是建立高度区域一体化的全球资源配置机制,从而提升整个城市对市场的预见能力、战略决策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

1.2 旅游竞争力。旅游竞争力的本质是旅游产业的竞争力。1980年,世界经济论坛建立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国内的学者将其研究主要放在国际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基础上,从区域旅游竞争力、国际旅游竞争力、旅游产品竞争力和城市旅游竞争力等不同的空间角度和尺度对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影响因素、提升策略、评价方法等方面。国外学者则普遍认为:旅游竞争力是旅游目的地创造、整合能维持目的地资源可持续使用的增值产品,保持相对于竞争者的市场地位的能力。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还包括目的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包括国内旅游需求、旅游生产要素状况、旅游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旅游相关及辅助产业状况、机遇和政府等六个因素。

1.3 城市旅游竞争力。城市旅游竞争力是指某个城市利用各种机遇、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组织旅游企业和旅游部门,在营造旅游环境、创新旅游管理、开拓旅游市场、开发旅游资源等方面与其它城市对比,形成比较优势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城市旅游竞争力具有持续性、长远性、独特性、不断满足旅游经济和市场发展的要求,充分体现经济和市场价值,并为区域旅游经济带来发展能力。城市旅游竞争力作为城市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竞争力在每个城市的反映。

2 哈尔滨市城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哈尔滨市南枕长白山脉,北衔小兴安岭,横跨松花江两岸,位于东北亚中心位置,是通往黑河、绥芬河等沿边开放城市乃至俄罗斯的必经之路。哈尔滨市,黑龙江省的省会,位于东北亚中心位置,全市总面积53000多平方公里,是黑龙江的政治、经济、科技、交通和文化中心,其中市区面积七千平方公里,市区人口460余万人,总人口970多万人。哈尔滨市辖8个区、10个县(市),是我国省辖市中面积最大的城市。又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天短冬天长,有“冰城夏都”之称,是理想的旅游和避暑的胜地。哈尔滨市处于亚太经济发展区腹地,是沟通太平洋、东北亚和欧洲的交通枢纽,这里有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内河港口和国际航空港。

2.1 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哈尔滨市作为我国纬度最高的、气温最低的中心城市,这里四季分明,冬长夏短,年平均温度3.6℃。6月至8月份为夏季,湿润多雨,凉爽怡人;12月至次年2月份为冬季。哈尔滨拥有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同时还拥有开展冰雪活动的人文传统,是我国冰雪文化的发源地,而且是享誉中外的冰雪文化艺术之乡。独具特色的冰雪旅游已经蜚声中外,是国家旅游局重点推介的“中国十大精品旅游项目”之一。哈尔滨历史悠久,是中国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19世纪末,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这里迅速发展为近代大都市。哈尔滨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另外有满、蒙古、回、朝鲜等40多个少数民族。哈尔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其龙头旅游产业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其中,哈尔滨冰雪节被国家旅游局列为“专线产品”,雪博会、冰雕艺术、冰灯已经成为全国旅游的热点,太阳岛公园、龙塔、东北虎林园都已成为国内著名的旅游景点,亚布力滑雪场拥有世界级的比赛滑道,玉泉狩猎场为全国最大的封闭式狩猎场。

2.2 旅游市场狭窄,冬火夏旺春秋淡。哈尔滨位于我国的东北边陲,距离国内东部、南部地区的主要客源市场比较远,游客乘飞机进入交通费用比较高,铁路进入耗时比较多,旅游季节性较强,一年之中旺季较短,平季、淡季时间较长,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远程游客的到来,形成了哈尔滨市国内客源市场狭窄、省内旅游为传统主体市场的现状。入境游客中,俄罗斯、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的客源占80%以上,西欧、北美客源较少。受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哈尔滨冬季冰雪旅游成为全国旅游热点,夏季休闲避暑也小有名气,春秋两季天气变化剧烈,城市环境质量稍差,天然景观少,旅游活动不够活跃。

2.3 旅游企业建设不足。哈尔滨市现有的企业没有长远规划。整个旅游企业的行业规模都不大,很多企业在建设的过程中都只顾眼前的利益,没有送整体上提高企业行业的服务和管理的整体水平,这些都成为制约着哈尔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 提升哈尔滨市旅游竞争力的发展战略

3.1 以资源优势为基础建成冰雪旅游名城。哈尔滨市拥有丰富的社会旅游资源,我们应该依托哈尔滨独特的资源优势,把哈尔滨建设成世界冰雪旅游名城。在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塑造自己的冰雪旅游品牌,做成产业化。我们在发展不同层次的旅游产品的同时,应把重点放到高端旅游产品上,占领高端市场。旅游产业是关联性很强的,需要很多的支撑体系,哈尔滨市应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整体规划。

3.2 建立旅游企业集团化。加强旅游企业的国际化以及省内外的交流、合作,能够很好的提升旅游企业的综合实力,提升其竞争力。我们应鼓励哈尔滨的大型饭店、旅行社积极主动实现国际化、集团化,鼓励更多的国外投资、社会资本投入到哈尔滨的旅游业中。拓宽融资渠道,同时帮助哈尔滨的大型旅游企业上市等,努力解决我们在发展旅游业时的资金不足问题。

3.3 树立“东方小巴黎”异域风情的旅游形象。根据哈尔滨市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树立哈尔滨这座城市的旅游形象。哈尔滨素有“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称号,以索非亚大教堂、中央大街为代表的异域城市建筑风貌,同时哈尔滨居民还拥有独特的起居、饮食文化,这些都是哈尔滨的特色旅游资源,我们应加强对城市的改造,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文化的传承性和连续性。

第9篇:哈尔滨一日游范文

前言:世纪之交的哈尔滨在走过它近百年快速发展道路之时,与全球诸多城市同时面临着生存与发展这一跨世纪的历史课题,如何进一步优化生存环境、创造发展条件,为哈尔滨国际化、现代化历程不断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有人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深思。笔者认为振兴哈尔滨、发展哈尔滨、使之在开放的国内外市场经济体系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以敢为天下先的大气魄,运用科学的大手笔,构想发展的大思路,探求新的大发展途径,进行大的战略谋划。

本文提出了构建哈尔滨持续发展战略工程是建设哈尔滨国际性城市的战略瘵措的观点,并以避建哈尔滨国际性的战略举措的观点,并以避建哈尔滨世界冰雪文化乐园为例进行了空入研讨。

一、可持续发展与哈尔滨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杨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的,其守旨应是要把发展与环境结合起来,使我们取得的经济发展既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示来子孙后代满足他们自己需求的需要。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最崭新的城市发展观和城市发展模式,它一方面强调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也非常注重城市质量(包括环境生态质量、城市风貌形象质量,城市文化质量等)的逐渐提高,从而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既关注城市发展的现状,又注重城市未来发展的生命力,因此赋予城市发展问题研究以崭新的课题。

哈尔滨市形成发展的历史虽不足百年,但却已成为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第十三位)和全国首批投资硬环境40优之一的特大都市,成为中国冬城之都,世界北方著名城市。从可持续发展观点考察哈尔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可以发现其未来与发展既面临着艰巨的挑战,也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及时构筑一系列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生态和基础设施等多领域对哈尔滨跨世纪发展有决定影响作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是关系到哈尔滨国际化、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哈尔滨发展壮大的昨天与今天不乏重点工程不可替代的多功能作用(见表-1.2),仅如已成为国际四大冰雪节之一的哈尔滨冰雪节为例,其在城市发展中产生了全方位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7个方面,①加速了冰雪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冰雪文化的发展;②活跃了哈尔滨冬季文化生活,改变了市民冬季生活习俗;③培养了审美情趣,锻炼了勇敢精神;④促进了社会秩序好转,提高了精神文明程度;⑤改变了哈尔滨形象,增加了哈尔滨的知名度;⑥发展了旅游事业,促进了文化交流;⑦增加了经济效益,促进了开放搞活(详见王景富 伟大的创举丰硕的成果——合尔滨冰雪节的由来和发展 新晚报1996.1.7)

哈尔滨未来与发展更需要类似哈尔滨冰雪节这样质量高、品种优、效益好的系统工程,各领域中均需要类似的发动型生长极,以牵动、促进、保证哈尔滨走上持续发展、永续繁荣之路,向国际性都市目标迈进。

哈尔滨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的构筑应遵循三个面向的准则,既要面向世界,还要面向现实,更要面向未来。只有面向世界,才能在国际经济开放开发大格局中找准哈尔滨持续发展的方位,明确开发战略的目标和方向;只有面向现实,才能措清哈尔滨都市圈自然一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分异和组合特点,从而能够因地制且,突出构建重点,体现和创造哈尔滨的特色,只有面向未来,才能站在跨世界高度高瞻远瞩,远虑近优,妥善处理好哈尔滨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构筑的近远关联,将其统盘于一个滚动过程之中形成庞大的合力和后劲。只有坚持三个面向准则,才能从国内外可持续发展大格局和大趋势中,科学谋划哈尔滨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的略,为增强哈尔滨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活动创造条件和新动力。

哈尔滨持续发展战略工程与重点工程若干比较分析表 表1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下的重点工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 持续发展战略工程  建设目的  国民经刘计划的落实与深化  在计划宏观指导下创造性地为发展经济、吸引外资、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服务  建 设

景  影响因素  单一封闭型  复杂性、开放型  把握因素程度  确定性  不确定性  建设资金渠道  国家投资渠道单一化  国家、集体、个人、外商多方融资(泯道多元化)  建设措施  行政手段为主  行政、经济、社会法律手段并重  建设功能与意义  对哈尔滨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型城市起到了骨干作用  对哈尔滨未来发展成为东北亚重要国际经贸城市乃至进一步形成国际性寒地城市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

哈尔滨历史与现实部分重大工程民未来部分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对应分析 表2

时段 领域  昨天与今天的重大工程  明天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  经 济  “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中的13项;“哈洽会”、哈慈集团、北药开发工程  寒地高新技术产业工程系列、哈尔滨CBD工程...  社会文化  60年代的冰灯游园会 80年代的冰雪节  世界冰雪文化乐园工程...  环境生态  集防洪、绿化、交通、游憩四位一体的26公里沿松花江一条线工程  马家沟水系治理工程...  基础设施  哈尔滨铁路枢纽;哈尔滨国际机场;哈依大煤气工程;哈尔滨热电联供工程;哈尔滨跨松花江公路大桥工程等  哈尔滨地铁工程、哈尔滨给水工程体系

二、避建哈尔滨世界冰雪文化乐园战略构想

(一)避建哈尔滨世界冰雪文化乐园的创意与目标

主题公园是用文化、美学的高品位的超前意识和科学手段在城市中塑造的艺术化、浓缩化的园林生态、水生生态、建筑精华、民族民俗风情、科学技术成就,象综合艺术景观视那样运用一切手段构筑和构造的理想的历史、现实和未业直观世界。

主题公园在国外起步较早,美国洛矶迪斯尼乐园、香港海洋公园、新加坡圣陶沙公园、荷 兰的“小人国”等均是国外著名的主题公园。我国主题公园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以深圳锦绣中华缩微景区于1989年9月21日试营业为标志,我国主题公园建设呈现方兴未艾之势,除北京、上海、无锡、深圳等地已建成开放的主题公园外,杭州世界公园、广州世界大观园、成都世界城、海口世界漫游乐园都在规则和建设中。

从已建主题公园看其特色突出,敢为天下先,深圳锦绣中华园以反映中国历史、文化、艺术、古代建筑和民族风情为主题;中国民俗文化村荟萃中华民族的民间艺术、民俗风情、民居建筑为主旋律;世界之窗则汇集世界奇观、历史遗迹、古今名且、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为主要内容;北京世界公园以世界名胜、建筑缩微模型为题。

保公园建设、管理中,都注重投入、收益的核算,下大力在新、奇、特、精的项目上吸引游客,在优质高效的服务管理上吸引游客。做到这些,抽入虽高,但效益很快。由于这些公园的出现旅游业的发展,更加增加了对所在城市的招商引资吸引力,对外交往的吸引力,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的环境质量和文化生活的改善。

纵观我国主题公园的形成与发展,其未业趋势大致为:

1.公园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2.由单一的观赏向多元化的观赏、娱乐、购物、餐饮、游乘、住宿等多样化的活动发展。

3.更加注重主题公园环境绿化美化建设。

4.更加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全方位运用。

5.更加注重项目的不断更新以延长生命周期。

6.更加注重正常比例景观的建设。

7.用地规模越来越大,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活动时间越来越长。

8.管理服务上更加注意科学化、标准化、高质量。

在中国冬城之都哈尔滨适时避建的冰雪文化为灵魂的主旋律的主题乐园既符合国内外主题公园的发展趋势,也符合哈尔滨市实际,是哈尔滨跨世纪持续发展战略工程中的一大战略构想与重要举措。

——世界冰雪文化乐园创意的指导思想

以冰雪文化为雪魂

以生态建设为基础

以市场经济开发为导向

经过跨世纪长期不懈的动力,造就一个具有显著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四季旅游乐园。

——世界冰雪文化乐园的开发战略目标

以旅游业为主体,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段组合的生态经济综合体。

集游览、观光、娱乐、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为一体,生态环境优秀,景观环境宜人,文化蕴涵丰富,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独特魅力和风彩的生态风景名胜区。

使其成为全世界人民了解寒地冰雪文化,进一步了解认识哈尔滨窗口,成为哈尔滨人民认识和联系世界的新煤介,成为哈尔滨市与世界寒地城市友谊和文化交流的新的重要纽带。

哈尔滨世界冰雪文化乐园开发目标体系战略构想

开发内容  开 发 目 标  冰雪文化景观  冰雪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的总结与展示

展示冰雪文化和寒地风俗人情的窗口,增强国际寒地城市交流的纽带  寒地地理景观  展示地球村北方文化

普及寒地地理知识  园林文化景观  泯聚世界园林文化

结合哈尔滨实际、筑创哈尔滨现代园林特色

——世界冰雪文化乐园的特色与市场前景

构想哈尔滨世界冰雪文化乐园是以国际冰雪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应在3平方公里以上)公园,它应兼有迪斯尼乐园的娱乐性,同时具备冰雪文化博物馆的知识性,还应具备一般主题公园的观赏性和参与性,集新、奇、特、吃、游、娱、购为一体的四季公园,在国内主题公园体系中可谓别具一格、特色鲜明,具有市场独占性和广阔的开发前景。

(二)避建世界冰雪文化乐园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是进一步改善哈尔滨市产业结构的迫切需要

哈尔滨面向未来的国际化、现代化发展,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更新和高级化,尤其是第三产业的份额须进一步增加,旅游业作为第三产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世界上第一号大产业,因此将世界三大旅游资源之一的冰雪文化旅游的深入开发和聚集优化组合,无疑是一个高品位、高效益的创举,它将作为哈尔滨市第三产业大规模拓展的突破口起来龙头的多功能作。

——是加强哈尔滨市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以及人口的急剧增多,哈尔滨市的生态环境面临恶化的趋势。主要存在大气污染亚重,水体污染严重、土境污染严重、生物污染严重、地下水漏斗加重等问题,绿化用地尤期是公共绿地严重缺乏,人均公共绿地仅3平方米,使人口增加与休闲用地减少的矛盾日趋突出,严重影响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声誉和理一步发展。

避建大规模的世界冰雪文化乐园,通过大面积绿化、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及建设良性循环的生态链,势必达渐改善哈市生态环境 ,对于哈尔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是加强哈尔滨和国际冰雪文化建设、进一步开拓优化冰雪黄金时空的迫切需要

哈尔滨冰雪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从1963年算起虽然只有30多年的历史,随着闻名中外的哈尔滨冰雪节的举办迎来十二岁华诞,冰雪文化建设已初步形成了以冰灯艺术为龙头的包括冰雪艺术、冰雪文艺、冰雪体育、冰雪游乐、冰雪旅游、冰雪美食、冰雪研究等八大系列的冰雪文化链条和冰雪“黄金时空”,但冰雪文化设施建设却较为有限,除依托现兆麟公园举办冰灯游园会,在松花江设置的洋雪游乐场,在太阳岛水阁云天公园开辟小型雪雕公园等较有影响的冰雪文化设施以外,尚未有规模较大,布局集中,具有聚庥效益的更广泛参与性的冰雪文化空间。

因此避建世介冰雪文化乐园是全方位总结冰雪文化对哈尔滨、中国,以至全世界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影响,集中展示寒地冰雪文化与人类文明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迫切需要,创造一个现代化的优化组合的世界冰雪文化聚集空间,进一步形成冰雪文化巨大的吸引力和魅力的近切需要。

可以认为世界冰雪文化乐园的避建将为哈尔滨冰雪节的国际化和现代化提供一个广大的和武之地和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

——是完善黑龙江省乃至全国旅游地理格局,充分发挥哈尔滨市作为中国冬城之都多功能作用的迫切需要

黑龙江省在全中国而言,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由森林旅游资源、极地旅游资源(中国东极、北极)滨水(黑龙江、松花江、五大连池、镜泊湖、兴凯湖等)旅游资源和冰雪旅游资源、产业旅游资源、北主民族风情旅游资源等构成的旅游资源体系在全国独具魅力和风彩,作为中国冰雪文化圣地的哈尔滨,其冰雪文化的形成、发育与振兴之路充满了可歌可泣、生动辉煌的故事,但目前缺乏大规模旅游的集约性、参与性、可进入性和可娱乐性,避建世界冰雪文化公园将汇集中国乃至世界冰雪文化于一园,不仅弥补了上述不足,而且将极大地改善我省乃至全国旅游地理格局,这一“锦上添花”之举将填补我国乃至世界在该领域的空白,是一个具有市场独占性的创举。

(三)避建世界冰雪文化乐园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在哈尔滨避建世界冰雪文化公园不仅具有宏观的环境条件,而且具有微观的最佳区位和建设条件,更有可观的综合效益。

首先,哈尔滨市市域面积广阔,有足够的用地容量。太阳岛风景区是避建世界冰雪文化乐园最为理想的区位。

主题公园的选址一般对城市的总体要求有三个方面:

(1)城市边缘区位,离中区不远,交通方便;

(2)自然环境较好;

(3)基础设施完善。

与其它方案相比(如哈市市域东部),太阳岛风景区地域的优点集中表现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共位最优,交通运输条件最好,其所依托的太阳岛地域有市级交通干线跨江公路与本区直接相联,还有江上水际通道联络。

第二、自然环境优越,建设条件好,环境容量巨大。

太阳岛风景区总面积达3800公顷,开发潜力巨大。

第三、现状依托基础设施较好,服务设施较为方便。

第四、与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两岸繁荣的大思路完全吻合,规划区地处新一轮跨世纪的哈尔滨总体规划所确定未来重点建设地域之一。

第五、太阳岛风景区开发利用现状缺乏大的文化主旋律为依托,赋予其以冰雪文化为灵魂,将创造性地筑构崭新主题风景区。

其次,避建哈尔滨世界冰雪文化乐园将产生巨大的综合效益,值得花大气力规划开发建设。

本构想地处于哈市未来城市空间最佳地域之一,围绕该区地段具有巨大的增值潜力。本构想的宗旨是建设一个面向国内外大游客的雅俗共赏的高水准的生态风景名胜区,将领略冰雪文化知识融于水上、地上、地下的各种观光、参与等综合游乐活动之中的崭新模式,其商业竞争优势非常明显。

当前中国乃至世界均缺乏以冰雪文化为特色的高品位的主题公园,因此本构想独具风彩的商业特性及娱乐市场的独占性,将会使世界冰雪文化乐园在国内旅游胜地之林中具有较强的商业竞争力,并奠定领先的地位。

世界冰雪文化乐园的辟建是一项社会效益明显的公益事业,投资者在获得公平利润之余,还将对哈尔滨社会文化发展有所贡献,一方表现在为哈尔滨社娱乐设施体系中增加一个高档次、大规模的精品系统,另一方面可直接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此外还会带来进一步增加知名度等后续效益。该项目定会得到省市政的首肯与鼎力支持。

世界冰雪文化乐园高品位,高水准的观光,其娱乐设施虽会提高投资成本,但其必将带给游客新、奇、特的高美感和满足感,因此可以支持较高价门标的可行性,长期的高门标收入,将使投资获得高利润,国内外成功的主题公园均可证明此点。

在乐园内,除冰雪文化景观及配套旅游设施外,配备商店、餐厅、表演场等,给旅客更多休闲的机会,会延长消费时间,增加商业利润。

避建哈尔滨世界冰雪文化乐园将极大地改善哈尔滨市的生态环境,必将产生出好的环境效益,通过大面积植树造林,种花养草,涵养水土,将逐渐改善规划区环境要素的协调和有序,将使规划区内水土 生态环境从根本上改善。大力发展旅游业经济效益前景广阔,据初步估算和预测,根据世界冰雪文化公园的主题特色,具有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的独占性和绝对优势,作为主题公园在国内屈指可数,公哈市黑龙江至东背后腹地范围内即有10000万人的广阔市场,随着黑龙江省滨洲——滨绥旅游开发地带的发展,该区域旅游热潮将不断兴起,到2000年如操作得当,本项目可吸引游客 150万人/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必将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哈尔滨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本文的初步研究仅就其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粗浅的研讨,只期抛砖引玉,为哈尔滨的跨世纪持续发展的研究引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战略思考与项目落实相结合的切实轨道。建议多途径进行集思广益,广泛向全体市民和关注哈尔滨未来与发展的国内外各届人士征集哈尔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实施建设。限于水平和时间,本文观点和论据还不很成熟,望请有关专家和领导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俞滨洋、孙丽梅 开拓优化“黄金时空”新晚报 1991.11.16

2.俞滨洋 试论城市冰雪文化战略——把哈尔滨建成国际冰雪文化名城的“三面”战略

3.王景富 伟大的创举、丰硕的成果——只尔滨冰雪节的由来和发展新晚报 1996.1.7

4.黑龙江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世界石油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1995.3

5.张孝纪 更新观念,走出新路——记北京世界公园规划设计北京规划建设 1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