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薪酬福利管理制度范文

薪酬福利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薪酬福利管理制度

第1篇:薪酬福利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福利管理

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福利管理的问题

(一)缺乏内外竞争

在实际的高校人力资源薪酬福利管理当中,大部分的高校没有制定出公平的对内竞争和对外竞争机制,从而使得高校薪酬管理普遍缺乏竞争性。在实际的高校教学当中,大部分的普通教师和高职称教师收入、福利相当。然而和普通教师相比,高职称教师在教育当中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教育压力和教育任务也更重。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高职称教师的薪酬和工作量不能成正比,极容易使高级职称教师产生不良的心理。如果高校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薪酬福利问题,那么可能会导致高职称教育人才“跳槽”。

(二)分配方式单一

高校制定薪酬福利制度本身就是为了有效地激发高校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教学积极性,从而不断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然而在实际的高校薪酬福利管理当中,部分的高校仍然沿袭着传统的薪酬分配制度,薪酬福利的计算方法较为保守落后、薪酬福利结算方式较为单一,从而导致了高校薪酬激励手段不能够满足高校教师的多元化需求。如此一来,不仅不能很好地发挥薪酬福利制度的激励作用,同时还会挫伤高校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很多高校对大部分教师的福利发放,仅限于传统的住房补贴、基本保险、加班补贴等,薪酬福利并没有与时俱进地进行调整,薪酬福利当中没有涉及与教育有关的对外交流、教育培训、关爱福利等。

(三)管理体系落后

虽然大部分的高校都推行了薪酬福利管理制度,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使得高校薪酬管理制度很难取得较大成效。部分高校的薪酬福利制度只包含绩效工资和奖金,并没有增加其他与教育有关的福利。在这种薪酬福利管理制度之下,那些在教学过程中投入较多技术和精力的高职称教师的工作热情极易被挫伤。

二、优化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福利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科学的内外竞争管理制度

在实际的高校人力资源薪酬福利管理过程中,高校应在借鉴先进的薪酬福利管理经验的同时考虑高校的教学特色、教学情况、发展前景等,然后制定出科学、全面、更适合高校发展的薪酬福利管理制度,全面激发高校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高校应就外部竞争和内部竞争两个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高校教师的竞争意识。校内薪酬福利制度可以建立在职位评价的基础之上,通过对不同职称的教师的工作情况进行公正、客观的分析评价,不断地调整薪酬福利制度,使之更加适应高校的教学发展。另外,在不断地优化薪酬福利制度的同时,高校还要不断加大和本地区同等高校的交流力度,并在交流的过程当中吸取先进的薪酬福利管理经验,并根据高校教师的实际教学情况合理的增加部分教师待遇。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本校教师的教学竞争力,激发高校教师的工作激情,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更多优秀的教育人才。

(二)不断完善薪酬绩效考核制度

为了更好地满足高校教师对薪酬福利的需求,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薪酬福利管理制度,从而能够有效利用薪酬福利制度激励高校教师,使之愿意为高校的教学注入活力。为了能够更好地对高校教师进行全面科学的考核,高校方面应该在原福利基础上不断完善薪酬考评制度为高校教师匹配适宜的薪酬福利,通过全面考核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针对高校教师的实际劳动付出调整高校教师的收入。当然,高校方面还可以将考评相关的数据与高校教师的评聘和晋升联系,从而最大限度提升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合理制定薪酬制度的修复原则

在高校薪酬福利制度推行的^程当中必然会遭遇各种问题,在不同的情况之下,薪酬考评制度所表现出来的不适应和弊端也各不相同。基于此,高校为了更好地发挥薪酬福利的激励作用,就必须要对薪酬福利制度进行一系列的分析,然后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规划调整,从而推出适应高校教学发展的、全新的制度。在这个过程当中,高校必须遵循合理分配原则和导向性原则。第一,高校应对在教育过程当中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进行薪酬调整,在为该部分教师发放绩效工资和奖金的同时,还要严格地遵循科学原则,基于大部分教师的实际工作情况以及社会发展情况确定全新的薪酬福利分配方式,不断对薪酬福利进行优化调整。第二,高校教师在进行薪酬福利制度推广时,不仅要对原有的薪酬福利制度进行改进,同时也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有效地增加一些人性化的薪酬福利。例如,交通补贴、生活补贴、教育培训补贴等。

三、结束语

高校为了留住更多的教育人才,为高校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就必须要提升高校教师的薪酬福利。对高校教师而言,薪酬福利不仅能够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同时也能对高校教师的教学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基于此,高校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人力资源管理当中的薪酬福利管理进行有效的调整,要不断地提升高校人力资源的待遇水平,为高校教育以及高校人力资源薪酬福利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于晓明.人力资源薪酬福利的管理思路与实践方式[J].人力资源管理,2016 (12):156-157.

第2篇:薪酬福利管理制度范文

    【论文摘要】薪酬管理是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的重点,基于财务角度的企业薪酬管理更是企业管理中最特殊的问题,文中详细分析了基于财务角度的薪酬管理的实施过程包括成本预测、成本预算、成本控制等,并提出了建设创新型企业薪酬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体制的完善,薪酬管理也逐渐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的重点,但是很多企业还面临着如何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选择什么样的薪酬策略以及如何控制薪酬成本等问题,因此基于财务角度的企业薪酬管理也就成为所有企业管理中最特殊、最激动人心和最富于挑战性的问题,也是具有创造性的问题,它的成功必然能为组织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它的研究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基于财务角度的薪酬管理的实施过程分析

    基于财务角度的企业薪酬管理主要涉及的层面就是在保证薪酬设计合理的情况下的成本最低。薪酬成本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在贯彻组织薪酬战略、保证薪酬公平性和薪酬功能正常发挥的前提下,减少一切不必要的薪酬开支,尽可能节省薪酬成木支出,以提高利润水平;同时把薪酬成本控制在组织所预期、所能承担的范围内。因此本文认为,实施基于财务角度的薪酬管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薪酬成本预测

    根据组织经营发展战略和目标,结合市场环境、人员素质、产品结构、技术装备等的变化状况,对薪酬成本变动趋势的预测,以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早做准备,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仑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①组织的支付能力;②劳动生产率;③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④员工基本生活费用;⑤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会影响员工工资水平,从而带来薪酬成本的变化;⑥社会保险缴费率的调整。社会保险费是薪酬成本构成中的一个重要项目,社会保险缴费率调高,则带动薪酬成本的上升;社会保险缴费率调低,则薪酬成本水平可相应下降。

    同时,对于薪酬成本的预测还要确定薪酬总额。控制薪酬成本,最重要的是控制薪酬总额,组织必须根据实际可能和要求,合理确定薪酬总额。

    第二,薪酬成本预算

    薪酬预算是组织对未来一定时期(通常是下一年度)人工成本支出预先进行测算和安排的薪酬成本计划方案。薪酬预算方案要包括人工成本的各个项目,还要考虑未来薪酬水平调整(如薪酬增长率)的动态因素,更重要的是薪酬预算的编制要体现组织的发展战略和薪酬策略的要求。薪酬预算确定了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薪酬支出的总额和支付的结构比例,使实际薪酬支出执行时有一个目标和基准参照系。所以,要完成薪酬管理的基本任务,编制合理精确的薪酬预算是先决条件和出发点。

    确定了薪酬总额之后,由于所确定的薪酬总额是组织总的人工成本,还应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工资、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保护、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各个项目中。

    第三,预算成本控制

    薪酬成本控制是薪酬成本管理最困难也最重要的环节。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①进取型的薪酬(人工)成本控制的方法

    即薪酬成本管理未出现或已出现问题,都应通过改善经营答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在不降低甚至提高薪酬水平的前提下,提高薪酬投入产出比率,相对降低薪酬成本比重,达到有效控制薪酬成本的目的。各种能提高劳动率和效益的方法都可采用。

    ②极防御型的薪酬(人工)成本控制方法

    积极防御型薪酬(人工)成本控制是以守为攻,在薪酬成本失控时,通过采取一系列相对温和而有效的措施,在基本维持原有薪酬水平的同时,抑制和扭转薪酬成本上升的趋势。具休做法包括:延缓提薪;提高劳动定额标准,提高绩效薪酬和资金的获取难度,通过加强劳动密度相对延长工作时闻,来减少实际薪酬成本;压缩某些福利津贴等小额优惠支出项目和其他人事办公等费用。

    ③应急型的薪酬(人工)成本控制方法

    这是企业薪酬成本严重超支、财务状况急骤恶化时,迫于无奈而采取全面减薪和大幅裁员,来控制薪酬成本的消极性、暂时性的方法。

    不管采取哪种类型的薪酬成本控制方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向全体员工说明组织的经营和财务的真实状况,解释所采取各种措施的原因和意义,分析其利弊,预测组织度过难关后的发展前景,让员工自己能衡量得失,增强信心,着眼于整体全局和未来,取得企业全体员工的理解和信任,使之上动配合组织的决策,这是薪酬成本控制能否奏效的关键所在。

3创新型薪酬管理模式的设计

    薪酬管理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构建良好的创新的薪酬方案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构建创新型薪酬管理模式的一般思路是:将企业员工的薪酬分为个人薪酬与团队薪酬两大部分,使个人激励和团队激励相结合,这样使每个成员的激情、知识和技能同整个团队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团队激情、知识和技能。因此,使得团队成员达到取长补短,同时解决了各个成员或者各部门各自为政的问题。从而以最优化的薪酬成本实现企业整体目标,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首先,设计创新型薪酬管理模式关键是对团队薪酬的设计,团队薪酬的分配形式有两种:按平均分配与按比例分配。在对个人的绩效无法用公平、公正和科学绩效考核指标与科学考核评估绩效的方法的情况下,我们提倡按平均分配的形式对团队薪酬进行分配,反之,则可采用按比例分配形式。

    其次,对企业来说,是否能向员工提供有吸引力的、能够切实给员工带来效用的福利计划,是企业吸引人力、凝聚人心的重要因素。针对福利设计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①福利项目个性化:变固定的统一福利计划为弹性福利计划

弹性福利制强调让员工依照自己的需求从企业所提供的福利项目中来选择组合适于自己的福利“套餐”,每一个员工都有自己“专属”的福利组合。在实际操作中,实施弹性福利制的企业,并不会让员工毫无限制地挑选福利措施。公司通常都会根据员工的薪水、年资或家眷等因素来设定每一个员工所拥有的福利限额。同时在福利清单上所列出的福利项目都会附一个金额,员工只能在自己的限额内组合自己所喜欢的福利。

    ②福利项目增值化:从内源性福利为主到内源性福利和外源性福利并重

    内源性福利是指福利项目提供者为企业或者企业内购买而取得,通常需要消耗企业的资源。外源性福利是指福利项目提供者为企业以外的第三方,福利品最终购买者为员工,而且通常不需要消耗企业的资源。外源性福利主要利用企业的规模优势、形象优势、信誉优势等无形资源而取得。外源性福利的产生主要是基于资源整合的理念在福利项目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外源性福利,可更多地为员工降低生活成本、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因在生活中享受某种特权而产生优越感,从而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③福利项目有形化和组织化:增加集体福利项目

    随着团队工作的日益重要,通过增设集体福利项目,可增加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因而也成为福利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如提供集体旅游福利项目,而不是采用员工个人旅游费用报销;投资兴建一些体育、娱乐设施,定期组织括动和比赛;在工作场所开设休息室,提供饮料、茶点等,共同享受福利,方便员工沟通交流,从细节上体现企业的人文关怀,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等。

    ④福利与绩效挂钩:从人人有份到倾向有能力者

第3篇:薪酬福利管理制度范文

    【论文摘要】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合理的薪酬制度能激发员工的潜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文中论述了企业薪酬管理的内涵,及企业进行薪酬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我国薪酬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了加强我国企业薪酬管理的对策。

1企业薪酬管理的内涵

    所谓人力资源,是指一个组织所拥有的以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人力。人力资源及其创造力正在成为价值创造之源,在企业成长中的贡献越来越突出,因而拥有高素质的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与激励联系最紧密的一个部分,合理的薪酬制度能激发员工的潜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薪酬管理,就是企业管理者对木企业员工报酬的支付标准、发放水平、要素结构进行确定、分配和调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必须就薪酬水平、薪酬体系、薪酬结构、薪酬形势以及特殊员工群体的薪酬做出决策。同时,作为一种持续的组织过程,企业还要持续不断地制订薪酬计划、拟定薪酬预算、就薪酬管理问题与员工进行沟通,同时对薪酬系统本身的有效性做出评价而后不断予以完善。

    薪酬管理比起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其他工作而言,有一定的特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而:①敏感性。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竹理中最敏感的部分,因为它牵扯到公司每一位员工的切身利益。②特权性。员工对于公司薪酬管理的过程几乎一无所知。③特殊性。由于敏感性和特权性,薪酬管理本身就有很多不同的管理类型,所以每个公司的薪酬管理差别会很大。

2企业进行薪酬管理的必要性

    薪酬管理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薪酬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传统思想的束缚,加上企业内部原因,我国企业的薪酬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

2.1薪酬管理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只是整个社会计划生产和分配的一部分,一切按照计划进行,企业尚未成为自主分配的主体。随着企业的发展,为了更好的通过薪酬激励留住优秀人才以发展壮大企业,企业必须通过薪酬制度的改革才能达到目的。

2.2薪酬管理是企业薪酬现状及薪酬理念发展的需要

    我国企业存在内部机构重叠,岗位职责不清,人浮于事的现象,人员能进不能出,岗位能上不能下。与此同时,企业在进行薪酬设计时不以岗位分析为前提,不考虑岗位之间的差异,使薪酬本身缺乏激励作用。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薪酬分配制度改革的进行。虽然有些企业已认识到薪酬管理的重要作用,但缺乏令现代薪酬管理理念得以运行的方法、技术和人才,企业薪酬管理仍难以实施。

2.3薪酬管理是企业外部环境改革的需要

    外部环境对企业薪酬管理影响很大,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企业薪酬管理外部环境有了一定改善,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缺乏对国有企业经营者强有力的考核激励约束主体。二是国家未出台统一成熟的年薪制和期权期股的相关规定,各地各企业的做法不一,差距很大,很不平衡。三是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不很健全。四是企业经营者与党政领导干部界限不清,二者的福利待遇没有明确界定。所有这些因素都促使企业必须进行薪酬管理。

3当前我国企业薪酬管理现状

3.1时薪酬管理的认识不够

    企业由于对薪酬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通常将薪酬简单地看作是企业的经营成本,而为了增加利润,成本必须被控制s-至减少。企业对薪酬定位的错误,会导致制定的薪酬制度必然不能实现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影响企业的发展。另外,许多企业所沿用的薪酬制度还比较陈旧和落后,还停留在对员工劳动的“付酬”阶段,不符自身的经营特点和发展战略改变和进步的要求,更不符合时代进步和市场新形势的要求。

3.2薪酬制度不够明确

    作为企业的基本制度,薪酬制度就像企业的一部法律,一旦制定就应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稳定地,切实有效地加以执行。但我国企业薪酬体系设计不够系统化,各种制度强调的导向分散或都强调一种导向。使各项制度的综合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3.3重视外在薪酬,忽视内在薪酬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员工的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会更加重视工作的成就感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内在薪酬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然而中国企业在这方而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3.4薪酬分配平均主义严重

    我国许多企业在薪酬分配上有严重的平均主义倾向,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企业中,一方面业绩优秀的企业经营者不一定获得高收入,不少业绩很差的企业经营者却获得不相称的等同收入。第二,企业员工之间薪酬水平平均。企业内部关键的技术、管理岗位人员的工资水平与普通岗位人员的工资收入差距不大,薪酬决定因素中,代表身份的工龄和资历占重要地位,而与受教育程度、是否企业关键核心岗位关系不大。企业员工工资外收入基本是以补贴和奖金的形式平均发放,项目多、分配平均。

3.5福利设计缺乏弹性

    我国企业员工的福利还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福利,如医疗保险、住房补贴、加班费、洗理补贴、子女入托补助等等,缺乏一些在西方国家开展的诸如顾问服务、教育培训福利计划、家庭关爱福利、家属福利等人性化的福利项目。此外,我国企业提供的福利都是固定的,福利设计并没有真正让员工参与进来,缺乏灵活性。

4加强我国企业薪酬管理的对策

4.1结合企业的价值观念和发展战略制定薪酬管理体系

    薪酬制度的建立不是简单地把工资分配出去;薪酬激励的目的也不能局限于解决当下的问题;薪酬分配的激励原则更不能违背企业的价值观念和发展战略,这将会给企业造成致命性的打击,尤其是一旦违背了企业长久发展所需的价值观念,则很难弥合,将导致企业凝聚力急剧下降,走向衰退。

4.2建立全面的薪酬制度,形成规范有效的激励机制

    薪酬既不是单一的工作,也不是纯粹的货币形式的报酬,它还包括精神方面的激励,比如优越的工作条件、良好的工作氛围、培训机会、晋升机会等,这些方面也应该很好地融入到薪酬体系中去。内在薪酬和外在薪酬制度应该完美结合,偏重任何一方都不利于企业的薪酬管理。

4.3重视内在薪酬

    内在薪酬,主要是基于工作任务本身的报酬。事实上,对于知识型员工,内在薪酬的实现情况和工作满意度有着很大的关联度。因此,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内在薪酬的作用,通过多种形式保证员工能从其工作中得到最大心理满足,实现内部薪酬的最大化。这样,企业不仅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益,也减轻了外在薪酬带来的成本压力。

4.4打破平均主义,科学规划薪酬制度

    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占企业总人数的比例虽然很小,但是他们却对整个企业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他们的成就感、事业感、争取较高的社会地位等因素是推动他们发挥聪明才智的动力,但较丰厚的薪金报酬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他们的工资可以采取结构工资制。结构工资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构内容的选择及具体的分等定级,其构成如下:工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十学历工资+绩效工资+福利。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给予适当的薪酬激励,实行年薪制、股票期权制。

第4篇:薪酬福利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薪酬管理平均主义福利

一、薪酬管理基本理论解析

(一)薪酬的概念和内容

薪酬是指员工在从事劳动、履行职责并完成任务之后所获得的经济上的酬劳或回报。狭义来说,它是指直接获得的报酬,例如工资、奖金、津贴、股权等。广义来说,薪酬还包括间接获得的报酬,例如福利。

(二)薪酬管理的含义和内容

企业的薪酬管理,就是企业管理者对本企业员工报酬的支付标准、发放水平、要素结构进行确定、分配和调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必须就薪酬水平、薪酬体系、薪酬结构、薪酬形势以及特殊员工群体的薪酬做出决策。同时,作为一种持续的组织过程,企业还要持续不断地制订薪酬计划、拟定薪酬预算、就薪酬管理问题与员工进行沟通,同时对薪酬系统本身的有效性做出评价而后不断予以完善。企业薪酬管理主要包括确定薪酬管理目标、选择薪酬政策、制定薪酬计划、调整薪酬结构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确定薪酬管理目标

根据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薪酬管理目标具体地讲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建立稳定的员工队伍,吸引高素质的人才;②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创造高绩效;③努力实现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目标的协调。

第二,选择薪酬政策

薪酬政策,就是企业管理者对企业薪酬管理运行的目标、任务和手段的选择与组合,是企业在员工薪酬上所采取的方针策略。薪酬政策具体的讲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企业薪酬成本投入政策;②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选择企业合理的工资制度;③确定企业的工资结构以及工资水平。

第三,制定薪酬计划

薪酬计划,就是企业预计要实施的员工薪酬支付水平、支付结构及薪酬管理重点等内容,是企业薪酬政策的具体化。企业在制定薪酬计划时要坚持以下两个原则:①与企业目标管理相协调的原则;②以增强企业竞争力为原则。

第四,调整薪酬结构

薪酬结构,就是企业员工之间的各种薪酬比例及其构成。薪酬结构具体的讲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企业工资成本在不同员工之间的分配;②职务和岗位工资率的确定;③员工基本、辅助和浮动工资的比例以及基本工资及奖励工资的调整等。对薪酬结构的确定和调整要坚持给予员工最大激励的原则。

(三)薪酬管理的影响因素

第一,外在环境因素(externalenvironmentfactors)。包括政府政令,经济,社会,工会,劳动市场,生活水平等。

第二,组织内在因素(organizationinternalfactors)。包括财务能力,预算控制,薪酬政策,企业规模,企业文化,比较工作价值,竞争力,公平因素。

第三,个人因素(individualfactors)。包括年资,绩效,经验,教育程度,发展潜力,个人能力等。

二、我国企业薪酬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才竞争呈咄咄逼人之态,我国企业在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人才外流相当严重。一方面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充分利用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优厚的待遇,从各方面登陆抢滩,网罗优秀人才,使中国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着严峻的人才竞争和挑战。当前,我国企业薪酬管理问题比较突出,甚至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较低的工资与福利水平使企业薪酬缺乏市场竞争力,无法争取和留住优秀人才,并导致人力资源重置成本的增加。

(一)政府对企业的薪酬管理干预过多

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分配主体地位还没有根本确立起来。虽然企业已经拥有较大的内部分配自,但为了实现社会公平大多国有企业的工资总额决定权仍由政府有关部门掌握,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对企业实行工效挂钩或工资总额包干办法。非国有制企业大都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直接由政府有关部门核定工资总额的办法。有的地方政府,不仅控制企业的工资总额,而且直接干预企业内部工资比例等具体管理决策。这使企业的薪酬管理自难以落实,严重影响了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质量。

(二)平均主义倾向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在分配方式上我国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吃“大锅饭”的局面,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然而许多企业在薪酬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仍很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经营者收入普遍存在平均主义倾向。一方面经营者收入与员工收入水平平均化问题严重。据调查,在企业经营者与本企业员工的年收入比较方面,有半数以上的企业经营者年收入在本企业员工收入的2倍以下的占57%,有1/3为员工收入的2-5倍,年收入在员工5倍以上的比例较低,为9.7%;另一方面,企业之间,经营者的收入差距不大。在我国企业中,一方面业绩优秀的企业经营者不一定获得高收入,不少业绩很差企业的经营者却获得及不相称的等同收入。

第二,企业员工之间薪酬水平平均。企业内部技术管理人员的工资收入与一般员工工资收入差距不大,关键的技术、管理岗位人员的工资水平相当于普通岗位人员的工资水平不到2倍。薪酬决定因素中,代表身份的工龄和资历占重要地位,而与受教育程度关系不大。企业员工工资外收入基本是以补贴和奖金的形式平均发放,项目多、分配复杂。

第三,企业经营管理者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一方面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报酬收入水平偏低,另一方面对企业家的报酬激励方式比较单一,大多仍为基本工资加奖金、年度奖金奖励等构成。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考核监控力度薄弱,考核指标体系单一,

(三)福利设计缺乏弹性

我国企业员工的福利还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福利,如医疗保险、住房补贴、加班费、洗理补贴、子女入托补助等等,缺乏一些在西方国家开展的诸如顾问服务、教育培训福利计划、家庭关爱福利、家属福利等人性化的福利项目。此外,我国企业提供的福利都是固定的,福利设计并没有真正让员工参与进来,缺乏灵活性。

三、我国企业薪酬管理产生的原因

薪酬管理是一个时期组织内外环境因素共同起作用的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薪酬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由于传统思想的束缚,加上企业内部原因,我国企业薪酬管理与国外企业仍存在着很大差距。

(一)企业尚未成为自主分配的主体

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只是整个社会计划生产和分配的一部分,一切按照计划进行,所有资源都是有计划实现的。企业享有分配自成为分配主体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改革才能达到目的。

(二)薪酬管理上技术上的失误

一方面,我国企业内部机构重叠,岗位职责不清,人浮于事的现象仍较为普遗,人员能进不能出,岗位能上不能下的问题仍然突出。这一问题严重制约着分配制度改革的进行。另一方面,企业在进行薪酬设计时不以岗位分析为前提,不考虑岗位之间的差异,使薪酬本身缺乏激励作用。虽然有些企业已认识到薪酬管理的重要作用,但缺乏令现代薪酬管理理念得以运行的方法、技术和人才,企业薪酬管理难以实施。

(三)薪酬管理配套措施建设滞后

外部[论文之家]环境对企业薪酬管理影响很大,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度的增长,企业薪酬管理外部环境有了一定改善,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国有企业所有者“虚置”,缺乏一个对经营者强有力的考核激励约束主体。二是国家至今未出台统一的成熟的年薪制和期权期股的相关规定,各地各企业的做法不一,差距很大,很不平衡。三是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很不健全.在股票市场的表现是缺乏一个成熟、稳健、法制化的股市,期权、期股实行的基础不稳固。四是企业经营者与党政领导干部界限不清,二者的福利待遇没有明确规定。

四、我国企业加强薪酬管理的对策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是一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时代,是人力资源竞争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薪酬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的薪酬策略和薪酬实践己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环境,如何利用好薪酬这个激励杠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令其获得经济上和心理上的满足是企业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我国企业要结合企业自身实施进行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政策。

(一)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是企业本身可以完全解决的,首先需要外部有良好的环境。国家要继续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摒除附着在企业上的政治,社会功能,使其真正成为可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给与企业在用人、薪酬管理方面的完全自,这样企业才能根据市场竞争状况与市场薪酬水平自主决定薪酬结构与薪酬水平。新晨

(二)打破平均主义,科学规划薪酬制度体系

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占企业总人数的比例虽然很小,但是他们却对整个企业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他们的成就感、事业感、争取较高的社会地位等因素是推动他们发挥聪明才智的动力,但较丰厚的薪金报酬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他们的工资可以采取结构工资制。结构工资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构内容的选择及具体的分等定级,其构成如下:工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学历工资十绩效工资+福利。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给与适当的薪酬激励,实行年薪制、股票期权制。

(三)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完善健全的增资机制

企业在具体确定工资总额和工资增长率时,要讲求操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首先,进行薪酬调查,取得相关行业企业的薪酬结构和薪酬水平的资料,以及社会发展的状况和劳动能力的分析;其次,严格实行全面考核,不仅考核职工的技术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以正确区分劳动差别;最后,综合以上的情况,对工资结构、工资标准、工资形式,以及工资晋升条件等十项进行决策,决策前应征求企业工会职代会及全体职工的意见。

第5篇:薪酬福利管理制度范文

(一)薪酬管理标准不合理

薪酬主要由静态薪酬、动态薪酬、人态薪酬三种类型构成。静态薪酬主要指员工基本工资;动态薪酬主要指员工创造的绩效工资、奖金等;人态薪酬主要指津贴、福利等。而在邦正医药公司的薪酬构成中,静态和动态薪酬占据较大比例,忽视人态薪酬的重要性,并且静态和动态出现不协调现象,导致了严重的薪酬比例失衡。

(二)薪酬管理体系柔性化差

邦正医药公司薪酬管理制度体系中的福利制度包括了法定和非法定的福利项目,其中法定福利主要指国家的法定福利项目,比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休假、养老保险等,而非法定福利指公司自定的项目,比如员工的电话费报销、节日加班福利费、旅游费等。通过多项法定、非法定等福利项目的实行,能够直接的提升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然而邦正医药公司的薪酬管理体系在实际实行中缺乏柔性,比如邦正医药公司目前处于企业的成长期,发展趋势、盈利状况等较好,然而公司未根据实际情况给员工加薪,对福利制度进行适当调整,进而降低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给公司正常运转带来一定的影响。

(三)薪酬管理与公司文化脱节

邦正医药公司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员工为管理的起点,以发展成果惠及每位员工为终点。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要尊重员工的需要,缓解和消除其后顾之忧,因此很难想象一个企业只打着以人为本的旗号,而薪酬体制未保证员工基本生活水平。

二、邦正医药公司薪酬管理的对策建议

邦正医药公司针对公司薪酬管理制度所存在的问题,要不断的根据市场和自身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公司薪酬管理制度欠缺的地方进行调整和完善,要以不断提高员工的薪资水平、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促进公司更好更快发展为目标。

(一)制定合理的薪酬管理标准

1.根据员工特点制定薪酬管理制度。公司进行薪酬制度决策时,要综合考虑员工知识和技能的优缺点,根据其技能知识水平来确定工资水平,实现以职务和知识水平平行调整的双轨薪酬制,实现处于具有技能水平的基层人员能够得到和管理人员同等的报酬,以此可避免公司内部薪酬水平的巨大差异。

2.树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邦正医药公司要想使企业正常工作并有序生产,建立一套可实行、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是必要的,同时还可以广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邦正医药公司应在遵行有效指导、客观公正、及时反应、实事求是、科学奖罚和激励发展原则下,将绩效考核制度分成绩效计划、绩效评估、绩效执行几部分。另外,在进行绩效评估过程中需要重视两点:第一是加强监控,保证绩效评估过程有序完成;第二至始至终遵循公平公正原则,以确凿证据来评估绩效。邦正医药公司应该在实施绩效考核标时,学会总结工作经验,不断的补充、完善制度,以达到战略目标。

(二)制定具有公平性的薪酬政策

1.缩减人员流失从源头抓起。销售人员在邦正医药企业占据较大比例,是邦正医药公司的核心力量,因此企业在经营中的高度取决于销售人员的素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的经营业绩由销售人员来决定。所以,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和用人管理办法上应把相应法律手段和制度约束结合,来缩减销售人员的流失,从而减少给企业带来的危害。

2.重视销售人员的成长。员工是否选择继续留在企业取决于对自身发展的重视程度,销售的业绩对于销售员来说固然重要,但其个人在企业中的成长和发展会更加重要。所以,企业应该帮助销售人员来制定相应的成长规划,使员工把自身的发展意识和对企业的发展意识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其更符合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从而提高销售人员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制定适合销售人员的工资福利政策。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不仅要为公司获取利益,而且也要使其员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收获。所以,企业在完善现行的薪酬管理体制的同时,还需对员工福利加大投入,使物质和精神结合来激励销售人员,使其潜力充分得到发挥。达到企业和员工双双得到收获的目的。针对销售人员进行薪酬收入福利分配的调整,可以使其得到经济上的保障。

三、结束语

第6篇:薪酬福利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国有石化企业;薪酬管理;现状;方法

在国有石化企业制度中,薪酬制度明显比其他制度落后,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为了保证国有石化企业的每个员工都能够尽职尽责、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国有石化企业应实施与之相适应的薪酬管理与薪酬分配制度,从而发挥薪酬分配的激励作用,促进企业的发展。

1 薪酬管理及国有石化企业薪酬管理现状

薪酬管理是指根据组织发展战略指导,对员工的薪酬支付原则、策略、水平、结构与构成等进行动态管理的过程,包括确定、分配与调整,薪酬管理需要以人力资源战略为基础,确定薪酬管理目标。目前国有石化企业的薪酬管理具备了一定的灵活性,在对员工的激励中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薪酬管理方法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薪酬结构体系过于单一,对员工的吸引与激励程度不高。目前多数国有石化企业在薪酬管理上按照岗位技能工资制度对员工薪酬进行分配,由于受到传统收入分配方式的影响,使得现行薪酬管理制度下员工的津贴比例很小,福利比较固定,员工的薪酬主要为工资+奖金。就国有石化企业现阶段的薪酬管理方法来看,多数并未设置合理的薪酬项目,而绩效薪酬与浮动薪酬的比例也较小,对于国外非常普遍的利润分享、价值分享与谈判工资等国内非常少见。在这种单一薪酬结构体系下,对员工的吸引与激励并不理想。

第二,薪酬分配过于平均主义。大多数国有石化企业在薪酬分配上过于平均主义,使得薪酬的分配无法客观的评价员工的实际成绩,也无法根据量化标准对员工工作业绩进行测评,使得员工的投入与回报严重失衡,这种人为的不公平大大的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主动性。如业绩优秀员工收入较低、业绩很差的员工却也能够获得与之等同的收入。除此之外,国有石化企业在薪酬分配上水平平均,并没有与受教育程度、工龄、资历与技能水平等联系在一起。

第三,缺少规范的定量化标准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在完成国有企业的经营体制改革后,国有企业成为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主要竞争力量,但企业内部的体制改革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如缺少规范的定量化标准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仅凭经验或者盲目套用一种考核方法,使得绩效评价过多的偏重于定型评价,量化不够,使得考核形式化,考核结果无反馈,无法对员工的实际业绩进行反应。

第四,福利缺乏弹性。绝大多数国有石化企业的员工福利均停留在夜班费、社会保险、节假日福利费与住房补贴等传统福利上,由于这些福利相互独立,形式单一,因此在对员工的激励中缺少持续性。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的家庭关爱福利、教育培训福利与家属福利等,我国并没有。加上国有石化企业缺乏对员工真正需求的了解,使福利并没有充分的发挥效用。

2 国有石化企业薪酬管理方法的探索

(一)对薪酬水平进行调整

国有石化企业薪酬水平的调整,是在薪酬结构、构成要素与等级要素不便的基础上,对薪酬结构上的每一要素每一等级数额进行调整,其调整依据包括市场、绩效、能力与职位等。根据市场进行薪酬水平调整,即是对市场薪酬进行调查,对企业薪酬水平进行了解的基础上,在关键岗位薪酬发生偏离时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保证该岗位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如石化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与稀缺专业人才等。以绩效为依据进行薪酬水平的调整,即是在薪酬支付时根据员工的绩效对薪酬给予调整,将绩效与员工薪酬挂钩,在激励员工工作积极主动性上有着关键作用。根据职位变化对薪酬水平进行调整是将薪酬与关公的职位与管理责任挂钩。以能力为依据的薪酬水平调整是对国有石化企业认的专业技术的提升,员工在获得新技能后,如职称、技能等,给予员工调薪,从而更有效地对员工进行激励,实现专业技能上的进一步提升。工龄调薪则是员工长期供职获得的福利,能够以此对员工的忠诚度进行鼓励。薪酬水平调整时可以其中一种为依据,也可同时以四种依据(一种为主,其余为辅)。

(二)对薪酬结构进行调整

对薪酬结构的调整可以从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来实现,第一,纵向结构薪酬调整,即是增加或减少薪酬的等级,对不同等级人员规模与薪酬比例进行调整。增加薪酬等级目的在于实现职位间的差别化,同时进一步的实现根据职位支付薪酬,这种薪酬等级的增加关键在于薪酬增加职位与层次上的选择,如高层次或是中低层次的选择,管理人员层次或是专业人员层次是增加等。减少薪酬等级则是实现等级结构的扁平化,可减少薪酬的类别,将薪酬等级结构进行合并和压缩,从而增加企业薪酬管理的灵活性,增强员工的创新性,避免员工仅为高一等级薪酬努力的工作态度。第二,横向结构薪酬调整,其调整重点在于是否增加薪酬要素。目前国有石化企业的薪酬要素包括有基本薪酬与福利薪酬,浮动薪酬则不多。

横向结构薪酬调整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保持薪酬水平不便的条件下,对固定薪酬与浮动薪酬比例进行调整;第二种则是增加某部分薪酬的比例。与第一种方式相比,后者灵活性更强,波动更小。

3 结束语

由于薪酬问题的产生、发展与变化都有着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属于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企业在薪酬的管理上,需要了解并掌握这种规律,并与之相适应,从而保证薪酬能够在企业内部具有公平性,同时保证企业的外有竞争性。国有石化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的环境下,应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和实施合理的薪酬管理方法,从而最大程度的激励员工,尤其是关键岗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推动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冰.浅析石化企业激励性薪酬体系的设计[J].商情,2013(24).

[2]毛玉春.油田企业职工薪酬问题探讨[J].中国化工贸易,2014(10).

第7篇:薪酬福利管理制度范文

【论文摘 要】本文阐述了薪酬管理对于企业员工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薪酬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加强企业薪酬管理的对策。

薪酬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它对于组织经营至关重要。企业通过全面的薪酬管理能够有效地留住核心员工,激励在职员工的工作效率,达到集中优势人力资源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在现代企业薪酬制度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如何利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已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1、薪酬管理对于企业员工的重要意义

1.1 协助员工达成工作与生活协调的目的。企业给员工提供的福利诸如带薪休假、节日费等,这些福利制度可以帮助员工合理地安排自己工作之余的生活,合理分配自己工作与休息的时间,有效地协调了员工工作与生活的时间,实现了两者的平衡。

1.2 合理的薪酬管理可以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在全面的薪酬管理过程中,企业对员工支付的福利主要是非现金的方式,而这是提高员工生活质量的关键。这主要包括为员工提供的公寓、提供工作餐、增加员工商业保险和子女医疗保险等。这样可以为员工提供优越的工作环境,减少其由于生活方面分散的工作精力,有效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

2、当前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薪酬管理缺少激励色彩。实践中,有些企业员工对薪酬现状不满,难以有效激励他们积极地工作。这主要表现在:一是薪酬分配上不公平现象严重;二是缺乏相应的福利制度,使员工没有安全感。此外,激励手段单一,忽略员工需求的多层次性,以物质激励代替一切;忽略高层次人才对精神激励和自身发展的需要,结果造成能人留不住。

2.2 没有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许多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落后,使得激励功能发挥不足。如在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上都比较落后,绩效考核并没有明显地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和绩效,绩效考核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如考核的定位模糊、考核的指标设计缺乏科学性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3 管得太宽,政府干预过多。我国有的地方政府,不仅控制企业的工资总额,而且直接干预企业内部工资比例等具体管理决策。这使企业的薪酬管理自主权难以落实,严重影响了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质量。

2.4 薪酬缺乏外部竞争力和有失内部公平性。在外缺乏竞争力。员工会将自己的薪酬水平与外部同行业、同地区、类似岗位的人员相比较,如果薪酬水平低于外部市场薪酬的平均水平,员工的不满情绪就会产生,甚至跳槽。 对内有失公平。一些企业的核心员工、关键员工和普通员工的薪酬差距小,分配不公平,造成激励和约束作用很差。

2.5 薪酬制度过分“科层制”。这里的“科层制”是指一些企业的薪酬体系采用行政级别来定薪,行政职务的大小、学历职称高低、工龄对薪酬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这种缺乏薪酬调整机制,管理手段单一的制度下,员工想要获得更多的劳动报酬,只有靠“熬”级别。薪酬分配不与员工的能力、从事的工作岗位挂钩,忽略岗位的差异,挫伤了那些从事高技能、高知识、高能力工作岗位的人员的积极性。

3、薪酬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薪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构造自己的核心人力资源,这要求企业的薪酬设计具有外部竞争能力以及内部公平性。

3.1 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合理的薪酬管理能够有力地刺激并引导员工做出企业所期望的行为,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进程。不管企业的战略目标是规模扩张、利润增加、成本节约还是服务的创新,将员工的薪酬实现与之一起捆绑起来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3.2 促进薪酬制度的内部公平、透明。一个合理科学的薪酬设计可以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丰富和优势,从侧面也促进了企业内部薪酬制度日趋公平。同时,企业薪酬的透明程度也将影响到员工对于薪酬公平的具体感知。一些企业因此而采取对员工薪酬保密的方式来消除这种可能由于不公平而导致的争议。

3.3 薪酬所体现的外部竞争能力。薪酬体现出的外部竞争能力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能够吸引企业外部的人才来到企业,增加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势。尤其是伴随着薪酬设计复杂化,应聘者在对企业的薪酬外部竞争能力判断时更具难度。

4、加强企业薪酬管理的对策

4.1 福利政策设计需“人性化”与“个性化”相结合。企业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在设计福利制度时应给员工提供众多选择的“灵活性福利制度”,让员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限制地选择一些福利项目。同时,由于给了员工自由选择的权利,在一定程度让员工感觉到自己被企业所尊重,进而激发员工为企业发展服务的潜能。对企业而言,由于这种福利制度能提高员工的满意度,进而也会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2 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机制。企业应根据其战略决策和经营环境的各种信息,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将个人的薪酬与对企业所创造的价值、贡献直接挂钩。企业通过对员工的进行绩效考核,使员工的晋升或降级有了量化的考核依据,使员工的精力集中到努力工作、提高工作业绩上来,避免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消极局面,这样才能较好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

4.3 提供具有公平性和竞争力的薪酬。薪酬体系是激励员工最直接、最有效的福利政策。在薪酬激励中,要敢于张扬人才优势,要重点突出“人才优势是员工薪酬的分水岭”。在企业内部,使薪酬分配合理拉开差距,首先做好企业内部的岗位评价和岗位分析,从根本上解决薪酬对内公平的关键所在;而对外,企业所提供的薪酬要具有竞争力,是指企业的薪酬水平与本地区同行业相似规模的企业比较,以及同本地区同行业的市场平均薪酬水平相比较,以确保企业的薪资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能吸引并留住企业所需要的核心员工。

4.4 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是企业本身可以完全解决的,首先需要外部有良好的环境。国家要继续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使其真正成为可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给与企业在用人、薪酬管理方面的完全自主权,这样企业才能根据市场竞争状况与市场薪酬水平自主决定薪酬结构与薪酬水平。

5、结束语

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了薪酬管理的重要性,而且将之纳入到了影响企业战略发展与规划的范畴。开展好薪酬管理工作,有利于完善劳动用工管理,促进建立统一、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有利于为企业创造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有利于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

参考文献:

[1] 李新建. 企业薪酬管理概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第8篇:薪酬福利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薪酬管理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1问题提出

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是指制定统一的员工薪酬支付原则、薪酬策略、薪酬水平、薪酬结构以及薪酬构成来确定、分配工资的管理过程。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薪酬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起步比较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不断提高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质量,最终使得薪酬管理机制能够得到内部员工的认同,使得薪酬管理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2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完善的薪酬体系

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工作中,(1)由于缺乏科学的企业内部工资评定标准,这就使得国有企业员工获取的工资是不同,最终加深了国有企业员工内部之间的矛盾;(2)国有企业员工的工资没有考虑员工的绩效;(3)没有及时调整国有企业工资体系方案。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及时按照国家相关的标准来调整相关的工资体系,最终使得内部员工的付出与获得不成正比,最终使得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被打击。

2.2缺乏健全的福利体系

国有企业通过福利这一手段来缓和国有企业和员工之间的矛盾。通过福利这一手段,不仅可以提高内部员工的凝聚力,而且也成为许多员工选择工作单位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数据。国有企业的福利形式是多种多言的,但是国有企业的福利不以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工作中,企业的福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福利手段并不能够满足内部员工的基本要求,从而使得国有企业的福利形式在员工心中的满意度逐渐下降。

2.3缺乏科学的薪酬设计

国有企业在进行市场调查的时候,没有广泛收集相关的数据,这就使得收集到的数据不具有真实性、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不科学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薪酬设计不能够为国有企业留住高技术的人才,从而造成了国有企业内部的人才流失。在国有企业内部,一些具有职称的员工并且不能够完成实际的工作额,不利于国有企业的良好发展。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工作中,由于缺乏科学的薪酬设计,这就导致了划分工资的不公平,严重影响了员工工作的激情。

3加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对策

3.1制定科学的、合理的薪酬策略

在国有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策略。首先,要使得薪酬的策略与组织的战略发展以及中长期经营目标保持一致。由于组织的战略发展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更好的开发人力资源;其次,薪酬管理的策略要能够刺激国有企业,从而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管理层。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经营战略能够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薪酬管理的策略要和经营战略保持一致;再次,国有企业应该采用的薪酬策略主要是指高额报酬与高中等程度的绩效奖励和中等福利的相结合。

3.2建立灵活的奖励以及福利保险制度

灵活的奖励制度不仅能够废除了奖金多少与职位高低的关系,而且能够调动国有企业内部员工的积极性。通过建立灵活的奖励制度,使得发放奖金与职位高低脱离开来,让奖金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灵活的奖励制度可以防止在高层领导内部出现不劳而获的现象。与此同时根据国有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表现情况来调整奖金的数额,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员工的成就感,而且能够增强员工的危机感。国有企业要定期根据员工的工作业绩来决定员工的福利的档次,这样做可以激励员工投身于工作中。

3.3制定不同的薪酬模式

一方面,制定高弹性的薪酬模式。高弹性的薪酬模式主要是指以员工的绩效为依据而确定下来的。制定高弹性的薪酬模式,能够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提高工作的效率。在高弹性的薪酬模式下,奖金和津贴的比重是比较大的,然而福利以及保险的比重则是比较小的;另一方面,制定高稳定的薪酬模式。根据员工的工龄以及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来确定高稳定的薪酬模式。高稳定的薪酬模式与员工的个人绩效关系不大。高稳定的薪酬模式不影响员工的收入,在高稳定的薪酬模式下,薪酬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指基本薪酬,并且福利水平所占的比例较高,然而奖金所占的比例是比较低的。高稳定的薪酬模式下,发放奖金以及福利的时候主要依靠公司的经营状况以及个人薪资的比例来进行发放。高稳定的薪酬模式具有较强的安全感,但是这一模式缺乏一定的激励功能,不利于调动企业内部员工的积极性。

4结语

国有企业要不断加强薪酬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中,要不断加强薪酬管理的创新,使得国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断转变发展战略,改变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内部员工的责任感以及成就感,而且能够增强内部员工的团结意识,充分调动内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有利于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静莉.民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12):268.

[2] 史永川.我国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市场论坛,2006(03):26-27.

第9篇:薪酬福利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国企;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福利;策略

1引言

在当前大背景的刺激下,企业必须建立人力资源薪酬激励制度。同时,国有企业要想在人才竞争中取得先机,吸收和留住更多的人才,首要因素是保证员工的薪酬福利。因此,国有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要完善员工的薪酬福利制度,确保每一名员工的薪酬福利,并优化薪酬构成,制定薪酬管理制度,从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员工的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让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2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福利制度激励出现的问题

2.1薪酬激励形式单一,目标不够清晰

现在很多国有企业的工资基本组成构架是基本工资、绩效及奖金,并将绩效作为企业管理过程中考核职工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但是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并没有贯彻执行,有些国有企业的绩效制度名存实亡,领导并不会根据绩效成绩来进行考核。同时,企业考核员工的绩效一般表现为“称职”,“优秀”占比很小,且就算被评定为优秀,与称职人员的收入也相差较小,在这样的薪酬福利制度管理下,无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反而让员工产生惰性。同时,由于薪酬激励形式以及考核方式单一,企业也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任务、岗位职责以及岗位业绩的划分上不明确,使得员工无法从工作中获得更高的报酬,员工的晋升机会非常小,就会出现一些比较看重自我价值实现的优秀员工选择跳槽到其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公司。

2.2薪酬制度管理松散,让员工对薪酬产生不公平感

薪酬是决定员工工作积极性是否高的标准之一,因此,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让员工感到对薪酬分配公平与否非常重要。在管理过程中,若让员工产生薪酬分配不公平的感觉时,会出现大幅度的员工跳槽现象,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另外,现在很多国有企业采取工资保密制度,但是在执行这一制度时并不彻底,很多员工还是能知道同岗位同级别同事工资的基本情况,在知晓工资情况差异巨大时就会让员工产生不公平感。与此同时,在现在的企业发展中出现的奇怪现象是新员工收入普遍比老员工收入高,跳槽是获得公司肯定以及增加收入的最快方式,很多员工都因此而选择跳槽,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多年培养之后,员工的离职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国有企业在激励机制设置过程中一定要对每一个岗位的员工需求进行充分了解,调整职工的心理预期,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激励制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职工的幸福感,还可以留住人才。

2.3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考核方式存在问题

在国有企业薪酬管理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薪酬激励制度,就会使薪酬管理体系不完善。就目前来看,国有企业在实施激励管理过程中,主要包括物质奖励、升职奖励、培训等方式,但这些奖励都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评价体系。由于公司业务繁多,组织框架复杂,存在大量的公司部门及分公司,导致出现每个部门对员工在进行绩效评价时都有一套自己的绩效评价方案,每个评价方案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在形式上甚至都无法达到公平合理,出现“人情工资”。当这种局面出现时,会让员工产生一种逆反心理,非但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责任感以及主观能动性,还会使其出现反抗心理,进而导致人才的流失,因此,国有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健全的绩效评价体系,让员工能够在这种激励的形势下出现合理的竞争,达到科学的激励效果,进而实现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

3国企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中薪酬福利制度的优化措施

3.1构建现代化的薪酬体系,制定公平制度,让员工产生公平感

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才能真正激励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国有企业为保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要强调薪酬福利分配的公平性,公平合理性需要从薪酬福利制度、薪酬福利实施以及信息是否公开几个方面来展示。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把最终的薪酬制度展示给员工,可以不说明具体数字,但是必须让每个员工清楚收入的构成及计算方式。同时,企业还要依据职工岗位能力合理调整薪酬福利,注重公平理念,对不同岗位的员工采取不同的薪酬体系。另外,在薪酬管理程序方面,也须做到公平公正,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充分肯定员工的工作价值,让其产生信任感与成就感,增进职工忠诚度与归属感,让员工公平竞争,使得员工对工作更有信心。提升人才在企业中的积极作用,继而高效率达成激励目标,促使企业竞争实力得到有效提升。3.2将薪酬与绩效挂钩,实施层次化的绩效管理目前,国企普遍存在的薪酬管理问题是薪酬分配不明确。企业员工的工资构成通常分成基本工资以及绩效工资两部分。基本工资能够满足职工的基本生活需求,绩效工资可以帮助其提升生活质量。因此,员工非常重视绩效工资。由于员工在本职岗位上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是衡量员工绩效工资最客观有效的指标。在这个基础之上,国企须善于利用薪酬激励,重视对员工绩效的考核,把绩效划分为基础工资、超额达成任务工资、完成规定任务工资、其他福利等几部分,形成层次化计划管理,对超额完成任务的员工进行物质奖励,形成员工之间的良性竞争,促使员工努力工作,从而发挥自身的价值,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3.3完善薪酬福利,建立明确的薪酬分配制度

在当前的国有企业中,我国国有企业存在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薪酬管理制度中缺少福利分配机制。在这个基础上,建立明确的薪酬福利分配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员工进行考核时,生产部门的员工可以通过生产产值来确认工作量,但是对于管理部门的员工进行考核时,无法通过简单的数据及产值进行考核,导致企业在考核管理人员的工作时受到一定限制,也使得对于一些优秀的管理人员无法作到客观的评价,导致管理人员的收入偏低,出现大幅度跳槽的现象,因此,国有企业在完善薪酬制度时应当对管理岗位进行合理分析,满足多样化需求,为不同岗位、领域职工提供公平的待遇,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国有企业还应当注重人才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引领,留住优秀的人才,发掘人才潜能。

3.4落实薪酬协商制度,促使员工与企业共赢

协商制度的双方通常情况下都是国企普通员工以及薪酬制度管理人员,主要协商内容应是对工作薪酬中存在的精神与物质奖励相挂钩。在如今的社会背景下,人才愈发紧缺,尤其是带有创新意识的技术型人才更是十分难求,此种情况也导致企业之间的竞争明显加剧。很多企业往往都愿意花费高昂的价格聘请专业人员成为公司的中坚力量,部分企业不断对自身薪酬制度与晋升制度进行优化完善,期望可以给予人才更好的发展空间。如若想保证制定的薪酬制度符合满足员工需求,企业就必须确切落实协商制度,利用协商制度来最大程度避免人才流失,保证员工为企业带来利益,企业最大程度给予员工薪酬奖励,实现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共赢。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