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彝族的传统节日精选(九篇)

彝族的传统节日

第1篇: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据《南安州志》记载:“六月二十四日束松为燎朵,草花高丈余燃之,杀牲祭祖,老少围坐火,食肉饮酒。自官署以及乡村田野皆然,谓之火把节,又谓“星回节”。《隆庆楚雄县志・设礼》载:“六月二十四日为星回节,燃松炬照室及田间,每田水口每荞地一处各磔一鸡以祈丰收”。根据传说及史料所载根源於彝族的火崇拜,是火把节节日形式的起源,它说明彝族人民在两千多年以前就有了过“火把节”的民间习俗。

楚雄彝族火把节于2006年5月经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彝族火把节主要分布在楚雄州及周边地州的彝族集聚地。火把节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节期三至五天,她是楚雄彝族文化的象征,是彝族传统节日中最为重要、最盛大的节日。她不仅包涵了彝族的火崇拜、原始崇拜以及歌、舞、乐等诸多文化现象,同时还包涵了彝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各式各样的生产生活习俗、禁忌习俗、饮食、服饰等传统文化。“彝族火把节”对地方民族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传承、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楚雄彝族火把节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祭祀、祈福、驱邪除恶、探亲访友、听老人唱古歌(讲述历史)、撒火把”、叫“五谷魂”、赛装、对歌、跳脚、摔跤、斗牛、磨担秋、群众性的大三弦舞、葫芦笙舞狂欢等。火把节期间,彝族村寨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祭天地、祭火、祭祖先、驱邪除恶,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家宅平安,体现了彝族人民尊重自然规律、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节日期间,举行盛大的对歌、跳脚、摔跤、磨担秋等文艺体育活动,内容十分丰富。火把节是彝族原始宗教传承的舞台,彝族歌舞、服饰、饮食展示的平台,其内涵积淀深厚,外延宽泛,包容了彝族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农耕文化、星象文化、祭祀文化等,这些文化的潜在价值正逐步展现出来,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史的活化石。

节日期间,彝族探亲访友、邻里相聚,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化解了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和民族团结;火把节不但是彝族文化的象征,同时也是中华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火把节与彝族的十月太阳历关系密切,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火把节还是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舞台,以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形式的火把节,扩大了对外影响,促进了招商引资,发展了地方经济,因此,对火把节实施保护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的重要年节,为了尊重彝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增进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楚雄州历届州、市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民族文化的弘扬、传承和保护,把办好一年一度的火把节作为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区的大事来抓。

第2篇: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关键词:彝族 打跳 民族传统体育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121

1 前言

“打跳”是彝族人民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一种古老社会风俗。“打跳”盛行于彝族地区,又称踏歌、跌脚、左脚舞,意为“打跳”是踏着挥厚深沉、热烈、欢快、清脆的笛子、月琴的音乐旋律翩翩起舞。“一寨打跳,八方相聚”,体现彝族人们对“打跳”运动的喜爱。研究彝族“打跳”的发展问题,对保护和弘扬这一宝贵文化遗产、增强国民体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 彝族“打跳”的起源

传说古代彝族部落为了显示自己的力量,在夜色笼罩的山头上,点燃篝火,人们围成了圈跳跃旋转,熊熊篝火,人影绰绰,脚步声隆隆,以壮声势。祖先居住在深山野林中,为了抵御猛兽的袭击,围火跳跃,简单的形成了舞蹈动作。也有学者认为,彝族“打跳”起源于对动物的模拟。在生活之中模拟着劳动生产生活和模拟动物的动作逐步创造和发展着彝族舞蹈“打跳”。在彝族“打跳”中多数舞蹈动作都是以模拟生产劳动动作和动物动作舞蹈,逐步发展到现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舞蹈动作。另一说法是,除恶驱邪说。传说以前一个彝族大力士和一个天上大力士相约去摔跤,彝族大力士把天上大力士给摔死了,天上人知道后来报复彝族,放虫子到彝族的庄稼里。彝族人民为了抵抗天上人保住庄稼,家家户户都点起火把来驱虫辟邪,也就那天农历六月二十四成为彝族传统的节日“火把节”,彝族人民将虫子烧走掉,为了庆祝胜利,人们相聚一起边歌边舞。从此,人民安居乐业,“打跳”时代相传到至今。总的来说,“打跳”是彝族人民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一种古老社会风俗。对此,“打跳”盛行于彝族地区,不论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重大的民族节日,其它欢乐吉庆及劳动丰收的夜晚都兴“打跳”。特别是在火把节和娶嫁的时候,寨子里的男女老少都穿上自己的民族服饰,赶来参加“打跳”。

3 彝族“打跳”的特征

“打跳”活动是在乐器伴奏下边唱边跳的舞蹈,但又不像舞蹈那样强调艺术性。相反,说它是一种强调锻炼的体育活动更为适合。在传统的民族节日、相亲娶嫁、劳动丰收都会举行活动以舞蹈来抒情达意、自娱自乐。是一种全民性的健身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伴随着彝族的历史发展,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风俗习惯紧密联系。它的流传得到了更多的人认可,“打跳”的风气仍然很盛。彝族“打跳”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具有基础扎实、底蕴深厚、丰富多彩、风格特异的特点。“打跳”在彝族当地受到更多人们的喜爱和共同认可。“打跳”可以强身健体,还能节约体育投资,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彝族“打跳”也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一部分文化遗产,它可以有效地促进身心健康,可发展腿部力量和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刚柔相济,自然舒畅,使全身上下协调运动,能达到抗老延寿的目的。还具有娱乐性的特征,是运动者和观赏者通过“打跳”活动来娱悦身心、调节情感、陶冶情操,取得运动中的欢愉与审美体验。“打跳”作为现代社会彝族人们健身、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受到了群众的重视。

“打跳”的形式是不管男女老少,要相互间手拉手,围成圆圈进行移步摆手和跳动。男女边对唱边跳,步伐有抬脚、一跺脚、前三步一跺和后三步一跺、三步一松脚、摆手松脚、两次跺脚三摆手、快步转移等等,动作十分丰富,风格奔放开朗、扎实有力。是模拟动物及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姿态和动作所取,反映当时居住的环境,生产生活的特点。气氛热烈、乐曲曲调欢快、节奏感强,并与舞蹈的动作紧密相合。“打跳”活动没有场地和人员的限制,不管男女老少都可参加,在村寨里或自己院坝中心点一堆熊熊篝火,然后男女老少跟着音乐或吹笛子的领头围在大火旁边成一圈又一圈的队形跳起来。无论是喜庆还是节日,只要听见音乐或笛子村里的声音,寨子里的人们就会相约而来,并穿上自己的民族服饰跟着欢快的音乐兴高采烈的跳着,兴起之时及至通宵。“打跳”之所以受到彝族人的喜爱,除了其健身、娱乐性外,还在于这种活动具有特殊人人际关系交往作用。通过锻炼身体的形式与情歌对唱的结合,更易抒发感情,相互交流沟通。因此,“打跳”结合的体育活动在彝族人中才富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才会深受彝族人民的喜爱。

4 彝族“打跳”的发展分析

彝族“打跳”起源于狩猎劳动、模拟动物、除恶驱邪、民族风俗,在这样的长期生活过程中,集体创作的舞蹈形式。“打跳”是一项传统的民族体育活动,活动没有场地和人员的限制,乐曲曲调欢快,节奏感强,动作灵活,风格奔放开朗,简单易学。“打跳”是彝族体育活动的精髓和魅力所在,鲜明彝族体育文化健身意蕴。经过调查表明经常参加彝族“打跳”的群众还是很多的,是彝族青年男女最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很多。影响彝族“打跳”发展因素有:地理环境、民族文化、节日风俗、感情交流。其节日风俗在发展彝族“打跳”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当地的节日风俗,开展中发展传承彝族“打跳”文化,丰富彝族文化,传承发展彝族“打跳”活动。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发挥优势、发展本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应充分利用民族文化传统的凝聚力,利用“打跳”本身具有的健身、娱乐、消遣功能,吸引广大群众参开展,促进社会与彝族“打跳”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立刚,绕远.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论[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

[2]师有福.彝族文化论[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

第3篇: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一、的变异

黔西北彝族的也同其他彝区彝族的一样,具有浓郁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集中表现为“万物有灵、自然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彝族原始的核心是祖先崇拜。对各种神灵的祭祀主要服务和服从于这一核心。

彝族还表现在有专门的神职人员“毕摩”和“苏业”。特别是“毕摩”。不仅是宗教活动的主持者。还是彝族文化的传播者,承担着与神沟通和教化人民的重任。他们通晓彝文,熟知天文、历法、谱系、伦理、史诗、神话传说及彝文文献,是人神之间的沟通者。但凡生死、年节、集会、灾病等都要请“毕摩”念经作法。布摩有卷帙浩繁的经书,分为祭祀经、占卜经、驱鬼经、招魂经、松魂经、指路经等几十类数百种。除经书外,毕摩还有神扇、法帽、法铃、签筒等法具。因此,毕摩在整个彝族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基督教传人黔西北彝族地区,客观上提高了一些彝族人的文化素质。但却支解了彝族传统的。彝族由原来的多神崇拜转为一神崇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彝族基督徒认为,耶稣基督才是唯一的真神。从这个观点出发,他们把彝族传统视作封建迷信中的偶像崇拜。因此。他们中的所谓的“有识之士”便率领信徒砸毁自己祖先灵房,烧毁自己家谱。另外,他们认为耶稣基督创造了世界,是人类的始祖,只有他才能拯救人类。其他一切宗教的神灵皆是妖魔鬼怪。要皈依基督,就必须与其他一切信仰划清界限,这样,在世界末日到来之时方能得救。

其次。彝族基督徒认为只有信仰耶稣基督,死后方能升入天国。彝族原始宗教认为,人死后应该由布摩念指路经指引亡灵回归祖界与祖先团聚。但基督徒死后却由教会牧师长老率众祷告,祈求亡灵升入天国,永享安乐。同时,丧葬仪式也由唱诗祷告代替布摩念经指路,雄浑悲壮的铃铛舞场面一去不复,气氛倒土不洋。

二、婚俗节庆的变异

彝族号称歌舞民族,不管婚嫁还是节庆,都离不开歌舞,且场面颇为壮观。黔西北彝族的婚嫁更具特色,整个过程都有一套完整的仪式。但基督教传人后。信仰基督教的家庭不再举行彝族传统婚嫁仪式,不拜对方祖先,不准唱酒礼歌,阿卖克(出嫁歌)。他们视传统节日为封建迷信,把圣诞节作为他们的节日。逢年过节,便所有人聚到教堂唱诗祷告,导致了本民族很多优秀文化的失传。在基督教彝区,除了几件偶尔穿在身上的服饰和夹杂着众多神的观点的语言外。彝族文化已荡然无存。

三、饮食习惯的变异

基督教传人彝区前,彝族在饮食方面没有过多的禁忌,而基督教传人后。彝族基督徒就无形中有了很多饮食禁忌。他们奉行基督教的宗旨,不吃牲血,不饮酒,星期天不杀生,非基督徒敬供祖先的物品他们认为是敬过魔鬼的,带有邪气,因此,不得食用。诸多的生活禁忌,给彝族基督徒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

四、族群认同的变异

“族群是人们在交往互动中和参照对比过程中自认为和被认为具有共同的起源和世系,从而具有某些共同文化特征的人群范畴”。从这个理论出发,彝族共同体的认同是无可厚非的。虽然皈依了基督教的黔西北部分彝族也认同自己的族属,但由于的差异,导致传承文化上的差异。基督教在传播过程中被迫彝化,而皈依了基督教的彝族却也有意无意地抛弃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从而在黔西北彝族中形成了独特的基督教彝族文化,这种文化是基督教文化和彝族文化的二元结合。它含有基督教宗教文化的大部分因素,又打上了彝族文化的诸多烙印。在基督教在彝区成蔓延之势的今天,这种文化越来越表现出它的独立性。在人类起源上,彝族基督徒认为上帝创造了人类,是人类之始祖,是万民之神,但凡基督徒都是上帝的子民。他们对自己是笃弭和六祖的子孙的观念也渐渐淡化,抛弃自己家支的“诺溢”和“侯渎”,把家族乃至民族的起源归结为上帝的创造。他们在一定地域内形成一个小团体,排斥非基督徒及其传统文化,否定彝族文化的巨大成就,阻止其子女与非基督徒子女的婚姻。因此,造成了彝族基督徒与非基督徒之间的隔阂、抵触,甚者相互攻击、仇恨。更严重的是他们中的一些人认为信仰基督教的彝族和不信仰基督教的彝族从宗教层面而论已经不是同一类人,反而对其他民族的基督徒却采取比较认同的观念。这种盲目的宗教观严重影响了彝族内部的团结。族群认同很大程度上是文化认同,但这种由宗教文化演变而来的变异思想却使彝族族群认同的力量大大分散,彝族内部凝聚力大大削弱。

五、思想意识的变异

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宗教,基督教必有它存在的理由和力量。它宣扬“信仰耶稣,死后会上天堂,不会下地域,来生不再吃苦受累”。受这样来世观念的影响,很多所谓虔诚的彝族基督徒便倾其所有,把一切财物捐献给教会,认为这样就可以在来世升入天堂获得幸福。另外。他们不外出打工、经商,认为凡是经商都是吃人害人,把大好时光用于参加礼拜。

六、音乐文化的变异

第4篇: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除了火神之外,火把节也是祭祀彝族祖神和先祖英雄的日子。彝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在火把节上祭祀的神灵,除了火神这位最主要的神,还包括创世史诗中的彝族六位先祖,以及历史以及民族传说中的英雄。在板凳山,我们看到了一次完整又隆重的传统彝族火把节。

请神

彝族火把节的举办时间,在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九之间,各地会稍微前后两三天。板凳山的火把节就比楚雄市区的晚了一两天。

当地的毕摩向我们解释说,由于火把节到处都在请火神祭火神,这几天火神想必特别忙,所以各地也体谅火神老爷,把祭祀的时间安排开,让火神有空来光临,板凳山一带也因此形成了比楚雄市区晚一天的传统。

板凳山的火把节开始的这天,我们到达紫溪山岔河村委会已经是上午10点,毕摩已经在主持请火神的仪式。今年的主祭毕摩叫罗金华,他家就在附近的一个村子,他还是州级的非遗传承人。

岔河村紧靠着一条乡村公路,这条公路在我们去的时候还空空荡荡的,公路旁的半坡上有一个跳场,今天作为节日的主场地,被隆重地装扮过,撒上了青松毛,巨大的火把也已经提前准备,为了防雨,十米高的火把上罩着雨布。

毕摩一大早就在火把的下方布置好了道场,包括精心挑选过形状的青松树枝、青玉米秸秆等,正中央挂着火红色的火神经幡,经幡的下方写着各种吉利话语,这是今天向火神祈求的内容,包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有求必应等。下面用斗升盛放着五谷水酒,这是给神灵的祭品。

祭祀的祭品当然还不止这些。正式的请火神仪式开始后不久,在毕摩示意献牲后,一群壮汉就扳着一只黑羊上来,只见麻利的一刀,黑羊的血淋到地下。这是传统祭祀必须有的一步,区别只在于有的地方献牛,有的地方献羊。

毕摩

主祭毕摩手里拿着法器,按照一套完整的仪式,绕着祭坛念着请神的经文。其他的毕摩在按照祭祀流程不时进香和进行相关的仪式。

毕摩在传统彝族社会中地位很高且神圣,素来有三师合一之说。在彝族社会的“兹(土司)”、“莫(法官)”、“毕(毕摩)”、“格(工匠)”、“卓(百姓)”五个等级中,毕摩的地位超然。彝族谚语说:“兹来毕不起,毕起兹不吉”,充分说明在彝族社会中毕摩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彝族社会的发育中,各地语言有较大的差距,文字更是只有少数人能掌握,这少数人就是毕摩,毕摩的传承中,蕴藏了彝族社会的、历史、教育、科技、人生、法律、婚姻、礼仪、艺术、医学、探索、丧葬、艺术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和礼仪,彝族人的大小节庆、婚丧嫁娶、盖房立柱等重要事宜,都要请毕摩来主持。

毕摩之间也分着等级,这主要是由毕摩作法的经验和作毕能力(主持仪式的大小程度)而定。今天主持的罗金华毕摩虽然只有36岁,但已经主持过五十多场大中型的做毕仪式。为了主持今年的板凳山火把节,他提前许多天就开始准备。道场里的经幡彩旗,都是他提前精心剪制的,各自具有不同的意义。另外,今天的整个仪式流程也由他来主持把控。

在像火把节这种祭祀神灵的节日中,毕摩的意义尤为重要,作为沟通神灵与凡人的桥梁,他的衣着、使用的法器、诵念的经文,摇动的法铃,行走的姿态都各有讲究,其意义都在于取悦于神灵先祖,将人类的意思传达给神,包括要祈求的内容,要消除的灾厄,和对神的敬意等等。毕摩的这一套祭祀礼仪,一般记录在家传的毕摩经中,当然也有师传的。

像火把节这样的大仪式,毕摩是十分辛苦的,他们从仪式一开始,除了吃饭等必须的修整,几乎是不休息的,彻夜诵经作法,沟通天地神灵,以求将这一场祭祀的效果做到最好。

祭祖的路

在毕摩祭祀的时候,周围的人群围成圈,进行着节奏悠缓的歌舞,楚雄市本地彝族的歌舞,分为踏歌和翻歌两种,又以翻歌更具特色。当地群众还保留着传统的歌舞方式,舞步的幅度较小,节奏也不快,更像是闲庭信步。

现在还不到跳舞的时候,白天只是火把节的开场和前奏,真正的高潮要到夜晚来临,点燃大火把的那一刻,直到天亮,这里都是一片歌舞的海洋,东方狂欢节的名头由此而来。在白天,还有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山祭祖。

在祭祖之前,一群舞者跳起了羊皮舞。羊皮舞,是用羊皮做成手鼓,舞者用鼓锤敲响羊皮鼓,配合以特殊的舞步。这不是一种娱乐性质的舞蹈,而是专门为祭祀而跳,只在特殊的节日和场合才能跳,而且也只有毕摩挑选出来的人才能跳,要求包括:成年男性、长相好、人品好等等。毕摩解释说,羊皮舞是跳给神灵的舞蹈,如果挑选出来的人不好,也许就会让神灵不开心。

11点左右,火把下的祭祀仪式告一段落,毕摩带领大家开始往山上走。祭祀的队伍从火把下出发,穿过庄村,沿着公路走到山脚,在彝门这里,进行简单的上山仪式,然后沿着隐藏在松林中的小径,一直走到山顶,在那里用经文、乐器和歌舞来引起祖神的注意,用香火祭祀祖神,祈求保佑,然后顺着庙旁的另一条小路,走到另一座山上,祭祀下一位神,直到把所有的庙都祭拜过来。

86岁的彝学研究者余立梁老师向我们解释说,板凳山不是指山长得像板凳,在当地的彝族方言中应该念成白登山,意思是神居住的山。板凳山分阴阳,当地有公山母山之说,是当地的最高峰,山上修有彝族土主庙、葫芦笙纪念塔、彝门、毕摩祖师殿、六祖殿等,都是今天祭祀的对象。

余立梁老师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是汉族,但却为了研究彝族文化学习了彝族的语言文字,并且对彝族的地名和日常用语名词等有考据癖。他对许多彝族地名用汉语表示出来后失去其意义而惋惜,并举例说,楚雄的紫溪山,在彝族方言中,是“有云豹住的山”,现在还能找到云豹的影子,但现在的人多数都不知道原含义。此外,毕摩,在楚雄这边的彝族话里,发音更接近“白马”,但为了与凉山州的叫法统一,现在也统一了。

岔河村委会隐在青山之中,板凳山一带的居民全是彝族,这场祭祀对彝族人一年的丰吉尤为重要。板凳山的每座庙都有上山和下山的专用路径,毕摩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摇着法铃,举着火神的经幡,带领大家完成整个祭祀仪式。每到一座庙前,人们开开心心地吹起乐器,弹起弦子,唱起当地的调子,最后再去上香祭拜,整个过程即庄严又热闹,可以看出,神灵和当地居民的关系非常好。

小学

祭祖的路走完后,已到中午,参加祭祀的人分别在村委会和小学里吃饭,今天的主菜正是羊汤锅。羊在彝族的节日里,总是充当重要的角色。有的研究学者认为,彝族养羊的传统,正说明了其由西北的氐羌部落迁徙过来后保持的游牧习惯。当然了,今天的羊汤锅也做得特别地道。

我们吃饭的这一所小学校在楚雄市也相当有名,这座学校一直保持着双语教学的传统,绝大部分的老师都是彝族。学校的普校长也在,他遗憾地说,现在学校放假了,不然可以看到学生们的各种课外活动,全部是以传承彝族文化为主来设计的。

岔河村小学地处山区,来这里上学的孩子从一年级就得住校,一手打理自己的衣食住行。这些彝族孩子在学校里可以学到彝族文字,以及彝族歌舞、手工刺绣、民间体育项目等等。这些课余项目是学校的老师按照当地传统整理设计出来的,从这里毕业的孩子个个能歌善舞,而且由学校灌输了保持彝族语言的理念,更利于彝族文化的下一代传承。

保持民族语言、开办双语教育的重要性,在所有接触到的彝族学者都会提及。楚雄是中国的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在今天,楚雄一直在努力维持着彝族文化的特色与传承,楚雄市每年都要举办盛大的火把节,目的之一也正是为了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传承。然而,在市区,在充满现代意味的地方,年轻的一代在日常生活中正在逐步放弃民族语言,几乎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除了电视的影响外,城市的小学校只能提供汉语教育就是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岔河村小学在今天变得更重要了,它的教学模式正在楚雄市的其他彝族聚居地推广,同时它也升级为“楚雄市民族小学”。

集市

我们来板凳山,是由楚雄市委宣传部的苏忠诚老师推荐的,他同时也带着他的孩子来到这里,希望在这一片典型的彝族聚居区,能够让我们看到较为完整真实的现代彝族生活和火把节习俗。除了我们这些为数不多的外地人,板凳山的火把节里全是当地人,因此也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的细节。

来之前我们就听说,板凳山的火把节期间,是要赶集的,但早上我们来的时候,只有一条空空荡荡的水泥路,上面用粉笔做了一些标记。

等到午饭过后,一些小货车和面包车开始拉着货物来到,勤劳的小商贩们迅速撑起帐篷,摆开货物,抢占好的位置,不过一两个小时的时间,一个热闹的集市像变魔术一样变了出来,周围村子的人也开始不慌不忙地来赶集,买一些过节要用的东西回去――肉食豆腐、糖果玩具的销量是最高的。板凳山没有游客,所有的商品都是就着经济实惠的原则,为当地人准备的。

到了傍晚,又来了一批摊贩,集市已经沿着水泥路摆出了村,而且所有的摊贩都挂出了临时的照明灯,原来,这个临时集市如同火把节一样,白天只是前奏,晚上才是重点。

早上完成了祭祖仪式后,下午跳场就空了出来,各村的文艺表演队轮番上阵,他们的特征很明显,身上的刺花服装是统一购买的商业产品,而其他人穿的是自己刺绣的服装。表演结束后,这些来自附近村庄里的文艺队伍也不解散,在公路边找块空地又围拢着跳起来,自娱自乐,同时等待着夜晚的到来。

趁这空隙,我们特地请“阿苏”的传承人为我们连解说带表演了一段。“阿苏”是当地民间说唱歌调的集合,根据演唱场合和内容有十几种不同的调子,曲调婉转。“阿苏”的唱词有许多应用到了汉语,演唱者可以轻松自如地在汉语和彝语之间切换,但我们只能连听带猜估量到三四分的意思。

板凳山位于楚雄州级非遗保护名录“紫溪山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中心区域,今年6月被省文化厅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保有“彝族马缨花节”、“彝族土主祭祀习俗”、“彝族大三弦”、“彝族葫芦笙舞”、“彝族羊皮鼓舞”等彝族文化习俗。

今年板凳山正在为申报部级非遗传承基地而做准备,因而比往年更加隆重,当地的非遗传承人来了不少,自发地在跳场表演。下午同时还是体育活动时间,在跳场的一边清理出一片地方,组织富有民间特色的文体活动:拔河、走高跷比赛、扭扁担等等。有两名裁判在主持,所有的人在现场就可以报名,奖品也很简单,每类比赛只要胜一场就可以领一包洗衣粉,最终胜出的大力士奖品再稍好些。赶集路过的大力士们纷纷聚拢过来,相互打着招呼,进行着最朴素的力与技的较量。

火把节期间,最负盛名的体育活动其实是斗牛比赛,当地的斗牛场在紫溪山那边,斗牛都是剽悍的公牛,打起来的时候两眼充血,一副不要命的样子,极富观赏性,因此许多人愿意走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去看斗牛比赛。而这种大节日下场的斗牛,也是从以往的小斗牛比赛中胜出的半职业选手,膘肥体壮,牛角又大又圆,更是值得一看。

过火把节的人们,就在这种娱乐、观赏比赛、购物的愉快气氛中,度过了节日的白天,饿了就去光顾街头简陋的羊汤锅摊,等待着傍晚的到来。

夜晚

夜是火的舞台,火是文明之源,人类学会了使用火,驱走了夜晚的寒冷和病魔。也正因为如此,彝族是拜火的民族,火把节也在夜晚开始。

火把节开始的仪式,由点燃跳场中央那支巨大的火把开始,点燃火把的时间,同样由毕摩来决定。

28号的那天多雨,中午与晚饭时间各下了一场雨,但毕摩说,没关系,等到了晚上,就不下雨了。到了晚上八点钟,果然没有下雨,在毕摩的主持下,火光,照亮了这片山区。

火把节是一个狂欢的节日,也是一个祭祀的节日,对于火把节的由来,彝族民间有许多传说,在民间获得广泛认同的,就有驱逐虫害和消灾辟邪等说法。除了毕摩主持的仪式外,彝族农村每家都会在火把节开始这一天傍晚,点燃火把,然后举着火把先去照家宅,再去自家的田间地头绕一圈,火光照亮之地,害虫疾病退避。7月底正是稻子开始抽穗的季节,已经看得见丰收的影子,因此,照稻田的这个过程会被执行得一丝不苟。

第5篇: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一、川南彝族音乐文化的历史文化背景

为了厘清川南彝族音乐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彝族的迁徙发展史,因为川南彝族作为彝族的主要聚居地,其历史和彝族的发展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关于彝族族源说,目前主要有“北来说”和“云南土著说”两种。“北来说”认为,彝族是古氐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各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云南土著说”则认为,云南自古便是彝族先民的发祥地,今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和境外各地彝族皆发源于云南的土著居民。但学术界最为公认和流行的是“彝族源于古羌人”按“北下”迁移这一学说。氐、羌民族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商代就已屡见于史册。《诗经•商颂•殷武》:“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献和考古资料证实,氐羌先民早在史前到战国秦汉时期,从中国西部高原经松潘草地到岷江上游和大渡河上游,又沿岷江和大渡河(其后转安宁河)河谷南下,而达云南的鲁甸、昭通、昆明、大理及贵州毕节等地,通向西南的广大地区。关于这一说法,古文献《后汉书•西羌传》上有羌人南迁的较早记载:“羌无戈爰剑,……曾孙忍时,秦献公初立,欲复穆公之迹,兵临渭首,灭狄獂戎。忍季父卬畏秦之威,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曲西数千里,与众羌绝迹,不复交通。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牦牛种,越嶲羌是也;或为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忍及弟舞独留湟中。”其中“旄牛种,越嶲羌”,就是彝语支各族的先民。彝族先民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沿大渡河及安宁河至滇东、黔西及昆明一带,最后在滇、川、黔、桂定居下来,完成了游牧到农业定居的转变。长期从事西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蓝勇先生用体质人类学和语言学的研究结论,结合考古学和现代人类学的资料去分析民族源流及其民族文化,探索其民族源流的地理特征,也认为彝族的遗传位置在中国西北的北部地区,民族确有从北向南迁移过程,属藏缅语族,是古氐羌系族后裔。且从现在对彝族体质人类学、遗传拓扑学的研究表明,彝族中存在“黑彝”和“白彝”之分,从体质特征上讲,“黑彝”更有明显的西北亚人种特征,而历史上“黑彝”多以奴隶主的身份出现,可能就是彝族最早的主休民族核心,而“白彝”可能是后来的迁徙过程中融合进去的。川南彝族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支撑。从其族源及迁徒发展来看,无论生活环境如何变迁,抑或与汉、藏、回、蒙古、苗、傈僳、纳西、布依、傣、壮族等多民族杂居,虽不同的信仰、文化历经碰撞、融合,但彝族独特的文化最终得以发展。一代代川南彝民以音乐这一独特的艺术语言,或口口相传先民迁徙的足迹,或颂扬彝民的勤劳勇敢,或表现劳动的五谷丰登,或聆听生活的酸甜苦辣,或反映历史传说,或象征幸福爱情,用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心中的喜怒哀乐。

二、川南彝族音乐的民俗文化背景

彝族音乐文化的最原始的源流在于娱民娱情。彝族音乐文化非常发达。彝族人民继承了古氐羌人能歌善舞传统,将音乐文化艺术渗透到了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早在远古时期,因对自然界认识的局限性,彝族人尤其信奉天神,认为一切皆为神的意旨,是不可违也不可战胜的。因此,凡是人所不能之事都交由天神来裁决,久而久之,逐渐固化为彝民族传统习俗,即今天依然盛行于彝民族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祭祀、婚丧嫁娶、红白喜事、生期满月、修房造屋等庆典活动。在原始的祭祀天神活动中,彝民族早期的舞蹈、音乐也应运而生,随着生产实践的不断深入,这些舞蹈、音乐最终固化下来,成为各种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并渐具彝民族特色。彝谚云:“唱歌有三种,一是高兴时唱、一是悲伤时、死人时唱,一是在山上放牧时唱”;“调子有三种,一是沙居(高兴),一是煞举(悲伤、忧愁),一是尼布嘿布合(禽兽雀鸟叫)”。无论是在劳动间隙,还是在过年过节以及婚丧嫁娶等重大日子,彝族群众都要以欢快朴实且又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歌舞来抒感,自我娱乐。彝族的主要节日是火把节和彝历年,这是彝族最隆重而又最富特色的传统节日。每逢彝历年,除了杀年猪、敬祖灵,彝民们的主要活动就是狂欢。人们相互邀约,成群结队地串门喝年酒,弹月琴、唱年歌,这家喝,那家闹,尽情欢娱。姑娘们流蜜的口弦琴音撩拨着一颗颗火热的心,令人动容;青年男女们倾情对歌令阿哥们倾心,让阿妹们醉心;男人们“支依博”(即串家串户地喝酒),边饮边歌,氐羌族系豪放血统展现无余。同样,一年一度的火把节,是彝人的狂欢节,也是中国的狂欢节。它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节日风情,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慕名而来。节日期间,有斗牛、斗羊、赛马、摔跤、选美等彝族传统文娱活动,人们穿上节日盛装聚集于火把场,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热闹非凡。彝族传统文化,尤其是音乐文化被演绎得淋漓尽致。此外,在其他场合,彝族音乐文化也多有表现。聚居于泸州叙永咪苏坝及周边地区的彝族,但凡婚丧嫁娶、红白喜事、生期满月、修房造屋,甚至小孩剃毛头等,请唢呐匠吹奏是必不可少的,往往一个生产、生活的活动现场,根据亲友情况,可能会出现一对或若干对唢呐闹场,人们通过音乐形式传递祝福与吉祥,反映了彝族古代生活文明。

第6篇: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有的学者认为此节原系彝族十月历法的一个年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

火把节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首领集会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以精明的智慧和对丈夫执着的爱恋,找到丈夫的尸体并顺利安葬,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石林彝族撒尼人视火把节为纪念民众与恶魔斗争胜利的节日;武定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火把节的由来虽有多种说法,但其本源当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在仪式歌《祭火神》、《祭锅庄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绩叙述。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对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云南泸西县彝族在正月初一和六月二十四,由家庭主妇选一块最肥的肉扔进燃烧的火塘祈祷火神护佑平安。永仁县彝族在同样正月初二或初三奉行祭火,称作开“火神会”,凉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圣之地,严禁触踏和跨越。

到了节日,各族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或进行集会,唱歌跳舞,或赛马、斗牛、摔跤。近代,人们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万岁。

第7篇: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关键词]节庆;仪式性;真实性;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9)04―0079―06

2008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大部分彝族以这一天作为为期3天的火把节的开始)前几天,位于凉山州腹地的布拖县获得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颁布的“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的称号,举县欢庆这一部级的“金字招牌”,期望它能为布拖县的旅游带来新的动力。地方政府借此机会,征求各方意见,好好利用火把节资源,为布拖县旅游出谋划策。在各种意见中,学习云南版纳傣族泼水节的呼声颇高,提出傣族地区走得大胆,积极,天天过泼水节。布拖县的火把节也应该学习这一思路,只要有游客来,就过一次火把节,让来的客人都有机会感受到彝族人热情的火把节,体会彝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提升当地旅游品质。

“度日如年”是一位外国留学生对中国文化一知半解的阐释,这种状况与一些民族地区将民族文化与现代旅游关系的“一知半解”作生硬的结合称得上是异曲同工。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度日如年”是否恰当?火把节是否能为了游客而天天过?这得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1 火把节的仪式性与旅游的仪式性

火把节在凉山地区的彝语中称为“都则”,直译为“赔火”,意译则为“祭火”,与现代汉语中“节”的类型大致相符,意义却有差异。在彝人看来,“节”和“都则”是有区别的。我们在昭觉采访证实了二者的差异:

汉族调查者:除了火把节,你们一年到头还有其他什么节日?

被访彝人:有“五一”节,儿童节,“八一”建军节什么的。

调查者:没有别的了吗?

被访彝人:没有啦。

调查者:过年呢?

被访彝人:过年嘛要过嘛。

从此可见,彝人并没有把自己的“都则”、“库始”(彝历年)对等于汉语中的“节”和“年”,只把汉族文化带来的“五一”节、儿童节等视为“节”。他们固执地在汉族的“年”、“节”和自己的“年”、“节”间保持着严格的边界。

二者在表象上的相关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游客所说的“火把节”和当地彝人说的“都则”(甚至对非彝人用汉语说“火把节”时)的互疏。虽然它们指涉的都是每年农历六月中那3天传统的节庆,但各方心中对其内核的认知却截然相异:游客所说的“火把节”是彝人一个传统节日,节日很热闹,载歌载舞,杀鸡宰牛;当地彝人说的“都则”是祭天地、祭祖,祈丰收、辟邪,开心玩乐、沟通情感的日子,跟“五一”节这样的节日没有任何同质性。

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游客的旅游本身是一种“通过仪式”,是离开自己日常生活进入一个“阈限”,有自己的真实性。格拉本认为,世俗旅游同样具备类似于“通过仪式”的意义,并适用于仪式的模式分析,说明这一类带有为目的的旅游事实上具有如下的模式意义:

世俗(profane)神圣(sacred)世俗(profane)

日常生活 旅游活动

日常生活

低状态

高状态

低状态

从这个分析模式,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格拉本(Grabum N)试图将涂尔干关于“神圣,世俗”的观念和根纳普的通过仪式的模式结合在一起。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从表面上看,经过旅游行为之后,仿佛“终点”又回归于“原点”;其实不然,它达到了一种“更新状态”(彭兆荣,2007)。格拉本把这样的过程和分析模式运用于现代的旅游活动中,并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更为具体而翔实的结构图,我们可以将它看作是旅游的缩模(图1)。

在这个缩模结构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游客在不同阶段中的行为和意义(彭兆荣,2007)。

在这样的通过仪式中,游客对旅游目的地、东道主及其文化的感知和认识不仅跟目的地和东道主所呈现的“现实”有关,还跟游客自身的文化“底色”、旅游动机、旅游方式等密切相关。

另一方面,当地彝人的“都则”也是一个仪式,一个不同的仪式,一个彝人一年中最为重要的仪式,有自己的功能,最重要的是消灾避祸,祈祷来年人畜平安、五谷丰登,为了达到这些目的人们要在3天内举行诸多活动,家庭和村落的各种祭祀,在火把场斗牛、赛马、摔跤、斗羊、爬竿、射箭、选美、“朵乐荷”(凉山彝族传统的歌舞形式,由女子圈舞伴唱“朵乐荷”),四乡八里男女老少均盛装参与。

彝人重视“都则”的动机都在这些活动中得到最好的践行,“都则”以实践仪式的形式,记忆和传承彝族对宇宙的理解和认知;以仪式的形式来达到影响天地的运行以达成彝族消灾避祸,人畜平安,五谷丰登的预期;安抚、炫耀逝去的英雄和祖先;以仪式活动“夸富”,强化或重构现实生活中的关系(比如青年人寻找恋人、家支联盟),地位和身份;以仪式活动达成强化各种认同(族群、家支、朋友),凝聚团体的目的,全民尽情娱乐。

2 仪式的真实性

第8篇: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 彝族 本土文化 毕摩文化

作为彝族本土文化,毕摩文化有着独特、完整、活态的特点,成为了彝族原始宗教文化。

在毕摩文化中和谐成为其主旨。以 “万物有灵”为基本观点,崇尚自然、崇拜图腾尊敬祖先。在毕摩文化的理念中认为:世间的所有痛苦、疾病和灾难的存在都是由于阴间的魔鬼、大自然的神灵和社会的矛盾引起,正因如此毕摩文化将人与自然、人与鬼神、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作为社会环境的最高价值目标。

1、毕摩文化的现状

彝族是一个有着多种崇拜的民族,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即:祖灵崇拜、自然崇拜、家神崇拜。而且在彝族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三观,即为:三界观、万物有灵观、万物雌雄观。基于彝族根深蒂固的认识和观念,构成了彝族人民的博大精深的核心文化——毕摩文化。在大凉山腹地美姑县,关于彝族毕摩的作毕仪式及其神话传说,仍在彝族民间广为流传。①在当今社会中,提倡和谐社会,因此毕摩文化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1源远流长的彝族文化

毕摩文化的起源很早,在彝族民间有这样的传说,早在彝族的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存在毕摩了。毕摩文化的原创主体、信仰主体、传承主体都是彝族,没有严格的宗教组织制度和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以散乱的彝族家庭(家族)为单位自发举行,是一种全民信仰的宗教。②千百年以来,由于民族发展落后、地域封闭等各种原因,彝族人民一直延袭传承了古老的毕摩文化。在今天的现代文明时代,毕摩文化作为彝族群众的,仍然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1.2在现代备受挑战的毕摩文化

然而在通讯手段不断发展的今天,彝族本土文化也开始受到外来文化的挑战。在社会不断进入现代化的今天,彝族人民也不断步入了现代化,新媒介传媒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得彝族的传统语言,传统的教育和生活生产模式都带来了很大的改观,这些改观中当然也存在对于传统文化的挑战。

就毕摩文化的现状而言,如果不对其进行保护,不对其进行传承和开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毕摩文化就会面临严重的挑战,也就即将消失在众多的先进文化中。所以,重视毕摩文化,让毕摩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开发,让民族的文化真正的为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我们的追求。

2、凉山地区现存的毕摩文化

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幅员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下辖17个县、市,总人口400多万,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3%,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从奴隶社会形态一步跨越千年之后进入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过渡时期,凉山彝族自治州不仅是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还是红军长征途中流下千古佳话的地方,更是现代重要的航天基地,因此,凉山地区有着有着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由于在解放前,长期形成的封闭的奴隶社会形态,于是便构成了凉山彝族文化中的既丰富灿烂又神秘、多样、唯一的文化属性。他的独特属性也就确定了它具有较高的社会保护价值,和巨大的经济开发价值。

2.1走进大凉山

凉山彝族人民,在历史变迁的长河中,尽管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长期挑战和巨大冲击影响,由于在封闭极端的奴隶社会停滞了很长一段时间,尽管在解放后,一步就从奴隶社会跨越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然而却仍然保留着最古朴、最浓烈和最独特的民族文化。因此,凉山彝族文化具有着不可替代性,这种不可替代的特性便也成为了彝族文化的古老悠久,丰富灿烂的亮点和特色。

2.2凉山彝族文化特色

在节日文化中,凉山彝族火把节被称作东方狂欢节。火把节是彝族人民长期与自然斗争的历史写照。传说,远古时候,天神恩体古兹因利益问题与民间的民众发生了纠纷,就放出很多害虫危害人间的庄稼,彝族人民奋起反抗,举着漫山遍野的火把焚烧害虫,取得了胜利。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就演变成了人们一年一度的狂欢节日。③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火把节的节目从最初单纯的打火把,演变成了如今斗牛、赛马、斗鸡、斗羊、赛歌、选美、摔跤等丰富多彩的狂欢活动。

在凉山彝族的众多文化中,礼俗文化是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最为独特的传统礼俗。彝人古老而饶有情趣的礼俗,是彝族文化又一独特的风景线,它反映了凉山彝族特定的历史传统和伦理道德观念。彝族的毕摩文化和彝族的婚、丧、嫁、娶等礼俗是联系在一起的。彝族的很多礼俗的举行都和毕摩文化有一定的渊源关系。最特别是彝族丧葬礼仪和毕摩文化是紧密联系的,彝族丧葬礼仪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祭祖大典,都是由彝区最为德高望重的毕摩来完成的。也是毕摩最为神圣,毕摩文化能在彝区继续发挥作用的很重要的原因。

2.3神技惊人——独特的毕摩文化

毕摩是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又是沟通神、鬼、人的宗教桥梁。毕摩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不仅传承了文字、绘画、文学,而且都有着一些特别的惊人的技能。比如说,颂念经文后,“舌添、脚踩通红的铧口、嘴叼百多斤重的羊转圈、让人见先祖” 等。④彝族的毕摩文化,如果开发利用得当,其历史和现实意义是不可替代的。

那么应该如何合理的对凉山彝族文化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呢?又怎样才能让历史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成为为现代社会建设服务的良好的精神精华,便成为我们重点研究的课题。

3、毕摩文化的传承、开发与利用

毕摩文化在众多少数民族文化中,可以说是历史传承下来的保持较为完整的、具有独特属性的民族文化。然而,现如今真正了解或者真正传承下去的地区和人却很少,这便让毕摩文化的发展进入了困境。尤其是在凉山地区,这些年由于过度的重视经济发展,民族文化的发展一度陷入了停滞的状态。扭转这种局面便迫在眉睫了。

3.1凉山彝族毕摩文化开发中的弊端

首先没有认识到毕摩文化的重要性。在凉山彝族文化中,作为少数有着毕摩文化背景浓厚的区域,本应将珍贵的毕摩文化不断的传承、开发和利用,然而现如今看来,作为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并没有认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或者认识到不够,缺少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的思想。这也是为什么凉山彝族毕摩文化为什么没有像丽江、大理等成为众多人所了解的文化地区的首要原因。换言之,不过是政府缺少前瞻性,只顾眼前,没有意识到保护凉山彝族毕摩文化的重要性和巨大的现实意义。

其次,机制死板,观念陈旧,使得本来丰富多彩的文化成为了死板的墨守陈规。由于在观念意识上产生的巨大差距,在各地方虽然建设有文化馆等宣传文化的场所,但是大多成为了摆设,没有发挥宣传民族文化的作用。往往是上级安排些什么,下级就去执行些什么,没有丝毫新意,没有上面的安排,自然就什么都不做。说到底,其实就是因为没有得到政府在经济和政策上的支持,造成了这种文化困顿现象。一旦有相关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这些文化馆将会成为开发宣传毕摩文化的重要场所。

然而最大的弊端还是,想要发展就要先认清定位,不得不说,凉山彝族毕摩文化便是在没有定位的情况下,急功近利的走了背道而驰的路子。于是便造成了市场无序,布局无规划、品牌无意识的开发,这种急功近利的开发手段,不但不能宣传民族文化,更有可能让真正的彝族的毕摩文化失去本土特色。

3.2毕摩文化传承、开发与利用的建议和措施

首先必须要从思想认识上切实建立起“打造凉山有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的统一认识,彻底改变那种“不愿提民族文化、怕提民族文化”的陈腐观念,以“越有民族性才越有世界性”的思想观念来前瞻性地认识我们带有古朴色彩的民族文化,来认识做大做强凉山旅游业中开发利用彝族毕摩文化的极端重要性。因而在我们的思想认识上,及时调整思路,从战略的高度、全局的高度,重新把打造彝族文化品牌这一认识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组班子、定政策、给足经费,为整合凉山旅游文化产业,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做出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

其次,开发利用毕摩文化资源,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将毕摩文化特色与旅游结合在一起,来寻求人、环境、文化三者最佳的结合方式。开发要做出个性,做出特色。在毕摩文化的独特性上下功夫,相信就会让民族特色也成为世界特色。又由于毕摩文化作为精品又具有独特的特殊属性,在宣传中其文化个性越鲜明、特色越突出,其文化含量就会越大,品位就会越高,便会更加具有吸引力。民族文化的价值在于将优势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的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成为文化品牌。⑤我州的旅游业应注重文化品牌的运行机制,切实把资源上升为品牌,用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文化精神来吸引海内外游客。

毕摩文化要保护,但应该在正确的倡导下合理开发,要把毕摩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来发展。一种文化只有自己在发展过程中有一定价值,有自己的市场,这种文化才能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下去。毕摩文化是现存较为稀缺、完整而典型的原生态彝族原始宗教文化,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核心组成部分,同时是人类极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经济全球化格局下的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下,对正逐步走向衰落的毕摩文化进行保护和开发,无疑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

参考文献:

[1]张晴.民族文化传承重要性[M].山东出版社, 2009.09

[2]刘心悦.彝族本土文化保护[M].江苏出版社,2010.10

[3]郭艳青.毕摩文化特色[M].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08

[4]徐洋.民族文化传承[M].江苏出版社,2009.11

[5]赵健.文化品牌效应[M].四川出版社,2011.06

注释:

① 张晴 民族文化传承重要性 [M]. 山东出版社, 2009.09

② 刘心悦 彝族本土文化保护 [M]. 江苏出版社, 2010.10

③ 郭艳青 毕摩文化特色 [M]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0.08

第9篇: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这传承千年的古老习俗,在今年8月12日又揭开了它迷人的面纱,显露出无比丰盛的文化内核,吸引无数远道而来的客人,围聚在象征着光明、温暖、生生不息的火把前,尽享彝族文化的精深博大,感受“新凉山”的幸福脉动……

一座“敢玩火”的城市

彝族世代在云贵高原和康藏高原东南部边缘地带的高山河谷间繁衍生息。神奇秀美、广袤丰饶的江川土地养育了一代代彝族儿女,也孕育出彝族厚重的历史和朴素多彩的民族文化。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有自己的历法;彝族音乐特色鲜明,歌舞相伴;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颇具民族特色。

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遍点的火把从村头照到田野,人们围着熊熊燃烧的火堆,尽情欢歌舞蹈,祈愿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并以火来驱邪求吉。火把节是彝族众多传统节日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民族特色最为浓郁的盛大节日。它也是全国首批确定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十大民俗节庆之一。

曾有诗人盛赞火把节重头戏——火把狂欢节是“别有风味的东方情人节、绽放梦想的东方狂欢夜”。是夜,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拢,形成一堆堆篝火,围着火焰窜起数米高的柴堆,跳起欢快的达体舞,释放一年的喜悦。8月12日当晚,41.2万名游客与热情的凉山人一道,在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里,一同高歌、一同欢舞。西昌,这座敢于“玩火”的城市,用这场主题为“清凉夏日,火舞月城”的盛大庆典,让所有人沉醉。

文化为魂,旅游为体

将火把节作为一张城市镀金名片,西昌不仅敢打,更善打。一系列配合火把节这道“主菜”的文体“点心”,无疑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提升了火把节的热度。

由57位彝族姑娘、小伙参加的彝族传统选美大赛是火把节的一道“开胃菜”,经过民族服饰展示、才艺表演等环节,最终美女“金索玛花”和俊男“金山鹰”脱颖而出。借选美大赛平台充分展现民族风情,是西昌的又一张“美丽名片”;2012中国·西昌首届书画大家邀请展让游客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沐浴高雅文化氛围中;民族风情园内,集趣味性和竞赛性于一身的彝族式射箭比赛很抢眼球;民族体育场外,彝族式摔跤擂台赛事紧张刺激;全国滑水锦标赛在邛海上划出一道道优美的波浪线;第六届环邛海自行车大赛吸引了来自北京、江苏、广东、成都等地的35支代表队激烈角逐……这些精彩的赛事不仅积聚了人气,更汇聚了摄影爱好者们的“长枪短炮”,定格下一个个欢乐瞬间。

此外,农家乡村游市场也火爆异常。与往年传统的以采农家果、品农家菜为主的乡村游不同,今年的乡村游活动更多地融入了民俗内容,拓展了“体验”主题。安哈镇和洛古波乡的彝族传统竞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领略原生态民族风情,精彩的表演引来游客们的阵阵喝彩;大箐乡从8月8日起,每天展演的大型原生态彝族歌舞表演——“千年彝韵,五彩凉山”充分展现彝族文化风情,可谓别开生面的彝族风情盛宴;川兴镇赵家葡萄基地举办的葡萄采摘品尝活动,掀起一轮乡村旅游高潮,游客们一边沉浸在亲手采摘的乐趣中,一边对新鲜爽口的葡萄赞不绝口,“不仅饱眼福,更饱了口福”的游客满载而归,农家也赚得欢天喜地。

“火把经济”,“井喷”凉山

2011年末,西昌市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已跻身西部前十强,列全省第三位,进入全国少数民族州盟首府城市前三强,成为中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范例县市,蝉联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

随着今年雅西高速公路的通车,西昌逐渐成为省内外自驾车游客的重要目的地,旅游市场影响力和号召力正在逐步凸显。今年的火把节适逢周末,8月11日和12日的火把节开幕式、火把狂欢夜引来如潮的游客,直接催生了自驾游市场的“井喷”现象:据统计,火把节黄金周期间,西昌市共接待自驾车6.07万辆,同比增长61.2%。火把节前三天,每天进入西昌的自驾车均突破万辆。成都、重庆、云南、攀枝花、雅安、资阳、湖北、河南、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等地的自驾车游客流不一而足。与此同时,赶来西昌体验火把节的游客中出现了越来越多境外游客的身影。今年,西昌康辉旅行社就组织了3个近30人的境外团,成员分别来自新加坡、美国、法国等国;一个10余人的日本摄影家代表团也慕名来到西昌采风;来自美国的交换生Steve第一次来参加火把节,激动不已:“西昌气候非常好,独特的彝族风俗为这个城市增添了别样的风情。彝族人民特别热情,火把节氛围很棒,我要向朋友们介绍这里,邀请他们一起来玩。”

西昌市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火把节的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实现双增长,缔造了全年新高:火把节黄金周期间,共接待游客164.60万人次,同比增长21.01%;实现旅游收入36132.45万元,同比增长41.92%。

西昌市招商引资也收益颇丰。火把节期间,有20个项目签约,签约金额达130.3亿元,创西昌建市以来活动期间引资之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西昌市的招商状况已由过去的融资变为选资,即根据西昌市自身产业发展目标来量身选择招商项目,只与适合者对接,而非全盘接纳。同时,在过去的招商项目基础上,还新开拓了第三产业引资项目,积极培育新兴高端服务产业。此次火把节活动期间,西昌市采取分层措施实现多个项目的顺利签约……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