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plc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plc课程设计总结精选(九篇)

plc课程设计总结

第1篇:plc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PLC应用技术;教学改革;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1-0039-03

重新定位课程目标

PLC应用课程的特点是教学理论与工作实践联系紧密,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必须以企业实际工作环境为基础进行。我院课题组根据调查研究,分析了典型工作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目标,明确了教学课程总体目标,落实了学生学习和工作方法,提出了三类课改目标,即学生专业能力目标、课程总体目标、方法能力目标,确定了课改的思路和方法。

学生专业能力目标定位 我院课题组先后对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工业企业和其他高职院校进行了深入调研,设计制作了《企业工作中PLC技术应用情况调查问卷》、《典型企业调研访谈提纲》和《毕业生追踪调查问卷》等三种问卷,并对高职院校教师、机电专业学生、应届毕业生(进入工业企业工作的)、企业技术人员、企业专家(工程师、车间主任)等五类人群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在大量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对企业PLC设备品牌选择情况(如表1所示)、应用PLC技术的工作岗位(如表2所示)、支撑岗位所需的具体知识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企业和市场需求提炼总结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即能够完成PLC电气控制系统的电路设计、安装、接线、构成;能够进行程序的设计、编制、传送;能够进行系统运行、调试、检查、评估。

课程总体目标定位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汇总分析,结合教师、企业人员、毕业生访谈资料,我们对职业岗位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结合现代高职教育理念,解构了原有的基于知识储备的课程构架,进而确定了《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的总目标: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实施,引导讲授PLC结构、工作原理、逻辑指令、顺控指令、功能指令等理论知识;训练学生基于PLC的电器控制系统设计、安装、调试能力,可控制程序的设计编制能力,整体控制系统的运行调试能力。同时,借鉴“机电一体化培训课程及证书”和“高级维修电工证书”等相关技术证书培训课程的内容,调整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

《毕业生追踪调查问卷》主要针对已经毕业的学生进行了实际跟踪调查,重点了解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流程。如表3所示。学习PLC课程的满意度及所需的社会能力。调查表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从事的岗位工作非常广泛,涉及机电相关工作的各个方面。PLC课程涉及微处理器原理、数字逻辑、电子电路、低压电器、电器控制等内容,由于高职教学进度和课程安排等各方面的原因,不可能在学习PLC课程前开设上述全部课程,同时,学生个体在学习基础上存在差异。因此,本课程教学难度较大,再加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学生普遍感到该课程专业技术理论性太强,难学易忘,往往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厌学心理普遍。

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

在教学体系的构架上,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紧紧抓住“理论实践一体”这个关键,结合我院教学工作的实际进行科学的应用分析,从教师授课、仿真实训、综合考评等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课程改革研讨,形成了“授、训、评”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基于分层递进理论的教师授课模式 通过对学生的调研,我们发现,教师的授课模式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很大,传统的授课模式多采用验证型教学,往往安排学生熟悉实验装置、针对规定的控制实例进行程序编写、下载和使用指示灯模拟调试。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这种授课模式缺少完整的PLC控制系统设计和制作,无法保证学生对完整控制系统的认知。因此,结合我院机电专业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课题组提出分层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通过三个层次,即理论由浅入深、技能由低到高、涵盖技术由少到多进行递进式教学。第一层为课程试验,通过经典控制案例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其了解PLC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促进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第二层为课程实训,培养学生灵活应用PLC构建各种机电设备实物模型的自动控制系统,以学生自主分析、设计、编程、调试为主要内容,辅以教师答疑,使学生能够熟练进行PLC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第三层为专业综合实训(设计)项目,主要内容为典型机电设备控制系统的构建,培养学生专业综合技能及PLC工程应用能力,使学生实现在校训练技能与岗位要求的“无缝”对接,以便在日后工作中能充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业生产控制中的实际问题。

第2篇:plc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PLC课程;实践;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TP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2012)20-0048-02

一、引言

PLC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它是计算机技术与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相结合的产物,与工业控制对象有非常强的接口能力。[1]由于PLC具有使用方便、编程简单、性价比高、硬件配套齐全、用户使用方便、适应性强、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设计、安装、调试方便、维修方便等特点,近年来,PLC在工业控制领域被广泛应用。为此,PLC控制也成为各大高校机械制造、自动化控制等专业的必修课程。

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发现单纯进行PLC理论教学满足不了生产需求。因此,我们加大了对PLC实验室的投入,并对教学方式和实验设备进行了革新。为最大程度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我们在PLC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本文从PLC课程教学现状加以分析,研究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实践教学方法在其具体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并总结出实践教学方法应用后的教学体会。

二、PLC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PLC课程除进行基础概述学习外,PLC硬件和工作原理、变成原件和指令系统、梯形图程序设计方法以及PLC在工业中的应用等也是其主要课程内容。笔者近年来在PLC教学一线发现了该门课程的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1.学生对PLC课程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认识不够,缺乏对学科的重视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2.从事PLC教学的多为年岁较大的老教师,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未采用多媒体授课,缺乏生动形象的图片资料,一味追求照书本讲述理论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书本的依赖程度过高,缺乏对课本以外的实用性强的知识的讲授。因此,学生只掌握了PLC的“皮毛”,具体到生产实践中PLC的应用一知半解。

4.实验课程较少,且教学实验往往是在教师进行理论知识讲述之后才进行,学生们已经知道了实验的结果,故而缺乏思考和探索的过程。因此,这种验证性的实验对学生而言没有实际意义。

5.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对理论知识的活学活用。虽然有些学生通过刻苦学习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成绩,但是这些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较差,理论和实践未能较好的衔接。笔者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PLC教学现状的分析,发现了该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要把实践教学引入PLC课程教学中来。

三、实践教学方法及操作步骤

实践教学,就是以接近真实的实践题目去要求学生,让学生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去设计现实的控制系统。[1]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基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我们在PLC教学中需要引入实践教学方式,并按照以下实施步骤进行操作。

(一)PLC课程实践题目的设置

开展实践教学最关键的就是设置实践题目,实践教学的基础是实验。然而,实验和实践之间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最明显的即是实践具有真实性且更接近生产现实。设置实践题目对于教师而言是非常伤脑筋的问题,这需要根据每位学生对PLC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理解水平来设置不同难度系数的题目。这也是因材施教的最大体现,可以为学生留出自由发挥和自主创新的空间。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兴趣在系统的界面、设计思路、控制指标等方面另辟蹊径,体现出自己的才华。

(二)实践题目的分配和实践计划的确定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设置实践题目后,可以依据学生人数进行分组,以每组2-3人为宜。每组学生要进行明确的分工,以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依据教学进度将题目公布给学生之后,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自主选择。为避免学生在选择题目时因怀揣“偷懒”心思,集中选择难度系数相对较低的题目,而相对较难的题目无人选择,教师在此时要进行合理的引导和调控。再根据学生自由结成的小组和各组确定的成员分工,制定该题目的实施计划和需要应用的测试仪器及元器件。

(三)实践题目项目的实施

教师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承担的角色是配合及其引导学生。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验室所配备的PLC型号,让学生选择索赔型号的PLC。在对学生的实践题目做基础性分析的前提下,指导学生依据控制要求,确定输入输出元器件和配合电路所用的元器件,并为学生提供实践项目所必须的供元器件及相关测试仪器。在了解PLC输入、输出点数及输出方式以及PLC内部各元器件特点的基础上,绘制PLC接线图。接下来就是整个项目最关键的环节,进行程序设计。教师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根据系统工作先后顺序绘制顺序功能图。这一环节最能锻炼学生实际操作水平,为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系统性了解PLC设计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程序编完之后的调试工作是对整个程序可操作性的检验过程,在调试过程之中,学生一定要潜心研究此项目的程序设计时候存在缺陷,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加以修改。这对于积累PLC项目设计经验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四、实践教学方法在PLC课程教学应用体会

随着近几年PLC技术在装备制造企业的广泛应用,掌握PLC技术的人才越来越受装备制造企业青睐。PLC课程作为机械制造、自动化控制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及掌握PLC技术理论的重要途径,需要引起广大师生对此门课程的共同重视。为此,在将实践教学方式引入PLC课程教学中后,PLC的学习效果会大大改善。为此,笔者谈一下教学体会。

(一)开门见山,通过案例激发学生对PLC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2]

这就要求PLC课程教师在第一堂PLC课程准备上下功夫,由于PLC概述在课本上都已经进行了详实的论述,这些内容十分枯燥、单调,学生如果在第一堂课就听到这些枯燥无趣的内容,直接影响了他们在后续的课程中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须做充分的课程准备,除了向学生介绍将PLC课程在教学培养规划中所占据的位置外,通过介绍PLC技术在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娱乐业中应用的经典案例,如街头夜市闪烁的霓虹灯、钢铁高炉的上料控制等都是对PLC技术的应用。还可向学生介绍PLC技术对装备制造业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对于学生未来就业的影响等方面,以此来刺激学生敏感的神经,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认识到这门课程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以及就业市场对这方面人才的迫切需求。从而鼓足劲头,全身心学好PLC技术理论知识,为开展实验、指导实践做好准备。

(二)案例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相结合[3]

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课程设计时,将PLC指令融入到使用PLC技术的案例之中。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教学模式,为学生演示案例,生动再现PLC的控制效果,之后引出这种控制效果需要设计的控制指令。这样即使控制指令枯燥抽象,由于学生的求知欲已经被点燃,也会主动去学习指令及其用法。教师此时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讲授,一定会收到不凡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不断进行启发,引导学生独立完成PLC控制要求,这会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为下一步上机操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需巧妙将案例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达到学习PLC课程的兴奋点。

(三)实现PLC课程教学多层次实验模块

实践教学方式被引入课程之后,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作用。但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应将实践教学分为基础实验模块、设计实验模块和综合实验模块三个层次。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指令和如何运用功能指令后,通过教师引导进行实验设计和程序调试后,能够独立完成编程调试工作。为了检验理论知识学习效果,教师帮助学生练习某些应用PLC技术的工业企业进行实习,通过参观、工作、设计,把握PLC技术在控制领域的具体应用。从而有针对性的学习积累。

五、结语

学习PLC技术的核心在于能够通过理论知识学习达到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效果,只有将实践教学引入PLC课程教学之中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刘玮.实践教学在PLC课程的应用.DOI:10.3969/j.issn.1001-8972.2012.01.066

第3篇:plc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现代工业也随势而发,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微处理技术得到广泛应用,PLC在工业控制中占据主导位置,成为现代工业控制三大支柱之一,并且还在不断向广度及深度发展。根据工业现场生产的实际需求,PLC已成为各大专业院校必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且在一些专业技能考试中逐渐被指定为考核内容。

《PLC应用技术》是高职高专机电类和电气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主干专业课。课程的特点是强电和弱电相结合,软件和硬件相结合,元件和系统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它既反映了当今自动化应用技术的实际水平,又代表了自动化应用技术今后较长时期的发展方向,是培养应用型电气工程师最重要的课程之一,PLC课程是理论与实践性均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较抽象,指令应用尤其是梯形图编程较难,而且要求理论必须与实践操作密切结合,强调技术的应用,学生学习中在理解上有难度很吃力,影响了学习兴趣及学习质量。怎样提高PLC教学水平,增强视觉和听觉冲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印象,并在更短的时间里传输更多的知识信息,保证学生学习质量且学以致用,经过多年教学探索,我们不断在教学方法上创新,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一、课程定位及目标

1.课前充分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储备情况,了解学生学习心理动态,做到心中有数,为确定最佳教学方案提供保障。

2.注重教学过程中的精准性、科学性、先进性、 趣味性。

(1)课程定位的精准性

《PLC应用技术》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电气识图能力、设备维修能力、PLC硬件设计能力、PLC软件仿真及以PLC为主控制器自动生产线实训平台的现场安装调试能力,工作沟通及协助能力、继续学习及创新、自我发展能力。

(2)教学理念的科学性

遵循学生职业能力的成长和认知规律(简单――复杂、 单一――综合), 根据社会需求和职业岗位的要求设置教学项目,遵循学情特点,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强调能力本位。

3.教学方式的先进性。基于生产过程的项目教学 ,以学习情境为教学手段,将学生、教师、条件、内容、方式、实践等要素进行整合以达到专业知识、实践安装调试综合能力、学习沟通、团队协作等能力的培养。

4.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从日常生活中寻找PLC控制实例设置情景,如电梯控制、交通信号灯控制 ,通过身边实例了解到本课程的实用性及市场就业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科学性、艺术性的学习PLC课程,由情境实例总结学习思路,站在一定高度,纵观本课学习体系,使学生对本课程有深刻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后续课打好基础。

5.通过情景教学的实施,我们提升了理论知识 ,实践了PLC的硬、软件的功能:对控制系统的检测环节、控制器环节、执行机构环节有清楚的认识,并且强调了PLC是三个环节重要组成部分,认识本课程的重要性,并且具有了一定实践应用能力。

二、基于生产过程的项目教学,层次分明

1.整体规划老师为主、 项目实施以学生为主体

2.项目教学的情境设计

(1)学习情境 (主任务一)定时器 、 计数器的应用;

子任务1:延时通断 、周期脉冲设计;

子任务2:工业报警器程序设计;

子任务3:交通信号灯设计、调试。

(2)学习情境 (主任务二)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子任务1:电机点连,正反转设计及调试;

子任务2:工作台往返 运动设计安装调试;

子任务3:星/三角降压启动设计安装调试;

子任务4:自动门控制装置 设计 调试。

(3)学习情境 (主任务三)自动生产线安装调试

子任务1: PLCI/O接口安装调试;

子任务2:应用机械手装置安装调试;

子任务3:常用传感器 安装 调试;

子任务4:气压气动 安装 调试;

子任务5:PLC 网络编程。

3.学生能力评估

(1)综合应用能力

低压电器安装,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及安装;

PLC I/O口设计、编程设计输入输出外设安装调试。

(2)专业理论知识能力

基本电气控制单元原理分析;

PlC工作原理硬件组成,外设原理分析;

PLC编程软件。

(3)职业素质能力

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获取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交流沟通能力。

三、教学手段多样化,引用多媒体教学

PLC课程的讲解过程中针对课程内容信息量大、编程枯燥、程序结果无法用板书的形式演示等问题,将多媒体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文字、图片、声音动画演示,给学生很强的视觉、听觉冲击,吸引其注意力,加深印象,而且能在短时间内给学生传输大量的信息。在实际授课中,根据本次课的内容,事先做好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讲解,采用Flas形式展示,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的气氛,将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与现代的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既让PLC的教学图文并茂又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条件的保证

1.教材适用性,基于生产过程的情境任务来选择合适的教材,教学教材突出重点,由浅入深,针对典型环节的知识点进行训练,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

2.软件模拟仿真调试实训室,提供了仿真设计软环境,满足设计需求。

3.自动生产线等小型控制系统开发实训室,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条件,确保学生完成安装调试的任务。

五、突出教学的广泛性,培养多方面实用型人才

为使学生的课堂知识真正与实际相结合,为从事专业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的同时注意搜集PLC的发展动向,使学生了解到生产实践中遇到的不同类型的PLC设备,如三菱、松下、欧姆龙等,虽然设备不同,但基本的工作原理相同,只是指令相异,一些具体的细节功能不同。通过比较学习,了解不同类型PLC的共性和不同之处,即使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遇到不同类型的PLC设备,也不至于束手无策。

教学中要站在控制系统角度讲解、实践PLC,要求在授课过程中讲解输入设备中的传感器、输出设备中的执行机构及机械本体运行的特点。这些设备与PLC的硬件连接 ,安装调试的难点,教学中严格操作,严格考核。

六、结束语

在PLC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PLC课程侧重实际应用的特点,立足于实际,从职业岗位调研,认真分析工作任务,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环节的每个步骤,严格考核,使学生能从工业控制系统特点真正意义上掌握这门应用技术,从而学以致用,适应社会企业工控现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理论、策略与方法,2002.8

[2]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及教学实施.学术报告,2010

[3]吴亚君.改革PLC教学培养创新人才.辽宁师专学报,2006

[4]包尔锋.浅谈PLC教学与创新实习.职业教育研究.

[5]史中性.关于PLC教学的几点体会.职业教育研究,2006

第4篇:plc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建设研究

随着可编程序控制器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现代企业对plc技术人员的需求日益增大,我校也开设了该课程,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所提出的几点观点,供大家商榷。

一、可编程序控制器教学改革方案

(一)教学环节改革

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措施和方案。

1.将理论教学、实物直观教学、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制作整个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在课件中引用大量的实物图片,使学生对plc有直观的认识;在教学中对程序设计加入现场仿真调试,一方面在不知不觉中介绍了软件的使用,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看到的不再是单纯的理论分析,还有直观的运行状态和结果。

将理论教学与实物参观相结合,例如在讲plc硬件时即可带学生到实验室参观学习,要学生结合眼前看到的器件,分析plc的型号、接口特点和i/o地址分配,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软件编程教学中坚持以案例为教学主线。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通过典型而实用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设计程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案例选择上,应捉住当前授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注意案例覆盖的知识面,寻找有代表性的案例。透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比较容易的了解指令特点,比较深入地掌握授课内容。

(二)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的总体思路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变验证性试验为多种形式的设计性试验。将试验分为:验证性试验、设计性试验和通讯实验三大类。验证性试验是基础试验,主要针对基本编程指令设计,目的是使刚接触plc的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plc的工作方式和它的基本指令用法;对程序和程序修改试验作为验证性试验和设计性试验的过渡,根据一定实践案例的控制要求,给出控制程序,能实现其一定功能又存在问题,训练学生读程序和调试程序的能力;设计性试验是对已学知识的一个综合应用,在题目选择上要侧重不同的指令编程方法,避免将这类试验编程对一类指令的重复练习。

1.在验证性实验中,由于梯形图的编写和理解都比较简单,学生只需选做三个开关量控制实验即可,包括:

(1)基本位逻辑指令的练习。

主要是训练学生运用 plc 的三大编程语言编程,plc 的 i/o 地址分配,电路的接线。通过此类实验学生能加深对 plc 的认识,理解输入输出单元的分配,梯形图的编写,掌握 plc 的使用。

(2)定时器与计数器指令的使用。

定时器和计数器在plc编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这个试验,掌握三种定时器与三种计数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3)顺序控制实验

plc 顺序控制程序是应用状态转移图编写的,状态转移图是 plc 三种主要的编程语言之一,该编程方法将控制过程划分为若干个状态,各状态具有不同的动作,状态间满足条件就实现转换。在一些复杂的控制系统中,往往采用顺序控制编程,可以简化程序,使程序具有直观易懂的特点。

2.设计性试验。

设计性试验所占比例较大,在试验的选择上,要注意实用性、典型性,同时每个试验针对不同的指令或不同的编程方法又需要各具重点。教师在试验前,可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或给出基本的设计思路或提出程序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而程序的主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3.plc 通信实验。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和控制系统集成度的增高,plc作为工业控制的三大支柱之一,plc控制系统的网络化越来越普遍,让学生尽可能地接触和掌握 plc 通信的内容,也是为社会输送具有现代控制技术和能力的具有竞争力的毕业生的需求。

开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plc 通信结构的设计及数据通信的实现”,全面掌握 plc联网通信以及上位pc机对plc的现场通信控制。

(三)综合实训设计

通过plc的试验,学生可以掌握plc的基本编程方法和i/o接口的接线方法,但对于提高学生对实际项目的整体认识,深入了解plc在控制系统中的作用和用法,它的收效甚微。而进行综合实训设计在这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1.设计思路和内容。

综合实训设计的总体思路是使学生对控制系统从项目建立、项目分析、项目设计、项目施工到相应电气文档的建立做一个全面的接触和了解。

实训内容包括: (1)项目分析及项目选择

(2)系统设计

(3)软件程序分析与设计

(4)项目施工设计

(5)图纸绘制

(6)安装调试

(7)上位机监控界面设计与调试

2.试验项目的选择。

在实训项目的选择上,既要兼顾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要求,又要考虑系统的典型性。经过精心研究考虑,选定三个课题:交通灯控制系统、电机的顺序启动、停止设计、双容水箱控制系统,这三个系统在电气线路、程序设计上均各具特点:

交通灯控制系统的电气控制线路相对简单,控制柜小;程序复杂,涉及定时器的使用,顺序控制的实现、led数显的驱动等方面内容。

电机的顺序启动、停止设计不只涉及plc课程内容本身,还设计低压电器控制方面的知识,控制柜和控制线路相对复杂。

第5篇:plc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PLC;教学;思维;学习方法

在中等职业教育当中,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所以在PLC专业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运用的实践性,这样才能达到学以致用,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的目标。为此,教师要细心研究专业的课程,深入了解这个课程在实践中的应用范围,不但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为将来快速融入生产实践中做好知识准备,而且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怎样找准中职学校的教学与实践生产的结合点,突出中职教育的特色是需要每一位职业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重点。

一、PLC技术课程的教学特点

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专业课程,非常适合于进行教学与实践结合的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成。输入设备用于实验系统的信号采集,接收从各类开关、按钮、传感器等输入的开关或模拟信号:逻辑控制部分实现继电器接触器硬线路控制或通过PLC对输入信号进行逻辑处理,转换之后的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执行机构,驱动接触器、电磁阀,电机和指示灯等执行机构。PLC作为一种通用的工业自动化装置,由于其功能强大、操作使用方便、技术性能稳定、运行可靠,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可按照生产工艺的技术要求,较好地完成各项技术指标的控制。PLC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过程控制、传动控制、位置控制、通信控制等场合的大部分现代工业控制领域和部分商用民用控制领域。

二、PLC的教学方法

1.多媒体演示法

在学生学习PLC原理后还没有完全掌握时,需要模仿某种现成的梯形图模式学着做。那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控制电脑,演示PLC的编程技巧还有编程方法,以达到由浅入深的目的。

利用多媒体,还能充分了解网络各种不同的编程技巧和方

法。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扩大了课堂的教学容量。教学中采用网络试题库、习题库和技能测试库全程进行教学,可将教学过程形象化,具体化。

2.反复练习法

如果学生已经学习过继电器的控制线路,那么就有了用继电器设计控制线路的经验。PLC的梯形图设计练习法,就是要依靠平时所积累的反复设计经验来设计梯形图。PLC发展初期就沿用了设计继电器电路图的方法来设计梯形图,既在已有的电工接线的继电器电路图的基础上,根据被控制对象对控制的要求,不断地修改完善成梯形图。如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用继电器控制时,控制电路如图:

我们可以不断用各种不同的梯形图联系这种控制方法,以求让学生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熟练地掌握这种梯形图编程的技巧。

3.现场教学法

我们在介绍电路时,可在实际的PLC实验台前进行教学,配合实际操作,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场教学法是以现场为中心,以现场实物为对象,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现场教学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主要应用于PLC程序和接线的布局规划、试验设计、机械手的实际运转。

现场教学法组织或指导学生到工厂的实训基地进行实地观察、调查、研究和学习,从而获得新知识或巩固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现场教学法一般由校外实训教师指导和讲解,要求学生围绕参观内容收集有关资料,质疑问难,做好记录,参观结束后,整理参观笔记,写出书面参观报告,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知识。现场教学法可使学生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最新的前沿知识。

4.任务驱动教学法

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查阅资料,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再选出代表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也可以个人为单位组织进行,它要求教师布置任务要具体,学生要积极提问,以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

5.自我总结法

为了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通常给学生留思考题或对遇到的一些生产问题,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寻找答案,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然后提出讨论评价。

自主学习法主要应用于课程拓展内容的教学,如项目教学未涉及的PLC实际操作和组装方法和特点,需要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按照论文的形式撰写学习小论文,交由老师评价。可锻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编程技巧的能力。

三、PLC的教学总结

PLC对学生而言仅是一门课程,学过之后在学校期间运用的机会很少,加之学习内容多,时间短,故过后很容易生疏。对一些典型控制的梯形图在大脑中进行固化,对以后PLC梯形图设计的重新学习及水平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这种固化的实现要通过典型习题的反复训练得以实现。达到目标的方法不止一条,往往各有千秋,穷其种类及优缺点,是设计最佳梯形图及熟练各种指令运用的重要途径。

第6篇:plc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PLC 教学改革 项目教学

PLC是一门综合计算机控制技术、电气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领域、多学科的复合型课程,在教材的选用上必须考虑各个学科的综合性,并突出PLC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运用。大部分职业院校都开设了这门课程,但开设的效果并不能满足社会对PLC人才的要求,原因在于学生只懂理论而不会实践操作;只懂指令,而不会完成工业中简单控制要求的编程,更不用说优化程序和设计大型工程项目了。这使很多学生进入企业后对眼前的PLC控制设备不知所措。

因此,PLC课程教学必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学内容体现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引领学生由实践理论实践,通过完成每一个工作任务来学习其中所用到的理论知识,并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这样,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学生学习不再盲目,既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又实现了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一、项目教学

教学应以项目任务(工作任务)为主线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通过设计不同的项目任务,巧妙地将课程所学知识点和技能点融于各个项目之中,各个项目按照知识点与技能点的要求,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顺序编排。

现在学校广泛用于教学的PLC教材,在编写时一般是按照基本原理、基本指令、基本应用、基本操作等分成各个独立的章节。如果我们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就是要先学完基本指令,再学指令的基本应用,应用学习完后再进行基本操作。这样,基本指令、指令的应用和基本操作都是分段学习的,每一条指令的学习、应用、操作学习不连贯,就容易造成指令间的相互混淆,在指令应用和操作学习时,还要返回来再学习这条指令,重复学习且效率不高。

因此经过研究探索,我们及时编制了适合本校学生的“PLC一体化项目”教材,采用项目驱动的一体化教学方法完成PLC课程的教学,真正做到了符合职业教育的特色,注重知识的应用,突出了技能的提高。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中,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得到了很大提高。

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一体化教学应及时引进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和使用符合教学需要的现代化教学媒体,实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多媒体的有效结合。由于学生对具体的车床和工厂流水线的工作过程知之甚少,这就要求教师教学中应尽量使用多媒体设备教学,这样带来的好处是:教学直观、形象、方便、生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PLC一体化项目”教材配套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从而为直观教学提供了条件。

另外,学生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络资源自主学习。我们将PLC的理论教学课件、实训教学课件、编程软件和仿真软件上传到校园网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三、教学的引导

一体化教学以单独工作任务为一个教学课题。在实施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做好引导,应预先分析好任务的难点所在,引导学生完成系统设计的准备工作。难点被教师一一分解,学生就会清楚地知道课题的设计需要哪些知识,应做哪些设计前的准备工作以及设计的思路、任务的实施等等。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分解好难度,学生学习、运用知识就会得心应手。

四、建立多元化的项目评价体系

一体化的项目教学法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所以在项目实施的评价中应从多方面、多层次进行评价。如在学习内容上分为理论、实践操作、概括总结和创新能力等,课堂表现分为工作态度、工作纪律、项目参与性等;在评价时间上,可分为阶段性评价和总结评价;在评价方式上,可分为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等。总之,项目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多层次、多方面了解自己的工作效果和差距,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最后,学生还需要认真填写项目的训练报告,使项目的评价、总结过程成为学生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第7篇:plc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液压系统 案例教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2-0040-02 

在现代液压系统的控制领域,目前广泛应用PLC控制。在高校液压系统PLC控制教学中,主要侧重于梯形图、语句表的编程,忽略了液压系统PLC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不紧密,造成理论知识来不及消化等问题。PLC的学习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法,才能让学生彻底了解液压系统中PLC控制的全过程,真正学以致用。 

一 液压系统PLC控制教学现状分析 

1.理论与实践脱离 

液压系统的PLC控制是液压与气压传动和PLC控制两门课结合的实践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过于理论化,表现在很多初学PLC控制的学生经常花费大量精力研究应用指令功能,梯形图、顺序功能图怎样编制,学生感觉这门课就是死记硬背某些指令,而忽视了PLC程序是怎样融入整个液压系统的控制系统中的。设计一个高效可靠的液压系统的PLC控制,不仅要掌握液压系统的控制要求,而且要学会把PLC的指令功能融汇贯穿到程序设计中。目前液压系统的PLC控制学习的现状就是学过的学生不少,真正会用的没有几个,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 

2.教材内容与企业实际脱节 

传统的液压系统的PLC控制教学各部分知识之间是分开的,PLC和液压部分是分开的,教学内容以PLC控制为中心,大多数教材内容的安排都是PLC控制各种指令功能和使用方法的依次罗列,各部分知识之间缺少一个系统有机的整合,整个知识结构都是零散无序的,学生学习完后很难将各种知识综合起来去解决液压系统中的实际应用问题。 

PLC的产品种类较多,发展较快,液压系统的PLC控制没有合适的教材,教师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液压系统的PLC发展、设备和使用动态,了解企业对液压系统的控制技术人才的要求。根据液压系统的PLC控制在企业中的应用情况,编写教材,理论与实践结合。 

3.教师与学生 

传统教学中教师充满激情地很努力讲述设计好的内容,而学生积极性不高,课堂上只是教师在唱独角戏。教师的教学设计缺少从学生思维出发的引导,缺少悬念和情境,学生无精打采地听讲,缺乏主动参与的动机和机会。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详细处理了所有问题,学生只是一味地听,没有真正地思考问题,严重抑制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和学习的成就感,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 案例教学简介 

案例教学是指将案例应用于教学,通过教师讲授基本知识、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过程来实现教学目的,改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由美国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所倡导,首先运用于法律教学中,后来逐渐运用于其他学科。它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去掌握理论知识,又能有效地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顺利实现由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在教学中,由于教师经常转换教学形式,学生对此感兴趣,注意力集中,有利于学生始终维持最佳精神状态。最主要的是由于教学内容是工厂中的液压系统PLC控制的具体实例,在生产实习中学生已经见过一些系统,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习和理解,能够集思广益。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唱独角戏,而是和大家一起讨论思考,学生在课堂上也不是忙于记笔记,而是共同探讨问题。调动学生集体动脑思考,更容易开阔思路,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 液压系统PLC控制案例教学实例 

1.选择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具有典型性的实例 

根据学生理解知识的层次不同,采取逐步递进式增加课程难度。选择铁道轮对轴承压装机液压系统PLC控制,根据控制要求,总结机器动作顺序。教师给出液压系统控制原理图,将学生分成小组,充分调动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个人思考和组内及组间交流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对此案例建立总体认识和基本了解,分析出液压系统的动作顺序及各电器在不同工作阶段的带电情况。在Festo Didactic-Fluidsim Hydraulics软件中绘制液压系统原理图,并配置液压元器件。 

2.提出初步实施方案 

完成电气继电器控制设计及仿真。要完成中间继电器控制线路设计和电磁阀输出控制线路设计任务,将学生按照接受能力的快慢进行均衡分组,积极讨论,互相帮助,分析任务。在这过程中,学生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学生编辑电气控制线路,通过Fluidsim软件编辑分析运行结果。教师要及时指导,或参与学生的讨论或探讨。通过电气继电器控制仿真的动画来验证学生自己的设计,学生可以看到第一阶段液压油液的走向。当仿真动作不符合设计要求时,教师对学生的初步方案及时调整,直到仿真正确。 

3.PLC控制设计及仿真,在此阶段设计的过程中,学生要根据理论教学中的硬件软件知识综合应用 

分组讨论怎样选取硬件,进行软件编程和仿真。教师进行比较、评论、总结,学生从中得出结论,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4.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第8篇:plc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 PLC实验室;自制

中图分类号TH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9-0226-01

可编程控制器的英文缩写为PLC。机床电气与PLC技术是机械专业各学科的骨干课程。经过理论的学习后,学生要在PLC实验室学习PLC的硬件组成、软件编程并进行综合训练。这一切需要有满足条件的实验室做支撑。由于原有PLC实验资源不能满足要求,为了搞好PLC的教学,我们自己动手创建了PLC实验与实训综合实验室。现将制作的主要环节与经验做一总结并提供参考。

1实验台的整体结构与连接关系

PLC实验台由台式计算机、编程电缆、PLC精密数字电源、PLC主机四部分构成。其组成部分见图1

实验台采用的PLC主机型号是欧姆龙的CPM1A系列30CPU。编程电缆使用USB口连接的CPM1A-USB CIF02 编程电缆。24V直流数字电源提供给PLC主机的输入输出所用外接电源。PLC主机采用继电器输出型CPM1A-30CDR-A。PLC的输入输出与PLC实验板(见图2)的输入与输出相连接。计算机的主机安装欧姆龙的编程软件CX-Programmer和编程电缆驱动软件。编程电缆一端连接计算机主机的USB口,另一端连接PLC主机的外设输入端。

24V数字电源的火线L、零线N、地线分别与PLC的L、N、地端并联后接入市电的三端插座。为了防止触电事故发生,220V接线采用在端子连接部分用胶枪密封绝缘。24V的-地端和24V+端分别与实验板和PLC主机的相应部位相连。PLC主机24V连接图见图3。图4是实验台整体布局图。由于实验台整体呈三角体布置,这样学生既可以查看PLC主机部分的接线端子、外接电源、输入输出连接通道。也可以通过实验面板观察输入输出指令运行的结果。

2实验台调试与软件编程

实验台的四部分连接好后,需要调试。首先安装编程电缆的驱动程序并设置USB口的驱动路径。打开计算机,启动编程软件CX-Prammer。设置时一定注意的是初始设置时,选对30CPU和通讯口。一般不选COM1,仅选另一个COM口就对了。在CX-P的编辑界面上,编写好PLC的梯形图程序并经过检查无误后,通过编程电缆下载到PLC后。就可以进行调整软件对硬件的控制与调试了。

第9篇:plc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电力拖动;PLC;有机结合;教学实施

电力拖动是中等职业学校电气类专业的一门集理论与技能训练为一体的专业课程,是讲述满足生产机械运动要求的电动机控制线路工作原理及其安装检修的一门学科。传统的电力拖动采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可编程序控制器即PLC代替继电器控制系统成为工业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现代企业对电气专业的学生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已远远达不到时代的要求。PLC课要以电力拖动课为基础,因此,对于电气专业的学生,学好这两门课都非常重要。

现在中职学校电力拖动与PLC是两门课,每门课有些学校还把理论与技能分开来教。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偏弱,对专业课的学习,特别是理论部分的学习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将理论与技能结合,将电力拖动与PLC相关内容有机结合,将两门课放到一起进行教学,可以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一、电力拖动、PLC课程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电力拖动的教学中学生会有以下困难:电气识图困难、控制原理的理解困难、技能训练时线路图与实际元件对应不准确、不能独立安装检修控制线路。造成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中职学生基础差,学习能力弱;还是教学方法不当,有些学校理论与技能还在分开教学,理论与技能由不同的教师担任,在不同的时间上课。理论讲解与技能训练脱节,理论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实践不能很好促进对理论的理解,使学生学习遇到困难。

PLC的学习,因为不是实际的继电器,看不到触头与导线连接方式,学生同样遇到学习困难,对PLC的内含理解不透、编程语言与编程方法不熟练、不会画I/O图、接线不准确等。

如何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两门课的理论内容,理解PLC的内含,同时掌握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安装检修,掌握PLC编程方法、I/O图的画法、接线的连接、程序写入与运行等,教师应勇于探索,尝试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中具体的措施

1.电力拖动课理论与技能的有机结合,即进行一体化教学

理论与技能训练由同一教师担任,采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劳动版第四版)一体化教材进行教学。方法是教师讲中练,练中讲。如,“低压电器”这一单元的教学,教师用实际的元器件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讲解各电器的结构、原理、参数、安装注意事项等,之后马上让学生分组拆装电器元件。学生通过动手拆装,直接观察,可以很好地理解元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又如,基本控制线路的教学,教师借助多媒体讲解线路控制原理,利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帮助学生理解原理。讲解原理后,马上结合实际的控制盘讲解布线方法,布线工艺要求,学生进行配盘技能训练。这其中要求每个学生要复述控制线路的原理,之后再在纸上结合接线图设计合理布线通道与各接点的连接方式,然后按工艺要求进行实际布线,完成后检查接线正确即可通电试车。这样学生通过理论、技能一体化的学习实践,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同时用理论指导技能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识图能力与正确接线的能力。

2.电力拖动与PLC有机结合

电力拖动主要讲解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和生产机械的控制线路,它的控制依赖于继电器和接触器来完成。技术的发展,PLC的控制取代了传统的控制方式,它是利用存储程序来控制各种类型机械或生产过程。虽然控制方式不同,但两者控制思路相似,PLC 本身是从早期的继电器逻辑控制系统发展而来的,梯形图是PLC使用得最多的编程语言,梯形图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电路图很相似,所以将电动机控制线路转换为PLC控制是电力拖动课的合理延伸。两门课的相关内容有机地组合,即以电力拖动教学为主线,把PLC的一些内容结合进电力拖动教学中,将每一个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线路与对应的PLC控制作为一个课题进行一体化教学。

具体教学过程的实施,以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这一课题为例说明。首先电力拖动进行原理的讲解与技能的训练一体化教学,之后延伸到PLC的教学,也实行一体化教学。PLC一体化教学具体为:(1)讲解所需PLC相关知识,如,输入、输出继电器,编程指令,梯形图编程方法等。(2)项目实施,第一步是分析控制要求,分配输入点和输出点,写出I/O通道地址分配表;第二步是画出PLC接线图,即I/O接线图;第三步是程序设计;第四步是在计算机上进行程序输入及仿真运行;第五部是程序下载到PLC;第六步是线路安装;第七部是通电调试。其他课题以此为例进行。

3.继电器―接触器逻辑控制系统与PLC控制系统比较

学生观察PLC控制效果与电力拖动控制效果一样。采用电力拖动与PLC组合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对继电器―接触器逻辑控制系统与PLC控制系统进行比较,看到它们的不同点有:(1)组成器件不同。继电器―接触器逻辑控制系统是由许多硬件继电器和接触器组成,而PLC则是由许多“软继电器”组成。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逻辑控制系统由于使用了大量的机械触点,使系统可靠性大大降低。而PLC采用无机械触点的逻辑运算微电子技术,复杂的控制由PLC内部运算器完成,故寿命长,可靠性高。(2)触点的数量不同,继电器和接触器的触点少,而PLC内部的“软继电器”可供编程的触点数是无限的。(3)控制方式不同,继电器―接触器逻辑控制系统是通过原件之间的硬件接线来实现,而PLC控制系统是通过软件编程实现控制功能的。(4)工作方式不同,继电器―接触器逻辑控制系统中,当电源接通时,各继电器都处于受制约状态。在PLC中,各“软继电器”都处于周期性循环扫描接通中,每个“软继电器”受制约接通的时间是极其短暂的。

采用电力拖动与PLC的组合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理解了PLC控制的内含,使学生从电力拖动学习自然地过渡到PLC的学习,降低了PLC的教学难度。

三、采用电力拖动与PLC组合教学模式的效果

1.优化课程结构

将电力拖动与PLC有机结合,进行统一规划,形成课程体系,既加强了两门课之间的内在联系,又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使课程设置更加精练。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降低了PLC的入门难度,学生很好地掌握电力拖动控制线路转换为PLC控制的方法,提高PLC编程与接线的能力,为复杂的PLC控制的设计、编程、实施控制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3.强化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推动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有利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总之,电力拖动与PLC的结合的教学是提高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有效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以探索,完善教学内容与方法,培养更多的优秀的职专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