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人物描写的作文范文

关于人物描写的作文精选(九篇)

关于人物描写的作文

第1篇:关于人物描写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深度描写;生活经验;中学生;写作

在学生时代就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莫泊桑拜福楼拜为师的时候,福楼拜曾经带着他到楼下的街上逛了一圈,上楼之后,福楼拜让莫泊桑根据刚才的观察和印象,来对街上的人进行描写。莫泊桑之后的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活灵活现,深入人心,和他对人物描写的深刻不无关系。

在对刚从小学升上来的学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作文指导后,笔者发现,这些中学生的写作中存在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人物描写的深度非常不足。在对人物进行刻画描写的时候(比如肖像描写),学生过多地关注了五官,而且是非常浅、无意义地描写。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重视唤醒学生在写作中关注人物深度描写是非常重要的。

深度描写,首先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兹在《文化的概念》一书中提出:“深度描写方法就是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尤其是在过去的调查方法中被忽视和无视的细节,并寻找细节中的有意义联系,因为往往在这些蛛丝马迹般的细节中,能找到规律性的东西。”

在本文中,笔者认为深度描写指的是从人物的细节入手,通过对对人物外貌、衣着、体态等方面的深度观察和认知,寻找到这些细节与人物特点的有意义联系,并以此为基础,来为文章的中心服务。而当前部分中学生的写作中,深度描写的缺乏导致了他们人物描写的乏力。

一、当前部分中学生人物深度描写缺乏的原因

当前部分中学生对人物进行描写时深度非常缺乏的原因,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有以下三类:关注视野狭隘、生活经验缺乏、创作动力枯竭。

1.关注视野狭隘

文章在开头也有简略的论述,当前部分中学生在人物描写的时候对人物刻画的关注点过于单一。凡是需要对人物肖像进行描写的时候,总会有类似“圆圆的眼睛、小小的嘴巴”这样的句子出现。过多关注五官,过多关注了所谓的“动作”――这里的所谓“动作”指的是频繁、无意义的不能抓住人物特点的动作描写。要对人物进行深度描写,首先要开阔学生的关注视野。鲁迅在《少年闰土》一文中,并没有写“炯炯有神的眼睛”“苹果似的圆脸”,而是关注了“头戴小毡帽”“项戴银圈”等服饰的特征。这些特征,能够更好地为人物描写服务,同时比大众式的“五官”描写更具深度。

2.生活经验缺乏

许多中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刻画的时候,仅仅只有描写,却对现象背后的内涵一无所知,导致他们胡乱地去选择人物所表现的特点,甚至是对人物刻画无从下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生活经验的缺乏。比如,笔者在指导一位学生对一位校门口站着的陌生家长进行描写的时候,发现他的写作纯粹就如同照片:“他打着一顶伞,背着一个公文包,穿着雨鞋,站在雨中,等待着他的孩子。”这样的写作毫无生气,生活经验的缺乏导致他并不明白这样的装扮意味着什么,也就无法刻画出他想表达深度,也就无法凸显主题了。笔者略微提示他,什么样的人会穿雨鞋?穿着雨鞋能不能开车?背公文包意味着他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打伞的形态如何?若是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将现象背后所代表的东西挖掘出来,就能够根据想表现的主题进行选择,达到深度描写的效果。

3.创作动力枯竭

关注人物的视野狭隘与体会人物的生活经验缺乏,是由创作动力枯竭这一原因引起的。若要根本性地摆脱肤浅刻画人物的现状,首先要对生活有所感悟,这是笔者始终坚持的一个信念。如果没有对生活的感悟,没有一颗动情的心灵,就会失去创作的动力,因为抒感,是大多数创作的终极目的之一。而现在许多学生沉浸在应试教育中无法自拔,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也过于功利,使得他们的生活过于单一,学生无法在生活中有所感,有所想,导致他们在生活中,没有抒感的需求,因此也就缺乏了文学创作的动力。一位优秀的中学教师曾经说过:“当一个学生有自我抒情的需求时,他会很自然地运用各种手法来达到他的目的。”因此,解决创作动力枯竭这一问题,是深度刻画人物甚至是提升写作的重要方面。

二、由观形到观心,增加人物描写的深度

要增加人物描写的深度,笔者认为,从观形、写形到观心,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注意以下三个方面,基本能够使中学生在刻画人物的时候,做到深度描写。

1.以生活阅历为支撑,由表及里

增加生活阅历,是发现人物表象背后所蕴含的内容的必要途径。生活阅历越丰富,能够理解的表象就越多,也就为深度描写创造了条件。在写作中,运用生活阅历在人物性格、心理活动、职业特点、生活经历等方面的知识去刻画人物,才能够把人物写活。没有体验的人生无法支撑起创作的舞台。比如,还是那位等孩子的家长,若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发现他顶的伞是一把普通的20元的折伞,他背着的公文包证明他并不是老板或者经理,也许只是一位普通文职人员,他穿着雨鞋,证明他的生活习惯趋于保守,同时,没有汽车这样的高级代步工具,证明他家境普通平凡等等方面,在刻画人物的时候,就可以避免毫无意义的照片式的浅层描写,为接下来所想表达的中心做准备。深度描写,首先是认知的深度。

2.以表现主题为中心,筛选内容

当然,对于创作来说,与表现的主题不符的细节,在描写中就可以省略或者简写。深度描写,也需要抓住主题这个中心。根据中心来对已经深化的认知进行筛选,对深化认知在描写中进行优化,选取最能够契合主题的细节进行描写。就好比文章前面所举的例子,鲁迅对闰土的描写,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3.以情感抒发为源点,感同身受

仅仅拥有认知的深度和围绕中心的意识还不够,想要增加人物描写的深度,就必须在心中有感情的波澜。对人物的生活感同身受,才能够建立起描写与人物的深度联系。美国福特汉姆大学的约瑟夫教授这样解释深度认知:

A thick description ... does more than record what a person is doing. It goes beyond mere fact and surface appearances. It presents detail, context, emotion, and the webs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that join persons to one another. (Joseph G. Ponterotto, 2006)

(深度研究,要比记录一个人所做的要更多。它超越了纯粹的事实和表面的呈现。它呈现细节、背景、情感和将人与人联系起来的人际网。)

可见,深度描写对于作者情感的积蓄以及情感向塑造人物之间的迁移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作为深度描写的原动力,深度描写的培养需要依托生活阅历和学识,同时需要对情感积累和抒发的特别关注,对感性认识的培养亦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敢看、敢说、敢想、敢爱、敢恨,才能够拥有足够的感情抒发原动力,从而超越表面描写,以情感抒发为源点,进行深度描写。

综上所述,深度描写是当前部分中学生在写作中非常缺乏的,这种缺乏无论是对应试还是文学写作能力的提高,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把表面的描写与人物内心的情感与经历体验联系在一起,通过描写去体会人物的性格、处境,必然能够增加描写的深度,使文章更有内涵,从而表达出想要表达的中心。本文借助人类文化学的概念,在中学语文教育中首次提出深度描写,并从生活阅历、表现主题和情感抒发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借以抛砖引玉。希望广大教师能够更为关注隐藏在表面之下的深度联系,并通过对自身以及学生情况的分析,制订合适的策略,提高学生深度描写的能力,并以此为起点,增加人物塑造的功力。

参考文献:

[1]孙华.浅谈在作文教学中人物的描写.现代阅读,2011(8):29.

[2]马冀.转变教育目标.回归大语文教育,2012.

[3]李阳海.例谈人物描写怎样才能吸引人.中华活页文选:九年级,2012(03):77.

[4]黄正斌.道不尽的《记念刘和珍君》:浅谈如何在作文中进行人物描写.中学语文,2012(21).

[5]江海波.记叙文写作《人物描写篇》教学案例.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12):48.

[6]傅万贵.人物报道之人物形象写作漫谈.湖北工学院学报,1997(12):109.

第2篇:关于人物描写的作文范文

一、命题依据

几年来,江苏省《考试说明》都有这样一句话:“注意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这几年的江苏高考只有2008年对此没有考查,因为2008年考的是小说,其他年份都考了。由此可见命题者对此的重视,所以在高考复习中我们一定要对《考试说明》中的这句话作详细的解读。

二、理论解读

《考试说明》中的这句话有以下两大方面的内涵。

(一)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各自特点及其作用。

1.记叙的方式及其作用。

顺叙:按照时间或空间顺序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丰富内容,使情节更加完整,曲折有致,深化主题。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某些交代,可起到补充、丰富、深化内容。

平叙:也称“分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平行地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2.描写的方式及其作用。

人物描写:肖像描写,对人物的音容笑貌、服饰举止、风度姿态景象描写,刻画人物外在形象,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动作描写:对人物行为、动作的具体描绘和摹写,显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语言描写: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刻画人物性格,使读者听其言,见其人,知其心。

心理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特征,补充交代说明。

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生动再现景物特征,营造一种气氛,创造身临其境之感,奠定感情基调,烘托人物的情感思想,为议论、抒情作铺垫。

环境、场面描写:作为提供事件、感情、思想的背景,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思想。

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既可用细描,精雕细刻,具体传神,纤毫毕现,又可用白描,勾勒轮廓,简洁传神。

正面描写:也称直接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

侧面描写:也称间接描写,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侧面描写一般不单独出现,往往与正面描写结合起来。

点面结合: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共性与个性、总体情况与局部特点相统一。

描写角度:动静,远近,古今,表里,俯视,仰视与平视,整体与局部,视觉、听觉、味觉与触觉。

3.议论、抒情的方式及其作用。

直接抒情:不借助其他手段直接表白和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易于表达浓烈的情感,形成强烈的感染力量。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虚实结合、借古讽今、象征等,作用是把感情融于形象之中,借助具体的人、事、景、物,使抽象的主观感情客观化、形象化,可收到含蓄隽永、余味无穷的效果。

(二)记叙描写与议论抒情之间二者的关系。

记叙描写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记叙描写的升华。

三、考查角度

2006年江苏高考15题:

作者在描绘“烟雨牛鹭图”后,又写了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的感受,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

参考答案:①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牛鹭图”蕴涵的美;②为作者抒情、议论作铺垫。

该题考查了记叙描写与议论抒情之间的关系。

又如,2007年江苏高考15题:

“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4分)

参考答案为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该题直接考查了描写的方式。

2009江苏高考13题:

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6分)

参考答案: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第3篇:关于人物描写的作文范文

所谓细节描写就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它归根到底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细节描写越生动,人物形象越鲜明。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写作中,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作文更具有感染力,就应该学会对细节进行描写。要写好细节描写应注意下面几点。

一、细节描写要真实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细节的描写必须入情入理,符合生活真实。恩格斯把细节的真实视为现实主义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为了按照生活本来的面貌反映生活,必须对生活中某个具体、细微的情况,具体、细小的动作,作逼真、生动的描写,这样才会生动,富有真实感。所以,我们平时要细致的观察、寻找生活中的细节,而不是去凭空编造。如果不重视细节的真实,文章中往往容易出差错,虚假失实,苍白无力。有的同学凡是写到好人好事的文章,就喜欢在主人公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雷锋或者是其他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来,读者一看就知道是胡乱编造出来的,难以被打动。

二、细节描写要典型

什么叫典型呢?通俗地说,就是有“代表性”,要服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中心思想的表达的需要。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无论一个细节――场景、性格、情节多么美妙,假若它不是为了最完美地表现作品的主题,它对作品的艺术性就是有害的。”游离文章主题的细节描写,不仅会模糊主题思想,读者看了也会乏味。细节描写要能抓住典型细节,才更具有广泛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三、细节描写要生动

细节描写贵在生动传神。好的细节能起到传神写照的作用。杜鹏程说:“要从一百个细节中选择一个细节。”所以,细节在精而不在多。要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非常细致的观察。选择到好的细节并不意味着你作文的成功,要让细节显现它的美,放出光彩,语言表达也是至关重要的。在组织语言时,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精心锤炼词语 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

第4篇:关于人物描写的作文范文

一、拨开云雾见天日――认识细节描写

在语文学习中,不少同学认为人物描写包括:外貌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其实,细节描写不是与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并列的第六种人物描写方法。

人物描写一般分为:外貌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是文学作品中描写人物性格特点、事件发展、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最小单位。

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细节描写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方法。细节的分量虽轻,容量却大。在我们选择细节的时候要从细微处着手、从大处着眼、小中见大,细节反映人的性格特点、思想状况、社会风貌等。

二、于细微处见精神――理解细节的作用

在人物描写中,常常通过细节描写更形象地表现人物特征。如:高尔基《童年的朋友》中描写外祖母的外貌“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外祖母积极乐观的性格特征。

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中均可以运用细节描写,从而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如:在阿累的《一面》中,有这样一处描写:“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这一处描写对鲁迅的外貌进行了细节描写,“竹枝似的手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鲁迅身体的瘦弱,表现了鲁迅为革命事业的辛劳,也流露出作者对鲁迅的怜爱之情。再如:《安恩和奶牛》中一处神态细节描写:“老太婆安恩爱怜地瞅了瞅自己的奶牛,不屑地斜视了一下那根藤杖……”这里通过对安恩神态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安恩对屠夫的不满,从侧面表现安恩对奶牛的爱护。

三、一颦一笑皆细节――品析有关赵普的细节

《赵普》一文的“赵普”这一人物形象描写得如此栩栩如生,原因就是作者对赵普进行了多次细节描写。梳理全文的细节描写,可分为两类:

一是动作细节描写,如:

1.“阖户启箧取书”句中动作细节“阖户”,表明了赵普闭门谢客,停止一切活动,排除一切干扰用心读书的决心。作为一国宰相,事务何其多?访客何其多?要想不受打扰看看书,何其难?然而,赵普排除干扰,整天读书,可见其勤奋刻苦。这里“阖”、“启”、“取”连用三个动作细节描写表现了赵普晚年刻苦读书的特征。

2.“碎裂奏牍掷地”一句中“碎裂”、“掷”连用两个动作细节描写了太祖发怒的情形。“碎裂”写出了太祖发怒的程度,“掷”强调了发怒到怒不可遏的地步。然而,此时的赵普依然“跪而拾之以归”,“跪”这一细节告知我们此时的赵普依然不忘君臣之礼,表现了赵普沉着镇定。“拾”这一细节描写表明赵普在面对太祖的暴怒的情形下,依然不忘奏荐人才。这既表现赵普的沉着镇定,又表现他刚毅果断,“以天下事为己任”。“补缀旧纸,复奏如初”这个细节描写反映了赵普的决心和耐心,最后通过“复奏如初”,显示了赵普的为人,反映了他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以天下事为己任。

对太祖“碎裂”、“掷”两个动作细节描写,直接表现了太祖的暴怒,间接表现了赵普的沉着镇定,能以天下事为己任的性格特征。对赵普“跪”、“拾”、“补缀”的动作细节描写,则是直接表现赵普沉着镇定、刚毅果断。

二是神态细节描写,如:

“太祖怒”、“普颜色不变”两句分别对太祖和赵普进行了神态细节描写,面对态度的“怒”,赵普依然脸色不变,可见赵普的性情沉着。赵普在危在旦夕之间能够如此沉着冷静,是因为赵普一心为国,可谓“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赵普屡荐其人,是为国家,为太祖的江山社稷,而不是为自己个人利益,表现了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特点。如此理解此处细节描写,不仅了解赵普沉着冷静的性格,而且认识到赵普忠君爱国的思想。

四、窥一斑而知全豹――理清特征关系

通过以上两类细节描写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对赵普的细节描写还是对太祖的细节描写,或者是对其家人的细节描写,都是为表现赵普刻苦读书、严肃刚正、沉着镇定、刚毅果断的品质特点。我们在欣赏人物细节描写时,不仅要理解细节描写所折射的人物特征,而且还需理清人物特征之间的关系。赵普这一人物形象特征丰富饱满,但其中关系清晰:无论是勤奋刻苦地读书,还是他严肃刚正、刚毅果断、沉着镇定的奏荐人才均源于他“以天下事为己任”的心。

第5篇:关于人物描写的作文范文

写作人物描写静动态描写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绘声绘色”“栩栩如生”。这是因为作者通过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写人、状物,使人有亲临其境的感觉。下面,我就谈一下有关描写的内容。

一、细描与白描

1.细描。细描是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进行浓笔涂抹,细描是文章的血肉。可以说,没有精湛的细描,就不会有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也就没有文章的真实感。大文豪鲁迅说过,描写人物最好写他的眼睛。朱自清在《背影》中描写父亲买桔子时的情景就采用了细描。“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正是这个细描,写出了父亲的艰辛,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鲁迅在《孔乙己》中描写孔乙己先前买酒时,付钱时得意洋洋地“排”出九文大钱,而到后来却“摸”。这些细描,活脱脱地刻画了一个受封建科举制毒害之深而又迂腐穷酸的旧知识分子形象。

2.白描。白描是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的写法。比如,《孔乙己》中“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着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这里未加任何夸张、渲染,可是一个饱受欺凌的旧知识份子孔乙己的形象却鲜活地站在了读者面前。

二、人物描写

刻画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人物的描写。常用的有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侧面描写通常用烘托人物的描写方法。如汉乐府名篇《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种衬托,描写出罗敷无与伦比的惊人之美,给人以无尽的回味和想象。

正面进行人物描写的方法有:(1)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外貌描写的要求是:抓住特征,绘形传神、刻画性格,显示灵魂。(2)心理描写,即以语言文字对人物的内心世界、个性特征进行的描写。(3)行动描写,即通过语言文字表现人物自身在矛盾斗争中的行动,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的描写。(4)语言描写。精美的语言,优美的语言能使文章增色许多。那么,怎样描写语言,运用语言呢?首先,引用风趣的语言。幽默风趣的语言,是作文升格的一大诀窍。合理而巧妙地运用风趣语言,能够化生硬为生动,变平常为非常。幽默的语言如夏天的凉风能使人清爽;幽默的语言是山间的清泉,令人心旷神怡;幽默的语言可以打开尘封的记忆,使人敞开心扉,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比拟句,“他的学问多得挤掉了头发”。调侃式的,一位老师说:“如果坐在后面说话的同学都能像前面玩手机的同学那样安静的话,就不会影响中间睡觉的同学了”。这样的语言都能给文章增添色彩。再比如,这样的打油诗:“作业几时无?把笔问青天,不知北京时间,现在是几点?我欲上床睡觉,又恐明日挨训,恶语似毒箭。无限凄凉情,真想离人间。手发酸,身乏力,脑灌铅,不敢有恨,此身不知在何处。爹是望子成龙,娘是盼女成凤,此事古难全。但愿天开眼,与作业再见”。这首反映课业负担繁重的打油诗,幽默中透着一股辛酸,令人耳目一新。其次,运用一些修辞方法。修辞能使语言优美,还能突出主旨,优化结构。比如,“我们用心灵呼唤友谊,让友谊变成清晨你窗前一缕温暖的阳光,让友谊成为小鸟的清啼,在你耳畔吟唱,让友谊成为你寒冷时身边红红的火炉,让友谊变成烈日下你头顶的一片绿荫”。这段排比、比喻句,尽情呕歌了友谊。四个句子条理通畅,富于变化、生动活泼,增添了气势。再比如,朱自清《春》中的第四段:“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上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还眨呀眨的”。这段文字灵活运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很优美,读这样的语言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再次,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歌赋。名言、警句、诗词、歌赋,既能增强表达效果,又能展示文化底蕴和语文素养。比如,“荷花映日的六月,我彷徨于河边。我不愿沉迷于李清照‘冷冷清清’的凄凉,也不愿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沧桑,更不愿‘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泪流满面……”这段文字优美,但不雕琢,句式灵活多样,读来琅琅上口,听来流畅悦耳。再比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地轻轻来”。吟咏着徐志摩的佳句,我轻轻地掀开了文学神秘的面纱。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放,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低沉,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旷达……”这段文字引用这些名人诗句,不仅使文章语言优美,增强了表达效果,也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三、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是指平面地静止地对人物或景物进行描写。比如,“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段文字优美,描绘出“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动态描写是指以动来写静,或用修辞手法对事物进行描写。比如,“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奔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段动态描写,淋漓尽致,仿佛读者看到了钱塘江的壮观景象。

四、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与之发生直接关系的那种外界条件――社会和自然的描写。可分为两类:

1.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如前文“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中的那两段文字。

第6篇:关于人物描写的作文范文

一、抓住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是人物描写中最难的一个部分。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人也一样。人的外貌、神态可以相似但没有完全一样的人。因此,在描写人物肖像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观察自己的写作对象,准确生动地把人物的外貌、神态描写出来。在这个肖像描写部分教师要做好引路人、启发者的作用。那么,教师应如何启发、指导学生呢?

首先,以“猜谜”的方式来猜猜肖像描写写的人物是谁。所猜的人物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人物。比如:“他,头戴金冠,身穿战袍,两只眼睛炯炯有神,能辨别妖魔鬼怪,手上拿的武器能变大表小。他,常把他的武器藏在耳朵里。他是谁呢?”这个人物的肖像描写很准确地写出了孙悟空的特点,学生一看就能猜出。在学生猜出的同时,教师就要趁势引导学生,肖像描写可以描写人物的外貌,人物的性格、爱好,还可以写人物的生活状况,以及人物的年龄、身份、地位、心情等。

其次,要让学生认真观察,记住描写对象的特点,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出来。比如,让学生写《我最喜欢的人》,要求学生写出最喜欢的人的肖像。有的学生这么写:“我最喜欢的人是我的外公。我的外公有着满头的白发,诉说着他丰富的经历。慈祥的脸庞总是露出浅浅的微笑,让人感到可亲可近。深邃的眼眸总是闪着不一般的智慧之光,总能够给我很多的启迪。”还有的学生这么写道:“我最喜欢的人是我的表弟,他总是能给我带来欢乐。他今年5岁了,虎头虎脑的,眼睛又黑又亮,两片嘴唇薄薄的,能说会道,还能自己编出很多奇奇怪怪的故事,整天说个不停。”这些学生都对所描写的对象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并且用生动的语言把他描述出来,让人感觉人物形象生动可感。

二、突出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能够很好地突显人物的个性特点,使得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地丰满。语言描写的方式有多种多样,但对学生讲解的时候一定要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第一种,用“人+话”或“话+人”形式;第二种,用“人+动作+话”;第三种,“人+动作+神态+话”;第四种,直接写人物间的对话,不写说话人。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四种语言描写的方式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描写起来也得心应手。

比如,让学生写关于《母爱》的文章,要求学生必须运用语言描写体现出母亲对孩子的爱。有的学生这么描写:有一次,我考试考得不好,无精打采地回到家里。妈妈见我回来,喊了声:“宝贝!”我有气无力地应了声:“嗯。”妈妈见我精神不佳,就坐到我身边,揉抱着我说:“宝贝,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吗?”我缓缓地从书包里拿出试卷,妈妈看到试卷上的70分就明白了。她刮了刮我的小鼻子说:“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原来是觉得自己考试没考好啊!可是,妈妈觉得一次考不好并不代表这永远都考不好啊。妈妈和你一起分析一下这次没考好的原因,然后下次考试的时候不要再出现同样的错误就可以了,好吗?”听了妈妈的话,我的眼泪不听话地流了下来。

这段描写既有温馨的语言描写,也有生动的动作描写,在语言和动作的衬托下,一个关心爱护孩子的妈妈形象跃然纸上。

还有的学生这么写:妈妈生病了,生病的妈妈是那么地脆弱。可是,躺在床上的妈妈还是像往常一样对我嘘寒问暖。“囡囡,记得多带点水到学校去。”“囡囡,饭要吃饱。”“囡囡,别着凉了”……原来觉得啰嗦的话现在都变得那么的温暖。妈妈,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您该多关心关心自己。

一个无比关心自己的母亲,一个在妈妈的关怀下长大的孩子,一幅温馨的母女情深图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在不断地指导学生运用语言描写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得也越来越快,对于日常的语言对话也会特别的关注。有的学生甚至随时随地都用小本子记录中生活中发生的言语对话。

三、强调动作描写

动作是刻画人物形象不可缺少的元素。老舍先生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因此,要指导学生选用准确的动词,生动地描写好人物的动作。

首先,要指导学生选用准确的动词。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准确的动词进行填空,也可以指导学生分析动词的妙处。通过一系列的训练,让学生领悟动词在人物形象塑造中的重要的作用,从而在学生在写作中自由自觉地运用动词。

其次,指导学生运用动作描写来塑造人物。比如,让学生运用动作来表现一个人愤怒的样子。有的学生这么写道:星期三的早上,我觉得有点疲惫,赖在床上死活不起来。爸爸生气极了,一把从床上把我揪起来,把我拖到卫生间,递给我牙刷,逼着我刷牙洗脸。我眼泪夺眶而出,朦胧中从镜子里看到了爸爸涨红的脸。

一系列的动作——揪、拖、递、逼,生动地描写了爸爸愤怒的样子。虽然,整个片段中没有出现愤怒两字,但在字里行间已经让读者感受到了愤怒。

第7篇:关于人物描写的作文范文

一、细节描写的作用

成功的细节可以增强艺术感染力,是文学创作和记叙文不可忽视的技巧。一是细节可以刻画人物性格。如鲁迅《孔乙己》中,孔以己会“回”字的四种写法,典型地表现了这个人物的迂腐和呆气。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六回,严监生临终前望着灯盏里点了两根灯芯而不肯断气,入木三分地表现了这一人物的吝啬和刻薄。二是细节可以深化主题。如鲁迅《药》中的“人血馒头”这一“物”的细节,形象而深刻地表现了辛亥革命脱离人民群众的根本弱点。三是细节可以推动情节发展。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那雪下得正紧”这一自然景物的细节描写,致使林冲到山神庙躲避风雪,才有杀死仇敌的故事,这样细节描写就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四是细节可以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如鲁迅《风波》中钉了十六个铜钉的瓷碗和七斤一家晚餐吃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就渲染了当时的时代气氛和地方特色。五是细节可以暗示影射。

二、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

要突出一个人物,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多层次分析。

(一)从人物自身入手,如外貌描写。外貌描写中突出人物就需要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脸。每个同学的妈妈都有眼、耳、鼻,关键在于是什么造型的。我们得像画素描一样的把我的妈妈细致的绘出来,但又不能像画家一样全部描摹,我们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的画。鲁迅写闰土,却写到闰土的手:“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反映了闰土生活的艰辛和痛苦。从那一双手,你自然能在脑中描摹出一个艰辛的闰土,所以,作文不同于绘画,不需要面面俱到。这样的例子在鲁迅的文章中还有许多。

(二)从人物的外部入手,如景物、环境的细节描写。景物、环境的细节描写,都应该起到刻画人物和描写环境两种作用,如果只为写景而写景,为写物而写物,那就毫无意义。“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既写出了沉郁凄凉之景,更写出游子孤独思乡之情;再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菲利普一家到哲尔赛岛去旅行。去时景色宜人,而回来时却恰恰相反,这绝不是仅仅写景,而是巧妙地刻画了主人公从欢快猛然坠入失望、沮丧的心理变化。

(三)借助其他人物或自身,从对比中突出主人公的性格,揭示中心。以《孔乙己》为例,感受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作用的离奇魅力。当酒客们公然揭短,取笑孔乙己偷东西被打致伤的时候,孔乙己未置可否,巧妙地避开话题,对柜里说:“问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这里着一“排”字,境界全出。透过“排”这个动作,可以让读者看出许多情景,九文钱对于这个“站着喝酒”的人来说,的确来之不易。那郑重其事的付钱方法恰到好处地暗示了孔乙己的拘谨认真,再现了他善良朴实的原始性格。同时,这一“排”字也很精妙地勾画出他摆读书人的臭架子,不屑与别人论是评非、洋洋自得的迂腐,孤芳自赏的傲气。孔乙己由于偷东西而被打致残,成了可怜的牺牲品,很颓唐地爬入酒店。他从破衣袋中摸出四文大钱。一个“摸”字神奇地写出孔濒临末路,深刻地显示了他生活的变化,极其精当地描摹出孔乙己的穷困和买酒时的窘态。试然,如果袋中钱多,一抓一大把,何必下手去“摸”?即使钱少,如果手腕灵便,一掏就出,也不用来回摸索。可是孔乙己此时身残心废,手似枯杖。用那只痉挛的手想从口袋中取出仅有的四文铜钱,诚然是要“摸”一番的。这样,也就恰如其分地揭示了人物性格,预示了孔乙己的悲惨结局。这一“排”一“摸”,就将孔乙己这个人物由内而外的变化表露无遗,这时的孔乙己身心都受到了巨创。从而更深刻地揭露了主题。

当然,除了这些,描写的方法还有许多,如从视觉、嗅觉、听觉等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也可以多层次地精心描写。同时,描写也要注意真实性、典型性、旨趣的高下。否则,再细致都无用。

三、如何运用好细节描写

第8篇:关于人物描写的作文范文

一、抓住人物特点

好的人物描写往往会把笔墨集中在最富有特征的一些部分,而舍弃了一些与人物精神、性格、文本内涵、事物情状等无关的东西。这些富有特征的部分,就是描写人物出彩的地方,就是人物的特点。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准确地写出人物的特点。

经典作品中人物描写很精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加以借鉴。《水浒传》在刻画人物的时候,通常都是以生动的肖像描写来展示人物独特的性格特征。鲁达第一次出场的时候,是通过史进的眼睛来描述他的相貌的:“生得面圆耳大……腰阔十围。”只是寥寥几笔的外貌描写,就写出鲁达粗莽、正直的性格。对行者武松的外貌描写,只是写他“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读者便可感受到武松英武、精明的性格。根据这一人物描写的写作特点,教师应指导学生在人物描写上拒绝“脸谱化”的描写,借鉴经典文学作品中描写人物时只取其神的描写方法。在布置“我身边的朋友、父母或者亲人”这一类作文的时候,笔者指导学生在肖像描写上达到突出人物个性特征的效果,并提高人物形象在文章中的清晰程度。经过指导,学生写出了传神的作品。有的学生写《我的父亲》时,通过写父亲的眼睛虽小却透露出星芒来表明父亲性格方面的精明。有的学生写《我的朋友》时,描述自己的好朋友长着白白胖胖的脸蛋,见人总露出憨厚的笑容,借此说明好朋友性格的和善可亲。教师通过这一种凸显人物个性的写作方式,让学生成功塑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使作文更为出彩。

二、进行细节描写

描写人物时,若从整体大局描写,能帮助读者了解人物性格特征,若进行细节描写,则能达到升华人物情感、突出人物精神层面的目的。细节描写是决定人物描写成败之所在。在文学名著《红楼梦》中,作者花了大量笔墨去描写荣国府所使用的药材清单,这不是简单的笔墨浪费,这个细节突出了荣国府里贵族们的奢侈生活。又如,鲁迅在《孑L乙己》对孑L乙己的服饰进行了细节描写:“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个细节描写既说明孑L乙己穷,也说明他懒,更表现了他死爱面子的特征,把孑L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的封建教育毒害之深揭示得十分深刻。细节描写对文章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把细节描写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细节描写的方法,指导学生寻找有效表达人物性格的“局部”与“细节”,并以此凸显人物的性格,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写作效果。为了培养学生的细节写作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从细节认识他”的主题写作活动,指导学生着眼于局部,写出身边某个伙伴的性格特征,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写作眼光,拥有独特的写作切入点,掌握以小见大的写作效果。

三、选取新颖的角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选取的写作角度不同,描写效果也不同。在人物描写方法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深入探究问题本质的意识,指导学生学会选取新颖的角度,促使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好文章,让人读了眼前一亮。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全面地思考问题,深刻地认识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

在指导学生写作“我的亲人”这一类作文的时候,笔者先让学生认真观察自己的某位亲人在外貌、性格上有什么特征,然后分析这位亲人的这些特征与其他亲人的不同之处,并且提出自己的观点。有一名学生说,与其他亲人相比较,母亲对于家庭开支的每一笔都能计算清楚,这是因为她的职业是会计,是由所从事的行业造成的。有些学生发现自己父亲喜欢唠叨孩子的成绩,那是望子成龙的表现。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人物描写中立意更新颖。

第9篇:关于人物描写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 人物动作 描写 人物性格

前言

重点刻画人物的文章与叙事文不同,记事文侧重于写一件具体的事,落脚于事情发 生的详细过程,人物不是主要的描写内容;写人的文章则着眼于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动态等,人物是主要描写的对象,事是为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服务的。而所有的动作和行为描写都是为刻画人物性格而服务的,故将通过人物动作和神态描写等来突出人物性格至关重要。要想将人物写活,突出其立体感,就需要将动作和行为描写赋予灵魂,尤其是人物的内心状态要体现在行为与动作上,从而通过具体的动作和行为描写来突出抽象的人物形态和性格。

1.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性

单纯通过叙述来交代人物的性格和特征,会让文章枯燥乏味,而具体的性格特征并没有在人物的身上体现,只是通过像旁白一样的内容来阐述,会让句子的表达苍白无力,不能说明人物具有此类性格。而通过动作、行为以及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描写,让读者可以从对行为和动作的描写中看到人物的具体形象,在动作中可以领略人物为人处世的性格以及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的性格,人物就有了灵魂和感情,而不是一具模型,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活的人物。

2.如何通过描写动作来突出人物的性格

2.1 动作描写反应人物心理

例如在名著《水浒传》中写武松景阳冈打虎的片段,老虎没有出现前武松是半醉半醒,毫无畏惧,而当老虎出现时,“一个跟头翻坐起来,酒都作冷汗出来了”,说明此时武松心里没底,一股恐惧感油然而生。为了活命而与老虎相博,待哨棒折断后才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自己也精疲力竭,而自己的匮乏状态并没有用叙述交代,而是武松看到装扮出老虎的猎户出来后,说出一句“吾命休矣”,意思是这么多的老虎还有 ,我已无气力如何打的死,看来今天是没命了。动作和语言配合,突出此时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动作和语言来反应人物的心理状态,从而凸显出人物的性格。

2.2 通过人物的表情和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性格

例如在《祝福》中写祥林嫂的内容中,当我最后见到祥林嫂时,她近乎是一个乞丐了,手里提着一个竹篮,立面有个破碗,其中空空的,什么也没有。而此时祥林嫂的眼神是间或一轮,而当听到说或许有灵魂的时候,她的眼神里放着光。鲁迅先生通过用几句简单的语言就可以对祥林嫂的神态和心理刻画的很饱满,通过外表的竹篮和破碗,头发斑白就可以知道这段时间她过得有多惨。而眼神中没有一丝精神,行同一个木偶,而当听到人死后会有灵魂时,眼神里放着光,说明她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自己即便死后还是可以有灵魂存在,到那个时候就或许可以幸福了吧。

2.3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

例如在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中,通过对火车站前父亲去买橘子的一个动作进行描写,父亲通过月台爬上盘下一个简单的动作,反映了父亲对儿女的感情,父亲对儿女的爱是真挚的,是无私的,也突出了父亲这个人物不会通过语言说我爱你,或者我不舍得你走,也更不会通过表情来透露,而是通过简单的动作刻画来展现出父亲对子女的爱。同时也反映了文章中的主人公我的内心心理活动,对父亲的真挚的感情。

2.4描写要真实,切合实际

要真实的描写人物的动作和行为,才能突出人物的性格。一个动作和行为都是适应于人物的,不会脱离人物,无论是通过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或者通过描写其他人物来侧映出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反映出人物的内心活动,达到众星拱月的效果,通过其他人物对主人公的动作、表情、心态和表现等都会侧映出主人公当时的心理活动,以及主要人物接下来的所作所为,都是为表现其内心所存在的。

2.5描写要抓住人物的特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可以从人物的年龄、外貌、语言、动作、兴趣、个性、生活习惯等诸方面去考虑。一个人的特点是多方面的,在描写人物动作时时,我们应根据中心思想有所选择地写,突出人物个性和特点。动作描写也不宜过于冗杂,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特征,从人物本身出发,抓住人物的特征进行描写,要突出人物的性格和思想,从而使人物生动形象。

总而言之,要想突出人物性格,让人物变得生动形象富有立体感,就得从动作和行为等描写上下功夫,重点是在描写动作和行为时融入人物的思想 ,设身处地的从人物的角度出发,体会当时的处境和内心活动,从而对动作和行为产生的影响,注重人物的言谈举止,穿着打扮等的细节描写,从细节入手,抓住人物的特征进行描写,从而反映出人物的性格和思想,使人物生动形象。

参考文献

[1]宋文剑. 帕特里克・怀特小说独特语言形态的翻译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湖南交通科技、中北大学,,2013.

[2]兰天瑶. 《三四郎》中人物细节描写的汉译比较[D].吉林大学学术交流会论文,2014.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