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白露节气的诗范文

关于白露节气的诗精选(九篇)

第1篇:关于白露节气的诗范文

钟嵘《诗品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物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这里钟嵘、陆机和刘勰都阐明了气候、景物的变化与文学情感之发生的关系。四季轮回、气温变化导致万物消长,进而触动人的内心情感。秋天由于季节的原因,万物失去勃勃生机,秋风萧瑟、百花凋零、草木枯萎,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灵刺激永远是那么强烈,他们的肉体和心灵在秋天的残败景象所铸就的荒凉与萧瑟的不断磨打下,又进一步升华为伤感凄凉、悲哀失意、生命短暂的人生感悟。“暮蝉不可听,落叶不堪闻”、“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这种感悟不断积淀,代代相承,凝结为一种悲秋情结,一种文学母题。

中国古代文人仕途坎坷、倍受压抑和排挤,许多为官文人又被卷入黑暗政治斗争的污泥浊水中,当他们艰难的人生历程与长久积淀的悲秋情结相碰撞时,一种由外物的自然属性引发的人生感悟并淤积于胸,成为宣泄的对象。于是文人们就借助他们最擅长的文学样式――诗词,来表现自己的心灵感悟。庞大的文人队伍,共同的表现形式,终于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一种源远流长的诗词表现传统,进而形成独树一帜的悲秋文学。从《诗经・小雅・四月》的“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乱离瘼矣,爰其适归。”屈原《湘夫人》中“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开始,越到后来,悲秋的色彩也就越浓重,到了《全唐诗》,悲秋之诗几乎不可胜数。杜甫就是一个以悲秋出名的诗人,如他的《秋兴八首》、《登高》等都是有名的悲秋之作。但杜甫的悲秋表现为一种对社会人生的深沉思考和伟大的忧患意识。

二、悲秋诗词的创作表现形式

中国古诗文中有太多的悲秋之作,或触景伤怀,或睹物思人。有人见秋霜而悲百发,有人睹残花而伤红颜,有人望归鸿而思亲人,有人闻寒蝉而叹余生,有人拂秋风而觉萧瑟,有人触秋雨而感悲凉……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里也有不少篇目涉及悲秋的题材。鉴赏此类诗歌,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理解古人的悲秋情结和他们的表情达意方式。“落叶不是无情物”,中国悲秋诗词从它诞生那一天起就形成了特定的审美取向,诗人们面对秋天的残败景象,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情景交融地抒写着从大自然里体验到的内心感悟和生命意识。

1.描写秋天物象,表达悲苦愁情

“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北风、枯草、落叶、寒蝉、西风、秋月、、梧桐树、南飞雁……在中国古代文人眼里,它们都是悲愁的象征,是作者抒写愁苦的寄托景物。

孟浩然《早寒有怀》:“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北风、落叶、归雁触发诗人怀念故乡的深情,借景抒情。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萧瑟悲凉的秋景渲染了离别时的惆怅凄清的心情。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用一连串的物象构成深秋荒凉的景象,蕴涵着游子悲愁凄凉的心情。

2.借秋天特定的节日抒写内心情感

满目苍凉的秋色常常勾起游子思乡的情思,秋天所特有的几个节日,如七夕、中秋、重阳等,更容易引人伤感。

在古典诗词中,秋月,尤其是中秋圆月,几乎成了人们寄托思乡情怀的特定物象: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等都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恋。

七夕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人们常借此表达夫妻团聚的愿望。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作者从一年一度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美丽传说中,领悟到了爱情的真谛。

重阳节,亦称登高节、九月九、茱萸节、节等。是秋天一个很特别的节日。在这天人们登高、赏菊、佩茱萸、饮酒等。但重阳节也最易引发天涯游子客居异乡的伤感。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便是最好的例证

三、悲秋诗词的感情寄托

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各个方面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但在具体的诗词中它又各有侧重,下面分点论述。

1.对人生短暂的喟叹

草木虽枯而又复荣,人却青春难再,秋之酷烈无情使人倍感生命的珍贵短暂。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的生命短暂,还不如秋天草上的露水。死亡使生命有去无归,永远消失。汉乐府《长歌行》“常恐秋节至,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既然人生如秋露般短暂,就更应该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

2.对离愁的伤感

情有多种,离情最苦。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合之感,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离别也就自然成为我国古代诗词曲中歌咏的重要内容,离愁具有了极其动人的魅力,从古至今,人们为之肝肠寸断。《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里选取了几种具有深秋特色的景物:黄花、西风、归雁,色彩鲜明,动静结合,层次分明,绘出了一派萧瑟的秋景,勾起了人们无限的离愁别绪,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凄凉残破的秋景下的离别更使人悲愁百转,肝肠寸断,形毁骨销。

3.征人闺妇思乡怀人的情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边愁》)萧瑟秋风正合征人愁苦心境。一些征人悲秋的诗词,既有痛苦、悲愤和无奈,又不失军人所特有的豪迈气概。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曹丕《燕歌行》)独守空房的,面对草木摇落的秋景、南归的大雁,想到远征的丈夫,顿感柔肠寸断,流下的眼泪把衣裳都打湿了,其思念之苦已无以复加。

4.怀才不遇、处境悲凉、命运多舛的悲叹

处境悲凉、惆怅失意的诗人,往往被秋天的萧瑟、冷落、荒凉触动敏感的心灵,引发无穷的愁绪。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骆宾王任侍御史时,因上书纵论天下大事,得罪了武则天,蒙冤下狱。诗人借秋蝉的哀鸣来寄托自己哀伤,表明自己的高洁。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马戴《灞上秋居》)在萧瑟的秋意,流露出诗人孤独凄清的心情和壮志难酬的愁绪。

中国诗词中难道就没有赞美秋天的吗?当然有。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稻麦成熟,瓜果飘香,层林尽染,绚丽多姿……秋天的景象也可以寄托喜悦的情感。

第2篇:关于白露节气的诗范文

论文摘要:经历了一个从口头文学向书面文学发展的过程。早期的口头文学特点是重复叙事,该特征适应了当时传诵与记忆的需要,也适应了原始诗歌与的密切联系。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表现出这种三章重复的结构特点。同时,作为口头文学重要母题之一的追寻母题被不断阐释。《蒹葭》体现了以上二者的统一,已经具备了早期追寻主题叙事的雏形。

在文学发展历程中,真正的叙事作品出现之前一直长时间的存在着口头叙事传统。口头叙事研究者认为,口头思维和表达的特征之一,就是冗赘或“复言”(copia)。在叙事过程中,采用对同一件事或同一个意思进行多次(一般是两次或三次)重复的方法,首先是为了适应口头思维的延续性,因为由于口头说出的东西转瞬即逝,为了记忆与传诵的需要,冗赘和重复刚刚说过的事,能使故事的传送者与接收者更好地将故事保存下来。所以,重复叙事适应了口头传诵记忆的需要。另外,重复叙事也是早期口头文学与音乐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的见证。“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早期的口头文学表现为唱颂形式,人们以歌颂、感叹的方式来进行最初的创作,抒发生存的情感体悟,描绘周围神奇的世界。因此,民间口头诗歌完全适应歌唱和音乐演奏的需要,在结构和韵律上形成了重复叠咏的三阶段叙事模式,将本来只用一章便可以表达出来的意思铺张开去,成为三章结构。虽然是三章重叠,每章结构类似,但并不是单调重复,而是换字不换调,一节深一节,呈现出层次性的递进变化,令人有一种一唱三叹、余味无穷的感。《诗经》中《国风》的大部分就是经过采集、整理而得的,来自民间口头传诵的诗歌,因此相当大的程度上保留了民间口头叙事的传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的主题一直在被评论者争论。《诗序》认为是“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已固其国焉。”认为这首诗是讽刺秦襄公不遵守周礼,丧失了治国之本。但从诗歌的内容上看,这似乎毫无联系,因此这一说法已经被摒弃,更多的从以下两点来解说:第一类以清人汪凤梧为代表,他认为:“《蒹葭》,怀人之作也。秦之贤者抱道而隐,诗人知其地,而莫定其所,欲从靡由,故以蒹葭起兴而怀之,溯洄溯游,往复其间,庶几一遇之也。……”概括起来就是所谓的“三顾茅庐”求贤情境。诗中主人公是一位求才若渴的有德之人,“伊人”则是有才而隐的贤哲。主人公为了求访贤哲所在,辗转追寻,终无所获,但这种精神令人敬佩。第二种说法则认为这是一首求爱诗。近人余冠英在其《诗经选》中说:“这篇似是情诗。男或女词。”“伊人”便是诗人爱慕的情人,可以是男也可以是女,诗歌描写的是对情人的思念与追寻。但不论是哪种解释,我们在这里都把它归入追寻主题的故事叙事,考查文本在结构上的三阶段重复叙事。[3]

《蒹葭》一诗分为三章,每章以“蒹葭”起兴,描写主人公对“伊人”的不断追寻,形成三阶段式的重叠反复。与民间故事的叙事一样,诗歌的三章结构虽然完全相同,但并不是一味重复。诗歌中变化与重复、灵活的元素与稳定的结构、自由与规则等等都融为一体,在变化与发展中又伴随着重复叙事结构。“重复”稳定了故事延续的传统,“变化”则赋予了故事自由灵活的时代气息。这首诗在重复中有各种因素的替换现象,比如时间、空间、过程等的变化,使得故事层层深入,递进发展,在变化中给人一种悠渺深远、意味无穷的意境。

(一) 时间的流逝

时空是主角采取行动的时间、地点等背景,在故事中时间流逝的置换成分经常与情节进展结合起来,推动故事往前发展。民间故事中时间的计算很多以“三”为基本数字,如:走了一天、两天、三天;漂泊了一月、两月、三月;住了一年、两年、三年。如此等等。《诗经·采葛》中分别用“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来组织结构,极言彼此思念之深切。《蒹葭》一诗就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发展来组织章节的。这首诗选择了清晨的露珠作为时间流逝的参照物,意境清新而自然。从白露的“为霜”到“未晞(开始融化)”、“未已(未完全蒸发)”,露珠结成了霜,又化成水,水在慢慢消融,直至完全蒸发,通过露珠形态的三次变化来标示时间的推移,这种时间上的延伸既连接了全诗内在的统一,又暗示出追寻过程的延续、漫长与辛苦。

首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此时“白露为霜”,说明时间是秋天的清晨,因为时间尚早,露水凝成寒霜。而就在这霜寒露重的清晨,主人公开始了他(她)对“伊人”的追寻。许多民间故事也是通过这种时间的推移来组织情节,把事件的开端定在第一天或者早上,接下来依次是第二天、第三天或者中午、晚上。比如《白雪公主》的故事中,第一天邪恶的王后打扮成一个老婆婆的样子来向公主推销漂亮的丝带,借机将公主勒死;在典型的追寻主题故事中,写主人公第一次踏上寻找之路,或者三兄弟中的老大开始寻找,等等。

次章“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晞”,《毛传》解释为“干也”,而“未晞”指的是露珠虽开始渐渐融化成水,但还没有干涸。时间已经来到第二阶段,主人公第一次的追寻没有成功,进入了第二次的尝试。民间故事中第二阶段往往与第一阶段非常类似,甚至只是第一阶段的重复,最重要的一步一般放在第三阶段进行。《白雪公主》中,第二天,恶王后又打扮成老婆婆来向公主推销漂亮的发梳,借机将有毒的梳子插进公主的头发里;追寻故事中,三兄弟中的老二开始寻找,结果跟老大一样仍然是失败的。“三顾茅庐”情节中,刘备对诸葛亮的第一次、第二次追寻过程基本类似,同样是以失败告终。

[1]

尾章“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未已”,还没有完全消失。此时太阳渐渐升高,阳光普照大地,露水即将干涸。经过前两次的失败,主人公的追寻进入了第三阶段。我们几乎可以感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主人公对“伊人”的追寻日渐紧迫,心情亦仿佛那即将融化的露水,在争分夺秒,希望尽快赶到“伊人”的身边,盼望奇迹的出现。但是,在这首诗中,主人公的追寻仍然没有结果,仍然停留在可望不可及的追寻中,留给人无限的怅惘。这一开放的结局正是诗歌不同于一般民间故事之处。在大多数的故事中,主人公经过前两次的失败,到了第三阶段终于获得成功,《白雪公主》中王后就是在第三次将公主成功杀死(虽然还是不彻底),三兄弟的追寻由最小的弟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第三次拜访时刘备终于感动诸葛亮,访得帮助他三分天下的贤才、英雄人物。

(二) 空间的转换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主人公的追寻过程还有空间、方位上的转换。民间故事中可能表现为主人公需要到三个地方分别找到某一宝物才能最后成功,或者直到第三个地方才发现目标。《蒹葭》一诗同样带有空间、方位上的变化。

首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中“伊人”和主人公的空间方位都在发生变化。初看时,“伊人”“在水一方”,等到诗人靠近,却又“宛在水中央”。马瑞辰《通释》曰:“方、旁古通用,一方即一旁也”,意思是,诗人看到的“伊人”一开始明明就在河的一旁,但好不容易赶到了,却发现不知怎么“伊人”又好像到了水中央一样。“宛”字指不确定,因为人不可能到水中去,但水中缥渺不定的影子又好像是魂牵梦绕的“伊人”,莫不是凌波仙子、水中神人?主人公为了追寻“伊人”的身影也发生空间的转换,经过“溯洄”、“溯游”,从原来的观察地点来到“伊人”出现的地方,这与民间故事中主人公四处寻找经历的空间转换是类似的。

接下来,次章和尾章同样存在空间上的变化。主人公不停的“溯游”、“溯洄”,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为了追赶“伊人”的身影,紧紧“从之”。而“伊人”也从“在水之湄(水草交接之处,即岸边)”到“在水之涘(水边)”,从“在水中坻(水中的小沙洲)”来到了“水中沚(水中小沙滩)”,身影忽近忽远,恍惚迷离,难以确定。这种空间上的转移与前面时间上的流逝都显示出追寻过程的曲折与艰难,“伊人”这一理想目标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在这艰难的追寻中,主人公毫不退缩的勇气、对“伊人”热情的渴望,却如追赶太阳的夸父般执着坚定。人类无数美好的东西不就是在这一看似无望的坚持中获得的吗?“上穷碧落下黄泉”,我将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上下求索,尽管前方的身影如此模糊,但那毕竟就代表着希望,激励着心中怀有希望的人继续前行。而诗歌正是在这种矛盾冲突中引起人们更多的思考,构成了的丰富性。

(三) 过程的曲折

在民间故事中,为了情节的丰富戏剧化考虑,主人公的追寻过程绝对不是一帆风顺的,一路上当然会有阻碍他前行的力量存在。阻碍的形式有很多种,或者是高山急流类严酷的自然,或者是强盗恶魔等险恶的外部势力,又或者是其自身的懦弱、懒惰等性格弱点,这些都会增加追寻的难度,令主人公经历失败甚至死亡。弗莱在论述到罗曼司传奇时说到,罗曼司传奇的基本情节与追寻故事也是紧密相连的,分为三个阶段,并且情节中主人公的冒险旅行往往要经过三次尝试,“获胜的英雄总是第三个儿子,或往往是由第三个承担探求使命的勇夫,或在第三次较量时才旗开得胜。”[4]主人公的历险探求都安排两组人物,即善与恶的二元对立。故事情节的精彩之处就集中在二者的对立冲突之上,引起读者关注的正是英雄怎样克服重重困难,与恶魔进行激烈的搏斗,最后取得宝物或救出公主。因此,成熟的追寻探险故事非常注意铺张追寻过程的曲折,在结局到来前做足功夫,让读者替英雄捏了一把汗。伴随着英雄一步步深入魔窟,与恶魔斗智斗勇,善、恶两方面的人物形象不仅越来越鲜明,读者对主人公的英雄气概有了更深切的理解,直至达到情感上的认同。相信,多数读者之所以喜欢欣赏传奇冒险故事,很重要的一点正在于故事情节的曲折、惊险,而惊险的情节就意味着主人公需要具有常人难以具备的胆识与勇气,才能化险为夷,最后取得胜利。而英雄取得成功,还有着坚如磐石的毅力与意志,在面对挫折、失败时永不言败。我们所欣赏的正是英雄身上的无畏精神。

《蒹葭》一诗尚不具备成熟追寻故事的丰富情节,故事中主人公面临的阻碍属于第一类,相对来说危险性还是比较小的,戏剧性当然也就差了很多。为了追寻“伊人”的所在,主人公经过了“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的探寻过程。“阻”指险阻、障碍,“长”指道路漫长遥远,“跻”指登高,形容道路高低不平,而《郑笺》解释“右”为“言其迂回也”,形容道路曲折漫长。“溯洄”指的是“逆流而上”,“溯游”指“顺流而涉”(《毛传》),描写主人公追寻过程中需要逆流而上、涉水而过,才能找到寻找的对象。虽然短短几个字,没有惊险百出的戏剧情节,但诗歌描绘出了诗人追寻之路不但漫长遥远,而且山高路险,迂回曲折,从而说明了追寻的难度之大。在此基础上,诗人没有放弃对“伊人”的追寻,其形象渐渐鲜明起来,特别是性格中的毅力与勇气也就得到了充分表现。所以,这首诗可以让我们较早地体会追寻主题故事带给我们的精神震撼,激励我们同样为了心中的“伊人”而开始自己的追寻。

随着民间与文人文学的联系日益密切,文人创作中已经普遍应用这种三章重复叙事。读者们会很容易发现,无论哪个朝代的作家,他们在安排情节时,总会把内容相似、相关的人物和事件,设置在相关的时空领域内,巧妙地形成三阶段重复叙事,而故事主题、情节发展和形象塑造,往往通过人物、时间、空间、色彩、事件等在重复中的递进变化来充分展开,并达到推进矛盾冲突,渲染强烈气氛,深化小说主题的目的。比如我国四大名著中就随处可见。《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的情节是典型的追寻主题故事。刘备是追寻者,也就是不断追寻的英雄;而孔明则是“伊人”,行踪难寻。刘备前两次拜见孔明,都扑了空,过程非常相似,期间经历了时间因素的变化,空间、人物等则没有改变。直到第三次,孔明被其诚心感动,同意会面,才有了后来的三分天下,成就一段佳话。至此,刘备的追寻有了圆满的结果。此外,《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水浒传》中的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等等,都注意运用了情节的三章重复叙事。“三阶段重复叙事”,越来越成为古代小说构造情节的重要手段,也是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有效途径之一。[5]如《蒹葭》一样的三章叠咏结构在《诗经》中普遍存在,但正如上面所论述的,《蒹葭》所表现出的三阶段式追寻故事模式则非常独特。简短的三章、二十四句,已经初步具备了追寻故事中时间、空间、探险过程的丰富变化,形成了三阶段的追寻情节模式,与民间故事的三阶段追寻叙事有着共同的口头叙事传统。至于《蒹葭》中那位“伊人”到底指的是什么,我们没有必要一定找出其实指为何,在追寻主题故事中,无处可觅的“伊人”不就是人类心中难以满足的欲望,也是吸引人类不断进步的那个希望吗?从文本结构的角度,我们在这里将诗歌与民间故事连接起来,对它们共同的口头叙事传统有了新的认识,对于在新的理论视野中重读《诗经》是一种新的尝试。

参考文献: [2]祝秀丽.重释民间故事的重复律[J].民俗研究,2005,(3).

[3]郑洋.《蒹葭》意象的符号学分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1).

[4]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第3篇:关于白露节气的诗范文

【关键词】重章叠唱;反复吟咏;节奏感; 韵律; 情景交融;意境凄美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读好文章,犹饮仙露琼浆,顿感唇齿生香。《蒹葭》这首诗,初中时就成诵了,觉得它有情趣,有韵味,引人入胜。人到中年,执教这首诗,如故人重逢,分外亲切。

首先,诗歌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落笔,点明诗歌写的是秋季的内容,而且是深秋。秋季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大多是感伤的。柳永诗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就这么说着;“人生若只如初见,何故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也这么说着。那么这首诗中的秋又是如何呢?在诗人的笔下,秋天的蒹葭、白露富有变化。首章的“苍苍”,次章的“萋萋”,末章的“采采”,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诗歌通过这些景物描写创设了一种清冷 、孤寂 、凄美 、迷离的氛围。

此时,我闭上眼睛想象着:

深秋的清晨,霜浓雾重,在青苍的天际下,河畔那一大片丛生的苍苍蒹葭,在萧瑟的秋风中起伏摇曳,茫茫秋水之上,晓雾朦胧,烟水迷离……

这时候,主人公出现了,他时而痴痴凝望,时而上下追寻,飘风的芦苇丛中伊人身影若隐若现。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一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涘”,伊人的位置可谓变幻无穷;“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诗人追寻的道路可谓崎岖坎坷,险阻重重!

任山重重,任水重重,难阻意重重,一片痴心,一份执著,主人公追寻的脚步从未停歇过。也许他会继续“从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许他会愁肠百结,相思无尽头,“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许他终于得见伊人面,抱得美人归,然而无论结果怎样,我们更看重的是主人公追寻的过程以及在那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执著无悔,那是一种至真至纯至美的人性。

诗人执着追求的伊人有什么样的魅力呢?此时,我的大脑又蹦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一定是内外兼美吧,面若桃花,身姿绰约,气质高雅,温婉动人 。然而诗歌没有直接描写,我们却感觉出来了, 一是从主人公炽热执著的追求中可以感受到,如此深深吸引主人公的“伊人”必然是内外皆美的;二是秋水白露晓雾朦胧这美丽的景致侧面烘托出来的。

“伊人”是美丽的,然而这种美又是朦胧的,在主人公的视线中若隐若现,时有时无,似水中月,雾中花,这种美是怎样产生的呢?是距离,距离产生了美。

印度诗人泰戈尔这样说: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和死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我就仿照泰戈尔这首诗,可以这样说:世界上最美的距离,不是紧紧相依,而是那盈盈一水间的,脉脉不语。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而是你就站在那里,我却永远追不到你。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伊人”的这个形象深深的根植于中国人的潜意识中,她遥远而又美丽,可望而不可即,构成人们心灵中一个永远怅惘的情结,而距离和朦胧正是她的动人之处。

整首诗,语言采用重章叠唱的表达方式,反复咏唱,不仅再现了主人公执着追求的过程,而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律美。

凝结为霜的朝露,葱茂蓊郁的芦苇,漫长弯曲的水路,若隐若现的伊人,执着追求的少年。有景物,有人物,有画面。情景交融,意境朦胧凄美。

第4篇:关于白露节气的诗范文

相对于这部分女星高调的存在,诸如刘诗诗、宋茜、白百何、张雨绮等女星虽然并不会时刻制造“爆款”,也不能在第一眼就引起你的注意,当然你也并不会去查证她穿了什么品牌的衣服什么牌子的鞋,但是她们会穿也是众所周知。耐看舒适是她们穿衣上的共同特点,并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最重要的是,在穿衣搭配这件事上,她们有着许多可以让你偷师的地方。

刘诗诗 简约one piece

刘诗诗在穿衣的选色上并不大胆,大多会选择较为素雅的颜色。这一条马卡龙色的雪纺洋装清新恬淡,好像写着她的名字。清新蓝色结合黑块和拉链细节,让极易看起来像某宝爆款的雪纺洋装有了更为丰富的设计细节,平衡过浓的少女风,尖头玛丽珍鞋和利落直发,都是加分项。 及膝半裙

除了百搭易穿的洋装,刘诗诗还喜欢用衬衫或T恤搭配各种半裙。对于这种省时省事的懒人穿衣法,风格上可以十分百变,对于刘诗诗而言,展示一双纤细的小腿是造型加分项。 西装短裤

男装女穿,虽然“攻气十足”,但始终只适合出现在杂志写真。一般女生想要耍帅,不需要“全套照搬”,就像刘诗诗一样,换上一条百慕大短裤,搭配上班用的小白衬衣就可以换个感觉了。

张雨绮 帅气连体裤

御姐风格的衣橱里少不了一条连体裤!对于“大女人”张雨绮而言,连体裤造型利落又帅气,无论是西装款连体裤,还是丹宁款式,看起来都绝不落俗套气场强大。连体裤一直是经典的时髦单品,从工装裤演变而来,本身就有着强烈的男装风格,为了平衡连体裤偏硬气的风格,张雨绮会选择女性元素丰富的衬衫来搭配。连体裤要穿得性感和冶艳,高跟鞋也是造型里标配,不可缺少。 男友风白衬衫

男友风的白衬衫,宽一尺,松一寸,能够轻松造就性感的即视感,春季衣橱这样的白衬衫不能少!穿法嘛,可以像张雨绮一样搭配半裙,也可以拿来和热裤或者阔腿裤配成一对好基友,有多时髦?穿了就知道!

宋茜 复古小西装

谁都少不了一件百搭好穿的小西装,这件衣橱必备单品有着时髦的张力,可以玩转各种风格。宋茜大胆出位的粉色格纹西装就让人印象深刻,搭配深色喇叭裤,穿越回上世纪60-70年代猫王和披头士的黄金年代,复古风格给予整体造型时代的内涵和沉淀。 亮色配件

宋茜的穿衣风格不算低调,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她会用各种亮色配件来打造看起来明星架式十足的抢眼造型,而且她特别擅长用鞋包和外套的同色搭配刷出气质和气场。

白百何 尖头高跟鞋

第5篇:关于白露节气的诗范文

骆宾王

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玄鬓③影,来对白头吟④。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诗文注释

①西陆:指秋天。

②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

③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

④白头吟:乐府曲名,《乐府诗集》解题说是鲍照、张正见、虞世南所作。两句意思是说,自己正当玄鬓之年,却来默诵《白头吟》那样哀怨的诗句。

诗文翻译

深秋季节西墙外寒蝉不停地鸣唱,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

怎堪忍受正当玄鬓盛年的好时光,独自吟诵白头吟这么哀怨的诗行。

露重翅薄欲飞不能世态多么炎凉,风多风大声响易沉难保自身芬芳。

无人知道我像秋蝉般的清廉高洁,有谁能为我表白冰晶玉洁的心肠?

诗文赏析

古人认为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所以把它作为高洁的象征,而且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骆宾王《在狱咏蝉》就是借蝉的这种品行,“寓于物”,抒发了自己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年),任侍御史的骆宾王,“数上书言天下大计,后怒,诬以法,逮系狱中”。在囚禁骆宾王的狱所墙垣外,有几株苍老的古槐,夕阳照着扶疏而低垂的枝叶,树上有蝉鸣叫,鸣声“哀弱羽之飘零”,清幽凄切。诗人闻蝉鸣而触衷肠,写下了这首诗。

诗的开头两句点题,句法上是对偶,写法上是起兴,分别从蝉和己两方面写起。最喜炎热的盛夏的蝉,度过了它生命的辉煌时期,到如今,白露既降,金风飒飒,已临近它生命的尽头,鸣声自然会变得凄切。而诗人身陷囹圄,从荣耀的朝廷命官变成阶下囚,也走上了人生的末路。人生天地间,无异匆匆过客;仕途多风波,尤其宦游之人。遭逢厄运闻蝉鸣,怎能不起悲怆而客思深重?这样,在“西陆蝉”(秋蝉)与“南冠客”(囚犯)之间,无形中就建立起了一种沟通。细心体味,不难发现二者的契合点:时运不济!以下诗句,就是这种感情的进一步表露。

颔联从“己”着笔,从自己感受的角度写蝉的外形、蝉的悲鸣。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用“不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把物我联系在一起。诗人几次讽谏武则天,以至下狱。大好的青春,经历了政治上的种种折磨已经消逝,头上增添了星星白发。在狱中看到这高唱的秋蝉,还是两翅乌玄,两两对照,不禁自伤年老,并由此回想到自己少年时代,也何尝不如秋蝉的高唱,而今一事无成,竟至入狱。在这十个字中,诗人运用比兴,把凄恻的感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白头吟”,乐府曲名。相传西汉时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爱情不专后,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伤。诗人这里巧妙地运用了这一典故,喻执政者辜负了诗人对国家一颗忠爱之心。“白头吟”在这里有双关的作用,比原意更深入,意在言外,含蓄曲折。此联是以“己”的角度写蝉,又是从蝉的形态写己,蝉与己相应,互为表里,心与物相融。

颈联从蝉着笔,写蝉的生态及环境,实为借蝉喻己。“露重”、“风多”,既实写蝉所处的季节特点,又比喻自己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飞难进”、“响易沉”,既是刻画蝉的形象,同时也喻写自己内心的痛苦。“飞难进”,喻仕途受阻,欲诉无门;“响易沉”,喻有志难酬,心迹难明。两句对仗工稳,句句咏蝉,句句喻己。蝉与己,浑融为一,“寄托遥深”,自然无痕。

尾联主要写己,直抒胸臆,明确表达希望得到援救、昭雪冤狱的愿望,点明主旨。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有谁相信它不食人间烟火呢?这不正像诗人品性高洁,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还被诬陷入狱吗?“无人信高洁”之语,也是对坐赃的辩白。然而正如屈原所说:“世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在这样的情况下,谁来替诗人雪冤呢?“卿须怜我我怜卿”,只有蝉能为我而高唱,也只有我能为蝉而长吟。这样,自然之物“蝉”又与人格化身“己”相契合。

总之,这首诗作于患难之中,感情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多双关,于咏物中寄情寓兴,由物到人,由人及物,物与人不即不离,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佳作。

诗和诗人的故事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骆宾王诞生在乌伤城外的骆家塘。骆姓是古乌伤望族,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饱学之士。骆宾王七岁那年,祖父的一位朋友远道来访。饭罢,祖父带骆宾王陪客人外出散步。当走过村边的一口池塘时,他们看见一群白鹅正在塘中戏水。有的拍翅追逐,有的引颈高歌,白毛翻腾,清波荡漾,煞是好看。客人心里一动,就把宾王拉到身边,指着塘中的景象,附耳对他说:“你能把白鹅戏水的情景做成一首诗吗?”宾王听罢,凝视片刻,略一思索,就用清脆的童音大声念道:“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短短18个字,把白鹅戏水的神态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客人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激动地说:“你真是一位神童!”这个故事,迅速传遍遐迩,他也被人称为“齐鲁神童”。

骆宾王在22岁那年入京应试。试前,他把家移居到兖州的瑕丘县,投靠父亲生前的好友韦明府,然后直奔长安。骆宾王对自己的学识颇为自负,对科举场上的种种流弊不屑一顾。考试前后,人家忙着进行院外活动,他却悠闲自得地饱览京、洛名胜。考试结束,他名落孙山。此后他以更务实的态度潜心书海,闭门苦读。几年以后,骆宾王在长安出仕。但也仅仅过了几年,就遭人排挤,罢去了官职。幸好有人推荐他到道王李元庆府中担任新的职务,才算摆脱了困境。

在官场混迹近十年后,骆宾王决定过耕读自娱的隐居生活。于是他闲居兖州,前后一共12年。这是他一生中第一个创作高峰,为列名“四杰”奠定了基础。后来由于生活艰难,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又只好重谋出仕。之后不久,便被举荐入朝对策。白发满头的他这时已经49岁了。经过对策考试,他被授予奉礼郎。不久,又兼任东台详正学士。刚任至第三年,又遭人排挤,被罢了官职。

正当骆宾王进退维艰的时候,西北边境发生了战争,吐蕃大举寇边,占领了西域的大片土地。朝廷派薛仁贵为行军大总管,率兵进讨。于是骆宾王上诗给朝中掌管人事的大员,要求从军以自效。很快得到吏部同意,于当年七月离开长安,开始了军旅生涯。他在《从军行》中高喊:“不求生入塞,惟当死报君!”大有投笔从戎去,马革裹尸还的英勇气概。在此时创作的别的一些诗歌中,也都表露了这种心声。但目睹将士低落的情绪、塞外荒凉的自然景色,他的心境也就渐渐地落寞起来。

后来,骆宾王离开西域,随军入滇,参加姚州(云南)境内的平叛战斗。战争结束后,骆宾王随主献捷,得以和老母及家人小聚。因还在服役期,不久就奉命入蜀。骆宾王在四川担任的是军中的幕府书记之类官职,主要负责文字工作。他把在四川的所见所感融入诗歌,掀起了他创作生涯中的又一个高潮。骆宾王在蜀中停留了两个整年。56岁那年的冬天,他返回长安,结束了漂泊不定的从军生活。

骆宾王回到长安,吏部按绩考核,量功补过,授予他武功县主簿的职位。长年漂泊边庭,历尽艰辛,却落得这样的结果,心里难免耿耿。就在武功主簿任上,骆宾王著名长诗《帝京篇》写成,朝野传诵,誉为绝唱。不久,调任明堂县主簿。这年底,母亲病故,骆宾王离职守孝。待三年服满,补授长安县主簿。几个月之后,他突然被提拔担任御史台御史――这是骆宾王一生中最高的职位。但他上任还不到半年时间,就因人忌恨而以“赃罪”入狱。骆宾王在狱中受尽折磨,在狱期间,写下了一系列诗赋,控诉司法的腐败,抒发内心的郁闷,表明自己的清白。最有名的就是《在狱咏蝉》。

骆宾王在狱中被关了将近两年,62岁遇赦出狱。第二年夏天,到东南边远的临海(浙江台州),担任一名小小的县丞。

公元683年腊月,高宗驾崩。来年一月,皇太子李显即位,他就是唐中宗。尊武则天为皇太后。但武则天不愿把朝政大权交给儿子,就借故另立小儿子李旦为皇帝,即唐睿宗。为了防止天下反对,武则天一方面大肆诛杀李唐宗室和元老勋臣,另一方面重用武氏宗族和自己的心腹,大开告密之风。

骆宾王于这年春天因事进京,目睹了武则天废帝夺权、横行无忌的种种恶行,心中颇感愤愤。他带着一腔郁郁之气离京南下,去了扬州,和徐敬业等人聚合密商,准备武装讨伐,武则天。骆宾王起草了讨伐武则天的檄文,这篇檄文义正词严,气势磅礴,迅雷震宇。檄文一出,人们奔走相告,闻风而动,“旬日间得胜兵十万”。但徐敬业没有利用这有利形势,挥师西进。这给了武则天反扑的机会。武则天派几十万大军围剿夹击。徐敬业虽然奋力迎战,但终因力量悬殊而失败,前后历时仅三个月。

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有说被杀的,也有说逃亡的,还有说投江水而死的。综合各种史料考证,逃亡一说似较可信。因为武则天死后,朝廷曾令山东人郄云卿搜集骆宾王的诗文,并结集发行,作为对骆宾王匡扶唐室的褒扬。至于逃亡后的行踪,也众说纷纭。而灵隐为僧,月夜为宋之问续诗一说,流传最广。实际情况大约是脱逃以后,就隐姓埋名,在吴中一带流亡。隐匿几年之后,带着一腔壮志未酬的遗恨离开了人世,终年约70岁左右。

明正德九年(1514),传说南通城黄泥口一曹姓农民挖地时发现骆宾王墓。这就是保存至今的南通骆宾王墓。

知识延伸

“蝉”意象解说

蝉作为物出现在诗文里,最早是作为悲秋的一种常见意象。如在千古悲秋之祖宋玉《九辩》中写道:“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寞而无声。雁而南游兮,鸡啁哳而悲鸣。”又如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寒蝉之鸣,不仅报道了秋天的到来,与白露、秋风、大雁、霜菊等物候性景物共同组成了最具普遍意义的秋景图,而且感发着士人的家国之思、漂零之感。骆宾王诗中的蝉,当然也就不是单纯的自然之物,而是积淀了悲愁体验的情感符号。

汉魏以后,蝉成了美好品格的象征。许多文人作赋称颂蝉的美德,如曹植《蝉赋》:“惟夫蝉之清素兮,潜厥类乎太阴。”称颂蝉具有清素、淡泊、忠贞、耿介的品格。又如西晋陆云《寒蝉赋并序》:“夫头上有,则其文也;含气饮露,则其清也;黍稷不食,则其廉也;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候守常,则其信也。”以蝉形貌、习性比附人的美德,称赞蝉具有文、清、廉、俭、信五种美德。

现在,这两个意义,在诗中都比较常见。

方法归纳

咏物诗词鉴赏要领

中华诗词中有不少咏物精品,意蕴深邃,感人肺腑,令人击节叹赏。但要领会咏物诗词的精髓,却非易事,因为咏物诗词只是以“物”为吟咏的对象,或借物抒怀,或托物寓意,而上乘的咏物诗词往往达到“物我一境”的境界,因此,我们必须仔细体会诗人用意,才能达到鉴赏的目的。鉴赏咏物诗词要注意:

一、了解咏物诗词在创作时采用了“不即不离”的吟咏方法。诗人要在切合咏物,曲尽“物”的妙处的基础上来抒发作者的情思、感慨,而不仅仅停留在“物”上。

二、要抓住所咏之“物”的主要特点及其比喻或象征意义,也有人把这叫做有“寄托”。比如说,松与竹,它们都是常青的植物,都有耐寒的品性,都能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顽强而茁壮地生存下来,所以往往成为坚贞不屈之品格,傲然直立之形象,刚正不阿之品质等的象征。

第6篇:关于白露节气的诗范文

在此先简要说明一下语言和言语这两个概念的不同。语言是一种总的符号体系,是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是抽象的系统,有相对的稳固性。言语是个别人的话语,是具体的事例,有灵活的选择性。语言与言语的关系是工具和对工具的运用的关系。

据此我们可以知道语言的美与言语的美是不同的。语言美是语言体系表现出来的审美特征的总合。言语美是语言的美在具体环境中的体现。语言的美给人感觉到的必先是言语美。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诗词歌赋,名家名篇,教师与学生可以借此一窥言语的审美特点,提高自身对言语的审美能力。

那么言语的审美特点有哪些呢?

一、音乐美

音乐美是在交际过程中,为适应听觉的需要,有目的,有规律地对语音进行排列组合,从而形成一种音乐旋律。也就是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能引起美的体验。汉语“四声”的抑扬变化,“平仄”的相重、相间、相立,单双音节的配合匀称,双声叠韵的铿锵舒缓,叠音词的流畅婉转等,都给言语形成某种节律美、音响美提供了客观的物质基础。一旦言语具有音乐那种表达情感,描绘形象,提示主题的性能,我们的言语就会变得更美。

诗歌是言语音乐美的典型代表。我国古代的格律诗采用了音步、平仄、对仗、韵脚等多种艺术手法,更能发挥抑扬顿挫各种变化的艺术表现力,从而使我国的吟诗能产生音乐般的艺术效果。五四以后,产生的新诗对平仄、对仗等要求不再那么严格,但也并非只求绝对的自由,不求音乐美。事实上,新诗也有自己的音韵和格调,只是与旧体诗的风格不同罢了。以余光中的《乡愁》一诗为例: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呀/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首诗广为流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虽不是格律诗,却有自己的格律。每一节中各句的音节组合虽然长短不一,但在整体上却有统一的韵脚和节拍,使全诗的音响既富于变化而又整齐一律,从而形成一种复沓回旋的韵律和节奏。

二、含蓄性

言语贵在含蓄,“含”是含隐,“蓄”是蓄绣。所谓隐,就是言外之意,所谓绣,就是篇中之萃。我国许多的优秀作家在言语的锤炼上都遵循着“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的原则。往往不是直抒其意,而是言在此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自己去体味。这样的言语才有味道,显得含蓄隽永,回味无穷。言语的含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言语的耐人寻味;二是指言语的多义性。言语的耐人寻味是指言语表达的不直露,禁得起细细推敲,琢磨,如一杯酽茶,越品越有味道。就拿《诗经》中的《关 雎》来说:“参 差 荇 菜, 左 右 流 之。窈 窕 淑 女, 寤 寐 求 之。求 之 不 得, 寤 寐 思 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中用“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求取荇菜”来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又用辗转,翻覆不能入眠来从侧面反映“君子”对“淑女”的思慕之情。这些隐喻和侧面描写,要远比正面描写给人以更多的想象与回味的余地。

就多义来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的“臭”字,可解释为“味道”、“香味”、“臭味”,虽然“臭”字在唐代有其固定的含义,但对我们来说,这三种解释都能够成立。就诗中所表露的情感看,最后一种解释更能表达作者的愤怒之情,但如果我们仅仅承认这种解释的唯一合理性,则大大削弱了它的丰富的内涵。

三、幽默感

言语的幽默感来自于言语所创造的幽默的形象。它产生于特定的语境,而不是说言语本身具有幽默感。

幽默相对于笑话和滑稽显得深沉、高雅,而相对于讽刺与机智,则显得温和、含蓄。当然这并不是说幽默就与这些“邻居”无关。有时幽默是机智的表现,有时幽默是为了讽刺,而有时幽默又等同于滑稽。

例如,苏格拉底在向别人解释他为何取了一个凶恶的老婆时说:“作为一个驯马师他宁愿选一匹烈马来做自己的马,而不选驯马来做自己的马。假如他能够驾驭烈马,那所有的马就容易驾驭了。我为了能和所有的人和睦相处,所以才取了这么一个老婆。”在这里苏格拉底的幽默就反映了他的机智。言语的幽默来自于对语言在语境条件下的巧妙运用。这些方法有:把同音、同韵的字、词以及形近字、多义字、词、句巧妙地结合起来或通过语词的表面意与实质意的对比等,达到幽默效果。

四、柔美感

柔美感是指言语所塑造的柔美形象而给人的感觉,同时也包括言语自身的色彩、语势和语音的形式因素以及两者的结合与统一。

一般来说,使人产生柔美感的言语自身应该是轻柔、委婉、含蓄的。在语词所组成的语句及文本的节奏韵律上也是和谐的、舒缓的。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描写儿女私情、离愁别恨的作品,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及李清照的一些古诗词作品大多细腻婉转。在现代作品中,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沈从文的《边城》,戴望舒的《雨巷》等作品多体现了柔美的品格。

五、壮美感

壮美与阳刚、刚健的概念相差不大。具有壮美感的言语是语言的语音、节奏、质感及力度和它所塑造的壮美形象的统一。

言语的壮美感来自于它所塑造的壮美形象及抒发的壮美感情,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其次来源于言语在语境条件下所显示的质感,比如词中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用词铿锵,“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形象极具壮美感。

李白、苏轼、辛弃疾等人的很多作品多具有壮美而刚健的特色。如苏轼的《百步洪》写水泼冲泻:“有如兔走鹰落,骏马下注千丈破,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就显得气势恢弘,情感激越而语言嘹亮。现代文学中,郭沫若、贺敬之、郭小川的诗歌,刘白羽的散文,在激进色彩下的气势与情感及其用词,也是如此。

六、平实感

平实感的言语与华丽、繁缛的辞藻相对,指平淡朴实的言语给人的美感。但并非“质木无文”的白话,而是在特定的语境下以简洁洗练的言语实现丰富内涵的表达。它有时和柔美的风格联系起来,更多的时候则具备了可供回味的含蓄效果。古人常说的“实境”、“冲淡”、“自然”等审美范畴多少含有平实之意。

选择平实的言语对于作家来说是一种冒险,因为要使这平实的言语“有味”,要使之表达丰富的内涵并不容易。平实的言语不等于大白话,而是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只是结果以通俗易懂似乎未经加工的形式出现,具有加工效果而不露加工痕迹。

第7篇:关于白露节气的诗范文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全唐诗》)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 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全唐诗》)

刘禹锡(772-842),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全唐诗》)此诗作于远放江州之际,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于时间的转换中逗出空的转换,又于时空的转换中,透出感情的转换,昔之乐游,今之苦叹,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全唐诗》)

皮日休(约833--?), 字逸少,襄阳人。诗与陆龟蒙齐名,有《皮子文薮》。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宋诗钞》)

这首长歌十四联二十八句,可谓中秋诗中的长篇。诗中从月升写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月,又生动地记述了中秋人事。诗中"一杯未尽银阙涌,乱去脱坏如崩涛"气势堪壮,"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想象独特,"千灯夜作鱼龙变","低昂赴节随歌板"说出民风,"归来呼酒更重看","对月题诗有几人"道来己情,全诗景情交错,人我杂出,气格抑扬,诗情顿挫,低回中转酣畅,激越中出衰婉,实为中秋咏月诗中的上乘之作。

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第8篇:关于白露节气的诗范文

关键词:中唐;气衰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157-01

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说过:诗到钱、刘蒴露中唐面目。“此后。”诗到中唐,气骨顿衰成为评论唐诗的一个定格。这回话从宏观上把握了诗歌在唐朝甚至在整个诗歌发展史上的变化转变。、

在这句话中,“气骨”不同于魏晋时期建安文学型成的风骨,它指的是诗歌中反映出来的一种精神状态。重点强调的是诗歌中的反映出来的一种精神状态,重点强调的事”气“是诗歌中含纳的文人的精神面貌。”顿“是顿时之意,在整个诗歌发展史上,这个”顿“确实是短暂的而仔细说来却应该归结于一个朝代的一次转折――”安史之乱“。”衰“是衰落,渐趋萎靡的意思。而”气“之”衰“。即”气“之消逝。

盛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鼎盛时期,发展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而发生于此时的”安史之乱“却长达八年之久,最终请少数民族帮助才得以平定。它用历史的漫长消磨了一个盛世的光环,消磨去了它的物质。气势和精神,从而结束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极鼎盛时期,封建王朝从此衰落下去。唐朝政治形式也随着安史之乱后节度使自治的确立而发生变化,唐内部已分化,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而一个朝代的文人的精神面貌,是以国家的强盛与否定为前提的,正是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后的这种政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人的心态,从而反映到诗歌创作中,便表现为”气骨顿衰。

”诗到中唐,气骨顿衰“主要表现在诗歌的色调,意象的选择及其情感的流露上。下面我从山水诗等角度进行举例分析。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问题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以上两首诗,前者是盛唐时期以山水田园诗著称的孟浩然的作品,它用“春”字交代了写作的时间,通过感觉和猜想,描写了明媚宜人的大好春光,似有惋惜之情,但心情并不衰伤。一个“不觉”,便足以体现出诗人闲适恬静的愉悦心境。后者是中唐时期的柳泉宗元的作品。《江雪》中“绝”和“灭”两个用字反映出环境极度的清冷寂寥,“寒”和“雪”则体现出浓郁的严寒的肃杀之气。 整首诗以暗淡的冷色调与话语尖利的峭硬结合,表现出诗人忧愤、寂寞、孤直、激切的心性情怀,孤独,肃杀中闪现出一种深沉凝重而又孤傲高洁的生命情调。

两首诗相比,虽都写景,但后者诗中之气明显衰落。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送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后树梨花开。”

《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以上两首诗,前者是生活在盛唐时期的浪漫主义边塞诗人岑参的作品。盛唐时期,岑参出使西北,虽在边塞但并没有战争,莫边塞诗多写边塞景物及想象。“梨花开”等就体现出戍边将士不畏严寒的乐观精神,也使边塞风光更显神奇壮丽。《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整首诗体现出一种大气磅礴、昂扬奋发的格调。另外,盛唐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和高适的《别董大》

第9篇:关于白露节气的诗范文

那日见一道鱼料理菜谱用杏仁茶煮桂鱼,这对我来说可太新鲜有趣了,顺道查了一下这桂鱼与鳜鱼除了同是鱼还有何牵连,查起鳜鱼竟是诗意连篇,更体会料理杏仁鳜鱼的浓情蜜意了。

杏仁鳜鱼果然肉细汤浓,意寓绵长,特意邀来的一位每餐无海鲜不欢的饭友,他说自己留学前是不碰海鲜,并最讨厌吃鱼的,因为鱼又腥又咸,鱼刺乱窜,怎么都是难食味恶。直到他在外国受邀吃了香港同学妈妈烧的年菜,那一桌的鱼虾蟹,方知海的美味,自己才知道耽误了海味多时。听他说起恋食河豚的美味比起坡自是毫不逊色,就是难见坡食河豚的才情与气魄。

旧时《江阴县志》如此记载:“河豚鱼,立春处于江中,盛于二月,无颊无印鳞,口目能开及作声,凡腹子、目、精、脊血有毒。”河豚之奇在其滋味鲜美,纵有剧毒,却止不住人“拼死吃河豚”之心。世人都熟坡“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却鲜注意后面便接着“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在东坡先生心中,为食河豚,是“值得一死”的。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暗许芳心,“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倾诉世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关于鱼的,美好得似乎都不大真实的诗词歌赋,古今中外一直就像料理一样精彩多变、滋味丰饶。

文人斟酌万千的诗句,蕴含着他们对这水中尤物说不尽、诉不完的钟情,索性便把人间的情爱与那嚼不尽的人生苦涩,也通通与它相衬。彼时,它不仅仅是需要入口食尽的盘中美味,更是心有向往的文人心中,那人生的浪漫五味。

也就是这样,那日一个杏仁鱼汤的菜谱发展成了饭友鱼料理的聚会,最终,想来该有四季岁时里关于吃鱼、捕鱼的种种。于是就开始《鱼情鱼理》这本书的策划与邀稿,一路下来,真是滋味与故事双双收获。也许,“于情于理”这词,本就是由这些关于鱼的动人情意演化而来,只是哪一本重要文献遗失在了不可重来的时间沟壑之中,于是乎,这个更美好些的来由,便渐渐被忘却了。

生活或是风华忙碌或是落魄不堪,总有时要来吃一尾鱼,有人吃鱼有人补鱼有人料理有人写鱼,由内到外,由精神到肉体,由海上穿梭的鱼或鱼家门前海风醺着的腊鱼味到海里正破浪前进的飞鱼王子或主厨正做着的鱼料理,人与鱼之间的前尘往事已千古,诗人彼时的所感所想、人生境遇,焉知与他那一年在江南品过的鱼,就不是一个味道呢?怀想往事,再没有比做出一道鱼,放入口中的滋味更能传达了。

古来的二十四节气,雨水惊蛰,清明谷雨,白露秋分,寒露霜降,明明说的是天时地利,却好似是一幅幅由水墨描绘的旧时情景,岁月让人想到油纸伞,农人的斗笠,杏花春雨这般隽永的事物。再一转眼,无论霜露,只看那字眼,就好似能感受到切身的寒意。古人表词达意的功力,实在不容小觑。

鱼情鱼理,每个节气那些关于鱼的二三事,本只是“什么季节吃什么鱼”的朴素问题,偏偏与那诗句背后的动人故事,与那文人墨客的浪漫情怀彼此感染一番后,就变成了一个节气一副诗情画意的食鱼图了。吃鱼这件事情,竟好似尝到了千百年前的一段人生,或是一段曾从书中读过的往事。

“四季渔歌”的章节,从“忽如一日春风来”到“冬尽今宵促”,讲了一年四季里林逋的梅妻鹤子,纳兰性德的人生初见,柳宗元的独钓寒江,白居易的把酒言欢,从春秋战国到东晋南朝,再到唐宋明清,仿佛有一条活了千岁的鱼,徐徐游来,载负着文人们情态各异的人生故事。

风光四时异的西湖,秋意浓重的姑苏城,诗意袭人的宏村,这里亦藏着江南的窈窕风景;鱼书雁信,年年有余,鲤鱼跳龙门,这里也少不了古人赋予鱼的美好想象,温婉柔情或是决绝凛冽,千百只鱼便有着千百种性格姿态,宛若人生百样。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