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踏青的诗词范文

踏青的诗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踏青的诗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踏青的诗词

第1篇:踏青的诗词范文

因为“我国自古‘文语’便是分道扬镳,词典字书更是重文轻语。”故不少字词的读音为传统笺注所疏忽,加之客观事物的发展和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深入而引起的词义有变化发展,不少词有“一词可兼数义”的现象,且其代表的诸多意义间缺乏明确联系,而词义的变化发展也导致了该字词读音的变化。故本文就词牌名《踏莎行》中“莎”音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训诂学的相关理论做一补正,几经梳爬,拼凑小文,以示方家。

词最初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合音乐以供歌唱的,其所配之乐既有大量的民间市井俗乐;也有宫廷皇室雅乐,当然也不乏有文人燕集之乐。《踏莎行》便属“文人燕集之乐”,因据传《踏莎行》做为词牌名,其创制者为北宋名臣寇准,《湘山野录》载:“莱公(寇准)因早春宴客,自撰乐府词,俾工歌之。”说寇准在早春季节为宴请客人,自撰乐府词,且让乐工演唱。据《词律》记载《踏莎行》是寇准的自度曲,没有其它人写过这个词牌名,即《江南春》词注:“或曰:此莱公自度曲,他无作者。”寇准于春时见莎草离披,践踏寻芳,写景抒情,正相切合,忽然想起唐诗人韩“踏莎行草过春溪”之句,于是兴起创始该调,故《艺林伐山》载:“韩诗:‘踏莎行草过春溪’;词名《踏莎行》,本此。”

值得指出的是:时下有学者认为“踏莎行草过春溪”这句诗不是出自韩,而是出自《全唐诗》卷348第36首陈羽的《过栎阳山溪》:“众草穿沙芳色齐,蹋莎行草过春溪。闲云相引上山去,人到山头云却低。”至于“踏莎行草过春溪”究竟是出自韩还是陈羽,本文只能存疑,留给其它研究者去探讨。

二清字音韵训诂学家段玉裁在《广雅疏证序》讲到:“圣人之制字,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学者之考字,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又因为“文献语言中是汉字形、音、义三者的关系,声音是形式,意义是内容。语词中声音和意义的结合,完全是特定语言社会约定俗成的结果。”所以笔者试查阅现行各大辞书,通过梳理出“莎”的源流而“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

1.《说文解字》

在《说文・艹部解字》[卷一]:“艹部,莎,镐侯也。从艹沙声。苏禾切”其字原形如右图:

2.《康熙字典》

在《康熙字典》:“[唐韵][集韵][韵会]苏禾切[正韵]桑何切,音唆。草名。[说文]镐侯也。一名侯莎。[尔雅翼]茎叶似三棱,根周匝多毛,谓之香附子。一名雀头香。[博雅]地毛,莎也。又木名。[广韵]似桄榔,其树出面。又[前汉・冯奉世传]莎车王万年。[注]莎车,国名。又亭名。[水经注]莎泉南流,水侧有莎泉亭。又[集韵]师加切,音沙。虫名。[诗・豳风]六月莎鸡振羽。又宣佳切,音绥。瞪,以手切摩也。[礼记・曲礼]共饭不泽手。[疏]泽谓瞪。又摩莎之,出其香汁。又[韵补]莎草之莎,叶音绥。[马融・广成颂]镇以瑶台,纯以金堤,树以蒲柳,被以绿莎。”

3.《汉语大字典》

(1)suō《广韵》苏和切,平戈心。歌部。

①单子叶植物纲莎草科植物的通称。宋愿在《尔雅翼?释草》:“莎,茎叶都似三棱,根若附子。周匝多毛……谓之香附子。”②木名。《广韵・戈韵》:“莎,亦树,似桄榔,其树出面。”③同“蓑”。《广雅・释草》“其蒿,青蓑也。”清王念孙疏证:“蓑与莎同音,青蓑,即青莎也。”④蓑谢。唐陆龟蒙《杞菊赋》:“尔杞未棘,尔菊未莎,其如予何,其如予何。”

(2)shā《集韵》师加切,平麻生。歌部

莎鸡:虫名。即纺织娘。宋罗愿《尔雅翼・释虫》:“莎鸡……一名络纬,今俗人谓之络丝娘,盖其鸣时又当络丝之侯。……今小儿夜亦养之,听其声。”

再如《诗・豳风・七月》“六月莎鸡振羽。”唐李白《独不见》:“春惠忽秋草,莎鸡鸣西池。”

(3)suī《集韵》“宣传切,平脂心。”谏:两手搓磨。《集韵・脂韵》:“莎,谏,以手切磨也。”如《礼记・曲礼》“共饭不泽手。”清郑玄注:“为汗手(生)不e,泽谓谏也。”

另外在《辞源》;《新编古汉语词典》;《王力古汉语字典》;《中文大字典》;《大辞典》;《汉语大词典》;均记载到:“莎”,当其念作“suō”时,做①草名;②树名;③通“蓑”字;④地名。当其念作“shā” 时,为虫名,即莎鸡,俗称“纺织娘”。 蔡邕月令章句曰:“蟋蟀虫名,斯螽莎鸡之类,世谓之蜻}。”李贺《房中思》诗:“谁能事贞素。卧听沙鸡泣。”

三因为《说文解字》是用一个字来给另一个字注音,《说文》有“莎,从艹沙声”那就有必要考究“沙”的读音。在《说文・水部》(卷十一)“沙,水散石也。从水从少。水少沙见。楚东有沙水。所加切。另沙,谭长说:沙或从āK加切。ǎ子结切。”

“沙”在《康熙字典》中“[唐韵]所加切。[集韵][韵会][正韵]师加切,音纱。又如[广韵][集韵][韵会]所稼切,音嗄。声嘶也”。即“沙”可念“shāㄕㄚˉ”或“shàㄕㄚA”。

当弄清“沙”读音后,依照《说文》中“莎,从艹沙声”,那么“莎”就可念“shāㄕㄚˉ”或“shàㄕㄚA”,但“莎”又怎么念做“suō”?笔者认为“莎”本音念“shāㄕㄚˉ”或“shàㄕㄚA”,却因为“语言之变化有二:第一,由语根生出之分化语;第二,因时间或空间之变动而发生之转语。分化语者,音不变而义有变。……转(注)则义同而语为二。”“声转之变,由于方言;韵转之变,本乎方音。”所以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尤其是在口授中难免不受各地的方言方音等诸多原因的影响,以致原本用反切法拼读出“苏禾切”的音来表示“莎”音,在后世已难以拼读出,但“莎”的“suō”音与“苏禾切”通过反切拼出音最相近,想必 “莎” 也因此成了多音词。

故在汉时这个“从草沙声”的“莎”应该是一种植物,名为莎草。以“莎”字为词根而组成的词也很多,如有“莎池(周围长有莎草的水池);莎岸(长着莎草的岸边);莎洲(长有莎草的水洲);莎香(莎草的香气);莎庭(长满莎草的庭院);莎径(长满莎草的小路);莎阶(长满莎草的台阶);莎台(长着莎草的楼台)等等。

“莎草”作为文学意象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有也提及,如:《汉书・司马相如传》中“薜莎青X。”其中《汉书音义》曰:“薜,赖蒿也,莎,镐侯也,青X,似而大也,音烦。潘岳《射雉赋》中的“青秋莎靡。”《淮南子・览冥》的“田无立禾,路无莎X。”唐人韩诗:“踏莎行草过春溪”,首次用“踏莎”来抒发“践踏寻芳”之情。所以《艺林伐山》载:寇准于春时见莎草离披,践踏寻芳,写景抒情,正相切合,忽然想起唐诗人韩“踏莎行草过春溪”之句,于是兴起创始该调,“词名《踏莎行》,本此。”

四在《苏轼诗集》卷三中有诗《次韵杨褒早春》,对“莎”字在组成“踏莎”一词中的读音有了提示,即

次韵杨褒早春

穷巷凄凉苦未和,君家庭院得春多。

不辞瘦马骑冲雪,来听佳人唱《踏莎》。

破恨径须烦Lf,增年谁复怨羲娥。

良辰乐事古难并,白发青衫我亦歌。

细雨郊园聊种菜,冷官门户可张罗。

放朝三日君恩重,睡美不知身在何。

从诗中不难看出,全诗押“uo”韵,同时也说明了“莎”字在组成“踏莎”一词中的读音是念“suō”。

这同样在曹冠在《赋夏初临一阕,以纪时日》对“莎”的音韵也有取用,即:

翠入烟岚,绿铺槐幄,薰风初扇微和。

茂樾扶疏,绛榴花映庭柯。

瀑泉飞下层坡。

间新篁、夹迳踏莎。

良辰佳景,登临隽游,清兴何多。

流觞高会,不减兰亭,感怀书事,聊寄吟哦。

升沉变化,任它造物如何。

蹑磴攀萝。

上冲霄、满饮高歌。

醉还醒,重宴画楼,赏玩金波。

在《钦定词谱》中该词有所说明:“惟后段第九句不押韵异。按,《燕喜词》别首,“醉挥毫,知音为我,发兴高歌”,与此同。

以上数例,《踏莎行》的“莎”确是念 suō ,但需要说明的:《踏莎行》是一种词牌,字面“踏莎”指的就是践踏莎草之意,但“行”不是行走的意思,是指韵文的一种体裁。“莎”的另一个读音 shā ,则一般用于拼写少数民族或外国的人名如莎士比亚,但是表草名“莎草”的“莎”仍然读 suō 不读 shā。

参考文献:

[1]王光华. 误读词牌名读音辨正[J].教研论坛,2007(7)

[2]郗政民,古书未释词语荟释[Z].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3]万树.词律[R].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4]嗟余听鼓.“踏莎行草过春溪”究竟出自韩还是陈羽[EB/OL]..cn/tableforum/App/view.php?bbsid=332&subid=0&fid=59143&p=goto0, 2008-10-16

第2篇:踏青的诗词范文

关键词:唐宋诗词;节气; 景物;闺怨;思家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对于这些浸润、涵养着中华文化精髓的节气,唐宋诗词中多有记载和描写,“节序词不仅在数量上于词林蔚称大宗,亦为词家创作的重要题材。”[1]节气为诗词创作提供了素材,而诗词创作也为这些节气平添了诗情画意。

一、唐宋诗词中的节气之景

二十四节气与一年四季的变换紧密联系,每一个节气都代表了一段独特的物候。在唐宋诗词中,对每一个节气的景物均有描绘,文人墨客用诗词诠释着节气的独特美景与气质,将一幅幅节气的画卷铺就在我们眼前,展现诗情画意的岁时雅趣。

立春时节,万物复苏,生机初绽的春意散发着活泼的气息。正如罗隐的《京中正月七日立春》:“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整首小诗歌清新活泼,嫩芽、归雁、游鱼都在这天迫不及待地想与春天接触,“游鱼迸冰”展现了冬末立春之时的勃勃生机。立春,是冬春的分界点,“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张九龄《立春日晨起对积雪》)冬天还意犹未尽,春天已悄悄到来,冬雪与春花的融合之美在立春时节完美地展现着。春季是生命的初绽之时,而夏季则是万物的繁茂之节。“绿遍山原白满州, 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江南的农历四月已进入“小满”,绿意盎然,烟雨蒙蒙。而到了夏至,“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这时,树木葱翠,绿荫静寂,翠竹和荷花昭示着盛夏的到来。炎热的夏季过去,便是凉爽的秋天了。杜甫《崔氏东山草堂》云:“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里,总会让人感受到“一枕新凉一扇风”、“满阶梧桐月明中。”(刘翰《立秋》)的凉爽与明静。“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冬季给人沉寂、萧寒之感,但“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杜甫《小至》),在冷寂的冬日中正孕育着新春的力量。

“客观世界孕育了自然美,又促进诗词作家用饱蘸激情的笔墨创造出色彩纷呈的艺术美。”[2]在唐诗宋词中,节气不再仅仅是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它们已被赋予了审美的情趣与雅致。

二、唐宋诗词中的节气之状

二十四节气是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历法,因此,在唐宋诗词中,对各个节气中的农事生产和生活也有较多的描绘。如梅尧臣《田家四时》:“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蚕女应自念,牧童仍我随。”“春雷响,惊蛰至”,人们进入了春耕季节。“农事不可迟”表现了节气之于农事的重要性。为不误农时,“农夫”、“蚕女”、“牧童”纷纷投入到自己的劳动中。“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杨万里《插秧歌》)诗歌向我们展现了“小满”时节农事劳动的紧张、繁忙。

在唐宋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有各个节气的农事活动,还可以了解到不少有关节气的生活场景。如:?刘辰翁的《鹧鸪天(立春后即事)》:“旧日桃符管送迎。灯球爆竹斗先赢。鹿门乱走团栾久,才到城门有鼓声。梅弄雪,柳窥晴。残年犹自冷如冰。欲知春色招人醉,须是元宵与踏青。”立春,代表着春天的降临,春色虽然未满人间,但人们“换桃符”、点“灯球爆竹”,热烈地迎接新春的到来。

在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中,“清明”最受文人的青睐,清明时节的活动也总是被写进诗词当中,因为它不但是一个节气,更是一个节日,包含着很多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宋代高菊卿在《清明》诗中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反映了古人扫墓的情景。宋代程颢的《郊行即事》写出了清明踏青流连忘返的心情:“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清明春风拂柳之际,女子三五成群荡秋千于郊野树下,正如韦庄的《长安清明》诗云:“紫陌乱嘶红叱拔,绿杨高映画秋千。”诗歌描绘了一幅“少女秋千图”,着实充满了诗情画意。在唐宋诗词中,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插柳等一系列清明活动都得到了再现。

三、唐诗宋词中的节气之情

借景抒情总会出现于唐宋诗词的创作中,面对各色景物,诗人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展现着四时景物的特色与变迁,也总会勾起敏感女子的伤感。春燕秋叶、秋雨冬霜都会引发女子的闺怨情怀。对于情感细腻的女子而言,二十四节气中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都浸润着她们的酸楚孤独。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欧阳修《踏莎行》)春分时节,百花齐放,风光旖旎。但女子却无心欣赏这盎然的春意,诗人用“新燕成双”、“薜荔依墙”、“莓苔满地”与女子的孤身一人形成对比,显出了女子的孤独。用“敛皱眉山翠”表现了闺阁女子的蹙眉愁容。春光虽好,但女子心里却有万般孤独,春分时节万物成双的景物不但没有使她感到愉悦,反而更显她的孤寂。

春色满园的生机让闺阁女子感到自己的孤独,但待到春意渐消时,她们又对春天的逝去感到悲伤。“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李清照《点绛唇》)清明、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两个节气,雨水打落春花,催促着春天离去。“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更深的情。”[3]李清照借花寓情,表现了女子看到暮春落花时,不禁自伤薄命,感叹青春易逝,芳华不再的悲伤之情。

“自古逢秋悲寂寥”,在夏末秋初之时,闺阁女子已心怀愁绪。处暑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日左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道:“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此时,“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马上就要进入深秋。“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仇远《处暑后风雨》)深秋虽未至,但一场秋雨一场凉,此时暑意已消,纨扇已无用处。窗外的疾风急雨不禁让女子忆起欧阳修笔下凄凄切切的秋声,与心中的悲凉相互唱和,显出几分悲苦与寂寥。

于内心敏弱者,春盛也愁,春逝也怨,夏去也忧,又逢寂寥凋零的秋,更添新愁。“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王维《秋夜曲》)到了“白露”,湿气渐重,露水的寒凉让身着单衣的女子感到冷意,但即便如此,她也不想进屋。一句“心怯空房不忍归”把女子心中对独守空闺的寂寞与胆怯展露无遗。

唐宋的诗人、词人用二十四节气中景物的特色来述说女子的闺怨,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或景与情对比、或情与景照映。闺阁愁怨在节气之景中得到抒发,也为节气增添了一些细腻、柔软的人文气质。■

参考文献

[1] 黄杰.宋词与民俗[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

[2] 赵爱平.唐宋诗词中的色彩美[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29(03): 8-9.

第3篇:踏青的诗词范文

香港大学著名教授、国学大师饶宗颐,被海内外文化界人士视为与季羡林齐名,有“北季南饶”之称。1984年春节,饶老应约给香港一家中文刊物写了副春联:“岁月随人好,山河照眼明”,不仅寓意很好,字也写得好。洒金纸的春联随刊物寄送读者,人见人爱,争相传诵。当时,正值外交部副部长周南率中国代表团与英国就关于香港回归问题谈判后期,不少港人彷徨观望、情绪悲观,饶老的春联,为香港平添了几分信心和春意。6年之后,1990年春节前,周南临危受命出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当时港人对国家和香港的前途忧心忡忡,周南甫抵香港机场,接受记者采访时发表了即席谈话,送给港人“春在枝头”四个字(出自宋代《悟道诗》: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此话一出,香港传媒很快悟出了其中的暗喻,纷纷报道和评论,认为周南给港人带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信息。周南的四字赠语和饶老的对联,可谓异曲同工,都给动荡中的香港带来春讯。

周南擅外交,工诗词,饶老早有所闻。他与周南相见恨晚,很快成了好朋友。周南向记者称赞饶老通古博今,精通甲骨、语言、目录、考古及诗画各个领域,是一位多专多能的学术泰斗。两人写诗填词,互相唱和。1996年香江出版社出版《周南诗词选》,赵朴初作词《临江仙》代序,饶老写了序言,云:“晚清外交家多诗人……周南先生扬历中外,晚秉铎港。簿书鞅掌之间,休暇日仍潜心诗艺。偶有所作,轩轩逸气,吐气清警,波澜壮阔,不同凡近……诵先生‘看将挥写好江山’之句,不禁神与俱往……”饶老十分称道周南的人品和诗词,其中“轩轩逸气”四个字,被海内外文化界公认概括了周南诗词最主要的特色。序言中引用的“看将挥写好江山”的诗句,出自周南1996年写的七绝《香港回归日近》:“乾坤旋转瑞珠还,五世英灵尽解颜。莫道神州豪气减,看将挥写好江山。”饶老对此诗异常赞赏。

1997年,周南在香港回归前半月,发现胃部患恶性肿瘤,医生要求立即做手术切除。周南重任在身,提出香港回归后再做手术,医生警告到那时肿瘤可能会转移,周南说:“那是天不容我周南也!”他对内对外严加保密,坚持完成香港顺利回归的各项工作,在参加香港回归庆典和香港特区政府成立大会后获准退休回京治病。是年下半年,饶老接到周南从北京寄来的信及《养疴三亚》的七绝,诗云:“镇日南天踏浪行,白沙碧水最关情。风波险处迎头过,卧后涛声一味清。”这首诗含意深长:南天踏浪,牵挂着沙水风情,在港工作时的险恶风波都迎头顶过了,终于换来现在“涛声一味清”的境界。喜悦之情,跃然纸上。饶老看了信和诗大喜,即写和诗一首,小序曰:“周南先生远寄新诗,兼云在三亚日日海泳,健康大进,赋此报之。”和诗云:“珠崖云日岁华新,在远从知更日亲。正合徜徉好风月,鸥波浩荡谁能训?”和诗同样寓意深沉,耐人寻味。香港回归一年,正是自由自在欣赏好风景的时候,祖国统一、发展进步的潮流浩浩荡荡,势不可挡。饶老在诗中对周南的关切之情,感人肺腑。后来,周南夫妇到深圳参观时,饶老在他的女儿陪伴下从香港到深圳探望相聚,畅谈友情和诗词。

2007年香港回归十周年前夕,香港《文汇报》发表周南写的五言古诗《登庐山二十五韵》,这首诗是周南游览庐山时触景生情写的。诗从景物写起,睹物思人,从“白傅贬江州”到彭泽翁“归耕南山下”,感叹“虽曰神仙居,屡遭风雷扰”,且喜“功过是与非,青史明浩浩”,“世事如转烛,曲径成大道。复见阳和日,风光益窈窕”。最后勉励青年人要顶天立地,报效祖国。时已九十高龄的饶老从报上见到这首诗,亲笔手书对联遥寄在京的周南,以“吟咏击节”称赞其诗。周南对自己离港卸任10年之后,仍然得到知音的赞许,尤感欣慰,多次向人提到此事。

(作者系第九届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

第4篇:踏青的诗词范文

文洪哲

清明节,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易通卦验》中说,春分加15日为清明。《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前继春分,后启谷雨,是农历24节气之一。此时,春光明媚,桃红柳绿,正是春耕春种的好时光。正如古诗写的“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说到清明诗,人们最容易想起的是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意趣盎然,爽朗明快,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人们争相吟咏。

清明的习俗中,保持最久、流传最广的是扫墓。描写古代清明扫墓的诗也比较多。例如:“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白居易《寒食野望吟》)“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高菊 《清明》)。

清明前后,气温渐暖,万物复苏,水暖花香,人们都喜欢到郊外踏青。大诗人杜甫曾写出“江边踏青罢,回首先旌旗”的名句。宋代诗人张先有“芳草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的佳句,描绘郊野踏青游人采集花草,虽时已黄昏却留连忘返的情景。诗人吴惟信用诗句画出人们游春的热闹场面:“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唐朝始,清明有烧柳、戴柳的习俗。《唐辇下岁时记》说:朝廷清明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酉阳杂俎》中说,“戴柳可免虿毒。”到五代和宋朝演变为插柳。宋赵元镇就有“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纪年华”的诗句。

怀念先辈的心情,古今都一样。丙辰清明,首都广大人民为悼念敬爱的总理,反对“”的倒行逆施,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四五运动”。“愤怒出诗人”。愤怒的人民以诗词为武器,无情地揭露政治流氓、江湖骗子的丑恶嘴脸,像一把把匕首击中了“”的要害。

刘墉巧解“夫”字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刘墉、和 也曾一同陪着游玩。

一天,见一农夫荷锄而过,乾隆问道:“这是何人?”

和抢前一步答道:“是个农夫。”

“这农夫的‘夫’字怎么写?”乾隆又问道。

和 答道:“农夫之夫,即两横一撇一捺,与轿夫的‘夫’、孔夫子的‘夫’、夫妻的‘夫’以及匹夫的‘夫’同一写法。”

乾隆听后摇头说:“你身为宰相,却连一个‘夫’字都不能解!”又转脸问道:“刘墉,你来说说看,农夫的‘夫’字当作何解?”

刘墉不慌不忙答道:“农夫是刨土之人,所以‘夫’字应是上为‘土’字,下为‘人’字;轿夫为肩扛竹竿之人,所以‘夫’字应先写‘人’字,再加二根杆子;孔夫子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夫’字应作‘天’字出头之夫;夫妻是两个人,‘夫’字就是‘二’字加‘人’字;而匹夫就是百姓,可载舟也可覆舟,是巍巍大丈夫,理应作‘大’字加‘一’字才对。用法不同,写法自当有别,岂可混为一谈?”

乾隆听后,拊掌大笑,赞道:“真不愧大学士也。”和 听了,只好尴尬地跟着笑起来。(许献雄)

什么狗

主人打开房门后,方知来访者是一位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在他的脚旁还有一只狗。主人忙将客人请进屋,热情地接待并交谈起来,两人一起回忆着当年的大学生活。这时,那只狗开始追逐主人养的猫,它上窜下跳,碰翻了柜子上的一对做工考究的花瓶,又摔坏了床头柜上的一个精美的台灯,最后才算躺在沙发旁安静下来。

第5篇:踏青的诗词范文

荡秋千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中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一、大烧纸,九K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

二、冥钞,这是人间有了洋钱票之后仿制的,上书“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并有酆都城的图案,多系巨额票面,背后印有佛教《往生咒》;

三、假洋钱,用硬纸作心,外包银箔,压上与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

四、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的《往生咒》,成一圆钱状,故又叫“往生钱”;

五、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旧时,不拘贫富均有烧包袱的举动。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焚化时,划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烧三五张纸,谓之“打发外祟”。

有的富户要携家带眷乘车坐轿,亲到坟茔去祭扫。届时要修整坟墓,或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祭罢,有的围坐聚餐饮酒;有的则放起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娱乐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此即是扫墓又是郊游,兴尽方归。

六、清明节用花,一般来说,白色的花表示哀悼,选择白百合、马蹄莲等用于扫墓是比较合适的,而白玫瑰、栀子花或素色的花则象征着惋惜和怀念。还有的人偏爱蓬莱松、排草等朴素植物。当然,如今扫墓用花也不再拘泥于此,很多市民会根据过世者的年龄和喜好选择花卉种类,如勿忘我、黄玫瑰、红玫瑰、天堂鸟等。

插柳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清明节春风明媚,绿树成荫。人们在这一天踏青、扫墓、上坟。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枝。这个习俗究竟从何而来呢?关于清明节有个传说和宋代大词人柳永有关。据说柳永生活放荡常往来于花街柳巷之中。当时的歌妓无不爱其才华,并以受柳永青睐为荣。但因为生活不轨,柳永一生为仕途所不容,虽中过进士最后却于襄阳贫困而亡。他的墓葬费用都是仰慕他的歌女集资的。每年清明节,歌女们都到他坟前插柳枝以示纪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插柳的习俗。其实这个习俗早在唐代就有了。唐人认为三月三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清明节插柳的习俗非常盛行,人们踏青玩游回来,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史籍典章的记载,清明节插柳总是与避免疾疫有关。春节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人们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于摇摇柳枝了。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寒食究竟在清明的前几日?有几种说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称寒食节,这样正好是清明节的前二天。唐代元稹的诗云:“初过寒食一百六”,认为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清明节与冬至本身所处的日期,就有一天的差异。因为寒食和清明的日子相近,而古人在寒食中的活动又往往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没有严格区分了。

清明前后流传着很多传统的风俗活动。如寒食赐火,清明扫墓,踏青郊游,打马球,放风筝,荡秋千,斗鸡,拔河等。这些活动随着岁月的赓续交替,社会的嬗递变化,有的习俗已被淘汰,有的仍遗留至今并赋予了新的内容。

第6篇:踏青的诗词范文

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你总能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挺身而出,你就是参天大树,有你真好!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有你真好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范文5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有你真好六年级第八单元习作1当夕阳收起最后一丝光芒,夜幕慢慢拉开的时候,我的自习课才刚刚开始。我从乡镇来到城市上学,顾不上分辨同学眼中对我是同情抑或鄙夷,只知道自己要埋头苦学,不辜负家里人的寄托。因为妈妈每天上夜班到很晚,我就会到离家不远的图书馆学习,我喜欢那里淡淡书香的味道,座位上每个努力奋斗的身影都会激起我不断奔跑的斗志。但让我唯一头疼的就是回家途经的那条窄窄的马路,因为没有路灯,总显得那样幽深,可以幻想出电影里种种恐惧的画面……

又是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刚下过雨,路面湿漉漉的。我夹紧衣服,准备大步穿过这条略带忧伤的道路。但一不留神,脚一滑我重重地摔在马路上,我顾不得疼痛,慌忙捡起散落在地上的书籍。这时,从身后传来缓慢的脚步声,我屏住呼吸,不知是错觉还是电影里情境即将再现,鼻头因紧张已渗出汗来。“这么晚怎么一个人走夜路?现在走夜路的小孩子可不多啦!”我顺着声音看去,隐隐约约看见一个穿着环卫工人服装,与爷爷年龄相仿的老人站在离我三米远左右的地方。“哦,图书馆学习才回来!”我应了一声就连忙夹着书快步准备走开了,还好,虚惊一场。

就在我准备大步流星向前走的时候,忽然感到身后有一束光亮起来了,我连忙回头望,原来在道路一侧有一间环卫工人的休息小房子,我以前并未留意过。灯光是从房前的那盏灯里照射出来的,虽然灯光微弱,但足可以让这条路不再“神秘兮兮”。灯下站着的正是刚才那位爷爷,我看不清楚他的模样,只知道个子不高,后背略驮着,他朝我挥挥手,示意我趁着灯光赶紧走吧。我鼻子一酸,眼泪不争气地流下来,或许在这个我一度认为冷漠的城市里,也会有给予我温暖的陌生人。而这种给予心灵的温暖真好,足可以让一个外乡来的孩子泪流满面……

我踏着微弱的灯光,一直朝前走,那晚我觉得这条路好长、好长,长到我舍不得走完它……

有你真好六年级第八单元习作2青春,一段被每个人封印在心里,充满向往、快乐的美好时光,使平平淡淡的人生变得精彩,有趣,值得回味。青春,有你真好。

在似水的年华中我们悄悄长大,慢慢退去稚嫩迎来成熟,慢慢忘记童活接受现实,慢慢离开温室乘风破浪。青春仿佛在空中舞动的落花,我们无法阻止花落,只能在花儿开放时期绽放最绚丽的光来。

青春是叛逆的,也是张扬的。有谁的青春不跋扈?青春是疯狂的,却又有着宁静与详和青春期的我们叛逆,古灵精怪,爱和父母吵架、爱和老师顶嘴、还爱和同学打架、似乎这种才能证明我们的存在。

青春中的每一个人,都没有想过自甘堕落,也没有一开始都就自暴自弃,每一个人都希望以独特的方式成长,引入注目,脱颖而出。

我们不畏风雨,勇敢坚强,在挑战中美丽。我们永远选择在风雨中屹立不!

青春如雨如风更如虹,青春是一个多梦的时代,我们开始给制自己的蓝图。梦想永远如彩般五彩缤纷,而现实往往以黑白色呈现。

我们用蜡笔在自己的天空涂上色彩,现实却总将它掩盖。幻想的泡泡永远败给现实的高空。

教室外的世界充满着魅力,飞过窗前的鸟儿,便牵走了无数人的心。也许再多的规劝也无法说服那些正在奔跑跳跃的心灵,因为那就是青春。

青春,我们的想法异想天开,有时不敢想象,因此会做出很多傻事,或为很多事苦恼,但我们又懂得知错就改,并有坚定的信念再次出发。无悔的青春,笑与痛并存。

其实,无论青春是放纵的,详和的,快乐的,悲伤的,只要我们走过了,就无悔,因为青春永的是一段最美的记忆。

青春如歌,唱响未来;青春如风,吹散阴霾;青春又好比一场大雨,即使感冒了也盼望回头再淋一次。

青春,有你真好。

有你真好六年级第八单元习作3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题记

莽莽红尘,大干世界,看四季更替,岁月轮回,总觉红尘荏苒,芳华刹那。捧

一卷古书,倾听古人的教导,流连历史的长河,品味时光的回声,不禁感叹:有你真好。

读诗,读唐诗三百,一夜梦回长安。“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高飞的白鹭,浮水的鹅,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像清泉流进我心窝。

枫桥的钟声,巴山的雨,边塞的战士,异乡的客,唐诗里有苦,唐诗里有乐,唐诗是祖先在向我诉说。

唐诗在千百年的历史沉淀中,如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照亮了中国乃至世界赏词,赏宁静宋词,去掉浮华喧器。若说唐诗如牡丹,华贵、艳丽,宋词便好似那一株幽兰,秀美、忙淡、赏宋词,不禁渴望“但愿人长久,干里共婵娟”的团圆美满,向往”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作名”的豪情壮志、意气风发;赏宋词,不禁羡慕“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凭生”的肆意,憧憬”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睛永定”的旷达人生;赏宋词,也会不禁悲叹”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悲惨遭遇,感慨“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无奈与心酸。

赏宋词,赏宋词万卷,总觉得任凭世界怎样变换,宋词都带着她独特的魅力,淡然与世,与尘世风景相忘,静待流水轻烟,

品史,品历史千年,重览华夏文明历史书太小,小到装不下一个人波澜壮阔的一生;历史书又太大,大到装下了中华上下五于年。

品史,领略了秦皇一统六国,刘邦项羽裂汉争霸;品史,见识了魏蜀吴“三分天下”,诸葛亮羽扇一挥天下安;品历史,欣赏大唐盛世繁华,只见那武则天成了于卢女帝;品史,望见那宋朝有年古都,又见大元的马蹄踏破了

天下;品史,见证了明清多少趣事。

历史似一座风景又似一位老人,不悲不喜,历史的故事,永远未完待续。

听钟声“滴答”,不禁感叹时光流逝。有你真好,独学时不寂寞;有你真好,失落时不彷徨;有你真好,失败时不放弃;有你真好,成功时,不骄傲,人生短暂,但书籍呀,有你真好!

有你真好六年级第八单元习作4母爱是伟大的,更是无私的。母亲,是给了我们生命的人,也是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够给我们爱而不求回报的人。

妈妈,有你真好。

记得有一次我摔倒了,你并没有像其他家长一样,把孩子抱起来拍拍他们身上的泥土,哄着他们。你却是对我说:“陈艺文,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原地爬起来。”我看你果真没有来拉我,于是我擦干了眼泪,自己一点一点爬了起来,自己拍着身上的泥土,想着:要是我能重新选择,我就要换一个好一点的,温柔点的妈妈。

妈妈,你见我爬了起来,就摸了摸我的头说:“如果我刚刚把你拉起来,你就永远不知道跌倒了就要爬起来这个道理。”我想了想,您说的好像也有道理,觉得自己好像错怪你了,就默默同意着您说的话。妈妈,有你真好,您让我明白了“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的道理。

您还让我懂得了学习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记得那一次我数学又没考好,而且全是计算题出错。您大发雷霆,一直问我计算怎么错了这么多?我只是害怕地缩在一旁,不敢说话,生怕自己火上浇油。您双眼放光,直勾勾地盯着我,像老鹰在天上寻找自己的猎物一样,问我:“这次你为什么没有考好?别人为什么可以考那么好?”“时间太紧了,好多人都没有写完,我都是写完了的,已经算是很好了呀!”我有点不满地回答道。而您却像没有听到我说的话一样,依然对我说:“别人怎么样我不管?但你得跟比你优秀的人比!”我小声的嘀咕了一句:“课代表那么厉害,他写完,我还不是写完了的。”您教育了我,之后跟我一起分析我的错题,结果发现那些错题我都会做,而且思路还特别清晰。最后你没有责骂我了,并告诉我:“学习是要脚踏实地的,不能太浮躁。”从此,我便踏踏实实地学习,向比我优秀的人学习!

妈妈,有你真好!

有你真好六年级第八单元习作5你如一抹阳光,照亮我的心房里;如一缕清风,吹散我的烦恼;你如一盏明灯,指引我前进的方向……回忆已走过的十一个春夏秋冬,我已经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小屁孩儿变成了一个花季少女,逐渐走向了成熟。这里面包含了你多少的心血,这么多年陪伴着我的是你——我的妈妈。

小时候,我还在牙牙学语时,是你买来画册,耐心的教我一个一个的读。有一次,妈妈叫我读“水”字,她先读了一次,我仔细的观察妈妈的口型,学着说出“水”。因为我们是四川人,经常说普通话分不清平舌翘舌。妈妈又说:“是“shui”,读的时候舌头要翘起。”我一直努力地说,第一次,我把舌头得太厉害了,读成了“rui”,妈妈又叫我把舌头再放平一些。我又读成“谁”,妈妈不但没有生气,说这个字的声调是三声,在我尝试了几次之后,我终于学会了怎么读“水”字。

三年级的一天,我刚起床时就感觉头有些晕晕的,但我没有告诉妈妈,只想喝点热水就好了。等我来到教室,还好只是头晕晕的,但我撑得住。放学后,妈妈来接我,回到家时我说很冷。妈妈看我脸红红的,用手摸了一下额头,发现很烫,她连忙跑进房拿拿来温度计,给我量了一下体温,量完体温后发现我是37。9度。妈妈赶紧把我送到医院,医生给我抽了血,诊断为甲流,需要在家隔离。就这样,那段时间,是妈妈一直陪着我,忙前忙后,不辞辛劳……

现在,在我奋笔疾书的静夜,你总是拿来一杯热烘烘的牛奶和几片面包。你在关上门之前,还会不停的叮嘱我:“一定要快点把牛奶喝完,以免牛奶凉了。写完作业就赶紧睡睡觉,不要熬夜,对身体不好。以后可不能不吃饭了。”

第7篇:踏青的诗词范文

岁暮云低,朔风卷帘

夜凝霜,残红烬。琴音声声若泣,晚风急。

空月似怯,花如雪。转身,繁华尽一缕冷香远。交错的,今时或往昔。

残月看尽,多少别离,倦意深几重?

玉阶花前愁更长,空怜秋色寒江水?几度寒山鸟语栖,南柯一梦芳心碎。冷月葬花魂,秋风染指语凉透。半帘幽梦残红落,冷碧窗前红烛泪。西风吹凉,孤影瘦。綠裸菩提,谁琴瑟?一片流水莲花,写清词。拂袖云水裹鸢冰,一地痴情碎帘陌。。昨日缘君,今日断。雕面离殇,冷雨泣。一纸秋风,扫无情。君别殇奴清骨瘦,冷颜灰如旧一缕青丝,追朱颜,花落愁。零落天涯,雁台秋,潇湘斑竹又添泪痕。一梦残红摧花容。云弦小轩,秋雨寒,秦楼玉阁,檀香冷。伊人轻纱,冷红妆。琴瑟冰弦,谁捻雪?一生冰馨碎霓裳。可怜红颜,谁枉颦?一袭旧梦空醉月,,叹叹,叹,

红绡陵藕,香魂短,翠念倚阑,空悲吟。雨紫难消空情恨,小蝶飞雨,冷香媚。错影挂苔痕。谁知痴情惹无情,偏是离殇写槽糕,一时羞红鸾蝶梦。叹,叹,错,错,错,,莫道人生难,莫道人间殇,把酒【问红尘】月琴扇,琴雨落。花情千度,独伊人。千杯尽一笑泯恩怨。梦琉璃思楼雨

清歌一曲罢无言

叹红尘雨三千

曲未终人已散

遗世而独立无眠莫笑我痴人愿

繁华落看惊鸿照影碧水连天

一身疏影,牵青衣,霖云舞,人生如雪最寂寞金缕鞋,步香阶,踏月,小桥烟雨吹

红楼清,愁絮飞,忘却那些无聊的空尘乱事,拍阑干,玉焚石裂,临风可再把知音续

倾了故国还踏马蹄清夜月,看那一缕轻纱染红妆,

青莲花,粉黛媚,一池馨绽芳天边,情思绵绵

一殿相思醉了谁的朱砂?黯了谁音容?难抛相思,也是无缘而黯然离。轻弹一曲离别梦染,

梁飞燕,若是天也遂人愿。

何别苦苦残卷在遥遥无期的期盼中,凄然自怜自怨自爱,憔悴心,

阑阑,回眸一笑放眼尽望,荆簇柳红,江南水乡含香,青山似黛,空霖琴音,云水禅心。只把那芳华青翠争茂,风雅镌刻,把嫣然轻盈。诗意满庭芳草清幽。玉露蕊摇,冰心一缕轻轻锦缬水榭漫把沁香留。万千花影姹紫婀娜吐艳,嫣然展、锦簇拥楼。晚晴碧霞缱绻,花朵一枝半绽,欲舞又娇羞。尘香多少鸿雀紫燕飞影,闲来弄晚曲,诗词墨红,字里飞歌,斜飞里,缥缈云舟。

踏遍千山,欣然处,深深眷恋,迷醉画中游

第8篇:踏青的诗词范文

纳兰性德生于1654年,卒于1685年,表字容若,满洲正蓝旗人,生活于康熙年代,父亲是康熙王朝赫赫宰相明珠。纳兰性德自幼风流聪慧,19岁考中进士,被选拔任三等侍卫,后升为一等。他虽出生满人之家,自幼却痴迷汉文化,不仅骑马射箭娴熟,而且诗词书法俱佳。他个性豪迈,行侠仗义,可惜天不假年,只活了31岁。诗词作品收入《侧帽集》和《饮水集》中。

康熙皇帝对纳兰性德的文才武略十分青睐,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纳兰性德接到康熙皇帝的圣谕,奉旨率团出使西北,去宣抚西北边陲地区的少数民族。这是纳兰性德第一次独立率队远行,在这次远行的征途中,他曾途经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并留下一些歌咏诗作。

纳兰性德率队离开京城时已是深秋,在霜叶染红的燕郊,好友们聚集在一起为纳兰性德设宴饯行,这些词客骚人们赋词唱和,别情依依,一直目送着他踏上征途。

使团越过长城,便来到广袤无垠的塞外草原,茫茫草地只有一条土路在荒草中向北方的天边延伸而去,仿佛没有尽头。从小生活在京城钟鸣鼎食之家的纳兰性德被这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塞外雄浑景象陶醉了,连日的旅途奔波虽有些疲劳,但他的思绪却一直处于亢奋之中,每一处古戍荒村,都能引发他的思古幽情,他在《南歌子・古戍》中这样写道:“古戍饥乌集,荒城野雉飞。何年劫火剩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玉帐空分垒,金笳已罢吹。东风回首尽成非,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

渐行渐远,纳兰性德率队来到草原深处,那瑟瑟西风、萧萧马鸣与夕阳残照中的戍垒城关,再次激发他的情思,他依然歌咏不绝:“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纳兰性德这位诗情汹涌的词人,面对一处处古戍烽烟,想到了征战的艰辛,江山的兴衰更替。夕阳在凄风中落山,夜宿荒村郊野,在凄厉的雁叫声中寄托着自己的愁思。他在《浣溪纱》中曾这样写道:“欲寄愁心朔雁边,西风浊酒惨离筵。黄花时节碧云天。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不知征战几人还?”

经过近一个月的跋涉,纳兰性德终于踏上了土默川大地,在绵绵秋雨中,在残阳夕照中,他眺望着通向青冢的漫漫荒凉古道,心中涌起无限感慨:“今古山河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词人上阙中写实与议论夹杂。在呜咽的号角声中,成群的牧马奔腾往来。这里历来就是中原政权与北方游牧民族争夺的战场,河山属谁从无“定据”(定论)。这里虽是大清的领地,但由于喀尔喀、土谢图汗等蒙古部族受葛尔丹部族的侵扰,这些部族纷纷南迁,到边地驻牧。康熙皇帝虽尚未出兵葛尔丹,但作为前沿的土默川地区不得不派兵驻守,战争的阴霾使词人倍感凄凉。

词的下阕通过咏史抒情。胡汉争战,金戈铁马,漫漫出塞路,悲切幽怨。斜阳草树,雨打秋枝,如今我也是在这条路上踟蹰而行,听瑟瑟秋风中传来悲凉的号角声,望着漫漫出塞路,心中怎能不生无限感慨呢?

走过青冢,纳兰性德便来到阴山脚下。站在高处,词人眺望阴山,便见另一番情景:“试望阴山,黯然销魂,无言徘徊。见青峰几簇,去天才尺。黄沙一片,匝地无埃。碎叶城荒,拂云堆远,雕外寒烟惨不开。踟蹰久,忽冰崖转石,万壑惊雷。穷边自足愁怀。又何必平生多恨哉?只凄凉绝塞,蛾眉遗冢;梢沉腐草,骏骨空台。北转河流,南横斗柄,略点微霜鬓早衰。君不信,向西风回首,百事堪哀。”

词的上阕写景下阙抒情。实写高耸入云的阴山、莽莽黄沙、破败的城池以及危岩深壑,描 写出绝塞的苦寒之景。下阕又一次提到“蛾眉 遗冢”――青冢。蛾眉原指美女,纳兰词中单指王昭君。身临边塞自有许多感怀,那遗冢、腐草、骏骨,触景生情,触目所见都能给人带来悲伤之感。

纳兰性德在多首词中出现过对阴山一带景色的描写,《于中好》词里这样写道:“谁道阴山行路难?风毛雨雪万人欢。松梢露点沾鹰绁,芦叶溪深没马鞍。依树歇,映林看。黄羊高宴簇金盘。萧萧一夕霜风紧,却拥貂裘怨早寒。”词中描绘了在阴山一带狩猎的情景。词人没有细写狩猎场面如何壮阔,而是通过“风毛雨雪万人欢”一句作了高度概括,然后通过“林梢露点沾鹰绁,芦叶溪深没马鞍。”两句衬写狩猎活动,最后用“黄羊高宴簇金盘”一句,概括狩猎活动的凯旋。

离开繁华京都业已半年,纳兰性德所率使团一直沿着莽莽阴山向西北行进,边关明月伴孤眠,阴山黄沙搅梦寒,天荒地老,寂寞行役,他不免涌起缕缕思乡之情,在《浣溪纱》一词中,他便抒写了这种难以抑制的情感:“万里阴山万里沙,谁将绿鬓斗霜华?年来强半在天涯。魂梦不离金屈戍,画图亲展玉鸦叉。生怜瘦减一分花。”

第9篇:踏青的诗词范文

一、清明节的起源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但清明节最早是源于寒食节。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二、寒食和清明的区别

应该说寒食节的出现早于清明节。寒食是汉朝出现的民间节日,清明是唐代形成的节日。寒食节于汉魏之际流传于太原上党诸郡,六朝之后演变为全国性的节日,唐宋时期成为朝野共享的重要节日。寒食在山西地方初兴时,曾受到政府官员的—再禁止。寒食节俗起源于太原,桓谭《新沦》记:“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子推故也。”这是东汉初期的情况。东汉后期寒食节期延长,周举为并州刺史时,见太原地方百姓因为介子推被焚身亡的传说,而在冬中禁火,“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少不堪,岁多死者”。周举“乃作吊书,以置于推之庙。言:‘盛冬止火,残损人命,非贤者之意。以宣示愚民,使还温食。”由此,人们逐渐缩短了寒食的时间,改变了冬中一月寒食的习俗。但寒食的节俗并没有消停,东汉末年,魏武帝曹操针对太原等郡寒食事,下《明罚令》:“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有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子推。且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一月俸。”民间习俗的改变,并不是一纸文书所能解决的,寒食禁令虽然可能有短期效果,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它。所以在魏武帝禁令后,寒食不仅未停止,反而在南北朝时扩散到全国。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称:“(介子推)忌日为之断火,煮醴而食之,名‘寒食’,盖清明前一日是也。中国流行,遂为常俗。”(卷9)南朝粱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述了荆楚地方寒食“禁火三日”的民俗。寒食的真正变化是在民众生活信仰改变之后才能能发生。

寒食节禁火之俗,到了唐代巳由民间走向宫廷。唐代朝廷明文规定寒食节禁火三天,具体日期为冬至后第一百零四天、一百零五天和一百零六天。俗以第一天为大寒食、私寒食,第二天为官寒食,第三天为小寒食;故又有大寒食、官寒食、小寒食之称。

大寒食前一日,俗称“炊熟日”。要预备好能供全家吃三天的熟食。冯贽《云仙杂记》曰:“洛阳人家……寒食,装万花舆,煮杨花粥”,并灭掉火种。届时宫府要派人持鸡毛检查各家的灶灰,灰有火烬,而使鸡毛发焦者,则要受罚款、挨杖等处罚。所以,唐代寒食节期间,“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家家户户都只能冷食。杜甫有《小寒食》诗曰:“佳辰强饮食犹寒。” (杜甫: 《小寒食走中作》 《全唐诗》卷二三三)连宫中也不例外。元稹《连昌宫词》曰:“初届寒食一百六,店合丘烟宫树绿。”(元慎:《连昌宫词》,《全唐诗》卷九一四)禁火期过,方可新取火种。

经过三天的寒食禁火,即是清明节,此日家家户户要取新火。杜甫《清明》诗曰:“朝来新火取新烟”(杜甫:《清明》,《全唐诗》卷二三三);贾岛诗曰:“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宫中则要钻木取火,给近臣或贵族赐火种。据《辇下岁时记》记载,唐代宫中,每到清明节,都要让宫禁内的小孩钻榆木取火,先得火者,皇帝要赐绢三匹,银碗一只;取得新火,皇帝要给臣下“赐火”,以示恩宠。《春明退朝录》载曰:“唐时惟清明取榆柳火以赐近臣戚里。”《岁时广记》亦曰:“唐朝以清明取榆柳之火赐近臣,顺阳气也。”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诗所写的即是寒食后皇帝给宠臣赐新火的事,诗曰:“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全唐诗》卷二四五)

三、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间主要的风俗是扫墓、踏青。除此以外,为防止因有寒食禁火之俗,寒食冷餐伤身,自唐代开始盛行打秋千、蹴鞠、拔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首先,扫墓。清明节在唐代是继春节、元宵节后的又一大的节日,活动内容十分丰富,扫墓祭祖是主要内容。清明扫墓习俗,至少可以追溯到汉代,到了唐朝,清明扫墓已成定制。史载,高宗永徽二年,有司上书,请高宗从太宗李世民祭祀高祖李渊的旧制,于清明寒食时“上食如献陵(高祖李渊陵)”(《新唐书·礼乐四》)。又据《旧唐书·玄宗纪》载,寒食节上墓拜扫,礼经无文,但近代相沿,积久成俗。士庶之家每逢寒食节无不祭扫。鉴于此俗已久,唐玄宗遂于开元二十年(732年)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人五礼,永为常式。”自此,清明寒食扫墓用诏令形式正式确定下来,并索性列入五礼之中。每逢清明节到来,“田野道路,士女启遍满,卑隶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墓。”(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扫墓成了一时最主要的社会习俗。白居易有诗写清明寒食扫墓习俗曰:“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白居易:《寒食野望吟》《全唐诗》卷四三五)

其次,踏青。清明之日,时值春回大地,万木复苏。人们竞相到郊外远足,踏青游戏。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丽情集》记载天宝十三载(754年)清明节,唐玄宗敕诸宫娥媪出东门,郊游踏青。顾非熊《长安清明言怀》诗曰:“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九阳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两初晴。”(顾非熊:《长安清明言怀》《全唐诗》卷五一)杜甫《清明》诗曰:“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媚,争道朱蹄骄啮膝。”(杜甫:《清明》,《全唐诗》卷二三三)可见,唐代上自朝廷,下自百姓均热衷于清明郊游活动。(宋)吴惟信在《苏堤清明即事》中写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第三,荡秋千。荡秋千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据《开元天宝遗事》所载:天宝年间,每到寒食清明节来临,宫中都要竖立起秋千架,令嫔妃宫女们尽情玩乐。唐玄宗看得高兴入迷,因而呼之为“半仙之戏”。民间女子也爱在清明之日荡秋千。唐代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诗曰:“秋千竞出垂杨里”(王维:《寒食城东即事》,《全唐诗》卷一二五);杜甫《清明二首》诗曰:“万里秋千习俗同”。韦庄更以白描手法,描绘出了一幅寒食清明打秋千的画面:“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韦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之一,《全唐诗》卷七)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第四,踢球。也就是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唐人仲无颜在《气球赋》中描写过时人足球赛的情景:“寒食景妍,交争竞逐,驰突喧闹,或略地以丸走。乍凌空似月圆。”另外还有打马球,也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即现在所说的曲棍球。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打马球活动盛行于唐代。唐代长安,有宽大的球场,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马球。章怀太子墓中《马球图》,画出了唐代马球的兴盛场面,二十多匹骏马飞驰,马尾扎结起来,打球者头戴幞巾,足登长靴,手持球杖逐球相击。《析津志》记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九击球。《金史·礼志》也记金人于端午击球。宋代有“打球乐”舞队。至明代,马球仍流行。《续文献通考?乐考》记载明成祖曾数次往东苑击球、射柳。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当时的官员王直写的端午日观打球的诗:“玉勒千金马,雕文七宝球。鞚飞惊电掣,伏奋觉星流。炎页过成三捷,欢传第一筹。庆云随逸足,缭绕殿东头。”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近年西安市又出现了仿古马球运动,使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绝迹多年后重又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第五,拔河。拔河游戏,来源甚古。相传春秋战国,楚将伐吴,既以是为教战。《封氏闻见记》云:“拔河,古为之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日为之。拔河,古用篾缆,唐民则以木麻,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挂于前,分二朋,両勾齐挽,立大旗为界,震鼓叫噪,使相牵引,以却者为输,名曰“拔河”。拔河之起源,本由于教战,故至唐代,兵士亦多以此为戏。不独兵士为然,既宫女亦多戏此。又不独宫女为然,宰相将军等又多戏此。似此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则唐代社会,拔河游戏之盛,一般可鉴。“(摘自民俗学家黄现璠著:《唐代社会概略》,商务印书馆,1936年3月初版)唐代清明节拔河也是一项盛行的节日娱乐活动。据《全唐诗话》记载:唐中宗李显于景龙四年(710年)“三月一日清明,幸梨园命侍臣为拔河之戏”。《封氏闻见记》对此记载甚详。

每年冬至后一五或一六日是寒食节。寒食后一、两天是清明。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

放风筝。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称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插柳。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在清明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濛濛;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蘸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四、清明节的文化意义

清明节是最具代表性的与祭祀有关的节日,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不仅是人们缅怀先人的节日,叶落归根、认祖归宗的家国情结也在清明里得到了登峰造极的表达。无论你人在何乡,身处何位,只要你的心中还有“家”,清明就会在你心中。清明节的核心内涵和情感本体是缅怀先人,价值取向是提升生命意义,文化功能是凝聚族群、和谐天人。清明节是一种文化,称为清明文化。中国介休清明(寒食)文化节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也连续举办了两届。集中展示了中国清明文化。

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是人类永恒的疑问,这是潜藏心底的人性本能的叩问。当站在亲人墓前时,这问题就油然浮现。因而,清明节就试图来处理生与死的联系、连接、沟通,接触到对人的终极关怀,是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生命精神、最富有生命意识的中华传统节日。

扫墓是最传统的仪式。扫墓时抚摸亲人墓碑、骨灰盒,犹如抚摸亲人身体,一面感受“生死两茫茫”的悲怆,感念生我育我的恩泽,同时让人们停下行色匆匆的人生脚步,伫立面对死亡,思考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在生死的感悟中,灵魂震颤,受到洗礼和净化。

扫墓时大多数人已经不相信阴间之说,更不相信焚烧成灰的纸钱冥器可以为先人所用,因此多用鲜花代替纸钱和祭品,既表达了对已逝亲人的哀思,又反映了现代人文明程度的提高。在城市,一般以火葬代替土葬,使死人不再与生人争地,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年出现了“网上墓园”,人们可以在这种虚拟的墓园里设置已逝亲人和祖先的一块墓地,清明时可以在这个网上专页中献花、留歌、点烛、留文,表达怀念和敬慕。祭奠死者,本来就是为了满足一种精神需要,是一种精神活动。网上纪念,可以跨越时空,让被纪念者的生命精神长远流传,让纪念者与被纪念者的精神交流和对话超越时空的限制而进行。这种祭奠方式方兴未艾,正在极大的想象空间中发展。

从家族长链到宇宙人生,中华文化融通天人,人是天地生成的,应当以个体生命通贯宇宙全体,尽参赞化育的天职,以自己的生命努力成就宇宙的一切生命,生生不息。如此在天人合一的大坐标上安顿自己的灵魂,从而找到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的亲情情结、敬祖意识、感恩心理、天人观念,在清明节可以得到充分张扬。祭奠亲人的扫墓活动、祭祀祖先和民族始祖的祭祖活动,现已发展到缅怀革命先烈,还可以再扩及先贤英杰,包括民族英雄、杰出历史人物。他们是先人中的佼佼者,彰显了生命的价值取向。对他们应常怀感恩之心。爱祖国从爱家乡开始,先贤是家乡的历史和山川风物的灵魂,祖国的大小城乡遍布英杰的足迹。

清明本有政治清明的含意。《后汉书·班固传》有“固幸得生于清明之世”的话,显然是指政治清明。这种清明语义体现在清明节的人文精神中。

我国传统节日,绝大部分都是:感自然节律而设,孕人文精神而丰。最早的起源都是感受自然的节律,顺天应时而设。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地孕育了人文精神而丰富起来。这种人文内涵常常以人物故事为载体而获得广泛传播。介子推即是其中的人物之一。介子推的遗诗中短短八句就三次嘱咐晋文公“清明”,特别是最后一句“勤政清明复清明”,更是含义深刻。促使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可以成为清明节的价值取向。

清明又有生态清明的含义。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是在春分后的十五日,公历每年的4月5日前后,“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亮,故谓之清明。”

“清洁而明亮”,这应也是清明的含义之一。我国大部分地区到清明时节,就告别严冬,迎来生机勃发万物生长的春天,这是农耕的重要时机,也是生态良好的清明。

在天人和谐相应的宇宙观里,人们从自然万物的孕育生长,联系到人类族群生命的繁衍和个体人生的取向。“太和宇宙”是天人和谐的理想境界。上巳节古时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融入清明节后,反映了人们在蛰伏一冬后欲与大自然亲近、感受生命和谐的心理需求,也表现了在大自然生机勃发之际对生命化机的尊重、张扬生命活力的愿望。

清明节是一个今人与古人、生者与逝者、现在与过去、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进行多重沟通与交流的特殊时刻,饱含着中国人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对人间大爱的珍视呵护、对人生价值的道德判断。“山水”同在为“清”,“日月”同在为“明”,一个“同”字,道尽了天地秘密,是在精神上沟通生与死,阳与阴的一个虚拟文化平台。逝者已去,生者还要行走在人生的路上,因此,人们一方面要祭奠亡人以通“阴间”,另一方面也要迎春游乐以顺阳气,选择这样一个气清景明、万物皆显的季节祭奠、缅怀、感恩、追思,踏青、折柳、沐浴、吟咏……我们的祖先可谓用心良苦。人是有丰富情感的生灵,人在感怀中,方知生命的意义,存在的价值,通过这样的方式交流沟通,历史便有了人性的温度。(董少广:《岁岁清明,心灵“清明”》,《光明日报》2012年3月28日)

清明节是在精神上沟通生与死,阳与阴的一个虚拟文化平台,人们一方面要祭奠亡人以通“阴间”,另方面也要迎春游乐以顺阳气。清明郊外上坟后顺便踏青,也就等于过了上巳节,这也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节吧。于是从唐代开始,寒食、清明便日益与上巳融合在一起了。为了顺应清明时节阳气上升、万物萌动之理,人们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迎春健身活动和插柳植树活动。当人们发现,在清明播下的希望种子,几度春秋后,郁郁葱葱的满目绿意弥漫过来时,会感到生命之树长青,那就是留住了春天,也留住了生命。